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Hollywood Reporter》上發表的《後會無期》影評?

作者:徐匡慈(Clarence Tsui)
原文:"The Continent" ("Hou Hui Wu Qi"): Film Review
中譯:《後會無期》:矯揉造作,故作文藝_新浪微博


這是一篇很準確的評論,除了我認為他過於強調了《後會無期》與賈樟柯作品之間似有若無的聯繫,其他評論到的點都是很準確的。


《好萊塢報道》過去的華語片評論是比較典型的西方視角,有時候為了追求犀利會讓人覺得不貼切、不準確,自從徐先生(Clarence Tsui)加入後,就覺得該刊對華語片的理解非常到位了,而徐先生的評論寫作技巧又是很符合英文媒體風格的,可能和他在《南華早報》的多年工作經歷有關。


這篇評論的這個中文版翻譯存在若干問題,所以不能以此作為憑據,最好看原文。


作者對《後會無期》的劇情理解沒有問題,稍微有一點點發揮,但絕對是在合理範圍內,或者說,其實是韓寒徵用了一些影視劇俗套,但他在片中沒點透,明眼人一看便知。


文章批評的幾個地方,像人物性格的含糊、「中國」的缺位、失敗地借用公路電影套路都是成立的,最厲害的是文章最後一句,說這部影片「with pretensions of artistic greatness — or at least
glimpses of artistic greatness he has readily absorbed, drained of power and
then called his own.」把《後會無期》的藝術格調和創作思路都說透了。就這個觀點,其實還可以展開說幾段,可能限於篇幅也就點到為止了。

當然我不同意作者在韓寒和賈樟柯之間建立的關聯性,說《後會無期》是賈樟柯作品的「裝腔作勢的複製品」,這有點過了。也許相似性有兩三分,但被誇大到七八分,這是文章最主要的不準確的地方。這個問題也是所有寫評論的人都會犯的,有意無意製造巧合和關聯,為文章造一個醒目的主題出來。


能拿出讓嚴肅影評人批評的作品還真是有面子的事


看待同一件文化產品時,如果視角不同,從中得出的結論可能很不一樣,這是正常的。
文章的作者徐匡慈(Clarence Tsui)是香港人,供職於《南華早報》和《好萊塢報道者》。賈樟柯作為中國內地電影面向世界影壇的標誌之一,在《後會無期》里出了鏡,從而引發了外媒對《後會無期》與賈樟柯作品的過度聯想,這是可以理解的。但因此說《後會無期》是「抄襲電影」,缺乏原創性,確實偏頗。儘管偶有出現相似元素,但影片的原創性應該無可置疑。
不過除了這個觀點以外,這篇文章其他的地方說得都沒什麼錯。「裝腔作勢,沒有實質內容」「騙人哲學」「缺乏內涵卻又自命不凡」,這都是對《後會無期》的精準評價。
不是所有批評《後會無期》的人都是「韓黑」。這個世界並不像很多幼稚的人想像的那樣「非粉即黑」,更何況討論的對象僅僅是一名中國暢銷書作家而已。權威如《好萊塢報道者》的影評人,是不會通過批評這樣一部名不見經傳的內地電影來「嘩眾取寵」「博眼球」的。請相信,大多數人都還沒有無聊到費這麼大的勁來和他,或者反智的你們作對。


應該是個老外,寫的挺用心的,估計查了不少資料看了不少中國電影。
都別笑,我讓你寫篇紐約外外百老匯戲劇作品的評述,或者圖爾卡納部落和尼亞戈托姆部落的不同人體彩繪風格比較,你估計寫的連他十分之一水平都不到。


試圖逃離惡棍三叔魔爪的落難女子 ?
我們看的是同一個電影嗎


《為小時代正言》

序言

每個人都有情懷,有的大,有的小。

儘管以精神層面出發的情懷,往往自認為比物質核心的情懷來的高級。

物質非一朝一夕所能養成,不是所有人都能去模里西斯,去的也未必都能住上立鼎世酒店;但你若是覺得自己在精神上能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心情就立馬愉悅了起來,再去個北戴河,或者朱家角,一切也都齊活了。

流浪彷彿好過旅遊,在路上彷彿好過坐班制,都是出於這個道理。


我或許也持有這樣的觀點,但是我更清楚知道的是,世界上真真存在著另一種觀點,在那裡,《小時代》言之無物,嬌柔做作;在那裡,對於荒野流浪的追求,佔據了更多的位置;在那裡的人們,如有可能,要生活到沙漠,不管是不是能活下來。

這兩種觀點的衝突除了是世界觀的矛盾,更多的還是一種納入了人生考量和生活經驗的產物。

在建築公司上班的人,永遠會懷念在大學學建築時的天馬行空;然後出於不同的性格,

浪漫主義者緬懷過去——《小時代》是散文的情懷;

現實主義者磨合現在——「不過是空洞的存在」。

大抵這也是為什麼就這部電影及影評,會產生如此兩極分化的原因。

我一直在想,讓我來做一次辯證統一,應該會有第三種狀態,不太好表述,姑且做個類比:

小孩子的思維活躍和創造力,指的不該是純真、無邪,而是無所畏懼。

純真只是稚嫩,無邪是因為沒有見識

(不少浪漫主義者可能是遠遠站在社會之外的學生或教授或文藝、待業青年)

只有無所畏懼才是扯下舊世界遮羞布的那隻手。

(不少現實主義者被吐槽的點或許就是過於享受平凡)


扯開來說,精神層面的情懷或許不該都是偏遠山區、搭車徒步,窮逼理想或者住進撒哈拉。如果讓我拿起攝影機,紀錄片的對象不會僅僅是一張張彷徨躲閃的面孔,他們可以是生活在陰暗角落的、社會還沒有關心到的弱勢群體,也可以是在我看來,正影響著中國國運的都市精英,帥哥美女。絕然沒有什麼「應該把這世界如此割裂」的意義。

搭車的經驗告訴我,一路上挑挑揀揀,換了不同的夥伴,從拉薩,從66號公路回來,各奔東西,後會無期,每一種情感都是稍縱即逝——這是浪漫主義者的維度。

辦公室里做研究,做製片責編的經驗告訴我,每天面對著那麼些人,那麼多事,還有生活的瑣碎,哪來這些飄飄然不痛不癢的段子——這是現實主義者的經驗。


而有助我打開第三扇門的事情是,周遊了世界,然後從安穩中辭職,做獨立Filmmaker ,失去了基本工資的保障。

然後你就能把兩種情懷結合起來了,歐洲奢侈品傳人們,每個人是每個人的過客,非洲貧民窟的孩子,大富大貴的王室成員,亞馬遜中的鱷魚,演員、製片、和你打過交道的大藝術家、歐洲奢侈品傳人們,他們穿過了你的生命,然後就這麼結束了。

他們不是你一個電話可以叫出來的朋友,你開始懷疑你與他們的交點所存在的意義。直到有一天,你漸漸發現,你的朋友也進入了這個範疇,而你,已能淡然處之。

你知道顧里或者宮洺未必能那麼的有錢,但你不會那麼質疑他們對於奢侈品的抉擇,不會糾纏於他們去不去iapm。你不用理性,或者說,你的理性中多了一條對此類行為的理解。

這個時候,你也就不糾纏他的人物的片面和孤立。或者是否符合瑪麗蘇片的「炫富」主題了。


所以我贊同很多批評的論調,但我也的確挺喜歡這部電影,沒有到推薦的地步,但也是可以深夜拿出一看的內容。畢竟也不能總靠著小津安二郎們度過每一個「慢慢」長夜。

正文

好了,事實上,直到現在我才要真的開始談論這篇影評。

我們的文字未必是真實的自我,但確切的可以體現某一類的價值觀。再往下衍生,這種價值觀的內涵或許也是對我們自我本質的認同或質疑。

既然序言已經講清楚了價值觀,那麼就不贅述我是否認同這位影評人對概念和情懷的理解。

接下來要補充的只是些手段上的功夫:


1. 情有可原?

這位影評人當然犯了很多低級的錯誤,

諸如對小四的生平的理解,「小四的身高只有一米二」 「出生四川的頑童」,或者是對影片內容的片面理解,諸如「試圖逃離惡棍席城魔爪的落難女子南湘」

就不評論了。

只是覺得不應該拿「非大陸人這樣理解是情有可原的」的論調來說這件事,正是由於這種打馬虎眼的態度橫行,我們的社會才缺了點知識分子的學究氣。

對於高票答案,「讓你寫篇紐約外百老匯戲劇作品的評述,或者圖爾卡納部落和尼亞戈托姆部落的不同人體彩繪風格比較,你估計寫的連他十分之一水平都不到。」

我必須說,咱們的追求不要那麼低,么么噠。咱幹嘛老想著和別的片子里的人比,就不能由中國人追求、創造一些震驚世界的東西呢?

門外漢可以說馬克思是唯物主義哲學,但你如果是純粹的哲學研究者,就不能這麼簡單定義,為自己開脫。

許多中國歷史的大師都是英國人,許多中國哲學的大家都是日本人,難道他們寫錯的時候,就都應該「情有可原」了?


2. 終究還是忍不住要說說所謂定義的事。

「小四的瑪麗蘇電影只是藝術上的裝腔作勢,沒有實質內容。直到電影末尾,觀眾依然不清楚時代姐妹花之間莫名奇妙的分分合合。只看到了老掉牙的橋段(和閨蜜男友上床,冷酷的帥氣老總,滑稽的hold住姐)」


我不反對他的說法。

但是,真那麼重要?搞清楚他們的背景或者故事主線?

或許是語境的關係吧,西方人(這裡姑且把香港人也算在裡面,只是思維教育層面的)

從古希臘巴門尼德開始,歷來就有對「是」的執念,就是一定要搞清楚什麼是「是」,怎麼樣的「條件」就決定了一件東西可以「是」一件東西。

可是東方人的思維里,有大量值得留白的內容。姑且不論印度教或者佛教,我們也有「不求甚解」的傳統。

我覺得小四的電影沒啥意思,有點浮;

但我不覺得以後拍電影就一定「要有實質內容」,又不是拍變形金剛,忍者神龜,也不是只有肖申克這樣講故事的電影才叫好電影吧,真用不著把自己框死。

誰說一定要是「有變化的」「有推動性的」「明確的」」不瑪麗蘇的「才叫電影?


就好像拿著西方文學史的概念範疇來套中國的詩歌詞曲,能全然一樣么?

別老拿著張藝謀的《紅高粱》來定義中國人,和現代人根本不是一回事兒,就像我不能拿中國的傷痕文學來解釋美國垮掉的一代,不能拿儒釋道的相處來對比歐洲的中世紀。

每個民族,都處在自己的變遷和歷史中,以後會不會同質化,我不知道;但至少不要傲慢到認為自己已經處在更先進的階段了。

我還在讀大學的時候,中國就流行了奢侈品;我就覺著好笑,連歐洲一次、兩次到第三次變革都沒經歷過的中國,制度都不一樣,人們處境都不同,就開始全然照搬,並樂此不疲了?


誰說有一點奢侈品和拜金主義,就是你們鄙視的瑪麗蘇了?誰說只有在路上經歷過變化的人物才得到成長?誰說有喜歡奢侈品一定沒文化,一定會反射出自身的價值觀?這都是一味的自以為是。

的確,我有許多西方朋友,給我的第一印象,尤其是有錢人,都特喜歡炫富。所以facebook經常遇到些炫富的,但是他們品味確實不高

我只想說,作為中國這個民族的特產,70-80年代的中國孩子在這方面或許是不同的,經歷了過早的沙漏型社會的歷練。他的眼睛裡不再有光,卻認識了金錢。

我在週遊世界之前是個好好的大三學生,但我已經能感受到自己的世界觀,和終其一生對「金錢」以及「奢侈品」的訴求,所以看世界對我來說的確沒有太多的變化。

但它給我的是一個行動力上的推動,讓我堅定了要做奢侈品紀錄片,而非出國、讀博士的決心。

你沒看出來小四後來也因為他獨特的瑪麗蘇品味,成了個中國最富有的作家之一?


不過話說回來,我很愛《德州巴黎》,至於像《逍遙騎士》《霧中風景》《末路狂花》《夢旅人》《菊次郎》《千與千尋》《大魚》《老無所依》《鼴鼠》《公路電影》《摩托車日記》,所有這些「好看的片」,確實也有一些共有的屬性,你要拍正常片子的人,也是應該熟捻於心的。

3. 電影的國情和普遍性

「小四從未真正思考過讓影片中人物生活在中國的國情中。其中的騙人哲學同樣是陳詞濫調:小四電影里4個女人在一起生活的答案總是拜金,瑪麗蘇和神經質的,但是影片中從未真正揭示他們的真面目到底是什麼。」

我很想問他,「你印象中生活在中國國情中的人物」應該是什麼樣的?

你預先斷定了什麼? 中國人一定是務實的?一定是為了三餐饑寒碌碌的?一定是不能有hermes和prada的? 一定是穿地攤貨的?

就翻開我上面提到的那些片子好了,真的每個都具有「國情性」嗎? 電影追求的是這件事? 不能是普遍意義,不能是小小脫節的瑪麗蘇,或者浪漫主義者?


小津安二郎的,侯孝賢的,很多作品帶有日本,台灣的氣息,是因為片子的性質和藝術追求。

更多電影或許所謂「國情」只是一種背景和鋪墊,它什麼時候就應該變成主角了?

且不論那些架空的影片,

《十二怒漢》《飛越瘋人院》《綠里奇蹟》《筋疲力盡》《四百擊》《八部半》《百萬美元寶貝》,好看難道是因為它們講的是美國的制度、法國的60年代,而不是普遍意義上的反抗嗎?

請記住,中國人拍片不一定只是為了向你介紹中國,你們被《紅高粱》們養壞了,是時候換點口味吃吃。不拜金的沒什麼問題,但也不必覺著拜金的就都是瀆神者。


退一萬步講,我倒是還看出了蠻多中國國情,因為這些事我都有體會有經歷。

富二代圈子的各種怪現象,t台、一線城市的夜景,高檔會所、各種奢侈品,包括那賓士在道路上的勞斯萊斯,插在影片的 PPT 扉頁上,

一定要像《紅高粱》那樣的才叫「中國電影」?


你不了解只是你沒見過,你可能只是呆在新疆或者雲南,那樣的話,或許如果拍了荒野,破旅館,桑塔納,阿迪王,還一定要拍出支教,才是你滿意的中國人嗎?

4. 關於模仿抄襲的論斷

「對於一個新秀導演來說,如果能有某些帥哥美女出現在自己的導演的第一部電影中,那將是一個妙舉。

但是如果你的電影只是某個帥哥偶像電影的做作且沒有意義的複製品,這一舉動很容易產生出人意料的後果……但這反而無意中顯露出其電影只是帥哥美女的視覺效果和小插曲的融合,沒有任何藝術效果和社會關聯。」

至於這篇影評里關於《小時代》每一個段落都複製了各個電影的橋段,我覺得沒啥好說的吧。有點扯淡。

世界上就那麼多母題,你要做什麼?,還是他們開車在大橋上飛馳?還是那隻宮洺其實是個基因變異的人工智慧體? 誒,你是不是覺得怎麼也都那麼熟啊?你這還完全是兩個公司的宇宙哦。


不過我總算謝謝他說了每個段落來自的不同電影,那我如果真要找,說出那些電影的影子,模仿自哪些作品,也根本不是難事吧?


2011年在法國阿維農戲劇節呆了一個月,見到了好多法國的「戲劇評論家」,他們也是好容易就把誰誰誰吹成中國先鋒戲劇領頭人了,說到底,還是看得不夠多,不夠了解吧。

5.

最後,不高興寫了,就寫點句子吧。

第一步,好電影有人喊爛,爛電影有人叫好。是不是反權威還是真有自己的洞見沒關係。

第二步,真有那種絕對的權威可以斷定什麼是好電影嗎?或許有那麼幾十部給誰看都是神片,但我們要相信剩下成萬的電影都有著只屬於你自己的原則標準。

《公民凱恩》都大有人喊爛,《2001太空漫遊》當年被影評人罵成什麼樣,也人盡皆知,

梵高、魯本斯,包括現在最紅的達米安赫斯特,沒見得聽到的都是好話。

三島由紀夫,太宰治, 誰都看不上誰,不影響兩個人都是我最喜歡的日本文學天才。那麼多文學巔峰作品,你真能讀得下去的有幾部,可以去買本《幻城》或者《悲傷逆流成河》試試。


這本雜誌直接指出了這個電影的難看,至少給國內大多數無腦舔韓寒的氛圍迎來一陣春風。評論過於不客觀了,就需要一粒重榜站在相反面,才能讓秤砣重新保持平衡。我們從來不為一個人被其他人吹噓得過狠而指責吹噓的人,卻要指責那些罵得太過分的人。

我相信大多數人又類似的經驗,你對一個東西指罵失去風度時,只不過是因為吹捧他的人太多了。而你恰恰忍受不了這種無腦的吹捧。

韓寒到目前為止都只是個「段子手」,算不上導演,算不上小說家,雖然算得上賽車手。人雖然可以優秀在一個領域,但是你沒法要求他是多面手。韓寒確實有驚人的幽默感,和一些辨別是非的能力和正義感。但是你不得不承認,韓寒寫故事真他媽爛,導演得真他媽爛。

後會無期的笑點刻意堆成,分鏡之爛,塑造人物形象,交代場景轉換,故事講述連貫等等技能之爛,真是讓人大開眼見。我在電影院看時被3個出現的直升機俯拍視角驚得目瞪口呆,手法之拙劣,鏡頭之不穩定,色彩之不好看,畫面之不構成都讓人印象深刻。

韓寒確實有想法,他的劇本可以說是近期國產電影里難得的好劇本,但是電影表現的太爛,只好讓我自己腦補了。


序言

每個人都有情懷,有的大,有的小。

儘管以精神層面出發的情懷,往往自認為比物質核心的情懷來的高級。

物質非一朝一夕所能養成,不是所有人都能去模里西斯,去的也未必都能住上立鼎世酒店;但你若是覺得自己在精神上能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心情就立馬愉悅了起來,再去個北戴河,或者朱家角,一切也都齊活了。

流浪彷彿好過旅遊,在路上彷彿好過坐班制,都是出於這個道理。


我或許也持有這樣的觀點,但是我更清楚知道的是,世界上真真存在著另一種觀點,在那裡,《後會無期》言之無物,嬌柔做作;在那裡,對於良好生活品質的追求,佔據了更多的位置;在那裡的人們,如有可能,要生活到國外,不管學的是不是自己喜愛的專業。

這兩種觀點的衝突除了是世界觀的矛盾,更多的還是一種納入了人生考量和生活經驗的產物。

在建築公司上班的人,永遠會懷念在大學學建築時的天馬行空;然後出於不同的性格,

浪漫主義者緬懷過去——後會無期是散文的情懷;

現實主義者磨合現在——「不過是空洞的存在」。

大抵這也是為什麼就這部電影及影評,會產生如此兩極分化的原因。

我一直在想,讓我來做一次辯證統一,應該會有第三種狀態,不太好表述,姑且做個類比:

小孩子的思維活躍和創造力,指的不該是純真、無邪,而是無所畏懼。

純真只是稚嫩,無邪是因為沒有見識

(不少浪漫主義者可能是遠遠站在社會之外的學生或教授或文藝、待業青年)

只有無所畏懼才是扯下舊世界遮羞布的那隻手。

(不少現實主義者被吐槽的點或許就是過於享受平凡)


扯開來說,精神層面的情懷或許不該都是偏遠山區、搭車徒步,窮逼理想或者住進撒哈拉。如果讓我拿起攝影機,紀錄片的對象不會僅僅是一張張彷徨躲閃的面孔,他們可以是生活在陰暗角落的、社會還沒有關心到的弱勢群體,也可以是在我看來,正影響著中國國運的創客精英。絕然沒有什麼「應該把這世界如此割裂」的意義。

搭車的經驗告訴我,一路上挑挑揀揀,換了不同的夥伴,從拉薩,從66號公路回來,各奔東西,後會無期,每一種情感都是稍縱即逝——這是浪漫主義者的維度。

辦公室里做研究,做製片責編的經驗告訴我,每天面對著那麼些人,那麼多事,還有生活的瑣碎,哪來這些飄飄然不痛不癢的段子——這是現實主義者的經驗。


而有助我打開第三扇門的事情是,周遊了世界,然後從安穩中辭職,做獨立Filmmaker ,失去了基本工資的保障。

然後你就能把兩種情懷結合起來了,每個人是每個人的過客,非洲貧民窟的孩子,大富大貴的王室成員,亞馬遜中的鱷魚,演員、製片、和你打過交道的大藝術家、歐洲奢侈品傳人們,他們穿過了你的生命,然後就這麼結束了。

他們不是你一個電話可以叫出來的朋友,你開始懷疑你與他們的交點所存在的意義。直到有一天,你漸漸發現,你的朋友也進入了這個範疇,而你,已能淡然處之。

你知道好漢或者江河未必能吃飽穿暖,但你不會那麼質疑他們開車上路的抉擇,不會糾纏於他們去不去找二傻。你不用理性,或者說,你的理性中多了一條對此類行為的理解。

這個時候,你也就不糾纏他的人物的片面和孤立。或者是否符合公路片的「變化」主題了。


所以我贊同很多批評的論調,但我也的確挺喜歡這部電影,沒有到推薦的地步,但也是可以深夜拿出一看的內容。畢竟也不能總靠著小津安二郎們度過每一個「慢慢」長夜。

正文

好了,事實上,直到現在我才要真的開始談論這篇影評。


我們的文字未必是真實的自我,但確切的可以體現某一類的價值觀。再往下衍生,這種價值觀的內涵或許也是對我們自我本質的認同或質疑。

既然序言已經講清楚了價值觀,那麼就不贅述我是否認同這位影評人對概念和情懷的理解。

接下來要補充的只是些手段上的功夫:


1. 情有可原?

這位影評人當然犯了很多低級的錯誤,

諸如對韓寒的生平的理解,「韓寒的業餘愛好是賽車」「出生上海舒適家庭的頑童」,或者是對影片內容的片面理解,諸如「試圖逃離惡棍三叔魔爪的落難女子」「他的出現似乎只是為了排解兩人的寂寞」

就不評論了。

只是覺得不應該拿「非大陸人這樣理解是情有可原的」的論調來說這件事,正是由於這種打馬虎眼的態度橫行,我們的社會才缺了點知識分子的學究氣。

對於高票答案,「讓你寫篇紐約外百老匯戲劇作品的評述,或者圖爾卡納部落和尼亞戈托姆部落的不同人體彩繪風格比較,你估計寫的連他十分之一水平都不到。」

我必須說,咱們的追求不要那麼低,么么噠。咱幹嘛老想著和差的人比,就不能由中國人追求、創造一些震驚世界的東西呢?

門外漢可以說馬克思是唯物主義哲學,但你如果是純粹的哲學研究者,就不能這麼簡單定義,為自己開脫。

許多中國歷史的大師都是英國人,許多中國哲學的大家都是日本人,難道他們寫錯的時候,就都應該「情有可原」了?


2. 終究還是忍不住要說說所謂定義的事。

「韓寒的公路電影只是藝術上的裝腔作勢,沒有實質內容。直到電影末尾,觀眾依然不清楚兩個旅行者的背景和個性。只看到了老掉牙的邂逅橋段(昔日的情人,純情的妓女,滑稽的搭便車的旅行者)」


我不反對他的說法。

但是,真那麼重要?搞清楚他們的背景或者行車路線?

或許是語境的關係吧,西方人(這裡姑且把香港人也算在裡面,只是思維教育層面的)

從古希臘巴門尼德開始,歷來就有對「是」的執念,就是一定要搞清楚什麼是「是」,怎麼樣的「條件」就決定了一件東西可以「是」一件東西。

可是東方人的思維里,有大量值得留白的內容。姑且不論印度教或者佛教,我們也有「不求甚解」的傳統。

我覺得韓寒的段子沒啥意思,有點浮;

但我不覺得以後拍電影就一定「要有實質內容」,又不是拍變形金剛,忍者神龜,也不是只有肖申克這樣講故事的電影才叫好電影吧,真用不著把自己框死。

誰說一定要是「有變化的」「有推動性的」「明確的」才叫公路電影?


就好像拿著西方文學史的概念範疇來套中國的詩歌詞曲,能全然一樣么?

別老拿著凱魯亞克的《在路上》來定義中國人,根本不是一回事兒,就像我不能拿中國的傷痕文學來解釋美國垮掉的一代,不能拿儒釋道的相處來對比歐洲的中世紀。

每個民族,都處在自己的變遷和歷史中,以後會不會同質化,我不知道;但至少不要傲慢到認為自己已經處在更先進的階段了。

我還在讀大學的時候,中國也流行過女權主義;我就覺著好笑,連歐洲一次、兩次到第三次,從女權到女性主義的變革都沒經歷過的中國,制度都不一樣,男女處境都不同,就開始全然照搬,並樂此不疲了?


誰說有一點眉頭和玩世不恭,就是你們的虛無主義者了?誰說只有在路上經歷過變化的人物才得到成長?誰說在路上一定會有變化,一定會反射其身?這都是一味的自以為是。

的確,我有許多西方朋友,給我的第一印象,尤其是美國人,都特別單純。所以路上遇到些什麼,就「Oh my gosh. Incredible. It changed my life」,

我只想說,作為中國這個民族的特產,70-80年代的中國孩子在這方面或許是不同的,經歷了過早的沙漏型社會的歷練。他的眼睛裡不再有光,卻認識了暗。

我在週遊世界之前是個好好的大三學生,但我已經能感受到自己的世界觀,和終其一生對「理解」以及「可能性」的訴求,所以看世界對我來說的確沒有太多的變化。

但它給我的是一個行動力上的推動,讓我堅定了要做紀錄片,而非出國、讀博士的決心。

你沒看出來江河後來也因為這個旅行,成了個作家?


不過話說回來,我很愛《德州巴黎》,至於像《逍遙騎士》《霧中風景》《末路狂花》《夢旅人》《菊次郎》《千與千尋》《大魚》《老無所依》《鼴鼠》《公路電影》《摩托車日記》,所有這些「好看的公路片」,確實也有一些共有的屬性,你要拍正常片子的人,也是應該熟捻於心的。

3. 電影的國情和普遍性

「韓寒從未真正思考過讓影片中人物生活在中國的國情中——實際上,影片中很少提到中國。其中的騙人哲學同樣是陳詞濫調:兩個男人通過公路旅行來尋找生活的答案總是浪漫和憂鬱的,但是影片中從未真正揭示他們的問題到底是什麼。」

我很想問他,「你印象中生活在中國國情中的人物」應該是什麼樣的?

你預先斷定了什麼? 中國人一定是務實的?一定是為了三餐饑寒碌碌的?一定是不能有浪漫主義色彩的? 一定是隨地大小便的?

就翻開我上面提到的那些片子好了,真的每個都具有「國情性」嗎? 電影追求的是這件事? 不能是普遍意義,不能是小小脫節的荒誕派,或者浪漫主義者?


小津安二郎的,侯孝賢的,很多作品帶有日本,台灣的氣息,是因為片子的性質和藝術追求。

更多電影或許所謂「國情」只是一種背景和鋪墊,它什麼時候就應該變成主角了?

且不論那些架空的影片,

《十二怒漢》《飛越瘋人院》《綠里奇蹟》《筋疲力盡》《四百擊》《八部半》《百萬美元寶貝》,好看難道是因為它們講的是美國的制度、法國的60年代,而不是普遍意義上的反抗嗎?

請記住,中國人拍片不一定只是為了向你介紹中國,你們被《紅高粱》們養壞了,是時候換點口味吃吃。不吃內臟沒什麼問題,但也不必覺著吃內髒的就都是瀆神者。


退一萬步講,我倒是還看出了蠻多中國國情,因為這些事我都有體會有經歷。

影視城的各種怪現象,小旅館、二三線城市的賓館的小卡片,撞球室、洗澡房、老虎機,包括那布滿318國道的「理想者們」、「騎行者們」,插在影片的 PPT 扉頁上,也插遍了中國的大江南北。

一定要像《天註定》那樣把這些背景做成主角才叫「中國電影」?


你不了解只是你沒見過,你可能只是呆在香港或者上海,那樣的話,或許如果拍了酒吧,一夜情,紅燈區,會所,大酒店,二奶跑車,石庫門,還是一定要拍出支教,才是你滿意的中國人嗎?

4. 關於模仿抄襲賈樟柯的論斷

「對於一個新秀導演來說,如果能有某個世界知名的製片人出現在自己的導演的第一部電影中,那將是一個妙舉。

但是如果你的電影只是某個偶像作品的做作且沒有意義的複製品,這一舉動很容易產生出人意料的後果……但這反而無意中顯露出其電影只是賈樟柯的視覺效果和小插曲的融合,沒有任何藝術效果和社會關聯。」


第一句話不錯。不過補充一個「道聽途說」。

如果知道傳聞中當年一開始賈樟柯是怎麼拍片的,或許這位影評人要換個對比的角色,來拿稿費了。

「每拍一個鏡頭,都會轉身詢問法國來的投資人、電影學家,這個鏡頭你們法國人會不會喜歡。」

當然,僅來自某些內部人士的傳言,我可能偏相信,也僅此而已,不用就此過多爭辯。


至於這篇影評里關於《後會無期》每一個段落都複製了賈樟柯各個電影的橋段,我覺得沒啥好說的吧。有點扯淡。

世界上就那麼多母題,你要做什麼?江河突然加入影子聯盟,還是他們從海底撈起了一個美國隊長?還是那隻馬達加斯加其實是個基因變異的人工智慧體? 誒,你是不是覺得怎麼也都那麼熟啊?你這還完全是兩個公司的宇宙哦。


不過我總算謝謝他說了每個段落來自賈樟柯的不同電影,那我如果真要找,說出賈樟柯的《世界》《任逍遙》《小武》各自可以有哪些浪潮電影的影子,也根本不是難事吧?

偏偏我是個早年很喜歡早期賈樟柯的人,包括他之前獲獎的幾部紀錄片。我理解許多國外影評人的思路,或許這一位主要研究的是賈樟柯,畢竟是中國向世界發出的最重要名片之一。然後就全然生搬硬套了。

2011年在法國阿維農戲劇節呆了一個月,見到了好多法國的「戲劇評論家」,他們也是好容易就把誰誰誰吹成中國先鋒戲劇領頭人了,說到底,還是看得不夠多,不夠了解吧。

5.

最後,不高興寫了,就寫點句子吧。

第一步,好電影有人喊爛,爛電影有人叫好。是不是反權威還是真有自己的洞見沒關係。

第二步,真有那種絕對的權威可以斷定什麼是好電影嗎?或許有那麼幾十部給誰看都是神片,但我們要相信剩下成萬的電影都有著只屬於你自己的原則標準。

《公民凱恩》都大有人喊爛,《2001太空漫遊》當年被影評人罵成什麼樣,也人盡皆知,

梵高、魯本斯,包括現在最紅的達米安赫斯特,沒見得聽到的都是好話。

三島由紀夫,太宰治, 誰都看不上誰,不影響兩個人都是我最喜歡的日本文學天才。那麼多文學巔峰作品,你真能讀得下去的有幾部,可以去買本《我的名字叫紅》或者《萬有引力之虹》試試。

我究竟在說什麼?


寫得太好了,簡直說出了我的心聲,這是正確看電影的方式,不要覺得人家在裝腔。

幸虧中國人不了解公路片套路,否則韓寒真的要被噴到洗手間去哭了。


--------------別急著貼「抱大腿」的標籤---------------


我一早就評述過《後會無期》了 從電影看,韓寒的編劇水平如何?


敢問作者看過後會無期這部電影嗎?


這個問題沒有什麼價值。這文章並未說到點子上,但顯然知乎有不少人願意將其作為支撐自己固有批評觀點的物料,為此不惜忽視後會無期真正的問題所在;對於很多支持者而言,則可能感到被冒犯卻又下不了決心多寫幾句來駁斥。所以我還是願意多說幾句。

文章本身可以看出對於該片講的故事理解有問題,甚至是有偏見。包括對故事主題的歸納,角色的評價。

它首先為其樹立了一個莫須有的公路電影的普世性的主題目標,通過這個目標倒推齣電影在主題陳述上的的缺陷。這簡直是在耍邏輯流氓。誰告訴你作者想表達的就一定是你歸納出的中心思想?什麼公路片的主人公的模式,什麼賈樟柯的復刻,什麼表現中國的現實。在此邏輯前提下,基於各種細節誤判給出各種充滿偏見的指摘判斷。

後會無期從來沒有嘗試直接的描摹所謂中國的現實社會。片中各種模糊的設定、荒謬的場景應該能一直提醒觀眾它的虛幻性。該文作者卻視若罔聞,始終在強調它脫離中國現實。作者似乎只能接受中國電影像賈樟柯那樣白描破敗粗俗的城市冷漠麻木的人群,覺得非如此簡直不能稱為負責的中國文藝片;而很多觀眾其實都被這些脫離現實的人物引發了共情,片子其實準確地扣住了相當一部分中國青年糾結的脈搏。不管是在情感關係還是自我實現上,片中人物的矛盾和迷茫都很準確地再現了這部分人群的真實感受——雖然不是直白的復刻一個個現實人物和人生。

當然,如果非要把這些被觸動的觀眾當成是追逐自我感動被刻奇感染而故作文藝的傢伙,那你會永遠立於不敗之地,因為只要不符合你的影評立場的傢伙,你都可以通過替他們做一個群體性命名,將這些人的意見淺薄化乃至無效化。對小時代你可以說他們腦殘粉,90後,對後會無期你可以說他們裝文藝逼,小清新,媚俗。

文章更直接忽視片子故事推進的過程,將中兩個主人公在旅程中遇到的人事衝突和觀念碰撞都簡化為一部失敗的公路片的無病呻吟,說它故作文藝。但片子一直在試圖規避清新雞湯和沉鬱敘事,為此幾乎全片都在用反轉和自黑來中和其化不開的說教味,一部故作文藝的片子不會有這樣刻意的自覺。

當然,片子這種刻意的嘗試不見得成功了:很明顯,各種上映後流行的格言金句被發現並不能很好地服務於故事,相反是故事服務於台詞,韓寒設計了太多刻意的場景,方便他為之得意的短句鑲嵌於其上。這種刻意在片尾最後兩個主角煮蛙論現實時達到頂峰,雖然韓寒可能認為這是他自己片子超現實主義的風格的一部分,但在電影的敘事功能這個維度上,這種主題先行的做法不可饒恕。這也就引出了後會無期真正的問題所在:

作為一個其實根本缺乏故事架構和節奏把控能力的流行文字創作者,韓寒一直更專長於情緒化的戲謔表達和歸納大眾普遍意見時的靈光一現;當進行影像創作時,他將這種習慣帶入了導演工作,而對電影語言的陌生直接導致了他的故事基本上在角色大段大段的獨白中行進,缺乏必要的視覺化加工,也因此被說成一個word。

我更願意把後會無期的問題理解成能力問題,而非智商問題。韓寒在該片中表現出了他對好電影的思考和判斷,就我看來,他的這些意見並非全無價值;而且作為一部處女作,它的完成度已經出乎我的意料。雖然由於天資和執行力方面的缺陷,他並沒能夠完全實現他的目標,而且將來也不見得有足夠的潛質去改善和提高;但至少,他並不是一個投機者,更不是文中試圖將其貶抑為尚有不及的郭敬明。

———————————————
公眾號:liudianbuwan(六點不晚)
偶爾在這兒寫點更恣意更沒譜的,用心瞎掰。


從他說韓寒的業餘愛好是賽車來看,還說是出生上海舒適家庭的頑童。就說明作者很不專業,連導演最最基本的背景都不了解,完全就是為了搶眼球,甚至懷疑他根本沒有完整看過整部電影,所有的評論都是從電影簡介或者其他評論上能看到的描述。(應該也是所謂的查了很多資料吧)沒有具體的一個電影情節描述。

看第三段,似乎是他對這個電影本身內容的理解就有問題(硬傷)比如,「試圖逃離惡棍三叔魔爪的落難女子」,蘇米和三叔的關係都沒了解清楚吧,另外鶯鶯想表達的身份哪裡是什麼撞球廳老闆,我覺得作者肯定都不知道她是好漢同父異母的妹妹。電影了解到這個程度確定可以寫影評嗎?

還有,「電影里的情節結構,每一層都代表了中國人民不同的生活方式,明顯模仿了《天註定》——賈樟柯的代表作」。告訴我哪裡代表中國人民不同的生活方式了。看電影的時候請個人在旁邊講一講電影好嗎?還是根本就沒看?就是一場天馬行空扯淡之旅,毫無接地氣可言的電影,比如睡在車上,都能被把擋風玻璃卸走這種一看就是,卧槽,太假了的情節。

這通篇明顯的口水影評話,還時不時加個中國電影現狀之類的話,許多明顯不符合電影主題和情節的都拿來用了。

我個人覺得批評韓寒的電影或者覺得這部電影大家都過於解讀了什麼的都很正常,但是,老話,

作為一個上雜誌的影評,請至少先把電影看一遍吧,或者至少把基本電影內容弄清楚再來談內涵吧。

——————————————————————————————————————————

加點話,我沒覺得說這部電影什麼空洞,假大空,沒內涵,自命不凡,矯揉造作等等等有什麼不對。你不喜歡就不喜歡,你想批評就批評,你覺得他爛就爛。但是也要有個基礎和底線,最基本的對於電影裡面誰是誰的誰還是要弄清楚吧。看資料影評人是香港人,按說應該懂中文,但是如果你要說這部電影本來就沒有把人物關係講清楚,是電影的問題,那我就真沒什麼好說了。至少我是沒費什麼腦子就把關係弄清楚了。內涵的話就看個人腦洞怎麼開了。

最後,個人神煩影評裡面顯擺自己觀影量,然後比較打壓的。(不針對此影評)

——————————————————————————————————————————

還以為電影都下映了,大家就這麼散了吧,居然又被提醒了,於是我又看了一遍那個影評。

仍然覺得這影評一點都不客觀———我是指影評的論據,其實我上面也是針對的論據,但是大家都似乎覺得我在針對作者本身。

雖然電影的好壞評價不可能量化,也非常主觀。但是客觀的論據作為影評的支撐都是不正確的,所謂不正確,是指理解電影內容結構已經嚴重扭曲了(最後兩段)。那麼就是不嚴謹的表現。

為了批評而批評,要給囂張高調的新近導演顏色瞧瞧,如果影評形成這種風氣,還有沒有新人導演出現了。

想問,如果這電影的導演不是韓寒,影評還是這樣嗎?

都散了吧,看新上映的電影去。


韓寒的電影說真的從頭到尾都齣戲了,幾次抖機靈抖的都特別的不機靈,感覺就是我覺得節奏有點慢,讓我們來說個俏皮話來活躍下氣氛吧。
形式上看是一步公路片,但是本質上是一步商業片。
求各位其他行業的人不要跨界來折騰我的眼球了好嗎,你們真的不是那塊料。


我就一大俗人,看這種高端影評看了一眼,就發現他對電影裡面的某個細微的地方跟我的理解就天壤之別,實在沒有能力再看下去。

回頭看現在排第一的答案,覺得就很自然。

可是一看排第一的答案裡面的反對評論,又一下子不太懂他們在說什麼了。

我想這矯揉造作的片子就是拍給我這樣的爛俗人看的吧。

不過我想知乎上大多應該都是成年人了,也深知哪怕不了解一樣事物,批評它也不是多麼困難的事。我們每天看互聯網上相互罵來罵去,否定來否定去。

我從小就學會了無數否定的話,措辭簡單,行之有效。我這人求異心理太重,別人都喜歡做的事我反而就不喜歡做了,因為俗人總是努力著想要讓自己看上去不那麼俗。我也就不再怎麼否定了。

大家本可以不用花那麼多時間答這個題,不用花那麼多時間看這個電影,韓寒也不用花那麼多時間拍這個一無是處的電影,那麼多本可以不用花的時間都花掉了。

我以為韓寒有收穫,我有收穫。如果諸位覺得純粹地否定也能給自己帶來收穫的吧。那韓寒也肯定覺得挺高興的吧。畢竟,那是這部電影唯一能給你們帶來的收穫了。


在幾年以前,對於政府來說,韓寒代表著一種政治錯誤。現在,對於「廣大市民」來說,支持韓寒成了一種政治正確。通過對我身邊的人的觀察發現,支持韓寒成了一件很有逼格的事情。既然支持韓寒,那總要貶損點什麼,因此郭敬明躺著也中槍。但是支持韓寒的人很少讀過韓寒的小說;讀完韓寒小說依然支持韓寒的,大概沒怎麼讀過小說……當然,貶損郭敬明的也沒怎麼讀過郭敬明的作品。

從電影的各種角度來看,《後會無期》是一部幼稚和低劣的電影,但是很多人似乎不這麼認為。看看影評就知道了,韓寒電影拍得不好似乎也是一種成功——因為這不是電影爛,而是韓寒風格呀,言外之意就是,你怎麼能用評價電影的標準來評價韓寒的電影呢;況且這個電影的這個角色還代表了中國社會的某類人群,那個情節還影射了中國社會的某種現象,介段音樂還表達了韓寒導演的某種情懷——所以他們的結論就是,這電影你他媽認真看了沒有?這電影你他媽看懂了沒有?

說回正題,這篇影評儘管有些瑕疵,但是總體上說得很中肯。但是看看下面的評論,許多韓寒的支持者並沒有在反駁這篇影評,而是在諷刺影評的作者。比郭敬明粉絲常用的「你行你上」、「你知道他有多努力嗎」這種低劣的理由更搞笑的是,一些人已經在罵這篇影評作者的國家了……

我祝福韓寒接下來能拍出好看的電影,我為韓寒有這些支持者感到悲哀。


1. 韓寒並不是業餘愛好為賽車的人 而是職業是賽車手
2. 蘇米並不是要逃離三叔魔爪 而是和三叔一起騙錢的人
3.劉鶯鶯並不是使浩漢家庭愛情美夢破碎的人 而是告訴他真相的人,使浩漢家庭美夢破碎的人事浩 漢他爸
4.阿呂並不完全是一個無拘無束的流浪者,他的出場也不是為了排解兩人的寂寞
而是壓死浩漢的最後一根稻草
5.說實話 我第一次確實沒怎麼看懂後會無期 甚至我身邊的香港友人都睡著了
但是 最起碼他用睡著了 這件事告訴我這個片子他不喜歡 他覺得不好
我覺得 題主的這個影評人 既然想完整的給出一個高質量的影評 最起碼應該認真看完這個電影吧? 不至於連第2條的關係都弄錯吧? 如果這個影評人想給該劇導演一個評價(不管客觀不客觀)最起碼應該了解一下該導演的背景 而不是連第1條都能弄錯吧?
至於第三條和第四條 或許我們理解不同 但是我也堅持我的看法
最後 如果該影評人覺得這個電影很爛 不好看 而沒有看完 請麻煩負責任的說 這個電影我完全看不下去 而不是 給出一堆腦洞很大的猜測和一堆不切合實際的猜測(不知道這個詞用的準確不準確)?


有些人出個新片就把一些片段和某部電影聯繫起來。每部電影都有男人女人,這就是最大的相同之處了,難道說每部電影都是相同的。還有,不要隨意曲解電影,你們怎麼知道導演的想法,也許只是你們自己想多了,很簡單,別人就想這樣拍,至於相同的風格。導演也是通過生活事業工作和其他電影的理解的積累才有了對拍電影的理解,點點相似之處很正常。


後會無期 和 大話西遊一樣 都是80後的青春電影。 她也許沒有什麼高超的藝術手法,但是確實有打動人心的力量。我看了好幾遍後會無期,他是我喜歡的電影。也許你不會喜歡,那也很正常。每一代人的成長背景和知識結構不一樣,各有所好,社會是多元的。但是亂噴和亂扣帽子很讓人反感。就像一個人喜歡川湘菜,你非得說粵菜才高大上,吃川湘菜的人很low,那不是一件很可笑的事么?大家各玩各的,不必互相指責。


寫得是沒錯啊,從電影角度看,各方面很糟糕,國內也有一大堆影評人批評聲音很厲害,說得很到位、很中肯、很一針見血,我都很同意。

可是…為什麼我一方面覺得它作為電影標準有太多軟肋和不足,一方面又很喜歡看呢?為什麼我身邊大部分看過的人同樣是讚美了影評,但又讚美了電影。

寫得對寫得准不代表我們就要厭惡它。就像一個女孩子,要是一點都不會對男朋友任性、撒嬌,偶爾鬧鬧小脾氣、隨手摳下大腳丫,過於完美毫無缺點也會給人不真實不踏實感覺,想著哪天會不會飛到天上去。有些毛病,但會讓你開心,讓你有所感悟,讓你悵然若失的女友,才夠真實,而且會讓你感覺到,以後會越來越好。


我覺得美國這個影評人寫得很好,看他的分析是電影肯定看過的,而且足夠專業一遍就能聯繫到自己以往的所有觀影經驗。國外有些專業影評人的能力是不庸置疑的,他們有可能不能像電影作者一樣大量在真實中汲取題材,可能一輩子足不出戶,但光憑看過的電影及大量的延伸閱讀可以多少了解一個異域國度(要相信我們中國是已經有很好的電影及文化底蘊了,比如賈樟柯)。文中作者舉的大量例子可以清楚看出,他有可能比我們都要豐富的中國電影閱片量。

但有一點我不大讚同的,是他拿韓寒與賈樟柯比較。我覺得韓寒講這個故事時並沒賈樟柯那麼大的宏圖遠志(或說根本不是一個類型),試圖從韓寒的電影里找對賈樟柯般社會的觀察太過牽強。韓寒這個電影確實更接近《在路上》的精神:那就是,簡簡單單上路,痛痛快快改變。只不過改變確實是重點,該影評人說沒看到這一點,我不能說什麼這個要每個人在電影中自己來看。

本來影片上映前還很期待這部電影,還躊躇滿志在醞釀寫一篇分析中國公路電影的時代有可能到來的可能性,但現在可能激情有些退卻了吧。本人在國外所以還沒能看上電影,但通過他文章的隻言片語明白,韓寒這個故事不具備典型性,這個是硬傷。因為你看,起碼《醉鄉民謠》還代表了美國的民謠一代,《在路上》還代表了美國的垮掉一代呢。


推薦閱讀:

《後會無期》結局中馬浩漢對江河說的那段關於書的結尾的內容是插敘還是真實的結尾?
韓寒的《後會無期》里那麼多的未知到底是真的高深還是確確實實的敗筆?
如何理解《後會無期》的結局?
你如何理解「直到看見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韓寒電影《後會無期》裡面的胡生有交代結局么?

TAG:電影 | 影視評論 | 後會無期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