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的本質是什麼?為什麼會一直變化?
比如,為什麼每年的服裝潮流都會不同?為什麼唐代豐滿為美,現在苗條為美?為什麼手機UI以前是擬物化設計,現在是扁平化設計?......是背後有某些逐漸量變或質變的因素在起作用嗎,還是別的什麼原因?
這麼好的問題,需要本質性的回答。請不要以文章的長短論英雄,本答覆不是最長的,但自認為本答案最專業(不驕傲,不謙遜,只是實事求是)!不同意者,提出有力反駁證據——沒有證據的反駁則視而不見!
時尚的本質是「慾望」
1、回看歷史,時尚的誕生與發展,皆與女性相關。 而早期的女性——除了取悅男人,還要做什麼?她一輩子就是為了征服一個男人。靠什麼征服?外表、臉蛋、身材,一切與美相關的事物。 所以,征服男人的慾望——造就了時尚。
2、為什麼時尚誕生在歐洲,不是其他什麼洲?當然,我們可以說法國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向瑪利亞.安托尼(MARIA ANTOINNIE)這樣時尚狂,可是, 更為重要的是,資本主義首先出現在歐洲。什麼是資本主義?馬列不搬出來了。 資本——本質上就是鼓勵消費; 沒有消費——哪來的資本成長?所以,現在時尚的本質,就是鼓勵消費的慾望。你其實一年需要多少件衣服?50件和1000件的區別是什麼?1000元和10000元的區別是什麼?商家會和你講美麗動人的故事(用料,做工,靈感,價值等等等), 我的結論很簡單,區別就是——證明你很有錢;證明你很有身份;證明你的階層;證明你很有品味。錢,身份,階層,品味——都屬於慾望的表現。
再舉個例子,比如中國的1950到1980年代,為什麼沒有時尚?難道是人們不愛美? 物質貧窮只是一方面,本質上,是愛美的慾望及消費慾望都被壓抑了(不代表心裡不嚮往美,不想消費)。因為愛美和消費在那個時候,被視為同等於資本主義。
時尚會變化的原因:
不同的時代不一樣
1、19世紀及之先,主要靠宮廷貴族帶領時尚。這個在學術界有個時尚變化理論,叫」TRICKLE-DOWN"(自上而下理論)。平民都看貴族穿什麼,貴族穿什麼, 他們模仿什麼。 當然,只能模仿款式,那時階層的區分,一靠面料, 二靠色彩。工藝理論上也是,但是外人看不到。 當某個款式普及了,貴族階層就要換新款(以表示階層區分)。隨後平民又開始跟隨新款。這樣周而復始。 當然, 這個變化過程非常緩慢。
2、進入20世紀,商人階層及明星(好萊塢)開始替代貴族階層,引領時尚,此時依然是TRICKLE-DOWN,時尚變化理論類似於貴族階層時代。
3、進入20世紀中期,出現了第二個時尚變化的理論- TRICKLE-UP理論(自下而上),主要是亞文化對主流文化的衝擊。 最典型的是黑人文化。美國黑人文化,對時尚的影響力(其實還有流行文化)巨大。 但黑人最早屬於底層階層——所以會被稱為「自下而上」對時尚的一種影響方式。所以,從1960-70年代,開始有黑人模特兒,設計師,黑人文化中誕生的設計風格(主要是街頭文化的服裝)等等。
4、進入1980年代後,則出現的理論,為「多方向影響理論」。 因為(包括現在),影響人們的因素越來越多元化。 這當然與現在獲取信息量容易,信息量龐大相關。 這種現狀的後果就是,單個信息及人物的影響力會被分散(因為選擇太多)。 不像以前,因為信息閉塞,大家知道的人物、事件,就這麼幾個,信息源比較集中。 而如今, 信息源及獲取信息的渠道太分散, 以至於, 可能,個人對時尚的影響力會變少,與此同時, 對時尚有影響力的人數會變多。 簡單來說——力量被打散了。 所以——大家看到的時尚的變化速度及具體內容——都呈快速及多元化。你很難簡單地概論,如今,誰最能影響時尚?或者現在流行的時尚究竟是什麼?
所以回到問題,時尚的變化是否有什麼力量在引導——過去,是的,有主觀引導的力量,比如,明星、有影響力的品牌。但是,現在,這樣做則越來越難,就是因為這種影響的能量來源越來越多元化,很難集中產生爆發力。
關於冷芸:
冷芸,博士,其研究領域主要為中西時裝體系對比。 服裝商業顧問及時尚評論人。其撰稿媒體包括《周末畫報》,搜狐時尚,及《BoF時裝商業評論》。其培訓合作企業則包括唯品會,康泰納仕時尚培訓中心等。2013-14年紐約帕森斯設計學院(Parsons)訪問學者;美國政府富布萊特獎金(Fulbright Scholarship)獲得者;倫敦時裝學院(London College of Fashion)時裝營銷管理碩士。曾就職於耐克、百麗及利豐集團。所從事的工作包括零售、銷售、運營、產品開發、商品管理、市場拓展及總經理等職務。主要著作《中國時尚:對話中國服裝設計師》,《時裝買手實用手冊》。
冷芸目前也開設了3個線上課程:買手;新人職業生涯規劃;服裝創業者課堂。更多詳情,可以關注本人知乎專欄;微信平台或者博客。
聯繫方式
知乎:冷芸時尚
微博:冷芸時尚
微信平台:冷芸
值乎:Christine Tsui
赤兔: 冷芸
分答:冷芸時尚
喜馬拉雅:冷芸時尚
線上買手課程:
冷芸迷你商學院 | 2月8日與12日線上買手培訓:綜合練習(上、下)
冷芸會員俱樂部(不同於冷芸時尚圈):
冷芸時尚 | 成為會員,與冷芸一起讀書及解讀時尚行業
冷芸活動公告:
冷芸live | 中國為什麼沒有世界級服飾品牌?
冷芸live | 新時尚產業需求下如何規劃職業?
冷芸live | 服裝設計師與買手如何做市場調研?
冷芸的Live | 服裝買手究竟是做什麼的,前景如何?
本人所有文章均為誠意原創。如果您閱讀後感覺有所收穫,感謝您至少能做以下1件事:點贊,轉發,關注,打賞。感謝您對知識的尊重!
/流量預警/多圖/
先下結論:
"Fashion is not an island, it"s a response." by Amanda Hallay.
Amanda Hallay是誰?為什麼她給時尚的定義是這樣的?她又有什麼資格敢對時尚下如此的定義?當人們提到她,我們不得不再提起另外一個人,David Wolfe。
1966年的春天,一個雄心勃勃的青年時裝總監對人們說:「不管你信不信,裙子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會變短,而且是超級短的那種喲!」當時人們都覺得他在扯淡,沒有人相信他,而且他的心機同事還向高層提議說這個人不靠譜,趕緊炒了他魷魚。
可是,正當人們嘲笑他的言論的時候,在短短的一年時間內,美國就颳起了迷你裙熱的風潮,並且成為了二十世紀後半段里女性時裝的最流行風潮之一。隨後,他離開美國去了倫敦開創了Fashion Forecast的先河,在時尚圈內大獲成功,他的手稿在當時可以賣到甚至高達2000美元一張。 這個人就是David Wolfe.
說到這裡,小夥伴們可能會問了,剛才提到的Amanda Hallay和David Wolfe是什麼關係?
嗯,照片左邊的就是David Wolfe,右邊的小蘿莉就是Amanda Hallay,也就是他的女兒。這小傢伙真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啊!Amanda跟著牛逼哄哄的爸爸走南闖北,天資聰穎加上自己後天努力,如今是一名時尚史的教授。當然,她的名頭可不是僅此而已,附上一個她linkedin的信息:
以上信息作為鋪墊,下面我們開始切入正題,為什麼她說「Fashion is not an island, it"s a response」呢?我們先聊聊上世紀的歷史,看看時尚是怎麼對歷史事件作出回應的。
1.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Women"s Rights movement (1848-1920). 美國女權運動史(1848年至1920年)。
女權運動在美國的發展
投票權
對婦女權利的關心可追溯至啟蒙運動時期,這一時期的自由、平等主義和改良主義的理想當時正由中產階級、農民和城市勞動者擴大至婦女。這一時期關於婦女權利的早期思想在瑪麗.沃斯通克拉夫特的《為女權辯護》(1792)一書中得到充分的闡述。該書對女性的存在只是為了取悅於男性的觀念提出挑戰,並建議婦女在教育、工作和政治上應獲得與男子同樣的機會。但在19世紀,這種關於婦女需與男子平等的認識,卻集中體現在獲得婦女選舉權的運動上,對婦女的社會地位、所扮演的角色及其在經濟中所佔的位置未能作出根本的或具有深遠影響的重新估計。19世紀後期,一些婦女開始在專業領域中工作。以伊麗莎白·凱迪·斯坦頓 (Elizabeth Cady Stanton)為代表的全國婦女選舉權協會 (National Woman Suffrage Association) (NWSA)屢次要求聯邦國會允許婦女參與政治投票,在14、15次修訂案中屢次遭遇拒絕。最終20世紀上半葉,婦女作為整體獲得投票權,於第十九次修正案(The Nineteenth Amendment(1920))通過。此次法案雖已通過,離婦女真正參政還有時日。但對婦女所能從事的工作仍然受到明顯的限制,流行的觀念也仍然是把婦女限制在妻子、母親和家庭主婦的傳統角色之中。
(以上內容來自百度百科)
也就是說,1920年標誌著美國現代女性的誕生。外部有立法的保障,內部也隨著女權主義運動的不斷發展,女性的思想開始解放了。女人們開始想擺脫舊社會思想的束縛,比如說,他們首先想要擺脫的就是壓死人的帽子。
這是思想解放之前,Edwardian Era愛德華時代女性的外出裝扮。帽子越大,花式越多,你就會被人認為越有有錢越地位。可是不見得女性真正喜歡這樣的打扮,因為,這麼一套下來穿出去實在是太累人了。而且,小夥伴們看見沒,她們的腰為什麼那麼細?因為她們穿了束腰!就是這個東西:
在那個年代,女性誰要是不穿束腰就出門那就跟裸奔差不多了。可是這東西不好穿啊,鹿鼎記里有一個生動的描繪:
鹿鼎記片段_電視劇相關_電視劇_bilibili_嗶哩嗶哩彈幕視頻網
可見,這種被社會所喜愛的裝扮對女性來說其實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在這樣的時代大背景之下,也是少不了時代先驅的,比如這位心機boy:
Paul Poiret, 法國時尚設計師。為什麼說他是心機boy呢?因為他有一句名言:
"I do not impose my will upon fashion. I am merely the first to perceive women"s secret desires and to fulfil them."
翻譯下,大概就是,「我不會把我的意志強加於時尚。我只是第一個觀察女人的小心思並且滿足她們的人。」 暖男啊有沒有!
這個是他1912年的設計,不需要束腰就可以穿哦~那麼有的小夥伴就會問了,你不是說那個年代大家不都是穿束腰的嗎?不穿束腰不就相當於裸奔嗎?穿著Paul Poiret的衣服那還怎麼出門了?
正如我前文提到的,Fashion is not an island, it"s a response. 女權運動自從1848年開始已經不斷取得了一些成績,因此,在時代的風口浪尖上,總會有一些人挺身而出為自己的女性同胞們做出榜樣,去用切身行動來不斷挑戰權威。何況,Paul Poiret在當時已經是展露頭腳,被上流社會所接納的先驅設計師了,那麼穿著他設計的衣服豈不是一件很Fashion的事情?
1920年後,設計師為了響應時代的號召,開始在設計上做出了大膽的嘗試。從那開始,女性時裝開始有了兩個翻天覆地的變化。
第一個,便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女性可以露腿了!感謝第十九次修正案通過!
第二個,是自從希臘時期以來第一次可以露出她們的胳膊了。
這兩個變化讓女性可以在酷熱夏天把身上的熱氣解放出來了有木有!
除此之外,女性還在其他方面來展示自己思想的進步,比如說她們可以像男人那樣在公共場合吸煙,並且也出現了培訓吸煙的課程以供那些「思想進步」的女性來掌握吸煙的技巧。
這些追求思想進步的女性有一個統稱,叫做Flappers,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查這個關鍵詞來查找關於這個群體的相關信息。
還有一點,不知道大家注意沒有,上圖中的女性都戴著很小的帽子,這些帽子也有個統稱:"Cloche Hats". Cloche法語里是鈴鐺的意思。女性在這時也開始把自己從厚重的帽子下解放出來了!
注意哦,她們都有露腿露胳膊哦!
除了Paul Poiret, 還有另外一位時尚設計師把女性從束腰中解放出來:
她就是唯一一位以時尚設計師身份被時代雜誌評選為20世紀100位最有影響力人物之一的嘉布麗葉兒·波納·「可可」·香奈爾 (好吧,聽起來有點奇怪,她的全名是Gabrielle Bonheur "Coco" Chanel )。她的一生頗具傳奇色彩。雖然在二戰時期她被詬病和德國軍官搞在一起,戰爭結束後她並沒有被判國罪抓起來,而是在瑞士沉寂一段時間後,又重新回到巴黎,進行對時尚界的新一輪統治。據說她復出的原因之一是她太討厭50年代的New Look了,這個下文會有更詳盡的內容來解釋。
2. Great Depression 經濟大蕭條 1929-1939
引自維基百科:
大蕭條(英語:Great Depression),是指1929年至1933年之間全球性的經濟大衰退。
大蕭條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最為嚴重的世界性經濟衰退。大蕭條的開始時間依國家的不同而不同,但絕大多數在1930年起,持續到30年代末,甚至是40年代末。
大蕭條是二十世紀持續時間最長、影響最廣、強度最大的經濟衰退。在二十一世紀,大蕭條常被立為世界經濟衰退的標杆。
大蕭條從美國開始,以1929年10月24日的股市下跌開始,到10月29日成為1929年華爾街股災,並席捲了全世界。大蕭條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帶來了毀滅性打擊。人均收入、稅收、盈利、價格全面下挫,國際貿易銳減50%,美國失業率飆升到25%,有的國家甚至達到了33%。全世界各大主要城市全部遭到重創,特別是依賴重工業的地區。許多國家實際上無法進行建築工程。農產品價格下降約60%,重擊農業。
由於沒有可替代的工種,第一產業中的經濟作物、採礦、伐木等部門受到的打擊最為沉重。
在30年代的經濟危機時代背景下,20年代社會上樂觀激進的態度逐步趨於保守。那麼,時尚又是如何回應的呢?
1.從材料上,人們開始用人造絲人造棉來代替價格更昂貴的真絲和尼龍
2.服裝款式上,設計更追求實際,因此女性可以更方便地投身於勞動中去,為家庭和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3.顏色上受整個社會的氛圍影響,變得低調,深沉
4.配飾習慣上,因為思想變得保守,幾乎所有女性出門都要戴手套和帽子
請注意看手套和帽子
那個年代能披毛的都是闊太太~
但是,時代危機並沒有阻礙時尚的進一步發展,女權運動取得的進步大家也沒有放棄,比如說上邊兩張圖裡的女人們都帶著相比於10年代更小的帽子,也是露腿露胳膊的。在科技發展和藝術運動的碰撞下,時尚界也出現了一些新穎大膽的設計。比如說:
很難想像,也不用驚嘆,這頂鞋一樣的帽子確實是那個年代的產物。如果你覺得這個離你的生活太遠,那麼看看下面這個:
還有這個:
開始有點眼熟了吧,這些元素現在我們也能看到對不對~
而且對英國歷史有所了解的小夥伴們一定知道這位:
Wallis Simpson,也就是把英國國王愛德華八世迷的迷魂顛倒的,曾經兩度離異的女性。為了與她結婚,愛德華八世不得不主動放棄王位,兩人的愛情佳話也使得Wallis獲得了時代雜誌年度人物稱號的第一位女性。
以上的帽子,鞋,裙子,都是一位名叫Elsa Schiaparelli的人設計的。
那麼有些小夥伴會問了,為什麼她的設計在30年代經濟蕭條時期能夠如此前衛大膽?還有上圖中裙子上的龍蝦,你知道是誰畫上去的嗎~
呃。。。放錯圖了,下面的正經一些~
達利~
有傳言說,達利當時想在龍蝦上圖上蛋黃醬來著,不過被Elsa Schiaparelli拒絕了。
當我們提到Elsa Schiaparelli時,我們不得不要把她和同樣聲名顯赫的Chanel比較。Chanel認為自己是一個手藝人,設計衣服是她的職業,而Elsa Schiaparelli認為自己是一名藝術家,她把她的作品當作藝術來看待。據傳言正是因為這一點,Chanel好像不太待見她。(貴圈中的撕逼)
當我們提到Elsa Schiaparelli和達利時,我們也不得不提到一個藝術運動:Art Deco
裝飾藝術(法語:Art Decoratifs,簡稱:Art Deco),有「裝飾藝術」、「藝術裝飾風格」、「裝飾藝術風格」等等譯名。
「裝飾藝術」是一種蕪雜的風格,其淵源來自多個時期、文化與國度。從縱向的角度說,裝飾風藝術似乎繼承新藝術而來;從橫向上看,它又和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蓬勃發展的現代運動並行發展並互相影響,儘管兩者存在著本質分歧。一般說來,現代主義設計帶有精英主義的、理想主義的、烏托邦式的立場,強調為大眾服務,尤其是強調為中下階層的勞動者服務,對裝飾本身興趣並不大,甚至懷有痛恨的態度。裝飾風藝術卻繼承並維護了長期以來為贊助人服務的傳統,其設計面向的對象是富裕的上層階級,所採用的材料是精緻、稀有、貴重的,尤其強調裝飾別緻優雅,與上層階級的品味相符合。
「裝飾藝術」是一種重裝飾的藝術風格,同時影響了建築設計的風格,它的名字來源於1925年在巴黎舉行的「現代工業和裝飾藝術博覽會」(Exposition Internationale des Arts Décoratifs et Industriels Modernes)。當其在1920年代初成為歐洲主要的藝術風格時並未在美國流行,大約1928年,快到現代主義流行的1930年代前才在美國流行。Art Deco這個詞雖然在1925年的博覽會創造,但直到1960年代對其再評估時才被廣泛使用,其實踐者並沒有像風格統一的設計群落那樣合作。它被認為是折衷的,被各式各樣的資源而影響:
那個時代的設計很有線條感,很現代有沒有,這些線條是對工業進步的追求與模仿~總之,這又是一次時尚對時代現象所給出的回應。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因素影響了了時尚的走向。
French Riviera.
藍色海岸(法語:C?te d"Azur),地處地中海沿岸,屬於法國東南沿海普羅旺斯-阿爾卑斯-藍色海岸大區一部分,為自瓦爾省土倫與義大利接壤的阿爾卑斯省芒通之間相連的大片濱海地區。藍色海岸被認為是最奢華和最富有的地區之一,世界上眾多富人、名人多彙集於此。位於阿爾卑斯省的濱海小城戛納為戛納電影節主辦地,每年一度的金棕櫚獎就在此地頒發。
當時的名流很多都喜歡在此地度假,而且正趕上30年代追求實用,舒適,運動的風潮,很多女性開始在此地遊玩時,穿起了褲裝。
但是,當時褲裝也僅限於在這種度假勝地穿著而已,在此之外並沒有被廣泛接受。
值得一提的是,30年代是女性第一次出現露背裝的設計,原因可能是為了追求更一步的解放?還是在經濟危機的境遇下為了節省原材料?(哈哈,開個玩笑~)
3. 二戰時期 1939-1945
----------------分割線--------------
要寫的東西太多,先寫到這裡,持續更新中~如果各位朋友覺得有意思的話求點贊支持!謝謝!
- 以下內容多圖 -
「時尚」的本質是什麼?
其實答案很簡單,「時尚」是一種根據自身狀況來實現「潮流」的手段。
時尚是一種「手段」,是一種將「潮流」變得具象,並且可實現的「手段」。
「時尚」的本質從未改變,而一直在變的其實是「潮流」或是「流行」。
當我們在說某個人很「時尚」時,其實我們在說什麼?
難道真的是在說那個人緊追流行,當下流行什麼就往自己身上堆砌什麼,還是在說他總能夠將當下流行元素以合適自己的形態的出現在自己身上?
其實,只要想明白了這個問題,時尚的本質到底是什麼,也就一目了然了。
在正式開始回答問題之前,我想先說說我們大多數人所認知的,唐朝以肥為美這件事。
我們大多數人都有唐朝以肥為美的誤區,因為無論是所接觸的畫作亦或是詩歌,都似乎將唐朝的「多肉」文化視作主流審美。
可是不要忘了,在唐代的詩歌或畫作中,也有不少讚美纖瘦與體態勻稱的。
吹龍笛,擊鼉鼓,皓齒歌,細腰舞。況是青春日將暮,桃花亂落如紅雨。(李賀《將進酒》)
願作輕羅著細腰,願為明鏡分嬌面(劉希夷《公子行》)
鞦韆細腰女,搖曳逐風斜(白居易《和春深二十首》)
後宮多窈窕,日日學新聲(陸龜蒙《婕妤怨》)
窈窕雙鬟女,容德俱如玉(白居易《續古詩十首》)
又如,高力士派人選民間美女「細長白晳者」五人以賜太子,可見,唐代選美標準是:身材纖細,高挑,皮膚白皙者為最美。
其實,對於唐代以肥為美的審美,正確的認識應該是,因為在當時的世界格局中,唐代可以說是世界的中心與盛世,不少宣揚以肥為美的畫作與詩歌是在向世界彰顯一種大國實力。並且,由於唐代文化的多樣與包容性,在當時的社會主流審美里,對胖與瘦的體態都是包容的。
簡單的解釋就是,對外,唐代宣揚自己可以接受胖子,但是對內,大部分人還是更喜歡體態勻稱皮膚白皙的女子。
還記得一開始我就提到的,「時尚」是一種根據自身狀況來實現「潮流」的手段嗎?
我打算用一些極其常見的例子來向你們解答時尚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咱們先來說說」挽褲腿「這件事。
我並不想在這裡討論挽褲腿何時成為的時尚,也不談到底應該如何挽褲腿。咱們來說說,為什麼有的人挽起褲腿就看起來這麼彆扭呢?
為了公平起見,我找了一位顏值頗高的反面教材。
肯定會有人說,不能這樣挽啊!這樣挽當然不好看啦!要修身束腿啊!
好的,我們再來看一組對比。
怎麼樣?並沒有修身,也不是用束腿的方式在挽,但是看起來比柯震東的褲腿好多了吧。
由此可見,時尚並不是指某人做了一件當下流行的事情。挽褲腿或許流行,但並不是說你挽了褲腿,追趕了流行,你就是個時尚的人。
說完挽褲腿,我們再來說另一個接地氣的例子——背頭。
先來看一些特別適合背頭的明星吧。
接下來這位,是真的真的很少穿錯衣服的陳冠希先生。
我們來看看陳冠希的背頭造型。
我們的目光不要糾結在他的眼袋或者臉上的痣。我們來看看,顏值頗高的陳冠希為什麼駕馭不了這個背頭。而且最糟糕的是,這個造型甚至還不如一些路人。
看到這裡,再回頭想想一開始我反覆在強調的那句話:「時尚」並不是指某人做了一件當下流行的事情。
但是別急,我們一步步的再來看陳冠希的改變。
當他將兩側頭髮留起來,側發跡線開始清晰之後,整個人頓時有了很大改變。
隨著發量的增多,發跡線逐漸清晰,我們發現陳冠希也是適合背頭造型的。
其實何止陳冠希一個人,吳鎮宇也有類似的情況。
側發跡線不明顯時的背頭造型。
再來看看強化側發跡線之後的背頭。
所以,結合自身狀況將流行具象化實現,這才是時尚的本質。
再回過頭,看看我在最開始提到的唐朝的例子吧。
當一個社會的潮流是以肥為美時,我們可以通過什麼手段來實現潮流?
其實只要我們仔細觀察唐代的服飾,再將它與其它朝代進行對比,我們自然會知道這個手段是什麼了。
下圖是一些唐代服飾。
我們再來看看明朝的服飾
我們會發現,相較於其他朝代的服飾,唐代的服裝更華麗,有更多的裝飾性元素,且也更具有層次感。而這些,其實都是將以寬大為美的流行來具體量化實現的手段。
而在唐代,穿上這些一件具象實現了流行的服飾,便可以稱得上是一種時尚。
「時尚」的本質是什麼?
其實答案很簡單,「時尚」是一種根據自身狀況來實現「潮流」的手段。
時尚是一種「手段」,是一種將「潮流」變得具象,並且可實現的「手段」。
「時尚」的本質從未改變,而一直在變的其實是「潮流」或是「流行」。
為便於查看,所有答案都在個人收藏夾內( ENO[觀點與成長]ENO[美學與穿搭]),希望幫到需要的人。
時尚的本質是階級區分的工具。
一直變化是因為大家都在追求和模仿,不變化很快就無法區分了呀哈哈哈 (●"?"●)先寫一句,時尚是最頂級的上層建築之一
時尚是所有人心的匯聚,就如任何一個社會思潮一樣。最頂級的時尚,是對人心和社會歷史文化最精到的提煉。
隨著科技和社會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慾望被認識到(不是出現),新的潮流就會不斷出現,時尚的多樣性也不斷提高。
還有求求你們不要再提穿普拉達的女魔頭這部電影了,它明明在中途已經提出了時尚傳媒行業的光輝與偉大,卻又在最後為了斃了狗的政治正確自相矛盾地把時尚定義為只是打扮漂亮,簡直是自毀。
因為大多數的時尚並不美。
真正美的事物是不會這麼輕易的變來變去的,人類經歷了幾百萬年的進化才到現在,而個體生命的歲月太短暫了,根本形不成新的美的定義。現有的美的定義早已根深蒂固地印在我們的基因里了,例如黃金分割
從花朵的形狀,花菜的紋理都符合黃金分割
再到符合黃金分割的人體,也很美
最後到人面部比例,符合黃金分割的人被稱為絕世美人,不論是當時,還是現在大家都承認的美,這才是真的美。
題主說到的時尚,往往並不美,所以它會在短時間裡不斷變化。
80年代流行的喇叭褲,飛機頭現在看來覺得很土,可是當時卻是最流行的時尚啊。
90年代流行的碎捲髮,幾乎每個80後的母上大人都燙過一次,也不過剛剛過去沒多久。
這些所謂的時尚之所以消失的那麼快,根本原因是它並不美。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不美,為什麼會流行?
因為資本。
因為這一切都是資本推動的,通俗點就是錢使之然也。你每天接觸到的一切時尚信息背後都是錢,沒錯,赤裸裸的錢。試想一下,你看的雜誌,哪個排在前面,哪個廣告多些,都是錢決定的,都是贊助商砸銀子買下來的版頁,誰給的錢多,雜誌編輯就多宣傳誰,不然你以為那些雜誌真的在教你如何花錢打扮自己嗎?你買雜誌的錢還不夠人家印刷費呢。而你,作為消費者被洗腦洗久了,自然相信這就是時尚,不這麼穿就是土。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蛇皮麻袋
T台上的秀就是品牌背後設計師的審美而已,只不過通過資本的力量把它送到T台上而已。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冒犯,請告知刪圖。
還有前年非常流行的大面積熒光色,簡直丑到爆,但是還是有人把它當成時尚。這背後都是資本運作的力量。而資本是要逐利的,一旦利益消失,時尚也就結束了,但資本不會消失,它只會再去尋找下一個追逐對象。時尚界有句話叫做:『時尚易逝,風格永存』,說的正是這個道理。
本文首發在公號:UniqueMe時尚
原題為:為什麼時尚博主具有消費引導力。(理論系統闡述了時尚不斷變化的原因)
說起時尚,我腦子跳出的第一個詞就是變化。不論是潮流趨勢,還是時間、地點和佩戴者的環境,都一直在變化。時尚是一個「集體選擇」的過程,其形成的審美和品味來源於集體對「時代精神」的回應。
當然這個理論也會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成熟的變化而衍生出更多的表現形式。比如當下的個性化張揚以及亞文化的興起也讓「時尚」出現了更多的細分領域。當下的審美,由僅僅是「顏值」構成的表象的美,變成了希望生活和心靈一樣美好的新期待和新時尚。
時尚的分布被描述為從社會的一個元素到另一個元素的運動。從中心到邊緣的影響擴散可以以分層或橫向的方式來設計。人們尋求與富裕者進行區分識別,而頂級人物則會尋求普通人與富裕者兩者的區別,最終定位於尋求與社會上低於他們的確切距離,來滿足優越感和虛榮心。所以複製模仿富裕者或頂級人物的服裝風格甚至生活方式,是時尚向上流動的載體,在經濟基礎允許的情況下會促進消費的升級,正如當下我們所見到的情況一樣。然而一旦這些時尚被普通人採納,那麼富裕者會拒絕他們並把它列為out of date,又開始尋求第一輪的風潮。所以這也能解釋我們之前提出的——時尚唯一不變的是變化——的觀點。
時尚的具體日常表現是衣服。衣服是現代消費者身份認同的基礎,同時也滿足了社會歷史一直以來關於外觀和個人身份之間存在的極高相關性的假設。所以經濟地位和社會地位較低的人會想盡一切辦法在衣服裝束上「包裝」自己,儘力讓自己看起來符合別人認同的社會地位,滿足「看起來是個有錢人」的理想寄託。於是水到渠成,時尚可以提供身份的象徵,既作為層次結構的標誌和外觀均衡器,慢慢成了大家一直討論的視覺語言(時尚給人的刻板印象一般是奢華昂貴高冷的)。所以世界幾大時裝周秀場的主要看點是衣服,然後是鞋包配飾、髮型妝容等等。
然而,個人在時尚大潮中扮演的角色,則具體表現為積極購買時尚單品,並且把他們穿在身上。同樣,這個過程也會涉及五個階段:意識,興趣,評價,審判和通過。個人意識到時尚,對此感興趣,並將其評估為具有一些相對優勢,評價的維度可以從新的面料技術、是否匹配自己對時尚概念的認知或者能否和周圍的朋友穿著搭調。如果這個評價得到積極反饋,評價過程就會移向下一個階段:審判和通過。
對於消費者採用的時尚模式研究,通常以鐘形曲線(下圖:時尚分布理論)來表示。
- 時尚分布理論 -
以圖形表示特定時代的生命周期,其中包含持續時間、採用率和接受程度。該圖表示擴散過程中所涉及的速率和時間,橫軸表示時間,縱軸表示採用者或用戶的數量(Sproles and Burns,1994)。這種圖形化的數據可用於計算時尚的接受程度。例如,快速採用但也快速下降的時尚曲線,將顯示早期增長和快速衰退的趨勢。以這種方式繪製數據所產生的曲線,輸出了時尚採用的特徵模式,適用於時尚或經典。
該圖體現每個人在其生命周期中採用時尚的方式,根據此圖也有助於識別消費者的類型。曲線開始時,採用時尚的消費者是創新者或意見領袖;高峰期,是大眾市場消費者;高峰後,是落後或隔離者。
時尚分布理論產生的結果是共同認同領導者(目前的各個細分領域kol)和追隨者(kol的粉絲們)。時尚領導者(比如電影明星、模特、政要等)——我們今天來談的領導者——的另一個表現形式是時尚博主。他們經常透露出一種特殊的外觀,首先他們會率先採用時尚元素產品的概念,然後將其傳達給他們的粉絲。時尚追隨者即粉絲中的大部分都是消費者,他們接受並佩戴已經被視覺傳達給他們的商品。值得注意的是,時尚博主不一定是時尚的創造者,也不是第一個穿著它的人。
時尚博主通過穿著創新者所提出的新意來尋求區別,敢於不同(我們公司的名字和slogan)。通過採用視覺外觀,時尚博主影響時尚的向上流動和資源分配。
時尚的範圍從高級時裝世界到批量生產服裝,實現即穿即用。這也提升了使時尚成為民主的可能性。隨著階級差距的加快和文體變化的加速,性別和衣服的具體特徵與不同的生活方式緊密關聯在了一起。現代文化的意義和價值觀,將人們特別是那些表達新穎性和人格魅力的尊貴地位者,比如UniqueMe美美的粉絲們,聚攏並形成完善的時尚體系。通過人人可得的時尚概念的轉變,也讓時尚博主們對大眾開始產生影響力。
當然任何一件美好的事物都需要符合傳播規律才會觸及更多大眾,人人可得的時尚是當今時尚的表達方式之一。由於客戶的案子需求,我不斷研究分析各大平台有影響力的時尚博主(網路紅人),發現他們可以很容易把一款單品炒火,並且賣斷貨。但這裡必須要遵循兩個前提,一是這個紅人需要有體量足夠大的忠實粉絲群,第二,這個產品確實很好。
中國的時尚博主對於消費的引導力不僅遵循客觀的時尚發展規律,也契合當下處於疲於奔忙工作狀態的大家,在做決策時希望可以快速高效地解決問題的需求。如果有一個值得信賴的人(或機構)可以幫助我們做出聰明的決策,消費者是願意買單的。UniqueMe時尚希望安靜地做一個幫助大家屏蔽噪音,讓周遭變得更美的時尚媒體。
就醬。
http://fashion-history.lovetoknow.com |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 | 圖片
都看到這裡了不關注下我嗎公眾號嗎?
http://weixin.qq.com/r/7TqIkHbEbisRrTLz92-- (二維碼自動識別)
資源寡佔。
世界是二八開的,時尚也不例外。達官顯貴們為了彰顯自己的地位,不明就裡的小百姓們跟風效仿,就成了時尚。時尚主宰者們要的是領先,是超前,是與眾不同。當時尚成為普遍的時候,上層們就開始琢磨下一個時尚風向標了。
一直到20世紀中葉,時尚都是話語權的象徵。到了60年代垮掉的一代擁有獨立意識之後,時尚從神壇從向大眾,但這個「時尚」僅限於著裝風格、閱讀喜好、審美意識等方面,真正物質的時尚仍然還握在20%創造時尚的人手裡。
比如慈善晚宴、貴族運動。一個字,美。
時尚是以經濟基礎為依託的人類藝術的一個分支。
每一次時尚的大變革都與經濟發展或變革相關。
這種相關性多數時候是自上而下的,有時在階級矛盾爆發的時候,或是等級更替的時候,是自下而上的。
但是永遠是富人美人是佔據了絕大多數的時尚資源。
因為時尚是藝術的一個分支,但不像藝術那樣還存在起源說的爭議。時尚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為了展示性吸引力。這就是為什麼時尚資源都掌握在富人美人手中。因為富人原本就佔有大量生存資源,時尚是他們展示性吸引力的一個附加值。而美人則可以憑藉生理上的性吸引力,完成自己階級自下而上的流動。
所以你可以知道工業革命以後,時尚像開閘泄洪一樣,流到了底層。現在,每一個人都可以時尚,因為當年的手工定製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所以蕾絲釘珠慢慢失去影響力,極簡、normcore成為了新潮流,這是因為大工業生產決定了時尚的走向,面料、設計、生產的成本決定了這個單品有沒有成為時尚單品的資格。所以儘管平民也可以時尚,但平民決定不了時尚。甚至可以說,我們現在的每一次流行都來自資本家的決策。
服飾潮流的傳播者之一便是時尚買手。
通過對數據的分析,時尚的敏感程度。把秀場設計師的靈感通過showroom的採買方式,帶入到消費者的生活中。
線上線下平台,不經意間消費者已經參與了與時尚買手的間接互動中。
當看到這個問題時,我最先想起的是Coco Chanel女士曾經說過的:時尚轉瞬即逝但風格永存。
在我看來時尚和流行都是人們為了總結和模仿所提出的概念,沒有真正的時尚,時尚的本質應該包含很多個方面,但最主要是人對於審美的理解和體現。童慶炳曾經在他的《文學理論教程》中提到過關於審美的概念「審美是人類掌握世界的一種特殊形式,指人與世界(社會和自然)形成一種無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關係狀態」。所以時尚往往是人們對於當下世界的感受與理解從而形成的一種大眾的心理感受和審視重塑美的過程。
以唐代舉例的話,在唐前期,女性大多大膽追求個性美,甚至盛行穿胡服、戴胡帽等,施面妝也是「濃妝艷抹」。而到了唐朝後期,由楊貴妃發起的「淚妝」,全國的女人立馬把胭脂扔了,改拿烏膏把嘴唇塗黑,一個個又開始蹙著眉,好像餓到虛弱無力的樣子一樣。所以即使是在唐代流行與時尚的內容也並不相同,並不是都以豐滿美艷為主時尚風格,由此可見時尚真的是瞬息萬變的,是根據普羅大眾的審美而形成的一種集體表達形式。
再來看一下我們現在的流行趨勢,現在是以苗條甚至是極端的瘦弱為審美的標準,所以不僅僅在服裝飾品甚至在人的身上。
至於時尚一直變化這就像是人類不斷前進是一樣的道理,人們因為周遭環境的變遷,審美的變化,文化的影響和各種因素的影響,人們需要的不斷的適應和創新這些因素綜合起來就形成時尚的不斷變化和革新,當然一些時尚icon和明星網紅都是推動時尚發展的動力。
望有用,歡迎交流
———————————————————
歡迎關注我的個人官方微信(kang-shishi)
如有藝術留學、院校、專業、作品集方面的問題,可私信康石石諮詢
時尚稍縱即逝,唯有風格永存——Chanel
我真的特別想回答這個問題,以至於我話太多捋不清思路。(嚴肅點,別笑。)
以下僅是我自以為是的一點小想法。
時尚到底是什麼呢?
就是美,各種各樣的美,變著法兒的美。
下面我們一起看看「美」
特例一:
呂燕,先簡單了解一下吧。
節選百科:中國首席名模,是獲得中國國際國內榮譽最多、知名度最高的模特,中國第一個走向國際的名模,也是模特生涯迄今為止最長的模特。第一屆第二屆模特大典「國際風尚模特」獲得者,2009年更是被獲封60年中國十大風尚影響力女性,新中國60年10大時尚人物(唯一入選的女模特)。有人說:如果你連呂燕都未聽過,那就意味著你對中國的超模界一無所知。
我很難想像小眼睛塌鼻樑高顴骨怎麼就美了啊?我固執的認為既然大家都說她美,那麼一定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後來我總算找到了一點道理:
1 以前我也認為自己很美,雖然只有親戚會誇我漂亮,我還是堅定不移的看著鏡子里的自己默默陶醉!那麼,一定是有這麼一群人像我接受自己大圓臉的美一樣,接受了呂燕的美!
2 不管怎麼說,呂燕拍的片真的是太有范兒了,也許美不一定是大眼睛雙眼皮瓜子臉,它更是一種氣質和韻味的體現呢!自信一點,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獨特的美…
3 一定是呂燕這樣子與眾不同的長相更能幫助造型師化妝師設計師凸顯出他們的作品。
你看這麼難看的人都可以被髮型,妝容,服裝打造出無與倫比的氣質美麗,你還在怕什麼!!!
特例二:
(寫完發現這段有點跑題,捨不得刪除…)
這些圖片出處圖頂是有的,我搜索了裸體藝術看到這些圖所以截過來。
美嗎?
柔和的線條,畫中女人的動作以及面部表情是不是讓你覺得心曠神怡,舒坦極了,
最後一幅圖我特意裁剪出來,打開貝殼肉嘟嘟的小寶貝蜷縮著四肢側躺著,生命的誕生,孩子微張的小嘴他在做夢嗎?母親欣悅慈愛的深情。我為之動容!
其實我要說的就是裸體啦,哈哈……
蘇紫紫
簡單了解下:
蘇紫紫,真名王嫣芸(1991年6月29日-;蘇紫紫是其藝名),是中國人民大學徐悲鴻藝術學院平面設計專業學生,也是一名人體模特(俗稱裸模)。2010年12月,她在學校里辦了個人體藝術私拍展,引發學校老師同學的議論,遭受白眼;後因拍客非我非非我的拍攝,很多媒體跟蹤,紛紛採訪報道,讓她成為網紅;2013年9月,完成行為作品《稻草人之夢》,探討集體與個人的關係;
(有興趣的可以點進去看看百科)
為什麼,大師的作品你們就嗯嗯嗯的點頭欣賞了,甭管人家蘇紫紫家裡怎麼了,生活怎麼了,她赤身裸體的在水缸里,你能把心裡的眼睛打開,看看人家想告訴你什麼嗎?好嗎?
除了光溜溜的身體,你看不到她的表情,動作嗎?!看不到圖裡圖外的世界嗎?
前倆天泡澡我發現人在水裡真的是極美極美的,因為有浮力,你的身體是渾然一體的,髮絲自然凌亂的漂浮,胸部也不會下垂,哈哈哈……
所以呢:對待美,請摒除一切雜念。
關於時尚,我的啟發是:
把自己放空,去欣賞那些你能看到的東西,奇裝異服,怪異荒誕是要表達什麼呢,還是有其他的意思呢。
完事呢,看看古往今來和你現在看到的東西有什麼共通點呢,或者這些東西標新立異簡直太大膽教人不得不驚嘆,我太喜愛了。
最後呢,你有喜歡的地方可以加以改進運用到自己身上啊。
?????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啊!
舉例:
以下圖片均截自網易女人:
反例 時間到,你們最愛看這個是吧?
就問你們怕不怕!(???)
我要說完了嗎,貌似現在說了二二三三,還算是心裡舒坦一點了。
題主問為什麼時尚一直在變,並且本來之前認為是不美的,突然就成為潮流被大家追捧了呢。
不不不不……只是你沒發現罷了,
原來這也是一種美啊~
原來衣服可以這麼穿啊~
原來這樣子設計比以前要簡潔多了啊~
原來很多時候情懷也能改變時尚的走向啊~
原來口味是要換換才會保持激情啊~
原來
一切只是因為你沒發現啊啊啊啊……
換個角度想,時尚其實是權利的遊戲,
比如上次看到一個文章《一個人如何快速走進上層社會(統治階級)》
裡面有個結論,上層社會需要的是具有稀缺性資源的人
如: 有權,有錢,有天賦(才能美貌)。
那我們看看時尚行業是如何表現並滿足這幾點的(稀缺性排列)
一.權
權應該是最重要的,此處的權指的是話語權,話語權也是社會影響力
當一個時尚雜誌主編,時尚明星的粉絲數,達到百萬千萬,對一個地區有一定的影響力,那麼TA將會是上層拉攏的重點對象。
那為了話語權人們會怎麼做?
1.製作話語平台
2.參加話語平台
話語平台指:時尚報紙雜誌自媒體時尚APP時裝周時裝發布會各種party.
導致結果,我們每天被這些媒體狂轟亂炸,看著他們狂歡刷屏
二.錢
萬惡的資本主義社會嘛。還是以資本為主,現金為王。物資可以不停甩賣,但錢一定要穩穩攥在手中。
導致的行業行為
1.加快時尚產品的開發速度,新產品層出不窮
2.縮短時尚產品的時效性,不管技術過不過時,都會讓產品快速淘汰
結果就是 讓你不停的扔扔扔 讓你不停的買買買
三.天賦
才華,美貌很大程度是因為天賦,
但天賦因素是人群中等比例隨機出來的,各個階層的人都會出現,是金子總會發光,由於是稀缺資源,上層挖掘出來就會把這群人都吸引到中上層去,從而滿足自己需求(生理心理)
有才能美貌的人行為指向
1.參加各種話語權平台 配合完成第一條
2.製作設計大量新產品 配合完成第二條
天賦美貌也是有時效性的,江良才盡,紅顏易老,有了新人忘舊人。
這是一套完整並成熟的產業鏈,參與人無數,而且門檻不是很高,慢慢摸索即可
如果總結的話 比較贊同 @圖靈Don那句
時尚是一種秩序,潮流服裝、文學電影、科技產品是載體,權力(權利)是實質。
謝 @竹君 邀。
時尚的本質用一句歌詞來形容最恰當不過:曾經在幽幽暗暗反反覆復中追問,才知道平平淡淡從從容容才是真。
翻譯過來,就是不斷在嘗試和突破中發現自己,了解自己,最終形成獨特的個人風格。
在這裡:時尚究竟長啥樣? - 識裝 ,我曾以四個維度討論過「時尚的樣子」:引領 or 跟隨,隨意 or 刻意,less or more,變化 or 永恆,歡迎圍(dian)觀(zan)。
時尚不僅關乎外部環境,更關乎個人追求。於是,「為什麼會變化」也有了答案:
於外,
- 人們的需求不斷變化,包括審美需求、功能需求、心理需求(比如低調地炫耀)。
- 設計、製造水平越來越發達。新的材料、工藝將之前的不可能逐一送到了我們眼前。
- 跨界玩法越來越純熟。比如UT和繪本、動漫的結合,這裡還有服飾和世界經典藝術作品的結合:哪些服裝設計的作品是以經典名畫做為靈感的? - 繪畫
於內,我們的年齡、社會地位、心態都在不斷變化,有些單品/元素已經不再適合新的自己,甚至某天的心情變化都會直接從外觀上反應出來。不信?對比下甄嬛早期和後來的造型差別:
完。
--------------------------------------------------
****收藏夾:成簡潔的時尚態度****
****以小見大 - 知乎專欄****
時尚的本質是買買買,變著法兒地讓你買買買。
————以下為更新————
時尚這事兒跟 UI 設計沒什麼關係,那些「跟風」或者按照 Android Design 、iOS Human Interface Guidelines 去設計 UI 的廠商,大多是因為方便或者自身設計能力不足。但是我認為 UI 設計的方向會趨於一種平衡態,既非純粹擬物,也非純粹扁平。當然,我這種說法只適用於工具類 App ,比如微信。(UI 設計的首要責任是服務於內容、服務於用戶,其次才是體現 App 的風格傾向。)
那麼話說回來,時尚到底是什麼?其實就是自我實現的心理需求。無論風格也好、價格也好、社交也好,最終滿足的都是自我實現心理需求。我說你胖,你說:「那是盛唐之美」;我說你矮,你說:「我會顯可愛」;我說你男的還怎麼矮!你說:「我短小精幹」。時尚不就是這樣嗎?什麼讓你開心,說什麼;不光說,還會告訴你,穿上我們衣服,你就會像我們說得那樣美,「 識得唔識得噶?(硬性膜)」And,after all,what is a fashion?From the artistic point of view,it is usually a form of ugliness so intolerable that we have to alter it every six months.
時尚是一種讓人難以忍受的醜陋,以至於我們不得不每六個月就更改一次
——王爾德
時尚 就是 重構鄙視鏈!
時尚很奇怪,喜新不厭舊
「正因為它是時尚啊!!」
—————————————
時尚這東西,必然是屬於大眾的,而大眾群體里都是外行人士。無法保持對一種風格的持續熱衷,原因是他們從不鑽研,所以很快就會膩掉。
但凡要做大眾的生意,只有不斷更換風格才能流行起來,形成大勢。
何謂時尚,根本不是美說了算,而是市場!
PS:題主談到的UI設計,主宰審美的依舊是市場大勢,而不是我們普遍認為的功能性。
推薦閱讀:
※想開一間潮流店鋪,但是像平常的bape,yeezy,該怎麼進貨呢?
※有哪些風格跟air yeezy和yeezy boost很像的鞋子?
※如何看待Kappa簽約權志龍這一舉措?
※參加鞋展或sneaker聚會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國內有什麼比較熱門的潮流資訊交流平台?
TAG:時尚 | 潮流 | 流行 | 扁平化設計FlatDesign | 潮流時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