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心理諮詢」在諮詢倫理上存在哪些難以解決的問題?

本題已加入圓桌 ? 困境中的心理諮詢 2 更多「心理諮詢」相關的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明確下題目:這裡提的是「難以解決」的倫理問題,所以那些技術層面的問題(例如基於線上通訊的差異化諮詢技術)以及容易解決的倫理問題(例如諮詢師個人勝任力和自身倫理水平等可以通過個人學習進修解決的)統統略過不表,只談目前沒有定論的部分。

  • 收費和療效問題

諮詢師收取的費用標準如何制定?是根據其學習的成本投入、工作的風險、還是治療的療效?目前而言業內比較認可的一個說法是,諮詢師的收費根據是諮詢師在諮詢時間內對工作的投入,具體收費的高低由咨訪雙方、或者與支付費用的第三方(如未成年人家長、報銷費用的學校、企業、保險公司、政府項目等)協商制定。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線上諮詢的收費基礎也應當是諮詢師的時間與精力投入。不少諮詢師也選擇線上工作和面對面工作收費持平的方式。但也有不一樣的聲音。有一部分諮詢師認為線上工作更為吃力,並且為了鼓勵來訪者儘可能考慮面詢的可能,其線上諮詢的收費會略高於面對面諮詢工作;另一也有諮詢師認為線上諮詢對場地的要求更為簡單,不像面對面諮詢那樣有更多場地租金的壓力,會將線上諮詢的收費標準調低。

另一方面,一些行業協會的做法似乎也透露出他們對線上工作目前的看法:中國心理協會註冊心理師系統將一些正規線上(特指基於視頻通訊下的工作,下同)受訓項目和個人督導、個人體驗計算在成員或申請者的受訓背景當中,但是以「打折」的方式計算小時數:2~3小時的線上工作按照換算成1~1.5小時的面對面工作。類似的情況也出現在IPA最近公布的候選分析師受訓大綱中:分析師資格的審核承認線上個人分析,但是需要一定小時數的地面分析,同時線上分析小時數的要求大約是面對面分析的1.8~2倍。這裡折射出來的信息似乎在說:一方面業界行會承認線上工作的有效性,但另一方面似乎認為線上諮詢相對於面詢效果有折扣,折扣在40%~50%之間(根據小時數換算的話)。這裡的困境在於,目前並沒有具體的針對於兩者工作療效差別的量化研究,其中一方的效果是另一方的50%~60%的說法更是毫無依據,但行會目前的做法不免會對從業人員與來訪者傳遞「線上工作效果只有地面工作一半」的印象。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針對線上諮詢的收費問題必然面對更多倫理上的牽扯。要較為清晰地解決這一問題,眼下只能寄期望於日後更為細緻的臨床研究和行會自身的思考與調整。

  • 危機干預難度

危機干預一直是諮詢師工作當中不可避免且風險巨大的一環,對於傳統面對面工作的諮詢師來說,可以通過構建本地的支持系統(如合作的、可轉介的精神科醫師,當地的危機干預熱線、醫院和警察系統,婦聯、殘聯、戒毒所等政府機構與非盈利組織)來實現風險共擔和勝任危機干預工作。但線上的工作無疑讓這部分變得艱難:諮詢師擁有的本地資源很多時候不能為異地來訪者使用,而且不少尋求線上幫助的來訪者正是由於當地心理健康行業發展滯後,缺乏資源才轉向互聯網,無疑讓危機干預變得更為困難。

要解決這個問題可能需要行業的整體發展和思考。目前出現了一些好的方向,例如一些互聯網心理諮詢平台開始聯繫精神科醫生提供線上的專科諮詢,另外諮詢師的業內人際圈子也隨著互聯網的興起而迅速擴張,圈內資源信息共享、互助交流也在增加。但偏遠地區的危機干預困境目前依然無解。

  • 法律問題

線上心理諮詢讓跨地區工作從不可能變為可能。或許國內而言尚不明顯,但是跨地區執業帶來的法律問題時切切實實存在的。跨地區、尤其是跨國或者跨越對心理工作相關的律法和資質不通用地區時,執業是否具有合法基礎,咨訪雙方是否受到法律保護,是一個非常尖銳的問題。

哪怕是在國內,倘若出現了心理諮詢從業的訴訟,案件受理歸屬地在什麼地方?是在來訪者的居住地,還是諮詢師的坐在地,抑或互聯網平台的公司總部所在地?如果出現聯合起訴的情況,又怎麼處理?我相信很多從業者都沒考慮過這方面的事,可以預見隨著心理諮詢行業的發展和成熟,相應訴訟案件隨之增多之後,這一問題將會更加明顯。

  • 隱私、雙重關係問題

和傳統的面對面工作相比,線上工作的其中一個挑戰是不可控因素的急劇增加。如果說諮詢師還是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讓線上工作時自己這邊的環境(包括物理環境和網路狀況)的穩定性和質量,那麼來訪者那邊的情形就要混亂得多了。諮詢師除了要學習相應的技術來理解來訪者身處的諮詢環境和其背後的意義和影響之外,還要面對更多的隱私問題。缺乏安全意識的上網習慣,更難確認的私下錄音錄像問題,通訊平台帶來的意外泄露(例如QQ提示兩人有共同好友,支付寶提示對方最近的購物動向,賬號關聯帶來的額外推送等等),都讓雙方的隱私安全受到更大的挑戰。更重要的是,曾經存在過的信息很難真正意義上在互聯網上消除,諮詢師從事這個行業後可能會想要刪除或者屏蔽過去的信息以保護家人隱私,但是一些爬蟲網站可能依然保留了備份。

另一個問題存在於同行之間。很多諮詢師都會考慮接受個人分析、治療或諮詢,如何避免雙重關係一直是業內特別注重的事,不少諮詢師選擇線上做個人諮詢也是出於迴避和本地圈子同行構成雙重關係的考慮。但就像前面提到的,業內從業者的相互聯繫隨著互聯網的興起而變得更為廣闊和頻繁,其結果就是大大增加了雙重關係的風險:一不小心,三個不同地方工作的諮詢師發現A是B的督導,B報告的案例C在和A上同一個遠程培訓關係親密也是可能的。

這部分的倫理問題在我看來更像是一種不可避免的趨勢:全球範圍內整個行業從工作內容到受訓都在經歷著互聯網化的過程。在這裡能夠做的,一方面是儘可能留心和關注可能出現的隱私、雙重關係問題,並且儘早帶入到工作中討論;另一方面,或許也到了重新思考這種互聯網關係的特殊性——通過互聯網人們彼此有了更多地聯繫,卻呈現出與過去面對面關係不同的諸多特質——和與之相適應的倫理思考的時候了。


由於是談難以解決的倫理問題,內容不免讓人感覺沉重和無望。但是帶著問題生活、一邊生活西邊思考、有時候迎來轉接有時候不得不接受看不到轉變那天的事實,不就是每個人人生的真實寫照么?而堅持不懈地關注和思考本身,就是推動事情發展的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但願這篇回答也能給你帶來一些新的認識和思考

(初稿於2017-04-24)


只談倫理不談其他。
受訓的時候老師要求諮詢錄音這樣的資料不可以保存在連接互聯網的電腦里,延伸一下:錄音~當然是有來訪者許可的~不可以用手機(因為聯網,有可能被攻破)。由此想到保密這件事線上諮詢的難度會比線下大。理論上說,除非用量子通訊,否則總有泄密的可能。
尤其是憋著一股勁要搞大數據的平台,可能需要拿出非常有說服力的舉措讓人安心。


一天我正在愉快地逛著知乎,突然收到一條私信:「老師,我關注您好久了,感覺您的文章給了我很大的鼓勵,但我實在堅持不下去了,好痛苦。我已經封死了門窗打開了煤氣,也許要不了多久就用不著這麼痛苦了吧。再見,老師,我會在天國祝福您的。」

自殺者的死亡告白通常是一種潛意識裡的求救行為,這直接讓我面對了一個非常具體的倫理問題——幫還是不幫?要知道,一般在諮詢室里遇到的都是主動前來或者被親友送來的來訪者,像這種直接被拉到自殺者實施現場的情況也只有在網路環境才可能發生。

幫,我沒有對方的任何信息,甚至不知道為何要自殺,也不知道電話和自殺地址,警都沒法報。如果魯莽介入,萬一自己技術不夠或者對方實在太痛苦而自殺成功了,這對我將是一次致命打擊,搞不好還會惹上法律官司,而且對我的心理也會造成極其嚴重的傷害,甚至可能讓我永遠沒有勇氣再觸碰心理諮詢。況且這種非正常求助會嚴重干擾諮詢師的正常時間安排,往往還收不到錢,心中帶著怨氣的諮詢師能夠提供質量有保證的心理服務嗎?

不幫,作為一個正常人,怎麼可能心安理得地無視這樣的求救信號?

最終我還是決定要幫了。我快速擬了一份免責聲明(當然是確保法律意義上有效的免責範圍),並告知對方我所能提供的幫助範圍,然後推掉了手裡的事情,開始進行心理干預。在干預的初期,我一直在避免過多詢問對方的個人信息,強迫自己將注意力集中到對方的心理問題上,以免引起對方懷疑。這樣做的後果就是我只能被迫進行免費的心理諮詢,並且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必須獨自承擔自殺者的自殺風險,我必須等到對方情緒平復下去後,盡量建立信任關係,然後才能搜集對方的信息,為之後報警或求助做準備。但即使後面我已經取得了對方的部分信息,我依然不敢輕易報警,我害怕單方面破壞這份信任感會給對方的心理造成不可預估的傷害。

經過數周的拉鋸戰,對方的自殺意願最終被消除,我也成功與對方家人取得了聯繫,終於算是圓滿解決了這次危機。但我知道,這可能是網路環境給心理諮詢帶來的新倫理挑戰,在不久的將來我還會遇到更多這樣的案例。它考驗的不僅僅只是專業性,還有諮詢師作為人的良知,以及對這份事業的熱愛。

(備註:案例中求助者的話是虛構的,非真實案例中的談話。)


不少回答都提到諮詢關係,可見線上諮詢最挑戰的不是倫理而是諮詢關係帶來的諮詢效果。但凡事不是絕對的,頂多是個概率問題。
在諮詢中,來訪者展示的怎麼和別人在一起(relatedness to others),是至關重要的,它以內隱關係的方式帶到諮詢中並在互動中得以改變。而內隱關係是個整體結構,包括對話模式、沉默、語調、表情、肢體語言等。其中肢體語言受視頻大小所限難以全部展現,諮詢師得到或感受到的信息會有所限制。但如果諮詢師足夠敏感或投入,仍然可以從其他部分如對話模式、沉默、語調、表情等較為精確地感受到關係整體,從而與來訪者互動。


督導的時候談及

1 網路本身保密性


2 來訪者所處環境保密性,比如家人伴侶在攝像頭看不見的旁邊


不邀自來,網上心理諮詢最難的恐怕是無法解決無論何種諮詢技術學派最基礎的部份:通過3v十B(目光、聲音、語言跟隨及肢體動作)構建的和諧關係。
你看,關係建立不起來,共情也就無從說起。所以個人以為,網上心理相關頂多算是個建議,談不上諮詢。


1保密難以實現2真實信息無法保證3諮詢設置不易遵守


謝邀。
我覺得天賦是很必要存在的 ,這個天賦是指什麼
是指你的講話 , 語氣 , 長相 , 行為習慣 , 有一些人天生講話就願意被別人傾聽 , 並且願意傾聽, 說話簡潔明了 ,生動有趣 。 一個本身就很難與別人溝通的人是沒有做心理諮詢師的天賦的 。
還有就是傾聽別人的講話,做心理諮詢師就是願意去傾聽別人,願意去分析別人,願意去努力與別人溝通與都不好好去聽別人講話的人,是沒有天賦做這行的。


我就說一下自己的經歷吧
我曾經在一個心理諮詢網站諮詢過問題,之後有很多諮詢師給了我建議,建議還是很棒的,但是我沒有選擇任何一個諮詢師去進行治療。我覺得如果心裡問題不是很大的話,線上心理諮詢師可以的。


對於個人來說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接受程度


在沒有建立諮詢關係以前,雙方的距離感和戒備讓你很難深入到一段諮詢中去,當建立了諮詢關係以後,如何合適的處理分別,結束諮詢關係,又是一個考驗。在諮詢中有很多做了很長時間的來訪者對諮詢師產生了移情依賴,不願意結束諮詢關係,那這時,倫理中的不存在諮詢以外的其他關係是不是能繼續維持,也是要特別注意的。


虛擬關係太脆弱


我覺得心理諮詢最重要的是諮詢關係的建立,在建立一段諮詢關係之前,諮詢師在來訪者心中必須要有一定的威信,這就是為什麼行規規定不給熟人諮詢的原因。而這種威信建立在諮詢師的專業知識,諮詢室的布置,諮詢師對待來訪者的一些細枝末節的態度,讓來訪者感覺諮詢師沒有攻擊性,願意敞開心扉,之後照諮詢師所說的去執行一些動作,諮詢完後能夠去完成諮詢師布置的家庭作業。然而不當面這些是很難做到的。而且線上諮詢可理解為視頻諮詢吧,有一個弊端是不容易看到完整的來訪者,諮詢師要根據來訪者的一些微動作來辨別來訪者所說的話以及當時的心情,這也是一個很大的阻礙,會很容易誤診。而且心理諮詢有的時候是一種很痛苦的心理成長過程,很多人都會出現逃避的反應,而人一般認為在網路上的心裡愧疚感會比現實中少很多,自然而然,最後的諮詢結果也不會那麼好了<(-︿-)>


心理諮詢,其實問題處在源頭的理論基礎上。

首先,心理諮詢更多的技術內容,還是在與溝通來訪者,讓來訪者接受諮詢師的過程上。這個過程中,諮詢師調整自己狀態,來適應來訪者,嘗試溝通,但是,這些只是為了溝通的技巧。並不是解決來訪者問題的技巧。所以,很多很多諮詢師會陷入一個問題,就是通過幾年,十幾年,越來越熟練的達到溝通的效果,但是,治療的效果卻怎麼都上不去。

其次,諮詢師對於心理治療的理解有很大的誤差。美國等歐洲國家的治療,是指3年內不複發。那麼,在國內的治療效果,每個諮詢師都會不同的看法。大多數都會以當次來訪者感覺好受了一些,為治療效果。等來訪者回去以後,陷入舊模式,複發是必然的。所以,這種暫時的好受一些的效果下,真正的治療沒有開始,就讓來訪者誤以為這就是心理諮詢的效果。以為,這就是心理變好了。實際上,沒有解決任何問題。只是安撫和拖延。變成幾十年的長期癥狀。

然後,心理技術本身的問題是最要命的。心理理論,技術發展了一百多年,目前為止,意識研究還停滯不前。只能從靜坐上,部分人會覺得有效果。對意識與心理過程實際上是兩個體系的事實無動於衷。這個問題曾經對中國心理學會,中國科學院心理學研究所等發過郵件,溝通過,就是被無視。其實,做一些簡單實驗就可以非常清楚,心理過程是大腦里的腦電波,是想法流過的過程,並不是人體的東西。所以,走神,幻想,白日夢,想法多,就會導致各種心理疾病,這是必然的。靜坐可以減少大腦亂想,反而,這個時候意識會越來越清楚。並不是現代心理學的磚家自己猜測的那樣,人的想法停止,自主意識就消失。

所以,總結起來,根本理論研究上,沒人上心。有研究成果的,不被重視。實踐中,跟著感覺來。因為原理,理論根本靠不住,用不上。導致整個諮詢就像是安慰劑。也治療不了問題。只能依靠自己一點點改變。所以,心理行業一直都是死水一灘。

一元心理


做了那麼久心理諮詢,就幾個問題難以解決。
1、家庭問題
2、自殘行為
3、約 P 要求
4、說了不聽
5、說了不聽
6、說了不聽
7、說了不聽
8、說了不聽
(笑著活下去,等有人約再解匿,雖然我不約)


推薦閱讀:

在個案工作中,「專業關係不允許工作者在個案社會工作過程中獲得個人的心理滿足」這個該如何理解?
心理諮詢關係中,諮詢師和來訪者之間的權力差異應該如何處理?
目前心理咨询行业存在哪些问题?
心理諮詢設置的穩定性對於個案的治療有什麼樣的作用?

TAG:心理學 | 心理諮詢 | 心理諮詢倫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