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是如何一步步崛起成為能與美國對抗的超級大國的?

俄羅斯有資本主義長期的發展過程嗎?為什麼這麼一個緯度較高以至於很大片領土不適合大規模開發的國家能成為超級大國?
劣勢:1,東部大片領土不適合生活。2,大西洋、太平洋幾乎沒有不凍港(摩爾曼斯克除外)。3,民族結構複雜,民族矛盾突出。
優勢:1,人口眾多,有足夠的勞動力。2,幅員遼闊,戰略縱深大。3,石油天然氣等經濟命脈資源豐富。


蘇聯成立前的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相當緩慢。二十世紀初的沙俄,雖位居資本主義列強之一,但煤炭產量、鋼鐵產量、鐵路里程等指標都遠遠低於面積比它小得多的英法諸國。一戰充分暴露了俄國的虛弱:由於俄國工業生產能力有限,武器、後勤、資金都出現了很大的問題,俄國一國之力在僅僅與德國東線軍隊的戰爭中便已處於下風,並最終因國內革命、政權更迭而退出戰爭。

問題中提出的第一個劣勢,實際上不存在,因為烏拉爾山以東的西伯利亞地區從來不是俄國經營的重點;而刨除西伯利亞,俄國的歐洲部分面積即足以與歐洲其餘部分相當。問題中提出的第三個劣勢,在蘇維埃俄國建立之初由列寧解決:面對各地非俄羅斯民族的分離主義運動,列寧主張由各地成立蘇維埃共和國並平等合併為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這團結了各個地區,但是也留下了分裂的隱患。在列寧對少數民族的讓步下,蘇俄成功在內戰中獲勝戰勝了白軍,鞏固了政權,並與其他共和國成立蘇聯。

在當時一戰剛剛結束的國際環境下,各資本主義國家由於意識形態的原因對蘇聯是敵視的。外交上蘇聯不被承認,經濟上蘇聯遭遇歐洲國家的封鎖。在這種嚴峻形勢以及當時成熟的工業化大生產條件(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及現代管理學的誕生)下,斯大林實行了工業化與農業集體化:優先發展重工業,漠視甚至壓制輕工業與農業的發展;制定了兩次五年計劃,實行指令性計劃經濟。這種思想是斯大林對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大大提高了蘇聯的工業生產能力與軍事實力,使蘇聯成為了工業產值歐洲第一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的工業大國。尤其是,這種繁榮與同期陷入大危機的衰敗的西方世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蘇聯一時成為各資本主義國家左派嚮往的對象,亦給予羅斯福等西方政治家實行經濟改革的啟示。西方國家紛紛承認蘇聯並解除封鎖,這是蘇聯國力的第一次崛起。

不久後,蘇聯在納粹德國發動的二戰中雖然損失慘重,但最終勝利。二戰結束後,在戰爭中歷練出的蘇聯軍隊不僅收復全境,亦佔領了包括德國東部在內的東歐地區,並給予西歐地區很大的軍事壓力。另外,蘇聯亦通過在德國佔領區拆除設備、掠走人才等方式增強了國力。在這樣的局勢下,歐洲降下了鐵幕,一向敵視蘇聯的美英與蘇聯開啟了冷戰:政治上,藉助輸出共產主義的意識形態,以蘇聯為核心的社會主義陣營與以美國為核心的資本主義陣營對峙;經濟上,蘇聯為破除西方再一次的封鎖成立了經互會(在當時工業產值較高的東歐國家之間形成貿易體系,這解決了問題中的第二個劣勢),以蘇聯為主導的莫洛托夫計劃與以美國為主導的馬歇爾計劃對峙;軍事上,此時戰鬥力世界第一的有鋼鐵洪流之稱的蘇聯陸軍在歐洲處於攻勢,以蘇聯為核心的華約與以美國為核心的北約對峙。這是蘇聯國力的第二次崛起,蘇聯成為了與美國相對抗的超級大國,美蘇兩極對峙格局正式形成。

蘇聯國力的頂峰,則在於勃列日涅夫時期。由於蘇聯繼續優先發展重工業和軍事工業,在與美國的軍備競賽(核彈、導彈等)中甚至開始處於上風;蘇聯在全世界擴張勢力範圍,與美國激烈競爭;再加上石油與糧食的大量出口,蘇聯的國民生產總值達到美國的約70%。蘇聯的霸權達到了頂峰,使另一個超級大國美國感受到了空前的壓力。

但是危機很快就暴露出來了,蘇聯的經濟在頂峰過後就大幅滑坡,並最終因改革失敗而解體。本質原因,在於蘇聯計劃經濟體制的僵化:過於重視重工業,使得農業、輕工業發展緩慢;計劃經濟體制長期的僵化,使得人們對蘇聯共產黨與共產主義喪失信心;蘇聯經濟體制下的分配忽視民生,不注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蘇聯的教訓告訴我們,共產黨,要代表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最根本利益。這是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


蘇聯的前身是沙俄帝國,15世紀從蒙古帝國獨立出來,然後不斷擴張,成為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

俄羅斯雖然與西歐有交往,但地處較偏僻的東歐,所以發展一直落後於西歐。長期處於封建農奴制社會。簡單介紹一下農奴制,少數農奴主控制大部分的土地,相當於他們的個人封地,有高度的自主權,而農奴是依附於他們的隸農。農奴與奴隸相比,有一定自由,但不是完全自由,工作生產必須固定在某塊的土地上,屬於農奴主的財產的一部分。農奴耕作的大部分剩餘價值上交給農奴主,自己只能分到維持基本生活的資料。農奴制比中國古代地主自耕農的關係要落後,剝削,壓迫更殘酷。

由於長期處於農奴制的沙俄帝國,國民生產生活水平一直非常落後,大部分國民都是苦哈哈的農奴啊,所以一直被西歐社會所鄙視。

長期的封建農奴制,使得俄國的資本經濟一直發展緩慢,而且脆弱。在一戰後,俄國資產階級推翻了沙皇統治,但很快就被共產主義革命所取代,成立了蘇維埃共和國。

在蘇聯剛成立時是非常落後的國家,很多農場還在用木犁工具。但斯大林憑藉集體主義的公有制大力發展工業使得蘇聯迅速成為工業強國,為後來打敗納粹德國打下良好的基礎。因為大量的工業,配上大量的資源,使得蘇聯可造更多的坦克,飛機,大炮,蘇聯憑藉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打垮了德國法西斯。

蘇聯的土地2200萬平方公里,西伯利亞,遠東確實很多高緯度地區為不適合生存的凍土,但俄羅斯西部,烏克蘭,中亞地區大概500萬平方公里是很適合人類生存的。而且俄羅斯龐大資源,石油,天然氣,礦石,都是成為工業強國的保證。

蘇聯最頂峰時期,人口3億,在配上這麼龐大資源,是可以發展成為美國一樣的超級大國。蘇聯時代,主體民族俄羅斯族佔總人口的50%,所以民族矛盾是一定存在,但不是主要問題。但蘇聯解體後,如今俄羅斯只有1.4億人口,俄羅斯族佔90%,這樣人口結構下,少數民族的矛盾很容易平息。在經歷解體的動蕩,大蕭條,俄羅斯花了十幾年時間才能重新恢復成一個強國。


題主所述的資源、人口等因素,在國家崛起的過程中重要性並不是根本原因,生產關係的變革,制度的創新才是核心!

1917年11月7日,震動世界的十月革命爆發。以此為起點,這個佔世界陸地面積近五分之一的國家,開始了一次對20世紀的歷史產生深刻影響的偉大實踐。

二十年間,在蘇維埃政府的領導下,一個貧窮落後的農業國,奇蹟般地變成了一個工業化強國。
從彼得大帝改革開始,歷經230多年的努力,俄羅斯民族終於第一次憑藉國力而不僅僅是武力,佔據了世界的制高點。

作為一個曾經對世界產生過巨大影響的超級大國,蘇聯在20世紀探索了一條國家發展的新道路。這一前所未有的社會實踐,究竟是如何進行的呢?

俄羅斯是一個崇尚英雄、需要英雄,同時也是英雄輩出的民族。在歷史上,政治家的個性氣質曾決定性地影響了整個國家的命運。彼得大帝的改革,拉近了俄國和當時歐洲強國的距離;葉卡捷琳娜二世的改革,造就了一大批獨立思考的俄羅斯知識分子;而列寧對革命的執著,則使這片土地勇敢地承擔起為人類開拓新航道的歷史重任。

在列寧登上歷史舞台之前,幾乎所有的社會主義信仰者都認同:社會主義是工人階級領導的自下而上的革命,應該首先在工業基礎發達的英國、美國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發軔,工業基礎薄弱的俄羅斯還不具備這樣的條件。

深刻了解俄國現實的列寧則認為:「如果沙皇制度由於有了13萬貴族,這些在自己的地區、各自行使警察權的封建領主,便能維持幾個世紀,為什麼我們不能依靠擁有13萬忠誠的活動分子的黨,堅持幾十年呢?」。

十月革命的勝利極大地鼓舞了布爾什維克改造舊世界、建立新世界的決心和信心,人們相信,在列寧的領導下,蘇維埃俄國將走出一條完全不同的道路,人民將行使權力,所有人都有工作,再也不受剝削。然而,建立新社會卻是一個艱難的過程。

十月革命四年後,在歐美髮達國家的封鎖和包圍下生存下來,並剛剛平息了國內叛亂的蘇維埃政權,遭遇了一場自下而上,突如其來的風暴。

1921年春,蘇俄發生大面積的災荒,三千多萬老百姓掙扎在飢餓的邊緣。由於在剛剛結束的保衛新政權的戰爭中,戰時共產主義政策顯現出極大的威力,蘇維埃政權決定繼續推行對農民餘糧的無償徵集政策。然而,這個政策引起了農民的不滿,一些富農甚至藉機拿起了武器。連十月革命中布爾什維克的堅強堡壘——喀琅施塔得的水兵們,也支持農民的要求。

外部世界的封鎖包圍和軍事壓力,國內的糧食危機和政治叛亂,促使蘇維埃政權採用新的方式來發展經濟。只有這樣,才能鞏固政權,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為此,列寧對黨內的同志說:「我們在奪取政權後就知道,不存在將資本主義制度具體改造成社會主義制度的現成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會主義者處理過這些問題。我們必須根據實驗做出判斷。」

1921年3月,蘇維埃政權開始實施新經濟政策,並且首先從解決農民問題入手,變餘糧無償徵集為市場買賣。

在商業領域,新經濟政策剛開始實行的是直接用工業品換農業品,但是,俄羅斯大嬸們卻更習慣於貨幣交易,不願意進行物物交換。而且,工業品也遲遲到不了位。

於是,蘇維埃政權宣布恢復國內自由貿易,重新建立銀行系統。

當時的歐美等發達國家對俄國新生的蘇維埃政權充滿了恐懼,一心想把它扼殺在搖籃之中。美國不僅拒絕在外交上承認它,而且華盛頓的官員們對請求去蘇聯的旅遊簽證的回答竟然是:「我們不知道有這樣的國家!」。在這樣的敵視中,蘇俄獲得外國的資金和技術之難是可想而知的。

1921年8月,在莫斯科市民驚異的目光注視下,一位23歲的美國青年走進了克里姆林宮,他的名字叫阿曼德·哈默。

哈默的父親是美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同父親一樣,哈默對新生的蘇維埃政權充滿關注,他為蘇俄帶來了大批急需的醫療設備。

就在這個辦公室里,年輕的美國商人懷著極大的熱情,傾聽列寧暢談新經濟政策,其中最讓哈默感興趣的是工業領域。

因為我們都知道,(蘇聯)國內戰爭打退了外國武裝干涉,把外國資本家趕走了,那麼現在勝利之後呢,列寧又同意外國資本家回到俄國,來經營一些當時蘇聯沒有力量經營的一些項目。特別像在西伯利亞開發礦產,採伐森林等等。這個做法是非常英明的,非常有遠見的。

10月28日,第一份給外國人特許權的合同在這裡正式簽署,哈默獲得了一所石棉礦的特許經營權。同時,在列寧的支持下,哈默成為二、三十年代美蘇貿易的核心人物。

他在美國企業界遊說,聯絡了30多家美國大公司,組成美國聯合公司,將美國的產品運到蘇俄,換取蘇俄的物產,美蘇的易貨貿易由此開始。

但是,蘇俄並不想單純從國外進口產品。列寧對哈默說:「我們真正需要的是美國的資本和技術,這樣就可以讓我們的車輪再次轉動起來。」

新經濟政策的實施,使蘇聯經濟得到了恢復。列寧對此感到很欣慰,他說:「在戰爭結束的時候,俄國就像是一個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現在,謝天謝地,他居然能夠拄著拐杖走動了!」

1923年11月20日,列寧在蘇維埃全會上說:「社會主義現在已經不是一個遙遠的將來,或什麼抽象的幻影,……新經濟政策的俄國將變成社會主義的俄國。」

這是列寧的最後一次公開演說。

在這張桌子上,歷史永遠定格在1924年1月22日。列寧每天離開辦公室前,都從這裡撕下一頁日曆。但是那天,他已無力撕下這頁日曆。

蘇聯人失去了一位尊敬的兄長,一位和藹的領袖,一個根據實踐要求為俄羅斯謀劃未來的舵手。
接下來領導蘇維埃政權的,是以行事嚴峻果斷為世人熟悉的斯大林。

列寧時代,國家的經濟政策具有相當的彈性;而斯大林則以強硬的手段,加快了國家工業化的步伐。

他認為這個廣大的國家,想要發展,必須集中所有的資源,必須限制資產階級,限制資本主義體系,控制所有的資源,包括農業資源。

他提出一個要貢稅論,就是說要農民,除了他要交的糧食,應該交的國家任務之外,在工業品上,他要把工業品的價格定得更高一些,然後這樣讓農民買東西的時候付出更多的錢,就是說通過這樣一個方式來積累工業化的資金。

以工農業「剪刀差」的方式來積累工業化資金,意味著此前為保護農民利益而推出的新經濟政策將被捨棄。斯大林說:「我們所以採取新經濟政策,就是因為它為社會主義服務,當它不再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時候,我們就把它拋開」。

在斯大林看來,時過境遷,新經濟政策不利於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建設了,因為蘇聯需要的是速度。斯大林經常說:「延緩速度就是落後,落後者是要挨打的。」

20世紀20年代,西方各國從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恢復過來,各個主要工業國家的工業生產總值都達到或超過一戰前水平的1.5倍。一些歐美經濟學家稱資本主義已消滅了貧困,空前的繁榮讓他們充滿信心,並繼續封鎖蘇聯經濟。

1927年,英國宣布斷絕英蘇關係,並廢止1921年簽訂的英蘇貿易協定。英國外交大臣張伯倫發起六國外長會議,提出要「和共產國際作鬥爭」。

孤零零的蘇聯看起來似乎不堪一擊。雖然新經濟政策取得一定的成效,但直到1928年,蘇聯的工業產值還不到德國的一半,美國的八分之一,全國只有不到三萬輛拖拉機,99%的耕種要靠畜力和人力來完成。

為了保證國家繼續發展,必須採取新的、強有力的措施,因此,為了使國家不再成為一個農業國家,為了使國家不再從國外進口小到鉛筆、大到飛機等商品,必須建立自己的工業。這就是為什麼要放棄新經濟政策的原因。

1929年5月,蘇維埃第五次代表大會在莫斯科大劇院舉行,討論的內容是國民經濟發展的第一個五年計劃。

劇院里燈火輝煌,主席台上掛著大幅的蘇聯地圖。報告人每提到一項建設工程,在地圖上相應的地點就會亮起一盞小燈。等到報告結束時,蘇聯地圖上已經布滿了五顏六色的燈光,一千多個迷人的亮點閃爍著。

第一個五年計劃,整個的制定過程將近五年,作為第一個五年計劃,人們想把所有的各個方面都寫進去,這樣寫的量就非常大,最後又想方設法減少它的內容,然後又增加了內容,最後的結果是通過了的第一個五年計劃的總容量,足足有三本這麼厚的書。

在世界歷史上,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如此全面而細緻地規划過自己的發展進程,這是蘇聯人的一個創造。在那個時代,所有的生產、運輸、銷售都由國家計劃安排。國家計劃力爭精確,在列寧格勒生產的一粒鈕扣售價1盧布,那麼700公里外莫斯科的價格也是1盧布,而萬里之外的海參崴仍然是1盧布。

對於蘇聯而言,它未來幾十年的興衰都和這種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計劃經濟聯繫在了一起。

就在蘇聯人討論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這一年,一場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的經濟危機爆發了。從1929年10月24日紐約股市的瘋狂下跌開始,危機很快從美國蔓延到全球,襲擊了幾乎所有的資本主義國家。

這是一個全球的大蕭條,之前有很多關於社會公平的考慮,只有少數人像今天這樣富有,而大多數人卻沒有從經濟繁榮中獲得利益。那時候,美國社會的不公平程度很高,有意思的是我們又回到當時那種不公平的程度,歷史驚人的相似。隨著經濟的崩潰,人們開始知道資本主義並不像他們想像的那樣運作,應該有政府的作用。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歐美髮達國家的損失是1700億美元,而1929年到1933年這次全球經濟危機造成的損失則到達了2500億美元,危機震撼了整個資本主義世界,也充分暴露了自由市場經濟的弊端。

而特立獨行的蘇聯,卻在第一個五年建設計劃的指導下,獲得突飛猛進的發展。這時,歐美的資本、技術和人才,開始轉向蘇聯尋找出路。全球最大的移民國家——美國,也第一次出現向外移民的傾向,先後有10萬美國人申請移居蘇聯。

整個五年計劃,或者五年計劃以前,用糧食,從農民那裡徵收的大量的糧食,徵收來幹什麼,就是用來出口,出口換匯,然後用這個去進口國外的技術。國外的這些設備進口了以後,當時國內不會運用,所以他當時講技術決定一切的時候,就是說,我現在從國外買進了那麼多設備,我這些設備得有人去掌握它。拖拉機,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是工業化的重要標誌,因為,它解放的是最廣大的農業生產力。就在1929年,全球經濟危機最嚴重的時刻,一個規模宏大的拖拉機廠在斯大林格勒破土動工了。十個月後,工廠建成投產。

這個奇蹟般的速度,來自於計劃經濟體制的有效運作,也來自蘇聯對世界經濟形勢的判斷和利用。拖拉機廠的建設者,除了蘇聯人,還有美國人和德國人,先後在這裡工作的美國工程師就有730名。斯大林後來告訴美國總統羅斯福,在蘇聯約有三分之二的大型企業是利用美國的技術建成的。1932年時,在蘇聯重工業部門工作的各國專家約有6800人。

與歐美國家的整體低迷形成鮮明對比的,不僅是蘇聯的工業化成就,還有蘇聯人民建設國家的巨大熱情。

1935年9月2日,蘇聯《真理報》刊登了這樣一則不大的簡訊:「中伊爾敏諾的採煤工斯達漢諾夫同志為慶祝國際青年節21周年,創造了風鎬勞動的全蘇新紀錄。在六小時一班的工作時間裡,斯達漢諾夫開採了102噸煤,這是礦井一晝夜開採量的10%,掙了200盧布工資。」

這是一個令人吃驚的開採量,因為它超過了普通定額的13倍!但一周以後,斯達漢諾夫又刷新了自己的紀錄,一個工作日採煤175噸。

此後,斯達漢諾夫不再是一名普通礦工的名字,他成為一面旗幟,引領了蘇聯工業化進程中一場轟轟烈烈的生產技術革新運動。在各行各業,無數個斯達漢諾夫的推動下,蘇聯第二個五年計劃期間工業勞動率提高了82%,大大高於原計劃的63%。

1932年,第一個五年計劃完成,蘇聯從農業國變成工業國。

1937年,第二個五年計劃完成,蘇聯的工業生產總值躍居歐洲第一,世界第二。

俄羅斯在1929年時,不能生產一架飛機,不能生產一輛聯合收割機,也不能生產一輛汽車,十年以後,到1941年時,我們已經擁有了最好的技術,這些都是當時世界上最好的。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於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這樣,在臨死的時候他就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鬥爭」。

從1917年十月革命開始,這個佔世界陸地總面積近五分之一的國家,在不到二十年的時間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它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速度,走完了歐美國家通常需要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走完的工業化路程。

蘇聯的一枝獨秀和它所採取的「計劃」方式,引起了西方世界的極大興趣。20世紀30年代,西方人士紛紛前往蘇聯取經。美國的一名記者從蘇聯回國後告訴國人:「我看到了未來,它行得通」。一時之間,「計劃」成為最時髦的名詞。

通過國家力量對經濟生活進行宏觀調控,其中最成功的就是美國總統羅斯福的新政,通過在自由市場經濟中加入政府干預的手段,美國經濟開始復甦。

在當時,蘇聯的成功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不過,計劃經濟在當時的成功,使人們不可能像今天一樣去反思它的弊端。更何況,當時的蘇聯,正面臨越來越緊迫的戰爭威脅。

為了擺脫經濟危機,德國、日本、義大利等國建立起法西斯專政。就在蘇聯完成第二個五年計劃的1937年,中國已經開始了艱苦卓絕的全面抗日戰爭,而斯大林一直擔憂的戰火,最終也不可避免地侵入了這片廣袤的土地。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1941年6月22日凌晨3時,德國軍隊突襲蘇聯。一星期內,蘇軍損失兵力100萬人以上,西部工業區全部淪陷。

希特勒微笑著聲稱要在莫斯科紅場舉行慶祝的儀式,但很快他就笑不出來了,德軍不僅被全線扼止,而且開始遭遇反攻。

希特勒不明白,已經失去西部工業基地的蘇聯,為什麼會越戰越強?

在第二個五年計劃期間,在斯大林格勒、哈爾科夫、車裡亞賓斯克等地建的拖拉機廠,戰時直接將這些工廠直接建成坦克製造廠。

即使在最艱苦的1942年,蘇聯飛機產量仍達到兩萬架以上,比德軍幾乎超出一倍。

蘇聯巨大的工業能力壓倒了納粹德國,成為制勝的利劍。在戰鬥最激烈的時刻,斯大林格勒拖拉機廠的工人們駕駛著剛剛造好的坦克直接出廠,迎戰德軍。

1945年5月1日,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終於迎來了最後的勝利。

在德軍敗局已定的1945年2月,當時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三個國家——美國、蘇聯、英國的首腦羅斯福、斯大林、丘吉爾在雅爾塔會晤,一起商談確立戰後的世界格局。

這是世界對蘇聯強大的軍事政治力量的承認,也是對蘇聯所承擔的大國責任的尊敬。

在20世紀中葉的萬里晴空之下,美國和蘇聯兩個大國隔洋相望,共同主導了世界未來幾十年的走向。

1957年,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闖入了太空,它的身上鐫刻著「蘇聯」的字樣。

1961年4月12日,蘇聯宇航員加加林乘「東方」號飛船,第一次實現了人類進入太空的夢想。從太空俯瞰地球,是人類文明的高度,也是蘇聯作為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高度。任時光流逝,這一高度將永載史冊。而能否超越這一高度,將取決於俄羅斯一代代領航者的視野是否足夠高遠。

1991年,克里姆林宮的紅旗悄然落下,紅色的年輪在大國興起的舞台上刻寫了74圈。

蘇聯的迅速崛起是20世紀引人注目的大事。作為一次前無古人的偉大實踐,它的經驗和教訓,都成為人類發展的寶貴財富。因為,對歷史的判斷,必須用大尺度來衡量,社會變革的完成可能需要幾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長。對一個偉大的民族而言,挫折意味著新的出發。今天,俄羅斯已經走在了民族復興的道路上。

以上根據《大國崛起》整理得來!希望對您有幫助!


基本因素已被樓主、考拉在睡覺提到,我就補充一下。

劣勢、

  1. 蘇聯的起點很落後。英國、德、美、法國甚至連日本19世紀已經發展到某個程度,而俄羅斯帝國20世紀初才慢慢的開始進行工業化。只有俄羅斯內戰、斯大林上台後國家經濟才進入高速發展階段。
  2. 人民的教育水平低。俄羅斯帝國時期末識字率為30%左右,遠遠低於西方國家和日本。不提高人力資本,就趕不上西方國家。
  3. 革命後,蘇聯處於四面楚歌的情況。除了北邊北極圈無人區之外,當時的蘇聯基本上被敵國環繞了。在歐洲有反共產主義的西方國家,在中亞有不斷地擴大的大英帝國,連東方也有反共產主義的日本軍國及重新崛起的中華民國。此外,前俄羅斯帝國的衛星國大多獨立了,導致俄羅斯的領土嚴重萎縮。蘇聯把首都從彼得堡改成莫斯科主要是因為彼得堡離蘇聯的新邊境太近,無法保護。
  4. 民族衝突。原來的俄羅斯帝國被顛覆後,列寧面臨一個巨大的挑戰,如何把前帝國的各種民族融合起來一個新國家。他認為只有民族自治權,才有完善的共產主義國家,所以在中亞主動的塑造新的國家和民族感。此外,他也把蘇聯內的過境改變了一番,比如把烏克蘭擴大,俄羅斯縮小。
  5. 二戰後人的口危機。二戰犧牲的蘇聯公民超過了24百萬,佔領當時蘇聯人口14%左右,嚴重破壞俄羅斯的未來發展與人力資本。80%出生於1923年的蘇聯男生沒生活到1946年。

優勢、

  1. 十月革命後,蘇聯可以趁其他國家的經驗加速共產化的速度。中國改革開放後學習其他國家的發展道路,加快自己的發展速度。同樣,1917年後,蘇聯能選當時最優越的發展道路來進行工業化。圖羅茨基與斯大林都學會了西方國家所謂的科學管理,利用此概念來塑造非常集中的行政,建造重工業。
  2. 因為教育水平起點那麼低,蘇聯政府一直重視教育系統的發展。過了40年後蘇聯的教育系統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好之一,尤其在科學方面,主要是因為政府提供了很多錢餵了培訓教師,設計教材等等。現在的俄羅斯也保留了蘇聯教育系統的一些優勢,在世界各方面還算比較好。
  3. 經歷過像二戰那麼嚴重的危機,激勵大多蘇聯民族融合起來了(一些烏克蘭族及波羅的海民族除外)。並且,斯大林通過二戰所帶來的混亂重新擴大俄羅斯的領域,重新在波蘭,東德,蒙古國建造衛星國。斯大林的想法是,有第三次世界大戰的話,千萬不要在蘇聯領域打戰,而在境外打戰。由此,二戰後的蘇聯地緣政治地位確實很強。此外,他也把東歐的幾乎所有共產及設備搬到蘇聯去了,為了代替德意志國防軍所破壞的工業。
  4. 共產主義。現在的俄羅斯是幾乎無意識形態的國家,不過當時的蘇聯的共產主義能吸引全世界左翼分子的支持。克勞斯·富赫斯把核武器的科學數據泄露給蘇聯的案件不是因為他信仰俄羅斯或斯拉夫文化,而是因為他傾向於共產主義。所有反資本主義者、反殖民主義者都向蘇聯請幫忙併增強蘇聯在地緣政治上的優越。

實際上,二戰後的蘇聯無法跟得上美國,因為美國基本上沒受到二戰的任何傷害。然而,由於上述方面,蘇聯能生存下去,一直到戈爾巴喬夫愚蠢地動搖國家及社會。


首先,弄明白這個問題的限制條件,蘇聯能與美國抗衡,也只是在軍事、態度方面叫板美國,其他方面,如經濟實力,蘇聯實力並不強。蘇聯的軍事實力很強,而且對美態度強橫,在當時經濟在國際關係中的地位並不如軍事的大背景下,就塑造出了一種有能力對抗的假象(民眾所知的國際關係,實際上大部分都是被媒體有意刻畫出的現象,並不一定真實)。

但是,蘇聯實力強大,國際地位高是不爭的事實,那麼他是如何做到的?原因如下:
1.軍事實力突出。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特徵就是「集中」,舉全國物力財力人力發展軍用科技,軍事優勢可想而知;而且受共產主義集體思想的影響,加上塑造出了「美國敵人「這樣一個形象,有了共同的國家敵人,民眾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會變強,投身國家的熱情更高漲,而軍事作為一種被大眾認為能保衛國家的領域,得到長足發展;

2.其他國家實力太弱,稍強的蘇聯就被認為成很強。受二戰影響,傳統強國實力受到削弱,一枝獨秀總是比百家爭鳴的風頭勁更足。

3.當時一些理論思潮的影響。比如陸權論、世界中心論等,都把蘇聯地緣價值捧上天了。

4.蘇聯會結盟搞小團體,而且整個團隊都跟美國作對,這種」對抗「的氣勢一下就上來了,作為小團隊的老大,國際地位也蹭上去了。

5.最重要的是,因為他有核武器,而且一向喜歡亂來不受國際規則,所以美國倍加重視,這地位可想而知。

6.如題主所列的那些因素,也讓他有種大國的姿態。

綜上吧,就是蘇聯其實看上去要比他實際情況強,而他的大部分威懾力來源於其軍事實力,更具體一點就是核武器。

其實核武器對國際關係的影響遠比其他因素要深刻的多啊。

想到哪兒寫到哪兒,寫完之後條理好像更明晰了。算了,還是不改了。核心答案是加粗部分。


真正控制世界的是英國法國的殖民地,美國蘇聯解體這些地方和宗主國的經濟聯繫就是重要工作


謝邀!

這問題其實應該反過來問才合適。實際上蘇聯一直在歐洲是擁有足夠的實力的,而且由於意識形態和自己的利益,四處出擊,比如中國的國共兩黨就都是蘇聯的徒弟,李大釗出了事兒也是躲到蘇俄使館裡,孫大炮要北伐也靠蘇俄顧問撐腰...

反倒是美國在一戰後二戰前,盛行的價值觀是「孤立主義」,即:歐洲的事情是歐洲的事情,美洲的事情才是美國的事情。這也是為什麼直到日本偷襲珍珠港以後,美國才宣布參加二戰,介入歐洲戰場的原因之一。


可以看看人民付出了怎樣的代價就可以知道蘇聯怎麼崛起的啦。
這樣的代價人民都能承受,那就沒什麼好怕的了。
警告前方高能,非常噁心,沒有心理準備的別看。

類似的事件後來的蘇聯大饑荒中同樣存在


蘇聯不大搞工業化,不把能大量生產T34 IS2的工業能力弄出來.42年以後斯拉夫人估計要集體在納粹的死亡營里被做成肥皂.


這還不簡單,總結起來一句話,以合適的借口合適的方式合適的程度來實行法西斯主義


對抗?打腫臉充胖子硬撐著


興於社會主義,亡於社會主義


蘇聯的毛病俄羅斯都有,蘇聯的優勢,俄羅斯無法保持。俄羅斯基本上無法重現蘇聯的榮光了


前幾天,看到國民黨在「台灣大選」中兵敗如山倒,很有感觸。此刻看到這個問題,我又聯想到了「台灣大選」中來了。

「我們是不是在該堅持的時候沒有堅持,不該退讓的時候退讓了?」洪秀柱的這聲質疑,點出了國民黨潰敗的真正原因。而蘇聯之所以崛起,能夠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勢,也正是因為蘇聯人民有自己的態度——獨立自由地建設社會主義。

一直以來,蘇聯就在自己的民族傳統和西方文化的夾縫下左右徘徊,彼得大帝後,正是因為緊跟西方的步伐,蘇聯才緩慢地崛起,可依舊落後於西歐諸國,直到紅色蘇聯時代,他們才對世界有了數一數二的影響力,主導了社會主義的發展方向。

所以,蘇聯之所以崛起,是他一開始就決定了的。他選的路線,不是市場化,不是西方的方向,而是獨立自主的社會主義強國路線,走這條路,就得把國家的」牆壁「給修牢實了,而工業化,則是」牆壁「的鋼筋,更不可或缺。

所以,當蘇聯決定了工業化的發展方向後,迅速崛起。因為,他這個國家,有了一個結實的牆壁,裡面的國民,雖然不一定舒適,但待著安全。此外,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強大的軍事實力也強化了國家的「牆壁」。

但這種模式也有一個缺點,就是國民過得不一定舒適。牆壁夠厚實了,但是裡面的空間變小了。缺少了自由,怎麼辦?

這就需要市場化。市場化不一定能夠使國家安定,因為空間的擴大必然損害國家的「牆壁」,但市場化可以讓國民更加舒適,擁有更多的物質財富。之所以俄羅斯在以前沒有能夠成為超級大國,除了落後的經濟體制,缺乏工業化的基礎,還有盲目追隨西方。西方的市場化規則,是為西方的經濟勢力擴大空間,而不是本國國民。但蘇聯缺的,正是市場化帶來的財富和空間。

這也是為什麼,蘇聯能夠成為超級大國,但還是敵不過美國。就像當年的中國,資產階級革命家無論怎麼鬧,靠市場的力量,無論如何也沒法拯救早已成為廢墟的國家。

蘇聯之所以崛起,只是因為身強體健,蘇聯之所以打敗不了美國,因為他缺乏現代化的市場精神。總之,蘇聯還是底子好,地大物博,要換了中國,可能早垮了。看看近代的中國和蘇聯,命運截然不同。
歡迎大家關注我的公眾號:lishuozhuanlan,為年輕人說話。


我個人覺得,題主提出的三個劣勢並不算是什麼劣勢,三個優勢里也就資源和人口算得上是優勢。西伯利亞地區人口密度基本上可以算是無人區,基建落後、人口極少,並不存在所謂極大的戰略縱深。歐洲部分才是蘇聯的基礎。其實個人覺得蘇聯至少在戰時的人口也不算是什麼特別優勢的地方,大量集中在歐洲部分,文化水平也沒法和德國相比,倒霉的是地形開闊適合機動作戰,人海戰術很難起到作用。
蘇聯的科學在很長的時間段中相當發達,誕生了一些被人認為是研究機構的科學家。而蘇聯的制度又使得他們的動員能力極強,領導人在發展工業上也頗有一手,又得到德國大量資料、人員。總之蘇聯發展起來是一個歷史的必然,蘇聯衰弱一面是自己作的,一面是歷史的必然


無他,生產關係適應當時生產力發展需求

任何一個壓抑商業活動的帝國註定藥丸,無論是明,清,還是CCCP


德國納粹搞跨了歐洲,毛熊搶在盟軍前率先攻佔德國,拿了大量裝備和資料ヽ(???)?


推薦閱讀:

蘇聯的大肅反時代 斯大林為什麼保護肖洛霍夫?
斯大林模式究竟是列寧新經濟政策的進步發展還是倒退?
斯大林逝世前夕,蘇聯普通人的物質生活水平如何?
如何評價北亞對中國的戰略價值?中國是否應該控制北亞?
蘇聯人為什麼喜歡鱷魚?

TAG:俄羅斯 | 地緣政治 | 蘇聯 | 世界歷史 | 蘇聯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