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狗》(Shoe Dog)這本書好在哪裡?

nike創始人寫的shoe dog好評一片,這本書到底好在哪裡,我想選它做讀書分析報告,可行嗎?


磨磨蹭蹭小半年,終於把這本書讀完了。倒不是沒時間看書,而是這本書的內容,確實和期待的有差距,所以讀的時候提不起興趣。這無關書的優劣,只是我自己對書的內容有別的期待。


讀完書後最大的感觸?


嗯……看著歷史,用現狀去做比對和參考,會發現很多恐怖的事情:

曾經領先耐克這麼多這麼多的阿迪達斯,現在居然會在生意體量上被耐克反超那麼多那麼多,最近兩年才稍稍打出了像樣的反擊。這是讓我最唏噓的一點。

當時想搞垮耐克的匡威(書中有詳情),後來直接被昔日的對手收購;如果我是奈特,一定會好好享受那一刻的快感……對不起膚淺了。

現在做網路營銷時還喜歡以『耐克鼻祖』或者『耐克也要管它叫爸爸』自居的鬼冢虎,當年居然把奈特折騰成那個樣子。在讓美國小伙痛苦的同時,他們也堵上了自己做大做強的門。如今在耐克面前整個 Asics 都不是對手,遑論 Onitsuka Tiger。

讓耐克徹底爆發的 air 科技,德國公司居然有機會在美國人之前先得到它,但阿迪達斯卻錯過了這一項『Game Changer』級別的想法。嗯,這故事是不是很類似?比如喬丹和阿迪達斯的故事,比如勒布朗和阿迪達斯的故事……

現在的超級巨無霸,居然這麼多次在生死邊緣徘徊。我覺得幾乎半本書都在寫奈特生意的生死跳躍……看著今天這樣的龐然大物,真是感覺太奇妙了。我想,奈特在回憶這一切的時候,更會感慨萬千吧。

還有就是,很多耐克現在廣為人知的做法和習慣,都能在這本書中找到起源;

耐克用李娜和劉翔來命名位於上海的總部大樓時我還一臉懵逼,現在知道這是奈特時候就定下的傳統;早就聽聞耐克員工會不停調整崗位去擔任不同的角色,原來也是創始人們留下的做法;一直以來都讚歎耐克的廣告與眾不同,原來也是有跡可循……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最後是,行業里流傳的金句:零售業最重要的就是現金流。


在去年下半年個人狀態最差的時候看完。由於也非常熱愛運動,在創業,同時曾經去過尤金和耐克總部。所以個人感觸非常深刻。其中有3個方面的表述很獨特。

首先是創始人精神。這是一個被誤解的概念,很多人覺得只要自己出來做生意或是創業就是有創始人精神了。但大部分人出來開公司基本是基於原有資源或者之前公司的商業模式自己干而已。但是奈特一直想的是一雙更好的運動鞋。這種意願讓他願意承受很多的壓力和失敗的可能,而且有足夠的耐心。比如為了公司的生存去打另外一份工,承受很差的辦公環境。長期的家庭經濟壓力。而且這些都不是被迫的,而是自願的。菲爾.奈特的工作能力和學業背景都能讓他找一份輕鬆而且經濟回報不錯的工作,甚至他放棄一定的創新和企業發展速度也能讓自己過得更輕鬆一點。但在鉤子上市前的10多年,他和團隊一直承受這種壓力。這才是創始人精神,有短期經濟利益至上更宏偉的目標。

每當看到奈特碰到的經濟困境,我都感同身受。在這次創業的3年左右時間內。我計算過自己的基本開銷,每個月 6000塊是我對自己能容忍的最低生活成本。如果我連這個錢也沒有我就不堅持了。在創業前年,我一直沒有拿工資,花自己的積蓄,而且不斷的用積蓄填到公司運營中。15年底拿了Pre-A 之後,每個月也拿非常低的工資。這個行為外人看起來非常傻,3年時光而且我有很多其他方面賺錢的選擇,可是我內心有一個對自己做的事情的期待,這樣的業務和服務是更好的體驗,而且獨創的形式。

包括書中談到的長跑運動員,普利方丹。他被視為耐克之魂,也承載了奈特對鉤子精神的一些詮釋。這個詮釋是不光要獲取勝利,而且要用普利方丹式獲取勝利。真正的勇敢和一往無前。就是一直領先,承受比賽的節奏和風阻。沒有跑過比賽的人很難理解這種感覺,全力輸出向前不僅僅是種體能上的強大,而是精神上的勇敢,有自己內心的擔當和榮譽。這種感受很難描摹,卻又讓人充滿力量,我也曾經在漫長的比賽中忍受惡劣環境和高強度的身體壓力,在比賽終點前暈倒。但是一個真正的跑者的字典中沒有懦弱。奈特參加過波特蘭大學的田徑隊,不是一個天賦很好的跑者,但他能夠理解那種執著向前的感覺,在整個經營過程中帶有一定理想主義色彩,這也往往是很多企業在創始人時代能夠做出超越時代的洞見和行為的原因。

其次書中談到了對跑者來說跑步是什麼。對很多人來說不過是種健身方式,但是對熱愛它,依賴於它的人來說,這就是承載生活的一種選擇。奈特在書中反覆描寫在多年中,每次逆境時,他都將壓力,情緒安放於跑步之中。那一段的獨處對於一個生活自律,沒有太多嗜好和排遣方式的人來說簡直是唯一的支撐。去年下半年,融資不順利,公司內部核心同事離職,業務動蕩迷茫的時候。我又開始規律的訓練,壓力越大的時候我越多的訓練。11月初的時候在奧森參加了奧森100的比賽。11小時32分跑完107km。雖然成績不算快,但是在完賽的那一剎那,彷彿所有的勇氣都回來了,所有可以重新慢慢開始似得。就像奈特在書中寫到自己重新恢復訓練節奏獲得的一切一樣。

另外一個很特殊的地方在於對創業本身真實的描述。創業哪有那麼多轟轟烈烈,大部分時光都是在勉強支撐的狀態。創業既不光芒萬丈,也不熱淚盈眶。只是一點點的支撐向前。書到鉤子上市噶然而止,全書沒有「英明神武」的自我標榜。只有初創過程中艱辛的18年,隨時面臨競爭,現金流斷裂,業務和團隊崩塌。對於82歲的創始人來說對年輕時的回顧,這回顧充滿真情流露。相對國內很多成功人士的自傳相比,奈特呈現了鉤子在早期的所有不堪。沒有在商業上指導江山,沒有各種方法論。鉤子幾乎在奈特的意願,興趣和直覺的驅動下走向一家偉大的公司。

這一切都非常真實。一切不是生而偉大,而是被創造和塑造的偉大的。

「懦夫從不啟程,弱者死於路中,只剩我們前行,一步都不能停……」 書中這句話伴隨我度過去年最困難的3個月時光,每當自己覺得堅持不下去時,就會在內心默默念,再找時間出去跑跑。

那3個月時間我跑了超過 1000km


在春節期間讀了Nike創始人Phil Knight的自傳《鞋狗》,寫一點自己的感想吧。這本書確實超預期,一方面內容上很樸實、誠懇,像是衚衕里的大爺娓娓道來過去的故事——無論是牛逼的,還是難堪的,都不遮掩;另一方面翻譯得也很流暢,基本沒有生硬的感覺(居然是毛大慶翻譯的),如前言所說一翻開就停不下來。

順手查了一下Nike的股價和市值,81年上市以來已經翻了359x(同期標普漲了16.7x),目前市值已經有866億美元(15年高點接近1000億美元)。真是地地道道的大牛股。但這本如小說般的創業史,筆墨主要集中在63-80年,即創業的前半程,上市之後的公司運營較少提及,可以說是一部獨角獸的前傳。

(Nike上市後的表現遠超同期指數)

  • 獨立品牌前,先做了7年鬼冢虎的代理商

有趣的是,作者花了一半的篇幅講述在美國代理銷售鬼冢虎(Onitsuka Tiger,後來併入了Asics)的故事。耐特在1964年創辦藍帶體育(和自己的教練每人湊了500美金),從最初的戰戰兢兢談代理,到連哄帶騙地拿下美國獨家,再到秘密研發自有品牌,最後打贏和鬼冢虎的官司,作者講了一個屌絲逆襲又始亂終棄的故事。作者第一次和鬼冢虎談代理權時的心裡活動,很有現場感:

『所有人又突然起身離開了。 這難道是日本人拒絕瘋狂想法的常用方式嗎?統一起身離開?我是不是揮霍了他們對我的敬意?我是失敗了嗎?... 血液中的腎上腺素驟然上升,甚至出現逃跑反應,我恨不得立刻跑掉躲起來。』

當然,這是耐特的版本,如果讓鬼冢喜八郎來講,很可能是『被始亂終棄』的故事。下面是藍帶推出自主品牌後的阿甘鞋,和鬼冢的那叫一個像啊:

(鬼冢虎的Cortez和耐克的阿甘鞋)

拋開是誰把誰甩了的陳年舊事,從發展路徑上看,耐特剛開始只做自己擅長的一端(只做銷售,不碰產品和供應鏈),逐步參與產品設計(提出加入緩衝中底,後來做氣墊底等),再做自有品牌,最後買工廠介入供應鏈。從1964年藍帶公司成立,到1971年開始做NIKE的自有品牌,整整7年多的時間過去了,公司也從1000美元起步發展到了年銷售收入160萬美元。

品類可能不同,但這個發展路徑值得今天的公司借鑒。最近我在思考,一個小的缺乏經營經驗的團隊,可能應當從2B的生意開始(如為大公司提供技術方案,設計諮詢,出售模塊等),積累到一定實力再直接2C推出自有品牌的產品。過去幾年撞牆的硬體公司/消費品公司,很大一部分是因為低估了直接2C的難度和複雜性。

  • 不要把12種發明都塞到一款鞋上

這是耐特老爺子的原話。即使是有十餘年經驗的江湖老炮,也是會犯錯誤的。1978年末,Nike推出了Tailwind跑鞋。

『這款鞋在埃克塞特研發,日本製造,是弗蘭克·魯迪的智慧結晶。它不只是一雙鞋,更是一個後現代的藝術品,突出明亮的銀色,置入魯迪研發的氣墊,擁有12項不同的創新點。』

結果,由於設計缺陷,亮銀色的金屬貼片與鞋面摩擦,很容易把纖維切斷,導致氣墊爆炸(跑鞋中的Boom7啊)。最後全部產品被召回,過半數的產品被扔進了垃圾箱。

1978年Tailwind的海報

無論貼牌還是自有品牌,敢於做產品的都是行家,能夠推出爆款產品的更是行家中的行家。但大多數消費者卻是小白。產品設計者通常傾向於加入多種創新的元素,希望用『12項發明』徹底征服消費者。但過多的創新點不僅讓設計難度,生產難度過高,通常也會讓消費者很迷茫,抓不到亮點。

  • 坎坷的融資歷程

Nike的創始人耐特先生是會計出身,某種程度上,前半本書作者在一邊控訴鬼冢虎的不靠譜,一邊哭訴銀行家們的短視和有眼無珠。藍帶公司前期運營的基本流程是:收集訂單——向銀行借款——打款給鬼冢虎後對方發貨——回購資金向銀行還錢。由於業務幾乎都是逐年翻倍的增長,藍帶公司本身的現金流始終非常緊張。在那個沒有VC的年代,耐會計只能看著銀行家的臉色生活,銀行不擴大授信額度,業務就沒法快速增長。

有意思的是,作者提到在1970年曾嘗試對外募資(看到矽谷有科技企業拿到了VC的錢),對外發出去幾十分BP。和多數創業者一樣,理想很豐滿:

『如果我們可以按兩美元的股價出售藍帶體育公司30%的股份,我們就能在短短几天內籌集到30萬美元。』

實際結果是:『我們以每股一美元的價格,成功售出300隻股票』,買家還是一位聯合創始人的母親。但從這個描述看,耐會計在1970年對Nike的估值是100萬美元,而在1980年上市時,市值是2億多美元。這種增長速度,在科技公司里也算是非常快的了。

  • 江山代有才人出

耐特同學當年能快速做大,原因當然有很多,但日本勞動力低廉的紅利應該是主要原因之一。『日本勞動力低廉,一家新公司藉此以6.95美元的超低價格出售此鞋。』性價比是王道,這和今天中國公司對外輸出智能機是類似的。

今天的運動用品是個競爭非常激烈的行業,科技、設計、營銷、體驗,真是一樣都不能少。耐特創業之時,已有阿迪、Kappa、匡威等等,後續又有新興的Lululemon, Under Amour等品牌。國產的李寧,特步,探路者等,也陸續在國內/香港上市,股價幾經起伏。猶記得15年UA起的很猛,國內無數媒體報道,結果16年阿迪憑藉NMD,Boost等幾款力作異軍突起,UA卻遇到增長瓶頸,真是打臉。總體上,近期的阿迪可以說是口碑業績雙豐收,耐克總體表現平平,股價上也反映了這一點。

總體上,這是本帶頭大哥講述美國60-70年代創業史的書,雖然年代久遠,但其發展歷程,經歷的挫折,還是挺有借鑒意義的。


我還沒看,卻被人問怕了。

我就說幾句。

Phil Knight 創造了耐克,把它變成銷售額300億的公司,單單這一樣,就沒幾個人做到了。

他稱霸市場很長一段時間,不像微軟和蘋果,可以互相競爭,要知道,有對手,是可以激發很大的戰鬥力的。

他就獨自一人,能夠做到拋離阿迪很遠,如何做到在頂峰,還一直突破,還一直鞭策自己,這很非以常人。

我也期待讀到他如何感覺到公司越來越大,然後採取什麼管理政策,如何面對過渡期,然後如何慢慢學習管理。

到最後,如何察覺自己是時候退位了,如何交棒給別人。

這些就是我想讀這本書的地方,等人送吧 。


沒有太多的成功學道理,就是平鋪著講述創業者的艱辛。創業本身就是一場修鍊。個人情感豐富,文字有趣。

文中一段:

我想要提醒他們,那些破除陳規者、創新者和反叛者後背上都有一個靶子,他們越是成功,就越容易受到別人攻擊。這並不是一家之言,而是自然規律。

我還想提醒他們,美國並不像人們想的那樣是企業家的香格里拉。自由企業往往會惹怒那些只會阻擋和反對的巨人們,他們會說這樣不行,抱歉,那樣也不行。事實一直是如此。企業家們一直被壓制,而且寡不敵眾。他們需要一直努力奮鬥,但是面臨的都是前所未有的高山。美國已經變得不像以前那樣適合企業家發展了。哈佛商學院最近的研究表明,按照企業家精神對所有國家進行排名,美國排在秘魯之後。

那些要求企業家永不放棄的人就是一群騙子。有些時候你需要放棄。有些時候知道何時該放棄並重新嘗試新事物也是一種天賦。放棄並不意味著停止。永遠不要停止。

運氣也起著很重要的作用。是的,我要公開承認運氣的作用。運動員需要運氣,詩人需要運氣,做生意也需要運氣。努力固然至關重要,智力和決心也很寶貴,但是有時候運氣卻會決定最終結果。有些人也許不會把這稱為運氣。他們可能把這個叫作「道」「理」「智」「法」「聖靈」或「上帝」。

這樣說吧,就是你越努力,你就越接近「道」。因為沒有人曾經清楚定義過何為道,現在我把這個普及給大眾。我會告訴你們:相信自己,也要相信命運。不是別人的命運,不是你自己定義的命運,而是在你內心,對命運的自我定義。

高樓平地起,要腳踏實地吧。


來美國之後買的第二本書。因為美帝書很貴,每次都猶豫很久再決定入一本。

個人認為這本書比起韋爾奇的自傳好多了。我印象中韋爾奇的自傳翻了兩頁就被我扔在一邊了。韋爾奇的自傳像是滿足人們急功近利的需求,而迫切寫出的迎合市場需要的東西。裡面的急躁、壓迫感,迫切想要教育人的慾望是讓人很不舒服的。

Phil Knight這本自傳我覺得很好玩。我一邊在公交車上讀,一邊拿出記號筆勾勾畫畫。既然是自己買的書,銀子扔出去就扔出去了,就可以盡情破壞它。這本書真的很好玩,Phil寫得很幽默,我在想他寫一些句子的時候自己是不是也會笑。舉個例子,在書的結尾附近出現了一個中國商人Chang. Phil 說他 "showed a remarkable talent for saying the absolute wrong things." 沒有非凡的幽默感和智商上的流溢是寫不出這樣的句子的。

Phil寫這本書的策略,或者初衷是寫一下Nike在上市(IPO)之前的故事。那是Nike不那麼成功的時間,記錄了所有的痛苦的,暴躁的,喜悅的回憶。這樣的回憶是誠實的。你也可以感受到他想誠實,自然寫作的努力。他的誠實還表現在喜歡強調自己是 "co-founder" 而不是 "founder", 這是很了不起的一點。很多公司的創始人喜歡過於標榜自己,似乎是憑藉一人之力蓋起了整座高樓大廈。但是Phil喜歡淡化自己的存在,並強調這樣一個事實:Nike的成功是所有人努力的結果,一個人絕對不可能達到這樣的高度。當所有人的智慧都能被極大的發揮,所有人都不會被職位等級束縛而有內心的動力時,這家公司才能夠持續穩定的發展下去並保持創造力。

Phil的誠實還表現在喜歡展示自己不那麼光彩的一面。比如第一次去日本時撒謊捏造一個根本不存在的公司,偷拿過來尋訪的日本人的資料。這不算觸犯道德戒律,但至少是遊走在道德的邊緣。這給了我一些怎樣正確看待道德和利益的思考。

Phil這位企業家,無論是他自己,還是周圍的人都無一例外地強調他的內向和羞澀。但如果你看到他所做出的冒險,所成就的事業,你又不能說這樣的內向源自於一種軟弱。這給我的思考是,勇敢和軟弱是很複雜地糾纏在一個人的身上,或者『勇敢』,『軟弱』這樣的辭彙根本就不該存在-是一個太過籠統的概念。書里有太多太多的內心剖析,他自己的,他揣測別人的,或者套上日本的某種古怪理論的(「zen」,或者中譯本叫「禪」)。有時候一個人作太多的心理分析,可能是害怕來自於外界的碰撞。他因為害怕不被認可,或者找不到自己的價值,就逼迫著自己向外探尋,做讓自己很不舒服的事情;同時又向內心窺視,希望找到來自一切的本源。這樣的不安全感迫使他不斷尋求改變,尋求創新。我看了他一個採訪,說話很急躁,斷句很奇怪,還喜歡抖腿。我想他大概內心根本的動力,除了對於自己事業的熱愛-這種熱愛來自於長時間經驗的累積而內化出的一種東西,還有因為不安全的感覺而不斷迫使自己改變現狀。有時候內心過於安定平和的人,或者是太過正常的人,不好鬥,被傷害沒有自尊的反彈,或許反而會失去了這樣一種動力,或許短暫一生中不會創造那麼大的價值。不過也許他們的一生都會平和而友善,也不能說誰的人生會更成功一些。我想,一本自傳能讓你感受到很多人性的東西,大概也不惘花費了這麼多時間來讀。

這本書也許還意在消除人們對於所處「上流階級」的幻想。Phil把每一個Nike的創始人(包括簽下喬丹的Stressar)都非常客觀地描述了出來,描述所有人行動的動力,源泉,軟弱。做成一件偉大的事情不是因為你天生高人一等。這是一個很複雜的過程,你的環境、你的性格、你碰到的人、你的際遇都塑造了你。有時候智力也是慢慢被激化出來的一種產物。所以有些人看上去比較聰明靈巧,有些人木訥。有可能因為一系列連續或者不連續的因素,一個人慢慢被激化到了那個閾值,又碰到了歷史的節點,所以就做成了一些事。所以保持平和從容地心態面對所有歷史長河上的一切人類算是比較理性的態度。

這本書還講了很多雞湯,比如像上面有的答案說的『The coward never started, and the weak died along the way』. 還有他一直強調的要走出"comfort zone",都是現在流溢於社交媒體的常用語。我讀了這些雞湯覺得很受鼓舞,一點也不覺得是沒有意義的廢話。如果你像我一樣喜歡這樣的"廢話",不妨去讀一讀這本書。


很值得一讀的商業回憶錄
看完了,很有趣。這本書其實很小眾,看的人真的不是太多。看一個想法逐漸到一個世界品牌是很不容易的,不過這個創始人自身素質也不錯,從賣別人的鞋到創造自己的品牌。一個偉大的品牌的塑造真的是要信念的,自己本來習慣跑步,教練是培養奧運會金牌選手的牛人,對鞋也有研究,還自己為運動員改造跑鞋。還有一個校友跑銷售,當個老師竟然泡到了了現在的妻子,我很喜歡,打算在聽完它的audiobook ,不論是在創業,家庭和健康的平衡上,我都覺得可以從中受益良多,儘管我不是對鞋有那麼大的熱情。

開始聽它的有聲書了,在聽一遍發現有看書時候忽略的細節。耐克創始人帶著一個瘋狂的點子去環遊世界,在日本啥都沒有竟然騙得了日本tiger在美國的銷售權,我發現這個人的確是很有才的,因為它在賣了十年日本鞋後有了自己的品牌,雖然有自己的品牌,卻多依賴海外勞動力成本低的的鞋廠為自己造鞋,但是還要加上一點質量管理。(1970後的日本,1980後的台灣,1990後的中國大陸)所以通過這一優勢,他們可以主攻銷售和企業管理了。沒有啥生產資料,賺錢的很。雖然在財務方面限制很多,卻能夠通過多次談判化險為夷,最後在多次考量後決定上市。此人素質不錯,但也多次收到高人指點,他父親的一位朋友,在他環遊世界回來的時候給他提職業生涯規劃,叫他考個cpa ,考到了cpa 又在事務所混了幾年,在這期間可以說是他積累經驗的十年,不管是人脈,眼界,還是自身素質方面。在開創自己的品牌後可以說是萬事俱備了,就是在現金流上運轉的很費勁。
很好的一本創業回憶錄,想聽他的有聲書請點下面。
http://pan.baidu.com/s/1qXKFLbY

2016.12.4
沒想到這本書這麼冷,關注這個問題的真的很少啊。這真的是很值得讀的一本書,很有價值,很激情,我讀完有撿到寶的感覺。

如果你還想聽其他很有價值的書,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audiobooks ,注意,只提供原版英語。

把微信寫的書評搬過來了,是好書我就迫不及待的想推薦給他人也讀讀。
2017. 2.6

shoe dog 成長還是滅亡
原創 2016-12-23 audiobooks

like all my friends I wanted to be successful.unlike my friends i didn"t what that meant.money?maybe,wife?kids?house?sure,if i was lucky .there were the goals i was taught to aspire to ,and part of me did aspire to them,instinctively,but deep down i was searching for something else ,something more.i had an aching sence that our time is short,shoter than we
ever know,short as a morning run ,and i wanted mine to be meaningful .and purposeful.and creative,and important. above all ..different.

i wanted to leave a mark on the world.


即使年近80,你也可聽出耐克的創始人knight充滿力量與熱情與激情的朗讀,(shoe dog 這本書作者本人只朗讀前面前言部分)沒錯,今年的耐克的創始人菲爾·奈特老先生寫了一本他的一本商業回憶錄 shoe dog,耐克作為一家國際知名運動品牌,這本書一在美國出版,就引起熱潮。

奈特在學校選拔籃球還還是什麼運動的時候,在學校沒被選上,自尊心受到了暴擊,在家把自己關在房間生悶氣,這時候,他老媽就不忍心看兒子這樣難過
就勸他你也可以跑步啊!從此奈特與跑步就結緣,對啊,自己喜歡就跑,沒有場地,沒有其他的局限,只要自己想跑。在大學是奈特是一個很不錯的跑步選手,但是,比他跑的快的人大有人在,幸好,他跑的不快。他要是跑的快,世界上可能多了一個奧運跑手,卻少了Nike這個影響世界的品牌。

那Nike這個世界級品牌是如何創立起來的呢?這真是一個非常有趣,非常有意思的故事,這個故事應該從主人公knight畢業後的一次環遊世界的一次旅行開始,從一次非常瘋狂的點子說起,看著看著,你嘴角會掛起微笑,這樣也行?這小子鬼點子也太多了,竟然把日本的鞋子製造商給忽悠了。又來忽悠自己的老爸,又忽悠到自己的教練,有在大學教書忽悠到自己現在的妻子,這小子靠忽悠竟然成了人生贏家?空手套白狼,我只服他。然而一個世界品牌的創立,真的像作者寫的那麼輕鬆,那麼具有戲劇性嗎?嘿嘿,你要是信了,你又被這老傢伙給忽悠了。這老頭子大風大浪都經歷過了,現在在人生回顧自己的一生,早就是風輕雲淡了好嘛。

我當然不會掃興的去劇透這本書的內容,我就是想去忽悠你們也去讀讀這本好玩,又非常一讀的商業回憶錄。從這個老頭的身上我們能學到那些東西,從他的創業經歷上我們又能夠獲取那些教訓。這本書我在今年的國慶之前就把他的英文版給讀完了,覺得非常不錯。(其實,我當時發現這本書也是偶然,看見封面是個大大的logo,名字竟然還是shoe dog有點好奇就把它下載到kindle上,在圖書館裡笑著把這本書讀完,國慶回來有下載了它的audiobook,因為我覺得這本書很有玩味,很多細節值得我們思考,很多經驗值得我借鑒,網上又搜了這本書的信息,可能是因為剛出版的原因,讀這本書的人很少,討論這本書的人更是少的可憐。今年十二月份比爾蓋茨的書單出來了,竟然有推薦這本,wow,頓時覺得好高大上,自己竟然這個便捷的網路時代的受益者,能夠和那些成就不凡的 人在幾乎 零時間差的情況下獲取相同的信息。)預感這本書會火,這本書馬上會觸發它的引爆點,在當前中國這種創業氛圍還不錯的情況下。

從這個創業故事上,我們可以吸取很多很多的創業經驗,下面講講我在看完這本書後的收穫。

創始人knight的自身素質真的是很強,在知識水平上,他是斯坦福的MBA,在環遊世界回來,他的父親一位好朋友給他做了職業生涯的規劃,建議他考一個CPA為自己的事業做好鋪墊,他通過了CPA的考試,並且在事務所工作的幾年,在事務所工作的幾年可以說壓力是非常大的,而他不僅在這項工作上積累不少經驗和人脈,還沒有放棄自己的事業,他那個時候是為tiger做美國地區的銷售,可以說這幾年應該是他走出學校那種幼稚思維,逐漸接觸正真的商業的思維和社會現實的成熟階段,而他在工作上接觸各種案例,和各類商業人士,也逐漸打開了他的眼界。

在身體上,knight可以看得出來很自律,每天早晨的晨跑,已經成為他生活的一部分,工作起來精力充沛。knight並不是一開始就堅持每天跑步了,我記得好像是受了點刺激,他在創業很長一段時間的資金流轉很成問題,不得不靠銀行的貸款解決資金壓力。我記得有一次他和一個朋友還是商業夥伴在跑步,knight跑的上氣不接下氣,作為跑手的他十分尷尬。對方嘲諷他說:你下次在和我一起跑步的時候,你超我多長時間,我就給你多少錢。knight那個氣的呀,每天下午回家都要跑上幾公里,在陪家人一起吃晚飯。第二次,和那個人一起跑步的時候,knight把那人給甩了,得意洋洋的拿到對方的錢。呵呵,是不是很好玩,由於我這書看了一段時間了,所以不知道那個到底是銀行的經理,還是他的夥伴,還請各位讀完或者聽完了給我解解疑。

knight這人頭腦十分冷靜,在巨大壓力面前也能夠臨危不亂,處事手段有他自己的一套哲學。這些都能從他解決tiger的訴訟案,當地銀行因為他的賬戶問題,把它舉報給了FBI來調查。甚至是其他競爭對手的惡意競爭,促使海關稅務局讓他交出幾千萬美元的稅時,他能夠背負壓力放手一搏,這些著實讓人看見一個正真企業家的氣質。

還有一點就是為什麼哈佛大學和斯坦福大學的商學院為什麼么會去研究Nike的創業團隊呢?哈佛商學院的教授為什麼會說knight的創業的團隊一個非常完美的團隊了,回溯這本書,我也思考和分析了一下,他們的創業團隊的確非常吊炸天。

他們團隊能力的互補性;
knight的教練,非常懂跑步也知道跑鞋對一個跑手的重大意義,此人非常懂鞋,甚至自己拆鞋為運動員改造。在體育界也很有名,訓練出很多打破世界紀錄的選手。

woodell本來也是一個非常非常優秀的跑手,因為一次划艇事故,造成了他的癱瘓,因為他也是原先和knight一起訓練跑步的,被knight的教練介紹給knight售賣跑鞋,woodell這人非常有運動員不屈不撓那種精神,身殘志堅,不接受任何人的同情,很樂觀。他在Nike發展之前是從事銷售工作,日後轉向管理工作。可以說woodell是伴隨著nike的成長的,在knight經歷的資金流壓力,woodell
的父母竟然把兩老的所有養老資金都託付給了knight,不經讓人很感動。

現在談談我很欽佩的一個人物,Johnson,knight的校友,這哥們是個奇葩。開始也都是為日本的tiger買鞋,Johnson每天都要給knight寫一封信,告訴自己銷售情況,告訴他自己對於這個tiger鞋發展構想。這個人非常有銷售天賦,構建客戶的跟蹤檔案,自己創建一個線下的跑友交流會,還把跑鞋的銷售海報拍的像porn 一樣誘人。與knight這個人形成鮮明的能力互補優勢,knight在夏威夷開始環遊世界賣不出一套百科全書,哈哈。然而,Johnson寫給knight寫給信都是有去無回,我當時在想,這不是在打消Johnson的積極性嗎?我不是在前面說knight有一套自己的處事哲學嗎?不了Johnson就是他獨特處事哲學的表現之一,因為他要讓Johnson帶著結果來surprise他。還有就是這傢伙,非常愛學習,書不離手。

還有其他律師和會計,無論是在商業談判和財務處理他們都有著卓越的能力。名字我都忘了,不過我影響中他們很聰明,塊頭很大。knight有一個選人的原則我覺得很有點意思,只選擇法律和金融財務方面的名校畢業生。為什麼他會這樣選人呢?他認為金融財務和法律是學科中很難的學科,能順利的從該專業畢業,說明了兩件事,一你很聰明,二你不聰明也得很勤奮。具備以上兩樣能力就算沒有什麼工作經驗,在其他領域上也會上手的很快。而相對於其他專業的畢業生,別人說他的銷售能力很強則需要花去更多的時間和財力成本去甄別。我當時聽到了這裡,不禁豎起了我的大拇指,高,實在是高。

團隊信息共享,溝通及時還有團隊人員的互相尊重。Nike這個品牌命名的時候那個吵的呀,但這不影響著整個團隊的和睦,因為大家都知道,團隊的爭論和分歧都說明這大家都很關心著這個品牌的發展命運,都把他作為自己利益相關小心的維護著。不難看出,這個團隊目標的一致性和共同的承擔著這個品牌發展的責任。在決定是否上市這個問題上也是團隊之前反覆斟酌在最後決議的,每次完成工作後,團隊之間也是去酒吧放鬆的,可以說團隊氛圍非常融洽。Johnson可是不去的,因為這哥們兒要回家看書。

從一個瘋狂主意到一個世界級品牌的創建這個過程中值得我們學習的還有很多,比如說,nike雖然是一個世界的品牌,但是他依賴國外的廉價勞動力的低成本優勢,讓海外工廠為自己生產鞋子。1970時期的日本,1980時期的韓國和台灣到1990時期的中國大陸,藉助時代的優勢,在市場上面他們只專攻銷售和企業運營管理了。還有nike的創新能力,兩個大學教授去推薦他們的專利氣墊鞋,先去的Adidas這些大品牌要求合作,為什麼Adidas拒絕了,nike採納了,反倒利用這項鞋類歷史上大飛躍,把Adidas從第一的寶座給趕了下來。還有Nike憑靠著什麼魅力簽下了這麼多的體育明星。這些都需要你們自己去閱讀,去思考分析發現。


昨晚一口氣7小時不斷,讀到凌晨4點45分,把這本新買的書讀完了。先分享缺點,再說讀後筆記和所感,本文又用了我白天將近7小時。

缺點: 本書就算不是Phil親筆,也應該是親口敘述的,裡面所有的事都是第一人稱的視角來描述和評論。因此相比較第三人稱、經過財經記者深入採訪各人、遍尋當年的記錄報道而寫出來的的質量,本書的寫法沒那麼客觀。沒那麼客觀問題大不大?見仁見智,因為你無法感受那些在他身邊工作的人之所感,媒體之評論,雖然章節和重點作者已經很用力著筆扭轉這種缺陷(例如交代了許多當時各方人物的對話),但整個作品在立體感上仍嫌不足。

優點:
優點很多,例如咱們能直接感受Phil自己的視角,得到Phil直接傳授的經營哲學,對做生意的人裨益良多!還有就是如巴菲特說的: Phil is a gifted story teller. 書在趣味上,可讀性上真的很高,這是我第一次一讀而盡的一本書,平均每分鐘915字,無間斷地讀了7小時,裡面的商業冒險,艱難險阻,哲學智慧,親情友愛,雖然是第一人稱,但完全不讓人感到厭煩,時而捧腹,時而感動,時而激憤!

當然優缺點只是吐槽,只是幫助我在決定吸納一些重要見解前的打折標準。下面說讀書筆記,主要從經營的角度來看(紀年與英文版一致,頁數參考簡體譯本):

1962年

P24 你到底來東京做什麼?當被這麼問時,我解釋說自己計劃環遊世界,然後又提到了自己的瘋狂想法。「呃......」大家沒什麼太大反應。

注意到了嗎?「大家沒什麼反應」!如果你提的東西,大家都沒什麼反應,那恭喜你,這是成功的第一步!

P26 在駐紮結束時,他們發現自己根本就無法離開這個國家,所以就在沒人有興趣進口任何日本產品的時候創辦了這本重要的雜誌,而且成功地經營了17年之久。

聰明的人,不一定是發明像電燈泡原子彈這樣的東西,把一些已有的、簡單可行的模式搬到沒有人做的地方,也是可以的!當然還是那句話,「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

P27 經過一個小時的答疑解惑,在與兩位前輩友好握手告別後,我突然覺得自己已經迫不及待,需要在自己還沒忘記他們所說的一字一句前迅速出擊。我迅速返回酒店,將所有一切都一股腦兒打包裝進自己的行李箱和背包里,指點鬼冢公司預約見面。

Phil有著所有生意人都有的執行力!一想到什麼可行的,必須做的,就立刻去做,尤其是在草創初期,哪裡需要什麼太多的數據,太多的計劃,太多的遲疑,重要的,是立刻去做!如果不能立刻去做,有兩個弊端:第一,好主意可能被別人捷足先登了;第二,隨時間的拖延推遲,更多的胡思亂想或生活出其不意的瑣碎事會把你精純的赤子之心打亂。朱熹也說:「為學譬如熬肉,先須用猛火煮,然後用慢火溫。」確實如此,剛剛開始做時,必須雷厲風行,如果不這麼做,那麼就虛耗好多時間也支不起個什麼。到支起了點什麼,做起事來就不能時時事事過猛過急,應該要用智慧、經驗和耐心把事情一件件做好,做透。

P37 伏爾泰說過:「熱愛真理,但應寬恕錯誤。」

曾子也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曾公文正也說:「一日強恕,日日強恕;一事強恕,事事強恕。久之,則漸近自然。以之修身,則順而安;以之涉世,則諸而詳。」

恕,不是做老好人,恕,是寬以待人,嚴於律己。自己可以對有些不合標準的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心中必須要有一條準繩。這可不是簡單功夫,一句話了事。真正輿論起時,真正壓力來時,你能不能緊抓心中的最大原則不退後半步,才是真正的學問,真正的功夫。要不Reinhold Niebuhr怎麼說:「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th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the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有人勇敢地堅持了不該堅持的,掛了;有人接受了所有,於是平庸了;因此我們要見識、更要智慧來分辨這其中的區別。

P38 追尋自由之路,時刻想著巴頓將軍,想著他那句「不要跟人們說如何做事,而是告訴他們該做什麼,讓他們創造你所驚嘆的結果」。

這句話幾乎成了Phil的領導力的哲學源泉,本句在全書不同的地方一共出現了3次!學學吧!

1964

P49 因為正是鮑爾曼促使我第一次思考,真正思考人們穿在腳上的東西。鮑爾曼是一個天才教練......他認為有一件裝備對於青年運動員的發展是相當重要的,那就是鞋。他非常關注人們是如何穿鞋的。

創業家,必須是有驚人的細節捕捉能力的!網上說馬雲曾說,細節好的人格局一般都差。也許是的,為什麼,因為對細節好,說明對小事執著。做企業,是一件件小事堆積起來的,如果對一件件的小事毫無要求,隨便放過,那麼你打造出來的產品一定不好,因為沿途實在有太多太多的人,包括你的員工,你的合作夥伴,你的供貨商,都有各種理由不把事情做到100分!因此,企業能不能廣闊無際那是後話,但能不能先穩穩地站起來,那是細節的功勞。

看一段《成為賈伯斯》第9章里的一段話:

1998年,曾在NeXT短暫擔任行銷主管的史雷德回到蘋果,成為賈伯斯的顧問。「你知道嗎?大家想要把他描繪成米開朗琪羅般的人物。」史雷德說,「但他其實是一個神經質的娘炮,就像經營小本生意的矮個子商人,既年邁又老派,說『我應該再砍價五分錢嗎?』像極了收破爛的人。」

再看一段《Personal History》里,Kate描述當年與巴菲特交往的日子,巴菲特的格局:

Chapter Twenty-Five
I may also have influenced his spending habits to some extent. He was parsimonious in the extreme. Once, when we were together at an airport, I asked him for a dime to make a phone call. He started to walk some distance to get change for a quarter. 「Warren,」 I exclaimed, 「the quarter will do,」 and he sheepishly handed it over.

這就是喬布斯和巴菲特的格局,跟各位比怎麼樣?其實,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其實他們都是想做什麼,想幹什麼,就做了!就幹了!因此,對於馬雲說的一些話,或者對於一些正在「獨領風騷」的人說的一些很有氣勢指點江山的評論,不必放在心上。重要的是做你自己,認清什麼是正確的,就用心去做!

P60 我認為我之所以沒法銷售百科全書,是因為自己打從心眼裡瞧不起它。銷售共同基金時的表現也只是稍有改進,因為我沒有投入熱情。那為什麼賣鞋會如此不同呢?那時因為我發現這不是在銷售,而是我對跑步的信賴。我堅信如果人們每天外出跑上幾公里,世界就會變得更美好,我也堅信這些些更適合跑步。人們在感受到我的信念後,也會想要為自己打造這種信念。

上述內容不言自明,無須過多解釋。我們都應該努力尋找自己心中的真愛,不找到前不要停下腳步,找到了後,就自然而然地去努力做了。

1965

P82 我竭儘可能打破約翰遜對於這種想法的美好幻想,嘗試各種方法來澆滅他對我和我公司的熱情......他即刻回信詢問是否可以成為我的全職員工。「我想要在鬼冢虎身上實現這一切,而且也有機會去做其他的事情——跑步、學業,當然還有自己創業。」 我搖頭表示不理解,我都跟這個人說了藍帶體育公司就像泰坦尼克號一樣正在逐漸沉沒,他的回復卻是請求得到一個頭等艙位。

這段話令我捧腹。當你遇到這樣一個在你艱難困苦時都不肯離去,反而一心要助你一臂之力的人,一定要留住。實際上,Phil在隨後的篇章里,累牘說明了約翰遜在公司早期發展所起到的卓著作用!包括幾乎是他獨自一人廣泛地在整個北美用家心中打造一個真正的口碑,用專業和熱情宣傳他們對跑鞋和跑步的理解,這只是通過他一人的不斷拜訪,推銷,電話,約見,小廣告等的方式進行的。真的是非常驚人!!我感到他多少有似可口可樂在剛創辦時,全美就靠10個銷售人員支撐起巨額的生意!!而且Phil也相當誠實地肯定了約翰遜當初逼迫他開了第一家零售概念店,有球鞋展示,有運動書籍的分享,有各種穿鬼冢跑鞋的運動員照片,用燈光照射展示!這不就是他媽的此刻還在用的零售概念嗎!!!!後來Nike的這個名字,竟也是約翰遜提出的。這個約翰遜大概是天授Phil的。

1967

P116-118 這兩頁說的是約翰遜的一次小反叛,要求Phil把他成為正式合伙人,工資從400美元提升到600美元,以及外加運動鞋出售超過6000雙部分的全部利潤的三分之一。談判的結果,Phil最後讓約翰遜加了50美元,約翰遜妥協了。

可以說,這一件事,無論Phil如何輕描淡寫,如何把約翰遜的反叛寫得讓人心寒,如何把約翰遜的能力部分地歸功於Phil自己的放手管理哲學,也很難掩蓋Phil談判的強力,談判的結果幾乎就是Phil完全佔了上風,即使約翰遜完成了多麼令人敬仰欽佩的業績!約翰遜仍然只是員工而已!從Phil的角度看,Phil的強力是所有老闆都應該學習的,不應隨意放棄自己的股權,要用一切來守衛!!你看看Bezos當年剛剛起步不久,星巴克想用收銀台前的貨架擺放Amazon的書籍貨物來換取13%的股份,Bezos雖然談判了一兩次,但他私底下認為自己連1%都不可能分出去,最後談崩了,Amazon和星巴克沒合作!

想致富,不是靠輕易地把股權分出去就能達成的!相較Nike,星巴克的生意一樣的成功,但使用資金的歷史就迥異。Nike興起的年月,銀行業死板古舊,更無什麼風險投資基金,融資非常困難。Phil起步的錢大部分靠銀行借款。星巴克的產品一樣大受消費者喜歡,但已有相對成熟的風險投資,創始人對股份的觀念不甚嚴和重,多次融資,多次攤薄,上市後,也進行了多次集資作為擴店的資本。雖然大家生意的模式不同,但都作為創始人,在2016年,兩家公司的市值卻相去不遠,Nike是850億美元,Starbucks是770億美元。Phil的仍佔Nike股15%,Shultz則只佔Starbucks股2%左右。雖然都是billionaires,也建立了非凡的、有巨大價值的事業,但兩人身價則相差近10倍。

1971

P190-191 我近期已經委託我在普華的前任上司海斯為藍帶體育公司做一些諮詢顧問工作,現在我與他碰頭,計劃北見返回前的下一步行動。我們一致同意最好的措施就是保持平靜,嘗試說服北見不要離開,不要放棄我們。即便覺得生氣、受傷,但我需要承認離開鬼冢,藍帶體育公司就會輸得一敗塗地。海斯表示,我需要緊緊抓住我認識的這隻「惡魔」。
......
我不得不剋制地自己思考,我沒法對北見表達自己的看法,也沒法跟他說隨便另找他人,因為海斯說得沒錯,我仍然需要他。我沒有後備支持,沒有另一套備用計劃,沒有現有戰略。如果我要拯救藍帶體育公司,我就需要儘力誘導他,按照我的計划行事,才不至於嚇壞消費者和零售商。我需要時間,所以我需要鬼冢儘可能為我長期供貨。

這一年,鬼冢想要踢開Phil的藍帶體育公司,另找新的代理商,甚至想直接收購藍帶體育公司。這讓Phil面臨巨大危機。上面這一段,就清楚寫了Phil和海斯當時是怎麼想的,一個非常重要而可貴的商業決策。這個決定是理智的,不是賭氣的,是有建設性的,而不是破壞性的,他們沒有被憤怒和恐懼佔領自己的頭腦,用冷靜而切實的方式去爭取自己的利益,但並沒有完全奢望、被動地等待!!這就是一個成熟的好決定。

而正是鬼冢的無情和高傲,迫使了Phil建立自主品牌Nike。這裡又有兩個觀察,第一,有危必有機,頂住了危險,抗住了壓力,成功渡過了,就是一條漢子。曾國藩亦說:

吾平生長進,全在受挫辱之時。務須咬牙勵志,蓄其氣而長其志智,切不可突然自餒也。
當此百端拂逆之時,亦只有逆來順受之法,仍不外「悔」字訣、「硬」字訣而已。
凡事皆有極困極難之時,打得通的,便是好漢。

第二,也是從宏觀上、歷史發展上看這個問題,其實就是一個分贓不勻的局面。你是代理商,就沒有自主權,尤其當產品本身有其特殊性、吸引力,講設計,講工藝,講製造的,特別是如此。不要說那是一雙對消費者來說,需要特別講究外形款式和品牌的鞋子,就算是一顆簡單的糖果,不是什麼幾十年上百年的全國老字號,就是一地區品牌+製造商,時機到了,說砍經銷商就砍了,這是自然而然的。像小平同志說的:

這場風波,遲早要來的......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不管怎麼做工作,都一定要來的,遲早問題,大小問題!

雖然在這個例子里,北見的愚蠢導致了沒有必要的官司,他完全可以等合約到期,再把代理權收回。但我們必須認識到,作為一個經銷商的風險,更進一步地,也要認識到生意對手之間的關係展望,重要的一點是你要知道自己的價值在哪裡,你對別人的價值在哪裡。不需要想得很陰謀論,很陰暗,但仔細思考一下,就可以得出可靠的結論,這跟你日復一日,盲目地只求發展是完全不同的。

1972

P218 日本橡膠公司製作的第一批鞋根本達不到虎鞋的質量要求,甚至還不如我們之前看過的樣品......Wet-Flyte恰如其名,真的濕乎乎的,好像吐了廉價塗料或油漆還沒幹一樣。鞋面上沾有聚氨酯......側面的耐克標誌,也就是卡洛琳的飛行翅膀,我們稱其為Swoosh的標誌,也變得彎彎曲曲。

哎!時至今日,工廠交貨的質量依舊堪憂,不論中外。澳洲的奶粉廠試過把我以前的一款白色的奶粉包裝直接做成銀色的!廣州的茶葉廠也試過直接把我要求過的包裝顏色完全對調,而且錯了2次!你說,你可以不盯著嗎?

1973

P250 斯特拉瑟和我父親每天晚上說的一樣,於是我當即就決定讓斯特拉瑟加盟我們。

其實Phil挺認真聽別人說話的觀點,也注意自己認真思考、參合、比較!而不是把人家說的話當耳邊風。

1975

這年裡,遭遇被銀行提出來,險些還被FBI抓進監獄,是書中的閃光章節。也是Phil的運氣。雖然Phil每次努力地及時還錢給日商岩井,但事實上,因為皇私底下可憐心痛他們,卻每次都沒有把所有的單子都發給Phil,故Phil雖然已經盡了全力把日商岩井放在支付的第一位,但在能力上是事實上欠缺的。最後這件事杯初步審計為欺詐,加上銀行要把Phil踢出去,Phil差點就破產進監獄了。幸得皇主動承認自己的私心,承認自己認為Nike有非常大的生意前景,因此想幫他,更幸得日商岩井高層伊藤理解事實後的全力支持,一手承包銀行的貸款額,最終Phil化險為夷。其實這裡面當真非常兇險,這也許就是所謂的運氣吧!!但運氣當中,也有著人性可以理解的地方,Phil肯定是與皇關係非常的好,介紹了許多生意上的優秀人物給皇認識,皇也因此感知到Nike這門生意的真正可為之處,皇和伊藤都是真正的銀行家!但作為一般的生意人,我們不能奢望在危機出現時有這樣的人幫你,跟Phil相比,Shultz的股份融資確實安全得多!!

1976

P324 當我們分享或否定某個想法時,當我們討論如何消除對公司威脅時,最不會考慮的就是別人的想法,也包括我的,特別是我的想法。我的戰友,還有我的員工們一致都叫我記賬員巴基(Bucky the Bookkeeper)。我從來沒有試圖組織他們這麼叫。我比他們更清楚,如果你顯示出任何軟弱,任何感情用事,你就死定了。

公司不需要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和光同塵相安無事心境平和安定的氣氛!!!!!!多次多位企業家已經說過這個問題,我們不能苟且,不能隨便每個細節,敷衍每個決定,我們要思考怎麼做才是對的,才是更好的。也看看黎智英是怎麼說的:

在工作上員工都要互相溝通,可是不少管理人,卻往往將慣性的溝通視為默契,以為不用多說話,舉手投足、一個眼神,大家便都知道該怎麼做。溝通可不是這麼一回事,溝通是對發生的事物下個判斷,大家來個評價,在討論中擦出火花,激發出新的念頭和方向。靠默契維繫的公司,只會延續一貫的做法和想法,一切變成慣性的投射,而不是針對市場變化的對策。在默契中的互動,不會激發新的念頭和方向,因而不斷重複著,一直沿用既定的模式。這樣的運作又何來活力朝氣?這樣的公司又怎能應付市場的變化?......做生意必定要隨著新產品的湧現,不斷調校經營概念和策略。當概念和策略僵化,無疑和和市場疏遠,一旦跟市場有距離,想再適應市場變化豈不是障礙重重?

1980

Nike的IPO上市定價22元一股。合伙人鮑爾曼由於之前幾年在情緒低落的時候,賣掉了大部分股權給Phil,身價只有900萬。凱爾由於在最困難的時候支持過幾萬元給公司,身價為660萬。伍德爾、約翰遜、海斯和斯特拉瑟,每人600萬,Phil則變身為1億7千800萬。我覺得他要得太多了,雖然他確實是出資者,創辦人,領路人,但像約翰遜這幾個元老,受到的獎勵確實太少了些,雖然他們之前有領工資,但經過了千辛萬苦,每個元老至少有1千萬,才是相對合理的。

本書的主體部分到此結束,Phil只重點述說了Nike從早期的藍絲帶體育公司的誕生到Nike的創立合併以及IPO的過程,對一眾創業家是一個價值巨大的學習材料。下面回顧一下,在IPO之前,Phil和他同事及公司所經歷的幾次重大挑戰:

第一次挑戰:剛起步就有人想侵佔Phil在鬼冢虎的北美代理權。幸Phil鍥而不捨,親到日本公司現身說法,用個人熱情和信念,而更重要的是業績,來拉住鬼冢,化解矛盾。

第二次挑戰:公司開始建立了腳跟後,鬼冢就想把Phil一腳踢開。幸Phil和團隊先友後兵,理智決策,不放棄,不過分,持中守正,打贏了官司,建立了自己的品牌Nike。

第三次挑戰:公司第一次亮相自己的新產品時,質量非常糟糕,幸得約翰遜之前建立的誠信口碑,沒讓其他零售商完全對其不屑一顧,反而青睞有加。

第四次挑戰:努力按時償還日商岩井的借款,卻被告欺詐,銀行斷交,幾近破產入獄。幾乎是貴人運氣的使然,得到日商岩井的理解和保護,融資渠道得到了保證,生意踏上更快更穩的軌道。

第五次挑戰:公司開始坐大,卻被競爭對手用政治力量,開出2500萬美元的罰單,最終支付了900萬和解。但市場影響力更大了,更多運動員穿上了Nike的運動鞋。

窮則變,變則通。

最後,用Phil自序的最後兩段話作結收尾:

所以,就在1962年的那個早晨,我告訴自己:別管別人怎麼說你的想法很瘋狂......前進,不停就好。不要停下來,甚至在你達到目標前都不要想是不是要停下來,不要過多地關注「目標」到底在哪裡。無論面對什麼,都不要停下。
那就是我突然給自己提出的具有先見之明的切囑,也是我從內心一直願意踐行的鐵律。50多年後,我相信這是最好的建議,可能也是任何人都應該給自己的唯一建議。


不請自答。

因為工作和興趣的關係,從知道這本書會出版,就有了想法要一探究竟。先拿到的是原版,因為英文水平有限,通過萬能的某寶買了本繁體中文版,利用國慶假期好好的讀了一遍,分享一下我的一些小感受:

這不是一本告訴你哪雙鞋好,哪雙鞋適合跑步,或者打籃球的書;

這也不是講述如何與喬丹簽約,將耐克這個品牌一步一步推向巔峰的書;


這是一個60年代青年的創業史。(謝知友指正)


始於一個瘋狂的點子,一次旅行,一次大膽的嘗試。中間穿插了家庭,感情和生活,但更多的是在商業上的一場場比賽,甚至是戰爭,講述和鬼冢虎跑步鞋的淵源,講述耐克前身,藍帶公司的發跡史,講述如何創建自己的品牌和標誌,講述對上市的反覆斟酌,講述因為工作疏忽了對兒子們的愛,講述了一群有血有肉的兄弟走到一起,組成一個團隊的故事。


如果你有一顆不甘於平凡的心,想要看到一個瘋狂的點子一步一步變成現實,值得一讀。


與其說這是一本回憶錄,不如說它是一部創業史,今天的運動用品帝國,在幾十年前只是一個小鎮上的跑步鞋代理商。


我喜歡這個故事。


在我看來,Shoe dog這個詞,其實表述的是在某個領域一種近乎痴迷的態度,並且付諸實踐,而不是夸夸其談。對於我們現在所處的世界,有很多借鑒意義。


最後,分享其中印象深刻的一句話,與君共勉:


「懦者卻步,弱者死於途——剩下我們。」

『The cowards never started and the weak died along the way-that leaves us.』

-Phil Knight


對每個人而言,真正的職責只有一個:
找到自我,然後在心中堅守其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息。所有其他的路都是不完整的,是人的逃避方式,是對大眾理想的懦弱回歸,是隨波逐流,是對內心的恐懼-----赫爾曼.黑塞《德米安》

Nike的創始人Phil.Knight用一本《鞋狗Shoe
Dog》講述了他追尋和堅守自己理想的道路,一條創業的自我實現之路。當1962年24歲的Phil第一次踏上日本國土,用在「鬼冢虎」會議室里臨時憋出來的公司名請求其美國西岸代理權的時候,他遠遠不會想到20年後他將會主宰一個體育帝國,當然他更不會想到接下來的困頓和痛苦,背叛和窘迫,歡欣與喜悅。然而當他鼓足勇氣踏進鬼冢虎辦公室的那一分鐘,未來的一切都已埋下了種子,這顆種子需要深埋進理想的土壤里,用自律和勇氣去澆灌。

在這條荊棘的蜜糖之路上,他面臨了打工和創業的矛盾,高速增長與現金流的矛盾,合作夥伴和自身戰略不符的矛盾,核心團隊實力和信心不足的矛盾,產品質量產量和市場需求的矛盾,更重要的是他自身懦弱內向的性格和現實強大挑戰之間的矛盾。誠然可貴的是Phil並沒有打算避諱他人性中的弱點,大方的和大家分享他遇事的膽怯,對同伴熱情的冷漠,對家庭的忽視,對合作夥伴使用不入流的手段等等,這讓我對Phil自傳的好感大增,它不是一本急功近利處處兜售升職加薪成功學的自傳,他告訴你牛掰如Phil者依然會如你我一樣的擰巴糾結,是一個勇敢和懦弱,正直與欺騙,理想者與妥協者的複合體。他也告訴你在想要妥協和筋疲力盡的時候他選擇用一個10公里跑去喚醒自己;在用不入流的手段對付合作夥伴時他選擇在法庭上勇敢承認;在股價達不到他期望的22美金時,他寧願讓最重要的上市計劃擱置;當他忽視了與子女的相互溝通和傾聽時,所付出的代價需要用一生去救贖。。。

所以我理解中他要嘗試告訴讀者的是所謂的堅守自我並不是你在二十歲的某一天突然知道「自我」是什麼,然後用剩下的60年去守候和追求,告訴全世界你的勇敢。而是在你年少時朦朧的知道你想要什麼樣的生活,去實踐她,在這個過程中你的際遇,你的貴人,你的家庭,你的痛苦,喜悅,運氣,對困難的應對和道路的抉擇最後會成就你變成你想要成為的人。當你以上這些因素的熵值積累到一個閥值再遇上所有需要的機遇時你獲得了成功。
反之,在茫茫的歷史長河中多少星宿拚命的閃耀卻沒有機會遇到勝利女神的眷顧?我們看待他人的眼光是否可以因此變得更加溫柔一些?

另外一點有意思的心得是,文末提到孩提時代爺爺開著卡車帶著孫子孫女們去鎮上玩耍,路過凱瑟琳麵包店,他會給每一個寶貝買上一個灑滿糖霜的甜甜圈,以致每當他看見藍天白雲時總能回想起自己躺在爺爺的後車廂晃著腳丫,舔著熱甜甜圈上的糖霜的情形,彷彿會感覺到清新的綠風吹拂過他的臉龐。而這種孩提時代的安全感和滿足感所帶來的健康的依戀關係讓他能夠勇敢的讓企業走在安全和災難的邊緣。。。這種情感的力量是不是又值得所有將要為父母者在與孩子的依戀關係上下功夫呢?

《聞香識女人》中Al Pacino飾演的Slade中校說過「I always knew what the right path was, without exception, I knew,but I never took it, coz it was too damn hard…」,然而作難事者必有所得,當你站在人生的每個十字路口,當你需要對你的奮鬥方向做抉擇的時候,當你需要跟一個你仰其鼻息的大客戶say no.的時候,你會不會選擇哪條right path? 那條」made of Principle that Leads to character「卻滿是荊棘的道路?筆者就恰好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走在了其中一個Scenario的十字路口,我能確信的是,I Took The Right Path!


這本書不是講述了Nike現在的輝煌以及作者對自己的驕傲。而是回憶了當初創業的艱辛以及Nike所經歷的挫折。這本書不僅僅對創業者有良好的啟發,而是對所有人,都能感悟到唯有堅定自己的信念,才可成就自己的事業。機會是自己爭取的,信念也是可以改造的。


我在西西弗看了2/3(堅持不買),前後一個禮拜吧,後面1/3沒有看完,因為感覺所有的名人傳記結尾都差不多:曬數據,總結歷史,展望未來。

簡單介紹一下故事情節:

1-俄勒岡體育(長跑)特長生大學畢業環球旅行的時候邂逅了日本一個運動鞋工廠,激發了做貿易事業+建立自己跑鞋品牌的夢想萌芽;

2-誤打誤撞拿下了鬼冢虎的美國區域代理權,拉自己的大學恩師、國家隊長跑教練合夥,做起了兼職創業(在四大的普華永道上班),教練還和弟子們一起做起了產品經理;

3-依靠勤奮(主要是勤奮)、時代機遇(戰後消費品全球貿易萌芽階段),在與供應商和市場的漫長的博弈中成長、建立起了自己供應鏈和銷售體系,逐漸打造耐克品牌帝國。甚至改變了人們對於運動鞋的觀念。

對於我來說這本書好在哪裡?

1-多維度展現了一個熱愛體育的會計師做貿易零售起家成功的全過程,以及資源整合的重要性:拿到鬼冢虎代理——國家隊教練做合伙人(甚至研發定製新品)——OEM供應鏈整合——名人效應做零售營銷,每一步都是Knight積極整合的結果;

2-讓我知道了耐克原來有個日本粑粑,再一次看到了美國人對東方審美的嚮往;

3-跟許多打動人的名人傳記一樣,細膩再現了主人翁的心路歷程,代入感很強(其中描寫不想回復郵件這段的時候,職場人可以多看一下)。

一點感想:

Knight可以說不是天才:長跑沒有出專業成績,會計做的也僅是恪守職責,其貌不揚甚至可說平平無奇,跟一個普通的俄勒岡(盛產肌肉男伐木工)青春期大男孩一樣平凡,甚至乎第一次去日本的時候還撬了剛剛邂逅的小情侶的女朋友。但有兩個特質是極其關鍵的:激情Passion與嗅覺Sense。

Knight對運動的激情不同於喬布斯天才般的瘋狂,更像是一種樸質發自內心的熱愛:邂逅鬼冢虎時的難以自己,不得不去兼職和通過各種方法為公司籌集現金流的無奈,視長跑為血液一般的堅持;而在拿代理權尋合伙人、跑大學傳單開零售店、插旗東海岸、擺脫鬼冢虎的供應鏈,以及後期的奧運會、名人效應營銷,都是其極其銘感的商業嗅覺所致。

有這二者,想懶都難。


發現機會,獲客,擴大規模跟現金流的矛盾,創新等等不只是所謂的互聯網公司才有的路徑。總得感受是這本書太精彩了看著作者如何一步步把倒賣日本鞋這一小生意做到nike這一大品牌,其中有好多次機遇其實都是來自於危機,比如擴大規模後私自找工廠就是怕有朝一日被日本工廠挾持了生產資源。同時幾乎每一次公司的成長都會遇到危機跟挑戰,可能鞋子是個通俗易懂的生意,所以邊看我都能邊帶入思考自己面對這些壓力會怎麼做怎麼思考,我發現按照我目前的心智跟能力,大概在書的一半時就會讓公司倒閉...


這本書好到讓我看完2遍後,開始每天晚上結束一天的工作後,端正的坐在書桌前,一字一句的認真朗讀出來。並且自學音頻剪輯,然後給錄音配上音樂,上傳到自己的公眾號「金同會客廳」、荔枝FM、喜馬拉雅、蜻蜓FM等音頻平台上。雖然喜馬拉雅、蜻蜓FM後來因為版權問題,把我錄的專輯下架了,但是好在自己的公眾號上的內容得以保存,同時荔枝FM經過和版權方協商,得以保存下來。
這本書可以說是浮華時代創業者的「福音書」,讓我們從快創業、創快業中回歸到、認識到「創業維艱」。
經過了2010~2016的創業浮華,逐漸許許多多的大佬們開始意識到,創業是一件急不來的事情,就好像菲兒.奈特先生舉步維艱的創辦奈特一樣,每天都面臨著倒閉的威脅。然而,他堅持,只要不死,就要不停的往前跑......後來,他成功了!成功的把耐克年營收做到了300億。
和那些只會鼓吹各種成功模式、商業模式的「廣告書」相比,《鞋狗-SHOE DOG》是一本良心之作!


這本書是我看過的最驚心動魄的自傳 每一個細節 每一個詭計 每一次化險為夷 每一次成長

都津津有味

上午在讀這一段 缺錢的時候和兒時的競爭對手借錢 用賽跑的方式
許許多多這樣的細節塑造了奈特這個人
塑造了Nike的韌性

還在讀,我會持續更新書中有趣的點

哦 天哪
耐克這個標誌設計費才35美元 天哪

終於看到了關於鞋狗的解釋 鞋狗就是那些全身投入其中,努力製造 銷售 購買或者設計鞋子的人

發現奈特和喬布斯一樣擅長各種迂迴和胡攪蠻纏 哈哈哈


很少自己買書,一般都是出版社贈閱。不過湛廬沒送我這本書,所以我也沒有買,是一次看電影前的候場時間,在隔壁的書店翻看過一半。
這本書是體育題材傳記里比較有特點的,很多逸聞趣事,不裝、不端架子,滿足了很多讀者的獵奇心理。
我本身就是做翻譯的,口味更苛刻。原文我還沒有機會拜讀,中文譯稿筆意流暢,毛老師的功課是用了心的,手動點贊。


其實就是耐克發展史,用一個主觀角度敘述。我看這本書的角度覺得就是冒險故事,一路打怪升級伴隨著運氣最後達成最初的目標。閑暇時候可以看看。


《鞋狗》是耐克創始人菲爾奈特的自傳,是比爾蓋茨每周書單力推的書籍。想看這本書已經很久,拿到書後三天看完,本書的節奏緊湊,敘述平緩,很像一部創業口述式電影,看的人簡直不能停下。

在網上看到大家對此書褒貶不一,有的人說是傳統雞湯式的設計和布局,讓人看完立馬就能知道結果和以後的內容,除了成功學的相似內容而沒有其他。但是,如果你讀完了《鞋狗》這本書,你會發現他確實是雞湯,確實是成功學,但是確實是不一樣的成功學,是一部像小說一般的成功學,實質核心內容可能有所欠缺,但是讀起來的流暢爽快感覺,平白直敘地講著創業人的故事,而不是講大道理和成功雞湯。讓人流連忘返,內容毫無遮掩,優美至極。值得推薦。

提及耐克,人們最初想到的是什麼,是球鞋,衣服,運動裝。更深層次,會想到喬丹,air force,SB。然而這些所有的一切一切,都起源於一個美國俄亥岡小鎮的一個青年的創業想法。一個從日本代購球鞋到美國出售的代購員的想法。這本書將會帶你走入這個叫做菲爾奈特的創業路程中去。

菲爾奈特大學26歲畢業後開始了自己的環球旅行,時間為期一年,在那個年代環球旅行還是一件奢侈而且小眾的事情,可以想像,相較於在中國的我們,在1962年,我們可能還不知道資本身為何物,更鮮有人能有環遊世界的機會。然而菲兒奈特一年的環球旅行改變了他的人生,旅行到日本,他遇到了鬼冢虎運動鞋公司,作為一個前跑步運動員,他對運動跑鞋情有獨鍾,同時他了解美國運動市場對於運動鞋的需要,然而在當時美國主要以德國品牌的運動鞋為主。於是菲兒奈特有了新想法,他要將在當時頗有名氣的鬼冢虎運動跑鞋引進到美國。他與鬼冢虎達成協議,作為鬼冢虎在美國的唯一代理商。並成立了藍帶體育公司

但好景不長,鬼冢虎公司隨後變卦,要終止與藍帶公司的合同。要求收購當時的藍帶體育公司,並要求達到51%的公司股份,奈特捨不得對於自己辛苦一手帶大的藍帶公司,於是他果斷勇敢的放棄了鬼冢虎,毅然決然的創建了自創品牌NIKE,以一個類似於大勾又像天使的翅膀的Swoosh圖案作為NIKE的品牌標誌,這個標誌在之後的幾十年間成為了世界上運動潮流的符號。

作為一個鞋狗,奈特一直追尋著創新精神。作為一個在美國競品已經佔領大部分市場的行業里,類似的品牌比如有阿迪達斯,鬼冢虎,彪馬,威爾勝等,如何才能在這些企業中獲勝,奈特深知創新才是原動力。從拿到鬼冢虎的第一雙鞋,奈特就開始不停的創新,他不是只做鞋子的二手商,而是將鬼冢虎的鞋改造成適合美國人穿著的新鞋子。在今天,我們耳熟能詳並且習以為常的技術和產業創新,其實都是來源於那個時代的耐克的創新技術:空氣氣墊鞋,第一個找代言的籃球鞋喬丹,第一個為品牌打廣告的人。

耐克是世界上第一次實現外包生產的公司,奈特也一直關注著外包工廠的質量控制,尤其對於落後國家的工廠把控,嚴格按照耐克的標準製造每一雙鞋子,在達到成本控制的同時,極力去打造每一雙完美的鞋是耐克的宗旨。

奈特對於中國也是情有獨鍾,他總是期望的這個有20億隻腳的巨大國家每個人都能夠穿上耐克鞋。作為行動派,他勇敢的行動起來,在1980年成功的與中國政府達成協議,成為了第一個來華建廠的運動鞋公司。

80後出生的我們,對於耐克,阿迪達斯這些品牌總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奢侈感。和那些出生於現在這個年代的小孩子來說,耐克對於我們不是一雙鞋,不是一件衣服。而是一種標誌,一種潮流的指導,一種品牌的象徵。曾幾何時,擁有一雙NIKE球鞋是多麼的驕傲,見面第一眼都會是看一看腳下的鞋,互相打量著彼此的裝備。我記得大學的時候,每個宿舍門口都必須有幾雙耐克鞋。如果誰新買了耐克的最新款或是潮款,都會引來全宿舍的議論。對於我們來說,耐克真的是一種談資。也可以說,在那個年代,耐克的裝備是一種裝逼的利器。就像王者榮耀一般,你擁有了耐克就擁有了一些話語權。

我記得我第一雙耐克鞋是限量版的air force的北卡藍配色,球鞋基底和標誌都是天空藍,穿起來像喬丹飛天一般,不過她現在已經面目全非,滿是瘡痍,在鞋櫃里靜靜的躺著。她陪伴了無數個籃球場的上籃,無數次的折返跑,無數次的談資和無數次的榮譽。籃球是我們那個年代可以說是唯一的潮流運動,每一個年輕人都要去打籃球,這樣才能彰顯你的個性與雄性的荷爾蒙,是吸引女孩的必要條件。

奈特可以說是身兼數職,他是一個創業者,是一個夢想家,同時還是一個跑者,一個十足的鞋狗。奈特是一個極致的追求者。在面對困難的時候,總是鼓勵自己用於向前,面對困難迎難而上。不要停止是奈特的人生宣言,就像他自己一樣,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跑者。一個跑者,不管他跑的有多慢,他是不會停止的,是一直勇往直前的。在書中,每當奈特遇到困難時,他會出去自己跑上十公里,在跑步中思考,在跑步中前進。

讀到這本書的最後一章,奈特總結了自己的人生和創業夥伴的人生。有些人因為意外或者疾病相繼離世,包括自己的兒子馬修奈特,還有自己一生的人生夥伴:父親。對於兒子的教育產生的愧疚,在兒子去世的那個夜晚,奈特蹣跚地走到走廊盡頭,淚水噴涌而下。腦海中縈繞著7個奇怪的子:路終於走到盡頭。

他了解到潛水的一個說法,當潛水員發生意外時,有時候並不痛苦。奈特相信這個說法,兒子臨死前沒有感到痛苦。「我的兒子當時是開心的。我選擇這樣想,因為只有這樣我才能繼續活下去。」

當我們終將老去,送走一個一個的親人,一次一次的走進醫院,熟悉醫院的位置,醫院裡熟悉的「閑人免進」。留下的是自己的人生要變得更好,照顧好還健在的人。

最後,在本書的最後一章,奈特的一席話很是出動:「我想告訴大家要按下暫停鍵,花時間努力思考一下要如何度過一生,想要和誰一起多過剩餘的40年。我會告訴20歲左右的年輕人不要因為一份工作,專業甚至職業安定下來,一定要尋求內心的衝動。即使你不知道其中的含義,也要堅持追尋。如果你追隨自己內心的衝動,將會更能忍受疲憊,每一次失望都會成為你的動力,需要攀登的高峰也會變得微不足道起來「

奈特總是在跑十公里,不停地跑著跑著,他在書中也不停地說著這句話:「無論你喜歡與否,生活是一場比賽。懦夫從未啟程,弱者死於途中,只剩下我們繼續前行。「


1.奈特是個很好的段子手,最迷的是神人約翰遜,喜歡他的圖書館烏托邦。
2.創業的故事原本以為會是很多驚天地泣鬼神的大事件,但是卻被奈特寫成了很多很多細碎的難熬的棘手的小事。閱讀的過程中有時候自己都會覺得很氣餒很不耐煩,為什麼這事兒還沒解決,但讀到最後上市那一章,恍然回首,隨著奈特共憶之前的種種經歷,才發現細碎繁瑣殫精竭力可能才是創業者的真實寫照,也似乎能感同身受他們所經歷的揮之不去的壓力和每一個突破之後的欣喜。
3.奈特厲害的地方一是知人善任,二是從來不打無準備的仗(連寫自傳都要先去上寫作課,這點非常值得學習,要麼不做,要麼做到極致)。
4.人生之路,最幸運的應該就是找到自己喜歡並甘願為之拋頭顱撒熱血的事,一幫願意和自己同命運共生死的朋友以及一起相守白首不分離的愛人了吧。
5.由此,奈特真的太幸運了。但再幸運的人,也會有很不幸的事,所以人生起起伏伏,總要朝前看。


1,奈特去當會計師,和老師,只是為了賺錢,這並不是他的目標和夢想,但都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會計師給他積累了很多關於公司經營的經驗。

而老師的職業讓他遇到了他的妻子。並且還有當時不知道,以後覺得非常寶貴的收穫。

2,奈特和別人相處的都是越來越好。50美元寄給一個剛剛認識的日本的鬼冢虎員工買自行車,說明很會在人際關係中存款。

3,奈特招的所有人都是運動員(藍帶公司快速發展的時候),他們都為奈特跑鞋的遠大志向而著迷,並充滿熱情,所以一個遠大的目標也是非常重要的。

4,奈特也不確定自己的未來,隨時都有可能失敗。

5,奈特並不是始終保持誠實,而是圍繞他自己的目標。在拿下他的鬼冢虎代理權時,他憑空製造了東海岸辦事處,拿下了代理權,然後才開辦了東海岸辦事處。

6,奈特一直都是高負債,這點讓我有點難以置信,因為隨時都處在風險的邊緣。

7,雖然文章沒有透露,但是奈特的學歷,和他做的事來看,他擁有豐富的知識,和自己的明確的想法,不俗的能力。以及運動員帶給他的資源(鮑爾曼,他招聘的員工),他的事業和他運動員的經歷緊密的結合在了一起。

8,奈特也有缺點,不回複信件,有時候有脾氣,不是特別果斷,等。

9,奈特有很多的朋友,朋友也有很多的朋友, 他遇到難題時,這種人脈關係幫助了他。

10,奈特面臨了商場的險惡,銀行拒絕貸款(通過和日商岩井貿易公司良好的關係,以及自身的表現博得了他們的信任。)鬼冢虎的撕破協議(通過創立自己的品牌,反而把這次變成了一次飛躍的契機。)

11,即使是奈特的人際關係處理能力,也會遭遇背叛,所以不要有潔癖。


推薦閱讀:

蔣勛細說紅樓夢為什麼在喜馬拉雅下架了?
李漁幾歲寫的《肉蒲團》?馮唐 40 歲寫的《不二》你怎麼看?
你讀過次數最多的一本書是什麼?為什麼要讀多次?
若讀一本書時找不到讀這本書的意義,然後就失去了讀下去的慾望,則如何讓閱讀繼續下去?
你讀過最好的當代詩是什麼?

TAG:閱讀 | 管理 | 耐克Nike | 分析報告 | 鞋狗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