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評價陳志武的《金融的邏輯》?


這本書是發表在報章上的文章合集。通俗,有獨到觀點,但更像讀一篇網文,不像讀一本書,有較多重複的地方,沒有書的嚴謹體系與密集的知識沉澱,基本上就是圍繞兩個問題反覆說:1.什麼叫錢多,為什麼美國錢多;2.從金融角度解讀儒家文化的經濟功能。
    這兩個問題上會給人啟發,但實在是重複太多了,幾千字就可解決。作為金融學的介紹讀物不理想,作為書來讀不合格。
    書中有價值的觀點有:
    1.美國比別的國家有錢,是因為它有讓任何資產、任何未來收入流變成金融資本的資本化制度體系。不管是土地和資源,還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未來收入,都能變成現在可以流動的資本,以錢生錢。
    2.美國經濟是典型的借貸消費模式。早期的美國並不認可這種模式,基督教反對借貸消費,19世紀中,借貸消費被認為自我約束力差,道德意識缺乏——如此貪圖享樂,當下的錢用完了還不算,還要透支未來。20世紀初這種觀念發生了變化,1927年哥倫比亞大學經濟系主任寫出《分期付款銷售的經濟學》,成為標誌性的理念宣言。主要觀點有兩個:一,一般觀念認為借貸分為生產性借貸和消費性借貸,前者鼓勵,後者反對,但實際上兩者沒有截然區別,「消費就是生產」,一個人的消費開支不光是只出不進、不光是享受生活,它也是對人力資本進行投資,住好的房子、開好的車、穿的更體面,使他的精神更好、競爭力更強;二,調查顯示,借貸消費並沒使人墮落,相反,有了分期付款的壓力,自我的財務約束更強,更有上進心。
    3.傳統社會在缺乏法治和契約執行制度的情況下,如何避免違約風險、解決金融交易的信用問題?方法是以儒家秩序作為保證。儒家秩序的硬性基礎是自然血緣和家庭,「軟性」基礎是三綱五常價值體系。在血緣關係網、熟人社會中,違約會受到輿論譴責。家庭、家族有經濟互保、互助的功能,商業活動、金融交易的事務也多交由家族內部來處理。這也是古代法律重行政和刑法,輕商法和民法的原因,商事、民事由家族、宗族內部解決。事實上,傳統社會形成了許多隱性金融契約,比如養子防老,孝道文化有其經濟和社會保障色彩,上一輩的投資,在綱常體系下有比較確定的回報。還如人情往來,甲幫了乙,乙欠了「人情」,甲就有在必要時得到乙幫助的預期。以血緣和家族作為契約執行制度,這可能是現代經濟制度誕生前所能找到最好的形式。但是現代不適應了,如果不能以法治作為信用保證,沒有現代的契約執行制度,永遠不可能現代化。
    4.交稅是提醒公民權利、感受政府權力最具體的方式。
5.通過國債的上漲下跌,立即反映出市場對國家未來的定價。選舉不能每天舉行,選票不能每時每刻對政府進行監督,但證券市場對國家的評估、定價、監督卻是時時刻刻的。


自己看完這本書到現在已經過去好幾年了,書中好多細枝末節的東西其實自己已經不記得了,自認為不是我讀過的最好的書,內容有點零散,很多觀點我也不太認可,但這卻是對我思維對我價值觀影響最大的一本書。

核心觀點我總結為:

1、西方私有化的東西在中國都應該私有化,包括土地;

2、西方資本主義的崛起和資本血腥的原始積累關係不大;

3、儒家文化是阻礙中國金融進步的最重要原因;

4、現代金融對個人對國家財富增長的作用碾壓其它任何方式

但真正貫穿全文並讓我銘記到現在並對自己產生深刻觀點是:

在中國甚至在全世界來看,一個人真正要獲得天量財富完全依靠自己的雙手是幾乎不可能的,現代社會中勤勞樸實的做事,不懂得利用金融成為loser幾乎鐵定的事情。

當初在學校的時候就被這書的觀點給驚到了,覺得似乎有點太以偏概全了,但是隨著慢慢融入社會,隨著對自己的各路親戚的了解日益加深,這觀點又會一次次地浮現在腦海。

想想父母一輩子在一個工廠勤勤懇懇的打工,混得怎樣了呢?

想想同學中那些踏實穩重的,最後有幾個混得比做投機 金融好的?

想想那些手握雞湯的人,有幾個真正飛黃騰達了?

想想中國專心做製造業的有幾個拼得過投機的,有幾個一年賺的錢買得起一套房的?

辛辛苦苦大半輩子才上市的又有幾個能斗得過姚老闆的?


看看就好 別被洗腦 :)

此書讀完有種被洗腦的感覺。一方面它確實會刷新你的金融觀,一不小心還可能被刷新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讓你時不時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但是當我讀到2的時候,感覺越來越不對味,陳教授對於金融的作用的挖掘有其合理之處,也能從中窺見其不凡的智慧,但是明明是幾章就能闡明的思想,陳卻寫了兩本書
第二,其中關於金融解放個人的觀點初讀似乎論據充分,無可挑剔。但是後來想想,陳教授似乎言過其實了。貨幣化確實能讓個人從家族關係,宗教關係,政府權利中獲得很大程度的解放,現代社會個人相對於要依賴這些文化才能最大限度的存活下去的社會中要自由的多。但陳教授在此書中卻避開貨幣化的缺陷不談,這確是另一種程度上的不嚴謹。讓原本見仁見智的觀點變成了一種洗腦,一種吹噓。
貨幣化讓人從家族關係宗教關係政府權利解放後陷入到另一種束縛——錢的束縛。只要有錢就有權,有地位,就能輕而易舉的洗刷自己,包裝自己,你的家庭背景教育背景甚至你的外貌你的品格似乎都成為可有可無的點綴。貨幣化之後也能看見這個社會的功利化,同時也催生了拜金主義,「向錢看」,「金錢萬能」的腐朽文化。貨幣化也並非讓人與人的交往變得更為純粹。反而是多多少少都參雜著功利。而最大限度的貨幣化除了催生出「人力資本」「勞動資本」「要素資本」也使得「人際資本」成為可能。總之,本書論證的漏洞讓這本書大大貶值。


書不錯,不過吹捧無錫尚德太陽能跟江蘇熔盛重工就被打臉了。

經濟學家還是慎獨一點比較好。


作為一本書來說,沒啥邏輯。


中國自改革開放依以來,各個領域都不得平靜,人們說的尤其多的,其中之一便是金融。如果你要問金融是什麼,中國人大概首先想起股票、債券、房地產之類興起於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之物,無可厚非,伴隨著中國經濟的增長,股市、樓市等等都曾大起大落過,使人不得忘懷。


本書用平實易懂的語言,立足中國的實際情況,輔以國外的金融發展史,有粗有細的講述了中國的金融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論大局不看細節,本書的特點有以下幾點:


1. 作者深刻的分析了中國的特有文化對金融發展的深刻影響。作者尤其強調儒家文化對人們內心根深蒂固的影響所帶來的對金融發展的機遇和挑戰,比如,儒家文化強調三綱五常,這就為維護最高統治者的王權建立了一套社會規範,使人們形成「上下有別,長幼有序」的思想模式,於是產生了圍繞親屬和血緣關係而生的「隱性金融」,時至今日,依舊深刻的影響著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作者在此部分貫通古今,循因導果,從一個新的角度描繪了中國金融發展的軌跡。


2. 作者為了使讀者更好的理解金融的概念,全書貫穿著中國人的生活實景的描述,並且加以獨到的分析,令人對日常生活中的金融現象有了新的見解。比如,當下年輕人買房首款多為父母兄弟多年之積蓄,或許很多人已經對此現象習以為常乃至不以為然。作者從金融的角度,分析了這件事情對一個家庭毀滅性的影響,由此得出「隱性金融」的局限性和弊端,並且同正規的金融機構所能提供的服務(如按揭房貸)加以對比,使人們對原本習以為常的事情有了截然不同的看法。


3. 作者在書中不僅分析了當下金融發展情況,同時對中國古代的金融發展做了一定程度的描述和總結,並對古今加以對比和聯繫,正對應題目「邏輯」二字。比如,作者提到中國古代之「錢莊、票號」,分析了他們出現的必然性和局限性,以及前者對於如今中國金融現狀的影響。


4. 為何金融在中國的發展如此坎坷,作者通過對比分析中外社會、文化、制度等方面的差異,得出了一部分結論。比如,作者在書中談到,金融作為資本主義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與之相對應的是西方社會成熟的社會制度,其中包括法律、政治、意識形態等諸多方面,二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關係,如今中國只想取其一,無疑是白日做夢。


5. 作者結合08年金融危機對人們日常生活的巨大衝擊,提供另一個角度向讀者詮釋了一些常見的金融概念。比如,作者提到高利貸這一概念,在中國,人們總是站在道德的制高點譴責發放高利貸者,甚至認為這是天理不容的行為。然後,在作者看來,高利貸不過是「利率較高的貸款」,借貸者提前兌現未來現金流獲得應有的收益,而放貸者亦獲得應得之利潤,二者本著透明、自願的原則,本身就是一種雙贏。只是楊白勞,黃世仁的形象深入國人內心,使人們不能理性的理解這一行為也是情有可原。

6. 作為一個金融理論學者,作者立足本書的觀點,對中國金融業的發展提出了一部分自己的意見和建議。比如,作者提到,金融是一個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高等產物,是一把極其鋒利的雙刃劍,如果社會本身的發展程度(如政治制度、法律等方面的進一步改革)不足以揮動這把利刃,只會害人害己。


總的來說,此書用適當的篇幅,使讀者對於金融的概念,金融對我國古今的影響,金融在中國的特殊性和未來的機遇和挑戰加以自己的陳述和分析,以小見大,生活氣息濃重,值得一看。


與這本書相遇的起因是當時專業課老師,希望可以增加/培養我們對金融的興趣,然後列了一個書單,希望大家有興趣可以看看。
當時,書單中有本叫《世界是部金融史》的,本準備了解一下金融發展史,看看這本,結果很是不巧,圖書館的這本藏書全部被借走,遂沒借成。
因為比較喜歡邏輯性的事物,想著了解了解金融中蘊含著什麼邏輯,也是不錯,就借了這本。
還記得沒看前的感受:哇,書名叫《金融的邏輯》呢,邏輯是我感興趣的,滿滿的期待。然而==
——————————————————————————————————
不過,考慮到此書的定位,作為一本金融類暢銷書,寫成這樣,其實還算是可以了。

優點:
1. 書中對一些專有名詞的解釋,較之教科書專業學術化語言的定義,還是挺通俗易懂的,也稍微有些趣味性。
(比如書中對「貨幣、資本、財富」的解釋及三者的區別,講述地就清晰易懂。)

2. 書中給我們呈現了一些分析問題的不同視角,相較於此書出版前的書,有些視角還是有新穎之處的。
(對於提出看待問題的不同視角,這點我還是很讚賞的~)
例如:
此前的很多書,將西方的興起歸結於掠奪的大量金銀帶來的源動力,而筆者的觀點是西方的興起在於資本化。

另外,筆者將儒家文化中「三綱五常」、「孝道」與「金融」聯繫起來,提出正是這種文化背景制約了中國金融的發展;同時從金融的角度順便解釋了為什麼古代中國會出現「四世同堂」、「多子多福」這樣的觀念。
(記得當時,看到筆者提出的「養兒防老:子女及人格化了的保險品、信貸品和養老投資產品」這個觀點時,覺得耳目一新,此前從未聽過這樣的新奇觀點與視角,有種恍然的感覺。原來,基於當時的社會背景,當子女是實現時間價值轉移的最主要方式時,農民想要規避未來風險、年老後得到更好的贍養,那自然只能多生兒子,先滿足數量,再考慮質量)

缺點:
本書的缺點很明顯,讓我覺得很致命。
不得不說書名叫做《金融的邏輯》真是有些打臉。
全書真的在邏輯上欠缺,越是看到後來越有種想要棄書的感覺,筆者想要從「資本化、金融、金融危機、股市、文化」這五個角度闡明邏輯關係的出發點與角度的選取其實都很不錯,但問題是內容編排、語言觀點上反反覆復,大量重複,十分影響閱讀感受。
(突然想到,反覆倒是有一個好處,可以加深印象,就像背單詞,反覆反覆,葯不能停233)
——————————————————————————————————
書看完後,我很快就將之歸還圖書館了,也沒有想要續借看二遍的想法。
不過要說起來,確實也有幾點引發了我的一些思考,大致有以下幾點:

1. 我發現我以往對「借貸消費」的認知存在偏見。年輕時確實是消費需求高而缺錢,相對年老時沒太多消費需求而不缺錢。而「借貸消費」可以將一輩子不同時期的收入流做更好的安排,年輕時做些自我投資對今後是有利的。不過關於自我投資的項目還需篩選、理性選擇,考量機會成本。

2. 觀美國富有,主要在於其有自由的證券化、資本化體系制度,再觀中國,想要更好更發展金融,必定是要鼓勵金融創新,而對比當下中國,實際上並沒有放鬆對金融的監管(16年底出台的對「險資」監管文件、今年年初對互聯網借貸平台加強監管),雖然這些監管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對投資者有保護作用,但也確實抑制了金融創新,看看去年興起的互聯網金融,P2P,現在很多家退出了市場。期待著金融創新,但實際卻效果不大。
不過不得不感嘆,金融創新vs金融監管,其中的度如何把握、如何構建出一個好監管體系制度,真是個極難的問題。

3. 關於規避未來風險的問題,隨著金融技術、產品的發展,我現在愈發覺得,保險行業很有發展前景,因為人們對保險的需求會隨著經濟水平的提升而增加,至少我現在,開始意識到了保單的重要性,也許,我需要去主動了解了解保險的一下基本知識了。

4.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以前我對於「高利貸」的認知是:認為「高利貸」是個和「剝削」相同的概念,而放貸者都是剝削階級,都是惡者。而本書對「高利貸與民間金融」的敘述,刷新了我對高利貸的認知。
現在回憶前段時間引發社會熱議的「殺死辱母者」事件中,涉及到的「高利貸」與「地下黑幫暴力」,實際一定程度上有著「金融管制(禁止民間金融)」的推動。
政府部門在禁止民間金融之後卻沒有更好的方法解決人們的資金需求問題,於是當人們有借貸需求,在沒有更好的途徑之後,無奈選擇「高利貸」,這種「禁止民間金融」的做法,一定程度上促使「高利貸」利率居於一個很高的程度;而在民間借貸被禁止的情況下,若借貸雙方發生債務糾紛,自然不能去法院解決,只能找地下黑幫私了,這也一定程度上為地下黑幫暴力的發展提供了推動力。
所以,也許真正降低高利貸利率的方法,不是一味的禁止,打倒放貸者,或許可以表彰他們放貸的行為是種對社會的貢獻(把自己富餘的錢拿出來借給需求錢的人之類的233),從而鼓勵更多的人加入放貸者的行列,借貸市場上的資金供給增加了,借款利率自然會下降。
所以放鬆金融管制,鼓勵金融創新,當有了更好的金融借貸產品,我想這種我們意識形態上認為等同於「剝削」的「高利貸」應該就會自然而然被淘汰,退出市場了。

————————————————————————————————————
父親常跟我說,看書要少點功利主義,有興趣就讀;如果一本書能有哪怕幾句話、幾個觀點能引發你的思考,這本書就是有價值的。
然而,對於這部書因為邏輯欠缺造成的不佳閱讀感官,我內心還是一百個想吐槽:明明幾千字,或者保守估計加上事例等等,5萬字以內就可以闡明清楚的內容,筆者硬是生生用了十幾萬字,做了大於2倍的額外功,啊啊啊啊!(而且,當時因為珍藏版的封面製作比普通版更好看,於是借了更厚的珍藏版。真是個錯誤的決定==。)

另外,對於這本書,我的總體評價是:有興趣的話,借來看看作為消遣的讀物,看看同樣問題別的視角分析,還是不錯的。其他的話,反正我沒有買這本書的想法(攤手~)


看完整本書的感覺就是作者各種在說,我國各種不好,各種腐敗。傳統的家庭是一種人格化保險的載體,三綱五常是這種剝削是的實現形式·····美國怎麼好,怎麼自由,我們只有改變了政治體制,把國有銀行分給平民balabalba···整個在吹捧美國,打壓中國,洗白美國,把中國黑得一無是處。我不覺得分析有多有有力,儘是一些極端的事例,偏頗的分析,讓人感覺作者被洗腦了,美國現在也不儘是被大銀行家,大金融家控制的嗎?所謂的民主就是代表各大利益集團的候選人爭來爭去,最後爆出一堆醜聞?西方資本主義的崛起真的就是金閃閃的金融在起作用,那麼多被擄掠的非洲勞工,那麼多在帝國主義侵略下死去的生命真的就是無關緊要嗎?作為一個中國人,哦,不,我懷疑現在作者是否還是一個中國人,你對得起過去一兩百年的侵略戰爭死去祖先不?而且我看了作者的履歷和微博,基本上作者的所有獎多事西方頒的,微博上全是在痛斥政治體制的,我不相信這樣一個完全西化 了的的經濟學家,不知道這樣的書為什麼還能出版?


陳志武給我的感覺是一個嘩眾取寵的經濟學人,遠未成經濟學家。


這類問題始終讓我覺得是什麼人想約一篇評論稿但又不想付稿費。


看了一點,前面看的時候還覺得行,看到後面就懷疑是不是別人代寫的,自己寫的書,不可能會有這麼多重複,這是湊字數的情況,一個有金融知識的人邏輯能力不可能這樣。懷疑是別人代寫的,這本書的專業性也不怎麼樣,內容平實,一個民間寫手,做足資料,署名作者的人給點參考意見,就能寫出這本書。


很不喜歡。。。概念不清,沒有邏輯,言辭不嚴謹,想不明白為什麼豆瓣能有8分。。。


中西方對金融態度的差異,包括金融市場的發展,政府的參與度,和歷史、文化、政體以及統治階級的權力及佔有的資源有很大關係。《文明》是一個很有意思的遊戲系列,《文明6》里有一句話,告訴玩家,一個政權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採用不同的政體,對經濟、文化、軍事實力都有很大的影響。(推薦作者也去玩文明啊,肯定深有體會)


1.歷史上,中國的統治階層擁有比西方更集中的權力,中國歷史上沒有出現過統治階層向百姓或部分商人借錢的例子,從而政府向來不用看百姓的臉色行事(民主?呵呵)。商人階層地位不高。儒家文化里,交易大多在有血緣關係的家族裡進行,親緣關係可有效降低違約的概率,從而降低交易成本(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古代人們更傾向於擁有更大的家族)。另一方面,人們選擇與有親緣關係的人交易,而不是建立有效的市場監督機制和法律體系,反過來又抑制了大範圍經商的可能性。商人階層從未強大到可以影響立法或者限制君主權威(對比英國君主被迫接受建立議會),也沒能形成有利於保護自己財產權的法律(例如合同法,物權法)。農業為主的社會有金融需求,但是金融需求不如殖民時期的西方發達(想想殖民時期航海家出海需要巨額資金支持,也承受很高風險,這類活動在同時期的中國卻沒有廣泛存在)。

2.直至清末清朝被西方國家用炮火打開國門,中華文化並沒有受到過巨大的挑戰。漢人的儒家文化,因為對統治階層有利,得以代代相傳。


3.儒家文化在某個階段是適合社會發展的,它將家庭,社會,君臣關係做了明確的定義,每個人在社會中有了明確的責任。有些責任甚至是有違人自私自利的本性,而具有社會責任。從風險角度來講,人生老年後的養老和疾病風險,通過儒家的孝得以緩解。


4. 現代金融發展,金融產品豐富,各類保險產品,及年金可以有效解決養老疾病問題。這個問題已經不需要用道德約束來解決,父母子女之間的關係可以變成更純粹的感情關係。


不懂金融,剛開始看這本書,今天看到這裡時有點兒暈:假設所得稅是20%,政府公債利息永為5%。百姓投資回報率6%。如果少向百姓收1萬元稅,那麼百姓把這1萬投資,第一年得600元稅前回報,120元交稅,剩480元加本金1萬元重新投資;第二年得628.8元稅前回報,125.76元交稅,剩503.04元加本金1萬元再投資;以此類推,百姓的財富越滾越大,政府的稅收也按每年4.8%的速度增長,政府得到一個永久的稅收流,這個稅收流的總折現值為6萬元(以政府公債利息5%作為折現率)。問題:1、稅收的年增長率為4.8%這不可能吧,從第三年開始就遠達不到了呀?2、這裡的「稅收流的總折現值為6萬元」是如何計算得出的?


陳志武《金融的邏輯》是一本很棒的書。做為預言中國經濟進入結構性衰敗(原因:投資剛性化、內需不足、制度不匹配)的經濟學家之一。陳志武在本書中通過解釋財富、貨幣、資本的關係,有兩大結論:資本化是推動國家發展的重要前提,無論是英國、美國,還是未來的中國;資本化衝擊了中國傳統人情社會;要資本化必須有契約精神、制度化保護私人財富,使之資本化。


1、大談歷史(扯儒家),沒有創見,太水!!!
2、14章大段內容抄襲自《華爾街》
3、部分觀點很「美分」


金融的邏輯就是讓你個人在現在可以花大家的,過去+現在+未來的錢;你不這麼干,你的錢就比別人少,就干不過別人;干不過別人你就沒有未來了。


由此,金融會衍生出:證券化,法律監管,自由經濟,衍生品,經濟危機,政府干預等一系列問題。


陳志武書有的長了,撤了很多不相干的事情。前半是普及,後半是講故事。


贊同前面幾位講的,書是文章合集,所以連貫性和邏輯性弱了很多,但有很多觀點都引人深思
1)財富、貨幣、通貨幾個概念的解釋很清楚
2)從金融的角度理解儒家文化
3)股市那一塊寫了證監會管理指數而不是防範市場風險
整體感覺分析政策方面也是用了微觀金融的分析思路,但有些地方,比如高利貸和民間金融似乎不是很嚴謹


我寫的是讀後感;我表達不好,想法沒能寫清楚,還有很多邏輯上的問題,望指正呢;想說但沒說完全的軟文。


此書基本上看完了,總的來說,對我固有的觀念衝擊很大,然後帶入我的生活,大體講幾點我的感受。

我是對政治經濟一竅不通,對於「股票」、「銀行借貸」、「民間借貸」、「按揭貸款」等等經濟上的名詞完全不知道,看了這本書,對現在的金融界算是有一個模模糊糊的概念了。我爸爸時常教育我,「掙多少,花多少」,他從來不貸款買東西,全部一次性付款,我也大概跟著他的步伐走了,因為我覺他說得還挺有道理,掙多少花多少嘛,無法反駁。我在這個觀念中活了很久,因為父母對我自立能力是很看重的,對我的生活費管理很嚴,我為了想得到一些無法一次性支付的東西,曾經存錢14個月,購得一個1400多的小音箱。其實當時看中的音響不過800,但是當我存夠了錢,它又出了新品,為了得到新品,我又苦苦存了4個月。即使存錢的過程很艱辛,也從沒有想過要「貸款」,畢竟爸媽可以為我提供零息「貸款」這樣一個平台。大一下學期買了這個音響,還想要個耳機,價格便宜一些,不到750,滿足了可以使用「螞蟻花唄」條件,抱著試一試的心態,選擇「6期免息」項目,開始了半年的還款之旅,每個月約125元,16年的12月是第6個月。這是第一次貸款的經歷。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問一直「量入為出」的爸爸,如果當時你為買一款超出你現在存款數額的車而選擇了一種你能輕鬆應付的貸款方式,你會覺得工作起來有更動力么,他回答,如果是在我能力範圍之內的貸款,當然會有工作動力,我回答,我說的就是在「你能力範圍之內的」貸款。

相反的是,這本書教會我,必要之時、衡量利弊,可以或者務必要貸款買東西。目的有且只有一個:效益最大化。從此,我跟爸媽借錢、好朋友借錢,變得很平常了(當然都在我能償還的範圍之內),「畢竟不要利息,趁現在、快活呀」我這樣想。這裡我要說明的是,我並沒有用借款來創造價值,只是狠狠地體驗了一把在計劃之前那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的心情。經未來財富變現,對於現在我來說沒有創造任何有形財富,但是,滿足我的需求,先一步提高我的生活效率,即,我現在立刻馬上需要一台電腦工作或者用來娛樂,提高生活效率,我可以先得到產品再分期一年付款,這就比不貸款更早提高了我的效率,雖然在作者看來這不算是「創造價值」,但是對我來說,節約時間、提高效率,就是在為自己創造小財富。(等我學好了金融,和經歷了很多事兒再去拿錢生錢的事兒。)能給我帶來新的觀念和思想,從這個方面來說,陳志武老師的這部作品還是很值得推薦的,可是我越往後讀越覺得迷糊,感覺他一直在重複,還以為自己的邏輯能力又下降了,幾次都倒回去看以前的內容,發現都大差不差,每一章基本都在沿用前一章的內容,僅僅只是換了個說法。從「金融」的起點,到快速發展及其契機,再到近代的鴉片戰爭,最後是說現代的融資成功的典型例子。我也網上查了查,有人作此評論(來自《知乎》中《你如何評價陳志武的&<金融的邏輯&>》):「這本書是發表在報章上的文章集合。通俗,沒有得到的觀點,但更像是一篇網文,不像是一本書,有較多重複地方,沒有書的嚴謹體系與密集的知識沉澱……」這也就回答了,為什麼我讀的時候會產生思維邏輯混亂的感覺了。這便是我「基本」讀完這本書的原因,挑挑揀揀讀了有五分之四,沒有全部讀下,也算是學以致用吧:效益最大,重複的話只能做廢話忽略。

針對本書的序言的四和五小節、第二章《為什麼中國人錢多了許多人並不感到富有》和整個第二部分《金融的邏輯》以及後來第二十一章中的一小節《為什麼中國歷史上沒有發展證券金融》,聯繫現代的什麼「十大孝子」「十大感動中國人物」什麼什麼的,即將同在人間的「情」與「利」聯繫起來(我只能用淺顯的話說),我想說一說我的想法。依然要聯繫我的生活實際。

注意到「人情」和「己利」大概是在高二的時候,深刻體會的在高三時。高三時間緊得要命,對別人提出請我幫忙這樣一件事兒,我一方面想幫助別人,獲得別人感謝與稱讚,以此提高自己的存在感,當然也因為不怎麼好意思拒絕,另一方面也不想浪費自己的學習時間。「既想又不想」這一矛盾心態誕生了,因為要頻繁面對這種事兒,不能總是因為想「到底要不要做」而浪費了時間,於是,我就為此「創造」了一套自己的評判方法:如果幫助別人獲得的比用幫別人這段時間學習的獲得的東西多的話,我就選擇幫助別人。這是我第一次拿幫助別人獲得的「無形之物」無法度量,於己是一種快樂的情感,於他是一種感激的情感與我學習獲得的「有形之物」表現在成績,即知識啊寫出的題做完的功課等相比較。產生這一評判方法的依據,就是我當時沒能意識到的:效益最大化。就這一點可以粗糙、大體推出,所謂「金融」就是出自於生物趨利避害本能的,在現代稱為經濟方面的一種表現。注意,一定要是在經濟方面,在高中生物必修里,「趨利避害」表現為生物的應激反應,而在我學習的本科法律里,犯罪心理學則把「趨利避害」描述為「每個人都是犯罪的潛在者」。讀了這本書,我對實事物的看法又多了一種角度,比如說我覺得即使是「桃園三結義」也儘是利己的成分;在易中天大師的《女皇武則天》中有這樣一句話:「首先,皇帝和昭儀發現,朝臣並非一邊倒,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文中雖是暗指李義府,在這裡就先斷章取義的解釋一下吧:將「賞」與「風險」相比,當前者大於後者時,就會有「勇夫」出現。

進一步思考「人情」與「己利」,是大一的時候,我問了一個在很多人看來無聊無用卻又不能說出個所以然的問題:為什麼我們要贍養父母?大部分人都會講:爸媽給我生命,哺育我長大,就演算法律不規定,我也會把他們養老送終云云。我繼續問他們,既然父母待我們不薄,為什麼依然有很多人做不孝子呢?因為我問的都是同齡人,他們都回答了「因為他們不好」「他們是敗類」之類的,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很早就說服過自己過(就是我給了自己一個自己認可的理由,即我把自己說服了),這些所謂的「不孝子」之所以成為不孝子是因為他們本身的家庭教育問題,畢竟沒有一個人出生的時候就會是個「不孝子」,一定是通過後天習得的這毫無疑問,那麼又有問題了,為什麼現而今社會上的不孝子及刷新道德底線的事越來越多,以至於政府開始舉行各種各樣的道德拯救活動,評選各個級別的「十大孝子」各個級別的「感動人物」呢?這不正說明了,現在的父母教育出現了很大的問題,既然根源在父母,那為何只說孩子不孝的事,而不責怪父母教的不好呢?實際上社會在突飛猛進的進步,人的素質也在進步,做父母人的思想水平在提高,按理說父母的教育會越來越好,「不孝子」會越來越少,可事實相反呀。還有的就是,人們心中認為的或者說相對意義上的第一個不孝子又是怎麼產生的呢?在本書中提到的,因為社會的三綱五常束縛,抑制了「不孝子」的出現,其實僅僅是表面上的無法表現「不孝」,不是滿懷孝意的孝敬多得是。弒父篡位成功的不在少數,在這些人衡量「情」與「利」的時候,顯然後者大於前者,稱王稱霸後,沒人敢說自己是不孝子,存在的風險就是,如果刺殺沒有成功,將會顏面盡失,背負千古罵名……不是現在不孝之子越來越多,只能說不孝這一表現,越來越敢被體現出來,說是社會對不孝行為的包容度變高了也不為過,三綱五常的道德「枷鎖」正在鬆懈趨於消失,「不孝」跟父母的教育有關,但還有「趨利避害」這種本能在作祟,這是「己利」的表現。人類跟動物比起來是有道德來束縛的,有時當你在人類社會體現一種動物趨利避害的本能時,道德就會來說事兒:你這樣做應該被譴責,於是「不孝子」就被批鬥了。需要說明的是,老師在書中的主要觀點是:「所謂『孝道』的意義亦即如此。通過強化對後代的儒家文化教育,使家庭和家族成為大家都能信得過的經濟交易與情感交易中心……提升一代接一代的生存概率,增加成員的『歸屬感』等精神價值。」是從正面說明,「孝道」對金融的壓制,我則是從「不孝」說明,金融對於反「孝道」的催化。


由「孝與不孝」引發的思考經由我的闡述可能偏了「金融」題,但是正是因為看了陳志武老師的書,我才能想到的,所以姑且還算是「讀後感」的內容吧。那我繼續:「孝與不孝」跟「金融」有什麼聯繫么?老師的書中寫的很清楚:「在儒家『孝道』體系下,人更多是作為投資、保險、信貸交易的載體存在,人首先是經濟工具,而人性價值、個人權利和個人自由被犧牲太多。」正因如此,很多時候「不孝」只是個人在為自己著想而不顧及「人情」,並且「一個人可以因『不孝』而被處死,等於說人存在的唯一價值就是金融交易的載體,就是他的金融工具作用,就是體現『養子防老』,不承認金融交易載體的人權」,社會容忍「養兒防老」,卻不能允許年輕人自己為自己拼搏,而不認可「不孝子」的存在。如今社會正在向高效發展,人們不斷甩開絆腳石,不斷提高效率,網購得到快速發展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 本書某些方面為「不孝子」辯白了一下,並不否認社會有真正的人渣存在。

【有話要說:我知道在「孝與不孝」我沒有闡述好……我儘力了我感到很混亂。不妥的地方我會繼續修正。】


我記得小學課本有一課教授的內容,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明要做飯,需要準備餐具3分鐘,洗菜5分鐘,切菜5分鐘,蒸米25分鐘,炒菜15分鐘,小明怎麼做才能用時最短?最短用時多少?當時的我不明所以,為什麼數學要教授這樣的課?這種東西明明不是數學呢。現在我的想來,數學是工具,為各個學科服務,而那一課,便是我最早接觸「金融」的時候。

多謝你花時間來看我的文章。


生動有趣易懂,能給知識,給啟發,是好書!我們只需要這樣傳遞知識和啟發思考的書,我們不需要不管談什麼話題,都轉到政治、道德教訓、罵街的書,也不需要那樣的"磚"家。


今天很榮幸給大家分享我的讀書心得,我要推薦的書是陳志武教授的《金融的邏輯》,之所以推薦這本書,是因為這本書回答了我的一些生活中思考的困惑,給了我新的啟迪,總體上說,就是三大思想上的衝擊。
第一個衝擊是關於價值理論的,陳志武在書中談到了他剛接觸金融學的一個疑惑,他說:一件東西、一種經濟活動的價值由什麼決定?交易行為本身是否創造價值?按照我們從中學、大學政治經濟學中學到的勞動價值論來理解,一件物品有它的固有價值,即,其生產所要花的時間乘以社會單位勞動時間的成本。也就是說,只有勞動創造價值,交易不創造價值。後來,他在《金融經濟學》課上,明白了,任何東西不存在什麼「固有價值」,只存在相對價值。也就是,只有相對於人的效用而言,才有價值這回事。東西或證券的價值取決於它能否讓個人的效用提高,包括消費效用、財富效用、主觀幸福或滿足感。這等於說,即使要花百億元投資、十萬勞動力一年的時間才能建好的漂亮形象大樓,如果沒有任何人或機構要用它,那麼,那棟樓也會一文不值;花費再多的機器設備,如果沒有人要,也一文不值;再怎麼費苦力做成的衣服,如果沒有人願意出價錢買,那只是一堆廢布。
即使一樣東西沒有花多少投資或者多少勞動時間,它的價值照樣可以很高。最具體的例子是像百度、騰訊、這樣的公司,這些公司都只有不到十年的歷史,而且都是由幾十人創辦起來,也沒有自己的高樓大廈(至少到幾年前沒有),但市值都是幾十億美元,不僅遠高於其實際投入的資金和時間成本,而且比那些投資花費巨大、擁有眾多廠房設備與高樓大廈、經營運作了幾十年的寶鋼、一汽等,更值錢。
這又讓我想到了小米公司和鎚子公司,一個是因為突破了傳統的銷售模式而盈利,另一個是通過情懷賺錢,據說小米公司的市值達到了40億美元,2015年時候甚至一度達到450億美元,公司這麼大的價值是通過什麼取得了呢?這本書告訴我,是因為價值取決於這些公司能帶來的效用,或者說收益,而不取決於其建設成本,跟建設所需的勞動時間關係不大;換言之,價值由未來的收益而定,不是由過去的成本決定。原來情懷也是價值啊!
總而言之,就是一句話:效用決定價值,而不是勞動成本決定價值,這對於理解金融的邏輯極為重要。
第二個衝擊是關於對中國傳統文化如何去理解的。在看這本書之前,我一直有兩個疑惑。第一個是,我有個在廣東的親戚告訴我說,他們南方宗族宗祠觀念極強,這就讓我有所疑惑,為什麼近代沿海地區的宗族發達程度是最高的,而中原等內地卻很低呢?第二個問題就是,有時候我就想,儒家文化為什麼會在中國出現?儒家文化中倡導的「三綱五常」是對是錯?(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仁、義、禮、智、信。)
後來讀到了這本書,給我以一種用金融經濟的眼光看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途徑和選擇。在理解這個問題之前,陳志武教授首先明確,文化顯然不是一成不變的,比如,今天的中華文化跟漢朝的漢人文化、唐朝的唐人文化、宋朝明朝的中國文化、甚至民國時期的華人文化都不一樣,文化內涵必然是因某種需要而生,同樣會因為某種不需要而死。
然後陳志武教授從金融經濟學的角度反思了中國傳統儒家「三綱五常」中的「三綱」以及相關的「五倫」社會秩序。家文化是各種文化的核心,也是儒家跟其它文化的核心差別的體現。在現代文明之前,幾乎所有的農業社會都有立足於血緣的文化和社會秩序,儒家文化也不例外。血緣關係是一種個人出生之前無法選擇的關係,出生在哪家、是誰的兒子、誰的兄弟姐妹、誰的父母、誰的爺爺奶奶等等,這些都不是你能挑選的,也是你一輩子不能改變的。這種穩定和不可選擇性,對於還沒有外部非人格化法治體系的傳統社會來說,是最有利於建立並維護誠信的基礎,血緣關係的永恆即是信用。所以,儒家的「孝道」是一種基於血緣的跨時間、跨空間人際利益交換安排,而「三綱五常」所規範的「名分等級」秩序則是支持這種交易體系的文化制度保障。
再來看看我之前的疑惑,陳志武教授解釋道:沿海地區由於比較早的介入對外貿易,經濟比較發達,很早就出現了融資以及規避經濟風險的需求。但是,以前外部資本市場和金融市場又沒有(甚至到今天也不發達),因此他們都轉向家族內部的金融市場,到家族內部找資金,這就促使其家族結構的發展。這個過程長此以往下去,其結果是不僅沿海地區的經濟遠勝於內地,而且其家族結構也更發達。
這讓我理解也讓我從另一個角度反思儒家的這種文化,我明白在儒家「孝道」體系下,人更多是作為投資、保險、信貸交易的載體存在,人首先是經濟工具,而人性價值、個人權利和個人自由被犧牲太多。一個人可以因為「不孝」而處死,等於說人存在的唯一價值就是金融交易的載體,就是他的金融工具作用,就是體現「養子防老」,不承認超越金融交易載體的人權。
可以說,陳志武教授的觀點突破常規,從金融交易載體的角度理解了人性的善與惡,讓我對家庭的觀念衝擊很大。我更加堅定,家庭的功能重點定義在情感交流、精神世界上,家應該是情感的天地,是精神上的安身立命,而不是利益交換場。
第三個衝擊是關於國家治理戰略的。再談讀這本書之前,我還是有兩個疑惑,第一個就是我們很多年前就在新聞里聽說,中國買了美國多少國債,中國錢多的花不出去,美國負債纍纍的新聞。可是美國依然是世界第一大強國,發展的依然很好,這是為什麼呢?第二個就是我們知道全國的房價都在上漲,今年赤峰的房價同比每平米就增長了1000多元,那麼相對應的市場上流通的錢和存在銀行的錢怎麼來應對這些價值的增長呢?學過金融學的人知道,我們的廣義貨幣M2是不斷增長的,剛才我查了下,今年3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159.96萬億元,而2016年全國GDP才74.4萬億元,M2餘額是GDP的兩倍還要多,為什麼我們國家沒有發生系統性的通貨膨脹呢?市場真的需要這麼多錢嗎?我們知道,房子的話,衣服的話,購買需求都是有限的。那多出的那部分錢去哪了呢?
後來讀了陳志武教授的《金融的邏輯》,對這兩個問題有了清晰的答案。
對第一個問題,陳志武教授在書中分析了美國立國和金融的關係,他指出,今天的美國雖然負債全球第一卻是最強大的國家,美國立國之初就是靠負債倖存下來,之後不斷利用債券市場透支未來,而且還透支越來越多,可是其國力卻越來越強。為美國第一任財政部長的亞歷山大·漢密爾頓先將法國貸款做抵押,立即通過再貸款得到救命錢,讓獨立軍維繫到整整一年多。最終,在法國海軍的支持下,大陸軍於1781年9月在南方港口城市約克鎮打贏關鍵一戰,從此扭轉獨立戰爭的局面,迫使英國於1783年9月簽署《巴黎條約》,承認美國獨立。一個年輕國家就這樣靠舉債倖存下來。
獨立戰爭勝利後,但是,建國的挑戰卻剛開始。如果說今天的全球金融危機是因美國聯邦政府、地方政府、企業、家庭寫「借條」太多,因債務泛濫而產生的,那麼,1783年時的美國貨幣、「借條」、債券種類並沒少多少,僅各類戰爭債、州政府債、社區債所用到的支付貨幣就五花八門,有以「老大陸幣」、以「新大陸幣」、以墨西哥銀元、以西班牙銀元、英鎊,有的債券乾脆就沒註明以什麼貨幣支付。整個金融市場一片混亂,許多債券的價格不到其面值的10%,基本沒人問津,商品市場也沒有秩序。當時的美國有三種選擇,第一種就是印鈔,增加貨幣投放量。第二種是加稅。第三種就是發行國債,向民間借錢。那麼當時的美國採取的那種措施呢?讓我們來看看。
第一屆大陸會議考慮過在各州徵稅,但是,怎麼能在當時美國的十三州徵稅呢?美國獨立的起因就是由於英國對他們徵稅失控,這一背景決定了美國獨立戰爭以及之後政府的開支不能靠大規模加稅來彌補,試想:如果新成立的政府也要大量徵稅,那為什麼還要獨立?
如果鈔票太多導致通貨膨脹,大陸會議政府可以強行禁止民間漲價!——這種偏好很好理解,如果開動印鈔機就能有錢花,誰還去發債券融資?這種一邊印紙幣、一邊禁止漲價的做法,短期效果還可以,只是長期難以持續。所以最後的途徑只剩下發行債券,渡過難關。
當時以美國金融之父漢密爾頓為代表的一派認為,新的政府之前留下這麼多的債不可能、也不應該一次付完,而是通過政府持續徵稅、按季度付利息,將這些債券和票據長期延續下去。這樣做的效果是,讓這些債權所代表的是獲取未來定期的固定收入流的權利,讓它們成為金融投資資產,也就是讓債權成為流動起來的資本。 在莫里斯看來,第一,為了每季度付利息,聯邦政府必須在各州徵稅,沒有任何東西比經常性的稅賦更能將各州凝聚在一起,築起一個團結一心的新合眾國;第二,稅賦能提醒每位公民,要關心國家公共事務、關心政治,因為這涉及他們自己的切身利益;第三,債務一方面是負面的負擔,是不好的,但另一面代表的則是「信用」,代表著流動的價值(未來收入流的價值),所以,如果不付完這些公債,社會中的流動性不是更多、更有利於經濟增長了嗎?保留這些公債反而更有益。
美國金融之父漢密爾頓的創舉的意義也在於,他讓這三隻債券成為反映美國未來前景的晴雨表,債券價格就是市場對美國未來的定價。—— 漢密爾頓之兌現過去所有戰爭債的承諾,振奮了市場對美國未來的信心,使這些債券價格隨即猛漲,為更多的政府融資廣開財路!
而反過來看剛才提出第一個問題,美國現在的立國政策也是和建國時候一樣的。美國政府不僅不增加稅率、不要老百姓多交稅還債,反而不斷減稅。美國人當然交得起更多稅,但政府還是更願意借債花費,使赤字越來越大。這是怎麼回事?這不僅有悖於我們傳統的理財理念,而且有悖於一般的常理。——美國這些年的經濟國策真的有損其國力嗎?其實不然。答案的關鍵還在於政府的融資成本和民間的投資回報率,只要納稅人的投資回報率高於政府公債利息,最優的國策是:少徵稅,把錢留給老百姓去投資創業,藏富於民,政府盡量用公債來補充財政赤字。
對第二個問題,陳志武教授在書中指出。為什麼中國錢越來越多的原因。一是改革開放,由於資產化,貨幣化,資本和財富都錢化了,土地、廠房、個人資產、自然資源都可以抵押,可以資產化,變成可以流動的錢了。
第二點是由於金融工具的發展,金融工具把個人或者企業的未來收入做票據化、證券化變現,通過將部分未來收入以「產權證」(抵押)形式流動起來,未來收入流也能成為資本。
第三點城市化、工業化導致人口流動的增加、異地貿易的上升也增加對「錢」的需求,又刺激中國經濟貨幣化水平的提升。
第四點正在經歷的中國社會結構與文化轉型也在給中國帶來很多錢。具體講,就是原來許多通過親情關係、友情關係所實現的隱性經濟交易、隱性保險信貸投資交易,都逐步被顯性的市場交易取而代之,被直接錢化、金融證券化了。
大家知道,這是一個不僅拼實力,也要拼顏值的時代,那像我這樣的人不就沒機會了嗎?後來,我看到了三毛的一句話,得到了稍許安慰,她說: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過眼煙雲,不復記憶,其實他們仍是潛在的。在氣質里,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中。今天推薦的這本書,我已經讀了好多年了,但是並未從記憶中模糊下去,卻潛移默化地影響我的觀念、工作和生活,比如,我開始接觸金融理財產品,接受貸款買東西的便利,覺得概念也能賣錢,消費也是一種投資。特別是最近我在工作中,我理解了必須進一步轉變對金融工作思想認識的問題,因為現代金融不僅僅是借款這麼簡單了,金融也是一種產業,也會創造價值。這就是我讀完這本書的心得體會,講的不妥的地方請大家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對於金融這個概念的解讀很有趣且易於理解。


陳志武搞公司金融的懂個鳥的金融市場


推薦閱讀:

如果大陸禁售蘋果產品,蘋果會倒閉嗎?
如何看待2015年中國的低生育率?
織田信長提出樂市樂座,那他是如何讓織田家越來越多錢的呢?
從純經濟的角度來說,是不是人口減少的影響必然是負面的?
求推薦金融學專業必讀書籍?

TAG:金融學 | 經濟 | 暢銷書 | 陳志武 | 金融的邏輯1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