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些職業收入低,一些職業收入高,根本原因是什麼?
單純是供需影響嗎?可是高收入的職業隨著供應增加,收入不會下降嗎?為什麼能持續維持在高位?
比如律師、醫生這種職業,除了培養成本高,維持高薪是不是有行業協會等組織設置准入門檻的原因?本題已收入知乎圓桌 ? 日常經濟學 · 我為什麼這麼窮,更多「勞動經濟學」、「貧富差距」相關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你的報酬不是和你的勞動成正比,而是和你勞動的不可替代性成正比。
其實,整個勞動經濟學都是在研究這個問題的。簡單地從勞動經濟學的角度說幾點吧。為了方便起見,在本答案中,我僅討論工資收入。
- 最直觀的一個解釋:人力資本的差異。
人力資本和學歷、技能以及能力等因素有關。由人力資本帶來的收入差異,稱為 skill premia。
一個直觀的測度 skill premia 的指標是:相對教育回報率,即 , 代表的是高技能人群(本科及以上)的工資, 代表的是低技能人群(高中及以下)的工資。
以美國為例,20世紀70年代,skill premia 是下降的。到了80年代,skill premia 顯著上升,這和其他國家的出現的情況類似。進入90年代以後,還出現了一個不同尋常的現象:兩極化(polarization),即高技能人群內部的工資差異繼續擴大,而低學歷人群內部的工資差異維持不變甚至下降了。
怎麼解釋這樣的結果?
經典的做法是從供求分析開始。經濟學理論告訴我們,當高技能人群相對於低技能人群的供給上升,skill premia 會下降;而當技術進步會使得對高技能人群的需求上升時,skill premia 會擴大。
在70年代,educated workers 的供給上升了;到了80年代,有證據顯示,由技術進步引致的,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也增加了。而且,需求端變化的幅度大於供給端(這個現象被稱為學歷競賽),導致了工資差距的大幅擴大。
但是,採用經典理論將會高估 90年代以後的 skill premia。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的技術變化都會增加對高技能人群的需求。於是,我們就需要尋找其他造成收入差距的驅動力,或者採用新的框架來解釋。
- 經常提到的一個解釋:工作本身的屬性
平台高,福利好,工作環境優越,和一群優秀的同事一起共事,這些加分項都有可能降低你的工資收入。勞動經濟學把這個現象稱為 Compensating Wage Differentials。 想具體了解,可參看我的文章:平台越高,工資反而越低? - 思饗筆記
- 運氣成分
這個主要用 Job Search Model 來解釋。
- 全球化:國際貿易和國際分工
全球化到底是加劇了不平等,還是緩和了收入差距,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
- 勞動力市場非競爭性
比如勞動力自由流動受阻(分割的就業市場),地方保護主義政策,勞動力就業歧視,壟斷行業的准入限制等制度性因素都會扭曲均衡工資。
- 不同地域的市場價值不同
比如,對於金融行業來說,上海的市場所能創造的價值顯然高於任何一座中國二線城市。因此,如果在上海獲得了更高的收入,也就不足為奇了。
- 不同行業工會的議價能力(bargaining power)不同
打個很簡單的比方。
一個茶葉蛋,你也生產,我也生產,那麼就可能供大於求。
收益低的原因之一是簿利多銷,但後果是市場容易飽和,比如像人們說的衛浴行業,據說產能過剩,賣不動了。
————————————————————————————
其次是技術含量低,從而導致技術壁壘不夠,容易產生競爭而導致價格戰,比如以前國內手機,很多靠組裝。
————————————————————————————
與之相反,我說點高端品牌。
我大學時,學校木工房裡進口了一些木工機械,全是festool的。
festool的工具比其他高端貴很多。
比如wolfcraft的桌子,只要4000多。
而festool的要7000多
至於國內的,大多2000多。
如果不是可以摺疊的結構,國內可能質量還可以。但如果涉及到摺疊,國內的有些五金質量真的抗震能力不足。
原來用曲線鋸切木頭,曲線鋸上下抽動會產生很強烈的衝擊力,其震動把墊在下面的電腦桌腿的五金部件給震壞了(從此明白,要木工桌就一定要買好的)。。。
————————————————————————————
包括festool的工具,工業設計真是一絕,作為工業設計師,真的很佩服之的質量和外觀 配色等等。相比於其他產品,尤其一些國內的木工工具,你就能感受到,為什麼外國一個高技術的木工地位很好,而國內一提到木工,人們都不太可能讓子女去學,而是要考大學。。。
————————————————————————————
我算過,festool的全套設備大概加起來要10-20w,國內的大概幾萬就頂配了。當然並不是說國內不好,但國內的最多只是工具,審美觀跟微軟Windows me的藍色標題欄一樣。。。用起來心情就是不一樣。
而且festool的集塵設備很好,用完之後,只需要稍微用吸塵器處理一下就可以。
我期望有一個木工房,反正我應該會買festool的設備,或者像wolfcraft的桌子再配上國內的電木銑 台鋸 斜切鋸 曲線鋸 拋光機等等。
————————————————————————————
作為工業設計師,深感任重而道遠,如果我們和老闆的思想是走低端,薄利多銷,那麼累了我們,但最苦的還是工人。工人不能生產高端的產品,靠走量溫飽,會導致惡性循環。
工人批量生產——產品利潤低——全體員工收入低——研發經費低——產品質量低,品控不穩,良品率低——品牌形象low——賣不出價格——打價格戰——企業收入低——員工工資低,活多——積極性低——產品質量低
最後大家都難受。
————————————————————————————
我現在在一家定位中高端的傢具公司,老闆出發點就是把產品做到極致,用料都是非常好的,基本沒去拓展業務,都是之前的客戶推薦親友來,據說今年業務量非常大,已經完全飽和。
下午和另一個合作企業交流,他們做產品也是定位高端,今年砍掉了低端產品。
說,走低端,銷量大,但是品控容易出問題。他們現在的返修率是0,在業界可以和日本的一個高端品牌競爭,去年還因此讓他們降價100。
————————————————————————————
其實我的思路也很簡單,我們如果都生產高端產品,每個人都是這個鏈上的一環,每個人都在為別人生產產品,同時又用著別人生產的產品。
如果我們生產低質量的產品,那麼我們收入就低,那麼我們就只能消費低質量的產品,成為低質量產品生物鏈上的一員,最後都苦逼。
————————————————————————————
以前在店裡吃的麵條是那種7塊一碗,給幾片薄如紙的牛肉的那種。後來工作,在單位下麵食堂,起步價15,牛肉牛雜等等,用料完全不一樣,真材實料。
這是有一次食堂放假,去隔壁店吃的食物,30一餐。的確很貴(原來學校只要7 8塊足以),但用料就是不一樣。如果有錢,我還是選擇這種。
————————————————————————————
所以我認為,真正利潤低的癥結,在於產品質量 + 市場行情。像iPhone那麼貴,但還是銷量很好。玩價格戰的,總有一天被拖死。
只有玩品質戰,才能站穩腳跟,跳出薄利多銷的惡性循環。
這也就是人們為什麼強調匠人精神之所在。以前國內很多企業發家致富就是靠小作坊的薄利多銷,但這種時代已經過去,這種高耗能 低價值的商品會導致產能過剩,說白了低質量 低設計水平的東西生產多了,市場就飽和了。
像我在的江浙滬這邊,城市周邊就有很多低端小商品廠家,之前住的地方,每天要經過一個做旅行箱的廠,都是進一種很薄的塑料板,再在上面附上一些材質,走量賣旅行箱。產品完全沒設計感,產業鏈單一,就那麼幾種品種,這樣的廠家怎麼起得來?還不是餓死工人,坑了員工么,反正老闆就靠這個賺錢走人。。。
————————————————————————————
說了這麼多,反正總的來說,隨著時代的更新,國內很多廠家要麼倒下,要麼就會逐漸走上關注產品質量和工業設計這塊。
走量是非常依賴於外貿和市場行情的,隨便一個市場波動就可能給他們帶來巨大衝擊。前面是供應商催款,後面是客戶訂單,左右是員工工資,當那樣的老闆何其難。。。
低質量低利潤的走量,總有一天會耗死他們最後的那根生命線。
————————————————————————————
俗話說,男怕入錯行,其實包含兩者。
1是行業,2是公司。
比如可口可樂現在可樂業務在逐步萎縮,也就是夕陽產業了。那麼做的再好也是多的,所以要像利潤高,就要進入朝陽產業,這也就看人品了。。。
其次是要進入好的公司。
原來我第一個工作是在一個電商公司當美工,本來是像去當平面設計師
(因為近幾年工業設計不怎麼招實習生了,外貿單下滑嘛。
其次學校培養的工業設計師,多是造型設計師,做個外觀,國內很多教授也批評這種把工業設計當外觀設計的教學。
反觀西方自新藝術運動之後,設計大師帶動整個市場,各種此起彼伏。
包豪斯推動現代主義,讓產品適宜於批量生產,且有一定的造型感。
美國的有計劃的商品廢止制推動了消費量的增加,當然弊端是造成的環境污染與能耗。
將設計的美學與功能合理結合,從而使之不單單是一個產品,而更是藝術品,比如蘋果公司。
而國內現在還是,聽老司機說,到外國拍張照片,照著做。。。這就是理念的差距。就像窮人突然發財了,還是改變不了暴發戶的氣質),
結果給了美工的活。。。每天那個修圖啊。。。沒完沒了永無出路,後來就換本職工作了。
如果我在那裡繼續幹下去,恐怕到了30多歲干不動了,都不知去處。
————————————————————————————
比如雅馬哈的鋼琴,卡哇伊的鋼琴,門德爾松的鋼琴,價格相對都高一些。
在德清那邊,有挺多貼牌鋼琴廠家,據說就是進來一些零件組裝一下,貼個像歐洲名字的牌子賣,價格大概8000+吧。
像國內找很好的技術工實在太難,高端工人極少。而像德國生產鏡頭的工人,地位都是很高的,別人一個徠卡 蔡司鏡頭,價格幾萬不愁銷量。最後國內競爭不過,80年代的那些相機廠家全倒了,比如海鷗 鳳凰之類。
——————這其實很坑的。無形中堵死了很多可選職業。大學畢業就只能選那麼些職業,比如像UI,挺多都有些飽和。這就是現狀。。。哎。。。
很多很好的產業,國內完全沒競爭力,市場幾乎都是外國產品佔領。比如hohner 雅馬哈 festool wacom,這些是我知道的一些 我關注的行業,還有像音響 相機 汽車 手機晶元 電腦CPU顯卡 等有很高技術壁壘的行業,而這些都是賺大錢的行業。而國內卻很缺乏核心科技。
這就是短板。很多國內代工,菲律賓代工,但各種的東西都在別人自己基地生產。別人的工人賺的都是高薪,也不是那麼累。反之我們各種血汗工廠,血汗公司。。。企業用貨幣購買的不是你過去的經驗,而是經驗上面躺著的對於未來產出的希望和能力。
給你加薪不是因為你的不可替代性,而是因為替代你的成本太高了。沒有誰是不可以被替換的。
成熟的企業離了誰都繼續可以轉。
先挖坑。
最重要的原因,首先應該是產業模式。在同一個產業模式下,後面才能討論需求與供給平衡的問題。
(1)產業模式
產業模式也就是這一類型公司的經營策略。同一產業模式才有可比性。
富士康工人,與投行員工,能比嗎?
不同的產業模式,其盈利模式,稀缺重點不同,工資當然不同。
就以富士康為例好了,這是製造型企業,屬於資本密集型與勞動力密集型。
屬於一種需要投入很多資金與勞動力,才能賺錢的行業。
投入很多設備,招很多工人,大部分製造業企業都是這樣。
1000個工人,創造1億的利潤,分下來給每個工人,也不多了。
這是重點。
而金融業呢?需要什麼成本?
不需要什麼成本,幾台電腦,幾個人,就行了。
但是,幾個人,一年下來也能創造1億的利潤。
人家這分錢,和幾千個工人分錢,可不一樣了。
基本上,勞動力密集型企業,勞動力肯定不值錢。
就算是這種勞動力密集型企業,出現了勞動力短缺,企業優先想到的也不是加工資。
加起來太凶了。
他們現在想的,是機器換人。
(2)勞動力需求與供給
只有在同一種行業模式下,工資水平才與勞動力供需相關。
不過,勞動力供需,在我看來,也是一個偽命題。
如果你身處勞動力密集型企業,想等著靠企業招不到工人加工資,那太不保險了。
因為一加工資,不是加你一個人。
你等來的,可能是工廠搬遷到窮國家,或者機器人替代。
核心還是產業模式。模式的競爭力。
(3)產業的發展階段
這就是一個碰運氣的問題。
產業成熟的領域,對於人才的要求非常成熟,渾水摸魚不太好混不進去。
但是新興產業不一樣哦。
新興產業的人才標準,還沒有固化。
普通人有一定機會。
不一定體現在短期回報上,但是行業發展、公司培養鍛煉與個人轉型,同樣可以體現高價值。
在割韭菜的人眼裡,大多數人,只是整合資源要素中的一環而已。
-----------------------------------END-----------------------------------------------
我覺得吧,有的回答太過啰嗦,有些回答又不完全。個人總結無非以下幾點:
1. 價值創造能力
我能讓公司賺一億,你能讓公司賺一百萬,當然我掙得多
2. 不可替代性
大家說很多了,就不多言
3. 工作性質
為啥搞金融的就比搞製造業的賺錢?我幫客戶投資,能賺一個億,我張嘴要一半客戶也照樣開心;我搞科研有突破,能幫公司節約一個億,你張嘴跟老闆要五千萬試試?無他,心態不同,那些個幫人賺錢的行當抽多少也是在幫人賺錢,人自然樂意;大多數行業,在老闆的心目中,你永遠只是「人力成本」罷了
兩彈元勛,大國工匠什麼的談了那麼多,他們是重要,貢獻是大,單位也跟寶貝似的供著,少他們一個咱會不會死?說不定還真會 - 沒有這些人的奉獻,就沒有強大的國家,說不定中國就跟現在的敘利亞一個樣 - 可他們還真就賺的不算那麼多,科技進步一等獎不也才獎五百萬么。
可有些職業,過去算是下九流的行當,至卑至賤,可如今人家就是隨隨便便幾千萬入賬,長著一張張娘炮臉,工作也不好好做,整天牛逼哄哄,可人家就是賺錢,憑啥?就憑你們這些傻逼觀眾!
5. 運氣
你還別說,有的人就是命好
都是開車的。
有的公交司機一個月給一萬。人家後台是國家,不缺錢。
有的公交司機一個月給五千。是私人承包的,要考慮成本。
。。。
都是當經理,文員的。
年年賠錢,自己月薪還2萬。沒轍國家的,養一群廢物,省的給國家造成失業率。(類似的還有很多養閑的政府工作人員,村官什麼的。)
私人哪裡,不說那些小到單位除了業務員就是老闆的公司,一般公司,你一個不涉及業務,不涉及技術的文員能給你多少錢。經理什麼的,那個不要求你業績。
。。。
你問的是職業呀。
當醫生的去修車。
修車的不爽,你修的是人的身體,我修的事機器身體。為什麼你掙錢那麼多。
醫生說,你試試汽車運行中修理看看。
。。。
收入高低。
你所在的平台。一樣是司機,平台好的工資就是比平台低的工資高。
所做工作技術含量的好壞。會計沒啥技術含量,中低端基本都是看平台機遇了,但是做到高級會計,你工資也低不了了。修理來說,修理汽車什麼的還看平台,你修理火箭你看看。
。。。
純說個人努力,有點成功人不過是拿著自己的某些幸運來裝B了。套用雄安的段子,多少年後,雄安拆遷暴發戶說自己的祖輩怎麼努力雄安安家立業,你們服嘛。
純說運氣什麼的,又有點否定個人為了成功所付出的代價了。再好的運氣,能駕馭的人也付出了努力。
工資背後的技術含量和工作平台的機遇都算吧。
如果用經濟學就能解釋一切,那全世界的專家都應該是經濟學家。
為什麼有的職業收入高,有的職業收入低?
單就這個問題而言,可以按照教科書說的,是因為他們的職業的勞動邊際效益大小不同,比如說企業家和環衛工人,中國當然希望多出劉強東,馬雲這樣的企業家,多一個劉強東,那就是大不一樣,會解決幾萬人的就業,每年多不少稅收收入的等,簡而言之就是對國家安穩,富強做出貢獻大。
而多一個環衛工人,不過是讓某個局部環境得到改善,比如一個人掃的大街,現在2個人掃了,那應該更說更乾淨點,對國家的貢獻和企業家比起來小多了,所以收入低。
簡單說就是看誰貢獻大,多一個這樣的職業的人對國家整體產生的邊際效益有多大。
但是我自己的思考如下:
任何一個行業,都存在8020現象,和人才金字塔現象。頂尖的永遠是那極少部分,比如說巴菲特說他是股民的,買菜大媽也說自己是股民,這能比么?很多人說計算機專業飽和了,工作不好找,那如果是國際黑客大賽前幾名的水平呢?你看幾個巨頭是不是高薪搶你?
你在正常飲食的時候,會告訴自己一日三餐要均衡飲食,葷素搭配。
如果你不幸遇上地震,被壓在廢墟中,正好手邊摸到一個可以吃的食物,你肯定保命要緊吃了。
為什麼?因為你的馬斯洛需求降低了級別,從過得好降低到活下去。
結論,職業收入高低取決於邊際勞動效益,多你一個,會發生多大社會貢獻。正確做法:自我定位是否準確。
謝邀。
去年,英超一直在報道萊斯特城隊,在報道瓦爾迪,說瓦爾迪前幾年還在踢非職業聯賽,周薪只有幾十英鎊,而現在,他在踢英超,周薪有好幾萬英鎊,我在想,這個足球運動員的職業,算是高薪還是低薪呢?
我還在想,喜劇之王,周星馳當群眾演員的時候,工資只有一份盒飯,等當了主演之後,拍個廣告都幾百萬,日進斗金,那演員這個職業,是高薪還是低薪?
昨天,我妹妹告訴我說,她一個同事嫌養不起家跳槽了,工資從幾千漲到了幾萬,所以請它們公司的人吃飯,但是,那幾天她沒在公司,我在想,一個人的工資到底該怎麼決定呢?他只是換了一個公司而已,工作沒變,但是工資變了,他原來的公司還是要招新人頂替他,為什麼不肯多給他高的工資呢?那為啥後來的公司又願意給他高工資呢?
如果工資是供需決定的,那麼病毒製造者,搶劫犯很多供給大需求少的職業工資該是負數了,如果是有職業選擇前期投入決定的,那麼,沒讀書的人是不是該不要工資。顯然不是如此。
達爾文說,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對公司對人來說,我想應該是如此,工資高,是因為,他能為公司提高效益,提高收入,他的工資數值,就在能養活他和家人與他能為公司提高的收入之間,如果工資高了,高過了他為公司提高的收入,公司就倒閉了,如果工資低了,低的他養不起家了,他就餓死了。
我的答案是,職業收入是平均數,不考慮方差,不考慮工作環境,不考慮對人身體的影響毫無意義。沒有工資高的職業,只有工資高的人,而決定他工資的是他的能力,並被環境影響。
完畢。
誰說醫生是高薪了。。。。算算時薪還不如肯德基
收入高低由個人能產生的價值多少決定。
從個人角度看,決定你收入的往往不是你從事的行業,而是你的能力在行業中的位置。
律師,絕大部分無名小律所里,每天的工作就是幫人註冊註冊公司朝不保夕的小律師一大把。
醫生,保健所里幫你開個感冒藥的也叫醫生。
這些人收入高嗎?絕對不比一個大型建築隊的工頭收入高。
之所以社會上有說法認為醫生律師金融這些行業收入高,這裡說的是行業「平均」收入。
平均值的特點就是如果某行業里頂尖的那些人的收入極高,拖後腿的人就算增加一些影響都很小的。
不管哪個行業,墊底的人都是有可能會餓死的,因為有一個詞叫:失業。
是由該工作的不可代替性決定的,不可代替性越高,工資越高。
借用一下馬克思的概念,商品的價值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
換句話說,你工作的價值其實是由你的同行來決定的。
你的同行越多,門檻越低,那收入自然不可能高到哪裡去,因為替代性太強,雇不了你還可以雇其他人。
所以越是稀缺,你所能要求的收入也就越高。
你的工資是由市場中和你水平相當的人中開價最低的那個人決定的。
「和你水平相當的人」越多,越有可能遇到開價更低的人。
用@溫酒的話說,「向下突破」的人拉低了所有勞動者的收入水平。
從貨幣出現的時候起,倒騰虛擬資本就比創造實物價值更賺錢了。信息和權力是最賺錢的工具,資本主義社會裡,投機者和掌權者最最賺錢。投機能力靠天生,權力靠世襲。普通勞動者就是被剝奪剩餘價值的命
稀缺性(可替代程度),服務人群和規模
不得不提一下胡蘿蔔理論。
有的行業是一個蘿蔔一個坑,有的行業多個蘿蔔一個坑,接受的養分待遇肯定不一樣。
新興的行業不斷發展,一直有新坑的出現,所以基本還是一個蘿蔔一個坑。已經發展到成熟期或者穩定期的行業,沒有新坑的出現,新來的蘿蔔只能和老蘿蔔擠到一起了,養分怎麼高的起來?我突然想起前段時間帶我入行的小師傅說過 你的收入至少要乘以三倍 就是你給公司帶來的的利潤。
基層來說 如果說業務需求量增大 一般會相應增加人員而不是降低薪水 不然第二天公司就炸開鍋了 紛紛往外尋求新的機會 如果業務需求減少 公司第一件事就是裁員以保證在崗人員能維持原本的工資
領導層就不用說了吧。各部門一個領導。能力夠。壓力大。如果業績下滑 大公司大部門leader就會主動請辭
第一是,勞動的抽象程度,體力勞動者的勞動是非常具體的,完成一件事情大概只能獲得一件事情的回報,但是像腦力勞動者的比如在管理上,管理一層,卻管理了管理了自身管理等級以下的所有等級,這就是抽象的能力,比如立法,制定了一套法律,卻能適用於全國,比如設計,設計的一套衣服,卻能被多數人使用,設計的一套程序也能被多數人使用。
這樣的勞動的抽象能力越高級,越能被多數人使用,這樣所收穫的回報就越來越多。
而具體的勞動只能是為一個人服務。
第二,可替代性,從市場角度來看,有些職位能夠讓大部分人勝任,比如說一些難度比較低的,比如體力勞動,比如家政服務等等,這些都有大量的市場需求和市場供給。但是這些職務都能被其他人所替代,也就是勞動力過於豐富,也會過於廉價,換一個人不會影響整個生產組織,這類的往往是廠商定價的。
看了一下答案,似乎沒有從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角度回答的,那筆者就來嘗試回答一下。
首先,確定生產關係。在資本主義社會中,主要分為三大階級:僱傭勞動者階級、小資產階級、資產階級。正因為有了僱傭關係,才會有所謂的「勞動力市場」。
毫無疑問,當前絕大多數職業的從業者,都是僱傭勞動者,所以他們的工資水平,也就必然服從勞動力價值的一般規律和市場經濟的規律。要對各行各業的工資差異進行比較,挑揀出具體的例子是意義不大的,而只有將各行各業的平均工資進行比較,才是具有一般意義的。
工資實際上是勞動力價值或價格的貨幣形式。勞動力作為一種商品,它的價值被四個方面所決定,一是勞動力自身生產再生產所需的生活資料的價值,也就是維持一個勞動者自己吃喝住穿等需求的那些商品和服務的價值;二是維持勞動力再生產所需生活資料的價值,也就是勞動者贍養父母、養育子女家室的那些商品和服務的價值;三是提高勞動力素質所必須的價值,即教育勞動者,給他們通識教育、高等教育、專業培訓所付出的成本;四是歷史和道德的因素,例如受社會文化影響,女性勞動者的工資水平是有不同的。
顯然,各行各業對以上四個方面的要求是不一樣的。一個清潔工和一個醫生,假定他們養家糊口的要求以及社會文化背景相同,他們的工資差異主要來自於教育程度,培養一個醫生,需要十多年的專業培養,但清潔工恐怕只需要一兩天的基本培訓即可。另外,醫生實際上對生活水平的要求普遍比清潔工要高得多,所以養家糊口所付出的成本也更大,在這方面也會造成顯著的差異。
當然,勞動力價值轉化為工資、工資轉為平均工資是越來越複雜的演進過程,市場環境的諸多因素也會加入其中。供求的變化同樣會對工資水平產生影響。一般而言,供給增加,工資下降,供給減少,工資提高。
此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勞動力市場的壟斷,這其中的壟斷因素包括地域的壟斷,例如由於移民限制、國界限制和地理環境,世界範圍內的勞動力不能自由流動,還有具有很強議價能力的大型勞務公司,還有工人的組織例如可以增強集體談判權的工會、工人階級政黨等等。
最後,還由於各行各業在社會分工中的地位不同,一些處於產業鏈「高端」環節的職業,往往具有高薪,這其中涉及到對剩餘價值的分配問題,例如企業高管一般都可以分享到公司的「紅利」(這已經是一種資本收入了),由於市場競爭優勝劣汰,大公司的職工比小公司職工工資高,如此等等。
http://weixin.qq.com/r/i0UsNDXEd2gIrXFX9xCZ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法國是全球數一數二愛罷工的國家嗎?為什麼?哪些因素保證了他們罷工行動的安全?
※計劃生育(一胎化)提高了人口質量嗎?
※美國的個稅設置存在「婚姻懲罰」嗎?
※在勞動經濟學的研究中,能力一般用什麼代理變數來研究?
※很多智商高的人情商低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