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人不習慣用「沒有幫助」這個功能?

據周源介紹,」「沒有幫助」是知乎的內容質量評價系統的一部分,當某個答案被多個用戶點擊了「沒有幫助」時,該答案可能就會被摺疊起來(針對所有的用戶,默認不顯示,但仍然可打開摺疊查看內容)。「實際上,在知乎這樣一個完全由每個用戶自發管理的知識共享平台上,」沒有幫助「和」反對「這樣的選擇,是篩選有效知識和實現良幣驅逐劣幣效果的最有效功能。既然美好的民主需要每個人勇敢地使用自己的權利,那為什麼大家似乎不太積極使用起這些功能呢?——當然,希望我的這個判斷是錯誤的。


  • 大多數知乎用戶都比較 nice 。
  • 微博等社交媒體可能也降低了很多人對於答案內容的高預期(很多人也開始習慣只寫一兩句話表達自己的觀點或看法)。
  • 一般只要答案內容沒有明顯的不合適,會讓自己感到不舒服,多數人不會主動去點擊「沒有幫助」。
  • 有些人可能會有顧慮,點擊了「沒有幫助」對方會不會知道。事實上,對方是不會收到任何通知的,這個操作是隱形的。
  • 當前知乎有人使用「沒有幫助」,但數量不多,可能知乎初期的用戶回答質量還是很靠譜的。

首先,我的理解:

  • 沒有幫助:沒意義,這個答覆就不應該出現
  • 反對:這個答覆在我看來是錯的

在這個理解和大多數人的理解基本一致的基礎上繼續討論。

願意點「沒有幫助」的,都是很認真的用戶。因為,讓沒意義的東西不要出現,更像是系統和平台應該做的事情,當然可以藉助用戶的力量,但不能期望太多。

現階段,對我來說,反對我所反對的,就夠了。
即使我覺得「沒有幫助」,點一下是不是就真的就不干擾別人了呢?那也不能因我一言而決。所以這個功能對我來說是模糊的,我不知道怎麼用比較好。


是否可理解為目前用戶提供的答案還算OK,沒有太離譜的錯誤答案出現?
如果不是錯得太離譜,一般人可能不會去點 沒用吧


可能換個文字說明會比較好,類似5顆星的評級,一般很少去評3顆星以下的;另一方面,「頂」和「踩」,「有用」和「沒用」反而更感官直接,更讓人去操作。


兩個原因:點擊「沒有幫助」的成本太高;和看回答的初衷不完全符合。

想法的初衷很好,通過多數人投票來決定哪些回答有意義,哪些意義不大(或者沒有意義)。

如果回答有幫助,對讀者有用,相信很多人願意回報(感謝作者),而更多人明白了這個回答有幫助是之後的事情。

如果回答沒有幫助,對讀者沒用,沒有回報的意願。

沒有回報不代表就要去告訴更多人。這個時候「關我鳥事」的心態在起作用。

就像公司地板上有張廢紙,去撿起來扔進垃圾桶的人極少,大多數人要麼沒看見,要麼踢一腳,要麼直接忽略。

相信很多人提問、看回答的初衷是尋找對自己有幫助的內容,分享是附帶的事情。

另外,看的成本已經很高,尤其是那些熱門話題。當你看完了幾十個回答,誰有那個心情把沒用的答案都點一下?


感性唄,說到底這不是在批改卷子很多人只是上來瀏覽信息找樂子


對某答案點了「沒有幫助」後,由於其是該問題的最後一個答案,結果首頁還是顯示出來他的答案……

這算bug吧。


推薦閱讀:

為什麼知乎上這麼多上海財經大學的學生?
怎樣高效地使用知乎?
為什麼知乎的內容會出現在外面?
知乎網裡好像沒有問題分類呀?比如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物理化學金融法律?
如果新浪微博利用強大的信息平台做問答類的應用,知乎怎麼辦?

TAG:知乎 | 知乎建議反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