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版《此間的少年》一眾主演現在的情況怎麼樣?

知乎這麼多大神 應該有認識他們的吧 好想知道他們如今都生活的怎麼樣啊


更新:

2001 年,23 歲的江南從北大畢業後隻身赴美讀博。在他的回憶錄里,文化差異帶來的寂寞和空虛如洪水襲來,「常遊走在冰冷的儀器和感性的文字間」的他無比懷念在北大的時光,於是寫下了一個個發生在宋代嘉祐年間、以北大為模版的「汴京大學」里的故事,也就是後來風靡全國的小說——《此間的少年》。

2011 年,《此間的少年》出版十年後,北大學生自編自導自演同名電影搬上了大銀幕。28 樓、圖書館、三角地、
西門雞翅……戲裡戲外的生活,彷彿已經模糊了界限。
他們將自己的生活搬上舞台,將平面的故事變成充滿聲音和色彩的影像,成為一代又一代北大人共有的印記。

2016 年畢業季,電影《此間的少年》導演剪輯版五年後首次重映。生於 1990 年前後的主演們結束了白衣飄飄的學生時代,經歷了畢業後的抉擇和坎坷,目睹了社會的起落沉浮,最終也抵不過導演一聲吆喝,從天南海北齊聚燕園。轉身之間,他們已不再是此間的少年,但仍懷著少年般的熱忱,在各自的生活里翩躚。

——以上文位元組選自2016年《此間·秋季刊》「封面故事」:轉身之間,過往少年

是的,在北大里還有一個《此間》。2012年,她以北大學生會會刊的身份創立,初期為報紙,隨後發展為雜誌版季刊,至今已四年。

2016年,《此間》雜誌以《此間》為封面文章專題,對昔日電影的主演們進行採訪。

作為一名老此間人,提前拿到了印刷完成的雜誌,讀罷很是感動與欣慰。不過因為雜誌尚未正式派發,暫時不能將完整文章與大家分享。待雜誌正式發行後,我會在徵得作者同意的前提下,在答案下更新完整文章。

眼下是學生會招新季,這裡也給《此間》打個廣告~歡迎初入燕園的孩子們加入北大學生會宣傳部,與此間一同成長。

===============
2016年9月18日更新:

完整文章推送鏈接:

此間稿|《此間的少年》:there they were

===============以下為原答案

我入學的時候是2013年,北大版《此間的少年》公映兩年半。那時校園微電影已經很普遍了,這部電影自然成了老片,在北大校園裡的影響也在慢慢減弱。

但毋庸置疑的是,這部片子的劇本實在太經典了,以致於過去了那麼久,還是間或會有人提起。
加上與時下流行的走唯美路線的校園愛情電影相比,這部由北大學生會投拍的《此間》煙火氣息十足,有一種久違的真實感。那些令狐沖們在宿舍侃大山、深夜卧談的場景,看多少遍都不覺得膩味,這活脫脫的就是我們的生活啊。

扯了太多感受,回歸正題。

穆念慈的扮演者濮方竹算是我在中文系的大師姐。在當年人人還活躍的那段日子裡,還看過同學轉她的文章。不過剛剛搜索一番卻是無果,想來應當是已經註銷了。
後來聽同學說,她去了港大讀當代文學;後來又聽說,她在13年年初就已經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不過與她牽手而行不是楊康,而是她的另一位大學同學、《此間》中梁發的扮演者。他們在現在已被拆除的北大老校醫院相識,然後相互陪伴至今。

楊康的扮演者是信管08本的師兄梁岩。我在加入校學生會很久之後,才偶然發現他在出演這個角色時還有另外一個身份——北大學生會常代會會長。
在畢業後,他去西藏支教了一年,後來在政府管理學院讀研。我從未在校園裡見到梁岩師兄,但我卻曾在學生會辦公室看到一本2014年穿越庫布齊沙漠活動的參與者紀念冊,他的名字赫然在列。這個園子,有時說大,也小。

光華管理學院的王雲龍師兄是喬峰的扮演者,與「楊康」一樣,他在畢業後選擇了去新疆支教,然後繼續回到學院讀研。
我大一時曾在圖書館那個標誌性的拱形環廊見到他,1米9的大個子坐在那個有些破敗的長椅上很是顯眼。或許是劇里那個桀驁不馴的喬峰留給我太深刻的印象,有那麼一瞬間,我想上前像令狐沖那樣叫一聲「喬峰,喬大哥」,不過最終作罷。戲裡的終究是戲裡的,每個人都要走開去。

令狐沖不是我最初喜歡的角色,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卻是越發欣賞他身上的某種特質。
去年在朋友圈,我偶然看到他的扮演者黃河清師兄的一篇自傳式演講推文,想想《此間》上映將滿五年,一瞬間竟是有些唏噓。

以下引用其中的部分文字:

可能我真的開始感覺到被矚目是從那部叫《此間的少年》的電影起,雖然沒曾上院線,現如今也只是幾所學校里關注的人才想得起,可那畢竟記載了我好多好多的從前,借著令狐沖的口說出了好多好多我說不出的話。戲裡對令狐沖的定義是個滿腔報國熱情的屌絲憤青,我不如他,我既無滿腔報國熱情,也不憤青。令狐沖說我要學成藩話赴羅剎留學,學成回國報效朝廷!我學了四年藩話最終踏上了凌晨飛往非洲的航班,只想著以最短的時間去換一個波瀾不驚的生活。


這部片子高校連映的時候我正值大四,人生巔峰,打場籃球都能碰見認出我的人慷慨地請我喝上一瓶脈動;工作提前大半年搞定,中字頭的大國企,福利年薪樣樣有;加之基友們約之不盡,每天呼朋引伴不醉不歸,頗有點鮮衣怒馬少年時的味道。


可惜快樂永遠如指尖流沙,稍縱即逝。人也許勉強能想得起「哦那天我真的好開心啊」這句話,可隨後便會發覺空蕩蕩悵然所失,已想不起那日究竟如何能高興。彼時笑得前仰後合的梗如今看來可能索然無味,彼時彷彿要迎風高呼的激動如今往往也只剩茶餘飯後的一聲長長嘆息,興許還能下酒,興許還得再配上好幾個花生米才能咽得下那一口黃湯。


佛說人命中有劫,而我的劫,就必定那一次一年的非洲之旅。


大四那段快樂的時光很快結束,什麼也沒有剩下,緊接著我離去了一整年。一年後分了手,辭了工作,跳槽無望,無顏見父母,兄弟幾乎都不在身邊,在一個瀟瀟夜雨的晚上飛回了北京,不慎還扭傷了腰,動彈不得,辭職還得等流程,每天只能看著公司旁邊如家綠茶婊色的天花板發獃,吃如家內部喂狗都難還死貴死貴的外賣。


時間撫平痛苦要很多很多時間,數倍於快樂,往事豈如雲煙?傷心處想起依舊難免如噎在喉,令人輾轉反側。即使在今天,我依舊能經常想起那段該死的日子,依舊會對抹茶的顏色提不起好感,依舊會在打球時盡量不用任何用腰的動作。


可也便在那時我收到了父親的信,信不長,沒有責怪我當年的草率,沒有問我之後的規劃,也沒有表示要接手我的人生,表達的只有簡單的兩個意思:如果缺錢爸爸可以給,相信我可以變成更好的自己。


我於是花了整整一個九月重新振作了起來,出發,開始去找那個更好的自己。


我花一個月時間搞定了GMAT考試,三個月拿到了歐洲頂級商學院的offer,再三個月的時間拿下錄取率僅不到三百分之一的法國優秀碩士獎學金,期間我還走上了講台,當了一名早就想當的GMAT老師,每天對著許許多多的學生,講那些他們沒有聽過的故事。一三年八月份入學,半年入選精英學徒項目,自此從花錢讀書變為賺錢讀書,今年年初圓遊戲夢,跟基友一同拿下暗黑3賽季天梯雙人組第一,五月《何苦去非洲?》十五萬字成稿,六月答辯,八月所有課程通過順利畢業,一切波瀾不驚。


開始有人說我學霸,開始向我請教如何寫作,怎麼努力。可我其實只是一直在害怕,我害怕自己又變回非洲那段時間的狀態,庸庸碌碌卻又無法改變,只能看著命運巨大的車輪碾過。當然我也一直在感謝,感謝那一年給我帶來的許多苦痛。苦痛難以忘卻,卻也才是人成長的基礎。

曾寂寞得經看完了繁體豎排印刷的《李賀詩集》,因而難以下咽的語法單詞書變得和網路小說般刺激有趣;

曾在社會黑暗面的爾虞我詐里煎熬了整整一年,因而商學院、獎學金面試官所謂的刁鑽變得如春風和煦;

曾每天都在老闆二十四小時的高壓下苟延殘喘,因而一天講八小時課的日子除了需要喝點水外幾乎全無強度;

曾連續快一個月幾乎不曾睡覺,因而每天清晨爬起來沖榜也不覺得有什麼辛苦;

曾面臨那樣進退維谷的窘境,因而每次機會我都知道要全力以赴。


記憶最深的還是剛入學的時候學校組織活動,到斯特拉斯堡歐盟所在地模擬歐盟辯論。為期三天,最後一天代表總結陳詞,歐盟議會大廳滿座,前歐盟議長主持,十二個代表輪流發言,而我是其中唯一一個中國學生代表。事情也許就這麼巧合,在我之前發言的法國人很不客氣地對同組中國學生的語言水平提出了質疑,責怪他們根本無法融入討論之中。法國人昂頭坐下,場內私語聲不斷,會議主持沒有評論,只是簡單地示意我可以發言。


我仰起頭,發現那個坐在高高台階上的法國老頭也饒有興緻地看著我,眼光有些玩味卻充滿壓迫力,好在,並不見非洲軍政府高層掩不住的血腥氣;我把原本寫好的講稿折起,開始呼喚自己那顆好鬥的心,好在,這一次我台下還有好多朋友在身邊;我開始用有些激動的法語講中國學生的聲音,好在,這次面對的都是受過教育的人;我開始進入正題,語調開始高昂,好在,這次不必擔心有生命危險;我進入狀態,雙手開始自然地擺動,好在,這次是在做一次不違我本心的演講,我開始收尾,引用的是法國古典詩人詞句,好在,那本詩集我在最寂寞的時候曾朝夕相伴。


我坐下,掌聲雷動,好久好久沒有聽過屬於我的掌聲了,還來自如此多人,如此熱烈。我並沒有熱淚盈眶,只是坐下,調整好最燦爛的微笑,挑釁地看向空無一物的半空。我感恩,好在,我的苦難沒有白費。


所以那隻令狐沖今年二十六歲,汴京大學畢業四年了。

一晃那隻令狐沖今年已經二十七歲,汴京大學畢業五年了。

《此間》上映五年了。

(附一張網上找到的《此間》拍攝時的場景)


今天剛回園子看了《此間》的畢業特別導演剪輯版,電影結束後各主演上台做了短暫交流,update了自己的狀況:


楊康 產品經理
喬峰 民營中層管理者
令狐沖 法語老師
黃蓉 銀行 已婚 老公也來現場觀看 想必很是幸福
康敏 未交代
郭靖 自己經營了兩家文化公司
風清揚 依舊是老師

遺憾的是,段譽和穆念慈沒有出席。

感慨良多,開始懂老朱說的「再長兩年,再長兩年你就什麼都明白了」。一年,園子還是那個園子,二教里還滿是幸福上自習的情侶。

可一轉身,就是過往的少年。

沒想到大家都還在默默關注,那就上張演員交流的現場圖吧~看看認的出不^_^


本來不知道他,因為我加入了一個微信英語學習平台-「友鄰優課」,這個是目前最大的網上英語學習平台,但或許現在還不是特別有名。最近發現黃河清也加入了這個平台,當然是作為老師,為我們學員教授「社會學」的知識。下面是他最近寫的一篇文,情懷滿滿!
便不必再為苟且流淚
原創 2016-07-22 黃河清

每個人都曾看西廂流淚,哭前人,也哭自己。


曾讀過「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眼見著蜀漢傾圮,依舊有個文人鞠躬盡瘁,積勞成疾,病入膏肓依舊要揮師北伐,只不忘三顧之恩。到此手足無措,對同住的室友說,今我等求學於京師同文館,且說說師夷長技以制夷之事可好?室友慵懶地翻個身,揮揮手,說大哥你別鬧了,明天早上朝廷控股的企業要來宣講,要是考上了就一輩子吃喝不愁。


曾讀過「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眼見著萬千清兵入關,依舊有個文人撰「乙西四論」,妄以一己之力拯大明於衰亡,只因得國恩難忘。到此心潮澎湃,拉起非洲身邊的同事說,你可願聽我說那君子守國門的往昔?同事撓撓頭,拍著我的肩膀說,小黃你冷靜,老闆好不容易回國了,今天也沒啥事,讓我們安安靜靜搓完這局麻將不好么?


還曾讀過「欲求文明之幸福,不得不經文明之痛苦,而這痛苦就是革命!」五千年帝國將喪,依舊有個文人奔走海內外,終扶大廈之將傾,成萬世之功名。到此熱淚盈眶,茫然四望,想著是否當振臂一呼。無奈八十分鐘無喘息的打鬥影片已經終結,放映廳退場口的綠燈亮起,雍容華貴的貴客們已紛紛拎起精緻的衣包,邊走邊討論方才被打成豬頭的是替身還是謝霆鋒本人。

於是半個世界轉了一圈歸來,我從未覺得天下離我如此之遠。儒家文化早斷了血脈多年,卻反倒是被深深詬病了一整個學生時代的資本主義思潮在全球化高壓中席捲上下。少再有人知道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什麼東西,CFA,MBA,CPA倒成了都是要考的,那才是這個時代黑底金字的天字第一號牌匾。歷史哲學政治社會心理又是甚勞什子?窮死人的苦玩意兒,換不得片肉上桌,換不得斗米下鍋。那些曾以一己之力「願為聖明除弊事」的文人,都慶幸不曾活在今天。


那年《此間的少年》招演員,導演說差一個有抱負的猥瑣憤青演令狐沖你來不來?我說來啊來啊。不曾想本該09年開拍的片子,生生拖了一年才將將就就的開機,歸根結底也還是因為:沒預算。那些個一幫演員蹲在路邊烤串攤把酒慨嘆的日子,我終歸還是明白,那一句句「我願堂堂中華讓四方來賀」的句子,終歸是換不來銀錢的。


畢竟從記事開始,我們便離錢越來越近,離知識、離情懷越來越遠。


前些日子父母還對我說,有個朋友的兒子醉心歷史,泡在圖書館的古文獻里夜以繼日。他母親卻背著辦好了一切,拿著轉經濟系的文書坐在兒子面前用大人的苦口婆心說了一夜又一夜。那廂說不下來,便來問我父母是用了什麼辦法才讓我乖乖去讀了個商科。我忿忿不平,卻又無可奈何,想慷慨激昂陳詞一番,母親卻只冷冷看我一眼,說未來他若淪落街頭,你養還是我養?城市化進程本就該這樣,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我們以各自的冷漠築起如同這座城市一般的高牆,將自己圈在其中,只每逢饑渴作祟,才打開扇小小的窗戶,戴上面具與外人交換必需的食糧。


鄉土中國里說中國人的關係像水,投下一塊石塊,泛起的漣漪便是你所能影響的人。奈何時下寒冬,冰凍三尺,掄起巨石也不過出得几絲裂紋,連點浪花也翻不起。況且這還是個沒有神的國度,動物尚且不能成精,人更是只能信自己。尋不得與資本主義精神嚴絲合縫的新教倫理,便只能一切盡有本國特色。若馬克思韋伯重生,我盡可期待另一部偉大到無以復加的著作。裡面說每個帶著面具在現實里打滾的人,自己都成為了自己的神。


人生終歸還是太多事,無可奈何,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語人者無二三。去年三月,我的人生感到從未有過的孤獨,甚至當我站在最喜歡的講台上,真的教了許多年應試的東西,第一次如斯無所適從。老闆說,你別講什麼詩和遠方了,沒人願意聽,直接說怎麼能做題提分就好,要的就是簡單!粗暴!我的手停在寫教案的紙上,突然再也寫不下去。英語考試就那麼幾個知識點,我本是不需要備課的,那套東西四年前就倒背如流了。


可既為人師,真的教你用些或投機取巧,或光明正大的手段拿下考試就好了么?我們的人生里,便真的只剩下考試了么?


是,也不是,那是有中國特色的教育給我們每個人的烙印。高曉松一句「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說得多少人心動得想立馬丟下手中的工作去麗江來場說有就有的艷遇,卻不知有幾人記得這個中年胖子還說過一句「大學者,國之重器也」,我們需要棟樑;卻也不知還有幾人注意到那句話里還有個「詩」字,那是文化的極端造詣。


我算不得什麼棟樑,卻終還是個文人,那種「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的文人,那種「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文人,那種每個夜晚抱著雙膝、坐在象牙塔頂端吹著冰冷冷的夜風與萬千先賢一同俯視著塵世的文人,那種第二天起床還是得換一臉笑容去問客官您要不要來二兩手機的文人。我也曾想我就是個另類吧,與這個最好也最糟糕的時代格格不入。我的朋友在討論著今天的股票又是一個跌停,我手裡抓著《自殺論》站在高高的象牙塔頂冷冷地看著這個社會。


我曾覺得自己也就這樣吧,只要心智足夠堅強,便足以構建出強大的內在,去對抗這個世界的侵襲,至於別的,書里都會有,先賢們都會給。直到有一天在衚衕里的飯館,白雲輕輕地敲著面前鮮嫩的多寶魚,對我說「相信我,這個世界上還是有許多和你一樣的人。來孤閱上課吧,講你喜歡講的東西。社會,心理,什麼都好,我們有最優秀最特別的學生,你上過一次講台就不會再想下來了。」氤氳的熱氣讓我有些看不清她標誌性的大眼睛,隱約想起看過的無數部青春小說里,都有個類似的美少女伸出手對主角說,「來,我們一起去打開新世界的大門。」

遠隔重洋,葛旭打來電話說:「黃先生,歡迎加入我們。既生在資本主義,我就應該用資本主義的方式去傳播知識。」我眼眶突然有些濕潤,那是多少文人衣帶漸寬終不悔的理想鄉里的稱呼。而同時我所糾結的問題似乎突然有了個意料之外的答案,如果我信仰宗教,我相信他此刻定然佛光普照。


於是我將信將疑地打開了心裡的高塔,去試著跟你們說那些別人根本沒興趣聽的話,去試著向你們介紹那些我的老朋友們:一生潦倒卻從不曾放棄夢想的孔德,教科書里被捧上天卻其實老被抽臉的卡爾馬克思,風華絕代卻如流星般隕落的芝加哥學派……去試著跟你們說那些我眼裡的奇書:講究勾心鬥角腹黑上位的《西遊記》,冰冷冷般黑幽默的《水滸傳》,有著知識分子無盡意淫的《三國演義》……去試著和你們一起站在我心裡的高塔,重新品讀這個社會——我們一起讀了600頁純英文文獻,一起反思了階級、宗教、家庭、社會活動、城市化、全球化……我跟你們分享了我的非洲、我的巴黎、我的失樂園,你們也對我說了許多你們的秘密,你們的感悟,你們的迷茫。


你們對我說了千百次謝謝先生,先生辛苦;我心裡對你們回了你們千百次謝謝你們,還願意讀書,還願意去享受知識和思辨帶來的樂趣。


閱讀是件孤獨的事情,因為每個人的體驗都獨一無二。可放下書,人便不該再孤獨,每個人的力量應當匯聚在一起,才有力量去對著這個巨大的世界叫囂,去更改時代的車輪前進的軌跡。


8月6日,社會學第二輪再開,我們繼續前行。你若心動,也請同來。


來填坑了,文章刊載於北京大學學生會雜誌《此間》,不久後也會在北京大學學生會微信平台推出,正文見分割線以下,文末有彩蛋(?????)

天呢我還沒填坑,拖延症犯了捂臉,謝謝點贊的盆友喚醒我
這個坑不佔都對不起過去一周的採訪和未來一周的碼字
做夢都在擬採訪提綱,待完稿回來慢慢填坑orz
印象最深刻的是郭靖,加了微信就問我對韓團的看法…大概是票圈暴露了我韓流少女屬性
文化產業管理碩士畢業,正在創業,學習韓國模式在國內培養練習生
突然好想出道啊

--------分------割------線---------

《此間的少年》:青春是一場永志的劫數(後更名為「轉身之間,過往少年」)

2001年,23歲的江南從北大畢業後隻身赴美讀博,每天和身邊人的共同話題只有早餐吃了KFC還是McDonalds,晚上回家坐78號高速還是28號高速,難尋暢談人生的摯友。文化差異帶來的寂寞和空虛如洪水襲來,常遊走在冰冷的儀器和感性的文字間的江南無比懷念在北大的時光,於是寫下了一個個發生在宋代嘉祐年間、以北大為模版的「汴京大學」里的故事,也就是後來風靡全國的小說——《此間的少年》。在他筆下,喬峰、郭靖、令狐沖等大俠和我們沒有什麼不同,早上要去跑圈兒,初進校門的時候要掃舞盲,有睡不完的懶覺,站在遠處默默注視自己心愛的姑娘……「這本書寫的不是一個故事,而是我和某一群人已經失去的時間。」

2011年,《此間的少年》出版十年後,北大學生自編自導自演同名電影搬上了大銀幕。北京大學藝術學院的碩士生王垚擔任編劇兼導演,全校海選演員,經過了從2009年夏開始為期一年的準備,於2010年7月14號到31號在北大校園正式投入拍攝,最終於2011年1月1日在百講多功能廳首映。28樓、圖書館、三角地、西門雞翅……戲裡戲外的生活,彷彿已經模糊了界限。他們將自己的生活搬上舞台,將平面的故事變成充滿聲音和色彩的影像,成為一代又一代北大人共有的印記。

2016年畢業季,電影《此間的少年》長達165分鐘的導演剪輯版五年後首次重映。席捲校園的金黃色銀杏樹海報給夏日帶來一陣清涼,也勾起了少男少女們念舊的情結和對這部作品的執念。生於90年前後的主演們結束了白衣飄飄的學生時代,經歷了畢業後的抉擇和坎坷,目睹了社會的起落沉浮,最終也抵不過導演一聲吆喝,從天南海北齊聚燕園。轉身之間,他們已不再是此間的少年,但仍懷著少年般的熱忱,在各自的生活里翩躚。

正如江南所言,青春是一場永志的劫數,有著一樣多的懊惱,一樣多的孤獨,一樣多的騷動,一樣多的求之不得,一樣多的理想和狂妄、歌聲與醉意。他們講述了這種最簡單最大眾也最「庸俗」的青春,只為了給那些和他們一樣的普通人作為紀念。

【回憶起那一年的相逢,這是一個故事所需要的開場】

2009年的夏天,與武當山的蚊蟲鬥爭十天後,濮方竹躺在武漢一家青年旅社休息。即將邁入北大生活最後一年的她正利用暑假實習,來到武當山方言區採集民間風俗,沒想卻被叮了一腿包,回到武漢就被送去了醫院。所幸並無大礙,便在附近的青年旅舍難得清閑下來。突然,她收到了面試第一輪通過的簡訊,這才想起來上學期參加的《此間的少年》電影主演試鏡。這次無心的試鏡使「此間的少年」五個字成為了她青春中難以拭去的印記,她成為了穆念慈唯一的人選。

早有話劇夢的濮方竹在2007年組建了英文戲劇研習社,每年都會排一些話劇進行全校公演,排劇演劇幾乎構成了她大學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同年濮方竹也參加了劇星風采大賽,參演的《作家之死》拿到了當年的冠軍,在劇中她飾演一個愛慕老師的女學生;同時參演的英文話劇medusa』s tale也進入了決賽,但由於時間原因沒能在決賽繼續出演。大三時她瀏覽未名BBS的十大帖,發現《此間的少年》劇組正在面向全校招募演員,就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參加了穆念慈一角的試鏡。

「我始終不知道導演當時為什麼會選中我演這個角色,讓我覺得好像從天上掉下一個餡餅『啪』地砸我頭上了。」她面試了那段經典的電話戲:穆念慈站在宿舍窗邊拿起電話,躊躇再三,盡自己最大的可能把語氣嚴厲起來,對著電話那頭呼呼大睡的心上人楊康說到「我等你到五點十五,你要是起不來我就不等你了」——但是楊康終究沒能按時起來,也錯過了她留給他的最後一個機會。

濮方竹曾經在貼吧里看過不止一次這樣的言論:穆念慈的那段是全書最「煽情」最「動人」的細節,如果拍電影的話肯定會「毀了」。平時開會的時候,大家也會開玩笑說,穆念慈是全組壓力最大的一個角色。面對巨大的壓力,她對自己的安慰反而有幾分黑色幽默的意味:「反正橫豎都要砸,砸到自己手上總是好的,畢竟我還能控制。換做了別人,能砸成什麼樣,我可就心有餘而力不足了。」

「每個女生心裡都有一個穆念慈,而每個男生的心裡也會有一個穆念慈。」在豆瓣手記里她這樣寫道。在濮方竹心中,穆念慈應該是一個有點模糊的影子,執著於自己的感情,有膽怯、有勇敢,容易喚起大家的共鳴。

濮方竹始終認為自己和穆念慈的性格有很大不同,也沒有經歷過電影中「楊康-穆念慈式」的往事,但她卻發覺自己無比理解她的安靜和自卑。時間久了,自己和角色的界限漸漸淡化:開朗的,調皮的,只要內心柔軟善良,有點哀傷和固執,這就是穆念慈。

作為最早加入團隊的主演之一,濮方竹見證了導演和編劇一版一版改劇本的艱難和糾結。她始終難以忘記電影中楊康和穆念慈最後一次在松林食堂見面的場景:在最初的版本中,穆念慈還像過去一樣提醒楊康:「楊康,那個,有機和結構的筆記,你有了沒?沒有我再給你印一份。」
然後再和彭連虎離開。但是江南認為穆念慈是個特別狠的女人,應該一句話都不說,最終版本中兩人的對話被剪去。「無數人追問楊康究竟喜不喜歡穆念慈,但其實這段感情本身就是飄忽的,虛空的,遺憾的,沒有結果的。」濮方竹說。

劇組從09年6月起面向全校徵集演員,7月開始聯排。除了06級中文系的濮方竹出演穆念慈外,07級法語系的黃河清通過海選本色出演令狐沖,結角色之口傾訴報國情懷;導演的同班同學、09級藝術學院碩士生蘇哲中意歐陽克,卻陰差陽錯剪短頭髮出演郭靖;08級信息管理系的梁岩受學長之邀幫劇組打雜,意外被選中出演楊康。除了平日的聯排,當時風靡全校的三國殺成了大家聯絡感情、消遣解壓的最佳選擇。時不時K歌聊天算塔羅牌,周五晚上一起看「快樂女聲」愉快地吐槽,也是自在暢快。

本來預計8月開機,但因為資金未到位被迫擱置一年,2010年7月峰迴路轉,準備開拍,最終確定了07級藝術學院的周田田出演黃蓉,06級光華管理學院的王雲龍出演喬峰,09級政府管理學院碩士生孫欣出演康敏和阿朱。敲定下來所有演員後,因為資金有限,而拍攝每天都要花錢,劇組用了兩周時間就集中完成了所有拍攝。

整個項目資金10萬元,其中6萬元給了燈光,除了燈光、收音等必需的專業設備,服裝道具布景等基本上都是勉強湊合。為了節省開支,服裝主要來自於動物園服裝批發市場「精挑細選」的採購。「既要符合人物形象,又要儘可能縮減開支;往往好不容易勾勒出合適的形象,價格又沖著四位數往上冒。」濮方竹吐槽道。令狐沖的衣服大多出自於「一件10塊,吐血甩賣」的貨架,最貴是一條20塊錢的大褲衩;而黃蓉身上的一件衣服,比郭靖和令狐沖所有衣服加起來還貴。

「我們還穿了很多導演的衣服,至今沒有還給他。」飾演令狐沖的黃河清笑著說。在他看來,拍攝《此間的少年》很辛苦也很開心:「我覺得那段時間可能是最後我沒有考慮生計、賺錢、未來要做什麼這些沉重的話題的一段日子,就很單純地和一群人一起做一件很喜歡做的事情。」現在,他再也找不到那時的感覺了。

飾演黃蓉的周田田最難忘的是在45乙的自習室里拍舞會:在那場戲中,所有主人公悉數出場,七月下旬是北京最熱的時候,當年北大還沒有空調,在室內拍攝要打燈,特別是拍夜場戲還要把窗戶用裡面反光的黑布(專業術語為「黑旗」)蒙上,在高功率電燈和黑旗的作用下,「整個房間就成了一個微波爐」,黃河清笑著說。

「那一段經歷真的挺難忘的,大家在很艱苦的環境下一起把這部戲扛下來了。默默吐槽一下,我們劇組特點就是窮。」黃河清回憶,拍戲的時候大汗淋漓渾身發癢,很多人身上都抓出了紅印,每拍完一條就趕緊撓一撓。導演在學校附近的房子里有空調,之前演員們還在寢室住,但是後來因為實在無法忍受寢室的高溫就去導演家住。不大的房子最多在一晚上能睡十三四個人,「橫七豎八睡得滿地都是」。

經過了五個月的剪輯,2010年12月23日《此間的少年》在百講多功能廳點映。周田田作為導演的師妹和學生,既參與了演出,也參與了整個剪輯,見證了把24小時的素材拼接剪出220分鐘,到後來160分鐘,再在最後的120分鐘的漫長過程。每一個細節,每一句台詞,每一個銜接點在她心裡都非常清楚,甚至可以閉著眼睛看這部電影。首映當晚,她第一次以觀眾的身份觀看,心中百感交集:自己用這麼長時間做的一件事,終於有了一個階段性的成果。

一起協助剪輯的黃河清則半開玩笑地用「反胃」形容自己的感受:「看過不知道多少遍,很多東西我也演過好多遍,對了整整一年的詞,任何一個人說上句就知道下句是什麼,最後只覺得這個事情終於終於做完了,已經沒有別的感受了。」

首映當晚的一件小事,讓周田田五年後仍記憶猶新。電影里有一個經典橋段:郭靖和黃蓉在圖書館自習的時候,喬峰送了一瓶橙汁,黃蓉正在睡覺,郭靖就幫黃蓉擰開了瓶蓋。而周田田看電影中途覺得口渴,身旁的蘇哲就出去拿了一瓶礦泉水。當她準備喝水時,發現蘇哲已經像劇中的郭靖一樣幫她擰開了瓶蓋,「瞬間一股暖流湧上心頭」。

正如濮方竹所言,畢業後回來看首映,最喜歡的是那些信手拈來的橋段,在45乙134拍了三天便趕工出來的男生宿舍戲:跳個舞泡個面喝個酒,調侃八卦出損招。那些瑣碎的故事,正是由於稀鬆平常卻又不可得,更讓失去者惋惜動容。

【在一個地方呆得太久,就會漸漸地忘掉時間】

時隔五年後,2016年6月24日,百周年紀念講堂觀眾廳重新放映《此間的少年》,導演王垚觀影出來後的十分感慨:「這部戲當時的笑點,現在已經沒有人笑了,當時會有很多人鼓掌的時候,現在已經沒有人鼓掌了。」

北大已經變了。

黃河清也有同樣的感受。「其中最明顯的就是一幕就是,我(令狐沖)和段譽站在博實超市門口喝酸奶,郭靖用自行車推黃蓉走過去,突然有個大叔出來說『來同學,過來吃包子嘿』,我至今還記得,那時候真的是掌聲雷動啊,現在大家都沒有反應。」這位賣包子的大叔當時人稱「校園四大NPC之一」,每天早上都會在博實超市門口,對每一個路過的同學吆喝「來同學,過來吃包子嘿」,有時累了也會坐下,但只要有同學去買,他就像打了雞血,渾身精神滿滿。這也是當年貫穿很多同學的大學階段永遠抹不去的記憶之一。

那時候,黃河清每次中午下課都會跑去博實超市旁的小白房買面吃,賣飯的胖嬸兒已經認得他了,每次一見面就知道要半份牛筋,半份涼麵,多加醋,一點點辣。那時候,寢室里還沒有空調,他經常在半夜被熱醒後,走到自動販賣機前,買一杯冰鎮的飲料,喝下去,然後默默看著窗外,讓整個人平靜下來。

回憶起往事他笑了,「最慘的就是半夜走過去想喝一杯,發現沒有飲料了,只有酒鬼花生、麻辣金針菇、辣條這種越吃越熱的東西,只能忍受燥熱無奈地走回去。」重映當天他在校園裡閑逛,發現大叔不再賣包子了,博實超市旁的小白房沒有了,學校里也終於安了空調。「時代在進步嘛,可能因為包子大叔賣的東西有問題,但是終歸這個記憶還是在的。」黃河清的語氣總帶有幾分令狐沖的幾分幽默和不羈。

在很多人眼裡,黃河清的經歷豐富而傳奇:他曾獲北大十佳演講比賽第三名、海峽兩岸演講比賽第一名、朗誦比賽北京地區第二名,多次參加劇星並進入決賽,其中包括自編自導自演的話劇《青春大概》,還帶領外院獲得了兩屆北大之鋒辯論比賽第一名。畢業後,他去非洲工作,寫書眾籌,在新東方任教,去法國讀碩士,如今回國繼續從事教育行業,但回過頭來看,他仍覺得大學四年是自己人生經歷過最美好的時光。

黃河清回憶道:「其中大三那段日子最美好,也並沒有什麼大事發生,但是就是特別舒服。你看《紅樓夢》,有大事發生一般都不是什麼好事,大家在那裡悠悠閑閑的,黛玉哭了,賈寶玉又四處逛街,那種感覺是最好的。沒有那麼多的就業壓力,自己各方面都變得比較成熟,時不時參加比賽、打打工賺點錢,經濟壓力也不大,尤其是終於沒有了每周兩次、每次都讓我如臨大敵的dictée(聽寫)。」

和黃河清的心態相似,蘇哲十分懷念在北大藝術學院讀研究生的日子,「自由的生活如同閃著金光」。本科為北京師範大學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他一直對經管感興趣,研二的時候抄了光華管理學院的課表旁聽了一年。聽完了課,晚上回去就跟幾個比較好的朋友一起喝酒擼串、踢球排戲。他坦言,當時也沒為工作想那麼多,但恰恰因為沒想,所以才覺得快樂。

在北大的四年,濮方竹最常去的地方是圖書館二樓的人文社科閱覽室,以及外面的公共自習空間。大二的時候修好了二教,她開始喜歡去二教自習。如今,回憶起北大最多的場景是每天早晨去二體打卡,然後去圖書館寫論文,「同一層自習的同學都混了個臉熟」。濮方竹至今都清楚地記得,坐在斜對面的是一個要參加司法考試的姑娘,用雀巢咖啡送的紅色杯子,面前一摞司法考試的書,上面放了一張紙巾,兩人自習時一直共用一個電源,但是始終從沒有說過話。

「(當時)每天看到她還在那裡,我會覺得很親切,覺得這是我人生日常的一部分,非常依戀這種感覺。」她說,如果有時光機,回到任何一個節點都很滿意,「哦,不要回到申請的時候,大四申請的時候等offer比較痛苦,其他時候都很開心」。

畢業後去了香港的濮方竹對北京的印象停留在了迎接奧運、日新月異的那兩年。她能清晰地感覺到北京的基礎設施像雨後春筍一般迅速地從土地中生長出來。2006年,當濮方竹第一次以學生的身份邁入北大時,學校周圍的交通還相當不便。在奧運的影響下,大二大三時,北京修建了地鐵十號線,到海淀黃庄或者蘇州街就可以乘地鐵;大四時修了四號線,校門口就有地鐵站。

周田田也有幸在大一暑假去鳥巢做志願者,雖然志願者工作瑣碎非常辛苦,但她憑著一股熱情堅持了下來,一位美國記者還與她交換了洛杉磯奧運會的徽章。「在北大最大的收穫是讓我知道怎麼去做一個明辨是非的人。」在離開北大三年後,周田田談起北大帶給自己的改變,「在當今的社會狀態下,很多時候會被各種各樣的言論左右,置身於各種潮流時會不由自主受到其影響。但是在北大的這些經歷,包括和老師的交流、上過的課、讀過的書,讓我明白怎麼做一個在時代洪流中,仍保持清醒和冷靜的人。」

重映結束後,除了濮方竹因事未到,劇組全員借這個難得的機會,又像六七年前一樣,一群人「殺向」老丁燒烤聚餐。但已經成家立業的他們不再是當年肆無忌憚的少年,吃到兩三點直接去導演家睡地板也永遠地留在了發黃的歲月里。那些白衣飄飄的年代,已經和濮方竹的圖書館,梁岩的學生會辦公室,蘇哲和王雲龍的球場,黃河清和周田田的舞台一起,被時光二字永久封存。

【我們試圖講述他們的故事,又構成了另一個故事本身】

五年後,提到這部電影,黃河清腦海中出現的第一個畫面是令狐沖靠在南門旁的一棵大樹,回憶以前的故事,然後整個故事在他的輕輕一笑中結束。他說,自己從來沒有懷疑過拿不到這個角色,因為令狐沖的報國情懷正與自己的本心相契合。想讓國家變得更好,讓堂堂中華讓四方來朝,卻遺憾地發現身邊越來越少的人關心國家怎麼往前走,越來越多地出現「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生活狀態,他聽得懂令狐沖話里的無奈。

「我經歷了像令狐沖,不像令狐沖,又最後爭取像令狐沖的一個過程。」黃河清說,「大學的時候跟令狐沖很相似,覺得大學是國之重器,自己要去做很大的事情,成就一番事業,齊家治國平天下。但是進入社會後發現,就像喬峰跟令狐沖說的,這個世界不是你想的樣子。要為了前途、生計等一些很現實的東西去打拚,就得一定程度上放棄原來的理想。但後來,我今年又回國,就像俞敏洪說的,在絕望中尋找希望。我可能不完全喜歡現在的工作或生活,但總是還要去為理想做一些事情;沒辦法達到那個高度,但可以向那個高度去努力。」黃河清從國企辭職,回國後從事教育行業,如今他選擇繼續為自己的理想努力,雖然改變時代車輪的願望遙遙無期,但希望能盡一己之力去影響和改變一些人。

濮方竹最後和電影中梁發的飾演者邢濱走到了一起。在很多人看來,他們的愛情故事堪比偶像劇:畢業前夕校醫院偶遇,畢業後京港異地,到後來在香港結婚。大學時她一直想去更多地方,體驗不同的生活,成為四處漂泊的流浪者,而如今濮方竹在港大讀碩讀博任教,結婚後定居於香港,曾經渴望漂泊的心漸漸安定,也越來越珍視生活中的小確幸。

「高中的時候放學回家吹空調,大學的時候和好朋友坐在國關樓門口吃西瓜,期末的時候和室友一起挑燈夜戰,和朋友在麥當勞通宵背書,來到香港以後每次寫完論文從辦公室里出來,站在山上看下面燈火輝煌。」如今在她看來,這些細節才是她二十多年人生中最美好的部分。

周田田在藝術學院畢業後保研至新聞傳播學院,現在從事金融行業。迷茫了六年後,綜合就業形勢和父母意見,她最終選擇了與專業不相關的工作,在銀行嚴謹的工作氛圍下學到了自己希望學到的東西,也比較滿意現在穩定的生活。同時,在畢業五六年後,她也漸漸發現專業帶來的影響,塑造了她整個人的氣質和審美價值觀。

「如今評價和衡量一個人不再由於成績或者學歷上的水平,而是多方面綜合的素質。」周田田談及畢業後自己的變化時說:「北大的學生多多少少會有一些傲氣和傲骨,我當年也是這樣。工作以後真的會放下自己原來的傲氣,然後踏實悉心地觀察身邊的人,學習他們身上的優點。」

「喬峰」王雲龍大二開始創業,新疆支教一年後繼續在光華讀研,現在在一家民營企業做中層管理;「郭靖」蘇哲畢業後做過一款手機閱讀產品的產品經理,後來擔任文化產業的諮詢和規劃,現在自主創業經營一家教育公司,用韓國的造星方式培養中國藝人;「楊康」梁岩在一家境外旅行網站做產品經理。

「珍惜少年時,人傻多讀書。」梁岩說,其實人不一定非要像有的輔導員老師說的那樣,要有自己的人生規劃,三年規劃五年規劃的;讓有些人活在一個固定的套路里,其實是一件很折磨他的事情。「世界變化,我們自己也在變,所以不需要提前給自己寫個劇本,生活這台戲還是即興演的好。」

「我們試圖講述他們的故事,而事實上,我們構成了另一個故事本身。」濮方竹當年在豆瓣手記里寫下的文字,如今似乎成為那段歲月最簡潔有力的註腳。那個夏天的拍攝給他們帶來的可能只是在不同時間或地點被人偶然認出來,打聲招呼或拍張合影,順帶回憶一下彼時的少年。然而更最重要的是,他們繼續書寫著自己的故事,在人生的舞台上起舞翩躚。

在濮方竹看來,無論是原著還是電影,故事與現實的距離固然被時間沖刷得越來越遠,但這不影響每個人對大學青春的懷念,對曾經年少輕狂的共鳴。沒有了校內飛信和MSN,不再打魔獸和拳皇,但我們仍舊會在畢業時悵惘,會胸懷報國之志,會暗戀青梅竹馬的少年,會經歷無疾而終的感情。除了學術方面涉及較少,大學生活大抵就是這個樣子,雖然不會每個故事都在身邊發生,但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因為它說的就是每個人內心那點兒事。

「如果要我用一句話來點評,我想就是:江南說,他寫的是他的此間;導演說,他拍的是他的此間;我說,我演的是我的此間。但是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看的是你的此間。」
濮方竹五年前看完首映後寫道。


【全文完】

說好的彩蛋(?? ω ??)

因為版面原因,很多跟學長學姐約的照片都沒能刊登在雜誌里,想在知乎po幾張女主演的照片,因為學姐們真真真太美了(?_?)

濮方竹飾演穆念慈

孫欣飾演康敏

周田田飾演黃蓉

真的美哭了嚶嚶嚶,捏捏自己臉上的肉,默默放下手裡的椰蓉麵包( ??д?? )

--------分-------割-------線--------

順手軟廣一發

北京大學《此間》是北京大學學生會主辦的刊物,於2012年秋季正式創刊,由北京大學學生會宣傳部編輯出版,是北大校內發行量最大的學生雜誌。「傳達,於此之間」是《此間》的宣傳語,「理性/深度/人文/兼容」是《此間》的雜誌定位,《此間》要傳達的,不僅是思想的深度與思維的廣度,更是面對事件的態度與新聞報道的溫度。同學們的關注在哪裡,此間人的足跡就在哪裡。如今《此間》累計出版25期,雜誌版3期,策劃並操作了數十個在校內外受到廣泛關注的深度選題。2015年9月,《此間》改版為雜誌版季刊,致力於打造北大一個兼具思想性與傳承性的文化品牌。一座偉大的大學,需要一個偉大的媒體。

歡迎關注北京大學學生會雜誌《此間》以及微信公眾號「北京大學學生會」 最高贊回答者程陽師兄就是我們宣傳部的老部長啦,也是從他開始《此間》從報紙走向雜誌,越來越專業也越來越受同學們喜愛,以後也會越辦越好的(?&>?&


不認識他們,但有點零星的信息:演念慈的濮方竹留在了香港,演楊康的梁岩畢業之後去西部支教了一段時間,有沒有回來,在做什麼我不清楚。因為一直關注了濮方竹的豆瓣所以知道,梁岩是有次搜索關鍵字新聞搜到的。其他人就不知道了。


包子大叔已經不賣包子了


如圖,大家的現狀。攝於20160624北大百年講堂,此間公映結束後

眾主(配)演(角)從右到左:
楊康
令狐沖
黃蓉
康敏/阿朱
導演
郭靖
喬峰
風清揚
郭靖兒子
穆念慈高中閨蜜
《轉身之間》配詞/曲?徐老師?

最左是昨晚百講公映的主持人 濟奶奶


電影剛出那會,就一直喜歡此間裡面的喬峰大哥,微薄@王雲龍Michael。
14年大哥從北大光華畢業之後就去新疆支教了(?好像是),最近又在北京出沒。

不過歲月是把殺豬刀,喬大哥你的體重比6年前漲了不少吧。。。
仍然么么噠(づ ̄ 3 ̄)づ


楊康做了產品狗…

真是bi了狗了…


2017.10.20更新
剛剛刷微博發現的,孫欣生寶寶啦!真幸福~

我是分割線——————————————————除了感慨時光,還能說什麼呢?


穆念慈剛入職騰訊,產品經理........


喬峰的扮演者王雲龍我有幸有緣相識。
龍哥畢業之後簽了新希望集團,目前是集團下屬一家公司的副總經理。


作為導演的粉絲,每隔一個月左右必會系統地翻一下胤祥豆瓣。
他的影評,電影和研究方向,都看一點。
有時候會忽然想,當年的學生導演現在是影評人了。
有時候會因為這是一個拍過片子的影評人和電影研究者而覺得他影評和研究里有不一樣的地方。雖然這很可能是錯覺。

作為一個曾經用筆,而今努力渴望用鏡頭的焦慮的年輕人,深夜看到他在豆瓣刷今天看了什麼片,亦會覺得平靜。

雖然這並不是題主問的主演。


用現在的話說,這是一個超級ip...


看到這個問題,想起我高中時同屆也有個叫濮方竹的妹子,文科班出名的才女,好像是去了北大,不過我不認識她本人。不知道是不是北大版穆念慈的扮演者啊,感覺這個名字重名的概率不大。


一晃好幾年過去了,記得當時迷的不要不要的。


確實不錯,真希望能有更多的消息


令狐沖在考滿分講gmat


段大神南三環高富帥一枚


推薦閱讀:

多少人對這個用戶不滿?
如何評價九州縹緲錄的再版?
「亂世同盟」的決裂及羽然的離開有多少可能是姬野自身造成?姬野的後期轉變似乎也找不到合理性?
如何評價海牧手游抄襲九縹內容引發的江粉猴粉撕逼事件?
最近在重讀《縹緲錄》想問問各位羽然為什麼要一直和姬野呂歸塵曖昧不清?她真的有答案嗎?

TAG:北京大學 | 此間的少年 | 江南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