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個省份是如何形成現在的形狀的?
如題,就是看現在地圖,各個省份形狀都不規則且千奇百怪。我就是想問下是如何慢慢演變成現在的形狀的? 並且下面的各個縣市,感覺從地理位置上劃分並不是特別明顯。有的就是一條公路上,豎塊牌子就表示到哪哪了,也沒有特別清楚的劃分?
------------
好多朋友們關注並回答,非常感激!
其實這個問題是我坐車回我爺爺家時想到的。我和我爺爺家在一個小縣城,但就是這個小縣城居然被長江橫穿,每次去爺爺家得花40分鐘橫渡長江。
你不覺得是一件費解的事嗎?按照知友們的回答,是按照地理環境劃分的,當時就很奇怪,為啥我們這個小縣城不是以長江為邊界呢?那樣多自然。
這是我當初這個問題的起點,後來擴展到思考各個省份如何形成的。
對大家提供的回答,真是太感謝啦!!
答題原則:
(1)多圖預警,要更的已經更完
(2)題主是哪個縣的,我可以就該縣單獨說說
(2)工程量太大,只準備說部分省市,最終決定只說北京、天津、江蘇、安徽、浙江、福建、台灣、上海、江西、廣東、香港、澳門、海南。
甘肅、寧夏的請點擊這裡:省與省的界線是怎麼劃分的? - 傑落清東的回答
河南、湖北、湖南、貴州的請點擊這裡:湖北省河南省的分界線歷史形成? - 傑落清東的回答
遼寧、吉林、黑龍江的請點擊這裡:為什麼在日常稱呼中,大家都習慣將東三省說成一個整體的東北呢? - 傑落清東的回答
其他省份如有機會遇到其他類似問題我會來回答。
(3)我只會從一個省的「省制」形成之始開始細說,之前的唐十道、宋十五路什麼的我不會細說的。
(4)只說涉及府、州、市、縣等歸屬調整而導致的省界變化,不會細說鄉鎮層面歸屬調整造成的省界變化,也不細說省內區劃變化。
(5)我在沒有找到更好的地圖時,會利用《中國歷史地圖集》及《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沿革地圖集》作支撐,部分地圖為本人利用底圖原創。
(6)文字的表述,一部分在網站能輕鬆找到,一部分是他人學術成果,還有一小部分是本人總結推測。不管怎樣,並不是CTRL C+V這麼簡單。
一、北京
(1)京兆地方:北京的「直轄市身份」肇始於民國1914年5月,順天府不再歸屬直隸省管轄,直屬於中央,同時文安、大城、新鎮、寧河四縣由順天府屬改為直隸省津海道屬。同年十月四日,順天府改為「京兆地方」,轄大興、宛平、良鄉、固安、安次、永清、香河、通縣、三河、寶坻、武清、昌平、順義、懷柔、密雲、薊縣、平谷、涿縣、房山、霸縣共計二十縣。下圖為北京國民政府時期的京兆地方,注意宛平和大興的標註是錯誤的,此時兩縣尚未遷出北京城(本圖著作權人為方輿論壇的「周釜俊」,未經許可不得擅自使用)
(3)北平市:民國十七年(1928)六月二十八日,失去首都身份的北京,被改為「北平」,廢京兆地方,改設「北平特別市」。原京兆地方所轄大興、宛平等二十縣一律改屬河北省。宛平縣署十八年三月從北京市區遷出,到了盧溝橋的拱極城,這就是為什麼拱極城又叫「宛平城」的原因;大興縣署於二十四年三月遷到了南苑的北大紅門,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大興區在北京城南的原因。民國十九年,北平特別市改為「北平市」,又一度改為河北省轄市,同年恢復為院轄市。這一時期,北平市時期只管轄北京內城、外城以及附近地區,東至東壩,西至香山,南至北大紅門、北至清河。即便是日偽統治下「北京市」也沿襲了這個範圍。下圖為1947年北平市地圖
(4)北平和平解放後至今:
1、北平和平解放之後,成立了北平市軍管會,統轄東起通州、經張家灣、馬駒橋至大回城,南達黃村;西南經葫蘆垡、崗窪至長辛店;西經潭柘寺至門頭溝;北經沙河、小湯山至天竺。如下圖1949年4月實施過程中,只有門頭溝、石景山、長辛店、丰台、大興、南苑所在的六個區劃入,其他周邊地區並未劃入。(本圖出自《北京行政區劃圖志1949-2006》)
2、1949年6月,距北平城中心較遠,與城市建設關係較小的農村(黃村所在的二十四區和丰台、長辛店的南部)劃回河北。如下圖(本圖出自《北京行政區劃圖志1949-2006》)
3、宛平(門頭溝大部)劃入。1952年7月23日,河北省宛平縣及房山、良鄉二縣部分區域劃入北京市。9月,以宛平縣、門頭溝區及房山、良鄉部分區域為京西礦區。如下圖(本圖出自《北京行政區劃圖志1949-2006》)
4、昌平劃入。1956年3月9日,河北省昌平縣(高麗營鎮除外)和通縣所屬的金盞、孫河、上辛堡、崔各庄、長店、前葦溝、北皋七個鄉劃入。(本圖出自《北京行政區劃圖志1949-2006》)
5、首都機場地區劃入:1957年12月,國務院將中央機場和進場公路劃入北京市。(本圖出自《北京行政區劃圖志1949-2006》)
6、順義、通州、大興、房山劃入。1958年3月7日,河北省的大興、通縣、順義、良鄉、房山五縣及通州市劃入,4月7日正式交接。
7、懷柔、密雲、平谷、延慶劃入。1958年年10月20日,又將河北省的懷柔、密雲、平谷、延慶四縣劃入。至此形成了北京市今日的市域界線。本圖出自《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沿革地圖集》。
二、天津
(1)1949年前的天津市:
1928年6月,析天津縣城廂及附近地區設立「天津特別市」,這是天津直轄市歷史的第一頁。1930年6月,改稱「天津市」,11月因河北省政府自北京遷來,改為河北省轄市。1933年,天津市面積為99平方公里。1934年天津市、縣正式劃界,原4鄉組成的天津縣實行分治,原鄉區所轄的大直沽、土城、東樓、謙德庄、李七庄等劃入市區。市、縣勘界後,市區面積不斷擴展,東至牛圈,東南至吳家嘴,南沿津浦支線,西至西營門,西北至黑塔寺,北沿北寧鐵路。1935年6月,因河北省政府前往保定,天津恢復為院轄市。1947年對市、縣劃界又作調整,使天津市擴展至151.34平方公里,其範圍:東至東局子、萬新莊,南界陳塘庄、李七庄,西臨王頂堤、穆家莊,北至宜興埠。此區劃直至天津解放。
(2)1949年後的天津市
1、第一次擴大:1949年3月,將塘大市劃入天津市,改為塘大區。當時塘大區包括塘沽、大沽、新河,面積為23平方公里。其區域範圍:東臨渤海,西至天津縣,西北與寧河縣接壤,南與黃驊縣為界。
2、第二次擴大:1950年,天津縣、寧河縣併入部分區域
3、第三次擴大:1952年4月又將天津縣整體劃歸天津市領導,至此市區與塘沽區連成一片,東至渤海,西至武清,南界黃驊,北與寧河、寶坻為鄰。天津市面積擴大為2250.35平方公里。下圖為1953年的天津市。
4、降為河北省轄市:1958年2月11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七次會議通過決議,天津市劃歸河北省領導,變天津直轄市為省轄市,省會由保定遷至天津。河北省行政區劃作相應調整;將原天津專區和滄州專區合併為天津專區,原兩個專區所轄12個縣劃入天津市,同時又將石家莊專區的饒陽縣劃入天津。至此,天津市面積擴大為31894平方公里。1960年6月,天津市漢沽區劃入唐山專區,薊縣、寶坻劃入天津市。這個時期,天津市面積約33000平方公里。下圖為1960年的天津市
5、作為省轄市轄境縮小:1961年7月,天津、滄州兩專區又從天津市划出,復歸河北省直接領導。1962年,天津市相繼恢復原東、西、南、北4個郊區的建制,曾劃入市區的農村部分,分別劃回原郊區。此時,天津市面積為5000平方公里。1961年8月,河北省人民委員會決議,將唐山專區漢沽市仍劃歸天津,改為漢沽區。1963年2月,黃驊縣以北大港水域劃歸天津市,成立北大港區。
6、恢復直轄市地位。1967年1月,天津市恢復直轄市建置。在文革期間,天津被重新升格為直轄市是十分蹊蹺、突然的一件事,以至於寓居天津的河北省政府猝不及防。因為無論從行政管理、地區開發還是中央控制來考慮,都沒有理由在離北京那麼近的地方設立直轄市。理由只有一個,直轄天津市的設立為了制約北京。「文革」的發動,有一個因素就是毛主席要打倒彭真,通過打倒彭真,再打倒他背後的劉少奇。毛主席當時對北京市的批評已經到極點了,罵北京是「針插不進,水潑不進」的「獨立王國」。在這個情況下,突然天津被升格為跟北京一樣的直轄市,當時也不需要什麼程序,就是一道命令。我認為,毛主席的目的是在他掌握得到的範圍內,需要有一個跟北京能抗衡的行政區。天津在此後的文革中在很多方面直接參与了北京的活動。詳見:葛劍雄:京津冀應合併
7、轄境定型。1973年8月,根據天津市建設需要,將河北省天津地區所屬靜海、寧河、武清、寶坻、薊縣劃歸天津市領導。1979年6月,為了建設於橋水庫和引灤河水入津工程,又將河北省遵化縣的官場、出頭嶺、西龍虎峪3個公社及石門公社的西梁各庄大隊、小辛庄公社的景各庄、趙各庄大隊等共50個大隊、101平方公里土地劃入薊縣。至此,天津市轄境定型,維持至今。
三、上海
(1)上海特別市:國民革命軍北伐之後,於民國十六年(1927)3月29日設立「上海特別市」。江蘇省政府同意將上海縣屬上海市、閘北市、蒲淞市、洋涇市、引翔港鄉、法華鄉、漕河涇鄉、高行鄉、陸行鄉、塘橋鄉、楊思鄉和寶山縣屬吳淞鄉、殷行鄉、江灣鄉、彭浦鄉、真如鄉、高橋鄉等17市鄉行政權完全移交上海特別市政府。上海特別市的實際行政區域大大縮小,總面積為494.69平方公里(不含租界)。上海正式脫離江蘇,直屬於行政院。1930年,改稱「上海市」。下圖為1928年上海特別市地圖,其中紫色區域最初決定劃入,最終卻沒有劃入
(2)日佔時期的上海:1937年淞滬會戰爆發三個月後,上海華界淪陷。八年淪陷期間,上海偽政府大致經歷過一下幾個階段:
1、1937年12月-1938年4月,蘇錫文組建的偽「上海市大道政府」階段,該「大道政府」除控制了原上海特別市的華界外,還控制了上海縣、嘉定縣、寶山縣、奉賢縣、川沙縣、南匯縣和崇明縣,並將以上地區改區。
2、1938年4月-10月,蘇錫文實控的偽「上海市政督辦公署」階段,是上一個階段的延續。
3、1938年10月,偽「上海特別市政府」階段,傅筱庵、陳公博、周佛海先後擔任市長,這一時期繼承了蘇錫文時代的上海市域。唯一值得「稱道」的是1943年,偽市府「收回」了租界。
下圖為1944年偽「上海特別市」轄境
(3)抗戰勝利後的上海市:抗戰勝利後,在淪陷期間劃入偽「上海特別市」的各縣再次划出,重回江蘇省。不久,原屬寶山縣的大場鄉劃入。民國三十七年(1948),經過上海、江蘇2省市的多次商談,上海市蘇州河以南的西界,以南北向的小淶塘、竹港等河流為準,於是原屬青浦的七寶、原屬松江的莘庄劃入上海市。下圖為1948年的上海市(粗線內那一小塊才是~)。
(4)新中國時期的上海市:新中國期間,上海的市域最明顯的一次變化就是1958年原屬江蘇的10個縣劃入上海,形成了上海今天的市域。1961、1962雖有過嵊泗歸屬的反覆(詳見浙江部分),但對市域影響不大。下圖為1958年的上海市域。
四、江蘇、安徽
(1)江南省:
1、清軍入關之後,改南直隸為「江南省」,最初設一位江南布政使司(駐江寧),以及三巡撫。根據康熙年間的《大清會典》,布政使為一省之長。因此江南布政使的到任,可以認為江南省成立。
2、順治十八年,江南布政使分為左、右兩位,分駐江寧、蘇州。右布政使轄寧鎮蘇松常,左布政使轄餘下地方。然這兩位布政使仍冠以「江南」頭銜,所以不可能認為江南分省。
3、康熙五年,江南右布政使增領揚州府、淮安府和徐州,左布政使則相應減少。因此左、右兩布政使轄境已經和現在安徽、江蘇兩省十分接近。康熙六年,左、右布政使分別改為安徽布政使、江蘇布政使(這是「安徽」、「江蘇」這兩個省名出現之始),依然分駐江寧、蘇州,但江寧府本身屬於江蘇布政使轄境(這也許就是南京至今仍被人稱為「安徽省會」的原因之一吧!)。此後,清代典籍裡面「安徽」、「江蘇」出現次數逐漸增加,但「江南省」字眼仍十分常見。康熙朝也並未有記載「分省」。所以這裡的兩個布政使轄境還只是兩省的雛形罷了。另外,康熙二十九年,分定江南、浙江洋汛,嵊泗地域劃歸江南省江蘇布政使司的崇明縣。
(2)江蘇省、安徽省的誕生:
乾隆二十五年,安徽布政使從江寧前往安慶。同時,江蘇布政使一分為二——江寧布政使(駐江寧)和江蘇布政使(駐蘇州)。江蘇省境內形成了一巡撫兩布政的格局。不過,從清朝中期開始,巡撫逐步取代了布政使成為一省之長,所以江蘇內部分兩個布政的情況並不被認為是「分省」,畢竟名義上還有「江蘇巡撫」統轄坐鎮。至此江蘇、安徽兩省官僚體系完全定型,在清代文獻中出現頻率逐漸高過「江南」的頻率,因而坐實了分省的事實。
(3)旋立而廢的江淮省:江蘇省域此後穩定了一百餘年(太平天國時期除外)。光緒三十年十二月,清政府下令設江淮巡撫,駐清江浦,轄江寧府、揚州府、通州、淮安府、海州和徐州府,江淮省脫離江蘇省。到了光緒三十一年三月,廢江淮省,重新歸入江蘇省。江淮省只存在了三個月。
(4)南京市:
1、1927年5月25日,隨著國民政府建都南京,國民政府任命劉紀文為南京特別市市長,南京特別市脫離江蘇省成為中央直轄市。1929年6月1日,改成「首都特別市」,1930年又更改為「院轄市」。
2、南京建市之初,暫定以明外郭內及浦口地區為市區範圍,面積約157平方公里。1934年9月,將原屬江蘇省江寧縣轄地的孝陵衛地區劃歸南京市。1935年9月30日,復勘浦口邊界,南部九袱洲新圩及永生洲福字型大小、祿字型大小屬市,北部以二祥溝及復生洲一部分屬南京市。至此,南京市區得以確定,面積465.95平方公里。在此範圍內,以鐘山全部劃為中山陵園區,東、北兩面以環陵路為界,西面以中山門至太平門城垣為界,南面以京湯公路為界,面積30.58平方公里,直屬國民政府管轄。1945年12月,江蘇省江寧縣屬湯水鎮、麒麟鄉、東流鄉、古泉鄉劃屬南京市管轄,南京市轄區向東擴大。下圖為1929年南京市轄境
3、解放初,南京仍為中央直轄市。1952年11月15日,中央人民政府決定南京不再為直轄市,作為重新組合的江蘇省省會。
(5)上海脫離江蘇(在上海部分詳述)
(6)立煌縣的設置與劃入安徽的過程:
立煌縣(即今天的金寨縣)是民國在豫鄂皖邊界新設的一縣,劃入安徽管轄。1932年第四次「圍剿」中,國民黨軍隊攻破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金家寨。國民政府為了進一步鎮壓革命運動,加強其對邊區的統治力量,10月初,蔣介石和鄂豫皖三省「剿匪」總司令部發出命令:「……於金家寨添設新縣,即以陸軍第14軍軍長衛立煌之名,定名立煌縣,以金家寨為縣治所在地,……隸屬於河南省。」並打破省界、縣界,將原屬六安縣第六、七區的麻埠、茅坪、槐樹灣、古碑沖、南庄畈等17個保;原屬霍邱縣第一、二區的八里灘、開順街、白塔畈3個保;原屬霍山縣第六區的前後畈、黃石河、漁父潭、長山沖、彩霞嶺、響山寺等18個保;原屬河南省固始縣長江河以南的金院、李橋、長江河等2個半保;原屬商城縣和、樂二區(商南地區)和康區一部14個半保及原屬湖北省麻城縣交界處的部分山村,共55個保,分別從原屬縣划出,建立了「立煌縣」。立煌縣初屬河南省第九行政督察區。後因安徽劃入地區的紳董不斷上書安徽省政府,陳述立煌距河南省會開封過遠,要求歸屬安徽省。1933年4月,經國民政府內政部批准,立煌縣改屬安徽省,隸屬於安徽省第三行政督察區(六安)。立煌縣的設置,調整了豫鄂皖三省邊界,見下圖。
(7)英山脫離安徽:
英山縣在清代屬於安徽省六安州管轄,但從其地形而言,實際上與湖北省黃州府同屬於一個地理單元,安徽的行政力量往往力不可及。1932年,為了方便「剿共」,豫鄂皖「剿總」臨時決定將英山劃入湖北。因山川形便、民心所向,1936年,內政部正式決定將英山縣劃入湖北。下圖為英山縣的位置。
(8)婺源脫離安徽:
婺源縣本屬於安徽省徽州府,文化上也屬於典型的徽州文化區;但其所處地形與江西省同屬於一個地理單元。同樣處於「剿共」的考慮,1934年7月行政院決定將安徽省婺源縣、福建省光澤縣劃入江西。婺源當地士紳當即發動了「婺源回皖」運動,要求國民政府收回成命,並且在抗日戰爭勝利後達到高潮。為了順應民意,1947年8月4日,婺源的管轄權正式回歸安徽。婺源回到安徽不到兩年,解放軍即渡過長江,並於1949年5月1日解放了婺源。中共的江西省政府成立後,婺源縣被劃歸江西的樂平專區(浙東鄉和裔官鄉一部分留在了安徽省休寧縣),後屬上饒專區,今屬於上饒市。解放之初,婺源鄉紳還是要求劃回安徽,但在隨後的政治運動中,鄉紳階層被打倒。普通婺源人對於屬於江西的事實並無意見。下圖為婺源縣位置。
(9)鄂皖贛三省長江劃界方案(詳見江西部分)
(10)蘇北、蘇南、皖北、皖南行署區:行署區是在解放之初,對於江蘇、安徽兩省新老解放區採取不同管理方式的產物。
1、蘇北行署區:1949年4月21日,蘇北行政公署成立,駐泰州,下轄泰州、揚州、鹽城、淮陰、南通5個行政分區,41個縣、市。1950年,蘇北行署駐地由泰州移至揚州,轄4個專區,35個縣和南通、揚州、泰州、清江4市。
2、蘇南行署區:1949年4月26日,蘇南行政公署成立,駐無錫,轄無錫市和鎮江、常州、蘇州、松江4個行政分區,27個縣、市。1950年,浙江的太湖水面全部劃入蘇南行署區。
3、皖北行署區:1949年4月15日在合肥設立,範圍為安徽省長江以北的地區加上原屬江蘇的江浦縣、蕭縣、碭山縣。
4、皖南行署區:1949年5月7日在屯溪市設立,同年7月行署駐地遷往蕪湖市。直轄蕪湖市,下設蕪當、池州、宣城、徽州4專區,1950年撤銷蕪當專區。
(11)江蘇、安徽復省:
1、安徽:1952年8月7日,皖北、皖南兩個行署區合併重設安徽省,省會設在合肥。原屬於江蘇的江浦縣、蕭縣、碭山重回江蘇。
2、江蘇:1952年11月15日,以蘇北、蘇南兩個行署區及南京市重設江蘇省,江浦縣、蕭縣、碭山縣、徐州、新海連等地重回江蘇。
(12)嵊泗脫離江蘇:
嵊泗自康熙二十九年以來一直屬於崇明縣。民國23年3月,崇明縣於嵊泗列島設第五區。民國35年11月,改崇明縣第五區為江蘇省直屬區。民國36年9月,改直屬區為設治局。民國37年10月,設治局改由海軍管轄。1949年10月,置嵊泗縣,屬由大陸流亡本縣的國民政府江蘇省政府管轄。 1950年7月,嵊泗解放,屬蘇南行署區松江專區。 1951年3月,嵊泗恢復縣制。 1952年,蘇南、蘇北行政區合併為江蘇省,嵊泗縣屬江蘇省松江專區。 1953年,嵊泗縣劃給浙江。
(13)蕭碭、盱泗的互易:
1955年,出於治理淮河(洪澤湖)的考慮,原屬於安徽省的泗洪、盱眙兩縣劃入江蘇。作為補償,原屬江蘇的蕭縣、碭山縣劃入安徽。這次調整產生了安徽天長深入江蘇境內的奇怪格局,至此,儘管此後還發生了江蘇與山東有關於前三島和微山湖的爭議,但江蘇省和安徽省省域基本再也沒有縣級改隸的大變化,以至沿革至今!
五、浙江
浙江省邊界的形成比較早,現在的浙江省起源於朱元璋戰時設置的中書分省,也就從這時講起吧
(1)中書分省時代: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下集慶路(南京)之後,韓宋政權的小明王韓林兒授朱元璋「吳國公」身份,朱元璋以吳國公兼領江南等處行中書省,以此來管理他佔領的地區。至正十八年,朱元璋攻下在婺州路(金華)後在此設中書分省;隨著戰局的擴大,建德路、衢州路、處州路先後劃入中書分省。至正二十三年,中書分省衙門遷至嚴州府(建德路)。
(2)浙江行中書省時代:至正二十六年九月乙未,李文忠克杭州,同年末(1367)中書分省被改置為浙江行中書省,行省衙門遷至杭州府。紹興府(1367)、明州府、台州府和溫州府(1368)先後劃入浙江行省。此時,湖州府和嘉興府仍直屬中書省。下圖為洪武元年的浙江行中書省。
(3)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浙江巡撫:
洪武九年(1376年),天下行省被廢,浙江行省被改置為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區域不變。洪武十三年(1380),胡惟庸案直接導致中書省被廢,中書省屬州府改為六部直屬(後來的南直隸),直隸府州及全國十二承宣布政使司直屬於六部。浙江在龐大的直隸面前,顯得過小,因而洪武十四年,將直隸在太湖南岸的嘉興、湖州兩府劃入浙江布政使司。同年,明州府改稱寧波府。至此,浙江省基本定型。浙江都指揮使司(浙江都司)與布政使司轄境同,不在話下。
(4)嵊泗脫離浙江:康熙二十九年,分定江南、浙江洋汛,嵊泗地域劃歸江南省江蘇布政使司的崇明縣。
圖為1948年《中國分省新地圖》中的浙江圖
(5)新中國時期:進入新中國之後,浙江省邊界也沒多大變化,主要有以下幾點,都與水域有關:
1、太湖水域讓與蘇南行署區(1950)
2、嵊泗自江蘇劃入(1953)
這兩個變化在上面的江蘇部分的(9)、(11)已經講過。不再贅述!
3、1955年台山列島讓與福建
4、上海市擴大後,曾一度將嵊泗劃入(1961),但很快劃回浙江(1962)
六、福建、台灣
福建作為一個獨立的地理單元,一直以來政區頗為穩定。但進入元朝之後,福建境內的高層區劃變動較多,而福建的省制也要從元朝開始講起。
(1)元初的福建行省:元軍於至元十三年(1276)攻取福建後,於至正十五年設立了「福建行省」,治所在福州,這是福建省制的發端。十六年,又在泉州增置泉州行省。十七年,合併二省,復稱福建行省,治於泉州。十八年移治福州。十九年,又回泉州;當年五月,先並江西、福建二省為一,繼而分置福建、泉州二省。二十年,又並泉州行省,先是移治漳州,後遷福州。二十一年,以「福建行省軍晌絕少,必於揚州轉輸」的緣故,將福建行省併入江淮行省。二十二年正月,又改隸江西行省。二十三年,復置福建行省,旋即併入江浙行省。二十五年,又重新設置福建行省。二十八年,再廢福建行省。二十九年,因征爪哇需要又重設福建行省。大德元年(1297),改稱福建平海等處行中書省,移治泉州。大德三年,福建宣慰使司都元帥府,再次隸屬江浙行省,至此穩定了下來,以「福建宣慰司」的身份維持了57年隸屬江浙行省的局面。。。。。這一時期,福建高層政區的頻繁變動,主要是因軍事征服、叛亂的鎮壓以及海外的招撫與經營等因素。後來的57年,福建地區之所以不單列置省,除前所述基於全國性區劃調整的需要外,應還有其他緣由。例如,福建地區在元人眼中只是個偏遠去處,即便是行省級官位亦乏人問津……不在話下
——————分割線(層主寫到這裡也是醉惹!!!)——————下圖為至元十七年的福建行省
(2)元代後期的福建行省:《元史》卷四四《順帝七》載:「[至正]十六年春正月壬午,改福建宣慰使司都元帥府為福建行中書省。」福建行省於大德三年罷廢以來,到至正十六年(1356),才又復置。至正年間,福建行省建置變遷的一個比較大的特徵,就是出現數次分省的現象。因軍事需要,至正十八年,復置建寧、泉州分省。建寧分省應與當地發生叛亂有關,至於其何時省廢,有待詳考。泉州分省則很明顯應當與至正十七年三月發生的義兵萬戶賽甫丁、阿迷里丁叛據泉州有關;至正二十二年五月,泉州賽甫丁被福建行省燕只不花擊敗,泉州分省被罷。十九年, 又置興化分省,該分省維持到二十五年;興化分省與亦思巴奚之亂有關。二十四年,再添延平分省。下圖為至正廿四年的福建行省。
(3)明代的福建承宣布政使司:明洪武二年(1369),設置福建行中書省,省域與元代末年的福建行省基本一致。九年,福建行省被改置為福建承宣布政使司。從民政角度而言,明代福建省域沒有什麼大變化。
(4)關於南澳島的閩粵分屬詳見廣東部分
(5)台灣府的加盟:清廷征服台灣後,於康熙二十三年(1684)設立台灣府,隸屬於福建,維持了約兩百年。下圖為清中期的福建省。
(6)台灣建省與割讓:1884年,中法戰爭期間,法軍威脅台灣,於是左宗棠上奏,台灣應單獨設置行省,以加強海防。1885年,清廷下詔令台灣單獨建省。1887年,宣告正式建省。建省之初,由於福建與台灣仍有若干的行政聯繫、文書往來,因此台灣巡撫正式名稱為「福建台灣巡撫」,該省正式名稱為「福建台灣省」,不過通常仍簡稱為台灣省。1895年因中國在甲午戰爭戰敗,將台灣島及澎湖割讓給日本,福建台灣省,前後存在10年。日佔台灣至1945年台灣光復。下圖1925年台灣行政區劃圖。
(7)光澤縣一度劃入江西: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國民黨軍委會南昌行營認為光澤是紅軍活動地區,出於消滅紅軍的企圖,訓令福建省將光澤縣劃歸江西管轄,並派江西省政府代表鍾壽藩等3人來接收,於當年6月完成交接,8月正式改轄隸屬於江西省。光澤縣於1947年6月復歸福建省。
(8)金門、馬祖的「福建省」:1949年,國民政府逃至台灣,逐步喪失了對大陸沿海島嶼的控制權,國民政府的」福建省政府「也於1949年8月隨遷駐金門。因為實施戰地軍政指揮,」福建省政府「曾一度遷至台北縣,1996年因金馬地區戰務終止,」省政府「遷回金門辦公。該」福建省「實際管轄範圍僅包括馬祖列島(區划上屬」連江縣「)、金門列島(金門縣)及烏丘嶼(金門縣),土地面積僅180.4560平方公里。下圖為2011年台灣省與金馬「福建省」
(9)新中國建國後,除浙江省讓與台山列島外(見上文浙江部分),福建省域幾無變化。
七、江西
江西得名於唐代的「江南西道」,省制起源於元代,且為我國較早設置、機構穩定延續的省份,這方面僅有雲南省可以與之媲美。
(1)江西等處行中書省:至元十四年(1277)置江西等處行中書省,治所設在隆興路(南昌);十五年六月,江西行省併入福建行省,治所設在贛州路,福建、江西、廣西皆隸屬;十七年,重設江西行省,仍置省於隆興路;十九年袁州路由湖廣行省改屬江西行省;二十一年,隆興路更名為龍興路;二十二年,福建行省併入江西行省,江州路、南康路分別由湖廣行省、江淮行省劃入江西行省;一年後,福建轉入江浙等處行中書省。江西行省省域就此穩定了下來。此時的江西行省不包括今天的上饒市、鷹潭市、景德鎮市,但跨過了南嶺,包括了今天廣東的大部地區(茂名市、湛江市和懷集縣等除外)。
(2)廣東道脫離江西行省(詳見廣東部分)
(3)江西承宣布政使司:至正二十二年(1362),置江西行中書省,初治吉安府,轄洪都府、吉安府、袁州府、撫州府、建昌府、九江府、西寧府、臨江路、瑞州路、南豐直隸州;鄱陽府更名饒州府,與廣信府、鉛山直隸州一同被劃入江西行省,不久省治遷往洪都府。洪武九年(1376)江西行省改置江西承宣布政使司。下圖為萬曆七年江西轄境圖
(4)鄂皖贛三省長江劃界方案:長江流域1931、1935兩年接連大水,同馬諸堤多處潰破,民眾流離慘不忍睹。因為權責不明,不論是中央政府,還是各省、縣政府在籌措經費、發動民眾時都力不從心。民國二十四年(1935)汛期,孔祥熙乘坐江輪經過湖口一帶,見北岸大堤內外洪水漫流的慘狀,深有觸動,回南京後責成行政院會同三省擬定徹底的解決方案。經過多次提案、討論,1936年初,行政院會議通過了鄂皖贛三省長江劃界方案:「三省省界似應以天然長江為界, 南北分界以江中重要內道為準, 惟馬當及張家洲等處,以江之北泓為界。」一舉將江西省在江北的土地完全劃入湖北、安徽兩省,其中黃梅縣獲得了封郭洲(小池口)和團牌洲,望江縣獲得了楊灣閘、華陽閘一帶江岸沿線的土地,匯口街、套口街等全部併入宿松縣。這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三省邊界。下圖陰影部分為當年調整方案涉及的土地。
(4)婺源劃入(詳見安徽部分)
(5)光澤一度加入(詳見福建部分)
八、廣東、香港、澳門、海南
(1)廣東承宣布政使司:洪武二年(1369),在原江西行省廣東道宣慰司的基礎上,設置了廣東行省,這是廣東設省之始,廣東行中書省治廣州府,最初管轄廣州府、韶州府、南雄府、惠州府、潮州府、肇慶府、德慶府、連州,同年廣西行省高州府、化州府、雷州府、廉州府、欽州府、瓊州府劃入。九年,改為廣東承宣布政使司。此後省界幾乎沒有大變化。下圖為明代廣東全境圖。
(2)南澳島歸屬的變化:
1、明代洪武初,明政府已經控制南澳島,時南澳島屬潮州府海陽縣,登記戶籍為95戶,有53頃田地,田賦共195石。但南澳島不久即被明政府棄守,按照《東里志》的說法,洪武二十四年把南澳居民發充海門(潮陽)千戶所軍的理由是「居民頑梗」。永樂七年再次把南澳島居民內遷出了一次。棄守南澳的後果很快就顯現出來,這個靠近大陸又沒有官府管轄的海島, 成為15、16世紀100多年間各種海上勢力聚集活動的樂土。
2、為控制越來越嚴重的海上走私、倭寇侵擾,明萬曆三年(1575年),明廷在南澳建鎮,設專駐南澳副總兵,「專註漳潮交界海中南澳地方,統領潮之柘林水寨大小兵船四十五隻,官兵一千七百一十六員名,漳州銅山游兵船四十隻,官兵一千八百三十五員名……柘林守備、附件游兵把總與大城柘林、銅山、玄鍾及潮漳二府沿海衛所並聽統轄節制。如有重大事情俱要呈詳廣閩二省軍事裁度」。一個海島劃分為廣東和福建分管,以雄鎮關為界,東為「福營」屬,福建,西為「廣營」,屬廣東。隆澳、深澳屬廣東潮州府饒平縣管轄,雲澳、青澳歸福建漳州府詔安縣管轄。下圖即為南澳島的劃分
3、南澳島降清之後,行政區劃隸屬不變。雍正十四年(1732)根據廣東總督郝玉麟疏請, 置海防同知. 設南澳廳,雲、青兩澳繼續隸閩之詔安,隆、深兩澳繼續隸粵之饒平。
4、1914年10月,全縣原由廣東、福建分治劃歸廣東省管轄。另外,1918年的南澳地震中,原住駐在深澳的縣城夷為平地,縣城後遷往現在的隆澳後宅。
(3)香港的割讓及勘界:
1、清廷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戰敗後簽署了《南京條約》,將香港島連同鄰近鴨脷洲永久割讓與英國;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戰敗後,又簽署了《北京條約》,把九龍半島南部(界限街以南)連同昂船洲一同永久割讓給英國。下圖為香港島與九龍半島
2、根據1898年6月9日簽訂的《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清政府將今天我們所稱的新界及附近離島租給英國,租界範圍:南起九龍界限街;北部陸界從沙頭角海至深圳灣的最短距離劃一條直線, 此線以南租與英國;同時同時將大鵬灣、深圳灣所有水域及其以南逾200個島嶼劃入;但九龍寨城除外。下圖為《展拓香港界址專條》配圖中的劃界。
3、1899年3月19日,中英代表在香港簽署了《香港英新租借合同》,將租借地北界劃在深圳河
北岸。該合同談到英華邊界時,有「北界大鵬灣東經線114度30分潮漲能到處」 的說法。但華英之間的水上分界線仍很模糊,英軍警人員經常登岸入村,橫行無阻;在海灣內捕魚、采蚝還必須領取香港牌照。也就是說英國實際上控制了大鵬灣和深圳灣整個水面。下圖為調整後的北部陸界。
4、新中國建國後,從邊境的實際控制情況來看,港英是略有收縮。中方除堅持陸地上的習慣線以外,海面控制範圍稍有拓展,逐步取得在深圳灣、大鵬灣巡邏、護漁的權利,並且逐漸形成了港英水警輪不能進入深圳河、深圳灣巡邏,一般不得超越主航道以北的習慣控制線的局面。
(4)澳門的割讓:
1、鴉片戰爭前,中國中央政府一直在行使對澳門的主權和治權。明政府早期對葡萄牙人嚴格管治,規定葡萄牙人不能買賣土地、每年需繳付500兩白銀。房屋修建也須經過明政府批准,甚至摧毀葡萄牙人自行修建的城牆,限定只能居住在澳門半島的南部。
2、但從1845年開始,葡萄牙開始拒絕向清朝政府繳付地租銀;1846年,葡萄牙駐澳門總督宣布對澳門華籍居民徵稅,開始了殖民化管理。後來,葡萄牙人的活動範圍也不再局限在澳門半島南部,1851年,佔領了氹仔;1864年,又佔領了路環;1883年,再佔領瞭望廈和青洲。1887年,清政府與葡萄牙先後簽訂了不平等條約,條約列明中國允許葡萄牙「永居、管理澳門」。下圖為葡佔澳門各區域的時間,本圖出自維基百科
(5)《中法會訂越南條約》後廣東新增土地
1、京族三島在明朝和清朝時歸越南管轄,是越南的飛地。1885年中國和法國簽訂了《中法會訂越南條約》,越南的江平、黃竹一帶劃歸廣東省。京族三島重回中國。下圖「江坪」處為京族三島位置,本圖出自《中國歷史地圖集》第八冊
2、在十萬大山中,有一塊三不管地,條約規定這塊地區劃歸中國,十萬大山分茅嶺、峒中都劃歸中國。嘉隆河八庄等各處越民,因恐懼法國人,所以紛紛紛紛改換清朝服裝,當中法勘界官員現地勘查邊界時,越民均指認邊界在南,而把自己村莊劃在中國。這種情況在邊界沿線多次出現,使中國收回許多領土。清史上說:廣東欽州之西境分茅嶺、嘉隆、八庄一帶,拓展邊界到嘉隆河,南北計四十餘里,東西計三百餘里。全部劃入廣東省欽州境內。下圖「分茅嶺」處即為勘界後新得土地,本圖出自《中國歷史地圖集》第八冊
中越近代陸上邊界變化,詳見這個答案:中越邊境劃分的得與失(5)懷集入粵:1951年5月懷集縣托廣東省西江專員公署代管。1952年3月正式劃歸廣東省,屬西江專員公署,從而正式結束了懷集突兀地遷入廣東的地理格局。
(7)欽廉地區划出:
1、1916年,廣西軍閥陸榮廷攫取廣東督軍,授意合浦人吳則凌上書,想將欽(縣)、防(城)、合(浦)、靈(山)四地割給廣西治理,四地民眾極力反對,之後不了了之。1920年,西南軍政府總裁岑春煊、陸榮廷,授意合浦人李懷祖、欽縣人韋炳清上書,將合、靈、欽、防4邑割隸廣西,並提交廣東省議會審查核辦。粵人一致反對,結果此案被撤銷。陸榮廷舊桂系不久即垮台,粵軍陳銘樞、陳濟棠部駐守欽廉防桂。
2、1951年,出於壯大廣西實力,增加出海口等緣故,四縣劃入廣西代管。1952年四縣正式併入廣西。
3、1955年,當時任中共中央華南分局代理書記兼華南軍區第二政治委員的陶鑄覺得廣西對海岸區域沒有足夠的治理人才,四縣在廣西手裡實屬浪費,出於加強南海海防的考慮,四縣重新劃入廣東。
4、·1965年,由於越戰的升級,出於戰略同一性的考慮,欽廉地區再次被劃入廣西。至此該地區一直屬於廣西。
(8)海南建省:海南建省前為「海南行政區」,擁有副省級管理許可權。從1986年8月開始,國務院批准海南行政區享有省級經濟管理許可權。1988年4月26日,中國共產黨海南省委員會、海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掛牌,正式脫離廣東。
關於海南省的」九段線「,由於其國際法地位不明,暫不在該問題項下討論,推薦閱讀:詳見:中國是依靠什麼確定的南海九段線? - 南海爭端
非歷史地理專業出身,但自己是湖南人,只想給你介紹下湖南省是怎麼變成現在這樣的。
湖南目前是13個市,1個自治州的機結構
按人口排列分別是(2010年數據)
1.衡陽(714萬人)2.邵陽(707萬人)3.長沙(704萬人)4.常德(574萬人) 5.岳陽(574萬人)
6.永州(518萬人)7.懷化(474萬人) 8.郴州(458萬人) 9.益陽(431萬)
10.株洲(385萬人)11.婁底(378萬人) 12.湘潭(274萬人) 13.湘西自治州(254萬)
14.張家界(147萬人)
這是湖南目前的長相,那是怎麼演變呢?
下面切入正題
1.「湖南」這個名字最早出現於唐朝(公元764年)
從江南西道划出,名字叫湖南觀察使,全稱湖南都團練守捉觀察處置使
上面這張圖可以清晰看出,湘西和懷化這兩個城市在唐朝是屬於黔中道的,廣義上歸屬目前的貴州。然後澧水流域很完整是的澧州,但這個州的桑植後來入湘西,慈利入常德,90年代初,因為桑植縣和慈利縣為了搶張家界天子山這個寶貝不惜動用縣武裝部,湖南省被單獨析出成立了張家界市,也是湖南最年輕的城市。而長沙這個時候是包含長株潭,益陽和婁底的存在,這幾個城市都是湘語的核心區域,長沙話是新湘語的代表,而婁底則是老湘語遺風的所在地。
2.五代十國馬楚時代的湖南是亂世的一片凈土,重商之風盛行
從這張圖你可以看到,廣西東北部和貴州東部是歸屬於湖南範疇的,這也是為什麼像全州這樣的城市是感覺最湖南的一座廣西城市。馬殷家給長沙人留下的印象是很深的,作為1000多年前的人物,在長沙馬王堆漢墓發掘之前,這個墓之前一直被長沙人以為是馬王家的墓,所以地名就叫馬王堆。
3.宋朝的湖南整體得到了較大的發展,尤其湘西部分得到了細化。
宋朝的湖南洞庭湖區屬於荊湖北路,洞庭湖以南屬於荊湖北路,這個時候湖南感覺從之前的化外之地被重視起來,很大原因是朝廷南遷,洞庭湖平湖的糧食是無法忽視的。湖區的鐘相楊幺起義應該是湖南除了湘西少數民族之外,唯一能載入史冊的鬧事。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屬於荊湖北路在現在都屬於西南官話區域,和湖南整體的湘語氛圍很不一致。
4.元朝的湖南是附屬於湖北的,省會是武漢的武昌
當時的湖南屬於湖廣行省,但是被撕扯為湖南道和湖北道,當時的湖區和湘西全部屬於湖北道,這些地方目前也是西南官話的分布地,長沙府作為湘文化的大本營還是很完整的存在。
5.明朝的湖南變化不大,省會還是武漢武昌
6.清朝基本奠定現在湖南的格局
長沙府空前大的,這也是個名人輩出的時代,例如長沙府雙峰縣的曾文正公,長沙府湘潭縣的毛太祖等等,特別要說明的,這個時候長沙總算擁有湖南布政使司了!就叫湖南布政使司,位置在哪裡呢?就在現在的最最繁華的長沙「司門口」,我知道武漢也有司門口,但那是湖廣布政史司。還有長沙原來以五一路為界,以北叫長沙縣,以南叫善化縣,善化縣的縣治在化龍池,就是現在酒吧一條街那裡,善化縣名人不需多舉,例如,黃興。
7.湖南省區劃總體形成的特點:根據湘資沅澧四水規劃和形成。
這張圖裡
1.澧水流域:張家界 歷史上很長時間是作為獨立區劃存在的,但隨著水運的衰落,澧水上游因為旅遊形成了張家界,下游被沅水流域的常德吞掉,文化和語言上更像湖北。
2.沅水流域,懷化,湘西州,常德長期是湖南少數民族繁衍生息的地區,湘西民風之剽悍,勿需贅述,看地圖可以知道湘西行政區劃變化非常大,但總體是拍芙蓉鎮的永順府,修水電站的辰州府比較穩定。湘西區劃獨立性強和地理環境密不可分,不說那麼遠,在張春賢書記來湖南狂修高速之前,去湘西一趟可以讓你感受到為什麼沈從文那麼喜歡寫坐船順沅水而下出常德了,真的不是一般的封閉。
3.資水流域,邵陽,益陽。寶慶府很穩定,婁底是因為資源建市,下屬的兩個縣也很分裂,出了曾國藩的雙峰縣更像湘潭,而出了譚人鳳和陳天華的的新化縣更偏邵陽的感覺。反正是婁底和湘鄉的方言是老湘語的代表,不是這裡出生的人是完全聽不懂他們在講什麼,對了,從湘鄉往雙峰一直延續到邵陽的綏寧,都是湘軍的主要兵源地,後來中國近代史也是這個區域湧現的湖南名人最多。
4.湘江流域,永州,郴州,衡陽,株洲,湘潭,長沙,岳陽。主流文化區,區劃變化很小,長株潭和衡陽多年要作為湖南省會的撕逼以長沙完勝而告終,當然現在湖南人追家譜最多能追到明朝,都是江西填湖廣來的,而且教育在近代史之前真的不行,明清兩代湖南籍的狀元總共才3個。但近代史突然頻繁搶戲和曾國藩發家密不可分,他的墓和左宗棠的墓都在長沙,但沒幾個長沙人知道。
非專業認識,有錯可以指正,歡迎來湖南玩,祝好!@Agoni哎呦呦……你又邀請我回答這種大坑題。先挖個大坑,這幾天我慢慢來填。
知乎竟然不能首行縮進!嘖嘖嘖。
按照慣例先拋結論:
現行的行政區劃疆域形狀,處於「兩千年三循環」中第三個循環的後段,直接承襲自設立於元代的行省,經過明代優化、清代細分再優化、民國改制、共和國修修補補而成。
其初始指導精神是徹底的犬牙相入,之後歷代則慢慢的根據山川形便精神進行合理性優化。
其實說句實在話,題主的這類問題要回答起來,說容易其實很容易,說難也很難。說容易回答,是如果只從表面把省的形狀講一講,那隻需把基本的沿革拿出來,配一些圖,那其實也沒有問題。但是如此一來,需要羅列的信息就會非常多,34個省級行政區,很容易千頭萬緒。
所以,要回答好這類的問題,其實還是很難的。一來如上面所言,要把那麼多省的沿革變遷說清楚不是容易的事。二來,如果信息羅列說不清楚,那麼就只好另闢蹊徑,從源頭上把握樓主的疑惑,釜底抽薪解決問題,這就得講的很詳細。而且要把內容盡量的通俗化一些,也會比較辛苦。當然啦,我很樂意做這樣的事,歷史地理越多人重視,越多人了解越好,回答問題也是對自己的一個鍛煉。嘻嘻。
好了,閑話扯完了。開始正經起來。
首先呢,我們還是限定一下討論範圍:省一級行政區的疆域變遷。不談郡縣一級的。但是呢,我們還是要清楚一點,省級政區邊界形狀的變遷,並非想怎麼變就怎麼變的,它是受到下面郡縣級政區的約束的。
打個比方,全國就是一塊大拼圖,拼圖由幾百幾千塊小拼板組成,這些拼板可以理解為縣,幾塊拼板(幾個縣)組成一個小單元,就成了市(地級市),幾個小單元(市)合在一起再組成一個更大的單元,這就是省。大單元最後組成全國。
這樣一來,大家可以想像一下,省的劃界取決於下面小單元的組成和邊界,而市的劃界同樣受制於其下縣的分布。而且要劃界,我們幾乎必然要沿著拼圖給我們的最小的拼板的邊界來劃分,不可能說誒我們劃線的時候把一塊拼板一分為二。
這是第一個要理解的內容:省的劃界不是亂來的,而是有規律可循可以分類匯總的。
第二呢,我覺得我們在討論行政區劃問題的時候,心裡一定要有一個層級的概念。
什麼是層級?現在來說就是省-市-縣/區,放在古代么就是州-郡-縣。啊,是不是看起來很容易,那麼我問幾個問題哈:
①上海市、蘇州市、太倉市,他們都叫市,但是層級一樣嗎?
答:不一樣。依次是省級直轄市、地級市、縣級市。
②寧夏回族自治區、北京市東城區、香港特別行政區,他們都叫區,但是層級一樣嗎?
答:不一樣。依次是省級自治區、縣級市轄區、省級特別行政區。
③嘉興市、海鹽縣、嘉善縣、平湖市,他們之間的關係又如何?
答:海鹽縣、嘉善縣、平湖市平級,都是縣級,嘉興市為地級,統轄前者(暫且無視省縣直轄試點)。
④漢代荊州與唐代荊州是同一個東西嗎?
答:不是一個東西。漢代荊州約等於如今的省,地域範圍涵蓋今兩湖地區;而唐代荊州就只相當於如今的地級市,也就是如今荊州市的大致範圍。
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到,同名的、層級未必相同;不同名的,層級倒也可以一樣;甚至上下級都是一個名字,可他們層級也不同;而歷史上叫同一個名字,在不同的時期層級也可以不一樣。
這是研究行政區劃的大坑,如果這些問題沒有弄清楚,就很容易在閱讀的時候被繞進去,渾渾噩噩稀里糊塗就把東西讀完了。
在這個方面,前輩們已經制定了很明確的規範,創立了:高層政區、統縣政區、縣級政區這三個名字,以此來縷清幾千年來紛繁複雜的行政區劃。
我們還是拿剛才的拼圖拼圖來做例子。一個個小拼板就是縣,自然而然也就是縣級政區了。縣級政區可以有好多名字,如:縣、區(市轄區)、市(縣級市)【注意這裡討論的是行政區劃層級,不是行政級別。可不要冒出來什麼副省級市、副省級區。】;
幾個縣級政區組成一個一個小單元,這個小單元即統縣政區。它的名字可以有:郡(古名)、州(古名)、府(古名)、市(地級市)、地區、盟(錫林郭勒盟)、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統縣政區再往上就是高層政區,有州(漢)、道(唐)、路(宋)、省(元明清今,我忽略了明代布政司)、區(自治區)、市(省級直轄市)等等。
好了,關於這個問題,大家一定要明確:同名不一定同級,同級不一定同名。然後再明確高層-統縣-縣級這三層級別,就好。
上面嘰嘰歪歪了那麼多,大家不要嫌麻煩,它們是下面內容討論的基礎,搞懂了上面,讀下面的才不會吃力。以後讀其它的文章也會省力許多。
開頭的結論里已經說了:現行的行政區劃疆域形狀,處於「兩千年三循環」中第三個循環的後段,直接承襲自設立於元代的行省,經過明代優化、清代細分再優化、民國改制、共和國修修補補而成。這裡提到了一個「兩千年三循環」,這是周振鶴先生提出的概念,用來簡要概括秦代以來我國行政區劃層級變遷的過程,即:秦漢到南北朝由二級制到三級制,隋唐到宋由二級制到虛三級制,元明清由多級制到三級制這樣的三個循環,歷時兩千年,故稱。
題主所問的省的形狀千奇百怪,其實就和這個循環裡面高層政區的變遷有著直接的關聯。三個循環里,前兩個循環是二級到三級,多出來的一級都是高層政區,這個高層政區在新生的時候,是怎麼劃分的,按照什麼理念劃分的,這直接決定了它的形狀。第三個循環時,高層政區自循環之始便已經存在,那麼元代劃分高層政區的理念便十分重要,後代修修補補又是根據什麼來的,這都是需要詳細說明的內容。
好了,開始分段詳述:
一、第一循環:秦漢二級至南北朝三級
秦立郡縣,漢承秦制。在漢武帝之前,地方上是簡單的統縣-縣級二級制(郡縣二級制)的行政區劃。漢武帝時代,一來開疆拓土,二來人口孳息,使得郡的數目有了一定的增長。這對於中央政府來說,直接管理的壓力和難度都增加了,而且效率也開始低下。簡言之就是管不過來了。原來一個班只有40多個學生一切ok,漲到50多個也還可以忍受,但是一個班7-80個學生,誰還願意來當班主任呢?
因此,為了更好地管轄統縣政區的官員,提升行政效率,漢武帝時,創立了「州」這一準行政區。分天下為十三刺史部(還有一個司隸校尉),以《禹貢九州》的州名為基礎命名。每州設刺史,負責監察下轄各統縣政區的官員。之所以說是准行政區,那是因為在此時,州只是監察區,州刺史只管官不管民政,也沒有駐所(相當於現在的省會),甚至州刺史也只是臨時性的工作,中央官員一年出去溜達幾個月巡查完畢了,回到長安彙報後就去做別的了。(咦?感覺和現在的中央巡視組有點像哈)
既然是監察、巡視,那麼中央各個州就肯定會有交通便利的考慮,再結合人文、地形等因素,以統縣政區為基礎,決定了當時州這一準行政區的基本形狀。
舉一個例子吧:揚州刺史部
這是位於當時南方的刺史部,地廣人地,所以很大,相當於今數省之地。下轄六安國、會稽、廬江、九江、丹陽、豫章等郡。我們注意廬江郡和豫章郡的西部邊界,以及豫章郡和會稽郡的南部邊界,基本上就是以大別山、羅霄山;南嶺等山脈作為與其他郡的邊界。那麼,自然而然的,揚州刺史部也就承襲了這個邊界。形狀就是這麼來的。
東漢建立後,各州刺史部雖然還是准行政區,但是卻已經有了自己固定的駐所,而且刺史也不用回中央,可以在駐地長期辦公。比之西漢向前推進了一步。
桓帝靈帝以來,黃巾猖獗,天下紛爭,社稷如累卵之危……為此,中央正式分權給地方,改州刺史為州牧,授予軍政大權。這樣,州就正式成為了一個有駐地,長官有軍民政權的高層政區了。
西晉重新統一以後,高層政區州的框架大致一如兩漢之時,如圖:西晉揚州
東晉十六國南北朝,天下大亂。州郡制在南北朝以後開始糜爛,原因一在於僑州郡縣的設立,二在於以州郡長官之職論功行賞,但僧多粥少,結果州郡越封越多,導致整個制度徹底糜爛。
至此,第一個循環已經走入了末路。
二、隋唐前期二級到唐後期宋虛三級
隋唐前期重新設立統縣-縣級二級制行政區劃體系。在這個過程中,最值得稱道的是統縣政區在劃分的時候,基本上都是依據一個自成體系的形勝之地而設立的。甚少(但並不是沒有)出現跨山脈,跨大河的情況。這就為以後准高層政區的出現和劃分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唐代亦如漢代,到了唐代中期,上百個州(統縣級)讓中央難以高效管轄,因此也走上了漢代的老路,設立了監察區,稱「道」,行監察地方官員之職。既然名為道,那顧名思義在劃分的時候充分考慮了交通的方便,也必然綜合了山川河流的因素,盡量保證一個地理單元都在一個行政區之內。
舉個例子,唐初十道中:
淮南道,淮河以南長江以北。
河南道:黃河以南淮河以北,豫西山地以東。
嶺南道:南嶺以南
仔細看上圖,可以看到邊界非常的整齊劃一和嚴謹,幾乎沒有破例的現象發生。
而到了開元年間,對道又進行了拆分,稱開元十五道。就是把山南道一分為二、江南道一分為三,這都是細化的工作,並不是對原有體系的大拆大建。
原本,道也只是監察區,但是安史之亂以後,藩鎮割據興起,擁有軍民政權的節度使兼任監察區長官,因此道也就成了一級正式的高層政區(但是中央不承認)。原來依據山川地勢劃分的道,本意是交通方便,人文合一,管理便利,但是在戰亂不斷的中晚唐和五代十國,這樣的劃分反倒成為了地方割據的便利條件。
例如元和藩鎮圖中,江西、福建、嶺南,它們的形狀我們是不是很熟悉?還有浙江,大致的形狀已經出來了。
到了宋代,因為吸取之前藩鎮割據教訓,因此在高層政區(路)的劃分上,在原來充分考慮山川便利的基礎上,故意將一些地理單元拆散,使得某一個路不能成為一個封閉的地理單元,從而遏制割據局面的出現。所以,我們就可以看到一些奇奇怪怪的形狀:
宋淮南東路淮南西路,就有了淮北地區的土地。
再如荊湖北路和荊湖南路,如今的湘西地區,在北宋時是屬於荊湖北路的。
白線大致是現在的湖南湖北省界,紅線是宋代荊湖南路和荊湖北路的路界。當然啦,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有一部分也是因為湘西地區是荊湖北路方面向南推進開發的,所以順帶就這樣了。
三、第三循環:元代多級制簡化到如今的三級制
宋代,雖然說高層政區的劃分已經不是那麼的符合山川條件,但是基本大勢還是有的,畢竟隋唐底子還在。可是到了元代,情況發生了大變化。
元朝,是少數民族入主中原的征服王朝,其行政制度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吸取了其它諸國的經驗雜糅而成,而且複雜多樣。稱他是多級制,是因為最多可以有五個層級,最少可以只有三個,相互搭配排列組合,十分複雜。
又因為是征服者,故而行政區劃劃分帶有了非常明顯的軍事行動佔領意味。我們看下圖:
元初行省
因為元滅宋是自北向南的,所以我們看到元初的行省也大都是南北長條狀。而且設置行省大多也只是為了考慮佔領控制,並非出於經濟發展人文和諧等考慮。因此,我們看到了奇葩版的,跨越了秦嶺,兼有甘肅的陝西四川行省、跨越了南嶺的湖廣行省和江西行省……還有顯得迷你的福建行省。
元代初年的這樣劃分,既不方便管理,也不利於經濟發展,更別提區域整合和認同。但有利於軍事統治。當然了,這種不利也還是會影響到中央政府的有效管理,所以到了元代後期也對行省進行了拆分和重組。
拆陝西四川行省為陝西行省、甘肅行省和四川行省,撤銷江淮、福建行省,新建河南江北行省,江浙行省。算是對之前的一種優化。
明朝建立以後,繼續這種優化的路子。原來湖廣和江西行省南部都跨了南嶺,明代以後這兩省南嶺以南部分獨立成了廣東和廣西;元代中書省過於巨大,拆分為山西、河南、山東三省和京師;江浙行省亦拆分成浙江和福建,新設了貴州。唯甘肅行省併入了陝西行省。
有明一代,如今的省的形狀結構基本定型了。如浙江、福建、江西、廣東、廣西、山西、山東、河南、京師(河北),以及山東的遼東半島部分(遼寧)。
但還是有些奇形怪狀的,如陝西、四川和湖廣,另外還有一個巨大的南京。貴州則像一個飛鏢。
貴州之所以如此奇形怪狀,一種解釋便是故意而為之,讓四川西南部猶如一把尖刀插入貴州腹地,進而能夠有效地干預這個新設立的高層政區。
進入清代,繼續對剩餘的區划進行整合拆分:拆南京為江蘇和安徽;拆湖廣為湖北和湖南;自陝西分立甘肅;分四川西南部給貴州,使其形狀均勻;平定西藏之後,又將藏區部分地區劃給雲南和四川。自此,所謂內地十八省的版圖格局基本定型。
值得注意的是,拆分舊政區的時候,湖廣是橫向切,南京是縱向切。湖廣以長江分南北,符合山川形便的原則。而南京縱向一刀,使得江蘇和安徽都跨了長江和淮河,是不符合山川形便的。有一種解釋是,當時的淮河沿岸因黃河奪淮以後泛濫成災,十分貧窮,因此就用比較富裕的蘇南和皖南來照顧比較落後的地區。不然一個又大又窮的高層政區,必然是中央政府的頭疼所在。這便成為「肥瘦相濟」。晚清民國以來,台灣、新疆、東北三將軍相繼建省。東北地區自民國以來經歷了東北三省,偽滿洲國14省,19省,抗戰勝利以後的東北九省,再到新中國成立以後正式確立東北三省。最後,自甘肅分寧夏回族自治區,自四川設立重慶市。再加上京津滬港澳這幾個芝麻綠豆的板塊,目前全國的版圖格局就正式成型了。
再說說重慶,都比寧夏要大了。設立重慶市的原因很明確,三峽工程。移民安置,後續管理等等……原來是打算設立一個三峽省的,但是周圍地區沒有什麼發達地帶,都很落後,還有不少國家級貧困縣。最後各地扯皮胎死腹中。最後,想必也是考慮了肥瘦相濟的原則,用一個西南大城市來搭配三峽周邊的貧困地區,從而組成了一個面積可以和省匹敵的巨無霸重慶市。
犬牙交錯並不是背後沒有原因的,河南省突出山東省的陽谷縣、范縣屬於畿內郕國,是西周方千里菱形王畿的東角
春秋戰國里各諸侯國的國土面積是多少?
不想寫長答案,用八個字概括:
山川形便,犬牙相入。
漢代的州類似今天軍分區的大小
轉自&<壹讀百科&>
---------------值班壹讀君|張小羈
剛開始圖省事,以山川河流為界好了
從最早的時候,以天然的山川、湖泊等自然地形為界劃分區域是最直觀也是世界文明古國都同行的原則。這些自然邊界兩側的區域,往往有著不同的氣候、土壤,形成不同的農業區和風俗習慣。
《尚書?禹貢》記載了傳說中的夏代疆域的劃分和管理,其將天下分為九州,分別是冀州、兗州、豫州、青州、雍州、荊州、揚州、徐州、梁州,這九州實際上是按照自然地理狀況和文化習俗為原則來劃分的。
到了壹讀君,呃……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天下分為三十六郡,也主要是以山川作為政區劃界基本依據。今天山西省的邊界在秦朝已經大致形成,古代豫章郡幾乎與今天的江西省完全一致。
不過統治者也同樣發現,如果某個政區完全以山川等自然地形為界,形成一個完整的獨立區域、四塞之國,山高皇帝遠,而政區的長官又有一定權力的話,就可能出現憑藉天險割據,與朝廷分庭抗禮的現象。一不小心,就成了三國鼎立,或者五代十國。
防著地方鬧獨立很重要
因此,統治者很早就開始用犬牙交錯的原則打破自然地理邊界,跨自然地形來設置政區,使各個區域能深入對方內部,互相威脅,互相監督。而這個原則實質上從秦始皇開始就被運用起來,一直到宋代之後被普遍使用。
到了元代,由於國土面積實在太大,犬牙交錯的方式也被運用到極致,例如兩廣地區原有南嶺之險,元代將南嶺的部分區域分別劃給江西、湖廣兩個行省,以此來控制兩廣地區。
今天,一些地方無論怎麼看,都該劃分給另外一個省管轄,但它偏偏就不是,很多時候是出於政治安全方面的考慮。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陝西秦嶺南部的漢中,那個地方的自然環境、風俗和語言與四川和湖北較為接近,而與省內秦嶺以北地區有很大的差異。漢中南面是大巴山,大巴山要比秦嶺低,也就是說從漢中去西安很難,入成都就很容易。
問題就在這裡。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自古以來,大凡在分裂時期或朝代更迭之際,四川盆地總會出現割據性的政權。如果漢中歸四川,大火鍋國把秦嶺的關隘一掐,中央政府的軍隊想進去就千難萬難;但如果漢中歸陝西,中央的軍隊只要過了大巴山就可以長驅直入了。
不過這種制度保留到現在,也會在其他方面造成弊端,因為秦嶺南北的交通非常不便,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漢中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這個是後話,不提了。
劃分行省,跟切五花肉差不多
除了軍事因素,行政區域劃分當然也要考慮經濟意義。現在的江蘇省,我們知道是比較富裕的,而在江蘇省內的貧富懸殊比較大,解放前的好幾百年,都是淮南富庶,淮北窮,有一個成語,南橘北枳,就是通過講述橘子的口味不同變相插刀淮北地區的。
但是明朝硬是把這兩個一窮一富的鄰居劃為一體,就是考慮到行政區要在經濟上要「肥瘦搭配」,有了這種搭配,比較貧窮的淮北地區就不需要中央的宏觀調控,省級行政區內部就可以直接調濟,給中央政府省了很多事,節省行政成本。
反過來,把一個富地方安排給一個相對窮的省也是一樣。壹讀君再舉個栗子,廣西的北海市是在1965年從廣東省劃入廣西的。當時廣西方面認為要改變廣西經濟落後和民風閉塞的面貌,很需要有個出海口。而在廣東方面,出海口很多,少個北海算不了什麼,但是如果廣西能得到北海,情況就大不一樣了。
直轄市不是你想當就能當
到了今天,哪個市要劃入另外哪個省的謠言也時不時地出來,但大多都是某個市想脫離本身相對經濟較落後的省,奔入相鄰的經濟水平較好的省份,而最終也證明只是一廂情願的「月經帖」。
更多的謠言則聚集在某地「升級為直轄市」上。南京,廈門,西安,深圳,武漢……這年頭省會不叫囂一下「有望成為直轄市」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而其他一些經濟水平較好的城市也願意湊湊熱鬧。
這些謠言隔三差五冒出來一次,給壹讀君根據智商拉黑朋友圈提供了良好的參照。
直轄市這麼頻繁地成為被YY的對象,主要是在經濟直轄市意味著直接上報中央,這樣可以提高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效率,特別是行政管理效率。而城市被直轄後,隨著自主權的擴大,經濟潛能往往得到急劇釋放。
一些財政收入本來就很高的城市,比如深圳、西安、廣州,它們的經濟總量比內地一些省份還要大,迫切需要擴張管轄區域,向外進行輻射帶動,設直轄市就能解決很大的問題。
但是實際上直轄市的門檻也是很高的。一個城市能不能直轄,第一看是不是區域內最重要的經濟中心城市,並且這一地位是要受到高層認可的;第二看這個城市所在的省是不是存在口過多,管理半徑過大的問題,是不是需要拆分,當時的重慶就是很好的例子;第三看這個城市所在的區域有沒有特殊的重大政治任務或重大工程建設的特殊需要。
當然,如果是一個省會要成為直轄市,也要考慮全省積累了這麼多年的雄厚資源被它帶跑了以後,省內有沒有另外一個發展比較好的城市能替代成省會。
我略知江西,主要是四堡運動,加里東運動,燕山運動等地質作用,形成楊子陸塊和南華褶皺帶。
最晚應該是按山河劃分的 不過聽說到元朝的時候 元噠子覺得山西山東河南河北這種劃分老百姓容易抱團起義 所以故意調整成了現在的模樣 山河就都在省內了
元朝劃分,以防漢人 。
大家幫我講一講,除了傳統中原王朝長城內的土地,長城外的區域劃分是什麼標準?
參見「中國現在省的地理劃分是根據歷史什麼原因演變的?」http://www.zhihu.com/question/22537360 @夏小米 的回答
據說安徽跟江蘇的分界線是如何形成的就可以寫一篇博士論文,你確定要問這個問題。。。
推薦閱讀:
※蒙古為什麼能做到他們的前輩們:匈奴,鮮卑,柔然,突厥,契丹等游牧文明沒能做到的事情?
※蘇東巨變後,原社會主義陣營國家中的政治老師去幹什麼了?
※如果秦始皇再多活十年,歷史會發展成什麼樣?
※為什麼有越來越多黑甘地的言論?
※是今天的東南亞人的祖先馴化了水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