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演員、攝影師、作家都可以跨界執導電影?導演門檻很低嗎?


謹防題目被修改,我回答該題時,題目內容為:
為什麼演員、攝影師、作家都可以跨界執導電影?導演門檻很低嗎?

1、為什麼不可以呢?
一個人是否可以執導電影擔任導演,跟是否是演員、攝影師、作家沒有關係,也跟這個人是否跨界沒有關係。
任何人,只要有投資人認可和信任,並組建(或劇組已組建完成)了一隻可以進行電影拍攝、製作的團隊,理論上都可以去「執導」電影,也就是擔任導演工作。
如果你覺得我說的絕對了,我可以告訴你,中國電影從來不缺上面我說的這種「絕對情況」。

只不過,一個人「當上了導演」和「導演出來的作品優劣」完完全全是兩回事。

2、取決於你如何定義「導演」。
下面說的導演是以90分鐘長片為討論對象,短片、微電影導演暫時先不討論。
如果是上面第一條內容,只以最終是否能當上導演這個為結果,那答案就是,門檻並不是很高。
如果片子順利拍攝完成,後期製作順利,也就是具備可以把一部電影順利「拍完」的導演,門檻比上面高了一點。
如果片子順利拍完,不只是電影頻道上放一放,還能全國商業影院公映,門檻比上面又高了一點。
如果片子院線公映,還能有不錯的票房,片子賺錢了,或者片子雖然沒怎麼賺錢,但觀眾和評論普遍好評,門檻比上面就高了一大塊。
如果片子院線公映,賺錢又好口碑,門檻比上面高出了就不是一大截的問題了,而是這樣的案例,每年國內絕對數量都很少,所以門檻更高了。
如果片子賺錢,口碑好,而且經受了時間的考驗,這就是大師導演了,門檻已經快高到天上了。


上面回答,我在猜提問的這哥們可能沒太表達清楚自己真正想問的內容。
反正目前這個問題看著有點怪。

這麼說吧,如果我問:
為什麼清潔工、上班族、律師都可以跨界掌勺做大廚?廚師門檻低嗎?
估計藍翔技校廚師班的一年級新生都會衝上知乎來怒答的。


我不同意此頁面大多數人的說法。

「導演」應該是電影行業壁壘最高的職位。因為這個職位不僅需要才華,更需要權威和經驗。他是劇組中唯一的需要對電影整體質量負責的人。

如果電影製作過程中,導演什麼都不懂,什麼主意都是別人幫著拿,沒有指導過演員的表演,沒有參與劇本的創作,沒有給攝影燈光提供過意見,到最後,署名是署上了,可實際上並沒有做好導演的工作。只有一個「導演」的虛名。奧森威爾斯說過一句著名的話:「沒有人能被稱作導演,直到他親自剪輯。」這也說明了為什麼好萊塢那麼多導演只有拿到「最終剪輯權」才算人生圓滿。
按照以上所說,現在中國的電影市場上有太多虛假的「導演」。這些導演,由於各種原因被推上了導演的職位,正如最高票所說,可能是由於有知名度,有資源,有影響力,有營銷點,或者是有一個煤老闆爹。但在體制相對健全的好萊塢,僅僅有以上這些因素,是不可能成為一個院線導演的。曾經看過一個新聞,我國某鄉鎮的一把手為了財色,拍電影以潛規則女演員,還可以撈一大筆文化獎金。如果把這樣的「導演」和真正的導演混為一談,我認為再討論這個問題就沒有任何價值了。

我們了解過很多好導演並非科班出身,但並不代表電影導演不需要專業知識。即使不是科班出身,想成為稱職導演也需要系統學習電影知識。電影已經有百年的歷史,這百年中,因為美國本土未受二戰波及,所以電影的歷史和傳承從來沒有出現斷層。現如今的導演,都是站立在前人的肩膀上,才能達到新的高度。沒有接受過系統的電影製作教育的非科班,大多都會在劇組中從干攝影、剪輯等技術工作起步,一步步熟悉這個行業如何運作。任何一個健全的電影工業,都不會接受一個缺乏經驗的從業者擔任導演。
當然,有很多天賦異稟的導演,從第一部處女作就給人石破天驚的感覺。有些人依次為證據,認為拍攝電影不依賴於專業訓練,只要有想法有設備有資金就能拍出來好電影。事實上,這些天才導演也都並非是一蹴而就。就拿timeout雜誌曾經評選過的影史最佳處女作top5來舉例。查爾斯勞頓作為演員非常成功,在業界積累了多年的經驗,在好萊塢能聚集豐富的資源,處女作才能拍出《獵人之夜》這樣的高水平;奧森威爾斯在他第一部電影之前,確實是完全的圈外人,但也是做過戲劇導演的人了;《惡土》導演泰倫斯馬力克在處女作之前拿過藝術學學位,還參加過afi旗下電影院校的專業訓練;《血迷宮》導演科恩兄弟也接受過幾年專業的電影教育,在處女作之前參與過劇本創作和短片創作;讓維果的《亞特蘭大號》嚴格來說不能算處女作了,因為他之前已經拍攝過3部紀錄片。這些才華耀眼的導演,這些不可多得的「天才」,看來也是靠快速的學習和積累,才能發掘出自己的天賦,才有高人一步的起點。

針對題主的問題,演員、攝影師,肯定不能算跨界,因為他們是電影製作中的一環,有很多機會和經驗更豐富的導演合作學習,逐漸成長為具備導演能力的從業人員,「演而優則導」,那是順理成章的。
算跨界的,是作家,詩人,畫家等。這些跨界拍攝電影的人里,成功的寥寥無幾。也許畫家轉行成功的還算多點,因為繪畫和電影的聯繫更為直接。電影和其他藝術領域的聯繫並不如一般人想像的那麼緊密,電影有一套區別於其他藝術的敘事語言和創作規則。打個不成熟的比方,語文考滿分的人,寫數學卷子,未必就能考出好成績,甚至大多數「跨界」的人,把答語文卷子的思維用到數學考試里,當然不能令人滿意。

我認為,只有社會認識到「導演」這一特殊職位的高專業壁壘,才能杜絕更多的「偽導演」的誕生;只有對電影的藝術性保有一絲敬畏,電影院才能不變成垃圾場。大多數觀眾應當逐漸明白,如果一部電影想要有高質量,「導演」這一職位必須由有技術實力和藝術追求的人來擔當。


怒答!

「導演的專業壁壘是不是比較低?」——少年!你需要多看一些好電影了!!!


跨界導演的增多,顯著提升了執行導演的能力。


凡不需要資格認證或者職稱評定或者頒發證書的職業,基本都沒有壁壘。
非醫生的人要轉行去做醫生,恐怕得付出相當大的精力;開C本的人要去開大貨,也不行;五級鉗工要做六級叉車工,也不行;出納想去當會計,這也不行……
總之,以上這些例子都必須有Certification。
導演沒有,也不可能有,所以沒有壁壘,真的沒有。
只要你能賣,賣什麼都行。賣知名度,賣資源,賣影響力,賣營銷點……能賣就行,或者什麼都沒有,你爹是煤老闆也行。

所以導演沒有專業壁壘,牛逼導演才有壁壘啊。


1、我們所能看到的演員、攝影師、作家跨界,只是演員、攝影師、作家群體里個別例子。
2、任何行業、職業群體里,都必然有最好的一小撮人,或者能力、資源更寬泛的一小撮人。
3、所以恰恰證明了,一個人要跨界去做另外一個行業、職業,其實很難。
4、任何行業、職業的壁壘我覺得其實更多是資源的壁壘,而不是能力的壁壘:因為任何行業、職業都有做得好,和做得糟糕,隨時準備被踢飛的人,但是他們也算是進入了這個行業,不是么?比爾蓋茨大概可以讓自己成為世界上絕大部分的行業從業者。


從技能角度來說導演的門檻確實比攝影師、剪輯師等工種要低。就如同總裁的門檻比技術員、程序員要低一樣。幾個兄弟想聯合起來開個公司,最後發現每個人都只能做總裁。


以前還在劇組的時候經常會聽到這樣一句話(現在的劇組肯定也這麼說)
我有個親戚的小孩想進組裡學習學習,您看給安排哪個部門啊?
會點什麼啊,能寫字畫畫嗎?去美術部門看看吧。哦買東西砍價還行啊那就去道具部門吧。會美容美髮?就去梳妝部門。針線活做的好就去服裝部門。一膀子力氣去干場務,會木工活的搞制景,心細的當場記,懂攝像的去攝像部門,人際關係圓滑的當副導,善於管錢的的當製片……
什麼這都不行啊!那會喊「咔」嗎?當導演吧
——————————————————————————————————
說這個話不會為了抖機靈,而是間接告訴你們,組裡的其他位置都是有更直接的標準來決定你合不合適的,能不能幹的。
而導演是什麼?
很多人不明白,導演其實是一個劇組個核心,他的目的就是為了把上面的這幫人聚到一起來實現他自己的創作,用錢也好,用手段也好,用關係也好……這麼多人圍著一個人轉,你要知道這一個人其實很累的。
這其實就是導演的專業壁壘,不管你之前做什麼,你能讓這樣一群人不管為了什麼目的的給你幹活陪你玩,你就可以去當導演了,至於拍出來是什麼鬼東西,那是另一個問題了。


你拿著大蘋果拍張照片加個濾鏡發ins上,小白就以為你是攝影師了呢


導演沒有壁壘,好導演才有。


@羅登 最後一句話說得太好了。導演沒有壁壘,牛逼導演才有壁壘。
這世上三百六十行,說到底都沒有壁壘,但要做到牛逼,處處都是壁壘。

說一個事兒吧,也許有助於理解導演這行當。
孫紅雷去拍電視劇。
他有自己的一整套班子。不止是化妝師之類,也包括和他合作得好的導演、燈光等等。
跑到片場,他一看,什麼導演啊,合不來。
就說一句,換導演。
製片人就乖乖給他換成跟他合作得好的導演。

電影這件事,不是你行你上的。
你得能操控整個盤子,當然,很重要的部分是,錢。
知名演員能操控、優秀攝影師能操控、人氣作家能操控。
所以對他們來說,跨界拍電影不難。
這一點都不說明導演的門檻低。
等你有1000W,能隨時招呼到10個還算知名的演員出來吃頓晚飯,能和音效師聊聊天,能找化妝師做20個造型給你選,能……的時候,當導演的門檻就變得很低了。

韓寒能請朴樹十年後再出山,你能么。
這才是門檻。

以下部分略有些離題,有感而發的思考而已。
======
回答這個問題,是因為這段時間我也在思考這個問題。
我做過一份遺願清單,其中就有一條,是拍一部電影。
我是廣電系畢業的,大學裡還算參與過學生拍片。
然後看到小時代,我覺得小四弱爆了;(其實是我個人膨脹了)
接著看到後會無期,我開始想,導演真的是這麼好做的么。
就今天早上出門的時候我突然在想,第五代第六代,看到小時代和後會無期,是一種怎樣的心態呢?我相信馮小剛比較容易想通一點。陳凱歌會不會心態失衡?張藝謀會不會很糾結?賈樟柯會不會羨慕妒忌恨?

其實這兩個人目前的成功,正是在告訴我們,導演不是這麼好做的。
他們的成功,和電影其實沒關係。
信不信他們如果不是拍電影,搞個什麼行為藝術,也能拿到幾千萬的票房?
所以這件事,和電影沒多大關係,是商業。

至於電影本身,壁壘應該在於資源的整合和調度。
電影之所以成為工業,是因為需要協調各個部門來做一件事。好萊塢雖然為廣大文青所不屑,但以中國電影之現狀,就算再過10年,恐怕也拍不出變4。
如果導演只是講一個故事,幾個演員,做幾個鏡頭,說白了,還是個匠人。
壁壘在這裡。
所以小時代和後會無期是文化事件,在電影史上,恐怕是站不住的。
當然,兩位也未見得就想在電影史上有一席之地。所謂「玩票」是也。

玩票,玩玩則已。都不必當真。

我心目中能站得住的導演和國產電影,大約可以數得過來。
陳凱歌是一個。《和你在一起》。溫潤有君子之風。
姜文是一個,《讓子彈飛》,元氣充沛,肆無忌憚。
《小武》,還有《盲井》,寂寞開無主。
《瘋狂的石頭》也很好,可寧浩的風格沒形成。
至於其他,
也不過玩票而已。
只是玩得還沒有韓少和小四好罷了。


誰都能當導演,拍片子說白了現在一個人拿DV也能拍。關鍵是拍出來的東西好不好,能看不能看,你自己願不願看,好不好意思給別人看。這麼多人拍電影,不是說它的門檻有多低,個人審美就在那兒,同樣是作家,兩人拍出來的東西還天差地別呢,更不用說很多人當導演都只是幌子,旁邊的軍師一大把,拍出來也未必真的好。觀眾也就是看個噱頭,看完能記住的鏡頭估計都沒有。


看了大家評論…………的確之前的回答有些偏頗,帶有個人主觀色彩。來修改下。原諒我昨晚加班中途想放鬆心情跑來答題的倉促與思考不周吧…………
================================

實際上,很多跨行做導演的並未能夠完全掌握「導演」的專業技能,但他們背後有精良的團隊配置,所以不用擔心一些基礎的技術性問題(如光、構圖、攝影、鏡頭原則、剪輯原則等)的出現。但當然,最終成片效果也不一定會像許多好的科班導演那樣,比較流暢自然地表達自己的主題和思考。

比如韓寒拍《後會無期》,很多片段都只是他讓演員巴拉巴拉把他的段子講出來而已,比如「喜歡就是放肆,但愛就是克制」。這類微博上心靈雞湯的句子和當時的劇情走向、人物性格都沒搭上,更稱不上對電影敘事的推動作用了。(當然很多人喜歡做馬後炮,把這類句子背下來然後反過來去套劇情,繼而得出所謂的「解讀」,那我也沒得什麼好說)。

整片值得稱讚的是構圖、美術以及音樂,這是非專業導演也能達到的高度,因為他背後有團隊。但敘事、主題、人物方面,都沒有到點上。總體來說就是電影敘事較弱

在電影,電視這個圈子裡,導演的門檻實際上很低。很多非科班的人只要會用攝影機,就認為自己能拍東西。如果有錢又有人,那投資個幾百萬,找個專業團隊,拍出一部院線電影也不是問題。但是形式都能搭建起來,但內容核心能不能拿捏好,這是要看水平的。

所以,有錢和有人(關鍵是有錢)就可以做導演了,這是當下中國電影的現實之一。當然如果要賺錢,你自己還要有點影響力。

徐崢算是近兩年做得挺不錯的一個了,泰囧整體都很不錯,尤其是故事的戲劇性、衝突性,包括主題的鮮明和人物性格的拿捏,都比小時代,後會無期要好太多太多了。

當然我之前遺漏了一位,姜文。姜文首先,是才華橫溢,這屬於」昆汀「式的才華,水銀瀉地一樣的。其次,對電影的直覺和把握和他演了幾十年電影電視劇有關,另外也不要忘記,他是中戲畢業的。北影和中戲的表演系也會學電影的課程,這就已經是與非專業人士的區別。所以這也是現在的一些青年演員、作家所無法企及的高度。

總之,誰都可以轉行拍電影,但如果不學電影卻拍出好電影,基本是不可能的。


為什麼農民軍人土匪擺地攤的都可以跨界當皇帝?皇帝的專業壁壘很低嗎?


對人民幣玩家而言,比普通人稍微低一點。


是啊,很低,低得就像蒼老師的褲腰帶,嘖嘖嘖~
我一失足掉進陰溝里了,裡面有個死人叫法斯賓德,我問他電影的壁壘是什麼,他說這個陰溝就是,看我不信,他開始吹牛逼,說關於電影沒有他不能幹的活兒,吃了安非他命,一口氣搗四部,不費勁,專註高產14年。我說你咋做到的,丫說高中退學四處打工的經歷給了他無數的靈感。
————————這個問題被推薦出來肯定是因為那倆作家都搗鼓電影了——————
那些像演員、攝影、剪輯、廣告片導演、舞美、編劇、煤老闆什麼的關聯崗位就不算了先。
※作家算關聯行業了吧,當導演的早就有了啊,算名氣,最大的應該是杜拉斯吧。
※司機組的鋁殼肉鬆,不知道他貨車開的怎麼樣,但當導演棒棒噠。
※錄像廳管理員也可以啊,爛片看多了自然就CUT了,困蜓你們不也很愛么。
※相聲演員也ok,不搞囍的面癱先生都成宗師了快,當然郭小寶他爹差點意思。
※程序猿表示不服,英名早逝的,坑了蔡琴大姐的,住進文青神壇的楊德昌多牛逼。
※光評不導可不行,電影手冊一大波影評人都不務正業,尤其是特呂弗。
※電影和電話也差不多了多少嘛,電話公司的阿爾莫多瓦就是這麼認為的。
※戰犯也不影響干導演,還挺溫情,小津也就是沒在日記里寫殺人罷了。
※畫畫兒的布列松進組不搞舞美,偏來嗆行導演,讓老塔都覺得沮喪。
※大兵讓雷諾阿還是個敗家子兒,把他老爹的畫兒都賣了搞電影,一業餘的真豁得出去。
※主持人當演員的多,當導演的也有哇,重新發現范冰冰的鯉魚導演多漂亮。
…………
你看,當導演就是這麼簡單啦,這一堆人在自己行業里也就那樣啦,跨行到了導演裡面,立馬大殺四方,很讓人懷疑那些專業導演在幹嘛,難道真的只會喊「咔」?
嗯,導演真的沒有壁壘啊,別的行業的傢伙很容易就進去混個最佳、終身成就啥的,別不信,我給你舉了那麼多的炒雞栗子了,手都炒黑了好嗎?
好了,回到開頭吧,就像蒼老師的褲腰帶,又松又低,人人得而上之。可是,永遠是看過的比上過的多,上過蒼老師的永遠是個傳說。不服?你行你上一個給我看啊!


門檻確實底,但廟堂非常高。
但在天朝廟堂之上人很少,所以有好多進了門檻就能圈錢的,更有進門就咋呼的。演一次無節操秀下限的屌絲,搞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攝個影,更有甚者,就說為了各種東西其實就是為了錢拍電影。


完全可以類比找工作。
現在什麼專業的都跑去寫代碼了,不是因為門檻變低,而是這個行業比較賺錢。
導演也是同理。


這個問題 我來個抖機靈的回答 小學時都寫過日記吧 可稱之為作家么?(捏泥丸還雕塑家呢) 據我有限的認知(鄙人苦逼動畫師) 一個鏡頭就讓我知道自己和導演的差距實在太大了 導演門檻低? 別鬧了!!!
題主覺得門檻低 除了注意到一些人是跨界執導 還有些原因是因為 題主並不清楚作為導演所需要的能力 建議題主自己搜索


有記者問 陳佩斯 如何看待 鄧超的那部電影 ,郭敬明的小時代 以及此類的BALABALA

陳老師說「 電影也需要多元化,我們這個時代已經沒有那麼多枷鎖了,我們更不應該把自己封閉在枷鎖中」

那一刻覺得陳老師真的很智慧

最近真的是爛片的春天

也會想念那些優秀的導演,可惜他們的電影總是不那麼賣座

殘念

有時理想和現實 總是那麼的步伐不一致


推薦閱讀:

如果給自己寫一個墓志銘,你怎麼寫?
道光皇帝到底有多摳門?
炎黃部落主要在陝甘一帶,他們為何要到北京的阪泉去大戰?
為什麼經常有人黑中醫,而黑心理學的較少呢?
「青春已死」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TAG:電影 | 藝術 | 導演 | 攝影技巧 | 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