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訓練思維的深度和縝密度?


思維是大腦的運動成果,所以我們在思維訓練之前,需要先了解一下,大腦有哪些基礎的特性。

大腦的本能是什麼?

有些人認為,大腦的本能是思考,畢竟我們是高級智慧動物。很可惜,不是的。大腦的本能不是思考,而是記憶。或者說,逃避思考才是大腦的本能。

大腦的思考能力就像一團很難被鍛煉到的肌肉,它很弱,一旦它被使用到,它就會覺得很累,很想停止這種鍛煉。這就跟我們鍛煉身體肌肉的時候是一樣的。發誓每天跑步3km減肥的人,大部分都會越來越胖,大腦的鍛煉也好不到哪裡去——大部分人都會在疲憊、難受的感覺出現後不就就放棄了。所以,為了進行思維能力的鍛煉,我們首先需要調整一下心態,告訴自己:

1一定要挺過這段「難受期」,它不會很長,很快就會過去的;

2難受期度過之後,思維會成為一種不那麼痛苦的習慣,甚至成為一種享受。

做好了這種心態準備之後,就可以進行下面的訓練了。

最簡訓練法1——5why法

思維的深度,可以說就是邏輯鏈條的長度。為了加強鏈條的長度,最直接的訓練法就是5why法。

5why法,簡單來說就是連續追問為什麼,尋找問題的根本原因。舉一個很有趣的例子:

一個博物館的東邊外牆面上有非常嚴重的腐蝕,需要經常塗刷新的油漆。這一天,博物館的主管發現牆面又腐蝕的很嚴重了,現在他需要決定怎麼處理這件事情。

也許部分人的第一直覺是,那就再噴刷一次油漆唄。可是這個答案顯然太膚淺了,有一些思維能力的你可能會說:「顯然找出原因,為什麼東邊的外牆面腐蝕很嚴重?」

經過調查以後,你發現,原來博物館的清潔人員在洗牆的時候,用了一種高腐蝕度的清潔劑,這才導致了牆面的腐蝕,所以正確的解決方法應該是,在噴刷修補了這一次的牆面以後,下次清晰牆面換用低腐蝕度的清潔劑。

你看,經過你的思維,你做出的決定就比直接刷油漆要強多了。

可是根據5why法,事情並不能就這麼結束了。你還要繼續追問:為什麼這個清潔工要用高腐蝕度的清潔劑?

經過調查發現,原來是因為東邊的牆上經常有很多鳥糞粘著,一般的清潔劑洗不幹凈。

現在你肯定已經知道了,還要繼續追問:

為什麼東邊的牆上有很多鳥糞?

調查發現,原來是因為牆上有很多蜘蛛,而這些鳥以蜘蛛為食,所以經常在牆附近活動。

為什麼牆上有很多蜘蛛?

因為牆上有很多小蟲子,而蜘蛛以這些小蟲子為食。

為什麼牆上有很多小蟲子?

因為東面牆上有幾扇窗子,半晚時候博物館裡的光會從這裡透出去,而這些趨光性很強的蟲子就被光吸引過來了。

所以,正確的解決問題方法應該是,在窗戶那裡安裝遮光性很強的厚窗帘,這樣就能徹底解決問題了。

你看,經過連續追問(5why法)以後,問題的解決方法已經和一開始完全不一樣了——從刷油漆,變成了安裝窗帘!

這就是最典型的5why思考法。

當然,在具體的執行中,準確數字是不一樣的,未必就是5。比如上面的例子中,是6why,在其他例子中,也可能是4why,8why等。那麼,究竟要連續問多少次why才合適呢?追問的少了,思維就不深刻了;追問的太過,就無窮無盡了,可能每個問題都要追問成「物質的起源」「生命的意義」等不可回答的終極問題了。

一個合理的層次是:追問到問題變得沒有意義為止

比如上面的案例中,最後的結論是:東面牆上有窗戶晚上透光,而蟲子具有趨光性,所以飛到牆上來了。如果你繼續追問就是:為什麼蟲子有趨光性?

這個問題對於解決牆面腐蝕來說就沒有意義了(可能對於生物學家還有意義),那麼,追問到這一步就可以停止了。

這個方法可以日常訓練,生活中的一切都是訓練的材料。當然,會有很多問題你問完了以後是得不到答案的,無法連續追問下去,也沒有關係,這些問題就先存起來,重要問題存在紙上、電腦上,一般問題就存在腦子裡。問題本身也能夠對大腦有刺激提升作用。

最簡訓練法2——5 so法

5so法這個名詞是我自創的,目的是和5why法對仗……

之前提到過,思維的深度可以理解成就是邏輯鏈條的長度。前面的5why法是從某個點開始向前追索,延長邏輯鏈;自然的,也應該有一個方法是從某個點開始往後追索。

這就是5so法。

對於某個事情/原理/現象,你問一個so?——那又會怎麼樣?這個問題就會帶著你延長思維鏈條。

比如,新高考的政策之一是高中開始選科走班。So?那又會怎麼樣?

其中一個回答是,班級的氛圍、凝聚感、團結感會變淡。

So?

凝聚感減弱,學生的安全感減弱,心理焦慮、緊張、無助而又得不到足夠的幫助。

So?

這些情緒會影響到學生的日常學習。

So?

在學習能力、自主規劃能力方向上進行教育創業是一條可行的路。

於是,你從一個普通的教育政策,得到了一個可行的創業方向。

這種後向追問的方法所訓練出的邏輯能力,在許多領域都有極為重要的作用。

比如金融投資。比如幾年前國家發布多個政策,多個場合明確表示要進行產業轉型。

So?

新能源汽車是產業轉型的重要方向之一。

So?

新能源汽車將會迎來很高的產量爆發(新能源汽車股票值得投資)。

So?

鋰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其需求量會暴增(鋰電池股票值得投資)

So?

鋰礦作為鋰電池原料,起需求量會暴增(鋰礦股票值得投資)

雖然實際情況更加複雜一些,但都是以此為基礎而變化的。

再比如,高中地理。

地中海是最大的陸間海;海水的比熱容很大。

So?

冬天的時候地中海附近氣溫較高。

So?

地中海附近的空氣上升。

So?

地中海附近氣壓較低。

So?

西邊的海風吹過來,帶來了濕潤的空氣

So?

地中海附近地區冬天濕潤多雨

這就是歐洲地區地中海氣候顯著的原因。上面一條邏輯連串下來,都不用背誦,自然就記下來了。

當你5why和5so用熟了以後,也可以混合使用,so、why結合。

我曾經見過知乎的上一個案例,非常很搞笑,是一名高中生的案例。有一次月考數學出了一道非常難的選擇題,要求根據條件求一段線段的長度。全班無人會做,連老師講答案的時候,光抄正確答案都抄了10分鐘。並且因為這個難題影響了後面的做題節奏,導致很多人沒考出應有的水平。

但是有一個學生做出來了,而且很快,聲稱只用了1分鐘就做完了。

老師很不服氣,班上其他數學水平很高、這次又沒有做出來這道題的同學很不服氣,要求這位同學講一講他是怎麼做的。

只見這位同學面無表情,泰然自若的說道:

「我的解題方法雖然不典型,但是確實是只用了1分鐘時間做出來的。

首先我們觀察到,這道題的排版和其他題目不一樣,明顯感覺到間距更大一些。」

全班同學表示這個思路很奇特,數學題怎麼扯到排版問題了?

而高冷的主角表示不理你們,直接開始why、so混合使用。

Why?

「可以推理,這是因為其他題目是出卷子老師網上找的原題,而這題是老師自己手動出的。」

So?

「既然是老師自己出的題,肯定畫圖也是自己畫的。」

So?

「既然是自己畫的圖,那麼肯定是用數學軟體畫的。」

So?

「既然是軟體畫的,所以肯定是非常規範的等比例的標準圖。」

So?

「既然是標準圖,那麼就不用計算了,直接用尺子量一量就好了。我量了,是1.41左右,所以答案選B,根號2。」

全班同學暈倒……

這個思路從數學的角度來講是很不可取的,但是從思維技巧的角度卻非常典型。這個案例,你可以當做笑話段子看,也可以當做邏輯推理的案例看。

why與so,前追後溯,這就是一切思維的根本。批判性思維也好,系統思維也好,都是在此基礎上構建起來的。

注意事項:思維與知識的交替成長

當我們運用5why和5so法訓練思維能力一段時間後,會發現思維能力得到了顯著的成長。但是再過一段時間,又會發現到了瓶頸期,好像很多why和so都是無法解決的,鏈條延展不下去。

到這個時候你就需要注意了,你的思維能力發展不下去,很可能是因為到了知識的瓶頸期,而非思維本身的瓶頸。

思維與知識的關係很複雜,我們一般認為他們是不同的東西,而且還會覺得思維比較高級一點,知識比較凡俗一些。實際上嚴格的說,一切思維都是建立在知識基礎上的,沒有知識就沒有思維,甚至思維這個概念的本身就有點虛。當然,我們平常所述說的各種思維方法都還是有用的,但是你需要意識到,思維能力的局限,往往是由知識帶來的。

典型的比如職業棋手。各種棋類活動是典型的思維遊戲,我們一般也認為職業棋手是思維能力很強的人,職業棋手與一般人最大的不同是思維能力的不同。可是有研究顯示,要成為職業棋手最重要的事情不是你的思維能力有多強,而是你要背下來幾千幾萬種固定棋譜——即更多的棋類知識。

這恐怕與很多人的固有認知是矛盾的。

再舉個例子,數學是一個很考驗思維能力的學科,尤其是邏輯推理能力。在數學題中,有很多題目,你用5so法是沒法解出來的,因為每一個條件都可以有很多種變形,即,每追問一次so都可以有很多個平行的結果,幾步以後,就會階乘出幾百幾千種變化,根本無法簡單得到答案。

這僅僅是思維能力的問題嗎?

比如說,在數列這個章節中,有一種解題法叫做等比構造法。這個方法非常的複雜,如果你沒有專門的學過,就不可能做出來,無論邏輯推理能力多麼強都沒用(除非強到了數學家的程度,把這個方法重新創造出來)。這種時候,你表面上是「缺乏思路」,「思維中斷」了,實際上,就是知識不足。

面對這種情況,你需要做的不僅是弄懂整個推理過程,而且還要記下這種知識。

思維與知識是叫交互影響,螺旋上升的。

按照上述方法訓練成長,一邊訓練思維能力,一邊提取吸收關鍵知識,深度和縝密度自然就跟著出來了。

其他可以參考的思維與學習策略文章:

葉修:為什麼有些人很聰明?他們遇到問題時的思維方式與我們差別在哪呢?

葉修:如何獲得更有效的閱讀效果,得到真正的提升?

葉修:為什麼很多書看完了之後,回到生活中,還是該怎樣就怎樣?

葉修:如何提高學習能力?

葉修:普通人如何通過訓練大幅提高自己的決策能力?

ps:更多思維與學習策略的內容,發布在公眾號:學習策略師(xuexicelueshi)

另外,我建了幾個qq群——

高中學習策略1群:227317784(已滿)

高中學習策略2群:584112520(少量剩餘)

高中學習策略3群:450202666(已滿)

高中學習策略4群:488627941(新開)

學習的策略1群:519061329(已滿)

學習的策略2群:284211560(已滿)

學習的策略3群:297212562(已滿)

學習的策略4群:640614054(已滿)

高中生加專門的高中學習策略群,大學生和職場人士加學習的策略1群。

入群密碼為:葉修。(入群修改id,格式為:省份+職業(學生標註年級)+姓名。 如:浙江+高一+李明)

群里討論思維方法和學習策略的問題。有興趣的學生和職場人士歡迎加入交流。


私以為,那些被認為思維有深度和縝密度的人,往往並不是自己刻意去訓練的,
而是在學習其他技能和方法的時候,「順手」獲得的。

技能包括但不限於:小學奧數、微積分、編程、棋牌 等。
方法包括但不限於:「觀其大略」、「分而治之」、「回溯展望」 等。


【技能篇】

【1】小學奧數 —— 用小知識解決大問題

個人認為,與中學奧數不同,小學奧數對數學水平的考察和提升十分有限,但對思維水平卻有著較大程度的提升。

不考慮圖形題,我把剩餘的 「小學奧數」 分為三類,

(1) 「只要會加減法就可以做啦,但請繃緊你的邏輯」

比如這個問題:一個教授邏輯學的教授,有三個非常聰明的學生,怎麼猜數字的?- 曾加的回答

這本質上是一個並不太難的邏輯問題,理論上只要會加減法,小學生都有希望做出來,但實際上能做對的人非常少,為什麼呢?因為這道題裡面暗含著一些邏輯,分開看,每一個邏輯其實都不難,難點在於,如何在使用完一個邏輯以後,緊接著使用另一個邏輯。

據我觀察,生活中,絕大多數人都很難處理超過兩層邏輯的問題,但如果學過小學奧數,這些困難大多不值一提。

(2)「我偏不用偏不用偏不用方程!」

我們都知道著名的 「雞兔同籠問題」,這道用方程很容易解決的問題,在小學奧數中卻難倒了許多人。 但在小學時困擾我最多的,卻是 牛吃草問題(牛頓問題)。如果在小學階段,有幸用算術方法解決了各類牛吃草問題,那你在邏輯方面應當有相當水平了。

當我們沒有高級工具時,依然可以用低級工具解決問題,是一種稀有的能力,而這種能力的本質,是對邏輯的有效運用。

(3) 「反直覺的數學歸納法」

相信你一定見過這道非常有名的題:
一個關於數學歸納法的悖論問題:到底是第 N 天有 N 個紅眼睛自殺,還是什麼都不會發生?

(這道題居然被 @周源 邀請了,實在太榮幸 )

這道題的標準解答是用數學歸納法,但是結論卻如此反直覺。

題目是這樣的。說一個島上有100個人,其中有5個紅眼睛,95個藍眼睛。這個島有三個奇怪的宗教規則。
1. 他們不能照鏡子,不能看自己眼睛的顏色。
2. 他們不能告訴別人對方的眼睛是什麼顏色。
3. 一旦有人知道了自己的眼睛顏色,他就必須在當天夜裡自殺。(尊重博客原題,把原來的「知道自己是紅眼睛」改成現在的「知道自己的眼睛顏色」)
註:雖然題設了有5個紅眼睛,但島民是不知道具體數字的。

某天,有個旅行者到了這個島上。由於不知道這裡的規矩,所以他在和全島人一起狂歡的時候,不留神就說了一句話:【你們這裡有紅眼睛的人。】

最後的問題是:假設這個島上的人足夠聰明,每個人都可以做出縝密的邏輯推理。請問這個島上將會發生什麼?

結論是,第五天夜裡,五個紅眼睛的人會集體自殺。

為什麼會這樣? 用數學歸納法可以嚴格證明,但卻顯得不可理喻——因為顯然,每個人至少能看到四個紅眼睛,【你們這裡有紅眼睛的人】像一句毫無作用的廢話,並不會產生任何作用。

而之所以這個數學歸納法會成立,本質的原因是: 每個人都很聰明,並且知道別人也同樣聰明。

這就是這道題的魅力——因為大家都不會犯錯,所以能形成牢不可破的「邏輯鏈」。

而數學歸納法在此處的應用,恰恰是思維深度的一種表現,這種深度在生活中的表現便是:

要把別人當成聰明人,別輕易低估別人的智商和情商,多預估別人在決策後的反應,然後根據別人可能的反應制定和修改自己的策略。

但這種「數學歸納」的思維方式,也要根據所在環境的不同,【謹慎使用】。一般而言,在越聰明、越優秀的集體中,「邏輯鏈」的長度就越長,「數學歸納」的威力也就越大,在「不太優秀」的集體中,兩層邏輯往往足矣。

簡單總結,以上提到的三類小學奧數,前兩種是對思維慎密性的訓練,而第三種是對思維深度的訓練。


【2】微積分 —— 死理性派的狂歡

一直以來,我都有一個願望,就是所有學生,哪怕是文科生或者藝術生,都能學習一點點微積分,最少最少,學習一下 極限 的嚴格定義,即著名的 「varepsilon -N語言」。這種嚴密而漂亮的語言,讓人不禁感嘆數學的魅力。

常常有人問:對於相當一部分人來說,工作中用不到微積分,那為什麼要去學它呢?

在這裡,我給出我的答案: 因為微積分的一個重要的作用,是對一個人進行嚴格的邏輯訓練,讓人明白,什麼是嚴謹的,什麼是不嚴謹的,並自發地使用嚴謹的方式來解決問題,而這種嚴密的思維方式,會讓人終生受益。


【3】編程 —— 哥不是在寫程序,而是在編織「邏輯網」

人們喜歡嘲笑程序員的呆板,但應該承認,程序員的思維慎密度,是大部分職業望塵莫及的。

在 @飽醉豚 的回答中,提到了這麼一個問題:

一個人往南走了100千米、往東走了100千米、再往北走了100千米,然後回到了原地。請問這個人一開始在哪裡?

很巧的是, 著名的大牛@shotgun 曾經也問過我這個問題,我的第一反應也是北極點,但馬上覺得有陷阱,好像不止這些,於是細細思考,很快又給出了剩下兩種情況。

這個問題,可能是一道程序員面試題,考察的是思維的嚴密性。

而一個經歷了成千上萬 bug 洗禮的程序員,通常會對特殊情況有相當的敏感度,而這種對特殊情況 的敏感度,在很多情形下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就我自己而言,我特別感謝初中時用的文曲星裡面自帶的 BASIC 語言,當時因為好奇,看著說明書用它編寫了許多小程序,包括一部微型 RPG 「魂斷雪山」 o(^▽^)o 後來雖然我沒有變成一個程序員,但自認為邏輯水平提升了 。)

以上,小學奧數、微積分、編程,其實都是很多人,尤其是理科生會學到的一些技能,如果你認真對待它們,它們也定會給你相當大的回報。即使它們在成績上「拋棄」了你,你的邏輯水平也會在屢次被虐後受到了洗禮,從而真正地成長起來。


【4】棋牌 —— 在娛樂中學習

棋牌類項目對人思維能力的提升,不言而喻。

值得一提的是,門檻越高的棋牌類項目,對人的思維提升越明顯。

在我看來,

  • 象棋國際象棋將棋 等屬於一種類型,它們著重於對思維縝密度進行考察和訓練,局部重於整體;
  • 橋牌軍棋 等屬於另一種類型,它著重於對思維深度進行考察和訓練,整體重於局部;
  • 圍棋 可能比這些都要稍高一些,它不僅需要你有思維的縝密度(局部對殺),也需要你有相當的思維深度(大局觀),也正因為如此,圍棋的門檻和水平差異相對最高。

(參見:中國象棋和圍棋的最大區別是什麼? - 曾加的回答)

認真學過任何一種棋牌的人,思維水平往往會有顯著的提升。


【方法篇】

在本問題下,很多人提到了寫作,寫作確實可以提高思維水平,但要注意,要有計劃的寫作,而不是隨性而為,後者能提高想像力,但不能提高邏輯水平。

而「觀其大略」、「分而治之」、「回溯總結」,簡單地說,就是 總-分-總,是一種常見而有效的寫作方法。

  • 「觀其大略」

在寫文章前,列一個提綱,知道自己要寫什麼,每一部分的大體內容是什麼,要花多久。

  • 「分而治之」

對於複雜的問題,把它分解成一個個小問題,降低複雜度,逐一解決 (參見 分治)

  • 「回溯展望」

回顧之前的分析,總結一下優點,並分析局限,最後對未來提出展望。

據我觀察,從事策劃、文案等職業的人容易往往有相對優秀的思維水平,因為要多寫這種類型的文章。

這種思維方式對寫作來講如此有效,為什麼不移植到生活中呢

多用 總-分-總 的方法處理事情,生活中很多看起來困難的事情都可迎刃而解。


【總結】

你看,在上文中,無論是技能(小學奧數、微積分、編程)、還是方法 (總 - 分 - 總),似乎都稀疏平常,好像不怎麼炫酷,很多甚至很枯燥。只有棋牌看起來還有點意思。

但正是這些單獨拿出來很稀疏平常的東西,只要每一項都認真對待,認真體會,
有朝一日,把這些內容結合在一起,就會有別樣的魅力。

這也是我最後想說的:

炫酷的東西只能一時閃瞎我們,但平凡而堅實的東西卻會真正讓我們受益。


【完】


閱讀、寫作和思考相互促進。比較容易忽視的是寫作。要以寫促思,以思促讀。寫作對提高思維深度和縝密度的作用最明顯。寫作是整理思維的過程。運動練肌肉,寫作練思維。古今聖賢皆寂寞,唯有寫者留其名。

少寫廢話,多試著表達真知灼見,表達對別人有啟發性的觀點。博客和微博少用來直播生活,多用來記錄閃念和表達觀點。表達方面要追求思維的透徹通達,不要滿足於模糊朦朧和含混。

布局謀篇要有總體上的把握,論證時要講究事實,有理有據,講究邏輯。要避免思維的陷阱,比如用比喻和名人名言代替論證。邊寫邊自己進行觀點的攻防(過程不一定要寫出來)。

建立自己綱舉目張的知識體系,而不是空有一堆零碎的會做題用來應付考試的知識。良好的知識結構和知識體系含有很多思維通路(透徹通達而不是斷路、短路),有利於釀出思維的蜜。表達時觀點鋒利,因為這個觀點後面有一群觀點支撐,有千卷書支撐,有萬里路支撐。

辯論是鍛煉思維的好方式。常見的誤解是,以為辯論比的是口才,就是比誰能說。實際上辯論比的主要是收集、分析和綜合信息的能力。準備過程就是一個鍛煉思維的過程。辯論交鋒更是能磨練思維。

另外,要正確對待別人的觀點以及自己的錯誤和疏漏:不固步自封;不逞一時口快;不和渾人糾纏;聞過則喜,愛自己更愛真理,知錯能改。

-------------------------思維的層次---------------------------
有人總結了:
「男人都很花心;女人都很現實。」
沒有思考能力的人一下就被擊中了,茅塞頓開,覺得讀到了關於世界的一條真理。這是讀語錄的水平。
稍聰明一點的人會說:
「認為男人都很花心的女人是因為自己沒有吸引力;認為女人都很現實的男人是因為自己沒有本事。」
沒有思考能力的人再一次被擊中。有一定思考能力的人覺得自己的話被人說了出來。這是寫文案的水平。
有批判思維的人會說:
「男人花心這事和女人有沒有吸引力關係不大,男人也可以認為男人就是花心的;後半部分同理可證。」
沒有思考能力和有一定思考能力的人都被擊中。這話是獨立思考的水平
但是有科學精神的人會說:
「我們先要定義「花心」和「現實」這個概念,依據標準通過統計,這樣才能說在多大程度上男人是花心的,在多大程度上女人是現實的,說不定我們會得出女人也花心男人也現實的結論。同時必須考慮個體是有差異的,不能一概而論。」
一一暈倒。這是做學問的水平


- 思維的深度跟實踐的深度是相關的,看一件事兒、想一件事兒和做一件事兒構成的對一件事兒的思考深度顯然是不同的。所以最好的訓練是 learning by doing。

- 思維的深度跟知識的深度有關。一個天才如果對某個領域缺乏基礎了解,是不可能靠常識想太深的。所以深入的、瘋狂學某個領域是非常必要的。這方面隨便舉個例子,籃球專欄作者 Bill Simmons,他是一個體育瘋子,他不僅看過數以萬計的比賽,讀過所有籃球相關的書,甚至關於球評在某場比賽前後是如何發表評論的也熟記在心。所以 BS 能寫出驚人的球評,毫不讓人意外。

- 思維的深度和專註程度有關。俞軍說過:一個人開十年車,不如一個專業車手開兩年車,因為用心度不同。

- 思維的縝密度除了細心,還跟經驗有關係,所謂模式識別。比較多的訓練是這樣兩種:

a. 多思考一件事兒的不同角度
b. 多思考一件事兒發展的前因後果

其實思維的縝密度很大程度上就是對一件事兒可能性的包容程度以及篩選最佳可能性的經驗。

---------
聲明一:此回答版權所屬為@張亮
聲明二:其它回答真是我自己答的ToT
附註三:這麼多票數讓我壓力很大!


想回答這個問題很久了,談談個人心得吧。要先聲明一句廢話,這篇回答是我朝這個方向努力的時候的一些體會,顯然並不代表本人的水平已經達到了這個境界。

首先要明白的是,除了數學家生活的完美世界之外,所有問題都會有一定程度的抽象和假設——你要做的是找到這些抽象和實際問題的邊界。如果你仔細考察抽象的邊界,很多不縝密的地方就會暴露出來。比如說這樣一個常識:冰的熔點是零攝氏度,實際上包含了一大堆抽象和假設。如果你就這些領域深入思考下去,任何一個方向都會很有深度

  • 如果不是標準大氣壓,冰的熔點還是零攝氏度嗎?真空中冰的熔點是多少呢?
  • 如果不是純水,各種溶液的冰點是什麼樣子呢?
  • 如果是重水,冰的熔點又是多少?為什麼同位素氘會影響冰的熔點?
  • 等等……

實際上,僅僅舉例第一個方向Wiki上有現成的答案。比如氣壓非常低的時候,水是不存在的,溫度升高冰會直接升華為零度的水蒸氣!而冰會有16種不同的狀態!可想而知,每一種新狀態的發現都會有大量的實驗和漂亮的論文出現,這就是深度和縝密。

其次,不要怕提問和討論,偉大的劍客絕不是武俠小說中那樣閉門修鍊若干年一出關就可以一鳴驚人的,他們一定在很多地方跌倒爬起的過程中領悟了劍道的精髓。我很幸運從大學開始一直有很多朋友能一起討論和抬杠。在這過程中我從討論過程中學習到了很多他們思維的方法,看到了他們思考問題的角度。這也會幫助提升思維的深度和縝密程度。在討論的攻防過程中,你的自尊心和鬥志會逼迫自己去發現別人觀點的漏洞,努力彌補自己沒有考慮到的漏洞。即使你被別人說服了,你也會學到很多。舉例來講,我發現同西方國家的人討論問題,他們總有問不完的問題——因為他們在問問題之前總在思考,避免自己問出太愚蠢的問題。最後你會發現他們問的問題越來越精彩,滔滔不絕能說半天,而中國同事通常就在那裡發獃打盹(附送個人小竅門,如何避免開會打盹:會議有催眠的作用么?)

還有,保持對新事物的好奇心和敏感,努力擴大自己的視野。這點對於上面兩點都非常有幫助。視野狹窄的毛病很容易理解:一個從來沒有見過月亮的盲人,是不可能提出「月亮為什麼有陰晴圓缺」這樣更有深度的問題,更不可能為之深入思考。我面試技術人員的時候經常會問一些同當前技術關係不那麼大的問題,比如問這個人的興趣愛好,看看他對這個興趣愛好究竟了解得多深,這個興趣愛好同哪些知識相關,這些知識他又理解到什麼深度。一個對周圍新鮮事物不敏感沒有熱情的人是很可怕的,我很難相信他/她會有思維的深度和縝密。而且,不要忘記,事物之間是有千絲萬縷聯繫的,即使是毫無關係的兩個學科的知識也許會通過類比或者其他途徑觸發你的靈感,給你啟發和突破口

還有啊,可以建立一套自己的思維和理論體系,但是一定要時不時跳出自己的框框來看看。中國古人很善於建立各種各樣未經檢驗的理論,比如陰陽、五行等等,都能自圓其說,甚至有時候還能解釋點兒道理。可是遇到解釋不下去的時候,老祖宗的辦法是硬往裡套——譬如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等等。可惜這些流毒也多多少少影響到國人思維的深度和縝密。反觀西方的思維和理論體系,都是通過不停地跳出自己的框框得來的進步,大家熟知的相對論,就是在跳出又不否定牛頓力學的適用性情況下,打了一個更縝密的補丁——當然,其深度和深遠影響力也是不言而喻的。

哦,還有前面的知友提到,我也深刻贊同。紙上得來終覺淺,一定要自己動手才會發覺細節和疏漏所在——終日思考而沒有切身的體會,這種思考也會流於浮誇的抬杠,而缺乏對於關鍵細節的把握。前一陣有個合作夥伴給我提交了一份測試報告,我看來看去覺得不對勁,但是又說不上來在哪裡,於是要來他們測試的數據自己編程序分析,一下子發現他們測量方法和測試結果的問題,並且共同討論了改進的方案。(順便販賣一個黃金雞蛋的實驗:瘋狂晃動雞蛋,煮熟後便得到了一個黃金雞蛋,這是真的嗎?——我從這個實驗也發現了別人實驗失敗的原因,並且試圖較系統地表達出來,我想這點你一定看得出來。)

差點忘記說了,一定要學好英語。多數原創性的成果還是來自外文文獻,這能幫你快點兒找到有深度的成果來學習,同時他們的論證也更嚴謹一些。不要讓你的工具制約你的思維

就是這些了,想到再補充吧。


作為第四十一個回答,我想首先明確一下問題。我猜想你所說的思維的深度指的是抽象思維能力,或說擺脫具體事物,進行分析思考的能力。二是思辨能力,即辨清事物間聯繫與細微差別的能力;思維的縝密度指的是邏輯嚴密性。嚴密的邏輯表達不會前後自我矛盾,各個觀點,概念之間的關係明晰且合理。以上述為基礎,我們繼續。

看了許多的回答,大家的思考的方向有兩個:一是通過讀書學習訓練;二是在生活(工作,日常小事等)中訓練。因此我會在這兩方面補充一些個人看法。

通過讀書學習訓練思維深度一個關鍵是求精不求廣。並非廣不好,而是廣泛的閱讀學習所獲得的是不同的東西。泛讀能觸發思維,增加見識,但不能磨礪思維。而深入細緻地研究一篇文章則使人思維集中,有利於深入理解,記憶知識。一種具體的練習方式如下:找一篇學術論文或科學報道(因為通常它們的邏輯最清晰,最縝密),從句子層面開始分析:思考每一句話所表達的內容,句與句間的邏輯關係(遞進啊,因果啊,並列啊,解釋啊還是什麼);接著到段落論點研究:這段話想表達的是什麼?接著研究段落層面分析:段落間關係?遞進啊,因果啊,並列啊,解釋啊,讓步啊,鋪墊啊,補充啊還是什麼;最後思考對文章整體進行思考:全文主論點是什麼?作者是怎麼架構文章,表達論點的?看起來很多步驟,很痛苦,做起來也是。。。 當然好處就是在訓練過程中,抽象能力,思辨能力和邏輯嚴密性都得到了訓練(大概不需要解釋吧?)。但這不是收益最深的。收穫最大的訓練是將思考所得通過一些形式表達出來,例如做演講,與沒讀過文章的人轉述文章,寫作文或別的(在此同意趙阿萌童鞋的觀點:最好的訓練learning by doing)。我曾經為了做一個學術演講,花了超過16個小時研究一篇文章,4、5個小時準備演講,寫寫畫畫了18頁紙,最後才上台。過程十分煩悶,困難,單調(你看的就是一篇文章!),孤獨。但這種細膩的訓練每做一次就是就是一次提升,做5、6次就有質變。因此將這個折磨人的方法介紹給大家,願者上吊。

在生活中的訓練因每個人的職業而有所不同。但有一件事是任何人都可以做的:反思自己。反思自己的行為,思想變化,情緒變化,過去,未來,人生。明確自己的狀態,尋找各種行為,心理的原因,嘗試判斷對錯,辨析各種決定的後果等等等等。上述所列舉的包括了人行為活動層面的反思,哲學層面的反思以及道德反思。反思的範圍其實無窮無盡,但無論是哪一種反思,都將訓練到抽象能力——因為你已經脫離了具體時間,在抽象,不可觸摸的思維層面進行思考,也都訓練到思辨能力。而在尋找因果關係的過程中,邏輯縝密性也得到也訓練。同時我覺得這個方法給予人的不僅是思維的訓練,更是自我的審視,幫助人了解自己,學習控制自己,最終幫助人活出自己想要的生活。但它卻需要人心安定,擺脫幾乎無時無刻不在的時間壓迫感和生活的壓力。生活在現代城市生活中人,似乎已在不自覺中被剝奪了反思的能力。提起這方法即是建議,也是警示。

如果你看到這兒,謝謝你的閱讀。上述無疑僅是我一人的觀點,不求能解決問題,只希望能觸發一些想法,最後,以兩句話結尾: Life begins at the end of your comfort zone. 寶劍鋒自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補:許多朋友贊成我的看法,這讓我很高興,也覺得有一點責任要反駁一些我認為在磨礪思維上錯誤的觀點,不求說的是真理,只求能給讀者有所觸發,對錯自有時間和事實證明。

在這個問題的回答上,大部分答案都討論了方法,對內容的討論並不多。我自己也犯了同樣的毛病,因此在這裡自我修正一下:在思維的鍛煉上,方法,練習和練習內容通通重要。 對方法的追求,希望找一把「快刀」乾淨利落地切去思維的冗贅,直達本質的種種想法大概是許多人共同的美好願望,卻不是現實;現實是不懂用刀,給你再好的刀也一樣低效率,還可能傷自己。而要學會用刀,只能通過練習,這便是捷徑!希望有個好方法,然後能輕輕鬆鬆獲得知識(或能力)的想法是妄想,也是商家迎合人類心理而作的行騙手段。因此,我覺得市面上許許多多的講思維訓練方法的書有一大部分是扯淡。來來回回強調方法的有效性,不強調訓練,或者提供簡單內容做訓練題材的書讓人讀了之後感覺很美好,但多數對讀者沒有一點幫助。

那麼什麼內容是好的磨礪思維的材料?好書。就鍛煉思維深度和縝密性而言,好書就是讓你想劃重點時發現句句重點,要劃一句必須划下一整段的書。這類書其實有很多,在每一個學科里都有這類書,有心人自然能找到。就我而言,我專業哲學,許許多多的哲學書籍都有這樣的特性。而當真正開始深入學習時,我發現其實沒有什麼通用的方法可以放之於四海而皆有效。具體的題材自然要求具體的研究,思考方法。用讀文學的方法讀科學是顯而易見的犯二。既然如此,還求什麼通法呢?我的這些想法多受益於唐君毅先生,先生有一篇專門討論學問方法的文章,有興趣的朋友不妨讀讀:唐君毅 《學問之方法》

謝謝


看了以上很多人的回答,我這有一種方法對我自己來說是鍛煉思維的一個很好的方式,供參考。20世紀中國怪才之一——厚黑學鼻祖李宗吾說過他的讀書方法三重境界,第一是與書為師,書裡面說的東西自己都會不加思考的相信,這是積累的過程,也是初級階段;第二是與書為敵,把書裡面所有都視為仇敵,全盤否定,然後說出自己反對他的理由,這是第二重境界;第三是與書為友,把書當成朋友,一個人,與書作思想上的交鋒,你來我往,深化自己的思維。就我而言,我現在僅僅停留在第二種境界,對每一篇文章,我都要從反方向去思考他,去反駁他,去批判他。他說東,我就發問有沒有可能是西,他說對,我就發問有沒有可能是錯。經過這一番的交鋒,不僅對一篇文章理解的相當透徹,而且自己的思維也會得到很大的鍛煉。


先看一些邏輯思維方面的書,建立一個基本的思考框架,然後看看《道德經》和《莊子》,反思一下個人和萬物之間的關係。

推薦幾本4星以上的書
《我怎麼沒想到》、《策略思維》、《金字塔原理》、《餐巾紙的背面》、《思考的技術》、《決策與判斷 》、《學會提問》、《決策的藝術》、《思考的藝術》、《你的燈亮了嗎》、《系統思考》、《智慧算術》、
還可以去看看愛德華·德·波諾和博弈論的書
我在 http://www.write.org.cn 里提供了、《思考的技術》、《你的燈亮了嗎》這二本書思維導圖源文件


1、涉獵哲學、經濟學、科學、史學、美術、編程等
哲學的懷疑主義、辯證唯物主義等,經濟學的邊際效應、博弈論、沉沒成本概念等,科學的歸納法、假設思維等,史學的借鑒性,美術的視覺思維,編程的嚴謹構思。這些思維方式、概念和理念對訓練思維有極大價值。

2、堅持跑步、游泳或類似活動
在這種狀態時,你能夠保持高度集中的思路,並且有充分的獨立思考時間。
思考必須獨立而清醒。
也有知友表示,長跑時注意力應該集中在呼吸上。這點請根據個人情況酌情考慮。

3、嘗試做更多的事
經歷的越多,越能從瑣碎的表面看透到事物的本質,越能準確地推演出過去和未來,越能看到解決問題的更多可能性。

4、不斷對自己的經歷自省
即便兩人有同樣的經歷,也可能有不同的收穫。反省越多,收穫越大。
不斷自省有助於提高經驗轉化效率。
得到的體驗將是你思考的基石。

以上四條是訓練思維的基本原則。

訓練思維沒有速成秘笈。任何答案都無法瞬間傳授你深度思維的心法。
這裡寫的只是一個方向性的指南。也許它會觸發你的靈感,讓你找到更適合你的訓練方法;也許你大徹大悟般地把它捧進收藏夾,然後從此忘掉。

以下習慣可以促進思考:
1.不要輕易問問題
信息時代,沖分利用搜索引擎和網路信息。遇到其他問題強迫自己思考。
不做伸手黨。

2.嘗試挖掘事物、關係的本質
養成從本質上看待事物和關係的習慣。對任何事物努力看的比別人更深入,如果找不到突破口就從分析需求出發。

3.質疑任何構架、體系
不斷質疑「其依據是什麼?」
通過不斷的追問,我們可能得到一個自洽的新體系,也可能可以深刻地認識到目前體系的絕妙之處。這樣的結果是進一步體會到該構架、體系的本質。
例:關於宇宙觀的一個論述——人類可不可能一直處於另外一個高等文明的觀察下,如同圈養的牲畜一樣?
關於外星國度的論述——大部分星際科幻小說中的外星球往往只有一個國家,而地球卻有很多個國家,科技發達後國家融合是趨勢嗎?

4.善於歸類和提煉
遇到新事物,立即提煉其特點,與以前思考過的問題和事物建立聯繫。
適當用類比法幫助認知。

獨立思考有時是苦悶的,但當你把一個問題解決了、想透徹了,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會抵回你所有的苦悶。不僅如此,你得到的結果將完全融入你的認知系統,終生受益。
——————————————————————————————————————————

有新思路再更新


推薦「系統思考」方法(systems thinking),據國外媒體的評論,這是一種比思維導圖、六頂思考帽、金字塔原理等更為系統、深入、有效的思維方法,是應對複雜性的利器。我曾在一篇博文中提出系統思考的四重轉變(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80e3f60100h8r3.html),供參考。


思維的深度來自壓力,思維的縝密度來自投入。


轉《中庸》里的一句話,「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推薦下這個東西,我的體會是:確實對訓練思維能力管用 Edward de Bono』s Cognitive Research Trust (CoRT)


別看某君思維縝密,那是思考得多,你思考一個方面,他得思考十個方面,
那為什麼有人能思考十個方面(深度一致)?

  • 小明本來只能思考一個方面,但這個A方面思考久了,就內化為一種本能,他的精力被釋放出來,用於B方面,繼而用於C方面。 這是一心二用的起源。
  • 十個方面便是如此慢慢練出來的。

小明還想有深度,深度是什麼?深度是一個方面挖到底。
怎麼挖?
1.去掉細節
學生穿什麼顏色什麼樣的校服重要嗎?不重要,只要是校服就行了。
帶眼鏡不帶眼鏡是關鍵嗎?什麼形狀款式重要嗎?愛好是什麼能決定「學生」的本質嗎?在哪個學校哪個地方哪個坑重要嗎?
2.去掉裝飾
穿著校服的就是學生嗎?帶學生證的就是學生嗎?
3.把握骨骼
在學校的就是學生嗎?在教室的就是學生嗎?坐在課桌上的就是學生嗎?坐在課桌上聽講的就是學生嗎?坐在課桌上認真聽講做筆記的就是學生嗎?不能是一個專業的偽裝成學生的實驗者嗎?從這點看,是不是學生還需要周圍人的默認和識別,以及在某個學習場所與某人建立教學關係,被雙方承認時,學生的身份存在於他們二人之間的承認里,其他人不承認時,小明在他們眼中就不是學生。
4.領會靈魂
臭流氓小明被洗腦後認為自己是小紅的學生,小紅也說他是她的學生,他就是嗎?
小明被周圍人認為是學生,但他什麼都沒學過,他就是嗎?
小明跟著小紅學了一段時間,周圍人也承認小明是一個學生,他就是嗎?
「身份」的概念都沒弄清楚,就能理解透徹什麼是學生嗎?
「身份」、「學生」這些辭彙沒定義清楚,就這麼著急地討論什麼是學生了嗎?
就算定義清楚了,討論過程中就不會有理解偏差嗎?
既然有這麼多問題,你就那麼肯定你能掌握「學生」的奧義嗎?
既然承認了理解有誤差,你就那麼自信能完全領會我所要表達的了嗎?

百度百科的學生概述:

身份含義:

連百科都寫得這麼不透徹真的好嗎?
你們想訓練思維的深度連這都不思考一下真的好嗎?
百科寫的就一定準確嗎?
我們的知識來源於這麼多的含糊其辭的所謂百科和書籍真的好嗎?
你大腦中僅僅一個「學生」的概念都沒理清楚,就這麼到處跑,找武功秘籍,找速效葯真的好嗎?
假設你的辭彙量有5萬,就有5萬個辭彙你理解得像我所提的那個例子那樣,如此,淺嘗輒止,真的好嗎?

思維深度的訓練就是這麼簡單粗暴,把你頭腦中的辭彙理清楚,那個過程,你就會得到你所想要的深度了,這樣真的好,沒有嗎?
還不贊你還是人嗎?


建議試試 日本作家赤羽雄二 所推崇的「零秒思考」法。個人認為一個人的思考能力提升了,那Ta思維的深度和縝密度自然而然也會有所提升。

日本作家赤羽雄二在《零秒思考》一書中講述了一種把心中想法落實到語言和實踐中的具體做法,即零秒思考。

作者在麥肯錫公司的14年中,參與了企業的 經營改革,深知員工的戰鬥力會很大程度上左右一個公司的未來,所以非常重視一個人的深入思考、制定解決方案,並能夠徹底執行的能力。零秒思考就是他從多年實踐中總結而來的。簡單來說,就是運用A4紙整理思維碎片,集中1分鐘時間進行「頭腦體操」,從3個可行解決方案出發,高效收集目標信息。

掌握了零秒思考方法,便可助你告別盲目與拖延,讓思考事半功倍,讓工作難題迎刃而解。

那麼如何做筆記才能實現「零秒思考」呢?

1.寫標題的方法

標題(即筆記的主題)可以是任何事情。腦海中浮現的是什麼就寫什麼,不要猶豫。譬如它可以是有關工作,可以是有關英語學習的,可以是有關將來的,等等。

相似的標題可以寫很多次。今天就算寫下了某個標題,但是到了明天,腦海中可能還是浮現出了同樣的或是相似的內容。這種情況下不用猶豫,再寫一次就可以 了,而且不用去看昨天自己是怎麼寫的。寫的時候只需要將那一天自己腦海中的想法,原封不動地寫下來就可以了。即使3天後又想到了類似的標題,也要寫下來。不需要回顧以前寫的內容,只要想到什麼寫什麼就可以了。

這樣反覆寫完之後,思緒得到了整理,也就不會再想寫關於這個標題(即主題)的筆記了。這是因為將在意的事情和解決方法都搞清楚之後,就沒有必要再繼續寫下去了。

2.寫正文的方法

做筆記的時候,要將標題、4至6行的正文(每行20至30字)、 日期這些內容,在1分鐘之內寫完。寫的時候怎麼想的就怎麼寫,不用做過多的考慮,把自己最原始的感受寫下來就可以了,不用想得很複雜。此外,也不需要考慮筆記的構成、格式、遣詞造句等。

雖然有的人只能寫出來一兩行,但也不用擔心,因為很快就能夠順利寫出後文,所以只要稍微努力一下就可以了。

3.想到的事,不論是什麼,先寫下來

現在已經清楚了做筆記的格式,那麼具體應該怎麼做筆記呢?

想到的事情、在意的事情、疑問點、接下來要做的事情、有關自己成長的問題、十分生氣的事情等等,只要是腦海中浮現出來的,都可以寫下來。將腦海中浮現出來的事情,用語言以最原始的形式寫下來。

因為這個筆記是不會給別人看的,所以無論是標題、正文還是討厭的人的名字,都不用避諱,可以直接寫下來。所有的事情寫得越是具體,焦點就越明確。有所忌諱是大忌。通過毫無忌諱地暢所欲言,人的心情就會像把屋裡的垃圾都清理出去一樣痛快。整理了心裡所想,看清楚自己究竟在為什麼而勞神費心之後,煩惱也會大幅減少。

4.筆記寫在A4紙的背面

做筆記的時候,最好用A4紙的背面。可以將不用了的資料紙的背面當作筆記用紙。如果是用完了的紙張,就可以隨心所欲地在背面 想怎麼寫就怎麼寫了。其實,只要試著用兩面空白的紙寫個4至6行就明白了,如果1頁紙只寫那麼一點點內容,每天寫個10至20頁的話,估計會有些抵觸吧。如果是用廢棄的資料紙背面的話,就完全沒有這個問題了。

5.每天做10頁筆記

建議大家每天做10頁筆記。因為每一頁都要在1分鐘之內寫完,所以每天也就花10分鐘左右。而且並不是集中時間來做這件事, 而是隨時想到隨時寫。因為只有在想到的那一瞬間寫下來,才會讓頭腦更靈活,更加刺激自己發揮想像力,所以最好不要拖到後面一起寫。 而且之後寫還很容易忘記自己突然想到的事情,所以要在當下就把這頁寫完。

6.每頁1分鐘,一想到就立刻寫下來

在筆記的正文中,既可以採用將問題點和想法一—寫下的方式,也可以像寫故事一樣按照起承轉合的方式來寫。不論採用哪一種方法,都不要過多思考或煩惱,只要將腦海里浮現出來的事情寫下來就可以了。不要想那些內容究竟有沒有用,只要將自己最真實的感受寫下來就好。最開始時,要一邊看錶,一邊在1分鐘之內在這一頁寫完4至6行,如果還想要添加一些內容的話,僅可額外延長15秒鐘左右。

將做每頁筆記所用的時間限制在1分鐘以內的原因是,如果不抓緊時間,那麼不知不覺間,三五分鐘就過去了。大多數人都曾有過把紙放在面前想了好幾分鐘,卻什麼都沒有寫下來的經歷。也有不少人都是寫了兩三行覺得不好,就撕掉重寫,再寫兩三行還是覺得不對再撕掉重寫,翻來覆去沒完沒了。

7.不能用筆記本、日記本、word的原因

通過做筆記,整理思緒和使自己的思考體系化將不再耗費體力和精力,這是非常重要的―點。突飛猛進地提高了效率,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最大的發揮是這個做法的關鍵所在。大家在寫企劃書的時候,之所以耗費了大量的時間、精力和體力,是因為覺得要寫一份企劃書就必須先進行一番整理,將思考體系化,然而這卻成為了一種壓力,無形中延緩了大腦的運轉。普通人一般都浪費了大量的時間。而如果是使用—張A4紙的話,就不用過多考慮,不用煩惱,要做的僅僅是寫出來。

在筆記本上做筆記,其實只是按照一系列的時間在書寫而已,所以如果用好幾天或者好幾個星期在寫類似的內容,是無法整理自己思緒的。日記本跟筆記本是一樣的道理,所以不建議大家使用。

可能很多人都是在電腦上用Wordy、Power Point、 Excel 等做筆記,但是現在的電腦其實很難做到想寫的時候就立刻書寫,然後快速繪圖並進行整理,隨後再按照不同的文件夾和其他A4紙分類放在一起這一系列操作。而且,最根本的,如果不開電腦就不能做筆記。就在開機的時間裡,自己想到的東西也早已忘光了。

8.筆記控制在1分鐘內,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寫

最適合做筆記的筆。為了能夠在1分鐘內寫完1頁筆記,對筆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能流暢地書寫就無法在1分鐘寫完了。建議大家使用直液式水性圓珠筆。這款筆無需筆壓就可以非常流暢地書寫,而且寫到最後都不會漏水,也不會蹭花,能夠書寫得非常漂亮。

要做到無論身處何地都能寫筆記,可以隨身攜帶A4紙,因為這樣無論在哪裡開會都能隨時書寫,當然在自己家也是一樣的。要是覺得書寫不方便,可以在包包里放一個夾紙書寫板。

9.情緒要再三思考後再寫入筆記

人都是有情緒的,都會感到開心或悲傷,有喜歡和不喜歡的事物,也有想做和不想做的事情。在情緒過後,人便會浮現出一些想法。如果將這些想法進行整理,在某種程度上就會浮現出一些語言,我們要做的便是將浮現出來的語言寫到筆記里。做完筆記之後,就會進入努力解決某個問題的階段。

10.不同狀況、需求下的筆記題目

做筆記的時候,如果標題總是含糊不清,那麼最好的方法就是在腦海中突然閃現的那一刻,便將這個標題寫下來。雖然一旦適應後就可以寫得非常順暢,心情也會很愉快,但是最開始時總是會出現想法閉塞的情況。

頭腦混沌不清的時候,也不用勉強自己寫得很好,只要傾吐出來就可以了。只要經歷了一段時間努力,毫無疑問,任何人都會變得頭腦清晰、內心平和了。

一旦堅持做3個星期到1個月時間的筆記,腦海中的語言就會層出不窮,甚至在做筆記之前,就已經想到該怎麼表達了。1個月前還很朦朧不知道該如何敘述的事情,現在已經可以用明確的語言表達出來,想法也會不斷湧現,最後動筆的速度已經趕不上大腦的運轉速度了。

如果再堅持幾個月,那麼就能做到瞬間從宏觀上看待問題,逐漸接近「零秒思考」。根據不同情況,有時甚至可以做到瞬間抓住問題關鍵,並進行整理,從而找到答案。這種變化無關人的性別、年齡以及經驗。

圖片來自網路,在此為感。


鍛煉萬物皆三的思維邏輯

我們在思考,寫PPT和交流中應該盡量遵循這個法則。如果我們能夠將想傳達的信息分成3個部分,那麼它的結構會更清晰,受眾體接受信息的速度也會更快。

萬物皆三法則:

  1. 每一件事情,能夠分成三個子話題。
  2. 如果還講不清楚,每一個子話題,再分三小點。
  3. 三個層級,三個大點,三個小點,這個世界上非技術問題大都能夠解釋清楚了。

三個話題的關係:

  1. 可以是1,0,-1。比如:正面,反面,中庸面的獨立關係,保證思維的全面性
  2. 可以是1,2,3。比如:三種ABC一樣的並列關係,保證思維的深度。
  3. 可以是三段論。大前提( 凡M是P ),小前提 ( 凡S是M ), 結論( 凡S是P )的遞進關係,保證思維的嚴謹性。

注意點:

  1. 每一層盡量不要超過三個點,超過三個點,會影響理解,說明總結歸納能力不夠
  2. 盡量不要少於三個點,低於三個點,說明你很有可能還不夠全面,會影像結論
  3. 架構也不要超過三層,超過三層會讓這些架構變得太過複雜,不適合溝通。

比如喬布斯的演講,你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東西:


思維的深度和縝密度體現在對自己思維的觀察和控制能力上。

思維更深入更有滲透力的障礙來自於人的心智模式的局限,第五項修鍊對這個有詳盡的闡述,我們很大程度都用自己腦中的習慣性假設去觀察周邊的事情,就是用固有模式去套框框,這是一種幫助自己大腦省力的方法,可以快速得到結論,比如剛聽完別人的話,我們經常會說:啊,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因為和自己大腦存儲的某個模式僅僅類似,就匆忙得出了結論。
一切傾向於終止辯駁的行為都是阻礙思維的繼續深入的,需要反覆的練習才能克服這種習慣性的思維傾向。

推薦可以參考《學會批判性思維》一書來進行練習。
應該養成觀察和記錄思維過程的習慣,然後按批判性思維的標準來改進思維的過程: 追究意義,探究目的,記錄思維過程產生的其他關鍵問題,確定基礎假設,使用要素和標準

可以從三個方面來檢查思考過程:問題;.推理要素;思維的標準。
比如書裡面提到了的SEIE方法:
State It:說明它
Elaborate:詳細說明(用自己的話更全面的解釋它)
Illustrate:圖解
Exampl:舉例說明
按照這種標準考核你的思維過程,就會引導你的思維不斷深化,按照嚴格的邏輯推理髮現更多背後深藏的問題。


學哲學。
練辯論:英語的BP或者AP style,據說中文辯論經常是拼文采而不是思維縝密度


講理論是沒用的,要實際操練。貼一篇我剛寫的文章:

別以為你會做這道題
題目是這樣的:

一個人往南走了100千米、往東走了100千米、再往北走了100千米,然後回到了原地。請問這個人一開始在哪裡?

如果你是那種受過良好教育的人,一定會臉上露出不屑的表情:這種題,也來考我?小學三年級就做過了……於是你寫下標準答案:北極點。

這個答案當然沒錯。我再問一句:「除了北極點就沒別的地方了嗎」?

那些沒頭腦的人可能會回答說:「還有南極點」。——顯然你錯了,南極點沒法往南走。

好吧,我再給你一點提示:「如果一個人往南走100千米,遇到一條緯度線,這條緯度線的周長是100公里。他繞著這條緯度線往東走了100公里,剛好走了一圈,回到原點。然後再往北走100公里,回到原點,請問這可能嗎?」

「這……當然可能。」,如果你是一個聰明人,你只能這麼回答。

「那麼,那麼地球上一共有幾個點,符合這個題的答案?」

「嗯,兩個點」。某粗心人就是這麼回答的。

——你又錯了。

你要知道,在地球上找一條周長100千米的緯度線,上面的任意一個點,往北走100千米,都符合這個答案。而這些點,構成另一個緯度圈。圈上所有的點都符合。所以,除了一個北極點,還有另一個圈,圈上的所有的點都是正確答案。

你可能會覺得這道題夠複雜了。然後我繼續問:「這樣的圈只有一個么?」

傻瓜會這麼回答:「兩個。地球是圓的,南半球和北半球都有一個周長一百公里的緯度圈「。

而聰明的你可能會這麼回答:「只有一個圈。因為從北半球的任何一個點出發往南走一百公里,都不可能走到一個周長100公里的緯度圈,因為這些圈的周長都遠遠大於100公里。所以只能是靠近南極的一個圈。因此,這道題的答案是北極點和南極點附近的一個緯度圈。」

恭喜你,你確實夠聰明,可是還沒完。我告訴你還有別的答案。

「如果有一個圈,周長是50公里呢,你一直往東走100公里,走了整整2圈,是不是回到了原地?」

「……啊,對啊,還可以走三圈也是100公里。啊,有很多很多圈,南極附近的一大堆圈,100/2,100/3,100/4,100/5……100/n的無數個圈。」

恭喜你,你終於知道怎麼答題了。

可是,似乎還沒完。

「如果你不是在地面走,而是在深井裡挖地道走呢?」

「如果你走得很慢,走的時候地球的自轉軸偏移了,東南西北方向於是就變了呢?」

如果你很享受這樣思考問題,恭喜你,你把有限的思考資源浪費在毫無意義的思考上,你的人生必將一事無成。

也許你很享受思考的快樂。那麼,我就抄一句 @蘿貝貝 的話送給你: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但你最起碼還有十分之一的快樂吧,好多人連那個都毛。

打賞鏈接:Sina Visitor System


感謝題主,提出了這麼棒的一個問題!看了好幾個熱門答案,大多是從「方法論」入手提供訓練方法,但是從思維的提高來說,這些回答都有一個致命的問題:個人的適用性問題。例如有人說要有堅持的動力和耐力,把《純批》讀幾遍,可是人和人之間的差異太大,愛因斯坦這種天生英才13歲就通讀《純批》,我可能23歲時都不開竅,難道就沒希望了嗎?有人說要學數學,可是君不見當年的那些數學學霸沒準變成了網路憤青也不是沒有可能,學數學越學越呆的也不是沒有啊!這些方法的適用邊界在哪裡?我們如何選擇適用於自己的思維訓練方法?在這裡,我分享一個自身思考的幾個原則和實際經驗。


原則一:好奇心是第一生產力。

生活中大家多少都有這樣的經歷:一個好基友激動地向你推薦一本巨牛無比的書叫《X》,還告訴你「這本書徹底改變了我,你一定要看一看」。於是你也激動無比地跑去買了一本《X》,回家滿懷期待地預留一個周末的時間閱讀,結果讀了15分鐘就讀不下去了——尼瑪怎麼這麼枯燥、幼稚巴拉巴拉……等到好基友跑來問你的「讀後感」希望分享讀後體驗時,你只好尷尬地笑笑說:最近太忙,還沒開始看。反過來,當你同樣去分享自己最喜歡的書給朋友時,大多數情況下也是吃力不討好的。

為什麼?原因很簡單,當一個人說「這本書太棒了」的時候,他想說的絕對不是「這本書讓我從智商80的二貨變成了智商160的天才」,而是「這本書幫助我從99度的熱水變成了100度水蒸氣,脫胎換骨」——沒有前面這99度,區區一本書絕對沒辦法幫助你鯉魚跳龍門從0度變成100度。然而大多數情況下,我們作為被推薦者,大多理解成了前者或者「如果我要提升自己的思維水平,按照最高票答案去做即可」——騷年,哪有這麼簡單?如果你完全按照別人推薦的方法去做,最有可能的結果就是事倍功半。


那怎麼樣才能提高自己的思維水平呢?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好奇心。抽象的邏輯思維訓練本身是非常枯燥的,如果沒有好奇心的引導,很難堅持下去。舉個栗子吧,我第一次對哲學產生興趣是大學的時候,那時候我讀到了一本武大鄧曉芒教授寫的《西方哲學史》,這本書對我的影響非常大,基本重新架構了我的思維模式(其實就是從白痴變成了正常思考的普通人……)。兩天時間裡,我幾乎沒怎麼吃飯,抱著電腦把這本書看完了。從此以後,我就被哲學這個坑給hold住了,至今依然苦苦掙扎……唯一的好處就是,生活中我的洞察力似乎比普通人好了一點點,思維反應似乎快了一點點,獨立意識強了一點點,精神病好像重了一點點……可是後來當我的朋友想向我了解邏輯和思維的提高方法時,我很少會推薦這本《西方哲學史》,原因在於「我能從這本書里讀出一個個自我」,這是根本動力。

具體地說,讀這本書之前,我的內心被幾大困擾所折騰:

(1)我來這個世界到底幹什麼,真的像那個放羊的小孩那樣養羊賣羊娶媳婦生娃養羊的循環嗎?經濟發展又怎樣?:有錢又如何?活著的意義在哪裡?

(2)(當時接觸了一些佛經)如果眼耳鼻舌身意是我們接觸世界的六根的話,那麼我們如何從感官上的知覺得到普遍的客觀真理?我們的認知本身的偏見如何糾偏?

(3)理性和感性的邊界在哪裡?性格真的是不可改的嗎?性格的背後密碼又是什麼?

……

當你真的為這些問題深深困擾時,你就會輾轉反側、茶飯不思,你就會孤獨,你就會面癱一樣得沒有情緒、你就會對家人冷漠、甚至對漂亮的妹子沒有興趣(說真的,我很能理解為什麼那麼多哲學家和藝術家是同性戀出身,為什麼gay的智商普遍要高一些)。這時候如果你讀到一本書,發現居然幾千年前有一群人和你有一樣的心路歷程!而且他們的思想還影響了整個時代的發展!而且他們對這些困擾還形成了幾大流派!你能不激動萬分不睡覺也要讀完嗎?——「原來主觀與客觀的問題歐洲中世紀就涉及到了,這就是哲學上認識論的問題。」這種豁然開朗的認知上的快感會驅動你一直閱讀下去。

如果沒有這些困擾,這本《西方哲學史》的閱讀效果一定不會太好,大腦會選擇性地忽略那些其實你並不在意的細節,而閱讀時自我思維能力的提升往往就是這些細節在大腦中的交鋒與感悟。讀個大概,其實對一般人的思維幫助未必會有多大。而且,如果是在早一點的時候,例如我高中或者剛入大學的前兩年,我對這些問題的困擾根本沒那麼重,即便有這本書,我也沒有興趣好好讀的。 所以,不同的人、不同的時間和階段,使用的方法(包括閱讀)是不一樣的,如果想提升自身的思維,最好的辦法從自己最感興趣的領域入手


人與人之間的區別其實非常大,例如我對哲學的思考起源於我內心的一系列困擾,那麼這些困擾是哪裡來的呢?既有先天因素,也有後天成長環境的影響。因人而異,如果你對某個方法或者某本書無感,並不能說明你的思維先天有問題(有些狂妄的大V就不點名了)。思維是抽象的,表現在具象上人與人的焦點是完全不一樣,不必強求。對別人推薦的好書無感一點也不奇怪。

所以,我非常支持 @曾加 的答案,其實思維真的是順其自然的過程。如果你喜歡數學,那麼數學與思維模式上的相似性會讓你大快朵頤;如果你喜歡橋牌,那麼從橋牌入手研究心理博弈顯然會讓你受益匪淺。(也許你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但是你起碼知道自己面臨什麼樣的困境與問題,這也是可以的)。

這就是我的第一個原則「好奇心是第一生產力」。


原則二:極致原則

所謂極致原則,就是一旦你開啟了某個領域的思考,那麼一定要深入追究下去,尋找到這個領域的邊界。人都是有惰性的,例如一個對的哲學問題,搞清哲學史之後,心理上一下子放鬆不少(因為困擾往往會帶來心理壓力),這時候很容易放鬆下來,止步不前,這是非常可惜的。此時,認知上其實並不徹底,往往是知道這個領域的基本常識而已,再往深入走就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然而一旦停下來,認知水準會逐漸下降,如同冷水加熱突然停下來,水溫不會保持而是耗散。從思維訓練的角度來看,如果說原則一是「01」的過程,那麼原則二的極致原則就是「110」過程。原則一需要興趣,原則二則需要一點堅持,這往往是痛並快樂著的過程。


這種極致原則不僅僅是因為思維能力的需要,更因是實際中的需要:第一,不推演到極致,很可能你內心的困擾無法真正解除(這裡有一定主觀性,我個人是這樣,不太確定別人);第二,結構化的思維體系和知識內容才有價值,非結構化的知識對精通一個領域來說是沒有意義的(通俗地講,淺嘗輒止);第三,不追求極致,在實踐上遇到很大困難。例如最高答案提到的,「所有問題都會有一定程度的抽象和假設——你要做的是找到這些抽象和實際問題的邊界看上去很好,可是你怎麼入手呢?拿什麼問題分析?如何分析?分析到哪一步算「思維提高」?標準是什麼?這些靠有意識的調整實在太困難了(本質上,這是一個「體」和「用」的問題)。以大多數人的認知水平,真的實踐起來到處分析很難有結果,並且很容易加深自己的偏見。縱然你有王陽明那樣每天格一物的毅力,也未必有龍場成道的天賦——王陽明沒變成神經病是因為自身悟性高,變成神經病的史書里可不會記載。

而如果按照「極致原則」,那這個問題就簡單了——尋找這個領域的邊界:如果是閱讀,就去了解這個領域的大師和經典,以大師的思維來訓練自己;如果是實踐,則去對比最優秀的人物和自己的區別——對比大師和我們自己,往往會有驚人的收穫。一個領域公認的大師必然是遠遠超過我們的水準,你想到的大師早就想到了,你沒想到的,大師也給你提出來了。

這裡會遇到一個問題,任何一個領域的學習都是樹狀分叉的。例如閱讀,當你真正深入到某個領域的時候,這個領域的分叉會特別多,你不可能閱讀完所有的經典,如哲學涉及到古希臘、中世紀、近代、現代的上百個流派,你不可能讀完所有的經典,只能選擇性閱讀。這時候不要吝嗇自己的精力,好好選書。張五常說過自己的體會,做學術研究到一定程度,選書的時間要超過讀書本身。當然人家是大學者,我們做不到這個程度也需要好好甄別合適自己的領域。以我自身為例,我的選書邏輯是(1)任何方法(包括閱讀)只是一種發現自我的手段,(2)我又對查理芒格提到的「多元思維模型」有深層次興趣,(3)因此我的閱讀領域有意識地調整地比較廣,涉及到哲學、經濟、物理、生物、心理、複雜系統,(4)其中在哲學領域,我重點閱讀以康德為代表的古典哲學(興趣)和波普爾為代表的批判理性主義(實踐需要)。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閱讀重點,僅供參考。


原則三:邊際效應原則(包括實踐)

這個是最近閱讀複雜系統相關書籍才體會到的(應該不需要解釋吧),跟芒格的「多元思維模型」是一個道理。但是體會還不是很深,留個坑,希望過段時間再來補充這個答案。這裡特別歡迎大神 @羅文益的看法。


推薦閱讀:

在思考的時候有什麼音樂推薦?
死裡逃生是怎樣一種體驗?
巴菲特合伙人查理·芒格的思考方法是怎樣的?
理性是什麼?如何時刻保持理性?
如何看待「槍打出頭鳥」這句話?

TAG:思考 | 思維 | 思維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