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看點的前景如何?

新浪看點簡介:看點系新浪微博旗下網站,是基於微博好友關係的多媒體分發平台。在看點,你可以看新聞、聽音樂、賞大片,並與微博好友邊看邊聊。簡言之,看點是為你量身定做的個性化電視台。網址:http://www.kandian.com


不就是ACFAN嘛 又一門戶抄襲後的華麗版。。。


有看點,無亮點;有新意,無新知。
是一個門戶網站做出來的產品,除了做了內容整合之外,還看不到其它的作用。
是一個妥協出來的產品。


sina微博的衍生物。在現在新浪微博8000萬活躍用戶的基礎上,「看點」在短期應該會有一定影響力,ACFAN的用戶群畢竟不能和微博相抗衡。至於後續是否會有前景,還要看產品如何定位,產品營銷、運營的狀況,以及是否能及時挖出用戶的潛在需求和亮點功能。
對於「看點」,有幾方面可能會是挑戰:
1. 多人同時看Video,是否有人會有延遲。eg.看足球賽,將出現的情況是:一個人喊「唉,沒進!」,另一群人正在興緻勃勃的看射門片段,是否會掃興之極。影響用戶情緒;
2. 對於微博這樣的文字來說,信息更新的很快,但是對於視頻來說,網速是否能夠給力;
3. 如果在無線移動終端,流量問題如何解決;
4. 做視頻,最風險的方面就是淫*色*的傳播問題,以及版權問題,不知道會如何解決;
當然,「看點」也會給用戶帶來一些新的樂趣:
1. 對於情侶or熟人圈子,可以考慮建立一個獨立的影視包間,進行私密評論;
2. 通過網友對視頻的評論,可以直接跳至視頻中最有意思的片段;
3. 為自己量身定製節目單;
4. 後期是否會有在線塗鴉、剪輯、拼接,製作自己的個性化視頻的功能。然後share給好友or發布出來;
。。。。。。
-----------------------------------------------------------------------------------------------------------
後續補充:
#看點#的發展:
1. 針對傳統電視台節目觀眾,尤其是強互動的娛樂節目觀眾,能夠為他們提供流媒體互動體驗;
2.針對互聯網視頻受眾,特別是無聊消遣需求的視頻受眾,能為他們形成個性化的連續播放頻道;
3.未來的發展方向是成為一個挖掘流媒體媒介價值的平台,提供更方便互動的介面,讓任何一個開發者都可以基於此平台開發新的互動形式,而不是一家視頻網站


看點不適合看小視頻,但很適合直播類節目,可以和地方衛視合作。而且確實有潛在的商業模式。


1. 邊看邊聊是不是本身就是一個悖論?如果是你認為精彩的視頻,你一般會做什麼,全屏觀看,去電影院觀看?為什麼,因為精彩,本身就不希望被打擾,希望專註與你喜歡的視頻上。如果是不精彩的視頻呢?還聊什麼,有什麼好聊的?直接走人,或者聊聊視頻的不好?但這部分需求又有多少呢?
2. 和誰聊?聊什麼?到目前為止,你在現實生活中或者網路中和別人同步或者非同步聊天的有哪些場景?a類是關於視頻內容的深入解讀,個人覺得豆瓣做的不錯,方便大家非即時性的討論pk觀點;b類完全就是口水,像是春晚(本人有唯一一次聊天的情景是在春晚,建了一個qq聊天室大家對這春晚各種吐槽)這種即時的口水,看點可以滿足嗎?
3. 完全不看好看點!!!反而有點擔心起來新浪微博了,各種口水信息充斥著每個人的feed,各種信息同步·····煩死,煩死,煩死!!!


個人觀點:彈幕視頻模式不適合普通視頻網站。首先,要搞清楚什麼樣的人喜歡彈幕視頻?這個模式我最早見過的是日本的niconico,一個宅系視頻網站。後來國內出了ACFUN和BILIBILI這樣的克隆產品。這些產品的內容很大一部分還是由宅圈內的人貢獻。可以說,這套模式可能更能引起宅人的興趣。從彈幕的情況上看,有相當一部分屬於刷屏,嘴斗之類的。真正有用的,有趣的內容,能有一半都不錯了,就連吐槽都帶有相當的跟風和同質化的問題。不過宅人在用戶體驗上一般來說會表現出一些不同於普通人的特性,這和生活習慣和愛好都有關係。

但是非宅圈用戶會如何看待這個東西就要再研究一下了。一般來說,彈幕視頻在剛開始的時候的確能夠吸引不少人的興趣。畢竟到處飄的字幕還是很有新鮮感的。但是大量低質量的字幕帶來的信息過載,並且對視頻內容的干擾和遮蔽,都會妨礙用戶體驗。這一點上面很多朋友都提到了。除非能夠有一種較為智能化和高效化的彈幕管理方式,否則,「看點」不大可能長久的存在下去。


我看新浪看點沒勝算!

毫無疑問,新浪新聞、新浪博客、新浪微博,曾經為新浪這家老牌互聯網公司帶來了不少榮譽。新浪新聞轉載傳統媒體、網路媒體,采寫編輯原創新聞,以其速度快、信息權威而在PC端稱霸新聞類網路媒體。雖然騰訊、搜狐、網易、鳳凰、央視網長期以來對新聞這塊虎視眈眈,但新浪博客推出之後,內容領域又得到了擴張,很多明星紛紛入駐,草根博客足以燎原。

新浪微博的上線,進一步整合了互聯網信息,新浪通過與全網打通,不僅在「短內容」上擴展了信息內容,而且與其他網站形成連接,很多新聞、視頻網站的信息可以一鍵分享到新浪微博,使得新浪微博的社交價值得到了更大範圍的展現。而「weibo.com」域名的推出,則直接宣告了其他互聯網公司「微博」產品的失敗。就連在「微博」領域已經經營到第二的「騰訊微博」,也在隨後的產品策略中弱化「微博」的地位,而全力加強qq空間的建設,並把「微信」作為新媒體增長極的戰略重點。微信的負責人張小龍果然不負眾望,在幾個版本的更新之後,推出「微信公眾平台」這個產品,主張「再小的個體也有品牌」的理念,只允許入駐的平台主每日一發(媒體號可以多發、服務號則每月最多四發),這與微博容易造成信息冗餘的多頻次缺點形成天然對比。「少即是多」,微信平台的這一策略,發展了「朋友圈」,後來又在微群的帶動下,繁榮了「自媒體」行業。一度,是否擁有微信平台,成為自媒體人的標配,「微博」反而因種種原因而有所衰落,阿里巴巴的入股,不斷增加微博的商業元素,微博進一步衰落。

可見,在社交領域,微博在微信的衝擊下,越來越力不從心,而遠在美國的twitter也是如此。而在新聞領域,今日頭條的迅速崛起,則讓新浪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這家新媒體公司主打移動端,以其精密演算法使用戶「千人千面」而著稱,這套演算法完全以用戶興趣為核心,不生產內容,卻整合全網新聞信息,雖然初期受到被抓取網站的聯合抵制,但後期他們主動出擊解決合作問題,並大幅度拉已經成熟的自媒體人入駐,開通頭條號,以流量送補貼(廣告費),大大豐富了內容,日活躍量和安裝率得到井噴增長。

隨後,騰訊整合出企鵝媒體平台,試圖仿照頭條號,以騰訊新聞、天天快報、qq公眾平台和新聞插件為發布平台,以「芒種計劃」的巨量商業補貼為號角,吸引自媒體人入駐。隨之網易推出網易號,搜狐推出搜狐自媒體平台,360推出「北京時間」,阿里巴巴推動旗下UC瀏覽器打造UC號,一點資訊則進行全國巡迴路演,就連投資方鳳凰新聞也開始調整自媒體戰略。只有新浪,始終在觀望,而其新聞客戶端排名下降,新浪博客很多博友停更,新浪微博活躍度下降,似乎在孕育什麼。

終於,新浪推出了自媒體平台「新浪看點」。然而這一平台沒有克服以上諸家自媒體平台的不足,是一個半吊子產品。騰訊系之混亂,搜狐之吝嗇,頭條之風水輪流轉……諸家的缺點,新浪無一在體驗上有所補足。而審核複雜,頁面編輯之難用,流量吝嗇,補貼沒有,則讓入駐新浪看點的自媒體人涼透了心。

其實我以為,新浪看點(或曰新浪新聞)要想在諸強林立的新聞客戶端中彎道超車,完全沒必要邯鄲學步,而是需要下功夫整合旗下新聞、博客和微博的內容資源,輔以新浪號(不要叫新浪看點)吸引非新浪註冊用戶即可。

這個平台什麼樣?

我想應該有以下幾個部分組成:

1.新浪新聞:這部分仍然是原新浪網轉載、新浪編輯采寫的內容,內容權威、正式。但要引入興趣推薦機制,信息地位與自媒體等同,相信用戶會訂閱新浪頻道,偶爾對重要信息強制置頂,而這類手段不宜採用過多;

2.新浪博客:原本是作為新浪頻道的一個頁面存在的,並採用人工編輯推薦的機制。其實新浪博客天然就是自媒體,博主們天然就是自媒體人,如果詳加調查,你會發現很多在微信上開設平台的人,不過就是來自新浪博客、天涯論壇和各類論壇的寫手。新浪官方真該想想為什麼那麼多博主跳槽跑到微信平台去創作內容,還不是人家平台即好用粉絲忠誠,又有流量便於價值變現?何不把博主們直接變為新浪號的平台主,編輯頁面仍然是博客頁面,而流量上再給予引導,將博客內容與新浪自產新聞等同,引入興趣推薦機制。

3.新浪微博:今年聽聞微博將140字的字數限制打破,真是讓我吃了一驚,與其讓新浪微博變成一個大平台,不如發揮微博作為社交平台的優勢,而集中兵力打造媒體平台。微博的特點是快、直接,很多明星、名人隨時隨地就可以傳遞自己的信息。那麼為什麼,不把微博產生的內容作為新浪新聞客戶端的重要組成部分呢?

如果把新浪新聞、博客、微博的界限打破,而將興趣推薦機制引入其中,把打賞、流量變現的功能統一進來,何不是一個超級內容平台呢?對於博客、微博的博主來說,讓其領取一個「新浪號」,恐怕是更加便捷的方式,而設重重門檻,卻還想從微信平台挖人,實在在策略上有點小家子氣了。對既沒有博客又沒有微博的自媒體人來說,給與他們開設「新浪號」編輯工具,降低審核門檻,學學頭條給自媒體人帶來流量價值,進而以廣告費等形式帶來真金白銀,才是取勝之道。


新浪看點和新浪微博,新浪博客之間是什麼樣的關係?可以一鍵發布文章嗎?


邀請碼可以微博里私信我要 或者直接申請。


看點的布局還是挺大的,視頻內容的一個整合,不過目前亮點還不夠


聽說過布教用,欣賞用和保存用嗎?
這個彈幕視頻其實也差不多,因為是來自日本的niconico宅系視頻。
御宅們觀賞習慣是
第一次看不開彈幕。
第二次開。
以後的重複看的第三第四都開。
所以一開始彈幕視頻是定位為可以重複看的視頻。


新浪的用戶過於廣泛了,個人認為這種模式不適合太多人看的視頻。如果彈幕經常多到要讓人去屏蔽時,那麼這個模式也就失敗了。


ACFUN?
信息流將進一步渾濁。


用著還行,不過定位感覺吸引力不夠,抄襲成分太大,不夠創新。


其實就是新浪的內容整合而已,創新不夠,還有應該加大直播力度


如果像ACFUN和BILIBILI一樣有彈幕評論就好了~~
可否考慮互動式電視~~在觀眾看電視的時候可以用遙控器或其他輸入設備發表評論,評論可以在微博上同步,同時也能看到不同時刻其他觀眾的評論?還可以回復其他觀眾的評論。
比如,主持人在在主持節目的空閑發微博,微博可以通過設置顯示在屏幕中,觀眾不僅可以看到節目內容,還能與主持人互動,感覺很有趣不是嗎?


還是走「內容導向」的錯誤路線,輸出應用價值偏低。電驢的「口水」功能已經全面制霸「看點」
大家可以比較一下,唯一電驢口水不足的是沒有讓「口水」實時流動


如果與微博好友的邊看邊聊,我可以理解為現在的網路直播吧,上面一個大片,下面一堆看著的,時不時發個幾句話上去評一下,發一下嘮叨。如果這樣,看點只不過重新將場景定義一下而已。


很多人指出在播放短視頻上不具優勢,真是一針見血,個人覺得尚不完美的推出確實有些考慮不周。


推薦閱讀:

昨天看到新聞報道說六達網山寨知乎網,大家玩過六達網沒,對此有什麼看法?
網路上大家都說不會有人生二胎,但為什麼身邊的同學同事朋友很多都在生二胎或者準備生二胎?
什麼是中心化和去中心化?是否存在一個準確定義?對某款互聯網產品的用戶來說,用戶網路結構的中心化/去中心化有什麼重大意義?
玻璃心怎麼了?到處都看到嫌棄玻璃心的,玻璃心不好嗎?
如何看待「快遞員上門取件強吻女客戶被咬傷」新聞下的網民評論?

TAG:互聯網 | 社交網路 | 用戶體驗 | 新浪微博 | 互聯網產品 | 新浪看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