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女科學家由於她們的性別而遭遇過不公?

歷史上有不少女科學家都由於她們的性別而遭到過排擠、刁難、輕視,她們的求學和研究之路異常艱辛,但研究成果卻往往因為男性同行的偏見和敵視而不被承認甚至被別人竊取,她們對科學和人類的貢獻也常常得不到應有的關注和尊重。

我先在這兒列幾個遭遇過不公的女科學家,希望大家能夠補充,並給出關於她們的研究和生平的更詳細介紹:
Marie Curie:物理學,化學,放射元素,兩次諾獎
Rosalind Franklin:化學,對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有重要貢獻
Emmy Noether:數學,被愛因斯坦等人稱為「數學史上最重要的女性」
Jocelyn Bell Burnell:天體物理學
Henrietta Leavitt:天文學,她的發現幫助天文學家衡量河外星繫到地球的距離
Lise Meitner:核物理,對核裂變的發現有重要貢獻
Barbara McClintock:細胞遺傳學,諾獎
Gerty Cori:生物化學,諾獎
Hypatia:古希臘數學家,天文學家
Mary Anning:古生物學,發現許多重要化石
Hertha Ayrton:數學,物理學
Dian Fossey:動物學,研究靈長類
Ada Lovelace:數學,被認為是計算機的先驅之一,寫出了世界上第一個「程序」
Hedy Lamarr:著名影星,但也是發明家,她的發明對wifi, 藍牙等技術的出現有貢獻
Sophie Germain:數學,物理學
Cecilia Payne-Gaposchkin:天文學
Beatrix Potter:真菌學

Vote for the most inspirational female scientist
History, Travel, Arts, Science, People, Places
Six accomplished women in maths and science who deserve more respect
You Probably Haven』t Heard Of These Five Amazing Women Scientists


吳秀蘭 (Sau Lan Wu),著名物理學家,參與了Higgs Particle的發現。哈佛大學第一屆獲得Graduate Degree的女性,Wisconsin-Madison首位女性物理學教授。


貼一個她於2014年在她的本科母校Vassar
College的畢業典禮上的演講:Commencement Address(點進去看有視頻) 講述了她的很多人生經歷。


因為Vassar原本是女子文理學院,所以她在演講中著重講述了一下性別帶給她求學、工作上的障礙,我把我印象深的幾段摘錄一下:

I was born in Hong Kong during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My mother, with me in her arms, ran in and out of bomb shelters. My mother was the sixth concubine of my father who was a well-known businessman in Hong Kong. However she was not the favorite of my father"s wives. My mother and I were cast out and we were put to live in a slum. My mother and my younger brother lived in a rented small bedroom and I had a rented bed in a corridor in a rice shop. I grew up with a strong determination to be financially independent of men.

我生於日據時期的香港。我的母親抱著我,在防空洞中進出躲避。她是我父親,一個著名香港商人的六姨太,但我母親並不是最受寵的太太,因此她和我被趕了出來,住進了貧民窟。我母親和我弟弟住在租來的小卧室里,而我在米店的走廊上租了張床。我因此滋長了堅定的決心,要經濟獨立,不依賴男性。

My mother grew up in a farm in China and girls were not allowed to go to school. Hence my mother cannot read and cannot write and has never worked. However my mother is the most inspiring person in my life. She realized early on in my childhood the tremendous value of education. She did everything in her power to move me and my younger brother from schools in the slum to missionary schools in Hong Kong. I then moved on to a well-known Government High School.

我母親在中國的農村長大,在那裡女孩是不能上學的。因此我母親無法讀寫,並且從未工作過。但是,她是生命中對我最具啟發的人。她在我很小的時候就意識到,教育是極其重要的。因此她不惜一切代價地,將我和弟弟從貧民窟的學校送進了香港的教會學校。後來,我又考進了一所著名的公立高中。

When I graduated from high school in 1959, my father did not want me to go to college. "You should now earn your living, and support your mother." I secretly applied to 50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USA, asking for a full scholarship. There were only four colleges that said they would consider me, all women colleges – Agnes Scott College in Georgia, Randolph-Macon Woman』s College in Virginia, Connecticut College and Vassar. I was rejected by the first three. So I was about to be rejected by the whole United States! While in despair, in April 1960, I was overjoyed to receive a telegram informing me that I was accepted by Vassar with a full scholarship. Truly, God decided to send me to Vassar.

當我1959年從高中畢業後,我父親不想讓我上大學——「你現在應該賺錢養活你母親了。」但是我偷偷的申請了50所美國的大學,並且要求全額獎學金。只有四所大學(並且都是女子學院)考慮錄取我,它們分別是喬治亞洲的Agne Scott College, 弗吉尼亞州的Randolph-Macon Woman"s College,以及Connecticut College和Vassar. 我被前三所學院拒絕了。當我我即將被整個美國拒絕的絕望關頭,在1960年的四月,我驚喜的收到了一封電報,告訴我我被Vassar學院全獎錄取了。命中注定我會來到Vassar。

After graduating from Vassar in 1963 with summa cum laude and Phi Beta Kappa, I was accepted by Harvard with a fellowship, and also offers from Berkeley, Columbia and Yale. Princeton wrote that they only accepted women if they were wives of faculty members. Caltech wrote that they did not have a women"s dormitory, and would not accept women unless they were "exceptional".

自1963年我以summa cum laude和phi beta kappa兩個最高榮譽畢業於瓦薩學院後,我被哈佛大學有獎錄取,同時錄取我的還有伯克利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和耶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告訴我他們只接受是學校員工太太的女性入學。加州理工大學告訴我他們沒有女子宿舍,而且不會錄取女性,除非她是「傑出的」。

My first year at Harvard was extremely difficult: boys did homework together in the men"s dormitories; women were not allowed to go there. I was the only woman in physics in my class. At the end of first year (1963-1964), I was awarded a Master』s Degree – it was the first year when women were allowed to get a graduate degree from Harvard.

我在哈佛大學的第一年極其艱難:男生在男生宿舍一起寫作業,女生是不能進去的。我是我們級物理系學生中唯一的女性。在這一年的最後,我被授予了碩士學位,這是女性被允許在哈佛獲得碩士學位的第一年。

In May 1964, on graduation day for my Master degree, I joined some of my classmates for a free lunch offered to new graduates in the Harvard Yard. A guard asked me to leave and I was kicked out of the Harvard Yard. I was told that no woman had been allowed to this commencement lunch in 100 years; I left my friends with tears in my eyes.

在1964年的五月,我拿到碩士學位的那天,我和同學們一起去了在Harvard Yard為新畢業生舉辦的免費餐會。但是保安叫我離開,我被趕了出來。我被告知,在哈佛,已經有100年沒有女性被允許參加畢業餐會了。因此,我揮淚告別了我的朋友們。

As you can imagine, it was not always easy for a woman to be in the scientific field in the 60s, 70s and even 80s. I remember reading in Life magazine that, if you are a man, people assume you are competent until you prove you are not. If you are a woman, people assume you are not competent until you prove you are. I encountered that mentality a lot early on. When I became successful, people would point to me and say that I am an aggressive person. You must be immune to this kind of criticism.

你們可以想像到,上世紀60、70,甚至80年代的時候,女性在科學界的處境很艱難。我記得我在Life Magazine上讀到:如果你是男性,別人會假定你是能勝任的,直到你證明你不勝任為止。如果你是女性,別人假定你是不勝任的,直到你證明自己能行。我早年被這種心態困擾了很久。當我成功的時候,別人會在背後指指點點,說我是一個好鬥的人。你必須讓自己免疫於這種批評。

In late 1970 when I was an assistant professor in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I was at the age when I had to decide whether I should have children or not. My husband and I realized that if I did so, I probably would not get tenure and I would lose all my research funding. Now, today, you would never think about that, but in those days it was a reality. That was the decision I had to make.

在1970年後期,當我是威斯康辛麥迪遜大學的助理教授時,我到達了需要考慮生育的年齡。我的丈夫和我意識到,如果我懷孕了,我可能不會得到終身教職,並且會失去我所有的研究經費。現在,你們不會顧慮這些事了,不過在那個年代,這就是現實。因此我被迫決定,不要孩子。


幾乎是:全部。

在科學史上,女性科學家幾乎是被所有人忽視的議題。如果從雅典的黃金時代算起,科學史綿延長達兩千年;即使從更晚的哥白尼創立日心說開啟近現代科學史開始,科學史也有了五個世紀。然而,在這樣漫長的科學進步的時光里,女性科學家真正被寫入科學史,不過百年。

當然,百年之前不是沒有優秀的女性學者:在英國,天王星的發現者威廉·赫歇爾的妹妹卡洛琳·赫歇爾,就在哥哥發現天王星之旅中,做出了很多輔助。她在哥哥進行廢寢忘食的觀測之時,給哥哥喂飯,後來自己也獨立發現了八顆彗星。在法國,索菲·熱爾曼在父親的圖書館裡自學成才,她與高斯過通信,才華令高斯也為之感嘆。氧氣命名人、化學奠基者拉瓦錫的妻子瑪麗是一位聰慧的妻子,她協助丈夫進行科學實驗,自己也發揮繪畫方面的特長,為丈夫出版的實驗報告繪製精美的插圖。(值得一提的是,瑪麗的繪畫老師是古典主義宗師大衛,著名的《馬拉之死》《拿破崙翻越阿爾卑斯山》都出自大衛的筆下。)

可是,女性學者在十九世紀之前,始終沒有真正參與進科學界當中來。

在漫長的科學史中,佔有人類二分之一的女性,長期以來受到打壓。她們不被接納進入學校,長久地隔離在高等教育之外;沒有高等教育學位,她們當然也難以進入大學執教,不被各國的科學院承認,無法正式展開學術生涯;當然,即使到今天,她們也往往承擔著來自社會的「女性科研不如男性」的指責,去看看現在中國的文科理科院系中,懸殊的男女比例就是明證。我們可以輕鬆數出一連串男性科學家的名字:哥白尼伽利略牛頓拉布拉斯拉格朗日高斯愛因斯坦楊振寧霍金,但提到女性時,似乎只能想到一個經常出現在我們中學作文里的居里夫人。

箇中理由,當然不是因為「女性不適合搞科研」而已。

說「十九世紀前,女性學者沒有真正參與進科學界當中來」,是因為,到了十九世紀晚期到二十世紀上半葉,終於出現了三個「偉大的特例」:俄國數學家桑雅·卡巴列夫斯基在1874年,取得了女性界第一個博士學位,並在後來成為首個女性教授;活躍在我們中小學作文里的瑪麗·居里,兩次獲得了諾貝爾獎;還有奧地利物理學家利塞·邁特納,參加了核裂變的發現工作。

這三個「偉大的特例」,是「有女性的科學史」的發軔,如今的女權主義者,也把這幾位科學家作為女權得以伸張的證明。可如果深入去看這三個特例的發展過程,則其中幾乎每一步都是回答「哪些女性科學家因為性別遭遇不公」的答案。

如果去看現代的桑雅·卡巴列夫斯基或者居里夫人的傳記,總會看到作者們不吝筆墨地探討幾位學者的情感生活:桑雅有過假結婚的經歷,和後來的導師之間也有著曖昧關係;瑪麗·居里則同丈夫的學生郎之萬發生了戀情,並在信件中露骨地表示自己也有性需求,被稱作「波蘭婊子」,這樣的私生活整個社會翻過來倒過去地講,似乎成為了女性科學家的道德污點。

可是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橋段,也實在是出於當時的無奈。

桑雅本出身於俄國貴族世家,十五歲師從彼得堡名師。老師對她迅速消化數學名詞和導數概念的能力大為驚奇,可在桑雅看來,那些數字早在小時候家裡的糊牆紙里就看見過。然而出身貴族的桑雅,卻依然無法打破當時俄國不接受女性學生的禁錮,是靠著假結婚才遷居到外地,前往風氣相對開放的德國求學。

瑪麗·居里出身寒微,是靠著結識皮埃爾·居里並和他結婚,才有機會一起從事鐳方面的研究。在《劍橋科學史》中講述到這一段時,編者在行文里對這段婚姻留下了一個意味深長的評價:「明智」。

利塞·邁特納終生未婚,可她也要靠著精心安排計劃,製造巧合,結識學界人士。她的科學合作者是科學家哈恩,哈恩母親曾送給她一枚鑽戒,其中含意引人遐思。

她們為了進入科學界,也只能如此周到而勢利地運用資源,甚至包括自己的婚姻和性資源,從這個角度來說,幾乎每一個早期的女性科學家,身上都背負著某種原罪。然而,她們靠著這些換來的回報,也算不上豐厚。

只看受教育的機會,女性已經處於天然劣勢。大學體系建立起來七個世紀,女性才逐漸被被接納進高等教育當中來。到了20世紀初,接受女性進行高等教育的也無非是美國、英國、法國、奧地利和德國幾個有限的國家。為了接受教育,居里夫人們只能背井離鄉,前往上述幾個國家,通常要離開故鄉一世。

說是開放教育,也僅僅是有限度的開放教育。美國在1850年前後就有第一批大學開放對女性就讀,可很多歷史悠久的大學比如普林斯頓、謝耳朵活躍的加州理工學院,到了1970年前後,才開始接受女性入讀(這一點做的還不如同時代共產黨領導下剛剛打破枷鎖的東方國家,上世紀八十年代末蘇聯大學物理女教師佔比30%,中國21%,遠高於日本的6%、英國和西德的4%,和美國的3%)。其中的限制還不僅是教育年限開放的早晚,也取決於入學規模,到1980年為止,麻省理工培養的女化學博士,也不過就是十幾人而已。

這當然不是女性對科學興趣不足,而是長久以來女性一直被引導遠離科學。在上世紀初期,美國就向公立學校派出專家小組,引導女性學習拉丁文、生物學、或者家政經濟學,很多學校根本不對女生開放高中階段的數學和物理課程。

對於那些少數有幸得到了高等教育的女性,也不過是剛剛跨過了第一個艱難的溝壑。接下來她們將面對的,是整個科學機構的不友善。

前面提到的第三個偉大特例中的利塞·邁特納,師從玻爾茲曼,還和馬克思·普朗克面基過,然而如此強大的學術背景,後來前往化學研究所工作時,條件都是苛刻的「要出入邊門且不讓別人看見」。即使在她和合作者哈恩共同完成了核裂變實驗後,哈恩也僅願意承認邁特納是自己的助手,後來因此獲得諾貝爾獎時,邁特納沒有分得應有的榮譽。——這一方面因為她是女性,另一方面因為她是一個猶太人。

之外的例子不勝枚舉,之前提到的和高斯通信的女數學家索菲·熱爾曼,在初期便小心翼翼地使用男性化名,得到高斯肯定後才敢坦承自己的性別。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早期,天文學家瑪格麗特·伯比奇被接納成為英國皇家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台長,繼承了這個當年哈雷坐過的席位,打破了建台三百年來由男性擔任台長的慣例。然而她還打破了另一個慣例:循例台長兼任皇家天文學家,那一年,天文台拒絕她循例成為皇家天文學家,將職位交給了男性天文學家馬丁·賴爾。後來瑪格麗特任職一年半就卸任,如今去查看官方公布的皇家天文學家名單,沒有留下瑪格麗特的名字。(《劍橋科學史》中說她短暫擔任過皇家天文學家,此處有誤。)她在1972年拒絕接受美國天文學會授予的安妮·坎農天文獎,因為該獎只授予女性。後來她獲得了美國天文學會所授予不分性別的最高獎項,那時光陰已經流逝到十二年後。

這種歧視不僅體現在工作機構,也體現在科學院機構。居里夫人連拿兩次諾貝爾獎,依然無法進入法國科學院。1662年建立的倫敦皇家學會,長期拒絕接受女性學者,到了上個世紀40年代末才接納了三位女性。美國首次接納女科學家比英國還要晚十幾年,1963年才接納了科學家邁耶以及華裔科學家吳健雄(不少科學家都為吳健雄沒有因為宇稱不守恆方面的原因與楊振寧與李政道分享諾貝爾獎感到不平)。

所以,第一眼看到這個問題:「哪些女性科學家因為性別而受到歧視」,一時間甚至感到難以回答。

因為,似乎這個問題的更佳問法是「哪些女性科學家沒有因為性別而受到歧視」,答案幾乎是「不存在」。另一方面,一個更深入的問法是:「哪些富有天賦的女性因為受到歧視,最終沒能成為女性科學家」,這個問題我們無法作答,而如果我們真的找到了這個答案,恐怕會比這個問題下面的每一個答案都更令人痛心。

the end

---
最後,歡迎來關注我的新浪微博:請點擊→_→Sina Visitor System @汪有


我來說一個由於性別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女科學家。

有的人可能一看就不滿了:她學術造假,連帶著導師都自殺了,對她的處理怎麼就不公了?
沒錯,她學術造假,試圖搞個大新聞,結果事情敗露,榮譽被剝奪,職位被撤銷,這都是咎由自取。
但是比較一下,近十來年裡,男性科學家們在被發現學術不端後,社會是怎麼對待他們的。

黃禹錫被判刑

舍恩被開除出貝爾實驗室,博士學位撤銷

陳進的諸多職務被撤銷。

看起來和小保方沒太大區別,對不對?

可是,他們有人遭受這樣的待遇嗎?哪怕有一個也行。

……找得出來嗎?
為什麼同樣是學術造假被發現,男女所受的待遇區別如此之大?
如果說開除是造假者應受的懲罰,那麼,從男女關係方面對一個女性進行如此猥瑣下流的攻擊,這算什麼?
很多時候,即使在一些文明國家裡,「性別平等」實際是有一個隱含前提的,就是要「無罪」。一旦有了罪,社會立刻撕下平等的面紗,各種性別歧視隨之洶湧而來。
性別平等,不但包括「同功」,還應該包括「同罪」。


索菲婭·瓦西里耶夫娜·柯瓦列夫斯卡婭。

索菲婭·瓦西里耶夫娜·柯瓦列夫斯卡婭(俄語:Софья Васильевна Ковалевская,1850年1月15日-1891年2月10日),俄國女數學家。德國格丁根大學哲學博士。曾任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教授。在偏微分方程和剛體旋轉理論等方面有重要貢獻。1888年因解決剛體繞定點旋轉問題而獲得法蘭西科學院鮑廷獎。她是俄國歷史上第一個女性皇家聖彼得堡科學院院士,北歐第一個女教授,也是世界上最早擔任科技學術期刊編輯的女性之一。

【個人生平】
1850年1月15日,索菲婭·瓦西里耶夫娜·柯瓦列夫斯卡婭生於莫斯科一個貴族家庭,1891年2月10日卒於斯德哥爾摩。1870年到柏林,但當時柏林大學不許女生聽課,K.魏爾斯特拉斯只好單獨為她授課達四年之久。1874年獲格丁根大學博士學位。當年秋與丈夫一道回國,因俄國仍歧視婦女而得不到工作機會。1883年秋再度出國,在數學家M.G.米塔-列夫勒幫助下被聘為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講師,1889年成為該校終身教授。1888年她因解決剛體繞定點轉動的一般情形的問題而獲法國科學院的博爾丹獎及瑞典科學院獎金。1889年成為聖彼得堡科學院第一位女通訊院士。她的另一重要貢獻是繼A.-L.柯西之後研究了偏微分方程解的存在唯一性問題,給出了更一般的結果,現稱為柯西-柯瓦列夫斯卡婭定理。這個定理還被推廣到偏微分方程組的情形。

【出生及成長】
1850年1月15日,柯瓦列夫斯卡婭生於莫斯科,8歲隨父遷居立陶宛,少年時好學上進,顯示出數學天才。然而,在沙皇時代,婦女是不允許進大學的校門,這使柯瓦列夫斯卡婭意識到,為女性爭取受高等教育的平等權利的重要。在她18歲那年,徵得一名年輕的古生物和地質專業的大學生柯瓦列夫斯基的同意,以假結婚的辦法從父母監護下解脫出來然後出國。這樁婚事,直到她24歲完成學業並在科學研究中取得成果後才與柯瓦列夫斯基結為真夫妻。

【出國求學】
1869年,柯瓦列夫斯卡婭來到德國海德爾堡。沒料到,這裡的大學也不讓女生註冊,只勉強同意旁聽基礎課。海德爾堡是座小城,大學裡來了異國女生這件新鮮事成了人們談論的話題,並紛紛以目睹其風采為幸。柯瓦列夫斯卡婭學完三個學期基礎課後,來到首都柏林。遺憾的是,柏林大學規定女生不得聽教授講課。最後,她抱一線希望登門向柏林大學名教授維爾斯特拉斯討教。

維爾斯特拉斯(1815--1897)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學者,他接見了柯瓦列夫斯卡婭,並向她提出一些比較新穎的難題,這名異國女青年解題技巧和思維方法獨到給老教授留下深刻的印象,便破例答應每星期日為她個別授課。後來,柯瓦列夫斯卡婭回憶自己在教授身邊學習四年這段往事時說:「這樣的學習對我整個科學生涯影響至深,它最終決定我後來的研究方向。」

【女數學家】
在維爾斯特拉斯的指導下,1874年,僅24歲的柯瓦列夫斯卡婭提出偏微分方程的柯西--柯瓦列夫斯卡婭定理等三篇論文。榮獲哥廷根大學博士學位,成為世界上屈指可數的女數學家。儘管她的學術成就得到公認,但回國謀職仍成問題,因為沙俄時代根本不允許婦女獲得科學家的稱號,只安排她做小學教師。

由於柯瓦列夫卡婭身邊有一女兒需要照顧,轉而從事文學創作和新聞工作。柯瓦列夫斯卡婭能認真對待每項工作,在文學方面也做出了成績,出版了以她童年生活為素材用瑞典文寫成小說《拉也夫斯卡婭姐妹》,此書後來被譯成俄文,在俄國和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國家中獲得很高聲譽。

柯瓦列夫斯卡婭在個人生活上也遭不幸。她丈夫後來棄職從商,終因破產而自殺身亡,留下6歲女兒。儘管受到這樣的打擊,她決定再度出國謀個能施展才華的職業。1883年好不容易取得斯德哥爾摩大學無報酬試教一年的職位。由於她講課條理清晰,生動感人,「有著充滿啟迪人的思緒的熱情」,一年後被聘任為該校數學教授,相繼又聘為力學教授,成為第一位女數學、力學教授,實現了「干自己應乾的事,做自己想做的人」的夙願。

【入選通訊院士】
1889年,斯德哥爾摩大學隆重舉行慶祝柯瓦列夫斯卡婭的「巴黎論文」獲獎大會,瑞典科學院同時給她頒發了獎金,俄國科學院的院士們不顧當局阻撓,破例修改院章中有關「不讓女性取得院士榮譽」的條款,選舉柯瓦列夫斯卡婭為通訊院士。

【偉大而又罕見的探索者】
1891年初,柯瓦列夫斯卡婭不幸患肺炎,因誤診而導致病情惡化,同年2月10日與世長辭。對她的死,學術界和婦女界深表哀悼,紛紛發表頌文。柏林大學數學系主任克羅內克稱頌她是「罕見的探索者」。瑞典著名數學家米塔--列夫勒讚揚道:「作為一名教師,她誠心誠意地獻出了自己豐富的知識。

柯瓦列夫斯卡婭為婦女攀登科學高峰樹立了光輝榜樣。1896年,由婦女界集資在她的墓前塑造了一座紀念像,她的形象和業績,將永遠銘記在人們心中。

EOF.


協和給林巧稚的聘書: 「茲聘請林巧稚女士任協和醫院婦產科助理住院醫師……聘任期間凡因結婚、懷孕、生養者,作自動解除聘約論。」
============分割線==========


========= 說說後續吧=========
 20世紀50年代,協和被新中國政府接管,老協和對女醫護職員的婚姻限制被廢除。鄧穎超關心林巧稚的個人問題,50多歲的林半開玩笑地說:「要是早些年解放不就好了嗎,誰讓你們對我解放得這麼晚呢!」
林巧稚曾說過,「我的惟一伴侶就是床頭那部電話,它幫助我了解病人的情況和提出治療方案。」


昨天看到TL上有一個「有哪些女科學家由於她們的性別而遭遇過不公」的問題,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海拉。

海拉不是科學家,雖然每個科學家(生物學、生理學、醫學)都應該感激她;也很難說海拉遭遇的不公是針對她的。


但她的故事令人難以忘懷。你讀過嗎?

(今日晒書。要下載「美麗閱讀」app的點這裡:應用詳情)

聽我講吧。

海拉不是她的名字,她叫海瑞塔-拉克斯。她是個沒什麼文化也沒什麼錢的黑人家庭婦女,生了五個孩子,生活在巴爾的摩。


1951年1月,她在約翰-霍普金斯醫院診斷出宮頸癌。


約翰-霍普金斯醫院是美國最好的醫院。海瑞塔之所以去那裡,不是因為她有錢,而是因為那是附近唯一一所接納黑人病人並免費為他們診治的醫院。


那時候,美國每年有15000名婦女死於宮頸癌。最常用於治療宮頸癌的方法是:


……鐳。


沒錯,就是居里夫人發現的那种放射性金屬,鐳。當時醫學界只看到鐳的輻射會殺死癌細胞,不知道它會殺死所有細胞,並且會誘發突變。


醫生把裝滿鐳的試管塞進海瑞塔的子宮頸,縫好,再把另一個裝滿鐳的小袋也縫在子宮頸外面。

同時,醫生在海瑞塔子宮頸的癌變部位取走了一塊組織。


這在當時是很平常的一件事。醫生這樣做並不需要徵求病人的同意和授權。


鐳沒有拯救海瑞塔。相反,她從胸部到骨盆的皮膚全被放射線燒焦了。而她的病情卻在惡化,石塊一樣的腫瘤長滿她的體腔。

1951年10月4日,三十一歲的海瑞塔停止了心跳。她的癌細胞是如此活躍,「棒球一樣大的腫瘤幾乎完全取代了海瑞塔的腎臟、膀胱、卵巢和子宮,其他器官也像塞了珍珠一樣,密密麻麻地長滿了白色的小腫瘤」。

(這是海瑞塔和她的丈夫戴維)

就這樣了?我們的主角死了?


是的。


但她的細胞沒有死。還記得醫生取走的那塊組織嗎?


他們把它拿回去進行培養。


約翰-霍普金斯醫院組織培養研究組的頭兒叫喬治-蓋伊,他和他的太太一直致力於在人體外培養惡性腫瘤細胞。

(蓋伊後來死於癌症。他也想讓自己的細胞永生卻沒成功)

細胞是分裂產生的,如果一種細胞可以源源不斷地分裂,那它就相當於得到永生。如果能夠找到永生的人體細胞,科學家就可以做那些不能在活人身上進行的實驗,讓人體細胞代替活人接觸各種各樣的毒素、輻射和感染源。


但之前培養的人體細胞都活不了多久。

直到他們得到海瑞塔的細胞。


蓋伊的實驗室助手瑪麗在培養海瑞塔細胞的試管側面寫了海瑞塔-拉克斯(Henrietta Lacks)的縮寫字母:HeLa。然後她把它們放進培養室。


這就是海拉。


幾天後,瑪麗發現試管底部的血塊邊緣出現了一圈白白的像煎雞蛋白一樣的東西。這是細胞在生長的跡象。但之前也有過,沒過兩天就歇菜了。


這次不同。海拉細胞在瘋狂地生長,每過24小時它們的數目就增加一倍。瑪麗把它們分到別的試管里,很快又被填滿。


這些癌細胞比健康的細胞長得快20倍,健康細胞沒幾天就死光了,但只要有營養和合適的環境,海拉細胞似乎能無休無止地長,長啊長。


它們的主人死了,但它們卻活著。一直到現在。

(這形態詭異的傢伙就是永生的海拉細胞)

海拉細胞為什麼會永生?


正常細胞的分裂極限大約是50次,這個數目根據發現者的名字命名為「海弗利克上限」。每條染色體末端有一段特殊的DNA叫做端粒,細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縮短一段,直至幾乎完全消失,而細胞也隨之停止分裂走向死亡。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科學家通過研究海拉細胞發現,人類的癌細胞里有一種端粒酶,可以一次次地把端粒重新加上去,讓端粒再生。這也就是海拉細胞與癌細胞生命力如此旺盛的原因。


這裡面有一種非常強烈的弔詭感。癌細胞是死亡的象徵,正是它們奪去了海瑞塔的生命,但它們同時又是一種頑強的生命,並且為延續另外無數人的生命發揮了關鍵的作用。


而且在某種意義上,海瑞塔藉由海拉細胞獲得了永生,因為每一個海拉細胞里都有她的DNA。


生與死,永遠與短暫,部分與整體,就這樣奇妙地糾纏在一起,叫人辨不真切。


蓋伊把裝著海拉細胞的試管寄給他的同行們,紐約、印度、阿姆斯特丹……科學家是怎麼利用海拉細胞呢?比如說,他們把海拉細胞注射到免疫缺陷的大鼠體內,讓它們長出和海瑞塔相似的腫瘤,科學家再依靠它們研究免疫控制和癌細胞擴散。


這東西好用,太好用了。簡直是科研利器。


海瑞塔去世之後,蓋伊跑去申請解剖屍體。他希望能夠從海瑞塔體內儘可能多的組織中取樣,看看它們是不是也像海拉細胞那樣生命力強勁。


在那時候的美國,醫生從病人身上取樣是不違法也不違反倫理規範的,但對死者進行解剖或者取得其組織,就有法律明確規定必須徵得家屬同意。


海瑞塔的丈夫開始不同意,後來醫生說希望做一些檢測,或許能在未來對他的孩子們有所幫助,他還是在同意書上簽字了。


在解剖的時候,瑪麗看到海瑞塔的腳趾甲上塗了明亮的紅色指甲油。

那一刻,我第一次意識到這麼長時間以來我們用的細胞,還有所有寄出去的細胞,都是從這樣一個活生生的女人身上取來的。

無論如何,海拉細胞的出現恰逢其時。1951年,美國出現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小兒麻痹症疫情,研製小兒麻痹症疫苗成了全國矚目的頭等大事。1952年,匹茲堡大學的喬納斯-索爾克宣布他研製出第一支小兒麻痹症疫苗,但在正式使用之前,必須進行大規模的實驗證明它的安全有效。


這個實驗需要大量培養出的人體細胞。


又容易被病毒感染,又能大量繁殖,培養起來還很便宜,小兒麻痹症基金會意識到海拉細胞就是他們要找的。


世界上第一家細胞工廠建起來了。塔斯基吉研究所細胞銷售中心的35名科學家和技術員每周從這裡生產出2萬管海拉細胞,也就是6萬億個。

(塔斯基吉研究所的團隊大多是黑人)

海拉細胞為人類打敗小兒麻痹症這項二十世紀最重要的成就之一立下大功。


這麼多光用來研究小兒麻痹症根本消化不完,所以只要花錢,就可以買到海拉細胞。

因為雖然海拉細胞是癌細胞,但許多基本特徵和普通細胞是一樣的,比如要製造蛋白,彼此交流,會不停分裂併產生能量,不斷進行基因表達並進行基因表達調控,它們還會感染各種各樣的病原……正是因為這些特性,海拉細胞成了合成蛋白的最佳工具;人們還藉助培養的海拉細胞研究過許多東西,包括細菌、激素、蛋白,尤其是病毒。

海拉細胞促進了病毒學的興起。


越來越成熟的細胞培養和克隆技術,以及總價值超過數百億美元的人體生物材料產業由此產生。


人類遺傳學在日後成為顯學,也離不開海拉細胞的極大貢獻。


在大多數研究中,海拉細胞都被看做模式的人類細胞。差不多每個從事過這方面學習和研究的學生都知道海拉這個名字吧。


人們利用海拉細胞研究致癌基因和抗癌基因,開發治療皰疹、白血病、流感、血友病和帕金森症的葯,弄清楚乳糖的消化、性病的傳染、人類長壽的秘密、在下水道里工作對細胞的影響以及蚊子是如何交配的;沒有海拉細胞,人們無法得到小兒麻痹疫苗,試管嬰兒、基因複製、基因圖譜都無法成為現實。


海拉細胞就像小白鼠一樣,成為實驗室的主力實驗材料,是「幾百年來最重要的醫學成就之一」。


一位科學家估算,如果把人們養過的所有海拉細胞堆在一起,它們將重達5000萬噸——這可是個天文數字,因為一個細胞幾乎沒有任何重量。


海拉細胞已經完全脫離了蓋伊的控制,變成了公共財產。他有點惱火,覺得被冷落了,也沒享受到這個由小小細胞發展而來的龐大產業帶來的豐厚收益。


但這細胞原來的主人呢?


有媒體報道過她的故事,但其中有很多以訛傳訛的錯誤信息。一直到上世紀七十年代,人們一直以為那背後的女人要麼叫海倫-萊恩,要麼叫海倫-拉森,正確的海瑞塔-拉克斯卻無人知曉。


幾乎所有人都受惠于海拉細胞,但是幾乎沒有人知道貢獻了海拉細胞的那個人是誰,她叫什麼,她有什麼故事,她的親人現在過得怎麼樣。


1973年3月9日,科學界最權威的《自然》雜誌發表布魯塞爾大學生物學家J-道格拉斯的一封信:

喬治-蓋伊從一名黑人的宮頸癌組織中培養出海拉細胞,至今已21載。有人估算,如今世界上這種細胞的總重量已經超過這位女性的體重。這個女人真正地長生不死了,不僅在試管中,也在全世界科學家的心裡,因為它為科研和醫療診斷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可我們還不知道她的真名!我們都知道,「海」(Ha)「拉」(La)是她姓和名的縮寫,可有書上寫成「海倫-拉恩」,有的地方是「海瑞塔-拉克斯」。我曾寫信給各種文章的作者詢問名字的出處,其中包括蓋伊發表論文的醫院,從沒得到過答覆。請問有人知道真相么?如今海拉細胞發展成熟,那麼還海……拉……一個真實身份,讓這個女人享受她應得的名譽,難道這也違背醫學倫理么?

4月20日,道格拉斯發表了一篇後續文章,宣布確定海拉細胞是以海瑞塔-拉克斯的名字命名的。


海瑞塔的名字終於得到遲來的承認。

(知道海瑞塔的故事之後人們以此表達感謝)

但這對她的家人沒有任何實際好處。他們也始終不知道,她的細胞還活著。


海瑞塔死的時候,她的女兒黛博拉只有不到三歲。從來沒有人把她母親的死訊告訴她和兄弟們,他們也不敢問,「在他們的記憶里,媽媽前一天還在,後一天就沒了,之後再也沒回來」。


撫養他們的是一對夫妻,女的只會鞭打他們,讓他們挨餓,男的時時對黛博拉實施猥褻。直到哥哥和嫂子把他們接去住,黛博拉才擺脫了那種生活。


十六歲,黛博拉懷上第一個孩子。沒過幾年,她就離開了虐待她的丈夫,成為一個單親媽媽。


她常常深夜醒來,躺在床上哭泣,苦苦地想自己的母親到底發生了什麼。


我想起福克納在《喧囂與騷動》里那句著名的話。是的,他們在苦熬。母親在彼岸的永生並不能減少兒女在此岸的苦熬,或許還會相反。


2009年,黛博拉心臟病發作悄悄離開人世。


她說過這樣一段話:

「我不知道自己離開的時候會是什麼樣,只希望能平靜地走。但我跟你說,要是永生意味著永遠不死,那我真不想這樣,你一個人活著,其他親人都在你面前變老死去,那得多傷心。」


「可我沒準會像媽媽那樣,變成海拉細胞回來,這樣我們就能一塊兒為這個世界做好事了。」她靜默了一下,隨即點點頭說,「我想我會喜歡這個結局。」

海拉以不死而永生。黛博拉或許能以記憶而永生?這樣看來,世界上所有人都有永生的可能。


這也許是那些還在苦熬的人們的最大安慰吧。

(海瑞塔的家人在她的墓碑前)

註:


剛在「美麗閱讀」專欄(https://zhuanlan.zhihu.com/beautifulreading)發了這篇文章,雖然主角不是科學家,但回答確實是看到這個問題之後想到的。海瑞塔不僅是女性,還是黑人,這讓她的故事變得更加複雜而具有深遠的意義。


喜歡讀書的朋友歡迎關注我的專欄。


上學期學遺傳教授剛好講到Rosalind Franklin 感慨太多很多人知道DNA雙螺旋結構
知道James Waston和Francis Crick
但鮮少有人知道Rosalind Franklin以及她掩蓋在Waston和Crick盛名之下的貢獻
關於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簡直有太多可以說的了
手機佔一個位 下課了用電腦碼

————————


一提到DNA雙螺旋結構,大部分人腦海里應該會出現這張照片

它出現在我們的生物書上,科普讀物上,幾乎所有提到DNA雙螺旋結構的地方。

但他們的發現其實是基於這位女科學家的數據基礎上的
Rosalind Franklin

再精確一點
是在這張照片的基礎上的—傳說中的photo 51


DNA結構的發現(感謝評論區指正,@徐相傑 前面說成了DNA的發現),我在上生物課的時候,課本寫的是沃森(Watson)、克里克(Crick)和富蘭克林(Rosalind Franklin)。但諾貝爾獎卻只獎給了沃森和克里克,當時我還好奇,這麼偉大的發現怎麼只有兩個人獲獎。


後面是我做英語閱讀的時候發現了!


先貼百度得鏈接吧!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wRjXgg40kz8W-Cv9L92nNvMtD3ZCzGrknyxlt3xFcsehn0KMWgMuoSHV-4Cl4foyYJUSItdDAclaHr7DZdM3Ga

我知道有人是不會戳開看的,以下是部分內容


Rosalind Franklin(1920-1958)拍攝到的DNA晶體照片,為雙螺旋結構的建立起到了決定性作用。但「科學玫瑰」沒等到分享榮耀,在研究成果被承認之前就已凋謝。Franklin生於倫敦一個富有的猶太人家庭,15歲就立志要當科學家,但父親並不支持她這樣做。她早年畢業於劍橋大學,專業是物理化學。1945年,當獲得博士學位之後,她前往法國學習X射線衍射技術。她深受法國同事的喜愛,有人評價她「從來沒有見到法語講得這麼好的外國人。」

1951年,她回到英國,在劍橋大學國王學院取得了一個職位。那時人們已經知道了脫氧核糖核酸(DNA)可能是遺傳物質,但是對於DNA的結構,以及它如何在生命活動中發揮作用的機制還不甚了解。就在這時,Franklin加入了研究DNA結構的行列,然而當時的環境相當不友善。她開始負責實驗室的DNA項目時,有好幾個月沒有人幹活。同事Wilkins不喜歡她進入自己的研究領域,但他在研究上卻又離不開她。他把她看做搞技術的副手,她卻認為自己與他地位同等,兩人的私交惡劣到幾乎不講話。當時的劍橋,對女科學家的歧視處處存在,女性甚至不被准許在高級休息室里用午餐。她們無形中被排除在科學家間的聯繫網路之外,而這種聯繫對了解新的研究動態、交換新理念、觸發靈感極為重要。
Franklin在法國學習的X射線衍射技術在研究中派上了用場。X射線是波長非常短的電磁波。醫生通常用它來透視人體,而物理學家用它來分析晶體的結構。當X射線穿過晶體之後,會形成樣一種特定的明暗交替的衍射圖形。不同的晶體產生不同的衍射圖樣,仔細分析這種圖形人們就能知道組成晶體的原子是如何排列的。Franklin精於此道,她成功地拍攝了DNA晶體的X射線衍射照片。

研究
DNA雙螺旋結構
Watson和Crick也在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進行DNA結構的研究,Watson在美國本來是在微生物學家指導下從事噬菌體遺傳學研究的,他們希望通過噬菌體來搞清楚基因如何控制生物的遺傳。派他出國學習並沒有生硬地規定課題,甚至他從一個國家的實驗室到另一個國家的實驗室也能得到導師的支持或諒解。當他聽了Wilkins的學術報告,看到DNA的X射線衍射圖片後,認定一旦搞清DNA的結構,就能了解基因如何起作用。於是他不等批准,就決定先斬後奏從丹麥去倫敦學習X射線衍射技術了。至於Crick,他是個不拘小節又相當狂妄的聰明人,不太受「老闆」Bragg歡迎,甚至一度有可能被炒魷魚。但是,當因為學術問題引起的誤會消除後,老闆照樣關心他的工作,在那篇劃時代的論文寫成後,Bragg認真修改並熱情地寫信向《Nature》(《自然》雜誌)推薦。這種現象在一個以學術為重的研究機構應該是正常的。人際關係對研究事業的干擾是輕微的。

Watson擅自選擇,後來和Crick一起在那裡做出劃時代貢獻的研究機構,在當時已經是一個聞名全球的單位——英國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這個實驗室創立於1874年,麥克斯威爾、盧瑟福、玻爾等一批物理學大師都在這裡工作過。創立至今,先後造就了近30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早在20世紀初,物理學家湯姆森領導這個實驗室時,就形成了一個「Tea Break」習慣,每天上午和下午,都有一個聚在一起喝茶的時間,有時是海闊天空的議論,有時是為某個具體實驗設計的爭論,不分長幼,不論地位,彼此可以毫無顧忌地展開辯論和批評。歷史證明這種文化氛圍確實有利於學術進步,所以這種習慣已經被國外許多大學和研究機構仿效,就連國際學術會議的日程安排中,這個節目也是必不可少的。近十幾年來,國內個別大學和科研單位的領導人也在試圖推廣這種做法。如果能夠長期堅持下去,必有收穫。在卡文迪許實驗室里,Watson遇到了物理學家Crick,又得到機會向Wilkins、Franklin等X射線衍射專家學習,還有包括著名蛋白質結構專家的兒子在內一批科學家和他經常交換各種信息和意見,又得到實驗室主任Bragg等老一輩的指導和鼓勵,這些都是他取得成就的重要因素。而直接導致Watson集中精力從事DNA結構研究的契機,則是他得到美國主管部門資助去參加在拿不勒斯召開的學術會議,在那裡他看到了Wilkins的X射線衍射圖片。

創新
創新者必須破除迷信,敢於向權威挑戰。1953年的Watson和Crick都是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37歲的Crick連博士學位還沒有得到。受到前人的影響,他們原來按照3股螺旋的思路進行了很長時間的工作,可是既構建不出合理模型,也遭到結晶學專家Franklin的強烈反對,結果使工作陷於僵局。在發現正確的雙股螺旋結構前2個月,他們看到蛋白質結構權威Pauling一篇即將發表的關於DNA結構的論文,Pauling錯誤地確定為3股螺旋。Watson在認真考慮並向同事們請教後,決然地否定了權威的結論。正是在否定權威之後,他們加快了工作,在不到兩個月內終於取得了後來震驚世界的成果。
兩位年輕科學家沒有迷信權威,而且敢於向權威挑戰,這需要勇氣,更需要嚴肅認真的實驗工作和深厚的科學功底。在科學界經常遇到的是年輕人對權威無原則的屈服,甚至Watson在開始知道鮑林提出的是三螺旋模型的一剎那,也曾後悔幾個月前放棄了自己按三螺旋思路進行的工作。不過他們沒有從此打住,而是為了贏得時間,加快了工作。因為他們相信這是智者Pauling千慮之一失,很快本人就會發現錯誤並迅速得出正確結論。Wilkins在Franklin不知情的情況下給他們看了那張照片。根據照片,整日焦慮於DNA結構發現的Watson和Crick立即領悟到了現在已經成為眾所周知的事實——兩條以磷酸為骨架的鏈相互纏繞形成了雙螺旋結構,氫鍵把它們連結在一起。他們在1953年5月25日出版的英國《Nature》雜誌上報告了這一發現。雙螺旋結構顯示出DNA分子在細胞分裂時能夠自我複製,完善地解釋了生命體要繁衍後代,物種要保持穩定,細胞內必須有遺傳屬性和複製能力的機制。這是生物學的一座里程碑,分子生物學時代的開端,怎樣評價其重要性都不過分。

在1953年2月底,33歲的Franklin已經在日記中寫道,DNA具有兩條鏈的結構。這時她已經確認這個生物分子具有兩種形式,鏈外面有磷酸根基團。1953年3月17日,當Franklin將研究結果整理成文打算髮表時,發現Watson和Crick破解DNA結構的消息已經出現在新聞簡報中。4月2日,Watson、Crick和Wilkins的文章送交《Nature》雜誌,4月25日發表,接著他們在5月30日的《Nature》雜誌上又發表了「DNA的遺傳學意義」一文,更加詳細地闡述了DNA雙螺旋模型在功能上的意義。1953年初, Watson和Crick構建出DNA分子雙螺旋結構模型,而此時Franklin對這一進展並不知情。她更不知道的是,Watson和Crick曾看過她拍攝的能驗證DNA雙螺旋結構的X射線晶體衍射照片,並由此獲得了重要啟發。
Franklin的貢獻是毋庸置疑的:她分辨出了DNA的兩種構型,並成功地拍攝了它的X射線衍射照片。Watson和Crick未經她的許可使用了這張照片,但她並不在意,反而為他們的發現感到高興,還在《Nature》雜誌上發表了一篇證實DNA雙螺旋結構的文章。

Watson在1968年出版的《雙螺旋》一書中坦承,「Franklin沒有直接給我們她的數據」。而Crick在很多年後也承認,「她離真相只有兩步」。目前,科技界對Franklin的工作給予較高評價,對Wilkins是否有資格分享發現DNA雙螺旋結構的殊榮存在很大爭論。

1962年,當Watson、Crick和Wilkins共同分享諾貝爾獎時,Franklin已經因長期接觸放射性物質而患卵巢癌英年早逝。

這個故事的結局有些傷感。按照慣例,諾貝爾獎不授予已經去世的人。此外,同一獎項至多只能由3個人分享,假如Franklin活著,她會得獎嗎?性別差異是否會成為公平競爭的障礙?後人為了這個永遠不能有答案的問題進行過許多猜測與爭論。那麼我們應該從中吸取什麼教訓呢?

……………………………………

不知道知乎粘貼複製的那條豎線怎麼弄的
那篇英語閱讀里還提到了在發現了DNA結構後,兩位男士是出了名,但卻一點不紳士。也沒有說感謝富蘭克林女士這樣的話,還對人家進行冷嘲熱諷,根本沒有把她餓餓功勞放進去。當然,女生不全是小綿羊,富女士勇敢的站了出來進行抗爭,但奈何當時社會條件和科研機構的氛圍,使富女士鬱郁不得志,最後也因病去世。就像百度百科所說的,最後的榮譽到底改給誰呢?富女士到底能獲此殊榮嗎?只希望這種事情別在我們現在的社會中的發生


諾特定理 可以說是理論物理中心成就之一 他的發現者 諾特 便是愛因斯坦口中 數學史上最重要的女性。
可惜的是,儘管她有一名數學家老爹,她也無法取得大學文憑,甚至有希爾伯托的力薦,也無法在哥廷根大學擔任教職。而這,僅僅因為她是名女性。
不得不說,諾特定理確實很美很簡潔,對稱性對應著守恆量,其普適性使得在微觀領域仍然適用,它的數學形式更是如美人出浴般瀟洒靚麗。而其實,諾特的數學成就遠非只有這一個定理。
每當看到那個等式時,便由衷地感嘆,其發現者一定和它,一樣美。


瓊·羅賓遜夫人,諾貝爾經濟學獎本應該是她的。
羅賓遜夫人本來應該有三次理論上的突出貢獻而被授予諾貝爾獎:(1)創立壟斷競爭理論,(2)發展補充完善凱恩斯理論,(3)創立新資本積累理論。而當年把持諾貝爾委員會的林德貝克等人反對羅賓遜夫人的左傾和社會主義,一直不將獎項頒給羅賓遜夫人。
1983年當羅賓遜夫人去世時,就連她學術上的對手薩繆爾森寫的悼念文章中還為她鳴不平。自此,在對羅賓遜夫人的追憶中,除了她天才的思辨、卓越的成績、犀利的文風以及堅韌的性格之外,還多了兩個前無古人的特徵:一、她是迄今為止所有偉大經濟學家中唯一的女性;二、她是偉大的經濟學家中應該獲得而沒能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人。
1975年10月的一天清晨,倫敦的天氣一如既往地陰霾潮濕,人們還聚在酒館裡企盼著,那種熱切的氣氛絲毫沒有受到天氣的影響,彷彿沒有經過晝夜交替似的,要知道,他們已在此等候了整整一夜!所有的人都情緒高漲,熱烈地交換著意見,以致於連酒館的侍者在內,都不約而同地抱著同一個信念:本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定非我們英國的羅賓遜夫人(J.Robinson)莫屬。 在大洋彼岸的美國,同樣的猜測也主導著經濟學界,而全球經濟學界幾乎唯美國是瞻。儘管這位女士在1960年代曾代表英國的劍橋與美國劍橋(中譯坎布里奇,麻省理工學院所在地)的薩繆爾森(P.Samuelson)展開了一場關於資本理論的大論戰,被稱為「兩個劍橋之爭」,不幸羅賓遜夫人處於下風。而此時,就算是對她最苛刻的批評家也在打賭,斷定羅賓遜夫人一定會獲得當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而且,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是:1975年是聯合國確定的「世界婦女年」。 v天時地利人和,一切似乎已經確定無疑,大家彷佛已代替諾貝爾經濟學獎評選委員會做出了決定,只等公布了。當時,精明的美國《商業周刊》雜誌提前刊出一篇羅賓遜夫人的傳記,旨在闡明美國經濟學界對她學術成就的評價,以及這位才華橫溢的女經濟學家的獨特魅力,並堅稱這位女性的名字將會「出現在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每一張選票上」。然而,造化弄人,來自瑞典的消息出奇的冷漠與寧靜,獲獎者竟是一個叫康托羅維奇的俄羅斯男人和另一個叫庫普曼斯的荷裔美國男人!那些徹夜等待結果的仰慕者和學生傷心泣下,頓時,曾經人聲鼎沸的酒館成了迷戀者的傷心之地…… 事情過去將近三十年了,在此期間,關於這件公案的是是非非一直是經濟學人議論的話題,它成為世人詬病諾貝爾經濟學獎評選委員會不公正的一個主要論據,他們認為:一、至今沒有一個女經濟學家獲獎,而羅賓遜夫人是才華橫溢、著作等身的經濟學家,不授獎給她,證明評委有性別歧視;二、羅賓遜夫人並非主流經濟學家,沒有給羅賓遜夫人和加爾布雷思這樣影響甚大的具有左翼色彩的經濟學家授獎,證明評委有政治歧視。


Hypatia!!等我下課來答發
——————————
下課了!
——————————
看到這個題目記憶一下拉回2009年初中的某周六,閑來有暇,用著當時非常流行的古董級mp4,我透過小小的屏幕,看到了一部史詩般敘述的電影——《城市廣場》。

本以為下了一部偏僻冷門的歐洲文藝悶片罷了,兩個小時卻後,我為主角——女數學家希帕提婭的命運淚流滿面,這部影片即講的是Hypatia"s tragic tale。希帕提婭生活在羅馬帝國統治時期的埃及亞歷山大港,
影片的社會背景是公元350年與370年間-415年間。

  • 彼時羅馬帝國原來的國家宗教多神教日薄西山,而基督教卻如旭日東升大有席捲帝國之勢。最後一位信仰多神教的羅馬皇帝尤利安於公元363年死於波斯戰場,而狄奧多西大帝終於在380年宣布基督教為羅馬帝國的國教。

希帕提婭是當時的一位女數學家, 在亞歷山大圖書館(the Great Library of Alexandria)教授天文學、數學及哲學。
影片故事有兩個視角,

  • 一個是從希帕提婭的活動展開,她的科學研究:將物體從一個平穩運行的船的桅杆頂部丟棄,物體降落在桅杆的腳下,故提出慣性的概念;推翻托勒密天體模型,竟建立起日心說的模型,證出開普勒定律。

她對宗教狂熱的抵制(無論是多神教還是基督教,影片暗 示出希帕提婭是無神論者),她對愛慕者(後成為基督教派首總 督的歐瑞斯提斯Orestes)的拒絕。

這對只讀過教科書的我是相當震撼的,難道早在哥白尼、開普勒之前這麼久就已有人證出了日心說?希臘也有女數學家,並且允許她公開講學?最印象深刻、欽佩的是,唯希帕提婭是全神追求的是科學、理性!
同是軸心時代,我不禁慣性地拿先秦時的風氣與希臘時代比擬,並認定,雖然此時希帕提婭是有優勢的,(連在與的男女關係也是佔上風的),隨著影片緊張節奏的變化,希帕提婭將會被打壓,成為性別、無知的犧牲品。

結局印證,不過並非完全如此。
雖說這是個關於知識和女性的故事,但更準確的說,希帕提婭是政治派別、宗教衝突的犧牲品。

影片故事的另一個視角即是從一個虛構人物,希帕提婭父親(Theon,同是數學家,Hypatia"s teacher)的奴隸——達烏斯(Davus)出發。

  • 達烏斯偷偷地崇拜並愛慕著女主人,然而奴隸身份是他難以逾越的鴻溝。與此同時,宣揚兄弟之愛的基督教逐漸吸引了他(這也正是基督教在下層群眾中迅速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面對愛情與信仰的衝突,他終於選擇了信仰。然而,基督教信仰帶給他自由的同時,也將他捲入不斷的宗教仇殺。當他對信仰日益困惑之時,他得知下一個謀殺的目標就是希帕提婭。儘管他試圖拯救她,但最後還是無能為力。

我初看電影時並不知歷史背景,影片中的矛盾是,因為奧雷斯特斯 Orestes支持希帕提婭這位有知識的女性,而與西里爾主教Cyril"s 起了爭端。現在回看,希帕提婭的悲劇起因更應是,她陷於總督奧雷斯特斯 Orestes和西里爾主教Cyril"s 之間的爭端,她受到的是西里爾為首的基督教派政治報復行為。A pure (and typical) Alexandrian street politics.

也許導演更大部分的表達傾向,在描述歷史上的兩種宗教信仰的紛爭,基督教企圖以文化霸權鞏固政權統治。希帕提婭講學的地方——亞歷山大圖書館是希臘文明(多神教)的一個象徵,希帕提婭遭迫害,亞歷山大圖書館亦付之一炬。
《達芬奇密碼》的作者丹布朗曾經說過,即使是所謂聖潔的基督教徒,也是沾染著無數人的鮮血建立自己的絕對權威的。希帕提婭的死似乎是在usher基督教統治下一個愚昧衰落的黑暗時代將到來。「展現了基督教早期傳播的血腥和暴力,同時展現了基督教早期對科學技術的壓制和詆毀。」(維基百科)

電影原名是希臘文,ágora,意思是(古希臘)的城市中心廣場,古希臘城邦的城市廣場是公民聚集議事之所,ágora的意義是一個思想的交流平台,是一個歡迎並包容各種各派學術的包容地。被畫入《雅典學院》的Hypatia成於這交流知識與思想的平台,亦毀於城市廣場上的愚昧暴民。
可能有人感覺我說「希帕提婭不因是知識女性,實際是因宗教才遭遇不公」偏題了……眾所周知而不可避免的境況,任何一個女性科學家的遭遇所能折射的東西永遠不會偏題。 歷史至今某些人對女性所持的無知和偏見造成的tragedy ,同比之狂熱宗教徒有過之而無不及。
所以在我看電影第一遍時會因希臘有一位女數學家而驚異,會為一位女性在暗流洶湧的危險中無力抗爭而悲哀。捫心自問,隨著文明的發展,社會平台有沒有更寬廣?ágora有沒有變得更包容?希帕提婭的故事像是埋在我心裡的種子,所以看到這個題目,那個動徹心扉哭泣的周六能破出層疊的記憶地層卷涌襲來。
我真的希望,能有更多的男生,包括女生,能拔除偏見,去鼓勵,去嘗試,成為數學家、科學家,在知識的頂層大放異彩。也希望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進步影響下得社會能更包容。

IMDB上有一句影評說得好:

Fear is primal, and infects everyone and everything like a plague spread by rats. The notion of imaginary beings who, in spite of being all powerful and all knowing, are vested in a patch of desert and how its human female population dresses should be a warning sign. Does this not sound familiar? We have the same concerns today, and although codified and addressed by legislation for local morays, and investigated and codified by alleged behavioral experts, people are still pretty touchy about anything remotely informative that doesn"t gybe with their ideals: as a for instance; sex in this case.
Hypatia thinks like a man, despite her sexual makeup. She is the one who calls reason, as any good leader or scientist would. The rest merely cower to the polity dominating the social terrain. But she is optimistic. Even so, the times tragically overwhelm her.

當然導演是成功的,他用Hypatia"s tragic tale表達了他的想法。電影對異教徒和基督徒的描寫的也有一定的歷史依據。亞歷山大長期以來一直也確是宗教派別和群體間常發生暴力衝突的城市。但為達感染效果,電影必對歷史作了編改,此片在時間線上也有扭曲。下面列一下與史實有出處的地方:

  1. 當然是困擾我的開普勒定律!!!我的科學常識還是沒錯的,影片中把希帕提婭塑造成一個創新的思想家,但她的提出科學研究是加造的(開普勒:呵呵)。慣性也還是伽利略發現的。(唉,小時候表接觸太多野史,多危險...)事實上,希帕提婭的成就主要是,她和父親曾在當時混亂的版本中對丟番圖的《算術》(Arithmetica)、阿波羅尼奧的《圓錐曲線論(Conics)以及托勒密的作品做了矯正編纂,但均未留存(= =)。以及製造了各種精密儀器。(只能說大概,這個介紹資料我找不到了……)
  2. 希帕提婭不是希臘時代的第一位女思想家,也不是最後一位,她遭迫害後的百年時間亞歷山大城依然還是學習的中心,是異教徒和基督教共存的home and schools center,也還有一些異教女思想家,Aedisia, Hierocles, Asclepius of Tralles, Olympiodorus the Younger, Ammonius Hermiae and Hermias.
  3. 影片中暴民洗劫的亞歷山大圖書館在當時早已被洗劫廢置不復存在。
  4. 時間線不對!!!

She lived in the Eastern Roman Empire. It was the Western Roman Empire that fell and that had nothing to do with street politics in far off Alexandria sixty years earlier. The Eastern Empire continued for another 1000 years after her death.

希帕提婭事實住在東羅馬帝國,而影片中描述衰敗的是西羅馬帝國,它的衰敗也與亞歷山大的這場街頭暴力沒有直接的關係。在希帕提婭趨勢後,東羅馬帝國依然持續了千年。
5.希帕提婭應該是多神教,柏拉圖學派。
6.希帕提婭的演員是40歲演出的,而歷史上的希帕提婭糟害大約是五六十歲。

參考資料:

  1. 豆瓣電影:《城市廣場》城市廣場 (豆瓣)

你往何處去?——電影《城市廣場(Agora)》觀後感 (城市廣場 影評) 2.Quora:How historically accurate is the film Agora? 3.MIDB:Agora http://www.imdb.com/title/tt1186830/?ref_=ttmd_md_nm
4. Wikipedia:Agora (film)
5.《羅馬帝國衰亡歷史》
《科學的歷程》

附:
一段愛德華·吉本(Edward Gibbon)的《羅馬帝國衰亡史》中關於希帕提婭的敘述:

  「數學家席昂之女希帕提婭,受其父學說啟蒙,她以淵博的評註,精準完備地闡釋阿波羅尼奧斯與丟番圖的理論;她也在雅典與亞歷山大城公開講授亞里士多德與柏拉圖的哲學。這位謙遜的處子顏如春花初綻,卻有成熟智慧,她拒絕情人的求愛,全心教導自己的門徒。最榮耀、最顯赫的大人物們,個個迫不及待地想要拜訪這位女哲人。而西里爾以忌妒之眼,盯視她講學處門前雲集的冠蓋車馬、隨從奴隸。於是在基督徒間謠言悄悄散開,他們說席昂之女是羅馬官方與大主教之間握手言和的唯一絆腳石。這塊絆腳石很快就被移開了,在一個致命的日子裡,在四旬齋的神聖齋期里,希帕提婭被從她的兩輪車中扯出,衣物給撕得稀爛,一路拖到教堂,並遭禮拜朗誦士彼得(Peter the reader)、一群蠻人與殘忍的狂熱分子們,以徒手毫無人性地屠戮致死,尖銳的蚌殼將她的肉從骨上刮下,還在顫抖的斷肢則被投入火中。正義的調查與懲罰最後因適時奉上的禮物而作罷,但希帕提婭的謀殺案,已在亞歷山大的西里爾的人格與信仰上,印下無法拭除的污點。」

月經帶拒愛的傳說(電影里也有此片段):

《蘇達辭書》 「她如此美麗動人,聽她講學者當中,有個人愛上了她,無法壓抑滿心求索,只能向她吐露實情。無知的傳言道是她以音樂安撫了他的相思病,但事實是,音樂全無效果,她於是帶來了一些女子每月使用的碎布條,將它們擲在他面前,向他展示她天生的不潔,並說:『你這個無知小子,你愛這東西嗎?這一點也不美麗。』那人的靈魂便因這羞恥、驚人且叫人不快的景象而轉過了身,從此復歸正途。」(維基百科)

最後放個福利:
感興趣想看電影可以點鏈接:《城市廣場》BT下載百度雲 請輸入提取密碼 密碼:hl56


居然過百贊了~順便把不想寫論文的拖延症期間給混過去了~明天開始好好學習了,評論區就不再回復啦~

——————————————————

# Sheldon眼中的居里夫人#

看了@莫筱筠 的答案之後覺得還蠻感慨的,主要是其中引用的吳秀蘭的這句話:

Now, today, you would never think about that, but in those days it was a reality.

確實,作為一個女性,尤其將來的女性科研工作者,我也常常會感受到一些性別造成的不公,但是也不能不承認,相比於一百年前,甚至五十年前,女性科研工作者的待遇已經改善很多了,所以才會有"today, you would never think about that"的說法。比如現在日本的科研機構招聘,最後都一定會加上一條「本單位一直積極推進男女共同建設社會的方針」並對女性科研工作者提供更多的育兒支援(比如東大的託兒所六周以上的寶寶就可以接受託管,而且價格很便宜)。當然這也有少子化的原因,這裡按下不表了。

這些都不是「女權主義者們」喊口號可以喊出來的,而是幾代優秀的女性用畢生的努力辛勤工作干出來的。上一段《生活大爆炸》第九季第一集Sheldon調侃居里夫人的話(大爆炸裡面經常開科學黑,比如Geology is not the real science,學地質的表示收到了十萬點傷害。。。當然這不是大爆炸本身的態度,但確實反映了很多人的態度)

所以我一直告訴自己,如果說我可能為男女平等盡一點點微薄之力的話,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做得比男人更好,好到別人沒有辦法略過你的成果,哪怕是僅僅被當做「榮譽男人」,「不是女人」,「第三類人」也無所謂。我們做的越多,將來的女性在科研和各種工作上的路才會越好走,受到越少先入為主的歧視,有更高的起點。幾代優秀的女性的努力我們才能有今天的起點,而現在,輪到我們了。

================================================================

PS:看了下各位的評論再補充一點點,其實我個人覺得Sheldon不能嚴格算是性別歧視的啦,只是說表達了一種許多男性心中的普遍想法而已。首先那一集的背景就是他跟Leonard都跟女盆友/老婆鬧彆扭,此刻心裡可煩女人了,其次Sheldon本來就除了自己(還有霍金和各種科幻英雄)誰都看不起的嘛,所以其實很正常啦~謝耳朵萌萌噠~他內心的OS一定是這樣的
謝耳朵:我不是說女人都是傻逼,真的不是
謝耳朵:我是說所有人,你們所有人都是傻逼啊(?? . ??)

PPS:居然會觸怒這麼多女權支持者呢~感覺我也沒說什麼呀~雖然說女性在科研領域的地位也是各種男女地位不平等的一個方面,但科研領域畢竟還是有其特殊之處的啊直接就上升到女權的角度了我只能說,你們,隨意發揮吧~

我順便說點好了(離主題越來越遠了啊也不是我想歪樓的啊……)我目前只欣賞一種女權主義者,就是首先在自己的領域做得出類拔萃的那些女權主義者,比如我最愛的艾瑪沃特森啊,窮則獨善其身,達才兼濟天下嘛~

至於我自己嘛,我對男權女權不感興趣,每個人都首先是獨立的人,然後才談得上男人或者女人,我既沒有說要為女性代言,也沒有說要去為女性爭取權益,我只是一個普通人,人生能夠有能力做我想做的我就很滿足了,如果到達「達」的地步,能給女同胞群體添一點好評度當然更好,但能獨善其身我也滿意了。最後上一段很多年以前看《燦爛千陽》寫的文字吧,願女性這個歷史上一直「被侮辱和被損害」的群體能夠越來越得到這個世界的平等,尊重和愛。用我們各自覺得正確的方法去努力就好啦~

還是類似的背景,戰爭中的阿富汗。這本書是寫女性的,「燦爛千陽」出自米爾扎·穆罕默德·阿里·賽依伯的詩《喀布爾》,詩中用太陽來比喻美麗的喀布爾婦女:人們數不清她的屋頂上有多少輪皎潔的明月,也數不清她的牆壁之後那一千個燦爛的太陽。

瑪麗雅姆和萊拉,因為各自的原因,間隔十八年,先後成了鞋匠拉希德的妻子。在戰火以及家庭的暴政之下,她們的忍耐、掙扎和反抗。應該說,相比於大多數這一類的作品,那些千篇一律的悲憫口氣,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不一樣的,文字間的人性關懷,在告訴人們,即使是這些艱難處境里卑微地活著的女性,她們需要的也不是同情和憐憫,而是平等、尊重和愛。

我永遠不會忘記,萊拉的父親,那個矮小平凡的高中教師。我永遠不會忘記,他對萊拉說:

「我知道你還小,但我希望你現在就明白並且記住這個道理,婚姻可以等待,教育卻不行。你是一個非常、非常聰明的女孩。真的是。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都可以如願以償,萊拉。這一點我很清楚。我還知道等到這場戰爭結束了,阿富汗將會像需要它的男人一樣需要你,甚至比需要它的男人更加需要你。因為,如果一個社會的女人沒有受過教育,那麼這個社會就沒有進步的可能,萊拉。沒有可能。」

可惜他沒有看到這一天,或許我有生之年也看不到。


說一個雖然不是女科學家,但是與女學者有關的。

上個月作為翻譯陪同導師(歪果仁)參加了教育部關於各高校千人計劃學者情況調研的會議。與會者約有二十幾名,除導師外都是華人,無一女性學者。當導師指出這一點在歪果很罕見時,所有人都笑了起來,其中一名教授帶著笑意示意我不要翻譯,說道:「這太正常了,科研不是女性的領域,千人計劃還不傾向要女學者呢。」

聽完心情五味雜陳。

(參會的只是本校一小部分的千人學者,答主雖未求證到具體數據但可以預見的是女性學者數量寥寥無幾,也希望各位小夥伴能談談自己學校的情況。學界性別歧視各國都有,只是似乎看來國內要略嚴重些。)


數學家Hypatia的酮體被暴民用牡蠣殼凌遲了。

不過是否由於性別關係,不好說


大一寫過一篇文章。選了4位數學物理生物方向的科學家。Emmy Noether , 居里夫人, Rosalind Franklin, 吳健雄。
居里夫人,當她獲得法國榮譽時人家說她是歪果仁,獲得世界級榮譽時又說是法國的英雄。
Emmy Noether,被愛因斯坦認為是數學界最重要的女人,范得瓦爾第老師,也是那個年代拍得上前幾的數學家。哥庭根教了幾年書,不領薪水。想把她升為正教授,一幫哲學系教授反對。本身是教徒,但是在政治上男女平等的蘇聯做得很好,在莫斯科大學教了幾年,被認為是半個共產主義者。
Franklin,之前知友已經說過很多了。
吳健雄,我看到的材料表示,她在中國(民國時期)是比較順利的,家庭開明,在中央大學也不錯,在胡適牽線搭橋下去浙大教書,還在上海和一位留美回來的女物理學家顧靜薇做研究。(讀到這段很驚訝,那時候已經有中國女物理學家可以獨立做研究了)
到美國,又是華人又是女性,儘管有能力但是只在女子學院找到教職,伯克利不留她。後來她的博士成果為曼哈頓計劃解決一個關鍵性問題,在費米等人幫助下去普林斯頓和哥大教書。很遲很遲才成為正教授。在哥大楊振寧李政道找到她希望她做實驗驗證宇稱不守恆。這個實驗方案是吳健雄的主意,她與一位英國低溫物理學家合作完成了這個實驗。當然後來諾貝爾獎為什麼沒有她眾說紛紜了,有人說諾貝爾獎輕實驗(呵呵),有人說她和合作者因為署名起了爭執而那人和瑞典皇家科學院有著各種關係,有人說因為她是亞裔女性。

純手打,憑記憶寫的,如有差錯請指出。


其他答案舉的幾個例子都是比較早期的,我說現在的情況。我感覺目前在美國的女科學家,特別是大陸背景的女科學家面臨的最大不公不是顯性的性別歧視(科研成果被剝奪或不被認可),而是她們承擔了過多的家庭責任(養育照顧小孩,做飯,做家務等),導致她們不能全心專註於科研,以至沒有做出一流的成果,成為業內的頂尖人物,反過來因為缺乏女性的頂尖科學家,導致大眾對於「女性不適合做科研」這一觀點的強化,反過來對女性賦予更多的家庭責任。其基本邏輯是:「反正你成不了頂級科學家,乾脆多做點家務好了」。這樣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

我舉幾個最近的例子:

(1)在我目前從事的領域,有一個青年科學家獎,每年頒發給當年最傑出青年科學家(一般是剛畢業的博士,進站一兩年的博士後,或者剛獨立不久的年輕教授)。大概十年前獲獎的是一位中國女科學家,當時她剛博士畢業不久,其博士工作非常出色(不然也不會獲獎),是當時學術明星。按照正常邏輯,十年過去了,她應該已經成為業界頂級專家了,但是很可惜的是,並非如此。這十年來她的工作表現非常一般,前段時間因為行業不景氣,被下崗了。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她的工作表現低迷呢,很簡單:十年期間她要了四個小孩。四個孩子的衣食住行,已經掏空了她的精力,讓她無暇顧及工作了。另外根據小孩的性別分布(前三個都是女孩,第四是男孩),我猜測她要四個小孩的原因和「重男輕女」的情緒有關。

(2)最近在科羅拉多大學,一位華人女教授張慶紅猝死在自己的實驗室里。

華人女科學家美國實驗室猝死

雖然是猝死,但是這不能完全算是意外,和她常年不正常的作息時間有關。據報道,她每天的作息時間是這樣的:
早晨3點起床,
4點到學校開始做實驗,
9點和和下屬討論並分配工作(她自己是實驗室負責人)。
中午12點就下班,
整個下午帶孩子(她有兩個孩子)和處理家務,
晚上8點睡覺。

這種非常規的作息時間,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可以說出事不奇怪,不出事才奇怪。但是問題是她為什麼要這麼辛苦?從這個報道看她承擔了大部分的家務(接小孩放學,帶小孩課後活動,可能做晚飯),同時還有一份全職工作。很明顯她為了兩樣都做好,只能犧牲自己的睡眠和健康。但是問題是她為什麼要承擔那麼多家務?如果她是一個男性,我敢肯定的說「他」作為一個醫學院的副教授,絕對不會承擔那麼多家務。就因為她是一個女性,她承擔了這麼多,導致英年早逝,這對她公平嗎?

注意我說的「女科學家面臨的最大不公不是顯性的性別歧視」僅限於美國。在其他國家情況遠遠不是那麼樂觀。我曾經訪問過一所韓國大學一個實驗室,在那裡擔任副手(俗稱的二老板)的是一位女教授,和她接觸中,我感覺她的專業水準相當高,至少不弱於實驗室負責人,後來了解到,她是本專業在韓國的第一個獲得博士學位的女性。實驗室負責人實際上是她的師弟。韓國傳統上女性在結婚生子後就應該辭去工作,在家相夫教子了。但是她還是試圖留在學術界搞科研,但是找不到正式職位。她這位師弟通過一番運作才把她招到自己的實驗室里,即使如此,學校是不發給她工資的,她的工資是從工業界贊助的經費里提取的。後來我在一些學術會議上還碰到她,每次她都帶著她的女兒。


何澤慧一個偉大的女性,為中國科技的發展做出巨大的貢獻。丈夫錢三強


我奶奶

麻噠辛辛苦苦培養半年的病毒,辛辛苦苦半年所以根本沒法管我那可憐的當時還幼小的爹終於培養粗來的一大罐病毒樣品。就是下田實驗前到隔壁歇了一會兒,被人全部偷!走!啦!

然後到最後,雖然文章有署名,但組織認定偷東西那魂淡是一作啊一作!

(然而當時文革並不敢撕逼就是。。


約瑟琳·貝爾·伯奈爾

六十年代四大天文發現之一的脈衝星真正發現者。

做過托福閱讀的應該對這個有印象吧


說個偏題社科類的,也算不上科學家,但就是想說。

法律在讀,本專業大概三分之二是女生,此為背景。

國際法老師上課時說,「哎,女生太多了嘛。」「研究生考試的時候我興沖沖地去看,就那麼一兩個男生。」「男生肯定要優先招啦,人少嘛。」「咱們班男生髮言一次算女生的兩次啊。」「其實女生不適合學法律,但不知道為啥都湊堆兒來了。」

好嘛,自然科學女生不適合學,社會科學女生還是不適合學,你們怎麼不幹脆把女性全趕回家或者去上女德班培訓婦德婦功啊?
呵呵。


推薦閱讀:

牛頓和愛因斯坦誰更偉大或者誰的貢獻更大?
如何客觀評價牛頓和萊布尼茨之間的爭論?
為什麼中華五千年,自然科學的發展比不上歐洲?
《量子物理史話》關於胡克與牛頓的這一部分描述,在多大程度上屬實?
如果歷史上不曾有牛頓,當今的科學技術水平會是怎樣,當今世界會是怎樣的狀態?

TAG:女性 | 科學史 | 科學家 | 性別歧視 | 性別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