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句話?

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是莎士比亞心中的哈姆雷特肯定只有一個。那,被讀者理解的並非莎士比亞塑造的哈姆雷特,還是哈姆雷特么?


一千個讀者心目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句話說的是創作者一旦創作完成,作者就跟作品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了,所有對作品的解讀、品味都交給讀者。

作品是鏡子,也是篩子。一部文學作品的意義在於芸芸讀者。比如,有的人從金瓶梅中看到了淫,有的看到了吃,有的看到了精美的文字鮮活的人物等等。然而金瓶梅只有那一模一樣的一本,讀者從中取什麼取決於讀者是如何去思考的。

所以,莎士比亞只是創作出一個哈姆雷特在哪裡,只有大家怎麼看怎麼讀,那是讀者的事。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就在那裡,誰都可以看,但是每個人看的角度看的方式不一樣罷了。就好比,自由女神像就立在曼哈頓,每個人洗出的合影照片來並不是都一個樣的,但是自由女神像就只是那一個。


「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講的是藝術接受的主體性,這個概念。但是我不想就這個理論概念進行展開,僅僅就《哈姆雷特》文本本身來說,為什麼會有那麼多關於哈姆雷特的不同解讀。

哈姆雷特的故事情節我們都已經很熟悉,哈姆雷特是丹麥的王子,他的叔叔克勞狄斯謀害了他的父親,篡取了王位,並取了他的母親,國王的遺孀喬特魯德。死去的老國王化為鬼魂告知哈姆雷特他的死亡原因後,在遲疑了很長一段時間後,哈姆雷特為父王向叔叔復仇。

整部《哈姆雷特》是以無韻體詩創作,劇中人物的獨白大多都依照無韻體詩的要求,每行都由五個長短格音步——十個音節組成。這樣的音節限制下,就更彰顯莎士比亞近乎神跡的文字運用能力。

哈姆雷特是西方的《紅樓夢》,也和「恨紅樓夢未完」一樣,關於哈姆雷特的種種爭論,在過去的400年里,吸引了西方世界幾乎所有的藝術文學愛好者參與其中,但至今依然沒有塵埃落定。

我整理了《哈姆雷特》這部作品裡爭論最為集中的三大問題,其實在過去的400年里,英語文學藝術史上,有不計其數的音樂繪畫、詩歌小說、電影表演或演繹,或引用,或致敬這部作品,不同的藝術家也根據自己的理解,在各自的作品中對《哈姆雷特》懸而未決的問題作出自己的闡釋。

如果帶著這三個問題來看《哈姆雷特》,你的心裡也會出現一個獨一無二,只屬於自己理解的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三大疑問之一

哈姆雷特是裝瘋,還是真瘋了。

在原著中,哈姆雷特的的確確曾提到,他會假裝發瘋,以便更好地掩蓋復仇行動。但在之後的情節發展中,很多跡象卻似乎表現他是真的瘋了。

比如,我們最熟悉的一句引用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出自劇中哈姆雷特的一段獨白,其中很清晰地表達了心中沉重的自殺念頭,而並非復仇者的刻意試探。

到底發生了什麼? 對此,不同的讀者各執一詞。

英國導演肯尼思·布拉納(Kenneth Branagh),在1996年自編自導自演的電影《哈姆雷特》中,就明確地點明,哈姆雷特假裝發瘋來掩飾自己,但在暗中窺探克勞狄斯的一舉一動。這部票房並不成功的作品被評論家一致譽為哈姆雷特的最佳電影改編版本。

但美國詩人艾略特(T.S. Eliot) 卻持有不同意見,他認為雖然哈姆雷特意圖假裝發瘋,但在復仇中卻陷入到瘋癲狀態。

1996年電影版《哈姆雷特》劇照

在更早的電影改編版本,英國導演托尼·理查德森(Tony Richardson)的《哈姆雷特》1969年版本,主演尼科爾·威廉森(Nicol Williamson)在演繹著名的「To be, or not to be」獨白時,威廉森先是孤獨地躺著,然後慢慢起身,轉過頭對著鏡頭,然後突然彈起來,指著右邊的奧菲利亞,臉色瞬間轉而陰沉,大聲喊道:「你的父親在哪?」。 表演里強調了哈姆雷特的神經質。

1969年電影版《哈姆雷特》劇照

哈姆雷特三大疑問之二

哈姆雷特為何遲遲不啟動自己的復仇計劃?

哈姆雷特的遲疑和等待,成了整部作品最大的謎。在過去的400年里,也吸引了不計其數的回答。解釋覆蓋了宗教、心理學、倫理學和美學不同維度,而似乎每一種解釋又都能在莎士比亞的作品裡找到支持等。

比如,一種常見的解釋是哈姆雷特不能確定鬼魂真的是他死去的父親,在當時的宗教觀念下,他害怕鬼魂其實是惡魔的化身,故意來誘騙自己犯下大罪。

但也有不同的解釋,採用了弗洛伊德的理論,審視哈姆雷特和她的母親之間糾結的感情。由梅爾·吉布森(Mel Gibson)主演的1990年電影版《哈姆雷特》里,並應用了這一解釋,他和母親在床上對峙時,幾乎壓上了母親的身體。

1990年電影版《哈姆雷特》劇照

哈姆雷特三大疑問之三

第三個疑問很有趣,是「一拍桌子我不玩了」式問題。就是「討論這些懸而未決的問題到底有什麼用? 400多年的討論居然都沒有一個確定的答案,這難道不是很奇怪嗎?討論那麼久,大家都不能達成共識的作品真的是好作品嗎? 「

T.S.艾略特就持有類似的觀點,他將哈姆雷特稱為「文學史上的蒙娜麗莎」,在承認其藝術價值的同時,他也提出哈姆雷特提出了許多無法被回答和解釋的問題,這恰恰是這部作品的失敗。

我比較粗線她,對一些細節問題的「考據」是沒有什麼興趣的,所以看到這個賴皮疑問的時候,忍不住大笑,「群眾的眼睛都是雪亮的。」

當然對此的一個有意思的回答是,哈姆雷特寫成於1599年至1602年期間,這時文藝復興帶來的思想解放已經洗盪了幾代西歐人,宗教、政治、世界、甚至大到所處在宇宙的位置……人們曾相信的一切幾乎都被質疑,或證偽。

曾經的信仰、信賴遭到挑戰,這很容易會讓我們聯想到哈姆雷特的遭遇,莎士比亞用一部劇敏銳地反映了一個時代的困惑。回到當前,我們所處的時代,技術和經濟的發展速度遠超幾個世紀的總和,人類的知識在以幾何級別不斷增加和更新,困惑和迷茫是新時代無處逃避的主題,於是,哈姆雷特這部經典劇作便獲得了日久彌新的魔力。


補充一個推薦,給所有喜歡莎士比亞的人。去倫敦玩的話,可以去泰晤士河南岸的莎士比亞環球劇院看一場莎翁的劇。

重建的環球劇場以呈現莎翁時期的劇場原貌為宗旨,不僅得到政府的破例批准用不防火的蘆葦和茅草建成了屋頂,甚至組成劇院結構的板條、橫木、石灰和石膏也都是按照16世紀的技法混合的。而且考慮到莎士比亞年代,是沒有電燈的,因此在環球劇院的設計中,也儘可能地減少人造光源。

庭院舞台在正中,當演至莎翁劇作中戰爭或者復仇的血腥場面,常有觀眾昏厥,當即被抬出場。

站票只需要5英鎊,還是很值得一試的體驗。


這裡我要澄清一下文學的定義,首先現代文學分為詩歌、小說、散文、戲劇四大類別,在三分法上文學分為敘事類,抒情類,戲劇類。
從現代文學這個定位可以看出人類目前對文學的定位是用來表現思想形式的(文學作品只提供了作者視角),所以文學本身並不具備還原完整故事場景的能力,也就是@仙客王二所說的「創作者一旦創作完成,作者就跟作品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了,所有對作品的解讀、品味都交給讀者。」
莎士比亞心中的哈姆雷特的確只有一個,讀者理解的並非莎士比亞塑造的哈姆雷特,當然莎士比亞也並非理解完整的哈姆雷特。


推薦閱讀:

什麼樣的香水適合麥克白夫人?
真實的莎士比亞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
如何去欣賞莎士比亞悲劇《麥克白》?
古英文莎士比亞?
英語要達到什麼水平才適合看莎士比亞原著?

TAG:威廉·莎士比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