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虛是重要的品質嗎?
有時別人說話總會很不屑 心裡活動是哈哈哈哈哈你這個傻逼 這都不會 有時也會瞧不起別人 覺得世界上就自己是對的 很容易產生優越感 覺得自己有點自大 覺得自己這樣不好 求解各位大神 人是不是應該謙虛 謙虛重要麼 怎麼謙虛一點
真正的謙虛只適合送給能讀懂謙虛背後你表現的涵養的人,不該是濫發的禮物。
因為選擇了自我隱藏閃光點,懂的人反而因此覺得你光芒萬丈,不懂的人眼裡,你那是認慫。
謙虛一點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在人面前「表現得」謙虛。
人生那麼短,何必把時間浪費在看不起的人身上?看不起就是看不起,沒有必要逼著自己從對方身上看出些好出來,只需要在他面前假裝畢恭畢敬就好了。「看得起」每一個人,便是沒有「辨是非」的能力,只會讓你走向平庸。
也許有人會反駁,總是這樣口是心非,目中無人,瞧不起所有不如你的人,說不定哪天曾經不如你的人就比你厲害了呢。
所以,重要的不是「謙虛」,而是「識人能力」。看得出哪些人即使暫時不夠優秀,但有一天能成正果,那即使他再落魄,也不會看不起。
在人群中找到那些「潛力股」,與他們相處,自己也能獲益。對於確實不夠優秀的人,遠離便是。
——————最後送題主一句話:If you are the smartest person in the room, then you are in the wrong room.
這個提問下面有幾個答案檔次比較低,而且還有不少人點贊,真是離譜。我指的是那幾個把謙虛理解為在外人面前裝樣子的答案。
根據網上詞典的定義,謙虛是不誇大自己的能力。謙虛的品質首先是關起門自省的(重要的話再說一次,是關起門自省的)
不謙虛最大的禍害很可能不是你對外人吹牛導致禍患,而是你關起門來高估自己的能力給本人、至親帶來戰略性錯誤。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知乎、豆瓣都有很多網友責怪自己的父母明明是個見識淺薄的人,卻很積極的干預自己的子女。譬如說從未上過大學卻很積極的干預子女填志願,自己不洞察人情世故卻積極干預子女對象的選擇。。。。。。各種迷之自信。
再比如說,一個40多歲的中層幹部,面對上級與平級,從不自誇。但是在領導自己部門業務的時候,不學無術卻盲目自信,把事情搞砸。請問,此人是謙虛還是不謙虛?
————————
真正的謙虛是指關起門來也不盲目高估自己、不盲目樂觀,對複雜的事物表示敬畏,戰戰兢兢。謙虛是重要的技能,不是重要的品質。
你試試跑一個馬拉松。
你試試從頭開始學一門新的語言。
你再試試從零開始學一種樂器。
很多時候,你糾結于謙虛與否,是因為你選擇的關卡,難度太低。
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承認天外有天,即是謙虛。
你面前的人,看上去不如你,說不定他在某一方面完爆你幾條街。
謙虛的人,往往受人歡迎。因為與人交往,他們總會為別人「留餘地」。你謙虛的同時,也是在給對方面子。
古話說,
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你是願意做喧鬧擾人的雜音呢,還是卧虎藏龍的高人?關於「謙虛」的「好處」,已經有不少回答了,但是建議大家忽略其中的不少雞湯類回答。因為這個世界的正常運轉依靠的是邏輯,而不是成功學。
社交中的「謙虛」是個中性詞,一種普通的社交態度。任何人都有謙虛的權力和能力,任何人也都有不謙虛的權力和能力。你國人是如此習慣和沉浸於「謙虛是美德」這種邏輯性極弱的價值觀,以至於他們看到不謙虛的人,就本能地反感,甚至指出對方的「錯誤」。
然而要把道理說透就很沒意思了,因為「謙虛」只是「欺騙」的一種,只是在漫長的文化侵蝕之後,一些本質上是欺騙的東西被賦予了部分人群所需要的正面含義甚至是實際作用。然而,使謙虛逐漸成為「褒義詞」的,是互相之間的微妙心理交互。也就是說,一個巴掌拍不響:
Y出色地(保質保量且提前)完成了一項工作,X前來祝賀:
X:「你真能幹!」
Y:「謝謝!」
在這個例子中,假設X是真心讚美Y的,那麼Y這個正常無比的得體回答就能愉快而完美地結束這一回合的對話交互,普普通通,誰都不會感到不適,誰也沒有吃虧或佔便宜。可是如果X並非出於真心,而是出於純粹的禮節,習慣性地對A說出了那句話,那麼Y的這種回答就不一定是完美回答了,可能會出現兩種可能:1、X覺得Y的回答得體,對話依然完美結束。2、X會認為Y的回答不夠謙虛,原因有多種,例如:X覺得自己不過是客套說說,Y就當真是臉皮厚;也可能是因為Y的工作明明可以做得更好;更可能是因為X認為自己比Y強。第二種可能性的結果就是一個蝴蝶效應,X可能會從此對Y的印象變差,長此以往,自然那會影響到雙方的關係,Y會逐漸意識到自己可能做錯了什麼使得X不再像以前那麼願意與自己交往了。那麼做錯了什麼呢?Y去請教山上的白眉仙人,白眉告訴他:「活該,誰讓你不謙虛的?」 Y恍然大悟,若有所思。從此,X和Y的對話變成了這樣:
X:「你真能幹!」
Y:「哪裡哪裡,我做得還不夠。」
從此X和Y過上了性福的生活。
上面這個例子說明,Y的表現謙虛與否,在一個以虛偽為榮的社會中,有可能會潛移默化地左右人際關係。可是,回到話題之初:謙虛與否是一種正常的自由,為什麼為此付出影響到社交的代價?當你經常會因為言行不謙虛付出了代價,最後被環境逼迫你變得「謙虛」時,究竟是你出問題了,還是社會出問題了?這裡順便談到了一個普遍現象。你可能經常會聽別人教育你:「當大部分人覺得你有問題時,你就該反省一下自己哪裡做錯了。」 這和「謙虛是美德」是同樣荒謬的邏輯,甚至是對「邏輯」的最大侮辱。可在特定的文化氛圍下,比如你國,人們普遍都會非常「自然」地接受這種根深蒂固的「傳統美德」,甚至用它來教育後代,告訴他們「謙虛能讓你進步」。可惜不,邏輯上,在一個健康的社會中,在一個誠實不是奢侈品質的環境里,謙虛是行不通的。
「謙虛」和「道德」是類似的。所有心智健康的人都知道,道德只能來約束自己,不能用來約束他人。當你用事實告訴自己:「這還不夠,我還有很多需要學的」(注意,不是告訴別人),那麼你將有可能獲得不斷充實自己的心理基礎和動力;當你只會自我滿足或自誇時,就有可能原地踏步甚至退步。但這不意味著你必須把這種心理活動表現出來,更不意味著別人能因為你不謙虛而對你指手畫腳,畢竟不謙虛的人也可能成為人生贏家,愛謙虛的人也可能破落一生。事實上,任何國家都是極少數的人生贏家在管理甚至左右著占絕大部分人口的普通人。有意思的是,你國普通人的數量和講究「謙虛」的人數是成正比的。這是一個比較偏激的例子,但意思你懂了就行。
表面上,一個以謙虛構建的禮儀之邦看起來無比和諧,人們彬彬有禮,滿嘴甜話,互相之間充滿了「美好的恭維和得體的謙虛」,一來一去就像大自然一樣自然。這一但成為主流,就會如現在這樣,潛移默化地影響社會的總體價值觀,把謙虛視為理所應當,把道德當做至高法律,各種成功學雞湯也趁虛而入。人們一旦看見不愛謙虛的「異類」,就會群起而攻之,滅其於無形。
這種抹殺個性的環境是不是讓你想起了什麼特殊時期?那麼如何才能阻止這種惡性循環呢?很簡單,福爾摩斯在華生認為『誇哥哥比自己聰明』是在謙虛時,是這麼回答的:
「我親愛的華生,」他說道,「我反對謙虛就是美德這種說法。對邏輯學家來說,一切事物應當是什麼樣就是什麼樣,對自己評價過低,和誇大自己的才能一樣,都是與事實相左的。所以,我說邁克羅夫特有比我更強的觀察力,那麼你可以認為我說的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 福爾摩斯探案集:回憶錄,《希臘議員》
「My dear Watson,」 said he, 「I cannot agree with those who rank modesty among the virtues. To the logician all things should be seen exactly as they are, and to underestimate one』s self is as much a departure from truth as to exaggerate one』s own powers. When I say, therefore, that Mycroft has better powers of observation than I, you may take it that I am speaking the exact and literal truth.」
—— The Greek Intepreter, The Memoir of Sherlock Holmes
有貨才可以謙虛,沒貨那叫心虛。
《易經》中的人生指南:謙虛為人,終有吉時
「謙」卦是《易經》第十五卦。這一卦之所以以「謙」為名,是因為上卦「坤」象徵順、地;下卦「艮」象徵山、止;整卦象徵一個人內心知足,外表柔順,這就是謙虛的態度。另外,本來山比地高,這一卦的排列是高山(艮卦)將自己「貶低」到地(坤卦)的下面,這就是謙虛的形象,所以《易經》的作者把這一卦命名為「謙」。
《易經》主要通過象徵天地萬物的六十四卦的變化來探索人類行為的得與失,在六十四卦中,沒有哪一卦的卦辭和爻辭全部是「吉」的或是「凶」的,唯有「謙」卦,不僅卦辭吉利,所有爻辭也吉利。這說明,《易經》的作者和注釋者都認為,不管做人還是做事,只要以謙卑為原則,都會得到好的結果。
做人方面,《易經》認為「謙謙君子,用涉大川,吉」(謙卑的君子即使徒步過河,也會吉祥);「勞謙君子有終吉」(辛勞而且謙遜的君子,最後必然吉祥)。做事方面,《易經》認為,「無不利,撝謙」(發揮謙虛的美德,不會有不利);「鳴謙,利用行師,征邑國」(一個國家謙虛的名聲遠播,贏得四方的共鳴,有利於征戰有違正義的國家)。孔子對「勞謙君子有終吉」的解釋是:「勞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語以其功下人者也」(辛勞而不誇耀,有功而不自滿,敦厚達到極致,這是指有功勞仍然對人謙卑的君子)。
無數歷史事實證明,「勞謙君子有終吉」的論斷是非常正確的。
為劉邦打江山立下汗馬功勞的張良,其功勞不亞於蕭何和韓信,在韓信已被封為楚王,蕭何「所食邑獨多」的情況下,張良婉拒了劉邦賞給他的「齊三萬戶」,謙虛地說自己並沒什麼功勞,只是象徵性地要了一個當初與劉邦相遇的小地方留縣。張良這種功成身退的態度是極其明智的,後來韓信被殺,蕭何下獄,「漢初三傑」中唯有張良能夠善終。
對於韓信立大功反而被殺一事,太史公司馬遷評論說:「假令韓信學道謙讓,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則庶幾哉!於漢家勛,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後世血食矣!不務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謀畔逆,夷滅宗族,不亦宜乎!」意思是說韓信立下的功勞對於漢朝而言,可以和周期的周公、召公和姜太公媲美,假如韓信能夠謙虛一點,不自誇自己的功勞和能力,一定能夠造福子孫後代。只可惜韓信沒有這樣做,在天下大局已定的時候密謀造反,最終惹來殺身之禍,而且還禍及整個家族,這真是自取滅亡啊!
但值得注意的是,《易經》認為「勞謙君子有終吉」,是指辛勞而謙卑的君子才會善終。如果是偽君子,結果就大不一樣。偽君子的謙卑往往是有意做給別人看的,並非真心真意。
西漢末年的王莽是有名的偽君子,王莽是漢成帝的母親王政君的弟弟王曼之子,由於父親早死,王莽的地位自然比不上其他叔伯兄弟。為了早日走上仕途,王莽「折節為恭儉,勤身博學,披服如儒生」,服侍母親和寡嫂極其周到,「又外交英俊,內事諸父,曲有禮意。」王莽的伯父大將軍王鳳病了,王莽「親嘗葯,亂首垢面,不解衣帶連月」。
當時人們都認為王莽是個好學上進謙虛有禮的道德楷模,王莽的叔伯們和當世名士戴崇、陳湯等人紛紛向皇帝推薦王莽,不久王莽就被封為新都侯,當上騎都尉、光祿大夫、侍中。地位高了以後,王莽「節操愈謙,散輿馬,衣裘振施賓客,家無所余」。結果全天下的人都被王莽騙了,一直到他登上了權力的頂峰,暴露出篡奪漢家政權的野心時,人們才知道他是個徹頭徹尾的偽君子,只可惜為時已晚,西漢王朝還是逃不過被王莽終結的命運。不過,利用假謙虛騙人的王莽也沒有什麼好結果,不僅被起義軍將領斬首,其屍體還被軍人「節解臠分」,老百姓「切食其舌」。
《尚書》說:『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謙虛為何會受益呢?孔子曰: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謙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終」也。」由此可知保持謙虛是君子善終的不二法門,這也是流傳千年的《易經》給我們留下的寶貴指南。
1.外在自信甚至驕傲,內在謙虛,最好。
我發現優秀的人都有個共性,雖然喜歡吹牛,但凡事都喜歡問問、聽聽別人的意見。
2.表面謙虛,內心自大,完蛋。
你說一個人又傲慢,又缺乏勇氣還有救嗎?
3.外在內在都自大,不是NB就是SB。
4.外在內在都謙虛,抑鬱證患者。
必須補充一點。很多人都以為自己是第四點,奇怪自己不抑鬱。其實是第二點,完蛋的節奏。我以前就是這樣的。
謙虛是世界觀的體現,與自我認知無關。
要學會謙虛。
你心高氣傲,年少輕狂,自以為是,殊不知這個世界上有千千萬萬個你都在做著同樣的夢,他們把世界看做自己,深陷重度中二病,有時候不知道是太過自卑還是太過驕傲,其本質都是心裡沒底。
可是真正不卑不亢的人,心中腹中都是有東西下壓著心性的,正因為底蘊的渾厚積澱,才讓他們認清世界的廣博和自身的渺小,才讓他們更加謹言慎行,戰戰兢兢去發現這個世界,膜拜這個世界。
謙虛不是刻意,而是由內到外散發的氣質和品質,對這個世界的敬畏。
人終其一生都是自我完善的過程。
願你我常懷敬畏。認清自己。
牛逼的人謙虛,美德
牛逼的人不謙虛,自信
傻逼的人謙虛,認慫
傻逼的人不謙虛,嘴炮
歡迎對號入座。
謙虛是你只顧前行,當人問起你在哪裡時,你看到的是你在誰的後面,而不是在誰的前面。
----------------------
各種反對說謙虛不重要的答案。
謙虛是因為有自知之明,而自知之明是智慧的基礎。說幾個不謙虛造成的惡果吧,有我自己的故事,也有見過的。
XX高二文理分科的時候,XX文科成績穩定在年級前50名,但是理科非常平庸,因為迷信「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選擇了理科,高考去了平庸的學校。如果選了文科,211是板上釘釘的事情,超常發揮可以去武大這種學校。當年的選擇至今還壓制著他。
XX為了鍛煉自己的意志力,去看黃片,結果一發不可收拾,擼管上癮,結果學業不堪,工作一敗塗地。健康也不行。
XX為了鍛煉自己的社交,畢業去了保險公司賣保險,因為他相信保險不是人做的而是人才做的,而他自認為自己是個人才,結果我就不說了。
XX自認為自己很有魅力,到處約妹子,結果上床容易下床難,陷入財務糾紛和財產糾紛,工作也受到影響。
XX211畢業去了華潤,然而覺得一年輕輕鬆鬆十多萬的日子是混吃等死,毅然為了詩和遠方去了民企做銷售,結果收入腰斬,每個季度完不成任務發愁被開,一直動蕩。
XX考研考中央財經大學的精算,考了8年,三十多歲了還沒考上,婚姻,事業什麼都沒有。
這個世界有很多邊界,超過邊界就會受到懲罰。可惜世界上沒有後悔葯,很多時候,一回頭已經是百年身。也許這個世界上最難認清的就是自己,與其天天做白日夢,不如多想想可能的失敗,因為失敗才是芸芸眾生的常態。
中國人妒忌心強,與其說謙虛,不如說是低調,避免引起他人妒忌,是一種自保
不謙而狂的人,狂不到哪裡去;不狂而謙的人,真不知其在謙什麼。
不謙虛的狂,是小家子氣;不狂放只謙,是嘴巴功夫。看書去吧少年。只要多看十本哲學,心理學,歷史,社論,你就不可能這麼想了。不謙虛是無知,是沒有悲憫心,不是優越感。
在一個人應該具備的正確的學習態度中,我特別願意談談「謙虛」的重要性。
多年以前,我在台灣學者南懷瑾的一本書里看到過一段論述,說的是在易經六十四卦當中,只有謙卦「六爻皆吉」,這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們知道,易經號稱「眾經之首」,可謂中國文化之源,它是一部處處講求變化的書,甚至在「乾」、「坤」、「泰」、「益」等明顯的吉卦中也出現了「悔」、「窮」、「吝」、「凶」等現象,為什麼偏偏只有謙卦「六爻皆吉」呢?這不是很奇怪也很有趣的問題嗎?後來我一直思考這個問題,翻看了不少相關的書籍,很長時間之後才大致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從卦象上看,謙卦是異卦相疊,內卦為艮,外卦為坤。按照易經的解釋系統,艮象徵著山,坤象徵著地。高亨說:
「地卑而山高,地中有山,是內高而外卑。」所以這個卦才叫謙卦。本來山之所以叫山,應該是高高地矗立在地面上的,但現在山卻寧願呆在了地底下,山這樣的態度不就是謙虛嗎?
在爻辭中,易經的作者還舉了不少例子來說明,比如「鳴謙」,即有了很大的名聲還很謙虛;比如「勞謙」,即有了很大的功勞還很很謙虛;又如「扌為謙」,即工作踏踏實實、奮發向上同時也很謙虛,等等。這正如高亨所說:
「謙者才高而不自許,德高而不自矜,功高而不自居,名高而不自譽,位高而不自傲。」總之都和本卦的卦象一樣: 「內高而外卑」,真正做到了「謙謙君子」的地步。
這樣做的結果會怎麼樣呢?其卦辭說得很清楚:
「亨,君子有終。」其爻辭則說可以「涉大川」、「征邑國」而且「無不利」云云,自然就是「吉」了。至於何以如此的原因,《彖》曰:
「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謙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終也。」《象》曰:
「君子以裒多益寡,稱物平施。」歸結一句話,就是天道、地道、人道、鬼道都是「損有餘而補不足」的,這是規律,「君子」遵從這個規律行事,其結果當然就是吉利的了。
這種解釋和儒家的價值觀念是一致的,因為儒家認為人性善,承認「聖人」和「君子」的存在,這樣某些人才會被認為可以做到「不自許」、「不自矜」、「不自居」、「不自譽」和「不自傲」,因而謙虛也就成了他們的一種美德。但問題在於,這裡的前提是:
他們都是一些「才高」、「德高」、「功高」、「名高」、「位高」的人。按照這樣的邏輯,那只有「聖人」和「君子」才有謙虛的資格,平常人是沒有這個資格的。正是因了這個緣故,時至今日,「謙虛」這個詞並不怎麼受人歡迎,在大部分人的眼裡,「謙虛」總有那麼一絲「假道學」的味道。居高臨下,故作姿態——也許這才是謙虛的真相?
但我們也許可以換一種解釋方法。
讓我們再次回到「地中有山」的卦象上來。仔細想一想,這真是一個奇怪而偉大的意象!三千年前的中國人肯定不知道「海拔」的概念,也肯定不知道地殼運動,更不知道地球是圓的。孔子不是說過「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大話嗎?但按照海拔高度計算,泰山也就是1524米,而青藏高原則平均達到了4000米以上,這樣說來,泰山相對於青藏高原不就是處在了地下嗎?再從地球的角度看,則東半球的高山無論多高,在西半球的人們看來,這山總是在他們的地面以下的;反之亦然。除此之外,按照地殼運動理論,高山變成大海、大海變成高山的事——所謂「滄海桑田」——就更多了去了。因此之故,「地中有山」並不是什麼怪事,恰恰是再自然不過的事。
如果我們認可了這種解釋,那麼,所謂「才高」、「德高」、「功高」、「名高」、「位高」等等,就都只能是相對的——也許你真的在這個方面比別人「高」那麼一點兒,但在另外的方面,你也許比別人還「低」不少呢!因為標準不同,形勢也就變了。美國人霍華德·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告訴我們,每個人的智能傾向和智能結構是不一樣的,以己之長較人之短並無意義,重要的是根據自己的先天條件,優化自己的智能結構,也就是通過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使自己的能力和素質得到不斷的提高。照此看來,所謂謙虛也就沒有了「居高臨下」的資本,也就不能「做秀」了,而是一件必須做的事情,因為你在許多方面真的是「虛」的,你不能不謙虛,你必須謙虛!
是的,謙虛是學習的前提,只有謙虛的人才會學習進步,才會「六爻皆吉」——也許這就是結論。
我不明白人為什麼要謙虛,或者為什麼要人謙虛。實事求是不就完了么?有人說「謙虛使人進步」,謙虛怎麼會使人進步呢?假的謙虛使人虛偽,真的謙虛使人自卑,卻唯獨不能使人進步。
--------吳若增《在思想的雲上行走》
推薦閱讀:
※胡歌2016年11月11日晚那篇長微博你看完是什麼感受?
※你們如何看待情侶們甜蜜時的海誓山盟,和分手時的決絕~?
※gay的生活是什麼樣子的?能具體一些嗎?
※荒島餘生最後的結局什麼意思?
※成见是什么?有何害处/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