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中,所謂「塑形」是個什麼概念?
經常聽到塑形這個概念。甚至有說法,5RM以下,提高最大力量;8到12RM增肌,12到15rm塑形。
可是我始終不知道所謂的「塑形」到底是指什麼,是通過怎樣的原理達到的?
如果指的是減脂,一般來說公認不存在局部減脂的情況。都是先瘦四肢後瘦肚子。那麼所謂的是手臂塑形練手臂,背部塑形練背部,就不成立了。
如果指的是,讓肌肉的形狀更好看,比如胸肌更平,而不是凸起中間一塊。可是肌肉都是先中間增大再兩端增大的,應該也不存在通過小重量的訓練先增大兩端。
如果是提高分離度。因為我自己還沒有接觸到這個階段,我想分離度主要還是靠的肌肉尺寸和體脂率的,終究還是增肌和減脂的問題。
疑惑很久了,望指點迷津。
個人認為,塑形的概念是存在的,但是說法「5RM一下,提高最大力量;8-12RM增肌;12-15RM塑形」是錯誤的
目前看到的回答當中,有人解釋了塑形的概念,以及如何塑形等等,有的回答認為塑形只是一個商業概念等等。
塑形的概念是怎樣的,個人認為是通過減脂或增肌的手段,從每個人不同的身體狀態出發,進行相應的訓練(原回答為體能訓練,不準確),從而達到這個人對體態的目標。
為什麼12-15RM塑形這個概念是錯誤的。
5RM以下,提高最大力量、絕對力量和速度力量
6-12RM,發展小肌群力量或增大肌肉體積
12RM以上,發展力量耐力
從上面我個人對塑形的理解的角度來看,塑形本就不是一個單一的運動目標,因此也更加無法通過某一種單一的訓練方式達到這一目標。而發展力量耐力這種方法,個人認為更加無法達到這一目標。
班裡有一個男同學,這個男生體脂很低,常年打籃球,耐力和速度表現比較好,欠缺的是力量素質,而且這一動作已經進行訓練三個月以上,可以默認他對於動作的掌握已經達到目標,然而在健身房請的私教給他的運動處方就是深蹲做組15-20RM。個人表示不能理解。(雖然根據 @楊淙淙 指出的最新的依據來看,對於下肢肌群15-20RM來增肌也是可以的,然而我個人還是認為對他來說更好的訓練方式並不是15-20RM。)
強度、組數、次數與發展力量的關係
——《體能訓練》
(另外,我的這本參考書籍可能數據和觀念已經比較老舊了,如果大家想要最新的數據,請參考 @楊淙淙 的回答)
看到這個問題好眼熟啊, 才想到我兩個月前就在知乎問過了?
截至發稿時,目前已有包括我在內的3個人關注,和一個回答。題主的人品好,都20多人了,還有這麼多的回答。其實我並不意外,因為我在知乎上的問題,從來都不招人待見。
我始終把這種局面當作激勵我自己找出答案的動力。
而且也不太有興趣提問了,比如最近我有一個問題,看國外的健身視頻里,有的管教練叫 trainer 有的叫 coach 我就挺想知道有啥區別。後來想了想,還是算了,問了也白搭,有些事兒啊,還真是得靠自己,祝你能遇到滿意的答案!
當然時至今日,我聽到有人說「塑形」這個詞還是會不禁好奇的問問啥叫塑形,然後追問,誒,你說的不是減脂嗎?你說的不是增肌嗎?因此得罪了不少人呢。
是不是塑型和你做的次數沒有關係,只要你是做某種同樣的動作,生理學上發力過程都是一樣的所以鍛煉的部位也都相同。比如你想一個渾圓的肩膀就需要不同角度和動作的刺激它,單純的改變負荷與重複次數並不能達到這樣的效果
我一直認為,「塑型」是個吹出來的辭彙,感覺就像「body building」,只是翻譯成「健美」,很多人想到阿諾羅尼這些,覺得噁心,吹成「塑型」,就容易被大眾理解並接受,當然,只是我覺得哈。偏要說理解的話,就是把鬆弛的,變成緊緻的,甚至美觀的。
直觀體現在數據上,就好比男孩子,75kg,體脂率20%,練成75kg,體脂率15%,甚至更低,甚至追求肌肉的形狀,大小,分離度等等。
體現在訓練上,純有氧,不做力量,是減重。有氧加力量,是塑型。至於多少rm怎麼樣,我覺得在和塑型一起出現時,很大程度就是宣傳塑時的配套辭彙,人家才不管有沒有用。
沒什麼特別的 也沒什麼特別大意義 可能更偏向體態和形體方面的改良吧 主要是為了寫在私教技能欄上顯得好看?
健身還沒發展到一門嚴謹科學的程度。
減脂、增肌、塑型三個概念,你問的人不同,
給你的答案也不同。
從實踐角度看,三個概念是一體的。
沒有較低的體脂,發達的肌肉、清晰的線條,
談不上有好的形體。
與其辨析概念,不如踏踏實實的訓練。
通常增肌、減脂不在同一時段進行,
增肌以阻抗訓練為主,至於多少RM最有利於增肌,
要看個體情況,差異太大了。
比如,羅尼,大部分動作都是10-15RM,而且常年不改變訓練動作和飲食結構。
再看,凱格林,大部分動作都是20、15、10遞減,三組換一個動作。
孰優孰劣?沒標準答案!
只能根據訓練效果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
但有一點,要全面訓練,初期就要特別注意。
一是單塊肌肉的各個細節要照顧到。
比如胸肌,上中下部,內外兩側,要全部照顧到,切忌不要只顧追求大。
不少健友迷戀大胸,一味追求緯度,忽略了全面,幾年下來,多半會畸形,最常見的就是外側發達、內側塌陷,就是一坨肉疙瘩,十分難看。
二是各個部位肌肉的發展要均衡。
胸肩背腿手臂比例均衡的身材看起來才漂亮。
此處要特彆強調背、腿,新手最容易忽視的部位。
做到以上兩點,再把體脂降低,你心目中的身材自然就成真了。
最後,實踐領先理論,堅持勝過一切。
祝你成功。
我個人覺得塑形是一個范指,包含的東西可以有很多。比如 雕刻線條 調整身材比例 甚至增肌 減肥 矯正不良體型 都可以算是塑形,因為塑形全稱就是塑造身體形狀嘛……
一般人以為的塑形只指前兩個
「塑形」,字弄錯了,是「塑型」。這完全是一個根據流行文化弄出來的商業概念,大概可以理解為「塑造成符合大眾審美的體型」。
那麼這個大眾審美,是跟著流行文化而改變的。在中國多數人認為女性就該腿細,即便現在也還有不少人認為腿是越細越好;可是去了歐美,就沒人這麼看了。既然是一個文化的、審美的問題,這就往往非常糟糕,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沒有什麼對與錯了。
至於做幾下會怎麼樣,近年來的論文、數據也早就不支持「5RM以下,提高最大力量;8到12RM增肌」這麼簡單了。建議你不要再這樣考慮健身,先從自己健身的目的、目標著眼,有所取捨,不要盲目聽從那些早就過時的東西來對待自己的訓練。
願意的話,可參考拙文:https://zhuanlan.zhihu.com/p/24387491
塑形的意思,很直白,就是塑造(往嚮往的方向改造)體型。
所以什麼「,5RM以下,提高最大力量;8到12RM增肌,12到15rm塑形。」
不過是健身行業三流營銷人員背誦出來的三流話術。
但是這對一些無知的客戶是挺有用的,一提塑型,他們的腦子裡產生的印象就是那種 有肌肉,有線條,塊不大,比例好的內衣模特(男女皆有)
所以這就是一個商業口號而已,你拿來驗證科學現實,自然就會迷惑。
我理解「塑形」就是
0. 先有肌肉量做底子。目標體重的110%~120%開始減
1. 用健美的方法練很多對運動表現幫助不大的小肌群(當然也要先練大肌群)
2. 通過飲食改善肌肉分離度
3. 配合有氧訓練降低體脂
用英語比較好區分一些
Bodybuilding 健美 追求肌肉肥大和分離度 現在也分為natural(用藥)和非natural(不用藥)兩種了
Physiques 塑形健美 不要求肌肉肥大和絕對緯度 對肌肉分離度有要求,就是各類硬漢演員和模特的身材。也是大多數男生嚮往的身材
比較壯的physique選手(可能也用藥了)
比較適中的(youtube上超火的自重訓練選手,calisthenics,自重訓練)
偏瘦一些的,比如郭達斯坦森,基本上比正常人壯不了太多(郭達作為跳水運動員時期更瘦)
至於訓練方法什麼的就不多說了,沒肌肉量做底子,說再多也沒用。
塑型啊~
就是根據你自身條件,(骨架比例,身型,肌肉脂肪量……是否體態問題)
一般是先把體態調整到正常狀態
然後根據最適合的訓練計劃以及飲食(每個人都不一樣)達到塑造理想體型的目的。(需要時間以及適當的改變計劃以及訓練方式)
5RM,動作基本會變形,比如杠鈴彎舉的左右手平衡不一致……)
關於局部減脂的:根據個人觀察,通常肚子大腿緯度變化比較明顯。
對於「所謂的是手臂塑形練手臂,背部塑形練背部」
我認為這個看人,一個體脂低的人,想要塑造手臂/背/胸/腿……線條,可以通過鍛煉,調節肌肉比例,但是,體脂高的話不適用,所以我認為的塑型是矯正體態問題?減脂?增肌(當然如何操作看每個人的情況而定)
「想胸肌更平,而不是凸起中間一塊。可是肌肉都是先中間增大再兩端增大的,應該也不存在通過小重量的訓練」
這個問題還是看天賦的,每個人的胸型不一樣,胸並不是由單獨一塊肌肉構成的,可以通過不同的訓練方式,不同的角度刺激。
「提高分離度」
這個需要特別努力以及特別注意飲食……比較難,通常關心的是腹直肌分離度吧,體脂12和6是有區別的。
手機寫的,不知道說了什麼鬼,希望有幫助~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