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沈騰獲得《歡樂喜劇人》喜劇之王的稱號?


雖然是叫喜劇人大賽,但是從比賽形式上來講,對大舞台喜劇形式來講最佔便宜,尤其是接近春晚小品風格的作品最容易點燃全場。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比如啞劇,相聲,脫口秀一上場就吃了個大虧,高曉攀的嘻哈包袱鋪從比較早的場次一方面開始改了表演形式,另一方面開始頻繁的賣情懷,勉強走到最後。但是一開始賣情懷,就在實力上認輸了。
而不得不說僅就表演形式來講,沈騰的舞台劇功底是這些團隊里最深厚的,經過多次春晚歷練,開心麻花抖包袱的方式也得到了大多數觀眾的認可,基本想抖就能響。
而在最後一場裡面,剩下的團隊都在賣情懷,賺眼淚玩,沈騰的團隊還正兒八經出了個正兒八經的喜劇作品,不但實力在此,存貨很多,而且對自己水平相當自信。僅就最後一場,實至名歸。


從爆發力來看,第一期沈騰那個踩地雷的節目,從立意到水準,都非其他任何一隊可比。
從持久性來看,一直到最後一期,只有開心麻花還意猶未盡,其他幾隊的三板斧基本都砍完了,只有他們的七十二路散手剛熱熱身。
從形式上來看,二人轉和話劇小品是適合這種舞台的,相聲和啞劇先天不足不說了,但宋小寶等二人轉演員境界不夠,沈騰在跳出郝建的時候,他們還在儘力保持自己固有形象的境界。愛笑幫放有餘收不足,無厘頭則可,競演差點火候,俞白眉吳君如等不說了。
綜上,生逢其時,當之無愧。


你們看過歡樂喜劇人第一集嗎?看完那一集後面我就基本上沒怎麼看了,藝術是有一根金線的,高低難斷,但是在線上面還是線下面那是一目了然的。其他幾個牛鬼蛇神跟沈騰不是一個數量級的。沈騰自己也知道這一點但是他還是來了,其實要讓一個做藝術的人拉低姿態去跟小角兒比高低是一件痛苦值超越生孩子的事情。沈騰這麼做也是無奈之舉,他自己在第一集就唏噓來參加這個節目的目的:讓自己越來越遠離郝建。
這是喜劇人的悲哀。這更是你我無知愚氓的悲哀。
如果有一天我如願成為一個喜劇人,那我不先謝老天爺,一定先謝你們開眼賞飯。


獨一無二,當之無愧。
喜劇在創作上往往非常的困難,一個包袱,當我們第二次看到的時候往往不會覺得那麼搞笑了,這個節目在給選手的創作時間上是非常短暫,慢慢的就能逐漸看出他們的創作水平,大量的創作會讓之後的作品越來越接近模仿與改編,我們能看見總是不斷超越和不斷創新與眾不同的劇作,讓我覺得非常的享受,可創作者卻是異常的痛苦,惟一一位總是能讓人眼前一亮的唯有開心麻花沈騰組合。隨著時間能讓人記下的喜劇少之又少,人性喜悲,對悲情總能共鳴,如此長存,喜劇博君一笑,笑過便忘了。唯有能抓住更深的東西,能讓人笑了又笑的喜劇是好喜劇,能讓人笑了還有所思考的一直讓人記得的喜劇,那更是好的喜劇!
沈騰:說句狂妄點兒的話,在小品里做一個純搞笑的東西相對更容易。一些喜歡我的人也在微博私信我,沈騰你能不能搞一些純粹搞笑的東西?其實我特別想說,開心麻花從2003年就開始做純搞笑的東西,甚至故事都會為包袱讓步,但是我們一直在成長,也在摸索,要不要一直做純搞笑?我們現在做的是從頭到尾都有故事性的,多多少少都會(給觀眾)留有思考的空間,這些都是會佔用抖包袱的時間,所以這也是成正比的。現在我們更喜歡琢磨一下包袱,不太喜歡薄皮大餡的,其實那種純搞笑的,還是感覺大家沒笑透。我希望能夠創作一些作品,幾年以後,甚至十幾年以後,它仍然不是一個過時的東西。但大家這種聲音多了,(在喜劇人的舞台上)我也做了兩期純搞笑的(《賞金獵人》)回報大家對我的一個期待。但,其實也未必效果更好。

我最喜愛的「開心麻花」沈騰組合 ,我能給出的最高評價,就是他一定會是當代偉大的喜劇藝術家。還有一位常拿冠軍能常帶來巨大歡樂的宋小寶團隊,典型的東北幽默,趙本山式的語言喜劇,他也常常會帶來驚喜和巨大的歡聲笑語,但總能感覺到一種創作的局限性,不過搞笑他們是認真的。沈騰的沈式幽默可能並不能被大多數人所人可,加上創作上經常會有很多思考性、揭露醜陋性的幽默,搞笑的歡樂有時候不及宋小寶。在台上有一句話說的很好「什麼是悲劇?悲劇是把美好的事物撕碎了給人們看。什麼是喜劇?喜劇是把醜陋的東西拉近了給人們看。」他把這一點可以說是做到了極致,他呈現了話劇帶給人們的畫面感和舞台感受,所有的話劇式的小品都極具創造性和藝術性,他也是具有藝術性的敏銳和極具創作才能的人。簡單訴說決賽獲得冠軍的作品,首先別具一格總是給人們耳目一新的感覺,像電影大片更是話劇一幕一幕的畫面感,開篇的別具一格,告訴你這一定是冠軍,在最後的收官之作,其他的作品都是笑點加淚點的結尾模式,他依舊要呈現不一樣的感覺。另一個表演中的細節:沈騰的耳麥在表演中總是要掉下來,而馬麗做的是關心擦汗的動作幫他帶好耳麥,毫無違和感,似乎感覺另一個添加的段落也只是為了把耳麥帶好「你流血了」「都三年了,擱誰也都要流血」(摸一下鼻子),「我是說你頭流血了」「不應該呀,怎麼走這來了?」(說話的過程把他的耳麥帶好)然後繼續演繹,包括後來「感染者」跳舞,從觀眾中爬出了「感染者」,一定給台下的觀眾帶來震撼。我並沒有討論他們的幽默,畢竟每一個人的理解程度和喜好程度不一樣,而表演形式的創新會有所相同。不管是作為創作,還是演繹,他們都算的上非常優秀的級別,所以我很敬佩。的確也像題主所說「重新發明了小品」,一點兒也不過分,不僅能把話劇演繹在小品舞台上,也能致敬偉大的、經典的喜劇藝術家,思想和喜劇起飛,這的確是真正的喜劇,他也是一個真正非常有 藝術的創造力的人。
我還要說另外的一種喜劇形式——相聲,這個在舞台上常常被淘汰的表演,賈玲也師承於此, 在某種程度上嘻哈包子鋪和賈玲原來的相聲表演,已經算是對相聲的創新,因為相聲更多的是語言上的捧逗,當然也常常會展現傳統藝術,人們更多的會對新穎的東西產生好感,而對傳統的藝術敬而遠之。太過單一化的表演,和在相聲這個框架里創作,無疑給表演創作者很大的壓力和難度,在某種程度上很多失傳的手藝,就是因為單一的形式和隨著時代發展對這些藝術形式的理解程度開始降低了,無疑面臨著,就我個人不願意看到傳統的文化失傳了,但這也是一個更大的話題傳承與創新,在《超級演說家》里一位小伙對評書的熱愛和《喜劇人》里相聲演繹,相聲的歷史、各種曲藝的傳承與失傳,都讓我感覺到無奈、失落和對藝術傳承的偉大。創新與傳統,似乎總有點茅盾,一個意味著改變一個意味著初心。 我也真心的希望如今廣闊的娛樂舞台和媒體傳播能讓我們 豐富多彩的藝術能傳承下去,不斷的創造也要堅守著初心。
-----------------------------------------------------------
如何評價沈騰在歡樂喜劇人的表現? - 齊思遙的回答


先用數據說話。我算了一下各組選手PK時的當場得票率,結果如下:
喬杉修睿(vs高曉攀):53.6%;
賈玲(vs喬杉修睿):58.5%;
宋小寶(vs賈玲):79.0%;
沈騰(vs宋小寶):52.7%。
首先我們可以看到,雖然計分中有半決賽得分的權重,但實際上半決賽的成績隻影響了決賽的出場順序(當然這也非常重要),並沒有改變最終的評比結果。
然後我們看到,「宋小寶vs賈玲」獲得了全場比賽最具壓倒性的比分,而「沈騰vs宋小寶」則是全場最為膠著的對決。這恰恰支持了我這篇回答的核心觀點:「決賽內容可以總結為——宋小寶教你演小品,沈騰教你玩舞台。」後面我會展開。

扣一下題,「如何看沈騰獲得&<歡樂喜劇人&>喜劇之王的稱號?」我在如何評價《歡樂喜劇人》? - 張三的回答 中表達的觀點可以原樣拿過來——從呈現出的結果來看,《歡樂喜劇人》這個節目舞台感大於電視感,誰能掌控住現場的舞台,誰就能在最終的評選中獲勝
開心麻花團隊是所有參賽選手中最會玩轉舞台的,沒有之一。這一次的決賽更是玩得驚天地泣鬼神。但這次決賽如果讓我來投票,我會破天荒地支持一次宋小寶。

插播兩句也不算題外話的內容。
作為我們提到」喜劇「時,一定會想到的兩種經典形式,相聲和小品它們的差異在哪兒?我認為是時空觀。相聲,從節目形式上來說,是極度自由的,想到哪兒說到哪兒,想說幾句就說幾句,只要最終能形成一個完整的節目即可。而小品不然。作為戲劇訓練的衍生品,小品天然地帶有戲劇的屬性,小品的時空觀受到著傳統戲劇」三一律「的嚴格限制,即其時間、地點與環境三者必須保持一致性,小品必須是生活中某個片段的無限放大,不能出現時空的不連續變化。雖然戲劇還有現代、先鋒、解構等等新穎的表現形式,但小品目前為止還依舊只有現實主義一條道路可走。
所以說,相聲和小品在屬性上是存在衝突的,選擇了一個,就很難再選擇第二個。相聲雖然看起來擁有著最高的自由度,但其實它對創作者的水平有著極高的要求,從無限自由的時空中提取出一個完整的主題,無異於大浪淘沙,而在如此大的舞台上僅靠語言吸引觀眾,一旦節目創作不成功,那麼付出的代價必定是沉痛的。而喜劇小品雖然創作上也很難,但從第一場沈騰十幾分鐘的節目只有」踩地雷「一個笑點開始,各組喜劇人就不斷用自己的行動或多或少地偷換」喜劇「與」戲劇「的概念,(未必是貶義),這大大降低了創作的難度。小品的喜劇元素少,這一點在多年來的春晚上始終有所體現。和相聲相比,小品又能夠綜合利用舞台,充分吸引觀眾的注意力,省力又討好,所以各路演員都愛它。


節目點評時間到。事先聲明,我僅僅看了電視播出的剪輯版,如果我的評價與節目完整版存在出入,懇請大家務必告知。
1.高曉攀:歡樂喜劇人 《梨之園》高曉攀笑談曲藝傳承 姜昆助陣
前面說了那麼多,其實主要就是為了高曉攀寫的。我說相聲自由、小品具體,高曉攀這個節目就是在小品這種具體的場景下塞進一個自由的故事,還美其名曰」相聲劇「。相聲劇其實挺難的,正如前面所說,相聲和小品之間存在著天然的矛盾,很難調和。台灣賴聲川」表演工作坊「的《那一夜》、《這一夜》、《又一夜》等系列建立了相聲劇幾乎唯一的形式——將這個舞台節目按時間拆分為幾個相對獨立的相聲節目,從觀眾的角度來說,相聲是本體,戲劇只是它的串聯形式。所以如果一個節目只允許有一段小品的容量,那麼它是很難變成這種模式的相聲劇的。正如我之前的答案中所說,賈玲的《女人N次方》是個不多見的相聲劇案例,它具有相聲跳進跳出的特質,又有小品的化妝手法——當然,這個節目的質量能不能及格,這個問題我們另說。高曉攀的這個節目壓根就不是相聲劇,它只是一個寫得很爛的小品。高曉攀相聲的功力差,創作的功力也差,這個節目里我們看到他在三個場景里不斷地切換,但無論哪一個場景都是既浮誇又無聊的。我從覺得這種快速場景切換式的節目只會在大學生新年晚會上出現,而且也僅僅是學院級別,萬萬沒想到這居然是專業演員的決賽作品。
提到高曉攀的參賽節目,繞不開的一個詞就是」情懷「。除了這個決賽的節目,我還看過他那個」相聲史「的節目,也是個」情懷大作「。我認為,情懷也好、諷刺也好、主旨也罷,都不應該成為一個作品天然的制高點,一個作品如果想成為一個好作品,首先必須基本質量過硬,其餘那些都只是附加項而已。有太多的案例告訴我們,只要質量過硬,哪怕是廣告,大家也愛看。」相聲史「那個節目,一方面搞不清相聲的起源年代,另一方面把所有場景都弄得雷同,根本沒必要強調時間發展,節目爛成這樣,情懷還值幾個錢?
最近在各種場合聽了幾段高曉攀的節目,其實對這個人還是逐漸產生了一些好感的。高曉攀對於節目主題的選擇很有一套,總能抓到很多新穎的、有代表性的創意點,比如相聲大賽的那段扶老頭、某段講違章建築的節目里提到了城管的污名化、馬三立百周年紅事會裡的西式婚禮、以及歡樂喜劇人的這幾個節目,都體現了他作為一個文工團體系內演員在把握創作主題時敏銳的判斷力。但是他的節目通常都是90分的創意,卻只有30分不到的創作能力,每次都是讓人眼前一亮之後又扼腕嘆息。看來祖師爺真的沒賞他這碗飯。

2.喬杉修睿:歡樂喜劇人 《外面的世界》喬杉修睿再現北漂場景
小品的創作難度通常體現在其真實性與虛構性的矛盾上。一個節目要麼是功力不夠,無法維持真實性,達不到小品所要求的現實主義的表現方式;要麼就是虛構性不足,無法添加足夠的笑點。喬杉修睿的這一節目的創作思路是「喜劇,就是悲劇加上時間」,它的創作難點理應是上面所說的第二種。前面比較重要的笑點安排基本上只有吃草、設計簽名以及騙盒飯,從完成度上看每一個都不能算飽滿;從那個光頭舞蹈家出現之後,這個節目就走在悲劇的方向上再也不回頭了。從真實性上,由於節目脫胎於兩位演員的真實生活,所以不存在什麼重大問題。但是那個送盒飯的為什麼最後不找他們收錢了,為什麼他如此熱愛演講,這是不是說明他的背後也有一段北漂的人生?節目並沒有對此進行展開,我很遺憾。
這一節目的關鍵問題在於它的選題沒能給觀眾帶來足夠的代入感。這個節目雖然表達的是北漂的情懷,但是卻沒有塑造出一個討喜的人物讓觀眾產生身份認同(那個舞蹈家勉強算一個,可是他到了末尾才出場,並且娘娘的氣質估計也不讓人喜歡),觀眾只能站在一旁冷眼旁觀。那個彈吉他的青年和畫畫的青年,從頭至尾都沒有展示過他們真實的藝術水平,雖然你們很努力,但也許你們根本沒有相應的能力——這樣的北漂,我不喜歡。我猜可能是兩個主創太想要表達一個關於自己的故事,導致忽略了觀眾的視角吧。

3.賈玲:歡樂喜劇人 《多啦A夢》賈玲變身暖心機器貓
賈玲的節目通常故事性都很稀碎,但她的優點在於節目的笑點通常都很充沛,雖然有的時候她的笑點真的很詭異……這次節目的一開始賈玲用了許多台詞來敘述故事背景,很多時候連語言都不連貫,對比一下最後沈騰的那個節目,高下立判,沈騰那個節目的世界觀可比哆啦A夢複雜得多啊。賈玲本次節目的主題也是一如既往地不鮮明,雖然她不聽地在說「要讓大雄鼓起勇氣」,可主題這種東西更多靠的是做,而不是說,不停地嘮叨已經棋輸一著了。另外,賈玲請你告訴我:你開頭那首關於哆啦A夢與吃貨的歌,和大雄的勇氣有什麼關係?你給大雄的這一個又一個的道具,和大雄的勇氣又有什麼關係?特別是那個謊話成真藥水,大雄明明能表白,你還讓他喝它作甚?解渴呀?
針對賈玲這個節目,我最想展開說的是時間靜止絲襪的那個喝水橋段。大概是今年春晚上潘長江帶的頭,最近的很多喜劇都喜歡用這種自殘式的行為博大家一笑。潘長江狂灌一瓶水的場面簡直堪比黃教主的迷人微笑,意義不明。歡樂喜劇人從第一個節目(白眉工作室的《生日派對》)就開始用類似的技巧,而賈玲更是在自己的第三期節目中把這些展示到了極致。相比而言,我覺得白眉工作室梁超吃蛋糕的情節水平最高,他用一個看似俗套的情節不斷給觀眾以懸念,「吃還是不吃」,「吃還是不吃」,節奏富於變化,雖然最終他還是很辛苦地把蛋糕吃了,但其實最令觀眾陶醉的其實是享受他每一次猶豫的過程。賈玲這次喝水走的是另一條路線,情節設計得巧妙,完全在劇情的合理範圍之內,又事先沒有給觀眾任何預兆,事發突然給人以驚喜。所以不論是梁超還是賈玲,都比潘長江那個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但是賈玲這一次明明沒有喝足十秒鐘的實力,卻居然還敢無比稀碎地把這個情節搬上來,看來她真的是為了她的喜劇,什麼都不在乎了。

4.宋小寶:歡樂喜劇人 《人生》宋小寶轉型扮清純學生 小瀋陽獻唱
看完了前三個節目,我的內心幾乎是崩潰的,雖然這三個節目也是歡樂喜劇人的一貫水平。我對宋小寶從沒有過好感。不論是他早期的節目,還是成名作「海燕吶」,抑或是歡樂喜劇人的我所看的這幾期節目,無一例外都是一驚一乍地語言表達加上誇張的表情與肢體動作。歡樂喜劇人這個團隊中又多了文松這麼個娘娘腔,更是令人不忍直視。但是萬萬沒想到,看了這次的決賽之後我對宋小寶突然間充滿了好感,就像我說的,這個節目就是「宋小寶教你演小品」,我幾乎完全找不到它的缺點。
這個節目的優點在於它的真實性,它從表現力上對前面三個節目完全是碾壓。它用無聲的方式,完成了對人生的精準概括,並且富有情趣。雖然青春片現在很多,但青春期之前的童年場面大家看到的就很少了。宋小寶一出場,感覺這個作品就立住了——哪個男孩子沒給女孩兒搗過亂,只為了對方注意到自己?熟悉我的人知道,我非常喜歡這種能夠展示小兒女情態的節目,比如清華大學曲藝隊的相聲《愛情導師》,不過大家應該並沒有機會看到關於這個的任何資料= =。對於生活狀態能夠精準地呈現出來,又不失自然,這非常難得,特別是從宋小寶這種慣於浮誇的演員身上。而串起整個節目的線索——香蕉與櫻桃,更是點睛之筆,從內容與結構上使得整個節目非常完整,從設計上又非常地俏皮詼諧。對於愛情,我實在是不能想像比這更巧妙的符號了。
而我在前面提到的那些缺點在這個節目中全部得到了摒棄。其實在「婚紗照」的橋段中,還是可以看到宋小寶招牌式動作的痕迹的,但是這一次宋小寶牢牢地把握住了「度」,一切讓位於節目本身,這與之前每次出場都要先沖觀眾呲一下牙才能開始表演的那個宋小寶簡直判若兩人。
這個節目的效果好也得益於它的選題。宋小寶選擇了一個每個人都要面對的主題,抹平了與觀眾溝通的門檻,又憑藉自己超強的表現能力,避免了一個大眾主題流於俗套。得票率79.0%,令人信服!

5.沈騰:歡樂喜劇人 《感染者》沈騰馬麗化身末日情侶 上演驚悚愛情大片
沈騰教你玩舞台」。其實這個沒什麼好說的,沈騰團隊的很多節目都能充分開發舞台本身的潛力——真是會玩的城裡人。
這次節目我看的是錄像,所以說實現已經知道了比賽結果。在看完宋小寶的節目之後我就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如此完美的節目是如何輸給沈騰的呢,這不科學。結果沈騰剛一出場就讓我震驚了,他創造的不是一個節目,而是一個世界!這樣的世界觀設定在電影中自然很常見,但我們誰在小品舞台上見過?更關鍵的是,我們有誰在之前意識到了,這樣的恐怖片設定中其實充滿了很多喜劇可用的元素?
「誤會」是喜劇的經典命題,這一命題在這個故事背景下得到了充分放大——「你到底是敵是友?」「你到底愛不愛我?」每一次誤會都是生死攸關,每一個情節在觀眾看來又都無比驚奇,怎能不好看!不過我有一點小小遺憾,男女主人公相認的進程太快了,我本來是希望看到兩個扮作感染者的人相互誤解,能夠多僵持一會兒的。這也從另一方面說明了節目的容量,不但能讓你看那些編寫好的故事,還能讓你主動展開聯想。
另外,舞台本身是能說話的,並不是所有的敘述都需要語言。這一點,恐怕「相聲演員」出身的賈玲永遠不會懂。還是那句話,對比一下這兩個節目,看看它們是如何交代故事背景的,高下立判。
但如果讓我投票的話,我會投宋小寶,因為沈騰的這個節目遠不完美。這個節目的完整性被「外插花」的情節大大破壞了。哪裡是外插花?「藍翔技校」就是。「藍翔技校」這個笑點與「病毒爆發」的故事毫不相關,而編劇硬是用它來串起了整個感情線,並且還對其進行了非常豐富的展開,很容易讓人感覺到混亂。而另一方面,「藍翔技校」這種被熱點炒作過的笑點,在我看來總會讓我感到有一種條件反射式的抵觸,不知道與我有同感的人多不多。最令人遺憾的是,這個節目本有機會對完整性做出相應的補救——最後一幕,當馬麗高舉著電鋸準備作戰的時候,如果她高喊一聲「這是我在藍翔技校學會的」,那麼「藍翔技校」這個概念就能夠在情節推進中扮演一個合理的角色,可惜它沒有。與宋小寶的「香蕉櫻桃」相比較,這絕對是一大缺點。

再說回主題,如何看沈騰獲得&<歡樂喜劇人&>喜劇之王的稱號?沈騰的節目雖然有著上述的缺點,但是在創意上已經逼近了滿分,並且具有後上場的優勢,能夠通過其超強的舞台調度感染觀眾,獲得冠軍是並不意外的。而52.7%的得票率,我覺得也是非常合理的。開心麻花團隊展現了自己駕馭舞台的超凡能力,而緊隨其後的又有遼寧民間藝術團這樣一個強勁對手實力不分伯仲——如此激烈的競爭態勢,對於我們觀眾而言,是福氣。


沈騰帶領的開心麻花團隊奪冠當之無愧,實力碾壓其他團隊。在對喜劇的理解題材創意幽默感演員陣容各個方面都超出一截,開心麻花這些經過科班訓練和劇場演出磨練的正規軍把其他對手都打成了草台班子。
最大的驚喜是,開心麻花團隊把話劇里的舞台搭建部分(包括大屏幕的利用)放到了小品舞台上。從陳佩斯和朱時茂的吃麵條開始,小品舞台只有簡單的道具,完全都靠演員的表演,陳佩斯是不需要麵條的,(相比之下喬杉的真吃面就看出基本功的薄弱了,而且用真吃博觀眾一笑就不上檔次了,和迪廳裡面演員在舞台上喝酒一個水準)。後來春晚舞台上的小品開始搭建簡單場景,然後二十年都沒有進步。
小品原本是戲劇表演的一個練習模式,上了春晚成為了一個獨立的表演形式,長期停滯不前之後,到了開心麻花這裡,終於又追上了現代的戲劇表演。就是小品不小了,也有了大片的感覺。


作為一個從第一期開始看這個節目的人,我還有些話說。
1.沈騰奪冠其實意料之中。整個團隊分工明確,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最主要,各位主演都在儘力超越自己,實在難得。他們的舞美,編劇之流看起來其實都遊刃有餘。而且,我私心覺得,開心麻花團隊絕對是舞台劇、話劇打磨出來的,舞台感絕對不是其餘幾個團隊可相比的。
2.我個人其實最喜歡宋小寶他們。估計可能趕不上知乎的逼格,我總覺得一個喜劇人能讓你在並不算太開心的時候哈哈大笑,就是他們最大的本事。就我本人而言,我覺得宋小寶他們是真正做到這點。僅從最後一場看,小寶他們可能過分想贏,看似劍走偏鋒,其實這個小品有點類似於消音版本的喬杉他們那組曾奪冠的作品。所以總覺得有點不言而喻。不過我覺得,東北f4也是在不斷超越自己,他們很努力,甚至很深刻。反正如若我最後一場在現場,我會選擇投票給宋小寶他們。
3.賈玲很會做人,情商很高,或許待人也很真誠。不過我覺得她急需換一個更有創新性更年輕的編劇團隊,總不能永遠都在道歉吧。(這一場完全打臉,日本團隊真的不想讓她給哆啦A夢道歉咩)
4.喬杉修睿,是我基友最喜歡的團隊,他從愛笑開始支持他們。套用他的一句話,(愛笑)他們把夢想掩下去,把無厘頭蓋上來。愛他的人會嘴角帶笑的彷彿看到了自己,不愛的人會嘴角帶惡的看見了本來自己會成為的樣子。
5.其餘不再贅述,個人其實還有點喜歡高曉攀。不過,我們都知道你有情懷,但作為一個比賽,一直在宣揚這點並不是好選擇。


現場觀眾目測是所有同類節目中最靠譜的!

或許他們會為某些實力不足但總想著賣情懷的表演者給與鼓勵,在一些不重要的環節給出較高評分。(比如修睿、比如高曉攀)

但關鍵環節比如總決賽的表現,目前看是合格的,先後淘汰了高曉攀和修睿。
很好的把握住了歡樂喜劇人的精髓。

----------------------------------

看完了總決賽,沈騰第一。

整體來說,就我個人而言,歡樂喜劇人在當前室內娛樂節目中,是最棒的!
不論是主持、演員、觀眾、還是整體流程設計。

只說對演員的感受:

沈騰

- 作品良品率可以說佔了七成。
- 舞台效果超棒,雖然跟他團隊的話劇背景有很大關係,但是跟小品結合的非常棒!
- 為後續小品的發展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思路。

最後一個作品不怎麼賣情懷但有。笑果很足。舞台效果一級棒!

得到冠軍實至名歸!

宋小寶

- 作品良品率跟沈騰一樣。
- 從作品能明顯看到他們的成長,也能看到他們積極的學習其他參賽者的長處。(主要是從沈騰那邊)
- 小瀋陽和宋小寶的配合與定位非常清晰合理,能很好的突出宋小寶而不會搶戲。(尤其最後一個作品)

其實總決賽開始之前也在想,宋小寶如果只靠之前那種表現是不行的。

他們的優點和缺點很明顯,主要是靠誇張的演技和人物造型來製造笑果。
雖然每期都能看到成長,但是還不夠。(比如上海灘這個小品)

但最後一期的小品,實在令人驚艷:
情懷賣的恰到好處,表演方式摒棄了最擅長的方式,有點返璞歸真的意思。但小品的極限也就這樣,他們也不是這方面的第一人。
而且笑果不足,估計步子跨的太大了。。。

其實宋小寶和沈騰誰得冠軍都有缺憾:
沈騰得冠軍,但是那種話劇般的舞台效果有點誇張了。從小品的形式來看,過了。
不過畢竟是歡樂喜劇人不是歡樂小品人,所以也沒什麼問題。

宋小寶目前可以說把當前的小品形式發揮到極致了。需要突破才行,沈騰就是一個很好的借鑒對象。

作為一名觀眾來講,當然是小品的表現形式最普及,所以還是主要從小品的角度來說的。

賈玲

- 作品良品率五成。
- 賣情懷有成功也有不成功的。
- 有自己的風格,但目前看只是雛形。

能看出是個率真的人,但仍需要成長。不過值得期待!

喬杉

-作品良品率也就三成。
-總想著賣情懷,但實力實在不足。(不管是表演還是劇本)

之前覺得跟愛笑會議室時期比,有點江郎才盡的意思。但是細想想,可能以前就這樣,畢竟愛笑會議室主要其實靠劇本。
在愛笑會議室時期,確實表演讓人眼前一亮,雖然比其他人強,但也沒強過張子棟,只能說各擅勝場。
而且這麼多年沒有進步,甚至可以說是退步。

高曉攀

別的不想多說,就兩點:
- 總說相對於其他參賽團隊,表演相聲是先天弱勢的。(一股弱者的氣息)
- 實力不足還總要賣情懷,總是一副要擔起相聲復興大任的樣子。竟然還總想著教育觀眾。。。(之前還算隱晦,但最後一個作品簡直肆無忌憚)

其他人
- 吳君如、九孔、劉儀偉明顯純過來捧場的,誰會當真。。。
- 白眉工作室那一堆人,一來就拿票房說事兒,可那種電影。。。他們來這估計主要目的是打名氣,後來可能覺得別人不行自己不錯,有點野心想沖一衝,但實際上。。。
- 李菁、曹雲金表演太老派,哪怕嘗試融入新鮮內容也只是舊瓶裝新酒。


致敬經典那一期,沈騰團隊致敬卓別林,用喜劇的形式講了個被很多牛人罵為濫雞湯的的故事。
可能是我見識淺薄,反正我是覺得沈騰在喜劇藝術上的眼界和紀念是造詣很高的。表達上肯定是有瓶頸沒突破。但並不妨礙,他在喜劇上是個專業的優等生,遠非票友和表演討生活的人可比


開心麻花畢竟是一個運營了10多年的極其成熟的團隊。

在我沒來北京之前,就買過開心麻花1-3的DVD,那時候走的還是明星路線,以及無厘頭搞笑。

第一部2003年《想吃麻花先給你擰》里有何炅,謝娜,湯加麗;

第二部2004年《情流感》里有林依輪

(這部的導演居然是邵澤輝,後來導過《1988》,現在是北理工的老師,有次看劇,旁邊坐的是他的學生,說他上課心情好的話會給學生送票~~來張大特寫~)

第三部2005年《人在江湖飄》有周曉鷗(這部的導演就是沈騰,元老呀哈哈,不過他在2010年的《烏龍山伯爵》才當上男主,可能是顏值不過關)

那時候還沒有馬麗,艾倫,美男子,前夫哥這些功勛演員。

5年前剛來北京的時候去看開心麻花,《江湖學院》,已經是第11部了,沒有明星效應,都是麻花自己的簽約演員,但是笑的我捧著肚子回去了。。。
並且幾乎座無虛席。
他們每年的新劇都是在過年的時候推出,記得他們的宣傳語是,開心麻花是北京人的賀歲片。

再後來,郝建,馬麗陸續上了春晚
開心麻花家喻戶曉
麻花團隊仍然每年推新劇

沈騰的臉終於上了海報哈哈!褶子呢?

可能話劇圈並不那麼認可開心麻花的劇,但人家就是圖個樂子嘛,賀歲片也不是沖奧斯卡拍的呀
讓你結結實實的笑兩個小時,多不容易的一件事。

啰嗦了這麼多我想說的其實是
10年,20多部喜劇,每部兩小時,滿滿的包袱和笑點。
成熟的編劇,導演,舞美,音樂,舞蹈,以及大量常年活躍在舞台上的演員們。
隨便一部劇摘20分鐘出來,足夠了。

直白的說,沈騰的幾乎每個表演都能找到某部麻花劇的影子,但那又如何?沒進劇場看過的觀眾覺得搞笑,進劇場看過的順便懷箇舊,多好。

其實宋小寶團隊在這方面的優勢也是一樣的,他的團隊有多年的二人轉經驗,實打實的底子。
缺點可能是二人轉相對於開心麻花來說,題材和想像力比較局限吧(我沒看過正宗二人轉,猜的)。

其他團隊似乎多是相聲演員出身,大家底子也都好,但是相聲是比較早期走入電視熒屏的語言藝術,觀眾們都熟悉。而話劇和二人轉(東北觀眾不算哈~~)就比較新鮮了~

這兩個團隊在這一點上完爆其他隊了。


突然看到這座老樓,想起當年我寫過的幾篇綜藝評論小習作。

歡樂喜劇人這個節目,和後來的喜劇選秀都不太一樣,這座樓足夠老了,現在這麼說才顯得公道。因為喜劇人才其實本質上是匱乏的,所以第一次做,相當於全行業厚積薄發地做一次嘗試,各門各派的精英都足夠能投入進去。之後再做,總要擔心落入前人窠臼,刻意存異,反而顯得基礎單薄。

另外的好處是,既然厚積薄發,也就更容易做到兼收並蓄。所以第一期的歡樂喜劇人,像一個喜劇博物館,還是新世代喜劇人的博物館,各門各派的展示,大家的深淺喜好,台上一覽無餘。

所以我當時寫了四段,分別描述了三個我喜歡的流派。

從喜劇想到的(一)-高爾基-財新博客-新世紀的常識傳播者-財新網

從喜劇想到的(一)

高爾基

http://pic.caixin.com/blog/Mon_1511/m_1447832341_ItKqQY.jpg

看了《夏洛特煩惱》,對「沈騰型喜劇」突然有了別樣的好奇,偶然的機緣看到年初的《歡樂喜劇人》,不能自拔地從頭看到尾,看到沈騰奪冠。在喜劇人來來回回的十多場競爭中,對於文化作品的前途,竟然有了一點粗淺的想法。

從《笑傲江湖》、《我為喜劇狂》、《中國喜劇星》到《歡樂喜劇人》,這個脈絡是一定的,就像從《中國好聲音》到《我是歌手》一樣正常,培養素人上位的娛樂節目炙手可熱之後,製片人索性進一步聚焦咖斯成本,從明星入手來創造競爭,集中更多的看點。

這個節目演進,恰恰營造了一個新生代喜劇明星直接競爭的環境,除了形成十幾期優秀的喜劇作品之外,更有意思的是,這個節目好似幫助外行人作了一個系列的行業比較研究,橫向地比較各個喜劇流派在新生代明星或者團隊上,是如何進行傳承和發展的。

我們看到當下的喜劇明星,毫無懸念地有這麼三種類型:

第一種是植根於傳統喜劇模式的團隊,這裡面包括相聲,也包括二人轉。因為傳統喜劇大多出身草根,必須追求迎合受眾,「平地摳餅,對面拿賊」,因此積澱下來非常豐富的舞台經驗,但同時也有高度和深度不足的限制。因此現代化的傳統喜劇形式,一直都在沿著兩條路做事情,一個是如何傳承,更好地利用已有的「包袱」,另一個是如何發展,如何提高,如何迎合時代需要。這個方向上,這次的比賽中,宋小寶團隊的表現是很優秀的,成績上也能看得出來。

另一種則來自於上一類思路中的第二個事情,即傳統喜劇模式「發展」的問題,在相聲不景氣的90年代,曾經有不少相聲演員,引進更多的網路笑話來補充「包袱」,那個階段的作品有三個特點,一個是笑料更貼時代,但同時地傳統的包袱基本都摒棄掉了,另外最大的問題在於如何組織新時代的笑料,經驗不足,即缺乏「講故事」的能力,經常淪為笑料集萃。20年來,不少年輕人沿著這個思路在嘗試,他們對新笑料更熟悉,不斷地探索笑料新的組織形式,逐步地培養起「講故事」的能力,把作品看上去不那麼像「集萃」。這個探索是很可貴的,賈玲是其中很優秀的代表。

第三種更加不同,相比前兩種形式貼近大眾的基因,第三種更類似於「夫子自道」,肇始於舞台劇開始,藝人本身的自身文化定位,在內心深處是高於受眾的。因此,在劇本創作的最開端,演員團隊即預設了一定的文化背景,要「灌輸」給受眾,在表演過程中,「灌輸」的形式要服務於立意,但同時形式本身也具有創作高度的要求。這是一種很折磨人的創作過程,我最早有這個感覺的是台灣的相聲演員宋少卿,這次我從開心麻花團隊身上看到了這一點。

值得解釋的,我這種分類,絕無高下之分,因為文化的精髓,既在提高,也在普及,因此無論哪種形式,如果能夠生存和發展,最後都一定的殊途同歸的。

http://pic.caixin.com/blog/Mon_1511/m_1447832365_IhouGe.jpg


首先沈騰得冠軍這個無可厚非,如同大家所說的,最後一場是質量最低的一場,大家都在賣情懷,沈騰還在演喜劇,很不容易。

喬杉修睿和高曉攀就不說了一直在賣情懷

賈玲走的一直是故事新編的路子,聶小倩、花木蘭、藍胖子。怎麼說呢,其實也挺有趣的,但是惡搞總有人喜歡有人黑。他和宋小寶有一個很致命的缺點,他是靠自黑身材,宋小寶靠那一臉燦爛的笑。但是人們終究會有看厭的時候啊。

宋小寶團隊的確挺強的,但是經不住磨。我一直覺得讓小瀋陽參加會比宋小寶更好,我覺得他們表演最好的一場,是小瀋陽和鴨蛋的那個上海灘。我覺得小瀋陽和沈騰是一個類型的,同時也是一個級別上的。

其實我還一直挺喜歡曹雲金的,只是為何退賽了。靠臉吃飯的世界,也許是看他說相聲說習慣了。我是覺得他跟王自健差不多,可以主持個像80後脫口秀那樣的節目,職業說段子。小品就算了,跳樓那個真心沒什麼笑點。

吳君如還是去演電影吧。

如同大家所說的那樣沈騰團隊舞台劇經驗多存貨足,而且關鍵是沈騰他不作,他知道觀眾想看什麼。雖然最後一期強行抖包袱但是跟其他比真是強太多。宋小寶說他在嘗試改變,其實沈騰才是一直在改變風格的吧。


雖然是模仿我是歌手,但是這種舞台劇的形式,真心不適合模仿我是歌手。好的舞台劇是要有一個好劇本,想要又快又有質量的劇本很難,所以喜劇人越往後越不行。


歡樂喜劇人停播一周審查節目質量的結果是,每個作品都想把觀眾搞哭,就連宋小寶都竟然不傻笑,摒棄語言包袱,演起情感戲了,個人感覺得不償失,尤其是沒看到文松的戲份…能把觀眾逗樂的就叫喜劇,粗暴地搞笑本來就無可厚非。當然,這個節目最大的作用就在於,讓更多的人看到了沈騰的作品,讓更多的人知道喜劇能表達那麼大的題材,讓更多的人了解喜劇還有這麼多的形式,不論是戰爭還是打拐,不論是默片還是大片,他的作品真的可以用震撼來形容。郝健問鼎喜劇之王,當之無愧!


爸媽看這個節目的時候總會說,人家沈騰是專業的,宋小寶他們畢竟草台班子。

為什麼會給人以這種印象?

不是因為沈騰是解放軍藝術學院畢業,而是多年開心麻花和春晚的歷練,給了這個團隊足夠多的經驗。

過往的段子、形式、情節,挑一挑變一變,就完全可以應對這樣一個十幾分鐘的比賽了。

而他們的話劇經驗,也剛好與歡樂喜劇人的舞台氣質相符。

別忘了,是現場觀眾在投票。坐在現場的感受和坐在電視機前的感受是不一樣的。電視機將演員的「靈韻」去除,而現場觀眾仍能感受到那種「靈韻」。

所以,那段舞蹈的外插花,會讓現場觀眾小小澎湃。

至於宋小寶團隊,「損色」之類的梗用多了就沒意思了,按理講,他們的專長其實是二人轉。

可是,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二人轉,都是在晚上11點以後才開始精彩起來。

11點之後的東西,又怎麼能放到電視上去演呢?


個人觀點:

高曉攀只有情懷,而且他已經賣情懷賣了這麼多場了,觀眾也不買賬。
賈玲的那個喜劇真的呵呵了,沈凌上場的一刻就註定要被淘汰。
喬杉修睿的那個感覺太小氣。
宋小寶團隊可能是油盡燈枯了,整了那麼個和喜劇完全沒關係的東西。
而沈騰團隊,看了以後讓人感覺還期待他們的下一場。有笑料,有舞台場面,有劇情,有馬麗的助陣……這樣得冠軍還有問題嗎?


藝術作品重在表達,沒有內涵的作品是無法長遠的,從陳佩斯朱時茂到沈騰,他們都有自己想說的話。簡而言之就是要帶腦子,尊重觀眾。


第二季快到總決賽了,個人認為歡樂喜劇人最好的作品還是沈騰在第一季半決賽的作品《小偷在哪裡》


矬子里拔將軍


我唯一好奇的就是日本的機器貓作者啥時候要求賈玲道歉呢


第一期的時候沈騰就說我要跳出郝健的光環,但節目結束的時候觀眾還在大喊郝健,我覺得他內心應該是無奈的,但到了最後一期沒人再喊他郝健,他就是沈騰,就是開心麻花,足以見他是成功的。
而宋小寶,幾乎每一期都用他標誌性的「損出」和笑容,讓人怎麼也跳不出宋小寶這個圈,這就是他的局限性。最後一期雖然沒了台詞但節目的似曾相識也讓人沒了新意。
從第二期節目開始我和我老公就開始對賈玲的表演有了期待,覺得她真的是挺努力的一個喜劇人,雖然她的局限性還在自黑上,但每次節目都能帶來點驚喜,就這點上覺得還是挺成功的了。


推薦閱讀:

如《劇院魅影》這樣連演那麼多場的音樂劇,每場都是使用同樣的演員嗎?
看臨潼華清池長恨歌歌舞劇表演是什麼體驗?
有哪些適合劇作初學者看的優秀舞台劇劇本?
如何評價《演員的誕生》中於明加柴碧雲組表演後宋丹丹章子怡的爭執?演員是否該表演時改動劇本?
為什麼在舞台上要化那麼濃的妝?

TAG:喜劇 | 舞台劇 | 沈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