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裡面那麼多的怪獸,是古代的圖騰嗎?對這本書現在學術界有什麼看法?

http://www.chinjuh.mydns.jp/sengai/


此文提供了一種解讀方法,權當個人觀點用,此觀點在修繕中不斷完善。自認為在此方面是專家學者和學術大師,請無視,本文就事論事,不拘一格的論證方法和不拗一時的形成方式不適合此類人,如有不合理地方,還請指出,自當候教。
——————————————————————————————————————————
學術界把它看得不重(雜而不精,少能各取所需),有的甚至看它荒誕不經,對它嗤之以鼻,倒是在民間愛好者和缺少歷史傳承積澱的美國愛好者中相較熱。
它最早應該是圖,遠早於文字(周朝文字成熟後加以解釋並有可能繼續拓展)出現,是人類童年好奇心、探佚情、創造力萌發的集中體現,當然由於當時的生產力、認知能力、語言能力的限制以及後世的山川大海的變化和後人的牽強附會,以訛傳訛,決定了它以後身世的尷尬,就連當時西漢劉向校訂時也一頭霧水,也只能說是此書「皆聖賢之遺事,古文之著明者也,其事質明有信。」來打發武帝,又經郭璞之手,後人更難對它有個全方位的了解了。
信則有,不信則無。至於讀不讀嘛,全在你自己,現在不是流行一句話么,「認真你就贏了」,其實認真讀讀這本書,是不錯的一種閱讀體驗,它彷彿就像個老人給你講故事一樣,娓娓道來,有理有據,如春風化雨,深入進去樂趣自知。你也不要糾結於它是真是假,豈不知當年孔子對黃帝九面的回答。你說黃帝九面不對?那是你由於自己由於各種各樣的局限導致問的問題本身有問題。

你說《山海經》中的黑齒國是編出來的?那我也只能為原來的見聞者們默哀,為已經退化了的民俗和隱遁了的民族默哀。

這是一位《山海經》愛好者關於一些動物的自我探佚,在這我截取一點,感興趣的朋友不妨讀一讀,私以為他就體現了先民們探索創造的精神求是的態度,而不是當先民欣喜地用嘴把「唧唧唧唧」描述好和用木棍「啪啪啪啪」畫好的東西交給兒孫後,兒孫被某些因素埋在井裡想著天外白天的月亮是不是晚上的太陽。
——————————————————————————————————————————


原文:北次三經,有獸焉,其狀如兔而鼠首,以其背飛,其名曰飛鼠。

譯文:北方第三條山脈,有獸,它的大小形狀像兔子卻長著老鼠的頭,它用它的背來飛行,它的名字叫做飛鼠。
鼯鼠也稱飛鼠或飛虎,是松鼠科下的一個族,稱為鼯鼠族。

其飛膜可以幫助其在樹中間快速的滑行,
但由於其沒有像鳥類可以產生阻力的器官,
因此鼯鼠只能在樹、陸中間滑翔。

全世界現存13屬34種,
我國有7屬16種,其中中國特產的有3種:復齒鼯鼠、溝牙鼯鼠和低泡飛鼠。
本類動物多數分布在亞洲東南部的熱帶與亞熱帶森林中,
僅少數幾種分布在歐亞大陸北部和北美洲的溫帶與寒溫帶森林中。

復齒鼯鼠(又稱橙足鼯鼠)是我國特有的品種,
主要分布於甘肅、青海、河南、雲南、貴州及西藏等地。
21世紀初以來,由於大量獵殺,鼯鼠很有滅絕的可能。


飛鼠VS鼯鼠 相似度:☆

原文:西次三經,泰器之山。觀水出焉,西流注於流沙。是多文鰩魚,狀如鯉魚,魚身而鳥翼,蒼文而白首,赤喙,常行西海,游於東海,以夜飛。其音如鸞雞,其味酸甘,食之已狂,見則天下大穰。

譯文:西方第三條山脈,有一座泰器山 ,觀水從這裡發端,它流注進了流沙(估計是指沙漠)。其中有很多 文鰩魚,這種魚的外形大小像鯉魚,長著鳥翅膀,斑白的花紋白白色的頭,紅色的嘴,經常遊走於東海,在夜晚飛行。它的聲音像鸞雞,它的味道酸中帶甜,吃了可以治癲狂病。文鰩魚一出現天下就會大豐收。

魚長相奇特,胸鰭特別發達,像鳥類的翅膀一樣。
長長的胸鰭一直延伸到尾部,整個身體像織布的「長梭」。

飛魚是生活在海洋上層的魚類,是各種兇猛魚類爭相捕食的對象。
飛魚並不輕易躍出水面,每當遭到敵害攻擊的時候,
或者受到輪船引擎震蕩聲刺激的時候,才施展出這種本領來。
可是,這一絕招並不絕對保險。
有時它在空中飛翔時,往往被空中飛行的海鳥所捕獲,或者落到海島,或者撞在礁石上喪生。有時也會跌落到航行中的輪船甲板上,成為人們餐桌上的美餚。
這種情況往往發生在晚上,因為飛魚的眼力在白天敏銳,晚上常常盲目飛翔。
飛魚的種類繁多,廣佈於全世界的溫暖水域,共有8 屬50種。

有些種類的飛魚有季節性近海洄遊習性,形成漁訊,有食用價值。
多製成魚乾或鮮食,味道鮮美。
而對於漁民來說漁訊毫無疑問就是豐收的開始。
值得一提的是在《山海經》的另一處記載在與文鰩魚非常類似的可以飛行的魚,但它出現的時候帶來的卻是天下大旱,這是為什麼呢?(未解之謎)
ps 尹沛劼同學對此有這樣的個人解釋:會不會是和這種魚只在特定的洋流中出現有關,而相應的導致大旱,類似於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私以為有很大的可能(具體還得請教相應的專家)。按這說法按圖索驥,這飛魚的典故貌似與老漁民有關。此解相似指數為:☆。

這世界上會飛的魚並非只有飛魚一種,比如:蝠鱝。

在我國常見的飛魚產於東海。
文鰩魚VS飛魚,相似度:☆

原文:西次三經,樂游之山。桃水出焉,西流注於稷澤,是多白玉,其中多【魚骨】魚,其狀如蛇而四足,是食魚。

譯文:西方第三條山脈,有座樂游山,桃水從這裡發端,向西流注於稷澤,桃水是多產白玉,還多產一種【魚骨】魚,它的樣子像蛇而長著四足,以吃魚為生。

鱷蜥是爬行動物中比較古老的一類,體長15—30厘米,尾長23厘米左右,
僅一科一種,產於我國廣西南平縣大瑤山。

鱷蜥以昆蟲,青蛙,小魚,軟體動物等為食。

鱷蜥產於廣西大瑤山,瀕危物種。

【魚骨】魚 VS 菲律賓海蜥(鱷蜥)相似度:☆


原文:東次二經之首,曰空桑之山,北臨食水,東望沮吳,南望沙陵,西望涮氵昬澤。有獸焉,其狀如牛而虎文,其音如欽。其名曰軨々,其鳴自詨,見則天下大水。

譯文:東方第二條山脈的起始,叫做空桑山,這座山向北臨於食水,向東見沮吳,向南見沙陵,向西可達氵昬澤。山中有獸,它的大小形狀像牛卻有老虎一樣的花紋,它會發像人呻吟般的叫聲。它的名字叫軨軨(音 零),也是它的鳴叫聲。見到它天下就會發洪水。

軨軨的讀音也是林羚。
著書的年代大概它們生活在峽谷或踞水較近的地方,一旦發洪水,它們大批量地就會離開隱居地,進入人生活的高地,引起人們的注意與遐想,成為洪水的信號。

軨軨VS肯亞林羚 相似度:


原文:大荒南經,大荒之中,有不死之國 ,阿 姓,甘木是食。

譯文:大荒以南有個叫不死國的地方,其國人以阿為姓,以甘木做食物。
西谷椰子樹,是一種高大的棕櫚科樹木,它們最高可達30—40米。

相信不少人都吃過西米就吧?
其實西米是用這種樹的樹榦製成的。(你沒看錯,是樹榦!)
西谷椰子樹,是一種高大的棕櫚科樹木,它們最高可達30—40米。

印度尼西亞的伊里安查亞省位於新幾內亞島的西部,
是一個沼澤密布的熱帶原始雨林地區,屬於地球上最難以進入的地方之一。
在這裡生活著一個名叫「科羅瓦伊」的土著民族。
他們皮膚黝黑、頭髮捲曲、眉脊隆起、鼻翼寬闊、嘴唇較厚,是巴布亞人的一個部落。

科羅瓦伊人一刻也離不西谷椰子樹,他們的衣食住行都要依靠它,
所以他們把西谷椰子樹叫做「生命樹。」
他們將西椰樹榦的髓質製成的類似麵粉一樣的東西,這種粉末富含澱粉,但缺點是它的蛋白質含量貧乏。由於長期食用西谷樹,科人的體內蛋白質極度缺乏,所以每年當島上的一種名為西谷椰蟲的甲蟲的幼蟲大量繁殖的時候,就成了科人的節日,節日的主要內容是——吃蟲。

科羅瓦伊人還處於舊石器時代,
部族間械鬥不止,
為了安全他們甚至將房子搭在了樹上。
這樣既躲避了蛇蟲,也有利於觀察。

科人與

科人與西谷椰子樹的所在地。

原文:中次九經 又東四百里,曰蛇山,有獸焉,其狀如狐,而白尾長耳,名犭也狼,見則國內有兵。

譯文:中央第九條山脈,再向東四百里,有一座蛇山,山中有獸,其大小外形像狐狸,長著白色的尾巴,長長的耳朵,名叫犭也狼,它一出現就會發生兵(冰)災戰事。

大耳狐生活在東非與西亞的廣袤的沙漠地帶。
與其他種類的狐狸不同,大耳狐不是活躍的獵手,它們多數時間只是潛伏和聆聽。
它們的大耳朵象雷達一樣靈敏,可以捕獲到獵物發出的細微聲響,與此同時。如果有聚眾鬥毆者,聲音太大,他們都會刻意躲避。
蜥蜴、

嚙齒類動物和昆蟲都是大耳狐的捕獵對象。

附註:這裡的「兵」也可能為「冰」,「冰」不是打仗,而是「結冰」,也就是寒冷。夏天食物豐富,它在山林里你當然很難發現,冬天食物少,它到有人的地方覓食,所以看見它就是冬天的時候。
大耳狐的皮毛多呈灰黑色,尾部則多呈黑色。
這一點上與山海經的描述還是區別。
不過不須擔心,除了大耳狐之外還有一種名為闊耳狐可愛生靈。

我是在國內比較官方的生物網站--藍色動物學。發現它們的。
闊耳狐的相貌非常的可愛,非常的萌。
它們的個頭很小,皮毛多呈灰白或黃白色。
與大耳狐一樣它們主要攝食一些小動物,有時還會以植物的根莖和漿果為食。

犭也狼VS大耳狐(闊耳狐)相似度:☆
——————————————————————————————————————
謝謝大家的捧場,繼續申明下,首個分割線下面的探佚大部分是引自一個《山海經》愛好者,其中自己也做了一些修補。下面繼續給大家放幾張:

原文:中次十一山,丑陽之山,其上多椆椐.有鳥焉,其狀如烏而赤足,名曰&<鳥只&>鵌,可以御火。

譯文:中部第十一次山脈,有座丑陽山,山上多椆樹和椐樹,山中有鳥,它的樣子像烏鴉,但長著紅色的爪了,名叫&<鳥只&>鵌,可以用來防火。
紅嘴黑鵯,俗名,紅嘴黑秋,黑嘴腳鵯。
外型特徵,嘴、腳紅色,全身黑色而有光澤,頭頂上有蓬鬆的羽冠。

紅嘴黑鵯的習性性喧鬧吵雜,常成群在樹林間活動,
以果實或昆蟲為主食,喜停在枯枝或樹冠上層,
叫聲多變,會發出似「喵一喵一」或「小氣鬼一小氣鬼」之叫聲。

台灣的原住民是非常尊敬它們的。
相傳從前有一個部落,居民與動物們相處得很和諧。
但有一天部落里突然發生一場大火,
火燒數日,死傷無數,損失非常慘重。
紅嘴黑秋為了幫忙救火,不顧危險,為此嘴喙和腳趾被火苗燒得通紅。
修補:鳥類的身上都散布著很多寄生蟲的病菌,這些貪婪的傢伙也讓鳥類苦不堪言,因為這些寄生蟲怕煙熏火燎,所以在野外鳥多雀多,人少的地方,你常可以看見很多鳥雀圍著煙和火「沐浴」,這就容易引起人們的注意,進而做出防火滅火的相應措施——這也許就是所謂的「可以御火」。

布農人就是這支少數民族,他們曾經生活在台灣玉山,不過現在已經南遷到高雄花蓮一帶了。
鳥只&>鵌VS紅嘴黑鵯 相似度:☆

原文:中次一十一經,又東南三百里,曰豐山 。有獸焉,其狀如蝯,赤目、赤喙、黃身,名曰雍和,見則國有大恐。

譯文:中央第十一條山脈,再向東南三百里,有座豐山,山中有一種獸,它長著紅色的眼睛,紅嘴臉,黃色的皮毛,樣子有點象猿,名叫雍和,它出現的時候會給當地造成恐慌。

赤禿猴其實是一種猿類,在巴西、秘魯和哥倫比亞森林深處都能找到赤禿猴。
在赤禿猴的種群中,雌猴往往對那些紅臉的雄猴情有獨鍾,
誰的臉最紅最亮,誰就最有「異性緣」。

這種猿擁有令人震驚的紅腦袋,
因此南美洲的人給它起了個有趣的綽號「英國猴」,
這是為了紀念第一批前往它們的國土,被太陽曬的滿臉通紅的英國人。

至於它們出現的時候會不會造成恐慌或騷亂,我暫時無法考證。
雍和VS赤禿猴 相似度:

原文:北山經,又北二百八十里,曰石者之山,其上無草木,多瑤碧。泚水出焉,西流注於河。有獸焉,其狀如豹,而文題白身,名曰孟極,是善伏,其鳴自呼。

譯文:北方山脈,再向北二百八十里,有座石者山,山上草木不生,多出產瑤碧之類的寶玉,泚水出這裡發端,向西流注於黃河。(注意!這裡這條河居然是向西流且流入黃河的,我雖然地理知識有限,但實在聞所未聞。)山上有一種野獸,樣子像豹,但頭部和身體都有白的斑紋,它的名字叫做孟極,孟極善於潛伏隱匿,「孟極」也是它自己的叫聲。

它曾經稚嫩。

也曾經迷惘。

後來它不動如山。

侵略如火。

如今在那山巔,

已是絕域之王。

雪豹因終年棲于海拔2500~5000米的雪線上因而得名,
夏季可在3000~6000米的高山見到。
又名草豹、艾葉豹。
頭小而圓,
尾長略短或等於體長,尾毛長而柔。
體長110~130cm;尾長80~90cm,體重30~60kg。
全身灰白色,布滿黑斑。
平時獨棲,由於毛色和花紋同周圍環境特別協調,形成良好的隱蔽色彩,很難被發現。
雪豹感官敏銳,性機警,行動敏捷,善攀爬、跳躍。叫聲類似於嘶嚎。
它們勇猛異常,在山岩上跳躍。它們把身體蜷縮起來隱藏在岩石之間,當獵物路過時,它們突然躍起來襲擊。

上圖綠色區域是雪豹的活動範圍,這些地區都是高原山區,基本無草木植被,只有一些苔原。其中包括我國的崑崙山脈、天山山脈等,而昆崙山和天山都以產美玉著稱。
孟極VS雪豹 相似度::☆

原文:北次二經, 北囂之山,無石,其陽多碧,其陰多玉,有獸焉,其狀如虎,而白身犬首,馬尾彘鬣,名曰獨俗。

譯文:北方第二條山脈,有座北囂山,山上沒有石頭,山南產碧,山北產玉(又來了,玉就不算石頭嗎?這說明什麼呢?)山中有獸,樣子像虎,但色白而狗頭,馬尾而豬鬣,名叫獨俗。

縞鬣狗,產於亞洲西南部和非洲東北部,皮毛呈淺灰色或淡黃,上有垂直的褐色或黑色條紋。

縞鬣狗體長約1~1.5米,有不確切記錄長1.9米,
但狩獵記錄最大達是一隻1.75米的鬣狗,重100千克以上,長不包括30厘米長的尾巴。
體重40到70千克千克。

狗首,豬鬣,馬尾,白毛,虎紋。這張圖能說明問題嗎?
縞,素也。——《小爾雅·廣詁》縞就是灰白的意思。

順便提下,這個世界上曾經存在過一種巨鬣狗,體重估計在210公斤以上,劍齒虎在它面前就像只貓。
縞鬣狗是唯一一種可以在亞洲看到的鬣狗。
獨俗VS縞鬣狗 相似度:

原文:南山經,又東三百里,曰青丘之山,英水出焉,南流注於即翼之澤。其中多赤(魚需),其狀如魚而人面,其音如鴦鴛,食之不疥。

譯文:南方山脈,再向東三百里,有座青丘山,英水從這裡發端,向南流注入即翼澤。澤中多產赤(魚需),它的樣子像魚而長著人的面目,它的聲音像(注意這裡是鴦鴛,而不是鴛鴦究竟是不是一樣的意思待考。)

PS:山海經中有多處描述人面魚身的地方,在這裡我就不一一貼出了。大家看圖吧。

這一種名為斧頭魚的深海魚。

水滴魚。

這是最近被發現的魚類,被命名為管眼魚。但我看不如叫人面魚來的更貼切。
原文:西次四經,又西二百二十里,曰鳥鼠同穴之山。

譯文:西方第四條山脈,再向西二百二十里,有座叫做鳥鼠同穴的山。

除了鳥鼠同穴四個字,山海經里再沒有任何的描述,
那麼鳥和老鼠怎麼可能生活在同一個洞穴里呢,
要知道老鼠可是會吃鳥的,就算不吃鳥也會吃鳥蛋。
所以就有人認為所謂鳥鼠是指蝙蝠。
這根本就是一拍腦袋想當然。
山海經的作者們怎麼可能沒見過蝙蝠?
中央電視台有關青藏高原科考的節目中看到,
在青海西藏的高原上生活著一種叫做鼠兔的草食性小動物。
它們與當地小型鳥類雪雀經常同穴而處,
這是一種生物共生現象。
由於高原上沒有樹可以築巢躲避天敵,
於是鳥們就鑽進鼠兔的洞里作窩,當然它們也不白佔便宜,
鳥們會在天上為鼠兔偵察敵情,一但發現情況就會向兔報警。
在那個記錄片里有拍攝到鼠兔和雪雀同時在一個洞中的畫面。
不過很遺憾,我沒有能找到這段影像。

—————————————————————————————————————
—————————————————————————————————————


論據暫時就引用這些吧,有興趣大家可以去搜。
看了這麼多,來點讀後感。
其實,有時也可以這麼想,民間的二十四節氣物候現象,也可以作為解讀《山海經》部分內容的類比推理。
例如:
立冬分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凍;三候雉入大水為蜃。」 雉貌似是野雞或野鳥,為了配合後面的蜃,取野鳥意。蜃為大蛤,立冬後,野鳥便不多見了,而海邊卻可以看到外殼與野鳥的線條及顏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認為雉到立冬後便變成大蛤了。

驚蟄分為三候:「一候桃始華;二候倉庚(黃鸝)鳴;三候鷹化為鳩。」大意為,穀雨期間,桃樹始含苞,黃鸝擦亮了嗓子準備唱歌,常見的老鷹漸漸匿跡,布谷鳥代替它開始在野外聒噪起來。

大暑分三候,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我們只看第一句,大意是,大暑到了,去年產在水邊草根的螢火蟲漸次成蟲,從腐爛了的草里冒了出來。

茹毛飲血的時代,人與自然無限度的親密,以至於達到了家即自然,自然即家,家與自然融為一體的程度。所以他們會自然而然的說出司空見慣的「雉入大水為蜃、鷹化為鳩、腐草為螢。」等自然現象,而僅僅是這些,如果沒有生活經驗,相關知識,常人就很下意識的歸結為神怪傳說,空穴來風,認為這些都是荒誕不經,這是不可取的。大家可以對照《山海經》,其中有些地方當你具備了理解的可能,並且願意去思考時,那麼恭喜你,《山海圖》、《山海經》對你已經開啟了一扇大門。或許這就是大學所說的「憑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至乎其極。至於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貫通焉」的一種體現,即初級的格物致知

古人云「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所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古人誠不欺余!

以上僅是個人的一點愚見,如有差錯,還請指出。有點跑題了!!
——————————————————————————————————————
看到大家熱情洋溢的參與,我就知道這本書並沒有被遺棄,解讀的力量在民間,這也許就是它的宿命吧,來於群體,破於群體,非個別什麼人可以以一己之力所能。
ps 要真正弄明白這本書的人,那得是真正百科全書式的人物,這人還得真正具備各種優秀的品質。

有些知友,有疑問,為什麼這些生物能跑那麼遠?為什麼中國沒有呢?為什麼這些動物分布和《山海經》描述的方位完全不符?個人感覺這是很多因素的綜合,比如滄海桑田的變化,物種的進化與消匿,人的認知的改變,只關於「中國」一詞就有很多的爭議,更別說上古時期,「國家」的觀念淡薄。哪兒是國家呢?也許他們認為四海即為家,有土可種、有獸可打、有洞可居、有林可匿、有水可飲的地方即為家。 @蔡聴此類問題具有典型性,我覺得這可能關係上古人的認識世界的方法。《易經·繫辭》這樣說:「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這可以為我們了解他們認識世界的方法提供一些借鑒,即取法諸相,取象比類,可大可小。山海經中少有量詞的描寫,有些事物,我們所認為的,大的未必大,小的未必小。


我記得一個很有意思的理解~~~書中提到有個怪物有四個翅膀六條腿~!看起來是不是很詭異~但你不覺得像是蜻蜓之類的昆蟲嗎?考慮到古人的形容詞比較少。描述基本採用人面,多少退。多少手之類的~~~你試試看不用形容詞來描述動物~看看能表達成什麼樣~


你們這些現代人為毛要把古人想得這麼蠢?


不是圖騰。以下不是什麼學術界,只是我自己讀書的心得。

在蒙昧時期的古人眼中,特別是先秦時代之前的南方長江流域,人們的精神世界還很原始,眾神、怪獸、異族、鬼怪,這四者根本就是一回事,人們沒有能力去分辨,也沒有必要分辨。神就是人,人就是鬼,神也是怪獸,也是異族,具象就是抽象,地下就是天上。

絕域之國,殊類之人,你搞那麼清楚幹嘛,你又沒有親眼見到。對古人來說,即使是精英階層,也很少進行遠距離旅行。整個真實世界,就是自己的部族所生活的一小塊土地,這塊土地以外,是黑齒國巨人國,或者是天堂地獄,或者巨龜修蛇抬著大地,對他們來說,毫無區別。神話故事是發生在天界,還是「很遠很遠的地方」,毫無區別。故曰地下就是天上。

在沒有文字的時代,沒有歷史記錄,所以神話故事和歷史事實是一回事,故曰神就是人,人就是鬼。人類的君王生出鳥首人身的怪物,或者和動物結婚生子,在古人看來,並沒有什麼難以相信的地方。

反而我們今天的思維方式,在古人看來是非常難以相信的,比如電視劇權力的遊戲里,野人女孩吉利對山姆說,你只是盯著紙上的符號看,就能知道幾千年的歷史?你就和巫師一樣啊。

山海經讓我們覺得難以相信,是因為它反常識。但是它被創作時的作者們和讀者們,心中並沒有我們的「常識」。所以對他們來說,地理和神話是一回事。你忘記常識、邏輯、知識等等,把心智回復到先人的那種混沌蒙昧的狀態,以糊塗的狀態,再讀山海經,就能明白個大概了。

山海經有其自己的邏輯,比如巫術邏輯。山海經里反應了許多巫術邏輯,比如怪獸」其名自叫「,而如果人叫出怪獸的真名,怪獸就會逃跑;吃掉怪獸的肉體,就可以得到特殊的能力。還有一些比較高級的怪獸,見之則天下大旱之類,這種邏輯我們更熟悉了,就是祥瑞或者災異,國之將亡必出妖孽,後來發展為天人感應的學說。

這是原始思維,原始思維就是以自我為中心,再發展,則是以社會為中心,再發展則是以人類為中心。外部的客觀世界反而是虛無不定的,人可以以語言,以動作,甚至僅憑腦補,就可以改變世界,操縱萬物;而世界本身會發出明確的信號,和人類交流互動。眾神和鬼怪一樣,都是一些類似低級使魔的東西,如果方法得當,他們就為人類服務,如果不得當,就會被其反噬。

所以怪獸的長相、名字和叫聲要嚴格記錄。而怪獸是否存在,是否符合邏輯,這不重要,萬一真有呢。怪獸之所以存在,就是為了和人類互動,因為」我「才是世界的中心。讀此書,應該把重點放在主觀上,即」我「該怎麼辦,而非客觀上,即怪獸是什麼。

原始思維和現代思維,我認為並無高下之分,甚至可以認為巫術就是科學的前身,都是為了認識世界,改造世界。


具體到山海經本身,可以明顯看出,五藏山經和後面的,文筆和內容明顯不同,因此是不同的書合編起來的。後面的海、荒經以靜態和方位描寫為主,當是述圖之作,即本來有一張圖,現在的經文是對這張圖的註解和描述。因此山經的怪獸,和海荒經的怪獸,性質不同,前者偏向客觀動物,或者說可以吃;後者偏向神話巫術,或者說可以祭祀。前後兩種怪獸要分開來看待。


可以看看六十年代美國墨茨博士所著的《淡淡的墨痕 pink ink》,中譯本叫《幾近褪色的記錄》,網上有pdf,講述的是她在美國按圖索驥找到所有山海經上的不存在與中國境內的山脈和動物,地理的過程,那時候中美交惡,我想沒什麼討好中國的必要。看過她的書後,山海經中很多讓我覺得荒誕的地方茅塞頓開


詳細闡述版本:http://www.zhihu.com/question/28728525/answer/42197325


一位在 ATT 工作的四川朋友,曾經在天涯對山海經做出自己的解讀,鏈接在此: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2070720.shtml

他的解讀,竊以為很不錯。據他講,山海經的內容主體,主要是堯舜及之前的傳說;所覆蓋的地理範圍,大約是以成都為中心,金沙文化的意義有待於再評估。

另,剛翻了袁珂的《山海經全譯》的前言,文中指出近半個世紀以來學者們的大致結論:
1)大約成書於春秋末年到漢代初年這一長時期中,作者非一人。
2)作地範圍,以楚為中心,西及巴,東及齊。

《山海經》作為書名,是公元前26年,劉向、劉秀父子校書後才有的。(所謂司馬遷《史記》中的「至《禹本紀》《山海經》所有怪物,禹不敢言有之也」,據東漢時王充《論衡·談天篇》所引,則是沒有「海」字的,即《山經》,約為《五臧山經》。)

巫,可以說是山海經的主角。按照李澤厚從時間角度解讀「王前巫而後史」,則《山海經》既是當時巫的工作手冊,也是從大巫轉型分化為「王」「史官」「天文卜筮官」「禮儀官」的歷史進化過程中,對自己歷史的一些追溯和懷想。

作為溝通天人的巫,其意識海中出現種種怪物,圖像畫之、語言述之,當可以接受;至於歷史變遷,從圖畫而神話,則有主觀客觀多種因素了。

引述評論了這麼多,也算是整理一下自己對山海經的認識。只是不知對樓主是否有價值,呵呵。


有點意思!
正好剛剛翻看了刀爾登《不必讀書目》,不必讀的第一本就是《山海經》,哈哈^_^

以下文字,出自刀爾登老師《不必讀書目》中《不讀&<山海經&>》的內容(我覺得挺好,雖然不一定全對——特別對於學術者來說,但是,有貨就好):

《山海經》是本什麼書?地理,歷史,方術,小說 都沾點邊,又都不盡然。它典型的條目是這樣的:
「北海之內,有蛇山者,蛇水出焉,東入于海。有五采之鳥,飛蔽一鄉,名曰翳鳥。」
或:
「又北四百里,曰乾山,無草木,其陽有金玉,其陰有鐵而無水。有獸焉,其狀如牛而三足,其名曰獂,其鳴自詨。」
《山海經》全書,便是這樣一條條地組成,記些絕域之國,殊類之人,千奇百怪的事情。它涉及的地理範圍,近的只在如今的中原一帶,遠的或至邊陲,而更有一大部分,已難以考定。大致的體例,是說某處有某山或某水,出某物,夾雜些神話或占卜的內容。
我們今天看到的《山海經》,是漢代劉歆整理成書的。實際的成篇,當是在一個漫長的時期,各時代的抄錄者,都添入自己的見聞和見解,所以它裡邊有周人的知識,也有戰國甚至秦漢人才有的觀念。這本書能流傳到漢代,便近乎奇蹟,因為它背後的某種傳統,早已蹤跡難尋。
《山海經》要配著圖才好看;有印刷術之前,圖畫不像文字那樣容易傳抄,所以各時代的山海圖,通常只是時人畫的。古人以為它恢怪難言,也不怎麼嚴肅地看待它,現代學術拿它當寶貝,因為它裡邊有非常古老的東西。
上古,神話和現實之間,並沒有後來的界線。那時人心目中的外部世界,那些黑暗的森林,高不可攀的群山,廣大的海洋,天上的星體和地下的深洞,以及無數種奇形怪狀的生物,所有這一切,既難以知曉,又不可理解。每一樣被賦名的,都當有個主宰,每一樣會移動的,都有神通,每一樣新發現的,無論是海平線上的島嶼還是山脊那邊的江流,都危險重重。多數人謹守自己的家園,少數人外出遊歷,帶回來各種見聞,既一點點豐富著大家的知識,又鞏固著原來的恐懼和嚮往,因為他們難免把道聽途說的事情越傳越玄,又難免給自己的經歷添油加醋。
《山海經》的時代,大致相當於俄底修斯的時代。在後人眼裡,《山海經》閎誕迂誇,但在最早的時候,古人記錄這些遠國異物,態度是誠實的。古希臘人完全相信有會唱歌的海妖和食人的巨人,我們的祖先談論「大人國在其北,為人大,坐而削船」,也就像我們今天談論「某某公里處有收費站,可以繞過去」之類。
《山海經》,特別是其中最古老的那部分內容,記錄的是古人的世界圖景,兼出行指南,兼博物志,等等。它彙集了古人給不可理解的世界建立秩序的努力,它試圖把零星的世界知識拼湊起來,形成一幅地圖,是地理意義上的地圖,但更是哲學意義上的地圖。我們不得不致敬於古人的冒險精神,不計生死地摸索未知的世界,一代又一代,就像被一個使命驅趕著,漫遊,遷徙,經歷著在今天已不可想像的艱辛和風險,以使他們的後代,懶洋洋地坐在恆溫房裡便能夠豐衣足食了。
魯迅小時候把繪圖本的《山海經》,視為心愛的寶書,那些「人面的獸,九頭的蛇,三腳的鳥,生著翅膀的人,沒有頭而以兩乳當作眼睛的怪物」,多麼能夠刺激兒童的想像!《山海經》是人類童年時期的書,到現在,恐怕也只適合學者和兒童看。學者之外的成年人如你我者,看不出什麼興味。
不僅看不出興味,弄得不好,還要看出古怪來。好多人正在拿《山海經》來證明美洲是我們最先到的,以及北極,南極,也許還有月亮。我讀過的一篇論文,力證埃及的金字塔是大禹建的,因為《山海經》有一句「禹殺相柳, 及以為眾帝之台」,又有一句「相柳之所抵,厥為溪澤」,埃及有金字塔在現在的吉薩(拉丁名Giza,來自阿拉伯語),吉薩和溪澤諧音,所以溪澤就是吉薩,相柳就是法老,金字塔就是大禹修的。另一篇論文,證明猶太人是從中國搬去的,因為《山海經》又說了,「互人之國 炎帝之孫 有魚偏枯,名曰魚婦」,魚婦者,以掃也(理由仍然是諧音),所以猶太人是炎黃子孫,又希伯來者,「西亳」「來」也,明明就說從西亳來的嘛。


這本書是一本跨度極大的書,搜列了遠古到西漢的怪獸傳說,其中戰國以前是各地的神話彙集,戰國以後很可能是士人的獵奇說法,例如其中食之不老的物品,在戰國前並沒有這種認識,是在戰國時代燕齊方士興起後開始出現的思潮的影響。
目前社會學對圖騰的定義更精確了,並不認為中國存在過圖騰崇拜。


秦公墓中出土的四輪馬車模型
使四鳥、虎豹熊貔


如果從人類遷徙的角度講,山海經很可能是古代中國人從小亞細亞一路遷徙過來對這個世界的描述,並且還有古代人類對這個世界的描述。不要說北京人元謀人等等,那些人種更接近尼安德特人,與我們智人關係不大。中國地區的人類祖先從西方遷徙過來之後,必定會保留有很多曾經的記憶與知識,在有了文字之後終於得以將這些傳承了下來。不要說古代人類交通如何不便科技如何不發達,動物尚能遷徙,植物亦能傳播,何況人類。上古中國人把自己當前知道的東西,和曾經流傳下來的東西,記在了一起,就成了這本光怪陸離的山海經了。


山海經裡面的神獸神人的樣子都不是隨便寫的,有其脈絡,要分析清楚這些需要藉助傳統工具和知識才可以,比如五行,八卦等。當然其中有小部分錯亂,可能傳抄問題,但大部分一目了然的,只要具備相關知識。市面上沒人說清這個,主要就是方法和工具的問題。而且這類知識,在古代一直是祭司密傳的。山海經也是祭司專用密本,不傳於民眾的。
以下引用《帝圓紋理》。

  07、中國的神話、隱喻與幻想世界的內在性

  神話與傳說作為一個民族或個體的智能來源,在一個試圖學者化的文明進程中[1],往往會被斥之為荒謬;似乎神話與傳說只是某種錯誤文化、錯誤思維留下的歷史遺迹,更不用說用神話與傳說來為知識尋找指南,或是為生命增添某種力量、提供某種信仰了。換言之,今天的單面人,可能根本不承認神話傳說具有深刻的啟示意義。

  西方的神話解釋學傳入中國之後,開始有不少學者據此來解釋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隱喻意義,但是,西方神話解釋學與中國的神話傳說卻極難融合溝通,因為中國的神話傳說所獨具的「幻想世界的內在性」的特點並沒有被真正注意到,同時還分解了中國神話思想的完整性。這不奇怪,西方神話解釋學缺少這種針對性的關注是很自然的事,漢語神話世界的研究只是自誤了方向而已。

  中國最原始的神話著作是《山海經》,借用西方神話解釋學的中國神話研究者,他們往往將之看成了遠古的地理書,從而提出「遠古中國人的活動範圍遠遠超出了我們已知的內陸地區」之類的觀點,他們甚至從《山海經》里找出了中國古人在南美洲、北美洲、西北利亞、南極、北極中的足跡。此說之謬,不值一駁。

  這些謬誤的產生,是因為不明白中國思想自身脈絡的緣故。在漢語文明(也包括很多東方文明)對世界的觀照中,世界本是一個內在的世界[1],《山海經》所記載的地理世界原本是一個「內景世界」,其中所謂的山川、河流、人物等等,實際上不過是人體中的五臟六腑、經脈結構所轉化成的「內景」。人體「內景」之所以可以與外在的世界景象相吻合,這是由於內景與外景有神秘的一一對應關係。比如,《藏山雷學》[3]中所指出的:人體經脈結構、人耳結構、眼球結構、地球地理結構、太陽系的結構……它們都可以與「帝出震圖」的結構一一對應,更何況只是身內之景與身外之景相對應。

  道家丹道學中強調的「兩重天地,四個陰陽」[4]相通交感的原理,它們的來源就在於《山海經》中的隱喻;儒家的「身家國」的相通論也是這條文明脈絡的一種繼承。

  我們現在舉幾則大家最熟悉的神話實例,來看看中國神話中的「幻想世界的內在性」。

  [一]嫦娥奔月

  很多學者以為,道家的丹道之學是起源於《周易》或《參同契》之類體系,其實不然。中國道家的主要思想恰恰來源於《山海經》以及與之同時的《歸藏》與《連山》。

  我們先看後漢張衡所引《歸藏》[5]文:「嫦娥,羿妻也,竊西王母不死葯服之,奔月。將往,枚占於有黃。有黃占之,曰:『吉。翩翩歸妹,獨將西行,逢天晦芒,毋驚毋恐,後且大昌。』嫦娥遂託身於月,是為蟾蜍。」

  又:

  ·「羿請不死之葯於西王母,羿妻姮娥竊之奔月,託身於月,是為蟾蜍,而為月精。」《初學記》卷一引《淮南子》

  ·「舊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異書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樹創隨合。人姓吳,名剛,西河人,學仙有過,謫令伐樹。」《酉陽雜俎·天咫》

  解:

  「嫦娥」去女字旁即為「常我」,「姮娥」去女字旁「亘我」。常者,亘者,永恆、長久之意,故「常我」、「亘我」隱喻永恆的我,不死的我。「羿」可拆為 「羽」、「升」二字,其意即為羽化飛升。月者,為坎之象,道家仙學認為,欲得不死,須求水中金氣而服食之;坎象即為水,故不死之葯,由水中生出。所謂「月精」,其實暗喻「水中金氣」、坎中之陽也。仙家逆修之理,即由此和盤托出[6]。

  「吳剛」者,暗喻人「無」「剛氣」。剛者,本指金氣也。吳剛學仙有過,即暗喻此人不能採得水中金氣。「桂」可拆為「木」、「土」二字,吳剛雖手執斧頭,由於無有剛氣,無金不能伐木,故月桂不倒。「桂」中兩個土字,暗指天干中的戊己二土,此處暗喻金木交並,必借中央土德於中調和,此土即為後世丹經所言之「真意黃婆」。

  吳剛為什麼說是西河人呢?

  因金氣在五行中是本位於西方的。

  蟾蜍是一種蛙類動物,其肚極大,如懷孕狀;身中金氣與木氣[7]相交,結成金丹在體內,也如婦人之懷孕,此稱之為金情返歸木性,謂之金液還丹。後世有丹道家往往能明此意,如劉海蟾、白玉蟾兩位古仙即以此為名。

  為什麼不死之葯須求之於西王母呢?

  其實古書中有記載,西王母是「西南王母」的簡稱,西南是指八卦中的坤,坤象徵母,坤又象徵「黃婆、真意」。比如,張伯端[8]在《金丹四百字》的第一段中寫到:「真土擒真鉛,真鉛制真汞;鉛汞歸真土,身心寂不動。」即指出採取大葯「水中金」必借真意黃婆之德。

  [二]后羿射日

  ·「逮至堯之時,十日並出,焦禾稼,殺草木,民無所食……堯乃使羿……上射十日。」《淮南子·本經訓》

  ·「羿、逢門者,天下之善射者也。」《荀子·正論篇》

  ·「百發之中,必有羿、逢門之巧。」《淮南子·說林篇》

  ·「逢門學射於羿,盡羿之道,思天下唯羿愈己,於是殺羿。」《孟子·離婁下篇》

  解:

  日為離,離象徵心、象徵火[9],丹道家又把心火看成是慾火、識神。而修仙道,必求元神;元神欲出,必在識神已死之後。十日並出,暗喻識神猖獗。后羿射日,義指學仙之人必須顯元神隱識神才可入道。

  「逢門」是「鴻蒙」的諧音,蒙又寫做濛。鴻蒙義指混沌初始、天地開闢之時。后羿射日之後,混沌元神恍惚顯象。此處暗示羿之識神死後,繼之為鴻蒙之神。這就是后羿為什麼會被逢門射死的原因。

  [三]黃帝遺珠

  ·「黃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崑崙之丘,而南望還歸,譴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離朱索之而不得,使吃詬索之而不得,使象罔索,象罔得之。黃帝曰:「異哉!象罔乃可以得之乎?」《莊子·天地篇》

  ·「罔象求而得之,後為蒙氏之女奇相氏竊其玄珠,沉海去為神。」《雲笈七籤》卷一百《軒轅本紀》

  ·「震蒙氏之女,竊黃帝玄珠,沉江而死,化為此神,即今江瀆廟也。」《蜀檮杌》卷上

  解:

  玄珠在此暗喻「道」,又比喻潛涵在生命中很幽深的精華;玄為黑,在五行為水,方向為北,故玄珠暗指深層意識中的核(也可指水中金氣,只是文學化的表述方式與丹道家理性的表述方式不同)。離朱者,離為火,朱指橙色。在前面我們已經指出,離火又指心火、識神,此處又指古天神中眼睛明亮的神。「吃詬」是古天神中的善辯者。「象罔」者,字面直解就是「形象迷惘」,他是以遇事恍惚、漫不經心而聞名的天神。

  這個神話隱喻義也是:欲得水底玄珠(水中金氣),必須用恍惚的元神去尋之,方可得到。

  為什麼「後為蒙氏之女奇相氏竊其玄珠」呢?

  此處的「蒙」即指六十四卦中的「蒙卦」,有啟蒙、啟始,混沌初開、鴻蒙肇始之意。此蒙卦之意,又可用震卦之意概括之;《周易》云:「帝出乎震」「震起也」,義指「震」有 「啟動」之象,所以《蜀檮杌》文中又稱「蒙氏之女」為「震蒙氏之女」。

  然而,「震蒙氏之女」為何又叫「奇相氏」呢?

  因為在易學中,能稱「奇相」、「奇門」者,唯震卦而已[10]。

  另,神話與八卦數理知識相通的傳說還有很多,這些傳說是知識的引導者。比如,傳說共工與顓頊爭王位,不成,怒觸不周之山(象徵八卦五行之氣不能周流),導致天傾西北,地不滿東南——這一傳說與後世的遁甲術、太乙術、風水術[11]等皆有關係。

  [四]牛郎織女

  ·「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女也,年年機杼勞役,織成雲錦天衣,天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牽牛郎,嫁後遂廢織衽。天帝怒,責令歸河東,許一年一度相會。」《月令廣義·七月令》引《小說》

  解:

  牛郎、織女是以二十八宿來命名的,有時象徵金木的祖氣(沒有祖氣的金木是不能相交的,是相互隔離的),也有時象徵金情與木性。五行中「金情」居西方,「木性」」居東方。

  牛郎織女七七相會的鵲橋,其實是象徵丹家所指的「內景隧道」,此「隧道」機緣巧合之時自然顯現,機緣不到,則絕不相通,因其天機難得,神話中就被形容成只有七月七日鵲橋[12]飛架方可得願。

  關於「內景隧道」,在《周易》也有言說:「寂然不動,感而遂通」——這裡的「遂通」,不僅僅是「才通」之意,還有「用隧道相通」[13]可解。

  [五]崑崙仙山

  ·「海內崑崙之虛,在西北,帝之下都。崑崙之虛,方八百里,高萬仞。上有木禾,長五尋,大五圍。面有九井,以玉為檻;面有九門,門有開明獸守之。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際,非仁羿莫能上岡之岩。崑崙南淵深三百仞,開明獸,身大,類虎而九首,皆人面,東向,立崑崙上。開明西,有鳳凰、鸞鳥,皆戴蛇踐蛇,膺有赤蛇。開明北,有視肉、珠樹、文玉樹、玗琪樹、不死樹。鳳凰、鸞鳥皆戴瞂。又有離朱、大禾、柏樹、甘水、聖木曼兌——一曰挺木牙交。開明東,有巫彭、巫抵、巫凡、巫相、夾窫窳之屍,皆操不死葯以距之。窫窳者,蛇身人面,貳負臣所殺也。服常樹,其上有三頭人,伺琅鰲?髂希惺髂瘢祝或浴Ⅱ蟆⑸摺⑽V、豹、鳥秩樹,於表池樹木;誦鳥、?、視肉。」 《山海經·海內西經》

  解:

  仙家稱腦海之內為泥丸宮,也為「昆崙山」[14],此山為神話傳說中的不死之山,「仁羿」即「后羿」,當然是指學仙有成之人,故文中「非仁羿莫能上岡之岩」,即指非成仙之人不能得上。至於昆崙山上的奇花異草、奇禽異獸,無非是人頭上的五官特徵的象徵。這些象徵,有的是比喻,如「離朱」為眼,「文玉樹」為牙,「甘水」為津液,「大禾」 為鬚髮,「誦鳥」為發音器官,等等;有的幾乎是直指,如「聖木曼兌——一曰挺木牙交」,是口腔和牙齒(兌在易象為口),視肉為眼睛,等等;其餘俱可詳解,如,「鳳凰」在神話中為太陽中的不死之鳥,太陽本指離卦,在人為腦中的識神、心火。余不贅述。

  因「昆崙山」與丹道的肉身變化之學密切相關,故後世仙家常常引此隱喻解說丹學,如張三丰在《大道論》中曰:「崑崙之上有玄門,其竅甚小,陰陽會合時,不許動搖,待其情性相感,自然彼我相通。凡有形質者,不能升入竅內,夫惟真氣橐龠,乃能進於竅內也,故聖人直指先天一氣,沖開此竅,又曰修行之徑路,可以續命延年,修真而全真,無來無去,不生不滅。」

  另,「崑崙」加水旁即為「混淪」二字,「混淪」與「混沌」之意相通。


  [六]帝乙歸妹

  ·「太皞庖犧氏,風姓,代燧人氏繼天而王。曰華胥,履大人跡於雷澤,而生庖犧於成紀,蛇身人首,有聖德。」《史記·補三皇本紀》

  ·「女媧氏亦風姓,蛇身人首,有神聖之德,代宓犧立,號曰女希氏。」《史記·補三皇本紀》

  ·「昔宇宙初開之時,只有女媧兄妹二人在昆崙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議以為夫妻,又自羞恥。兄即與其妹上昆崙山,咒曰:『天若遣我兄妹二人為夫妻,而煙悉合;若不,使煙散。』於煙即合,其妹即來就兄。」《獨異志》卷下

  ·「伏羲作於方壇之上,聽八風之氣,乃畫八卦。」《太平御覽》卷九引王子年《拾遺記》

  ·「伏羲氏有天下,龍馬負圖出於河,遂法之,畫八卦。」《禮記·禮運篇》孔穎達疏

  ·「華胥生男子為伏羲、女子為女媧。」《漢書人表考》卷二引《春秋世譜》

  ·「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故昔者女媧氏煉五色石以補其闕。」《列子·湯問》

  ·「東方木也,其帝太皞,其佐句芒,執規而治春;其神為歲星,其獸蒼龍,其音角,其日甲乙。」《淮南子·天文篇》

  解:

  伏羲,「東方木德之帝」,名號有很多,諸如伏犧、伏戲、包曦、庖犧、炮羲、赫胥、庖犧、宓羲、虙犧等、大昊、泰昊、太(大)皞、大皓、犧皇、羲皇、戲皇等。

  伏羲是華胥氏[15]在雷澤之地踩巨人足跡,感孕而生的。這個「雷澤」的「雷」就是八卦的震卦,其性為東方之木,其義是「帝」,在天干是「甲」;「澤」是指與震卦相對的兌卦,位於西方,這是女媧的一種象徵,因為兌為少女,在天干是「庚金」。

  在漢代畫像石中,常見的題材便是伏羲女媧交尾圖,這其實與「雷澤」二卦也是有關的。如果把「雷澤」二卦合成一卦,就是歸妹卦,這其實就是在暗說伏羲女媧是兄妹結婚的原因了。

  遁甲諸書中皆說,甲不可露,須藏於戊,換「甲」的妹妹「乙木」來合「庚金」,此即《周易》中「帝乙歸妹」中「乙」之由來,且「帝」是八卦循環的第一象,如《周易》云:「帝出乎震……」。

  伏羲女媧的結婚演化出金木交並一說,對風水、醫學、術數學影響至深,比如,醫學言經脈起始穴,陰經的井穴為木,陽經的井穴屬金;又如,術數學的納音五行,也是用金木來說論起始的,這些都是先天五行的說法。

  [七]後記

  由上觀之,顯而易見:中國的神話與傳說,有其自身脈絡[16],這些脈絡與其它民族有非常的不同。這些脈絡將深深影響一個文明的發展方向與人格氣質,我們無論是批評它,還是讚揚它,我們首先卻必須認清它自身的關係。

  我們如果掌握了一種神話的特徵,那麼,利用一個神話來探索一個民族的最深層的文化結構、最深層的潛意識應該才是可能的,因為神話原是我們現有世界的起源,它的思維與氣質,總會或隱或顯地貫穿到一個民族的哲學、科技、醫學、天文、數學、語言學、文學藝術……。我們甚至可以說:理解了開端,也就理解了現在。

  注釋:

  [1]學者化的文明世界,喜歡用精心構造的、似乎有道理的言論來安排世界。排斥神話,是因為對神話有某種無從著力的恐懼,因為這些東西不歸他們言說,不歸他們掌管,他們也不知道從何生起,但卻控制著世界,他們於是對此有某種神經官能症的反應。

  [2]比如,《五運歷年紀》記載的盤古傳說:「天氣濛鴻,萌芽茲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啟陰感陽,分布元氣,乃孕中和,是為人也。首生盤古,垂死化身。氣成風雲,聲為雷霆。左眼為日,右眼為月。四肢五體為四極五嶽,血液為江河,筋脈為地里,肌肉為田土,發為星辰,皮膚為草木,齒骨為金石,精髓為珠玉,汗流為雨澤。身之諸蟲,因風所感,化為黎甿。」

  在印度、日本也有這類以肉身的化世為創世的神話,這是一種典型的內在創世法,與《聖經》的創世是不同的。

  [3]具體內容,可參見石在天、孫則鳴著的《藏山雷學》,一九九八年三月,台灣大行出版社。

  [4]張三丰在《一粒黍米說》中言:「學者窮取一身中天地人三才之妙,窮一身中內外真爐鼎之端的,即一身內外陰陽之真消息……」——這裡說的就是天地人三才的相通論。所謂身內、身外是為兩重天地,身內兩個陰陽與身外兩個陰陽是為四個陰陽,內外陰陽都在暗暗相通。

  [5]易有多經,《周易》之外,《連山》、《歸藏》是其二。據說《連山》、《歸藏》二易已失,我們現在所見,只是前人對此二書的摘引。

  [6]丹道家修養,其身體的內景變化,是引「五行」這一數理模型來描述的。五行大意是: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丹道家逆修之道,在於順者凡、逆者仙,故不求五行順生,反使五行逆轉,即,金本生水,逆轉成水中求金。

  仙,本做僊。《說文》解:「僊,長生遷去也。」在民間,我們常把修鍊有成的丹道家尊稱為仙家,因為他們能變化自身的肉體,能行常人所不能行之事,遷去常人不能遷去的地方。

  [7]水中求金,火中求木,二者皆是逆轉而出,再將此金木二者以土為媒,交並成內丹,結在體內,這即是丹道家說的內葯;有內葯,後才有外葯被招感入體。

  [8]張伯端(984-1082),內丹南宗開山宗師,著有《悟真篇》、《青華秘文》、《金丹四百字》。其著名弟子有四,即石泰(1022-1158)、薛道光(1078-1191)、陳楠(?-1213)、白玉蟾(1194-1321)。

  [9]易理上的說法。日是太陽,以離卦象徵,而離卦又可象徵心、象徵火、象徵鳥。

  [10]震是八卦的奇點,這是易學數理分析的結果,奇門遁甲之學也與之有關;它在本質上相當於研究世界或意識中的奇點問題,詳細內容可以參看《藏山雷學》。

  [11]風水術中的水口,四合院的東南門,紫禁城的西北缺口,天壇與紫禁城的位置,皆與之有關。這不只是傳說,而且在易學的數理上或萬物的自發形態上也是有體現的。

  [12]世界上很多民族對「七」的感悟中,「七」總是一個與神聖之靈相關之數。如,《聖經》言「七」的地方有很多,《周易》復卦處也多次言之:「反覆其道,七日來複,天行也。利有攸往,剛長也。復見天地之心乎!」——「七」在此是天心來複的時機。

  [13]內景隧道有些象龍捲風形成的隧道,有此體驗的人,自然會明白是怎麼一回事。

  [14]《黃庭經》中云:「至道不煩訣存真,泥丸百節皆有神。一部之神宗泥丸,泥丸九真皆有房,方圓一寸處其中。但思一部壽無窮,非各別位居腦中。」「瓊室之中八素集,泥丸夫人當中立。」「保我泥丸三奇靈,恬淡閉觀內自明。」「問誰家子在我身,此人何去入泥丸。」

  [15]華通花,中國又稱為中華,這是中國人對文明是什麼的一個理解。文明,明明顯化的花紋,潛在的是說文明世界開展就如同花朵的綻開,文明如花。伏羲女媧又稱為中國的人文初祖,這就表明了中華的文明世界的來源。

  [16]對此脈絡,本文並非一種唯一的解釋方式,而是順此脈絡的一類解釋。當今神話解釋學自聞一多開始,到現在的何新等人物,早已因肢解而偏離了方向,我們自身文明的方寸大亂,本質就在於此。


上古世紀的會編神話故事哄自己玩嗎?答案是會!君不見拉斯科岩洞里不但有大量的壁畫,而且如果在山洞裡點起火把,在火光搖曳中,這些壁畫會栩栩如生的動起來,像今天的動畫片皮影戲一樣,而這居然是兩萬年以前的事情。

再比如這個七萬年以前的石頭,這個花紋有什麼實際作用?可能是某個家族的標誌,用來區分和其他人財產的記號,就像你在課本上寫名字一樣,但是,也很可能,什麼用都沒有,就是好看而已
這顆星球上最詭異的事情在於,經歷38億年的奮鬥求生進化,居然出現了一個除了狩獵睡覺啪啪啪,居然還會抽象思維的物種,更詭異的是,我們是唯一需要至少12年以上的成長才能性成熟的物種,但是上古時期的人類,平均也就能能活到20~30歲,別的動物也就成長平均壽命的5分之1,6分之1,就能繁衍了,唯獨我們需要消耗3分之1甚至一半的人生來成長和學習,而且這個物種居然還佔領了地球,大有向其他星球擴張的潛力。時至今日,我們對兒童最好的教育方式,依然是——講故事。
其實最關鍵的一點是,人類物種在誕生之初並不是獨一無二的。有尼安德特人何其他人類物種,我們是唯一生存發展至今的,所有的女性都來自一個20萬年前的夏娃,所有的男性都來自一個6.9萬年前的亞當,其餘的血脈,都很神奇的消亡了,一個也不剩,到底我們的基因中有什麼神奇的東西保證了我們在這個星球所有生命的競爭中勝出,很可能,就是我們有可以抽象思維的神經系統。
學界基本有個共識:6萬年前,在智人走出非洲開始征服世界的旅程的時候,已經有了語言能力。
那麼,你能不能想像最初的場景,成千上萬的智人,披著獸皮,手執長矛,因為已經無法考證的原因,遠離故土,長途跋涉,顛沛流離,遠渡重洋到達這個星球的各個角落,一路上用嘴原始的語言歌頌英雄,祭奠亡者,教育後代,沿途在落腳的山洞和裸露的岩壁上刻畫下部落的征程和人生的故事?
有沒有可能,其中的某一個或者某一些故事,傳頌了數萬年,告訴年輕的獵人,應該捕殺什麼樣的獵物,告訴美麗的婦女,應該採摘什麼樣的花朵,告訴脆弱的孩童,應該遠離什麼樣的危險,告訴那些一代一代傳承著故事的薩滿,大巫,學者應該去什麼地方取得礦物顏料和藥品,告訴還未到來的嚮導,你要往那座山去,哪裡有可以駐紮的河?
有沒有可能,在五經成書之前的歲月里,我們的官員,老師不是拿著一卷卷竹簡,而是指著這些流傳成千上萬年的圖畫來傳承文明的星火知識?
可以想見的是,在筆墨竹簡發明之前,我們的信息傳遞是困難的,更不用說把知識傳遞給後代,然而我們做到了,靠口耳相傳?靠某種壁畫語言?如今我們以不得而知,但是,我們知道的是:在華夏文明之初,除了五經,還有一部《山海經》流傳下來,幾度被毀,幾度復原,如今我們已不知它的原貌卻人盡皆知,源遠流長。
所以山海經的魅力,不在於它的記敘有多廣闊,有多真實,而在於他代表了我們的祖先生生不息的探索精神,我們歷經萬年不曾丟棄的想像力,和我們對傳承文明的執著。


這是我信手從萬方中搜出的幾篇論文,大抵是2005年左右的。摘錄標題和論文簡介如下。

《山海經》中的比喻類型特徵見解

&<山海經&>中比喻原始而獨具.&<山海經&>中的喻體主要是動植物名詞,這是人們認識之需要,也是生存之需要.從語義上來看,"人面而龍身"類喻體是人類中心說的反映.

作為倫理世界的中國古神話——從《山海經》探究中國古神話的倫理精神

古神話是人類文明的精神基因,以獨特而極具魅力的方式展現了人性的本然狀態和精神世界的倫理訴求.作為精神原生態的中國古神話是先民對自己生活世界的最初認識,&<山海經&>滲透了原始先民對周圍世界的創造力量的信念.倫理世界是由單一物與普遍物的統一構成的實體性的世界.中國式"倫理世界"的自然樣態最初體現為古神話中"天人合一"的世界觀.

論《山海經》中的"原生態敘事"

&<山海經&>中的"原生態敘事"為現代生態敘事的濫觴,華夏先民具有豐富的自然
知識和開闊的生態心胸,他們把山川大地看成資源的載體,懂得萬物相互依存和眾生各有其形,並且萌發了資源有限的寶貴思想.在生態文明時代來臨之際重溫"原
生態敘事",有助於我們鉤沉業已失落的生態記憶.
《山海經》與東夷古史研究——以鳥崇拜為中心
&<山海經&>中保存著上古東夷地區大量珍貴史料,學界緣於對&<山海經&>神怪"謬悠難信"的認識,未能對相關史料寄寓的東夷
上古史跡予以充分的重視.將&<山海經&>所記東夷地區原始宗教中鳥崇拜史料與文獻、考古和民族志資料進行多重互證,揭示了&<山海
經&>相關史料編撰的古老淵源.

《山海經》宇宙觀初探

從&<海外南經&>禹曰一段話,可以概括遠古華夏先民的宇宙觀主要有三:

一、宇宙時空廣闊無窮,既千變萬化,又循環有序,是一個統一體;

二、宇宙是萬物生命的載體,萬物各具個性,生生不忠;

三、宇宙以人為中心,人類通過其傑出代表"聖人"掌握宇宙規律"道",用以指導人類的活動.上述思想影響深遠,且有重大意義.

《大荒經》與《山海經》關系新論

《大荒經》與《山海經》的關系是正確理解傳本《山海經》結構的關鍵所在,它們實際上是源與流的關系:《大荒經》早於《山海經》,其內容是對商代某象徵天圓地方原始宇宙觀的神秘主義建築之結構及其壁畫內容的記錄與描述.《山海經》晚於《大荒經》,內容屬於東周時代顓項後裔的東西,與長期困惑史學界的"怪物"、象徵天圓地方的神秘主義建築--明堂相關;所謂的四海指明堂中那圈象徵性的圜水,根本與所謂"九夷、八狄、七戎、六蠻"的民族觀無關;而海外也不是通常所指的遠國異人,其文內就非常明確地表示其地理范疇是"地之所載,六合之間,四海之內",也就是說指人類生活的范圍;其內容就是天文(日月、星辰、四時、太歲)的運行與"神靈"的世界(生死與情狀),理解明白其"道"的只有"聖人",本義是說一種形而上的東西.

神怪內容對於《山海經》評價的影響--從文化背景談《山海經》學史上的一個問題

在&<山海經&>研究學術史上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就是其中的神怪內容對於其評價
的直接影響,本文從文化背景角度梳理了中國學術史上對&<山海經&>中神怪內容評價的轉變的深刻原因.中國傳統學術對它的低評價實際上是中國古代文化模式造成的,現代學術對神話價值的推崇是源於西方文化模式中超自然的宗教傳統.

《山海經》的神話思維該文將中國第一部集中記錄神話片段和原始思維的奇書&<山海經&>與古埃及神話、印度神話相比較,指出&<山海經&>將小說想像與奇麗而神秘的大地神思聯系起來,從人的本性及這種本性的外化方式上思考,模糊人、神和禽獸的種類界限,形成了化生創世和異體合構的野性思維,以及二元對應原則.這種神話思維,使&<山海經&>具有迥異於史詩性神話的原始性、非情節性和多義性的特徵,為中國其後志怪之作提供了千姿百態的靈感觸媒.


看過《人類曾經被毀滅過》
作者說以前外星人在地球上打仗,當時人類遠古文明限制,對陌生事物無法理解,就按自己所知道的事物進行描述,就是中國上古神話里的神怪。
比如外星的兩方文明,一個被叫做皇帝,一個叫做蚩尤。蚩尤發動武器會產生濃煙,所以神話里說蚩尤會妖術,製造了三天三夜的大霧;
比如說有妖怪,銅牆鐵壁,刀槍不入,吼聲很大等等,作者猜測很有可能就是那時候的機器人
比如對旱魃的描述說,旱魃來了會幹旱,叫聲洪亮,很有可能就是一部會噴火的機器。
還有什麼精衛填海,怒撞不周山,女媧補天等等,作者都有過分析,大家自己腦補外星人戰爭的影像。
從邏輯上作者的推測是成立的,反正古代的事情誰也說不出真假,何況上古。
作者還有一個生動的例子: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海軍為了太平洋戰場的利益,於1943年佔領了南太平洋上的一個小島。這個島上有一些土著的原始部落,在美國海軍陸戰隊上島之前,他們沒有機會接觸外來的文明,只困守一島,每天伴隨著藍天、海鷗和無盡的波濤,島上的居民一直生活得比較艱苦。

美國海軍陸戰隊上島以後,一下子帶來了那麼發達的科學技術,土著人看見:轟轟飛行的飛機降落在新修的簡易機場上,運來了人量的物資。尤使土著 人感興趣的是,飛機運來了各種食物,使那些穿著稀奇古怪服裝的人,每天幾乎不用勞動就能吃上那樣好的食品。他們覺得,所有的奧妙都來自那些飛機,飛機可以 自動生產出各種食物,就像神話中的「聚寶盆」,好東西一個勁地往外搬,就是搬不完。
但是沒過多久,由於戰略上的原因,美軍放棄了這個小島。土著人懷著複雜的心情看著那些「神人」坐著飛機,消失在茫茫的藍天碧海之間。這個小島 很快被現代文明遺忘了,再沒有人去注意它的存在。然而,這個小島及島上的原始土著居民卻永遠也忘不了現代文明給他們帶來的深刻印象。
過了幾十年,當一支考察隊登上這個小島時,出現在他們眼前的情景使他們大為驚訝:這些島上的居民竟然憑著記憶力,用草木紮成了一個飛機模型, 並在這個飛機模型前修了一條像飛機跑道一樣的道路。不僅如此,這些居民每年還在飛機模型旁舉行隆重的宗教祭祀活動,眼巴巴盼著那些駕著飛機的「神」能再一 次光臨小島。無疑,美國海軍陸戰隊隊員及飛機都成了小島居民心目中的「神」和「神器」。那些年老的人,每當祭祀時,就會向年輕的一輩講述這樣一個「神話」:某年有一些神人,騎著飛龍,來到了這個島上。。

----------------------------------------------無聊,up一下---

皇帝就是「咣咣咣」,
蚩尤就是「啾啾啾」
我瞎猜的,
是不是這麼回事?


本人對《山海經》也很感興趣,之前在天涯里看到過一片帖子,《大洪水絕密檔案》----《山海經》全解密 這篇帖子里的內容,作者雖然寫得有些浮誇,但是他這套理論建立的基礎個人卻覺得建立的相當「科學」。
所以在這裡忍不住分享一下,這位作者認為我們之所以無法讀懂《山海經》是因為我們是一直在用現在的文字思想來理解,而要讀懂《山海經》必須要用秦朝之前,甚至還要再往前的文字才能讀懂。
原因是因為,在秦統一之前,各地的文字千差萬別,而且那個時候也沒有「普通話」,所以雖然可能是同一個字但在不同的地方卻有不同的寫法、意義以及讀音。
而《山海經》的成書是基於《山海圖》(這個經書裡面自己就表明了,現在也有人試圖將《山海經》中的地圖還原出來),《山海經》是在用文字記錄《山海圖》的,這樣如果在傳承的過程中就會出現不同的地區出現不同的文字來記述同一個意思,使其流傳起來帶來困難,而如果使用以文字的發音來傳達意思的方法則會更加理想一些,所以要讀懂《山海經》就必須沿著這條線反向找回去。
其實粗略想想,這個理論其實是非常切合當時的實際的。遠古時期,科技蒙昧,人類在自然界面前可能連螻蟻都不如,所以一些經過數代人積累下來的知識經驗就變得非常寶貴。
《山海經》應該就是這樣的一本書,這有點類似於原始人在牆壁上刻下的記號或圖案是用來警醒或教育後代的,而絕不可能是閑的蛋疼搞藝術。要知道在那樣一個時代,人類所作出的任何一個舉動或者決定絕對都是利己的,有實際意義的,因為你首先得能在自然界里活下來。
所以說老祖宗莫名其妙地傳下來的這樣一本連篇累牘,內容「前言不搭後語」、「狗屁不通」的經書絕對不是沒有原因的。
上面提到的這篇帖子里解密的方法是了解各地最接近原汁原味的方言(比如粵語),然後利用這些方言對經書中的那些文字的讀音對經書的內容進行反向「音譯」,我覺得這個思路很科學,可惜本人對各地的方言沒有任何的研究,也不會說粵語這一類「原始語言」,所以只能看看帖子湊錯熱鬧了,不過按這個思路來看,《山海經》最終破解的關鍵必將是要藉助語言學領域突破了。
PS:各位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這個帖子,原帖的內容作者好像已經不再更新了,雖然中間有一些內容個人覺得寫得有些浮誇和牽強,但開篇的部分思路確實很新穎、很有趣。


我一直認為山海經記載的怪獸不是圖騰,它們可能是自然現象,可能是確有其物。舉個例子,假如,我是說假如,大熊貓和東北虎滅絕了。我們當代人對他們的記載,可能放到千百年後,就會產生同樣的問題,XX記載的動物,是圖騰么?


山海經的問題在於:沒有獨立的旁證證明其中說的東西是存在的。

此書的意義在於,這個文本在其成書後的後世中本反覆引用,大量的後世文字創作皆緣於此書,以至於其本身已經具有不可磨滅的文化意義了。

一句話簡答:孤證難自圓。缺乏旁證的文字記錄與學術無關,僅僅只關乎於讀者個人的某種信念與信仰而已。


我其實一直在想,以《山海經》為背景,加上想像,鋪上宏大的世界觀,是不是會比魔戒還精彩


沒看過《山海經》只看過轉述的,但還想回答這個問題是覺得有意思。

我覺得《山海經》裡面涉及的怪獸,不算是圖騰,因為它沒有太多抽象意義,它更像是民間故事。

我覺得有意思的就是民間的講故事,在以前農村,幾乎每一寸土地每一天都會有類似的故事和鬼怪和山魈,無論是上了年紀逗小孩度光陰的老人,還是青壯勞力星夜乘涼之時,甚至是走出過農村一些距離的還讀聖經的年輕人,他們都有很多屬於本村或者本地區專有的故事,有點故事是一代代傳誦下來的,比如和自然界有關的風雨雷電和月亮星座,而關於鬼怪故事我估計都傳播過程之中一步步塑造而成的,有很多這樣的人,把自己的臆造添進傳播的故事之中,因為對於鬼怪故事他們自己也永遠是半信半疑,而故事的驚恐之處就是民間故事的精彩所在。這些鬼怪故事密切與當地情況相關,比如大躍進之後,當樹林被砍伐了之後,諸如怪獸的故事就少了,基本鬼怪就是鬼故事了。我想《山海經》應該有類似之處,雖然年代相差十分遠,但是過去的農村還真有活化石的一面。

現在講故事的人幾乎沒有了。


山海經最初是有山海圖的,有人說是楚國,有人說是蜀國,總而言之,應該就是這兩個地方之一為中心去描述世界的,真研究起來,非常有趣。

東海中有,入海七千里。其上有獸,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出入水則必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曰夔。黃帝得之,以其皮為鼓,橛以雷獸之骨,聲聞五百里,以威天下。

像牛,青黑色,一隻腳,喊叫聲挺大,住在有山的島上,怎麼感覺也是某種海豹或者海狗。

有人認為山海經是不同人對同一圖的分別描述,有很多重複的地方,像比如西方昆崙山下,究竟守護它的是九頭的開明獸《海內經》,還是九尾的陸吾《西山經》。

古人,在描述這個地點的時候,自己也有了分歧,我猜測,九頭、九尾的分歧,很可能是把「量詞」想成了」形容詞「,九尾,九頭,可能都是在語言表述時,被後人錯誤的領會了,實際意思可能是九隻。

《海經》《山經》《荒經》,可能只是不同人對同一事物的分別流傳。

很可能,最古老的時候,山海經只有圖,對圖的解釋是口口相傳的,這就導致了傳播過程中有了種種版本,而後人把這幾種版本記錄下來,就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山海經。


推薦閱讀:

為什麼《聊齋》里的妖大都是狐狸變的呢?
中國古話中最有道理的是哪句話?
世界歷史上有哪些「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的文本典籍至今仍為後人所傳誦?
古人的「長嘯」是怎麼一回事?
讀影印古籍和點校本的感覺有什麼不同?

TAG:中國歷史 | 山海經書籍 | 圖騰 | 古籍 | 中國神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