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耳機音質達到什麼水平?
因為沒用過很貴的耳機,不知道高音質耳機是什麼樣的體驗,最近想入手款耳機,所以想問下手機的蘋果耳機是什麼水平,有沒有必要畫幾百塊錢買部別的耳機
人民幣永遠是衡量。
一分錢一分貨,亘古不變。
首先明確:大價錢不一定能買到好東西,但是想不花錢買好東西,歷史上這樣的例子一個都沒有。對,一個都沒有。公司的根本目的是盈利,盈利,在商言商,不盈利扯什麼情懷和良心,隔壁索尼大法好,好的都賣大樓了,捂臉(*/ω\*)
嗯。公正公正,我就問幾個問題。好壞您自己猜去。我不說好也不說壞,更不會說任何一句自己的主觀聽感。謝謝,麻煩眼睛睜大了看仔細。
第一個問題:
這耳機你單獨花錢買了嗎?如果EarPods的音質可以達到500元水平,在店裡和iPhone擺在一起賣的,也是蘋果自家的beats耳機打算賣給誰?你是老闆你會幹這種事嗎?
好,如果說beats追求的定位是某種不同,是一種流行。EarPods獨創的硬殼半入耳,全白「小白」設計難道不是不同嗎?——沒有iPhone誰用這耳機,看見這耳機等於看見了iPhone對不對。小白也是一種象徵。
第二個問題:蘋果耳機達到500(xxx元,你自己想改成多少錢就改多少錢)元的水準了嗎——這個500元是哪一年的500元?又對應了哪一款耳機做對比?
我隨便舉個例子感受一下,創新air上市1500,現在500塊。索尼a1ap上市價999,現在500塊。AKG k374上市價1000塊,現在299。哈曼卡頓ae上市1200,現在299。用抵用券270就可以拿到。這樣的耳機真是數不勝數。
以上這些掉了價的耳機星星還是那個星星,月亮還是那個月亮。並不因為掉價而實力縮水。
那麼EarPods應該和這些耳機的哪個時段的哪個價格比較呢?
最後,附上一組如此優秀的EarPods報價。官方上市價228。某寶50包郵。——什麼意思,就是這耳機我司只要按照228賣,就可以達到我司的預期利潤,賣一個掙一個?還是賣一個掙兩個?反正我掙了,而且掙的我很滿意,售價是我司定的嘛。(粉絲可能不願意了,那好吧,改成80包郵。隨機附贈配塞嘛,市場上賣了多少iPhone,EarPods就有多少,而且只多不少。去看看配了earpods的iPhone歷史上一共賣了幾億台,單型號保有量和出貨量都輕鬆破各種世界紀錄。供遠遠大於求的東西,這麼簡單的道理我不用多解釋吧?比如深水寶和小賣家們,iPhone的價格各家壓得很低,商家沒得賺,那當然就要想點配件的腦筋了對不對——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少年,80包郵,50包郵就是這麼來的。只要賣價比我換給買家的假耳機成本高,我就不賠錢(商家快遞費可以談到3到4塊錢,假耳機成本我大華強北才幾塊錢。。)
還有啊,樓上有個答主就是賣耳機的,想買自己去找聯繫方式,反正別找我,我是學生,還沒下海呢。我評論里有個想要我耳機的,我就想好心把自己的轉讓給他好了,結果我答應後被威脅:「呵呵,如果你敢賣假的我要實名嘲諷你」。真是嚇死寶寶了。買賣建立在雙方互信,自願的基礎上。不信你就走,我又不是賣貨的,別好像誰欠你一樣,懂嗎——商家偷拆出來的配件沒有多少成本,但我的耳機已經包含在我的購機款里了,我是已經花了錢買的,我不是賣給你,是在你沒買iPhone的情況下低價轉讓給你,是我在承擔成本,我是在替你買單,得了便宜還出來賣乖?再說了,好像我願意費力氣專門包快遞寄給你似的——你是我誰啊?更何況我憑什麼為你承擔啊,然後得了便宜還得罵我發假貨,逼著我提供終身售後服務?這買賣做的忒值,這種人,真是活久見了)
(ps:聲學和光學一樣,原理在那擺著,各大廠技術都成熟,改不出什麼來。你看各家產品文案,都說聽感如何如何好,但又說不出個所以然,到底哪裡改了。所以我上面說的那些耳機都非常值得入手。)
一邊是最高228就可以達到滿意的利潤,一邊是經過一輪又一輪降價,在停產之前存貨最後壓到270塊。
這耳機的音質什麼水平,您應該有數了。
用不用花這幾百塊錢,您也應該有數了。
以上兩個問題是關於音質和水平的問題
第三個問題: 耳機廠商,對,不論任何一個廠商的每一分錢可都是要節省的,是不是所有的入耳式耳機都會送3個大小不同的膠套?為什麼會送3副套?
這三副套是不是都是軟的,明明尺寸上有區分了,為何要做軟的?
人的耳道真的是像EarPods的外殼一樣是光滑的曲面嗎?(科普一下,有個叫羅技的公司專門給明星定製耳機,根據每個人的耳道定製最合適的耳機——為什麼要定製?答案是:每個人的耳道都不一樣)
好,每個人的耳道就像指紋,無論大小,形狀,長度都不一樣。再看EarPods,他只有一種大小,而且是硬的。
搶答時間!!!請聽題!
當成本所限,不能為每個人的耳朵量身定製耳機時,怎樣儘可能的讓耳機貼合耳道,帶來最舒適的佩戴和最優的隔離???請告訴我最優的解決方案是什麼!!!
再問:蘋果的聲學沉澱能不能和諸如索尼,森海塞爾,AKG一樣的大廠比肩,哪怕夠到這些大廠的腳跟?
如果這是最優解,這些大廠沒有實力做出這樣的產品嗎?
但是,世界上有沒有任何一家高端廠商出過像EarPods一樣半入耳道的硬殼?
好,有的人說他帶上耳機很舒適?我再問:你敢代表所有人嗎?你有調查過多少人帶這耳機不舒服。
為什麼有的人說帶上很舒服?——因為大小合適唄。
為什麼有的人反映總是掉下來——耳洞大,松唄。
為什麼有的人反映帶著很疼——耳洞小,卡得難受唄。
再再問:為什麼都反饋EarPods的隔音不好?因為硬殼不能貼合耳道,不能形成封閉的環境唄。再說,硬的東西本來就不隔音啊。而且。。不封閉,低音自然也漏掉了。就這麼簡單。
有人說這耳機沒有聽診器效應——啊廢話,不封閉哪來的聽診器效應。。。而且,線這麼細軟。。。
所以這就是答案——為什麼各大廠花錢給你配了3副大小不同的軟套。
耳機本來就是50包郵的(此處也改成80,省的得罪人),低音又漏掉了。。。。
這第三個問題是關於佩戴是否舒適,設計是否合理,同時會不會影響音質和水平的問題。
不過必須要誇讚一下蘋果,鞋子按照不同的尺碼有42,甚至中間要有42.5,然後才是43碼,必要時還要區分寬窄版型。apple面對70億人口只提供一種尺碼並得出了舒適的結論,不得不說是藝高人膽大——你以為穿襪子呢,看我嚴肅臉。(哎呀,襪子也分大小的。。襪子對不起。。)
下圖是三星s7e的配塞,雖然這個也…啊,我不能評論好不好的我差點忘了,我要公正…(耳機上套了軟套哦,注意注意,軟套大小不一樣的哦,好吧我忍不了了,必須說良心話,這玩意兒就算軟套隔音也不好,因為下面是硬的,而且這抄襲earpods的曲線就不可能貼合耳道,但它確實相比之下舒服一點。都是隨機附帶配塞嘛。。你還非要問音質。。這個音質不如earpods,20塊錢里最好的耳機。。。畢竟有線控。。。)
啊對了,這耳機的價格早就包含在iPhone 里了。。。不過他按228賣的還是50賣的,我就不知道了。。。說真的,50塊這個價位,EarPods還真是最好的。。。
評論里說200,500也是無敵,可能你又忘了我第一和第二個問題問的是什麼了。。。講真,一個東西你覺得物有所值,物超所值,那真是皆大歡喜,我恭喜你。(說句過分的話,您覺得值一萬那是再好不過。畢竟你認可的東西,你用,你開心最重要)
最後。
需要注意的是,幾百元價位的耳機很難有外形設計和音質都兼備的。比如索尼的無線耳機,主打無線就會忽略音質(單元成本轉移了)。主打重低音,那就不會有好聽的中高音。
總要有個取捨。
好還是不好都是你自己悟出來的!!!從頭到尾我一句自己的主觀聽感可都沒說!!!和我沒關係!
對,我只提問,不置評論。我哪敢啊。
我說完了。
附,
比較讓我沒想到的是,我說的這麼直白,都能招黑。是因為我又礙了誰的生意?
拋開佩戴,拋開定價,回到耳機本身。如何評價一個耳機的好壞呢,聲音能被聽到,被大腦接收加工,卻不能被固定在紙上。如果只從主觀聽感來說,必然眾說紛紜,不是一錘定音的答案,耳機這東西實在是太玄學了,玄在故弄玄虛的各位——畢竟我看過詞語潤飾過的軟文太多了,好與不好全憑作者意圖,呵呵呵呵。
一個人身材標緻與否我們總結出了「九頭身比例」的概念。一個耳機發聲單元是否優秀,我們創造了「信噪比」,「抗阻」,「頻響曲線」,「瞬態反應」,「功率」等眾多量來描述和限定範圍。這些量不能單獨存在,要綜合在一起來看每一個指標,這才是科學的評測。然而,耳機廠商官方文案中都不能體現的東西,哪位大神來把每個量都拿上來分析一下?
就你們說的那些「低音澎湃,高音通透」,那個叫聽後感,聽後感,懂不懂什麼叫聽後感,請不要美其名曰叫測評——只有主觀的評,沒有客觀的測。就像大多數人看完電影寫的東西,那叫觀後感,絕不是影評(區別請自己善用搜索)。
把耳機的評判交給自己的主觀聽感,真虧你能說出這話。到底是誰在忽悠,能不能客觀一點?到底是測試結果為主,還是自己聽為主?因為你們根本沒有實驗室環境對不對?因為你們根本沒有條件進行全方位的實驗室測評對不對?好耳機的標準從來都只有一個:能最大程度的重放原聲就是好耳機。實驗室測試結果才是真正科學,可信,可靠的。你的耳朵好像很可靠的樣子。莫非您就是傳說中的「金耳朵」。(一個很殘酷的現實就是,大部分人聽到鋼琴上兩個任意相近音都無法區分高低,小部分人能區分但無法立刻說出。更別說絕對音感了)
你可以說你就喜歡「動次踏次」,這個耳機你聽著很喜歡,符合你的口味,但是跳出來說這是好耳機就完全讓人呵呵了。耳機是玄學就玄在這了。這也是我為什麼整個答案中一句主觀聽感都沒提的原因。結果成了黑我的點,也是醉了。
天啦,確定水準,確定價格區間這種事,我實在想不到有哪種標準會比去掉價格水分後,直接引入人民幣對比更直觀的方式了。等等,談水準,不談人民幣談什麼???也可能是我笨吧。
天啦,我為什麼要和看不懂的人解釋這麼多。。。
知乎這麼開放,寫答案的成本這麼低,想說什麼自己寫個不好嗎?想來洗地,同時覺得我扯淡的各路大神,期待見到你們補充你們心中公正,科學的答案,科學的測評,同時引入對比,在對比中明確這耳機的水準和價位。可惜現在為止,我一篇都沒看到——全是在扯「低音澎湃,高音通透」之類的淡。更沒有任何對比。
還有,想讓更多人看到你的想法就自己去寫一個,別不行還強行bb,更別一臉蠻橫,讓答主給在我的評論區里你的評論點推薦。。。你到底是誰啊?真是打心眼兒里泛噁心。
EarPods200塊的水平?這就是個實實在在的隨機配塞罷了。呵呵噠。
以上。雖然小白兔也就只值百來塊,但是看到上面那些亂黑的我真的有點無語。
平時不怎麼逛知乎,是因為知乎上這些人都喜歡黑蘋果來產生優越感嗎?
雖然對蘋果沒什麼好感,但是這些無腦黑真的是腦殘...
講了半天,就圍繞價格和佩戴BBB
這麼說是不是佩戴捉雞,再加上不是我自己喜歡的聲音,那它就只值50,它一定性價比低
如果耳機賣的便宜,好聽,那是不是比它貴又不如它的耳機全都是性價比低?不允許出現它性價比高這種情況了?
開什麼玩笑,更何況這種東西本來就是主觀的,頻響曲線漂亮那這個耳機就一定好聽?亂XX說...
要提升的話推薦500左右入門吧。
尚不如森海停產很久的MX360,當時這東西當時賣199還是149吧我記得,反正是個不到200的東西
(真是翻箱倒櫃找出來這7年前的入燒塞),解析、聲場、定位、調音水準都優於小白兔很多,小白兔可能也就低頻量感多些,質感還不行。配戴方面小白兔舒服些,但時間長了也拉不開差距,一樣漲耳朵。綜上所述,也就是條百元左右級的塞子。
結論:肯定有必要畫幾百塊錢買條別的耳機,但你要去實體店聽,排除個人聽音取向按照自己的喜好去推薦耳機或者前端都是耍流氓。
高端我也玩的不多:SE846一年出了,目前手頭是togo334和K3K3,頭戴只有柚木碗,過手的中端就太多了,除了gr10e和EXK印象深刻其他都是無感,有些因為聲音缺陷有些因為搭配麻煩推好蛋疼。低端里馬克兔我很喜歡,IP推是可以的,中下盤的流行調音很有味道且聲場規整關鍵是在產在賣,當時玩的不少比如K314P現在都停產絕跡了要麼囤積居奇賣極不合理的價格很可惜。
PS;增加一些對大部分國產耳機的吐槽,特別是針對目前被各種營銷毒文熱炒的那些,就是調音層面的技術特別低幼且缺乏審美沉澱,完全是浮躁人做出的浮躁東西,例子:黑黃鸝、NF3。你上淘寶,搜索一百左右的索尼,鐵三角,森海塞爾,akg,嗯,差不多就是這個水平了。如果你希望有提升,那麼至少是要有一耳朵差距的,價格也就是大概需要500往上走的吧。至於品牌還是推薦索尼鐵三角akg森海塞爾這樣的大牌吧,得樹立正確的聽音觀,動次打次聽起來是爽,但那並不代表一個耳機好不好
在知乎上問耳機就是你的錯了。
講真還不如2jb
我的日常用塞是 k3,有時候沒帶的時候會用 earpods 替代著聽。我覺得可以聽。大概就是這個水平吧。
不可以聽的有:se535, ue900, beats 全家。
先說結論:iPhone 5s的及之後發布的earpods,從聽感上來說,包郵的合理價格不應該超過¥100. iPhone 6及se的耳機水平和地攤貨差不多了。
世界上有很多耳機廠商在「一副耳機表現不同類型音樂」上比earpods更優秀。管弦流行,歌劇鋼琴,等等,使用廣度更大。值得大家慢慢去接觸。
————————————————————
以下是同價位的K323與earpods作比較,播放器選擇:隨身放大器+mp3(本段①②③括弧內為相應的"術語"):
①聽感方面
K323,聽管弦樂會比earpods清晰(解析更高更乾淨、結像更清晰、瞬態響應更迅速利落);
earpods,聽到的琴聲也不是琴弓與琴弦間的直接摩擦,貌似琴弦上塗了蠟之類的東西;定音鼓也似乎鼓面裹著一層層紗布、聽不清;銅管也好像加了"弱音器",卟卟卟的。各樂器不清晰沒什麼存在感、要費力氣才能聽清楚,似乎演奏家們都在高溫高濕度環境下演奏完此選段。
【概括】
earpods,聽起來模模糊糊、迷迷糊糊,彷彿學生時代盛夏在沒空調的寢室里昏昏欲睡卻睡不著,渾身上下被汗水的包裹著……讓人心煩意亂。
②現場表現方面
K323,有點身臨音樂廳聽現場演奏的感覺(橫向縱向聲場更廣、現場感更真實)。
聲音的邊界不明顯,大概這是"氛圍感"吧。
earpods,似乎有兩個罩子分別籠在左右耳附近,樂器的聲音基本上都是從那倆罩子發出(上次有這個感覺還是在國際著名雙比品牌耳機聽到,此款千元級雙比品牌入耳式耳機的聲音彷彿是兩個筒子罩著你雙耳,聲音從筒子里出來。同品牌地位下,別家是聲場,雙比耳機是聲筒,雙比現任母公司的耳機是聲罩。不愧是母公司。)。各樂器的位置不怎麼明確,能直接聽到樂音的邊界面;管樂弦樂隨著音樂的起落而表現出音量上的大小變化不大、樂音範圍的擴大縮小不明顯,都是不慌不忙的節奏。
因此沒什麼現場感,就是一副普通的耳機:兩隻小喇叭在你耳朵邊響。
【概括】
K323在管弦樂聽感比earpods表現更好。
③"色彩" 方面(打引號是沒想到更好的詞)
K323,管弦樂聽起來更響亮(高音/高頻更明亮),樂器聲音的大小變化更易聽清。
earpods,管弦樂聽起來偏向暖色調的感覺,暖色調燈具那種柔和溫暖的感受。不禁讓人想到了落日餘暉,還有《陳情表》那著名的:「 日薄西山,氣息奄奄 」。
【概括】
K323在聲音色彩方面比earpods表現更中性,冷暖變化範圍更大,聽感均衡度更好。聲音整體完成度更好,適合的音樂風格更廣。
畢竟我AKG是一家專門廠商 驕傲臉.jpg
④其他方面
K323,線材偏硬(和老一代產品相比算很軟了)讓人不放心,佩戴更穩固(開始覺得不舒服,後來才知道這耳塞設計與材質的好),提供ios與android通話版本和無話筒普通版本,顏色更漂亮適合送妹子,體積更小更便攜。
earpods,線材柔軟且配色吸引人,耳機佩戴適應範圍廣(不等於佩戴舒適度好)。
與此同時,品牌信仰與影響力加成,自帶iphone+earpods組合的天然屬性,能打電話、能聽音樂雙重功能,逼格與潮流的路標。
在品牌受眾與品牌認可度上,earpods及其相關產品吊打一眾耳機廠商。
這些大概就是很多人選擇它的原因。
【概括】
少有一副耳機能全方面良好表現各類型音樂,earpods也不例外。
同時,作為一副耳機,earpods除了聲音不行,其他各方面都可以。
————————————————————
總結上文:
iPhone 5s的earpods類似於小清新攝影的照片,聽感部分流行向音樂有飄渺的意境和朦朧美。
iPhone6和iPhone se的earpods窩真聽不下去哇,聲音像是泡爛了的泡麵、龍捲風犁過的莊稼地、哈士奇拆過的卧室與客廳—— 一團糟。
earpods價格不貴還匹配iphone,在apple品牌影響下,大多數不差錢的人選擇了iphone+earpods耳機。
省心省事。
個人認為大多數人是在品牌信仰與產品匹配的雙重作用下選擇earpods耳機。
————————————————————
K323一如AKG清泉般的聲音表現傳統,需要細心並靜心慢品。AKG多數產品是越久越好聽,越聽越有味道(即耳朵參與到長時間的煲機過程;"久"的單位是小時,不是年;也有觀點認為K601那幾代產品更好聽)。
earpods的表現更趨向於飲料,品牌號召力驚天動地,讓人們去習慣去喜歡該口味(?),第一口覺得也行,每天喝也可以。最近這飲料也偷工減料了,味道不如從前的好。
註:
①本文目的僅為找出earpods的天然缺陷以及earpods廣受歡迎的原因。
順便說明earpods同價位還有更好的選擇。
②管弦樂聽感以倫敦愛樂樂團演奏的《L"arlesienne Suit No.1:Prelude》1:10 ~ 1:59選段為參考。
自認為該選段很考驗耳機的各方面表現,尤其是對管弦樂細微變化的控制力與表現力(earpods在2:22 ~ 3:03的銅管樂表現值得聽一聽,有了悠揚的味道,現場感也好了些。因為銅管開轟了,聲響提升很多,聲音的擴散也隨之加大,現場感溢出來了);
③室內靜音聽音環境(40±5dB雜訊值);
④耳機皆為國行正品(AKG K323一副;earpods三副,以官換蘋果5s聽感為主。
iPhone6和iPhone se的earpods聽感堪比20元地攤貨,窩有點聽不下去哇);
⑤使用mp3和便攜放大器組合(均為某區信仰廠商產品);
⑥為避免廣告嫌疑,其他廠商均採用「知道的人一看就知道、不知道的人搜一下也知道、不想知道的也不會直接知道、客觀上我沒讓不知道的人通過我的文字直接就知道」的方式寫出。
本文只直接出現對比雙方的產品、直接關聯產品及廠商名字。
我來跑題了,我的耳廓形狀比較特殊(具體特殊在哪我對著鏡子也沒看出來),所有的普通耳機(非入耳式,也非頭戴式)都帶不住,基本放上去就掉下來。但是只有蘋果的耳機帶上不會掉下來,還很牢固。這說明了蘋果設計好?蘋果關注少數人群?蘋果的耳機形狀特殊?我的耳朵是為蘋果長得?
反正因此產生了好感,已經用壞了5個了。
能出聲的水平!
~~~~~~~~~~~~~~~~
雖然這麼說,不過還是不錯的→_→ 如果要升級,可以考慮森海塞爾,鐵三角,akg,索尼家的中端貨。兩三百的是不會有啥區別的。個人建議如果預算在100以下,蘋果耳機絕對是最好的選擇,尤其是跟iPhone搭配,除了音質以外,線控的便利性也是非常加分的。
而如果預算在100以上,除掉線控影響的話,就別選蘋果耳機了!
我自己的話,雖然每天出售幾十條蘋果耳機,但自用卻是藍牙的BO,雖然一般來說藍牙音質略差,但價格在這裡擺著,即便藍牙的BO,音質也秒殺earpods!
從一個發燒友的角度看,earpods的聲音是畸形的。非常明顯的低頻過量,高頻暗,人聲遠,恕我直言這貨除了告訴別人你用的是iphone之外毫無卵用。
事情是這樣的
因為之前的蘋果耳機被我無意中踩壞了,就在某寶官方旗艦店購了殭屍ecci mk2耳機,215元包郵,不貴,但也不算便宜吧。
買之前當然各種查資料,被某位知乎網友上的回答吸引了。說聽完mk2,看到蘋果原裝耳機就想把它踩掉。我心想這麼牛逼,然後網上又是各種入門hifi,最具性價比耳機,國產神機,各種噱頭。
於是我懷著激動的心情訂購了,不知是不是心裡作用,或者是沉醉於自己高品位,高逼格的思想里,真的,當時如果我蘋果耳機沒壞,我一定會踩爛它,然後心裡說(這破耳機,也就聽個響,老子現在聽的是hifi耳機)
為了把耳機的牛逼處顯示出來,下了好多無損音樂,fooer2000手機版。
今天出差吃完飯,回賓館的路上看到地上有人掉下的蘋果耳機
喲?誰掉的?沒人我就撿回去錄全民k歌了啊。
懷著罪惡感回到賓館,看看撿了個水貨還是正品。
測試:
1,做工(嗯,好像還可以)
2,低音(嗯,低音口堵住後明顯弱了)
3,振膜(嗯,是質量最好的那批應該是絨振膜)
憑藉我的經驗證明,基本國行正品耳機。
再試試聽感
先來首阿岳的《破吉他》,再來首老李十幾年前就給寶寶寫的那首《聽見有人叫你寶貝》。
喲?好像也沒有想像那麼差,但沒有對比就沒有勝負。我來用我的入門hifi耳機再聽一下。我恍惚了,我耳朵肯定有問題,再聽聽試試…… 我怎麼還是覺得蘋果耳機比較好聽,而殭屍耳機真的像殭屍那麼僵硬,還沒有蘋果的白開水解析好?
最後,知乎的強大網友們,我想請問
我耳朵是不是真的有問題了?
蘋果耳機其實真的沒有大家說的那麼不堪,現在對於蘋果耳機各種黒,我曾經也在心裡黑過。
蘋果耳機在蘋果設備上解析真的不錯,明顯這款耳機蘋果公司是認真做過的,某方面來說真的算良心產品。大家不要再黑了。
我想加個耳放然後兩者再做比較,我想mk2應該會勝一籌。
--------------------------------------------------
今天撿到的耳機合影。
沒錯,一眼看上去就覺得高大上的這個耳機就是大名鼎鼎的殭屍耳機。
3個耳機,500-2999,最喜歡earpods。聲音清晰度足夠了,晚上聽很舒服。題主寫這麼多我不懂,自己感受如此,性價比,絕對earpods。
燒成這樣 竟然還能聽 並且音質完好無損 沒錯 我就是外形丑了點
既然你有一條蘋果小白二代 那麼500以下不推薦你換耳機
換手機前用了 一年半的小白 同時持有AKG q460和舒爾 se215(二手入的)這兩貨都是400-500的價格
音質方面 蘋果5c直推 小白理所當然的比不上上述兩位 但也沒差多少 走在路上聽 做作業的時候聽 你都不會在意這都差別的 而當你要靜下來專門聽音樂時 這些又都差了點(我現在專門聽音樂是用鐵家的m50x)
但是!!!!從便利性和人體工程學來說 蘋果完爆!首先 蘋果的半入耳式設計相當棒 舒服 可以久戴不累 不像q460夾耳 se215因為入耳封閉不能久戴不然傷聽力
然後是線控 q460是akg針對蘋果設備打造的 完美支持 但是線控的位置太高了 都到了脖子這一塊 操作不便 蘋果在肩膀 相當好用 se215乾脆沒線控
BTW 蘋果你可以隨便揉搓成一團 隨便艹不心疼
沒有體驗過 就去體驗一下,耳機店在大城市裡還是不少的。se846 w60 k3003 IE800之類插手機上試試看,聽出來哪裡好了 ,再找便宜點的試試,要是這些旗艦都聽不出來哪裡好,那就算了。沒試聽 就不要買
蘋果小白二代在該價位是不錯的產品,有沒有必要買更好的,你耳朵會給你答案。我個人的答案是,一些旗艦塞插蘋果也存在可行性
一句話,認真嚴肅的同價位耳機對比測評從來不敢帶蘋果玩。不是這邊招黑就是那邊招黑。
討論一個聽一首歌從耳朵里掉出來三次的耳機有意義嗎?買回來就閑置了
20塊錢的水平……除了線控方便些,雖然只能用在iPhone上,設計有問題,老戴不牢,然後戴久了還疼,最可怕的是,你稍微放大點音量,別人可以直接聽到你耳機里放的什麼…
推薦閱讀:
※如何勸同學換耳機?
※聽古典音樂,用什麼耳機好?
※你現在用的是什麼耳機或音箱?為什麼?
※為運動而生Bose SoundSport Free分體式無線藍牙耳機有幾分戰力?
※怎樣評價Sony WF—1000X無線降噪藍牙耳機?
TAG:iPhone | 蘋果公司AppleInc | 耳機 | 蘋果耳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