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生命,佛教的觀點裡,為什麼殺動物是殺生,殺植物就不是殺生?

在我看來,植物是生命、動物是生命、人是生命、我們洗手消毒還有唾液殺死的上萬細菌也是生命,為什麼殺動物是殺生,殺植物不是殺生呢?有什麼合理的依據嗎?

在我看來,動物植物是沒有區別的,之前跟一個信佛的師兄討論過,他說因為傷害動物,動物會疼,會叫。我說,植物也會疼,也會叫,它受傷也體內也會發生一系列變化,也會散發化學信息分子,只是你不能接受到那些信息罷了。

吃素戒葷,我覺得如果是因為個人喜好和為了養生的理由是成立的,但如果是為了普度眾生和行善,那麼植物也不能傷害啊,不能因為你聽不到它的痛苦就隨意傷害不是嗎?

所以,除此之外,還有別的理由要把植物和動物區別對待嗎?


有情眾生的前提條件,就是他一定是有一個第八識存在,也就是般若諸經中所說的真如心,能記存此世及過去無量世種種大小的事情,並且能夠出生第七識末那識,進而再出生第六識意識,然後依著今生五色根的運作,而有了今生的記憶及好惡的感情反應;也就是必須有一個第八識如來藏,住在五陰或四陰身當中,因此而出現了意識等心的行為,才能夠說是有情;假使沒有如來藏,就不是佛法中所說的有情眾生。

了解了佛法所說有情眾生的意涵。我們再來看看,植物是不是有情眾生?一般人看到植物有生命,又看到它也有一些分別性,例如植物的莖葉有向日性、向旋光性,根有向地、向濕性,好像也有心性、有意識,就會誤以為植物有心識,也是有情眾生。其實植物莖葉的向日性、向旋光性,根的向地性、向濕性,都是植物的物性使然,這並不是有情眾生覺知心的心性。依我們在前面界定有情眾生所應該有的表現,就是有記憶的作用以及有好惡的反應來說,這都不是植物所擁有的,植物不會記取曾經遭遇的事情,也不會有喜怒哀樂的反應。或許有人會說:「一般植物都有各自適應而喜好的生長環境,這不就表示它也有記憶、也有好惡嗎?」其實不是!植物對環境的適應,還是由於它的物性而來。它可能要經過十百千年,經曆數十百個世代,使它的物性逐漸演化,才能適應環境的轉變;這種經由演化而後才產生的適應,絕對不會發生在單一世代的植物身上。這就表示:植物對特定生長環境的偏好,不是因為它有記憶的作用和好惡的反應;反而應該這樣說,如果它有這些記憶及反應的話,那它就不必要在原來的母株早已死亡,經歷十百個世代的子株逐漸演化之後,才能發展出這種對特定環境的適應與偏好。

既然植物沒有記憶的作用和好惡的反應,就證明它沒有心識,最根本的就是沒有第八識如來藏這個真如心;因為沒有第八識如來藏,就不能現起第七識末那識,也就不能進而生出第六識意識,因此不能藉由心所有法的助伴來協助意識運作,而有記憶的作用和好惡的反應;植物沒有第八識、沒有意識,就不能叫作有情,也不能叫作眾生,而是跟石頭、岩塊一樣都是無情,正如一般人所說「木石無情、草木無情」,或者說「人非草木孰能無情」,都是把植物稱為無情。因此植物雖然是有生命的,但是它叫作無情生;它這個無情生又是從哪裡來的?其實是從大家的真心如來藏來,是由於共業眾生的如來藏中所含藏的業種的勢力感召而共同產生的。為什麼種子種了下去以後,它就會自然生芽呢?為什麼它就會自動成長?就會自動開花結果?為什麼果實自動會成熟?這些都是因為共業有情眾生的第八識如來藏中,都有出生植物的種子——也就是出生植物的功能差別,唯識經論稱祂叫大種性自性;這種共業種子會感應而生出了無情生的植物,也會感應而使得植物在適當的時候發芽,也會長大、開花、結果,結果以後,它會自動爛壞、會掉下來、又會腐化掉回歸大地。無情生有這一些運作,不是憑空而有、不是上帝創造、也不是自然而有,都是由於共業有情眾生如來藏中所有的共業種子感應,所以它就會變成那樣。如果那一些植物與果實不按照這一個規則運作,世界就沒有辦法讓有情生命存在;所以,植物的生長以及果實的成熟與爛壞,都是為了有情的存在而變異成熟,由共業有情的如來藏所含種子而變異及成熟、爛壞。

答案摘自:

三乘菩提之學佛釋疑(二)第116-120集 正源老師開示 第119集 植物是有情眾生嗎?

三乘菩提之學佛釋疑(二) 第119集植物是有情眾生嗎?創建於 2016-05-31作者保留權利


佛說:植物、地、水、火、風-沒有生命
引用經文:
《大般涅盤經》中佛言:「穀米草木無命無我,非眾生數,若有能作如是說者,是我弟子。若不能者,當知即是外道弟子。如是經律是佛所說。若有隨順魔所說者,是魔眷屬。若能隨順佛所說者,是名菩薩。」

《大般涅盤經》中佛言:「我說四大無有壽命。若有經律作是說者,是名佛說。若有隨順佛所說者,當知是等真我弟子。若有不隨佛所說者,是魔眷屬,若有隨順佛經律者,當知是人是大菩薩。」

我的見解:
1.凡是不順著佛說的都是魔說。只有魔說花草樹木有生命、只有魔說石頭、土地、水火、山峰、世界有生命。
2.凡是那些花草樹木等等,它們沒有人性、沒有獸性、沒有靈性,因為沒有生命的主體--阿賴耶識,所以它們不具備生命的基礎功能。它們沒有思維、沒有痛覺、沒有知識、沒有頭腦、沒有身體的感覺。
3.植物是人類最好的食物,因為它們有營養元素、又沒有生命,所以吃它們沒有殺生的罪。不犯戒。這是佛主張的。
4.古代外道邪見、魔說植物有生命,誹謗那些割草的僧人,因此佛為了不叫邪魔外道誹謗,立了規矩,從那以後不可以毀壞草木。有些鬼魂和神靈附在花草樹木上,成為 花仙、樹神什麼的。這些花草樹木相當於住宅。沒有生命。鬼魂和神靈也可以住在石頭上顯靈。為了這些原因,佛也不允許隨便砍伐和割草。有些人割斷千年古樹的樹根,結果被樹神報復,弄斷腳筋。所以佛是從保護大家角度而說的戒律。佛祖還有隨方毗尼,就是說在印度認為有必要存在的戒律,到了中國根據風俗認為不必要存在的戒律可以廢除。【比如印度和尚必須乞討吃飯。也不許有地產、住宅。這些在中國就廢除了。】在中國,吃植物是天經地義的,自古以來的習慣。所以吃植物沒錯。不犯戒。這是佛主張的。

總結:
凡是說「花草樹木有生命、地水火風、世界有生命」的說法都是「魔說」。

舉例 :
喜馬拉雅山每年都增高,那是因為大陸板塊擠壓造成的,所以看似在生長的東西不確定有生命。


有人提到:「你們佛教講慈悲戒殺,應該一切的生命都不可以殺害,可是植物也有生命,那吃植物也是殺生,佛教為何不戒?」的確!佛教特重慈悲,十善業道的第一善業就是不殺生;各種戒律中如五戒及菩薩戒,也都以戒殺為首重。例如《梵網經》菩薩戒十波羅夷重罪中的第一個重罪就是殺罪;經文說:「佛子!若自殺、教人殺、方便殺、讚歎殺、見作隨喜,乃至咒殺、殺因、殺緣、殺法、殺業,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殺。是菩薩應起常住慈悲心、孝順心,方便救護一切眾生,而反恣心快意殺生者,是菩薩波羅夷罪。」(《梵網經》卷2)就是不可以殺害一切眾生的性命。而梵網菩薩戒四十八個輕戒中,也規定不可吃眾生肉;經文說:「若佛子故食肉,一切肉不得食;夫食肉者斷大慈悲佛性種子,一切眾生見而捨去,是故一切菩薩不得食一切眾生肉。食肉得無量罪,若故食者,犯輕垢罪。」(《梵網經》卷2)從這些經文的記載可以發現,它所戒止的對象都是眾生,因為佛教強調眾生平等。釋迦牟尼佛就說:「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證得。」說一切眾生都有真如佛性,都能成佛,只因還有妄想執著,所以不能證悟這個成佛之性。

  既然佛教戒殺眾生,但對一般認定為生物的植物並不戒止,這是什麼道理呢?要探討這個問題,就必須先知道:佛教中是如何界定眾生。眾生,梵語稱為補特伽羅;《瑜伽師地論》解釋說:「補特伽羅者,謂能數數往取諸趣,無厭足故。」(《瑜伽師地論》卷83)是指能夠輾轉在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的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六道—也就是六趣—中輪迴,而受眾多生死無有止息的,就是眾生。佛法中又稱眾生為有情,是說他擁有情性、情愛;如 無著菩薩在《大乘阿毘達磨集論》中說:「何等有情生?即有情世間。謂諸有情,生在那落迦、傍生、餓鬼、人、天趣中。」(《大乘阿毘達磨集論》卷3)這裡所說的那落迦就是地獄,傍生就是畜生。整段論文的意思是說:有情就是生在地獄、畜生、餓鬼、人、天五道中,因此說五道就是有情世間;又因為阿修羅是遍五道的,所以也可以說六道就是有情世間,就稱為有情生。

  這裡所說出生於六道世間的有情,與前面所引《瑜伽師地論》中 彌勒菩薩所說在六道中輾轉輪迴的眾生,顯然所指稱的對象是相同的;所以佛教中所說眾生,又稱為有情,也有合起來稱作有情眾生,指他是有情性、情愛,而在六道中不斷輾轉生死的。而有情性、情愛所表現出來的,就是有記憶、有感情,也就是能記憶曾遭遇的事情,然後會有喜怒哀樂等喜好及厭惡的反應。然而能夠記憶及有好惡反應,當然一定有心識,也就是唯識五位百法中所說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及阿賴耶識這八識心王;縱使不能具足八個識,也至少要有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三個識。有了心王,才會有各自相應的心所有法來協助、伴隨心王運作,就是五個遍行心所法——觸、作意、受、想、思,五個別境心所法——欲、勝解、念、定、慧,及信、慚、愧、無貪、無瞋、無痴、精進、輕安、不放逸、行舍、不害等十一個善心所,還有貪、瞋、痴、慢、疑、惡見等六個根本煩惱,及二十個隨煩惱,以及四個不定法。心王—尤其是意識心,在這些心相應的所有法助伴下,才能夠有記憶的作用及好惡的反應。然而末那識及意識都是由第八識阿賴耶識—如來藏所出生,乃至祂們相應的心所有法,也都是由如來藏所出生。因此,有情眾生的前提條件,就是他一定是有一個第八識存在,也就是般若諸經中所說的真如心,能記存此世及過去無量世種種大小的事情,並且能夠出生第七識末那識,進而再出生第六識意識,然後依著今生五色根的運作,而有了今生的記憶及好惡的感情反應;也就是必須有一個第八識如來藏,住在五陰或四陰身當中,因此而出現了意識等心的行為,才能夠說是有情;假使沒有如來藏,就不是佛法中所說的有情眾生。

  了解了佛法所說有情眾生的意涵。我們再來看看,植物是不是有情眾生?一般人看到植物有生命,又看到它也有一些分別性,例如植物的莖葉有向日性、向旋光性,根有向地、向濕性,好像也有心性、有意識,就會誤以為植物有心識,也是有情眾生。其實植物莖葉的向日性、向旋光性,根的向地性、向濕性,都是植物的物性使然,這並不是有情眾生覺知心的心性。依我們在前面界定有情眾生所應該有的表現,就是有記憶的作用以及有好惡的反應來說,這都不是植物所擁有的,植物不會記取曾經遭遇的事情,也不會有喜怒哀樂的反應。或許有人會說:「一般植物都有各自適應而喜好的生長環境,這不就表示它也有記憶、也有好惡嗎?」其實不是!植物對環境的適應,還是由於它的物性而來。它可能要經過十百千年,經曆數十百個世代,使它的物性逐漸演化,才能適應環境的轉變;這種經由演化而後才產生的適應,絕對不會發生在單一世代的植物身上。這就表示:植物對特定生長環境的偏好,不是因為它有記憶的作用和好惡的反應;反而應該這樣說,如果它有這些記憶及反應的話,那它就不必要在原來的母株早已死亡,經歷十百個世代的子株逐漸演化之後,才能發展出這種對特定環境的適應與偏好。

  既然植物沒有記憶的作用和好惡的反應,就證明它沒有心識,最根本的就是沒有第八識如來藏這個真如心;因為沒有第八識如來藏,就不能現起第七識末那識,也就不能進而生出第六識意識,因此不能藉由心所有法的助伴來協助意識運作,而有記憶的作用和好惡的反應;植物沒有第八識、沒有意識,就不能叫作有情,也不能叫作眾生,而是跟石頭、岩塊一樣都是無情,正如一般人所說「木石無情、草木無情」,或者說「人非草木孰能無情」,都是把植物稱為無情。因此植物雖然是有生命的,但是它叫作無情生;它這個無情生又是從哪裡來的?其實是從大家的真心如來藏來,是由於共業眾生的如來藏中所含藏的業種的勢力感召而共同產生的。為什麼種子種了下去以後,它就會自然生芽呢?為什麼它就會自動成長?就會自動開花結果?為什麼果實自動會成熟?這些都是因為共業有情眾生的第八識如來藏中,都有出生植物的種子——也就是出生植物的功能差別,唯識經論稱祂叫大種性自性;這種共業種子會感應而生出了無情生的植物,也會感應而使得植物在適當的時候發芽,也會長大、開花、結果,結果以後,它會自動爛壞、會掉下來、又會腐化掉回歸大地。無情生有這一些運作,不是憑空而有、不是上帝創造、也不是自然而有,都是由於共業有情眾生如來藏中所有的共業種子感應,所以它就會變成那樣。如果那一些植物與果實不按照這一個規則運作,世界就沒有辦法讓有情生命存在;所以,植物的生長以及果實的成熟與爛壞,都是為了有情的存在而變異成熟,由共業有情的如來藏所含種子而變異及成熟、爛壞。

  我們再進一步來加以說明:山河大地世界的形成,也是從大家的真心如來藏來的。有緣的共業有情的如來藏心中的業種感應,會在虛空中產生一個三千大千世界;到了可以居住的時候,這些共業有情就開始往生到這裡來,在這個世界中,一方面受業報,一方面造新的業。有情眾生既然出生到這個世界來,當然要食物才能生長;如 釋迦牟尼佛開示:「一切眾生皆依食住、仰食存,所謂段食、觸食、意思食、識食。」在人間的有情都要有摶食才能生存。摶食就是一團一團的食物,也叫作段食—一段、一段,譬如青菜拿來切成一段一段。摶食、段食都是屬於有物質的法,這一些東西如果不咀嚼就吞下去,如果不爛壞,經過小腸、大腸又排出去,這樣一定不能夠成就有情眾生「飲食」這個法。所以 玄奘菩薩在《成唯識論》中說:「段食變壞為相;謂欲界系香味觸三,於變壞時能為食事。」(《成唯識論》卷4)就是說:段食是以爛壞為食相;欲界眾生的食物都系著於香、味、觸三塵,如果這個東西不爛、不壞,就不能成就有情眾生飲食的功德法相。就因為植物會生長、成熟、會爛、會壞,所以吃下去,它就開始變爛、發酵、分解,眾生才能吸收其中的營養,然後剩下的在大腸里再發酵以後,把它排泄出去回歸大地,讓植物可以重新吸收。就是在這個過程當中,成就了欲界—尤其是人間有情眾生的飲食的功德,讓眾生的色身能夠成長、能夠運作以及持續地存在,也讓食物循環不絕不虞匱乏。這就是有情眾生最根本的食物—植物—這個無情生命的由來。植物既然是有情眾生如來藏的共業種子感應而化現出來的無情生,所以吃無情—吃那些植物—沒有殺業,因為它們沒有真心與妄心,吃植物不是把眾生的五蘊加以殺害割取來吃,沒有使得有情眾生生命受害。所以佛教中,把有情眾生拿來吃的時候,才叫作殺生;如果吃無情,不是殺生。而且此一世界的無情生,是生到此世界一切有情眾生的共同資財,共同的資生之物,是為了滋養此一世界有情眾生的生命而存在的。

  探討到此,雖然確定植物不是有情,不是佛教戒律中殺戒的對象,但或許有電視機前面的觀眾,會再提出質疑:「你們佛教不是說:『有情無情同圓種智。』有情與無情一樣都可以成佛嗎?」依我們前面所引 釋迦牟尼佛開示:「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說:一切眾生皆有真如佛性,皆能成佛。也就是說,成佛的條件就是有真如佛性、成佛之性,就是如來藏心。有一個如來藏,就會有七個識出生來修行成佛,所以一個有情成為一尊佛,不可能成為兩尊、三尊佛。如果說無情也能成佛,那表示無情的山河大地也有如來藏,可是山河大地有幾個如來藏?可成幾尊佛?因為實際可看得到的是,高山會崩塌成為小山,大石頭會碎裂成為小砂礫;如果還沒有碎裂之前的大石頭可以成一尊佛,碎裂後的每一顆小砂礫,也都可以自己成為一尊佛,那是不是說如來藏可以被切割?如此一來,顯然就違背了「真如心如來藏不增不減」的聖教。其實正如前面所說的,山河大地是由共業有情的如來藏依據共業種子所共同變現出來的,屬於器世間色法。山河大地沒有真如心如來藏識,當然也就沒有由第八識如來藏所出生的第七識末那識,及第六識意識等七轉識陪同如來藏來運作,不是有情眾生;因此,山河大地沒有妄想執著,也不可能有智慧德相,要如何修行成佛呢?所以佛教祖師說:「有情無情同圓種智。」乃是方便的說法,不是真實義,不應該從字面的表相上生起執著,而產生種種不如理、不如實的臆想。

  除非說,如同我們前面從唯識種智論述的角度來進一步演述說:山河大地草木植物都是有情眾生共業種子所變現,因此自己相應的一分器世間,在你斷除我所執與我執以後,不再接受後有了,於是你本有的那一分器世間就消失了,整個法界中就少了一分清凈土。如果已經能離三界了,後來又發菩薩大願說:「我還是繼續在器世間度眾生。」願意發起受生願,繼續再來人間利樂有情,那麼所感應的那一分世界、那一分器世間就會繼續出生。將來當你圓成一切種智成為究竟佛,在你示現成佛的那一個三千大千世界,其中所有的山河大地與草木植物,也有一分是成佛的你的自心真如所變現的;也就是說,當你成佛時,你的佛國世界中的山河大地草木植物等一切無情,都有你的自心真如一分在其中,那你真如所變現的一分山河大地草木,也可以說在你成佛的時候,它也是同圓種智啊!因為這時你所相應的五蘊世界及各類法界世間,也同時成就了無上知覺了,因此才說「有情無情同圓種智」啊!可是不應該說是無情成佛,而是你這個有情成佛了,那跟你相應的那一分無情世間也應念化成無上知覺而不消滅了。有關「有情無情同圓種智」這部分的法義,在正覺同修會 平實導師所著作的《宗通與說通》一書之中,已經從各種不同的角度作了詳細地開示;有興趣進一步了解的菩薩,不妨到各大書局去請閱,然後就可以了解。

  最後我們總結一下:植物乃至山河大地都沒有第八識如來藏,沒有眾生成佛之性,所以都不是有情眾生,而是屬於無情,並沒有犯殺戒的問題。我們就為大家說明到此。


佛教剛開始就是一群要飯的.哪吃得起肉.


按這麼說活著就是殺生。因為您身體里的白細胞會殺死細菌。
要討論這個首先要定義「生命」是什麼。否則桌子等靜物也可以被稱為「生命」。(桌子也不想被拿去燒柴火,只是現有的感知感受不到嘛,你不能體會不能說明他沒有。。之類的)
佛教不殺生主要是讓人銘記善念 。而您的這種觀點呢,感覺就有點接近道教的回歸自然了。這其中沒有對錯之分


植物會叫,會笑,會跳嗎,動物是有五蘊存在。


不說沒生命他們吃什麼?


冬蟲夏草,病毒細菌,是生命嗎?


植物有生而無命


有情無情,同圓種智。


推薦閱讀:

TAG:素食主義 | 佛教 | 宗教 | 佛學 | 佛教生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