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系列小說中有哪些物理或邏輯 Bug?
「最後一個條件:三體艦隊不得越過奧爾特星雲。」
艦隊現在已處於最大的減速推進功率,不可能在奧爾特星雲外側把與太陽的相對速度減到零。
「那就像水滴編隊一樣轉向,使航線偏離太陽系。」
向哪個方向轉向都是死路,這樣會使艦隊掠過太陽系進入荒涼太空,到時無論是返回三體世界,還是尋找其他可生存星系都要相當長的時間,艦隊生態循環系統維持不了那麼長時間。
「也不一定是死路,也許以後人類或三體世界的飛船能夠追上並營救他們。」
這需要最高執政官的指令。
「轉向畢竟是一個很長的過程,先做起來吧,給我和別的生命一個活下去的機會。」
一段長達三分鐘的沉默,然後:
艦隊將在地球計時十分鐘後開始轉向,大約轉向開始三十分鐘後,人類太空觀測系統就能覺察到航向的改變。
「好,對我來說這就夠了。」羅輯說,同時把手槍從胸口移開,他的另一手扶著墓碑,儘力不讓自己倒下。
==============================================================
這個時候三體艦隊距離地球還有兩光年左右的距離,地球也只能觀測到兩年前的艦隊,即使航向改變,也不可能三十分鐘就被人類覺察到。
為什麼評論里這麼多人提醒我三體人不會說謊這個設定呢?智子告訴羅輯的原話就是,人類太空觀測系統40分鐘後會覺察到三體艦隊的轉向。而人類哪有如此牛逼的技術實時觀測一個2光年以外的東西呢?所以是個bug。
=======
終於在評論里找到這個bug的解釋方法了!感謝被三體人當做人類觀測設備的 @雲天明。
第三部臨近結尾的地方。
飛船關閉曲率引擎是不可能光速滑行的,因為曲率航行並不是靠推力前進,而是讓空間變形的張力拖著飛船到達目的地,因此不適用牛頓力學的慣性定律,關閉曲率引擎就原地停住了才對。
在這個方面,以star trek為代表的大量影視作品都表現得很準確,企業號退出warp speed後就是懸停著,然後用thruster緩慢移動。
翻過頁後作者描寫飛船如何停下,寫的是飛船掉轉180度,用曲率引擎剎車,還是在用經典力學的規律寫曲率引擎的飛行,這肯定是不對的。
最新更新於2015-04-15
1.三體人做質子低維展開實驗的時候,軍事執政官職責科學執政官欺騙元首。
這個時候智子都還沒製造成功,思維透明的三體人還根本沒從地球人那裡學會任何計謀,不會有「欺騙」這樣的辭彙。第二部里也明確寫了,三體人向伊文思表示自己很難理解「欺騙」這個詞。
個人以為,改成軍事執政官指責科學執政官瀆職比較合理,可以說他忽視而不是隱瞞了真正的危險。
2.這個不算是小說本身的bug吧,只是我覺得這個設定有點不合理。就是章北海跟東方延續講自己暗殺三個科學家的事時,東方延續表示這件事已經過了追訴時效。
事情過了兩百年,不再追訴初看貌似合理。問題是章北海殺完人立馬就冬眠了。在長時間冬眠技術成熟已久的社會,這樣的法律就太不合理了。不然任何人犯了罪只要去冬眠個一段時間,超過追訴時效,那就啥事也沒有了。
小說中,冬眠人的年齡法律是有專門規定,冬眠期間不算年齡的。追訴時效也應該有相應規定才合理吧。要補bug,也許可以把作者的設定理解成這樣:追訴時效還是按照正常時間計算,但如果一旦發現某冬眠人有巨大犯罪嫌疑,可以按一定程序將其強制喚醒接受調查。沒發現的睡過去了就算了.....就像現在過了時限沒破案的也就算了。
(話說冬眠人真是可以佔盡便宜。冬眠個幾百年,銀行利息照算不誤不說還額外把大低谷時期多次通脹的影響刨掉了,存款直接平移到新時代的金融系統,醒來全都變成有錢人,犯了罪卻直接不用負責了)
3.歌者從葉文潔「彈星」的時間推算認為人類文明已經具有製造黑域的能力了,但卻使用二向箔發動黑暗森林打擊。能製造黑域意味著也可以光速飛行,那麼就能逃脫二維化。所以決定使用二向箔就顯得很不合理。
剛剛看同學評論說就算人類可以光速飛行了,也沒有更好的方法可以把逃跑的人也趕盡殺絕,只有二維化解決掉主文明。我想了下也對,三體人都已經弄出曲率航跡了也只被扔了一個光粒而已,所以最後有千分之一的三體人逃掉了。不過這樣一來我覺得bug反而升級了——黑暗森林打擊不能消除威脅。逃出來的這點倖存者絕對不能小瞧,除了程姑娘以外逃離母星的生物都是黑暗種子,小小的兩船人類就可以發展到在銀河中建立四個世界了,更不用說三體這樣倖存率達到千分之一而且本來就冷血的物種。當然,大概也沒有別的辦法了。就當黑暗森林打擊只是儘可能降低受到威脅的概率吧。
評論里的Administrator針對這一點說黑暗森林打擊就像濫用青黴素。這個比喻挺貼切的。
P.S. :我發現評論里有人對這一點有誤解,指出使用二向箔的原因是光粒打擊有死角,而非人類可以光速飛行。沒錯,歌者使用二向箔的原因的確是光粒打擊存在死角。但我寫的這一點並非說人類光速飛行是歌者發動降維打擊的原因,而是說人類能夠光速飛行使得歌者的打擊方式仍然存在漏洞,因此不合理。
4.水滴表面雖然達到絕對零度,但應該不會像書里描寫的那樣可以使人凍傷。按照作者的設定,水滴表面的物質是靠強相互作用力結合的,粒子被強力牢牢禁錮,完全沒有熱運動。這樣,除非有極大的能量能打破強力的束縛或者說使粒子跨越巨大的強力能隙被激發,它們是不會和外界發生熱交換的——否則強力材料也沒法保持。所以儘管溫度為零,它應該不會吸收皮膚的熱量使人凍傷。
在低光速條件下,現有的原子結構和相互作用力會發生改變。想想第六周期惰性電子對效應,電子排布和能級是受相對論效應影響的,在光速改變的條件下,現有的化學鍵規律可能發生極大變化,從而使分子結構異於往常,那麼在低光速區里的生命就?
降低光速在我看來無異於自殺行為。
有評論問這個,解釋一下,現在的惰性電子對效應在第六周期就明顯出現了,如果光速降低,就可能在第四周期甚至更早出現(視光速降低程度而定;降低至恆星逃逸速度的幅度算是很大了)。那麼事情就麻煩啦,比如Fe、Cu的常見價態發生改變(像Bi那樣),某重要的結構金屬變為液態(像Hg那樣),碳硫鍵等一系列重要的有機物化學鍵鍵能發生變化(造成有機大分子分崩離析)……所以沒事不要亂改光速
-----------------------------------
(經提醒,小說與本段沒有矛盾)
又想起來一個,二維空間中的原子結構跟三維空間中是不一樣的。在二維空間中,由於薛定諤方程的解的數量變少,原子軌道數會減少。具體來說,每一組p軌道數由3減為2,d軌道數由5減為3,等等。這將使得元素周期表發生巨大變化,第二和第三周期將各只有6個元素,副族元素也將相應減少。那麼,在三維世界二維化後,各原子應當找到它們新的位置(先不考慮衰變啊原子核變化啊什麼的),比如原來的8號元素(氧)將成為新的8號元素——一個惰性元素!因此,在二維化發生時,舊世界的分子結構會分崩離析,不管此時分子鍵斷裂產生巨大能量變化還是按新世界物理規律組合成的新物質都不是我能輕易想像的,也不是能簡單表述清楚的。所以小說中所描述的二維化的圖景完全不合理,比如水都不存在了,怎麼能看到「藍色」?而且新世界的海洋也不一定會是藍色,我們都知道顏色是化學鍵的吸收波長問題。這裡還有另外一個問題,二維世界怎麼「反射」光線?
上面有關原子軌道的討論可以運用很直觀的圖像方法,如果你記得p軌道和d軌道的「形狀」,選取某個坐標平面去「切」它們,你會發現有幾個軌道完全不能保留這個平面內(記得軌道需要兩個自旋,只有一個也是不行的)。這好像是某年IChO的題。
說到這,可以再往下延伸,原子核到二維世界裡還一樣嗎?穩定的質子數/中子數比不變嗎?變化的話,是不是會產生大量衰變呢?細思恐極。
總的來說,到第三部,大劉已經有些駕馭不住了。這些知識與想像力,幾乎是個人能力的極限。
------------------------------------
一夜之間贊和評論暴增,估計是被大v帶逛了,甚是榮幸。
許多評論提醒,小說里的二維圖景是二向化發生時的跌落圖景,二維世界本身不反光。我回去看了下確實是這樣,所以這些推論大家就當看個樂子吧。
有的評論邏輯很感人,這個問題本來就是問《三體》系列小說有什麼bug,我的回答難道還要專註於說它有多麼好嗎。我喜歡三體,喜歡劉慈欣,但這不妨礙具體分析小說構想啊。不管粉的黑的怎麼爭,至少都承認,比起如今大部分科幻作家,大劉知識面廣,理論較紮實,也正因如此大家才喜歡他的「硬科幻」,換言之,準確而專業的科學推測是他寫作的追求之一。在這樣的前提下,指出小說不符合現有理論的地方不叫「挑刺」。
智子只需告訴狙擊手羅輯穿了防彈衣,羅輯就活不過被宣布為面壁者的那個晚上。
我一直覺得大低谷時期全球死了幾十億人,卻一點沒提到冬眠人遭受侵害,羅輯醒來後還社會上還有大量冬眠人,睡醒了錢還離奇的增加了。
發生那種人吃人的情況,除了羅輯這種重要人物,冬眠人應該是最容易受到傷害的。
只要人的視網膜還是一個二維的平面,那麼別說進入四維空間,就是進入四百維空間,他都只能看到高維物體在二維平面上的投影,而這件事情,電腦上就能模擬出來,屏幕就是你的視網膜
所以根本就不存在什麼所謂的高維空間感,無法想像和無法解釋的感覺,無窮細節的並列
除非你進入高維空間時,你的視網膜一瞬間基因突變,進化成了視網球
========================
實際上,以我們這種肉身進入4維空間,會看到什麼,電腦是很容易模擬的。並且我們可以很容易模擬在四維空間里就第四維度移動和旋轉。但遺憾的是,這並不能幫助我們建立四維物體的實際感覺,原因如下:
仍然讓我們考慮二維小人進入三維的情況,實際上,由於他們的眼睛是「視網線」,所以任何東西投影到他們眼裡,都是線的樣子,當然,他們可以通過「線動成面」,來看到一個面上各個角度的線,他們會發現,一個正方形,沿著第三角度旋轉,意味著看到的線在增長然後縮短,他們仍然有足夠的能力把握一個三維物體表面的全部細節(以線的形式)
可是,他們將很難發現三維空間中全新的幾何結構,比如異面直線,比如二面角
同樣的,我們把握物體靠的是面,你看到一個正方體,實際上是看到了他的各個表面
你不妨想像一下,四維空間里,顯然存在的概念是「表體」,以及「二體角」。光這兩個概念就已經可以燒掉很多腦細胞,但我們倒是可以勉強想出來
可問題是,這倆概念是從二維到三維推廣而繼續推廣的,也就是說我們原本就知道這種東西的存在,所以才能勉強聯想。
然而從二維到三維增加了全新概念,這意味著三維到四維也會增加全新的概念,這些完全在過去概念之外的東西是什麼,我們根本無法想像
我們唯一知道的,就是在四維空間里存在一些函數,這些函數具有一些微妙的特性(就好像二面角對二維小人來說所能理解到的程度是一樣的),但我們無法想像這些東西長啥樣,也無法給出一個直觀的描述
當然,裡面有一些東西要比較簡單,大家應該能找到相關的想像圖,黎曼面和克萊因瓶就是兩個常見的例子。我們知道黎曼面的很多性質並且能夠把它扭曲的畫在三維空間里,然而遺憾的是,好像沒誰能想像他在原本的四維空間里到底長啥樣
射影平面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而且這個比較好解釋)
考慮一個球,用一個穿過球心的直線,交球面於兩點(稱為對徑點),我們把對徑點視為同一個點,這時得到的面叫射影平面,也就是說,你走到南極的時候,就同時到了北極,這時你可以繼續往南走
等價的說,這個面就是把球面沿著一條經線切開,然後每個點都以莫比烏斯帶的方式反向扭結然後連接到對面
我們不可能我們所處在三維空間中找到這個平面,但在四維空間里,可以在一個扭曲後的體中,看到這個平面
想像這個平面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通過歐式幾何,實際上射影平面就是歐式幾何在無窮遠處的一個擴充,他具有以下性質:
任何一組平行線,都交於同一個無窮遠點
任何兩條直線,都交於一個點(不平行則是普通點,平行則是無窮遠點)
所有的無窮遠點構成一條無窮遠直線
直線是特殊的圓,他的半徑為無窮大
拋物線是長軸為無窮大的橢圓
雙曲線是圓心在無窮遠的橢圓
x軸,和他臨近的y=kx,y=-kx三條線,構成了一個莫比烏斯環
你沿著一條過坐標原點的直線前進,在第一象限一直走,最終會走到第三象限
一條直線無法將平面切成兩個部分,直線左側和右側是連通的(但圓卻可以成功切割)
以上是一個四維空間中,我們能看到的一個平面的情況,大家不妨試著想像一下看看,這有多麼困難。而這只不過是一個最簡單最容易想像的例子罷了
順帶一提,所有美術學生都要學的透視畫法,其實就是把以上描述中的無窮遠點畫了出來。而那個可能困擾很多人的「無窮遠直線」,其實就是透視畫法中的地平線
然後進一步推廣的想,射影平面其實是通過齊次坐標描述的,那麼顯然,三維也有齊次坐標,所以自然存在一個射影立體(笑),你們再試著想想射影立體長啥樣
=============================
我補充解釋一下什麼叫視網體:
以上是一個眼睛原理的俯視圖(中間的線代表成像用的透鏡),一個外部的圓,A,B兩點的反射光線進入眼睛後,會在某處成像為A『,B",通過聚焦,這兩個像點跑到我們的視網膜上,成為我們看到的圖像
然而,對於C點呢?我們的眼睛顯然不具備這種功能,使得一個具有立體性的像直接投射為我們看到的(我們是通過視差來彌補他的,然而視差畢竟只是看到了另一個平面,無法看到立體的真實信息)
一方面,這是因為三維空間中,後面的光本來就被擋住了,另一方面,即使進入四維,這些光沒被擋住,我們的眼睛裡,也不存在這樣一個立體的感光區。
但如果存在呢?』假如有一種三維結構,可以使得一個另一個三維體聚焦過來的光線保持立體結構的映射到另一個三維立體中,那麼我們就能真正看到三維的東西了
在數學上這個變換顯然是可能的,但在物理上,至少三維空間內這不太現實,因為這意味著,對於視網體的每一個內點,需要有神經元去連接他,如果我們在三維內把神經纖維深入進去,這本身就破壞了視網球的結構(你可以把他相信成一個水球,你要插一個線去觸碰水球的中心,那麼這根線所佔據的這些空間,必然就沒有水了)
但對四維生物來說,這卻是可能的,儘管我不知道那將是怎樣的一種物理結構,但有時候人的想像力真的是很貧乏的。就連霍金這樣的大神也曾經認為二維生物不可能存在,因為他們的消化道,一個肛門和一個嘴必然把他們切成兩半,顯然他沒有想到生物可以從同一張嘴吃和拉(單口動物在現實中就存在,但不知道的人可能真的很難想到這一點)。
=========================
當然啦,最後我要說的是,科學性的bug其實並不影響小說本身的成就,畢竟科幻小說首先是小說,是人文作品,其次才是科幻,藉助科學原理。所以我還是很看好三體1的
但2和3里,其實最大的問題是,我覺得劉慈欣把自己對社會可能並不那麼深刻的認識放大到了整個地球,從而使得作品有點……不那麼好的感覺
真正的硬傷其實是黑暗森林假設和劉慈欣對於人類未來社會形態的想像(因為這不是科學性的,而恰恰是文學作品中最重要的人文性的部分)
首先,Excuse me,你看見一個坐標就敢發射光粒?這恐怕最大的可能性是,幹掉一個殖民地,然後被背後的銀河帝國帶著艦隊殺到滅族吧?都III型文明了,誰還沒點保護區什麼的?這也敢亂開地圖炮嗎?
雖然後來改成黑暗森林只是因為有大戰爭的背景在,是沒問題的,可是整個人類社會(和三體社會)竟然好幾百年沒反應過來這事,也未免太藐視地球人的智商了吧
其次,程心根本就不可能當選的,劉慈欣寫出了章北海這樣的人,說明他明白這個世界上是有這種不擇手段的人的存在的,可惜他把章北海寫成了一個特例,寫成了整個社會中唯一出彩的一個救世主級角色,遺憾的是,可能他並不知道,人類社會的整個政商界,80%以上的人都是章北海……(當然這可能和大劉自己的工程師身份和圈子有關,也許他看過紙牌屋才寫三體就會好一些)。換言之,程心的對手才不可能是維德這種開槍前還要戲謔一番的典型的「反派死於話多」型的男人,實際上維德看起來很酷但是其實太軟弱了,而後來整個星環研究組的革命戰士也都因為程心一句話放棄抵抗,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更常見的情況是,整個星環的高層都是章北海,維德這種半吊子都未必擠得進去,程心應該是屬於被蒙蔽到自己都不知道星環在幹嘛,完全用來當成擋箭牌的天使型肉盾,畢竟有個聖母可以獲得很多支持,也就是說,她的地位很可能就是被人賣了然後幫人家數錢的程度
所以我覺得,整個作品中後期,其實有點藐視人類智商的感覺,所以不太喜歡
我對相對論-量子力學了解得不是很透徹,就不貽笑大方了。不過對認知心理學、理性決策相關的書籍倒是有所涉獵,所以講講三體後期的一個「全人類決策」中的bug吧:
在《三體3-死神永生》中,黑暗森林威懾失敗後,三體人要求全體地球人移民至澳大利亞。然而當移民完成後,三體為了進一步「去威脅化」,損毀了全部食品製造機制,宣布當三個月(90days)後三體艦隊到達地球時尚還存活的人類才有資格活在三體人統治的未來。
而當時全澳大利亞塞了42億人類,全部存糧只夠吃一個月。也就是說,除了人肉以外的食物一共只有4.2billion人×30days=126billion人?day(s)的量。智子(三體的代表)預計,當一個月後人類吃完餘糧後,將只有三千萬到五千萬人在這兩個月(60days)中靠吃人肉活到第三個月底三體人到來——其餘人都會被當做事物吃掉
但實際上,智子——三體人——大劉很可能算錯了:
假設在最壞的情況的情況下,最後只活了0.03billion人(即人肉最不耐吃——吃得最快的情況)。那麼按照大劉的預想,這60days中人口衰減為原來的4.2÷0.03=140分之一,故給1/140開60次方根得每天人口會減少為前一天的約0.92倍。也就是說每天100個人里每活下來92個人就需要吃掉8個,即大概每12個人一天要吃掉一個人才夠——這是大劉的估計(人類食量與可食部分的比例),不過數據看起來貌似也不會差太多,所以就暫時先拿來用著吧
現在整理一下題目和已知數據:總共有42億(4.2billion)人,需要熬過三個月(90days),然而存糧總量只有126billion人?day(s),若人吃且僅吃人肉的情況下每天總人數會變為原來的n分之一,n=1.08584741201
求三個月(90days)後能存活的最大人數?
第一種解(大劉解):第一個月吃完存糧,後面60天相互吞噬,最後倖存3000萬人,存活率為0.714286%
第二種解:一開始先不吃存糧,相互吞噬,設只要吃x天的人肉,後面(90-x)天就算只吃存糧也夠吃了。
則x天后人類剩餘人口數(單位為billion人)為
故得:
(剩餘人數×剩餘天數=存糧的量)
化簡得:
故設f(x),g(x),作圖求交點
解得x=11.6天——12天不到
故最後人類可存活的最大人數為:
是三千萬的50倍左右
所以效益更大的做法是先把存糧放起來,靠互相吞噬以最不浪費的方式削減人口,直到人口數降低到只吃存糧都能夠度過剩下的日子的程度。而相比先吃存糧,先吃人肉可以使最後活下來的人多五十倍。道理很簡單
高中生都會
不過呢,大劉——三體——智子也很可能沒錯:
以人類自詡高貴的傲慢,是幾乎不可能理智地做出這樣的決策的
┈┈┈┈┈┈┈┈┈┈┈┈┈┈┈┈┈
有知友提出了另兩種(不得不說是更經濟的)解法,示下
解法三:
解釋:根據之前的數據可求出平均一個人可以可以夠n個人吃一天,n=
故得90(4.2-x)=4.2×30+nx即
解得x=2.47912969267
故最後能存活的人類數量為10(4.2-x)=17.21億人,比方案2還多1億多人
解法4:
比方案2少2億人左右
┈┈┈┈┈┈┈┈┈┈┈┈┈┈┈┈┈
評論里有些知友吐槽這些方案不符合實際,人類是不會這樣做的——這一點我當然明白——托馬斯?維德的遭遇和星艦人類被判「反人類罪」就足以顯示了。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大劉——三體——智子也很可能沒錯:
以人類自詡高貴的傲慢,是幾乎不可能理智地做出這樣的決策的
┈┈┈┈┈┈┈┈┈┈┈┈┈┈┈┈┈
話說感謝有什麼用啊,和贊同有什麼區別啊啊?
智子有一個bug
當智子縮減到普通微觀粒子的大小時,它內部的感測器和I/O介面將小於所有電磁波的波長,這就意味著它無法感知宏觀世界,也無法接收我們的指令......
多個智子則可以構成一個感應陣列,這個陣列的尺度可以達到任意大小,可以接收所有頻段的電磁波,也就可以感知宏觀世界了。
智子的尺寸小於所有電磁波的波長,不可能擁有雷達天線或者攝像頭之類的構造,理論上就是個瞎子,這個關鍵的「感應陣列」具體原理言之不詳,好像也沒有什麼物理理論可以解釋。
- 監視聲音
我們先假設智子可以接收外界的電磁波,因為電磁波的波段範圍包括了可見光,所以智子確實可以看到地球上的一切,但是不能聽到一切,因為空氣分子的宏觀規律振動不會發出電磁波,而智子不可能擁有一個質子尺寸範圍內的麥克風。當然智子也許還可以通過運行唇語識別程序來推測人類的講話內容,那麼很簡單的關燈就可以實現面對智子的保密對話了。
但是考慮到這項技術對於智子毫無壓力
當Abe Davis從一段無聲視頻中的蟹味薯片包裝袋套出了一段清晰的對話音頻,他簡直不敢相信這一切。Davis 是麻省理工學院的一名博士研究生,他的研究團隊開發的圖形處理演算法可以將任何常見物體變成可視麥克風——通過捕捉物體的微小振動還原音頻。
關於測試道具,Rubinstein說:「我們在思考什麼樣的物體才是最佳的材料。結果得出最好的物體是紙袋、薯片袋和鋁箔這種非常輕又有一定剛性的材料。」團隊測試了很多種材料,他們發現磚塊的效果最差。
所以還是需要在特殊房間裡面對話並且關燈吧。總之,只要宏觀尺度下的人類不把聲波變成電磁波,微觀尺度的智子就聽不到聲音。
- 監視計算機
硬碟數據是磁存儲的,在非工作狀態下不可能發出電磁波,所以無法讀取,只有在硬碟被讀取的時候,智子才有可能監聽到此時的電磁波,或者看屏幕更省事。另外光碟存儲的信息在本質上也是凹凸變化,因此智子不依賴外界光源是無法讀取的。
如果沒有外界光照或者其他電磁波,智子是不可能探測到機械式計算機所運行的內容的,因為智子沒辦法自己擁有雷達或者探照燈。
- 監視人腦
如果智子可以按照小說那樣從高維進入任何一個封閉的保險柜或者硬碟盒,那麼也許可以進入人腦,讀取人腦內部的電脈衝從而讀取思維,那麼面壁者計劃也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了。智子本身就是一個完美腦機介面。
三維的光學透鏡,和三維的暗室,在四維空間就失效了。所以底片上應該是一片白。光線直接從四維的八面六十四方打到底片上。
所以人眼應該感到一片白。
這段文字里有一個物理bug:
節選自《三體一 第十八章 三體、牛頓、馮?諾依曼、秦始皇、三日連珠》一陣緊張的沉默後,汪淼突然說:「陛下,請把您的劍抽出來。」
「幹什麼?」秦始皇不解地問,但還是對旁邊的抽劍兵做了個手勢,那士兵立刻為皇帝抽出長劍。
汪淼說,「您揮一揮。」
秦始皇接過劍,揮了幾下,面露驚奇之色,「咦,怎麼這麼輕?!」
「遊戲的V裝具不能模擬失重感覺,否則我們也會感覺到自己輕了許多。」
----------------------思考的分割線--------------------------
bug是:即使是失重狀態,揮劍也不會覺得很輕。
理論依據:引力質量與慣性質量(百度百科)
在失重狀態下,我們只能感受到握在手中的劍的引力質量為零(即「劍很輕」),但是慣性質量不變。即使是在失重狀態下,也需要費和地球上同樣大小的力氣才能揮動這把劍。
非理論依據1:《2001太空漫遊》中有一段關於失重狀態下人類不適應引力質量不等於慣性質量的描寫,一時半會兒找不到,等找到了再回來補充。
非理論依據2:電影《地心引力》中,看看女主角爬向空間站入口的那段撞來撞去的畫面,並沒有輕飄飄的感覺吧?這就是慣性質量。以後都不回複評論了,涉及相對論的評論區就必然有一大堆人半桶子水晃蕩。認真而有依據指出問題的評論我都推薦上來了。我可以肯定,要是智子的「實時」傳輸意味著:A向B傳輸消息,若是B及時回復,那麼A能在發射消息後的瞬間收到回復,那麼,時空矛盾都是無法避免的。最後,我要說一下,狹義相對論的時空觀認為「智子接到信息」這一事件在不同的參考系下分別和「三體發射智子數微秒」,「三體發射智子二十年」同時並不矛盾,矛盾的是引入了超距通信之後同時在不同的參考系下有了傳遞性,這是與同時的相對性矛盾的。有人覺得邏輯有問題是因為我交叉地使用「同時的相對性」和「同時的傳遞性」,然而這是三體本身相互矛盾的設定,我要說明它們是矛盾的我當然可以隨便用。
物理漏洞:有了超光速通信可以構造閉合類時曲線,這麼厲害的東西拿來搞情報工作真是大材小用了。
超距實時通信更是直接無視了同時的相對性。
修改:
智子的妙用:
1.將智子以接近光速發射。
2.進行20年基礎科學研究。
3.將研究成果傳給智子,這時,按照三體星參考系看,智子上的時間僅過了數秒。
4.被發射數秒的智子接收到了信號,這時在它看來,三體星球才發射它數微秒。
5.智子把研究成果傳回三體星球。
6.三體星球在發射智子數微秒之後就能得到二十年後自己的研究成果?
7.如此反覆,瞬間就能得到數億年的研究成果。那個時候歌者算個屁。
首先對於任何一部小說,太較真的挖掘BUG是沒有意義的。小說看得是情節,不影響情節,在我心裡任何BUG都是允許的。
小說對於大多數人,本就是消遣娛樂的工具,與遊戲音樂並無不同。 真想學點東西,還是看點嚴肅的書吧。
所以這裡我默認作者一切科學設定皆為真,只談一個比較嚴重的角色邏輯的BUG:
就是第一個水滴來到地球時的行為決定。
水滴一開始的目的是刺殺羅輯,我一直不懂為什麼水滴看到人類艦隊後突然要開始進入割草模式割個痛快,中間還沒殺到手軟借用了引力補充動力。以至於給羅輯足夠的時間得到出三體的真正目的。
對於這個BUG,我在網上看到幾個解釋。
1. 刺殺羅輯會暴露三體意圖,人類會仔細研究羅輯的面壁計劃,更多的人會發現黑暗森林法則。
首先不說水滴有沒有足夠的能力來製造「羅輯只是在水滴破壞地球設施時被誤傷致死」的假象,以及以當時地球人的傲慢到底會不會仔細研究羅輯的計劃。
首先我認為更多的人知道羅輯的黑暗森林法則只會導致人類更加難以實施這個計劃。
小說中羅輯一人出色的演技瞞過了所有地球人,再加上三體的直腸天賦才讓他的計划出色的被實現。
水滴只需要殺死羅輯,再通過智子檢測人類是否重新觀測了羅輯那顆實驗星球的情況。(小說中從來沒有人觀測過羅輯的實驗星球,觀測是在被襲擊後,人類在絕望中才想起的。而且觀測這個舉動無法逃過智子的監視)
如果水滴直接殺掉羅輯會有兩種結局:
1).人類沒發現實驗星球被毀滅,計劃成功。
2).人類觀測後發現了,水滴可以再立即去封鎖太陽。 且:
即使人類發現了黑暗森林,其實施難度反而更大,更容易被三體干預(要知道,面壁者不僅要欺騙三體,更要欺騙全人類):
.羅輯當時不被當局信任以及重用,以他面壁者的身份,反而更難猜測他的行為的意義。(小說中正是羅輯不被重用的形象才讓三體一直誤以為羅輯一直在昏昏沉沉地度日)如果在刺殺羅輯後,地球發現黑暗森林並重新推選面壁者:
一,無論新的面壁者是要像羅輯一樣偷偷施行詛咒計劃還是另尋他路,三體對新面壁者的行為都有更好的預測性。(因為至少可以確定新的面壁者是有目的在身的,當時三體對羅輯內心是否還有面壁者的決心都不能確定)
二,新的面壁者很可能本身本領就不過關,短時間無法做到羅輯這麼高的演技,根本無法實施計劃。
就算三體沒有能力同時封鎖太陽並阻止人類通過塵埃雲發送信息,那麼更高的方法應該是靜觀其變,根本不需要用水滴展示三體的實力,等三體艦隊到達後再封鎖太陽,人類也沒有足夠的時間想到用其他方法發送詛咒了。因為當時的人類自以為能擊敗三體,甚至以為三體的水滴是和平信物,沒有人包括羅輯自己,還在意詛咒計劃。 就算後來詛咒計劃被證明成功 且被當局認可 且被傲慢的 自以為勝券在握的人類去實施,再去封鎖也不遲,至少不打草驚蛇吧。
另外一個主流解釋是 羅輯當時已經把「水滴就是來殺我的」告訴了太多人,計劃容易暴露。首先我在討論第一個解釋時提出的靜觀其變 本就可以避免羅輯發現水滴真正的目的。 其次以智子的監控水平以及水滴的實力, 殺死那麼幾個人知情人應該沒有問題吧?
最後,小說就是小說,享受情節與人物即可,無需太較真,寫這些文字都是為了消磨而已,但是歡迎討論,來和我一起消磨時間:)
最後的最後,其實一切的一切都可以用三體人思維透明的屬性導致他們完全完全完全不會計謀,甚至連基本的信息不對等都一點也無法理解。 哎,但是和地球人幾百年的較量中,真的一點都沒學到嗎,甚至進行研究? 你們TMD至少可是能理解黑暗森林的種族啊!
《20.三體、愛因斯坦、單擺、大撕裂》一節中對單擺周期變化的解釋有誤:
實際上當單擺處在巨月和母星連線上相對的兩側時,巨月導致的潮汐力是相等的,都起著抵消母星引力的作用;當單擺處於垂直於連線的兩側時,潮汐力消失。
因此在母星自轉一周內,單擺擺動周期的變化是:長 — 短 — 長 — 短
看科幻小說,首先要接受作者的基本設定,不能用現在已經掌握的知識去質疑所謂的bug。科幻設定,是一部科幻小說的關鍵,在這個設定下,應該對情節走向有必然的影響。否則,就是一個失敗的設定或者說這本來就不是一部科幻小說。
當然,現在一些已經是『常識』的東西,而作者又沒有明確解釋的錯誤,才能算是bug。
其 實《三體》很多bug應該不算是致命的bug。雖然作者沒有仔細交代,但在整個設定體系裡面並不是不可解釋。這本書的格局設定太宏大了,以致於很多細節沒有很好的發揮。如果擴充到十本,該是多麼過癮的一個系列呀 。但現在這樣的《三體》不也正是它魅力所在嗎?反到是看老王的書,裡面有很多細節解釋像科普一樣,還有很多對主線情節沒有幫助的人物描寫和不可描述的描述,嘎嘎··········
歪樓,算是常識錯誤
「羅老師,你有沒有覺得它是從天外飛來的?」庄顏指著金字塔問。
「誰都有這種感覺,而且你看,它只有【三個面】。」羅輯說完最後那句就後悔了,他不願在現在談那個話題。
其實是四個?▂?
章北海「劫持」恆星級戰艦自然選擇號的時候,通過把飛船設置成遙控狀態,從而避開「前進四」對全艦船員深海狀態的檢測。
這個設計不符合邏輯,既然「前進四」的120G重力加速度那麼危險,那麼設置成遙控狀態,並且在遙控狀態下進入「前進四」,也需要有一個「檢測條件」才對,最起碼,設成遙控狀態首先要檢查艦船內部沒有人類生命跡象,這樣才符合設計邏輯
當然為了情節發展需要,這個設計不合理的問題也無需深究看了這麼多,沒有人不知道量子糾纏不能超光速傳遞信息?
EPR謬誤啊,一旦能超光速傳遞,相對論就完了。
至於現在的量子通訊,那是量子加密通訊,是傳統通訊基礎上的加密手段。
以三體文明的科技水平(在21世紀初期,三體艦隊的速度就能達到光速的10%)和Bug的生存能力(熱了可以脫水,冷了可以脫水,沒食物了可以脫水,脫水就能活300年),三體人需要的只是一個穩定的、帶有行星的恆星系。以地球的科技水平都已經發現符合條件的星系了,三體人完全可以直接派出星際艦隊去佔領這些星系。
三體人居然設立了那麼多監聽站等著發現其他文明,發現文明對於三體人完全沒有意義,你們的目標只是一個行星而已,難道不應該派出各種探測器去找行星嗎?那些星球對於地球人是環境惡劣了,但是對於三體人絕對可以算是天堂了。那麼多目標可以選,非要選一個有人居住的地球,結果生生把自己的老窩玩沒了。
以三體人的逆天的科技實力竟然不能主動發現僅僅四光年外的一顆恆星帶有一個環境適宜生存的行星,我簡直醉了。太陽肯定是距離他們最近的恆星之一。這麼重要的信息都不關注,還整天抱怨自己命苦啊,自己的太陽不給力啊,不是缺心眼是啥,要我說滅絕一億次都活該
推薦閱讀:
※小說《三體》中有表現出性別歧視的傾向嗎?
※《三體》作者劉慈欣在生活中是個怎樣的人?
※看了《盜墓筆記》後,你如何看待《三體》電影?
※聖母的反義詞是什麼?
※如何評價多媒體科幻舞台劇《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