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效果與針數的關係問題?

我覺得這應該是個挺白痴的問題了吧,最近在縣醫院康復理療科見習,一主任給一個病人扎針,旁邊病人家屬一直讓多扎兩針,然後主任就扎了快30針,我就不明白了,這針灸效果和針數有關係嗎?


「葯(穴)不在多,中病即可」。請記住好的針灸醫生臨床取效的法寶是辨證準確、取穴精少、手法嫻熟、療效顯著。


謝邀。
這個問題我講兩個針灸醫生,都是三甲醫院針灸科的醫生。
一個扎針針數很多,尤其對於頸肩腰腿痛的疾病,局部取穴,效果很好。但是治療內科疾病的時候,僅用很少幾針,甚至一針也可立馬見效。
一個無論什麼病,針數極少超過10根,效果也很好。

總體來說,針數仍以少為佳。這就需要準確辨證取穴,不是盲目的隨便扎。並不是很多病人認為的扎的數目越多越好。其實很多時候幾根針就可以治病,但是針刺一次至少也得幾十塊錢啊,病人總覺得自己吃虧,非要多扎幾針。而殊不知,針數太多可能會影響療效。為何?

針刺治療還是通過針刺激經絡穴位,調節氣血而起效,如果針數太多,則有可能會擾亂調氣的效果。另外腧穴的配伍之間除了有協同作用亦有拮抗作用。所以針刺治療最佳的方式是少而精。

但是臨床確實也有不少扎針很多效果很好的。。。只是個人更傾向於少而精。如方子,開個幾十味葯,藥物之間的性味都亂了,治病也就沒有方向突出了,針刺也差不多。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 丨空谷幽蘭丨 (TCMkgyl)


有些號稱學中醫的一下就讓我炸出來了吧,感情你們就半拉膀子佩服,別給中醫藥大學丟臉了好嗎?
——分割——
人體正經上共670個腧穴,不算奇穴。不懂中醫還在這紅口白牙黑,真不害臊,做足了功課再黑好嗎,別開口就讓人笑話。
——分割——
針數多的原因有大約這麼幾種:
第一,針灸目前有兩種收費,一種按照次數,一種按照針數。按照針的根數收費自然多扎多來錢了,比如一針五塊錢,三十針就是一百五十快了!

第二,這大夫水平不行。針灸講究取穴少,手法純熟。你給人紮成刺蝟不算你的本事,厲害的大夫用針基本都是個位數。這點 @蔡曉剛 前輩已經說的很好了。

第三,真的需要這麼多針。有些疑難雜症,比如偏癱或者強脊、肌無力這類的病,真的需要這麼多針,靠的就是強刺激讓其功能恢復或者維持。

你說的這種情況應該是,第一種情況,一般主任醫師水平不說高也是差不多的,估計是醫院為了創收。

至於厲子卿和五葉這倆人,你就當他倆不存在就行了!


我個人認為扎針越佩的針灸越少能解決問題的才是牛人,就像一味葯就能治病的,高手!幹嘛配那麼多針呢?說白了是因為對自己辨證沒信心,(某些醫院是按照扎針數收錢的,增加創收)擔心沒療效才像種蘿蔔一樣全身扎滿,那個場面我自己都怕,對某些害怕針的患者心理上又何嘗不是另外一種傷害?

但是臨床有些患者根深蒂固覺得扎針多多益善的!那就滿足他們心理需求也是療效的一部分呀不是嗎?但需要慢慢去解析的。


大多時候針越多時間越長越傷正氣,患者要求為了不引發醫患矛盾就挑些無関緊要的小穴位好了。


沒關係。
不過醫院收費跟扎了多少針有關係。
有些患者(家屬)覺得扎的越多越牛逼,以及錢都交了不能便宜了醫生。
有些人本來三五針就可以了,可是不能只三五針,所以不是很需要的針都是貼著皮下輕輕插一點點,你可以觀察下。


1.廣撒網,撈魚。
2.痹症,痿證起到刺激效果,疏通經絡。
3.滿足病人
4.創收


針灸幹嘛要取穴精少,針灸只治病,又不致病,
全能型的,萬金油都沒針灸牛。
必須得多扎,扎多了就當送的,扎一針還五塊呢,一下送你三百多針,值1000多塊呢,這麼優惠的事,你上哪找去,對吧。原來穴位有670個,哇,發達啦,多送了一倍。超值大贈送。
670個穴位全給紮上,廣撒網,多捕魚嘛,扎得多,有效就多。有病治病,沒病還能防病。


古代針頭粗,現代針頭細,現代的針打不出古代那種感覺和效果,所以針灸聚英、針灸大成里有許多穴位禁刺,就是因為古代針粗,一針下去刺破大動脈、刺壞刺斷神經
現在的針細,多打點沒事,手法里針頭朝向,順經為補,逆經為泄,仿此,補——我都是照著經絡方向,這條經上的穴一個個打過去,瀉——逆著經絡方向打,經上穴反過來一個個打過來。反正針細好打,病人心裡花了錢也希望多打點自己覺得回本。細針得氣,只能憑患者自己訴說。我自己針術不精,打細針下沒有那種魚咬鉤的感覺。可能粗頭針下去會有?
打針是要上癮的,病人酸麻脹並快樂著,打得多心理安慰也是治療

讀《針灸大成》的時候,裡面環跳穴《素注》針一寸,留二呼,灸三壯。查了下漢代一大寸2.77cm,那時還想,怎麼打這麼淺,這樣有效果嗎?現在的長針,打個5、6厘米也沒問題,要麼就是那時的人臀部肌肉不豐滿,要麼就是針粗,才會只打這麼淺,不然病人要痛死!這麼粗的針下去,能不得氣嘛

再看禁針穴歌:
腦戶、顖會及神庭,玉枕、絡卻到承靈,顱息、角孫、承泣穴,神道、靈台、膻中明。水分、神闕、會陰上,橫骨、氣沖針莫行,箕門、承筋、手五里,三陽絡穴到青靈

好多穴現在都能打,怎麼就不能打了呢?那就是因為那時的針粗啊,容易打壞。

清朝上面最細的針頭0.7mm,現代我們用0.40mm就最粗了,更何況那時針還能通體渾圓嗎?我是不信

民國建國初最細的針和我們現在用的差不多,對比清朝的針,打進去能一樣嗎?

所以,古代的針給你來個30下,人可能就虛脫了,這麼粗,能不痛嗎?多打自然會傷氣。現代的針具進步了,進針都沒感覺,古代進針可是要咳嗽一聲轉移患者注意力的。你看看百證賦,都是兩三個穴治一個證。現在打針,我傾向於多多益善,因為不怎麼傷人呀


選自《清代及近現代傳世針灸針具實物舉例》伍秋鵬


一年前,鄙人師傅在中醫院扎針是按次算,並非按針算。

內科疾病會採用傳統方法,依照經絡和穴位來施針。
外科疾病的治法就多了,比如粗毫針、刃針松解肌肉組織、注射針排關節積液、三棱針放血等等。

一般來說,內科疾病需要留針,針數更多;外科治療痛症必須強刺激,普通毫針用處不大,留針用處也不大,常常是那「關鍵一下」的刺激緩解了患者的癥狀。

不同醫院的收費不同,我們醫院的收費算非常廉價了。單價是5針/15元(區級中醫院)。
師傅習慣於不管扎針多少,留針與否,打單統一開20針,也就是60塊,賺不了幾個錢當做好事了。

去年下半年師傅病了一場,現在身體還沒完全恢復,想著讓門診量低一些,今年年初上班就把價錢提高到了80元左右。

我們開玩笑:今年多配了兩張推拿床,要趕緊幫科室把床錢賺回來。


其實現在很多醫生都是被治療,患者會各種比較,說你的收費,其他地方給他的治療,你解釋了人家又不一定相信,索性就在自己的理解上適當給病人一些安慰性的穴位扎針,患者覺得你好說話,療效也沒有影響,何樂而不為呢?


針數越多,效果越好,不過這是有前提的。
傳統針灸,很少有30針這麼大的處方。但針灸針只是一種治療工具,並不是用針灸針治療都是以中醫理論為指導。比如銀質針,平衡針,圓利針,肌筋膜激痛點等等。
軟組織外科學鼻祖宣蜇仁教授的密集型銀質針便是此類針數極多治療軟組織疾患的代表,往往一條肌肉就有幾十針,效果很好。而且銀質針的直徑達1.1mm。普通針灸針的直徑一般0.3mm左右,治療一些軟組織疾患的效果比較差,就像藥劑量不夠效果不好一樣,所以增加針數,增加直徑,可以增強療效,當然是在有的放矢,而且適量的基礎上。傳統針灸的圍刺法也差不多是此理。
回到這個病例,如果患者病位多病變範圍廣,針針在病變組織,30針無可厚非,但如果是因為患者,家屬要求而增加針數,就需商榷了,因為我臨床中看到很多醫師是像插秧般,廣撒網,沒有針對性,這樣的療效就很差。重點不是針數,而是有效的針數。
其實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多針,粗針雖然效果較好,但是患者不易接受,所以每個針灸醫師都想以更少的針,更無痛無創的方法去達到相同甚至更好的效果。


這妥妥的偽中醫。

中醫針灸豈是和數量有關的。關鍵只扎對地方。

為啥拉奧不敢動沙烏撒? 因為打那麼多拳,沒用,對方照樣活蹦亂跳。 後來拳四郎發現對方穴位是反的,很輕鬆就干翻了沙烏撒。


我們老師說過——
有時候治療就是一針的事情,多出來的幾針一是安慰患者,不然你扎一針,不懂的患者會質疑。二就是為了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讓別人看不出你到底哪一針是真正的核心。


首先中醫講究的就是辯證,不同的病症,有不同的取穴方法,可能實證熱證取幾個穴位點刺放血就好,虛證萎證可能就要取穴數量增加,可能會需要十二經絡的通調才會達到治療效果,而且你又說你在康復科見習,想必裡面的病人多是半身不遂,腦出血後遺症等,這樣的病人,只有物理性的強刺激才能讓他們恢復,家裡面人要求多扎幾針也是情有可原的,


切記,最重要的是辯證!!!!!辯證!!!辯證!!!!


一個部位一百塊錢
這樣就能擋住那些整天佔便宜的病人


取穴貴在精,能少則不多


———— 04/07/2017 第一次更新 ————

導師的一位多發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患者已經接受針灸配合針刺治療十餘年。該患者最大的不適即骨骼肌的緊張拘攣感,按壓有疼痛感,已經嚴重影響到睡眠、步行等。而目前,並沒有最合適的治療方案,我們能做的只有緩解癥狀:找到疼痛的肌肉,在痛處針刺。所以,每次治療使用的針數,超過100根。

———— 以下為原答案 ————

療效是唯一標準。患者承受能力是唯二標準。

「用穴少而精」的正確前提是病情的確僅需要這幾穴、這幾針、這幾壯。少數針灸醫師可能覺得「應該」針刺少一點甚或幾針幾穴而已,因為自己的職稱在這裡,扎多了似乎不符合「主任」、「教授」的醫術水平。所以,首有病而不問其變取之足、腑有疾而不聞其訴取之背。隔山打牛、一針就靈的情況似乎很和諧、大家很開心。

而多數針灸醫師並沒有這種傾向。扎多了反而增加出血等概率、病人和自己也會耗氣,浪費時間、後面的隊伍還排著,哪裡有這個必要?更不用說,這個療效也是以安全為基礎的。

所以,你的病情需要針刺多少,就應該用相應的組穴。

然後就是患者的情況了。這個很容易理解,有人緊張、恐針,有人享受針灸。不同情況,自然應該加減得當。


沒有關係。效果在手法。


沒關係,根據醫生習慣吧,我比較喜歡針少。有些病人會不知道,要求針多,認為針多好。一般我會堅持自己。謝謝


推薦閱讀:

TAG:中醫 | 針灸 | 中醫治療 | 中醫內科 | 中醫實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