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葵為什麼這幾年會出現在餐桌上?

感覺以前好像從來沒看到過這種食物,這一兩年突然很火,出現在餐桌,而感覺以前十幾二十年基本從來沒吃過這種東西,請問這背後有什麼故事嗎?我是說之前看到一個知乎回答,原來中國人如今能吃到各種魚也得益於科學家人工養殖化的努力,秋葵有沒有這方面的故事


這個問題太有趣了。植物界是如何「造神」和「造勢」的?秋葵大概最適合作為現身說法。

首先明確一下,題主觀察到的現象確實是普遍存在的:對國內大部分地區來說,秋葵確實是在最近1-2年內才開始進入主流視野。不信看百度指數:

(高峰期一般出現在年中,因為夏季是秋葵的集中上市時段~)

大家有興趣也可以把「秋葵」作為關鍵詞在各個網站上搜索一下相關新聞並作時間排序。你可能會發現:
2014至今——鋪天蓋地的新聞報道。一連翻上幾十頁都看不完。
2008-2013——有相關報道,但很少。
2008之前——幾乎沒有報道。

所以說秋葵在08年之前都不存在?
不不不。。。

秋葵引入國內的時間是在20世紀初,一般認為它的原產地是在非洲和印度次大陸一帶。(至於中國古籍中記載的「葵」,是指葵菜/冬莧菜,而「秋葵」則是黃葵。這兩者和正名「咖啡黃葵」的秋葵有點親戚關係,但並不是同一個。)

而根據CNKI的證明,早在上世紀80-90年代,國內就已經有關於秋葵的研究報道了
新品種秋葵的罐藏性能探討--《上海食品科技》1985年04期
黃秋葵的生物學特性和栽培技術--《中國蔬菜》1993年02期

【也就是說秋葵這位可愛的外國小朋友,雖然來到國內之後一直被科研機構作為關注對象,但民間其實並不知道它的存在呢。】
(作為一種自身條件其實挺不錯的小蔬菜,這真是卧薪嘗膽的一段日子啊。。。)

那麼2008-2014年的神轉折是怎麼來的呢~~~

因為這一階段發生了兩件全國關注的大事:1. 奧運會;2. 青奧會。正是這兩場體育賽事,秋葵的命運終於崛起了。

雖然在國內一直乏人問津,但在其可能的原產地——非洲,以及歐美、日本,秋葵應該算是一種很常見的平民蔬菜。且因為其中含有的維生素C、葉酸、可溶性膳食纖維,有的報道還認為它還富含鈣、鉀和抗氧化物,大家也很認同它的健康特色。(資料來源:https://en.wikipedia.org/wiki/Okra)

這樣的一種蔬菜,妥妥的是各國運動員的日常膳食必備啊。
所以當我家大門常打開,四面八方的健將們匯聚一堂時,負責飲食的天朝小分隊終於開始注意到秋葵的存在了:我靠,這麼厲害?而且看上去好像味道也不錯。。。

於是很理所當然地,一方面,關於秋葵的媒體報道開始增多,另一方面,商人和政府也開始考慮在各地進行引種推廣了。(這也是為什麼在國外一直只被認為是「健康」的秋葵,在國內的宣傳口碑會更加傾向於「壯陽」「滋補」「強身健體」之類。「吃了它們就會像運動員一樣精力充沛」——這就是秋葵帶給大家的最初印象。)

當然這一過程需要時間積累。如果說2008年的奧運會只是讓大眾對秋葵有了初步認識與接觸,那麼到2014年青奧會,媒體已經完成了對秋葵更加推波助瀾、趁熱打鐵的宣傳,而各地的商家和農戶們經過摸索,也已經基本熟悉批量生產秋葵的技術了。

與之有關的介紹不要太多:
新章丘社區報:「奧運蔬菜」黃秋葵你吃過嗎?
「奧運蔬菜」黃秋葵漸受寵 超市裡銷量同比翻一番
黃秋葵是啥菜?「奧運蔬菜」--資訊
這叫秋葵,青奧會特供,揚州第一次種--揚州時報

無論從生產還是輿論,秋葵的市場都已經非常成熟了。一個完整的產業鏈終於形成。至此,秋葵終於完成了作為一種蔬菜華麗麗的逆襲,從此成為餐桌上不可忽視的一股勢力。。。

(這裡值得一提的是:和很多小眾植物一樣,秋葵的新品種選育和栽培推廣雖然在許多院校機構都一直在進行著,但如果沒有外界因素的順勢推動,或是取得與民眾切身相關的標誌性進展,往往是很難平民化/商業化的。這也是國內植物科研現狀面臨的困難之一。反而是直到近幾年秋葵在市場上大受歡迎之後,國內關於秋葵的研究才更加多起來。這也是因為許多科研機構在選課題、立項的時候,商業價值是一個重要的衡量指標;如今秋葵的商機大大的,大家自然更願意投入資金和精力去研究它。)


最後總結一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1. 那些突然平地起波瀾、被各家媒體爭相報道的紅人/事件/菜,往往都是有幕後推手的;
2. 想要上位不是光有實力就可以了,得講究天時地利人和;
3. 機會永遠只留給有準備的人/菜;
4. 卧薪嘗膽雖然很鬱悶,但成功也許就在不遠處和你招手~
5. 秋葵很健康是真的,但真的不壯陽。。。

哈哈哈哈哈哈哈~

P.S. 因為沒有機會翻牆,所以國外的相關資料難以查詢。歡迎有志之士補充,以便完善論點~


你們不知道的是,
背後有多少從業者在推波助瀾,
有多少賣種子的煽風點火,
有多少小白前赴後繼,
有多少業務員辛苦的向飯店推廣,
有多少跟風者偷雞不成蝕把米。
利益相關,前從業者,種了100畝,虧了幾十萬。一種蔬菜,價格可高至20多元,可低至2元。
附上圖片,天天累的也沒留下幾張圖片。
剛出的小苗

白色的是秋葵的分泌物,黃色的是蚜蟲

蟲子來的很快

這大概是開花前吧

遇上下雨,沒摘,就老了,全是次品,只能扔。。。


第一次見到這玩意其實是在西部荒野……

薩丁農場的女主人告訴我一道菜叫雜味燉肉,萬萬沒想到這玩意長在麥田傀儡里
順帶說一句,其實每次看到秋葵我還會想起洛克莫丹用蜘蛛毒液淋的血腸,還有夜色鎮名為蟹味蛋糕實則用蜘蛛腳做的招牌點心,哎,全特么黑暗料理……


這東西不是05年進入中國的嗎
在西部荒野打機器人掉


這東西是印度等南亞國家的主要蔬菜之一。他們吃法很多。也很便宜。
至於為啥會火,其實還是炒作。老中每一兩年就會推出一種包治百病的動植物。我列舉一下:
西蘭花,橄欖油,牛油果,榴槤,秋葵,板藍根…… 其實還有很多。忘記了。

其實除了炒作,還有個原因就是中國人窮,但是長壽觀念又特別風行,任何只要說是養生的東西都會大行其道,其實就是為了能最少的錢獲得最大的身體收益。


從小就有,以前我們家這邊是不吃這個東西的,感覺它裡面有類似鼻涕的東西,有好多好吃的菜,吃它幹啥呀。
它在我們這叫筋骨,田間地頭種那麼幾棵,你家沒種我家種了也可以摘了用一下,作用也就是它名字的由來,就是加在紅薯麵粉,也就是地瓜面裡面,地瓜面不像小麥麵粉那樣的有筋性,延展性很差,加了一點秋葵,就有了筋骨,於是地瓜麵粉就可以像小麥麵粉一樣,包包子啦,做花樣饅頭啦就都可以了。


有一種集群行為叫:流行。


其實我想說,我們家吃秋葵好多年了。。。
我們叫jin gu(金谷)。。。
我們那裡土地好,所以經濟類作物較多,例如甜瓜(甜寶),西瓜,秋葵,藍莓等。
他在我們那裡確切的說是種了十五年了,因為價錢很貴(大概1快多一斤),所以不少人種(也可以說越來越多人種),之所以一直很少出現在國內餐桌,一是國內不認,二主要是因為這玩意大多出售日本了,對,你沒看錯,絕大部分都給日本了。
前兩年,不是中日關係不好嘛,所以菜農多了一年血本無歸的經歷。(龍大也是主要供給日本,那年很多單位發東西都是發龍大肉食,尤其煙台地區)。秋葵開始往國內銷售(沒有辦法,賣不出去),開始出現在餐桌,只能說是嘗試。
這兩年,大家都知道,經濟形勢非常不好,哪個行業也不好乾,更不用說種秋葵了。隨著國內市場慢慢打開(主要靠吹,加上口感可以,價錢還行,這玩意兒慢慢被接受),當然秋葵一個比較公認的功能就是補腎,現在的男人們這麼操勞吃個菜就能補補多好,不火都沒有道理啊。菜農們找到新銷路,也就是感覺忽然這玩意出現在了餐桌上。在這個什麼都能聽到見到吃到的時代,秋葵突然來這麼一出,確實讓很多人不解。
其實,真的,我們家吃了十幾年了。


說到這裡,為什麼沒有人問,秋葵花茶呢?(給我叔叔做個廣告吧)
特火,特貴(儘管我經常喝),特保健。。。。尤其上海地區,很多地方都是供應著我叔叔的貨。。。
這是這兩年興起來的茶葉,手機打字太麻煩,以後更新吧。


高中看《三傻大鬧寶萊塢》時候,主角去特別窮的好友家,看到好友媽媽抱怨秋葵漲價了。剛好想了解國外有什麼好吃的青菜,就上網查了查。看到圖片以後 這]$%*…@*不是我從小吃到大的洋茄么!!!(加青椒或者直接清炒味道很好,在水裡燙燙蘸醬我也是不能接受的)

喏,這是暑假時候拍的秋葵花。

說起來如果喜歡秋葵滑滑的口感的話,應該也會喜歡另一種菜

同是錦葵科的冬葵。莖葉加上一點蘇打煮出來黏黏滑滑的湯拌在飯里,這個我能吃兩大碗!


秋葵這東西真的好難吃,完全不爽口有沒有?

話說,在2011年,在杭州呆了一年半,帶著吃貨老婆又滾回了北京的時候,在某個淘寶生鮮店鋪里按月預訂蔬菜,有一次配送的蔬菜裡面這個秋葵,然後老婆用秋葵做了菜。

我發誓,在這之前,秋葵這個名字,我只在遊戲里見過好不好?結果我吃上了,媽個雞,好難吃。

於是呢,後來呢吃貨老婆就和店主聊上了,說在北京就沒發現有人會知道更不用說吃秋葵,這一次摻在裡面配送純碎是因為再不摘下來吃就徹底老了沒得賣了吧啦吧啦吧啦吧啦……

好吧,你贏了,沒得賣了你摻給我,反正好難吃。

過了兩年也就是2013到2014年的時候,似乎一夜之間幾個生鮮網站都突然有了這個秋葵,尼瑪玩我呢,這麼難吃的東西也有人推?

等等,有人知道折耳根么?
對對對,就是那個叫做魚腥草的,腥~~~~~~~聞了都作嘔的,不也有很多人喜歡吃么?
所以也一定有很多人喜歡吃秋葵對么?
嗯,應該是的。

但是,不得不再說,秋葵好難吃。

當然後來有人推動,宣傳他怎麼怎麼好,就火起來了嘍。
在這個空氣、水、油、牛奶……都不怎麼好的的大環境裡面,能讓你更好一點的東西在合適的推動下,都會不得不火的。

比如小米空氣凈化器。

當然,秋葵還是好難吃。


以前我不知道秋葵是啥,還以為是向日葵的一種,看到朋友圈各種秋葵神效,看起來高大上的樣子,我還特意去搜了一下圖片

當我看到圖片的時候,我的表情是

就這東西?秋葵這麼芬芳的名字指的就是小時候打死不願意伸筷子,老覺得扎一嘴毛的玩意兒?

我們這叫羊辣椒,也叫牛角辣椒,我私下裡叫它鼻涕辣椒。隨便那個犄角旮旯都能看到這東西,半人高,開完花後就死命的長辣椒,不要錢似的,屬於比較賤的一種蔬菜之一,除了花挺好看,還真沒有讓我待見的地方,夾一筷子,粘糊糊抽著絲,我這人愛
聯想,一聯想就吃不下,所以它在我心目中還不如苦瓜和胡蘿蔔,雖然我也非常嫌棄苦瓜胡蘿蔔。

這玩意兒對人體真有那麼大好處?我不大信,我爺爺愛吃,還不是只活了59,我幾乎沒吃,還不是活到了……當然我這個年紀老死是有點意外。

我小時候還特別討厭吃涼薯,不知道多年以後會不會取一個高大上的名字例如「白黍」之類的,然後火的如火如荼呢?

我只願世界和平,北方的霧霾能根治。


因為好吃啊!

家鄉瀏陽是秋葵的傳統種植區,「洋辣椒」從小吃到大,到了當季每個蔬菜攤子都有賣。上網之後才知道這原來不是全國範圍內的常見蔬菜。這貨很好栽培,產量高,不嬌貴,基本隨便種。唯一短板是摘下後容易老,因此也沒有賣到外地。
現在物流,冷鮮鏈都發達了,這麼好吃的東西,少見,成本還低,當然有人努力推廣啦。什麼美人指啊,壯陽啊,一套一套的。

相反的是蘆筍,好吃但是貴,它對土壤和技術要求特別高,自己種沒給足肥的話,可憐兮兮和空心菜差不多粗。但你看它更流行呢。

從大眾點評借個圖片,本地做法是這樣的↓
斜切片加一點新鮮紅辣椒炒


萍鄉人來回答下這個問題。
自從記事起,秋葵就是餐桌上最常見的蔬菜之一,家家菜園子都會種上幾顆,在萍鄉秋葵被叫做洋辣椒,小時候一直以為洋辣椒就像白菜一樣,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到了外省讀大學才知道,身邊同學幾乎沒有聽過洋辣椒的,直到逛超市時看到貨架上碼著的一小捆小小的,才知道其他地方把它叫做秋葵,並且價格奇高,才明白,洋辣椒只有在萍鄉才是大眾菜,甚至萍鄉周邊的其他的城市,這個菜也只在超市才有。
洋辣椒的做法很簡單,放點青辣椒就很好吃,在油鍋用油煸一下,不會有那麼多涎液,還可以炒苦瓜,把苦瓜切成薄薄的片,放一起清炒也很好吃。小時候爸爸常問我,洋辣椒炒什麼好吃呀,我很大聲地回答炒苦瓜,爸爸繼續問,那苦瓜炒什麼好吃呢,我就懵了,小聲答到,洋辣椒,這時爸爸就開心地笑到,說傻瓜是炒大腸。這段記憶被我列為兒時最美好的記憶之一,每每想到這,就會不自禁嘴角上揚,特饞這兩個菜,可惜嫁到老公家後,老公家又是不同的做菜習慣,兒時的味道已經好多年沒嘗到了。


偏題的。
坐標新加坡
這玩意兒在這裡很便宜很多,大多馬來西亞生產,大概20根左右6元人民幣
放進泡麵煮能吸汁很好吃


2013年的時候吃過一次,當時一學長說這玩意壯陽,非要我嘗嘗。。。

(現在回想起來怎麼怪怪的?)

(當時還是在他卧室里。。。)


。。。。吃了二十年,你竟然說這幾年才上餐桌。。。


它是傳說有補腎壯陽功能被炒起來的,當年外號黃金甲!植物界的牛鞭!能多扯就多扯!
還有對女性有滋陰補腎養顏的功效。。。。。

有沒有用不知道,前幾年火的時候開發了很多很多菜式。
個人不是很喜歡這種黏黏的東西。


流行從來都是製造的人說了算的。譬如衣服,都是設計師看看庫存哪種東西比較多,就讓那個東西就行。


我記得朋友圈有叔叔阿姨轉過說抗癌,我是看哭了。


秋葵早都有了只不過一直不是主流,後來一幫出國旅遊的重新發現了這玩意然後什麼都市傳說都出現了,什麼這玩意能壯陽黑人就是吃了秋葵才變大的云云


推薦閱讀:

各種花的花語是怎麼來的?起源是什麼?有什麼依據?怎麼得到大家的認同的?
哪些動植物被宣布滅絕多年以後又被重新發現?
枸杞吃了有什麼功效,具體點?
野外有哪些危险的植物?
荊軻葉子冬天會掉嗎?

TAG:食物 | 植物 | 吃貨 | 養殖 | 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