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為何在哀帝之後秉權而後又走向衰亡?

丁傅董賢真如此不堪?


先說結論:王莽的上位順應了西漢中後期以來的兩大潮流,即外戚崛起和儒學改制,是西漢中後期政治困境的突破口。


先說外戚勢力,西漢的外戚傳統由來已久,從最早的諸呂之亂,到武帝朝竇氏、王氏、衛氏、李氏的更迭,都是印證。然而以上諸外戚並未對漢室政權構成實質性的威脅,即使是勢力極強的呂氏,在呂后去世後也被周勃等軍功貴族迅速平定,而武帝朝的外戚勢力更是成為武帝本人制衡各大勢力的工具,維持了西漢政局的平衡。但是在宣帝之後,隨著官僚機器的腐化、皇權逐漸衰落,以王政君為代表的王氏集團開始抬頭,並逐漸開始威脅劉氏政權,甚至出現了「一日封五侯」的情況。


另一方面,自武帝獨尊儒術以來,儒生階層開始登上政治舞台,他們不滿於武帝和桑弘羊的國家主義經濟政策和酷吏政治以及由此帶來的社會問題,要求奉天法古,進行儒學式改革,製作禮樂再造太平,甚至眭弘等人更是宣稱「漢家堯後」,要求劉氏讓賢。漢元帝「純任德教,用周政」的主張正是這一趨勢的反應。


但是由於外戚宦官主政,改革難以實行,元帝、成帝時期改革只能在宗廟等禮儀性層面進行,真正的政治性改革難以推行,由此儒生集團與外戚集團在西漢中後期爆發了劇烈的政治衝突,最典型者就是蕭望之與石顯得政治矛盾。可以說,外戚干政和儒學改制已經成為一個無法解決的社會矛盾,西漢政局陷入了死局。


而王莽的出現則為這個死局提供了突破口,因為王莽既是外戚集團的核心成員,又代表了儒生的政治理想。他復任大司馬後,拉攏儒生階層,與劉歆組建了一個以自己為核心的改革集團,接連掃清了丁氏、傅氏外戚集團,掌控了政局,之後修建明堂、製作禮樂,按照儒生願望,開始奉天法古的儒學改革,對官制、貨幣、土地進行復古式改革,並最終篡漢立新,然而這種烏托邦式的改革不但無法解決日益尖銳的社會矛盾,反而加劇了社會矛盾的激化,最終導致了社會的全面崩潰,而王莽也最終走向了失敗。

總而言之,西漢中後期有兩大潮流,一個是外戚的崛起,一個是儒生的改制要求,這兩者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矛盾,西漢政局一度陷入死局,而王莽身兼外戚和儒生兩種身份,調和了二者的矛盾,並開始以自己為核心主導改革,最終取得了政權。


PS:前一段時間看杜正勝的《編戶齊民》,有一種說法王氏先祖本是齊國田氏之後,失國以後百姓稱其為王氏,從這個角度而言,王莽的儒學背景可能受到齊國的儒學傳統影響,由此我們也能看到西漢政局從文景到武宣再到哀平的變化,可能體現了楚政(黃老)到秦政(法家)再到齊政(儒學)的變化,當然此事已不可考,而且事隔近百年,究竟齊國傳統對王莽有多大影響也不可知,諸位權當軼聞就好。


補充並不嚴謹的幾點,
1.漢成帝廢了許後立趙飛燕,趙氏一介舞女上位後族超弱,漢哀帝寵董賢,還有個那麼彪悍的婆婆傅太后,剩下的劉氏宗族真沒一個能拿出手的,儘管王氏被一削再削,但想當初一門五侯啊,當朝的個個姓王,還耐不住太太太太皇太后王政君活那麼久,後來王氏雖不保中央但人家可以去官就封,王莽就是用這個玩了金蟬脫殼,留保青山。

2.漢成帝無嗣,漢哀帝無嗣,皇帝無嗣啊,父終子及都玩不下去,你只能仿古玩兄終弟及甚至兄終大侄子及,甚至哀帝自個兒都想過禪位給董賢,你怎麼去指責人家王莽玩周公玩禪讓?

3.讖緯太厲害了,從上到下迷信得不要不要的,孝成帝因為一個熒惑守心就逼死了當朝宰相翟方進,王莽也可以搞個假的金匱天命就開心上位。

4.丁,傅確實助力頗大,為了掌權搞死了一批直臣,可惜還沒有來得及收割勝利果實,半路來了個董賢,哀帝也真爺們兒,說讓一男寵當大司馬總領百官那就必須得當,還差點打算禪位給董賢,真愛啊,一幫子大臣被實力打臉啪啪啪,所以哀帝一死,大家就迫不及待讓王莽出來主持大局了,誰也不甘心讓一內女辟踩臉上?真心漢臣的臉都讓哀帝給打疼了,心也給傷透了。

5.還有漢官制,比如一些出發原本是好的,為了集權削宰相權,最後成了誰當宰相誰倒霉。比如宣帝興中書官,只知中書官不知尚書令。比如削藩國,搞得同姓王越來越弱,到最後連一個能撐門楣的宗室都找不出來等等,這些大部分都是為了集權中央和集權君主,但畢竟很難平衡權力關係,就像武帝朝喜用酷吏漸成風氣,要集權,要擴張就必須要有嚴厲的控制措施。集權的一個壞處就是誰有權誰說算,王莽有權了,自然他想當周公就當周公,想當假皇就當假皇,想做真皇也就做真皇了。

至於王莽,他真的不是穿越的,我自己感覺後來給他正名有點正過了,他改革措施弊端也很多,
1.變來變去的貨幣政策,可以幾月一變,讓民生經濟怎麼辦?哪怕他鑄造的錢幣再好看,那也不代表他懂貨幣懂民生。
2.興祥瑞,他初立為了用讖緯鞏固地位,但凡有人獻祥瑞他就封爵,後來也意識到有點過頭了。
3.發三十萬伐匈奴,屯邊,最後又沒怎麼打,我個人覺得這個純粹是王莽的面子問題,他要宣告他的新權力,結果是虛耗國力。
4.至於打土豪分田地,以及一直以來喜聞樂見的廢奴隸。奴隸他沒有廢,他只是禁止把自家奴僕拿出來買賣。至於分田地,也幾乎一紙空文。
5.行政區劃說變就變,為崇古重新起名字,於是出現政府發文先寫新地名,後附舊地名,因為普通百姓根本搞不清新地名哪兒是哪兒。
5.不給官員發工資,這個我覺得最搞笑的,因為發不出來。又因官制變化太大,最後很多中央官員搞不清自己該幹嘛,完全無法正常辦公,很多文件堆了幾個月都找不到人處理。這已經是全國亂套的節奏了。

所以王莽只是玩了一場巨大的真人實景版的政治模擬遊戲,想建立一個理想化的烏托邦帝國,代價是拉上全國一起玩,最後當然得玩翻船。
不過我還挺喜歡王莽的,因為在他身上可以看到一個權術家的老辣隱忍,一個儒生的單純信仰,以及一個篡位帝王勃發又極不自信的政治手腕。
他是相當複雜的一個歷史人物。


在王莽所有的改制中,真正讓他喪失了民心的,在於改幣制。

從居攝元年開始,王莽先後改過四次幣制,老百姓的財產被洗劫一空。

  • 王莽的改幣制,不是說從第四套人民幣換成第五套人民幣,而是某天突然宣布,從現在開始,以前的銅錢不能用了!我們要用一種三角形的錢!
  • 那就換吧。可剛換完,王莽又說,那個三角形的也不用了,要換正方形的!1個三角形換5個正方形!
  • 那就再換吧。沒想到剛換完,王莽又說,正方形也不用啦不用啦,改用五角星型的!1個正方形換5個五角星!Attention!三角形的又可以用了哦 ~ 1個五角星換1個三角形!

經過這麼幾番改動,天下大亂。大凡改幣制,不管名義上如何冠冕堂皇,最根本的目的,其實就是一個,洗劫普通人的財富。因為普通人的財富,大多都是貨幣財富。也因此,在任何的改幣制的政策環境下,最受傷害的,總是老百姓


老百姓的另一項財產——土地,則更是在王莽的改革中喪失殆盡。這也是我們文章要說的重點。

西漢末年,土地兼并問題已經相當嚴重。《漢書·王莽傳》中記載了王莽改制的詔書,詔書上就坦承:「是以兼并起,貪鄙生,強者規田以千數,弱者曾無立錐之居。」因此,王莽改制的初衷和目的是好的,就是為了解決當時最嚴重的社會問題。

但王莽的問題在於他的改革目標太理想化:恢復西周的井田制。更為嚴重的是,改革方案又太輕率,幾近於沒有。是的,你沒有看錯,一項牽涉全國幾百萬畝土地、幾千萬人口,幾乎全部稅收來源的改革,完全沒有具體的執行方案。事後來看,在王莽改制的失敗中,西周的井田制是否能解決當時的社會問題,已經無關宏旨。缺乏可操作性的執行方案,才是此次土地改革失敗的直接原因,正所謂步子邁得太大,扯到了蛋。

《漢書》里記載,所有關於王莽土地改革的政策條文,就只有這麼幾句話:

「今更名天下田曰「王田」,奴婢曰「私屬」,皆不得賣買。其男口不盈八,而田過一井者,分余田予九族鄰里鄉黨。故無田,今當受田者,如制度敢有非井田聖制,無法惑眾者,投諸四裔,以御魑魅,如皇始祖考虞帝故事。

即使是好政策,也架不住沒有具體規劃方案的胡亂折騰,何況政策本身還是個殘次品。不足一百字的條文,給地方官員留下了極大的自由發揮空間,得以上下其手。於是乎,政策效果與初衷完全背道而馳。幾年之間,土地兼并問題更為嚴重,天下流民四起,民怨沸騰。最終,王莽被迫取消政策,但為時已晚。


在王莽改制過程中,王莽自身的認知能力、行政能力都暴露出了極大的欠缺。

1、一個讀書讀成傻子的人

讀罷王莽改制的整段歷史,個人最大的感覺是,王莽是一個標準的儒生。他相信所有的儒家經典均無可置疑,相信上古的「烏托邦」一定曾經真實存在過,而且,至死無悔。

長安城破前夕,王莽已無兵可用,只得釋放囚徒,寄望困獸之鬥。如果是你,你會給這些囚徒多少錢財珍寶呢?王莽可不這麼想,他相信的是精神力量。他鄭重其事地和這些人歃血為盟:「你們要是不為新朝效力,惡鬼就會找你們的麻煩的!」甚至於,在未央宮已經被攻破時,他依舊正義凜然的高呼:「天生德於予,漢兵其如予何!」

回顧王莽的改名運動,一個很大的特點,正是不顧實際,大量的以古籍為改名依據。

再到真正有毀滅性影響的土地改革,恢復井田制,也是「依古得經文」的產物。本來,王莽把土地制度改革作為整體改革的核心,是準確把握住了當時實際現狀的。但在改革的整個過程中,他並沒有能提出切實可行的改革方案,而是盲目地完全依古改制,沒有任何規劃,不留一絲餘地。這樣做的最終結果,必然是把路越走越窄,最後一條道走到黑。

2、缺乏高效的執行隊伍

如果說前文所總結的,土地改革失敗的一個原因在於執行層面,那麼接下來,我們再來說說這個政策本身的問題。也就是說,如果王莽當時有詳細的執行規劃,如果這項制度能夠解決當時的實際問題,那麼,成功的可能性如何?

答案依然是:沒有

王莽的改革,基本上是要將土地國有化,然後再分給需要的人來種。這種做法,對於我們來說並不陌生。我們都上過政治課,在講到上個世紀中葉的「三大改造」時,就有將土地國有化的內容。但是,你若翻看歷史,就會知道,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這是僅有的一次將私有制土地改為公有制的成功案例。

- 為什麼?

- 這個事太難。

大國有大國的好處,但也有大國的難處。在土地改革這樣牽涉到所有人利益的改革中,大國的難處就在於,協調成本太大。中樞永遠無法如臂使手、如手使指般,去指揮龐大的官吏群體盡心盡職。龐大而高效的官吏集團?這只是一個傳說中的神話——尤其是在兩千多年前,在一個管理都還沒有成為科學的社會中。

土地改革這麼大的工程,對於組織能力尚且低級的帝制時代,根本就是個無法完成的任務。

而王莽時期,官吏行政效率的低下,在財政改革中也可見一斑。

財政改革,是除去我們上文提及的改革內容外,王莽的另一項改革。這項改革並無新意,無非就恢復武帝時的鹽鐵官營,在大城市設立平準機構。整體而言,基本上就是實行計劃經濟。

這件事,漢武帝做成了,王莽卻就沒有做成。究其原因,無非還是在於兩人對整個官僚集團管理的能力不同:任何政策的變動,都會給接近權力的官僚集團提供獲利機會,王莽並沒有能力將官吏們這條因公肥己的路堵死,自然就無法取得預定的效果。那漢武帝為什麼能把財政改革做成呢?嗯,現在你知道他養那麼多的酷吏是要用來幹嘛的了吧。

3、改革方向的不合理

繼續承接上文的觀點:王莽試圖恢復西周井田制的另一個不合理,在於這項制度本身。就是說,這項制度,根本解決不了當時的土地兼并問題。

王莽的土地改革,其實是一種單純的收入分配改革。而收入分配改革,事實上是一種零和博弈,甚至於,是一種負和博弈。就是說,你得到的,是別人所失去的,甚至於,你得到的,比別人失去的還要少。

舉例說明:村長說,你們家的錢太多了,分一半給隔壁老王吧!結果你拿了五千萬出來,村長又說,等一下,我們執法人員的辛苦是不是要體諒?然後硬生生地又從裡面拿走了一千萬。

單純的收入分配改革,歷來為改革家所不取。為何?除了牽涉太廣、難度太大以外,另一個原因是,實際效果並不好——因為其中的漏出太大。而歷代成功改革的共同經驗,則是這些改革都是制度革新型改革。通過制度革新創造紅利,對弱勢群體(或者說利益受損者)進行一定的補償,減少改革阻力,弱化社會矛盾。

而王莽,僅僅想簡單地以「均貧富」的土地國有化來解決問題,簡直就是too young too simple,勢必會遭到巨大的反對浪潮,直到把自己都給淹沒掉。

此外這裡還要補充一句,漏出太大,一般都是改革者有意為之。所有的收入分配改革,出發點可能都不像看上去的那樣美好,並非是口號里所說的「均富」,實際上,都是「均貧」。就是說,理論上,村長要把你的一億分一半給老王,但事實上卻是,村長給你和老王每人一塊,剩下的99999998,自己收進了腰包。


晚清以後,中國真正被納入全球貿易體系。反覆的挨打,令國人開始反思自己延綿了幾千年的制度。這種反思,甚至於擯棄,在新文化運動中達到頂峰,於是才有了梁啟超、胡適等人對於王莽的再發現。而僅僅因為井田制改革一項,胡適先生便認為王莽所進行的是一種「社會主義革命」,這只是時人對社會主義的不了解所導致的誤解罷了。

又過了幾十年,中國大陸開始進行改革開放,並最終取得成功。我們回頭看看當年的一些政策,諸如不爭論、加強黨的組織建設、改革不適合生產力發展的機制體制等等,再對照王莽自身的三個大問題,是否會有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之感?

從八十年代的貧窮再到現在的小康,老百姓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都有了質的提升,我們國家從未真正進行過「均貧富」的改革,但貧窮卻再也不是這個國家和她的人民所要面對的主要問題。

為什麼?

制度革新是關鍵,發展才是硬道理。

註:以上,節選自個人原創文章:跟著司馬光混職場 ∣ 明明是一手好牌,你卻把它打得稀爛,主要是個人寫王莽的下篇,與主題無關,就不粘過來了,歡迎戳。


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
王莽這個人,不過是漢代一代代靠裙帶關係上位的外戚試圖干政,最終終於有一代外戚成功奪權了罷了。所以,當天下大亂的時候,王莽最後的結局可想而知。
王莽的上位史,簡略的說就是以下路線:
出生於外戚王氏家族,有先天優勢。然後可能是因為他老爸死的早,沒有強大後盾的原因,王莽在王家的奢華之風中獨樹一幟,表現出了極大的優秀道德品質,靠"舉孝廉"而出來做官,從此步入仕途。
然後呢,繼續保持著高尚的道德品質,總的來說,就是喜歡拿錢救濟哥們朋友同僚,就像水滸里的「及時雨宋江」,捨得送錢,自然也像宋江一樣,靠這個博得了好清名,籠絡了不少人心。
後來突然有一天,皇帝掛了,掛的這個皇帝就是著名的四大美人之一——趙飛燕的老公,漢成帝。換了新皇帝,漢哀帝。
漢哀帝呢,雖然也是王莽家族那位老太后王政君的老公的孫子,但是他爸爸卻不是王政君生的,這關係么,自然隔了一層了。
所以呢,漢哀帝自然跟他自己老媽的家族,也就是新的外戚關係比較親近。
這下就尷尬了,想想漢武帝時期的田蚡與竇嬰就知道了,田蚡是漢武帝的親舅舅,在漢武帝上台後是新外戚,竇嬰是漢武帝奶奶的弟弟,是老外戚。這還都是親的,而漢武帝親政沒多久,田蚡就用誣告竇嬰,給殺了。
這充分說明了一個問題,外戚是個高風險的職業,雖然能掌有大權,但新外戚上台的時候,必然要幹掉老外戚,以奪得權力。
王莽自然懂得權力鬥爭的殘酷,他怕受到新外戚的殺戮,所以他採取了大隱隱於朝的方式。不參政,主動辭職結果被新皇召回後,卻只一心侍奉太皇太后王政君,不問一點朝政。不結黨,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跟誰都不來往。不給別人留借口,嚴格約束家人,甚至當他兒子打死家奴後,還逼死了他兒子。
就這樣,在眾人眼裡,王莽應該是個認清了局勢的人,主動讓權、自我孤立、膽小怕事的形象恐怕深入人心。
當然,也許這種形象不一定能騙的過新外戚。然而不管新外戚有沒有被王莽的假象迷惑住,他們也沒有時間來對付王莽了。漢哀帝僅僅當了七年皇帝,就掛了。
然後,王政君就收回了玉璽。
其實吧,玉璽這個東西,你說它有用它就有用,你說它沒用,它也沒用。你看,後來三國的袁術拿1000兵馬換了孫堅的玉璽,結果呢,袁術死的慘,孫堅佔了江東,打下了吳國的基業。
所以吧,關鍵還是這新外戚勢力還沒有根深蒂固,以致於漢哀帝一死,馬上老外戚王家又得勢了。
然後,王莽就飛黃騰達了。幹了篡位老三樣:立幼主,女立後(女兒當皇后)、掌軍權。
控制了皇帝之後,他想了想,當年劉邦的外戚呂氏,在劉邦死後沒有大權獨攬,結果呂氏被滅族了,後來霍光大權獨攬了吧,結果等他死後,霍家又被滅族了。
於是,他總結下,不掌權不行,掌了權還不夠,乾脆,這皇帝我自己當算了。免得以後被滅族!
於是,在連續立了兩個幼帝之後,鳳凰麒麟什麼亂七八糟的祥瑞一下子都出現了,當然,為什麼出現的原因,也不用廢話了。
祥瑞都出了這麼多了,百官也不是傻子,立馬的勸進,無非就是什麼「君德高望重,你不當皇帝誰當」、「君若不為帝,天下百姓苦矣」、「你不當皇帝,老子立馬自殺」之類的鬼話,勸王莽當皇帝,然後王莽裝著辭讓了好幾次,最後「迫不得已」稱帝了。
至此,王莽在呂氏、霍光的歷史教訓之後,終於更上一層樓,實現了外戚最偉大的光榮,自己稱帝!
然而,這個最偉大的外戚,最後還是被滅族了……

很多人說,王莽的失敗,是因為這個人不現實、這個人是個守舊派……什麼什麼巴拉巴拉的。
其實然並卵,王莽失敗的原因當然有他個人實力不足的原因,但同時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歷史現實。
漢代是儒家的第一個黃金時代,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導致了民間有著深厚的「忠君」理論基礎,雖然平時大家也就是喊喊,沒什麼人把它真當一回事,然而當天下大亂、要找個借口打仗的時候,它就很有作用。所以,後世三國時代的曹操至死都不敢稱帝,雖然他實際和皇帝沒區別,然而他還是不敢占「篡位」這個名頭。
所以,王莽當皇帝不難,難的是要服天下。

服天下靠什麼呢?
這個問題就很複雜了,說起來有以下幾個要素:
1、…………
2、…………
3、…………
……………………
實際上,我也不清楚,否則我能在這苦逼的打字,以求能換得幾個關注嗎?

但是,我知道王莽有哪幾點沒做好:
1、因為地主豪強的原因,朝廷財力不足。王莽一朝,頻繁的發行新的銅錢,原因當然是因為朝廷經費不足。朝廷經費為什麼不足,自然是因為各地的大地主豪強很多,這些人一方面在地方上有很大的實際自治權,另一方面賄賂朝廷的官員,所以導致很少稅收能收到朝廷手上。
2、朝廷沒錢,百姓沒錢,還發水災了。
這下徹底傻眼了,災民遍地,沒飯吃自然要鬧事了。
3、人心不能完全震服。王莽的新政,按現在的說法,包括了很多惠民措施甚至居然還有分田地的口號,所以導致了很多地方上的大地主豪強的反對,這些人有錢,在那個沒有強大的中央集權的年代,有錢就能有兵,就差個「出師有名」的借口了。正好,儒家思想可以拿來用用,剛好還有個漢室宗親——劉秀呢。

1、2兩點導致了社會動蕩,第3點導致了王莽落敗。

所以,也許他並沒有一開始就想稱帝,只是看到了劉邦的外戚呂氏一族,漢昭帝漢宣帝兩帝的外戚霍光,不管掌權還是不掌權,都被滅族,所以他決定,要干就徹底點,自己當皇帝,以逃脫被滅族的命運。
然而,命運是殘酷的。在那個時代,權力的鬥爭,人算不如天算。

那麼,我們現在可以總結下王莽是個什麼樣的人了。很簡單,和歷朝歷代的權臣一樣,他是一個有野心又不甘心的人,有實力可惜沒有天命。

歷史有時候就是這麼具有延續性,漢代的外戚們,從呂氏到霍光,再到王莽,一個比一個爬的高、走的遠,然而都是滅族的結局。

所以,歷史以無比殘酷的方式,告訴我們,單純靠關係,是不行的……

所以,我們需要知識,提升自己的實力,才能過上好生活。
所以喜歡歷史的朋友,你們可以從歷史裡學到很多知識,所以,你們應該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lishimiwu,該公眾號會從一些特別的角度,為你講訴歷史中隱藏的秘密、線索、以及一些值得深思的地方,也歡迎朋友們發文給本公眾號,讓你的才華能讓更多人了解認同。


王莽上台靠的是自身良好的聲望 加之一群人的野心。
倒台則是因為他的理想與現實的嚴重脫節,和他個人對制度創造的過度迷戀。

雖然制度的出發點都是好的,均貧富,均田地,改革幣制,廢奴等,但忽略了制度執行中高昂的制度成本和巨大的尋租空間,讓好的出發點變成了害人的猛獸。

加上運氣確實不好,天災頻現,民不聊生,但為了執行他的政令,所以嚴刑峻法,導致暴政。最終民怨四起,盜匪滿地,這時候再翻出篡位的事,多種因素複合在一起,才滅了王莽。

至於董賢,無非是哀帝的一個男朋友,一沒軍功,軍方不服;而無行政能力,大臣不服,比起王莽真的是差的太遠。

個人學來的一點總結。以上


我說說王莽失敗的原因吧。黃河兩次改道 ,一次公元5年 ,一次公元11年 。基本哀鴻遍野,到什麼時候才修好呢?公元70年才修好 !所以天災天災!山東半島人滿為患,人民被困在黃河新舊兩道之間,無法撤出,全都殺人搶劫 。人口減少了多少呢 ?大概800萬 左右。公元2年有5600萬人,公元100年大概是4800萬左右 。人口大規模遷移 ,反正怎一個亂字了得 !
所以王莽真的很慘,基本上台之後就沒安穩日子過 !


王政君第一時間就收取了璽綬,接著就以調度喪事的名義把王莽招來授以兵權,這樣一來王政君再度臨朝的態勢已經不可逆轉。王氏有人有權,王莽養望養的名聲又極好,自然接手政權毫無問題。

哀帝扶植的丁、傅、董三家自己就內訌不斷,關鍵位置大司馬董賢關鍵時刻完全不頂用,自然鬥不過王家。


個人比較認同錢先生的觀點,西漢末世族政治思想有兩派:一派支持變法和讓賢論;一派支持禮樂和教化派。王莽奪權有輿論基礎與社會支持。
個人對錢先生關於王莽失敗的總結比較不認同:

錢先生認為王莽政治失敗,約有數端: 一、失之太驟,無次第推行之計劃。 二、奉行不得其人,無如近世之政治集團來擁護其理想。
三、多迂執不通情實處。

個人認為西漢末年雖然動蕩不安,卻沒有發生使人口驟減的天災人禍,正好處於馬爾薩斯陷阱爆發的拐點上,王莽新政里所犯的錯只是最後一根稻草而已。王莽發布的政策大部分都還好,漢代是農耕時代,頻繁更換貨幣受影響最大的是商人。吳楚之亂後,抑商變成漢政府持續執行的政策,商人的影響力有限,動搖不了根本。個人淺見,非喜請噴。

好像略過了丁傅董賢,丁傅有名無權,沒力氣蹦噠;董賢男寵而已,寵物沒了飼主,能有多大能耐。更別說王家有個精明的王太后,這兩人就算有權有能力,也會被王太后幹掉。


這段不太熟,看過一些。胡亂說一下吧,邏輯混亂OYZ。

還是王莽個人素質太高了吧(在當時條件下,而且王莽背景不差,本人也是為官多年、聲明卓著。前有好名聲,後有王太后(這個比較重要)。雖然當時沒有具體官職,但是在哀帝死後,藉此成功上位並不奇怪。

丁傅不熟,董賢····個人素質如何就不說了,但是哀帝活著的時候,他這個大司馬當得固然風光,哀帝一死沒人撐腰就撲街,前前後後看下來覺得,很水啊。

董賢一是和哀帝有一腿,第二是哀帝活著的時候的的確確對他很好,妹妹為貴妃什麼的。但是董賢自己這個大司馬,要軍功沒軍功、也沒有過具體政績。完全是陪著皇帝哄著哀帝開心,這麼個節奏。沒人服他,太正常了,更別說他還玩了一把「雞犬升天」父親弟弟都沒落下。拉仇恨也很有一手啊。

這麼看的話,輸了也不奇怪。


推薦閱讀:

春秋戰國五大刺客為何以聶政為首?漢朝刺客為何能全身而退?
漢武帝是如何把李陵一步步逼上絕路的?
漢武帝晚年後悔太子之死,為什麼沒有厚待太子的後人?
劉歆改名劉秀真的是因為他用圖讖推算出了劉秀當為天子么?如何解釋?

TAG:歷史 | 中國古代歷史 | 歷史人物 | 漢朝 | 王莽莽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