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 如何成為一名F1賽車手?
聽說,國內有位南京的小朋友,他的家族預算出資一億歐元,3歲開始,把他送到義大利訓練。現在13歲了,在原來訓練現役F-1車手維斯塔潘的團隊受訓,這小朋友參加義大利卡丁車比賽的成績,在他的微信公眾號上有公布?
其實我知道這事後,內心也是酸的?
因為我兒子小時候的夢想,是當F1車手。
我說好啊,國際汽聯三個目標之一就是要有個中國F1車手?
慢慢地,他自己知道這個不能是夢?
雖然兒子和我現在都跑卡丁車比賽,他成績遠比我好?
評論區里有說,三歲還沒有自己選擇人生道路的意識?這勾起了我的回憶?
十一年前,當時我兒子兩歲多,他坐上那種手搖慣性車裡面,明顯看出車感與眾不同。後來嫌速度太慢了,叫我在後面使勁推,再過兩天嫌太簡單了,用椅子圍出一條剛好能讓車通過的彎道,一邊漂移,一邊叫再推快點?,來回多少次還不夠?那輪胎尖叫聲,與年齡遠不相符的速度,一般人可能說:"哎,太危險了"?能明白他有多少能力的,始終是他父母,但,有沒有能力讓他接觸更高一層次的領域,是對他父母綜合能力的考驗?
我欠缺這能力,只能讓他到公園、農莊里開那些電瓶車,他一坐在車裡,全神貫注,專挑那些圍攔衝過去,一搖方向盤,看車尾甩過去還能再貼近圍攔幾厘米?
這兩年在一些卡丁車比賽里,他拿過一些獎盃,把卡丁車當成磨練意志,及鍛練體能的運動來看待?
國內卡丁車運動,在南方的珠三角地區,這兩年發展得比以前好了,但全國的卡丁車運動普及率還是偏低。特別對兒童的入門培訓,起步太遲?
有錢有能力的,只能到日本,歐洲訓練。而且最好儘早,因為要從卡丁車國際比賽里,連續取得成績,才能取得高一級別的駕照,想取得F1正賽資格,需要很多積分才能達到,這每個積分,就是幾大袋白花花的銀子?
中國現在,也有幾個自身有能力的車手,就是積分遠未夠,而只能遙望F1?
7月25日更新:
沒想到賽車的話題能有這麼多人關注,謝謝各位?
我只是個與兒子一起玩車的父親,平時聽音樂、調音響。偶爾答個問題,僅此而已?
關於這個南京小朋友的家事,只是聽說,不確定,也免得拉扯各種問題,所以不想公開,才選擇發私信?
在茫茫人海里,能與你相遇,也是緣分?
現在評論區里已經有人把公眾號寫出來,而且他還說認識他們一家,對這感興趣的直接去問他好了?我如釋重負,謝謝那位仁兄。
我只關注那位有希望接近F1的小朋友?
其實,想當F1車手,在全世界都是非常困難的,只不過在中國更難?開始我沒有打擊兒子的夢想,因為我知道以他冷靜的頭腦,很快會知道,通往F1之路究竟是怎樣的生存環境?
現在他在卡丁車的路上,不是放棄,也沒有灰心。反而是用適合自己的資源,去滿足追求賽車的夢想?雖然卡丁車是賽車運動的基礎,也不象F1能有電視直播能接近大眾。但卡丁車的樂趣,並不因為是基礎而變低?
每次面對一條陌生的賽道,我拿著列印好的賽道圖,和他一起早上走賽道,他會不時回頭看每個彎的起承轉合?,我倆邊比劃、邊討論,每次總是他看得更多、更深入?初次練車,不會相信他是第一次跑這賽道,跟在他後面,總會看到各種我沒想到的過彎方法?在卡丁車比賽里,學會思考、學會忍耐、學會溝通(與車和其他車手)。經歷過大雨中好像開船一樣的比賽,在單人一小時耐力賽中磨練出堅毅,更在各種意想不到的事情導致退賽中,相互鼓勵?在克服各種困難中,不斷突破自我極限,是父子倆不斷前行的動力?
知乎上有不少卡丁車界頂尖高手,一直是我倆學習的方向,只不過他們因為水平太高,經常講一句留一句(其實他以為你懂的)?而我這接近群眾的水平,還有理科生的思維、文科生的筆,可能會貼地氣些?
不知道寫些卡丁車的趣事,有沒有人想看?
想當職業車手,其實還有另一種很多人沒想過的方式——通過賽車遊戲。
今天要說的這個故事,就是一個在19歲前幾乎沒有參加過任何專業賽車訓練的宅男,通過打賽車遊戲獲勝,獲得了成為職業車手的機會,並一步一步展露天賦取得佳績,最終和F1紅牛車隊簽約,成為整個F1歷史上第一個通過打遊戲學會賽車的選手的故事。
這個選手的名字,叫做Jann Mardenborough。
Jann Mardenborough是英國人,出生於1991年9月9日,現在已經是一名專業賽車手,曾經代表日產NISMO出戰2015年WEC世界耐力錦標賽LMP1組別的比賽,同年還曾代表英國的卡林車隊參加GP3系列賽。
他的職業車手生涯,開始於2011年索尼舉辦的GT學院線上選拔賽,在這場比賽中,Mardenborough擊敗了其他9萬多名玩家,獲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績,那年他19歲,是當年所有選手中最年輕的。
GT學院(GT Academy)是由索尼與日產歐洲於2008年開設的一個訓練營,最初只是希望利用GT賽車的擬真感來模擬訓練。經過多年的發展,現在的GT學院已經變成了一個將頂尖的GT遊戲玩家培養成為現實中的賽車手的活動。
想要加入GT學院競爭非常激烈,首先要在線上選拔賽上打敗幾萬名玩家,然後晉級至在英國銀石賽道舉行的Race Camp,並在教練的指導下接受真實的賽車駕駛訓練和機械工程教育,還要參加體能鍛煉。而一旦通過了所有的這些訓練,想要成為專業賽車手仍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只有不斷的參加各種小型比賽積累積分和經驗,最終獲得國際C級賽車駕照,才能成為真正的車手。
也正是通過這場比賽,Mardenborough加入GT學院,成為了有資格參加日產賽車訓練的選手之一。之後他代表日產車隊參加了迪拜24小時耐力賽,正式開啟了自己的職業賽車手生涯。
在他19歲進入GT學院接受訓練之前,Mardenborough幾乎沒有參加過任何專業的賽車訓練。他的父親是一名混跡於低級別聯賽的足球運動員,家裡也並不富裕。
8歲時,他開始出入卡丁車場,曾一度有機會成為車手,但是由於經濟問題,他的賽車之路在11歲時就終止了。他不得不回到自己的小卧室,那裡並沒有真實的賽車,只有遊戲機和虛擬的電子遊戲。
據他母親的回憶,Mardenborough從小就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宅男,在公眾場合會害羞,非常喜歡安靜和獨處,在家的時候最愛做的就是把自己關在卧室里打遊戲。
Mardenborough的父親現在還記得兒子在GT學院線上選拔賽獲勝的那個下午:「那天他突然從卧室里衝出來,跟我說『爸,我贏了』,那種感覺就像我攻破利物浦球門時一樣(父親職業生涯唯一的一個進球就是在安菲爾德球場面對利物浦時打進的),我問他什麼贏了,他告訴我『我在遊戲里擊敗了幾萬人,我要當職業車手了。』」
進入GT學院之後,Mardenborough和其他8名通過選拔的車手一起接受了專業的賽車訓練,這時的一切都已經不再是遊戲,而是完全真實的。雖然在之前完全沒有坐進賽車的經驗(小時候只接受過卡丁車訓練),但是Mardenborough還是憑藉自己的天賦從選拔者中脫穎而出,並獲准駕駛日產GT-R賽車參加了次年的迪拜24小時耐力賽,在這場比賽中,他一舉拿下組別第三名,這樣的成績無疑是非常驚人的。
走上職業賽車手之路後,Mardenborough在F3歐洲系列賽,GP3系列賽、寶珀耐力賽、勒芒24小時耐力賽LMP2組、WEC世界耐力錦標賽等賽場都留下了身影,並多次斬獲分站賽冠軍。在2014年古德伍德速度節上,他駕駛選裝Time Attack套件的日產GT-R Nismo創造了爬山計時賽超跑最快圈速。之後Mardenborough也正式和F1紅牛車隊簽約,加入紅牛車手青訓計劃,成為整個F1歷史上第一個通過打遊戲學會如何賽車的選手。
在2015年,知名體育媒體Sports Pro Media將Jann Mardenborough選入當年最具市場影響力的50位運動員(排名第50,值得一提的是,排名49位的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丁俊暉)。相比於一般職業運動員的經歷,這個遊戲宅男憑藉自己的努力成為職業車手的故事,無論在傳統競技體育圈和遊戲圈都可以激勵很多人。
不過Mardenborough的職業生涯也並非一帆風順。在2015年的紐博格林VLN系列耐力賽上,Mardenborough駕駛著日產GT-R在時速超過200公里/時的情況下,突然失去下壓力,使得賽車整個豎直起來,直接撞向防護欄後面的觀眾席,當場導致一名觀眾死亡,兩人受重傷,他本人則逃過一劫。萬幸的是,這場堪稱GT3系列賽車史上最嚴重的事故並未影響到Mardenborough的職業生涯。
除了Mardenborough之外,GT學院作為現在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連接虛擬與現實的車手培訓計劃,已經使十多名夢想走向賽車場的GT遊戲玩家夢想成真。
更加勵志的是,GT系列製作人山內一典從2010年起開始參加紐北24小時耐力賽,從第一年的總成績59位,經過多年的練習,帶領GT學院車隊一路提高取得了SP8T組別第一名,總成績14位的好成績。這對於遊戲界和賽車界來說,都是歷史性的一刻,之前無論誰也不會相信,通過玩(賽車)遊戲可以讓人成為真正的賽車手,但是直到GT學院的出現,這種理想終於有了變成現實的途徑。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PS4平台的賽車遊戲GT Sport發售日越來越近,索尼聯合日產汽車發布了一段最新的遊戲預告片。
用PS4手柄遙控一輛真的GTR跑車是什麼體驗?_騰訊視頻v.qq.com視頻
而預告片的主角,正是這位通過遊戲成為職業賽車手的紅牛車隊車手Jann Mardenborough,在宣傳片中,他使用PS4手柄遙控一輛經過改裝的日產GT-R/C賽車,在英國銀石賽道上體驗了一把「真·GT賽車」的感覺。
Mardenborough當時坐在直升機上,通過遠程遙控的方式,讓賽車在這條著名的賽道上跑出了211公里/時的最高時速,平均速度達到了122公里/時,最快圈速 1:17:47,這樣的成績已經非常接近他自己親自駕駛這輛賽車在銀石賽道上創造的記錄了。
通過官方的介紹,這輛遙控版的GT-R/C賽車經過複雜的改裝,才實現了用PS4手柄進行操作的效果。改裝採用了六台車載電腦來將手柄的操作信號轉換為專業級的賽車控制指令,每秒最多可以輸入超過100次精細的命令。
而從手柄操作方式上來看,和我們在GTS遊戲中並沒有太大差別,PS4手柄搖桿和R2扳機鍵能夠很好地控制方向、油門和剎車的力度,擋位也完全手動。雖然玩家們可能無法切身體驗駕駛真實賽車的感受,但是這樣的預告片無疑是GT賽車系列遊戲在「擬真性」上最好的證明了。
電子遊戲,並不是一場沉溺虛擬的空夢一場,只要努力,同樣可以使我們夢想成真。
略有遺憾的是,從2008年首屆GT學院開辦以來,已經吸引了如今來自歐洲、北美、亞洲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上百萬GT賽車遊戲愛好者參與其中,翻看近年的成績單,就連泰國,印尼,菲律賓等國家都有選手參賽,其中卻鮮見中國人的身影。
隨著今年國行版GTS的上市,山內一典也頻繁現身國內的遊戲展,也表達了希望更多國內的頂尖賽車玩家能夠通過遊戲的訓練,走進GT學院甚至進一步獲得專業的車手執照的願望。這也許預示著我們未來可能在GT學院中看到中國玩家的身影。
當然,即便無法成為車手也不要緊,當你厭倦了現實中擁擠的早晚高峰,誰不想到家之後,能夠痛快的轟一腳油門呢?
原文鏈接:從「鍵盤車神」到職業車手:你可能缺的只是一個PS4手柄 - 游研社
作者:偶然輕狂
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還不錯,歡迎關注游研社的知乎專欄或機構號,我們還有更多與遊戲相關的精彩文章。
「在美國,如何成為一個世乒賽決賽圈的乒乓球手?」
「在阿富汗,如何培養出一個女性超模?」
等等之類的問題,和題主的提問基本上是等價的。答案都是,本土培養就不要指望了,只有出國這華山一條路。
中國的汽車運動圈水平那麼糟糕嗎?其實從商業價值角度看,我們的賽事也並沒有很糟,只是汽車運動真的是很依靠底蘊的積累,賽車的氛圍、賽車服務機構、賽事舉辦機構的成熟,都需要時間。中國還沒熬夠時間,還沒成熟到可以培養出世界級車手。
其實回答到這裡就可以了,不過還是擴展一下,「中國人如何能成為F1車手?」
F1是歐洲的運動,即便有巴西、澳大利亞、日本車手,它的根、它的土壤一直在歐洲。然後只要是走出國門才能辦好的事情,大家可以想像以下的情況:
先找出一批小孩子去玩危險的卡丁車而不是彈優雅是鋼琴,這對中國家長來說已經是小概率事件了,然後從較低的基數中發現對賽車很有興趣的小孩,當中需要他們的家庭有能力每年可以支付數十萬支持其國內卡丁車開支,這已經只剩一小撮苗子了;展現出過人天賦稱霸國內,又淘汰掉一大批;有能力一年支付,願意好幾千萬去歐洲跑高級別卡丁車,或者參加競技水平高一些的方程式比賽,而不是更容易「回本」的留學,又砍掉一波;小孩子一個人出國,語言、自理能力、性格、自控力,缺一不可,所以基本上除非全家出動,不然只有到了15、6歲,心智比較成熟,才有長期居留在歐洲開賽車的可能,這時候年齡已經上去了。也許17、8歲才開始在歐洲玩方程式,和一堆14、5歲的歐洲小車手站在同一起跑線。這麼篩選下來,你覺得最後有多少個中國孩子能在歐洲開上賽車?
再看看歐洲本地人,至少一路維持本地基礎賽事的高水平,在小孩子煩惱語言障礙之前的黃金髮展期,技術已經可以錘鍊得很成熟了。然後在歐洲各個國家參加比賽,基本上參賽成本就比中國小車手旅居歐洲要低得多,文化隔閡也小的多。那麼這批苗子因為經濟、語言、文化而被迫放棄優質資源的發生概率,就比中國車手要小得多。
然後再看商業贊助,除了土豪車手,任何一個車手都需要贊助商才能夠事半功倍。大家有沒有發現,頂級車手絕大多數都是大帥比,或者長得很陽光很正能量,因為在成績差不多的情況下,長得帥更受贊助商青睞,也就有更豐富的贊助商資源,幫助他走得更遠。形象代言人啊,顏值即正義啊,就是這麼現實。白人面孔拉白人世界的贊助,比東方面孔容易得多,這也是現實。
所以,一個來自中國的小車手,要能夠打入歐洲賽車圈太難了,天賦和金錢是大家都看得到的,融入陌生環境所需要的性格、情商、自控力,又是小車手們的課題。
重重困難,一路打怪打上去,這已經不僅僅是賽車天賦的問題了,甚至天賦都不決定他的上限了。
等吧,一起去等這麼一個天賦、財力、性格、自我管理都頂級的小孩子,成為世界最頂級車手的二十二分之一。曹宏偉是14年英國F3總冠軍,現在也跑回來跑CTCC了。
(真正的F3不是國家級的F3,是F3 Euro,參見周冠宇這兩年跑的系列賽。其它的國家級F3系列賽水平參差不齊,不具備什麼參考性)
要說現在離得最近的是周冠宇和葉一飛。去年剛進F3 Euro的時候的確表現出了非常優秀的適應力,成績也很不錯,然而到了去年下半年,成績開始回落,暫且認為是與車隊磨合的問題。
今年就尷尬了,進了Prema,本來想大幹一場,結果小舒馬赫也來了,會變成什麼樣我覺得你們都懂了。
葉一飛目前也在跑歐洲雷諾方程式,贊助情況不明,國內似乎也沒給足夠的關注。成績目前還不錯,第六站德國站上了一次第三。
目前為止,他們的家庭似乎還頂得住。不過……如果在F3耗了太長時間,超過3年,那麼基本跟F1說再見了。
需要的是贊助商的鼎力支持才能獲得足夠的關注度,進而獲得更多優質的資源。目前來看,以國內99%靠家庭財力頂著跑賽車的現狀還很難改變。
我不認為中國車手的實力跟歐洲有什麼很大的差距,無非就是「一般」的家庭去到歐洲支付不起好車隊的費用,以及沒有一個系統的訓練環境,導致了之後的上升空間被限制,最後無奈只能放棄。
簡單答一發吧,你問在中國,如何才可以成為一名F1賽車手。
其實這個問題真的真的太簡單了
首先第一個辦法!
睡覺!
第二個辦法就是
你家纏萬貫,巨有錢,看清楚,是巨有錢。
這兩個辦法都可以助你成為一名F1賽車手。
沒錯,這裡是中國,而F1賽車手,中國就沒幾個,一個非常非常冷門的職業。因為在中國,賽車手被多一半的人認為,這是富二代,飆車黨,最不務正業的職業。所以想弄出名堂,沒點資金支持,那肯定是費勁的。所以……
定個論,目前而言只能出國。
F1這項運動,對黃種人身體素質弱帶來的影響反而並沒有別的運動如游泳籃球那麼大,儘管也要求具備強大的心肺能力、頭頸與手臂力量和抗G等等,但是這些都是可以訓練的,中國連航天員都能培養出來。
最關鍵在於,沒有汽車文化和賽車文化,沒有成熟的汽車工業,也就是說,沒有合適的培養環境,缺乏專業訓練的基礎。
對賽車手培養的條件也是很苛刻的,中國現在有錢人非常多,但是三四歲送出國,十幾年花個幾千萬,能承受如此投入的家庭在中國也是前百分之幾的,基本上相當於賭博,如果練不出來,就不得不以近乎零基礎轉行別的工作。
如果每年只有一兩個人出去,那短時間裡想出一個F1車手,並不容易,我記得日本有個F1車手叫佐藤,可惜我不是很了解他的培養過程是怎樣的。無論怎麼說,日本在汽車這方面是比我們領先的,毋庸置疑。
我們想出F1車手,就需要更有魄力。
有一種最實際的方式方法,買台Xbox one一份Forza7和F1 2017的電子版,一套fanatec的方向盤和剎車套件最後再加一套playset的f1模擬座椅(就是那種躺著的座椅)用不了很有錢大概也就5萬左右,在家裡都可以體驗F1的樂趣
首先你要有天賦 讓後你要很有很有錢 缺一不可
基本沒有希望。放棄吧,有錢的多了去了,有錢喜歡賽車的也多了去了,不過也許00後的富二代裡面有可能出一個F1車手,不是那種F1,是能開排位賽和正賽的。如果真的很有錢,大概可以花個100-200億美金,自己組一個車隊,然後玩一年。
跑不了F1,還有F3和FE;
跑不了方程式,還有WEC;
跑不了非量產車外殼,還有WTCC和FIA GT;
沒有錢跑以上賽事,還有D1可以選…
以上皆為FIA場地賽事。
如果實在沒有什麼好路子往國際走,國內有POLO杯,有CTCC,有各大賽車場的賽道日比賽。
如果對場地賽沒興趣,國際上還有WRC和達喀爾。
如果沒有錢參加國際比賽,國內有CRC,有環塔。
還有更加神奇的東望洋。
遠一點,鄰國的日本。無論是北海道的拉力,還是全國巡迴的大大小小各種賽事,都是一種非常非常好的選擇。
賽車夢離每個人都不遠。更何況只要選擇好目標,賽車壓根不是傳說中那麼燒錢的運動。加油,努把力,夢想總會實現的。
方法1 準備1000萬練車,4歲開始練卡丁車然後慢慢升級,有可能一輩子卡在卡丁車門檻上上不了方程式賽車
方法二,準備3億,買一個F1車隊,就有席位開車了,不過你考不到超級駕照,還是免談
總結,超級駕照國際汽聯FIA是不會發給你的,所以不可能實現一個朋友平時玩FORMULA 3, 車子常年要全球運來運去。各種會費和開支動輒幾十萬上百萬美金。 跟這個相比,搞兩台蘭博法拉利半夜刷二環簡直就跟不花錢似的。
F1咱先別想了,畢竟燒錢又燒人。
但是咱可以先定一個小目標啊!(不是先掙一個億)
老祖宗都說了,干大事得一步一步有腳印的來,F1難搞是吧?我給您看看簡單的↓
卡丁車→雷諾方程式→F3→F2→F1
卡丁車這方面各位應該覺得沒有問題吧?賽道需求少,花費小,也不用開著拖車來回奔波。
然後呢再向另一個高度進發→雷諾方程式
雷諾方程式中國車隊和車手近年來表現非常不錯,我只關注過KRC車隊,前年他們好像就開始培養車手往F3進擊。F1不敢說多久能看到中國人的身影,田忌賽馬,用咱最年輕,成績最好,最有天賦的年輕小夥子去博F3是不是目標又近了一步?
好了,進了F3最好的目標就是要拿分站冠軍。最起碼得在F3混兩年拿五六個分站冠軍,然後再和車隊去更高級別的賽事……
F2比F1重要,為什麼呢?因為進入F2剩下的不只是拿分站冠軍那麼簡單了,還得預謀車手的未來,具體是哪年跟F1車隊簽約啊?哪個車隊合約到期要不要人啊,咱拿幾個分站冠軍,人要不要啊?到底是簽賓士還是法拉利啊?還是邁凱倫?當這些問題全部得到解決的時候,就可以完成所有車迷心中的驕傲了!咱中國人也可以上F1了,不錯誒!
然而,很多事情進去了並不是全部,F1那麼多車手,能拿冠軍的又有多少?混的好了多簽幾年,混的不好嘛還真不好說……
我就不談錢了,畢竟這運動也不是錢說了算的,我只希望中國人能儘快進入F1賽事,我也希望中國的賽車和車隊可以進入F1
……………………………………………………………………………
昨天寫的回答,今天就看到了小夥子已經在日本F3拿到第9名!哈哈!
F3已經有中國人的身影,F1已不遠!
(那個啥,圖片我是從KRC公眾號下載的,懶得沒去水印,侵刪!!)
目前看來五年之內我天朝沒有可能出F1車手
這半年也相對接觸過一些賽車運動相關項目。
多少也見過一些低級別賽事的事情了。
哪怕是最低級別的,都不是你我一般人能企及的玩意兒。
真要有心。
天賦你得保證自己能成為全球的前50有天分的人.為什麼這麼說的理由是,剩下能保證你戰勝後30人能擁有一個前20固定F1車隊座艙位的前提就是。
錢。
之前因為一些事知道見過一位混血小帥哥。在我看來很有天賦,自己跑*FR賽事。
年齡,血統(他爹是X國人,本身似乎有賽車運動背景),家產。
強勢如他在圈子內也就只是個一般水平。
何況是純國人。
托德前段時間有句話說的很對。上個世紀後半,汽車文化,汽車運動如火如荼的原因在於一方面是戰後嬉皮士運動和反戰思潮衍生的消費文化。其二就是汽車運動汽車文化本身是有一種社交屬性的。而當時的汽車社交算是一種按社會階層和消費文化認同進行的自我劃分。
前段時間保時捷勒芒奪冠,幾乎所有的保時捷車主和經銷商都在各種轉文慶祝。而如果豐田奪冠,我怕是絕大部分豐田車主連勒芒是啥都不知道吧。
但如今,社交軟體社交網路的發展直接衝擊了汽車的社交成分,所謂的車友會也只能集中在極小眾中。因此連帶的賽車運動逐漸式微也是合情合理的。
至於我國。早沒到談本土汽車運動的時候。我個人持悲觀態度,也許我國大眾化的汽車文化,在高房價高生活成本的基本盤上,根本就培養不起來。
我不知道答案,但是看到題目很有感觸。
要說3歲看老,3歲沒開始背唐詩已經開始認車了。
13歲受頭文字d影響背著家裡開樓下改裝店的車。
高考結束後想去參加上海的polo新人杯,當時要求挺低的最眼前的問題就是20萬。
出國後,不死心去拉斯維加斯和亞特蘭大參加camp,當時在小組裡是第二,不心動是不可能的,但是工作人員給我一個清單,我只記得末尾一個美元符號接著一串數字。
現在,我在為那串數字而努力
看看程從夫,想想馬青驊,連董荷斌這樣的人都算上了也沒出個像樣的F1車手,可想而知中國車手距離F1有多遠。
體制不支持,廠商不重視,民眾不理解……賽車跟我們的文化、經濟、信仰,發展有太多衝突,或者說這裡根本就不是賽車的地方。
從短期來看,想在賽車界達到巔峰成就,首先得拜託這個烙印,以全新的身份融入這個世界,獲得了家庭,贊助商,廠商,經紀人的全力支持後,再想想F1吧。
等韓寒二胎如果是兒子看看會不會給他玩賽車。
女性f1車手可能性不大。
買輛比亞迪F1呀 要不了多少錢 而且只要C1駕照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問問下面這個問題:
在中國,怎樣成立一支F1車隊?
如果要成立一支廠商車隊,估計大家等到孫子那輩或許還是有希望的…奇瑞,長安,吉利,一汽、上汽、廣汽…大家覺得誰有希望…
如果要成立一支贊助商車隊,那得看賽車運動在國內何時能重新贏得巨大的關注…但看看現在,央視多年不播F1,上海大獎賽冷冷清清…好好的世界第三大賽事,如今在國內的地位搞不好還比不上什麼環青海湖…自行車賽…
如果上面這個問題沒答案,那就意味著中國車手無法通過走後門的方式進入F1,換句話說,卡西基揚或者佐藤琢磨那種辦法是沒得選了。那靠什麼呢?
你得有錢…非常有錢…像斯托爾那樣有錢…
你得有天賦…很有天賦…像維斯塔潘賽恩斯那樣有天賦…可惜要有天賦你得首先有個有天賦的爹…
以上都沒有?老老實實高考吧。
推薦閱讀:
※中國為什麼出不了優質葡萄酒?
※雙獨夫妻可生二胎的規定,會不會導致非獨生子女在擇偶的平衡體系中受歧視?
※如何看待「台灣漁民:以後到沖之鳥礁捕魚懸掛五星紅旗」?
※為什麼英文里「中國」古稱 Cathay?
※香港為中國今天取得的成績驕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