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xar 動畫的特別之處是什麼?
曾經有機會與Ed Catmull共進晚餐。和他的交談中了解到了一些Pixar相較於其他動畫公司的不同之處。
- Pixar以創新冒險為樂
Pixar力爭使每一部影片都成為一個新的挑戰。比如曾獲得奧斯卡最佳動畫片獎的《Ratatouille》,在他們看來就極具風險。Catmull自己調侃說: 「把一隻老鼠作為主角,你已經失去了女性觀眾群;把它放在廚房裡,你又失去了男性觀眾群。」 再比如同樣是奧斯卡最佳動畫片獎得主的《Wall-E》,一個半小時多的影片幾乎沒有什麼對話。在一個高投入高風險,且跟風,走既定成功路線已成趨勢的行業,不斷革新無異於是自殺。Pixar卻樂此不彼,這也成為了別人學不來的成功秘訣。
- 以人為本,藝術至上的獨到管理方式
包括Ed Catmull在內的Pixar高層極度崇尚藝術創作的激情,團隊合作坦誠透明。Pixar是唯一一家支持導演自由選材的動畫工作室。也就是說一部影片的創意是由導演自主原創,被採納後又由同一個人立組領導執行到底。這樣可以最好的呈現創意原本的精神,讓影片真正出彩;同時也把掌控權交回到最基礎的創作者手中。試想有誰不想為承認自己價值的公司效命呢?更何況還是做自己的創意。
Pixar把工作室定位為培養支持人才修養的空間,每年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在不盈利的短片製作上。短片是新人新技巧的練兵場。在Pixar,任何一位想做導演的動畫人都可以用短片來證明自己的能力。同時,工作室也可以在短片中嘗試最新的技術和技巧,不斷優化動畫的製作過程和效果。
Pixar創意總監 John Lasseter在接受一家德國媒體《南方德國報》採訪時暢談了他所謂堅持的「七大創意原則」,他表示這七大原則是他實現其動畫電影創作目標的根源所在。可茲為重要參考:
原則之一:永遠不要只抱著一個點子
「不管你是去寫一本書,還是去設計一件傢具,又或是像我一樣去製作一部動畫電影,一開始,你不能只抱著一個點子,你至少應該有三個點子在腦袋中。這 么做的原因非常簡單,如果一個製片人只向我提議一個新的製作企劃項目,那麼他肯定為這個項目絞盡腦汁,鑽研了太久了,這無疑限制了他的想像力。我給他的回 答是非常簡單的,等你同時想出了三個企劃項目的時候再來找我,而且我不是意味著這三個是一個出色的,兩個糟糕的。我的要求是這三個都非常好的點子——好到 你自己都難以評判哪個是最好的一個。然後,我們再坐下來決定你會實現你的哪一個想法。」
「有創意的人經常會全神貫注的研究自己的一個想法,而這麼做帶來的後果就是他們從一開始就限制了自己的選擇的空間。我認為每個有創意的人都應該去考 慮同時去企劃三個點子的做法。你會驚訝的發現這樣做會使你去思考你之前從沒有思考的東西,你必然會發現新大陸。並且,請相信我,這個世界上永遠同時會有三 個好點子供你去思考。」
原則之二:記住創作過程中的第一次歡笑
「創作過程中所面臨的一個巨大問題就是你怎麼去完善自己的想法。使得你的主意盡善盡美無疑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這麼做也會帶來一些危險。當你有一個故 事,一個點子或是一個笑話,你把它們記錄下來,它們對你的影響力是會隨著時光的推移而不斷減弱的。很簡單,當你第二次聽到同一個笑話時,你或許還會真誠的 歡笑,但是到了第三,第四次,你或許只能偶爾笑笑了,當你聽這個笑話聽到第一百次的時候,不管這個笑話本身有多好,你會討厭它。」
「所以我對我的創作者們說,一定要記住你們創作過程中的第一次歡笑,有必要的話要寫下來。也許有時這是一件麻煩的事情,但它無疑是重要的。很多情況下,好的點子流失就是因為人們忘了他們第一次聽到這個好點子時的反應。」
原則之三:質量是最大的商業計劃
「有一個我永遠都不會妥協的重要原則,那就是無論製作周期或是經費上的限制,一旦你有了一個更棒的想法,你就要重頭來過,重做一遍。你必須這麼做。 在任何一個創意產業,從長期考慮,質量是唯一的商業計劃。許多管理者不能夠理解這點,但是觀眾們深深明白。創作過程只有等真正有創意的人說完成的時候它才 算完成,這不代表創作人沒有壓力。壓力是永遠都有的,但是每一個創作者都應該擁有最後的決定權!」
原則之四:團隊就是一切
「一個關鍵的問題到底是團隊還是個人更具有創意。我的回答是,在大多是情況下,是團隊。作為一個管理者,廢除一個團隊里的任何等級制度是我的責任, 對我們來說很重要的一條規則就是到底是哪一個個體想出了這個點子並不重要。一個團隊的確必須真誠的,直接的,努力去幫助每一個創意個體,但是你還是要記 住,團隊就是一切。」
原則之五:快樂激發創意,而不是競爭
「曾有不少人這麼認為,當你把兩個不能互相容忍對方的人放在一起,藉助他們之間的消極對抗競爭,或許你就會得到一個偉大的創意。我個人不同意這樣的 看法,我認為合作,自信和快樂才是創意的締造者。有創意的人需要相信每一個參與者對他們都有極大的信任才能製造出一部偉大的電影。有創意的人很容易感覺無 聊,他們十分情緒化。你必須想盡辦法去為他們創造快樂,去關心他們。有創意的人只有當你創造性的去挑戰他們的時候才能貢獻出偉大的創意。作為管理者,你的 一大任務就是使得有創意的人衷心熱愛他們正在做的東西,讓他們為自己作為某項計劃的一分子而感到自豪。你必須要經常的給有創意的人有創造性的挑戰,這是一 項相當艱巨的任務。不過反過來說,沒人認為管理有創意的人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原則之六:創意品的輸出永遠能反映出這個公司高層的實質
「一個不夠格的管理者會阻礙創作過程的進行。一個到處使壞脾氣,禁止他的員工玩樂的管理者無疑會削弱這個團隊的創造力,並且傷害到整個團隊的凝聚力。我肯定的炒掉這樣一個管理者,我沒有錢去冒這個風險,讓他傷害到我的生意。」
原則之七:讓你自己被你所相信的創意人員所包圍
「只把那些你認為和你一樣有天賦或者比你更有天賦的人帶入你的創作團隊(如果他們願意並且好性情的話)。許多管理者認為僱傭那些比他們更有天賦的人 會使得他們在團隊中的位置不穩,有不安全感。我要說的是不安全感是不可能和創造力共存的。許多管理者讓他們的周圍布滿了那些聽從自己指示的人,其帶來的結 果就是他們只能給觀眾帶來一部糟糕的電影。」
我的理解:
1. 劇本出色。無論是動畫長片:早期的《玩具總動員》,《蟲蟲危機》,到近幾年的《Wall-E》,《飛屋環遊記》;還是短片:《魔術師與兔子》,《鳥,鳥,鳥》等,在劇本上都保持著高水準。而對於其他的動畫製作公司,比如迪士尼,經典歸經典,有的時候帶給人們的樂趣和感動以及故事的豐富程度與內涵是它們不可比擬的。
2. 製作精良。皮克斯在動畫製作技術上始終具有先鋒意識,很多新技術都是被它們研發並首次投入到製作的。比如:玩具總動員首次賦予動畫片3D,其後的作品逐漸對建模精度及渲染方式進行改進,等等。曾看過一篇文章,對比了去年的《玩具總動員3》與《馴龍記》的 渲染細節,看後一目了然。
3. 優秀的創意團隊。皮克斯工作室的核心創作團隊一直保持著小規模,每個成員最大限度地發揮著自己的創意。在一個既定的大方向下,自由的工作狀態與寬鬆的思維環境對好點子的產生大有裨益。
4. 童趣。這個不解釋了。
另外,有一部關於皮克斯的紀錄片——The Pixar Story,我推薦所有喜愛皮克斯的朋友們觀看。問「現在的皮克斯為什麼能做出比現在的迪士尼強的動畫」,問得稍有不恰當。因為這個問題類似在問「為什麼現在的梅西比現在的馬拉多納跑得快」,也類似再問「為什麼我們的家用台式機比30年前最強大的軍用計算機運算能力還強大」。
皮克斯正在經歷他們公司歷史上最好的一段時期。在這點上,和上世紀Walt Disney全盛時期30,40年代很像,創作人才的能力得到了最大的保護和激勵。於是像70年前disney推出轟動的電影《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比諾曹》《小鹿斑比》一樣,我們看到了《toy story》,《Finding Nemo》《UP》等等一部又一部好電影。
作為一家以創作為核心資產的公司,皮克斯的創始人真正的繼承了walt disney理想的精髓:最大限度的利用技術(上個世紀是電影和電視,現在是計算機和網路),真實地表達「愛」這個恆久不變的主題。如果你有注意皮克斯主創們的童年,那麼可以注意到,他們幾乎都是嚴重被walt disney所影響的,這也是為什麼皮克斯能夠順利併入 Disney,並繼續保持旺盛的創作。所以本質上,他們是在新技術時期,讓「walt Disney」精神重新煥發青春的那批人,所以,我也從來沒認為這是兩家公司。
而那些老disney的現役員工,已經背上了老內容,老形象的沉重包袱,單單一個米老鼠,每年就要不斷隨著用戶喜好,做出N多新造型,以便這個Mickey Mouse形象不會老化,這樣才有人願意付高額的形象授權費。P 的童話世界是複雜社會的折射但又不缺乏美好和光明,打破了之前 D 等公司塑造的簡單、完美的童話世界概念。不過近幾年 D 也開始努力甩掉一些歷史包袱了。
- 迪斯尼有幾年的動畫,只要聽音樂就知道是迪斯尼的,都跟獅子王一個調。
- 迪斯尼的動畫都是幾層紙的結構,人物要麼在第一層,要麼在第二層...
- 迪斯尼的故事永遠都是那幾個,獅子王其實就是披著獅子皮的王子復仇記。
- 迪斯尼的人物出場你就知道他會幹啥,比如精靈一定會撒亮粉,會飛的東西一定會撞樹,如果一個動物某個器官特別大,必然會因為這個器官摔倒。
- 迪斯尼的結局永遠都是王子公主live happily ever after,留給觀眾的想像永遠都是:什麼時候美麗善良的公主會變成下一個邪惡的王后?
- 所以不是八路太狡猾,主要是國軍兄弟太不給力了
想起了喬布斯在ipad2發布會上的那段話話,正好回答這個問題:
「I"ve said this before, but thought it was worth repeating: It"s in Apple"s DNA that technology alone is not enough. That it"s technology married with liberal arts, married with the humanities, that yields us the result that makes our hearts sing.」
「我曾經說過這個,但覺得還是值得重複:蘋果的DNA就是,僅有技術是不夠的。只有技術與人文藝術聯姻,與人性聯姻,才能產生讓我們心靈為之共鳴的效果。」
蘋果的產品,讓我們的心靈為之共鳴。
皮克斯的動畫,也是如此。
補充:Steve Jobs 去世後,Pixar 官網主頁是 Steve Jobs 和 John Lasseter, Edwin Catmull 的三人照片,並附上了 John 和 Edwin 對 Steve 的贈言,貼過來更貼切地解釋這個問題。
「Steve Jobs was an extraordinary visionary, our very dear friend and the guiding light of the Pixar family. He saw the potential of what Pixar could be before the rest of us, and beyond what anyone ever imagined. Steve took a chance on us and believed in our crazy dream of making computer animated films; the one thing he always said was to simply "make it great." He is why Pixar turned out the way we did and his strength, integrity and love of life has made us all better people. He will forever be a part of Pixar"s DNA. Our hearts go out to his wife Laurence and their children during this incredibly difficult time.」
「藝術創作挑戰技術的邊界,而技術又反過來啟發藝術創作。」(The art challenges the technology, and the technology inspires the art. )--John Lasseter
我覺得是兩個字:人性。
從Pixar的第一部演示作品《檯燈》,到後來的《玩具總動員》、《Wall-E》等一系列大片,Pixar總是將人性——人的情緒、人的情感、人的情懷,深深地、細膩地融入它的動畫角色。別人可能會去強調故事性、趣味性、甚至技巧性,但Pixar總是以人性為其第一出發點。和Disney合作,發現他們有一整套很標準的流程和規範,對劇情以及價值觀也有很嚴格的限制,這樣可以保證不犯錯,但的確很難有大突破。
Pixar也是太受商業捆綁,我也不覺得它前衛到哪裡去,但是比Disney前進了一點點,在商業上就足夠了。
前段時間看凱爾經的秘密( The Secret of Kells),看得我嚇一跳,這哪家公司啊,牛逼到天啊。一查,Cartoon Saloon,也沒什麼名氣,是一幫愛爾蘭人。
Pixar畢竟美國商業味道重了,動畫動作仍舊有迪斯尼那種圓滾滾接圓滾滾的感覺,但它在技術上不斷領先卻是值得讚歎,只是,面對凱爾經的秘密,我想好的動畫片,不應該僅僅是技術,還是得有美術。
以前我們還有電影美術製片廠,後來就沒有美術片了,只有動畫片了。
不是說現在的不好,但沒有美術的動畫片,這算什麼動畫片呢。
我不認為現在的迪斯尼或者皮克斯還有美術,他們都沒有了。
好在皮克斯還有人性,這個已經有人回答了。
其實人性迪斯尼也有,但迪斯尼的人性都太陽光,今天的人們卻更願意看一點有虧缺的月亮。Pixar 是理想主義獲得商業成功的不多的典範,他們的作品比較偏成人向,更傾向於「用動畫形式展現的電影」,其他動畫製作團隊可能是慣性吧,還是比較偏童話。所以在成人群體中有這樣的感覺就很正常了。不過看得出來整個行業都在進步,差距並沒有10幾年前那麼明顯。
另外,Pixar 團隊其實是偏技術而不是傳統動畫創作團隊的,對創新的痴迷難以想像,早期碰到 Jobs 這樣雖然控制欲很強但對創新的慾望更強的老闆,很好的保護了這種風格,後來一炮打響更是贏得了「按自己的模式去創新」的優勢地位,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相關的材料,他們和Disney簽的委託創作協議都是非常強勢的。
樓上說的好多,談談自己的感受:
1、第一pixar的動畫我最早印象最深的就是怪物公司,雖然他名義上迪斯尼與pixar合作製作,但是我覺得他跟disney的動畫還是有差別的。我現在印象還很深刻,怪物公司里的哪道門,不知道那些為取得小孩子驚悚指數的怪物通過的哪道門與喬布斯後來自傳里提到的門是否有聯繫。但是我確實被那個創意所touch到了。如果你小時候,總是父母不在身邊,一個人睡在卧室里。突然醒來,感受到無限的黑暗帶來的恐懼,我想你會明白我說的那種感覺。這種陰影直到我看到怪物公司之後,發現黑暗恐懼之外的其實是一個那麼有愛的怪物公司。那是一種真的有趣的愛。
2、其實我們接觸disney的動畫應該遠遠早於接觸pixar的動畫。80後小時候大概都很喜歡唐老鴨,那個時候我哥哥在班上因為模仿唐老鴨說話巨像,而被起綽號為唐老鴨。唐老鴨帶給兒時的快樂在我印象里是遠遠超過黑貓警長,葫蘆娃,阿凡提這些的。應該僅次於西遊記吧。Disney的動畫所渲染的這種樂觀對於80後早期成長的那個斷層的年代,所帶來的影響是深刻的。到現在我仍然覺得最搞笑的動畫片還是Disney的貓與老鼠。現在這部動畫片已經在國內被翻譯成很多地方方言版。在西安讀書的時候看到過陝西話版本的,在上海看到過上海話版本的,還記得看到過四川話版本的。
3、總的來說,Disney的那個時候的動畫到後來的獅子王,冰河世紀,功夫熊貓,總體感覺Disney其實是從渲染美國的樂觀到美國的英雄主義文化的一貫載體。而pixar的怪物公司,玩具動員,汽車動員,海底動員,wall-e,蟲蟲危機,超人動員則更多的是體現出美國的那種幽默以及人性的關懷。說到這點我想其實pixar的動畫與宮崎駿的動畫有同樣的觸點。想想龍貓,貓的報恩與wall-e;海底總動員與千與千尋,風之谷;玩具動員與借物少女艾麗媂;哈爾的移動城堡與飛屋環遊記。都給人很深的超脫動畫本身的成人關懷。好像pixar的實際操刀手拉塞特就提過:他們要讓成人也喜歡自己的動畫片。
我閉上眼睛
想起看過的Pixar作品
第一個想到的辭彙
童心未泯
皮克斯能讓人忽視它的動畫本身、甚至讓人感覺看的根本不是動畫片,不會糾結於他的動畫特效、動畫技術,儘管他的動畫技術水準很棒,但真正能高人一籌的確不是他的技術。他的畫面是平實、清新、自然的,表現手法也不誇張,很自然。不管長片和短片,你能被情節所包容,就像你回憶你兒時的夢想,或者如今不時做的白日夢,不經意之間就能觸動你內心的某一角落。
Disney現在已經不僅僅是個動畫片公司了,或者說不是個純粹的動畫片公司了;卡通片這種形式,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對於人內心的發掘,所以我一直覺得很多導演,其實不僅僅是在拍片子,更是對生活的描繪,對這個世界的敘說,對人內心的刻畫,所以稱之為藝術家。
先回答第二個問題。
我對於「水平」的理解是——技術能力、藝術人文、商業性和時代性的綜合。
我最欣賞Pixar的就是它的藝術人文性和時代性,這很感性,難以隻言片語去衡量。
而技術和商業性比較容易量化。這兩點上,pixar並非鶴立雞群。
其次說商業性,票房是重要衡量因素。看一下圖,BV(Pixar)代表了Pixar的累積票房。你能看到的是Pixar(被迪士尼)僅能勉強幫迪士尼撐場面,夢工廠、21Fox、甚至通過發行《卑鄙的我》崛起的環球影業都在迅速蠶食著市場份額。
這並不是全盤否定Pixar的節奏,接著回答第一個問題,Pixar動畫確實很特別。至於特別在哪裡,以下是我個人的認知(排位有先後):
1. 打破動畫就是小孩看的認知;
2. 首度創造了一種靠橋段和包袱就能吸引觀眾的全新類型;
3. 兼顧人文關懷、正能量。
順便再補充一下,Pixar這家公司有什麼特別
1. 迪士尼的基因,技術創新的血肉;
2. 喬布斯;
3. 迪士尼的優勢發行渠道;(即是優勢也是問題,問題在於海外發行)
4. 群體創作的創新文化;
5. 非瀑布流式管理,早於IT行業近10年。
在我看來,迪士尼就是那個時代的皮克斯,皮克斯就是與時俱進的迪士尼。
迪士尼和皮克斯現在是一家,未被收購前也是不同性質的公司。
皮克斯是以製作為主的製作公司,而迪士尼是以運營完整生態體系為主的影視公司。即使是皮克斯的經典影片,編劇和導演也都有迪士尼的人參與,二者合作曾經非常密切,所以二者的比較基本是關公戰秦瓊啊。
構成完整的影片製作只是其中一環,雖然對動畫電影來說製作的重要性非常重要,但忽略了導演和編劇影片依然是沒靈魂的。
但如果縮小問題的範圍到「皮克斯製作的影片」和「迪士尼製作的影片」來比較,迪士尼自主製作的影片以 2D 為主,個人覺得基本上也都是部部精品,但如果比 3D 的影片,皮克斯的確由於在製作技術上的優勢是佔有至高地位的。
結論是題目的命題不成立。
題外話,現在整個動畫產業,乃至影視和文化產業,製作公司都是不賺錢的,如果皮克斯現在仍是獨立的製作為主的公司,說不好也離關門不遠了。還記得今年奧斯卡後,製作少年 Pi 的公司 RH 倒閉的事吧,其實其它知名的製作公司比如 Bluesky、Pixomondo 等都不是很賺錢,個別公司是靠短平快的商業廣告製作來維生。只有迪士尼和漫威這樣玩知識產權的企業才能賺錢。如果要說有什麼特別之處的話,就是繼承但又突破了迪斯尼的故事模式,做玩具總動員時他們想讓故事更辛辣些,這點可參看相關花絮和紀錄片,可以說皮克斯是迪士尼內部變革需求的一種外部實現。同時追求科技進步讓早期的皮克斯作品在表現手段上有巨大的優勢。第二個問題我不能完全肯定,如果是說技術水平,他們還是有相當的優勢,但在創作方面分散到各個作品來說未必都比別的工作室高。
不要忽視皮克斯的技術實力。
迪士尼自《無敵破壞王》開始已經在慢慢追趕皮克斯了,今年上映的《動物烏托邦》更是實現了對皮克斯的超越。
Pixar沒有把動畫片當做動畫片來製作,在看的時候不會覺得自己被幼齡化了。
買過wall-e的正版dvd。裡面有個三個超長花絮。
一個是介紹pixar的歷史的。
原本那群人是disney的員工。
但是,那時做3d的成本很高,再加上老一輩disney人的反對,他們被趕走了。
接著他們去了lucas影業,在那裡他們做了一個小短片。
缺錢,他們找了jobs。
再後來和迪斯尼合作拍了玩具總動員。
所以,有點青出於藍的感覺。
在世界上最棒的動畫公司和特效公司呆過,那裡積累的東西應該會給他們很多影響。
還有個花絮是從聲音開始構造世界。
裡面有提到,早期錄音設備很大,要到室外錄音很難。於是,disney只能在室內用各種設備模擬。帆布和旋轉的木頭摩擦產生風的聲音。大大的鋼板敲擊產生雷擊的聲音。一大堆豆子擊打在密密麻麻的小木棍上模擬雨的聲音。
然後,wall-e中的聲音是給星球大戰的音效師做的。
pixar因為和ilm和disney的關係,很受益於它們中大量資源。
最後,還有個花絮中,每一個場景都分工很細。一個場景里,幾片垃圾由一個人負責,風沙由另一個人負責,等等。。一個場景的不同部分能分配給好幾十人。
因為要追求真實,所以需要花費很多人力。
由次偶然看到一本書,叫做植物的演算法之美。
參考文獻中,經常出現pixar。
做得早,做得精,積累就多吧。
以前在知乎看到過一個回答,忘記原作者是誰了,很精闢,我引用下
別的動畫是創造一個世界,皮克斯的動畫是發現一個世界
推薦閱讀:
※國內 3D 動畫的製作成本構成是怎樣的?總成本構成呢?國外和國內有什麼不同?
※幀動畫,Tween 動畫,骨骼動畫等動畫的關係及分類是怎樣的?
※如何評價《新世紀福音戰士》的動畫製作?
※為什麼中國的CG動畫人物動作很遲鈍?
※學動畫應該掌握哪些軟體?
TAG:皮克斯PixarAnimationStudios | 動畫製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