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國傳統總愛以秘傳的方式來對待真經?
也有顯學,如老子莊子易經詩經論語等等,但基本都是非常抽象的本質方面的論述。實操層面,按我所知,黃帝內經有真本的傳人,占卜風水堪與,甚至修道成仙成佛都有可信度極高的真本或口傳方法。可惜這些人,如果子女沒興趣,都是做了帶入棺材的準備。 嗯,不知怎麼說,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也許,真道就必須不能示眾,那隻能讓下士大笑,把珍珠當石頭?或必須要讓人走很多的彎路,排除萬難和虛偽,方能一睹真容?
首先呢,要分清楚。
這些東西,確實是傳統文化,但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其次呢,有些東西傳承要慎之又慎,收徒弟的考察期至少以年為單位。因為一旦傳錯一人,就害了一方。
基本原則一般都是:
有子傳子,無子傳賢。
無子無賢,則抱書而葬。
————————
其實還有事實依據的嘛…
像上個世紀什麼氣功熱、術數熱亂七八糟,那叫一個全民修行、有教無類,出的書都按摞算,結果怎麼樣呢?道不輕傳,漫泄天寶,所託非人,不如不傳!
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
=====上面是原答案=====
回 下面的網友:
我看你一直執著於應該公開傳授,有教無類,希望所有人敞開心扉,掏心掏肺的交流知識。這可行嗎?
可行也不可行。
可行是因為確有人是這樣做的,黃帝,老子,孔子,莊子,釋迦摩尼,甚至是耶穌。這些人為什麼能做到這一點,有點值得說,就是其自身的德足以配天。唯有德才能溝通天下人的心愿,為啥我們喜歡和有德的人相處,是因為和他們在一起我們我們不會損失,不會吃虧,能得到好處,學會道理。
但這些聖賢,度了所有的人嗎?顯然沒有,這是為啥,是因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不是我給你講了,你就能明白,而是要自己發心,自己度自己;
- 人有根器上中下,上等根器可以講上等法,下等根器就不能講上等法。一個小學生你給他講極限求導,你覺得小學生能聽懂嗎?當然小學生是可以說老師你藏著知識不講,但這是老師問題還是小學生的問題呢?
求取知識是對的,但要講機緣,要有尊師重道的態度。不是擺著一副你們憑啥都不教我的樣子,別人就的一五一十的講給你聽。人家不賤,也不傻。
孔子還收十五根肉乾呢。你怎麼不和美國科研機構說為啥你不公開所有的研究成果,為全人類所用呢?人家直接回你,怕落到別有用心的邪惡之徒手裡。你說是不是?我去問學校門口推小車賣肉夾饃的老大爺:大爺,你這滷肉的配方是啥啊,
大爺:呵呵……
我去問曲煥章,曲老闆,雲南白藥這麼好用,配方告訴咱大傢伙唄,
曲老闆:呵呵……
我去問約翰·彭伯頓,John,可口可樂的配方給我好撒,我家媳婦愛喝,
約翰:呵呵……
……
哎,這個問題本來想隨便寫寫的,覺得自己有點不負責任從新寫一下。
小時候一家人一起看東方不敗的錄像,看到東方不敗接住西班牙人的炮彈又打了回去,戰敗了西班牙人,然後叫囂著「你有科學,我有神功!」心裡很不是滋味,實際上玄學不是沒有想成為顯學,不是沒有努力對抗過西學東漸。但是後果大家都看到了。
如題主所說的,我家的微末伎倆,的確只傳嫡子,不要說外姓,五服之外的都不能夠傳授。 究其理由,大約以下幾個吧,
1. 學問講究天資,無法量化,無法大規模傳播。很多小技巧,傷人比幫人容易。
2. 學問在傳播的時候收過傷,南宋的時候有個外姓弟子投了蒙古。因為這個事情,趙家人崖山都沒有帶我家去(幸好沒去)。但是祖宗們耿耿於懷。
3. 和外來學問比拼中輸了,喪失了大部分精華內容。 南明和薩滿教的比拼,漢人的玄學是完敗的並死了一堆方士。因為對方可以用人命填,我們不能。景教(就是大家說的耶穌教)對信仰力的汲取方面,我們還是完敗。包括對抗長毛中的風聖子,還是完敗又死了一堆方士。當清末站在夷場上,看見洋人的宗教夾持著子葯槍炮和精巧機器而來的時候,我祖宗覺得玄學是無力。
4. 中國政治的特點,知道文革中我家燒了多少前人筆記嗎?整整三個樟木箱又兩籮筐。
元吾氏:
大道,最不怕傳授給惡人。引惡人走上正道,世間之萬幸。
法術,最害怕傳授給惡人。教惡人濫用法術,世間之不幸。
傳道者,坦坦蕩蕩,無人不傳。
傳術者,神神秘秘,擇人而傳。
這只是你以為,該說的大多都在前賢所著的書里了,能否慧眼識珠,在個人。所謂真訣、秘籍,並非完全沒有,尤其涉及宗教,如道教,最講口傳身授,且不說究竟有多少用,至少重要的東西很多不會寫在書里,但也有在書中的,只是很隱晦,自己看不出就需要有人給你指一下,其餘大多就是故弄玄虛,噱頭。有的人總想尋捷徑,這是文化與智商低,弱勢心理所致,總幻想有什麼高人來拉自己一把,認為有所謂的師門傳承就萬事大吉。浮躁又沒耐心,滿腦子髒東西,智慧早被蒙蔽,這心理很大概率會被騙徒利用,最後耗錢財、損精力,到頭一場空,生活中此類人屢見不鮮,其中大多都不知自己已身入騙局。拿中醫來說,傷寒、內經堪稱中醫至寶,寫得明明白白,萬變不離其宗,不夠你學嗎?能吃透,就是大醫,能鑽進去,也至少比一般人強。若有人說什麼,這些書另有真本不外傳,學這需要傳承,請賞他大耳光。再說堪輿,不過一小術,就因為某些人要維護飯碗,所以毫無下限的去粉飾,去天花亂墜。葬書山洋指迷雪心賦人子須知地理啖蔗錄倒杖疑龍撼龍,這些書難道不夠你學?真把這些書搞通透並能用於實踐的,沒見過幾個。作者若曉得你有了這些書還去外面尋什麼真師和秘籍,認為他們藏私,恐怕棺材板要按不住。可以說一切術數源頭都在干支卦象陰陽五行裡面,而中醫之根本就在內經與傷寒雜病論。只要你是真愛好,又願意花時間,自然會有所得,命里註定你是這塊料,自然能學有所成,否則,邵康節和張仲景是你親爹也是虛花。從不認為學這需要所謂的師承,雖十多年前也曾得過一老者指點,心裡十分感激,但更多是靠自悟。
冒昧問一句,假設您是愛好玩陰宅的,能利用業餘時間自費去行山嗎?近處自己開車去,遠處就坐飛機再乘車到目的地,去詳細把玩古塋。答主有事業,未靠術數斂財,僅是多年愛好,你以為玩這文化,有個什麼秘籍和師承,就真有用了嗎?更多只是增長那點虛榮心而已,看下邵偉華李涵辰那幫騙徒以及他們徒弟是什麼貨色就知道了。拿堪輿這門實踐性極強的來說,你沒這閑心功夫去行山,玩什麼?自然也接觸不到真的玩家行家,最終只能淪為和嘴盤大師們在屋裡或鍵盤前高談闊論,然後覺得自己此生在術數方面要有成就已無希望,不如和師父們一起撈錢吧,這也是圈內常態。
中醫也好術數也好,靠自己最實在,拜師過於局限,委屈你的冰雪聰敏心,受制於人,思維等等,而師父也會留一手,和你繞圈子,一天能說完的,幾年才教給你,你也大概率超越不了前人。最見不慣在這上面遮遮掩掩,但宗教方面另說,拿道教丹道來說,曾是已羽化多年的某老鍊師那一支,如今仍存留一冊他親傳的什麼,這東西師承實不可少,盲修瞎練容易出偏以致精神身體。。。但由於對宗教不感興趣,就打住了。簡而言之,先好好看書,好好做人。至於術數、中醫,前人是把該寫的都寫了,完全沒藏私,是現在的人眼瞎,而這類總想著找捷徑的人,把真貨擺他眼前,他也認不出的。心術不正,如何撥雲見日,道不虛傳。
8.15:以上言論荒誕不經,純屬虛構以娛樂,願您能知魚兒之樂,再會,將來有機會再來吹水。
謝邀,道不輕傳是一個方面,而我要加的是另一個方面,很現實。以前沒有什麼專利啊,知識產權啊等等的保護手段,為了不讓別人剽竊只好親傳,口傳,甚至定下嚴厲的門規以保護自己的智慧結晶。然而現在不用了,有了這些法規,終於可以寫本書申請個專利福澤子孫了。 想學想用我死了都要收錢。 現在反而怨古人藏真?那些留下文字和知識的真正為民族和人類無私奉獻的人,僅得到了史書的認可和一部分人們的傳唱(還有一部分持反面打擊意見)。他們的子女在那裡?誰會關心?也許早就死於戰亂與病患中了吧。就說論語,四大名著,盜版正版各大版本多如牛毛,但有作者的子孫受益嗎?或者說什麼孔子基金會等等組織來處理這些錢?沒有,最終錢依然是無良的商家賺了。我們給西方國家傳播了指南術火藥術,結果換來的是列強的洋槍和大炮。你現在還怪古人為啥不公開?
更新,如果古代有現在這樣完善的維護產權的體系,那麼大家可能將擁有多個獎學金其中就包括孔子獎學金,以用於推進科學和人類進步。中國勢必會早早步入航空領域。當然這些都是假想。但歸根於一點為什麼沒有這樣的機會甚至到了清末?還是因為封建的保守思想影響所至,所有的一切都是皇帝的,你要是冒出來說知識產權這麼個規定不被無馬分屍才怪。至於搞出的發明都被執政者使用了,甚至對發明者還加以迫害,偶爾有覺悟高的也只能無償奉獻了,試問這樣的背景下你願意搞這些知識產權嗎?更別說肖像權了。
傳承和知識是兩個體系。
西方現代大學誕生之後,把技能知識化,可以讓很多人學習、練習。知識和知識化的技能才需要專利、知識產權之類的。
很多東西只能傳承不能知識化。
真正接觸過傳承的,不會有這樣的疑問。
就算是某些東西能知識化,教你了,你能學嗎?學了,就能練好嗎?
丁俊暉寫本怎樣打撞球的書,你就能練成高手了?
他天天教著你學,陪著你練,取得的進步肯定就不是一個數量級了。
那你憑什麼讓他這樣付出呢?
很多東西,只能一對一口授身教的。
你看武術都是要傳承的,頂級運動員都是有專職教練的。
不是師父不教,是我們還不夠格學。
別去獵奇一些演繹的故事,那都是茶餘飯後扯淡的。真正的真傳,絕不是演繹故事的版本,那都是經過了多少你我不知道的努力才取得那個資格。
還要天資好加命好。
夠得上真傳的,教個徒弟,那是要師徒都把整個生命融進去的。不是一句話兩句話的事,比如武術裡面講夏練三伏冬練三九,不是師父天天喝茶遛鳥就能教出來徒弟的。
徒弟夠不夠格先不說,師父又不是觀音大士千手千眼,哪教得了那麼多。
哭一會兒先。
君觀歌中精微訣,非是賢人莫傳與。
隱學就是隱學,你想搞個大新聞把它搞成顯學,它還是隱學。
折中方法也有嘛……你看星座……
而且說白了,有些術數完全可以自學,只是自學也並沒有幾個學成的。
專利法沒落實到位
也可能最初並不是秘傳,而是只有真正的明白人參透了其中真義,而混沌者即便得了真傳,也未必能搞得懂什麼意思,更別提繼續往下傳遞繼承了,只可能越傳越歪。
也不是說真傳就是高深莫測看不明白,在明白人眼裡真傳可能都是大白話,看不懂的人才覺得它神神叨叨莫名其妙吧。
世間道理千千萬,古人云的萬萬千,流傳至今的古語文集誰說就不是真傳呢?真理永遠擺在這裡,在不同人的眼裡穿著不同的衣服,等你某個瞬間擁有透視眼罷了。
已經公開了,秘訣全在書中,所謂老師,不過是為你解書的人而已。
中國的文化講究「功夫」;
西方思維是講究「技巧」。
中國人的讀書、行醫、從政、武術、品茶、書法,甚至三教九流什麼唱戲、相聲都講究功夫,是「不瘋魔不成活」的功夫,尤其是以童子功為最有用
眼高手低,不就是幾個字么誰不會寫,不就是盤菜么誰不會炒,不就是唱個戲么誰不會啊,但是你能寫出力透紙背的勁兒來么,你能炒出一盤色香味俱全吃了特別舒服的菜么,你能把人唱哭唱樂么?
背後都是功夫
功夫是數十年如一日的重複,是鐵杵磨成針的毅力,是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的專註
沒有功夫,什麼都不可能做好
所以很多東西都在那裡擺著呢,你教科書考試還得背過來背過去呢,1+1=2小九九你背了多少次,你敢用這樣的功夫對待每一件事么?
中國傳統的確愛秘傳,秘傳也得是你在下功夫之後,否則你連得到秘傳的機會都沒有
並非聖賢宗師不傳真經,而是真經太過簡單,千經萬典都說它。若是上上根之士一言即會。
對中下之士多以秘法為由教人讓人生信,而且還要層層考驗,考驗的是什麼?無為一個誠字。
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一誠通天徹地並不是虛言。
西遊記里須菩提祖師對悟空說:
難難難,道最玄,莫把金丹作等閑,不遇至人傳妙訣,空言舌頭口也干。
真法非至人不傳,莊子里有講過,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就是這麼個道理。
同樣是金剛經為什麼六祖慧能一言即悟,而大家讀了個底朝天都不明白佛法不能得道?
這就是資質的不同導致的。所以佛祖也好道祖也好傳法佈道的時候留下了海量的功法。只是現在的人都不信。
為什麼呢?因為不誠。
現代中國道德良知在不停的倒退,一件件令人髮指的事情不停的發生著。這其實多是網路媒體國家政策所引導的。如果惡性循環那麼天災將會接連不斷,看看印度大家也會知道。更何況中國,這叫天人感應。也許有朋友會笑我迷信。
但是啊大家,人越來越壞的原因是為什麼?就是沒用敬畏之信,不敬鬼神 不敬自然 不敬父母 不敬良心。如果人什麼都不敬畏那就是魔一般的東西。
中國近代走科學路線是對的,但是為什麼要全盤西化,你看看西方那麼全盤西化人家還不是大多信仰上帝耶穌安拉,這就是人家道德良知比國內高的根本原因。
20年前再往前 我很小的時候 叔父爺舅那輩在村口乘涼喝茶的時候 都在講過 以前下雨後天上都出現有「龍掛」就是所謂的龍尾巴,人人都說,現在的人就開始說根本沒有龍,不過是黃帝征服各個部落的時候從其他部落旗幟里東拼西湊出來的概念圖。但是你想想,為什麼十二生肖里會有龍?難道一個人撒謊兩個人撒謊千百年來包括你爺爺叔叔都在撒謊嗎?
中國人無知無畏口無遮攔,反中醫,棄道德。跟文革時的紅衛兵有什麼區別呢。
有時候我對現在國人的現狀很無奈,還真不如把國學的一切典籍送給日本韓國保存,想當年五行大義這本書已經絕跡,還是在日本找到的保存本。
說到底不是文革毀了中國,而是中國人無知無畏的狂妄在自取滅亡。
最後對那些尋真經求真法的學子說一聲:
入門無非誠信,根本不外清靜,其它不是修行!
當年一拳師,在其他師兄弟慫恿下去問他父親(他父親是所有人的老師)為什麼你的功夫那麼好,有沒有什麼秘訣,他父親說,我以為你懂拳了,看來還沒有。
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是蠻感興趣的。又鑒於 @談無語 批評,我就談談我自己的膚淺看法。首先,我提煉了一下目前已有答主的回答(有的是重複的就不一一列舉了)關於這一問題的觀點。
主要的觀點出於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基於利益考慮
1、無知識產權保護
2、是它是一種為師贏得誠敬的手段
3、以前的傳統環境就是如此。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為師綱。
二、是基於防止危害考慮
1、防落入壞人之手
2、傳道與傳術有別。傳道者,坦坦蕩蕩,無人不傳。 傳術者,神神秘秘,擇人而傳。
三、基於傳承效果考慮
1、人有「根器」的高下之分,需精選傳人
2、傳承和知識是兩個體系,很多東西只能傳承,不能知識化,傳承就是陪練
3、輕易得到的東西又有誰會珍惜呢?
4、世人重徑輕道,買櫝還珠,祖師遂以秘法傳授
5、修道靠個人勤修
然後,我發現,我們在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還要注意一個問題,也即區分傳道和傳術。我發現蠻多人是把它們放在一起來說的。現基於 @何統達 等人的觀點,進行區分是有必要的。因為他們認為傳道是無人不傳,而傳術必須私傳。
我看題主的意思,也是沒有區分的。
那我們分開來講。
先看傳道。實際上,我本人是對傳道感興趣,而對傳術不怎麼感興趣。並且從@談無語 的批評也可以看出,我的質疑在關於傳統文化傳承體系統的建立和建設上,換句話來說就是沒有廣泛傳道機制的建立和建設,也即中國並沒有出現類似西方的那種研究發表機制。
前幾天我看到 @白雲先生 的一個觀點,是說東方文明不存在發展一說。基於本人無力對他的觀點質評這點,權當此觀點成立。但這一觀點卻可以推出西方式的研究發表機制往往是難於產生的,因為所謂的「研究」已然完成么。
然後我們看看現實。
我記得我因為好奇,看過一本正而八經的關於中國神秘文化中八卦的書,可以說裡面的內容是非常粗略的,而且裡面羅列的歷代的觀點本身,甚至可以說是很搞笑的。我是否從這一本書可以大致推斷,我們對八卦的研究應該說是很不靠普的呢?然後我去百度關於八卦的知識,我發現一個挺搞笑的現象,我們對這樣一些傳統核心的東西的理解或解釋,全特么陷於猜測當中。不知道啊兄弟,拿不準啊哥們。彷彿咱們陷入一台你猜,你猜,你猜猜猜的娛樂節目當中。我把那本書沒看幾頁就扔了。然後,我們再看關於一些周易的書,其實你會發現,作者除了展示搞笑的翻譯,還在非常樂此不彼大篇幅地作弄一些典故、案例等等。我的意思,作者本人根本就不打算把周易講清講透(它的機制、原理、思想、理論甚至可能的思路等等),要麼他就半懂不懂,要麼他是故意的。然後我看到 @清溪暑見 ,好傢夥,他是捧著康熙字典一個字一個字研究易經的!(你利害!)
也就是,我們對這樣一些傳統核心的東西缺乏比較系統性的研究、梳理、發現、再闡述以及拓展和深化。難道對於那些念叨著修道的人來說,這些東西不是必要、重要甚至寶貴的么?難道修道的人成天捧著一本《道德經》是在不斷的發現自己這特么又搞錯了重來,不斷地校正領悟的么?
---------------------------------------------------分隔線--------------------------------------------------------------
補充一遍我今天看到的知乎答主關於學習術數的回答:
想請問一下,沒有基礎很喜歡玄學算卦一類,可以自學嗎?從哪裡學起? - 沐清居士的回答
有力地補充了我的敘述。
------------------------------------------------------------------------------------------------------------------------
也許這樣一個現狀,只是坐實了秘傳一說。但這樣一個效果卻證明「傳道者,坦坦蕩蕩,無人不傳」的失敗,甚至可以說這一做法的沒有。我們所說的傳道不是說簡單地講一些類似 「大道至簡」這樣空洞的話,也不是簡單地流傳幾張圖和幾本艱澀難懂的書。我們說的傳道是自己做了大量細緻的工作,使得「道」得以昭彰,甚至使用明文系統地闡明了「道」的內含、原理、構成和特徵等等(類似《洪範》關於五行的描述文字——當然它顯然過簡)。使得「道」變得具體!我們可以發現歷史上各種書籍都特么在有意無意地繞開這一點!!而替換成一些看上去似是而非,讓人摸不著頭腦的空洞的話語!
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就是一個「道」字,有人會說這個東西本身就是很玄妙的,甚至是不可言的。那我就不明白了,難道我們把「道」字具體化的時候,你填充進去的東西都是模模糊糊的一團?你能越過它的原理而用「道」來指導自己?
也許有人認為「你照著做就是」,不需要知道這麼細。那我只能說,那不是傳道,那是在製造殭屍和奴才,意圖不過是要控制生命和資源罷了!
接著我們再來看關於落入壞人手中的說法。假設道落入壞人手中最壞的結果會是怎樣的?中國歷史上從來都戰亂不斷,每次大的戰亂到來都是死人無數,這樣一個結果算不算壞的結果?而這一結果如果就是因為秘傳,傳道(或傳術)傳到了壞人手上,恰恰證明秘傳根本不保險!防止落入壞人手中似乎根本防止不了。只有秘傳才會區分好人壞人這個前提,公開傳播並沒有這個前提。公開傳播往往通過其它手段來防止嚴重後果的發生。我的意思,你並不一定要在傳播方式上加以控制,而可以通過其它手段進行控制。這裡的對比,就是西方產生了民主富裕的社會。
然後看「根器」的問題。上等法傳給上等根器,下等根器就不能傳上等法。這裡面有些概念的混淆。根據根器傳什麼樣的法,是因材施教的理念,這和應當採取公開傳授還是秘傳的方式傳授並沒有多大的關係。因為公開傳授也必須因材施教。
然後我們看傳術。傳術和傳道看上去應該是密不可分的。實際上秘傳主要是傳術不太可能,沒有對道的理解,所傳的術只會被用死。離開道,術不會有很大的意義。所以秘傳應該是道和術一起傳的。
然後我就發現@白雲先生 關於中國傳統理論不存在發展一說的觀點可能是導致中國目前這種混亂蒼白的現狀的一個非常有力的原因。為什麼這麼說呢?西方文明遞進式的發展方式,是西方文化公開式傳播的一個內在要求,因為西方的研究者們也許總是發現自己辛苦一生的研究總是沒有徹底和通透,也許他們習慣地發現後人總是站在前人的基礎上開拓一片自己的天地,並且自己公開式地傳播自己的研究成果不僅有利於佔得先機,而且非常有益於結論的檢驗,然後附加一些權利和榮譽的保障機制,這一方式就非常有利於自己的文明的了。
於是,當我們假設東方文明不存在發展一說的觀點是成立,那麼中國傳統文化熱衷於封閉式的傳播,其原因就很好理解了。如果我們認為易經、道德經等所晦澀地闡述的「道」就是東方文明的終極內核,而不再需要和可能繼續發展的話,那麼中國幾千年來的求道者們便只需在他們眼中的「聖人」所搭建的理論宮殿里努力去傳授、學習和參悟這一內核。(東西方這種以「有」和「無」或「沒有」為前提假設而分別不得不進行領悟和孜孜研究的強烈對比,是一種有趣的現象)。而一旦他們有所領悟、發現和發明,他們終將密藏自己的成果,並採用秘密的方式逐代傳授,甚至他們有可能將採取「截斷來路」的極端方式如打亂刪減經典、外傳錯誤版本、傳播錯誤知識等等來保障自己或自己所屬組織的某種利益、地位或權力(金庸小說里的江湖不就經常這麼搞的嗎)。
還有很多秘傳必要性的理由,基於能力和精力有限的原因,不一一去說了。
顯然,我是提倡公開傳授的。道且不說,如果術僅僅是一件武器,並且是一件很壞的武器,那麼道應該產生相應的制衡機制去制約這種武器,而不應該私挾武器。當然說這些都無助於現實,權當啰索吧。
實際上,可以發現與西方社會的對比,可以給東方社會以很大的啟示。並且尤其是西方科學的突飛猛進的發展,給東方關於道的理解提供了很大的工具上、內含上的幫助。並且由於西方科學的制約,東方道術也顯得並非那麼不可一世,這也為東方道術的公開化予以了很大幫助。
遠了不說,就說現代的。全世界範圍內是民科的數目多還是科學家的數目多?必然是民科。這就是所謂的廣傳的結果,如果中國的經典廣傳,就會創造更多的神棍,八十年代的奇觀就有可能再現。目前神棍已經呈現增長的趨勢了,題主就不要添亂了。最好的傳承方式就是師帶徒,如果不是為了深入學習這些東西普通人碰都不要碰,除非你遇到明師。
個人愚見,討論這種理論東西毫無意義。有時間多汲取古人的智慧吧,既然寫了書了,就看吧。(別扯什麼假傳萬卷書,什麼書都是垃圾,如果書無用,那這麼多先賢怎麼來的,不是書無用,是讀書的你無用。)
看到好多哲學圈子,都在討論一些看似很高大上其實然並卵的問題。好像天地萬物都與他息息相關,他成了救世主。
言歸正傳。
很多師父在不經意間將真章傳給你,卻在正兒八經說要傳經的時候給你些假東西。
為什麼總是說師父領進門修行靠自身,因為如果真理靠說靠讀就能學習領會的話,就不叫真理了,必須自己去感知去體悟。王陽明也是讀了先賢的書成了聖人的,難道他自己格竹就能成大師了?書是必要的,其他大師的例子就不舉了,不勝枚舉。
與其在這討論,什麼東西有真傳人,倒不如自己去發現和研究。中國傳統文化,不管哪個層面,人人都說自己是真傳人,那怎麼辦呢?智慧出,有大偽。有真的就必然有假的,我們不要捨本逐末去探討誰是真誰是假,毫無意義,還不如自己去發掘,就知道真假是什麼了。不要貪心好像什麼都想知道都想學,黃帝內經,風水堪輿等等,如果一輩子在這裡覺得要找個真傳人才行,那一輩子都在門外面,這些和你其實毫無關係,還不如自己靜下心來去體悟,就從黃帝內經開始讀。讀完你會發現,當下電視欄目里的那些所謂養生專家,其實水平也沒什麼,就是會忽悠罷了。很多人窮盡一生只會一項技藝,舉個不恰當的例子,賣油翁一輩子賣油,熟能生巧也能掌握大道;輪扁只是做輪子也能批評君王。
不知聽說過每下愈況這個成語否,不知道的話去看看就知道了。越是真理的東西往往處在下層。
說的好像有些亂了。
選擇都是雙向的,你有選擇學什麼的權利,我也有選擇教什麼的權利。
越是高深的學問門檻就越高。有時候抬高門檻是為了讓學問更好的傳承下去。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抬高門檻也是為了資源合理化應用。
拿我所學的中醫來說,有一些高精尖的名醫。但是培養出一個高精尖的醫生也並非一件易事。
為了將中醫傳承下去,好多名醫都會將自己的學問寫成書,供後世參考。但並不是講所有的書記下了,就能成為一代名醫。
首先學習一門學問,你需要良好的基礎,基礎扎牢了才可能追求更高的學問。追求更高的學問不但需要勤奮,更需要一定的天份,單是這兩條就有很多人被淘汰了。
其次就需要一位名師的指引,有時候一位老師會收很多學生,老師的精力不可能平均的分到每個學生身上,老師肯定會優先選擇資質高,基礎好,品德優的學生優先培養。這樣的學生不但能傳承學問,更能使之得到發展。再者不求發展,只希望傳承精髓。有時候遇不到這樣的學生,學問寧可不傳。如果將門檻降低,濫傳學問,高精尖的東西終歸要平民化。就行現在從事中醫的人雖多,但水平極高的卻很少。
儒家和道家是中國思想的兩個主流。它們成為主流,是由長期演變而來;而在公元前五世紀到三世紀,它們還不過是爭鳴的許多家中的兩家。那時候學派的數目很多,中國人稱它們為"百家"。
司馬談和六家
後來的歷史家對"百家"試行分類。第一個試行分類的人是司馬談(卒於公元前l10年),他是作《史記》的司馬遷(公元前145一前86?年)的父親。《史記》最後一篇中引用了司馬談的一篇文章,題為"論六家要指"。這篇文章把以前幾個世紀的哲學家劃分為六個主要的學派,如下:
第一是陰陽家。他們講的是一種宇宙生成論。它由"陰"、"陽"得名。在中國思想里,陰、陽是宇宙形成論的兩個主要原則。中國人相信,陰陽的結合與互相作用產生一切宇宙現象。
第二是儒家。這一家在西方文獻中稱為"孔子學派"。但是"儒"字的字義是"文士"或學者,所以西方稱為"孔子學派"就不大確切,因為這沒有表明這一家的人都是學者以及思想家。他們與別家的人不同,都是傳授古代典藉的教師,因而是古代文化遺產的保存者。至於孔子,的確是這一家的領袖人物,說他是它的創建人也是正確的。不過"儒"字不限於指孔子學派的人,它的含義要廣泛些。
第三是墨家。這一家在墨子領導下,有嚴密的組織,嚴格的紀律。它的門徒實際上已經自稱"墨者"。所以這一家的名稱不是司馬談新起的,其他幾家的名稱有的是他新起的。
第四是名家。這一家的人,興趣在於他們所謂的"名"、"實"之辨。
第五是法家。漢字"法"的意義是法式、法律。這一家源於一群政治家。他們主張,好的政府必須建立在成文法典的基礎上,而不是建立在儒者強調的道德慣例上。
第六是道德家。這一家的人把它的形上學和社會哲學圍繞著一個概念集中起來,那就是"無",也就是"道"。道集中於個體之中,作為人的自然德性,這就是"德",翻譯成英文的virtue(德),最好解釋為內在於任何個體事物之中的power(力)。這一家,司馬談叫做"道德家",後來簡稱"道家"。第一章已經指出,應當注意它與道教的區別。
劉歆及其關於各家起源的理論
對"百家"試行分類的第二個歷史家是劉歆(公元前46?一公元23年)。他是當時最大的學者之一,和他父親劉向一起,校對整理皇家圖書。他把整理的結果寫成附有說明的分類書目,名為《七略》,後來班固(公元32-92年)用它作為《漢書·藝文志》的基礎。從《藝文志》中可以看出,劉歆將"百家"分為十個主要的派別,即十家。其中有六家與司馬談列舉的相同。其餘四家是縱橫家、雜家、農家、小說家。劉歆在結論中說:"諸子十家,其可觀者,九家而已。"這句話是說,小說家沒有其他九家重要。
這個分類的本身,並沒有比司馬談的分類前進多少。劉歆的新貢獻,是他試圖系統地追溯各家歷史的起源,這在中國歷史上還是第一次。
後來的學者,特別是章學誠(1738一1801年)、章炳麟(1869一1936年),大大發揮了劉歆的理論。這個理論的要義,是主張,在周朝(公元前1122?一前225年)前期的社會制度解體以前,官與師不分。換言之,某個政府部門的官吏,也同時就是與這個部門有關的一門學術的傳授者。這些官吏,和當時封建諸侯一樣,也是世襲的。所以當時只有"官學",沒有"私學"。這就是說,任何一門學術都沒有人以私人身份講授。只有官吏以某一政府部門成員的身份才能夠講授這門學術。
這個理論說,周朝後期的幾百年,王室喪失了極力,政府各部門的官吏也喪失了職位。流落各地。他們這時候就轉而以私人身份教授他們的專門知識。於是他們就不再是"官",而是私學的"師"。各個學派正是由這種官、師分離中產生出來的。
劉歆所作的全部分析如下:
"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游文於六經之中,留意於仁義之際,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以重其言,於道最為高。孔子曰:"如有所譽,其有所試。"唐虞之隆,殷周之盛,仲尼之業,已試之效者也。
"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歷記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然後知秉要執本,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其所長也。
"陰陽家者流,蓋出於羲和之官。敬順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此其所長也。
"法家者流,蓋出於理官。信賞必罰,以輔禮制。......此其所長也。
"名家者流,蓋出於禮官。古者名位不同,禮亦異數。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此其所長也。
"墨家者流,蓋出於清廟之守。茅屋采椽,是以貴儉;養三老五更,是以兼愛;選士大射,是以上賢;宗祀嚴父,是以右鬼;順四時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視天下,是以尚同:此其所長也。
"縱橫家者流,蓋出於行人之官。孔子曰:"誦《詩》三百,使於四方、不能顓對,雖多亦奚以為?"又曰:"使乎!使乎!"言其當權事制宜,受命而不受辭。此其所長也。
"雜家者流,蓋出於議官。兼儒墨,合名法,知國體之有此,見王治之無不貫。此其所長也。
"農家者流,蓋出於農稷之官。播百穀,勸耕桑,以足衣食。......此其所長也。
"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途說者之所造也。......如或一言可采,此亦芻堯狂夫之議也。"(《漢書·藝文志》)
對於十家的歷史的起源,劉歆所說的就是這些。他對各家意義的解釋是不充分的,他把各家各歸一"官"有時也是任意的。例如,他描述道家思想,只涉及老子,完全忽略了莊子。又如,名家與禮官的職能也並無相同之處,只有一點,就是兩者都強調區別。
對劉歆理論的修正
劉歆的理論,在詳細情節上也許是錯誤的,但是他試圖從一定的政治社會環境尋求各家起源,這無疑代表著一種正確觀點。我大段地引用他的話,是因為他對各家的描述本身就是中國史料學中的經典文獻。
對中國歷史的研究,在當代,特別是正在1937年日本侵入的前幾年,已經有很大的進步。根據最新的研究,我才得以形成自己的關於各家哲學起源的理論。這個理論的精神與劉歆的相合,但是一定要以不同的方式表達。這就是說必須從新的角度看問題。
讓我們想像一下,古代的中國,比方說公元前十世紀的中國,政治上、社會上是什麼樣子。當時政治、社會結構的頂點是周王的王室,他是天下各國的"共主"。周王之下有成百的國家,為其國君所有、所統治。有些國家是周朝建國的功臣們建立的,他們又把這些新占的領土分給他們的親屬作采邑。另一些國家則由周室以前的敵人統治著,但是現在他們已經承認周王是他們的"共主"。
在國君統治下,每個國家內的土地再分為許多采邑,每個采邑各有其封建主,他們都是國君的親屬。當此之時,政治極力和經濟控制完全是一回事。土地的所有者,既是領地的政治、經濟的主人,也是居民的政治、經濟的主人。他們是"君子",其字面意思是"國君之子",但是已經用作封建主階級的共名。
另一個社會階級是"小人"階級,或曰"庶民"即普通人民群眾。這些人是封建主的農奴,平時為君子種地,戰時為君子打仗。
不光是政治統治者和地主,就連那些有機會受教育的少數人,也都是貴族的成員。於是封建主的"家"不僅是政治、經濟權力的中心,也是學術的中心。附屬於它們的有具有各門專業知識的官吏。但是普通人民沒有受教育的份兒,所以他們中間沒有學人。這就是劉歆理論所反映的事實:周朝前期官、師不分。
這種封土建國制度被秦朝始皇帝於公元前221年正式廢除。但是在正式廢除以前的幾百年,它已經開始解體了,而在幾千年後,封建的經濟殘餘仍以地主階級權力的形式保存著。
這種封建制度解體的原因何在,現代歷史學家們仍無一致意見。要討論這些原因,就超出了本章的範圍。在這裡只要說明這一點也就夠了,就是,在中國歷史上,公元前七至三世紀,是一個社會、政治大轉變的時期。
我們現在也不能肯定,這種封建制度開始解體的確切時間。不過早在公元前七世紀已經有些貴族成員,由於當時的戰爭或其他原因,喪失了他們的土地和爵位,因而下降為普通庶人。也有些普通庶人,由於具有特殊才能或受到特別寵信,變成了國家的高級官吏。這些事例表明了周朝解體的真實意義。這不只是某個具體的王室的解體,而更為重要的是整個社會制度的解體。
隨著這種解體,各門學術原來的官方代表人物流落在普通庶人之中。他們或者本人就是貴族,或者是服事貴族統治者室家而有世襲職位的專家。前面引用的《藝文志》中,另有劉歆引用孔子的一句話:"禮失而求諸野",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這些原來的貴族或官吏流落民間,遍及全國,他們就以私人身份靠他們的專門材能或技藝為生。這些向另外的私人傳授學術的人,就變成職業教師,於是出現了師與官的分離。
上面所說各家的"家"字,就暗示著與個人或私人有關的意思,在沒有人以私人身份傳授自己的思想以前,不可能有什麼思想"家",不可能有哪一"家"的思想。
有各種不同的"家",也由於這些教師各是一門學術、一門技藝的專家。於是有教授經典和指導禮樂的專家,他們名為"儒"。也有戰爭武藝專家,他們是"俠",即武士。有說話藝術專家,他們被稱為"辯者"。有巫醫、卜筮、占星、術數的專家,他們被稱為"方士"。還有可以充當封建統治者私人顧問的實際政治家,他們被稱為"法術之士"。最後,還有些人,很有學問和天才,但是深受當時政治動亂之苦,就退出人類社會,躲進自然天地,他們被稱為"隱者"。
按照我的理論,司馬談所說的六家思想,是從這六種不同的人之中產生的。套用劉歆的話,我可以說:
儒家者流蓋出於文士。
墨家者流蓋出於武士。
道家者流蓋出於隱者。
名家者流蓋出於辯者。
陰陽家者流蓋出於方士。
法家者流蓋出於法術之士。推薦閱讀:
※「震驚百里之想像,驚恐不屈之意」?
※道教與中國文化的關係?
※你身邊有哪些已經很少見到的老手藝、老職業、老吃食?
※如何自學古琴?
※破四舊使哪些傳統習俗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