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為什麼一定要晒乾了才有用?


不是都要晒乾. 有些藥物是要新鮮的.只不過新鮮的藥物不便保存.逐漸被淘汰了.
所以藥物的發展趨向利於保存的藥物.

說個最簡單的, 生薑, 藥店是不賣的. 如果方子里有生薑, 需要自己去菜市場買.


理由很簡單。
第一,方便保存,中藥有很多藥用部位是全草或者根莖,不陰乾的話會生蟲或者發霉變質的。
第二,減輕重量和體積便於運輸。晒乾可以減少大部分水分。例如:番瀉葉,原來和現代大部分都是從熱帶進口,晒乾便於運輸。第三,中藥其實也有鮮用的,譬如蒲公英、生薑之類的。只不過現在由於難於保存、獲得不太方便基本不用了。
最後,黑的那個別秀你智商下限了,怪好笑的


乾燥以後便於保存,不僅中藥材,很多乾貨如香菇木耳等都需要如此保存。
中藥很多傳統炮製方法已經被現代化學理論證明可有效降低毒性,如附子久煎可使烏頭鹼轉變為次鹼或新鹼大大降低毒性(且療效基本不減);硃砂水飛可去除毒性大的水溶性汞鹽等等。
採收時間的講究也被證明有效地保留了活性成分,如根類中藥多在秋冬季節地上部分將枯萎或春初發芽前採收、皮類藥材在春末夏初養分較多且傷口易癒合等等不一而足。
這些都不是故弄玄虛,而是通過不斷實踐,最終也被證明科學合理的措施。

我覺得真正的科學態度並非對白大褂、試管、各種不明覺厲的高大上儀器的敬畏,而是一種對未知的敬畏,對未被證實或證偽的事物保持審慎的態度,儘可能地拋棄先入為主的偏見,就事論事、實事求是的態度。


看藥性和病症了。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很多草藥不是四季都能採的,用藥方面鮮用干用沒太大區別。比如說血楓(走馬胎),夏,秋采根和葉,根切片晒乾備用,葉多為鮮用或加工研粉。辛夷花,冬末春初時采,陰乾備用。也有全年可採的藥材,金絲草,兩面針,五加皮之類的。更重要的是很多草藥的生長地方不同,像兩面針多長於南方丘陵,灌木之中,蒼朮,細辛多長於北。貫眾,雞冠花這種江湖郎中必備葯就是全國各地到處長的。所以,終上,中藥晒乾很有必要,不僅防霉更能儲藏,反正藥性不變(絕大多數)。哦,還有一個,也算原因吧,中成藥和湯劑效力不同,湯者盪也,見效快,藥力一般較猛,而中成藥的丸劑則藥力和緩,更適用於慢性疾病。不好意思,漏了,還有一些草藥就是需晒乾用的,我記得獨腳金就是要晒乾才能用,還有一些是必須用鮮的就不記得了,恩,何首烏?忽略最後這一句話吧~~


都說的挺好的,我補充一點:
藥材飲片若是不幹燥充分,裡面水分也是佔有重量的,這樣處方里各藥材就不是預定的比例了,會影響療效。


該問題屬於【中藥炮製學】的範疇。

首先回答,中藥不一定晒乾了才「有用」。晒乾只是中藥的炮製方法之一。

炮製,古稱炮炙,在中藥學中是指根據中醫藥理論,按照醫療、調製、製劑、貯藏等不同要求以及藥材自身的性質,將藥材加工成飲片時所採取的一系列傳統製藥技術。炮製中藥材的過程可以影響中藥的藥性,改善中藥材的儲藏性,是中藥學研究的重要內容之一。

傳說中發明炮製技術的是中國商代曾經做過廚師的大臣伊尹,他把廚房中經常應用的一些烹飪手法如烤、灸、炒、煮以及常見調味料如鹽、醋、酒、蜂蜜、姜等應用於草藥的加工,並且創製了中醫經常應用的湯劑,總結了煎藥之法,相傳伊尹著有《湯液經法》一書。

明朝醫家繚希雍在其著作《炮製大法》中將前人典籍中炮製方法加以總結歸納,提出了「雷公炮製十七法」,這十七法是後世中藥行業炮製和加工藥物的基本方法,至今十七法中有些方法已經不再使用了,同時又有一些新的炮製方法添加進來,如今人們將炮製的方法分為一般修制、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其他製法等五個大類。

一般修制


【中藥晒乾的步驟可以粗略歸為一般修制的製法中】

  • :僅憑肉眼人工揀除藥物中的雜質和非藥物成分
  • :用篩子除去藥物中體積較小的部分和雜質
  • :用竹簸箕顛動,依照輕重和密度區分藥物去除雜質
  • :將質脆易碎的藥材放在粗篩上按揉使破碎過篩
  • :將藥物與輔料,包括硃砂、青黛、鱉血等拌和
  • 去毛:除去植物來源藥物表面的絨毛,通常採取刷去毛、颳去毛、火燎去毛、燙去毛、炒去毛等不同的方式,選取的方式不同會對藥性產生不同的影響
  • :用摩擦的方式粉碎藥材
  • :用擊打的方法將體積小而質地硬的藥材粉碎
  • 制絨:將質地鬆軟的藥物反覆按壓揉搓使之松瀉成絨

水制

  • :短時間清洗藥物去除附著在表面的雜質如泥沙
  • :對細小的種子類藥物以如淘米的方式淘洗,去除泥沙
  • :將藥材在水中浸泡,氣溫低時每日換水兩次,氣溫高則須換水3-4次以上,以溶出水溶性的有毒成分
  • :操作如漂但不換水,令藥物在水中發酵泡軟,用以處理龜板等藥材
  • :將藥材與水一起研磨,經過短時間沉澱後傾取上層渾濁液,揮干水份後可以獲得極細的粉末
  • 去心 :將莖類藥物泡軟後去除木質部

火制

  • :將藥物放在近火源處或者相對高溫處,令水分蒸發,緩緩烘乾
  • :焙就是用文火烘乾,與炒相比不需要經常翻動
  • :與烹飪中的炒相同,將藥物在鐵鍋中翻炒,根據炒時的輔料不同分為清炒(無輔料)、麩炒(以麥麩為輔料)、鹽炒(以鹽粒為輔料)、米炒(以大米為輔料)和土炒(以鹼性的灶心土為輔料)
  • :燙與炒類似,但溫度更高,約在200-300度,同時需要其他固態輔料共同加熱,常用的輔料有砂、蛤粉、滑石粉、蒲黃、鹽粒等
  • :煅是將藥物在700℃以上高溫處理的炮製方式,根據使用工具的不同,分為鐵鍋悶煅、鐵鍋煅、坩堝煅、直接火煅、灰火悶煅、爐火悶煅等
  • :炙系將藥物與液體輔料共同炒制的炮製技術,根據使用輔料的不同可以分為蜜炙、醋炙、酒炙、薑汁炙、鹽水炙、油炙、羊油炙等
  • :將藥物包埋在另外一種物質中加熱的炮製方式叫做煨,可以分為麵漿煨、烘煨、重麩炒煨、米湯煨等

水火共制

  • :與烹飪中的煮相同,將藥物與其他液體輔料共同加熱,常見的有清水煮、酒煮、醋制、酒醋共制等
  • :與烹飪中的蒸相同,用液體輔料的蒸汽直接加熱,多用於加工滋補類藥物,常見的有清蒸、酒蒸、醋蒸等
  • (chǎn):燀就是將種子類藥材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種皮的炮製方法
  • :是將藥物煅燒紅後,迅速投入冷水或液體輔料中,使其酥脆的方法。淬後不僅易於粉碎,且輔料被其吸收,可發揮預期療效。如醋淬自然銅、鱉甲,黃連煮汁淬爐甘石等。

其他製法

  • 制霜*:種子類藥材壓榨去油或藥物經過物料析出細小結晶後的製品,稱為霜。其相應的炮製方法稱為制霜。前者如巴豆霜,後者如西瓜霜。
  • 發酵*:將藥材與輔料拌和,置於一定的溫度和濕度下,利用黴菌使其發泡、發霉,並改變原葯的藥性,以生產新葯的方法。如神曲。
  • 發芽*:將具有發芽能力的種子藥材用水浸泡以後,經常保持一定的溫度和濕度,使其發幼芽。如谷芽、麥芽等。

以上資料部分直接摘錄自維基百科炮製,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瀏覽一下。


跟大米為什麼要晒乾一個道理。


不晒乾的人們總會加入鹽,醬油等物質,然後改稱食療


一般限制特別多是對效果無自信的體現,(不限於中醫,沒有引戰的意思),比如跳大神的會要求施法後,七七四十九天不能被陰人沖返,又比如藥引要成對的蛇蟲,或者必須用某種鍋煎。
限制越多,無療效時的後門/借口越多,「不是我跳大神沒效,是你沒按我的要求做」等等。 甚至成為傳統,變成一直傳承的「重要經驗」
=====================================================================
加一句,我承認此回答不切題,只是聯想到某些騙子們露出的小尾巴的共有特點,評論了一句。希望中醫粉們不要介意,當沒看到,謝謝,哈哈
=====================================================================
並回復一下一個段子手評論,呵呵
「太對了 我就說嘛 為啥大醫院都告訴重症病人別抽煙喝酒注意休息放鬆心情啥的 就連感冒這種小病他們都會囑咐不要再著涼多休息休息之類的 我也納悶怎麼會有這麼多限制 看了答主的話之後豁然開朗 原來這些都是不自信的騙子啊!看來以後就醫必須得找說:吃了我的葯保准好 別的啥也別注意 玩兒命造!的那種醫生才行!謝謝答主揭開醫院無能的黑幕!」
這位抖機靈的回復看著很討巧,可惜,閱讀理解不及格,完全離題萬里。
我想解釋一下為什麼騙子們有一個明顯的共同特點,就是奇怪的限制特別多,這位段子手上來樹了一個靶子「敢有限制,合理與否,一定是騙子。」 並痛擊之,然後開心地宣告勝利。
我表示,呵呵,你咋不上天呢


因為不晒乾就會被吃貨拿去做菜燒湯了


鮮品,生用,炭炙、酒制……這些是什麼?
讀書太少


隨隨便便說一個利膽退黃的青蒿就是鮮用的好


葯的製作保存是古代傳下來的,那個時候條件並不好,晒乾是最好的方法。我看過一本中藥書,很多藥材,雖然市面上都是乾的,但書上都會說新鮮吃的事項。
當然也有許多新鮮的中藥藥材,不過很多的新鮮藥材都是那種在農村採集的,現在搞不到……並且都是治小病(?,記不清了),所以遺忘了。
至於現在還在鮮用的中藥,不是作為中藥材料,而是作為食料材料進入人們視野,所以大家注意不到它是中藥材料。
很少數的平時不吃的新鮮中藥,都會被推薦到醫院外買,人們注意到會認為其屬於偶然,進而不會在回憶證據和反論的時候被注意到。
燕麥等也是中藥,他們是否有藥用,要看你是否注意到了效果,並且將其歸類到藥效而非粗糧的調節效果……所以我覺得不是晒乾了才有用,而是你注意到了才是有用。


不一定要晒乾的。不過要注意區別,中國藥典中,有乾薑和生薑的區別。指明的療效也不相同。類似的例子該我了很多!有空細說


1.晒乾可以使中藥中所含酶類失去活性,防止中藥霉變,便於保存,久不變質。
2.特別是一些具有活性的藥材,必須加熱乾燥,才能防止萌動變質,如種子藥材白扁豆等。
3.動物藥材也是,如果不處理,很難保存。
4.便於攜帶和運輸。


方便保存和運輸啊,道地藥材只有某個產地的效果才好


大概跟茶葉為什麼要炒制後泡一回事。
(前面專業的回答其實已經充分解釋了原因…我就來賣個萌(*ˊ?ˋ*)? ?)


專業的知識其他答案有就不重複了,其實最重要一點因為你沒穿越回去告訴他們有冰箱!


濃縮的都是精華呀,而且晒乾後便於保存


溫病很多都用鮮的。一般中藥晾乾,主要是為了方便保存,不然發霉、shengchong


推薦閱讀:

宋慈和他的洗冤錄等等法醫學研究,是否屬於中醫範疇?
中醫針灸有科學依據嗎?
「藿香正氣水」或者「藿香正氣液」真的有效嗎?
中醫方面有什麼好辦法針對上班族的頸椎腰椎病?
硃砂可以起到安神的作用嗎?

TAG:中醫 | 中藥材 | 中醫學 | 藥理學 | 中藥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