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敦刻爾克》票房成績?
【註:這是電影問題,不是戰爭問題。】
截止8月,《敦刻爾克》全球票房27.13億人民幣(美國票房約11.45億人民幣,見截圖)。加上國內9月1日和2日上映兩天,國內1.6億票房,目前共計近29億人民幣。大概保守估計,其全球總票房大概會在30-35億人民幣左右。
【評論里有人說要具體數據,放在句子里太佔地方,列在最後了,注意這是2017-9-5數據】
其實我不知道有什麼可如何看待的。
《敦刻爾克》是今年夏天華納僅次於《神奇女俠》賺錢的電影,在美國影史上,已經在二戰題材電影中排名第三(前二是《拯救大兵瑞恩》和《珍珠港》),在這個動作喜劇、系列片、IP改編和重CG的奇觀電影大行其道,原創劇本無人問津的年代,它簡直算得上是個奇蹟。
不知道有些人到底想讓它幹啥?拳打《指環王》,腳踩《阿凡達》?
你們以為諾蘭是什麼啊……金坷垃嗎?
論中國票房的話,諾蘭在中國最賺錢的電影《星際穿越》也還比不了中國影史引進片第一《速激8》的三分之一,而《速激8》也只有國產片票房冠軍《戰狼2》的一半。
所以有些人是真不懂還是假不懂?
電影的題材類型和受眾廣度是有直接相關的,好萊塢拍電影也不(全)是專門給中國人看的,票房期望值並不是意淫出來的,蟹蟹。
- 《敦刻爾克》【北美$180,254,545,全球$460,254,545,中國¥22890.3萬】
- 《神奇女俠》【北美 $409,499,021,全球$813,199,021】
- 《拯救大兵瑞恩》【北美$216,540,909,全球$481,840,909】
- 《珍珠港》【北美$198,542,554,全球$449,220,945】
- 《指環王》【全球$1,119,929,521,影史第16】
- 《阿凡達》【全球$2,787,965,087,影史第一】(說這倆純屬順口)
- 《星際穿越》【北美$188,020,017,全球$675,120,017,中國¥75536.7萬】
- 《速度與激情8》【北美$225,764,765,全球$1,238,764,765,中國¥268692.1萬】
- 《戰狼2》【北美$2,602,956,全球$814,989,720,中國¥556054.7萬】
感謝贊同,評論已關。
因為評論開始出現一些莫名其妙的人了……本來這只是個說票房數據,還有不同類型電影的受眾群體有差距的回答罷了(其實連這也需要說我是懵逼的,覺得可能是人家揣著明白裝糊塗,我這條魚上了鉤)。
以及列位,找個票房數據很容易的,而且能看明白很多東西,美國票房查http://boxofficemojo.com。bom的國際票房裡能查到美元為單位的中國票房,但是一般會延遲一段時間,而且沒在美國上映的電影的數據可能就沒有,所以國內我用的是微影專業版app,是實時數據,對數據有興趣的朋友自己去查吧。
無意把答案拖長,然而既然雪路姐是諾蘭粉,那麼有些話還是說說吧。
如我之前評價《銀魂》以及《軍師聯盟》等作品時所說的,評價一部作品如何應該從劇作角度出發。它首先有一部影視作品本身的評價標準,然後才是其引申出的屬於創作者思想傳遞上的價值取向。同理,我反對以批評《小時代》系列三觀來定義《小時代》的爛片本質,因為《小時代》從劇作上或拍攝手法上看就已經是無可否認的爛片,根本不需要被引申到創作者的思維層面。
我們的討論應建立在一個普遍的共識上,即電影可以是以藝術追求為目的所創作的屬於導演的藝術作品,也可以是以商業為目的而創作的屬於導演販賣體驗的商品。
電影是關乎視覺與聽覺的現代藝術,它通過二維屏幕的畫面展示為觀影者提供超越空間和時間的信息傳遞、情感體驗。從這一點上來說,表達才是它的重頭戲。如學術論文一樣,我們可以在摘要和結論里得到我們所需要的所有信息,但我們評價其品質的重點卻在於它推論的整個過程。只要推論結構嚴謹精準,即使你推論出整個宇宙其實是一個巨人偶然間打的屁,也足以名垂哲學史。
戰爭片如《野戰排》,如《全金屬外殼》,其描述戰爭場面的拍攝方式都由固定機位提供拍攝角度,演員在鏡框內進行表演。我們看到《第一滴血》中蘭博在坑道中與敵人射擊,鏡頭反覆給出內反打,你看到蘭博在揮舞槍械做出苦大仇深的樣子,你也看到敵人在坑道里喘著粗氣,可是鏡頭本身巍然不動。
《全金屬外殼》里就更明顯些,當陸戰隊員們遭遇狙擊手後,觀眾看到他們的交替躍進,然而鏡頭卻是緩慢直線前推的,景深內的人員在做些什麼與鏡頭完全無關,觀眾們需要自己選取值得注意的信息。偶爾鏡頭透過主角視角給敵人以特寫鏡頭,結果又成了兩個角色之間的正反打。《全金屬外殼》中的若干交戰場面,鏡頭給出遠景後,陸戰隊員們或卧倒射擊,或俯身挪動,鏡頭只會原地不動或左右緩慢平移,因為這就是當時戰爭片的拍攝手段。
《西線無戰事》中法軍進攻德軍戰線時,導演亦是通過機位的右側平移來表現整條trench的火力反撲,以法軍成片在火力網前倒下來描述戰爭的冷漠殘酷。我們再往前看,《最長的一日》同樣是黑白的,而我至今都未能把這部電影完整看完。這部電影在我第一次試著觀看時,甚至誤以為它是一部紀錄片。因為它既沒有動作也沒有激烈的衝鋒打鬥,有的只有一個大鏡框和裡面的人或物。
直到1998年斯皮爾伯格的《拯救二戰時的馬特達蒙》橫空出世。我第一次看這部電影的截取段落,是在央視《探索發現》的二戰專題節目里作為影視資料呈現的,影片的前30分鐘至今仍是對諾曼底登陸戰衝鋒還原度最高的影像。在拍攝影片時斯皮爾伯格決定用手持攝影跟隨士兵而不是用固定機位呈現宏觀視角,這使得觀眾能夠跟隨米勒上尉一路殺至峭壁掩體下,並隨著遊騎兵們在接下來的幾場戰鬥中近距離生動地觀看他們與德軍的生死較量。我們能看到士兵卧倒後給他們面目的大特寫,隨著他們一通躍起還擊,看著刀子插入米奇的心臟,看著他們在槍林彈雨里穿梭直到陣亡。
ps: @許克洵 上尉科普基礎戰術的千贊答案即大量使用此片中的截圖。我也在陸戰隊DMC里提過low crawl和baby crawl的問題,借用的是同一張圖。
許克洵:現代步兵戰術中,火力到底有多重要?
當年這給了業界極大震撼。現在提到《拯救馬特達蒙》,廣泛的探討竟然局限在故事情節上的道德困境,即是否應該營救堪稱美國麻煩的馬特達蒙。《拿什麼拯救你我的馬特達蒙》當年在奧斯卡橫掃最佳攝影、最佳電影剪輯、最佳音效剪輯和最佳音響四個硬技術類獎項,它為業界提供的這種全新戰爭片拍法,這種藝術創新才是其偉大之處。昔日楚人買櫝還珠已貽笑千載,現代人看電影還是如此,都是缺乏對事物起碼的認知所致。在這之後《拯救大兵瑞恩》的手持跟拍迅速成為了拍攝戰爭片的常規手段,這之後的《兵臨城下》,韓國的《太極旗飄揚》,每一個犧牲都永垂不朽的《集結號》都沿用了《馬特達蒙》的拍攝思路,去年的《血戰鋼鋸嶺》也是這方面的集大成者。
手持跟拍的發展巔峰在橫掃戛納的《精英部隊》與《精英部隊2》,這兩部電影仍是我逢年過節必看的神作。金骷髏與里約熱內盧毒販的巷戰實感被手持跟拍表現得淋漓盡致,我們從三十年前簡單的關注」這個人死了沒有」到思考「這個人究竟會從什麼方向被擊中」、「他的血會往哪裡噴」等細節問題。我們開始提防從畫面任何方向伸到金骷髏脖子後的霰彈槍口,我們看著《毒梟》第二季第四集卡里略上校身中數槍仍向毒販還擊,悲壯犧牲;我們看著納西貝托中校在屋頂將毒販的臉打成篩子,冷酷無情。二維屏幕構建三維實感,這些電影不斷向我們詮釋著什麼是電影的偉大之處。
二十年過去,輪到諾蘭。
諾蘭可以照抄這一切的模板,通過血漿描述戰爭的悲慘。轟炸機過境,海灘上的斷肢殘片四濺,血霧瀰漫,士兵們痛苦哀嚎,反應戰爭殘酷與血腥。
但諾蘭沒有這麼做。
諾蘭不是這個世界上現存的最優秀的導演,他優於把控藝術與商業之間的G點是他能夠流行這麼多年的原因。《盜夢空間》和《黑暗騎士》的結構相當工整,然而都留有相當的話題性供觀影人群討論。反觀《社交網路》也好,《搏擊俱樂部》也好,《無恥混蛋》也好,其實在大部分觀影人群中的熱度遠不如諾蘭導演的以上兩部電影。一個現成的戰爭片模板,照著堆砌血漿都能入圍奧斯卡,再埋伏一個道德困境供大家茶餘飯後討論。
那麼諾蘭為什麼不學梅爾吉普森。《血戰鋼鋸嶺》又好在哪。
諾蘭終究沒有這麼做,這是他令人最為欽佩的一點。我們必須注意到,是他讓蝙蝠俠變成凡人,讓蝙蝠俠也承認自己的極限。他興起小丑讓蝙蝠俠的內心由弱變強,我們開始注意這個世界上的另類人群,注意到犯罪片也可以拍成這樣。於是從那以後我們看到國產電影里出現無數心理有缺陷的殺人兇手。
《敦刻爾克》,這裡不再有漫天的顆粒質感,也沒有飛砂硝煙。取而代之的是極簡主義的畫面,暮氣,瀕死的簡潔。
戰爭片就要有大場面,然而這裡沒有。
戰爭片就要有血漿,然而這裡沒有。
戰爭片就要有激烈的台詞張力,最好是上下級上氣不接下氣跑掩體,槍彈橫飛中搶救隊友。
這裡沒有。
這裡有的是一個有藝術野心的導演進行的一種藝術上的嘗試,探索拍攝戰爭片的其他可能性。
我仍記得兩年前侯孝賢的《刺客聶隱娘》之撲街,說實話如果不是影評人帶頭勸大家去關注徐浩峰的《倭寇的蹤跡》,加上徐浩峰導演編劇了《一代失蹤》,究竟《師父》能賣到多少呢。現在徐浩峰要放棄《刀背藏身》的導演署名權,叫著要去看春夏砍鬼子的人又不計其數了。說實話,難道徐浩峰導演的另類武俠片這麼快成了主流。
他們都在電影藝術上進行新的探索,不斷嘗試新的模板和鏡像敘事方式。電影從來不需要依附於主流觀影人群,電影不需要依附於任何東西。電影是一門藝術,由藝術家在其現有的邊界向故事的敘述方式,技術的應用方式進行探索,這與物理學家探求真理,火箭工程師研製火箭一樣,是他們本身的職責所在。他們的嘗試或許會成功,或許會失敗。李安的《比例林恩》在故事敘述上撲街,是重技術創新犧牲故事的代表。然而這不意味著李安有問題,因為李安是電影藝術家,他的工作就是去繼續嘗試新的拍攝類型。僅此而已。
二十年前斯皮爾伯格的創新成功了,於是我們有了這二十年間無數暢快的觀影體驗。
二十年後的今天,無論《敦刻爾克》的不走尋常路是成功還是失敗,對於戰爭片這一類別都是一種新的探索,甚至對於電影本身即是創新的嘗試。在這一點上諾蘭是值得稱讚的。
這個問題下對於《敦刻爾克》與《戰狼2》兩部電影的對比始於某些答主的情緒宣洩。
鄭淵潔在其博客上曾寫有一篇文章,記述他與馬未都之間的一次對話。
錄製節目候場時,我向馬未都請教什麼樣的古董值錢。
我問他:年代越久遠的越值錢?
馬未都搖頭。
我又問:數量越少的越值錢?
馬未都還搖頭。
我說那什麼樣的值錢?
馬未都說:品質好的值錢。
所謂票房,或影片本身承載的價值取向,要麼是年代久遠的古董,要麼是數量稀少的古董,都不是古董好壞的評判標準。古董的評判標準始於其品質,電影的評判標準也在乎其本身的品質。
我很理解為什麼知乎上的部分答主只會談三觀而不談論電影本身。
原因很簡單,這批人不會拉片也不懂影史,他們即搞不明白導演在電影中想表現什麼,也看不明白導演通過怎樣的手段或嘗試來表達這些內容。
因為這些需要門檻,不但需要帶有目的性地觀賞一定數量的同類型影片,還要進行對基礎門類的專門閱讀。而他們恰恰缺少的就是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進行深入學習的能力。
於是我們有了針砭時事,宣揚三觀,卻對電影本身一無所知,通過觀點和噱頭引導情緒的高贊答案。
有一種人,他們只懂1,但是不懂2,3,4,5……
所以在他們討論問題的時候,就會在不懂的領域提取1的關聯詞,試圖把所有的問題都回歸到1的範疇里,再用他們只懂1的那套陳詞濫調把自己不懂的領域批判一番。
即,
我們雖然不懂政治,不懂國際關係,不懂文學創作,不懂電影。但是沒關係,我們懂愛國呀。
不評論電影,來評論一下這個問題吧。
大概是由於中國沒有什麼嚴守公正的電影獎項,外語片衝擊國際一線獎項的難度又很大。在中國評價電影好壞的標準似乎就只剩下了票房。
前些日子的《百鳥朝鳳》是如此,製片人覺得吳天明導演的遺作只有可憐兮兮的一點票房不足以告慰吳導在天之靈,不惜下跪懇求院線多排片。
《戰狼》的諸多討論也是如此,《戰狼》取得前所未有的超高票房,讓一眾網友的自尊心和愛國情緒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滿足,好像中國電影工業瞬間進步了五十年。
這種中國特色當然無可厚非,但這是非常不健康的。大家多想一想其實就能知道,票房高,不過是說明老百姓喜聞樂見。大家喜歡當然是好事,但是喜歡的人多的電影就一定是好電影嗎?或者說,喜歡的人越多,電影就越好嗎?
郭敬明前幾年常年位居作家富豪榜首位,現在唐家三少等網路作家也經常上榜,他們的作品真的寫的比賈平凹,陳忠實要好嗎?
李易峰,Angelababy等流量小生/小花可能拿著中國最高的片酬之一,他們真的是中國最優秀的演員嗎?
說回電影,偏嚴肅,文藝,紀實類的電影,票房本來一般就比不上爆米花電影。但是話又說回來,《百鳥朝鳳》這種講述鄉土故事的類文藝片,為什麼要和大製作商業片比票房?比出來的結果有意義嗎?
因為電影,不僅是一件商品,同時(可能是)一個足以流傳後世的藝術作品。它有時候是專為了賺錢迎合觀眾喜好而生,有時候也承載著導演和製作團隊內心想表達的東西。
所以才有了那段著名的公案。馮小剛自己想拍的電影都不太賣座,為了補償投資人,不得不拍一部賠錢的電影,緊接著又補一部簡單能賺錢的喜劇。拍了《集結號》,跟著就拍《非誠勿擾》。拍了《一九四二》,接著又拍《私人訂製》。
馮小剛說,我也沒有要去討好誰,我拍這個電影就討好我自己。姜文說,哪怕它只賣了一塊錢,哪怕 16 億人不喜歡,我也不在意,因為這是我最喜歡的電影。
這是一個電影導演應有的氣度。
我也希望未來在中國,也能有良性的電影市場。商業大片有足夠的票房支撐,嚴肅電影有公正的獎項證明,小眾類型片有小規模的專門影院。各個類型的電影各取所需,而不是為了三五斗米,吵的天翻地覆。
我個人就說一點,《戰狼2》和《敦刻爾克》形成鮮明的對比。
雖然硬說兩部電影不同,一部是動作戰爭娛樂大片,一部是沖拿獎的藝術戰爭片。
前者如果更似《第一滴血》《007》這類,後者則更似《拯救大兵瑞恩》,兩部電影意義就不一樣。
但個人想說的是,當初《戰狼2》上映的時候,網上好大一堆人在吹什麼。好看的戰爭片都是反戰的,《戰狼2》鼓吹民族主義,果然不是什麼好電影。
我們先不去討論《戰狼2》本身是動作戰爭娛樂大片,好萊塢同類電影也不少,本質意義就不同。
當時,一部分觀眾也指了出來,好萊塢這種片子也有,比如非常典型的《第一滴血》,他們的回答則是:
《第一滴血》是一九八幾年的片子,當時好萊塢的戰爭思潮如何。但是現在,歐美好萊塢戰爭思潮,是反戰,是難民思潮,是——
我看到這裡,心裡想的是這是你爺爺還是爸爸還是你祖宗。
你們在辯論的時候,說什麼當初歐美戰爭電影如何如何,現在歐美戰爭電影如何如何。你們也知道是歐美,你要真的肉身心靈都移民漂白,那我無話可說,關鍵是大多數人你們難道不是中國人啊!
由於歷史原因,歐美到現在都掌握世界話語權,各方面都以他們為尊。但也不能罔顧事實,也不看清楚自己的身份背景,雙腳站在哪個國家,屁股到底坐在哪裡?
歐美有歐美的歷史,我們有我們的歷史,即使現在全球大同,各個國家相互影響。當初二戰交流也很難分隔,但各個國家戰爭,獨立,政治運動,終究還是有很大區別。
特別是中國歷史進程有很大的自主性的。
你們吹歐美以前戰爭電影如何如何,現在戰爭電影如何如何。
以前不論,現在他們反難民,難民跟我們中國人有什麼關係請問?
全球4億多美元,你怎麼算的15.7億人民幣?
下面還分析的一本正經,難道是我算錯了?
還票房低?
光北美票房就是《血戰鋼鋸嶺》的三倍。在英國又拿下了6200多萬美金,英國30多天的單日票房冠軍。
目前全球戰爭電影票房冠軍是《拯救大兵瑞恩》4.82億美元,而《敦刻爾克》是極有可能達到5億,坐上冠軍席位的。
如果達到5億美金的話,其中凈利潤大概會有2億多美金。
而諾蘭20%分紅加工資2000萬美金,將獲得6000萬美金的收益,堪稱前無古人。
所以,你們是怎麼得出來的不受歡迎,票房不成功的?說實話這個成績還算不錯啊,比起我個人十分喜歡卻賠的慘淡的亞瑟王,敦刻爾克的成績作為戰爭片還是很不錯的。
不太同意 @植物人 的答案。放個數字,就說少?憑什麼少?到底多少才算多?
根據 http://www.boxofficemojo.com/ 的票房數據。截止八月底,敦刻爾克全球票房為4.15億美元,約合 27.34 億人民幣。
這個數字意味著什麼?我們接著來看看,不算上國內的票房,單單用這個我截止8月底的票房,此片的票房在同類題材(二戰)排名多少?答案:算是從1980年的電影起,此片排名第四。
而它跟第三的《美國隊長》差多少呢?僅僅200多萬美元。而他跟排名第二的《珍珠港》差多少?大概2千多萬美元。這個成績算差嗎?並不覺得。起碼在二戰題材里,此片已經在票房上非常成功了,遠超《辛德勒的名單》。當然,作為二戰題材,本身受眾就不大。這跟電影的題材有關。好比你拿新聞聯播的觀眾數量跟「第十放映室」這樣的節目比,題材差太多了,受眾基數當然差距懸殊。硬比《戰狼2》的話略顯流氓。
接下來我們看看國內票房,因為僅僅上映了一天,書記不是很多,但我們也可以大膽預測一下票房
首日票房8k萬,加上不錯的口碑。或許此片票房超越同期的《星際特工》沒有問題。我們來保守估計一下,此片應該可以賺到接近6-10k萬美元。
這是什麼水平?
我們再來看看歷史上全球票房。目前《敦刻爾克》總收入4.144億美元排名238,超越《環太平洋》等好萊塢大片。然而算上國內票房之後,這個數字會變成4.7-5.1億美元。這個票房收入大概會讓此片進入全球票房前200。
你在看看這個全球排名200附近的電影:《里約大冒險》《玩具總動員》《史密斯夫婦》《史萊克》《猿球崛起》等等 都是很成功的商業片。
從這個角度來說,《敦刻爾克》票房一點也不冷。
看這片子給我的感覺像是干嚼白米飯。
米飯據說用的是日本新瀉縣的越光米,久負盛名,米粒均勻飽滿,色澤晶瑩透亮,香氣撲鼻,回味綿長。據說好吃到很多人可以干吃三碗還意猶未盡。而且干嚼米飯是多麼的有益健康,修身養性。
嘛……我反正吃米飯必須配菜,最好是魚香肉絲宮保雞丁紅燒裡脊,有滋有味吃的越香,沒葷菜,來盤清炒豆芽也湊合把飯吃了。
哇沒想到一天這麼多贊和評論,感謝大家。
其實這篇答案自己後來想寫的也有些偏激了,其實是昨晚看到這個問題其他很多答主對《敦刻爾克》黑得太過分,感覺有點氣憤然後才寫了這篇答案。有些地方確實也不是很準確,比如評論區高票指出我關於盟軍登陸和斯大林請求之間的關係有問題,這段史實我確實沒有細心去考證過,感謝這位答主的指出。但關於《敦刻爾克》的一些史料我都是儘可能貼近歷史去描述。匿名是因為想到這個問題爭議很多,不想陷入太多無意義的爭吵。
很多評論提到《戰狼》,我也覺得《戰狼》是非常好的影片,但也沒有必要因為粉《戰狼》就去踩《敦刻爾克》,而且兩者雖然同屬戰爭片,但敘述手法與故事基調是完全不同的,個人覺得放在一起比較其實意義不大。
------------------------------------------------------------------------------------------------
以下為原答案
一堆歷史盲加鍵盤影評師。
首先這個問題問如何評價電影《敦刻爾克》的票房,沒問如何評價歷史上的敦刻爾克。電影藝術作品是經過虛構的真實,拿真實歷史的英法聯軍來評價電影真**蠢。
而且還是一堆自己意淫的歷史。
先反駁一下某些答主的看法
英軍在二戰法國戰役不戰而退導致了敦刻爾克?
一群廢材一槍不放被希特勒趕下海,我反正不知道這電影拍出來講什麼,哪怕是諾蘭拍的。
在敦刻爾克前,不是英軍主動撤退,而是英軍根本沒有在德軍的主力進攻區域——阿登山口。阿登山口的防軍是比利時摩托化步兵師和法國機械化騎兵師等不對,各位答主總不能要求英軍瞬移到戰場吧。二戰的法國戰役其實德軍的進攻計劃是一個充滿想像力的計劃,戰前盟軍大多數將軍根本沒有想到德軍會在阿登山口突破,當然至於為什麼會這樣就扯遠了。但結果是,德軍在盟軍一個脆弱的地方突破了,然後的故事就是盟軍的側翼被突破,面臨合圍的危險,盟軍這時候實際上是邊打邊撤邊投降(不可否認盟軍大規模投降,但這種事情法軍絕對乾的沒英軍少),要時候這時候不撤,恐怕就不是在敦刻爾克才被合圍了。沒有任何史料證明英軍存在大規模的主動撤退,而且除了陸軍,皇家空軍可是實打實地和德軍在打。敦刻爾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德軍戰爭理念的領先、盟軍防區布置失誤和政治上綏靖政策的失敗,但英軍這個鍋絕對不背。
所以文青踩戰狼2捧敦刻爾克的時候,我覺得真特么諷刺,戰狼2根據利比亞撤僑和葉門真實故事為背景創作的電影,被文青罵成給政府歌功頌德,罵成小紅粉,而這部真正為英國政府洗地的電影,卻被文青捧上天。
文青踩戰狼2確實有不對,但《敦刻爾克》什麼時候給英國政府洗地了,全篇是士兵和中下層軍官,影片里英國政府不願意派海軍主力、英軍前期戰略失誤、中年人發動戰爭卻讓年輕人上戰場這些內容在你眼裡真不知是黑還是洗。
千里轉進海島,在米國幫助下,反攻大陸……
大哥,人家是回家,KMT是失去領土撤到海島,這根本不一樣好嗎,況且敵我實力與形勢根本不同。
評論區有些真的無語了,稍微普及一點敦刻爾克常識,敦刻爾克並不是英法聯軍經過英勇奮戰發現打不過德軍才發生的,也不是彈盡糧絕才發生的。而是英國人一開始就沒準備拿自己的命和德國人硬剛,秉著死道友不死貧道的大無畏精神「背著」法國人和比利時人「單方面」「偷偷」撤軍,撤退被盟軍自己人發現後導致整個盟軍士氣崩潰,最後法國人沒辦法只能跟著一起跑,在敦刻爾克付出幾萬人的代價替自己同胞買了一些船票去英國,這場逃跑的直接後果就是盟軍的全面潰敗,德國基本上不戰而勝,也迅速導致了法國的投降。
鍵盤俠的自我臆想。敦刻爾克首先英國人沒有單方面撤軍,其次敦刻爾克是因為前面輸了才撤的,答主說英軍撤退盟軍士氣崩潰,真的不知道是哪裡來的,阿登山口的戰鬥之後盟軍的防線就已經基本崩了,英軍也根本不在那,不知答主哪看的些野史。
英國在敦刻爾克拋棄盟友?
最後據說一共撤退到英國的有三十三萬左右,也就是說有將近7萬人的法國軍隊斷後被德軍圍殲當了炮灰,看來這個亞歷山大指揮官是不怎麼公平的,至少讓一部分英法盟軍共同擔任斷後任務。
這位答主數據基本是錯的,敦刻爾克撤出了英軍約215,000人、法軍約95,000人、比利時軍約33,000人。剩下大約40000法軍被俘,某些答主眼裡可能覺得撤出40000簡單不得了。戰場時撤退可不是上船就可以的,需要後衛部隊掩護並抵擋敵軍的炮火,即使在電影里也有所體現,德軍的轟炸機就把驅逐艦整成這樣了,要是大炮開到海岸上還了得。哦對不起,我忘了這些影評師應該不屑看電影。40000法軍斷後是正常的軍事安排,而讓本土作戰且陸軍裝備更好的法軍來執行這項任務也再正常不過。況且,英軍撤退是回家,法軍撤退是逃出祖國,這兩者對軍隊來講完全不一樣。我們後世的人看這場撤退覺得留下40000法軍是罪過,實際上在那之前誰也不知道能撤出多少,弄不好會是全軍覆沒,所以能撤多少是多少,實際上電影中高地團士兵對冒充英軍的法國士兵說的那句生存高於公平,其實用在這蠻合適的。
下面回到電影上來
盟軍在法國戰役中作戰失敗與愚蠢是事實,而且諾蘭也根本沒有去否認,實際上在電影中多次提到他們是戰敗了,包括士兵對回到英國十分忐忑不知道國人怎麼看待他們。電影也是基於這場失敗展開的,戰敗後的求生與希望是整部電影的基調,三條故事線也是根據撤退與救援連接在一起的,影片所想強調的也正如丘吉爾演講一樣:
但是我們必須十分慎重,切不可將這次援救說成是勝利。戰爭不是靠撤退贏得的。而我們應該注意到,這次援救卻孕育著勝利。
----丘吉爾
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救援不僅拯救了英國陸軍最精銳的力量,更證明了英國人決不投降的決心與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最終42年在阿拉曼,43年在西西里,44年在諾曼底,英軍都是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順便扯一句題外的,很多人覺得盟軍歐洲登陸是怕蘇聯獨享勝利果實,但實際上43年盟軍就在義大利進攻了,西線戰場開闢斯大林也是多次要求,而且戰爭結束前誰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何況在43年德國才開始戰時總動員。
又扯遠了,電影強調的是在戰爭失敗之後,求生的勇氣與祖國的後援。影片的敘述角度是基於個體,充滿著人文關懷與個體情緒,並沒有打算對歷史事件發表過多的看法,很多人拿敦刻爾克戰役就來批判這部電影也是醉了。
拋開故事背景從單純影片拍攝上看,三線交織的敘事手法(抱歉不知道這種手法嚴謹地應該叫什麼),70mm膠片IMAX攝影,全片幾乎每一幀的色彩搭配和構圖都如同教科書一般,音響震撼無比。(引用一句在其他知乎答案里看到的話,《敦刻爾克》證明了視覺的震撼與現場感同3D眼鏡與4D座椅沒有任何關係)。驚艷的是全片幾乎沒有用特效,真是拍攝真的震撼無比,尤其是近些年看了這麼多商業視覺大片之後,飛行員那幾段可以清晰地看到飛行員鏡片地告訴震動,這種細節營造出來地現場感真的令人印象深刻。
下面關於票房。
《敦刻爾克》這部電影的優秀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票房雖然沒有某些答主說的那麼不堪,但也不能稱得上理想。剛剛查到的數據是413m USD,一個對比是變形金剛是604m USD,不過《敦刻爾克》的票房還沒結束,還有中國這麼大一個市場,我的預測是《敦刻爾克》最後全球票房能達到500m USD-550m USD。
一個原因確實是敦刻爾克撤退這件事在英國以外不被認為是一個特別重要的事件,也一般不認為是特別英勇的事件,在北美和歐洲大陸可能都沒有大的號召力。
另一方面,《敦刻爾克》中幾乎沒有對話,情節也不是像傳統電影的敘事結構,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這種形式不會受到每一個人的歡迎,加之似乎前一段時間因為電影缺少種族多樣性被某些北美左派人士所反對。
同時,敦刻爾克也缺少一些賣座的商業元素,比如超級英雄、力挽狂瀾,還有中國電影里成了標配的3D。
《敦刻爾克》這部影片非常優秀,但因為題材和商業元素等原因並沒有達到一個特別完美的票房數據。
說個題外話。
Facebook上有不少關於《敦刻爾克》的女權爭論,起源似乎是USA Today的影評里說《敦刻爾克》只有少量女性且沒有有色人種,反政治正確的人跳出來吐槽:女權要強行把士兵換成女人嗎!?
其實這個爭論很無稽,並沒有任何女權主義者提出將士兵換成女人,倒是有印度評論批評諾蘭忽略印度士兵在英國軍隊中的存在。
還記得《敦刻爾克》里死於誤傷的少年George,被報紙寫成為國犧牲的英雄。今年另一部同樣是描寫英國戰爭的新片,《他們最好的》(Their Finest)里,女主角Catrin 被聘為政治宣傳電影的編劇,所要編寫的故事,正正是基於一則英雄事迹的新聞——「姐妹開船營救敦刻爾克的士兵」。我們都知道,劇中揭露這則新聞,原來有誇張成分:RoseLily姐妹未出發就失敗了。
在我看來,這兩部電影恰好前後聯繫,從諾蘭的敦刻爾克大海上,羅勒·莎菲接起那個不起眼的小人物之死,以一則被誇大的戰爭英雄新聞為起點,走進了戰場外的英國。更重要的是,我們得以看見在戰爭大歷史敘述中被消失的女性。
將士兵換成女人,當然不可能。《他們最好的》卻提出了一個問題:前去敦刻爾克救援的船隻,為何不能是女人駕駛?這就尷尬了。史實可能是,那些船隻基本不可能是由女人駕駛。40年代的英國,原來仍是一個極為父權的社會。因為戰爭,壯丁大多應徵,女性才得以走出家庭,獲得在各行各業工作的機會。《他們最好的》正好讓我們看見這時代變遷:戰爭時期,戲院的觀眾變成女性居多,政治宣傳電影的製作方因此不得不考慮女性的口味,才招攬Catrin加入原本全是男人的編劇行列。
光是這一點就饒有趣味:想想看,當更多女性走進戲院,製作方才會想起,要加入女性的對白。正如《隱藏人物》里,當NASA辦公室出現女性員工時,人們才想起原來附近沒有女廁。往近點想,我們身在的公司、商場,有沒有哺乳室,男女廁所比例,又是否恰當?是的,公共場所原本的面貌,由男性定義,所以也只會最貼心地服務於男性。然而,當時勢要求打破這定義時,似乎女性的需求和特點,仍處於被看不起的位置。
《他們最好的》的男編劇Buckley一臉諷刺地告訴Catrin:我們需要人寫「 Slob 」(即女人的對白),所謂的「婆媽對白」,相當傳神表現出社會文化的偏見:女性愛看的都是情情愛愛、啰里啰嗦的劇情。正如有人認為,男人看歷史看的是「大場面」,女人則注重雞毛蒜皮的局部。比如,諾蘭的海陸空多恢弘,羅勒·莎菲拍的就是兒女私情生活細節。
如果我們細思這種對女性角度的偏見,其實可梳理為三個問題:一,矮化個人感情的偏向——兒女私情這種描述,本身就帶有一種價值高低的判斷:每個個體的私人感情,比不上大集體的情感;二,將「注重個人感情」定型為女性專屬的特性,並要求男性遠離「女性化」;三,更重要的,是有沒有想過,正是社會對女性的限制,影響並將女性視角塑造為現有的模樣?
Buckley 一開始所看不起的「Slob」,後來成了戲院里讓男人都感動流淚、鼓舞人心的好電影。只這一幕就足以看見《他們最好的》的編劇對第一、二點的反擊:所謂女性對白,根本不是女人專利。妙的是,作為「戲外戲」的《他們最好的》本身,不也讓戲院里真實的男男女女,久久回不過神嗎?至於第三點,當女性被局限在家庭里,你如何要求她去關注大歷史?當女性每日身處的環境,就是不斷被家庭索求情緒付出,照顧、處理家庭成員之間的問題時,她們愛看家庭瑣碎的電影,很奇怪嗎?
社會要求女性成為一個規定的角色,做「賢妻」,做「良母」,然後恥笑她們從這角色出發所看見的視角。你對女性視角的輕蔑,可能正說明你是既得利益者。你覺得一個二戰時期英國女編劇的生活細節不重要,或者不如敦刻爾克的史詩重要,可能正說明男人定義歷史成功洗腦。
畢竟,戰爭逼男人走上戰場,逼女人面對轟炸不停的城市,可是傳統的歷史敘述讓我們覺得,關於男人的那部分,才是歷史。
如果說女性視角就是偏向感情細膩的角度,或是「與男性視角相反的角度」,豈不正犯了性別定型的錯。比如說《瘋狂麥克斯》 T-boy 式女主角率眾女子一路沙塵滾滾,殺出生天。這種粗獷的公路電影風格,以女性角色為主線,究竟算是男性視角,還是女性視角?
如果說只要主角是女性就叫做女性視角,那麼太多以女性為主角的電影,卻散發出濃烈的所謂「男性視角」氣息——還記得《小時代》嗎?四個女性主角佔據銀幕,林蕭所為之奮鬥的,是成為傲慢男上司的合格助手;唐宛如在整齣戲中因容貌平平卻追求年輕英俊的男生,成為被取笑的角色。這種電影迎合的是男性對女性慾求的幻想,將男性的自戀、男性對父權以及對女性身體控制的慾望,扭曲為女性自身的追求。這和《他們最好的》女性追求獨立自主的主題,天差地別。
可見,所謂女性視角,從不能定性為「感情細膩」等刻板印象,而「主角是女性」更不是女性視角的充分必要條件。當我們並不滿足於「只要主角是女的就好了」,當以女性為主角的電影,其實仍在將男性對女性的想像和控制欲投射到銀幕上,而令我們感到不適、覺得「這裡似乎出了問題」時,或許,女權主義可為我們提供一個較好的答案——所謂的「女性視角」,與其說「只要由女性角色出發就叫女性視角」,不如說是一種「女權主義的視角」:不單只由主角性別去決定這是否是女性視角的電影,而更取決於該電影是否將女性視為與男性同樣平等自由的人。《他們最好的》 Buckley對Catrin被情人改名感到不值,一句「你的自尊心去哪裡了」,出自男性之口,卻說著平等之意。
「例外」式的厭女機制,在不少國產作品中大行其道,以「女性視角」為名,行「再生產性別歧視」之實。這種「例外」的策略,讓女性可以在一邊厭女的同時不討厭自己:將除自己以外的女人「他者化」,即讓自身成為特權精英女人,被男人當做「榮譽男人」看待——我不是「一般的」女人。最典型入瑪麗蘇式的作品,常常將除女主角以外的所有女性演繹成善妒、貪錢、不講道理,而只有女主角是一個講道理、有獨立追求的女性,最終獲得男主角(通常可能是總裁等有權勢的男性)的認可及愛慕。我們都等著男主角對女主角說:「你和其他女人不一樣」。這些影視作品,讓我們獲得精神上的滿足,因我們也期待在現實生活中,被男性承認:「你和其他女人不一樣,你是個例外。」
何其厭惡女人本身,卻又何其熱愛著自己,因此才希望自己是個「例外」,好讓自己能夠和男人一起,嘲笑「其他女人」。通過「例外」的策略,性別歧視機制可保完好無損,在源源不斷的偽「女性視角」電影中,再生產歧視。
於是,當我們用女權主義而非僅僅用主角性別,去判斷電影是否真的是女性視角時,也許才更容易去偽存真,避免讓「女性視角」成為新的性別歧視方式。
Buckley對Catrin的鼓勵,是「你比所有人都做得好」,而非「你做得好,和其他女人不一樣。」
講真,知道為啥敦刻爾克只能從被圍困海灘開始拍攝,只能從小兵的角度開始拍攝不,因為敦刻爾克起因就是英國軍人貪生怕死不給盟友法國打招呼自己偷偷扔下陣地和盟友逃跑,導致法國軍隊士氣崩潰,不戰自潰,幾十萬大軍被德國人輕易擊潰,更過分的是在敦刻爾克拚命阻止德國人進攻的還是法國人,而英國人跑到海灘坐船逃命後把給他們斷後的法國盟友給果斷扔了,呵呵,我覺得法國三個月投降,英國人的責任比法國人還大,本來是法國對德國一打一,英國人這豬隊友弄成了一打二。
所以諾蘭只敢拍小兵,只敢拍後半段,要不然英國人得被全世界罵死,所以只能拍攝小兵可憐兮兮的想回家,拍攝低級軍官還要等法國隊友(諷刺的是現實中扔下的全是法國人),這電影完全是幫助英國人洗白。
所以文青踩戰狼2捧敦刻爾克的時候,我覺得真特么諷刺,戰狼2根據利比亞撤僑和葉門真實故事為背景創作的電影,被文青罵成給政府歌功頌德,罵成小紅粉,而這部真正為英國政府洗地的電影,卻被文青捧上天。當然我無意抨擊諾蘭,人家是英國人,幫英國說話,為英國遮醜無可厚非,可能文青和諾蘭唯一的相同點,就是他們都熱愛英國,看不得英國被抨擊。
而且人家法國人心中自有逼數,法國報紙就批評電影敦刻爾克,說十幾萬法軍為掩護英國浴血奮戰,這下到好,法國軍人除了在開頭漏了一下面,而且對盟友態度也不好,剩下的形象就是扒死人衣服到處逃竄蹭英國人船的形象。整個電影看不見真正在抵抗的法國人。
看了評論區專門查了一下,敦刻爾克的英國指揮官也是後來的緬甸軍指揮官,在不通知中國軍隊的情況下突然逃跑到印度,還把後勤物資全部銷毀,導致在前線抵抗日軍的中國軍隊斷了後勤,最後大批中國軍人沒有死於日本的子彈,死於後勤缺乏,這貨果然是狗改不了吃屎。----二更-----
評論區有些真的無語了,稍微普及一點敦刻爾克常識,敦刻爾克並不是英法聯軍經過英勇奮戰發現打不過德軍才發生的,也不是彈盡糧絕才發生的。而是英國人一開始就沒準備拿自己的命和德國人硬剛,秉著死道友不死貧道的大無畏精神「背著」法國人和比利時人「單方面」「偷偷」撤軍,撤退被盟軍自己人發現後導致整個盟軍士氣崩潰,最後法國人沒辦法只能跟著一起跑,在敦刻爾克付出幾萬人的代價替自己同胞買了一些船票去英國,這場逃跑的直接後果就是盟軍的全面潰敗,德國基本上不戰而勝,也迅速導致了法國的投降。什麼被圍困敦刻爾克,德軍表示不接這個鍋,你Y跑的太快我補給都接不上。事實作為老牌帝國,英國還有相當的海空優勢,真要決心打,英法聯軍會如此的不堪一擊? 當然敦刻爾克對英國影響巨大,重創了法國不知道英國人更開心還是德國人,後來要不是斯大林為了平衡美英拉了一把,法國差點進不了五常。
諾蘭導演的每部電影我都愛看,他在中國上映的電影我都支持了,但敦刻爾克我實在欣賞不能,畢竟諾蘭是英國人,我不是。
----一更----
評論群情激奮,我能理解,有句評論說的好「屁股決定嘴巴」,這個評論應該是諷刺我的,但我欣然接受。二戰起因和英法德的骯髒交易啥的我就不多說了,我想說的是英法並不是什麼第三世界被壓迫國家,而是老牌帝國主義,遠一點一起燒了圓明園,近一點一起主導了巴黎分贓會議,我這個狹隘的半殖民地人民對著穿軍裝的英法軍隊我真的同理不起來。所以你讓我一中國人去電影院看《敦刻爾克》什麼呢,只因為導演牛B叫諾蘭?預告片的home我真的沒感覺啊,只有你英國人的home是home,把納粹養肥了自己拍拍屁股跑了,喊著我要回家,平常給你交保護費的半個歐洲,別人的命就不是命了,別人的家就不是家了。至於法國,呵呵,如果你的國家政權是你交稅養著的,大戰來臨軍隊沒怎麼打先跑了,你還有心情讚美生命的重要,我服你。 《敦刻爾克》對英國人來說當然是偉大,但還是那句話關我屁事,就如同《戰狼2》只屬於中國一樣。
------原貼-------
一群廢材一槍不放被希特勒趕下海,我反正不知道這電影拍出來講什麼,哪怕是諾蘭拍的。
看了些影評扯什麼反戰云云,那這電影應該深得果粉喜歡,當年凱申轉進台灣也是為了反戰。
還有拿什麼敦刻爾克和紅軍長征做比較,說都是逃跑,我真是服了,紅軍可是經歷過幾次反圍剿沒辦法才長征的,敦刻爾克那幫廢材可是一槍不放主動跑的,能比?
還特么為二戰勝利保存了有生力量,保存你妹妹。二戰歐洲戰場勝利和這群廢材有什麼關係,那是幾百萬蘇聯紅軍用命拼回來的,當然這又牽扯到好萊塢的另一個造神-諾曼底。
《敦刻爾克》恰恰說明了電影話語權的重要性,俄羅斯沒有好萊塢,慘烈的多起決定作用的東線戰役無法發聲漸漸不被人所熟知,無關緊要的西線被一個接一個神吹,下次估計輪到固若金湯馬其諾了。
你乎有些人太能帶節奏了。我看完整部電影都沒發現這片有怎麼吹你英的偉大。全程就是落荒而逃。
開頭就是主角隊團滅,主角狼狽逃。
中期就是為了跑各種翻船、堵漏洞、還為了逃命吵架,一點都沒個兵樣。
後期主角兩人坐在火車上一臉憔悴,盲人商販不經意的無視(感謝私信指正),讓他們在火車上一直很內疚懊惱,直到最後別人拿出酒,他們一臉懵逼的讀丘吉爾的宣言。要我說這分明特么就是諷刺。
因為意外而死的少年莫名其妙變成了戰爭英雄?
歌頌,哪裡歌頌了?倒是歌頌了皇家空軍的至高之大,不過這本來就是應該的。後來的不列顛之戰貴英飛機戰績還是可以,雷達技術領先世界,本來就很屌。
我看了半天也沒看到導演歌頌英國陸軍有多能。最大的槽點應該是法國出的船多,這個確實不應該。
但一碼歸一碼,也不是你們在這亂帶節奏的借口。
另外還有把戰敗責任全推給英國的。恕我直言,英國陸軍是條垃圾,但你法也沒資格嘲笑,不要動不動就站的那麼高。觀眾以為是大場面的戰爭片,結果卻沒有激戰場面,其實是文藝片。那麼文藝片票房有高的么?
想看激烈的戰爭場面的觀眾失望是必然的。讓諾蘭怎麼拍激戰場面?一路高歌猛進勢如破竹的是德國人,拚死抵抗換取盟友逃跑時間的是法國人,作為主角的英國人有過激戰么?不存在的。先是坐船到了法國,然後是幾個月的靜坐戰爭,接著聽說德國人突破了阿登山區就稀里嘩啦地撤了下來,最後丟盔棄甲被軍艦和民船運回國。哪裡有激戰?怎麼拍激戰?拍靜坐戰爭期間英國紳士和熱情的法國女郎之間的「激戰」么?還是拍在外面被人打了就哭喊:媽媽,我要回家!
千里轉進海島,在米國幫助下,反攻大陸……
在灣灣票房應該更多吧。
刷了一圈本題的靠前回答,發現並沒有一個在聊票房,你們的尬聊技術真的是棒棒的哦!
《敦刻爾克》雖然口碑封神但票房成績怕還是諾蘭的平均水平,截止寫這個答案是《敦刻爾克》的全球票房大概在4.6億左右,雖然還會有增長但是7月21日首映至今已經46天,後續票房能力基本看中國。即便是從電影的成本票房比例來看1億投資的《敦刻爾克》也只能說是一如既往,並不會真正把諾蘭捧上神壇。
我們先回顧一下近年諾蘭的主要影片:
《星際穿越》 全球5.5億刀 人民幣票房7.5億 成本1.08億刀
《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 全球10.5億刀 人民幣票房3.3億 成本2.5億刀
《盜夢空間》 全球8.3億刀 人民幣票房4億 成本1.94億刀
《蝙蝠俠黑暗騎士》 全球10.5億刀 內地未上映 成本1.5億刀
《星際穿越》其實是諾蘭作為商業導演票房並不理想的作品,全球票房不及遠前幾部作品,而諾蘭之前7部作品加起來總票房達到了35億美元,單片5億的平均成績也只是維持了自己的票房紀錄。距離最會賺錢的卡梅隆導演還相當有距離(畢竟卡導的作品《阿凡達》27億《泰坦尼克》21億一直佔據著最高票房的冠亞軍。)
另外一點諾蘭的作品投入成本一直居高不下,並且一直排斥3D技術的諾蘭相當於放棄了許多額外的票房附加價值。
回顧最近5部作品,不難發現諾蘭的票房一直穩定在成本的5倍左右,考慮到最終的盈利情況,單片盈利大概與成本持平,相當於投多少錢,兩年之後就能掙回兩倍來。這個成績可能看起來不如很多爆款電影刺激,但就盈利狀況來說已經是相當優秀了。
《敦刻爾克》因為整片調性的低沉,對於中國市場來說並不會有太高的票房反響,加上9月8號蜘蛛俠,和同天上映的銀魂也有不錯的排片比。敦刻爾克的首周成績很有可能就會佔到最終國內票房的一半。全球最終票房也大概會鎖定在5億刀左右,繼續持平之前7部作品的紀錄,達到8部作品40億的票房,雖然不會成為最賺錢的導演,但是基本確立了票房最穩定的導演的位置。
最後附贈票房網站Dunkirk Comps
最近申請了一個同名的公眾號:曹孟德斯鳩
歡迎來找我。
這段時間怎麼鬧出來這麼多類似問題……求不給敦克爾刻招黑好嗎,空間里全是轉發蜘蛛俠的,基本沒人關注敦克爾刻,我一個諾蘭粉都不敢說敦克爾刻在大陸能保四億票房……
這個問題我喜歡,絕對是為了反懟另一個問題的。
我的意見是該多少票房還是多少,一分也不會多,一分也不會少。作為我來說,如果兩部電影我都喜歡,我都會花錢看,如果都不喜歡,就都不會看。就這麼簡單。
所以也別互懟了,沒意思。說的跟誰差這幾十塊錢的電影票錢似的。
下面有位怒踩大撤退的也是醉了。
借用好友 @Loong 在群里的一句話。
「我覺得,任何東西都要扯政治正不正確的人,不太適合看電影」
看過進擊巨人嗎?最新一季冰與火最後一集看了嗎?
最有自信的防禦工事被人瞬間攻破的時候,在後面安心慣了的人是什麼感受?
血性男兒鍵盤俠,你倒是上啊,隔著70年罵人家懦夫有意思?
那個時候,在海灘上等船的人,就是這個情況,不僅如此,他們每個人都知道二十幾年前發生了什麼事,也是英國人和法國人,也是干德國人,他們看不見過程,只知道隔壁凱特二丫她爹沒了,隔壁湯姆狗蛋他爹也沒了,自己爹撿了條命回來,每當看到索姆河這幾個字就瑟瑟發抖,聽到德國口音就行動遲緩。
他們只知道自己的無敵長城被攻破了,可能父輩的命運會再降臨到他們頭上。
你覺得這幫人逃命有錯,你行你上啊。
-----------------------------
早料到繼續會有鍵盤俠扯于謙,評論精彩了。
以聖人的標準要求別人,不就是你們慣用的招數么,隨你們喜歡。
你們的確不適合看這部電影,在你們看來,凡人的掙扎和自我救贖都是扯淡。
我們又不肯完美,又不肯去死,對不住了哈。
————————————————
鍵盤俠口裡的懦夫
掙扎
慈愛
不屈
蛻變與自我救贖這些「懦夫」你們都不屑看的吧。
我更一下吧,順便關了評論,實在是沒時間回了。
- 很多人覺得我很偏激,可能有點這個意思,因為我本身對諾蘭先生的作品期待還是很高的,打算抽時間去看,然後提前去爛番茄和豆瓣看了一些評論,以及電影簡介,心理落差很大。就像我說的,我所偏好的歷史/戰爭題材的片子,應該尊重歷史事實並且表現歷史事實,至少要給看過作品的人講清楚這件事情發生的前因後果。如果各位只是把它當作一個消遣的片子來看,那我不反對,怎樣舒服怎樣來;可能是我對諾蘭的要求太高了吧。
- 關於文不對題,我只是表達對影片應該怎麼拍的想法。很多人和我探討撤退的必要性,我確實不認為對於英軍自身而言他有什麼更優的選擇,就像基輔的西南方面軍撤退才是更優的選擇。但是他們沒有,用八十萬人命和塞瓦斯托波爾要塞的二十萬官兵換來了莫斯科的準備時間。這兩件事唯一的區別就是,英法各自心懷鬼胎,而紅軍永遠相信自己的同志。至於說長征,請看高亮評論。
- 關於為什麼要撤退,以及英法聯盟和英國內閣基於大陸平衡政策的綏靖策略,請翻評論。
- 關於傻逼。滿嘴噴糞的直接拉黑還要挨我一句更噁心的,您說您累不累。
我這人對電影有個怪癖,就是挑題材。就拿戰爭片來講,我喜歡和戰略、戰術和裝備有關的片子,以及在戰爭中表現殘酷性甚至是以反差手法表現士兵的片子,比如說國內的《大決戰》和《戰狼2》,以及國外的兄弟連、tora tora tora、辛格勒的名單等等。
二戰在德國進攻蘇聯並開始對猶太人和斯拉夫人進行工業化種族滅絕之前,就是帝國主義國家之間互相爭奪利益的狗咬狗戰爭。你要我去看狗咬狗的時候,其中一條狡猾的老狗賣了隊友逃回國內的片子,你還不如給我點錢讓我當果粉,每天蔣公千古。不過說實話,英國佬賣隊友的水平簡直是超一流,而且連千里轉進、賣人無數的蔣總裁都被這幫龍蝦兵賣過。第一次遠征軍出征印緬,因為側翼龍蝦兵不戰而潰,導致遠征軍被包了餃子,戴安瀾將軍重傷不治,犧牲在野人山。然後拍一部敦刻爾克就想把龍蝦兵放棄側翼、千里轉進的傳統洗乾淨。即便我答應了,你問問戴高樂將軍、死在戰壕里斷後的三萬法軍、犧牲在阿登戰役的八萬美軍將士和幾乎被全殲的遠征軍第五軍將士同不同意?順便,龍蝦兵在敦刻爾克丟棄了全部重裝備,導致了不列顛空戰前期大量額外傷亡。我管你這片子是誰拍的,我都不會看。
順便科普一下歷史:敦刻爾克出現的根本原因是英法兩國根本沒有做好戰爭準備,雖然戰爭已經開始了半年多。同樣是開戰就損失了兩千架飛機,蘇聯迅速將損失補充回來,而法國和英國一家想著投降、另一家想著撤退。撤退雖然不是一個正邊際效益的決策,但對於英國而言卻是英國能做的所有決策里最不壞的那個。
看這片子對我而言就像讓我看日本人拍的洗地片子一樣,不尊重歷史的片子終將被歷史沖走。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電影《海帶》?
※影視史上有哪些經典傳奇的相遇?
※電影《歡樂好聲音》裡面所有的歌有哪些?
※漫威電影出現過哪些奇異金屬?
※哪部電影與你的青春最相像?
TAG:電影 | 克里斯托弗·諾蘭ChristopherNolan | 電影票房 | 敦刻爾克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