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少人認為分離主義是錯的?背後的理論和理由是什麼?
如題,另外就讓我預先就一些常見的論點反駁一下:
1. 大一統是中華傳統
反問:皇帝、太監、纏足、也是傳統2. 這是樸素的愛國情懷
分離主義也是樸素的愛XX情懷 , 或者說是樸素的自由主義情懷
反問:樸素和民粹的分別在那?3. 分離主義使國家(state)變弱 , 統一使國家變強
除了軍國主義或者納粹主義外,目前主流的政治哲學都是將國家(state)視為工具,用來實現終極目標或者單純的服務人民;故國家這個工具強弱並不重要
持這類觀點的人希望可以,解釋其國家主義的邏輯更簡單來反問,為甚麼人有義務使國家(state)變強?如果無法解釋這問題,愛國和宗教信仰有甚麼分別?愛國會不會造成人的異化
4. 中華民族必定要統一於一國家(state)
先不質疑中華民族是不是偽概念 , 這種理念也有很複雜的現實問題:
A. 如何處理跨國民族,如俄羅斯族人?
B. 如何定義中華民族?海外華人是否應該將其所在地區兼并入一個中國(state)
C. 願持這類觀點的人,解釋其邏輯5. 國家(state/nation)的利益等於最高無上 ,這是基於現實的考慮
若按這種觀點,一切基於道德或者文化上反分離主義的 , 應然的 觀點都會變得虛偽,因為可以解釋為,這種道義理由都是利益的借口.
同時若果不使用雙重標淮,一切國家之間的侵略行為,甚至大屠殺等也變得沒有道義上的對錯,只是單純的利益考慮 ,這也和一般愛國者的歷史觀有矛盾6. 因你是X國(state)人,你有義務支持國家的決策
反問: 基於言論自由的原則,我沒有義務認同我所的屬主權國家的政治立場?
反問: 該國家的至該決策的合法性源於甚麼?7.統一可以更好的運用資源
但按另一種角度,統一也可以更好地進行剝削,比如殖民地
反之獨立後,國與國之間靠資本主義無形的手,是不是能更好地運用資源?
因為
即使它們願意幫助被侵略的州或邦聯,那麼援助的人力和款項怎麼提供,何時提供,又是按什麼比例提供呢?這支聯合軍隊由誰統率呢,統帥又將聽命於哪個政府呢?和約條款由誰決定,萬一發生爭執,由誰仲裁,並且迫使它們默認呢?這種困難和不便是同這樣的情況分不開的。而一個政府則會照顧到全面的和共同的利益,把全國的力量和資源結合起來,加以管理,它就會擺脫這些困難,從而為人民的安全做更多的事情。
此事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中央軍和地方軍閥互不信任,嚴重消弱了對抗外敵的能力,並且由於爭奪指揮權出現了內訌的情況。
另一方面,如果他們發現我們或者缺乏一個有效率的政府(各州做對或做錯,全由統治者作主),或者分為三四個獨立的、也許不夠和睦的共和國或邦聯,一個親英、另一個親法,再一個親西班牙,也許三個國家彼此相互拆台,那麼美國的形象在他們的眼中將顯得多麼卑賤,多麼可憐!她怎麼不該不僅被他們輕視,而且還遭到他們迫害呢。不用多久,這種付出重大代價的經驗就會告訴我們,當一個民族或一個家庭處於這樣分裂的狀態時,必然是對自己不利的。
不同的州或邦聯和不同的外國結成互不相容的聯盟的可能性,以及這一情況對整個和平的影響,在前面幾篇論文中已有充分的闡述。從根據這些論文對這方面的問題所表示的見解,可以得出結論說:美國如果完全不聯合,或者僅用簡單的攻守同盟軟弱無力地聯合在一起,那麼就會由於這種不調和的同盟的活動,逐漸被捲入歐洲的政治和戰爭的一切有害糾紛中去,而且由於它所分成的各部分之間的破壞性爭鬥,它可能變成各部19分敵對國家的陰謀詭計的犧牲品。分而治之必然是懷恨或害怕我們的每個國家的箴言。
此事發生在軍閥混戰期間,英美支持的軍閥和日本支持的軍閥打的不亦樂乎。
不論何時,也不論由於何種原因,可能而且會發生這樣的情況:這些國家或邦聯中的任何一員,在政治重要性方面大大超過其鄰國時,它的鄰國就會對它採取猜忌和恐懼的態度。這兩種感情都會使它的鄰國支持,即使不是促進,任何能夠降低其地位的行動,而且也會約束它們採取旨在增進、甚至保持其繁榮的各種措施。該國不需要很多時間就能夠發現這些不友善的態度。它很快就會開始不僅對鄰國失去信任,而且對它們懷有同樣的惡感。懷疑自然會產生不信任,再沒有什麼東西比惹人憎恨的嫉妒和不正派的詆毀——不論是明顯表示的或暗示的——會使誠意和善良的行為更快地改變了。
此事最近發生在歐盟。在蔣介石統一全國的時候也時有發生。
聯邦公債將是各州或各邦聯之間發生衝突的另一原因。先是分擔,然後逐步償清,同樣都會產生不愉快和仇恨。怎麼可能達成一條大家均感滿意的分攤原則呢?簡直沒有一項建議在實際上完全沒有異議的。這些異議往往會被利益相反的各方加以誇大。關於償還公債的一般原則,各州也有不同意見。有些州,或者是對國債的重要性印象不深,或者因為它們的公民對這個問題的關心不怎麼迫切,所以使人感覺到,它們對於按任何比例支付內債即使不是極為反感,也是漠不關心。這些情況會加大分配公債的困難。另外一些州,它們的許多公民團體都是公家的債權人,債務數量超過該州在國債總數中所佔的比例,這些州就會為制定某些公平合理和切實有效的規定而努力。前者的拖延會引起後者的不滿。同時,真正的意見分歧和人為的耽誤,會拖延決定規定的時間。利害相關的各州公民會大叫大嚷,外國就會強迫我們滿足他們的正當要求,各州的和平會遇到外國侵略和內部爭論的雙重危險。
此事發生在清朝鎮壓太平天國時代。由於戰爭費用分攤問題,一度引發曾國藩極度憂愁。
如果我們繼續聯合在一起,我們就能抵制一種在各方面對我們的繁榮非常不利的政策。我們可以利用全國各州同時實行的限制性條例,迫使各國為取得我國市場的特權而互相競爭。凡是能夠理解下面兩點的人,決不會認為這個主張是幻想:其一是,三百萬人(並且還在迅速增長,大部分地方專務農業,而且由於地區條件,看來會繼續務農)的市場對任何工業國的重要性;其二是,這樣一個國家用本國船隻直接運輸和用別國船隻間接運送其產物往返美國,對於該國的貿易和航海業是有極大區別的。
由於東盟的內部不和,造成了中國的機會,因此中國強烈要求一對一的雙邊談判而不是多邊談判,而在歐盟那邊,中國也更加傾向於去找柏林而不是布魯塞爾
全國政府通過自己的權威,根據新的納稅對象建立新財源的權力,能使它按照需要去借款。這樣,外國人和美國公民都能對政府的契約合理地表示信任。但是要信賴一個本身在履行契約時必須依賴其他十三個州政府的政府,一旦情況了解清楚,就會需要一種在人類金錢交往中並非經常遇到而且與常見的貪婪的尖銳看法不怎麼調和的輕信了。
美國國債之所以容易發而且受到信任,不是沒有原因的。
商業上的競爭是造成糾紛的另一重要原因。處境較差的州,渴望擺脫不利的地位,並且分享比較幸運的鄰州的利益。每個州,或獨立的邦聯,都會實行一系列獨特的商業政策。這樣就會造成差別、特惠和排外,從而引起不滿
此時發生在中國90年代,各省甚至地級市因為煙草專賣的問題,彼此封殺,煙草專賣局四處查抄不屬於本省的煙草。尤其是針對雲南省。
從前,入侵軍隊侵入鄰國心臟的速度幾乎同該國得到其入侵者逼近的消息同樣迅速;但是現在,一支較小的訓練有素的防禦部隊,依靠陣地的幫助,就能阻擋並且最後挫敗一支強大得多的部隊的冒險企圖。地球上那個地區的戰爭史,已不再是一部國家被征服和國家被滅亡的歷史,而是城市的爭奪史,是起不了決定作用的戰役史,是退卻比取勝更為有利的歷史,是費力大而收穫少的戰爭歷史。
德軍繞過馬奇諾防線攻擊比利時,繞進法國,導致法國潰敗,如果比利時和法國同屬於一國,馬起若防線直接延伸到比利時,情況會很不一樣。
如果英格蘭的國民軍服從英格蘭政府,蘇格蘭的國民軍服從蘇格蘭政府,威爾士的國民軍服從威爾士政府,那麼大不列顛的國民軍會變成什麼樣子呢?假如敵人入侵,這三個政府(假如它們完全一致),使用各自的全部兵力對敵作戰,能否象一個大不列顛政府那樣有效呢?
答案,不能,不然,秦是如何打敗六國的?
其它政府由於花言巧語的阿諛奉承而保持中立,或者被過於愛好和平所引誘而拒絕拿自己的安寧去冒險,而且拒絕為鄰人提供防禦,也許它們妒忌鄰人,樂於看到鄰人的重要地位被削弱呢!雖然這種行為未必明智,然而仍然是合乎自然的。
中國有句成語:唇亡齒寒
大不列顛的歷史,一般說來是我們最熟悉的一部歷史,它給予我們許多有益的教訓。我們可以通過他們的經驗得到教益,而不必付出他們所付的代價。這樣一個島國的人民應該是一個國家,雖然這對常識說來似乎是顯而易見的事情,然而我們發現,他們長久以來分為三個國家,而且這三個國家幾乎經常發生爭吵和戰爭。雖然他們的實際利益同大陸國家的利益是真正一致的,然而由於那些國家的策略、政策和慣例,使他們之間的互相嫉妒一直處於加劇狀態。多年來,他們彼此造成的不便和麻煩,遠超過了彼此的互相幫助。
前段時間蘇格蘭公投把英國政府嚇壞了。
在美國,如同在歐洲一樣,相鄰國家被相反的利益和不友善的情感所驅使,往往發現各有各的立場。考慮到我們遠離歐洲,這些邦聯對相互威脅的擔憂,甚於對來自遠方國家威脅的擔憂,就是更加自然的事情了。因此,它們當中的每個邦聯更希望依靠外國聯盟的幫助來防禦其他邦聯,而不是相互結盟,防禦外國的威脅。我們不要忘記,把外國海軍接入我們的港口,把外國軍隊迎進我國,要比勸說他們或迫使他們離開不知容易多少。羅馬人以同盟者資格曾經征服過多少地方,他們又以同樣資格給他們借口進行保護的政府帶進了什麼樣的改革呢。
請神容易送神難。
《聯邦黨人》普布利烏斯 (即亞歷山大·漢密爾頓、約翰·傑伊、和詹姆斯·麥迪遜合用筆名)
1787年
一個乾隆五十二年都已經基本上有結論的事情,還吵什麼呢?
誰能去解釋上面的問題?
中國曆朝歷代都是統一強大,分裂弱小,沒有例外,如果分離主義真的那麼好,那麼當年美國為什麼是一個聯邦而不是一個邦聯?如果美國現在是一個邦聯,誰還真的正眼去看美國,歐盟的體格大致和美國相當,為什麼歐盟在美國面低聲下氣?
如果美國是搞分離主義,我們中國可以聯合加利福利亞,馬塞諸塞州,紐約州,打擊德克薩斯州,猶他州,堪薩斯州,可以故意挑起州和州之間的不和,別的不說,就說這次一個不真正涉及到利益的特朗普問題,穆斯林簽證問題引發了多大的對立情緒?如果真正涉及到了利益問題,北美內戰簡直是可見的。
關於內戰問題,南北戰爭英國人幹了什麼好事?世界攪屎棍稱號豈能白來?結果英國在南北戰中中支持南方,北方獲得了與英國為敵的法國的支持,這場戰爭死亡之慘重在整個美國戰爭史高居榜首,超過了美軍所有戰爭加起來的總和。
記性好的,還記得當年蘇俄內戰嗎?為什麼會有外國干涉軍?疫病橫行,國家經濟崩潰,上千萬人死亡。
如果印度次大陸是一個國家,中國在南亞還有說話的份?別跟我講什麼巴基斯坦是穆斯林,印度國內的穆斯林比巴基斯坦的都多,那又如何?尚若印巴是一個國家,今天這種邊境爭執問題中國會變得非常被動。
如果東盟是一個國家,南海我們就要倒霉了,統一的東盟統一發聲,再加上一點外界壓力,中國哪裡還有什麼九段線的問題,為什麼東盟開會連一個譴責聲明都拿不出來?
尚若俄羅斯和烏克蘭還在統一的一個國家下,怎麼會發生這次烏克蘭內戰?俄烏本來就是親戚關係,結果兄弟相爭,彼此受傷,誰都沒有得利。
在抗日戰爭中,中國四分五裂,死亡慘重,而在新中國成立的第二年,就可以出兵和美國一較高下,尚若當年中國是一個真正的統一的國家,日本人敢搞什麼XX事變嗎?
無意中看到,今天無所事事,心情不錯,就你所反駁諸條給予我個人的見解。
1. 大一統是中華傳統
反問:皇帝、太監、纏足、也是傳統
政治傳統的延續並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有其歷史邏輯所支撐的,只要中國的歷史不被篡改,並繼續存在一個中央集權式的政府,那麼大一統的歷史邏輯就會延續下去,因為這不僅僅是傳統的繼續,更是現實的需要,二者相互呼應。
而皇帝,太監,纏足這些東西已經失去了其現實基礎,廢除了君主制與宗族之後,這些東西自然就隨風而去了。因此拿這些例子否定大一統的邏輯基本屬於只見樹葉不見樹榦,更摸不到樹根。
2. 這是樸素的愛國情懷
分離主義也是樸素的愛XX情懷 , 或者說是樸素的自由主義情懷
反問:樸素和民粹的分別在那?
分離主義和自由主義八竿子打不著。
分離主義不是去追求自由,僅僅是為了實現另一撥利益集團自立的野心罷了,這根本不是自由主義者所追求的東西。更何況分離主義得逞後也未必能得到自由,大多數情況下會是為其背後的黨團做了嫁衣,繼而產生一個更加暴虐或無能的政府。
而樸素的情感則恰恰是自由主義者內心的流露,自由主義的要義在於人心中自發產生的追求與願景,個體的獨立性尤為重要,尤其是獨立思考的能力,獨立承擔責任的能力,獨立行使權力的能力。而民粹則是徹底的集體無意識,往往在大眾的盲動背後,隱藏著一些煽動和操縱群眾的集團,渾水才好摸魚。
3. 分離主義使國家(state)變弱 , 統一使國家變強
除了軍國主義或者納粹主義外,目前主流的政治哲學都是將國家(state)視為工具,用來實現終極目標或者單純的服務人民;故國家這個工具強弱並不重要
持這類觀點的人希望可以,解釋其國家主義的邏輯
更簡單來反問,為甚麼人有義務使國家(state)變強?如果無法解釋這問題,愛國和宗教信仰有甚麼分別?愛國會不會造成人的異化
第一段概念全部錯誤,軍國主義的要義在於軍人掌握政權,納粹主義的核心在於種族主義,兩者都與國家強弱統一無關。
如果按照你的定義視國家為服務人民的工具,那麼一件不趁手的工具怎麼樣服務人民?敘利亞阿富汗伊拉克的國家如何服務人民?
你非要談主流政治哲學,那麼國家主義恰恰是二十世紀的主流。無論是美國還是蘇聯,東西方皆是如此。
國家主義之所以成為歷史主流,是歷史演變的必然結果。二十世紀資本主義大危機而產生的混亂無序使得強力的國家調控成為內在需求,政府如不作為,僅僅靠自由市場中「看不見的手」,帶來的只有崩潰與災難,強國或許還能禍水外引,弱國的結局只能是陷入無盡的痛苦之中。
現代國家的主權,理論上都是屬於國民的,正因為人民擁有國家,國家才能成為服務人民的工具,而擁有國家主權本身就意味著負擔著相應的義務,國家的富強與衰弱同國民的幸福與苦難都是息息相關的,在現代社會中,早就不存在獨立於國家之外的個體了。
愛國與宗教的最大區別是,你不愛國就可能真死於大洪水,你不信教也不會被雷劈死發配十八層地獄。
4. 中華民族必定要統一於一國家(state)
先不質疑中華民族是不是偽概念 , 這種理念也有很複雜的現實問題:
A. 如何處理跨國民族,如俄羅斯族人?
B. 如何定義中華民族?海外華人是否應該將其所在地區兼并入一個中國(state)
C. 願持這類觀點的人,解釋其邏輯
現代國家幾乎全部是民族國家,先有國家然後在其之上設定一個能夠涵蓋全體國民的民族,這是最主流的做法,因此對於大多數國家而言,國家(state)和民族(nation)是一體兩面的,既一國的公民自然屬於一國國族的一員,國族的範圍必然涵蓋所有國民,而在解釋其結構時各有不同。
而民族與族群(ethnicity/race)並非是完全重合的,國族之下可以有多種多樣的族群。海外華人在族群上屬於華人,在國族民族上不屬於中國人。現在中國以中華民族的概念收攏海外華人利用的其實不是任何現代的政治理念,其出發點是中國傳統的宗法觀念,這種意識形態是超越現代國族觀念的,只要你的血緣和曾經在中國的祖宗沾的上邊,就可被視為「自己人」。不過海外華人是否認同則是另一回事了,在海外已經歸化的第二代第三代移民往往不是很把這個東西當回事了,故而自然不能以之為理由進行宣稱。
之於台灣,這個問題根本就不成立,在中華民國滅亡以前,台灣島本身就是中國,中華民族並不存在分裂的問題,分屬兩個政權不影響中華民族本身的統一,更不存在將其兼并入中國的問題,只存在將其從苟延殘喘的傀儡政權中解放的問題,內戰不是民族主義的戰爭,而是意識形態的鬥爭,除非此一地區的民眾放棄了這種身份認同,那麼鬥爭的性質才會發生改變。
5. 國家(state/nation)的利益等於最高無上 ,這是基於現實的考慮
若按這種觀點,一切基於道德或者文化上反分離主義的 , 應然的 觀點都會變得虛偽,因為可以解釋為,這種道義理由都是利益的借口.
同時若果不使用雙重標淮,一切國家之間的侵略行為,甚至大屠殺等也變得沒有道義上的對錯,只是單純的利益考慮 ,這也和一般愛國者的歷史觀有矛盾
在政治層面上,完全超脫於利益之上的道義從來都是不存在的,揮舞著道義大旗的人無非有兩種,一種是真正的理想主義者,堅持自己所信仰的觀念,試圖以之改變現實,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失敗了,根底不在於它所信奉的,而在於其背後的實力到底有幾何。另一種則是將道義當作利益的包裝盒的人,他們將道義銷售給那些渴望它的人們,繼而讓自己的吃相更加地優雅,可以說道義的確是虛偽的借口。
而在個人層面上,道義屬於個人的追求與信仰,其不必有利益上的實際糾葛,人所堅信的道義是個人理想的反應,這種標準完全取決於個體的價值判斷,標準僅存在於個人本身。而你所談到的所謂雙標,就是政治層面的道義與個人層面的道義產生衝突時所出現的困惑。
6. 因你是X國(state)人,你有義務支持國家的決策
反問: 基於言論自由的原則,我沒有義務認同我所的屬主權國家的政治立場?
反問: 該國家的至該決策的合法性源於甚麼?
言論自由並非無限的,言論自由從來都是在畫好圈圈裡行使的,在這裡面你說什麼都可以。然而跳出這個圈子的時候,你就必然要面對國家機器對你的懲罰。你可以不認同所屬國家的政治立場,例如拒絕服兵役,拒絕納稅,只要能夠承擔所帶來的後果既可。其次,你的義務來自於你的人民主權,如放棄權力,亦視同拋棄義務,在現實中這一般意味著放棄國籍,如果保留權力又不想承擔義務,一般可以選擇放棄生命。
國家決策的合法性來自國民,來自你自己。如果不承認這種合法性的存在,可以前去中東各君主國,伊斯蘭教法國家,在那裡合法性來自神權而非人民主權。
7.統一可以更好的運用資源
但按另一種角度,統一也可以更好地進行剝削,比如殖民地
反之獨立後,國與國之間靠資本主義無形的手,是不是能更好地運用資源?
殖民地不屬於主權國家的一部分,因為殖民地居民並不享有國家主權,只有義務。統一則恰恰是把殖民地納入到國民的範圍之中,譬如波多黎各所正在爭取的一樣。
靠二十一世紀資本主義無形的手,弱小國家除了被劫掠一空以外,沒有別的出路。資本主義已經走到了高級階段,全球化時代本地市場越龐大越能抵禦跨國資本的剝削,從而更好地運用資源到自己的身上,否則只是辛勤為別人打工罷了。
這就是為什麼即便主權國家之間雖然無法實現政治上的統一,也都在謀求經濟上的區域一體化,做大做強繼而提高同其他經濟體競爭時的實力。
好了,就這麼多。
其實都是廢話,背後的理論就是:你說中文你卻把自己當外賓,你打不過別人又想不戰而勝,你不想承擔任何義務卻又總想不勞而獲,你毫無尊嚴卻喜歡四處炫耀優越感,你一個無政府主義者卻想獨立建國,你不想死人卻又想實現民族獨立,你不學無術卻要問別人知乎。
你太「精緻」了,你太雞賊了,總之,就這麼點子事兒。
做個思想實驗:
一個領土穩定了五百年的、實行西式投票民主的小國家只有一個港口城市,其餘都是貧瘠、交通不便的內陸,在過去海運還不發達的時候,大家都一樣窮,但是隨著航海時代的到來,作為海運中轉站的港口城市越來越富裕了,這時該國家的中央政府提高了對港口城市的稅收指標,以支援內陸建設,港口城市的人非常不滿,要求獨立不再受中央政府的「盤剝」,然後據民意調查的結果,絕大部分的內陸人民反對港口城市獨立,絕大部分的港口城市人民支持港口城市獨立,然後港口城市和內陸人口之比是1:10,港口城市人民要求獨立的想法除了反對中央政府「盤剝」之外,還有反對內陸人口繼續湧入港口城市求生活加大港口公服壓力的想法,打算獨立之後立馬限制內陸人口的湧入,以維持高質量的公共服務。
請問,我們應該支持這個城市人民的訴求嗎??
請問,我們應該支持這個城市人民有舉行地區片面公投,然後自行宣布獨立的權力嗎??
這個思想實驗就照出了所謂基於自由主義價值觀的「分裂也無所謂」的想法的漏洞,按題主的看法,自由大過一切,哪怕港口城市的人是苟富貴立刻相忘,哪怕是打算獨立之後違反自由主義原則禁止他們再來港口城市討生活(這裡假定港口城市不需要內地的勞動力,靠海運就能過得很好),哪怕他們在這個國家只是一小部分民意,我們都要基於自由主義原則支持他們,而絕大多數人民的意見被忽視了。
題主可能要以多數暴政來為這種分裂自由作辯護,沒有這種分裂自由,則集體分分鐘憑藉人數優勢作惡。
但是繼續推演下去:假設內陸城市人民湧入港口速度非常快,在僵局還沒有解決的時候,港口城市人口與內陸人口之比就達到了10:1(假定在沒獨立的情況下港口城市不能限制內陸人口自由流動),也就是絕大多數人口現在支持港口獨立了,甚至急切的要求趕快獨立,以防止那個1/10的人口繼續湧入分走蛋糕,情況完全調轉過來了,多數暴政反而成了這種分裂自由的後果,那麼,現在我們應該支持這個城市人民的訴求嗎??應該支持他們片面公投的權力嗎??
所以,「防止多數人壓迫少數人」作為分裂自由的理由也不成立
以上是以思想實驗為方法論的駁斥分裂自由的反推,以下是簡單的正推:
沒有絕對的自由,自由是需要秩序來加以維護的,否則人與人之間就會出現「所有人對所有人「的戰爭(霍布斯,自然狀態假說),在這種混亂無序中,所有人的自由反而受到了損害,所以人類通過讓渡一部分自由(殺人放火,劫掠欺詐等損人肥己的行為),結成了秩序,而構建一個穩定的秩序最重要的是什麼呢?是公平,公平的意思是大家都同等自由同等不自由,不能說這群人的自由指數是105而另一群人的自由指數是95,如果一個秩序失去了公平,則秩序趨於瓦解,恢復全民內戰的原始狀態。
而分裂自由就會損害公平,一部分人可以任意退出或加入秩序來操控自由程度,本質涵義是要求繞過秩序實現自由的自我增殖,「如果大家投票的話我肯定無法將我的自由指數從100提高到105,但是我單方面繞過全體投票不就行了嗎?」這樣的話所有人都會群起效仿,最終瓦解秩序,恢復到自然狀態之中。這個問題很明顯是基於現實利益的理性考量啊。題主的第3點和第7點勉強算包含了這個意思,但你又沒有說到點子上。
不管是從政治、經濟、軍事、文化,還是其他哪個方面來講,統一的好處都很明顯。
首先從政治上說,小國的政治影響力必然比大國弱。一堆小國,在國際政治博弈當中,很容易被作為對手的另一個大國分化瓦解,各個擊破。如果有多個外部大國支持不同的小國,那這群小國之間的內鬥就更停不下來了,其命運只有成為外部大國鬥爭的棋子,自己的國民無法主宰自己的國家。例子的話看烏克蘭就行。作為蘇聯的一部分,過去的烏克蘭工農業都很發達,而現在已經成為了美俄對抗的前線,陷入不知何時終結的內戰之中,美國控制的政府軍和俄國控制的游擊隊,明明是一國同胞,卻在自己的土地上自相殘殺。所以小國想要不被大國操縱本國的政治,只有自己抱團成為一個牢固的聯盟,或者乾脆合併成一個聯邦,來增加政治話語權。
從經濟上來說也很好理解。分裂的一堆小國,會嚴重降低經濟發展效率。小國與小國之間,必然有多如牛毛的海關,要重複徵收多次關稅,貨幣也好,工業標準也好,運輸標準也好,都沒辦法統一,火車上的貨物走不到幾百公里就要卸貨換不同軌距的車廂,人員和資本也沒有辦法自由流動,想出去打工,要辦簽證,想投資,要接受對外資的審查。這樣的經濟如何有競爭力?更別說一旦陷入政治對立,經濟交流更受影響。想想朝鮮的勞動力和資源,配合韓國的科技和資本,對於雙方的經濟發展是一件多麼好的事情,然而現在只能弄個開城工業園區這樣的小口子,大量經濟潛力就白白浪費了。
從軍事上更好理解。一堆小國,憑空多出來漫長的邊境,總要駐軍吧。要相互防禦,總要維持足夠的軍力吧。這些軍事開銷,本來都是完全不必要的。哪怕從數學上來看,一個10×10的正方形,邊長是40,換成100個1×1的正方形,邊長是400,國防壓力不是白白增大了十倍嗎。況且大國可以整合全體的力量,發展先進武器,比如航母、核武、轟炸機等等,同樣人口和面積小國,只能分別向其他大國買一點高價二手落後武器,人家不高興還要被卡脖子。這一點我想台灣人應該有切身體會。如果兩岸是統一的,台灣海峽邊上根本沒必要弄這麼多駐軍,修這麼多工事,布置這麼多飛彈,軍售還要被美國宰。河北和河南之間需要駐軍、修工事、布置導彈嗎?這些人力和財力都可以節省下來用在民生了。
文化也是。一堆小國,沒有統一的文化市場,文化產業難以發展,自身文化無法壯大,只能成為外來大國文化的跑馬場,甚至連自己的語言都難以保持。我記得香港好像管草莓叫士多啤梨?文化這東西,人多力量大,日本動漫,美國電影,都是在國內市場培育成熟才行銷全球的,香港背靠大陸,所以大陸貢獻了不少電影和音樂票房,單靠自己一個城市,想產生輝煌的文化,太難。架空地設想一下,如果英國人當初讓全港人改用拉丁字母拼寫粵語,再放棄中國的傳統文化,那麼我想今天其文化影響力大概還不如越南。
從世界上來看,統一一直都是各國的追求。自由民主的樣板歐美國家,也不例外。俾斯麥為什麼統一德國,加里波第為什麼統一義大利,英國為什麼要成立聯合王國,美國十三個殖民地為什麼要成立聯邦,林肯為了維持這個聯邦還不惜打內戰。即使現在,歐洲人都費了這麼大勁搞歐盟,想要統一貨幣,統一人員流動,統一政治,統一軍事。就是因為打了一戰和二戰,在冷戰中又被當做前線和棋子,吃夠了分裂的苦頭。誠然維持統一需要成本,某些情況下原有的國家是會分裂,但大趨勢就是大家越來越需要抱團,尤其是現在這個時代,面對全球的挑戰,地區一體化越來越成為各國的選擇,分裂完全是在開歷史的倒車。
說了這麼多,總結一下就一個意思。統一從各方面是一個有好處的理性選擇,跟意識形態,傳統文化,政府的宣傳教育都沒有關係。如果我是個中東人,我希望成立一個阿拉伯聯邦,終結戰火,如果我是個非洲人,我希望非盟更加強力,讓大家抱團振興經濟,還有,作為大陸人,不僅陸港台,我還希望和日韓加東南亞也能聯合在一起,把東亞地區打造成和歐洲、北美同樣繁榮的世界第三個發達板塊。只可惜正如大家所見,某大國總在中日韓之間製造矛盾,你不妨想想它為什麼這麼干?
40歲以下的台灣人其實並沒有怎麼經歷過世界上有真正敵對勢力的時代
近三十幾年來的台灣其實並沒有真正要對台灣處之而後快的敵人
所以會出現這種質疑統一的思潮不足為奇
但這仍然是一個雙重標準
為什麼你們認為台灣必須要成為一個「國家」呢?
國家是一個帶有高度集體主義氣息的詞語
成為國家的話,單個的台灣企業或個人在國際上就能受到更多的保護,比一片散沙,單打獨鬥更安全,更有底氣
如果有外星人入侵,台灣也可以在國家主義的號召下(至少表面上)團結起來,開動戰爭機器,這也比單個個體拿著菜刀攻打外星人要有效
所以,台獨想要建國的意願,不正解答了統一(儘管是島內統一)的好處么?
其實對於這個題目的話..有個活生生的例子
就是美國...為什麼要從一個邦聯國家變成聯邦國家?
邦聯時期的美國其實就相當於香港澳門台灣大陸各設立了一個政府.大方向一致.然後按照自身能力來決定話語權.
為什麼後面又變成了聯邦?
事實上就是從國家機器的角度來說.統一的國家有利於大規模的一些建設.比如大陸的南水北調.西氣東送
可能對於香港同胞來說遠了點?
那就通俗的說.比如大亞灣核電站70%的點就是送去香港的.換句話說就是為了香港才建的.
要是香港是獨立了.港島上的電怎麼辦?香港就那麼大點地方你在哪裡建核電站?還是說用火力這種高污染的方式?亦或者是高價從"他國"購電?
同理於水.香港很多自來水也是在深圳這邊一起凈化處理的
如果按照題目這麼做了.香港澳門深圳上海北京等等所有的地區不就得自己發電自己凈水自己鋪設網路自己生產糧食等等了?
這並不是在黑香港.但是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一統的國家更有利於資源的統一利用與統籌.
另外分離是為了什麼?這個也值得深思
其實分離主義發展下去的話.還是切合題主的身份來說.
我了解到的港台人士的分離主義其實就是認為.分開來自己可能能夠過得更好.所以想分開.其實我認為這個論述本身有其正確性.
但是不管是怎樣的群體.始終是會有意見矛盾和利益矛盾.如果出現了矛盾就想著分離會變成怎樣?
現階段可能是香港大陸分離.下一個階段就是九龍和港島分離.再下個階段就是元朗和荃灣分離.繼續下去就成了街道和街道之間分離.最終變為每一個個體的分離.
到時候全世界都分離成了一個個個體.自然就不再有秩序這一說.亦或者到了那個時候世界將會重新變為一個大整體?
所以這也是分離主義認可度不高的一個原因.
如果你覺得分離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對意見衝突進行妥協.那麼請不要用分離主義來包裝自己.
另外我覺得分離主義最錯誤的一點就是.我認為地球上最終還是會演變成真正意義上的"地球村".然後人類往星辰大海出發.
從結論來倒推的話.分離主義也會是錯誤的
==========================================================
7.26再補充.看到了問題描述補充的第七條問題.
7.統一可以更好的運用資源
但按另一種角度,統一也可以更好地進行剝削,比如殖民地
反之獨立後,國與國之間靠資本主義無形的手,是不是能更好地運用資源?
這個我認為完全是不一樣的.
自己國家內部的資源調動是從國庫+居民稅收當中調取資金進行建設.
舉個例子來說比如我國的西氣東送.
將新疆盛產的天然氣.輸送到上海.
如果不是由國家機器來發動這麼大規模的工程的話.光是一路鋪設管道都要花幾十億上百億.而且幾乎沒有什麼盈利.
如果不是同一的國家.誰會去做這樣的事情?哪個商人會做這種賠本的事情?
按西氣東輸年輸天然氣120億立方米計算,每年可替代1600萬噸標準煤,減少排放27萬噸粉塵,使我國一次能源結構中天然氣消耗增幅達50%。天然氣的熱效率遠遠高於煤炭,如果按120億立方米測算,比利用煤炭可節約能源437萬噸標準煤。每噸標準煤按300元計算,則每年可節約燃料價值13億多元。
這個是港人也好台灣人士也好都非常看重的環保問題吧?每年減少27萬噸粉塵.長遠來看絕對是大好事.這個絕對不是僅靠國與國之間資本主義就能做得到的事情.
如果光靠資本主義的話.無非就是新疆拚命的開採天然氣做成煤氣罐拚命的出口.然後別的地方拚命的買入.尤其是需求量大的地區.將會有大量的資金用在購買基本的資源上.並且購置的價格都是"進口價".和自己國家內部分配資源的價格肯定不會是一個水平.....很可能因為錢的原因.上海只能繼續採用煤炭.污染環境.
最後....一切都想著靠資本主義的話.....平均8年一次的金融危機都忘記了嗎?
==========================================================
根據評論區的提示.我覺得確實可以把評論區內的內容也補充到正篇當中.當然相對來說比較長.而且我偷了個懶.直接轉了繁體.不確定有沒有變化.至少我看到的我有修改過來.當然也可以直接在評論區看.
我和題主其實也算是網上認識了.他是一個生活條件好的香港人.看得出來他的生活狀態應該在港人當中屬於中等偏上的水平.所以思維當中沒有香港商人那種唯利是圖.也沒有底層居民的為了生存而拼搏的概念.至少本質上我認為他是挺不錯的.所以跟他交流我覺得也可以引發我自己的思考.不像跟一些無腦的TD無法交流.
Freedom Seeker(提問者)
呃,但世界上還有商業啊。很多國家也沒基建甚麼都靠進口不也活得好好的.
資源的統一利用與統籌 , 我也可以說,統一就是逼富有區域養窮的區域,這不叫統籌叫搶劫;分離之後 ,資本主義無形的手才是最好的無限分裂也是支持分離主義的一個問題;雖然我覺得國家只是工具,可以分離自然可以在雙方同意下合併XD
另外個人人看法啦,政治問題其中一樣最根本的問題是認同問題,或者說信任,學術一點就是說共同體。比如一般人會願意和親人共享物資而不太較教,但對外人卻會較教。到了國家層面,就是為甚麼大家要是自已人? 比如說對你來說,假如有一個中國公民宣誓效忠ISIS,你也不會把他當同胞吧?
另外,我真的覺得分離是可以解決問題,真的,雖然我認為世界大同是好的,但在目前來說並不可行。那不如就分國家吧,將無法相處的人分開生活,對雙方也有好處 ,
這個是題主在我題目下的回復.其實看得出來.他對於經濟方面會有潛意識的避而不談.那只是因為他可能不太清楚貧窮是一種什麼概念.覺得港人普遍生活水平都很高.但是我有個姐夫就是混跡香港底層.人住在深圳皇崗口岸(香港的房子住不起).起早貪黑在香港工作的香港人.
用我自己的想法來說就是他的概念當中有點脫離現實吧.也對統一國家的資源調動的概念不夠深.所以我的回復可能就相對現實了一些.很多內容也是在回復的過程中一點點去查詢一點點補充的.
==========================================================
下面是我的回復.為了方便他看我回復轉成了繁體.但是這邊我再轉回簡體方便大夥來看:
這種暴力分離方式.還不如把少數人都拖去坐牢…
事實上所有的國家都是這樣的.分大分小
香港地區也是李嘉誠這些富豪繳稅最多來養你們這些普通群眾的福利.為什麼他沒有想要脫離香港自己建立一個「嘉誠帝國」?其實分離確實不是不可以.但是如你所說.關鍵點就在於雙方意願.
結合實際來說的話.香港真的不是不能獨立.但是要付出的代價可能港人試不起…這也是大多數人不會想獨立的原因我覺得.因為如果香港真單方面獨立了.首先外交關係肯定不會是友好的.比如說生活食品的價格.再也看不到菜市場的廉價大陸豬肉.或者大陸豬肉的價格跟澳大利亞牛肉一樣(因為都是進口的)
大陸提供的水電價格可能要上漲2-3倍甚至更高(不願意的話可以去菲律賓拉電過來.當然這幾乎不可能.)另外香港幾乎沒有領海和制空權這一說.如果真的交惡的話有可能所有的航空和航海都會被設卡(拖延時間).回歸以前之所以沒有這麼做是因為以前香港是英國領土.以前的中國不敢這麼對抗英國.
這麼做一套下來.香港的物價起碼要在現在的基礎上再往上翻幾倍.更不用說迫於中國國際壓力的市場走向了.
如果是跟大陸友好分手的話.大概會跟歐盟附屬國一樣.每年都要交「入盟金」.雖然大陸會繼續提供廉價的水電食材.但是每年這個入盟金也是要從居民稅收中收的.你們的日子也不會好到哪裡去.
至於跟大陸平等外交?你摸摸你的心想想有可能嗎….蘇格蘭要是獨立了.英格倫絕對是跟蘇格蘭從此兩立各不相干.甚至單方面政治上斷交都有可能.其實你說的認同我是理解的.
事實上其實你數數香港繁榮的很多東西…跟大陸都擺脫不了關係…包括香港70 80年代的經濟騰飛.大陸的改革開放息息相關.其中我所在的深圳就是大陸和香港的對接處.
為什麼香港每年會進口出口價值那麼高?
其實根本上來說是因為香港是作為中國大陸的轉介口.大陸當年早期在改革開放前的政策是計劃經濟.幾乎不怎麼發展經濟.大型的企業幾乎都是國有的.
香港是因為地理位置.以及他的身份是租借給香港的原因.(決定改革開放是鄧小平一手推進的.97年收回香港在此之前的主要談判也是由鄧小平出面的)所以當時大陸將香港選為了重點開放對象.
許多外國的產品出口(對於外國來說)到了香港.再由香港商人轉手賣到大陸.就可以輕易的賺到巨大的差價…要知道以前大陸人是幾乎不允許去香港的.來往兩邊的幾乎都是香港的老闆們.
這應該是香港開始快速累計財富的開始.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我家的洗衣機.是日本松下的愛妻號洗衣機.88年左右買的…你沒有看錯.至今還在用….
當時在大陸是限購的.我家因為有親戚在公安部門所有有配額買了一台.
可以想像一下.在大陸全國那麼大.有配額的全國各地每年起碼百萬.
光洗衣機對於當時來說.大陸就要每年從香港「進口」百萬台洗衣機.
更別提其他的家電了.完全無法想像其中有多麼巨大的利潤.其實至今為止這個模式仍然還存在.
香港開始有點落寞的原因.我覺得還是跟大陸的發展有關.大陸後面開放了許多自貿區.雖然名氣不是很大.但是都多多少少有執行香港的功能.
同樣功能的地區多了.香港「出口」到大陸的訂單自然就會被分走一些.而港燦們口中常說的大陸人去買光了香港人的東西.其實算是一種大陸發展的亞文化.
簡單的解釋的話就是.以前大陸人還窮.所以購買力不是特彆強.香港那邊做倒賣的商人每年進口的分量轉手賣到大陸完全是充足的.再加上過關的要求高.
大陸人只有少數的權勢或者有錢人.抑或有關係的人才能往返香港.
但是當大陸的人有錢之後.光憑香港倒賣商人給大陸的貨不是很夠了.大陸的人想要買東西了怎麼辦?出國的成本太高.去香港又成了相對容易的選項.至於說香港越來越開放大陸客進出.我覺得這也是有過程的.
我認為也是因為香港本身的經濟先低迷了.才會有引入大陸客刺激香港商業的政策.
你們香港人自己肯定很清楚.香港就是一個金融商業都市.
大陸的一線都市也在發展.搶走了香港的一些訂單.光憑香港本土的購買力無法支撐香港日益變大的市場的時候.自然就要引入外資.
比如商場裡面的一些「天價」品牌的衣服包包.不是經常都是大陸的一些富得流油的土豪去掃的么…連奢侈品市場都這樣了.更別提常規市場了.再加上90年代香港的繁榮.香港明星的活躍以及香港文化的入侵.喜歡香港的大陸人非常多.自然也更傾向於去香港掃貨(為什麼不是去澳門?為什麼不是去上海?我認為香港脫穎而出的原因是這個)
某種意義上來說其實也是市場選擇的結果.我認為香港想轉變還是需要過程.並不是一個獨立能解決所有問題的.
香港那邊和台灣的問題還是有區別
香港的根本問題在於民生.香港普通群眾的生活質量比起以往有所下滑.年輕人的社會壓力過大.所以想要找宣洩口.
香港的地位下降只會隨著時間越來越嚴重.
大陸人對香港的興趣其實也會越來越輕.
至今仍有不少的大陸人抱著不管怎樣也要去香港玩一次的想法.我指的是內地的人.他們想要看看繁榮的香港是怎樣的.所以在近年來才會有如此多的「沒文化」的大陸人往香港跑
但是根據我在這邊的了解.其實已經有越來越的人覺得去香港不如去上海北京..雖然這話可能比較傷香港人的心.但是也算是一種現狀吧.
香港買得到的奢侈品.在大陸大部分都能買得到.雖然去香港整體來說會便宜(關稅的原因).但是隨著大陸網購的越來越強盛.香港那邊的跨境購已經做的越來越大了..所以自身去香港的需求也在逐年降低前些年應該算是大陸人有錢+想去見一下香港+香港低迷(08年金融危機.突然想起來應該也是從那時候開始大量開放大陸人入港的)想要引進大陸客挽救經濟這幾個點合在一起引發的社會問題.
事實上我記得去年大陸赴港旅遊的人數已經在下降了.雖然和香港反大陸思想興起也有一些關係.但是同樣的對比起來是大陸人在去年更愛去日本買買買了.大陸人買爆日本的新聞想必你也不陌生.
而陸客減少的香港能否挽回頹勢?作為一個商業化都市來說.我認為並不可能…
所以香港的分離主義只能認為是驚恐之下選擇的宣洩口之一.港並沒有台灣那種能夠獨立的底蘊.所以絕對不是一個正確的選擇.不能看著香港曾經的繁榮而忘了曾經如何興起.失去了商機的香港.一個製造業農業工業都不夠發達的島嶼都市.只會越來越差突然想到一點.建議你可以去看看知乎有一個問題下的答案:為什麼香港不選擇多進口奶粉而是限制旅客出境攜帶量? - 食品安全
這個問題其實從側面來考慮.就是前些年大陸的購買力太集中於香港.香港市場的體量無法承受而引發的一系列問題….
我覺得前些年應該還是因為觸碰到了香港市場上限.才導致了這些問題吧.現在風氣已經轉變了.香港肯定會逐漸恢復「正常」.只不過這個「正常」對於普通群眾來說可能也難以承受.無數小商人可能會因此倒閉關門至於房地產的問題的話.作為一個大陸人完全無法來說這個問題…只能說待到真的人人都有房的那一天..或許市場就正常了吧…
首先,你得能解釋分離主義是對的。需要推翻政治正確的才需要論證對吧?
沒啥好反駁的,用一個簡單的例子就能讓港台民主派無言以對。
舉個例子,為什麼台灣必須是一個統一的政府?如果花蓮獨立出台灣然後加入福建省,中國大陸相關貿易都繞過台灣其他地區只和花蓮進行可以嗎?你看,愛爾蘭島就分裂成兩部分,一部分是愛爾蘭共和國,一部分則屬於英國。為什麼台灣會有「台灣島大一統」的想法?
為什麼香港必須是一個統一的政府?如果新界獨立出香港然後加入深圳市,中國大陸相關貿易都繞過香港其他地區只和新界進行可以嗎?你看,雖然都說深圳是依靠香港而繁榮的,但是現在靠近新界的福田區等等地方都已經比新界繁華了,新界留在香港只能做港島的後花園,加入深圳會發展得更繁榮呀。為什麼香港會有「香港大一統」的想法?
大部分搞獨立的人自己都沒有想明白這個道理。
你看,如果台灣分成兩塊,中國大陸就可以扶持一個打壓另一個,你們之前讓美國軍艦來台灣不是很爽嗎?如果分成兩半,一個讓美軍過來,一個強烈抗議,甚至說美國人鴨霸,你看怎麼辦。
主要怪他
他統一了文字,統一了度量衡,為中國的統一奠定了最原始的基礎,也把天下一統的那種使命感印刻在了中國人心中。這種使命感並非傳統,而是人類天生的,那種想當英雄的感覺。
然後說說自由。確實有分離的自由啊,五代十國這充分體現了一些人分離的自由,但是這個自由也建立在外部環境中,想當英雄豪傑的趙匡胤來了之後,識相的你是吳越王,擋不住的你是江南國主,擋住的你就成靜海節度使了。
然後說說國家大小問題。國家多大合適,看你把誰當對手。像是石敬瑭,當個中原主兒皇帝也就知足了,那後晉國自然不必大,甚至幽雲十六州還可以送出去表表心意。而老趙家想惦記幽雲十六州,和耶律家硬扛,那就得先統一了華夏基本盤再說。雖說最後也沒打下來,但是也算是能勢均力敵一下,最後幾年還能開個隴右都督府。但是女真人太掛逼,沒打過但這是後話了。
最後說說民族問題。我認為是中國人的,奉行我之理念,信仰我之文化的,算中國人應該沒什麼問題。元應該沒有,但是遼金西夏清都說過我乃華夏這種話,再想想當年元宏一聲令下鮮卑舉族漢化,融入了華夏之中,如今也都是成了漢人。題主你也放心,臨夏那一幫子天天安拉胡阿克巴的我們也沒把他們當中國人。蘇聯的那種民族政策我本人就是認為是不對的。
暫時先想到這些,以後再補充吧。你以為歐洲不想統一嗎?那歐盟怎麼算?
不要把中國近代的衰落怪到統一上,這是典型的倒因為果。在秦漢第一帝國的大統一之前,搞分封制的商周遠遠落後於同時期地球上的其他文明。當埃及胡夫金字塔落成1000年之後,分封制的周天子還在住茅草房,瓦片要到中期以後才被發明出來。
如果不是秦漢第一帝國的空前大一統,以及超越時代的官僚體制,讓我們的文明奮起直追,彎道超車,中華文明的地位將大打折扣。我們現在可能連河西走廊都沒走出去過,漢字文化圈可能僅限於華北華東一帶,跟美洲那幫搞活人祭祀的印第安帝國沒多大區別。
統一是一個民族文明整合的最好辦法,統一的市場統一的文字統一的政權使龐大版圖內不同血統文化起源的東夷人、東羌人(華夏)、三苗人、巴蜀人等可以更方便更有效率地互相交流,取長補短,促進整體文明的飛躍。
至於國家強盛對個人的影響,我先不說這麼大,先說家庭。一個家庭對個人的命運影響,可能在座的知乎er都不會否認。一個有錢有地位家的孩子可以享受到更多的資源,擁有更好的教育,選擇各種不同的精彩人生。擴大到國家,具體點說就是義大利的乞丐可能都比非洲的居民過得舒適。
對於芸芸眾生(學霸學神請自動滾蛋)來說,個人的小確幸生活更是寄託於國家在這個世界的地位。一個富有的小國遠不如一個溫飽的大國給人的安全感更甚,如伊拉克、委內瑞拉故事。而且小國在這個世界上向上攀登更困難,更需要考慮大國的利益和態度。
朝鮮倒是天天把自主掛在嘴邊,可是他連自己的民眾吃什麼都控制不了。而要論投靠美國,他肯定不能如他的南方兄弟和日本死敵更得美國歡心。可論忠心即便如日本,如果妨害到美國的利益也是說拋棄就拋棄,一個廣場協議就可以腰斬日本的40年經濟騰飛之路。
只有統一的大國才有能力實力自己把握命運,也只有這樣的國民才能有資格說自主。
換成知乎的名言就是:一個人的一生當然要靠自我的奮鬥,但也要考慮到歷史的進程啊
==================================================
有朋友說題主是香港人,我覺得誰都可以反對統一,唯獨香港不可以。
香港經濟的騰飛就是在大陸統一形成共同市場以後,試想自由分裂的民國時代,把貨物從廣東賣到山西,(不同省份的)政府搶一部分,官軍搶一部分,土匪搶一部分,到了山西就剩點兒片兒湯了,就這種市場,怎麼做生意?香港又怎麼能依靠?
相反,大陸只要一統一,自然就是個龐大的超級市場,即便大陸閉關鎖國(這樣反而對香港最有利),光是做掮客就足夠香港賺翻了。而香港經濟騰飛的60年代恰好也是其作為大陸唯一對外交流的窗口時期。
===================================================
我覺得我必須要普及個基本常識:
自發的經濟行為必然是互利的
自發的經濟行為必然是互利的
自發的經濟行為必然是互利的
香港人從中當掮客固然獲利頗豐,但兩邊的大陸和西方也從中獲取了自己想要的部分。這裡不存在誰欠誰的問題,只是說,香港人反對大陸統一,就等於是放棄發財的機會,對他們自己本身不利。
所以,請香港記者停下腳步,不要老想著搞個大新聞再把我批判一番如果提問質量也有評分的話,你的問題可以8分。但是你補充的內容給1分都算同情分了。給題主建議把補充部分刪了。
因為!真!的!很!影!響!答!題!欲!望!
特么看到這題目興奮了下,才準備給自己挖個坑好好埋掉自己。一看題主第一個反問一點想寫的衝動都沒有了!(寫這種文章很累的,難道還得給你普及基礎知識…)
首先,我不認為離主義就都是錯的。這要看情況。我們舉個栗子。
西班牙
歷史上,巴塞羅那地區的分離傾向就非常嚴重。原因很簡單,巴塞羅那的經濟活動和西班牙本土關係不大。她參與的是地中海經濟圈,勢力遠達薩丁、西西里。和威尼斯、熱那亞相愛相殺。
我們再舉個栗子。
注意東部產好茶葉的阿薩姆邦(青色),她由窄窄的西里古里走廊與印度本土相連。(看到大吉嶺了吧?呵呵。曼尼普爾也很有趣。)
實際上,印度和西班牙的地緣很像。由於中央高原的存在,這兩個地區地理上很破碎。歷史上從未形成強大的統一市場。從穆斯林手中收復半島的百年光復運動,是西班牙統一的第一次助力。兩次大戰把歐洲打得支離破碎,巴薩羅納等地方依賴的海外市場萎靡,是西班牙真正完成大一統的客觀條件。
而印度國內有限的統一市場,則幾乎就是英國人湊合出來的,為的是英國殖民經濟體系的利益。
比如阿薩姆這些邦,她的經濟更多的是和西方經濟並軌,為西方產出經濟作物,和印度本土的聯繫反而不強。
可以說,印度目前對阿薩姆的統治,是新時代的另一種委任統治。印度是作為西方經濟在南亞次大陸的代理人和合伙人而存在的。
那麼,中國式大一統的背景是什麼呢?
舊文再貼
我很驚奇知乎也有很多人對國家如何誕生,如何存續完全沒概念。
我國的政治書千不好,萬不好。有一點好,說道民族國家的統一與崛起的時候,會忘記共同市場這一點嗎?
為什麼長期同文的朝鮮和我們關係遠?完全不同文也不同種的新疆諸民族和我們關係近?
因為共同市場!誰和錢過不去呢?
早在長者出生以前好幾百年,新疆牛馬、葡萄等商品目標市場就是內地。換取內地的手工業品。在喀什這種城市,各民族的商販你來我往,持續上千年。俗話說擋人財路如殺人父母!如果國家政權不能保障貿易正常進行,它的合法性就要受到相當大的質疑。而不是反過來——人為把分散市場捏到一起很難,這在2016年7月份是一件難以理解的事嗎?
提供公共安全和統一市場,是國家負責的公共產品,是其存在的意義,和其合法性判斷的一個重要標準。
我國早在漢代就對新疆實行了鬆散的羈縻統治,隨時歷史的發展,這種政治關係越來越緊密直到成為垂直管理。
這是因為類似歐盟那種鬆散的市場一體化已經不能滿足經濟流動的需求。
在北方漢族人把內地的茶葉、布匹販運到關外,買進皮革、馬匹。
在南方,阿昌族人打造的戶撒刀,被漢族、傣族、白族商人往南販運,流轉整個東南亞。另一路經大理麗江,被白族、納西族藝人進一步裝飾,和茶葉、食鹽等物資一起運進藏區,這就是藏刀中的高檔貨。
後來,等到我們和朝鮮半島、日本的貿易比較大的時候。這些地區已經分不出彼此了好不好。
而認同一個統一中國,是這場宏大的經濟分工的一個前提。如此你才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你連大一統都不認同,我們怎麼做起生意來?反過來說,必須能夠為這個龐大市場提供保障的政權,才能在這片土地獲得合法性。
這就是中國人不能忍受分裂的底層原因。如果你在這個市場混,又不願意認同這個市場的底線原則,那是明顯的屁股和腦袋分離了嘛。
終上所述,台獨不是不可以。但是必須從經濟上完成與大陸的經濟切割才有可能完成。
過去台灣各種明獨、暗獨的政權,其存在根基恰恰是以獨要挾大陸讓利,以統打開大陸市場。所以在一定時間之內,這種兩面派的政治路線是符合台灣的短期利益的。而這一切,恰恰使得兩岸割不斷的經濟聯繫更加緊密。
所以說到底——台灣的經濟現狀根本不支持台獨的,它的根本利益點在「喊台獨」,而不是「真台獨」。這好比綁架人質的劫匪,它的利益保障在於「殺死人質」這一威脅。而一旦它真的這麼做……那就是它的死期了。
所以台獨根本上講甚至不能算分離主義。
而港獨?容我笑一會兒。
從英國人想要香港那天起,其目的都是經營大陸市場。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滙豐。它雖然控制了清民之際的大陸金融,總部卻在香港。
而英國政府之所以只有和中共妥協,原因也很簡單。打不過不是主要原因。49年他們也打不過。
這是因為沒有大陸市場的香港,就是個廢港而已。
說白了,中國面臨的分離主義,不過是一堆大國博弈附帶產生的問題而已。其理論、組織基礎都是外來輸入的結果。而其經濟基礎則和它的理論與組織嚴重腦臀分離,是和大陸緊緊綁在一起的。
這就是這些人嘴上總是罵得很厲害,身體卻很老實的原因。
@Freedom Seeker
關於傳統,我們不是所有的都遵從,只遵從最適合國家發展的。
關於國家強大,具體實例看下從蘇聯到俄羅斯,美國玩下國際油價就讓俄羅斯損失慘重,俄羅斯政府想很好的為俄羅斯人民服務么?想。但是被美國玩油價的時候,是俄羅斯政府說了算么?不算。再去看看伊拉克,敘利亞,利比亞,國家不強,政府連為人民服務的能力都沒有。國際政治向來都是弱肉強食,我們不會去強食弱國,但是我們也不會變成弱國被人強食,所以國家變強是與每個國民都相關的。
關於中華民族,這是個大概念,跨國民族認同他的,想加入的,我們歡迎,而海外華人,認同他的也算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子,但是注意他們是海外華人,代表的意思就是不在中國領土生活的華人(這裡不包括台灣,從來沒有人說台灣人是海外華人),我們當然不會要求他們所在地加入中國,如果想我們也歡迎。
我們說的國家利益至高無上的,你忽視了一個條件,這個利益也要同時符合國民利益,只有符合國民利益的國家利益才是至高無上的,一個統一的強大的中國是符合國民利益的,所以也是至高無上的。
古人曾說過,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國家政策符合國民利益的,為什麼不支持??國家政策的合法性就來源於是否符合國民利益。
如果能有時間的話,我希望我能逐條回答。(全憑記憶可能,細節上肯定有錯,如果發現了記得提醒一下)
1.大一統是中華傳統
是的,但是這個傳統卻和皇帝、太監、纏足這些是傳統來歷並不一樣。
眾所周知,按農作物種類,可以將中國分為南北兩個地區,北方以小麥為主,產地主要在河南河北一帶。河南一帶又有什麼問題呢?意味著黃河泛濫時,這個糧食主產區的必然會歉收。那麼黃河泛濫是否頻繁呢?答案確實經常泛濫。有歷史記載的2千多年中,黃河下游發生決口泛濫1500多次,重要改道26次。有文字記載的黃河下遊河道,大體經河北,由今子牙河道至天津附近入海,稱為「禹河故道」。公元前602年黃河第一次大改道起至公元1855年改走現行河道,其間1128年前,河走現行河道以北,由天津、利津等地入海;以後走現行河道以南,奪淮入海,災害波及海河、淮河和長江下游約25萬平方千米的地區。每次決口泛濫都造成慘重損失。
同理南方地區,是稻穀的為主,其主產區主要在湖南、湖北、及江蘇地區,而這幾個地區由於長江的緣故,也是經常水災,雖然比黃河好。因此出於現實的需要,無論是南方的還是北方的統治者和屁民都希望能有一個可以作為作為備用的糧食產區的地區,因此就出現了大統一的傳統,這個個傳統,是自下而上的,並非那種自上而下的傳統,因此中國大統一的傳統才能深入人心。
2.這是樸素的愛國情懷
情懷千金能抵得過現實需要嗎?
3. 分離主義使國家(state)變弱 , 統一使國家變強
目前主流的政治哲學都是將國家(state)視為工具,用來實現終極目標或者單純的服務人民。對。但是你的結論怎麼得出的呢?
這個星球上任何一個發達國家,都是靠剝削髮的家。工具的強大,意味著更加穩定且有效的剝削。
4. 中華民族必定要統一於一國家。
這個是民族史觀的說法,中國官方的是階級史觀。簡單說中華民族是新興民族,他的定義是於清朝時期在名為中國這個土地上,受到各國列強欺壓而形成的一個新興民族,因此中華民族必定要統一於一國家是說的過去的。所以中國統一有憲法、現實、歷史、血統等多重合結合的結果,因此這個不能進行無限上升。就說海外華人吧,血統是夠得上,但是他那個地區有一樣的歷史嗎?歷史上是否有過中央政府的統治呢?
5. 國家(state/nation)的利益等於最高無上 ,這是基於現實的考慮
若按這種觀點,一切基於道德或者文化上反分離主義的 , 應然的 觀點都會變得虛偽,因為可以解釋為,這種道義理由都是利益的借口.
對。
但是時間維度非常重要。如果將時間拉長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看到,歐洲人多數還是認為羅馬人是在傳播文明,也認為羅馬的毀滅是文明的黑暗,雖然他們中的多數是按羅馬人的標準都是蠻族。
大屠殺未必是從利益角度考慮,同時之所以被譴責那是因為受害者還活著。同時由於歷史還未終結,今天的受害者,也許就是明天的成功人士。強如羅馬,現在呢,人都沒了。
6. 因你是X國(state)人,你有義務支持國家的決策
反問: 基於言論自由的原則,我沒有義務認同我所的屬主權國家的政治立場?
對。但是不能出賣國家的利益,因為出賣的時候,會使得這個國家所代表的人民的利益受損。
反問: 該國家的至該決策的合法性源於甚麼?
如果你是問中國,那這句話很適合「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7.統一可以更好的運用資源
但按另一種角度,統一也可以更好地進行剝削,比如殖民地。(殖民成立的前提是其國家內部各個地區不平權。所以我們說香港吸我們血)
反之獨立後,國與國之間靠資本主義無形的手,是不是能更好地運用資源?
看來你不笨,這就是所謂的新殖民主義。
但是有個小小的問題,如果想獲利就必須有足夠大的本錢,不說以前赤貧的時候,就是現在的中國如果按省分裂,那麼中國最富的省,在世界排名第幾啊?而且統一還有個好處就是可以減少相應的行政開支,比如外交機構什麼的,再比如軍事開支,你看台灣2300萬人,20來萬的軍隊,大陸14億人,軍隊也就200萬,這算下來人均承擔的肯定比台灣少,你說中國是弱雞,不能和台灣比,那你看美國,4億人左右,軍隊還是200上下,這人均攤下來還是比台灣少。
最後你知道全球化嗎?是為什麼呢?還不是資本為了減少要的開支嗎?所以說分離主義,早該被掃盡垃圾堆了。
簡單來說。分離主義本身談不上對錯的。
事實上大部分政治訴求與幾乎所有的哲學理念,單獨拿出來思考都是談不上對錯的。
所謂錯誤的基本邏輯是,對現在共同體的大部分人來說是有害的。
所以基本上就是簡單的老一套,你打不過我我就不讓你分家這樣子。
這也是一切政治問題的考量標準,即政治力量對比。任何缺乏政治力量支持的主張都將被打入邪惡陣營,有的還會被碾碎然後跺上兩腳。這也就是政治投機的風險。我就支持花蓮獨立建國,公民自決,台灣當局憑什麼可以打壓花蓮民意,台灣鴨霸!
今天先從起源回答,現代部分有空再答。
為什麼中國古代強調和實行大一統。
核心目標是維護王權,免於部族、國家、王族在競爭中失敗淪為奴隸。
殷人伐羌,以羌人為奴隸、為犧牲、為殉人,反之亦然,國家弱小,就無法保護人民。
保護人民靠什麼呢?靠實力,靠武器!
農業文明時期,實力怎麼擴充?靠擴大地盤,有了地就可以種糧食,補充給養。地盤越大,地塊越好,經濟來源就越充分。
那麼武器怎麼補充呢?靠兩樣,一是資源,二是技術。造武器需要質量上乘的材料,上古需要堅實的石材,夏商周需要優質的銅礦、鉛礦、錫礦,帝制時期需要優質的鐵礦、鉛礦、煤礦以及提供戰馬的牧場。當然資源都可以通過交易獲得,但是一旦掌握某種關鍵資源的國家對外封鎖了交易,那麼其他國家勢必受到威脅,戰略資源的缺失意味著向敵國敞開了國境線,危險自不待言。那麼免於被人要挾的困境最好的辦法就是掌握武器生產各個環節的資源供給,這也是殷人為什麼一定要佔據盤龍城,因為這個地區周邊擁有豐富的銅礦資源。另外就是技術,當一個國家開發出了青銅武器而其他國家還在石器時代,其武力威脅一定是成幾何級增長,因此要克服這種威脅勢必要掌握新技術以及大規模製造新型武器的資源,這依然需要豐富的產出作為保障。
也正基於此,中國的地盤越變越大,形成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局面。也正是因為國家的強大、迴旋餘地的廣大,才多次保護了人民免於滅族的危險。繁盛如花剌子模,一經屠城便蕩然無存。中國人最應感謝的就是祖先很早就確立了大一統的國家方針,為民族延續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
中華民國領土,依其固有之疆域,非經國民大會之決議,不得變更之。
自家憲法,打臉不?
要鬼扯美國獨立,咱們談最俗的世界規則,誰拳頭大誰有理,你拳頭大你想獨立就獨立,這沒錯。要麼就是你有什麼特異功能,比如找到時光之穴,比如你島有個老頭每天給你島大統領蔡一張餅和一條魚,不管怎麼分都分不完,比如你島有個鑲金木櫃,打仗的時候抬到前面打開敵人馬上全部瞎,又比如你島可以用愛發電。。。再不濟你島要獨立,總得有祥瑞之兆吧,發現個白大象,白犀牛,當然你島不產大象犀牛,但是最次你島也得發現個白王八白鹿之類的吧?
可是你島沒有特異功能,有沒有祥瑞可以拿來忽悠,拳頭還不夠大,又想獨立又怕挨打,就鬼扯去什麼思想意識。
吾從未聞賊吃肉還不挨打之故事。這個對對錯錯不好說阿。我覺得只是現在大家都不想過那種小國寡民,老死不相往來的田園生活吧。現在國家越大,產業鏈就越完整,國家就越不受制於人,發展空間就越大。哪天大家變了也說不定,比如各個國家真的取消了貿易壁壘,全球人口自由流動,人民和平安樂,那時候中央政府就意義不大了,可能各地地方政府處理一些當地事務,其他都交由民眾。以後共產主義實現了,連國家都沒了。總歸是個趨勢。但那個在很久以後了。
世界本來就應該是一家,只是因為人的愚蠢才四分五裂。
推薦閱讀:
※陸港台三地的文風有何區別?
※台灣的刺客樂隊當時在台灣搖滾界的地位和評價如何?近年來為何少見其活動?
※如何看待台灣民眾對共產黨好感提升?
※如何看待台灣綠營將導彈誤射歸責大陸?
※大陸人如何看待由柯P引發的港台大戰中香港網友對台灣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