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 為什麼要跟 Apple 合力推出 MobileFirst for iOS 企業解決方案?

兩個合作的突出優勢是什麼?

Apple and IBM announced that they were partnering up with each other to "transform enterprise mobility". The partnership will bring new enterprise solutions to iOS including native apps developed by IBM, unique IBM cloud services for iOS, a new AppleCare for enterprise, and will allow IBM to sell iPhones and iPads packaged with "industry-specific solutions".

Source: Apple and IBM Join Forces to Tackle the Mobile Enterprise

Apple: Apple and IBM Forge Global Partnership to Transform Enterprise Mobility

IBM: #Apple and #IBM forge global partnership to transform enterprise mobility


謝謝 @David Chang 邀請。其實作為我司人員,也是基本上和大家同一時間了解到這個信息的。

下面,嘗試從我個人的視角提供一些思考吧:

第一,「為什麼是蘋果和IBM」:
就像庫克在CNBC的訪談中提到的,IBM與Apple是「沒有競爭,完全互補」的兩家企業,所以在這場平台性的戰略合作中,Apple不會選擇Microsoft,IBM也不會選擇Google(IBM與蘋果其實頗有淵源,據說IBM與蘋果曾經幾乎達成併購協議;而且這次合作的蘋果方首腦Tim Cook亦曾在IBM有過12年的工作經歷---這樣的淵源和聯繫使得這次的合作更加順理成章);
第二,IBM為什麼需要這樣的合作:IBM近年逐漸明確了SMAC/CAMS戰略(Social/Mobile/Analytics/Cloud),並提出了Mobile First的口號---無疑,這源於席捲消費市場與企業市場的移動化浪潮,也源於在長期客戶接觸中嗅到的企業移動化需求。IBM選擇與Apple合作,正是看中了Apple在移動領域的長期積累(技術、平台、用戶等),這其中尤為關鍵的就是用戶,雖然Apple這幾年被Android陣營蠶食了不少用戶份額,但是仍然擁有龐大的用戶基礎。IBM最為看重的其實是其中那些企業內的移動辦公者,他們已經習慣於使用自己的iOS設備處理大量個人事務,以及部分辦公任務。藉助與Apple的合作,IBM可以在iOS平台上預置/定製/提供大量的企業級移動應用(如ERP應用、商業智能應用、企業社交應用、特殊定製系統等)。藉此,IBM可以更進一步地強化自己「端到端解決方案提供商」的角色,從移動業務上獲得大筆的收入(主要還是軟體,IBM深知從已經淪為低端硬體的智能手機上是賺不到什麼錢的)。
第三,Apple為什麼需要這樣的合作:Apple長期佔據優勢的消費者市場已經被Android陣營大舉蠶食,盈利前景不容樂觀。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藉助IBM在企業市場龐大的軟體儲備、服務經驗和分銷能力,迅速開拓企業級市場,從硬體銷售和軟體分成兩頭賺錢,何樂而不為呢?這裡需要指出的是,雖然消費市場一直風生水起、熱鬧非凡,但從長期看真正的高價值市場其實是企業市場,在硬體越來越同質化、應用越來越免費化的背景下,Apple很自然地會把目光投向企業級市場(企業的IT投資行為不同於個人IT消費行為,很多支出並不那麼價格敏感,甚至願意為了看似不必要的特性與功能支付高額溢價,比如「安全」)。
第四,這項合作的前景如何:
現在下任何定論都為時過早,太多的因素會影響到此次合作的前景,此處僅舉兩個:

  • 現有和潛在競爭:Android和Windows平台其實都具備橫跨消費與企業市場的能力,新的平台也有可能橫空出世;而且,在IBM和Apple結成聯盟之後,它們各自的競爭對手也會迅速整合,大舉進軍企業移動市場。可以預見,這場競爭的核心焦點將仍舊是:商業模式!(IBM+Apple一定不會是個便宜的組合,估計未來最大的市場仍舊是高端客戶,就像它們現在在各自領域內所展現的那樣,整體的營收規模會受限)
  • 文化與體制:雖然IBM和Apple近些年都有逐步走向開放的跡象,但是公司的文化和體制並不是短時間內可以調整成足以推動合作不斷深化的狀態的。雖然合作的藍圖是好的,但是這兩家在文化和體制上相似又相悖的企業是否能夠攜手走好後面的路,還有待觀察。

不管怎麼說,這次合作是兩家科技巨頭尋求變革的一次舉措。既然「在一起了」,那就好好一起掙錢吧。

p.s.十分希望我司能夠發一台蘋果手機,實在不行的話,發一袋蘋果也是好的:)


謝邀,利益相關:ex-IBMer

為什麼IBM要與Apple合作MobileFirst for iOS?
一句話答案:在企業應用中使用消費級設備成為趨勢,Apple需要進入企業市場,IBM需要趕上移動化浪潮。

一、市場需要個人設備進入企業市場,IBM和Apple首當其衝
傳統意義上的企業應用(郵箱,辦公自動化,ERP等)一般需要運行在企業配發的計算機上,至少也是通過VPN訪問瀏覽器中的應用,但如 @馬力 答案中所說,近年來企業配發移動設備供員工在工作和生活中使用(Become Your Office Device,同個人自帶設備的BYOD略有不同),即在個人設備運行企業應用成為了一大趨勢。IDC研究顯示,在整個亞太地區,自帶設備中的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筆記本電腦已分別佔據2013年所有出廠的這些移動設備的22.5%、4.9%和11.7%。來自安全專家Webroot的一份調查結果顯示:超過40%的員工會使用移動設備辦公,並且有大約3/4的人用的是自己的設備。

上圖來自OnlineCollege

可見在個人消費級終端的快速發展的趨勢中,在移動設備中瀏覽企業信息,處理企業事務已經成為市場的剛性需求,而目前極少有企業應用能夠方便的提供對iOS系統的支持。我見過各種在自己的iPhone中訪問企業數據的「Tip」,包括了轉發郵件到外部郵箱、遠程操控公司內的電腦等等。這些非正常的手段造成了企業信息容易泄露,服務提供不穩定,業務辦理容易出錯等一系列問題。因此消費級終端(iOS設備,安卓設備等)進入企業市場是大勢所趨。

企業間戰略合作要遵循「非競,互補」原則,如 @Journals Tang 唐總所言,IBM與Apple是「沒有競爭,完全互補」的兩家企業,所以在新市場的戰略合作中,Apple難以選擇Microsoft,IBM也幾乎選擇Google,作為消費級終端和企業級應用的兩家巨頭,Apple與IBM的合作首當其衝
下面分別從Apple和IBM兩個角度,了解兩家是如何「互補」並取得「共同優勢」的

二、Apple由此進軍企業市場,增強用戶場景覆蓋,擴展新業務增長點

Apple是個人消費級終端中當仁不讓的領頭企業,但是其市場佔有率、絕對銷量等近年來均面臨嚴峻考驗。如下圖,在北美的Andriod憑藉開放的「群狼」戰術,逐漸侵蝕著Apple在個人市場的優勢。

上圖來自199IT

從絕對銷量看,iPhone也很難作為Apple堅實的增長基礎,這相對容易理解,智能手機的佔有率不斷升高,市場容量新增不易,想想你我身邊還有多少用Nokia功能機的朋友?就知道Apple想獲得一個全新的客戶有多難。更新換代?蘋果強大的向前向後兼容特性,也使得這部分市場擴展困難。(無明確數據支持,個人判斷)。

由此可見,在喬布斯時代被無視的企業級市場,在庫克時代無論如何不能被忽略。Apple在逐漸佔領用戶的通信(iPhone)、沙發(iPad)、運動(iPod)、電視(Apple TV)、書房(Mac),如果Apple能夠進一步滲透進入用戶的工作過程,幾乎就完成了用戶使用場景的全面覆蓋,進一步增強用戶粘度,從而貢獻出下一個十年Apple新的業務增長點。而且誰說Apple只能在移動終端上與企業級應用企業合作?隨著Mac的佔有率逐漸提高,客戶對於iOS平台的粘性逐漸增大,慢慢的總會有企業級應用提供Mac專屬的工具與應用。誰說Apple只能和IBM合作?如果A-I合作成功,不難預見SAP,甲骨文等一系列小夥伴虎視眈眈。

三、IBM由此趕上移動化浪潮,彌補過去的失誤,強化在企業級市場的地位

如 @Journals Tang 所言,Social/Mobile/BigData/Cloud已成為IBM新的戰略增長點。而過去十年中,IBM錯失移動計算機會也是大家公認的事實,2014年第一季度,IBM凈利潤同比下降21.4%,藍色巨人急需補上這一課,急需在移動計算平台展示自己的力量才不至於被華爾街拋棄。如果在浪潮中固守陣地,摩托羅拉和諾基亞已經為IBM提供了極佳的失敗案例。

上圖來自YCharts

事實上,IBM在移動終端的企業應用中並非剛剛才出手,為了改善其MDM(移動設備管理)產品能力,IBM曾斥資收購MDM公司Fiberlink Communications。但是這種邊邊角角的收購、一步一步的部署,顯然難以跟上日新月異的移動設備更新換代,因此IBM需要在產業鏈中尋求更加上游(手機廠商)的支持,從而在移動計算時代的企業級應用市場謀求一片空間

此外,IBM還需要從Apple強大的用戶基礎中,謀求在最終用戶中的品牌披露。IBM已經將ThinkPad這一直接面向消費者的金字招牌賣出,x86低端伺服器也出售給聯想,在消費者的印象中,IBM已經淪為只有在老式超市售貨機和地鐵「智慧地球」廣告上才能見到的過時品牌。但是移動計算時代的一大特徵是消費者的力量大大超過從前,純粹的企業級市場難以徹底脫離消費者市場而存在,終端員工對企業信息化的影響也逐漸增強,這從第一段中的BYOD趨勢中也可見一斑。企業級應用市場競爭越發激烈,只靠功能不考慮最終用戶(員工)會把企業逼進死胡同。因此,謀求在最終用戶(員工等)中的品牌披露,繼續增強企業級市場的地位,對IBM也至關重要。而且誰說IBM只能和Apple合作開發企業應用?君不見白領MM中用三星的比例有多高么。

因此市場需要Apple等消費級的設備進入企業級應用的市場,Apple需要進軍企業市場,尋求新的業務增長點,IBM需要趕上移動計算潮流,增強企業級市場的地位,這次合作已經順理成章。

當然這次合作必然伴隨著來自雙方企業戰略、文化、合作模式、研發慣性等一系列的不確定性,來自外部的特別是Microsoft在消費級和企業級市場的強勁挑戰也給合作帶來各種挑戰,甚至雙方連蜜月都沒過完就不了了之。但是從願景來看,如果以後能在iPhone上收發Notes郵件、提交報銷流程、甚至翻閱新來的助理MM的內部資料,何樂而不為呢~ 至少資本市場中Apple和IBM的股價都上漲了2%哈。


IBM的朋友告訴我,全公司都在談論四個字母:C.A.M.S. (Cloud, Analytics, Mobile, Social),都是流行辭彙。對比一下另外一個企業IT巨頭SAP:2011年,SAP的CTO Vishal Sikka眼裡閃爍著興奮的光芒,堅定地說,SAP全力推進的就是三個領域:Cloud, HANA (In memory computing/analytics) Mobile。就比IBM今天的口號的少了個Social,畢竟是德國人嘛。

三年之後,Vishal辭職了。HANA不好說,SAP在mobile和cloud方面毫無建樹。我願意賭一打啤酒,2-3年後,IBM也會是這個結果。

看看IBM官網上的合作要點:

通俗翻譯一下:1)100個App,2)應用平台+MDM, 3)設備維護外包,4)打包設備分銷。
這100個app和應用平台不會是作為企業核心應用(比如SAP)的替代品,而是要和那些Startup, SaaS產品和企業定製應用去競爭,我猜IBM基本完敗。MDM的產品現在五花八門,大同小異。我不知道這裡到底有什麼不同,所以他們所說的「排他」的合作方式是個關鍵,需要仔細了解下是不是真有不同。設備維護外包:好吧,在海德拉巴再招2萬人, 不是說了電話、email support了么,Onsite repair分包出去,我就不評論啦。最後一項又提到了"End to End",雖然我對這個詞有些過敏,但是對企業客戶還是有吸引力的,能花錢解決的問題就不是問題,具體要看是什麼了。

可是,技術含量呢、產品呢?!!!歸根結底,這是一個做服務的、沒有自己像樣產品的企業IT供應商在IT消費化大潮下的兩難境地。

總體看下來,我覺得神舟數碼如果再國際化些而且搞定Cook,或許更靠譜些。


------------------------------------------------------------
Mark一下,等2016年7月回來看看,我是不是會輸了啤酒,但願是這樣。


IBM 這幾年一直挺重視 Apple,很早的時候就有了 iNotes 的 iOS 客戶端產品(更正:不是客戶端,是專為 iOS 做的 mobile web app)(一個當年關係不錯的美國同事設計)。曾經和一些大佬通郵件,發展他們回復時郵件底下都帶著 Apple 設備(iPhone, iPod Touch 等)的小尾巴。現階段 IBM 和 Apple 也非常互補,Apple 在個人消費市場很強,但在企業市場還沒有大投入。

企業市場現在有一個趨勢,用戶往往會用自己的私人移動設備來處理工作,而這其中 iOS 顯然是重頭。IBM 在企業領域的一大優勢就是整合,在當下這個時間點,缺了移動端,還如何談整合?所以 Mobile First,儘管已經不時興的詞,對於 IBM 自身的確非常重要。


謝邀,觀點只代表自己不代表IBM。。

IBM在2013年年報中發布的新戰略是:

We are making a new future for our clients, our industry and our company. This is how.
01 We are making markets by transforming industries and professions with data.
02 We are remaking enterprise IT for the era of cloud.
03 We are enabling systems of engagement for enterprises. And we are leading by example.

和Apple的這個合作就是對這個戰略的具體執行。。雙方各取所長。。具體說就是

  • A 把IBM GBS和SWG在大數據, cloud, mobile integration和security方面的領域特長(industry/domain knowledge)結合到Apple在iPhone, iPad的優勢平台(user experience)上去..
  • B 另外把IBM GTS在技術支持服務上面的優勢和AppleCare結合
  • C 還有利用IBM IGF為要購買apple 產品的企業客戶提供融資服務

這樣基本上IBM除了賣硬體的STG,其他主要業務部門都找到和Apple的合作點了。


樓上說太複雜了。簡單點說,就是iPad銷量下降。Apple希望通過IBM把iPad打造成生產力工具,從而進入企業市場。IBM希望引入Apple,代入時尚的移動元素,新瓶舊酒賣企業軟體


首先,個人完全不看好Apple和IBM的這次合作,Apple講的是設計優先,變化反應迅速,產品要不斷迭代迭代再迭代,對最終用戶需求要不斷快速滿足;而IBM的模式是老牛拉慢車,功能繁雜優先,架構合理設計,慢騰騰,轟轟悠悠發布一版然後就不管了,3年後再過來發個0.1更新,這會讓Apple的人急成白頭翁的呢!

想想當年的T43, 回顧一下她的歷史軌跡;再看看今天的rMBP/MBA,以及一路來的心歷路程;可以武斷地下個結論,分開放著就是兩條龍,合在一起就是一條蟲,"伏龍鳳雛,得其一可安天下!"如果伏龍鳳雛在一起會怎麼樣呢? 除了搞基,我實在想不出別的可能來,請原來我的無知.

iMac, iPhone, iPad, iPod, iTunes, iBM...以後是這樣羅列不?

"藍色巨人" + 移動霸主 = ?

大家切莫把這個新聞太當回事,本質上,它跟你交了$99然後向app store提交了一個應用讓學生會的女朋友在校論壇上發一則新聞說你跟蘋果合作推出了OOXX的應用,在質上沒有什麼大的區別,讓大家覺得驚訝然後腦補各種猜測的原因只有一個:這次是IBM而已,僅此而已。

IBM的重點在企業應用,在server端,各種中間件滲透到企業的各個環節,大型/超大型企業的機房,基本上都是IBM的各種技術在運行著;那麼現在 來了個移動端,各大企業急頭白臉的忙著圈地,你看那360轉圈圈告訴你手機開機超越了全國99.99%用戶,你聽那QQ的BB聲通知你好友又約你了......大家無非就是一個目的:佔領終端入口!

只要是終端入口,大家都想佔領!移動布局,誰佔領入口誰就是大哥!所以iOS平台要佔領,Android平台要佔領,將來如果WP能成點氣候的話,一樣也要佔領。

Apple:
至於Apple,他的策略沒有什麼大的影響,他主要做的事平台,然後利潤分成獲取利潤,所以至於Apple來說,IBM只是一個開發者,只不過這個開發者逼格很高,出得起錢,作為開發者可以直接跟Apple合作而已,說到底IBM的角色就是「Apple的鉑金開發者」,僅此而已!好處是,IBM的app賣得越好,apple分的越多,此所謂「企業市場」。

IBM:
在目前的IT領域,老子什麼都有,就是沒有平台!所以我們跟平台老大合作,開發我們自己個兒的app,然後藉助這個平台來賺錢,目前iOS最肥,那我們就先從iOS來吧。以後,Android我們也會做的,WP有可能也做,只要他們的平台逼格高到我們能讓我們賺錢的level就OK了。

扯了這麼多閑蛋,回到問題本身來, IBM為什麼找蘋果合作呢?

就是上面那句話, IBM需要appstore這個平台,你做的產品必須要有足夠的企業使用,換句話說,企業在使用誰的平台,IBM就需要找誰合作,企業移動端市場中, apple device佔據了絕對優勢, 所以IBM找過去了;蘋果坐收利潤,樂觀其成,而且拉個大頭入伙企業市場,招風得多,所以這兩個一拍即合!

IBM找到Android合作廠商只是時間問題, 但是猶豫Android碎片化嚴重,大家覺得 IBM跟Apple合作是抱她人大腿,找到Android廠商時是別人抱IBM的大腿罷了,說到底都是大家的幻象, 終極的原因其實就是正在看本回答的知友你啊, 無論你使用Android還是iOS在看本文, IBM的目的只有一個: 來,看俺的大腿, 別偷瞄別人的,啊哈~...


-------------------------分割線-----------------------
以上這些都是大家都能想到的各取所需強強聯合的各種天作之合式的美好, 不過這跟包辦婚姻一樣, 雙方家長,媒人越看越互相喜歡, 但小兩口將來到底過的怎麼樣? 必~須~過~了~, 才知道!

讓我們拭目以待...


謝邀。先總結說一下我的結論,我認為這是一個看似比較合理但不見得利益最大化的選擇。
為什麼這麼說呢?其實有兩層意思去解釋。第一,為什麼要/會合作?第二,合作對雙方有什麼影響/好處?
第一個問題,為什麼會是這兩家企業合作?
所謂合作必須雙方要有一定的基礎,更為重要的是要有互補的點。這樣就可以理解蘋果公司為什麼要與ibm合作了,反之亦可,雙方的互補性非常強。
先說ibm,其在企業應用領域,地位就相當於蘋果公司在個人應用領域的影響力與地位。ibm所看重的是蘋果的消費級應用市場,也就是說大公司裡面可能用的軟體平台是ibm的,但展現層除了pc以外,很有可能就是iPad,一起合作開發,有資源整合之意。
再說蘋果公司,其長項在消費市場,也就是個人應用市場,暫時還有著霸主地位,雖然已有被安卓超越的趨勢。很明顯,蘋果公司與ibm合作是想藉助ibm在企業級市場的影響力進一步拓展企業級消費市場。
這樣第二個問題就來了,合作雙方到底能得到什麼好處?又會帶來什麼影響呢?
企業級市場與個人消費市場走著截然不同的玩法。雙方在各自領域已經有很深的實踐。整合的難點就在於如何在保證原有業務持續盈利的基礎上,將各自的優勢很好的發揮出來,並且產生雙贏的格局。由於玩法不同,說的大點是企業文化不同,且業務上有極強的互補性,在業務模式與盈利模式的選擇上是一個大命題。如果這個命題不能很好定義清楚,勢必會造成麻煩。
再者,手機應用畢竟是錦上添花的東西,企業市場的盤子雖然大,但並不是所有行業/企業都會考慮,在我看來,在國內對mobile的定義還僅限於管理報表與移動辦公,人員範圍也僅限於一些銷售人員或管理人員。但企業對這部分投入方面一般都不會太大,且很多工作其實也可以自己完成,畢竟不是主流業務。企業關注點主要還是如何能夠幫助賺錢?如何能夠幫助省錢?如何能夠達成目標?
所以,我認為,合作前景是有的,但在產品定位,合作方式,盈利模式,企業關係等方面還是要謹慎考慮與選擇的,否則,也就是一個看似美好的畫卷而已了。


建議關注一下哪些500強在拋棄lotusnotes轉向outlook。還可以了解一下notes travelor的bug有哪些。


謝謝邀請。
喬布斯是看不上企業級市場的,之前網上有,但是庫克是看的上的。
蘋果在個人市場上銷量已臻化境,再提高有難度,所以重新希望在企業市場上做一些突破是可以理解的,並且即使之前蘋果看不上企業市場,也有很多用戶拿著蘋果做了企業級移動應用。

事實上,iOS上MDM功能的完善早就意味著蘋果切入企業市場的決心。但是光靠MDM還是不夠的,還得有應用。
1、毫無疑問,app store的模式非常不適合企業應用的發布,我等企業應用開發者都受盡了苦頭(比如應用發布的審核,產品購買,內置購買,甚至連榜單排名都對企業服務毫無意義)。
2、此外,iCloud對企業級應用來說也是非常非常沒用,企業需要一個統一的雲,而不是每個個人用一個單獨的雲服務。
3、applecare,這個雖然大家不怎麼關注,但在我們眼裡,這在企業級市場上絕對是殺手級!國內手機廠商我們都聊過,想應用提供商打包手機賣給企業,企業硬體採購往往要求三年甚至是五年保修(企業的固定資產有財務上的折舊要求),國內手機企業沒有能做到的,都只能按照三包要求保一年,因為手機型號更新的快,沒有可能準備這麼多備件,而且手機的損壞率極高。而蘋果手機型號少,產品生命周期長一些,有做大的可能。當然,現在的applecare還是離企業真正需要的差一點~~

回到本問題上來,IBM為什麼要和蘋果合作,其實應該是反過來問,是蘋果為什麼要和IBM合作。這個比較典型是IBM抱蘋果大腿的行為。
我理解是蘋果這個不太懂企業市場的公司只是把IBM作為第一個合作的對象而已,畢竟這和喬布斯的觀點相背,所以做事還是穩妥一點好,如果順利的話,蘋果會和Oracle,SAP,甚至Salesforce這樣的公司建立合作。如果不順利的話,就當沒發生過好了


IBM通過蘋果設備的原生支持可提高用戶體驗,幫助自己銷售企業級軟體;蘋果則可能藉此售出更多設備。當然,主要是高端市場。希望這把火能燒起來,對企業級市場和saas也有帶動。

另外,iPad的廣告挺文藝的--「我們讀詩、寫詩並不是因為它們好玩,而是因為我們是人類的一分子,而人類是充滿激情的。沒錯,醫學、法律、商業、工程,這些都是崇高的追求,足以支撐人的一生。但詩歌、美麗、浪漫、愛情,這些才是我們活著的意義。」


我覺得姿態大於實際,更多的是兩者的夥伴關係,具體做什麼,看需要


謝謝邀請,回答晚了。

先說說兩家公司要幹些啥,搞清楚這個之後再說兩家為啥要合作。
1)IBM和Apple要幹些啥?
a) IBM和Apple工程師基於MobileFirst平台和IOS的API合作開發一系列具有行業特性的企業移動應用。其中,IBM重在開發,Apple重在優化。
b) IBM在BlueMix這個PaaS上開闢一個IOS專區,為前述的應用成果、解決方案提供一系列雲服務。當然,這還可能涉及到SoftLayer這個IaaS服務。
c)Apple為前述產品的消費企業提供叫做Applecare的支持服務,IBM基於GTS部門提供現場服務。
d)IBM將分銷內置了行業移動應用的Apple設備,並提供激活與管理等服務。

2) IBM和Apple為啥要合作?
1) IBM要轉型,其中一個核心就是投入精力做企業信息移動化。這個裡面的短板就是IBM沒有移動終端,而Apple毋庸置疑是一個優選。
2) Apple藉助IBM在企業客戶的影響力,可以打開企業IT建設這扇門、開闢新的疆土。目前一個具體的得益就是增加iphone和ipad的出貨量。
3) 除了IBM的MobileFirst, IBM這一年來主推的幾個東西,包括SoftLayer、BlueMix、Power8、Watson等,在這個局裡面都可以登台唱戲,而這對IBM來說是一個出貨方式的新探索。


雙方都是開源社區的老將,而且沉澱的經驗足夠豐富,基於這點,雙發欲想發力的著力點和方向都是一致,企業級!也就是說,雙方的價值取向是一致,這應該是雙方合作的基礎。

IBM有廣闊的平台和豐富的企業級客戶資源。Apple的產品(硬體+軟體)是目前開源社區中最為成功的案例。企業級客戶需要的是解決方案 - IBM的強項:成熟的諮詢,整合,部署能力。Apple的產品就像彈藥一樣,簡單可靠,已被絕大部分消費市場驗證。隨著雲計算技術的逐漸成熟和雲技術可用性大幅度提高,大部分企業逐步轉移自己IT系統為基於雲計算模式。企業對雲計算模式的這種開放的心態,也恰恰讓IBM和Apple看到切入的時機。IBM有豐富的研究雲計算的技術團隊,有推廣了很久的各種"智慧「系列解決方案;Apple產品的核心就是基於雲計算,現在iCloud, 之前MobileMe,在之前http://Mac.com,無不都是用雲計算講終端設備緊緊的連接在一起。這套模式運行的很成熟。

可能,對於IBM和Apple來說,最大的障礙是如何讓企業們意識到他們的產品和解決方案是安全的,是可以被信任的。畢竟安全問題是企業最關心的。沒有徹底解決安全問題的方案,只有規避最為棘手的安全問題的手段。


謝邀!距離提問已經兩年多過去了……當時的Apple還是如日中天,現在看有點盛極而衰的味道了,雖然當時Apple和IBM的遠景是好的,但是好像效果一般(有點馬後炮的味道)!不過兩個太強的企業合作起來真心沒有看到十分成功的例子,就像兩個很強的人結婚未必幸福一樣,除非有一人甘願犧牲一下。


現在apple還和sap合作開發ios的企業應用呢,摔!


apple+ibm的組合,總比m$+oracle這種組合強吧?


一個有企業資源沒幹貨,一個有乾貨沒企業資源。互相都有利益需求時,think和think different也會走到一起。


喬布斯一向鍾情於消費者市場,而非企業級的市場,這是一個非產品體驗決定的市場,他老人家在天有靈不會這樣做,這更像庫克的風格,追求全面且讓資本市場更滿意的,另一個蘋果公司。正因為如此,藍色巨人的多年夙願有機會實現,呵呵


希望他們倆能擦出創新的火花 而不是固步自封 協步大公司病
下一年是決定他倆命運的重要階段 做的好不好 命運將會兩邊極端化
市值什麼的一落千丈就…… 搞不好 說不定兩年後會有另一個蘋果跳出來 慢慢 超越蘋果不是夢想 哈哈哈哈哈


推薦閱讀:

IBM 的 AIX 培訓有什麼用,針對什麼人的?
IBM放棄諮詢業務了嗎?還是只是合併部門?
IBM 發布新型 SyNAPSE 神經網路晶元,會對整個計算機乃至科技領域產生什麼影響?
IBM 的 POWER 處理器的架構比 X86 強嗎?

TAG:IBM | 雲服務 | 企業應用 | MobileFirstforiOS | ApplexIB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