為什麼現在年味越來越淡了?
本來不打算跟那些一直改答案的人學習的,什麼 哎呀媽呀,一覺醒來增加了這麼多贊,特來表明驚訝與感謝。。。 我不愛干這事。但每年過年前後這個答案都要被很多人重新來看,會增加好多贊和評論。這個答案是我三年前一時興起寫的,具體栗子舉了不少,但是並沒有詳細說明,正好這幾年又有新的體會,正好跟大家聊一聊。先看原答案吧。
++++++++++
沒人邀請也要答。
答案就是儀式感啊儀式感!
看過英劇唐家屯嗎?見識到了真正的英國老貴族的生活方式了嗎,為什麼那些比他們好幾倍有錢的人活不出那種貴族的味道呢?
為什麼那些戰爭中的秘密黨員有條件了,還想補一次入黨儀式呢,他們不早已經是黨員了嗎?
為什麼最新一集《生活大爆炸》中一起過感恩節的時候,小霍的岳父喜歡謝耳朵呢?
為什麼萊納德嚮往謝耳朵家過聖誕節的方式呢?
為什麼納粹的舉手禮這樣一個簡單的動作,會吸引眾多人現在仍痴迷呢?
如果每個節日變成了放假、吃飯。那麼這些節日的名稱還有什麼意義?中秋節和端午節你過得有什麼不同?
按說選擇正月初一為春節,其實是一個很偶然的事,仔細一想,無論哪一天都可以是春節。這一天和別的日子沒什麼不同,它沒有25個小時,它也不會發生祥瑞,那麼我們如何區分春節和其他的時間呢?古人是非常聰明的,他們用一種儀式把它深入人心了,這一天才變得和其他時間不一樣。
春節不只是大年三十那一晚,大年初一那一天。她是一個複雜的系統。
還記得那個順口溜嗎
二十三,糖瓜兒粘;
二十四,寫對子;
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燉大肉;
二十七,宰公雞;
二十八,把面兒發;
二十九,蒸饅頭;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如果你和自己的家人一項一項照著做,絕對會感受到一個不一樣的年
如果過年你抱怨跟吃吃喝喝沒意思,抱怨給每一個長輩磕頭太麻煩而不去做,你三姑六婆問你戀愛學習工作情況你躲避的不去見,你不去幫著包餃子,不去跟著貼春聯,不跟著祭祖,害怕去點鞭炮不去跟小孩子一起瘋,不主動跟大人聊天,抱著你的手機刷微博微信空間臉書:「過年好無聊啊」。你這樣的人能感受到年味還有天理嘛
+++++++++
以下是新寫的。
有好多朋友在評論區留言,說是生活水平提高了,才開始沒有年味的。這個我承認有這個方面的原因,但是生活水平提高必然會導致沒有任何節日都沒有味道嗎?顯然不是,那麼為什麼大家單單對少了年味有這麼深的體驗呢?其實還是那句話,少了儀式感!!
我上面答案稍微說了下,當時就是隨口說的,不嚴謹也不太正確,我現在可以好好的說一下了,之所以大家感受不到年味了,就是春節不是最特別的那一個了,失去了特殊性。你們家原來有啥好吃的,都留著過年吃,家人也會選擇在那天團聚,鞭炮也在那天放盡興,紅包也在那天拿,給長輩拜年也是在那天,這不就顯得這一天最特殊嗎?你現在過年一般也就吃平時吃的,哪天放假就回家來了,親戚朋友也有手機微信,都能及時聯繫上,鞭炮也沒得放,你十一貌似也這麼過的!這一天有什麼特殊的,我反正每個周末回家都是這麼過的!在這種情況下,心裡怎麼認同這一天的特殊性?可不就沒有年味嘛!
這樣看,儀式感有點自欺欺人的意思,沒錯,還真就是這樣!但是我們就是信這一套,這一套搞起來,還真就不一樣。我們這麼多年來也一直都是這麼過的。不僅僅是節日里,日常生活也是啊,你,你朋友過生日,你們買禮物,買蛋糕,你們一起去吃飯唱歌玩耍,你們會感覺那一天是特殊的,雖然你們知道那天過也是生日,不過也是生日,你的身體也是長了一天而不是長了一歲,但是你們會體驗到那一天是不同的,是不一樣的,並不是那一天本來就不一樣,是你們讓他不一樣的,你們做了許多特殊的事情,最後你自己也感覺不一樣了,這個就是我所說的儀式感!
傳統社會因為比較窮,大家就默認為那天的特殊就是吃的不同,大家也都記住了這個吃。所以當生活水平好了,往往過年吃的東西,平時也能吃的上,所以就無從體現過年那一天的特殊性了。下面好多回復我生活水平問題的大約也是這麼想的。但是我要是問你,有錢了過年就會沒氣氛了嗎,你們又肯定不會給我一個確切的答案,因為富人過年有氣氛的多的是啊,比如紅樓夢裡介紹賈府過年,這是頂級有錢人家,你能說沒氣氛?金瓶梅裡面介紹西門慶家過年,那也是一個縣的大戶,也沒氣氛?相反,人家是很有氣氛的!那怎麼能言之鑿鑿的說生活水平提高導致過年沒有年味呢?可見,跟生活水平沒有太多關係,只與現在人有沒有意識到儀式感的重要性有關係。
我一直也在思考,照這個過法,再等幾年討論的就不是春晚的去留問題了,而是春節的去留問題了,因為春節越來越雞肋了。今年也是。我初一去給長輩拜年,家裡有個上五六年級的小孩一直在那裡悶悶不樂,我趁大人們聊天去找他玩,問他咋啦,他跟我還挺熟悉的,咱倆就聊起來了,他說在爺爺家好沒意思啊,大人都坐著聊些我聽不懂的,到底什麼時候能回家啊,在家玩玩手機玩玩電腦多好啊。我真的覺得挺後怕的,我的長輩們給了我們小時候一個有意思的春節,讓我們現在失去了還會懷念,可是我們沒有把這個東西傳下來,我們就給我們的後代,是一個不怎麼快樂的春節,那他們長大了還怎麼懷念呢?(課後思考題,哈哈,全文完)謝邀。
所謂年味,就是通過各類儀式化行動獲得的主觀感受。
一個完整的過年是通過哪些儀式來完成的?在我們那裡:
放假。彼此贈送青魚並腌制。
熱火朝天的年夜飯準備現場。
年夜飯濟濟一堂,彼此問好,送壓歲錢。
大家圍坐嗑瓜子吃花生看電視拉家常。
年夜飯一定有紅燒蹄髈和八寶飯。
春節聯歡晚會,大家邊看邊吐槽,「宋祖英怎麼還不來?」「快要趙本山了!」
年初一出門各店都關著門。大家彼此問好。
年初二初三彼此拜年,吃各類高熱量高脂肪很厚潤甜肥的食物。
看電視台播放的各類賀歲片,聽鞭炮聲和肥皂劇。
所謂年味,是這種種體驗積累而成。而且這裡有個問題:
每個人的年味是獨一無二的,而且很守舊。比如,我外婆那輩子,就沒有春節晚會這個習俗。而對已經習慣不看春節晚會的這一代,這玩意也不是過年的必要存在部分。
因為時代發展,這些儀式或多或少會流逝。比如看春晚,比如放肆的鞭炮,比如在家裡吃年夜飯。
這很正常,但確實會損毀各類守舊的過年體驗,所以就覺得「年味少了」,其實只是,各人珍藏在記憶里的儀式化行動,在如今越來越難完全重現就是了。
--
不就是社會進步造成的嗎?
以前農業社會,大家手頭沒多少閑錢,最好的享受都留到過年。平常艱苦樸素,過年大魚大肉新衣服,從老到小怎麼會不開心呢?
以前也沒什麼雙休、年假、國定假日的說法,年節就是難得的長假。
現在想買新衣服,電商直接下單;想吃哪一家餐廳,約幾個朋友有空就去吃了。長假的放鬆……沒看春運都擠成什麼樣了,回老家過年的最大動機,也就是看看父母,很久不見的老朋友大家聚一聚,但這些事也不是限定過年才能做的。
我覺得與其說年味越來越淡,不如說對過年的喜悅感與期待感越來越少。
--
因為中華民族已經基本上脫離了農耕社會。這是最根本的原因。
在傳統的農耕社會,大冬天的,不種田,就是過年,你勞碌了一整年,在沒辦法種田的情況下,那不就是可勁的玩,可勁的交流嗎!?
現代社會呢,過年是過年了,還要出去吃飯,還能上網,乾的事情多了。世界大了,身邊的圈子感覺扁平化了,不再是那麼緊密而不可或缺了。
現代的生活方式,生產方式,說到底就是全年無休,不依賴任何自然環境,擺脫任何環境的桎梏。不然我們有風車,有水磨坊,要煤,要電幹嘛?
你真的有認真花心思準備自己的年節嗎?如果大家都不認真花心思,那可不就淡了嘛。
在傳統社會裡,年節是農閑之時,基本上沒多少工作,每天有大把時光用來準備慶祝節日到來。
你看老東北,別說過年那天,就現在這個日子,外面大雪一飄,啥農活兒你都甭整了,踏踏實實坐在炕上喝小酒吧。
現在咱們都生活在城市裡,哪有時間呢?放假都用來補充睡眠了,不用補覺的都去旅遊了,回個老家要趕一天火車。坐在熱炕頭上剪窗花?沒那個工夫(或許也沒那個技術)。
因為家越來越小
過去的時候,大家聯繫不方便,生活水平不高,大家平日里都壓抑自己,不去吃好的食品,沒有時間走親訪友,終於到了這一天,大家可以互相拜訪,吃些平日里沒有條件吃的。簡單點兒就是奢侈一把。特別對於孩子,平時自己想到的沒有想到的東西,過年的時候都會湧現,會感覺很爽。
再加上過去有的活動,比如舞獅,廟會,煙花,等等,都在電視里看過不知道多少遍了,電視里的拍攝角度,看起來的煙花要比自己仰著脖子去看要舒服,要漂亮,還不會被落下來的灰塵砸到。廟會或者其他的一些聚集的東西,也都不如平日里,參加那樣的廟會或者聽戲,會覺得是退步,沒有新鮮感。
再加上現在的人都背井離鄉,對親戚見面也少,但是聯繫不斷,彼此沒有什麼特別深刻的感情,也沒有那麼深的思念。覺得動動腳就能看到,所以沒有壓抑,也就沒有強烈炙熱。
方便的生活和落後的慶祝方式,必然會有心理落差
前面有人回答是因為【缺少儀式感】,我覺得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在於【缺少期待】。
小時候年味濃,是因為每個人都充滿期待。
小孩子期待穿新衣,拿壓歲錢。
學生們期待假期,可以放肆的玩耍。
大人們則分為好幾種,留守家中的婦女們期待丈夫回家。
在外工作的男人們帶著一年的收入,期待回家與老婆孩子團聚。
老人們期待幾代人共處一室,熱熱鬧鬧吃頓不用節約的飯。
現在呢?
小孩隨時都有新衣服穿,也不愁零花錢。
學生們不再以學習為重,上學放假照樣玩。
當年留守在家中的婦女和在外工作的男人都成了老人,他們期待一家人能共處一室團聚。
可是當年的小孩成了外出工作的人,他們雖期待相聚,卻也害怕相聚。
因為相聚的時候總有無數的問題在等著他們。
單身的怕被問啥時候找對象,
有對象的怕被問啥時候結婚,
結了婚的怕被問啥時候要孩子,
有孩子的怕被問送孩子去哪上學……
所以呢,人們即便在相聚的時候也會利用網路轉移注意力。
不是年味淡了,是人心散了。
如果你內心依然對這個節日充滿期待,你還是會發現處處都是年味。
大家都在談論說,年味兒越來越淡了,春節不如以前有趣了。我覺得,根本的原因還是在於時代在發展。農耕文明下,春節是必要的。春節是農民根據農時安排生產和休閑的結果。同時也要靠節日祭祀祖先和神靈來獲得內心的慰藉和生活的希望。這是春節的根本意義所在。但是隨著工業文明到來,誕生於農耕文明的春節已經失去了它本有的意義。人們既不喜歡在寒冷的冬天玩耍,也不需要在脂山肉海里補充能量,更不需要通過祭祀來獲得生活的希望。春節對於我們的意義,僅剩下了表達對親人久違的感情。這個表達感情的需要,很大程度上是基於異地工作和缺乏彈性休假制度。隨著休假制度的完善,交通和通訊的便利化,通過春節團圓從而表達感情的需要也會逐漸變淡。春節,年味兒,那一抹濃重的中國紅,都將漸漸褪去往日的耀眼光輝。春節重要性的下降,是中國人生活整體的提高的一個影像的折射。雞年大吉!雞凍不已!勃勃生雞!
--
年味為什麼淡了?
旱廁越來越少
現在的孩子,過年都不能炸屎了
私以為節日也好,放假也好,都是個念想。
人們盼望著這個念想,是想找一個理由,在那個時候和家人團聚,和朋友聚餐。
如果年味是和家人團聚這個目的的話,我想年味從來就沒變過。
年味又沒有,在於你和誰在一起,而不在於你在哪裡。
正常,因為人發現生活越來越空虛,卻沒新的辦法來彌補。現在是個低谷時期……
本質的原因是,用戶需求下降,替代產品越來越多。
表面上看,這是由於儀式感的被不斷弱化、被取代和消失。
但是,為什麼這些儀式會被不斷地弱化?
為什麼結婚要買房的「婚前儀式」不會被不斷弱化,為什麼酒桌上勸酒的「酒桌儀式」不會被不斷弱化,偏偏是春節這樣最重要的傳統節日的儀式被弱化?
回到春節本身,問問每個中國人,春節給我們帶來的是什麼?
或者更進一步,為什麼中國人要過春節?
一切的儀式必然圍繞主題。
沒有了主題,儀式還有存在的意義么?
春節的主題是什麼?
形而上的說,春節
是人和自然的一種步調統一;
是物質和精神的一種統一;
簡單說,就是農耕時代,人和四季的一種合拍。
更直白一點,就是人在物質最豐富和物質最貧乏中間的一種精神需要。就是中國人對於匱乏的自我補償。這種匱乏,包括了食物,包括了情感。
從物質到對團聚的需要,從民族認同到對文化認同的需要。
此時此刻,我們舊的匱乏正在被滿足,新的匱乏還在萌芽,於是節日失去了讓人滿足的一面。
用戶需求都沒有了。還要產品和包裝做什麼?
儀式也就失去了土壤。
總有一天,我們一起發現,原來我們都有不被滿足的那面,無論是否相同,只要能被同樣的儀式滿足。我想我們就找回我們的年和年味了。
收壓歲錢的變成發壓歲錢的了,偏偏還沒掙著錢……
過節不就是放假在家休息,或者到親戚朋友家拜拜年見見面聊聊天么?
像聖誕節、情人節那樣滿大街人山人海才叫過節?我覺得不是越來越淡了,而是有這麼個趨勢:
有的人年味越過越濃,有的人年味越過越淡。因為現在春晚越來越像新聞聯播了。
難道沒人覺得人與人之間的味變少了,才缺少年味?
以前我們小的時候,是真的覺得串門的大人是真的關心自己(或許還小?),而如今,更多的只剩下禮節、寒暄,問的各種考試成績,各種在哪裡工作,各種對象找得怎樣。然後各種說「XX專業好啊,呵呵」,各種「XX工作好啊,呵呵」,各種「哦,那XX好啊,家境好,父母還做XX啊,很好啊!」
城市裡,不過年的時候,鄰居見面都不說一聲,到了過年才來寒暄幾句的年,能有什麼年味。
農村裡,親戚之間經常由於這個那個的費用(如父母看病、掃墓費用誰給多少那個給多少)而斤斤計較;生活中的各種摩擦、矛盾泯滅了親戚間的感情。過年過來封利是給了小孩,回到家還得計算著那誰給我們多少而我給了他家多少,發現虧大了(賺了)。
生活太艱難,世道太險惡,人與人之間就只窮得剩下錢了。恐怕最有味道的人,就只剩下從小一起讀書長大的同學了。你說為什麼聖誕節比新年好,除了現在風氣崇洋之外,另外,聖誕節和你過的,比新年和你過的人要有人情味啊!聖誕節,大家一伙人湊個熱鬧,還至少是真的開心。現在過年,恐怕真的開心的人,不多咯。過年就像旅遊,每年都在同一個地方旅遊,哪兒能有意思呢。
因為人已領悟不依靠儀式也能活的生活方式。
推薦閱讀:
※《永樂大典》對文化到底是保存的功能大還是破壞的功能大?
※怎麼知道是否真的有管「福祿壽」的神靈?
※大家怎麼看待《曉松奇談》和陳丹青的《局部》。大家都喜歡哪個?
※中國人為什麼習慣晚上洗澡?
※德國雙元制大學怎麼樣?具體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