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豆瓣電影的評分和metacritic出入那麼大?

有些豆瓣上九分的電影metascore只有六七十分,有些metascore上九十的電影豆瓣卻只有七八分,這是為什麼?


豆瓣上打分的大多是普通觀眾(當然也有水軍)。

Metacritic網則是以專業影評人人打分為主(當然也能在上面看到普通電影觀眾的打分)。

這就像,把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得獎影片給普通觀眾看,也未必個個都交口稱讚。

業界人士和圈外人士的眼光、口味當然是有些差異的,但是所有的打分都是僅供參考,電影審美還是一件挺主觀的事情,只能說青菜蘿蔔各有所愛,你自己喜歡就好。


是影迷和影評人/媒體口味的區別。
我以前說,影迷是去看電影的,影評人是去找茬的。
當然這只是開玩笑的說法。
個人認為,普通的影迷相對比較注重電影的觀感,而影評人會各方面考察電影的完整度,情節,藝術。或者說影評人看的電影達到一定數量,他們會更加追求新鮮的東西。
排除豆瓣的一些腦殘粉或是文青的干擾來看,像豆瓣/imdb代表的是影迷的觀點,爛番茄/mtc代表的是影評人/媒體的觀點。當電影觀感佳的時候,前者的評分相對較高,而觀感差但電影優秀的時候後者分就會高一些。

舉幾個例子,就imdb和mtc比較

模仿遊戲,典型的觀感佳,非常好看的電影。但它同時只是部普通古板的沖奧片,所以就沒有那麼受媒體喜歡了。

盲視,非常優秀很有創意很新鮮的電影。它把一個沒有安全感的盲女的想像具象化。但是觀影過程有點平淡無聊,所以就並不那麼受影迷喜歡咯

還有更明顯的例子

透納先生。被一些人稱為2014最美的電影,攝影師用攝像機作畫,男主角演技沒話說。但是不同於別的傳記片,它太過平淡,平淡到沒什麼劇情,兩個半小時太過冗長,伴著透納先生口齒不清的對話,就造成了以上的分數差距。個人觀點。


我覺得每個論壇可能都會吸引一批口味相同或相似,並成為論壇主流,這樣光看一個地方的評分是可能有失偏頗,不過看電影看看簡介有興趣就看吧,老看評分我覺得好累啊


MTC超英電影評分

看評論,這網站並不咋專業

而且我了解這網站是因為steam的遊戲評分


推薦閱讀:

為什麼豆瓣的「我說」是 128 字?
為什麼豆瓣不增加「分享到***」功能?
豆瓣購書單的「一旦到貨,即刻提醒」與網上書城們有聯動嗎?
你認為哪些書在豆瓣上評分很高卻名不副實?
對豆瓣標記書影音的活動(如看過、想聽)為什麼仍然不能添加評論?

TAG:電影 | 豆瓣電影 | 豆瓣 | 豆瓣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