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爾維亞人、克羅埃西亞人、波斯尼亞人、斯拉夫人之間是什麼關係?

略知斯拉夫人於6-7世紀進入巴爾幹,略知一二戰,南斯拉夫戰爭。最近毫無順序地看了一些百科,整體知識結構很不清晰...求解答


@Jack Steel 的答案有許多不確和可疑之處,暫列出十點:

1.

這是1992年,歐共體裁定的南斯拉夫地圖

原圖在這:http://www.lib.utexas.edu/maps/europe/fm_yugoslavia_pol96.jpg。CIA1996年制,跟歐共體沒關係。
歐盟1995年才承認馬其頓獨立。

2.

其實,馬其頓人是冷戰初期鐵托為了方便南斯拉夫進一步向希臘擴張,在塞爾維亞的南部說保加利亞方言的人給劃成了馬其頓人。

南共對馬其頓民族的承認早於冷戰。1943年南共中央建立獨立的馬其頓共產黨時就確定了馬其頓化的政策。 承認馬其頓民族是出於對第一南斯拉夫民族政策的糾正。

3.

在1991年馬其頓宣布獨立時,希臘甚至一度採用對馬其頓經濟封鎖的方式讓他們改名。

希臘在1994至1995年間對馬其頓的經濟封鎖是針對馬其頓的韋爾伊納太陽旗而不是名字。

4

1992年,世界盃預選賽上,馬其頓與希臘很不幸地有一場對決賽

馬其頓國家隊自1994年加入國際足聯以來,從未遇上過希臘隊。

5.

希臘和馬其頓罵了三年,到1995年,馬其頓實在受不了了

馬其頓改國旗不是因為被「罵了三年」,而是因為上面所述的經濟封鎖。

6.

把國旗從「維吉那之星」換成了「維吉那太陽」

Βεργ?να 韋爾伊納 ,希臘北部地名,考古遺址所在地。馬其頓語地名為Кутлеш 庫特萊什。
所謂的韋爾伊納之「星」和「太陽」是同一圖案,有十六道光芒。
1995年之後的新國旗是」新自由太陽「,有八道光芒。

7.

馬其頓政府還弄出了個「斯科普里2014」計劃,宣布讓馬其頓全部希臘化

馬其頓全部希臘化?那豈不正中希臘下懷?
希臘不滿意的是腓力二世和亞歷山大大帝的雕像。希臘認為,馬其頓公開紀念古馬其頓王國,是在盜取古希臘的文化遺產。
腓力二世:

亞歷山大大帝:

8.

可唯獨就一個地方沒有打下來:黑山!

不對。

首先,黑伊萬在停戰時承認了奧斯曼蘇丹的宗主地位。他死後,兩個兒子先後繼承了他的領主職位。1499年澤塔被併入被斯庫塔里省,連行政上的獨立地位都不存在了。

其次,威尼斯在伊斯特拉和達爾馬提亞的領地以及拉古薩共和國(今天的杜布羅夫尼克)從未被奧斯曼征服。

9.

尼曼雅王朝的繼承者黑伊凡率領著余部進入了一個叫澤塔的塞爾維亞部落。

內馬尼亞王朝1371年就絕嗣了。黑伊萬不是內馬尼亞王朝的繼承者。澤塔不是部落而是地名,大體在今天的黑山。黑伊萬本來就是澤塔的領主。
澤塔公國:

10.

不過,黑伊凡和他的繼承者們真的守衛了這個地方守了快400年!

如前所述,1499年後澤塔併入奧斯曼帝國行政體系。黑伊萬的後代曾作為奧斯曼帝國的省長統治過黑山地區,家族後來去了威尼斯。
黑山地區的基督教部落後來由主教領導,1696年成為世襲的親王主教國,直至19世紀中葉世俗化。
采蒂涅在1685年被奧斯曼軍隊攻破,宮殿被毀。但奧斯曼帝國一直無法控制山區。


這麼說吧,克羅埃西亞人是信奉天主教的塞爾維亞人,波斯尼亞人是信奉伊斯蘭教的塞爾維亞人。

或者這麼說,塞爾維亞人是信奉東正教的克羅埃西亞人,波斯尼亞人是信奉伊斯蘭教的克羅埃西亞人。

他們三者都是南部斯拉夫人。


南斯拉夫人,其實就是語言被斯拉夫化了的伊利里亞-色雷斯人。所以有些答案里的「斯拉夫人種」是個什麼玩意兒…
—————————
「波斯尼亞人」是一個語焉不詳的概念,它既可以指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地區的穆斯林(Bosniak,波斯尼亞克人)也可以指波斯尼亞地區的全體南斯拉夫人(Bosnian)
在波斯尼亞地區被綠化之前,波斯尼亞地區的人民,就已經是被稱為「波斯尼亞人」的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人了。
由於綠化,波黑穆斯林成了新的民族,但是不意味著所有波斯尼亞人都成了波黑穆斯林,波黑仍有大量的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人。理論上講,波斯尼亞地區是先有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人,再有「波斯尼亞克人」的

但是有趣的是,民族主義者強調波斯尼亞克人在伊斯蘭化之前,和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人本來就是不同民族。最起碼也是黑山和塞爾維亞之間的差異。
這一定程度上否定了「波斯尼亞克人是波黑穆斯林」,最起碼否定了「波斯尼亞克人是波黑地區的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穆斯林」。
他們認為,「波斯尼亞人」一詞最早在12世紀見於東羅馬帝國史書。14世紀更是建立了獨立的王國。在綠化之前,這裡曾流行過一種基督教異端:
http://en.wikipedia.org/wiki/Bogomilism
爭論在於,波斯尼亞人認為這群人是他們的祖先,是他們與塞-克不同的證據,而塞-克顯然不這麼認為。

而且一方面,波斯尼亞克人絕大多數是無教派穆斯林,也有相當多的非穆斯林;另一方面,南斯拉夫的所有穆斯林也並不都認同自己是波斯尼亞克人。
這種事情,複雜的很,誰說的清楚。
——————
有點類似於,寧夏是先有了漢族,再有了回族。漢族認為回族是漢族穆斯林。回族為了否定自己是漢族穆斯林,搬出了一套「色目人」說或者「党項人」說。乃至上扯摩尼教、拜火教、猶太教,認為即使沒有伊斯蘭教,回族仍然是回族。


瀉藥

題主要是感興趣,最好讀一下南斯拉夫史,挑本薄的讀,很快就能看明白。

相信我,南斯拉夫的歷史相比嘉靖養狗、萬曆煉丹、朱由校加工木凳子、崇禎哭窮有意思多了!! 真的!

針對題主在 Jan S.斯基兄弟(抱歉我實在記不住名字:P)的回答所提出的問題,我就說說馬其頓和黑山人。

上圖

抱歉,圖的畫質不好,但也夠說明問題了。

這是1919年,成立南斯拉夫王國(說「南斯拉夫王國」不嚴謹,其實當時的全稱叫 The Kingdom of Serbs Croats and Slovenes )重點是紅色部分,這是塞爾維亞。

這是1992年,歐共體裁定的南斯拉夫地圖,粉色的部分的是塞爾維亞。
兩張地圖一對比,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一個問題:為啥塞爾維亞北面多了一塊兒?南面為啥少了一塊兒?
北面少的,是匈牙利人居住區,題主既然沒問到這個,俺就不賣弄了。
南面的,就是現在的馬其頓了:
其實,馬其頓人是冷戰初期鐵托為了方便南斯拉夫進一步向希臘擴張,在塞爾維亞的南部說保加利亞方言的人給劃成了馬其頓人。
這個問題一直讓希臘很頭痛,一直罵馬其頓是賊,說他們偷了我們希臘的文化。

對此,在1991年馬其頓宣布獨立時,希臘甚至一度採用對馬其頓經濟封鎖的方式讓他們改名。
更讓希臘人抓狂的是,獨立後,馬其頓的國旗竟然還是亞歷山大大帝的徽章「維吉那之星」

長這樣

1992年,世界盃預選賽上,馬其頓與希臘很不幸地有一場對決賽,場上坐滿了馬其頓和希臘球迷。。。。。。。。
結果,幾乎沒人看球,全程都是球迷在對罵:
「馬其頓,你個臭不要臉的!」
「希臘,你們全國人都是無賴,耍流氓……」 (據說那天球賽,希臘還贏了)

就這樣,希臘和馬其頓罵了三年,到1995年,馬其頓實在受不了了,把國旗從「維吉那之星」換成了「維吉那太陽」

長成這樣
希臘:"!@#$%^^@#¥%%………………"

扯遠了,其實希臘和馬其頓的梗還有很多很多,一直到去年,馬其頓政府還弄出了個「斯科普里2014」計劃,宣布讓馬其頓全部希臘化。這不僅激怒了雅典,而且還引來了馬其頓人的母國:保加利亞政府的抗議。

=======分割線=========
相比而言,黑山與塞爾維亞的關係,就顯得有些悲劇了。
其實,所謂黑山人,就是塞爾維亞人。他們的差別,在答主看來,是這樣的關係:

俄羅斯是俄羅斯
烏克蘭是小俄羅斯
塞爾維亞是小小俄羅斯
黑山是小小小俄羅斯

這四個國家一個比一個小,但一個比一個反動。

對,在所謂的斯拉夫國家裡,黑山一直是很逆天的角色。就從1389年,科索沃之戰講起吧!
具體的作戰過程,在這裡有介紹
大塞爾維亞主義是什麼? - Jack Steel 的回答

打完仗了,大盟主死了。從君士坦丁堡到維也納郊外,土耳其人的鐵蹄染指了整個巴爾幹。可唯獨就一個地方沒有打下來:黑山!
尼曼雅王朝的繼承者黑伊凡率領著余部進入了一個叫澤塔的塞爾維亞部落。在山區里選了一個易守難攻的河谷,建立了自己的宮殿。這個地方也成為了黑山的舊都:采蒂涅 (至於城市規模,請參照單田芳《亂世梟雄》中的小黑山二道溝)

不過,黑伊凡和他的繼承者們真的守衛了這個地方守了快400年!土耳其人硬是沒有征服這裡,據說派來的蘇丹士兵,到了這裡時都被餓死了(其實山裡有野豬來著,哎,可憐的穆斯林!)。

直到1878年,塞爾維亞正式從奧斯曼帝國中獨立出來,有了出頭之日的塞爾維亞和黑山這對基友分散了400年後,重新見面,決心以後永遠在一起。

然而,奧匈此時卻插了進來。在將波斯尼亞化為帝國的臨時「託管地」後,又將魔爪伸向了黑山和塞爾維亞交界的Sand?ak地區。

Sand?ak就是這個藍黃相間的地方,如圖所示,奧匈的控制,正好讓黑山和塞爾維亞這對基友始終無法見面。
於是,塞爾維亞就怒了
於是,薩拉熱窩事件,費迪南大公被憤青刺死
於是,一戰爆發了!

結果,悲壯的塞爾維亞與英法一道,贏得了戰爭。成立了之前提到的The Kingdom of Serbs Croats and Slovenes (暫就叫聯合王國吧!)

政治有時真的像一對男女從情侶走向夫妻
結婚前:
「親愛的,我愛你一萬年!」
「我也是,親愛的……」
結婚後:
「你瞅啥?」
「你瞅啥??」

被塞爾維亞統一了的黑山人,在這個新的王國里總是覺得不自在。相比我們在黑山裡困了400年的土包子而言,貝爾格萊德彷彿更願意處理與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等地的關係。塞爾維亞與黑山的關係看起來還是那麼好,可裂痕也正在此時孕育著。

在黑山內部,一直有分為「白派」和「綠派」,其中泛綠陣營的,決心保持與塞爾維亞的友好關係;而泛白陣營的,決心從聯合王國中獨立,或者獲取更大的自治權……

當然,這種爭吵一定少不了外部勢力的參與。墨索里尼的義大利,就盯上了黑山這塊儘管鳥不生蛋、但也比衣索比亞好一萬倍的風水寶地。因此,他暗中支持泛白陣營,企圖控制這片區域。

到1941年,南斯拉夫王國正式與軸心國開戰,義大利終於得逞,控制了整個黑山。

橙色的部分為南斯拉夫義大利控制區。

話說到了鐵托時代,各加盟國一起吃大鍋飯,給最富裕的克羅埃西亞分配的錢竟然和最貧窮的科索沃分的一樣多。這個政策也樂壞了人口相當於北京門頭溝,面積還沒有北京市大的黑山共和國。去年此時,答主曾到過黑山的巴爾港新城,所謂新城,也是五六十年代鐵托的「均衡分配」政策下建設的小別墅。

在靠近海岸的一條街上,很多家庭懸掛著南斯拉夫旗,並在牆外印刷「Yugoslavia」字樣。也能由此看出,當年鐵托的「均衡分配」制度,原本貧困的黑山人翻身富裕的感激之情。

1988年以後,各種跡象表明,大塞爾維亞主義在南斯拉夫中抬頭。總書記斯坦鮑利奇的好學生米洛舍維奇開始變得不安分,在科索沃打開了民族主義這個潘多拉盒子。

接連不斷的戰爭,讓黑山頗感不安。當年的「白派」和「綠派」的對決重新開始。但這次,分裂派的久卡諾維奇佔了上風。據說他當時為了籌措選舉經費,不僅投資過國際販毒,而且還生產了大量假冒555牌香煙出口給中國。結果,腰包鼓起來的久卡諾維奇執政黨開始向民眾派發紅包,對於不投給久卡諾維奇的人來說,他們的孩子可能上不了學、醫保下個月領不到,有時門口會有很多臭雞蛋什麼的……
另外,面對著打了快十年的南斯拉夫,歐盟也向急於在悲催的南斯拉夫製造一個好消息。而久卡諾維奇在歐洲峰會上向各國元首表忠心,深得西方政客的下懷。

2003年,黑山在向聯合國申述了3年後,決定於2006年進行公投。5月21日,公投結果公布,黑山以極微小的優勢55.5%(聯合國規定,公投比例超過55%則可宣布獨立)符合獨立條件。於6月3日正式獨立。

但獨立後的黑山人,依舊與塞爾維亞難捨難分。在舊都采蒂涅,有兩座大教堂:一座是黑山國家大教堂;一座是塞爾維亞大教堂。儘管黑山人與塞爾維亞人都信奉同樣的東正教,可獨立後,黑山人依舊很難擺脫他們心中的「Serbian-ness」

黑山國家大教堂

黑山塞爾維亞大教堂二者的在建築規模上的巨大反差,何嘗不也是黑山人心中那擺脫不掉的塞爾維亞情懷?


「那群人」在相貌上幾乎一樣,都起源於古代南部斯拉夫人。三個民族在語言上的差異小於天津市和平區、天津市武清區和天津市寶坻區的差異。
區別三個民族主要的因素就是宗教,以及隨之而來的習俗、文化、政治分歧。
「那群人」中信仰天主教的被我們稱作克羅埃西亞人。
「那群人」中信仰東正教的被我們稱作塞爾維亞人。
「那群人」中信仰伊斯蘭教的被我們稱作波斯尼亞人。
請注意上述區別不是某一天突然出現的,也不是近代才有,而是一個從古代開始,漫長、曲折的分化過程。
至於現代意義上的南斯拉夫則是一戰奧斯曼帝國被車翻之後才有的概念。我認為斯拉夫猶太正好是兩個相反的情況。
南斯拉夫:古代指一個民族,現代指一個(曾經的)國家。
猶太:古代指一個國家,現代指一個民族。
一點愚見。


這四個人種在文化屬性上都屬於斯拉夫文化啦,簡要說明一下。
1.塞爾維亞人是南斯拉夫文化群,信仰東正教。
2.克羅埃西亞人也是南斯拉夫文化群,信仰天主教。
3.斯拉夫人就是斯拉夫文化的統稱文化群,有西斯拉夫人,南斯拉夫人,東斯拉夫人三個種群,其中西斯拉夫人就是現今的捷克,波蘭人,而南斯拉夫人就是現今南聯盟解體之後分出的各個加盟共和國,東斯拉夫人也就是烏克蘭,俄羅斯,白俄羅斯這些種群了。
4.波斯尼亞人,波斯尼亞比較特殊,在13-15世紀巴爾幹半島有個波斯尼亞王國,屬於南斯拉夫人種群,是信仰東正教的,其後被奧斯曼帝國吞併,並且對原波斯尼亞王國居民進行同化和傳教,導致了那一帶人多信仰伊斯蘭教,在二戰後,南聯盟建立了波斯尼亞作為加盟共和國,其在文化種群上仍然屬於南斯拉夫人,但是信仰的是伊斯蘭教,所以單獨作為一個種群劃分了出來。


補充一點,塞爾維亞人不一定都信東正教,克羅埃西亞人也不一定都信天主教。

「伊利里亞的斯洛維尼亞人、達爾馬戚亞人、克羅埃西亞人和紹克人[211]的歷史何在呢?」——《民主的泛斯拉夫主義》,恩格斯。

1.達爾馬戚亞人今譯達爾馬提亞人,是克羅埃西亞人,但是他們中有人信奉東正教。
2.紹克人(德語原文為Schokazen)是居住在斯洛維尼亞和匈牙利南部的塞爾維亞人的綽號,他們大部分是天主教徒。(譯文注)

但是,奧地利的南方斯拉夫人不能併入到塞爾維亞人,波斯尼亞人、摩爾拉克人[212]和保加利亞人中去嗎?——《民主的泛斯拉夫主義》,恩格斯。

3.摩爾拉克人(德語原文為Morlachen)是居住在達爾馬提亞的塞爾維亞族,大部分是天主教徒。(譯文注)


————感謝 @Ljudevit Zhou 指正————————
上述譯註不準確。
19世紀這幾個族群並沒有塞爾維亞或克羅埃西亞的認同。而現在?okci在塞爾維亞被劃分為獨立的族群,Morlaci和達爾馬提亞人基本按宗教歸入了塞爾維亞或克羅埃西亞族。
但「塞爾維亞人不一定都信東正教,克羅埃西亞人也不一定都信天主教。」是很正確的。


這麼說吧,他們都是斯拉夫人,而且還都是南斯拉夫人,「東部斯拉夫人」主要是居住在東歐平原地區上的俄羅斯人、烏克蘭人。「西部斯拉夫人」主要是中歐地區的波蘭人、捷克人、斯洛伐克人。「南部斯拉夫人」就主要是指居住在巴爾幹半島的他們了。
然後就是宗教劃分:
克羅埃西亞人信奉天主教。
波斯尼亞人就是生活在波黑地區,信奉伊斯蘭教的克羅埃西亞人和部分塞爾維亞人。主要是因為奧斯曼帝國的統治,導致這一地區的人土耳其化。你也可以叫他們穆斯林族。
塞爾維亞就不用說了,信奉東正教。


斯拉夫人分為三支:西斯拉夫人、南斯拉夫人、東斯拉夫人。

西斯拉夫人主要分布於波蘭、捷克、斯洛伐克。

南斯拉夫人主要分布於前南斯拉夫國家[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黑、塞爾維亞、黑山、馬其頓]和保加利亞。

東斯拉夫人主要分布於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

前『南斯拉夫』這個國家的諸民族關係如下。

註:不同國家的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語有所差異,克羅埃西亞語使用拉丁字母,塞爾維亞語和黑山語使用斯拉夫字母使用斯拉夫字母,波斯尼亞語二者都有使用。

長期以來,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和德國、奧地利同處天主教世界,而塞爾維亞等其他南斯拉夫民族和俄國同處東正教世界,是其文化差異和矛盾的原因之一。

這幾國主體民族都同國名。但塞爾維亞的科索沃,大部分居民是阿爾巴尼亞人,而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的三大民族為波斯尼亞人、克羅埃西亞人、塞爾維亞人。


塞爾維亞人,克羅埃西亞人,波斯尼亞人都是南斯拉夫人。而中文「波斯尼亞人」這個概念複雜一點,它既可以指「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的居民」Bosnian,也可以指「波斯尼亞地區的穆斯林」Bosniak。

波黑是個被人力捏成的政治體而不是個民族國家,它本身是個地理名稱,國內的三大民族都沒有構成絕對多數。但是如果去波黑,你會發現只有穆斯林稱自己為波斯尼亞人(bosniak),因為只有他們對於這個政治體有認同感,而波黑的克羅埃西亞族和塞爾維亞族通常會直接用民族名稱稱呼自己,最多稱自己為Bosnian,即波黑的居民,而不是這個國家的國民。


塞爾維亞人 克羅埃西亞人 波斯尼亞人在語言上都屬於斯拉夫語族南斯拉夫語支。
其中塞爾維亞人使用西里爾字母書寫文字
克羅埃西亞人和斯洛維尼亞人使用拉丁字母
塞爾維亞主體信奉東正教 親俄
克族和斯族信奉羅馬天主教 部分信信教 相對拉丁化 老百姓比較親西方
斯族則日耳曼化比較深
波斯尼亞族的話不是很了解
只知道信伊斯蘭的不少


三個帝國的碎片拼起來的地方 拜占庭的塞爾維亞 奧斯曼的波斯尼亞和奧地利的克羅埃西亞 而且勢均力敵 關係能好才怪


本來他們應該很和諧的
塞族是最強大的一支(現在也是),他的理念是「統」,其他的理念是「獨」
西方世界支持「獨」,就是幫著小弟分家,吹塞族的黑哨,處處向著小弟。
目前,這家人可以用非常6+1來形容,1是科索沃,他現在是省,還不算國家。

原本只有民族之分沒宗教啥事兒。
但是鐵托是克羅埃西亞人,要在塞族地盤Hold住這些人,就要削弱之,於是就按宗教把民族變得更分裂,見我在氣泡里填寫的信仰(又是綠教惹得禍!~)

克族人是德粉兒,二戰時候就通德,現在依然粉德,但鐵托是克族反抗組織起家的。

他們之間有各種互相屠殺事件,尤其是塞族
中國因為理念都是「統」,所以和塞關係比較好,現在中國人正在幫修匈塞鐵路,聯通匈牙利。
你要是在塞族那裡修鐵路,開當地的車去克羅埃西亞買點貨,出了商店,車可能被砸了。


世仇的關係。。。


首先說斯拉夫。斯拉夫分為東斯拉夫,西斯拉夫,南斯拉夫。斯拉夫詞根是slave,奴隸,和日耳曼(野蠻人)一樣最初是的貶稱。東西南之分大約和我們的北狄南蠻一樣。

西斯拉夫人主要包括波蘭人、波西米亞人(捷克和西里西亞人),以前北德也是西斯拉夫人的土地,後來被征服同化。波西米亞基本德意志化。波蘭和波蘭立陶宛聯邦也深受德意志影響。

東斯拉夫包括俄羅斯,白俄,魯塞尼亞(大致為烏克蘭),長期受游牧壓迫。

南斯拉夫就人種來說大約包括斯洛維尼亞人,克羅埃西亞人,塞爾維亞人,波斯尼亞人,黑山人。(馬其頓人應當屬於希臘人,科索沃主體是穆斯林信仰的阿爾巴尼亞人)

再說說南斯拉夫各民族。其實他們直間完全沒有多少的聯繫,就像五胡的統稱一樣。
斯洛維尼亞人很早受奧地利統治,應該說奧地利人是由南德意志人和斯洛維尼亞人混血的後代,部分拒絕德意志化或德意志化不嚴重的斯洛維尼亞人居住在現今斯洛維尼亞國家範圍。可以類比中國的苗族。
克羅埃西亞也是很早被匈牙利統治,之後隨著聖史蒂芬冠一起納入哈布斯堡統治。一直是匈牙利的二等公民,可以類比清朝的蒙古。
波斯尼亞和塞爾維亞則先後被奧斯曼土耳其攻滅。在宗教上克羅埃西亞和斯洛維尼亞信仰天主教,和統治者信仰相同;波斯尼亞和塞爾維亞信仰東正教,奧斯曼不強行要求改教,但對異教徒收取重稅,故在土占時代多數改教(至少名義上)了。
隨後奧斯曼入侵「天主之盾」匈牙利,與奧西波等國開戰,波塞與克羅埃西亞各為其主,慢慢也積累了矛盾。之後天主一方軍事勝利,加上奧斯曼衰落,波斯尼亞和塞爾維亞獨立,重新信仰東正教。這時候克羅埃西亞人對另兩族是解放者的態度(參考蘇聯對東歐和中國),偏偏他們還是異端。再之後就是奧匈帝國吞併波斯尼亞,這讓視波斯尼亞為自己歷史領土的塞爾維亞不滿(歷史上塞爾維亞強盛時期統治過波斯尼亞領土,塞爾維亞民族意志一直認為波斯尼亞是他們的勢力範圍,雖然這兩國實力差不多),引發薩拉熱窩事件,導致一戰,奧匈解體,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斯尼亞獨立。
之後的南斯拉夫國家是以賽爾維亞為核心,賽族人為一等公民,波斯尼亞人和黑山人,馬其頓人二等公民(同一宗教),斯洛維尼亞人和克羅埃西亞人三等(異端),科索沃四等(異教)的國家。當然波黑兩族更親近賽族,地位更高一些,而克羅埃西亞人則已經是世仇了。而波斯尼亞人因為多數信仰未改回來,依舊穆斯林,情況可以參考台灣。(簡單劃分穆斯林為波斯尼亞人,東正教徒為塞爾維亞人個人認為不妥,畢竟歷史上波斯尼亞人就是信仰東正的,塞爾維亞也不是全沒改信仰的)

ps:有知友說「斯拉夫」在斯拉夫語言中是光榮的意思,確實如此。但可能是我沒有說清楚導致了一些誤解:我是看的從英法德流傳的資料,站在英法德等國的立場上講述這個故事的。「斯拉夫」也是他們命名記錄,我們翻譯的。譬如中國漢代北方草原的統治者,想必他們的國名也有光榮勇敢等褒義的含義,但我們的史書記載為「匈奴」。


信仰東正教的南斯拉夫人,稱塞爾維亞人。信仰天主教的南斯拉夫人,稱克羅埃西亞人。信仰伊斯蘭教的南斯拉夫人,稱波斯尼亞人。再往前追,遠祖都是色雷斯人。。


斯洛維尼亞和他們好像不是很近,感覺像是和義大利東北部更像是一個民族


推薦閱讀:

希共的失敗,應該歸咎於斯大林還是鐵托?

TAG:歷史 | 南斯拉夫 | 巴爾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