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那些不顧一切潛心修行的人?

80後美女大學生出家 住進海拔4200米雪域(圖)-搜狐新聞

最近網上熱傳一個80後美女出家的事,令眾網友一片嘩然,對此輿論意見有褒有貶,為此,你怎麼看待那些不顧一切潛心修行的人?


前幾天參加了一個高雄佛光山的青年寺院體驗營,第一天我們就覺得有個女法師(台灣這邊普通和尚叫法師,住持級別的才能叫和尚)長的蠻漂亮的(罪過罪過),當時還很奇怪她為什麼出家。
活動的最後一天,佛學院長發言的時候,請了幾個人到台前講了一下自己出家的背景。

  • A法師,女,原大陸人,同濟輪機系畢業之後移民加拿大,工作生活了一段時間覺得自己無法回報社會,偶然進到道場,突然覺得這樣就可以度自己,也度眾人,然後就出家了。

  • B法師,男,台灣人,台大碩士學位,畢業之後工作一段時間,一心想出家,花了幾年時間,努力工作(新竹工業園區謝謝 @梅石堅 提醒)幫家人還上了房貸,然後給媽媽留了一筆錢,毅然決然的出家了。

  • C法師,女,台灣人,上文提到的漂亮法師,大學是學化妝品的,後來覺得化妝品一類的東西只能幫人改變外在,不能改變內在,了解佛法之後,出家了。

  • D法師,男,澳大利亞人,同樣的在澳洲的道場了解之後,就出家了。

  • E法師,男,這個法師著重說一下,因為那幾天他是帶領我們小隊的法師,法號明正,出家前在統一工作,據他說,當時為了業績無所不用其極,成功成為業務主管之後覺得這樣每天工作有什麼意義呢,決定出家。他臉上有一道疤痕,一開始我們還以為他是那種存在於故事中的,年輕的時候是不良青年,後來犯了一次大錯之後對生活釋然,結果得到的答案是,年輕的時候愛玩重機車(台灣很多人喜歡),某次車禍之後昏迷一個禮拜。這個經歷和他出家無關,我只是想表述清楚他之前的性格。

法師人很好,寺廟裡面不能有肌膚之親嘛,我們和法師開玩笑的時候就會勾肩搭背一下,法師 就超可愛的伸出兩個手指用焦急的語氣說:「不行~不行~不行!」不敢想像之前的他是個完全 不一樣的人。

還有幾個法師,記不詳細了,想起來再補充上去。

題主,我想說的是

  1. 如果這個80後出家的人不是美女,估計沒什麼人會關注吧,比如說我進到寺廟關注到的第一個法師就是那個法師C。
  2. 潛心修行的人,你若信他們所謂的佛法(不包含褒義或貶義),就能夠理解,你若不相信,自然覺得完全不能理解。

比如說我們當時有個朝山的活動,有點類似於川藏線上面藏傳佛教那種朝拜的行為,每唱一 句「南無祖師釋迦摩尼佛」就要跪拜+磕頭一下,一開始我還覺得可以,幾分鐘之後每跪一下,我 心裡都禁不住想要罵一句髒話。
可是,還是會有很多信徒,很早的到廟裡面,朝拜幾個小時,就為了自己的一個祝福呢。

再比如說,過堂吃齋飯,上千人一起坐在那裡,完全不能說話,想吃什麼就把裝什麼的容器推 出去,三天下來,每次吃飯都覺得很壓抑。還有些寺廟過午不食什麼的,在我們看起來完全是 反人類嘛。

但是上面的A、B、C、D、E法師,都說自己在那裡的生活很快樂,要不是我親眼見到他們笑 著說,我是不會相信的。


所以,怎麼看待?

那只是當事人自己的選擇,我們只要把他當做生活的一種常態就好了。


特意看了一遍新浪採訪的原稿,不由得心生羨慕。

才真旺姆念誦的楞嚴咒,大家可以去網上找找,非常長,而且拗口,光念一遍差不多要一個小時,沒有很強的耐心,很難持續下來。而且她修持此咒,很快就有感應,可見福源之深厚。

09年開始學佛,11年遇見上師,12年剃度,再一年即可為居士講法,即可譯經,阿彌陀佛,實在是上根器者。

再來看她的幾個回答。

為什麼出家?

很多人佩服我出家的「勇氣」。我常回復說,就像有了金子自然扔掉廢鐵一樣,根本不需要任何勇氣。當我們逐漸進入佛法,通過學習、觀察、實踐,你會發現佛法句句真理,並真切臣服於佛法廣博無邊的智慧。那時,做出這個決定一點都不難。

還會還俗嗎?

如微博所說:「你知道,當一個人已經醒了,就不可能再像睡時那樣去執著夢境了。」

躁動的社會中,怎麼讓內心歸於平靜,有什麼好的建議?

我覺得大部分人苦的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我們總是不知道知足與感恩。我們從小到大一直習慣不斷往前趕,總是一直盯著自己沒有的那點兒東西看,卻忽略了自己擁有了多少。其實幸福不在未來的某個點而是在當下,現在的你,就已經很好,就已經足夠。其實我們哪裡都不需要去。只需要在當下安心。

看回答,即可見才真旺姆的心,已是完全歸於佛法,一個「醒」字,實在是極為難得。我想學佛之人,都會明白。

————————分割線————————

我將題主的問題,擅自延伸一下,望不要見怪。才真旺姆為什麼要出家,她自己已經回答的很好了。

但學佛一定要出家嗎?

最好是的。佛陀說一切法,最終還是「解脫」二字,在家修行只能是慢慢親近佛法,這慢慢親近,其實就是一種遠離。在家就無法具足戒,不具足戒又如何除一切三不善根?在家就不能免於俗務,如何勤學精進?
這好比軍事訓練一樣,在家打打沙包練練拳腳,是永遠成不了特種兵的。

何為一切?

常人看來,這一生就是一切。但佛家言,這一生不過是輪迴大海中的一個泡沫而已,而能斷無明,連輪迴都不過是妄念。大海有多寬廣,泡沫有多渺小,自不待言。如果認為泡沫即是一切,那無異於捨本逐末。
另才真旺姆的出家,是父母認可的。甚至一開始與父母關係不佳,出家後反而更加親密。雖此生之後未能親侍父母,也完全不能說是「放棄」的行為。

皮相。

80後,美女,這些辭彙是社會強加的,所謂皮相執念而已,好像在說:漂亮的女人不應有思想一樣。這是一種偏見。
另,學佛之初,世界觀和人生觀都有很大的改變,喜與人分享,這是人之常情。是的,才真旺姆無論現在有怎樣的修為,還是人,還在世間。佛當初往各地弘法辯論,與現在「微博」之類有何區別?
另還有一些關於「空行母」的說法。才真旺姆修密宗無疑,但密宗里的雙運只是方便法,不是主要,大部分人還是修解脫道,而且修雙運的門檻很高,必須要解脫欲愛之心(索達吉堪布言)。密宗我不是十分了解,不能多作評論。但藏傳佛教同樣是高深奧妙,不可以俗見度之,更不可以俗見污之。只會為自己帶來口業,有損無益。

能潛心修行,實在是一種大福德,以後有機會雪域高原,一定要找機會聽她說法!


——————————分割線————————
因下面的評論之中,有一些相同的問題,所以做些題外的補充。 @宋源棟@張漢雷@印文慶@張詩正

執著

這兩個字,是評論中,提的最多的,有說我執著的,也有說出家行為本身是執著的。以我個人對佛法的妄知妄見來回答一二,僅供參考,不能作為大家判斷的依據。

何為執著,我也常常思索。因除了佛以外,大概無人能脫離這兩個字的束縛。出家是執著嗎?是。我在此回答問題是執著嗎?同樣也是。只要起心動念,無一不是執著,就連不執著本身,也是一種執著。
我如果說,我是不執著的,那絕對是假話。
但如果佛說,我是不執著的,那就是真話,因為他已經證悟解脫。
而我,或是那千萬未得正果的學佛之眾,要麼還在修,要麼還在證,要麼還在悟,這一過程,就是執著的過程,想不執著都不行。
因此,我常將「執著」二字,用「染著」代替。比如,因事生喜,這是一種不可避免的執著,那我就盡量讓我的心不染著這種情緒,做到不悲不喜的平常心。
因為一旦染著,就會生更多執著。

再比如出家。
出家與在家,都是執著行為,無有區分。
但出家這種執著行為,對於想要出家又能出家的人來說,是避免不了。他想出家,本身是執著;如果再想,我為什麼要出家,又是一重執著。然後就有選擇之心,然後就有悲喜之心,就會越來越遠離佛法。
所以在選擇之初,需要做的,就是處處不染著。既然執著無法避免,那就讓執著停留在學佛之上;既然學佛之執著無法避免,那就讓學佛之心不染著。

虛妄

虛妄是「執著」之外,我不太敢提到的詞。
以前看到「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以為只是一種心理暗示。但學佛越久,越覺得自己當初的迷昧。
這虛妄,不是可以看得開的虛妄,因為涉及到看,就是六根意識在作祟。
這虛妄,是真虛妄,你要知道虛妄的源頭,也要知道虛妄產生的過程。
比如,一把椅子擺在你面前,佛陀告訴你,這是虛妄的。那他就會告訴你,這椅子的實體是如何產生;這木頭,這金屬,這布料,是如何產生;你對這椅子的意識,是如何產生;直至所有萬物如何產生,直至所有意識如何產生,直至無明,直到斷無明。
所以這虛妄,不是虛無縹緲的思想意識,你需要去修證,才能真正了解虛妄的本質。
直到最後,這虛妄都是一種妄,也要斷滅。

希望我這些顛三倒四的文字,各位能看得明白。


撇開故事本身,聊兩個事兒。

一、出家應不應得到父母的同意。
釋尊證道之後,先度了他同父異母的弟弟難陀出家,又度了自己的兒子羅睺羅出家。他的父親凈飯王非常悲傷,哭著來到僧伽藍中,找到釋尊說,你出家的時候,我希望難陀童子繼承家業,結果你讓他出家了。不過,我想著自己總算還有個孫子,羅睺羅還可以繼承家業。現在,你又讓羅睺羅出家了。父母把孩子養大不容易,付出多少心血,世人都是知道的。可是現在呢,你看好多比丘,不顧父母的感受就出家。唯願你今後命令諸比丘,父母不允許,不得度令出家。釋尊默然同意了。凈飯王就離開了。於是,釋尊把比丘們都叫來說:「父母於子多所饒益。養育乳哺冀其長大。世人所觀。而諸比丘。父母不聽輒便度之。自今已去。父母不聽。不得度令出家。若度當如法治。」這是《四分律》的記載。

二、女性出家的問題。
最早出家的女性,是釋尊的姨母,也是他的養母,瞿曇彌。她和許多女人一起,追隨釋尊,希望能夠出家,多次請求,釋尊都不答應。阿難看到她們很苦,就請求世尊,允許她們出家。阿難問世尊,女人出家是否能證到四果?釋尊說可以。經過阿難的請求,釋尊就同意了。但這事情還沒有完結。在釋尊入滅之後,阿難的這項請求,成為大迦葉對阿難進行攻擊的一大理由。大迦葉的依據是,由於女人的出家,讓正法減少了五百年。其實這和大迦葉與阿難之間的矛盾有關。大迦葉本身對女性心存厭惡,與尼眾的關係也很不好,被她們說成是外道。不過,釋尊住世的時候,大迦葉並沒提出這點。而且阿難的請求,其實是釋尊同意了的。女性出家確實會帶來一些問題,比如女性對塵世的貪戀比男性大,重情感而輕理智,且出家要以乞食為生,而女性乞食往往得不到施捨。因此,釋尊初開始的不同意,是的確有操作上的困難的。但他稱女性能一樣證到四果,可見在釋尊心裡,根本上不是歧視女性的。但由此也能窺見,當時的印度對女性的態度。

從以上所舉佛陀時代的兩個故事,可以看出,2500多年前,佛陀住世的時候,僧團與俗眾之間,乃至僧團內部,都存在很多矛盾。有父母與子女之間的矛盾,也有僧眾之間的矛盾。在佛滅度後,大迦葉還以阿難沒有侍奉好佛陀、讓佛陀舍壽為理由,來詬病阿難。可見當時佛教的情狀,和今天並沒有太多不同。這才是歷史的真相。


我母親已經準備出家,我隨她去她想出家的寺廟多次,我覺得無論是從她內心講,還從我這個「外人」來看,那都是一個非常好的歸宿。因為我接觸了很多護持和發心出家的居士,多少有些感受,跟大家分享一下。

1. 為什麼有人會信佛?
如果我說都是因緣估計會有人朝我扔雞蛋。好吧,我只能說說我的答案:因為信佛能幫我減輕痛苦。說真的,你拚命去賺錢、搞關係、作鬥爭、算計著算計那,或者說得好聽點,為了更好的生活去奮鬥。可這一切的一切源於什麼?無外乎是是你對平和、自由和愛的追求。

我們從外面抓的越多內心就越空虛。沒辦法,我現在就在拚命地從外面抓虛無飄渺的東西。這就像是沙漠里的海市蜃樓,看看是美好的,但若真去追逐,只有死路一條。而信佛,至少能讓我有個度,讓我有所畏懼,有所不為。漸漸地也讓我有所歸宿,讓我知道就算沒人要我,就算上帝也不要我,就算我消逝在所有空間和時間,我也不怕。

2. 為什麼要出家?
People say,大隱於市,小隱於林。這話不假,但對普通人的修行無益。師父總說,光信佛是不夠的,要身體力行去學去修。學什麼?學戒律,學佛說過的話。修什麼?按照佛說的去做去修。在世間當然可以按照佛說的去做,但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阻力,這對於沒有很好根基,特別是沒有很好師父帶領的情況下,非常困難。

我們上學的時候都知道,總跟著學習好的孩子一起玩一起學習,往往成績提高更快(我說的是普遍現象)。融入社會也發現,跟正能量的人在一起,每天活得更開心。出家,去寺廟修行,也是這個道理。更莊重的場所,大家都嚴持戒律並互相監督,每天大家一起誦經念佛,做工苦修,這種精神上的影響是毋庸置疑的。這樣也就更容易守戒,更容易成佛。

3. 出家之後的生活是怎樣的?
首先分享一下我之前回答過的問題 在寺廟禪修的經驗是怎樣的?

相傳在佛陀涅槃前,眾弟子求佛陀開示,從此以後以誰為師。佛陀答,以戒為師。我母親之所以渴望在海城大悲寺出家,就是認為那裡是真正按照戒律修行的道場,能都修得正法。

我在寺廟待得最長時間也不過兩天半,但到第二天的時候,最明顯的感受就是,除了吃飯,睡覺,上廁所,什麼慾望都沒有。據說在寺院一星期之後,身體適應了勞作的強度和作息規律之後,內心會越發的平靜。我曾達到過非常短暫的平和狀態,沒有任何慾望,那種愉悅真的與在世間的快樂有很大不同,很難用語言來描述。很多人認為,無欲無求是很恐怖的一種狀態,生命就應該折騰,其實是因為沒有體驗過真正的祥和。

4. 什麼是成佛?在世間的現代人如何做能夠減輕內心的痛苦?
這個問題太大了,感興趣的人可以去看索甲仁波切傾其一生攥寫的《西藏生死書》。我覺得很通俗,對現代人更具實用參考價值。


5. 如何看待?
a. 若我是當事人的親人和朋友,該怎麼看?

  • 感情上:我打心眼裡為我母親能找到歸宿感到高興,她大半輩子的痛苦、不甘、委屈等等都不用計較了,從此過上簡單的生活,她的精神狀態比我在世間見到的任何一個人都要好。
  • 信仰上:我母親出家,對我將來的生活乃至以後的轉世等都有很好的影響。當然這一點對於不信的人,不用考慮。
  • 現實方面:我不用考慮我母親的養老和醫療問題。她老了有護持居士照顧,生病會有做醫生的居士給治病,我從經濟上幾乎沒有負擔。

我的答案簡單來說就是百分之百支持。你最care的人覺得找到了世間珍寶,你難道要因為你的自私橫刀奪愛?

b. 若我和當事人沒有關係,該怎麼看?
我的建議是,把時間放在你真正熱愛的人和事上,沒有意義的事情,咱少干。當然如果你對佛學感興趣,我是非常高興與你討論和互相學習的。

基本就是這些
----------------------------------------分割線其實是最難把握的部分----------------------------------

差個題外話,我母親肯定是會與我父親離婚。這個對於已經成年的我來說根本不是一個問題,我早已明白感情這事情本就是人們心中的妄想,信則有,不信則無。

我的父親因為不信佛,所以基本無法理解我母親的行為。他的困惑有兩個,一個是傳出去不好看,別人會覺得我爸做了什麼傷天害理的事兒把我媽逼出家了(我爸媽感情確實不好,我媽以前總跟我訴苦,但我又能說什麼呢)。另一個是擔心將來的親家會覺得我不是正常家庭出來的。

我的看法是,我母親出家必然會對我和父親將來的生活帶來一定影響,但那是我們無法選擇的,因為我們不能因為我們害怕解決某個問題而去限制別人的自由。

好,不啰嗦了,以上


在我高中的時候,我最好的朋友突然告訴我她要休學去修行了。

她去的地方並不是我們所熟知的寺廟佛堂,是一個在廣西郊區的育良教育中心,我很不看好她,我相信,過段時間她就會回來了,我把高考複習資料都給她留著,心裡還幻想著那天。
最初我們是靠信件聯絡,那裡信息封閉,唯一的交流渠道被我們幾個好朋友好好使用著,隔段時間的一封信,生日節日就寄些吃的用的。

她在那裡每天早晨5點就要起床,要起來種菜澆水,生活的一切都是自給自足,每天跑起碼十公里,要爬山,要走路,運動量巨大。隔段時間會有大型的行腳或者講座。她要學習佛法,學習中國傳統知識,甚至連看相都會了。
很多有錢人不相信現代學校的教育,也把孩子送到那裡去。她呆的久了也就成了小老師,除去自己的修行,也會帶著孩子學習。
她遇到很多人,也改變了很多人。

時間久了,我也明白她不會回來了。

暑假時她回來,看到她的一篇日誌,這才開始衷心的祝福她。

行腳的意義-只要不悟全體錯誤
我叫-------,法名雨蓮,來自湖北武漢。今年是高二的學生了,這個暑假是我過的最有意義的暑假也是我成長最多的暑假。感恩我的母親讓我有緣認識了寂靜師父。感恩師父在一路上對我們的孜孜教誨。

回武漢以有一段的時間了,細細思考將行腳感悟寫下來與大家分享。這一次的行腳是我一生中最寶貴的財富,它教會了我怎樣為人處事,怎樣避免未知的天災人禍,更讓我有緣結識了師父這樣充滿智慧的人,不管怎樣刁鑽的問題,師父總會用佛法一針見血的找到問題存在的根本然後快速的解決。

先說說7月份從東琳寺到安徽九華山15天行腳對我的改變,以前我在家總不愛笑,每次都是一張苦瓜臉,導致我經常與家人發生衝突。自從聽了師父講說世界萬物都是一個整體,我豁然開朗。我感悟到外在的一切都是內心的鏡子,你內心快樂外在也會跟著你變得快樂,你內心憤怒外在的一切你看起來只會讓你跟憤怒。深思過後,我明白了為人處事的準則就在於不要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努力,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得到的利益不會是永遠的利益。世人每每都是想什麼什麼不得,這叫所來違願。不管是注意人或注意事,只要執著於這件事,這件事就會成為你的阻礙,對這句話我深有觸動。以前上學的時候,對名利看得太重,心思總注重在哪些同學比我差或者為什麼我比他好,他卻得到了我應該得到的,因此學習成績總是忽上忽下。人際關係也總是時好時壞,當時我還為此而惱怒,為什麼我的付出總得不到回報?為什麼我對別人好別人卻在背後重傷我?在行腳的時候我從英子那得到了解答,我與她經歷非常像,她說是因為只有讓別人有路可走的時候,自己才會有路。為人處事不要太高調,要放低自己的姿態,原來是我高調讓同學們得不到老師的關注,所以才在背後阻礙我。人們常說付出就一定會有回報。但經過師父的開示,我覺得付出一定會有回報但不絕對是你所期望的回報。以前我對人對事總抱著開花就會結果的心態,但往往所來違願。這一點常常讓我心存惡意。但這次行腳我放下了,看開了。打個比喻,你存錢和取錢會在同一個地方么?人生的一切也是一樣,世界是個大銀行,在這裡存款不一定要在原地取款。付出的不一定會在同一方面得到回報,上天會在你不知情的情況下給予你特別得回饋。不管別人對你怎麼樣,你不斷的對他好就可以了。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武器就是愛,愛可以解決一切問題。師父也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人的一生,想不到,算不到,求不到,爭不到,一切都是因緣果報。對這句話我深信不疑。外在的一切都是自己吸引而來的,到底是想吸引好的事物還是壞的事物這就要看我們種的是善因還是惡因。

這次行腳讓我有了自己的夢想,做一個世界級的音樂家。以前這些想都不敢想,別人會打擊你,自己也會沒有自信。但寂靜師父說過,夢想有三大要素,方向,力量,希望,有了方向人生不會迷茫,有了力量,不會受到別的誘惑,所有的誘惑對於一個有強大夢想的人都不再是誘惑,有了希望就是有了美和樂。人只要有了美和樂,做任何事都會有動力。夢想不一定是非要實現的,它的存在就是讓自己的內心有強大的依靠,如果一個人空虛無聊,那麼一定是他沒有夢想,如果一個人面對誘惑不能果斷無視,那麼一定是他夢想不夠強大。史蒂芬霍金曾說過人若沒有夢想不如死去,我覺得人若沒有夢想就沒有他存在的價值,事物存在是產生價值的,當他沒有價值的時候他就必然消失,這是大自然的規律,所以我覺得人必須有夢想而且是強大的夢想。

在行腳的路上,師父會讓我們掩埋小動物的屍體,讓我們跟路人打招呼,喚起我們心中的愛,剛開始,我無法理解。這不是我們分內的事為什麼要花時間去做呢,而且不覺得很白痴么。現在想想真覺得當時的自己是多麼的愚痴。這不是一件小事情,而是愛的付出。等到我真正用心去做的時候,突然得到了一種巨大的能量,在行腳的途中我再也感覺不到累了,一路上伴隨也路人的祝福和希望。內心特別有動力,我覺得人就是要不斷的付出,就是要像太陽一樣去溫暖照耀別人,不要在乎有沒有得到,你只要不斷的付出就行了,現在的我特別開朗外向。像一個小太陽!一路上同修們的付出也讓我特別得感恩,我們這一個隊伍實行著完全的共產主義。我們有苦一起互相鼓勵,有福一起同享。沒有誰只會想到自己,所有的人都在為他人著想。感恩大家!

還有一點要與大家分享的最重要的改變,本是要在九華山與大家分享。由於當時沒記住,所以很遺憾。就是現在,我與母親的關係相處的很和睦。這個要非常感謝佛法,感謝寂靜師父,感謝母親。大概在1年之前,我與母親的關係非常不好,當時處在叛逆期,也根本沒有意識到對父母要孝順。一直都是與母親吵架,冷戰。然後,兩個人不聞不問。我也拉不下面子去道歉。當時母親與父親的關係也不好。總是吵架。所以我一直以這個借口說沒有家庭的溫暖而叛逆。當時真的是事事不順,學了佛法才知道,一切都是自己種下的惡因。當這樣一直持續到前年我的母親接觸到了佛法,我們的關係開始有了很明顯的轉變,慢慢的我們不在爭吵,我的脾氣也好了很多。但有時還是會頂撞,而且不以為然。去年暑假也有學弟子規,但效果不佳。直到我遇到了師父,才知道百善孝為先,一直以來也沒有跟母親懺悔過,在九華山第一次跟母親懺悔,發現懺悔真的能讓心中重新升起好的能量。到現在,還是會與母親有發生衝突的時候,但每次我都會主動懺悔,有時候不懺悔還心裡特別不舒服,總覺得心裡有個什麼堵著在。所以基本與母親關係很和睦了,真的很感恩師父。

人生順利四大法寶,懺悔,感恩,寬恕,祈禱。真心祝福大家都有個美好的未來。

雨蓮合十感恩


首先說明,我尊重她的個人意願和選擇,覺得社會就該多元、多樣、多彩。

但是就我個人而言,我覺得等到六七十歲,雙親故去、老伴有托、兒女成人了,自己這一身皮囊老了、空了、臭了,沒什麼牽掛,也沒人牽掛的時候,才是修行的時候。
可能有人會說我狹隘、說我偏執、說我看不破,可這就是我的觀點,我不去評價他人,我只說我的看法 —— 塵緣斬不斷,自該隨緣了。不要為了信教而信教,信教不該成為逃避現實的選擇,時機合適、無所牽掛時誰都可以選擇青燈古佛。

有關塵緣:前幾天下鄉,在山上認識個66歲的大爺,不管手頭有多少活,一到11點就一溜煙往家跑,我問他跑啥,他說俺爹95歲了,人老挨不了餓,我回家做飯。
我覺得,這比讀一百萬卷經書福德還厚。

個人胡說,勿噴謝謝。


不給父母造成傷害,不危害社會,這類修行是個人行為。支持!


我來為這妹子說一句,很多人都說她炒作什麼的,我只想說,她並沒有炒作。

這個姐姐是我同校學姐,起初只是在人人網上看到了她剃度後的相冊,本以為她是跟人開玩笑打賭或者因為天氣太熱才剃了光頭(好吧我最好的朋友就干過這種事兒),但是點進去之後,發現她是真的剃度出家了,真是十分令人震驚。

當時我在一個中央及媒體網站實習,我第一時間的想法就是一定要抓住這個新聞素材,於是我添加了這位學姐的人人好友,並且跟她留言說,我是某中央級媒體(三台四網之一)的記者,想就她出家的事情做一個專訪,希望能夠徵求她的同意。但結果是,她通過了我的好友請求,卻並未接受我的採訪。

我想說的是,一個真心向佛的人,會把自己的「出名」狀態當做是弘揚佛法、普及佛學知識與價值的一個良好平台,而不是通過「80後美女」等字眼來提升自己的個人知名度的。因為這對一個出世者而言毫無意義。

我本身主修哲學專業,也上過佛學選修課程,潛心鑽研佛學的人,就像是《楚門的世界》里的觀眾一樣,只是默默俯身看著我們所做所說的一切,對他們而言,他們才是醒著的人。因此沒有任何必要拿這件事情炒作自己。


沒什麼看待不看待的。對我來說 不管他人什麼做法 只要不傷害自己 不傷害他人 不違法亂紀 那就只有祝福了。因為不管是什麼內容 越有爭議 就越需要更多的勇氣。
雖然我不太懂佛法 也不太理解她出家的做法 但是我為她的勇敢點贊。任何一個敢於追求本心的人都是可敬的。


我知道的一個人,算不上認識。
家裡人都信佛,很正常的一個人,還是魔獸世界玩家,現在也經常自稱法爺,大學期間親眼見兩朋友意外去世,從此剃度出家。
現在他生活也很愜意啊,練練毛筆字,彈彈古箏。
現在出家修行和以前不一樣了,有親人有朋友,出家不過是選擇了另一種生活方式而已。
至少人家有信仰,可是芸芸眾生,每天擠著地鐵,吃吃煎餅果子,對身邊的人漠不關心,在網上充當鍵盤俠,談論著,批判著,可是你想想,我們的信仰呢?


一群沒有信仰的人在那對別人的信仰品頭論足,這事兒怎麼看都挺可笑的。


這位修行客牽掛有點多,離佛有點遠啊。
我一直困惑,她都還沒真正入世怎敢談出世。在面對世俗煩擾時,她真的有大智慧去面對嗎?


http://edu.163.com/13/1230/16/9HBVN58600293NU2.html
人各有志


大學時有個室友就屬於這樣的人吧。
由於大一的時候被一個老師影響,從此走上了這條「不歸路」。說是不歸路有點過分吧,但是在我們那時候真有點這麼想啊。大學四年,她看完了學校圖書館所有國學經典和佛經,大二開始信佛,無時不刻不默念「阿彌托福」。講個那時候比較奇葩的事吧,她每天晚上帶著耳機聽佛號啊什麼的睡覺,有一天晚上大概三四點的樣子,她耳機掉了,聲音就外放出來了,恢弘的佛號飄蕩在我們宿舍的每個角落,大家都醒了,但是沒人敢問,我當時的想法就是,難道佛來接引我了?????她的大學基本一直這樣過的,大三大四開始,沒事曠課去哪個寺院呆幾天,上課也從來不聽課,每天都是抄寫佛經,晚上在宿舍,我們都在上網,她就在我們背後走來走去的讀佛經,大有一種超度我們的感覺。
其實從大一開始,她的善良,她的天真,她對社會的無知無畏,都讓我們擔憂,我們一直試圖去努力改變她,但是無奈這種人的精神力太過強大。大四時候我們開始找工作,只有她每天還是這樣。那時候我們總是想,總有一天,你還是要步入社會的吧,到時候,你總還是會被社會影響的吧,總還是要向世俗低頭的吧……結果!
大學畢業不久,她被一個國學院找去教國學了!
前段時間我們還聯繫過一次,她現在過的挺好,終於過上了她想過的生活,做著她想做的事。而她這段經歷,也告訴我,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

好像有點文不對題,但是看到這個問題以後真是太想回答了,看知乎這麼久第一次回答問題,真不好意思。


多數人的回答說的都是佛教裡面的出家人,我就引用一下道教中的一位前輩講述自己對於出家修行的心路歷程吧:

回一位道友的話:

從來沒有一個人是因為覺得生活太美好而去修行的,都是體會了生命的缺陷、無奈和渺小,才開始尋找生命的真相,尋找生命真正的歸宿。


我是修行人,心態非常好,大約有如你說,的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吧;快樂和不快樂,我不是排斥,是都不選擇,別人可能以為除此兩者外,不再有別的狀態,而我知道還有一種狀態在快樂和不快樂的對面,我因此就選擇了對面那種狀態行走我的人生路;快樂和不快樂實在變化得太快了,其他人把這種眼淚和微笑交替的生活當作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所在,我不反對,我周圍的人也都這樣生活著。

不同於大家的是,認識到了生命像快樂和不快樂一樣,在飛快地交替變化著,也就是——生命飛快地在死了又再生,生了又死去的循環之中流轉。對這種現象,對這種流轉我很不服氣,決心超越它。而這種流轉說穿了就是命運,是天地間最不好認識的既定安排,被這種大安排左右的人受了這種既定的擺布而不自知,把造化安排的悲歡當作是自己應該的承受,還把眼淚和微笑當作意義,我不接受,我不接受這種安排,我要自己安排自己的命運,不需要造化把我安排在那些眼淚和微笑錯綜紛紜的交替里去做喜悅和悲傷的奴隸。

古代許多了不起的行者聖人認識到了自己在被造化玩弄,毅然丟棄所有執著的一切,堅決抵抗造化弄來忽悠人生的種種所謂的意義,最後打破命運的拘束,撞開造化的門欄,回到了生命的本源,同宇宙的真理永遠地並存在了一起。老子、莊子、釋迦牟尼、南祖北真……我看見這樣了不起的榜樣,精神為之鼓舞,熱血為之澎拜,於是頭也不回地往他們腳印的方向上踏去……


問:如何看待那些不顧一切潛心修行的人?

答:至少比你洒脫。當你汲汲於「如何看待」時,他們選擇了「不顧一切」。


修行是很個人的事,即便是事主最親密的人也未必了解其中的緣由。你笑人痴,人憐你愚。與其糾結美女出家,不如散散步,喝喝茶,說不定妹紙就在身邊哦。


在知乎什麼都能敞開了談,除了政治和宗教。


因為有風險,所以原諒我匿名。


但凡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所有宗教都是洗腦的,當起真來都是荒謬的。但同時,它們又被當做一種文化傳統,人們尊重它;另一方面,因為信奉宗教的人多勢眾,且有強烈維護的信念,人們不敢得罪它。


基於以上兩個原因,人們是不大直面地談論宗教的,即便談,也是拐彎抹角諱莫如深。


但宗教的荒謬又是如此赤裸和明顯,總要有指出皇帝新裝的小孩。


遺憾的是,這個世界總是2/8分布的。少數20%的人不指出,80%的人就朦朦朧朧的覺得「也許宗教真有自己所不能理解的高深所在」,於是亦步亦趨,亦敬亦畏。


由於中國沒有濃郁的宗教氛圍,大部分人接觸宗教機會並不多,因此也不會形成全民信教的風氣。但總有偶爾接觸的「漏網之魚」,他們屬於這80%的一小部分,被洗禮(腦),被感染,還以為是慧根鍾情自己,被命運選中了,呵呵。


所以說,糊塗是多數的,但真要去犯傻(出家),他們又會一時清醒起來,打住。只有少數擋不住的附身傻氣,衝破阻擋與荊棘,一直走到令人瞠目的報紙上。


為宗教獻身,就像小姑娘為初戀的「真愛」奮不顧身一樣,有著勇敢、悲壯、催人淚下的一面,但隱藏在這令人讚賞的品質背後,是驚人的無知。

當然,這些都是個人選擇,就像有人選擇要自殘一樣,你頂多罵兩句蠢貨,但不能阻擋人家「做出自己的選擇」。


以上。


謝邀。

首先不要刻意使用諸如美女,女大學生,80後等辭彙形容一個人。她是人,那些定語和她自己沒多少關係。這種辭彙都是媒體為了搞到流量的小把戲。至於什麼熱傳,一片嘩然云云,文學性的描述啦。估計吃完晚飯就忘記了。

我總是呼籲大家發現更大的世界,不要以為你自己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就是什麼的代表,就算你是 大多數也罷。這種人在越南,泰國,緬甸,印度,非洲,美國,歐洲,中國,台灣,香港,兩河流域到尼羅河流域很多。

紅樓夢中和尚尼姑也很多,寶玉總是念叨出家,柳湘蓮先生就出家了,妙玉就是捨不得那頭秀髮。惜春估計出家的概率不小,她總是和小姑子玩兒。我本人也差點當伊瑪目,但我和羅智深一樣瀟洒慣了,沒當成。我們城市有個大混混,幡然悔悟,成為虔誠的穆斯林,做派和以前截然相反。某電力界女士不也是皈依佛門了嗎?

這沒什麼稀奇的。

我們每天高喊努力!奮鬥!一本!海歸!CEO!上下而求索!其實就是為了口飯吃順便交個配。我們被雞毛蒜皮的外物所困。但有的人覺得很多我們認為的大事情是小事情,他們/她們更要過一種另外的生活,追求另外的價值。

這些人為這個世界提供了平衡,讓我們顯得也更像人。他們/她們Be in the world ,but not of the world.

他們/她們是看過&的。

+++++++++++++++++++++
我深知所謂的「一切」並非和自己有多少關係,佛教我不懂,但竊以為應該對和自己關係密切的人一個交代才好。比如你有八十老娘,你不管她就去出家嗎?託付給兄弟親人朋友或者留下一筆錢才說的過去。

她出家了,過她想過的生活去了,我等碌碌俗物卻在網路上回答如何看待人家,真是諷刺。

祝福她。


剛知道80後美女才真師出家的時候很震驚,不止因為她在最好的年紀做不顧世俗的事,還因為她是我學姐←_←
才真在神山的時候,她父母去看她。其父很驕傲地說,家裡培養出北大清華學子的挺多,但美女出家人卻真沒幾個。才真師一家人應該對這事兒是很驕傲的吧,所以沒有什麼遮遮掩掩。而才真師又喜歡玩人人微博微信,分享生活宣揚佛法,跟炒不炒作沒什麼關係。
誰說出家的小姑娘不能上網了,人家喜歡玩兒,是咱們凡夫俗子帶著成見少見多怪了。


推薦閱讀:

如何解讀「字幕」這一生產行為?
如何製造病毒營銷內容,並能讓用戶最大化的轉發?病毒內容需要具備什麼特點?
刻奇的危害有哪些?
關於李白的編輯思想?
如何看待 CCTV 新 LOGO?

TAG:傳播學 | 人文 | 宗教 | 互聯網思維 | 佛道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