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邦物流高層「地震」,你怎麼看?

主震剛過,餘震不斷。身在其中,有些問題看不懂,多年以來塑造的勵志典型紛紛跳槽,高薪誘惑還是另有隱情?
此問題嚴禁在知乎網外傳播,包括但不限於知乎日報、新浪微博。


假作真時真亦假


排名第一的回答已經把問題提到了一定的高度。資金、股權等問題在較大的範圍上回答了這個問題,我從小一點的方面來說吧!(畢竟眼界確實有限)
————————————————正式回答——————————————

員工的離職原因林林總總,只有兩點最真實:
1、錢,沒給到位;
2、心,委屈了。

這些歸根到底就一條:幹得不爽。員工臨走還費盡心思找靠譜的理由,就是為給你留面子,不想說穿你的管理有多爛、他對你已失望透頂。 仔細想想,真是人性本善。作為管理者,定要樂於反省。————馬雲

首先需要明確,工作與戀愛的關係極其相似。最開始,我們相互選擇。然後,我們相互接受。後來,我們相互忍受。最後,我們分道揚鑣。而造成最後分道揚鑣的導火線,可能是我、可能是你。
德邦高層震動、餘震不斷其實就是一段時間內分道揚鑣的情況太多,讓很多人把矛頭對準了德邦這一方。這麼多曾經如膠似漆的人都走了,你說你沒有做錯?但恐怕,不能將屎盆子都德邦頭上。
我將高管及因高管而波動的離職分為以下原因並分別說明:

【薪酬問題】
但凡和高官跳槽、挖角這一類的行為總是免不了牽扯到高額的薪酬,這也是人們對於高官的離職津津樂道的原因之一。華宇薪酬=德邦薪酬*3,且 @余亦多的答案中也提到了股權保留的問題。所以很多高管理所當然的會產生去華宇後手握著德邦的內部股,德邦這一大群人還是在給我打工的優越感。有很多人會問,既然作為高管,他們的思維肯定是更有前瞻的。他們的職業生涯規劃做的肯定是更好的。他們現在僅僅為了錢就去了,是不是太短視了?這是個人行為,我不做評論。但是,高管是經歷了職場歷練後,踏著無數同仁的「屍首」才坐上今天的位置的。他們應該比任何人都懂,握在手中的利益才是最真實的。

【平台問題】
德邦在現有的零擔物流里是龍頭。迅速的擴展,完備的人力制度……這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能夠為公司員工提供一個好的平台。既然如此,為何高管還要走?這就不得不提到下面這位。

插播:華宇被TNT收購後沉積了很長一段時間,直到中信接盤之後,才重新回到我們的視線。中信為什麼收購華宇?這是個很有趣的問題。也有很多類似的討論,在我周圍集中了兩種討論:1.中信是資本運作的高手,買華宇完全是為了包裝之後再轉手。畢竟這兩年物流的行情不錯;2.國家的力量在物流行業布局加速。遠的不說,入資順豐的蘇州元禾控股、招商局集團、中信資本,哪一家不是背景雄厚的國企企業。我個人傾向第二種看法。(感興趣可以點擊相關報道
央企加速布局物流業:中信收購天地華宇在即_21世紀經濟報道多媒體數字報刊平台)

說到這裡,我覺得很多人大概明白了,背靠中信的華宇變成了一個具有國資背景的平台是一件具有多麼誘惑力的事情。在這個前提下再去對比,可能德邦那樣快速發展,機會多的平台就不是那麼意見令人嚮往的事情了。
另外,平台這個問題上其實存在兩個可能:1.能力&>平台(少數);2.能力&<平台(多數)
第一種情況,就我所知德邦內部這一典型的代表是10年左右離職的彭俊峰。(感興趣大家可以在微博上找到他。)德邦現在的人事系統如果在物流也還算的上不錯的話,他功不可沒。而此次地震中,我所知道有少數幾位是此種類型。
第二種情況,會讓人很傷感的想起一句古語: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被平台淘汰了,或者適合在此平台但是不適合在這個位置了。都說是被挖角,誰又知道裡面有多少是無可奈何的嘆息呢?所以,離開了,未嘗不是好的選擇。

【個人原因】
為什麼在最後強調這個問題?物流業的離職率怕是和餐飲業有的一拼。很多同事都會感嘆在物流行業積累一些經驗就走吧!這麼辛苦的行業難道真的有人願意奮鬥一生?不是有一句很有名的調侃是:「從小不努力,長大幹快遞」么……
我說兩個例子可能更有助於我闡述清晰:
1.一位領導半夜一點鐘在微信群里發布一條消息,下屬在半個小時之內全部回復收到並嚴格執行。有一個下屬沒有回復該消息。第二天早上被當成典型在電話會議里全區域批評。後來這個下屬在離職面談裡面說了類似如下的句子,「我來的時候只想工作,卻沒想到失去了生活」。
2.德邦內部有三年貢獻及七年貢獻獎,分別發銀質和金質的獎章以表重視。每次我們看見那些獲得獎章的人站在台上的時候,都會私下感嘆,他們怎麼能在德邦呆到3年甚至是7年。我會瘋的!

德邦快速的擴展後,有很多人付出了很多。在德邦的工作基本是兩點一線,不加班是不正常的事情。如果是一線的同事就更辛苦,體力勞動、不規律作息,收入指標……,且調動是一件非常頻繁的事情,因為在公司內部,調動代表你有了晉陞的機會。拒絕調動的潛台詞是,我不想晉陞。那以後呢,呵呵……你再也不用調動了。
所以很多人離開的時候,是一種很輕鬆的狀態。像是有了一場遠行後的通透。

以上大概是我能夠知道的,這些在外人看來的地震以及餘震。或許這真的就像是地震一樣,外界對關注的可能並不是我們真的關心的。而我們真正關心的卻是旁觀者一點也不在乎的。

以上,完畢!
————————————————我是哭泣分割線——————————
忽然答的有些傷感,如果你真的對德邦感興趣,可以去看看德邦的營業廳,去看看德邦的招聘會,再去看看百度上的德邦貼吧。然後你可能會困惑,這到底是一家什麼樣的物流公司呢?
我只能回答你,德邦竭盡全力變得更好,雖然他的路還很長。
PS:可以參照我其他的回答有助了解:
德邦物流、新邦物流、佳吉和華宇各自的特點是什麼?
德邦物流旗下的德邦快遞服務如何,對比順豐呢?


德邦,向你下跪

運輸時保價12萬的機器人摔壞,被踢來踢去的漫漫索賠之路已過半年之久,拒賠理由千奇百怪,讓人覺得人說起顛話真是創意無限,現開口就讓去告他們,思考良久發現官司肯定能贏,但是我一個人對一幫專門被養著跟你打官司的法律顧問團隊來說是多麼的渺小,少則半年一審二審長達一二年的時間加上昂貴的律師費也不是我們老百姓能陪著玩的,打完官司估計自已的工作也耽誤了,賠的錢付了律師費自已還能剩多少?

讓廠家評估了下維修更換損失要30多萬,越想越悲傷,選擇物流公司特意謹慎又小心的選了一家價格雖貴但覺得是大品牌有保障的德邦物流,近7000多的運輸費和保費我一分沒少給,可是當他們犯了錯要他們負起該有的責任時——客戶成了孫子。

德邦,難道真的要向你下跪,叫你一聲爺可憐可憐我……

此時此刻還有什麼辦法?求正義人士關注與幫助QQ2092552635


瀉藥。
物流職業經理人這個圈子挺小的。
但由於我不是職業經理人,所以至今未聽說哈,等待大神們的回答
--------------------------------------------------------------------------------------------
14:43 UPDATE
剛才看了下微博,還真是調整了。

我知道的確切的是
1.高層離職的有幾個去華宇了。
華宇挖人就倆字:高薪!50萬不行就100萬,100萬不行就150萬。我所知道的就到150萬了,至於黃剛說華宇開過的300萬,我也是在這條微博中第一次聽說。

2.德邦對人性研究的還是比較透徹的,很有「方法」。

這是真的。而且是重點。

第一個回答里我提到的物流職業經理人的圈子挺小的,是真的挺小的。
物流企業(零擔、快遞)的離職率確實很高。
公司某高層跟我說:
培養人不需要花錢嗎?最大的浪費就是人才的浪費。一個員工從入職到能獨當一面需要培養多久?

這種爆髮式的增長帶來的浮躁,難以避免。

我的觀點:
【跟公司共同進步了這麼多年,就算是石頭也該有感情了。】
【這個時候離開,說只是錢的原因,你信嗎?】


寫的比較亂,就這樣吧。雖說「凌亂」是「精緻」的天敵。@MJ勺子


身為一個在德邦最最基層的員工,個人覺得德邦在品牌服務,物流時效方面做的的確比較好,但在基層員工薪酬福利方面可以說慘不忍睹,2013年調整兩次薪資,拿到手的竟然比沒有調整之前少,而且高強度的工作也讓人怨氣十足,每天幾乎十二小時的上班時間,很容易讓人喪失激情!想長期幹下去的除了經理級別以上以及職能部門以外,很多人都只是當做一個過渡期,暫時安頓式工作,一旦找到好的歸屬,就會毅然決然的離開,正所謂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高層的離職,除了在基層員工心理上面有點影響以外,對公司業務沒有任何影響,德邦也越來越規範化,制度化,雖然很多不是很完善,但至少有一個大的框架在,所以沒有多大的震動,基層員工永遠關注的都是自身的薪酬福利和職業發展,職業發展目前也是一面看得見的玻璃牆,因為等你辛辛苦苦幹上經理的時候,也說不定那個指標沒有完成就被輕易的幹掉,薪酬福利的話,我不予置評,因為每個德邦基層員工都是你懂的,餓不死但也吃不很飽!提高一線員工的福利待遇和歸屬感才能為德邦快速發展推波助瀾!就像樓上說的一樣,快速的發展的公司員工福利不一定會很好,但是員工福利好的公司,在發展上面肯定是一條心!


做為曾經的德邦人,說下自己的觀點吧。因為不是關鍵的管理崗位,所以視角有限,難免有偏頗:

德邦的基層和中層始終在震,高層早晚也會震,只是以前沒有給夠價錢的吧。

德邦離職率高,除了薪水問題,主要是個人生活的缺失。超長時間(藐視富士康)、高強度的工作,想升職就必須接受的工作地點調動,都讓員工沒辦法「工作生活兩不誤」。有人會說奮鬥就是這樣子…我始終不明白,自己的生活都沒有了,你為誰奮鬥呢?

退一步講,假如我不在乎自己生活的缺失,我就是天生工作狂,就值得在德邦堅持下去嗎?德邦真的如看起來那樣發展迅速前途無量嗎?

我今年離職前在內部聽到的最多一句話就是:德邦和以前不一樣了。
哪裡不一樣?其實就是因為一直沒變樣才會像現在這樣,管理體系臃腫,各種虛假數據,員工福利縮水……

究其原因,和它的內部人才選拔機制有直接關係。在德邦什麼樣的人可以升職?只有一個條件,會說會show。做為本土物流企業,優勢是接「地氣」,劣勢是專業人才缺乏,包括信息系統的建設、流程優化等等急需改善的工作,都缺少專業人才。德邦的情況是,你有才有能力,但是不像打雞血一樣表現,那就只有混在最底層。

德邦把一群群雞湯洗腦的人推上管理崗位,所有決策型部門都想著如何做出好看的數據,越發官僚化的體系,是阻礙發展的主要原因。

你們都知道德邦搞快遞了,怎麼搞的?我們自己最清楚。老崔不清楚,因為他身邊的高層不清楚。高層不清楚,因為他們只看數據。而數據的來源是虛假的報表,它們是基層或者中層統計員們加班加點「分析」出來的。這些數據在公司內最大的作用,恐怕就是做一份漂亮的ppt,變成升職的墊腳石。

現在還和以前的同事聊聊天,發現我曾經預感到的壞事都發生了,暗自慶幸自己先他們一步離職。


犯我德邦者,雖遠必誅


說了這麼多,壓根就是錢的問題!沒有走是因為自己還不值別人高薪來挖。


過來的基層員工表示 福利還好,薪資不高(萬惡的大小周,加班就不說了)培訓是一坨一坨的,儲備幹部是走流程走出來的(洗腦啦),工資是沒漲過的。


企業的發展難免承受這樣的陣痛,也許對於老崔與德邦發展來說,也許不是壞事,但是面臨這樣一劫,一聲長嘆,都不容易。
德邦能發展到今天,特別是物流行業這種形勢之下,老崔經歷了多少陣痛和壓力不得而知了,,特別是在企業發展過程中那種危機感的潛移默化的生存壓力,多少會讓德邦這個團隊的文化壓抑,但這也是物流行業的現實情況。
偶爾情況下,我也用過一些德邦物流,也跟一點門點的德邦聊過一些,感覺面臨的問題主要是系統的優化,營銷渠道的適配和企業文化了,不解決這個檻,德邦的發展空間(非上升)空間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我以為是樂邦呢


我只能說,華宇想趕上德邦,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靠幾個高層想徹底改變他的企業文化,建立完善的服務體系,具有服務意識的員工隊伍,基本不可能。這個變不了,他永遠不能和德邦相提並論。既然如此德邦有什麼好怕的呢,挺個一兩年,也就過去了。
說不定過段時間跳槽的不能兼容,還會迴流。


參加過德邦宣講會,重本畢業:試用期2720,轉正2920,一般本科畢業分別減20 :-)迷之微笑送給大家。


公司文化是服從的奇葩公司,錢少誰管你?


推薦閱讀:

有人了解迪卡儂的物流倉儲模式嗎?
如何從房地產行業跨行跳槽到物流行業?
黃驊港的發展情況如何?
中國韓國造不出大型集裝箱船嗎?
星晨急便一夜倒閉是真的嗎?具體是怎麼回事?

TAG:德邦物流 | 物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