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 9 月 13 日發布的 iPhone X?


主旨演講進行到最後 15 分鐘,蘋果 CEO 回到台上。現在是價格時間。

「迷人的產品,驚人的寬度。我們該定什麼價呢?如果按那些評論家的說法,我們會定 999 美元。但我們在設計這款產品的時候不只在技術和用戶界面上全力以赴,對定價也非常激進。我們想讓儘可能多的人用上它。」

背後的大屏幕上,巨大的「$999」被從天而降的「$499」壓得粉碎。全場歡呼。

這是 2010 年初代 iPad 發布會上的一幕。

今天我們沒有看到這樣的戲劇性翻轉。iPhone 和早先小道消息里說的一樣昂貴。

北京時間 9 月 13 日凌晨,在矽谷蘋果新總部邊上的史蒂夫·喬布斯禮堂,蘋果發布了三款 iPhone:iPhone X、iPhone 8 以及 iPhone 8 Plus。

iPhone 8 和 iPhone 8 Plus 比上一代稍貴,分別為 5888 起和 6688 起。

iPhone X 和此前的傳言一樣,定價 999 美元,在中國加上增值稅變成了 8388 元。這個價格差不多等於一部 iPhone 8 加上一台 iPad。

高價換來的是自 2007 年起變化最大的一款 iPhone。整個 iPhone X 的正面幾乎完全被屏幕填滿。

從名字 iPhone X(讀作 Ten,10)開始,基本上所有的泄密信息都準確。

和往常一樣,三款 iPhone 都有性能升級,拍照也更好了

雖然聚光燈完全在 iPhone X 上,但其實 iPhone 8、8 Plus 在大部分規格和功能上和 iPhone X 差不多,它的變化比 iPhone 6s 到 iPhone 7 大不少。

以下是關於三款 iPhone 的簡單規格對比。

1. 性能升級

三款 iPhone 的處理器都採用了相同的 6 核 A11 仿生 CPU。蘋果稱其處理速度比上一代 A10 Fusion 最多快 70%。

iPhone 8

這個奇怪名字是為了強調它為人工智慧優化,內嵌的「神經網路引擎」採用雙核設計,能夠識別人物、地點和物體。它每秒最多運算 6000 億次,使 iPhone 能處理更複雜的圖像識別任務。

這塊 CPU 集成圖像感測器,處理速度比 A10 快 30%、功耗號稱只有 50%。三款 iPhone 的規格對比可以看上面這張表:

2. 繼續改進拍照

此外,已經連續多年主推拍照為賣點的蘋果改善了 iPhone 8 的攝像頭,比如新增運動感測器,使 iPhone 8 能拍攝 60 fps 的高清視頻,以及支持 1080p 解析度 240 fps 慢動作視頻。

蘋果稱 iPhone 8 的感光元件也得到改進,進光量比之前多 83%,使其在暗光環境拍出來的照片,噪點更少、畫面更純凈。

蘋果還為「人像模式」增加「人像光效」濾鏡,其作用是讓用戶單獨調整人臉的光線效果。蘋果聲稱這一效果由 A11 仿生晶元驅動。蘋果在體驗區不允許導出照片,具體拍照表現如下:

3. 相近的玻璃後蓋

iPhone 8、iPhone 8 Plus 外觀幾乎跟 iPhone 7 系列一模一樣,除了背殼換成了玻璃,以及重新設計了金色 —— 介乎於粉色和玫瑰金之間。

玻璃後蓋提供了類似 iPhone 7 亮黑色版本的平滑觸感,並且讓無線充電成為可能。

新 iPhone 採用 Qi 協議的無線充電器,市場上在售的相關配件(包括三星的)可以直接用。

iPhone 8 系列於 9 月 15 日下午三點起接受預定接受預定,自 9 月 23 日起開始發貨。

iPhone 8 售價 5888 元起,Plus 版本 6688 元起。

iPhone X 的正面只剩下屏幕,和一塊凸起

iPhone 8 變化相當大,材質、功能、性能、拍照都有提升。

但很明顯,全場最關注的是 iPhone X。

「我們關於 iPhone 的願景向來是創造一種無比強大、無比沉浸、無比魔幻,最終硬體徹底消失。」庫克的這句介紹基本就是 iPhone X 的最大賣點。

整個 iPhone X 的正面只能看到屏幕,除了頂部一條佔據 1/2 屏幕寬度的窄條。裡面從左到右依次排列著放著:紅外攝像頭、泛光燈、距離感測器、環境光感測器、聽筒、麥克風、正面攝像頭和光點投射器。iPhone X 新增的大部分功能都靠這些感測器實現。

雖然屏幕和往常不太一樣,但拿起 iPhone X,四邊的圓角、和前三代 iPhone 一模一樣的邊框弧度,你還是可以一眼認出這就是蘋果的 iPhone。

習慣了前幾代 iPhone 之後,拿在手上你會覺得 iPhone X 有點厚。由於背面用回玻璃材質,它的厚度比 iPhone 7 要多出 0.6 毫米。除了厚一些以外,它的手感和早先的亮黑色 iPhone 7 沒什麼區別。

解析度新的屏幕設計讓蘋果在一個只比 4.7 英寸 iPhone 略大的機身里塞進了 5.8 英寸的顯示屏。

4.7 英寸屏幕的 iPhone 7 vs 5.8 英寸的 iPhone X

新屏幕採用 OLED 顯示屏,被蘋果安了個毫無想像力的「超級視網膜屏幕」。它的亮度和解析度都比 iPhone 7 更高 —— iPhone X 解析度 2436x1125、PPI 458,像素密度比 iPhone 7 高 40%。

OLED 在全黑色的時候會比常見的液晶顯示屏更黑。但大部分設計師在設計應用界面元素,以及選用文字字體的時候都不會用真正的全黑,只有在看視頻的時候會比較明顯。

蘋果對凸起部分的處理有些出人意料,可以看出,在照片、視頻這些全屏應用下,凸起部分直接遮擋了一部分畫面。

此前有一種設想,是蘋果在凸起部分兩邊採用黑底色的狀態欄,這樣就看不出來有一塊凸起。有人還做了構想圖:

圖片來自 Max Rudberg

結果蘋果直接讓凸起部分暴露在所有界面下,應用內還好,視頻、遊戲、照片都空了一塊出來:

隨著新屏幕,蘋果用手勢取代了 Home 按鈕

為了讓屏幕布滿機身正面,蘋果拿掉了 Home 按鍵。

從 2007 年的初代 iPhone 開始,在任何界面下用戶只要按下 Home,就能回到 iPhone 的桌面。

取而代之的是從屏幕底部往上滑動,在任何應用里,這樣一划都會退回到桌面。這個手勢還和多任務手勢融為一體,當你手指往上滑動到一半的時候停下,就會進入 iOS 的卡片多任務界面。這樣的手勢比起以往雙擊 Home 按鈕要自然並且更有邏輯。

至於原先從屏幕底部滑動出來的控制中心,被挪到了屏幕右上角。手指從右上角中間滑動的時候會調出內含各種設置的控制中心。

但由於 iPhone X 屏幕狹長,正常人單手拿著 iPhone X 的時候,拇指夠到屏幕右上角會比較吃力。

原本控制中心裏面的快捷按鍵就是為了方便而存在,現在的位置讓它變得不太方便了。

Face ID 是一次像 Touch ID 指紋識別一樣重要的突破

iPhone X 泄密後爭議最大的設計是蘋果會放棄 Touch ID 指紋識別。

從 2013 年的 5s 開始,Touch ID 就成為 iPhone 的標準解鎖方式。它實在是太過於方便,已經成了身體的機械記憶。

你從口袋裡掏出手機的時候,手指就會不自覺得按下 Home 鍵解鎖手機。等屏幕抬起,解鎖已經完成。

現在為了大屏幕,iPhone X 沒有空間留給指紋按鈕,有消息稱蘋果在內部研發嵌入屏幕內部的指紋識別功能,但沒能達到量產要求。目前有包括高通和觸摸屏技術公司 Synaptics 在內的多個獨立公司在研發類似的功能,沒有一個可以大批量生產。

Face ID 用於 Apple Pay。圖/TheVerge

大部分廠商決定將指紋識別功能放在手機背部。這並不方便,只有食指伸到手機背部的時候才方便解鎖。當你姿勢正確的時候,小米 MIX 識別機率還不錯。至於三星這樣將指紋識別擠在相機鏡頭邊上的獨特設計,它只會確保你經常摸臟鏡頭。

小米 Mix vs iPhone X 以及 S8 vs iPhone X

在解鎖這件事上,失敗幾率多 10%、每次解鎖多花 0.5 秒,就是災難。

三星提供人臉掃描和瞳孔掃描解鎖。我的實際體驗是,光線變化稍大、人臉掃描就不會成功,而且你需要等幾秒才會看到文字提示,知道沒有成功。瞳孔體驗更糟,你需要保持恰當的距離,就好像中學電腦課告誡你要坐姿端正、保持 xx 公分距離一樣。

蘋果的面部識別系統 Face ID 聽上去和三星類似。但表現大不相同,它基本可以取代 Touch ID 了。

iPhone X 上首次出現的 Face ID 先用點陣投影器將 3 萬個肉眼不可見的光點投影在用戶臉部,繪製一張 100 萬人才可能重複一次的三維面譜。

紅外鏡頭會讀取點陣圖案,將捕捉到的紅外圖像發送到 A11 晶元中的安全隔離區,以確認是否匹配。

實際體驗中,錄入你的臉基本上 10 秒內可以完成,脖子左右扭扭、讓屏幕里那一圈變成綠色就行了。

一位記者正在錄入 Face ID

錄入之後,只要點亮屏幕就會開始解鎖。iPhone 不會像三星的瞳孔識別一樣出現一個界面讓你眼睛對準屏幕上的點。

在實際體驗中,基本上 0.5 秒內可以完成解鎖。蘋果稱眼鏡、鬍鬚、周遭光線和帽子都不會影響識別。我在戴著眼鏡的情況下錄入面部,之後戴不戴眼鏡都能迅速識別。

但由於演示區域限制,我沒法核實 Face ID 在暗光線或強光下的表現——從原理看似乎問題不大。

為了保證別人不能在你睡著的時候悄悄解鎖。在解鎖時,眼睛要看著手機。

Apple Pay 也可以用 Face ID 解鎖——完成識別後它會保持可以支付的狀態,不用像指紋一樣一直按著。

解鎖失敗

此外 Face ID 還有個特別有用的功能,當沒有解鎖的時候,所有通知信息,比如簡訊和郵件都只顯示來了信息、不顯示詳情。但當 iPhone X 發現你本人在看的時候,就會自動顯示詳情。這比今天的通知系統聰明、實用得多。

如果你有從口袋裡掏手機的時候直接按著 Home 鍵解鎖的習慣,Face ID 是沒有指紋快的——它得等手機對著你的時候才能解鎖。但在使用中打開 1Password 之類的加密應用,比按指紋更快。

很顯然,Face ID 是一個會留下來被廣泛應用的技術。

體驗它的代價是 8388 元。蘋果於 10 月 27 日下午三點起開發預定,正式發貨要到 11 月 3 日。

從預定和發售時間,不難看出 iPhone X 的倉促。

蘋果好像已經不習慣做不昂貴的產品了

「iPhone X 有面部識別。它會看著你的臉說你買不起。」 Shridhar 在 Twitter 上發的這個笑話,不是特別像笑話。

蘋果通過高端機型拉開差價已經有一段時間,iPhone 7 Plus 不只屏幕更大、還用上了雙攝像頭。iPad 越來越 Pro、Mac 產品線原本價格便宜的 Mac mini 和 MacBook Air 也早已停止更新。

iPhone X 延續了這一定價策略。

iPhone X 直接將旗艦 iPhone 的定價推上了 8000 元。

對於本來每三年換一次 iPhone 的人來說,你很難說這個價格難以想像。差不多等於每天付 7.7 元,花在自己最常用的東西上。

這也是為什麼今天在美國、英國、日本市場,iPhone 這麼貴,但它的的佔有率已經快追平 Android。

iPhone 的銷量自 iPhone 6 登頂後有所下滑。iPhone 7 也沒能超過早先 iPhone 6 的水平。提升單機售價可以讓為蘋果帶來更多利潤。

但地球上並不只有這幾個國家。在大部分市場,Android 依然是絕對主導,並且 iPhone 的份額沒有上升。從印度、東南亞、南美等新興市場,到中國,Android 都在更快增長。

現在中國 Android 公司正在將越來越多的低價手機賣到新興市場,Google 也在加入進來和小米、聯想(摩托羅拉)合作在不同市場推出低價手機。

iPhone 用戶或許覺得每兩三年換一部五六千元的手機很值得。但如果一個人因為價格就一直沒用過 iPhone 呢?

回到 2010 年,喬布斯 499 美元起的 iPad 不但低於外界對蘋果的預期,甚至比華為、摩托羅拉、三星的平板電腦更便宜。幾個月拿下了整個平板市場。

越來越貴的 iPhone 可以為從蘋果現有用戶獲得更高的利潤,但恐怕很難獲得更多的用戶。

題圖及文內圖片如未說明,均由作者拍攝。

(以上內容首發於好奇心日報,更多精彩請下載閱讀。)


做過一些3D掃描和面部識別的研究,我看了發布會是興奮到顫抖的,就斗膽說幾句了。

早前我們在實驗室里做面部動畫識別的時候,用的是VICON motion capture system:

做capture的時候要求實驗者在臉上仔仔細細的貼滿marker,位置要對稱,每個區域的數量也講究。然後通過再通過把marker的位置map到模型上面:

Binh H. Le: "Marker Optimization for Facial Motion
Acquisition and Deformation",IEEE TRANSACTIONS ON VISUALIZATION AND COMPUTER GRAPHICS, VOL. 19, NO. 11, NOVEMBER 2013

總之整個過程繁瑣又複雜,整套設備又龐大又特別特別特別昂貴。

但是科技是不斷進步的,後來我們來到了紅外深度攝像頭的時代。這裡必須要說一下此前性價比最高的紅外攝像機: kinect(就是xbox玩遊戲的那個) 通過紅外攝像機,我們可以同時獲得2D RGB image和3D depth image,結合二者可以生成彩色的3D模型,並且通過追蹤骨骼綁定動畫,或者blendshape綁定面部動作:

上圖為:Ari Shapiro:「RAPID AVATAR CAPTURE AND SIMULATION USING COMMODITY DEPTH SENSORS」 ACM SIGGRAPH 2014 Talks, 08/2014 – SIGGRAPH 2014

深度攝像機應用在增強現實(AR)領域的應用,實在太酷炫了。一台 kinect + 投影儀就可以實現這樣的效果: 點擊視頻 增強現實

但是這套系統,一直有他最大的局限性: 硬體!!!Kinect 雖然已經存在於許多人家中,但是想要用此技術來建模,甚至應用在普通人生活中,幾乎仍是不可能的。

然而,今天,Apple把它帶給了我們,從此我們每個人的手邊都有這樣的硬體了:

Infrared camera(紅外攝像機)Dot projector(點狀投射器) Proximity sensor (距離感測器)相當於一台移動微型3D掃描儀!

發布會上所展示的AR在emoji上的應用,只是冰山一角,無比期待更多相關應用的發布。

當Apple將深度攝像機的介面,以及它的建模技術介面,它的rigging技術介面,都開放給開發者的話,那麼很快我們就可以看到各種3D模型相關App百花齊放。

舉幾個例子:可以使用掃描後的真人模型作為遊戲角色的遊戲(試想一下是真實的你出現在遊戲里),或者把手機架在那裡就可以當體感遊戲的攝像頭用……

答主再開個腦洞:一直以來,3D列印技術受限於3D模型的建模門檻太高,這些年來發展緩慢,但現在iphoneX的問世,讓廣大用戶人手一台微型3D掃描儀,很快3D列印技術也可能因此重新火起來。

試想未來有一天,會有這樣情況:在路上看到了美麗的建築,用手機掃描建模,回來用3D印表機打出一個小模型來;組裝宜家的傢具,發現少了一個螺絲,拿出手機掃描建模,用金屬3D印表機打一個出來擰上;出門忘記帶鑰匙?手機里存著一個鑰匙模型,用3D印表機打出來……

這種黑科技,難道你就不激動???

(關於掃描距離和精度的問題,仍待測,答主在這裡只是暢想下未來,我相信iphoneX開了頭,以後技術迭代發展下去,我想的這些都能做到。關於3D印表機,就算不能進入家家戶戶,但是街頭巷口的列印店就可以有,你想打3D模型就和出去列印照片一樣簡單,淘寶店主也可以有,發模型給他就可以列印好了寄回來給你。)

另外好多人還搞不清楚的2D人臉識別和FaceID的區別。簡單解釋就是那些基本上都是把二維照片貼圖在早就建成的3D樣本模型上面,而不是真正的三維掃描,也就是說它們只可以掃人臉,換成狗臉就尷尬了,更別說鑰匙,而且只能做到建成相似的人臉模型,並不能做到完全還原,還有一些是運用光影、圖像的透視效果等,結合機器學習來模擬生成3D模型,也做不到真正的實現模型還原。而iphoneX這個技術是理論上可以掃描現實世界中的任何東西並建模(有效距離待測),因此才能做到所謂的FaceID,是基於每一張臉都是不完全相同的,所以理論上來說狗臉也可以(待測)。

(ps:作為一個理工科nerd,我確實對美學不太了解。只是很想吐槽一下那些把只關注點放在iphoneX樣子究竟好不好看,邊框薄不薄,髮際線還有劉海的梗,就來判斷究竟值不值這個錢的)


我們在這裡不談 iPhone X 產品設計多妖艷,或者吐槽屏幕上的「劉海兒」,而是從蘋果的 iPhone 戰略來看看 iPhone X 所扮演的角色。

iPhone X 的出現,意味著蘋果開創了一條全新 iPhone 產品線,加固了自己的護城河。
iPhone SE 下探成功後,蘋果必然會做的向上探索。

我關注汽車領域比較多,有很多新興造車公司都會說,我們只發布一款車型標配所有功能,就像蘋果只賣一款 iPhone 成為爆款,而不像傳統汽車公司推出繁雜的各種車型、各種配置。

蘋果公司的 iPhone 戰略最初的確是這樣的,從2007年發布第一代 iPhone 開始,靠每年一款機型迎戰諾基亞們的機海戰術,iPhone 銷量呈指數級增長。

直到2011年,出現了第一次變化,iPhone 4 和 iPhone 3GS 共同銷售,開始了當年旗艦機型+去年旗艦機型的產品組合。

這個比較容易理解,有點兒像中國汽車市場捷達、寶來、速騰三代同堂,滿足不同需求,擴大銷量。

而到了 iPhone 6,Plus 版本的出現,銷量組合有了新變化。

iPhone X 發布後,今天 iPhone 的銷售組合是這樣的:

這是蘋果官網的截屏,除了兩頭的 X 和 SE 機型外,中間三款 iPhone 都有標準和 Plus 兩個尺寸的版本。

時至今日,iPhone 同時在售8款機型,數量已經非常多了。不再是當年一款機型做爆款的打法了。

有一種觀點認為,這是蘋果吸取當年 Mac 電腦過於追求單機利潤率而忽視市場份額的教訓。把規模快速擴大的智能手機市場切割成幾個細分市場,然後推出每個細分市場中最高端的機型。

我們可以抽象化來看 iPhone 的產品線,本質上 iPhone 6s、7、8 是一款機型。在9月12號發布會之前,iPhone 其實有兩條產品線:數字系列、SE。

iPhone X 的發布,帶來了 iPhone 的第三條產品線。

想要理解 X,讓我們先看看 SE 扮演的角色:

  • 最小屏幕尺寸的 iPhone
  • 售價最低的 iPhone
  • 降低購買門檻的 iPhone

SE 的定位是讓更多的人買得起、用得上 iPhone。但它並不是所謂的廉價版 iPhone。事實上 SE 仍然保持了 iPhone 產品線的高毛利率。

雖然 SE 存在感不強,但其實銷量不錯,根據 Above Avalon 的數據,截至今年上半年,SE 全球累計銷量約有3000萬部。

SE 代表了 iPhone 的下探戰略。

X 則代表了 iPhone 的上探戰略。

一方面高價智能手機細分市場已被開啟,出現了像 950 美元的三星 Galaxy Note 8 這樣的高價機型。蘋果不可能放棄這樣的高利潤市場。

另一方面,iPhone 7 Plus 的銷量大幅增長,讓蘋果有了新的發現。iPhone 7 Plus 並不是蘋果第一部大屏手機,但為什麼在 iPhone 6 之後,又能帶來明顯的銷量增長呢?

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今天的智能手機比幾年前在用戶的生活中,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成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產品,TA 不再需要電腦、電視。

智能手機是越來越多用戶消費內容、創造內容的唯一設備。

從而帶來的變化就是,他們需要更好的智能手機,願意在智能手機上花更多的錢。因為它不僅僅是一部電話,而是 TA 的生活中心。

專註在最重要的產品,集中資源開發出用戶體驗最好的產品,並以高利潤售出,這是蘋果的商業模式,也是蘋果最擅長的事情。

但這並不意味著 iPhone X 註定成功。別忘了,在 SE 之前,蘋果曾用 iPhone 5c 向下探索,效果並不理想。直到 SE 才站穩了腳跟。

另一個可能隨 iPhone X 而來的隱患是,iPhone 8 的地位變得有些尷尬。失去頂級旗艦機型的定位,iPhone 8 的銷量有可能受到影響。

很多人沒注意到,蘋果甚至把 iPhone 8 的售價比往年提高了50美元,縮小了和 iPhone X 的價格差,好像一點都不擔心 iPhone 8 的銷量。

隨著 iPhone X 的發布,蘋果組建了一個紡錘形的 iPhone 生態系統:左 X 右 SE,數字系列在中間。

iPhone X 的發布,繼續保障 iPhone 產品線的銷量和利潤增長,加固 iPhone 的護城河,畢竟 iPhone 還是支撐蘋果全部產品體系的核心。

- 我的最新 知乎 Live

- 我的公眾號:特斯拉X

- 更多文章:叭叭嗚 - 知乎專欄


看來有必要寫一篇 真·Face ID科普了

首先,iPhone X劉海上的Face ID相關感測器主要有紅外攝像頭,紅外和可見光補光燈,點陣投影器三個。兩個發光的一個採光的,識別的時候利用的都是紅外光。

那首先我們就要知道什麼是紅外光了:

直接拿張百度百科的圖吧。我們把可見光到微波之間的電磁波都叫做紅外光,其譜段範圍從750nm一直到1mm,實在是太廣泛了,於是我們又把紅外簡單地分為近紅外,中紅外,遠紅外。近紅外和可見光性質相近,都要靠物體反射成像,只是人眼看不見。近紅外圖像基本是這個樣子的:

遠紅外則完全不同。任何高於絕對零度的物體都會產生遠紅外的輻射,輻射強度跟溫度和表面輻射率等因素相關。所以遠紅外的圖像基本直接對應物體的溫度,可以用來測溫啥的。添加偽彩後的遠紅外圖像長這樣:

iPhone X這裡用到的紅外都屬於近紅外範疇,跟可見光性質相近,使用近紅外的優勢就是相較於遠紅外技術簡單,相較於可見光不會照亮人臉,也不會刺眼,也不會照上一臉麻子點(用於生成3D信息的點陣)。

紅外補光燈跟紅外相機的組合就是個帶夜視的監控攝像頭,白天晚上都能採集到人臉圖像,這個是紅外波段的圖像,跟可見光略有不同。而紅外點陣投射器跟紅外相機組合,就能形成更有意思的東西——深度相機。其實原理也很簡單,就是把紅外的網格或者點陣投影到人臉上,然後根據採集到的網格線/點陣的扭曲來反演計算3d模型,也就是結構光技術,大約就是這個樣子:

也就是說iPhone X的Face ID是使用了人臉的三維形狀以及二維的紅外人臉圖像來實現識別的,技術上至少可以達成以下幾點:

1、照片視頻啥的完全無效

2、必須識別到眼球看著手機才解鎖,睡覺啥的不行

技術上肯定做不到的點:

1、透視。近紅外的透過特性和可見光雖不完全相同,但是也差別不大,黑面紗啥的肯定沒戲了。當然,墨鏡啥的要看能不能過紅外光,這個很多還是能過的。

2、感應到體溫等生命特徵。根本沒這功能。

其他存疑的點:

活體檢測。由於不存在體溫 透視 真皮層啥的神奇功能,所以活體檢測基本只能通過運動檢測實現,比如動動眼球啥的。但是由於face id解鎖識別的時間很短,所以活體檢測估計還是很夠嗆的。這一點還是要以後專業測試才能確認。(好萊塢的硅膠面具通不過,一個是3D層次上的精度啥的不一定夠,另一個原因是可見光下看起來跟人臉一樣顏色的硅膠和顏料,在紅外波段下不一定跟人臉也是相同「顏色」的,要能識別必須在紅外攝像頭下化妝成一樣的)

PS. 當年iPhone剛加指紋的時候一堆人蹦出來說這玩意是射頻結合電容,有活體檢測,剁下手指頭不行,做指紋翻模不行,安全的很巴拉巴拉(現在知乎上也能搜到)。其實實際測試就是個最基礎款電容識別,做個指紋模就能破解了。

PS.. 蘋果剛剛更新了Face ID的白皮書,補充到後面以供參考:

我們的很多數字生活記錄都儲存在iPhone上,保護這些信息的安全非常重要。與Touch ID利用指紋技術實現認證的變革一樣,面容ID利用面部識別技術改變了認證的方式。面容ID利用最新的原深感攝像頭系統和多項先進技術,能夠準確地映射您面部的幾何結構,從而提供安全直觀的認證方法。
您只需看一眼,面容ID就能安全地解鎖您的iPhone X。您可以利用這項技術來授權iTunes Store、App Store、iBooks Store中的購買操作和Apple Pay的付款操作。開發人員也可以讓您使用面容ID來登錄他們的應用。當前支持Touch ID的應用會自動支持面容ID。
先進技術
用於實現面容ID的技術是我們迄今為止開發出的一些最先進的硬體和軟體。原深感攝像頭會通過投射並分析30,000多個不可見的點來捕獲準確的面部數據,進而創建您面部的深度圖;另外它還會捕獲您面部的紅外圖像。A11仿生晶元的神經網路引擎有一部分安全存放於Secure Enclave中,它會將深度圖和紅外圖像轉換為數學表示形式,然後再將這個表示形式與註冊的面部數據進行對比。
面容ID會自動適應您的外觀變化,如化妝或長出面部毛髮。如果您的外觀出現了更為顯著的變化(如剃掉了絡腮鬍),面容ID會先讓您使用密碼來驗證身份,然後再更新您的面部數據。在您穿戴帽子、圍巾、眼鏡、隱形眼鏡和各種太陽眼鏡時,面容ID可以正常工作。此外,它在室內、室外,甚至全黑環境中也能正常工作。
要開始使用面容ID,您需要先註冊自己的面部。您可以在初始設置過程中完成這一操作,也可在稍後前往「設置」&>「面容ID與密碼」中完成這一操作。使用面容ID解鎖iPhone X時,您只需看一眼即可。面容ID需要使用原深感攝像頭掃描您的面部,您可以將iPhone X平放在某個表面上,也可以自然地握持著手機。原深感攝像頭的視野範圍與用前置攝像頭進行拍照或FaceTime通話時的視野範圍相似。當設備距離面部不超過一臂遠(距離面部25—50厘米)時,面容ID的工作性能最佳。
在抬起以喚醒iPhone X,輕點以喚醒屏幕,或有通知傳入而喚醒屏幕等情況下,原深感攝像頭會智能激活。每次您解鎖iPhone X時,原深感攝像頭都會採集準確的深度數據和紅外圖像來對您進行識別。系統會將這些信息與儲存的數學表示形式進行匹配,以完成認證。
安全保護措施
安全性對我們所有人來說都至關重要,它保證我們設備上的信息安全無慮。我們採取了一些重要措施來保護您的信息,就和我們針對Touch ID採取的保護措施一樣。面容ID利用原深感攝像頭和機器學習技術,提供了一種安全的認證解決方案。面容ID數據(包括您面部的各種數學表示形式)會被加密,並由僅供Secure Enclave使用的密鑰加以保護。
人群中任意一個人看向您的iPhone X並使用面容ID解鎖設備的概率大概為1/1,000,000(而Touch ID為1/50,000)。作為一項額外的保護措施,面容ID只允許匹配嘗試失敗五次,之後便需要輸入密碼。這一統計概率值對於部分人群有所不同,其中包括雙胞胎、和您長得很像的兄弟姐妹,以及未滿13周歲的兒童,因為他們可能還未完全形成明顯的面部特徵。如果您對這一技術存有疑慮,建議您使用密碼進行認證。
面容ID會匹配深度信息,而這些信息在列印件或2D數字照片中無法找到。它在設計中採用了複雜的反欺詐神經網路,可防範利用面具或其他技術進行的欺詐。面容ID甚至還具備面部動作感知能力。它能夠識別您的眼睛有沒有睜開並看向設備。這樣,其他人就更難在您不知情的情況下(如在您睡著時)解鎖您的iPhone了。
要使用面容ID,您必須在iPhone上設置密碼。在以下情況下,您必須輸入密碼以完成額外安全驗證:
設備剛剛開機或重新啟動。
設備處於鎖定狀態已超過48小時。
在過去的六天半內沒有使用密碼解鎖過設備,且在過去的4小時內沒有通過面容ID解鎖過設備。
設備收到了遠程鎖定命令。
面部匹配嘗試失敗五次後。
在同時按住任一音量按鈕和側邊按鈕2秒鐘以關機/發起SOS緊急聯絡之後。
如果您的設備丟失或被盜,您可以使用「查找我的iPhone」丟失模式,以防止他人利用面容ID解鎖您的設備。
隱私
Apple非常重視保護隱私。面容ID數據(包括您面部的各種數學表示形式)會通過Secure Enclave進行加密並得到保護。這些數據會在您使用面容ID的過程中(包括認證成功時)不斷得到優化和更新,以改進您的體驗。如果面容ID檢測到了相近的匹配項,但客戶隨後又通過輸入密碼解鎖了設備,它也會更新這些數據。
面容ID數據不會離開設備,也永遠不會備份到iCloud或其他任意位置。只有當您希望將面容ID診斷數據提供給AppleCare以獲取支持時,這些信息才會從您的設備傳輸出去。即使在這種情況下,數據也不會自動發送給Apple;您可以先查看並批准診斷數據,然後再發送。
選擇註冊使用面容ID後,您可以控制它的使用方式,也可以隨時停用它。例如,如果您不想使用面容ID來解鎖自己的iPhone,請打開「設置」&>「面容ID與密碼」&>「使用面容ID」,然後停用「iPhone解鎖」。要停用面容ID,請打開「設置」&>「面容ID與密碼」,然後輕點「重設面容ID」。這樣做會刪除您設備中的面容ID數據,包括您面部的各種數學表示形式。如果您選擇使用「查找我的iPhone」或通過抹掉所有內容和設置來抹掉或還原您的設備,所有面容ID數據都會被刪除。
即使您沒有註冊使用面容ID,原深感攝像頭仍會智能激活,以支持面部動作感知功能,例如在您沒有看向iPhone時調暗顯示屏,或是在您看向設備時調低提醒音量。例如,在您使用Safari時,設備會檢查以確定您有沒有看向設備;如果沒有,則關閉屏幕。如果您不想使用這些功能,可打開「設置」&>「通用」&>「輔助功能」,然後停用「面部動作感知功能」。
在受支持的應用中,您可以啟用面容ID認證功能。系統只會通知相關應用認證有沒有成功。應用無法訪問與已註冊的面部關聯的面容ID數據。
安全性
iPhone和原深感攝像頭系統都經過全面測試,符合國際安全標準。原深感攝像頭系統在正常使用條件下非常安全。由於輸出很低,這個系統不會對眼睛或皮膚造成任何傷害。在維修或拆解設備的過程中,可能會損壞紅外發射器,所以您的iPhone應始終由Apple或授權服務提供商進行檢修,這一點至關重要。原深感攝像頭系統具備篡改檢測功能。如果檢測到篡改,這個系統可能會出於安全原因而被停用。
在通過某些類型的攝像頭查看時,您可能會注意到原深感攝像頭會發光。這是正常現象,因為部分攝像頭或許能夠檢測到紅外光。有人可能還注意到,在很暗的房間內查看時,原深感攝像頭會發出微光。在極黑的環境中,這是正常現象。
輔助功能
輔助功能是Apple產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活動不便的用戶可在註冊期間選擇「輔助功能選項」,這樣用戶無需充分轉動頭部,即可捕捉不同角度的數據;而且,仍能做到安全使用,不過您在看向iPhone X時動作要更為一致。
面容ID還配備相應的輔助功能,可為盲人或視力不佳者提供支持。如果您不希望面容ID要求您睜開眼睛看向iPhone X,可打開「設置」&>「通用」&>「輔助功能」,然後停用「需要注視以啟用面容ID」。如果您在初始設置過程中啟用了VoiceOver,則這個功能會自動停用。


我只想談談Face ID。

整場發布會最吸引我的就是Face ID,下面就已有信息做一個簡要分析。
可以看到iPhone X額頭部的黑色部分分布著多種感測設備,上圖從左至右分別為:
1. Infrared camera 紅外相機
紅外相機會讀取點陣圖案,捕捉它的紅外圖像,然後將數據發送至 A11 BIONIC晶元中的安全隔區,以確認是否匹配。
2. Flood illuminator 泛光照明燈
藉助紅外光線,在黑暗中也能識別人臉。
3. Proximity sensor 距離感測器
這個就不講了。
4. Ambient light sensor 環境光感測器
同上。
5. Speaker 揚聲器
同時用來製造立體聲,最早見於iPhone7。
6. Microphone 麥克風
用於環境拾音和語音甄別。
7. Front camera 前相機
沒啥可說。
8. Dot projector 點陣投影器
這是面部識別的關鍵,通過將 30000 多個肉眼不可見紅外光點投影在你臉部,繪製出獨一無二的紅外圖像。
基本原理:通過點陣投影,在面部形成30000多個紅外點,再利用紅外相機拍攝,根據一定的演算法進行三維建模,匹配識別。
由於Flood illuminator的存在,使得Face ID在黑暗情況下也能使用,大大提高了使用場景的廣泛性。
至於安全性,Apple這樣解釋道:

有了面容 ID 的幫助,iPhone X 可以在你注視它時才會解鎖。而獨到的設計,讓它可以防止被照片或面具假冒的人臉欺騙。你的面譜數據會被加密並保護在安全隔區中。身份驗證會在設備上即時進行,不會在雲端處理。


這一下解決了三個問題,一是網傳段子睡覺時別人用iPhone X對一下臉就能解鎖,二是面具或照片假冒真人,三是隱私安全。
另外,在機器學習方面,Apple說:

A11 仿生這款晶元能夠利用機器學習技術來識別你樣貌的變化。當你戴上眼鏡、帽子或留起鬍鬚時,你的朋友或許一眼認不出你,但是 iPhone X 可以。


嗯,我覺得OK。
最後再說一下「注視感知」,Apple強調說:

從進一步的安全層面考慮,我們為面容 ID 增加了注視感知功能,也就是說,只有當你睜眼注視著 iPhone X 時,它才會解鎖。另外,面容 ID 功能也可用來顯示通知和信息,在你閱讀內容時保持屏幕常亮,或調低鬧鐘或鈴聲的音量。

考慮得非常周到,而且充分利用了這一功能。

PS:這種紅外線結構光的面部識別支付寶已經做過,不過應用在手機上還是首次,代表了未來一個重要趨勢。

補充一下,很多人都看到發布會上第一次嘗試解鎖失敗了,但如果你仔細觀察的話……

原來是重啟完第一次(或多次驗證失敗後)需要輸入密碼。


今天凌晨,蘋果正式發布了 iPhone X、iPhone 8 / 8 Plus,以及第三代 Apple Watch 和 Apple TV 4K。如果你沒有熬夜看發布會,不用擔心,少數派整理了發布會的要點,讓你在 3 分鐘內迅速了解昨晚蘋果發布會的內容。

3 分鐘速讀版

iPhone X

  • X 讀作「10 / ten」,第一款「全面屏」iPhone,取消了 Home 鍵;
  • 前後玻璃 + 不鏽鋼邊框的外觀,5.8」 屏幕比 Plus 更大,但機身小於 Plus;
  • 首次使用 OLED 屏幕,解析度達到 2436 × 1125(458ppi);
  • 使用超視網膜顯示屏(Super Retina),支持 HDR 和 True Tone 技術;
  • 搭載 6 核 A11 仿生處理器,續航比 iPhone 7 提升 2 小時;
  • 沒有 Touch ID,全新 Face ID(面容識別)讓你看一下手機就能解鎖;
  • 後置豎排雙攝像頭,都有光學防抖,人像模式加入專業打光功能——人像光效;
  • 前置攝像頭升級為原深感攝像頭,也能拍景深照片,還能識別面部表情做動態 Emoji(官方叫動話表情);
  • 支持無線充電,發布了可同時充 3 個設備的 AirPower 充電枕,但今年買不到;
  • 支持 AR 應用;
  • 只有銀色、深空灰兩種顏色,64GB、256GB 兩檔可選,價格分別為 8388 元、9688 元;
  • 10 月 27 日開始預售,11 月 3 日正式發售,了解詳情。

iPhone 8 和 8 Plus

  • 採用「玻璃面板 + 鋁合金邊框」設計;
  • 只有雙攝像頭的 iPhone 8 Plus 支持人像光效模式;
  • 支持無線充電;
  • 屏幕支持 True Tone 技術,但不支持 HDR;
  • 同樣搭載 A11 晶元,續航時間沒變化;
  • 深空灰、金色、銀色三種顏色可選;
  • 64 GB、256GB 兩種版本可選,iPhone 8 5888 元起售,8 Plus 6688 元起售;
  • 9 月 15 日開始預售,22 日正式開售,了解詳情。

Apple Watch Series 3

  • 新增蜂窩網路款,使用虛擬 SIM 卡,支持國內運營商;
  • S3 雙核處理器、W2 無線晶元;
  • 普通版外觀無變化,蜂窩網路款均採用紅色錶冠;
  • 新增多款錶帶;
  • 普通款 2588 元起,蜂窩網路款 3188 元起;
  • 9 月 15 日開始預售,22 日正式發售;
  • 首發地區包括中國,中國聯通會率先支持,移動和電信今年稍後推出,了解詳情。

以下部分是本次發布會的詳細介紹:

iPhone X

iPhone X 以「One More Thing」的方式壓軸登場,這是第一款採用「全面屏」設計的 iPhone,第一款使用 OLED 屏幕的 iPhone,也是第一款取消 Home 鍵設計的 iPhone。

外觀

iPhone X 提供銀色和深空灰兩種顏色,機身外觀和 iPhone 7 類似,並採用了 iPhone 4 時代「前後玻璃 + 金屬邊框」的設計,前後玻璃面板強化層的厚度比以往增加 50%,是至今為止最堅固的玻璃材料。手機同樣達到了和 iPhone 7 一致的 IP67 防水防塵等級。

不鏽鋼邊框採用被稱為特別設計的「手術級不鏽鋼」,為了保證不鏽鋼邊框與玻璃顏色保持一致,蘋果在深空灰機型上還運用了一項被稱為「物理氣相沉積」的工藝。

作為一款「全面屏」手機,除了頂部放置聽筒、前置攝像頭和各種感測器的「劉海」部分,iPhone X 前面板被一塊 5.8」 的 OLED 屏幕佔據,雖然屏幕比 5.5」 的 Plus 更大,但體積和重量都介於 iPhone 8 和 iPhone 8 Plus 之間。

製圖:少數派

取消了 Home 鍵後,iPhone X 將一部分 Home 鍵的功能(喚醒 Apple Pay、Siri 等)移到了側邊的電源鍵上,電源鍵的名稱也相應被改為「側邊按鍵」,而經典的 Touch ID 功能則徹底被取消,被 Face ID 面部識別技術所取代。

交互變化

當你在一個應用內部時,從底部向上輕掃,即可返回主屏幕。

當你需要啟用多任務時,只需向上輕掃並停頓一下,就能激活多任務界面。

打開控制中心的手勢則更改為從屏幕右上角向下輕掃。

如果你想要激活 Siri,只需長按側邊鍵。

Apple Pay 的打開方式更改為連按兩下側邊按鍵。

Face ID(面容 ID)

取消了 Touch ID 的 iPhone X 採用了全新的 Face ID 技術,蘋果宣稱它的識別準確度很高,並且擁有比 Touch ID 更高的安全性。

利用藏在前面板「劉海」里的點陣投影器,iPhone X 可以在面部投射 30000 多個肉眼不可見的光點,繪製出獨一無二的面譜,所有面譜信息都會保存在本地的安全晶元內,確保不被盜用。

利用機器學習技術,即使用戶改變髮型、戴眼鏡帽子或者留鬍子,Face ID 都能準確識別,並且可以有效杜絕使用面具或照片冒充機主解鎖 iPhone 的可能。搭配可以發射紅外光線的泛光感應元件,Face ID 即使在黑暗環境也能準確識別人臉。

Face ID 支持注視感知功能,只有感測器檢測到你注視 iPhone X 時才會解鎖。另外,Face ID 也可用來顯示通知和信息,在你閱讀內容時保持屏幕常亮,或調低鬧鐘或鈴聲的音量。

不過,發布會現場 Craig 演示用 Face ID 解鎖 iPhone X 時,在一開始出現了兩次未能解鎖成功的情況,雖然後來他又演示了多次成功解鎖,但 Face ID 實際表現還是得等到後續更多的真機體驗才能見分曉,少數派會對此保持關注。

屏幕技術

iPhone X 是蘋果第一款採用 OLED 屏幕的手機。它搭載了一塊 5.8 英寸的廣色域 OLED 屏幕,使用了超視網膜顯示屏技術(Super Retina Display),解析度達到了 2436 × 1125 (458ppi),以及 1,000,000:1 的對比度。

蘋果在官網介紹 iPhone X 的屏幕時,除了特地強調這是「首款達到 iPhone 設計標準的 OLED 屏幕」,還提到其採用了「創新的摺疊和電路堆疊技術」,為了讓這塊屏幕更貼合機身曲線。

「摺疊」技術是真的把屏幕折起了一段

同時,iPhone X 屏幕還能夠實現 HDR 顯示,支持播放「杜比視界」和 HDR10 標準視頻。

與 iPad Pro 一樣,iPhone X 屏幕也使用了原彩顯示(True Tone)技術,使屏幕可以根據環境自動調節白平衡。

但可能讓很多人忍不住吐槽的是,iPhone X 頂部的「劉海」在全屏播放視頻會始終存在,甚至在發布會上演示的 AR 遊戲中,遊戲的按鈕還會被部分遮擋。少數派認為,後續第三方視頻類 App 和遊戲可能會對此作專門適配,否則,出現像看視頻畫面會缺一小塊、玩王者榮耀技能鍵被遮擋的問題,實在會有些奇怪。

iPhone X 的劉海擋住了遊戲界面中的部分按鈕

性能

續航時間:iPhone X 的續航時間比 iPhone 7 提升了 2 個小時。

A11 仿生處理器:新的 A11 仿生六核處理器(兩顆高性能核心和四枚高能效核心)。相比 A10X Fusion,能效核心速度最高提升了 70%,性能核心速度最高提升了 25 %。iPhone X 採用了蘋果全新設計的三核心圖形處理器,與 A10 Fusion 相比,速度提升了 30 %。

無線充電:在玻璃背板的幫助下,iPhone X 首次支持了無線充電功能。你可以使用市面上支持 Qi 標準的無線充電器為它充電。

此外,蘋果還推出了一款能夠同時為三部設備無線充電的 AirPower 充電枕,但蘋果沒有公布這款充電枕的具體發售時間,只表示將於 2018 年內發售。

相機

後置相機:和去年 iPhone 7 Plus 的「左右雙攝」不同,今年的 iPhone X 使用了上下雙 1200 萬攝像頭的方案。其中一顆為 f/1.8 的廣角鏡頭,另一顆為 f/2.4 的長焦鏡頭,兩個鏡頭都配備了光學防抖。iPhone X 採用了支持慢速同步的 4-LED 原彩(True Tone) 閃光燈,支持 2 倍光學變焦和 10 倍數碼變焦。

去年新加入的人像模式在今年也得到了升級。 iPhone X 相機加入了人像光效(Portrait Lighting) 模式,它可以在使用人像模式時生成各種影棚級的打光效果,為你拍出更漂亮的人像照片。

另外,iPhone X 的視頻拍攝功能也得到了升級。現在你可以拍攝 4K 60fps 視頻,以及 1080p 240fps 的慢動作視頻。

前置相機:由於 Face ID 的加入,iPhone X 得到了全新設計的新前置相機——原深感攝像頭。它由一顆 700 萬像素攝像頭以及多個精密感測器構成,讓你能夠在前置相機上使用人像模式和新加入的人像光效。

Animoji:在 A11「仿生引擎」晶元和原深感攝像頭的配合下,蘋果還為 iPhone X 開發了一個有趣的功能,前置相機能捕捉並分析 50 多種不同的肌肉運動,並將這些面部表情適配到了 12 款不同 Emoji 表情上,讓這些 Emoji 表情也能實時演示你的表情神態,你可以利用它錄製一段有趣的小視頻,並且通過 iMessage 發送給朋友。

AR

自從 WWDC17 上蘋果發布 ARKit 開發套件,開發者基於 iOS 設備做的各種 AR 演示層出不窮,少數派此前分享過很多或有趣、或實用的 ARKit 實例(點此去看)。發布會上,蘋果再次在新 iPhone 上展示了它的 AR 實力:

在運動場上放一頭霸王龍

在運動場上看球位置不好,看不清自己喜歡的隊員在哪?用攝像頭對準那個位置,你就能看到隊員頭上的大頭像:

Phil 展示球賽中的 AR

一直以來,都有星座應用讓你可以舉著 iPad 查看星座的位置,但那不過是類似全景圖和陀螺儀的結合,你並沒有真的看著星空觀察星座。現在這個問題也解決了:

對著真正的天空,觀察真正的星座

容量和售價

iPhone X 起步容量為 64GB,同時還提供 256GB 版本。10 月 27 日下午 3:01 開始預購 ,11 月 3 日開始發售。前往官網了解詳情

少數派接下來仍會持續報道新 iPhone 和 iOS 11 的方方面面,請繼續關注 少數派帶你看新 iPhone 專題 和 iOS 11 具透專題 。也歡迎你通過 少數派 iOS App、官方微博 和微信公眾號(sspaime)獲取最新內容。


看了幾篇公眾號轉發的各類文兒,有點坐不住了。都在混淆二維人臉識別和Face ID的三維面部識別啊!!!

首先要明確,人臉識別不等於Face ID,Face ID不僅僅是人臉識別

iPhone X解鎖新方式Face ID。面部識別特徵採集是通過全新的前置RGB攝像頭,全新的紅外相機(IR camera),泛光照明器,距離感測器,環境光感測器,點陣投影儀以及三維人臉識別演算法實現的。這一套系統將30,000個紅外點(IR dot)投射到臉部並儲存特徵信息,然後通過dot-map進行識別,實現了從二維人臉識別到三維面部識別的在產品級應用的革新。

也有人說虹膜識別和指紋識別也可以實現很高的準確度了呀。確實是這樣的。虹膜識別實際應用效果並不友好,需要正向直視攝像頭才能解鎖。iPhone這些年一直使用的Touch ID也存在一些特殊情況無法解鎖的問題,比如洗完澡以後手指皺皺了就不行,手指有水有汗也不行,殘疾人也有使用障礙等。Face ID的出現就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並達到更好的識別準確度和用戶體驗。

從科研角度而言,iPhone X搭載的這些sensor是有利於數據採集的。如果向開發者開放數據介面,必然可以改變數據採集方式,提升採集效率。科研工作者們就不需要手提肩扛一大堆設備出門采數據了。同時,各類感測器以及AI晶元也會推動AI的各種應用全面普及。今後,能否配合Siri產生更高層次的交互,也十分值得期待。

就普通用戶角度而言,iPhone X的實用意義可能遠不如刺激和推動手機產業向前發展的意義來的大。因為這樣一款手機,會促使整個手機行業從智能手機到AI手機的邁進,就像當年iPhone 剛出來時那樣,這十年是智能手機的時代,下個十年就看AI手機的了


別的不說,iPhoneX的壁紙還不錯哈

至於齊劉海,我估計這次國際大廠不好抄了,丑是丑點,但是群眾們不都是白帶異常,火癤子過來的嗎 。

「這是一個非常具有科技含量的劉海,即使丑出天際」


我來打個岔,昨天摸魚畫的,喬布斯·喬斯達的奇妙冒險^^

PS:我不叫曾濤,那只是個古老的梗。本人微博@烏賊ichabod

另:原答案也闡述了一些對IP10妥協出來的設計的一些個人看法,無奈個別網友閱讀理解能力太差,乾脆編輯掉吧,別影響大家看漫畫。

唉,我家包括我父母家只有我手裡的iPhone是個蘋果,還是紅米2升級上來的,其餘所有東西,電視手機電視盒子凈化器手環藍牙耳機路由器對講機攝像頭插線板各種線材充電寶充電器平衡車電飯煲車載凈化器智能後視鏡滑鼠墊體重秤全都是小米,我咋那麼冤呢?現在真心表達個觀點真難_(:зゝ∠)_


首先摸摸iPhone 8和iPhone 8p 的頭,作為正統延續,這是史上第一次沒有被當做最好的iPhone,雖然從iPhone 5c 開始,蘋果手機就不再是每年只發布一款了,可這還是頭回不把嫡傳當太子,第一順位冒出來個戴蒙·黑火?

iPhone X算是一件具有革命性意義的產品嗎?

回顧第一代iPhone的誕生,毫無疑問,它終結了PC作為個人計算中心的時代,創造出新的生態系統,帶動了移動互聯網的爆發,手機不再是手機,而是可以連接一切的紐帶,是人面向世界的感知終端。這種變化是顯而易見的,革命性毋庸置疑。但是到近幾代,iPhone很難再有開創性的變化了。雖然事實是,從技術角度講,每一代iPhone的演進都是非常大的,晶元的性能,感測器的變化,演算法的提升等等,但在產品層面,人們越來越難以感受到它對人們生活的影響,拿新發布的iPhone X舉例,它的系統和感測器可以學習你的面部特徵,你的使用習慣,你的生活場景,讓你的生活和工作流程更順滑、更方便,但這些改變用戶很難感知到。在筆者看來,這其實是未來消費級產品的一個發展方向——悄無聲息的革命。意思就是說,技術革新從未停止,甚至在不斷加快,但是普通消費者很難再會感覺到世界和生活突兀的變化,所有的產品創新都是為了讓你更舒服,讓機器和人的生活行為更加貼合,越是成功的產品技術越是如此,現在Face ID出現了,讓你看一下手機就能解鎖,比用指紋壓按更加自然,將來某一天也許識別你的腦電波,在你想要解鎖的時候就解鎖了,更激進的是讓手機和你融為一體,需要呈現的信息在你的手上,或者腕部,壓根兒連解鎖這項流程都不存在了。然而對消費者來說,他依然需要一個終端與世界連接,哪怕這個終端是他自己,應用場景沒有變化,改變的是交互過程,同理可以類比AR技術,現在是通過手機或者眼鏡把虛擬的信息嵌入到現實場景中,輔助人們的生活,以後相關信息可能以各種方式,包括生物植入,嵌入到現實世界中,以至於連消費者自己也搞不清信息的載體具體是什麼了,類似還有汽車的變化,軌道交通工具的變化,然而以上這些,算得上革命性進步嗎?從技術和設計角度來看,是的,但從產品層面說,解決的卻是一樣的問題。

因此,當我們大多數人在談論產品創新時,討論的其實是生活場景的變化,而對產品本身來說,卻很少有人真的在意,就像新iPhone出來後,幾乎所有人都在吐槽髮際線,但鮮有人明白,這是代表人工智慧在消費領域的一大重要應用和嘗試,是未來終端的發展方向,儘管這些都只是為了讓人們更少的感知人與機器的隔閡,減少和世界的距離。當然,以上談到的是消費領域的產品創新,在工業領域,許多革新都還是能被參與其中的人深切感受到的。

而在未來,也許機器人的廣泛應用,太空飛船帶人實現星際躍遷的那一刻,才會讓大眾忽然驚嘆,哇,我們又來到了新的時代......


今天剛收到兩部iPhoneX,我和老公一人一部,覺得face ID也沒有那麼神, 臉離得近時還是無法識別,需要舉著離自己一定距離才行。晚上完全沒有光線時也識別的和光線充足時無差。沒有Home鍵,黑劉海,倒是很快就適應了。


動態模擬Emoji確實好玩,有技術含量。尤其是看一坨大便同步展示出和自己一樣的表情動作聲音語言,又驚奇好笑又感到諷刺。

現在看父母輩的人,對智能手機很不會操作,基本已經落伍於時代了,幸好已經退休了。我們這代人,當手機這種大眾日常使用品出現重要技術更新換代時,一步沒有趕上,之後就越來越不怎麼會搗鼓這些新玩意了,那就真的是老了。蘋果向來又是手機行業的示範和模版。所以我和老公說,在徹底退休前,都得必須和大眾消費領域的新技術同步。當然我也不是每一代都追,除非出現全新的技術使用變化,這次就是6S plus直接換10,中間的7和8覺得沒有什麼改變就沒換。

以前買新手機很激動,能把所有細微功能都試圖研究透的樂趣。現在則抱著一種怕像父母那輩被時代淘汰的恐懼感,拿回來搗鼓一會,發現自己還是很容易上手,就又恢復了一些覺的自己還沒有老的自信,於是該幹啥幹啥去了,不過是一部手機而已。


作為 iPhone X 的獨佔功能,基於 Face ID 面部追蹤技術的「動話表情」(Animoji)顯然是其一大亮點。發布會上更是多次演示,可見蘋果公司的重視程度。但其內置的 12 款卡通表情未免不夠豐富,難以滿足廣大用戶的個性需求。面癱人士要想發揮其活靈活現的優勢也有一定門檻。

在未來幾年,蘋果公司想必會引入更多的動畫表情,第三方聊天軟體也會大力跟進。我也特意使用 Live2D 製作了一款名為「微笑 G 胖」的「動話表情」,在這裡誠意推薦給所有 Steam 玩家。只需要掌握兩個簡單的頭部動作,就能滿足你 90% 的日常交流場景。

第一個動作是點頭,代表「一定要買」。(點擊 GIF 播放動畫效果)

第二個動作是搖頭,代表「不能不買」。(點擊 GIF 播放動畫效果)

看完了這兩個由 G 胖為您呈現的「動話表情」,相信各位對於「要不要買 iPhone X」和「要不要買 Steam 優惠遊戲」等問題,一定也有了自己的答案。


在微博看到的,對這個笑點毫無抵抗力...


針對 iPhone X ,想好好回答下「沒有喬布斯蘋果真的就不行了嗎?」以及,當下我們該如何看待類似蘋果、Google 這樣的公司的產品發布,他們能為我們傳達怎樣的信息?對我們有什麼意義呢?

首先,我想講一個時尚界的故事。我們常看到各路明星奇裝異服走紅毯,國內公號也是各種爆丑圖 + 王尼瑪表情包,最後就是哈哈哈哈不懂時尚。好像這樣的帖子每年都會來一波。直到有次我在 Instagram 關注了同樣的內容,一邊是國內公號的吐槽 + 精心挑選的丑圖,一邊是 VOGUE 發的時尚大片 + 動圖。我一下子被 VOGUE 驚艷住了。更讓我突然有了個疑問,好像這些年,我們習慣於在吐槽中哈哈哈過日子,並沒有過多的關注對方為什麼要這樣做,這樣做的意義是什麼?這種惰性似乎阻礙了我們的學習通道與進步。

一個 iPhone 發布了,「沒有喬布斯了,蘋果完了」這種話就會不停的滾動出現。這似乎過於簡單粗暴了些。我想「不如原來了」的意思應該是「沒有從前那種耳目一新的衝擊力了」,這種落差讓人覺得不如從前。原因可能有這樣一些:

1、競爭壓力越來越大了,相對於其他產品的成長,蘋果的突出表現似乎不如從前了。其實這很正常。我突然想起工業革命剛剛開始的時候,英國一家獨大,那種耳目一新的變化在視覺上就構成了巨大的衝擊力。但是 100 年後,其他國家也發展工業了,英國的優勢就不那麼突出了。1870 年,英國幾乎生產了世界工業產品的 32%,到 1914 年就只佔 14% 了,雖然它還是第一位。但在這 100 年中,英國的先進技術都還是非常值得去探討與學習的。同樣,iPhone X 仍然是可以被認真對待、研習的。

2、工業產品更新換代的「進步」越來越表現在內里,有時需要多轉些腦子去理解,曝露在外的直觀變化會越來越少。這就好比 90 年代去看車展,哇塞,那造型,簡直耳目一新。那會兒國內跑車很少的,衝擊力很大。這些年你去看上海車展,特別是名車館,可能它的外貌改變越來越少,甚至好幾年都沒啥大變化。但這並不代表它不發展了。針對這個 iPhone X,我們很容易聽人說蘋果採購的是三星的 OLED 屏,用的什麼晶元什麼的,不奢望有大幅度提升。我認為尤其是在這些顯而易見、我們耳熟能詳的有參數顯示的方面,它不會有什麼突出的表現。因為在當今的全球化的背景下,經濟、技術互融互通,人才流動性強,技術的傳播是非常之迅猛的。越是能被我們報出名字的方面(如:解析度)越說明人類對此的開發已經很久了,技術成長是顯而易見的,越來越多的公司能在這些方面成為後起之秀。蘋果這樣的公司是否還需要在這上面大步領跑呢?還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開闢前人沒有嘗試的地方?既然三星的 OLED 不錯,那就用,這樣反而有更多人力和精力去開發新領域。

3、就算有了新領域,也不見得馬上就出現震驚的變化效果。

一方面,從時代發展來講,人類被震驚的難度會越來越大。第一次有了火種,震驚;第一次有了鐵器,震驚;發現了新大陸,震驚壞;第一次有了火車,震驚…… 隨著技術的進步,我們對人類世界的了解越來越多,一個技術的出現會越來越脫離「偶然性」,而更多的體現在循序漸進的「必然性」中,且每次更新的間隔時間是很短的,我們越來越可以為下一次更新做出預判。

另一個方面,我們現在看到的很多新產品,它真正的意義也許是在為以後更突出的產品做技術鋪墊。就好比我們各自的修行,我們訓練自己的讀寫能力、邏輯思維等等,最終希望自己能有一個綜合的、突破性的表現。從 touch ID 到 Siri 到 face ID,iPhone 不斷的在研發新技術,並將它們投入市場接受檢驗。當更多的智能專項技術堆疊起來後,也許會呈現出一個更加振奮人心的效果。

前段時間,不少公司都在推出自己的智能音箱。國內很多文章也是粗暴的吐槽人家造型好不好看,像個蛋啥的,又這麼哈哈哈哈的過了。但國內也有公司馬上開始研發,要跟上。這是為什麼呢?個人認為,接下來真正比拼的核心是:人工智慧的開發能力。人工智慧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也許它會像阿拉丁神燈那樣,滿足我們的願望為我們服務。而智能音箱則是神燈的雛形。智能音箱這個產品,就是後期人工智慧開發的技術鋪墊。所以,綜合性的互聯網公司的優勢會越來越大,它們有各個方面的產品線去做技術儲備。我想,很多人喜歡 face ID 就基於這樣的原因:最讓人興奮的或許並不是當下的體驗感有多強,而是技術突破給我們帶來了更多對未來的暢想。這很浪漫。

回到初心,我想我們喜歡 iPhone,並不僅僅因為它是一個手機。我們更喜歡它傳達的理念:總在試圖突破原有的技術與設計,創造美好的體驗,引領下一個階段。喬布斯所說的「重新定義」,更像是一種激勵後人持續創新的精神。iPhone 和 App Store 里的 App,以及 iPhone 自帶的應用,這些因素合起來,他們似乎都在向我們傳遞一個信息:未來是什麼樣子?技術將如何塑造我們?反過來我們也可以思考,如何利用技術去創造些什麼?

我不知道現有的技術沉澱最終會呈現出什麼樣子,可能還有很多是失敗的。但是這種勇於突破的理念,還是非常鼓舞人心的。

我完全相信在當今的全球化推動下,國產手機一定能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前後 2000 萬」,iPhone 就不行。但軟實力這一塊卻是空缺。當下我們的大多產品都充分表現出「實用主義 + 消費主義」的堅實結合,而人文藝術關懷全線坍塌。

那人文藝術關懷是啥?說大了是哲學思想,也可以說是:針對當下和不久的將來,關於人與人、與世界、與技術發展等等的思考,所形成的理念,最終表達在一個產品、一件作品中。比如奧斯卡有奧斯卡的標準,戛納有戛納想傳達的理念,最終反應在那些獲獎影片共有的氣質中。

理念的問題在近幾年的「米其林」餐廳的評選中顯得尤為突出,總結下來我覺得最重要的特點有:1、充分體現了這家餐廳的民族性,及大廚的個性。日料就是日料,義大利餐廳就是義大利餐廳。2、大膽創新。這種創新來自於對整個世界的多元認識,讓一個菜品、作品呈現出「世界性」的感覺,但又不失去自己的個性與民族性。民族性這點中餐是很強,但是創新就幾乎沒啥創新了,甚至顯得很「地域」很保守,也很不世界風。

世界性是一個當下很有意思的主題,我們常會聽到說「世界風的音樂」、「世界藝術」。華人藝術家蔡國強就是「世界藝術」的代表。從人種來說,之前的藝術都是西方藝術一家獨大,很少關注亞非拉、第三世界國家。蔡國強作為一個華人,首先是補充了人種的問題。世界上叫「藝術史」的書很多,但其實都是「西方藝術史」,蔡國強的出現讓藝術學術界放寬了眼界。他在吸收西方藝術表達方式的同時,還帶去了代表象徵中國的元素:火藥。

「關愛女性」也是很好的理念啊。如果對於這個理念足夠重視,我想「無痛生產」技術的使用在中國就不會僅僅為 1%,而美國 61%。

國內的產品,從氣質上來說核心就一點:緊緊圍繞消費主義。產品中並不體現出什麼可以深刻探討的問題。所以會有各種類似於「前後 2000 萬」「自拍更美」的廣告標語,以及在這些問題上可勁兒的下功夫。從產品與市場來說,這思路絕對對。但就是少了人文藝術關懷呀。

之所以寫這篇文章,是深感近年「吐槽」的泛濫,而這背後嚴重的後果是:阻礙了學習的通道。所有事都哈哈哈一過。越學得少,越難提煉出「世界性」的精神。作為一個產品,除了龐大的國內市場支撐外,很難真正成為一個偉大的產品。作為一個人,知道的「世界性」越少,越沒有意識給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定位,越沒法自己把握自己的命運。現在技術發展那麼快,世界變化那麼大,貧富差距的分化也是十分迅猛,稍不注意就容易往下掉。雖然大多時候感受不到,總之我個人是很有危機感的。

互聯網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它帶來的高效甚至可以讓我們把一輩子活成 N 輩子。但前提是:我們得知道各個領域的先進成果是什麼。不管怎麼說,全世界那麼多頂級人才都湧向蘋果、Google 這樣的公司。當他們發布產品的時候,我更想知道他們為什麼這樣做,這樣做的意義是什麼?就算不喜歡也能理性分析出它有什麼不足。

總結下評價:

1、顯而易見的突破越來越少是正常的。有競爭的因素,還因為技術的突破越來越體現的內斂的地方:比如人工智慧技術的開發能力。

2、face ID 是亮點。從指紋到語音識別,到現在的人臉識別,蘋果不停把新技術投入市場檢驗。為人工智慧做好各方面的技術準備。喬布斯的「重新定義」精神一直沒變,這款 iPhone X 比之前的任何一代更接近「阿拉丁神燈」的雛形。喬布斯首先要做的是一款智能手機,關鍵詞:智能。基於當下的技術環境,趕緊在智能領域去突破才能保持蘋果「領頭羊」的地位。

3、貴得挺有道理的。想必研發成本一定非常高,但的確不能給用戶帶來體驗上的飛躍。會丟失一部分用戶好感,但對蘋果自身積累技術水平非常有價值。買不買得起是一回事,能不能看到裡面的價值是另外一回事。這樣看的話,iPhone X 反倒更像個內行看門道的藝術品。

4、關於好不好看,完不完美。我認為不要動不動就在外觀上說「不追求完美了」,如果人人都那麼有審美潔癖了,國內市面上那麼多「氣死我的設計師朋友」的東西是哪裡來的呢?以我在藝術領域工作這麼多年,國內大眾還很難形成正經探討「審美」的氛圍。想探討這個問題呢,我覺得可以先嘗試回答這幾個問題:維納斯斷臂,為什麼普遍認為這是完美的雕塑?如何評價裸體藝術?如何評價梵高的作品,在當時的背景下有哪些突破?當下世界是如何變化的,請從政治、社會、經濟、文化各方面分析,並說明反應在審美這件事上是如何發展的?iPhone X 在審美上是否符合這樣的發展,有哪些突破,哪些不足?如果對這一系列的問題有概念(僅僅是有概念),即便你說出一個主觀評價,也是更有深度的。而不是簡單粗暴的極端詞。

5、少一些吐槽,多一些思考。


關於iPhone X的分析文章跳轉到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270701/answer/257376078

以下的舊版回答不再更新了,想看最新版的戳上面的鏈接

感謝很多人的邀請。

去年我寫的《如何評價 iPhone 7 和 iPhone 7 Plus?》收穫了我有史以來的最多贊,很多人也都邀請我來寫寫今年的 iPhone X 。實際上,我的文章在發布會結束兩天就寫好了,只是由於今年微信公眾號 科技每日推送 找我約稿,文章要在公眾號上首發,所以拖到現在才發出來。

原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科技每日推送:這才是現在最值得買的iPhone,可能沒有之一,私人轉載請使用知乎的分享鏈接,商業轉載請聯繫科技每日推送。

以下為正文,重點部分已加粗。外觀 ID 部分特枯燥,趕時間的可以跳過。文字可能有些乾澀,小心食用。


一年一度的科技界春晚結束了。今年的盛會,來到了喬布斯最大的遺作——apple park,蘋果全新的飛船總部。蘋果終於不用到處租場地來開發布會了,因為有了全新的史蒂夫喬布斯劇院。在今年的發布會上,最受關注的當然是 iPhone 十周年的革新之作——iPhone X。

去年,我在 iPhone 7的評價文章中,對今年的 iPhone 作出了幾個預測。其中,無線充電與OLED 屏幕成為現實,蘋果也一如預期的在所有產品線上普及了DCI-P3廣色域屏幕。氧化鋯陶瓷的手機外殼沒有出現,取而代之的是回歸到 iPhone 4時代的雙面玻璃加不鏽鋼邊框結構,也許還是因為成本的問題吧。接下來,和去年一樣,我分幾個部分來分析今年的 iPhone X:

外觀 ID 設計

全新的交互邏輯

Face ID

晶元及性能

屏幕

電池與續航

外觀 ID設計

作為 iPhone 十周年的革新之作,iPhone 真真正正的進行了一次革命。除了「X」 這個被中國人念作「叉」的羅馬數字外,原本專屬於 iPhone 的設計元素,正面的 home 鍵消失了。整個手機的正面就只剩下了一個奇形怪狀的屏幕,和一個「額頭」。所謂的「全面屏」概念,是小米去年在 Mix 上提出的,如今得到了蘋果的認可,出現在了蘋果官網上,這個沒法洗地,小米確實領先一步。自從 iPhone 5以來,每次只要蘋果發布 iPhone,總能引來全世界的瘋狂吐槽,作為一個果粉我洗地洗得真累……今年的 iPhone X,最大的槽點就是「額頭」。這個額頭確實是難看,影響觀感,但是它已經是最接近全面屏的一種形態了。工業設計總是一個妥協的過程,而蘋果又是一家不喜歡妥協的公司,這就是為什麼每年的 iPhone 在設計上都有可圈可點之處的原因,也是每年都被捧為標杆,被一眾廠家模仿的原因。今年的 iPhone X 與去年一樣,在細節上展現了蘋果一貫的設計水準。就從額頭說起,這個額頭的厚度與長度,是視覺上最完美的設計。額頭的大小,並不是由它背後的一堆感測器決定的,而是由外型的設計決定的。額頭的厚度與屏幕的圓角相對齊,而屏幕的圓角與機身外殼的圓角對齊。機身外殼的圓角大小,是由人手握持時候的舒適度決定的。假如額頭變小,那對應的屏幕圓角也要變小,機身的四角就要變尖,那手機拿在手上的時候就會覺得地下的角很硌手。同時,從美學比例上說,如果額頭變細,那麼手機的邊框也要變細。今年 iPhone X 的屏幕邊框已經比以前的機型要窄了,如果更窄,在運用了全面屏的情況下就很容易誤觸,同時手機也更容易碎屏。另外,在 iPhone 進入大屏時代之後,圓滑的設計就成了改善手感的關鍵點。曾經正面的2.5D 玻璃與鋁合金後殼形成了一個完美的圓弧過渡。如今,正反面都是2.5D 玻璃,正反面的手感趨於統一。玻璃與金屬之間的過渡,大多數廠家都只能做到平滑,而圓滑的過渡,三星一直到 S8 上才勉強及格,消除了玻璃與金屬之間的「台階」,但是還是無法將金屬與玻璃的弧度做到完美,S8上手的時候依然會覺得邊框太細,有點「割手」。這次在 iPhone 8與 iPhone X 上,蘋果為了實現無線充電,將背殼改回了玻璃,但是因為大屏的手機必須靠圓滑的外型來改善手感,所以回歸 iPhone 4 的設計肯定是不行的。因此這次蘋果直接把正面的玻璃弧度複製到了背面,不僅解決了手感問題,同時讓手機從四周觀看的時候天生對稱,不再需要「白帶」來模擬對稱的效果了。而原來「白帶」兼具的天線功能,也回歸了 iPhone 4時代的設計。

iPhone X 由於全面屏的加入,手機上真正做到了完全的圓滑。以往,無論手機再怎麼圓滑,屏幕還是方的。如今,全面屏緊貼著機身的輪廓,消除了所有的尖角。包括額頭部分,iPhone X 的額頭並不是簡單粗暴的一個圓角矩形,而是由兩種不同曲率的圓角組成的,最大限度的減少了額頭的突兀感。完全圓滑的屏幕帶來的好處除了更酷和充分利用空間增大屏幕以外,還有一個很大的作用是突出屏幕中的內容。去年的時候我提出過一個觀點:蘋果在用「設計」這件事,來提高對手的競爭門檻。蘋果可以在設計的細節上做手腳,讓抄得不認真的人直接變成四不像,也可以直接利用設計來提高生產門檻,讓你抄走了設計也造不出來。今年的額頭就是這樣的設計。先不說額頭的大小比例以及複雜的弧線過渡,單單是這個奇葩的屏幕形狀,就沒人敢做。這個「額頭」加上圓角屏幕的設計 ID ,將會和10年前的 Home鍵一樣,將成為新一代iPhone 的標誌,提供了極大的辨識度,讓人一眼就能看出這是 iPhone。而完全圓滑的屏幕也帶來了一個很大的麻煩,就是 UI 的設計,因此 UI 以及交互邏輯的設計,就變成了全面屏能否成功的關鍵。

全面屏下的交互邏輯

由於iPhone X 用上了全面屏,所以 Home 鍵就只能說再見了。對於iOS 的交互來說,沒了 Home 鍵將是災難性的,因為十年來,iPhone 的正面都只有這一個按鈕,這個按鈕被賦予了太多功能和意義。甚至於我畫個這樣的東西你也知道這是 iPhone

沒了 Home鍵以後,iOS 的整套交互邏輯都要改變。按下 Home鍵退出這個操作習慣已經伴隨了大家十年,如何改變是個大問題。如果在下面放個虛擬的 Home鍵,像這樣

那跟就跟安卓一樣了,全面屏的意義就大打折扣。費了老鼻子勁兒用上全面屏,然後你在下面顯示出一個下巴來???蘋果選擇了向上滑動的形式,做了一個虛擬 home 條。向上滑動退出這個動作其實我們已經在很多軟體里用過了,比如今日頭條,看圖片的時候,上滑就能退出。而配合退齣動畫,一邊上滑,畫面一邊縮小,營造出了一種很自然的操作體驗。而這個設計,最大的問題是跟原來的控制中心衝突了。從下向上滑這個操作原本是屬於控制中心的,現在被 Home鍵搶走了,於是控制中心就要另尋出路。好在,iPhone X 的額頭邊有兩個角,右邊顯示手機信號、WiFi 信號和電量,左邊顯示時間。照著右側的圖表往下拉,就進入控制中心,能夠設置網路、WiFi 等等,照著左邊的時間往下拉,就能看到一個更大的時間,以及按時間順序排列的通知。這樣一來,整體的操作邏輯更加連貫、直觀,也解決了控制中心沒地方放的問題。其實,iOS 11 把控制中心改成一堆方塊的設計也是在為 iPhone X 的下拉手勢準備。舊版的控制中心是一個懸浮在下半部分屏幕之上的一個大卡片,如果簡單的把這個大卡片搬到上面去,那跟額頭之間的關係就很尷尬了,感覺像是額頭跟卡片相互頂著。而改成一堆方塊之後,控制中心把整個屏幕都做磨砂處理,在屏幕中放進去一些方塊,整個頁面看起來就自然了很多。而控制中心模塊化之後,自然也就帶來了自定義的功能。

上文提到,屏幕的四個角做成圓角很酷炫,但是會給 UI 設計帶來很大的麻煩。況且,iPhone X 上還不止有四周的圓角,還有一塊被額頭佔用的屏幕。整個屏幕的顯示區域是個頭上長角的奇怪形狀。從發布會上的演示視頻來看,蘋果的做法簡單粗暴,在頭上的兩個角里分別顯示時間和信號、電量,其他的部分完全沒有優化。系統渲染的時候就是渲染一個2436×1125的矩形,圓角以外的部分和額頭的部分直接就是不顯示。也就是說,看視頻的時候視頻被額頭吃掉一塊,打王者榮耀的時候看不見金幣……不得不說,這屆的蘋果 UI 設計師水平不行啊。於是乎,我就簡單設計了一個方案:

上面的兩個角和下面的圓角範圍之內都直接顯示黑色,藉助 OLED 的不發光特性,與外殼融為一體。中間的部分依然為矩形,用來播放視頻和照片。蘋果完全可以給開發者提供兩種UI,由開發者決定是保留上下黑邊,應用的顯示區域保持矩形,還是由開發者來自行對圓角進行優化,充分利用屏幕空間。就像現在的頂部通知欄一樣,背景色可以隨著 APP 自由改變。不過,蘋果官方提供給開發者的設計規範卻建議不要用黑色來隱藏上下的圓角,這就有些奇怪了。蘋果希望所有的應用都把按鈕和主體內容都顯示在中心的矩形內,然後用背景圖去填滿四個圓角。現在距離 iPhone X 上市還有一個半月,相信很多應用的 UI 設計師都已經開始努力研究怎麼適配這個圓角了。希望開發者們能夠衝破蘋果設計規範的束縛,針對圓角的部分開發出更加完美的交互。

Face ID

蘋果經典的Home鍵在2014年被賦予了新的意義——指紋識別。經過多年的軟硬體升級之後,蘋果帶領著所有廠家,教會了全世界人民如何在掏出手機的同時利用指紋來解鎖手機。在指紋解鎖已經深入人心,並且隨著手機支付融入生活的今天,蘋果又搞出了個幺蛾子——臉部識別。大多數人都認為臉部識別是因為沒了 Home鍵,蘋果又搞不成整合在屏幕中的指紋識別。其實,Face ID 不僅是技術上的巨大飛躍,更是帶來了用戶體驗上的巨大提升。

Face ID 的技術來源於今年年初蘋果收購的以色列公司 RealFace(真的臉?)。它是利用一個專門的投影器,在臉上投射出三萬多個紅外線的光點,然後再利用一個紅外鏡頭來拍攝這些光點

當紅外光點以規則的矩形排列投射出,遇到起伏不平的表面,形狀就會發生改變,我們只要觀察圖形的改變,就能獲得表面的3D 圖像。

就像這樣,手上的線條都發生了變形,我們依靠這些變形的線條就能還原手上的輪廓。這裡有個很關鍵的點,就是投影儀和攝像頭一定要有足夠的距離,它們之間一定要呈現出一個角度,也就是所謂的相位差。這個技術,我們稱之為結構光測量,可以實現對一個物體表面的3D成像。這個技術的意義不僅僅是臉部識別,更重要的是可以用來對物體進行3D建模。想像一下,以後拿著手機,對著某個手辦掃描一下,回家就能用3D印表機印出來……而這項技術,也是在為未來更加強大的 AR 做鋪墊。而如今,蘋果拿出來的功能,除了解鎖以外,還有一個是會動的表情。這個功能挺好玩,只希望微信能發送,不然就……可能手機壞了都沒機會用……臉部的3D成像配合iOS 11的機器學習,能夠讓 iPhone 更加的智能。如今,iPhone X 已經實現了「注視感知」,當你看手機的時候不會鎖屏,鈴聲音量自動降低。也許,以後的 Siri 能讀懂你的表情,知道你的喜怒哀樂,而 Siri 本身,也可能會有一張會動的臉。如今的臉部識別,就像 iPhone 6S 上的3D Touch,當時可能沒多少用途,但是第二年的新版 iOS 就會把更多的功能給補上。

技術的進步一定要為用戶體驗服務,不能提升用戶體驗的新技術都不應該出現在手機上。雖然大家都在吐槽 Face ID,但是 Face ID 是真真正正能提升用戶體驗的。原本,我們在拿出手機的時候,需要使用指紋來解鎖。而現在,你已經不需要解鎖這個動作了。因為在你拿起手機看屏幕的那一刻,手機就已經完成了解鎖。因為你的 iPhone 知道現在是誰拿起了你的手機。你只需要拿起手機,就能直接開始操作。如果不是本人,連鎖屏頁面上的推送都不會顯示出內容。網上那些段子里所謂的「看看這件衣服好不好看……支付成功」也不可能發生,因為在你點下付款按鈕的時候,不會像指紋識別一樣跳出那個窗口,而是在後台就自動完成了臉部識別。你的 iPhone 一直都知道是誰在用這台 iPhone,是不是本人的操作它很清楚,所以付款的時候只要點下確認按鈕,就可以直接付款了。而相反,如果不是本人在使用,點下付款按鈕的時候就會跳出「付款失敗」,不會有時間讓你把手伸過去掃機主的臉。有這麼一句話,真正的科技,是讓你感受不到它的存在。以前的指紋識別,是讓你在按下 Home鍵點亮屏幕的時候悄悄的完成解鎖。後來,因為指紋識別太快了,以至於想看一下時間都被迫解鎖。於是,蘋果就改了交互邏輯,拿起手機就亮屏,讓你能看時間,看推送,按下 Home鍵才能進入桌面。再後來,移動支付普及了,一個原本不應該被察覺到的動作變成了一個必須要刻意去做的動作。如今,Face ID 重新讓這個過程回歸到了不被察覺的狀態。

晶元及性能

今年的晶元叫 A11 bionic,在此吐槽一下官網的翻譯

蘋果的晶元性能不用懷疑,妥妥的第一,而且領先至少半年。去年的 A10 Fusion 直到前段時間才被驍龍835超越。如今,蘋果晶元的看點都不在性能上了。今年的看點是:自家的 GPU,神經網路系統,第二代性能控制器

今年年初,蘋果宣布放棄了Imagenation Tech 的 GPU,改用自家研發的。這個新聞讓 IMG Tech 的股價跌了70%……從成品來看,30%的性能提升實在是小,蘋果學誰不好,學起了Intel 擠牙膏。不過,畢竟是最新的10納米工藝,要是只提升30%的性能,那真該把工程師斃了。新的工藝使得同樣性能下,功耗只有一半了,這是應該的,蘋果做到這一點只能算及格。CPU 部分的提升就更加慘不忍睹了。兩個大核提升了25%,而四個小核只比以前的兩個提升了70%???算了,看在更省電的份上給個59分吧。以往,都是功耗不變,性能翻倍。現在是性能提升一點,功耗降低。可能蘋果覺得無敵太寂寞,想等等對手……為了更好的省電,蘋果帶來了第二代的性能控制器。這傢伙是用來控制大小核切換的。升級之後的效果就是,大小核切換更快了,更頻繁了。能用小核就用小核,小核搞不定了,讓大核來一下,完事了馬上把大核關了。這樣一來,省了電,也控制了發熱。

而 A11 bionic 的這個名字,真正凸顯了重點——神經網路引擎。今年6月的開發者大會上,蘋果推出了 AR和Machine Learning機器學習,業界一片驚呼,蘋果竟然悄悄的就把機器學習做出成品拿出來了。如今,A11晶元里加入了神經網路引擎,從硬體上更好的支持機器學習,來更好的實現 AR 以及 AI。目前我們已經能看到蘋果利用機器學習來提供更加豐富有趣的人像拍照了。明年的 iOS 12,我們應該就能看到蘋果在機器學習方面更加深入的應用了。現在,大幕才剛剛拉開,智能手機,將會變得真正的「智能」。

屏 幕

上面講了那麼多圍繞屏幕展開的交互,我們再來看看這塊屏幕本身。屏幕一直都是我最看重的硬體,因為一塊屏幕能夠給使用帶來的改變實在是太多了。儘管之前蘋果用液晶屏懟了三星8年,但是到頭來還是要用上三星的 OLED ,以至於蘋果都不好意思介紹 OLED 的好處。官網上,還寫了一句「這是首款達到 iPhone 設計標準的 OLED 屏幕」,意思是說三星以前用的 AMOLED 屏幕都是殘次品么……OLED 屏幕的優點顯而易見:擁有近乎完美的黑色顯示效果。很多媒體提到的色域寬廣,高飽和度的優點在蘋果這裡都沒用,因為蘋果追求的是色彩還原的準確。只要蘋果DCI-P3色域標準內的色彩都能準確顯示就行了,多出來的飽和度和色域沒用。曾經 OLED 的各種缺陷,例如:亮度不足,偏色,解析度不高等等,都已經被一一解決。去年我說過,蘋果在 Apple Watch 上試驗超高亮度的 OLED 屏幕能否達到要求,今年,我們就看到了結果:iPhone X 的屏幕亮度與 iPhone 7一樣,625尼特。我猜,出來因為壽命和功耗的原因,手機對屏幕亮度的需求沒有手錶那麼高。手錶這東西大多數時候都只是瞄一眼,強光之下要有足夠的亮度讓用戶在瞄一下的時候就能看清。而用戶視線停留在手機屏幕上的時間就多了,降低一點亮度換取更長的壽命是合算的。今年 OLED 屏幕帶來的高對比度,高解析度,DCI-P3的高色域,再加上 true tone 技術,不僅僅是為了屏幕好看,更重要的是為 AR 而準備。更加精準的色彩表現,與環境相適應的色溫,加上全面屏帶來的超大視界,iPhone X 將帶來非常優異的 AR 體驗。

電池與續航

去年的 iPhone 7 憑藉省電的小核,增加了兩小時的續航。今年,憑藉10納米工藝和第二代性能控制器,又提升了兩小時的續航。話說過去這一年,我上課滑一整天的手機都不用移動電源……

(這個......是不是有人要下崗?)

去年,iPhone 7 加入了半吊子的快充,快了那麼一點,但充電5分鐘還是不敢拔了打電話的。今年,真正的快充來了:半小時50%,好像還是欠了點火候。不過考慮到快充時的機身發熱,控制一下功率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有那麼多人插著電源打王者榮耀。重點吐槽的是:快充要另買充電頭和充電線!庫克你這搶錢搶的過分了啊。不過考慮到我手上的 iPad Pro也支持快充,買套快充給兩部機子用好像還能接受。當然,如果換新 MacBook 就更好了,電腦的充電頭直接可以用,買根 type-c 的 lighting 線用來接電腦也是必須的。果然還是蘋果一家親。

今年,無線充電一如預期的出現了。雖然這行的鼻祖 Lumia 920早就千古了……很多人吐槽,說無線充電的時候拿起來玩一下就停止充電了,都不能邊充邊玩。其實,無線充電不是這麼用的。無線充電的意義在於,讓你不用再去考慮充電這件事。回家,手機隨手往充電板上一扔,就開始充電了。到辦公室,隨手一放,就開始充電了。不用在去找線,不用去關心等會兒開會手機電量夠不夠。平時手機該怎麼用就怎麼用,放下手機就能充電,而且,還不需要專門的充電線了。如果這樣你還覺得不好用,不方便,不放心電池壽命,那麼,你可以選擇在上下班的時候在車上充電。每次到車上,只要把手機放到車上專門設計的手機槽里,就會開始充電。同時,手機就自動啟動了駕駛模式,車載系統就接管了手機的推送。下車,拿著充好電的手機就走了。每天上下班兩趟,堵個車啥的,手機的電也能充不少了。無線充電可以讓你不用去找線,不用給手機插上線,只需放下手機,就能充電,減少了兩個動作,讓充電這件事不在需要被記住。

總 結

有句話每年都要說一次:iPhone 依舊是世界上綜合使用體驗最好的智能手機。今年的 iPhone X 不是蘋果的正常迭代,而更像是提前一年把產品拿出來了。如今的蘋果,面臨的壓力比任何時候都要大,而 iPhone X 就是蘋果展現未來手機進化方向的一個產品這是一部帶有試驗性質的手機,是一部面向未來的手機。由 iPhone 開啟的智能手機時代,在這裡轉型向了更加寬廣的未來。十年前,iPhone 帶來的,是一個兼具打電話的功能的掌上移動終端。經過十年的發展,手機已經不再是一個行動電話。它已經進入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以至於我經常打趣,我的 iPhone 是長在我手上的。未來的手機,將是一個智能設備,是一個承載體,它將是生活中幾乎所有東西的連接點。「手機在手,天下有我」這句話不是戲言。從 iPhone X的身上,我們能夠看到AI 的影子,能夠瞥到未來。


正文7254字,比去年少了點,但是補上了圖。希望去年的真愛們今年還是真愛o(* ̄3 ̄)o


我要說很多人不愛聽的話了。
這次的iphoneX,

從運算速度,到製作工藝,從操作邏輯到硬體配合,全方位的碾壓了友商的所有產品。

當然,售價也是全方位的碾壓。

打死我都想不到,a11處理器的運算速度還能比a10有這麼明顯的提升,要知道,a10已經夠快了。

A11 仿生擁有 43 億個晶體管,包含 6 個 CPU 核心,其中包含 4 個小核和 2 個小核。與 A10 Fusion 相比,四個能效核心(小核)的速度提升最高可達 70%,兩個性能核心(大核)的速度提升最高可達 25%,當需要提升處理速度時,CPU 能夠同時發揮全部 6 個核心的性能。蘋果還獨立設計了新款 GPU,與 A10 Fusion 相比,速度提升幅度最高可達 30% 之多。

要知道,a9處理器單核運算速度已經和835差不多了,a11幾乎就是把未來兩年的安卓手機在處理器方面提前秒了個遍。

無論是s8,lg的g6,mix和mix2,其實都是一個超高屏佔比的傳統手機。

在交互邏輯上,其實和兩年前的安卓沒有任何區別,底部三個按鈕,只是一會是虛擬,一會是實體。

可iphoneX徹底把home按鍵弄沒了,而且操作非常自然和流暢。

在安卓還在大說特說自己的雙攝像頭的虛化效果的時候,這次apple都開始玩光效效果,這需要非常強大的運算速度和很複雜的演算法,這一次,apple又跑在前面去了。

至於劉海,算是一種妥協吧。

畢竟這麼多感測器要放上去,也沒有辦法。

無論是缺陷美也好,缺陷也好,傻逼也好。

科技又不是玄學,在方便的基礎上儘可能更好地實現才是硬道理。

丁磊曾經說過:「有一些人還沒真正做出來就開始吹牛,有一些東西我覺得做得挺一般的。你看每個人都喊得很響,但大家都很清楚,包括我們現在能拿出來的人工智慧應用也就是初級階段,還沒有真正平滑過渡到普通人都能用的階段……科技本質是嚴謹的,結果現在被包裝成玄學也有,市場營銷手段也有,吹牛的也有,這好像有點違背科技本質。」

這個劉海,在我看來,就是蘋果對科技本質的理解,是一種務實精神。

最後用庫克的原話結尾:「高利潤這個詞用的不太準確,有很多公司利潤比蘋果高多了,我們的產品是物有所值。蘋果一直在努力打造最棒的產品,好產品當然不便宜。我們雖然不做平價產品,但我們也不貶損做這些產品的公司,這是個很棒的商業模式,只不過蘋果沒有走這條路而已。」



以像喬布斯的方式向喬布斯致敬

看到iPhone x才知道,原來iPhone的上沿代表髮際線

10年時間,最早的iPhone用戶都該由這樣

變成這樣了

這款傷感的手機讓我十分懷念擁有濃密髮際線的青春。

iphone4是青春,iphoneX是如今。

採納評論區的意見,iPhone x的內心應該是


喬布斯說過,蘋果是一家軟體公司,當然,喬布斯也說過,最好的軟體公司一定要製造自己的硬體。

但是別忘了前一句。

所以,喬布斯去世之後,每年知乎對iphone的評價我都是看不懂的。

我特別想問一個問題,從iphone初代開始,包括喬布斯自己主導的產品,iphone在硬體上獨樹一幟的顛覆式創新在哪裡?

是只加了一個3g功能的iphone3g?是換了更快soc的3gs?是加了陀螺儀方便玩賽車遊戲的iphone4?對了,iphone4還是視網膜屏幕呢,326的ppi一直用到iphone6。

初代iphone之後的iphone產品在硬體上本來就沒有什麼絕對優勢和顛覆性創新,

iphone現在被人覺得沒有顛覆性創新的根本原因在於:

1,保密性太差,

2,喬布斯演講水平太高了,廚子拍馬都趕不上

這是數據公司Statista估算的前幾代iphone的銷量:

我是很難想像一款月產千萬級別的產品有什麼秘密可言,更何況現在供應鏈如此複雜又如此透明,所以我們不難發現,從iphone5開始,每年不到5月,今年iphone的樣子就被扒了個底朝天,等到發布會一開,廚子的演講又毫無樂趣,自然就是失望咯,順便打開微博/知乎奮筆疾書:

今年iphone又沒意思,非常懷念喬布斯!

去您的!

你們好好想一想,iphone最大的創新是硬體么?壓根不是,iphone最大的創新是軟體,是平台,是ios,是appstore。

整場發布會真正amazing的難道不是ARKit在新iphone上令人驚嘆的效果么?

你家的桌子可以變成遊戲的戰場誒!用手機對著星空可以顯現星座的樣式和名字誒!

你們難道不期待會有開發者創造出怎樣amazing的軟體和遊戲么!?

還有Animoji,帥炸了好么!

我弟弟特別喜歡他媽媽iphone6s的livephoto功能,他說像哈利波特電影,我記得當時知乎的主流說法是「不就是個gif么」。

或許蘋果仍舊是那個蘋果,只不過諸位看客已經不再是對科技感到amazing的年紀了吧。

未完待續。


更新:好了,你們說硬體不是最好的?

請大家認真閱讀完文章在,別想像著噴:

1.有這錢為什麼我不買相機攝影?

說真的,是你對攝影的理解太狹隘,今天的手機攝影早就有了獨特的文化,完全是和相機不同的理念,他幾乎是當代所有普通用戶攝影入門的機器,沒有手機攝影如此普及?

最好的相機,當你想拍一張照片的時候,你手上的那個,你相機不能一直在,手機可以。

知乎上各種手攝真神,拿過ippa的都會寫出來,什麼?你說ippa是啥?

而且,問題的重點不是首先是個手機,照這說法,我買相機還要求全面屏和帶通話?

2.我說的是攝影,不是拍一張照片。攝影是一個系統流程,不是按個快門,加個濾鏡就是了。當你幾千張照片,希望在各個設備傳輸,統一顯示的時候你就知道色彩管理和流程多重要。

我說了那麼多優點,你假裝沒看見,就假裝以為我說iPhone硬體吊打全世界?全文哪句話這麼說?好的硬體素質等於優秀的創作環境?

用參數框定攝影,在相機上都好笑。

我說的不是通過朋友圈發的圖都能看出來誰好誰壞,而是安卓的微信壓縮極其嚴重,不信你同時發一個圖測試下,是不是畫質明顯下降。是微信的鍋,但深層次不是安卓不統一?

3.我說蘋果軟體生態領先,也有人噴,那我就沒什麼說的。

4.還有,也是我最想表達的,或者說我這篇文章的重點是 審美。你沒看錯,因為道理很簡單,只有知道什麼是美的,才知道怎麼能更好拍出這種美。此時此刻,我越發覺得我這個重點有多重要,因為他們寧可忽略所有美的東西,去噴一個他們意淫的你。

懂的人自然懂,不懂的人太多了,沒辦法。

—————————————分割線—————————————

以下為原文:


我只說關於相機,以及攝影部分,結論是,如果你想買一部攝影創作的手機,iPhone X依然是最好的手機。

我知道這個時候鋪天蓋地的消息已經在朋友圈刷屏,所以單純的數據你一定已經看膩了。

為此,在這裡,我將會詳細的闡述這次的全新iPhone X在攝影方面有多X(這裡的X是一個敏感辭彙)

先說數據,繼續延續1200萬的廣角和長焦,你要問為什麼像素這麼低,我告訴你很簡單,像素跟畫質也就半毛錢關係,關鍵是感測器面積。以及接下來要說的光圈,主攝像頭f/1.8,副攝像頭f/2.4,重要的是兩顆攝像頭都是光學防抖,這就意味著更好的弱光成像。

廣角加長焦絕對是目前雙攝最好的方案,長焦絕不是畫面簡單的放大縮小,這就和相機廣角鏡頭和長焦鏡頭帶來的畫面震撼不一樣完全一個道理。

而目前,蘋果的第二顆長焦不僅光圈來到了2.4(手機光圈對畫質十分重要),更具備了防抖,作為主力創作,絕對沒有問題。

更進階的人像愛那個虛化模式,演算法更加成熟,在一些極端環境下摳像也十分準確。

比如,普通室外光線:

(還特意選了,光線較暗的情況下)

光線強烈對比:

室內弱光:

以及,最困難的弱光夜景:

突然想起了某個廠商頂著大太陽還打著led燈光的,希望你們學習哈。

最最重要的是,前置自拍也可以人像模式了:

除了以上,蘋果還重點介紹了一個新玩法:利用演算法,進行光效模擬。

這樣你的照片就可以有不同的光效:

首先是自然光:

然後是攝影室燈光:

(也就是對你的面部進行補光,這張最厲害的就是,如果你稍微有點手機拍照經驗,這種情況下都是臉部一般都是全黑,因為遠處保留了高光細節,就意味著整體曝光不強)

這是輪廓光:

讓你的頭更加的柔順好看。

這是舞台光,突出人物主體。

這是單色舞台效果:

嗯,輕鬆拍出黑白質感大片。

一直有人吐槽蘋果的美顏做的不好,只不過蘋果的美顏方式想讓你拍出真正的,有溫度的好照片,而不是……

接下來說關於視頻。

可以說,全部更進一步,4K 60FPS,1080P,240FPS。

我相信,目前除了大法,其他安卓機很容易忽視視頻這一環節。但事實,數字流媒體早已經開始照片向視頻,國外的Vlog都已經紅的發紫,而蘋果給出的這些參數絕對是新台階。

240幀的1080P,意味著你幾乎可以流暢的放慢你的動作6倍以上。

說完這些,在說說塊屏幕,再好的內容,無論是照片,還是視頻都需要一個好的屏幕去支撐。

2436X1125解析度,458ppi。對於攝影來說,色准絕對是你最關心的。所以,得益於oled,無論是P3色域還是SRGB都給你。

哦,對了,還有真正的HDR顯示技術,可以讓你的影片上升一個完全不一樣的層次。

重要的是,由於新的圖像處理器,對焦快,色域廣,可以生成更廣的HDR照片:

我知道,一定會有很多人說iPhone沒創新了,垃圾了,可我只說攝影這一個門類來說,讓我回答,目前最好的拍照手機是什麼,我仍然可以堅定的告訴你:iPhone X。

1.綜合素質最好的硬體,它也許哪裡都不是最好的,但絕對是最均衡的。

2.它有著最完整的內容生產到消費流程,如果你有iPhone,有iPad,有Mac,他們之間的合作與創作是非常協調的一件事。這對於藝術創作者有著重要的意義,因為大多數,這些人只希望我的照片怎麼表達,而不是怎麼從我的安卓手機傳到windows上,不用考慮我的手機和你的手機有色差怎麼辦。而蘋果高校的文件管理協作,以及系統級的顏色管理用過都說好。

3.說真的,使用iPhone發朋友圈,無論是照片還是視頻質量都遠好於安卓手機,我說的是遠好於,肉眼可識別的那種好於,一眼就看得出的那種好於,就算為了裝逼……

4.這一條,幾乎可以確認說個三年五年沒問題,那就是軟體生態。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在IOS上平台高質量攝影的應用是安卓的數倍,我想要個像matter這樣的創意軟體,ios上幾十個拿得出我可以列,但安卓?誰能告訴我一個真正能用的?我是說,國內能下到的。(那些噴我不會上谷歌的,這個國度並不是所有人都能上,而且我上了,那上面我要的高質量攝影應用依然少得可憐)

我曾經做過一個iOS手機攝影app字典,鏈接如下: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3869960/answer/131374153?utm_source=wechat_sessionutm_medium=socialutm_campaign=ge13_2utm_division=ge13_3from=singlemessage

如果你在安卓上能找到5分之1算我輸。

第5條,也是最後一條,審美和原則。

我誠摯希望,所有的國產手機,先別著急Diss(這詞是這麼用不?)請你們學一學,蘋果的樣張審美。

不要嘩眾取寵的,用著比手機還貴的閃光燈,然後告訴消費者是每一拍都是人像大片。

不要大白天,還用著LED燈去拍什麼堪比單反的虛化。

別標榜什麼專業攝影師都會選擇的色彩。

就說這些樣張精妙的構圖:

動人的色彩:

所以,iPhone對攝影師來說,最大的意義,你去儘管拍,剩下的交給我。

所以,如果你希望買一部手機攝影創作,我是說,攝影創作,不是當網紅,iPhone X。

因為它真的X(敏感詞)


推薦閱讀:

換了 iPad 2,可是以前 iPad 1 買的 Wired 雜誌都不能下載了,怎麼處理?
那些以愛國為由抵制蘋果的人為什麼不放棄使用 Android 和 Windows 呢?
送老媽的 iPad mini 背面刻什麼字比較有趣?
蘋果用戶為什麼選擇蘋果?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跟 Apple ResearchKit 會摩擦出怎樣的火花?

TAG:iPhone | 互聯網 | 手機 | 蘋果公司AppleInc | iPhone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