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告訴父母希望可以自己選擇人生?

選擇人生


謝謝邀請,我在這個問題上和父母爭論了十年。

直到我有了一堆血淚教訓,經濟獨立,過得不再那麼窮的時候,才能說服他們。可是這時候我最美好的青春已經過去了。

唯一的辦法是經濟獨立,或者你自己中了大獎——有一對開明有學識的父母。

如果這些都沒有,只有自己多讀書,擁有開闊的視野,深遠的見識,讓下一代不重演這種悲劇。

相信我,你多半不能通過一次深談說服他們。有些偏見和愚昧是深入骨髓的。

——————
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 熊群

在公眾號,讓我們一起用閱讀照亮未來。


謝邀:)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了解爸媽那個時代人的想法,然後再找具體的解決方案,具體如下:

第一部分 為什麼最不理解自己的永遠是父母

這篇文章將寫給辛苦養育我們幾十載的父母們,雖然你們不一定看得到這片文章,但是大叔仍然要寫,因為,有很多小夥伴們都希望大叔能說出他們內心的話、發出他們的吶喊,無論年齡、職業和所在的城市。


下面,讓我們開始。


首先,對一直以來養育和關愛咱們的父母們道一聲真摯的感謝。


然後,大叔有話要說——

一、親愛的爸媽,請接納你們這一代人和我們這一代人(你們的子女)最本質的不同

誠然,你們是出生在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的一群人,那個時候適逢工業時代早起,在那個時代,人們收入都差不多,大家普遍追求穩定的生活,於是,「按部就班、娶妻生子,然後過完一生」就成了你們那代人的生活典範。


而我們,你們的子女們,出生於80年代和90年代,這是由工業時代末期向互聯網時代轉型的一代,隨著我們慢慢長大,在此刻,我們和你們一樣,正生活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這個時代的本質就是人們都有自己獨特的生活模式,那些過去被你們認為的「專業」和「權威」再也不像你們那個時代那樣,變得絕對正確,「去中心化」現象正在逐步形成(你可以想想,為什麼你們喜歡看電視而我們卻喜歡上網,因為我們接受新事物和訊息的方式變了)。


在這個時代,如果我們,你們的子女們能夠在某方面或某幾個方面變得越來越棒,我們完全可以成立自己的公司,擁有自己的粉絲,從而實現屬於我們自己的財務自由。


上述這種模式,和你們那會的下海經商一樣,只不過大多數的你們沒有去嘗試,可我們不想這樣,我們想去嘗試,可為什麼你們覺得我們不可能?——是你們對我們沒有信心,還是你們想讓我們按照你們的意願過一生?換句話說,你們可以換位思考一下,你們對於你們當時沒有去嘗試,真的就沒有後悔過?

舉個例子,你們這代人的婚姻多半是沒有愛情的,男女兩人經過媒人介紹,就這麼稀里糊塗的成了親,為了養育我們,你們已經付出了很多,你們的甘難辛苦我們都知道,我們只是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改變生活,不僅為了我們可以更好的、更有尊嚴的和更有存在感的活著,更是為了讓你們能夠擁有幸福的晚年。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你們不讓我們去嘗試,而按照你們所謂的「追求穩定」過一生。

二、爸媽們,你們知道么,你們這樣的嘮叨和「以死相逼」,會毀掉多少本來可以成為更好自己的我們

爸媽們,你們知道——


我們為什麼過年不回家么?

我們為什麼不想見你們么?

我們為什麼不想打電話給你們,甚至拒絕接你們的電話?


在此,請原諒我們的自私和叛逆。

對不起,我們真的不想回家見那些一輩子也見不了幾次、那幫我們聊不來的所謂的親戚,納西爾一輩子見一次也就夠了;


對不起,我們真的不想天天聽到你們不停的給我們介紹對象、給我們安排相親、給我們灌輸我們不想聽到的負面和打壓我們積極性的言語;

對不起,我們真的不想妥協,我們有自己的思想,我們尊敬你們,可是,也請你們尊敬我們的想法;


對不起,請不要一回家就拿我們和街坊鄰居比來比去,這樣有意思么?你們除了會打壓我們,你們還會什麼?

你們知道么,你們越這樣,我們越反感。


當然,我們也都能理解,這是你們慣用的「刀子嘴」和「豆腐心」,但是,說教我們我們可以聽,長期這樣,甚至還「以死相逼」,真的就說不過去了。


爸媽們,你們知道么,我們可不是那些三歲前的小寶寶,你們把我們抱在懷裡,帶我們想去哪裡就去哪裡,我們都長大了……


現在,你們能不能換位思考下我們的感受?

三、爸媽們,你們究竟要怎樣才能理解我們

爸媽們,你們可曾知道,我們在外面辛苦拼搏了一年,一個人在外孤苦伶仃,過年回家我們有多想和你們好好的促膝長談;


爸媽們,你們可曾知道,我們知道你們為我們攢好了房子首付,也為我們尋覓好了相親對象,就盼著我們早點結婚,你們也早點安心;


爸媽們,我們當然知道,你們為了盼我們過年回家,等等足足一整年,在這一年裡,你們的白髮是不是又多了不少……

我們知道你心疼我們,可是,請你們真的站在我們的角度想想,我們這樣努力,除了我們自己想變成更好的人之外,還希望你們能安享晚年。


可是,找不到合適的伴侶,我們也沒辦法的不是,畢竟,我們不想將就,人的一輩子就一次,我們想盡情的折騰和享受。我們和你們在思想上,從本質上來說,就是思想完全不同的兩類人。


真的,請你們理解我們。

————

對不起,上面的話說重了;

對不起,上面的話讓你們傷心了;

對不起,上述的話讓你們心寒了;


但是,無論如何,請你們接受我們的請求——別把我們和別人相比,別催婚,彆強迫我們按照你們的意願過一生。


因為,如果你們如果可以理解我們,我們說不定會更加健康的成長。還記得那句話么——

父母在,不必遠遊,游必四方

可是,既然你們允許我們「游必四方」,我們必須混出點出息給你們長臉,但是「長臉」需要時間,請允許我們慢慢長大,慢慢的按照自己的方式長大。


我愛你,我的爸媽:)

第二部分 這樣和父母溝通,才能得到支持

這兩天,很多小夥伴在微信公眾號里給大叔留言,說自己在換工作的過程中,遇到最大的干擾來自爸媽不支持和不理解。爸媽們仍然堅持想讓自己像他們一樣(很多小夥伴的第一份工作就是爸媽安排的類似國企和公務員等的工作),找一份穩定的工作,儘早完成娶妻生子的全過程,可自己還年輕,想去社會上闖闖,不想這麼早結婚,問大叔該如何破。別急,下面,大叔給大家道來。


如果你讀過大叔微信公眾號「新粉必讀」菜單欄的《短期糾結怎麼破》系列專欄,你一定不會陌生,大叔曾在第02篇里曾提及過爸媽和咱們思想的本質不同的基本原因,建議你在閱讀本文之前,先去看看那篇文章(你回復「我愛爸媽」給你看這篇文章)。


回到主題。現在我們把那篇文章中的思想再發散一下,來談談之所以產生爸媽不支持我們換工作的主要原因,具體有以下三點:

一、所處時代的不同帶來的思想認知差異

爸媽那一代人所處的時代是工業時代,工業時代是計劃經濟時代,舉國上下都在興建工業,為了實現國家的快速發展,為了響應祖國號召,咱們的爸媽們都是去工廠上班,一輩子過著安安穩穩的生活,對他們這一代人來說,過著穩定的生活是最大的幸福,畢竟在當時的計劃經濟時代,大家的收入也都差不多,也沒有必要為生存發愁,於是,「上班做事,下班家人圍聚一起其樂融融」那是那個時代最好的幸福寫照,而且在工廠上班的福利也是不錯的,這也成為他們想「穩定」的一個理由。


而咱們所處的時代,是移動互聯網的時代,這個時代提倡每個人通過努力,實現自己的價值感和存在感,適逢「全民創業」的提出,有自己擅長技能和想法的小夥伴們都想抓住這個機會一展才華,畢竟,剛剛結束的兩會提出了「互聯網+」的方針,也為更多安於現狀的小夥伴提供了新的機遇,而換工作則是找到自己擅長技能的最佳路徑而已,變成IP則是人人正響應了國家「萬眾創新、全民創意」的主旨,看,最佳的「順勢而行」機會已經來臨,咱們還不趕緊抓緊時間。

二、爭取和得到爸媽的支持和理解需要爸媽和我們共同換位思考,此事得慢慢來,急不得

首先,讓我們站在婚姻的角度來看待換工作這個問題,婚姻的本質和愛情的關係並不大,只是男女雙方達成一致,為共同撫養後代盡自己的力量,而戀愛則是男女雙方在精神和性的和諧,戀愛和婚姻不同就好像爸媽和我們的思想的差異,這種差異的確存在,我們應當欣然接受。

然後,站在爸媽所在時代的角度的看待這個問題,多數小夥伴的爸媽都會先於我們離開人世(特殊原因除外),在有生之年,咱們的很多爸媽的想法是,看到自己的兒女過著穩定的生活,儘早完成婚配生子的全過程,這是很多爸媽這代人的心愿(當然不排斥小概率事件),可我們所在的時代則傳遞出「做我們自己喜歡的事」、「實現自我價值」和「實現夢想」的宣言,雖然這些很難實現,但如果不去嘗試,我們中的很多人一輩子都會後悔,有些在而立之年還想要折騰的小夥伴就是如此。

三、這是個缺乏安全感的時代,但是你必須得找到你所需要的安全感

缺乏安全感從技術的大爆發的開始就一直存在,相比生物存在的幾億年,科學技術的發展才只有兩百年不到的光景,快速的技術發展帶來的人們生活便利,也帶來了不安全感,而這些不安全感,即使在那些有房有車有存款的人里也存在。


誠然,咱們的爸媽也是,如果你細心觀察,不難發現類似很多咱們爸媽之前工作的無線電廠、半導體廠等已經倒閉,而現在的實體經濟也開始滯後……面對這樣的時代,你該怎麼辦?


爸媽給我們對於找工作的建議在當下也許是穩定的,可在未來誰也不敢保證,畢竟,時代的變革太快了!那麼問題來了,誰能保證你的未來?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

「你自己」

誠然,不是每個人在一畢業就能找到自己心儀的工作。如果你在畢業後,暫時接受一份比較穩定的工作後,不斷跟隨社會發展的潮流,努力根據時代發展的趨勢,學習相應的技能、資訊和信息,你才能在快速變革的時代不落後,可如果你跟不上時代的發展,那穩定的生活可能會陷入對未來的恐慌,你很有可能會又陷入爸媽一代的「穩定」的循環而不能自拔,爸媽所在的時代科學變革慢,可咱們這一代人不同啊,要知道,很多他們當時所在的廠現在已經倒閉或面臨倒閉,你現在還想去這些地方工作么?


好了,在知道我們和爸媽一代人思想的本質不同後,下一步,咱們就來談解決方案即可。解決方案也不難,就時候三步:

一、拿到你想要去做的工作的Offer;

二、和爸媽溝通;

三、得到爸媽認可;

第一步相對容易,你可以用大叔教大家的方法去嘗試解決(見大叔在本微信公眾號撰寫的相關職場專欄),如果不行,你還可以在每周二和周四的晚上參加「大叔微問答」來免費來找大叔答疑;


這當中最難的是第二步,第二步則需要你和爸媽多溝通和多交流,千萬吵架、也別冷戰(這是不太明智的做法),而且會加重爸媽不讓你去的決定,人都是物極必反的,要用同理心多溝通,溝通的法寶就是感恩、你的offer和你讓他們看到你未來的規劃,讓他們放心。


第三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不能急,正所謂——

「節奏越慢、結果越快」

【大叔曰】


1、按照生物進化論的角度來看,世界上最愛自己的永遠是爸媽,連配偶都只能排第二步,在對孩子的培養中,爸媽的因素將起到至關重要的地步,所以要善待爸媽,百事孝為先;


2、如果你成功換工作,遠離爸媽去外地工作,記得有空多回家看看,別找理由,起碼在你落魄的時候,還有爸媽在家等你;


3、感謝爸媽為我們付出的一切,學會在感恩中成長,這樣才能成大器;


沒有經濟基礎,就不要去嘗試動搖高層建築!


我沒和父母就自主權爭過,我就做了幾件微小的工作。

一來,獲得自主權固然要看個人的努力,然而也要看歷史的進程。我從小主意都自己拿,比如在省重點學習吃力要不要回市重點啊,高考估分錯誤落榜要不要復讀啊這些學生大事,事實證明,我的選擇都是墜吼的,他們已經形成了「我是對的」這個慣性。

二是用多年吝嗇理財習慣讓他們相信我一點也不樣不森破,絕對餓不到自己,比如從小把零花錢打理得略有盈餘。他們並不害怕我把控不住自己鋌而走險,自然就和我談笑風生了。

三呢,就是注意學習一個,選擇了金融行業,於是他們一顆賽艇地發現我的理財能力比他們不知高到哪裡去了,於是我獲得了(他們的)家庭財產管理權,加上自己賺的也還行,經濟獨立了,自然說話就有份量了。

謝謝大家。


題主這問題修改得我也是囧了……
我也懶得改了,大家看著樂呵樂呵就好~


~~~~~以下為原答案~~~~~

這是前天盆友的一條盆友圈~~

無量壽福,善哉善哉……


告訴?不,你需要的是證明。
當你把一摞摞的錢放在你父母的面前,當你可以一個人獨立生活,照顧自己的起居,不向父母伸手的時候
用行動證明自己永遠比嘴炮更令人信服,畢竟嘴炮之王鳴人也有說服不了的人,更何況你。


父母那一輩人的成長環境,與我輩差異巨大,無論是物質環境,還是精神環境,在父母那個時代,都無法與今日相比。他們生長在一個缺乏自由意志的時代,經歷了各種被洗腦,道統被摧毀,價值觀錯失等經歷,可能一輩子就那麼灰撲撲地過了,即使到了今日,物質和精神都極為豐富的年代,也因為幾十年積累下的習氣,難以改變了。

那時沒有互聯網,物質匱乏,鮮有精神追求,唯一獲得精神滿足和快樂感的途徑,可能只有將心力寄托在孩子身上了。但是現在時代不一樣了,當年落後的意識形態早已退場,孩子有他獨立的人格,但父母們卻嚴重忽視這一點,持續將自己的精神快樂寄托在孩子身上,就更加加深了兩代人之間的隔閡。

思想上無法與時俱進,無法理解當今的意識形態,當今年輕一代的世界,就無法真正與子女建立起良性的溝通氛圍,可道理雖然如此,但真能跳脫時代保持清醒的,永遠只是幸運的少數人,對於絕大多數的父母,他們也只是普通人,落後於時代,也在情理之中,所以就會造成對子女持續的精神傷害而不自知,子女被傷害了,會有情緒,會有精神反擊,這樣父母就更不理解了,於是矛盾更甚,惡性循環。

其實很好理解,打個比方,一個講中文,一個講英文,怎麼可能互相理解對方呢,兩個完全不同的語言系統,父母那一代是意識形態A,子女一代是意識形態B,A跟B不可能互相理解,A跟B再怎麼對立,再怎麼爭執,最終還是不會有結果的,只會沒完沒了,互相傷害。要麼A跟B不來往或減少來往,但這個很難,太殘忍。

但在一起互相傷害也很殘忍,那怎麼辦,有人能處理好,但多數恐怕還是處理不好的,子女認為被父母傷害了,父母也認為被子女傷害了,每代人都受時代的局限,但不能理解和尊重對方的局限,就無法突破自身的局限,父母理解子女難,子女理解父母相對易,這個所謂的易,實際也非常難,本質來說,都是可憐人。

只有讓自己獨立,不僅僅是物質獨立,還有精神獨立,並深入思考,多去閱讀,多去見識,去理解尊重,去儘可能的減少傷害,減少自己被傷害,也減少父母被傷害,雖然本意上雙方都不是為了傷害,但所做的行為,很多卻是實實在在的傷害,之所以會這樣,只是因為不懂,但其中有一方懂,總比兩方都不懂強。

如何告訴父母希望可以自己選擇人生?這不是短期能解決的,只能慢慢來吧。


拒絕上學,自力考上名校
拒絕要錢,自力月入過萬

然後就沒有人傻到再對你唧唧歪歪的了
還敢唧唧歪歪的,拋棄吧,已經無可救藥了


用血和淚的抑鬱質強迫症幾次自殺,四年沒回過家,自己死在外面也不回家,不要命都不回家,告訴他們,他們已經把我折磨病了,我是有自主選擇權的人,不是任由他們擺布的玩具


就我的經驗來看
一 和父母住在一起
說服他們的作用微乎其微 他們肯定控制不住的去勸你少走彎路
應該讓他們:
精神好的
去跳廣場舞
或者玩微信
或者追國產婆媳劇
接受能力好的
去看心理學書籍
這樣都還不能讓他轉移注意力?那最好的辦法就是 你搬出去住
二 不和父母住在一起
那就更好辦了,報喜不報憂

等你夠強大獨立了 父母自然會安心放你選擇人生
over


謝邀,今晚有時間,索性把所有邀請一塊答了。邀請我的同志對我也算了解,我就敞開心扉說了。一年多以前我也面臨類似的情況,當時父母要我接受offer去澳門讀我不喜歡的專業,而我沒有聽他們的,選擇了考自己喜歡的專業的研。現在雖然讀了想讀的專業,但落差是肯定有的,但這並不代表我對當初的選擇後悔,像我這種撞了南牆也不回頭的人,任何事都是絕對不會後悔的,相反很感激這段經歷。
關於以後,我也並沒有想好一定要走哪條路,現在越來越覺得隨意點就好,真心沒有必要像以前那樣強迫自己,因為太糾結於一件事往往會錯過更多其他的東西。但我還是堅信,在家裡還能過得去的情況下,即使家裡有一定反對的聲音,自身爭取下,我還是有選擇的餘地的,所以接下來只能不斷努力去摸索。

其實在一個東西只是你的愛好時,你擁有非常廣闊的天地,你可以隨性做很多事情。比如讀很多自己想看的書,比如有這樣那樣的奇思異想,比如可以和別人侃侃而談。但一旦這個東西成為了專業,你就會發現有太多的限制存在。學術本身存在規範,閱讀、寫作、思考,都是有規範要去遵守的。絕對不是你想怎樣就怎樣的。你不可能想起讀什麼書就去讀,你要按照老師的要求、課程的要求、研究的東西的要求,你要拋棄很多自己的東西。就比如我最近彙報個東西,雖然跟專業相關,但趣味性比較強,我便會考慮和擔心,這種學術性不那麼強腦洞那麼大的東西會不會讓老師覺得是不務正業?會不會覺得我嘩眾取寵?要擔心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我很理解現在很多人批評隨波逐流的現象,倡導聽從自己的心,凡事隨著自己的想法走,好像這樣才是真正的發現自我,才是真正的做自己。但如果沒有認清楚自己,這又算不算是一種自我安慰?一種逃避呢?

我想我們沒有必要太過糾結「我到底喜歡什麼」,因為生活不是一條路,你今天選擇了就一直走到黑,生活是多可能的,人生還很長,走著走著,你會看到真正屬於你自己的路。由於我們眼界的狹隘,經歷的不足,容易把自己逼進一個岔路口,以為只有兩條路,並且這兩條路各自只有一個終點。殊不知,人生的路那麼長,這兩個選擇不過路上普普通通的兩個,以後還會有很多選擇,或許會更難取捨,但卻不會躑躅不前,因為風景各有不同,沒有一條路是一直通向深淵的。所以難的從來都不是「興趣到底在哪兒」和「我到底該選擇什麼」,而是專註和持之以恆。

題主,我們都不過是漂浮在滄海中的一粟,在不涉及原則性的問題上,有什麼不能讓步的呢。

你說是嗎?


和親人長輩產生分歧的時候不想撕破臉,唯「陽奉陰違」不破。


我的辦法只有一個,就是做好和做對事情,經常和父母交流,不好意思煽情的時候,就發很長的信息讓父母。不外乎你讓父母感受到你不再是小孩子就好了。雖然這需要一個過程,但是平等的交流一定不能少。


同意這個答案。因為時代背景,思想潮流意識,社會交流,生產生活方式的變化,父母在有些方面的確不好再給建議。但是我想補充的是,關於人生的經驗和為人處事方面,父母多少還是有些具有建設性的意見的。畢竟,每個人的父母也都年輕過,選擇過,犯錯過。關鍵是,他們也希望我們好,無論出身與層次。所以,該聽的,要聽,不該聽的,也不反駁。如答主所說,用自己的行動證明即可。父母看到你比他們更有遠見,更會選擇,會欣慰的。


你會問這個問題,基本上你還沒獨立,你還生活在父母的懷抱里。
這本部不該是個問題,人向來都自己活著。
去獨立(有自己的收入,能完全養活自己),然後你根本就不需要問這個問題。
如果你連自己都養不活自己,還需要父母的資助,那你不可能什麼事都自己做主。


能問出這個問題,恐怕題主是做不到了吧。
可能父母太過強硬,或者題主在他們眼裡不夠成熟。
要麼默默接受,要麼用實際行動讓父母知道你可以選擇人生。


同上,經濟獨立是精神獨立最有力的支撐和基礎。


推薦閱讀:

想生二胎的人到底是不是想生個男孩?
大家怎麼看待命運?
假如要給你的人生寫段墓志銘,你會怎麼寫?
你為周杰倫做過什麼瘋狂的事?
喜歡獨來獨往的人在大學如何應對宿舍的群居生活?

TAG:人生 | 命運 | 父母 | 人生的抉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