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果秦始皇再多活十年,歷史會發展成什麼樣?


感謝張小瘋和孫婉。
歷史不容假設。所以嚴肅的說,這個問題其實沒有答案^0^
小說還沒碼到始皇帝掛掉,對這個問題簡單說說我的腦洞吧。僅供消遣。

始皇帝可以說是個精明強幹的工作狂和設計大師,其雄心抱負在2000年帝制里首屈一指---但遺憾的是,他是個急功的人。
所謂急功,就是著急想把所有事干成,不恤民力。按照現代企業經營邏輯就是,倉促兼并幾個競爭對手,同時上馬多個項目,過度透支所有資源,結果導致產品質量下滑,標準降低,客戶拋棄,資金鏈斷裂,公司岌岌可危。
以始皇帝末年為例,在建的項目至少有:驪山陵墓、兵馬俑的一部分(詳見兵馬俑相關專著史料)、阿房宮、直道、馳道。在進行的整合戰爭有:平定六國復辟(持久戰)、定百越(任囂趙陀的那支最後的秦軍)、驅逐匈奴後的首尾。以及,各種雜七雜八的封禪勒石和巡遊活動。在這之前,僅他主政時期還有滅國之戰、鄭國渠、靈渠、修連長城等大型活動。這其中哪一項單拎出來,都夠歷朝歷代(大天朝不算^0^)忙活幾年的,贏政自己一股氣全搞了!

這些的後果是什麼呢?透支民力。
滅國之戰中,除了齊國相對沒有惡戰外,趙韓楚燕齊都有血戰,自己人傷損不說,對方的精壯人口更是被消耗殆盡。這對於戰後生產力的恢復和按戶數和人頭收稅的國家來說都是問題。另外,大量的遷移人口,也造成生產力的中斷和削弱。可以說,始皇帝統一後前幾年老百姓剛獲得的和平穩定的空間,被這些事折騰的七七八八了。末年秦國已經勢如強弩之末,民力被搜刮和消耗到極致,賦稅之重前所未有,靠嚴刑峻法和始皇帝的巨大聲威勉強支持。到其一死,二世敗家+亂法(這個最要命),徹底玩完。

那麼,他晚死十年會怎樣呢?
也許他會突然聽從別人的建議,寬刑薄賦,體恤民力。以秦法的根基,加上地域的遼闊,以及始皇帝本人的雄才偉略,大秦帝國會不會跑去和羅馬掰腕子,真不好說。可是,那還是說一不二牛氣衝天的始皇帝嗎?
從其寫放六國宮室、修阿房宮和驪山陵墓、封山勒石的做法看,讓他突然開竅學漢文帝,顯然是太為難他了。

最可能的情況是:在他活著的時候老百姓就反了。當然,他活著,應該不會出現讓義兵攻入咸陽的情況。按照滅國秦軍的戰力,我估摸著陳勝很可能熬不到稱王,噹噹陳的縣長就得掛掉。但天下大亂怕是免不了的。估摸著在會是勉力鎮壓,強作太平。

不過倘若贏政多活十年,儲君應該是立好了,縱不是扶蘇,除了胡亥外的十幾個娃應該也比迷瞪糊塗的20歲胡亥好吧?縱然還是胡亥,30歲的胡亥或許比20歲的胡亥靠譜吧?哪怕是平庸如齊王建,在李斯蒙恬王賁李信等人的扶持下也不會太差吧?然而正如《呂覽 安死》所言,「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國也」,緩得了幾世,大秦國還是不能千秋萬代。但以後王朝的歷史,可能會是另一個樣子了。

可是從他遲遲不立儲君的態度看,誰保證他不會是下一個趙武靈王弄出些廢長立幼的亂子來?
從他對長生的迷戀和事死如事生的態度看,會不會再有一波方士來唧唧歪歪忽悠他?
從他對疆土的迷戀和大海的期待看,誰保證他不會搞水軍出海征服朝鮮半島乃至扶桑群島順手整出個高麗郡、扶桑郡來?等任囂趙陀把百越整順了,大手一揮兵發印度和東南亞也未可知。

然後又陷入了沙丘死前的窘境:
不恤民力,急功毀政。


威壓天下,六國餘孽不敢造次,出征百越和匈奴的兩個大將不會脫離中央節制,程勝吳廣起義根本不可能走出一縣一郡,劉邦該哪裡做亭長還哪裡做亭長,項羽→_→他叔父會同意他做出頭鳥才怪。以大秦軍隊的戰鬥力10年時間難道還不夠兩隻大軍班師回朝嘛,此時皇陵和馳道的修建也快要進入尾聲,即使仍需要時間也不會有什麼大問題了。10年後,大秦之勢遠不是當年的六國餘孽可以撼動的,即使始皇帝驟然駕崩,以大秦帝國的武力他們也翻不起什麼浪(你說趙高,胡亥╮(╯▽╰)╭10年的時間難道這位千古一帝會看不出誰是帝國需要的人,誰才能延續大秦不世基業)再往後就要看大秦的繼任者可以維持多久了@( ̄- ̄)@


朝鮮和日本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


不說別的,扶蘇公子可以通過這些時間得到鍛煉,也就有能力應對胡亥趙高李斯了。扶蘇上台必定會任用儒家對現有政治制度過往矯正,儒法並用,秦也不會只有2世而亡了。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有越來越多黑甘地的言論?
是今天的東南亞人的祖先馴化了水稻嗎?
為什麼喊「萬萬歲」而不直接喊「皇上億歲」?
歷史上曹真算是個什麼級別的將領?
本世紀,中國有可能收復蒙古國嗎?

TAG:歷史 | 秦始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