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耳為什麼要收購孟山都?對農化行業會帶來哪些影響?

新聞背景:620億美元!拜耳提出全現金收購孟山都


620億美元,如果能夠成功,將會創造德國企業有史以來的最高海外收購記錄,也是拜耳公司(Bayer)150多年歷史上最大的一筆併購交易。

拜耳計劃收購美國種子企業孟山都(Monsanto)成為了這幾天成為了財經頭條。提起美國的孟山都公司,可能有不少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轉基因食品,但事實上,孟山都是世界農業市場上的一家重量級企業。

先介紹一下為什麼拜耳為什麼收購。美國孟山都是世界上最大的種子生產企業,而德國拜耳除了是一家世界大型製藥和化工企業,同時在農業方面也佔有不小的市場份額,是世界第二大作物保護產品生產公司。對於拜耳來說,收購孟山都不僅能夠使自身的生產線更加完善,還能夠擴大銷售市場,因為拜耳的市場主要在歐洲和亞洲,而孟山都自然在美國十分強勢。

另外,拜耳近些年來在進行業務上的調整,傳統的化學和材料工業已經被分離出來,旗下的化工企業朗盛(Lanxess)和材料工程企業Covestro在過去幾年已經分別單獨上市,集團現在剩下來的主要業務就是製藥和種子相關的農業化學。拜耳和孟山都一樣,都把農業化學和種子市場看做未來的重要市場。孟山都在農業方面可以給予拜耳很好的補充。當然另一方面,孟山都在經濟危機之後企業的效益並不是很好,這時候找一個好價錢出售企業也未嘗不是一個好辦法。

這裡要提一下,前沿的現代農業已經早已不是過去大家印象中落後貧窮、又臟又累的產業了,農業越來越多的與化學等產業相結合,對科學技術的要求十分高。同時農業也面臨著很大的挑戰,一是人口的增長,雖然發達國家出生率很低,但從全球整體情況來看,到2050年可能要再增加30億人口,人的吃飯問題自然是頭等大事。此外氣候變暖也對農業提出了極大的挑戰,這些都需要現代化的科學技術提供指導。世界農業市場上也因此出現了很多大型跨國企業。

這筆併購對於拜耳來說風險也是不小的,第一,600多億美元對誰來說都不是一筆小數目,財務上的風險還是存在的,而且可能會影響到企業未來的併購支出計劃,此外一些市場人士認為拜耳出價過高,畢竟這僅僅只是首次出價。第二,孟山都不僅在中國的名聲不太好,在歐洲也不怎麼樣。除了因為轉基因食品在很多國家都存在爭議,而且還大量生產草甘膦類產品,而這種物質的安全性在歐盟還存在爭議。第三,由於是農業市場的併購,因此肯定會牽扯到農民,這是一件比較麻煩的事,因為歐洲和美國的農民都是不好惹的,記得前段時間歐洲的奶農就因為市面上牛奶價格過低而遊行過好幾次。第四,當然還有反壟斷的調查,這樣的大規模併購即使整體上沒有什麼問題,一些細分的市場上也會存在壟斷的嫌疑。

拜耳提議620億美元收購孟山都的當天(5月23日),德國DAX股票指數以下跌收盤,而當天領跌的就是拜耳,降幅超過5%,分析人士認為這反映了德國市場並不看好這筆交易。這筆交易到底結果如何還難以預料。

這起併購案涉及種子市場、化工領域還有農業,這幾個領域在這兩年十分熱鬧,接連爆出好幾個重量級的收購事件。2015年底,兩大化工巨頭陶氏(Dow)和杜邦(DuPont)曾計劃合併,如果合併成功,新企業的市值將超過德國的巴斯夫(BASF)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化工企業(感謝評論區幾位知友的提醒,陶氏和杜邦的合併已經基本完成:一分鐘告訴你陶氏杜邦公司到底是啥 , 杜邦「情定」陶氏 巴斯夫緣何來「搶親」)。此外,孟山都自己其實在去年也發起了一次大規模收購,試圖出資460億美元收購總部位於瑞士的世界最大的作物保護產品企業、同時也是世界第三大種子公司先正達(Syngenta),不過並未成功。今年年初,中國化工也曾嘗試通過430億美元收購先正達,現在雙方仍在談判中。

====================
感謝 @Wiegeht"s 提醒,中國化工收購先正達已經在今年年初達成協議。詳見:中國化工與先正達達成收購協議。感謝大家的提醒,這筆收購還沒有最終完成,完成收購可能還需要些時間。
=====================
2016年5月24日更新一下:
今天孟山都正式拒絕了拜耳620億美元的報價。。。原因是他們認為出價太低。
不過德國明鏡在線分析認為,這只是孟山都想要抬高收購價格的套路,雙方應該還是要繼續談下去的。
Monsanto will Bayer-Angebot offenbar zur??ckweisen


收購的原因是農業化工(agrochemical)行業的兼并收購大勢所趨。此趨勢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行業低迷,企業股價不振,所以需要通過兼并收購來產生成本和增長共贏(cost and growth synergies),同時提振股價。

現在正在進行的收購包括:陶氏化學(Dow)與杜邦(Dupont)合併再拆分;中國化工(ChemChina)收購先正達(Syngenta),以及現在的拜耳(Bayer)收購孟山都(Monsanto)。(之前孟山都報價收購過先正達,可是因為中國化工出價更高,所以沒成。)

行業低迷主要兩個原因:一是農產品價格熊市,二是技術進步遇到瓶頸,農作物畝產量已經到了很高的水平,需要整合(integrate)育種和農作物化工(crop protection chemicals)業務,來共同研發,提高種子的形狀和技術水平(traits),同時提供一站式產品。

具體解釋下:

一些背景知識:農業化工行業(agrochemical)主要兩大業務:育種(seeds and traits)和農作物化工(crop protection chemicals),包括除草劑(herbicide),殺蟲劑(insecticide),除真菌劑(fungicide)。

此行業有六大國際公司,這些公司在這幾項業務側重都有不同,如下圖。孟山都(Monsanto)和杜邦(Dupont)的種子業務(圖裡的淺藍色柱)明顯強於其他家。同時孟山都幾乎沒有殺蟲劑(insecticide)(圖裡的紅柱)和除真菌劑(fungicide)(圖裡的綠柱)業務。

影響行業收入的最主要因素是農產品價格。農產品價格高,種子價格就高,農民也有錢去購買其他化工產品。同時,高農產品價格也會刺激農民擴大生產計劃,購買更多種子。

背景知識介紹完畢,回到兼并的原因。

孟山都的營業收入15年是負增長,收購消息之前,其股價是最高點大概70%的水平。整個行業都差不多,股價不振。這些企業都是為股東服務的,股價不振就要想辦法,技術進步不是一朝一夕的,市場基本面不會很快改變,短期見效快的就是兼并收購。

具體解釋下行業低迷的原因:

一、農產品價格低,如下圖,玉米國際價格現在徘徊在4美元每蒲式耳(bushel),11年到13年,價格都在6美元以上,相當於平均價格下跌超過了百分之三十。影響農作物價格低迷的原因很多,包括強美元,新興市場需求弱,厄爾尼諾現象使部分地區產量高,技術進步使得畝產量不斷增長,在這不細表了。

二、技術進步已到瓶頸。如下圖,美國玉米單位產量從1940年的40蒲式耳每英畝,增長到2014年的160蒲式耳每英畝以上,換算過來,相當於畝產1300斤玉米以上,增長空間越來越小。而且,農產品已經價格低迷,更大的畝產量只會繼續壓低農產品價格,對企業不利。

怎麼弄?這些企業想的辦法,就是通過兼并收購來節約成本,同時整合育種和化工業務。孟山都的拳頭產品,除草劑RoundUp(主要成分草甘膦glyphosate),可以除去大部分雜草,唯獨對孟山都自己的轉基因種子沒有影響,所以買孟山都的種子,就也會買它的除草劑。要是孟山都還能搭售殺蟲劑和除真菌劑該多好,可是它幾乎沒有這兩部分業務,參見本回答第一個圖表。

所以,行業需要通過整合(integrate)育種和農作物化工(crop protection chemical)業務,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產品,換句話說,就是種子,除草劑,殺蟲劑,除真菌劑,配套一起賣。再看下本回答的第一個圖表。前六大企業,三個已在併購中,剩下的孟山都,拜耳,BASF,只有孟山都的種子業務最強,這也是為什麼拜耳那麼急切的想買孟山都,因為就剩這一家種子業務強的了。

先寫到這,累壞了,有人看就再寫點監管和行業影響的內容。本人是金融行業,不是農業化工行業的,平時幾乎不看中文行業報告,如有專業術語用詞不當,請見諒。

加一句,Dow,Dupont,Syngenta的兼并收購都沒有完全完成,只是公司管理層同意,商量好了價格,最終需要US Department of Justice和 Committee on Foreign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批准。

--------
付下各國玉米單位產量對比表:

Source:http://www.agprofessional.com/news/A-comparison-of-world-corn-yields-227415201.html


第一,近兩三年,主要農產品(玉米、大豆)價格下降,直接影響種子公司的盈利能力,大的跨國公司日子也過得緊巴巴的,大家需要抱團取暖,所以兼并收購成為行業趨勢。
第二,單從種子業務看,拜耳和孟山都有較好的互補。孟山都玉米、大豆強,拜耳棉花、油菜等強,業務的重疊性較低。
第三,從大的農業業務來看,兩個公司的互補也很好。孟山都的傳統育種、生物技術育種、數字化農業是行業領先;拜耳的植保(crop protection)業務做得很好。孟山都前段時間想買Syngenta也是看中了他家的植保業務。為農民提供從優質種子到化肥除草劑到數字化的農田管理整體解決方案是行業趨勢。兼并收購比自己慢慢投資構建這些能力要來得快。
第四,拜耳現在的那些業務(醫療、化工)利潤率偏低,大概在10%左右。而種子業務利潤率可以高達20%,合併後財務報表會好看。
第五,種子公司這兩年雖然萎靡,但拜耳看好種子行業長期的發展,決定賭一把。
第六,對孟山都來說,種子行業周期性很強,起伏大,隔幾年賺得盆滿缽滿,接下來幾年又常常勒緊褲腰帶過日子。而化工醫療行業比較穩定,合併之後可以減少市場起伏帶來的動蕩。


科思創剝離後,拜耳作為現金流豐厚的公司出手只是時間問題,待確認的只是具體行業方向。

拜耳一直不是醫藥行業的領頭羊,雖然非處方葯市場佔有率第一的目標遠大,但相較於處方葯的高利潤,可以想像即使第一,興趣不大。

一個世界級的公司如果不在某個領域保持頂尖,被淹沒只是時間問題。很高興拜耳能夠收夠一家行業巨頭,即使孟山都聲名狼藉,但保持市場佔有率才是生存之道。

順便貼個公司的公告:

來自管理委員會的信:關於收購孟山都

親愛的同事們,

我們始終不遺餘力地努力工作,將拜耳成功轉型為一家領先的生命科學公司。展望未來,在富有吸引力的創新驅動型市場實現盈利性增長,這對我們而言至關重要。我們的目標是在我們的核心細分市場保持領先地位,同時保持我們強大的創新、可持續發展和社會責任文化。

作為我們戰略上合乎邏輯的下一步,我們很高興地與大家分享以下新聞:我們已經提出了收購孟山都的要約,這是一家全球領先的種子和性狀生產商,總部位於美國。這對我們而言振奮人心,為我們帶來了巨大的機遇,充分踐行我們的使命——「拜耳:科技創造美好生活」。

這一步強調了我們的承諾,即通過彙集領先的種子和性狀、作物保護、生物製劑和數字化農業平台,推進下一代農業的發展。拜耳和孟山都將聯手打造一家領先的綜合性農業企業,為世界各地的農民提供創新的解決方案。

本次交易將為拜耳提供諸多機遇,並將成為打造我們生命科學業務綜合產品組合的一個重要步驟。我們將成為一個更強大和更創新的組織。此外,合併後的企業將為員工提供更好的職業發展機會,在更大而又更多樣化的全球性企業實現自身發展。

我們計劃通過發行債務和拜耳新股來融資收購孟山都。但是我們不需要通過出售任何業務來資助這項擬議的交易。所有業務的戰略審核和發展將繼續照常進行。我們也充分致力於加強所有業務,對處方葯、健康消費品和動物保健領域進行顯著的內部有機投資,包括對我們研發渠道和各大生產基地的投資。

由於重大交易會帶來挑戰和機遇,我們想要重申的是,目前對於大家而言不會發生任何變化。但是我們知道,你們中許多人都會有疑問。正因如此,我們致力於讓你了解整個過程,並及時分享更多的信息——正如我們在之前的項目中所做的一樣。

目前,拜耳和孟山都均為獨立的公司,請相關拜耳員工注意與孟山都的同行的接觸不應超出正常業務往來所需要的範圍。

同樣重要的是,對外不要對進程進行揣測。為了提供支持,我們已經創建了一個24小時溝通中心——請將來自利益相關者、媒體、孟山都同行或公眾的任何問詢轉發至以下郵箱:project-team@bayer.com。

我們想再次感謝大家對我們的成功發展所作出的突出貢獻,感謝大家對拜耳的持續承諾和奉獻!前途充滿挑戰,但機遇同樣並存,我們將為未來取得更大的成功奠定堅實的基礎,並繼續履行我們的使命——「拜耳:科技創造美好生活」。

此致,

Werner Baumann, Liam Condon, Johannes Dietsch, Hartmut Klusik, Kemal Malik, Erica Mann, Dieter Weinand

前瞻性聲明
本通訊包括拜耳管理層基於當前設想和預測所作的前瞻性聲明。各種已知和未知的風險、不確定性和其它因素均可能導致公司未來的實際運營結果、財務狀況、發展或業績與上述前瞻性表述中所作出的估計產生重大差異。這些因素包括在拜耳官方網站www.bayer.com上公開的拜耳各項報告。本公司沒有責任更新這些前瞻性聲明或使其符合未來發生的事件或發展。

其他信息
本通訊與拜耳股份公司或其附屬機構(「拜耳」)以每股面值0.01美元收購位於特拉華州的孟山都公司(「孟山都」)發行的普通股票的擬議要約有關。本通訊既不是收購要約,也不是徵求銷售孟山都股票的要約邀請。現在尚未開始任何孟山都股票要約收購。開始孟山都股票要約收購時,拜耳將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相關的要約收購資料(包括收購要約,相關送文函和某些其它要約文件)。任何確定要約收購文件均將郵寄給孟山都股東。孟山都股東應在文件送達後閱讀相關要約收購材料,因為這些文件中包含股東在做出任何股票收購決策前需考慮的要約收購重要信息。孟山都股東可訪問SEC網站www.sec.gov,免費獲取這些文件(當文件在網站可獲取時)和拜耳向SEC提交的其它文件的副本文件。


歐洲農業不發達,自己研究金坷垃


市場不景氣,大宗商品價格走低,與其大家都勒緊褲腰帶吃糠咽菜不如強強聯手。
但是孟山都CEO前腳剛接受完採訪澄清收購,說孟山都堅持獨立發展政策,後腳拜耳就真的拿出來一份收購方案。
反轉們哭天搶地說這就是【保護傘公司】之崛起,國內原來這麼多人在看生化危機。
誰也不知道結果會是怎麼樣,這麼兩家巨型公司就算真的玩收購,那也不是一天的事,中化收先正達到現在還在審查沒定音呢,拜耳收孟山都哪是那麼隨意的事。
不過,假如孟山都真的同意的這門親事,各方也最終紛紛同意送上祝福,那也挺讓人期待的,連同上中化+先正達,陶氏+杜邦這兩對新婚夫婦,農化巨巨們的世界會是什麼樣,想起來就有點小興奮呢。


很簡單啊,因為杜邦併購了陶氏,中化收編了先正達,就剩他倆沒抱團也沒抱大腿的,他倆不合併就是等死了。全球農化六巨頭,現在只剩一個巴斯夫,估計也坐不住了吧。

事實上中化買先正達的時候業內就有人預測這兩家要有動作了,無非是誰主動的問題。


是不是說反了,孟山都不是一手遮天操控了幾乎所有科學機構說轉基因的好話嗎,怎麼會被收購?
再往深里想,這是一個發明了海洛因的企業要收購一個發明了橙劑的企業呀,細思恐極這是要毒死全人類的節奏。


德銀被罰款。
拜耳收購孟山都,價格偏高。

這是納貢認服。


高票答案已經談到了一些要點,我來補充幾個思考的角度:

  • Werner Baumann,Bayer的新總裁,在這次收購消息放出前上任還不足一個月;他的前任Dekkers是拜耳史上唯一一位外籍CEO,也是很多內部人眼中拜耳最成功的CEO
  • 孟山都的老大Hugh Grant今年四月份到德國造訪過拜耳,當時討論的話題卻是對拜耳Crop Science業務的收購
  • 理論上,孟山都可以聯合一家有實力的葯企反向收購拜耳,然後拆分...
  • Dekkers幾乎整個任期,拜耳Material Science業績表現都很掙扎,之所以直到去年才拆分,就是擔心一旦拆分/出售材料科學業務的話,將無力抵禦其他葯企發起的惡意收購 ——所謂poison pill策略
  • 我重複一句,Baumann上任還不到一個月.....

「In the Game of Throne, you win or you die"


刷新了我對於「Better Life"的理解


農業是永遠不會過剩的產業。而且隨著科技發展,已經到了精細化和高技術附加的時代,德國人最喜歡的就是長期計劃性的可持續發展。收購孟山都一是併購了一個強有力的對手,二是搶佔市場份額。另外bayer本身在生物科技就有很強的技術儲備和研發優勢,可以和傳統農業領域的巨頭交叉互補。


很好的戰略想法,可惜孟山都體量太大,帶來的資本壓力可能有巨大的,不知是福是禍。另外,作為一家傳統歐洲公司,德國的國企,傳統的慢步驟,精打細算,以及繁雜的內部組織架構。。。在這種疾風驟雨的併購中很可能導致1+1小於2,甚至遠遠小於2。最後可能是花了巨資,結果也就是消滅了百年名門孟山都而已。這種併購結果對德國企業來說並不罕見。

另外,這種恐龍式的不斷增大體量的巨無霸企業風格不見得是適合新時代的戰略,因為效率低下創新緩慢。技術壟斷市場壟斷這種傳統的方式必然會被挑戰,例子就是現在看到電子產業和互聯網手機等,以及未來可見的靈活勤奮的新興國家企業。

慢慢來看,且行切珍惜百年豪門們的末日輝煌。


全球耕地進一步下降的同時人口數字不斷上升。

擁有全球領先的育種和農業技術

美國是重要的糧食出口大國也是孟山都最大的市場

假如中國公司有機會買我覺得這個數字簡直有點便宜的不行?


發明了海洛因的公司收購了生產橙劑的公司


這種大型公司合併並不一定是單純的經濟問題,往往還是政治風向標!


想起了當年的戴姆勒收購克萊斯勒。答非所問,只是感慨一下


本垃圾商科大三狗上周才講完辛苦準備了兩個月的拜耳財務分析報告,得出的結論就是公司現金緊張,要適度控制投資 結果今天就看到這麼個新聞打臉T T


孟山都是自己倒閉的,所以被拜耳收購,這叫多行不義必自斃!


什麼情況。滇虹葯業在2014年已經被拜耳收購了,為啥新聞沒有說


先正達都被中化收購了,還有什麼不可能?


推薦閱讀:

為什麼說槓桿收購 (LBO) 是併購這座皇冠上的明珠?有何吸引人之處?
如何看待「58 同城收購中華英才網後大裁員,續簽的僅有基層員工,不簽經理和主管」?
中國做併購和槓桿收購(LBO)的主要資金來源都是哪裡?
微軟對於諾基亞是仁至義盡還是無情拋棄?
黑莓是加拿大企業,其他國家企業收購時,為什麼還要美國的海外投資委員會審核?

TAG:轉基因 | 農業 | 化工 | 企業併購 | 製藥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