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社會的發展讓每個人越活越艱難,目的何在?

照理說,農業的發展,人口的控制,可以讓人生活在美好的田園社會中。可現在,環顧四周,自然環境的惡劣就不必多說了。人口的膨脹,教育與工作的壓力急劇增長,每個人的工作強度的急劇增長,工作環境(相對自身健康)的急劇惡化。人類發展了這麼多年,就是為了這樣的結局嗎?就是為了讓每個人都生活在工業化的牢籠之中嗎?人類文明發展到現在,每個人的生活卻並沒有變得更好,其目的何在?
我們真的需要科技無止盡的進步么?是不是有一天,我們也會意識到,作為一種生物,可以吃以及繁衍也就足夠了,何必建造那麼多人為的制度,人為的需求,來自己折磨自己呢?
人類每周平均工作時間比幾百年前提高了不少吧,可住,行卻比之前更加困難了。這樣如果持續下去,那麼人類會不會陷入生存的奇點(生活極度困難,壓力極度大,工作極度艱辛)。

有高分答案誤會我的意思了。我從來沒說過要回到前工業化的田園時代,我的意思是我們為什麼不集中力量創造後工業化的田園時代。現代人類完全可以把精力主要放在解決農業自動和工業化上,然後控制人口數量,緊接著利用上一代人的工業成就,讓下一代人的生活接近田園生活(減少勞動時間,減少生活壓力,物質生活不大幅度減少)。但我看,人類根本就沒有打算讓下一代的勞動時間減少啊,根本也沒打算讓下一代的生活壓力減少。。這樣無止盡的增長下去不是奇點是什麼?


現有的回答或多或少都有跑題。題主的問題核心其實是有點意思的。

人類社會的發展讓每個人越活越艱難,目的何在?
人類根本就沒有打算讓下一代的勞動時間減少啊,根本也沒打算讓下一代的生活壓力減少。。這樣無止盡的增長下去不是奇點是什麼?

一句話回答就是人類社會的發展沒有統一目的或長遠的計劃,而是許多意圖各異而又短視的個體共同決定的*。也只能如此。

的確,現代社會的醫療更先進,交通更發達,娛樂也更豐富。各位答主,題主不是在質疑這些特徵。題主的問題是,作為整體的人類是否有意最小化下一代的生活壓力?答案是沒有。

現代人類的生活比早期人類更舒適嗎?顯然是的。

2017年普通人的生活壓力小於早期人類嗎?很難講。畢竟早期人類的心理壓力究竟如何,我們無從得知。但問題的關鍵其實不在這裡。

關鍵在於題主設想對人類整體而言,如果壓力變大了,那麼就是為了達成某種其他目的(比如變得更富有,或者發展科技),而犧牲了減輕壓力這一目標。或者說,作為整體人類有意識地選擇了發展科技而非打造後工業的田園社會。

「所有人有意識地共同決定了人類整體的努力方向」,這個過程是不存在的。實際過程更像一個天氣系統,微觀上每一個組分都按照局部的情形活動(類比個體的慾望和能力),而宏觀的天氣(歷史的進程)就這樣產生了。

的確,總是有少數會站在人類整體和宏觀歷史的角度思考問題(比如全球變暖會不會帶來災難啦,太陽吞噬地球前如何移民外星啦之類的)。題主也算一個吧!

但首先,這些人彼此之間想得不一定一樣。有人覺得竭盡全力解決核聚變最重要,有人覺得得趕快移民外星,還有人孜孜不倦尋找外星人。

更重要的是,這些人加起來對歷史的進程,影響也很有限。

沒有誰是這個世界的主人。我們都是過客。


現在很多反工業化、反科技的人喜歡強調自然原本的美好,卻有意忽略那些讓人無法忍受的艱苦。

你只看到青山綠水小徑柴扉,卻沒看到衣食窘迫交通閉塞;
你只看到恬靜悠然詩情畫意,卻沒看到風雨無常辛勤勞作;
你只看到善良淳樸無欲無求,卻沒看到愚昧無知封建守舊。

你喜歡告訴人們工業機械和鋼筋水泥是多麼冷酷無情,喜歡告訴別人真正的美好是這樣:

但是你陶冶完情操要吃飯,衣服髒了要洗凈,身體不適要吃藥。這時候,你的生活會變成這樣:

身處城市只看到它的缺點,鼓吹倒退卻只強調優點,這樣脫離實際異想天開的理想主義,從開始就註定了要失敗。古人也不傻,你學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時候,請也參考一下杜甫的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

我慶幸生於這個和平和發達的時代,享受人類幾百年智慧的結晶。但便利的生活和優渥的物質條件從來都不是好逸惡勞的借口,人類用發達的科技為自己節省更多時間的動機,根本不是躺在那裡混吃等死,而是把這些時間用於做更有意義更讓人興奮的事情。我們只是想在奮鬥的路上過得更開心,從來沒有想過放棄奮鬥啊!正是科技和社會分工讓我們從繁重的,低效的農業勞動中解放出來,我們的文化,藝術和精神才有了長足的發展。

題目中說「人類的發展讓每個人越活越艱難」,這個論斷我是不同意的,因為至少我和我身邊人的生活是越活越開心的。讓我回到那個需要付出體力勞動,沒有車子沒有網路,人生沒有一個宏大目標為之奮鬥的時代,我根本無法忍受。題目中越活越難的所謂「每個人」,指的是那些流氓無產者,某些矯情的中產階級和極少數不懷好意的上層階級的人吧?相信我,這些人既不是主流,也沒能力改變主流的趨勢。

在每天都想不勞而獲的人眼裡,生活永遠是艱難的,這些懶惰的窮人,在任何年代都是被拋棄的。可悲的是,我一輩子都無法體會這樣的生活;而可喜的是,我一輩子都無需體會這樣的生活。所以,你盡可以心安理得地餵豬生娃收麥子,我依然享受坐在31層大廈的窗前手捧熱咖啡俯瞰這繁華都市的車水馬龍。

因為這他媽才是我想要的生活啊!


不得不說題主低估了現代社會相比前現代社會的進步,而高估了「田園社會」的生產力和生活水平。題主在問題描述里抱怨教育與工作的壓力(其實我也時常抱怨,估計很多人都時常抱怨),但在古代社會,易子相食的天災是家常便飯,動輒消耗幾分之一人口的戰爭也屢見不鮮。我可以十分武斷地下結論:如果古人有的選,他們毫無疑問會寧願忍受現在的這些壓力,困在工業化的牢籠之中,也不願回他們的「田園社會」中去。
另外題主對科技進步的質疑也是有點圖樣。要知道在工業革命之前,題主嚮往的「田園社會」是無法讓所有人填飽肚子的,我們現在不用再在飢餓中掙扎,完全是託了工業社會福(化肥)。
至於「人類作為一種生物,吃和繁衍也就足夠了」,我寧願相信這是一句氣話而已,至於題主為何拋下了吃和繁衍這兩大生物要素於不顧,跑來思辨人類的未來,我也就沒去追究...
至於「後工業化的田園時代」,恕我實在沒聽說過有這樣的社會,也無法想像這種情況究竟是什麼...情況。
但就題主「減少勞動時間,減少生活壓力,物質生活不大幅度減少」的設想來看,還是考慮得過於簡單了。
物質生活的前提就是勞動創造,一如想要吃果子就得種樹。當然,我本人不會也不需要種樹就能吃到果子,但這並不等於我吃的果子是憑空冒出來的——而是果農種出來的。所以我是在享用別人的勞動創造,同樣地我也會將我的某種形式的勞動創造提供給其他人,這就是現代社會分工的基礎。
總之題主還是不要被網上某些中二的小確幸給毒害了。中二們只想享用田園牧歌的情懷和逼格,而把運營田園牧歌所需要的辛勞和風險都轉嫁到別人身上,想在主題樂園裡當王子公主,又不願買門票或支付工資,這本質上無非就是不勞而獲。


工業化的目的,自然是為了讓每個人的生活都變得更好。但是到現在,並不是每個人的生活都變得更好的原因,主要不是生產力發展的問題,而是這之後分配的問題。有一些人得到太多,另外一些人得到太少,有一些人累死累活的付出,最後確實能獲得非常不錯的回報,與之付出相稱;但也有一些人付出回報是不成比例的。當然也有一些人付出很少,得到的回報也很少。

大多數人為的制度的出發點和本意,都是希望能夠促進社會平等,避免貧富差距的拉大。因為如果社會自由發展到一定程度,並不加入人工干預的話,會自然而然地造成貧富分化,這是由人的天生稟賦不同而決定的。就好像你努力程度之低還沒有跟人拼天賦的資格一樣。所謂天賦的定義,看社會的需要如何。有可能在現在是知識,過去是體力。但是總有這種分配不平均的情況出現。那麼最早的窮人,一定是由天賦較差者轉化來的,他不管怎麼努力,都比不上別人指頭輕輕一彈賺的錢多。所以現代制度的產生,就是為了保證這些人不至於餓死,或者發動起義。

至於你說到人類發展奇點的問題,現在對於奇點(Singularity)的認識,更主要的並不是你所說的工作壓力極大和生活極度困難,而是人類的工作大規模被自動化和機器替代之後,人類的存在意義都面臨挑戰。你以為機器和自動化會讓人們解放雙手,但是在現在的社會當中,如果你不為這個社會創造價值,你就沒有資格去享受這個社會帶來的財富。所以,機器解放人手之後第一件出現的事情,並不是共產主義,而是大規模的失業浪潮。

至於控制人口數量,整個中國已經有幾十年的時間,進行了這個世界上前無古人,也大可能後無來者的一場社會實驗——這就是計劃生育。對它的爭議從來沒有斷絕過。每一個人可能都有令自己家庭繁衍生息的自然原望——也許有的人沒有,但是如果其他人是有的話,使用整個社會調度的方法來降低人口數量,也許是一個完全不可取的方法。

所以,現在的社會發展到這種程度,其實是人的創造力和本性不斷作鬥爭的結果,也可以說,既然我們身為人類,我們只能期待社會發展成今天這個樣子。你的田園牧歌繼續發展下去也一定會回歸現代社會,不可能靜止在那種社會形態上。


你控制了你國的人口數量,其他國家沒控制,幾十年後其他國家一大群青壯年跑來說要吃你家的飯,你家一群老弱病殘能把他們趕出去嗎?


今一夫挾五口,治田百畝,歲收畝一石半,為粟百五十石,除十一之稅十五石,余百三十五石。食,人月一石半,五人終歲為粟九十石,余有四十五石。石三十,為錢千三百五十,除社閭嘗新、春秋之祠,用錢三百,余千五十。衣,人率用錢三百,五人終歲用千五百,不足四百五十。不幸疾病死喪之費,及上賦斂,又未與此。
——《漢書·食貨志》

吶,題主,你要的田園社會,快去聯繫中華穿越協會,名額有限,心動不如行動。


接近真理之前的過程是 信神(沒有具體證據)-不信之人出現-疑問-求真-科技(表面真相)-外求(研究地球以外空間,星球。)-內求(切割原子核,研究離子運行,社會各種人為制度產生)-發現限制與被造設的事實-(出不了太陽系,沒有外星人,證明太陽系是被造設,各種社會制度都產生了弊端,即使一貫被推崇的民主制度也出現了極大的不合理性,跟不上時代演變。) -(離子運行觀測因為被觀測而改變軌跡,證明唯心學說至上)-開始出現往內心尋求真相之人(各地開始出現證明人之命運被造設的根據的人,且人有靈魂,俄羅斯出現一檔火熱的通靈節目)-神再度被擺在重要的位置-相信神與迷信科學的人最後交鋒(神的代言人與美國猶太人暴政最後交鋒。猶太人是特殊存在,早就信神,但是猶太人不相信其他種族被神所庇護,早年就釘死了耶穌,但是這是神的一個巨長遠的,幾千年的套路,證明最大的自負的種族要付出最大的代價,這個代價就是在末世大戰里作為反角出現。猶太人只相信自己是神的後代,所以要利用科技控制覺得比自己低下的人類其他種族。)- 真理出現在這次大戰之後,世界為一家,制度從未有過的先進,以神道,天道為本。不過前提是人類還能留存下來,不被那些科技製造出來的殺傷武器所被消滅光。人類滅絕就開始重複另外一個新的紀元與文明,歷史上已經許多次了。


對不起,我覺得我活的很自在,同等的家庭條件,我在古代絕對沒現代開心。

題主改了問題內容,我就追加一段吧。

現代人類完全可以把精力主要放在解決農業自動和工業化上,然後控制人口數量,緊接著利用上一代人的工業成就,讓下一代人的生活接近田園生活(減少勞動時間,減少生活壓力,物質生活不大幅度減少)。

這段恰恰暴露了題主的天真,也可以說是高估了人類的力量。人類現在的能力可以保證,在相同勞動強度下,現代人的物質消耗層次遠遠高於古代人類,基本上在現代國家已經可以保證日常的生活水平,這就已經是進步了。至於指望勞動強度減少,生活水平還不低,也不是沒有,北歐的發達國家還是有一些的。但是很明顯,這種進步還達不到惠及全人類的地步。

同時就題主的美好願望而言,首先,田園生活不符合你的想像;其次,減少勞動時間,減少生活壓力,物質生活不大幅度減少我還是蠻喜歡的,但是,我並不喜歡所謂的田園生活。所以,不要隨便代表全人類。


讓我們回到2000年前,那時候還是漢朝。大漢帝國盛極一時,與羅馬帝國各佔東西,分庭抗禮,當然以那時候的科技水平他們頂多也就知道對方的存在,也搞不出什麼風浪。

作為那時候最為先進的文明:

  • 養活了6000萬的人口 | 今日中國養活了13.5億人口
  • 糧食畝產100餘公斤 | 今日中國雜交水稻畝產700+公斤
  • 人均壽命22歲 | 今日中國人均壽命75歲
  • 封建經濟,大量底層人民淪為佃農和奴婢 | 今日中國市場經濟,底層的人民也保有人身自由
  • 沒有電
  • 沒有抽水馬桶
  • 沒有一開開關就源源不絕的熱水
  • 沒有汽車、飛機、火車等便捷的交通工具
  • …………

這樣的生活真的好嗎?
我可以大膽的告訴你,作為古代社會階層最巔峰的一人,皇帝除了有三千佳麗隨便艹之外沒有其他任何一點的生活水平比得上今天作為普羅大眾一份子的我。天氣熱了,我有空調,他頂多多找幾個人給他遮陰扇風,該熱的還得熱;我想了解世界,開電腦電視就能得到當天的消息,皇帝還要聽跑腿送來的舊聞;我坐飛機可以在半小時內到省內任何一個地方,皇帝還要坐馬車,指不定什麼時候就像秦始皇那樣死在半路了。

古代的人要是離別,那可就真的是音書渺茫,今天分別,下次見面可能已經是幾年之後,甚至永遠都不會再見,所以離別時寫的詩都特別煽情。今天就算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了,你還能掏出手機打個電話給對方繼續聊,再不成不想打電話QQ微信也好,喜歡的話還能視頻聊天。什麼情感沒以前真切都是放屁,在便捷的生活面前一切開歷史倒車的都是螳臂當車。

陸遊《入蜀記》記述,從今日浙江紹興出發,到重慶奉節,用時160天。今天坐高鐵,D656紹興北-重慶北,用時13小時05分,這大概就是我們不斷工作的意義所在了吧。

上街瞧瞧,路上行駛的汽車、街邊的藥房、情侶手中的電影票、學生打包晚飯的泡沫飯盒、綠化帶列植的樹木、兩邊的高樓……你能看到的一切幾乎都是這幾百年來人類的成果,何來人們的生活沒有變得更好之說?恰恰相反,題主所認為最折磨人的年代正是我們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年代。

人類每周平均工作時間比幾百年前提高了不少吧,可住,行卻比之前更加困難了。

這時候就要有請兩百年前工業化起步時代每天工作16-18小時的勞工和無數童工來發表他們的意見,實際上工作者的待遇比起以前已經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抱怨工作時間過長的程序猿們其實也拿著與他們工作時間相對應的高薪酬,不想幹了還可以辭職換份工作時間短的工作,你覺得幾百年前的人有這種待遇?哪怕是富士康也不過是一天12小時的重複勞作,報酬其實也不錯,今天我們覺得痛苦的工作已經比19世紀的條件好得多。我們今天有最低工資標準,幾百年前的勞工出賣生命拿著幾難果腹的工資,比起那個剝削的年代我們的生活壓力已經是大大地減輕了。哪怕只是說上一輩,他們的艱辛就不是我們這些抱怨加班時間長的人可以體會到的。隨著生產力的發展,這個趨勢也將會繼續,後代的工作只會越來越輕鬆。

不到兩百年前的蒸汽機車,時速22千米,還只有少數人能夠坐。今天時速300公里的高鐵你也坐得起,還可以搶8塊錢的廉價機票,出行比起之前輕鬆了不要太多。

你以為從前的人生活是這樣的:

至於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餚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髮,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然而那只是古代上等階層的生活情趣,以後的人看今天世界財富500強的人的日記也會覺得我們的生活很愜意。占人口總數絕大多數的人民以前生活是這樣的: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
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
牛困人飢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
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
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
一車炭,千餘斤,宮使驅將惜不得。
半匹紅綃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雲陽上征去,兩岸饒商賈。
吳牛喘月時,拖船一何苦。
水濁不可飲,壺漿半成土。
一唱督護歌,心摧淚如雨。
萬人鑿磐石,無由達江滸。
君看石芒碭,掩淚悲千古。

看完這些你還覺得我們的生活壓力大嗎?所謂的田園生活里的人根本就處在食難果腹的狀態,每天的時間還不夠維持生活,再好的空氣又有什麼用?

--------------------------正文------------------------------
再者,其實就在今天你也可以過上悠閑的田園生活,成本甚至連中產階級的水平都不用。
一年前我去某個朋友家造訪,他家就在郊區,魚塘旁的一間小土房。在村裡也有間房子,社會主義新農村樣式的二層小洋房,不過他一般不住,都是他婆婆住在那。魚塘旁的草屋外連著搭了個棚,正對著魚塘。棚下是一張木桌,一條板凳,一輛破摩托,一隻喵星人,兩條大黃狗,幾把塑料椅子,眾人就在夏日午後的涼風中邊吹牛邊打牌,看兩邊蕉林隨風搖擺,看水面波光粼粼,看汪星人欺負喵星人。

屋旁就是豬圈,養著幾十頭豬;五十米外是雞棚,我沒數過有多少只雞,聽朋友說其實也不多。打完牌拎根水管給豬沖澡,它們在冷水下「喝昂~喝昂~」地低聲叫著,卻也不躲避,靜靜地享受淋浴。喂完豬,找到根乾枯的竹竿,興緻來了,便再找來普通的棉線和以前買魚在魚肚子里發現的魚鉤,綁起來,就成了簡易的釣魚竿。

搞定釣魚竿,就去塘邊的濕泥中挖蚯蚓,蚯蚓不好挖,半個小時才找到兩條。都分成兩半,串魚鉤上,塘邊找個低矮的地方,就坐下來釣魚了。因為時間問題裡面大多是魚苗,不過畢竟是魚塘,生平第一次釣魚的我還是3分鐘就釣上來一條巴掌大的魚。然而再之後就不管我怎麼換姿勢,蹲著躺著或是咬著衣服,都再也沒釣上來第二條魚。在我靜坐釣魚時,大黃狗突然衝下來,沒幾下就叼著一隻老鼠上來,送給那隻貓,貓在土堆旁玩弄一番之後就找個安靜的地方吃掉。到了餵食時間,魚塘中間的設備噴出來的飼料有股臭雞蛋味,順著風飄來,我也就無心戀戰,收拾好魚竿就起身走開了,沒釣上來第二條魚始終有點遺憾。

在我和另一個朋友釣魚的時候,其他人已經找來舊報紙、乾枯的木頭和芋頭,原本是打算煨番薯的,不巧沒有了,那麼芋頭也一樣。挖個坑,都放進去,點火,眾人就看著升騰的火焰聊天。火熄滅了,折根樹枝當工具,翻開木炭,夾出來燙手而香噴噴的芋頭。我發誓那是我吃過最棒的芋頭。

太陽西下,水面上只留下橘黃色的破碎夕陽,我要趕赴城裡的另一場聚會。釣上來的魚就裝水桶里給另一個朋友晚飯加菜,主人就用摩托將我載回市區,因為是沒過年檢的摩托,在市區邊緣就把我放了下來。

不知不覺原來已經是一年前了,我想下個月大家聚首時再去一次也是極好的。

再說一個吧:

上個月我去鳳凰古城,古城本身商業化味道太重,也就夜景和燈光有點意思,酒吧和紀念品那都是每個古城景區一脈相承的,所以要說的不是古城,是旅館的老闆。

旅館在小巷的深處,屬於給那種住不起沱江江景房的旅客暫留的,很幽靜,感覺比巷外涼快好幾度。旅館老闆很好說話,不過經常不在旅館裡。一夜,十點多我和夥伴們在旅館院里吃西瓜,見老闆
穿著恆大球衣一身酒氣的回來,直接就坐椅子上歇著,一看就知道是踢足球回來了,他經常不在就是去了踢球。

「贏了沒?」
「沒,1比6輸了」
「那是說……」
「沒,主力都沒上場,我們早就進8強了。」老闆大手一揮,豪氣萬千。
上樓梯時喝多了的老闆沒站穩,差點就摔下來。朋友扶穩他,問他為什麼喝這麼多。
老闆驕傲地指著自己球衣右方綉著的」酒鬼「二字,」看到沒,這就是我們的隊名,不管輸贏,先喝幾瓶再說!不過我們這次買了恆大的球衣,就是沖著冠軍去的!「
然後就哈哈大笑上樓去。

旅館老闆也是十年前就來了鳳凰,接手一家旅館,平時的事情也沒多管,踢球喝酒吃夜宵,照樣過得很爽快。

所以說沒什麼壓力的生活其實我們也可以做到,大城市裡一套房的錢完全足夠你過上這樣的田園生活了,要不真的去郊區養養豬釣釣魚,要不找個小城吃喝玩樂,生活壓力大不過是因為我們選擇了城裡的生活而已。畢竟古城的生活再悠閑,沒有沃爾瑪,沒有電影院,沒有遊樂場,菜市場連肉都買不到,這是我所不能忍受的。
生活壓力大一點,換回來城裡更為便捷的生活,非常合算的交易,只是看你的價值觀選擇哪一種而已。

對我而言,這才是我所喜歡的生活:

我的意思是我們為什麼不集中力量創造後工業化的田園時代。現代人類完全可以把精力主要放在解決農業自動和工業化上,然後控制人口數量,緊接著利用上一代人的工業成就,讓下一代人的生活接近田園生活

其實這些事情大家一直都在做,自動化和信息化的發展本來就是這種趨勢的體現。只是後工業化的田園時代其實有個別名:共產主義社會。那條路太長,以至於我們走在上面,看不到終點,就會產生題主的那種疑惑。無論如何,雖然路途遙遠,但我們一直是在努力地前進著。

現在的我,可以在夜晚樓頂上看著城市的燈光,感嘆:我們的生活多麼美好!
我們今天的辛苦,是為了讓後代也能夠感嘆生活的美好,相信我,雖然他們也還在路上,但他們會過上比我們今天好得多的生活的。我也在逐漸變老了,我都要後悔不晚出生幾十年,看看核聚變,看看量子計算機,看看太空旅遊等一切美好的未來——可以後的他們會看到的。


以古代畝產100斤多點的產量,一戶農民需要10畝地才能養活一家4~5口;你個現代人去種2分田試試看就知道種地有多辛苦了,只有一個丁種10畝地相當相當的艱辛,所以古代私宰耕牛是極重的罪…

得感謝工業化,雜交水稻和化肥的使用讓畝產1000多斤。才能騰出手來干點別的。

古代農閑時候你以為你可以玩耍了,朝廷的徭役等著你呢…

懶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源動力之一,總體趨勢是,活得越來越容易,你現在工作一個月就夠一家人一年的口糧了,往前走60年這是多麼不可想像的。

你覺得越來越累,是想趕上大家的生活水平,但是這個平均水平在高速提高中。你想像一下,你要是沒有追求,只想享受80年代的生活水準,你現在一周工作一天都夠了,是不是安逸了?


「但我看,人類根本就沒有打算讓下一代的勞動時間減少啊,根本也沒打算讓下一代的生活壓力減少。。這樣無止盡的增長下去不是奇點是什麼?」


其實題主多慮了。很多人都想下一代更輕鬆,自己也想更輕鬆。這樣的人人都娶不上媳婦被淘汰了。前些天有個我窮我丑憑什麼要努力要多讀書。我覺得年青人很有理想。我狠狠地鼓勵了他。題主也加油。


第一,不是全人類社會,人家北歐人活的很舒適啊
第二,我們活的累,是因為我們這幾代人都有為中國爭奪世界第一大國的責任,活該我們累。
第三,做為曾經做過世界工廠的我國來說,好像沒什麼資格說一流的環境吧。
第四,我們活的累是因為我們所得到的遠沒有我們付出的多,一堆人分一鍋湯。而部分人卻因為來的早,早就把肉搶碗里去了。


想到以前連皇帝都沒有抽水馬桶用,就覺得社會進步還是不錯的。


也許在題主的眼中,人類最理想的生活狀態是,我們製造出了足夠智能且足夠忠誠順從的機器人,他們為我們種糧食造工具,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以及部分第三產業都交給這幫不知疲勞的機器人,那我們人類可以一周休息七天了,過上真正田園化的生活,每天打打牌寫寫詩造造人。
但是,人類會滿足於這樣的生活嗎,享受這番好吃懶做吃喝玩樂蛀蟲般的快活日子就夠了?

雖然很多人心中都有這樣活的念想,但是世上不可能每個人都這樣活。
原因一,有些服務行業仍需人來工作。
上面提到我們只能把一部分第三產業交給機器人,因為還有些行業,比如說電影創作,還是得人類自己來完成的。那麼那群電影行業從業者就還得沒日沒夜的寫劇本拍電影,(這種人類精神世界的創作的能力,機器人還是很難做到的,如果真能做到,那機器人就很恐怖了,估計跟人也沒啥區別了),編劇導演演員們等等還是沒法一周休息七天的。
原因二,人有自我實現的需求。
為什麼人類都能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了,還要看電影呢。誒,這個我就不用回答了吧,你吃好喝足了不想豐富下自己的精神世界么。那既然這個世界都這麼輕鬆了,電影是不是隨便拍拍就可以了呢。不是的,奧斯卡每年還會繼續繼續頒獎,人類還是會對優秀的影片趨之若鶩,這一切還是會激勵電影從業者們廢寢忘食地去製作優秀的電影,雖然他們也衣食無憂了,拍電影也許是他們的愛好而並非為生的手段,但他們還是會很賣力地去工作。人是有自我實現的需求的,人是創造價值追求完美的,想要獲得他人的讚賞和崇拜。既然已經做了這一行,那不如把它做到最好。拍一部沒人看的影片,有什麼意思呢,浪費自己的時間,還不如去打牌寫詩造人。隔壁老王都能拍出那麼精彩的電影,我也想要啊,我只有比他更努力,所以還是會有一周工作七天的工作狂。要不就乾脆不做這行不努力。
人類社會總有競爭,爭贏或者被淘汰這是一劑催化劑,伴隨著自我實現的原動力,一部分人類還是會忘我地投入工作當中,這也是我們目前的社會各行各業仍然不斷向傑出邁進的動力。
原因三,人有無止盡的慾望,同時也追求公平。
人類不會滿足每天打打牌寫寫詩喝喝茶造造人的。每天放假,所有人都每天放假,那樣的日子該多沒意思啊,肯定會有人想要弄些事出來,甚至去犯罪,引起別人注意就好,讓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嘛。當然上面去拍電影當明星是很好的選擇。所以還是需要工作啊。
而且人還追求公平,這是一種有止盡但難實現的慾望。每個人都希望別人有的我也有。即使未來大家物質分配都完全相同(都是極大豐富),而隔壁老王因為拍電影付出了很多,因此獲得讚譽和崇拜更多,那麼你也想跟他一樣擁有這些東西。況且我們現在離公平還很遠,國與國之間不公平,人與人之間也不公平,短時間沒法消除,科技發展到機器人給我們當奴隸了,人類共和完全公平的日子都還早的很。我們還在奮力追趕,美帝人民擁有的東西我們也要有,所以我們還需要拚命工作;而美帝也擔心我們這麼拼,把他們原來擁有的東西搶去了怎麼辦,所以他們也拚命工作,作為守方保衛他們在這個世界上的霸主地位和既得利益。

上面對人類為什麼還要這麼努力的工作梳理出了幾點淺見和分析。
姑且猜測一下題主提此問時的心態:
也許工作遇到了不順心的關頭。當然既然決定要從事這項工作,就會在工作中遇到不開心的時候。即使是自己很喜歡的工作,也會在不開心的時候想,要是不工作該有多好。
不知題主現在的工作是不是自己喜歡的工作。
也許機器人給我們當奴隸那天到來時,人類最美好的事情是,我們不必再為了謀生計而工作,不必承受工作給我們帶來的壓力,而是永遠享受自己真正感興趣和願意做的事。後工業田園化時代,人類還是會工作,但是有更多自由和休息的時間,更少承受通過工作賺錢養家糊口的精神壓力和負擔。
這樣的生活方式,對每個人來說才是擺脫了「艱難」,也許人類真該換了思路,不要成天這麼打打殺殺拼拼搶搶,而是最大限度利用我們現在已有的工業化生產力,並進一步等待更加智能的機器人生產力,讓大多數為了謀生忍受著自己工作的人過得不那麼艱難吧。當然也許突然一下改變,把那些不想工作的人都用高福利白養著,又該產生公平方面的爭議了,此處話太多先不提了。吐個槽:物質極大豐富,大家都一樣多的時代還早得很呢。。。


你做過普查嗎怎麼就能輕言「每個人」呢?你認為自己活得艱難並不代表大家都和你一樣艱難。也許很多人像我一樣還會覺得出生在這個時代很幸運,你不能把所有人都代表了。


真相是 你只看見了問題 卻把更多科學發展帶來的紅利視為理所當然 認識一個老太太 年老膝關節病變 置換了人工關節 半年後就去爬武當山了 這在20年前 他的晚年結局一定是坐輪椅 科技的發展讓她重獲新生 任何東西都不是完美的 都不是無償的 科學發展帶來的問題科學再發展就會去解決 這也就是人類發展科學的一個根本原因 去解決問題 我敢保證 把你扔到原始社會 不到1周你就完全崩潰 吃生冷的食物 甚至沒有食物 蚊蟲24小時的叮咬 衛生狀態極差 隨時被野獸攻擊 而當你有了一個疑問 怎麼才能讓我過的更好時 不會有一個知乎這樣的網站告訴你 去發展科學吧


昨天才跟實驗室的師兄聊過, 師兄小的時候天下雨之後就要到地里拔雜草, 平均一根麥苗周圍十幾根雜草, 一人負責幾百米的一壟地你就拔吧,師兄說當時看到幾百米長的田壟,內心是崩潰的, 一上午就拔草,不拔會怎麼樣?麥子長不起來,沒飯吃, 拔完之後還要把雜草丟到太陽下面曬死, 否則還會再長的, 每次一下雨就要拔。 麥子收穫的時候全家老小下地收麥子, 收將近一個月, 彎腰用鐮刀割麥子最後彎腰彎的直不起來,麥穗扎的渾身痒痒。收完的麥子要放到自家穀倉裡面或者賣掉, 沒錢買拖拉機怎麼辦, 人扛, 一個袋子100斤。

玉米下來了要收玉米,先彎腰把玉米砍到,再上手掰棒子, 幾百個幾百個的掰, 棒子外面的綠色皮子要用手撥開, 露出棒子,玉米收穫的時候每天晚上通宵拔掉,速度慢了玉米就壞了,幾個小時重複這個動作, 最後「手指甲都快要掉下來了」。

紅薯成熟了要挖紅薯, 因為臨近冬天, 每個人披一件軍大衣, 凍著手下地挖, 挖回來怎麼存儲呢?連夜把紅薯切成片, 第二天鋪到地上晒成干。

上面講的是80年代的事, 離我們不遠。這就是「田園牧歌」式的生活。這一切的辛苦, 就是為了能吃飽飯。
師兄後來說現在都用聯合收割機了, 原來一家老小忙一個月, 現在兩天就搞定, 不耽誤孩子學習, 以前收麥子的季節學校要放假, 老師和學生都要回家收麥子。下完雨也不用惦記著拔草了, 因為有除草劑。


我不知道為什麼這麼多答案如此理所當然的嘲笑題主的問題。
我覺得這是個好問題,並不可笑,只不過題主可能沒有用正確的打開方式來問。

這個問題的核心並不是要反對社會發展與生產力的進步。

恰恰相反,這正是我們人類要推行社會發展與不斷提高生產力的原動力:解放我們的時間。

從全球範圍來看,社會發展程度越高,生產力越強,人工成本就越高。現如今已經有一些發達國家的人工成本高到一定程度,因此他們的工作強度更低,他們的生活質量更好,他們有更多的時間來享受生活,自然包括親近自然。

羨慕這樣的社會與生活,何錯之有呢?

所以題主所期望的,「後工業時化的田園時代」,並不是期望社會倒退的反社會言論,而恰恰是對未來,勞動生產力極大發展之後,美好生活的憧憬。


你怎麼知道死了不會更艱難?


我就舉一個例子,題主所說的後工業化的田園時代,需要醫院嗎?如果醫院數量足夠多,需要大量的醫生嗎?大量的醫生需要培訓嗎?需要乾淨醫療器械嗎?乾淨的醫療器械需要很多加工廠嗎?這些加工廠需要考慮污染成本之類的問題嗎?解決這些問題需要高技術人才嗎?有了人才後需要考慮這些人的生活問題嗎?
如果醫院不夠多,那麼去醫院需要道路嗎?建設道路需要大型機械嗎?需要合理規劃嗎?需要安全高速的車輛嗎?
所以壽命長一點,需要足夠的工業、製造業、運輸業等等各行各業來支撐,如果這些都沒有,那麼後工業化的田園時代人均壽命和健康狀況可能是一團糟,幸福感神馬的就不用說了。


推薦閱讀:

各地結婚習俗中有哪些陋習?
擁有很好的生活習慣是什麼樣的體驗?
自戀到底是不是一件好事?
大學女生如何規劃每月生活費?
大學女生宿舍是不是很多矛盾?

TAG:生活 | 文明 | 人類社會 | 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