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在外交或對外戰爭中,有沒有像北魏、遼、金、滿清一樣自稱過「中國」?
「中國」不僅是漢族政權的自稱,北魏對南朝自稱「中國」,遼、金也自稱「中國」而質疑宋的「中國」地位。滿清入關後也自稱「中國」,並且繼承朝貢體系,號召四方來賀。
東亞的邊陲小國,如日本、朝鮮、越南也曾自稱「中國」,只不過因為國力弱小,沒人理會而已。不過,隨著日本國力的上升,也有一些國家逐漸對日本進貢,譬如琉球、蝦夷和朝鮮半島的部分政權;越南也曾要求占城等國進貢。這些都是對中原王朝的「有樣學樣」,表明它們在文化和心理上接受東亞的傳統「國際秩序」。即使對中原王朝不滿,欲取而代之,但對「中國」這個國號不會反感,甚至會極為尊崇。
那麼問題來了,元朝對外的自稱似乎就是「大元大蒙古」,這個政權有沒有自稱過「中國」呢?
再加一點補充:如果能找到元朝政府就像其他幾個少數民族政權一樣大量使用「中國」作為自稱的證據,就再好不過。(雖然感覺沒什麼希望……)
*話說,看到很多人的回答,好像都覺得我是皇漢才提這個問題?
元史中已經有例子啊
1)十二月,詔諭禃送使通好日本,曰:「朕惟日本自昔通好中國,實相密邇.......」
-元史列傳第95: 外夷一 高麗 耽羅 日本
22.06.2015修改
---------------------------------------------------------------------------------------------------
2)
又賜高麗王禃璽書曰:今爾國人趙彝來告,日本與爾國為近鄰,典章文物有足嘉者。漢丶唐而下,亦或通使中國。....................
-本紀第八 世祖二
十年二月,遣勘馬剌失里丶乞脫因等使其國.......................今再遣勘馬剌失里及禮部郎中國信使乞脫因丶工部郎中國信副使小雲失往諭王國.....................
-元史列傳第97: 外夷三 緬國 占城 暹國 爪哇 瑠求 三嶼 馬八兒等國
謝邀。
有。
舉個栗子:
元世祖至元三年,遣使致日本書:「高麗,朕之東籓也。日本密邇高麗,開國以來,時通中國,至於朕躬,而無一乘之使以通和好。尚恐王國知之未審,故特遣使持書布告朕心,冀自今以往,通問結好,以相親睦。」吳萊在《論倭》一文中說:
「自臣觀之,今則高麗、耽羅已服,所未服者,倭奴而已,然亦不勝其懼矣,故今遣使不可與向遣使並論也。臣必謂其王曰:「海東之地,曾不能當中國一大州,其兵之多寡,可料而知也。以今中國之盛,不即加誅于海東者,天子之德,不忍煩兵於遠,非有愛于海東也……王若聽使臣,是得效順之美名,而免受敵之實患也。」」
吳萊這篇文章是寫給朝廷的,希望「朝廷假臣一命,奉其告辭,得往喻之」,說服日本人來朝,故而文中設喻的對話,都是站在元朝立場上說的,其中的「中國」,自是作為使節指稱元朝而然。可見至少在當時文人的心中,元朝對外稱「中國」,並無不妥,正如《新元史》說的,「陛下帝中國,當行中國事」,與皮薩羅之流的心態大相徑庭。
太多了。稱呼南宋為南蠻,並質疑南宋的正統性。說日本是東夷等等…
其實,再東亞,大家對中國二字是很推崇尊敬的!
不想正面回答這個問題,只藉此澄清幾個概念、認識或者意識。
古人談「中國」是有其特定背景的,「內其國而外諸夏,內諸夏而外夷狄」,「堅夷夏之大防」,「夷狄進於中國則中國之,中國退於夷狄則夷狄之」, 古人談「夷夏之辨」,是在「夷狄」的角度談「中國」,在「中國」的角度談「夷狄」的,而不是憑空提出一個「中國」的概念,所謂「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就是這個意思。於是才有「以夷變夏」和「以夏變夷」說法與爭論,才有晚清「師夷長技以制夷」、「師夷長技以自強」的口號。
因此,沒有「夷狄」,沒有「四夷」,便沒有「中國」,反之亦然。
「中國」在古代既不是地域概念,也不是人種/人口/血緣概念,更不是政治概念。
「中國」在古代指的是一種文明,一種文化,一種生產、生活、思維和行為方式。
所以,遼道宗耶律洪基說「吾修文物,彬彬不異於中華」;所以,金和宋都自稱「中國」;所以,清軍入關後順治帝第二次登基(史上唯一一位在任期間兩次登基的皇帝),宣稱即中國皇帝位;所以,朝鮮和越南也自稱「中華」,且有很強的「小中華」意識。即便至此,「中國」仍是一個文明概念,而非政治概念。
直至歐洲工業文明叩關,在交往中,「中國」開始從文明概念轉變為(延伸出)政治概念和地域概念,今日的「中國理解」開始形成,至我們這個時代已不覺特殊。實際上,我們對「中國」一詞的理解,尤其是做出今天這樣的政權、土地和人種意義上的理解,至多不過一百多年的歷史。
回到題主的問題:「中國」爭論的意義到底有多大?我說,其實並不大。他們爭論的,更多的,可能是正統,是誰代表天命,因為即便在當時看來他們也都是中國,不是「夷狄」,即便朝鮮、即便越南,也是「中國」,只是這個「中國」要還原到當時的語境去理解。
內涵更加明朗了:中國的政權可能會佔領四夷的土地、統治四夷的百姓(如秦始皇南征百越,諸葛亮南征孟獲),四夷的政權也可能會佔領中國的土地、治理中國的百姓(如十六國分立華北,蒙古人入主中華)。
因此,當我們讀文獻時,一定要清楚,當他們在談「中國」,在談「中華」時,他到底在談什麼,否則便會鬧出笑話,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是可知也。
稱中國又不稱漢。古代中國的概念和現代中國的概念不一樣。日本也可以稱中國,不過他們稱中國的時候,我們就只能被叫支那人。
那些證明元朝確實自稱「中國」的例子自然很好,但是「中國」這個概念是聞一多發明的。用現代的概念去強行帶入古代社會是納粹的標準做法。
推薦閱讀:
※可以把元朝理解為殖民時期嗎?
※為什麼忽必烈不經過庫頁島南下攻打日本?
※摩尼教信奉的彌勒佛是否在教義上推動了其在元末的起義事業?
※蒙古為什麼棄用八思巴文?
※元朝攻打高郵,為什麼不接受張士誠的投降,而一定要屠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