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驢得水》好看嗎?


當特派員要吃驢,而孫佳衝出去放驢,周鐵男拿著剪刀大義凜然地擋在門口維護孫佳的時候,是如此的書生意氣和豪氣干雲。
不過只需要一顆子彈,馬上就把這一切都摧毀了。在真正領教了強權的殘暴之後,他秒變為一條匍匐在特派員腳下的狗,痛哭流涕地乞求著。人格淪喪,尊嚴全無,原來命比什麼都重要。

這一幕讓我們明白了,所有的那些少年時的憤世嫉俗和寧直毋屈,其實都只是沒有還被生活狠狠地操過。

後來,後來周又向孫解釋過,他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他意識到自己的弱小,所以只有先表面服從制度,然後加入制度,最後再和制度做鬥爭,也許說的是真心話吧,但是一如我們都知道的現實,很多這麼思考過的曲線就國者的真實結局就是:你先痛恨他們,然後你加入他們,最後你變成他們。卑鄙和骯髒的成人世界永遠都是這麼潛移默化地瓦解所有曾經正真和熱血的年輕人。一如我們回首往事,才發現自己都在悄無聲息之中變成了很多年前的自己最痛恨和鄙夷的那一類人。

我覺得《驢得水》這部電影,掩埋在荒誕不經的黑色幽默之下的,就是這種類似對周鐵男身上人性變異的挖掘與剖析。

初心曾經是這麼的美好:卻懷揣教育夢想的大學教師,偏遠支教。待遇慘淡、生活艱苦,但是他們都自得其樂。只是因為他們為了多一些教育經費,謊報了一個叫「驢得水」的教師,然後一個特派員從天而降,打破這片寧靜。

因為他們說了一個謊言,就要再用更多的謊言去園這個謊言。他們騙特派員,特派員再騙美國佬。。。機緣巧合和誤打誤撞之中展示的是一群人在權利,金錢和情慾之中的掙扎和迷失。

苦行經營但面對現實又不得不一步步妥協退讓,出賣自己原則的校長;精打細算,為了金錢,奴顏媚骨投靠特派員的裴魁山。。。

張一曼是這男人戲中的一抹亮色。一個拒絕世俗的奇女子,好像一個只為追求自由和快樂而活著的精靈。
但是在一個營營苟苟的男人世界裡, 她這樣卓爾不群地存在好像本來就是一個錯誤,所以她的結局一定是最悲慘的。
是她,用「睡服」喚醒了銅匠,但是也是她,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滅絕了銅匠對愛情的憧憬,由於一個曾經的單純質樸變身為一個瘋狂報復的「空心人」。她毀了銅匠,銅匠也毀了她,其中的滋味,頗為耐心尋味。

至於那個特派員,那個永遠穿著黑色衣服,光頭的特派員,如此強烈的象徵意向,總讓我想起《裝在套子里的人》,《1984》還有卡夫卡的很多小說里的那些高高在上的官僚,那些制度高層。那些扼殺美好,剿滅生命的劊子手,那些一本正經道貌岸然其實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無所不用其及的禽獸。

特派員黑色的存在,就象徵著黑暗無邊的制度和現實生活,吞噬著很多像張一曼一樣鮮活的生命,扭曲著想周特男一樣剛烈的正真。事情過去後,老校長安慰自己的女兒孫佳,說一切都過去了,而女兒則說,過去的就讓它過去了,就只會更糟。這句話細咀之下,其實非常的深刻。

這個故事的背景,雖然背景設置在民國,但其實古往今來,這一類的故事不是一直都在反覆循環地演繹著嗎?為什麼初心總是淪喪?為什麼好事總是變成壞事?為什麼現實總是這麼不堪?為什麼生活總是會毀滅美好?為什麼想銅匠這樣單純如洗的人,一旦學了知識和文化,反而變得醜陋和暴虐?好的環境讓壞人變好,壞的環境讓好人變壞,而我們的文明和教育到底是在塑人還是毀人?又到底是什麼樣的一雙手在冥冥之中操縱這一切?是文化?是制度嗎?還是深埋在表象在下,浸透每一個內心深處最人性本真的因素?


純粹反對某位抨擊業內人士的答主@好屌:
1. 「喜歡非常粗暴地去用專業知識去反駁大眾認知。這種交流方式帶來的結果大多數是大眾不僅聽不進去你的專業解釋,更多將雙方推入到打嘴炮的境地之中。」
我不認為在一個如何評價一部電影或是一部電影好不好看這樣的問題下的回答只能是千篇一律的叫好。若有人不是那麼喜歡,那必然要提出不喜歡的道理,對於從業者而言,當然更多要從專業知識的角度來分析這個影片的問題。評價電影的確很難說誰對誰錯,因為電影是文學戲劇的鏡頭化產物,本身就具有與文學類似的特性,一千個讀者一千個哈姆雷特。但是電影在其文學性的基礎之上,無論是攝影、錄音、剪輯等等這些正如很多理工學科一樣是有其一套標準規範的。你說很多「專業人士」非常粗暴的灌輸知識,難道擺出物理原理化學公式就不粗暴嗎,知乎本來就是一個分享知識的平台,為什麼這樣的行為不被允許呢?

2.「你說我興沖沖地去看個電影,難得碰到沒睡著還有點意思的片兒,當我四處安利尋求共鳴時,你直接一盆冷水,就算你說的再有道理,我也聽不進去不是么?」
首先恭喜答主找到了一個讓你喜歡的國產影片,這是所有中國電影人應該開心的事情,了解主流觀眾的喜好,才會有更多的錢和力往正確的劇本正確的演員身上使。然而答主你的這一思路並不適用這個問題,因為你喜歡,所以不允許別人潑冷水,感覺怎麼說,非常自我中心。如果反對你的人就算是不具備專業知識的普通觀眾,恐怕你也肯定會專門開一答哀嘆國民電影素質堪憂吧。知乎本身就是多元觀點聚集的地方,近些時間越來越成「知乎政治正確」擁護者的聚集地,電影話題也不例外。如果答主想安利、想尋求共鳴,可以去豆瓣、貼吧、微博、朋友圈甚至打電話給每一個你的親朋好友安利他們看這部影片,畢竟給一部你喜歡好片子增加點票房,花點話費也不算什麼嘛?
所謂再有道理,我們也聽不進去,可不可以理解為你本身就對電影專業知識持有懷疑態度呢?你有沒有考慮過,之所以中國有那麼多素質不高的觀影人群,就是因為原本「中學語文老師教了你閱讀理解,音樂美術老師教了你藝術賞析,然而你再有道理我也聽不進去,只因為你意見與我相背。」的答主你和一百多個點贊的這樣的人存在呢?

3.「單單舉一個例子,回答里很多專業人士黑的最多的地方是:話劇痕迹太嚴重,嚴格意義上算不上電影。只針對這一個,我想說有的人連電影的基本構架元素都不清楚,你這直接上來給人整一個電影與話劇的區別差異,我敢說很大一部分人不了解話劇,真正花錢看過話劇的人更是了了,這是中國影視市場的一個普遍現象,所以大家都是憑著主觀印象去評價這部電影的。」
既然在這裡答主提了一個例子,我就針對這個例子說一下。首先這部電影確實話劇痕迹太嚴重,但我並不覺得這是一個問題,反而覺得這是一個閃光點,因為確實效果還算不錯,這歸功於導演、編劇、還有演員們在舞台劇轉電影上做的很多很多努力。因為本身是話劇改,所以在一些密閉空間的戲觀影效果非常好,劇本的戲劇化設置展現的非常完整,讓劇情充滿衝突和張力,節奏緊湊。但是一旦鏡頭移開了那個密閉空間,走到了室外去,就出現了很多讓人覺得有點難受的構圖。同時編劇也許是為了更強的衝擊力和諷刺效果,有些用力過猛,人物的動機鋪墊不足,影片後半部分稍微有些失控。這些都是這部影片尚存在的問題。
話劇形式的電影是可行的,以後還會有更多形式的電影,比如沒有剪輯的一鏡到底的紀錄片視角電影、舞劇形式、歌劇形式的電影,這些都有可能在未來登上銀幕,只是看觀眾的選擇。如果觀眾對這類電影不感冒,這些題材也會在實驗電影藝術電影中出現,沒什麼問題。
答主也說了,很多觀眾連電影基本構成都不清楚,基本沒看過話劇。既然這樣,為什麼專業人士不能把專業知識分享給大眾呢?還是說,能迎合你喜好的專業知識可以分享給大眾,其他的就不應該擺出來?若不是這樣,你是單純反感電影專業知識,那你這樣算不算「反智」呢?人們可以主觀評價一部電影,專業人士也會主觀評價電影,一部電影就像一道菜,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這麼什麼問題。那為什麼答主只允許有人喜歡驢得水,不允許別人指出驢得水的問題呢?就因為這些人用了專業知識,冒犯了你的喜好?

4.「我看了,我也覺得好,但有的人非要高高在上選擇粗暴的交流方式來評論這個片兒,除了滿足自己專業知識豐富專業素質一流的自我感覺及藐視無知大眾的優越心理外,在幫助大眾了解電影及話劇的專業知識上毫無建樹,甚至陷於大眾愚不可救的調調中,實乃悲哀。」
誠然有一些專業人士存在高高在上粗暴解釋的這種現象,但其也並沒有給大眾傳輸錯誤的專業知識。再說一次知乎是一個分享知識、生活經驗的平台,而不是答主您個人的興趣小組朋友圈。我不知道為什麼答主會得出用專業知識評價驢得水就是專業人士用來滿足自我感覺同時蔑視無知大眾這樣的結論,若這就是你對電影人長久以來的看法,那我也無話可說了。
至於這些人能不能在幫助大眾了解電影話劇上有些建樹,也得看有多少普通觀眾能真正拋卻主觀情感,認真分析分析這些「專業知識」的道理所在。

5. 「交流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的,如果某些人一上來就王之藐視或者一口一個水軍的,那就沒有交流的必要了。」
對於答主的這個觀點,我首先表示贊同交流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的,我以後在這方面也會多加註意。王之蔑視與一口一個水軍這種現象客觀存在,我不反駁。然而王之蔑視和水軍全都是專業人士說的嗎?有多少答主口中的普通大眾就因為自身的主觀喜好給意見相左的其他人扣上「水軍」、「腦殘粉」、「缺乏電影知識」、「素質低下」的帽子?有多少答主口中的觀眾對電影從業人員一口一個「戲子」、一口一個「潛規則」?
這裡說多了可能有人要說我吃相難看,賺觀眾的錢還挑觀眾的刺。但我作為一個電影相關專業的學生,比起賺錢,我更關心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現在中國電影行業確實陷入了粉絲經濟的陷阱,出現《驢得水》這樣的作品是整個市場的一劑良藥。觀眾高興,電影從業者也高興,我也希望它有更多的票房讓我們的電影市場注重這樣的講故事講道理而不是講臉的電影。但是也希望所有的觀眾朋友們可以拋卻一些主觀情緒,認真思索一下自己喜歡的電影的缺點,自己不喜歡的電影的優點,這樣才有助於製作人更專註於電影製作本身,而不是靠明星、靠情懷、靠水軍。在法國德國一些商業元素不是那麼重的電影甚至純粹的藝術電影也會有不錯的口碑與票房,為何在我國,像《路邊野餐》、《刺客聶隱娘》這樣的電影就得不到同樣的口碑與票房呢?實際上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有點話劇的《驢得水》,可能只是我們提高全民電影素質的第一塊試金石。

有些時候看知乎覺得挺寒心的,畢竟感覺自己學了一個不怎麼受人認可的專業,學物理學化學說個公式原理別人無法反駁,我們用自己的專業知識與大家分享被人認為是王之蔑視,呵呵。最後還是說個讓答主開心的吧,我挺喜歡《驢得水》。然後回答題主的問題:好看。


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情緒,不代表中國電影人。


先說結論:好看,30塊你買不了車、買不了房旅遊也到不了莫斯科,但能看部好電影。

開始學寫影評,立下flag以後看電影,以後看完電影當天即寫影評。

最近找工作很不順利,寫影評聊以自慰。面試官問我想做個什麼樣的人,有錢又有趣。加油!

前天看的電影,看完電影的一刻說不出話來,覺得可解讀,想表達的內容太多,但不可否認是一部佳作。想起來一點寫一點。

不知道是因為我自己本來就不是什麼好人還是對別人對自己的要求都不高,總之幾乎在每個人身上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而且可以為每個人的行為找到現實原因,原諒每一個人。

電影的最初,一曼、鐵男、魁山開玩笑說魁山硬不起來的時候真心覺得不好笑,有點尷尬,利用低俗段子博笑點,這種觀念差點先入為主,差點出門走人。

從魁山開始說起吧。

我想劇中的人都是有理想主義情懷吧,不然也不可能來搞農村實驗教育。魁山最大的特點無疑是愛財,最開始不願意發獎學金來吸引學生,後來得知可以拿更多的獎金後第一反應是分錢,以及承包了笑點的大襖,再後來婚禮現場對一萬美金的執著,愛財的本性貫穿始終。

但是我更想分析一下他對一曼的感情,我想他對一曼是沒有愛的,也沒有喜歡,一曼剝蒜時他的一番真情告白,看似真摯感人,實則不然,只是在當時的情況下,除了一曼他沒有更好的選擇,而且一曼長的漂亮。

他對一曼的了解甚至可能還不如那個特派員的秘書,他的真情告白說白了就是說「我原諒你張一曼之前的浪,只要你以後跟我好好過日子,我有後台可以給你介紹更好的工作和機會」。他和一曼根本不是一個世界的人,魁山十分務實,而一曼更加理想主義,追求精神世界的自由。
「昆明能看到雪嗎」?比起看似更好的發展機會一曼更追求生活的快樂個浪漫。而對待感情兩人的分歧更加明顯,一曼做到了性、愛分離,而魁山和世俗大眾一樣,站在道德制高點上認為一曼不檢點、浪,在對一曼的感情里他充滿了優越感,甚至認為他的表白應該換來一曼的感恩戴德,自以為很了解一曼,一曼之前的行為不過是為了隱藏內心的真實世界。他的優越感和對一曼三觀的不理解詳見後來他罵一曼的話。

他對一曼的感情同時又充滿了深深的自卑,劇中的人物形象,一曼的人設應該是十分美麗漂亮,而他矮、丑;此外,最關鍵的是他不行,硬不起來,關鍵時刻總是不行。答主妹子一枚,不懂男人的心理。但是似乎那方面的不行對一個男人來說是致命的會帶來人格或者性格上的極端。

看到他狂奔向一曼房間的時候我以為他會破門而入,捉姦在床,結果窗外已經聽到一曼和銅匠歡愉的聲音,他愣在窗外。然後慢慢走開,一曼的聲音越來越大,可見銅匠活很好啊!此時的魁山感受到了極大的侮辱,來自銅匠最主要是來自一曼,在一曼那邊他還不如個銅匠!而後自尊心嚴重受挫的他開始了對一曼瘋狂的仇恨和報復。

接下來我想說的一個人是銅匠的老婆,對她我懷有深深的悲哀與同情。不知導演和編劇與東北人多大仇,黑的真是,不過潑婦的設定似乎永遠離不開東北人。看見銅匠的老婆沒有一點點防備想起了電影《萬箭穿心》看過的人都懂。不會也不願表達愛,只會用最簡單粗暴的方式生活。即使過的一團糟也不會覺悟。
小時候在農村長大,對大多數懸於生存線上的農村家庭生活狀態還是十分了解的。

銅匠結婚那麼多年沒有和女人接吻,和一曼的一夜才給他啟蒙,才明白原來同樣是做愛還可以有這種玩法。對於沒有受教育沒有生活情趣的人來說也許性愛,只是完任務。他對一曼的一夜鍾情也在平常不過。從銅匠老婆打鬧學校來看銅匠在家裡過的應該是飽受虐待和侮辱的生活,和一曼的接觸是他第一次感受女性的溫柔。

但是,銅匠的老婆難道不愛銅匠嗎?
肯定是愛的,這就是她的可悲之處。其實她只需稍微用點心,稍微對銅匠溫柔一點,他們家庭的幸福指數就可以飆升!其實這是很多農村家庭的生活面貌。被生存的壓力壓的喘不過氣,沒有精力,沒有覺悟,稍微做一點改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像完成任務一樣的活著,即使做愛也幾十年不換個姿勢。說到這兒不免有些同情銅匠,我本可以忍受黑夜,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一曼的春宵一刻,佳佳教育他,對一個根本無力改變現狀的銅匠來說十分殘忍。知道了可以生活的更好,知道了外面有更大的世界但無力改變。還不如就讓他懵懂無知,一直身處黑夜便不會覺得在黑夜。

說回銅匠老婆,有一個地方要為她點贊
「你們才是牲口」!他對自己和知識分子的差距有很清晰的認識,他知道自己的生活和他們完全不同自動與他們劃清界限,但同時也是一個有底線、有尊嚴的人。即使活的沒有你們高雅、沒有你們有情趣、不如你們有文化但是也不會玩弄別人,不會把別人當作牲口。所謂「人下人時把自己當人,人上人時把別人當人」。正是銅匠老婆的人生哲學。面對知識分子不妄自菲薄,不卑不亢。

但是她的脾性和處事風格造成了她婚姻的悲劇。很像《萬箭穿心》,其實也有點像我媽媽,但我媽媽現在很好很好。

下一個要說的是佳佳。其實佳佳剛出場的時候我是很討厭她的,可能是因為我已不再年少,或者沒有孫校長那樣的父親保護著,我從來沒有赤子之心,很務實,很委曲求全,不知這是我的可憐還是可恨?佳佳最初的表現在我看來就是聖母婊。

千辛萬苦拉來大家的生活用水,救一個已經救不過來的驢棚是不是傻?而到後來對其他人計劃的各種不配合,最讓我不想看下去的是她說自己寫了檢舉還是舉報信要上交給國家,我只想說這是有多天真,多幼稚啊。

好遺憾我似乎從小就理智的可怕,從來沒有對這個社會抱有這樣的期望,何況他們那樣的社會,我想佳佳應該還是很幸福的吧,由孫校長那樣的父親,有鐵男默默的愛和保護。

我不喜歡佳佳的原因在於,正如魁山所說「憑什麼用你的道德標準來綁架我的利益」。佳佳你想自己良心安,想堅持原則。可是憑什麼賭上所有人的命運呢?她深知自己父親的夢想與堅持但還是不管不顧。

不過後來在特派員以她父親性命相要挾的情況下她還是違背初心做出了選擇,我想這也是她的成長吧。大概對她來說十分艱難。

暫時就寫這麼多,手機打字好累啊。

看到有人點贊,今天得空,繼續往下寫。下一個要說的是鐵男。

之前就說我對人的要求很低,所以可以原諒一切,再感慨一下編劇導演真的和東北人有仇啊哈哈!鐵男的變化,很像我們生活中的大多數人吧,生活是一個緩慢受錘的過程,而鐵男的這一錘來得太狠。無論如何我覺得鐵男是個很好的男孩。

他對佳佳的感情應該是電影中唯一的真真感情吧,鐵男嘴炮厲害,什麼都敢說,沒遮沒攔,但唯獨對佳佳幾次三番欲言又止,親愛的萊斯特小姐,愛是想觸碰又收回的手啊。他對待感情的青澀和不勇敢多像每一個青春期臉皮薄的男孩子,敢和特派員對撕,敢說出驢得水老師的秘密唯獨不好意思不敢的就是說出喜歡你。

鐵男的直爽說話和火爆脾氣,十足的年輕氣盛的憤青,或許比起我們大多數人的年少輕狂來有點誇張所以他後面的改變也有些走極端。

因為年輕因為一無所有所以不怕輸,敢頂撞特派員敢諷刺小人得志的銅匠,對一曼也很好。但當子彈從耳邊擦過,才恍然明白自己的無能、無知和幼稚。只有有槍,才能說話,體會過命懸一線才明白活著才是最重要最基礎的,而自己的尊嚴、一腔熱血、或許最無用最不值一提。鐵男恨不得變成特派員的狗。即使此時我依舊理解並同情鐵男,生本能是人性,換做是我也或許不會有更好的表現。昨天正好看了話劇《駱駝祥子》墮落後的祥子禁不住誘惑出賣了曹先生,不再是那個清涼清爽一身正氣的祥子了,大概人失去了精神支柱或者一直支撐著精神世界的三觀徹底崩塌後,墮落一點還不如墮落兩點,而鐵男就索性來個180度大轉變吧。

後來他唯特派員馬首是瞻甚至校長的話也不怎麼聽,真的成了特派員的狗。大兵強姦一曼時他看見槍便瑟縮在牆角。

我覺得他是個好男孩在於後面他對佳佳的一番話,勸她不要寫檢舉信時鐵男說「現在改變不了什麼,只有自己努力以後成了像他們那樣的人才可以報仇」。(大意如此記得不太清了)這不和我們很多選擇了折衷方式的年輕人很像,鐵男對自己的改變是有自知的,他只是認清了現實認清了自己的無力無奈。他或許真的在心底暗暗發誓以後要改變這世界。雖然每一個曾這樣想的少年都在歲月流逝中還沒來及改變世界就被世界改變了。

對佳佳的喜歡最終也沒能說出口,一箱子的綵球漫山遍野跳下去畫面真的好美,佳佳應該是有感覺了吧或者一直有感覺的吧。

最美好的時候是彩燈下留聲機音樂響起,鐵男和佳佳,校長和一曼跳舞的鏡頭。一切如此美好,美好的不真實,果然樂極生悲,電影開始了悲劇和諷刺的階段。
--------------第三更------------------------------------
今天的兩個面試沒有去,廣州年薪4-5w你說你是不是耍流氓,剛才聽了一個宣講會,公司還不錯待遇也挺好,後悔網申開放性問題就寫了三句半。今天學校在開運動會,校車站已淪陷,此刻公交上準備寫一曼。希望不要暈車啊。

一曼,美麗的聰明的善良的性感的可愛女人啊。

那就從這幾個關鍵詞說起。(插問一句手機答題怎麼把字體加粗啊,為什麼別人的都有加黑字)

美麗的:如果網紅臉代表了大眾喜歡的臉的話,那麼一曼絕不漂亮,(應該是任素汐),首先,臉很長嘛。但是一曼穿著旗袍,露著大白腿,坐在草地上剝蒜哼著《我要你》時你敢說你沒有被撩到?
電影中對一曼的人設是風流風騷很愛美長相應該是中等偏上絕不是那種特別漂亮。(從電影中男性對一曼的態度推測)。
但是為什麼我對她第一個關鍵詞就是美麗的?因為她很愛美,對美麗美好事物的不懈追求。我對愛美的女孩子都挺有好感,講真這絕不是虛榮,我總覺得一個愛美的女孩子首先是很熱愛生活的,對自己姣好容顏的追求和痴迷不僅僅是為了在這個世界上生活的更好,更多的是由內而外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自己的喜歡。愛美也是對美好事物的追求這樣的女孩子應該有很好的愛的能力。此外愛美的女孩應該挺勤快,願意花時間花精力到飾自己。
一曼剛出場時就對著鏡子擺弄比劃,後來也有很多的鏡頭在做衣服,話說一曼真的好會做衣服啊,最後那件紅白相間小旗袍裙子簡直美炸。
給佳佳剪的頭髮也很好看。

銅匠為了報復一曼,讓別人罵她、打她這些都使一曼難受,但真真讓她徹底崩潰的,是看到鏡中的自己。再也沒有往日卷卷的頭髮了,頂著一頭鳥窩一樣亂七八糟的頭髮一曼的第一反應是鑽到桌子底下,見不成人了。被罵婊子可以,這樣丑的自己不可以!這也為後來一曼的瘋打好了基礎。即使瘋了的一曼也收拾的利利落落,乾乾淨淨,摘野花做校服,做的還是和美麗有關的事。

聰明的:一曼情商智商雙高。
舉個例子:

情商:特派員第一次來和大家吃飯的時候討論殺了驢吃肉,佳佳拉著臉氣憤的把一個菜盤子扔到桌子上,咣當很大聲,。當時比較尷尬,特派員不明所以,一臉蒙逼,校長擔心特派員追問之下佳佳為了保護驢,說出實情;而且佳佳一個如花似玉女孩子得罪特派員那種人不會有什麼好結果(對不起我以最大的惡意揣測了特派員)。此時,一曼端起了那個盤子重重丟在桌子上說「這盤子還真挺燙的啊」巧妙化解了尷尬,掩飾過去這個小細節,一舉三得。

智商:「特派員,good bye"
「good morning」
在當時大家束手無策以為快要穿幫的情況下,一曼輕易破解,發現特派員其實是草包根本不懂英語的真相。

善良的:一曼的善良電影中也有很多小細節;願意拿出自己的工資做獎學金;為魁山的表白嚇到而決定再不招惹魁山;因為銅匠不讓她承認而一直拒不承認;校長等各種壓力之下承認和銅匠之間的事但是顧全大局想和銅匠老婆找個僻靜地方私了。一曼從頭到尾的初衷沒有想傷害任何一個人。(當然她傷害了銅匠和魁山)

性感:一曼是一個很吸引男人的女人,最主要就是性感。床上的一曼風情萬種,溫柔可人;床下的一曼落落大方,追求美麗和浪漫,旗袍開叉開的好高。
總覺得女人最大的性感就是溫柔吧。

可愛女人。一曼的可愛,不為世俗接受的大膽的觀念和對內心追求的堅持。性、愛分離,對自己的充分了解,和對自己想過的生活充分了解與百分百堅持。從一曼的經歷看她應該經歷過許多苦難,追求自由的代價她比任何人都清楚,但依舊堅持初心。明明可以選一條更輕鬆容易的路但是非要選最艱辛的。
對自己的風騷風流不做作,不扭捏,「讓我來睡服他」。自信而獨立,很少有女人會把自己可以「睡服」別人當作一件驕傲或者正當的可以拿出來說的事吧。
在那個年代背景即使今天的年代背景之下一個女人持一曼那樣的人生態度應該會飽受非議。一曼也的確飽受非議,被認為是有污點的人。
電影中一曼唯一做了一件事就是做自己。也就是這唯一一件事直接導致了她的悲劇,即使最後沒有自殺,一曼也活不了了,身邊的三個人每人給了她一刀,校長剪了她長發,鐵男沒有救她,魁山極侮辱性的漫罵。

到江安了,關於一曼可以有各種各樣的解讀,時間有限,就說這麼多。

二刷的話繼續更孫校長和特派員。

-------------------今天拿了一個offer----開心--------

---------更新---拿了另一家公司的offer,工資一般但是很喜歡這家公司,準備簽了---------------------

我涓滴意念,僥倖匯成河,沒想到會收穫這麼多贊,開心!謝謝大家的鼓勵和我找工作的祝福,我已準備簽三方,接下來全力準備11.19的考試。
有時間的情況下盡量回復了評論區的答案,大家也有提出自己的觀點,不同意見主要整理為以下四點:
1、魁山到底喜不喜歡一曼?
2、佳佳這個人物究竟代表了最後的底線與理智還是如我上述評論有點聖母?
3、如何看待一曼追求自己的快樂和有婦之夫上床的行為?
4、鐵男的改變究竟是憤青經歷刺激之後的崩潰還是本來就慫?

關於這些問題的答案,敬請收看今晚的xxxx。
其實這些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對人物的解讀也沒有對錯之分,對其感興趣的同學可自行移步評論區,有很精彩的論述。

感謝評論區大家理性討論,真誠交流的態度,也請各位新進來看的知友僅把我的觀點當作解讀電影人物的某一個角度或思路,相信大家有自己的判斷的和理解。

我始終覺得每個人對人物有自己的解讀和理解才是正常的,也無意說服任何一個人接受我的觀點。

對於人物佳佳,我的評價確實是偏頗欠考慮的,有受鏡頭一開始佳佳救驢棚部分的不喜歡帶來的暈輪效應影響,對佳佳負面的評價先入為主;對於魁山、鐵男等其他人物的評價我堅持我的觀點。


寫評價純屬自己開心,不求贊,不安利公眾號,喜歡了您看著舒服就點個贊,不喜歡也別噴,但是歡迎真誠健康的交流,一旦對事情抱有期望最終都會失望。最近找工作心得。


文:文娛錨

ID:wenyumao1895

1

導演周申和劉露從本科到研究生都是同學,從本科時期開始出現的默契,他們保留了下來,直到現在。現實中是一對戀人,周申是投身其中的那個執行者,劉露也是,但是更多進行大方向審視。

《驢得水》的故事,2009年初現電影大綱,找到影視公司進行版權登記。


2010年後,有人改了大綱保留1/3後進行微電影搶拍。


周申劉露維權無望,決定把這個故事自己做出來。電影拍攝的路遙遙無期,於是他們決定先用舞台進行呈現。話劇版本在豆瓣評分居高不下,平均8.5


2013年開始拍攝電影版。去年的某天下午6點半,剛剛結束電影剪輯的周申劉露接受了採訪。

主持人在採訪的最後問,那這部片子上映也要到明年了吧?

周申說,對。劉露補充,明年中下旬。

於是今年10月末,我們看到了《驢得水》 。


2

這部片本貓看完已經過去三天了,但是直到今天才動筆。

因為本貓覺得,這部片子,不會就這麼過去。

不管最後它票房究竟能有多少。它會被記住,會被討論,會在以後很多年,仍舊被提起。

網上有很多人說,《驢得水》是在諷刺知識分子


是的是的,是有諷刺知識分子的成分在。

但是,片中一一拷問到的人性劣根,慾望之下的猥瑣和退縮,難道只有知識分子才有?

鄉村教育實驗,可以是TMD其他鄉村醫學試驗、新農村試驗;謊報一個英語老師的工資來養一頭驢,可以是任何一個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無奈「變通」;片中一個個鮮活形象,他們的品性、關係、慾望,即使換個職業身份,一樣讓你沉默,他們的命運、結局,一樣讓你嘆息。

人為自己心底的慾望活著。風平浪靜的時候,大家和諧相處,公序良俗,其樂融融;但是當狂風暴雨來臨,逃命的姿勢態度,各有千秋。

一場鬧劇,五個主角輪番登場,這裡沒有掩飾。


每個人在一個山村神廟裡,在一個可笑的鄉村教育實驗基地里,為自己的慾望做了獻祭。它們分別是,性愛、財富、正直、理想、正義。


3

張一曼的性;裴魁山的財;孫校長的理想;周鐵男的生存;孫佳的正義。


A


張一曼,一個習慣性約炮的女人。她人生最深沉的慾望,是性。

究竟為什麼形成,片中沒有做過多交代。只是裴魁山跟她表白的時候,張一曼哭笑不得:「我離開城裡,只是想過一種自由自在的生活。」


她本來就不是老實本分想要乖乖結婚的女人,她恰恰是最想擺脫婚姻束縛的那類女人。

自由有很多闡釋方式,財務自由、時間自由、性自由,張一曼寧願待在一個鄉村學校,她所追逐的是何種自由,也不難理解。

但是她為此付出的代價,太過血腥沉重。也許是他們中最沉重的。

和她有過身體交集的男人,傷她最深,對她的死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裴魁山說自己看透了她的本質,她本質是個好女孩,不是別人口中的蕩婦。

裴魁山帶頭罵她的時候,說,你原來在城裡就是個過街老鼠,你就是個公共廁所。

銅匠,被她睡服,離開前,拿著她的一綹頭髮,滿眼痴情唱起山歌;


銅匠被老婆提溜到學校,陡然勇敢起來想要拋棄老婆和張一曼在一起的時候,面對張一曼的冷酷拒絕,性情大變。他在特派員面前狐假虎威,要求眾人:罵她,罵到我滿意,打她,打到我滿意,剪她頭髮,剪到我滿意。

沒和她睡過的人,對她的境遇愛莫能助。

孫校長,銅匠因為愚昧無知不肯照相,張一曼長腿一邁:「你們都出去吧,我來將他睡服」。在場的兩個男人,周鐵男一時沒反應過來,孫校長卻立刻秒懂並拖走了周鐵男;


銅匠要求大家罵一曼的時候,孫校長努力挽救,但是無濟於事,最終親自剪了她的頭髮。

周鐵男是在罵一曼那場戲中為了保護張一曼反應最激烈的,從言語到身體,他從始至終沒有真的傷害一曼,卻也在挨過槍子後,看到大兵想要強姦一曼時選擇抱頭沉默。

性自由,即使真的能夠實現,那也需要太多太多附加條件。才不至於在面對困境時授人以柄,身處漩渦中心,萬劫不復。

B


裴魁山的財富欲,他最出名的台詞是那句,你憑什麼用你的道德標準,來綁架我的利益。

一開始,孫校長說要拿教師工資給學生髮獎學金的時候,裴魁山就是最抗拒的那個。

裴魁山愛張一曼,傳統男權思維下我愛你我娶你,你給我生娃,從此從身體到精神忠於我一個人的那種愛。這本身當然沒錯。錯的是,你既然自稱慧眼識珠,為何看不清人家根本和你不是一類人?

張一曼和銅匠一夜春宵以後,裴魁山更加坐不住了。

被打臉後的裴魁山陡然化身長期得不到滿足的性變態,把所有不能滿足的慾望都投注到金錢上,大夏天穿貂絨,錙銖必較要分錢。

他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典型。

他要張一曼主動出去找銅匠老婆承擔錯誤,口口聲聲說,「是誰做的誰去承擔」。卻毫不考慮,要不是張一曼能讓銅匠照相,他身上的貂從哪來,他死命要拿到的錢從哪來。

竹籃打水一場空。當鬧劇結束,除了在利益面前露出無恥本性,他最終什麼也沒得到。


C


孫校長的理想,沒有實力的理想真是大寫的難堪啊。

孫校長是個教育理想主義者,他也很懂得變通。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這話可能被他念叨了三次。他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精神發揮到了極致。

沒有經費就多編一個老師,沒有老師就找一個人來扮演老師,戲快崩盤甚至拉來自己女兒來演人家遺孀。

但是想想,也是可笑。

身為一個一心想做鄉村教育的理想主義者,卻無力支撐夢想;身為一個學校領導,卻無力保護自己的老師;身為一個教書育人的教師,卻一再扯謊。

孫校長是這個五人圈的領導,這個錯誤是因他而起,是他做出了虛報呂得水老師工資的決定。

但最後買單的,卻是跟著他扯謊的其他人。張一曼死了,周鐵男和裴魁山看見了自己的猥瑣,孫佳受到震撼選擇離開。

電影在彩色彈球從山坡上滾落結束了。但是故事還在延伸。

張一曼死後這個學校是否能夠繼續?裴魁山是否能繼續忍受死氣沉沉毫無錢途的學校?失戀又失掉精神氣的周鐵男是否繼續無條件支持校長?

本貓覺得,答案都挺明顯的。鏡頭沒表現而已。

D


周鐵男的生存慾望,他是除了孫佳之外,第二個一直試圖停止這場鬧劇的人。

周鐵男是孫校長的死忠粉,讀書的時候為了校長打過架。


本貓以為周鐵男會一直硬下去。那麼多衝突,他是到最後關頭,都不妥協的那個。

但是在槍子擦過他的頭以後,他蜷成一團,他對著特派員磕頭,眼淚橫流。


吃驚么?吃驚。合理嗎?合理。

周鐵男過去之所以不管不顧,是因為他沒有多餘的慾望。

他不像張一曼,想多睡幾個人;不像裴魁山,想聚斂更多錢財;不像孫校長,對農村教育實驗有執著的情懷。

他過去為校長打架,也是有一種天然的安全感,大不了學不上,這些都不要,反正死不了。

沒有執著於手的東西,就不必戀戰。

這場為了撈到錢的表演,於他,是說放棄就能放棄的存在。所以他才能保留人性比較久,才能在前面幾場戲中一直保持本真。他置身事外,戲份不多,但是正因為置身事外,才看著還像個人。

然而,最終,他也妥協。在死亡的威脅面前。

從此,變成一個軟蛋。


他可以沒有其他多餘慾望,但他不可能不想活著,他有基本的生存慾望。而因為他先前的反抗最激烈,面臨的威脅也最致命,他是那五個人中唯一面臨生命威脅的人。


因此他的態度轉變最劇烈,最突然。


沉默看著孫佳和銅匠結婚,沉默看著孫佳離開。

山坡上四散跳躍蹦著的彩色彈球,成為他的正直,他的愛情,一個悲傷的外化符號。

E


孫佳的正義。新生力量,從頭到尾保持著正義地反抗和掙扎。

這個角色充滿說教意味,她存在的意義到影片最後終於揭開謎底:

孫佳去延安,投奔的大哥。」

這個角色存在真是極具價值,嗯。:)


4

這是開心麻花第二部作品被搬上熒幕。閆非的《夏洛特煩惱》以後,人們對話劇團隊進行電影嘗試保有了一份期待。

不過與《夏洛》去年在國慶檔的14.41億不同,截至發稿,評分口碑逐漸走高的《驢得水》累積票房還不到一個億。

可見檔期有多重要。


票房和故事本身也有關,這不是《湄公河》,不是那種用槍械子彈替你宣洩的片子。

故事也是有缺憾的,銅匠從棺材裡喊著「我願意」死而復活的那一刻以後,故事就開始崩壞了。

孫佳的屈從,轉變的莫名其妙;


銅匠老婆的出場時間不合時宜,張一曼的自殺仍然不夠合理,周鐵男的最後結局和嘶吼反省對不上號.....

但是。它仍然是一部好作品。排得進本年度國產電影前三甲。

它是那種坐在影院里哈哈哈,出了電影院,你獨自走在回家的路上,在洶湧的人潮中卻開始思考的電影。

它是那種乃至過了好幾天,你想起它,仍然為它的某個鏡頭,而心悸的電影。

讓本貓心悸的是張一曼一巴掌接一巴掌扇自己耳光的鏡頭。

待本貓吃點好的,卯卯勁有機會更: 《驢得水》有太多可以闡述,今天只談張一曼的命運悲劇。

-END-

----------------------------------------


歡迎大家轉發到朋友圈。如需轉載,請聯繫後台或者加微信maomovie123勾搭,禁止任何形式的洗稿、抄襲、不規範轉載。

微信公眾號:wenyumao1895
微博:文娛錨影視截圖_1895


好看。
強烈建議大家去看。不然的話,你很有可能錯過2016年國產電影的最佳作品

這部黑色幽默的電影,生生讓我咀嚼出一點《紅樓夢》的意思。「把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三民小學校就像是一個伊甸園。
它美得像伊甸園。電影的前半部分就不斷地在渲染這種來自於天堂的美好。這一點在張一曼陪校長在柔美的燈光中跳舞這一橋段為最高峰。
它脆弱得像伊甸園。
一條美麗的蛇說,這個果子好吃。然後三民小學校就像是美麗的伊甸園一樣,迅速滑向罪惡的深淵。
那些美好的人們就因為自己的慾望(一曼),自己的夢想(孫校長),自己的對於罪惡的厭惡(鐵男),自己的(裴魁山),自己對於知識的渴望(銅匠)這些人之所以為人的最為美好的品格,一點點變成惡魔,變成鬼怪。

在一個荒誕的世界中,人最令自己驕傲的東西就瞬間變成了罪惡的根源。

三民小學校是天堂,只可惜這裡沒有上帝,所以當罪惡開始侵襲這裡時,曾經的伊甸園就註定會變成地獄。這裡的氣候不適宜天使的生存,好在,人群中那個無欲無求的天使孫佳,她的身上還有滿滿的希望。最乾淨的人,去了延安。


不出所料,很多人看完電影之後,很快就開始將電影附會到現實政治之上,很快就開始吐槽,廣電總局「強迫」孫佳去了延安。但是我想說,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的事情比政治更有意義,更有探討的價值。如果一部電影拍出來只是為了政治隱喻,那麼我會質疑這部電影的格局未免太過狹隘。很顯然,《驢得水》沒有這麼狹隘,它瞄準的是我們人性中最為根本的東西;如果一個觀眾在看完《驢得水》之後,只想到了政治隱喻,那麼我認為,你的審美水平並不適合去看這部電影。

讓孫佳去延安是救贖這個伊甸園,救贖這個乾淨的天使的唯一出路。
當五彩繽紛的蹦蹦球在草原上自由地翻滾的時候,這部令人絕望的電影才真的是走上了一條希望之路。

這部電影很耐看,大概是近兩年中,除了《山河故人》之外,最值得反覆看的電影了。
他讓我知道了,開心麻花不僅是我們喜劇的希望,他們也是我們電影的一個難得的希望。


第一次寫影評,有些小激動。

豆瓣8.3,近年來的國語電影中已經很難出這麼高分的電影了。我確實是因為評分打開的電影。

一開始就開車真的真的讓我措手不及啊,惡俗兩個字突突突往腦子裡冒,我一邊抑制著棄影的想法,一邊告訴自己,8.3分啊這電影,一定是我不懂得欣賞。

還好那天下午我除了看電影實在找不到一件合適的事情來做。畢竟四點是個尷尬的時間,學車一族都是上輩子折翼的天使。

如果你想看《驢得水》,一定要找個安靜的只屬於自己的時間,待一切剛剛好的時候,慢慢慢慢的去品嘗。

故事是這樣的,幾個民國時代的知識分子滿腔熱血的在一個鄉村辦起了學校,他們撒了一個謊,起初只是想多領一份工資,當然我相信他們是因為善意,因為這筆工資可以用來做很多美好的事情。謊言定律就是:一旦你開始說謊,除非坦誠,不然你最後一定要說更多更大的謊去圓之前的小謊。呂得水,這個根本就不存在的老師,貫穿了這一系列的鬧劇。

前前後後十三個演員,場景也只有那個破落的小學,然而演員們出色的表演讓我們看到了整個社會。我本以為電影中五個人都是主演,看到最後,如果一定要在這五個人中選一個主演,我會毫不猶豫的選擇一曼。為什麼呢?因為一曼不同,一曼從始至終都沒變,而其他人,紛紛變成了自己曾經最討厭的樣子。

好啦,下面全是一曼,輕劇透,慎看。

一曼的出場真的不漂亮,校長鐵男魁山在開會的時候,她在鏡子前擺弄衣服,有一句沒一句的表達自己對獎學金的看法。車也是一曼第一個開的,可把我給噁心到了。

當魁山表白的時候,我是多麼希望一曼能答應啊。當一個男人表白時,至少那一刻他說出的話是真心的。一曼說:那有雪嗎?然後突然就撒開大蒜皮,漫天的大蒜皮,美的讓人心醉。那一刻我真的被撩到了,也是那一刻開始,我覺得一曼好美,魁山配不上她,誰都配不上她。

一曼愛美,是真的愛美。銅匠羞辱她,不哭;魁山罵她婊子,不哭;校長剪她頭髮:不哭;所有人都拿槍口對她:不哭;然而,當她看到鏡子裡面自己的頭髮被剪完的模樣時,哭的令人心疼。

後來,一曼不正常了。我總覺得一曼沒瘋,又希望她瘋了。一個瘋子怎麼能做出那麼漂亮的校服,一個瘋子怎麼能把校服擺放的那麼整齊,一個瘋子又怎麼能拿著槍結束自己的生命?但如果一曼沒瘋的話,我會難過,大家都弄丟了自己,她一個人該多孤單?我寧願一曼生命里最後的那點時光是沒有煩惱的,我寧願那一槍是她不小心扣動的扳手,我寧願她心裡的一切美好如初。

我的一曼啊,她是多麼的渴望愛情,才會在婚禮進行曲響起的時候不顧一切的衝出房間,攔住紛紛離開的人兒。我想一曼的心裡一定住著一個人,每當她在他鄉望著月亮的時候,幻想心裡的人兒會踏著七彩祥雲來把她娶回家。

這幾天一直在單曲循環《我要你》,我也會幻想,幻想在某個世界裡,一曼有穿不完的美麗衣裳,有情郎為她梳妝,有撩人的月色為她的舞蹈增添風情。在那裡,她只需要負責漂亮,負責美,其他人懂她愛她就好。


男票說有些類似《三槍拍案驚奇》。
從電影的開頭就一直給人一種不真實感。那些土地、樹和天空,還有房子,像是舞台上的布景,雖然很美。人物也像是放進布景里去的。我始終沒有什麼帶入感,始終在認識著電影里的這些人,以一個局外人的身份看完了整部電影。
從片頭就開始的老司機開車,有種東北二人轉的不正經感,始終有些覺得難以接受。後來,更是大開黃腔,不僅僅是人物語言,還有人物動作……啊,我覺得有點低俗。雖然確實可以討人發笑,但相比我還是更喜歡《夏洛特煩惱》帶給我的乾淨笑聲,它讓我笑得很輕鬆,而不是像這樣有種羞恥兼道德底線淪陷的負罪感。
或許是審美品味的不同,全電影我最喜歡的兩個鏡頭一是一曼唱著歌剝蒜,把白花花的蒜皮揚起說是看雪,二是佳佳離開三民小學的路上打開鐵男偷偷放上的行李,彩色的小球跳動著灑滿綠綠的山坡(這個鏡頭我專門寫了一個回答,詳情請見http://www.zhihu.com/question/52221307/answer/129731194)。
往後的情節誇大荒誕,就像染了誇張發色燙了誇張髮型的男人女人或是塗了誇張純色的指甲油或者是做了誇張美甲的女人。我告訴自己這是一場夢,啊不,夢還是擁有自己認知基礎土壤的,我沒有太多與影片主題迎合的以至於達到不吐不快程度的想法,所以於我,這就是一次幻想、狂想。它把我腦子裡想過的或者沒想過的誇張的事情拍成了電影真實形象地展現在我眼前,就像作家通過寫東西刻畫自己那些天花亂墜的想像,就像畫家通過畫畫勾勒自己腦子裡那些不可名狀的思考。與其說它們真實,不如說得準確些,它們是我們真實的想像,是我們想像的真實——雍容而龐雜抑或陰暗敏感——有時我們甚至感受不到水到渠成的柔和感,只有高潮迭起驚現像突兀的山峰連綿不斷。嗯,這基本是我對荒誕劇的形式感觀。
《驢得水》是對諸多主題明朗而又鋒利的表達,又不失韻味,如果拍,我覺得它可以拍得更久一點。撞擊般衝到屏幕上面的情節讓我們的腦子應接不暇。如果它是一個長長的電視劇,或許為了情節,我們可以追許久;如果它是一本長長的小說,我們或許可以始終帶著好奇和疑問不覺得累地讀下去直到讀完。但它成了一部電影,就成了這樣一部荒誕的劇目。影片表達的主題都很犀利具體,有所影射,頗有味道,形式的誇張是為了給人衝擊。其實我們不應該去說難以接受荒誕劇的形式,當一個人沉浸在某種人生的大事里時,其給我們的衝擊感不一定就亞於影片現在帶給我們的衝擊感,畢竟人都是人,要過多久才能雲淡風輕。


首先是一個類似烏托邦的世界構建,它存在於現實世界的夾縫之間,這裡沒有鬥爭,也沒有恩怨,大家做著自己想做的事,執著的喜歡身邊喜歡的人,吃個空餉偷個雞摸個狗,也有一定的理想和大義,但總是容易動搖與放棄。
一個只想和稀泥的老頭,烏托邦世界裡象徵性的頭頭,喜歡主動認錯,撿了便宜也是兜不住的開心,努力想保護人,但也只是想想。
老頭的女兒是一個蘿莉,蘿莉情緒很容易激動,相信公平與正義,但總是輸給各種感情。一開始想救驢,大家一勸一哄也就忘了,後來頗有好感的大哥哥在自己面前撕下面具,蘿莉覺得全世界都很無恥,最後親爹出面,還是妥協。
一個正常男人,開始把一個姐姐當遊戲玩,把戲都要穿幫了,兩個人還計劃著趁個十幾分鐘打個快炮,越玩越認真,於是男人自以為是去表白,姐姐覺得過意不去,我把你當朋友,所以不想傷害你,還是別找我。男人以一個喜劇的方式重新回來,變得刻薄自私,大事沒主意,小事管自己,以傷害姐姐為樂。
另一個年輕男人,喜歡蘿莉,蘿莉可能也喜歡他,可能是一個互有好感的時機,年輕男人一開始總是很氣盛,他認為,暴力可能就是最直接的解決方法的工具。所以他從來不避諱使用,與現實世界的利益集團者相遇時,他依舊以為可以繼續如此,直到第一聲槍響,他似乎略有所悟,但隨即還是上頭,於是第二聲槍響,他站起來的時候也許一瞬間結束了原來的生命,他表示服了,原來自己的世界還是太小了,自己五六個人,能幹什麼呢?所以他選擇聽話,他一次一次的告訴自己,自己也是不得已。直到自己信以為真。
一個年輕的姐姐,未必單純,可能天性懶散,理想生活就是隨性,有慾望了就滿足,雲淡風輕的時候,就唱唱歌偷偷懶晒晒太陽做做飯,永遠很大方的樣子,姐姐很有性解放的意思,性不羞恥,但需要兩廂情願,舉止大方,言辭坦蕩。遇到能讓自己蕩漾的,也可以像蕩婦一樣做出一些輕柔的遊戲。姐姐永遠有一種自信,言傳身教,不違背自我意願。姐姐總是一幅笑臉,也許心底有很多悲哀的故事,可是姐姐並不會講,姐姐永遠只問你這個會不會,不會可以教你,姐姐總是問你,這個喜歡不喜歡,喜歡的話也可以給你。姐姐大大方方,理想化的一塌糊塗。而對姐姐這樣的人,在其崩潰的時候,除了瘋與死亡,似乎也沒有其他的出路。
一個底層的人類,看著憨厚、拘謹,骨子裡有深刻的愚昧與狡詐,但如果你知道生活的力量與階級的區別,你也只能這樣,待價而沽,左右逢源的時候,出現意外時的自卑,也還是鳳凰男們固有的本能反應。一開始,認為活著就是這樣,沒什麼意思,不懂也不知道世界是什麼意思,以為世界就是一個村子裡的活人,一個黃臉婆,做愛的時候一邊罵人一邊說家長里短,一個看不到頭的勞累工作,一個看得到頭的人生。他完全不了解這個世界的樂趣與觸感,也許即使他了解,他也無法夠得到。所以他需要非常多的刺激,於是姐姐乾脆直接的勾引他,上了他,在與那個正常男人一窗之隔的房內。這個時候他還是認為,這只是一次天上掉了餡餅而已,走的時候老頭給了他一些書,他開始有抗拒,但還是收下了。姐姐若無其事的路過,他並不知道怎麼表達這種感覺,他只知道,世界變得有暖色,但和他的認知不符。於是姐姐耐心的告訴他,我只是告訴你我眼睛裡這個世界的樣子,我只希望大家都開心,每個人都應該是自由的。看到姐姐的捲髮,他覺得很好看,姐姐大方剪下一撮頭髮說,你喜歡那就給你點。他可能在自己的白紙上寫了第一筆,可能會覺得這是一種象徵。直到自己的老婆上門鬧事,他本來就活得沒什麼尊嚴,而這個時候,大家的生死問題都顧不過來,哪有時間顧這個底層人物的事,大家都讓姐姐自己去擦這個屁股,姐姐覺得很委屈,但還是去了,然後可能是出於不想在心上人面前丟臉的心態,男人了一回,但同時,姐姐也知道了他在自身的家庭之中是如奴隸一般的存在。姐姐覺得沒必要這樣,於是告訴他,你不要太認真,大家都是一樣,太認真沒有什麼用處,也不要太執著,你不能證明什麼,我也不需要你證明什麼。也許是情勢所迫,也許是實話,大家不是一個階級上的,低一個,就不是人了。姐姐可能有解脫,姐姐也許很難過,總之,看起來事情已經解決了。
一個特派員,兩個特派員的隨身助手,利益集團內的中低層,但作為對烏托邦的毀滅,卻已經足夠了,一把槍就解決了這群所謂知識分子的所有問題,作為一個特權階層,他確實容忍了這群小吏們的毛病,對此他並不在乎,他只在乎實際的利益——錢,這也正是他出現的意義。當有利可圖時,他對大家都有基本的交代,三成是你們的,這三成,已經是你們每人一百倍的工資了,但是他也清楚的知道,應該怎麼和這些天真的麵包蟲說話。
一個美國人,體現出泛意義上「美國」這個詞的意識形態,傻,單純,仰慕華夏文化之類林林總總。

可能因為導演和班底以前是話劇出身,所以表演都有點情緒化,但其實挺好的,有一些場景也是比較標準的話劇風,但總體來說,沒有很嚴重的脫離感。最後二十分鐘左右開始有點乏味,太刻意了,既然前面都避過審查了,為煽情而煽。但是前八十分鐘拍的真好,所有人都只是變回了本來的樣子,但是又都身不由己。
能避過審查,倒不如說他在描述一些很真的東西,和春秋筆法一樣,我不表態,我只是給你們看,你們誰也沒法否認,這種事情到現在還有可能在天天發生。至於你們愛不愛想,那是你們的事兒,反正故事已經足夠簡單,保證人人看得懂。
我覺得這已經是一種很高水準的保證,現在的國產片,故事基本都講不明白,更別提一些演員的臉,大家就站一起念完台詞收工,更別提還想往電影里嵌入什麼自己的價值觀與想法,起碼現在證明,沒有審查制度,一定會更好。而即使審查制度存在,別人還是拍出了這樣的電影,那隻能說是好事,我想有羞恥心的人,雖然少,但可能還是有的。能有,就還是好事。

說說裡面的情色部分,我覺得對多數傳統的人來說,應該是在言語上令人有點不適了,中間有一段長時間粗口,令我這種愛好者也有點親切,而陸一曼這個角色,不知道是演員人就這樣還是演技太好,總之非常的棒,不是說漂亮,蘿莉就非常漂亮,但畢竟只是個蘿莉,也不是說風騷,她也不風騷,很難以形容,你會覺得和她相處,沒什麼壓力,只要你尊重她,她也會尊重你,但多數時候她只是想找個人,她覺得自己表現的清楚大方,對方就應該也一樣,所以戲裡的三個男人,讓她看到了六張臉。其實她房間里貼滿牆的西方海報就說明問題了,她希望大家可以明白自由戀愛四個字的意思,但是男人選擇的永遠都是報復。
應該怎麼定義蕩婦這個詞語的性質,我覺得這是一個褒義詞,但顯然在約定俗成里它並不是,當然,也有一些人會認為這類辭彙在特定的時候會帶來快感。
怎麼樣的女人會被定義為蕩婦?
首先,我不覺得存在蕩婦這個概念,我覺得你說你有身體自由的自由,那麼在沒有任何特定約定、契約的前提下,對方也應該有這個自由,除非你們在進行某種遊戲或是履行某種關係。所以這種辭彙只是遊戲用詞,另外,這種稱呼很多時候往往都是不實的,比如在讀書的時候,總有一些漂亮的女孩子莫名被放上這個稱呼,所以我們總是錯覺蕩婦一般都是很美的。
其次,既然是蕩婦,就應該懂許多遊戲方法,知道很多有趣的方式,蕩婦不會扭捏,大大方方,可以和你隔幾個座位一邊開會一邊發簡訊問你要不要去廁所文明用語。令你在平淡的生命中,感覺到起伏。
蕩婦沒有任何標準,只有一個標準,我只和我想上的人文明用語。
每一個蕩婦可能都有一個很悲傷的故事,但每個人都是個體也是事實。


北大百講看了點映,為了電影錯過了三節必修課,本想去上課的,但影片精彩,不忍中途離場。前半場笑聲連連,笑點絲毫不尷尬,後半場黑色幽默漸漸轉入荒誕,幾乎把一切都一點點撕碎,卻又合情合理,直到最後一聲槍響,張一曼這個角色完整而豐滿了。

開始覺得戲劇感有些重,電影感略弱,但逐漸代入故事,稱得上精彩。背景設置在民國,更能有這種人類社會共通的無奈與悲劇,而非僅僅歸結於時代原因(也使得最後的政治正確合情合理,佳佳追隨大哥去了延安,的確是那個時代追隨光明的方式)。


一些台詞有些意思,裴魁山拒絕出資建教室,對周鐵男喊:「你憑什麼用你的道德準則,來綁架我的個人利益。」覺得可恥的同時,有理有據。


特派員:「我可以容忍知識分子的脾氣,但是有限度的。」以及,「大家都是知識分子,都有知識分子的脾氣。」


三民小學的幾個老師,加上銅匠,角色性格都挺豐滿的。自始至終討厭的只有裴魁山,而校長與周鐵男是帶了很多複雜性的,即使是周鐵男聽到槍聲跪下後,也對這個角色討厭不起來,只覺得被戳中,人生充滿無奈。

張一曼,讓人不喜歡都難,目前為止今年國產片最愛的角色(雖然《黑處有什麼》里的曲靖讓我有更多認同感)。她是西北版《西西里的美麗傳說》里的瑪琳娜,但更為天真。穿著旗袍的身材曼妙,噠噠地踩著高跟鞋,哼著「今夜的風兒吹,吹的心痒痒,我的情郎……」點映現場任素汐唱了主題曲,非常好聽,非常喜歡她。


一個自由意識萌芽的人物,不被世俗規則所限制,歡愉的享受自己的身體。同時她又天真而且非常善良,率真而性情。銅匠妻子氣勢洶洶殺過來,張一曼淡然:「這種場合我見多了,不是我不敢認,是我答應了不能出賣銅匠。」最後為了學校還是出門,非常酷。


但即使是在現在,蕩婦羞辱依然存在且未減弱,性奔放依然被視作不檢點與罪惡,張一曼悲劇反而具有跨時代的共通之處。


裴魁山罵張一曼的話挺值得尋味的:「你連妓女都不如,妓女是為了錢,為了生存,你就是一公共廁所。」在裴魁山這種中國男權式的陳舊觀念里,可以接受性作為交易,率性自由的只是為了快感是萬萬不得。為了生存可以理解,個人主義就該扼殺。諷刺的是,這種觀念當今未必減弱。


剪頭髮那段,太狠了,張一曼照鏡子後驚慌失措躲到桌子底下的樣子,以及在桌子底下看到周鐵男跪著痛哭的樣子,是我覺得最狠的部分。


張一曼未必是真的瘋了,但她必須死去。因為已經容不下她,除了瘋掉別無他法。過去的在其他人眼裡可以過去,但她不行,率真如她,註定悲劇,但不悲哀。其他人無奈又悲哀,悲哀也恰恰是因為無奈。

裴魁山黑化的很快,但並非突兀。一開始就是個懦弱自私的人,一開始他也未必是不愛張一曼,只是他骨子裡過於自私,又有一種男權式自以為是的佔有慾,「我喜歡你是看得起你,別給臉不要臉。」我很討厭他(應該沒人不討厭),但可以理解,而且決定他這個角色有很大群體的代表性。但理解歸理解,我還是很討厭他。


銅匠和裴魁山在這個地方有一點點相似,但結構式悲劇更明顯,倒也多了些可理解之處。說是「有教無類」,但因為沒受過教育,被欺負,被看不起,被罵作牲口。銅匠很有代表性,所謂的弱者一旦掌握特權後的本性展露無疑,長期受欺壓所以選擇以欺凌更弱來彰顯自己。這麼說有點過,可古往今來這種故事也不是一出兩出了。


我挺喜歡周鐵男的,特別是在裴魁山嗎張一曼,剪完頭髮還要殺驢時候,周鐵男拿把剪刀站門口,一連凜然我看誰敢從這兒過。剪刀終究抵不過真槍,螳臂當車註定悲涼,世界的本來面目和我們想像的終究不一樣。即使周鐵男之後也畏首畏尾,但也不招人討厭,只覺得人都是這樣子,捨生取義這四個字不過只是寫出來容易。最後佳佳走的時候,倚在門框上的周勝男挺招人心疼的。


校長是有理想與情懷的,也是善良的,但不明智,委曲求全,最終一錯再錯。總覺得可以挽回,留住學校丟掉尊嚴也沒關係,但現實卻早已不一樣,直到張一曼一聲槍響。

佳佳是留的唯一希望。但諷刺的是,佳佳去延安投奔了大哥。然後,所謂的希望,看看我們現在的世界也大概知道是什麼樣子。


誰說一切都是時代的錯。這個時代是挺糟糕的,我老覺得這時代給我的焦慮感太重,可哪個時代又好過。城頭變換大王旗,悲觀、絕望、猶疑、無奈,或許都是人類普遍的困境與通的體驗。


要是非要問,這個世界會好嗎?我覺得不會,因為不是這個世界不好,是這個世界本來就是這個樣子。


所以我們才需要電影,需要文學,需要聊以慰藉的一切。


還是巴恩斯《終結的感覺》里,反反覆復念的那一段:


「正如一切政治和歷史變革遲早會讓人失望,成年大抵也是如此。人生亦然。有時候我想,生命的目的在於將人磨的疲憊不堪,證明人生並非全然像所讚美的那樣,不管這證明要多久,以此另我們對最終的失去心甘怡然。」


感覺不太好看,本來是抱著很大的期望去看的,看完了有點小失望。感覺整部電影用力過猛,野心太大,想表達的東西很多,但是都沒表達好。整部電影涉及了很多嚴肅命題,諸如蕩婦羞辱、人性、政治等等,每一個命題都足以拍成一部獨立的電影,但塞在一部片子里就顯得十分臃腫。演員演技總體來說不錯,但剪輯與分鏡稍顯不足,給人感覺更像話劇而非電影。這部電影在今年國產電影中的總體水準還是上乘的,至少可以看出他不是一部圈錢電影,而是真的想努力表達一些東西,這一點值得肯定。


作者:遠方
鏈接:知乎專欄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講個笑話,你可別哭。

看完本片之後我在回來的路上,感覺頭有點暈乎乎的。心裡說不出的滋味,不是傷心也並非悲痛。只不過有一種想喊卻喊不出來的感覺。整個夜幕中似乎所有的霓虹燈都連成一片,越轉越緊。很快就成了一個漩渦,將所有的人都吸了進去。

其實再去討論這部電影到底是舞台劇呢還是說是一部電影這個問題再也沒有什麼意義了。因為一部好的作品是不會僅僅拘泥於形式的。我們的院線作品本來就難得出一部佳作。當我們再去用一種極為苛刻的標準去審視它的時候。其實你是在助長此類型電影的凋零。很難想像有一天這樣的電影幾乎不復存在。而整個院線都是充斥著「富二代」只流。那個時候將是我們所有人的悲哀。

整個年代帶入的是民國,但是我們不難看出這到底是在說哪一個時代。也許為了過審電影會不得不向某一個權勢階層低頭。但是即使是在這樣被閹割之後我們依然能夠看出這些所謂的笑背後的淚。對於劇本或者說是故事不用做太多的分析。因為這樣精彩的一個故事並不需要我們做過多的解讀,相信每一個人心中都有著自己的答案。但是劇中的人物設定,我覺得這恰恰是折射出了我們每一個人的人生必經的年齡段,被所謂的成長所埋葬或者說是舉高的部分。這是每一個人都會經歷的,也是我們從一開始的排斥到最後被迫接受的一個過程。

一曼:她代表著我們心中的自由以及無拘無束的那一部分。我們作為個體而言並不應該被所謂的環境限制了自身。我們即使是在某些情況下被別人誤解或者是被別人用一種異於常人的眼光所毒視。但我們從心底里知道我們是有嚮往自由的權利的。我們依舊想要做一個無拘無束的人,一個自由的人。一個想不幹什麼就不幹什麼的人。但是一曼告訴我們,你辦不到套用莎士比亞的經典「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問題」你想特立獨行但是往往到了最後卻不得不屈從於現實,除非你死了。因此一曼最後的選擇可以說是對於這種精神的捍衛。對於苟活,我寧願死去。而這期間的經歷確實我們實際生活真實的寫照。信任崩塌的那一刻,一曼眼裡流出的不止是淚水。當被兩個曾經愛過的人深深的傷害之後很難去解讀那種傷痛。我們並不是聖人,但是我們的付出如果換回來的是這種結果,那麼活著還不如死去。自由從來不該被禁錮。於是最後一曼守住了自己最後的自尊。這是本片唯二的真。

佳佳:作為唯一一個表裡如一的人,但最後也不得不接受了這個現實。當彈力球從陡坡上滑落之後我相信佳佳應該是已經接受了這個現狀,。她的命運應該如同他的父親。現實無情的摧殘著我們本該純凈的靈魂。用一個又一個我們所不能理解的方式將我們的童真一點一點的侵蝕。到最後讓我們淪落為一個又一個的病人。當自己的原有的價值觀被用一種難以抗拒的外力所扭曲的時候,於是佳佳已經死了。就像是滾落得彈球。驢車上坐著的只是一個軀殼,一個沒有靈魂的軀殼。到這,本片所有的真沒有了。

校長:可以說這個角色代表了我們整天都擦肩而過的人。我們的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人太多太多。我們自己很多時候不都是其中一員嗎?在利益面前很少有人會抗拒。更不會有人冒著各種風險只為了一個真理。我們不會校長更不會。我們自以為自己對於某一件事情的做法是正確的。其實只不過過不了內心那道坎罷了。當我們自己所標榜的事情面臨其他衝擊的時候,我們則會收起以往那些偽善轉而露出真正的獠牙。原來我們也是一頭怪獸,只不過心中僅存的一點點意念在苦苦支撐自己的日常罷了。我不排除校長可能在危急關頭會有一些大的改觀。但是事實上即使有這種可能。但一旦確定自己安全了以後我們依舊會恢復到日常麻木的嘴臉。繼續披起自己的外衣。繼續扮演道貌岸然的角色。

鐵男:這個角色相比較而言卻簡單了。這更像是一種初生牛犢在漸漸發現這個世界本來的面目之後所展現出來的一種正常的生理反應。如果說我們真的是「書生意氣,揮斥方遒」那麼只能說我們還沒有到真正的生死關頭罷了。我們在沒有經歷某些生離死別的時候我們是不會體會到死亡降臨時的恐懼的。我們當然可以豪言壯語,抑或是目空一切。但是當真正的死神前來叩門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們的骨氣去了哪裡?我們的正義感又前往何處?沒有的統統被你甩到了腦後。原來支撐我們的勇氣只不過是一種對於自己從未經歷過的事情的一種無知罷了。說自己可以抗拒一切誘惑的人一定是沒有經歷過誘惑的。看來這句話什麼時候都是適用的。對於大多數人。當鐵男轉身回到屋子的時候,一個外牆的特寫上面赫然展現三個大字「學做人」。

奎山:人之初,性本惡。他很好的展現出這句話的真實含義。我們每個人都會有他性格中的某一面的。只不過在平時生活中這種板塊被礙於某種情面而隱藏起來了。但是並不代表我們沒有。我們的自私是被寫進基因的。只不過在多數時候我們要偽裝成各種角色。有的人一生可以忘記這種自私。那麼它可以做一個好人。但是很不幸,有的人不得去面對這種自私的反覆的拷問,那麼他的人生也許會發生重大的改變也未可知。奎山正是由於一曼背叛了自己而將這種自私一下子爆發了出來。使得他整個人格一下子得到了完全的釋放。他不再假惺惺的彬彬有禮了。終於可以褪去自己的面具。將積蓄已久的怒火一下子爆發出來了。於是一個與前文截然相反的奎山就被放出來了。它可以各種詰責一曼,也可以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將整個事件推向一個不可控的局面。雖然最終未能如願,但是也可以讓我們看出一個人真實的內心是如何被激發出來的。

銅匠:其實他和奎山一樣,都是被某一件事情所激發出真正人性的黑暗面的代表。其實我們也不應該去苛責一個人,一個執拗的人會在眾人的嘲諷當中變成什麼。我們只會知道當一個善良的人開始作惡的時候,你一定不會想到這種惡是一種比惡人的惡還要讓人難以接受的。默默無聞的人情別忽視他,因為有一天總會有一個什麼條件觸發他心底的東西的。屆時他所展現出來的某種舉動一定會讓你大吃一驚的。當你不能給予某一類人尊重的時候。假以時日他可能會用另一種方式來讓你改變對這個世界的認知的。

特派員一行:這一類人並不是某些具體的形象。他們是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將要面臨的各種不可抗拒的外因。正是由於這些外在因素的不可抗拒性才使得劇中的每一個人都是那麼的有血有肉,甚至於說是以一種過激的演技來詮釋著每一個人物。是的,我們生活中有著許許多多這樣的那樣的不能違背的,或者說是巨大的外力正是由於這樣的外力使得我們原本和諧的生活會漸漸的變得扭曲。以至於失去本來的面貌。但這就是生活,我們可能像一曼那樣死去。但是大多數人會選擇像其他幾個人一樣苟活,不過方式不一罷了。

美國人:他的到來似乎只是為了說出這部電影的中心「不可理喻,不可理喻的中國」。除此之外再無其他。

電影開始的時候我所在的影院依舊是沒有滿座。只不過稀稀拉拉的一撥人。但是看完了之後沒有一個人是心情愉悅的。這樣有深度有內涵的電影,在我們正常情況下一年不會多於五部。但是這樣的電影我都可以預估它的票房。口碑並不能抹殺我們日常的病態的無聊。依舊會有很多人繼續奔赴一些所謂的大製作,明星堆砌的片子的。但是我想說的是,當我們這樣的電影都不能獲得很多人的票房支持的時候,在不久的將來,當我們進入電影院然後看到的都是一些「富二代」之流的東西的時候,我們會不會後悔。會不會後悔自己當初沒有給一些真正的電影人一些支持和鼓勵。

如果真到了那一天,那麼也只有本片的宣傳語可以解釋了「講個笑話,你可別哭」


好像大家都在說什麼女權主義啊解放啊什麼的,抱歉我都沒看出來。
所以你說,放縱自己的慾望,隨意跟異性睡不管不顧就是性解放?這樣的性解放還是不要的好。什麼性解放,只是人們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而找的託詞,那馬蓉是不是也可以高喊性解放?一曼老師是為了留下銅匠才跟他睡?難道不是單純的想跟銅匠睡,而正好隨便能達到目的么?
整個影片除了孫佳,其他人獲得怎麼樣悲慘的結局我都不會覺得可惜,因為他們本身也不是什麼好人,拿著公家的錢買健身器材這些的,難道不是他們自己乾的么?
反正在看完這部電影的期間和看完後我都是很生氣的,嗯,花了一個半小時看了不喜歡的片,能不生氣?
嗯,影片當然有優點,其中包含的黑色幽默啊,但總體來說缺點多過有點,邏輯比較突兀,我看電影比較喜歡思考行文的合理性,前文如果無法推出後文,我也很難說服自己入戲。貌似大家對裡面的人物也都過譽了,連代對這部電影也過譽了


一句話 錢花的值

第二句話 小曼是錯了的 別洗白了

我真的很難理解那些愛情萬歲 性解放跟張一曼有什麼關係 張一曼對誰是愛情 對鐵匠?對那個喜歡她的老師?我自認為都不是

也有很多人說小曼愛自由 這句話在電影里張小曼也親口說過 但什麼是自由呢?我開始困惑 我特意找了一下知乎 裡面有一個回答是這樣的 自由是「隨心所欲而不逾矩」 對這句話我十分贊同


個人觀點 不喜就噴


我發現現在的業內人士都陷入一個誤區:喜歡非常粗暴地去用專業知識去反駁大眾認知。這種交流方式帶來的結果大多數是大眾不僅聽不進去你的專業解釋,更多將雙方推入到打嘴炮的境地之中。你說我興沖沖地去看個電影,難得碰到沒睡著還有點意思的片兒,當我四處安利尋求共鳴時,你直接一盆冷水,就算你說的再有道理,我也聽不進去不是么,
單單舉一個例子,回答里很多專業人士黑的最多的地方是:話劇痕迹太嚴重,嚴格意義上算不上電影。只針對這一個,我想說有的人連電影的基本構架元素都不清楚,你這直接上來給人整一個電影與話劇的區別差異,我敢說很大一部分人不了解話劇,真正花錢看過話劇的人更是了了,這是中國影視市場的一個普遍現象,所以大家都是憑著主觀印象去評價這部電影的。我看了,我也覺得好,但有的人非要高高在上選擇粗暴的交流方式來評論這個片兒,除了滿足自己專業知識豐富專業素質一流的自我感覺及藐視無知大眾的優越心理外,在幫助大眾了解電影及話劇的專業知識上毫無建樹,甚至陷於大眾愚不可救的調調中,實乃悲哀。
交流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的,如果某些人一上來就王之藐視或者一口一個水軍的,那就沒有交流的必要了。


本文涉及嚴重劇透,而且內容有點辣眼睛,請看官們慎重。


這部電影,多多少少都帶點寓教於樂。為了展示知識儲備的淵博,看完以後總得狗尾續貂的幫編劇和導演意淫一下其他結局,同時就理念和世界觀滔滔不絕的噴上那麼一段。


今天噴五個點:

  1. 不抱團和互相拆台。

中國人重視私德、同時也比較重視私利。元滅宋、清滅明,最大的民族所遭受到的苦難最多,近代史上最成功的的家國一體化的團結奮戰算是抗日戰爭了,完了以後馬上內戰。扯的有點遠了。


無論是孫校長下的三個老師,還是教育局特派員、三民小學和銅匠,每三個人和每三個團體,大家的角度不同利益也不同,明明可以皆大歡喜,但是卻鬧的不亦樂乎。因為在我們的文化歷史上不懂得平等尊重和團結,再任何兩個團體和個人的時候,都不能共謀利益(相對平等的按勞分配)和平等對話。遇到一個事件的處理是先論資排輩、正本清源而不是看看誰說的最有效。

2. 愛情與自由。


開始看到張一曼的時候,覺得很土,是個瘋瘋癲癲的人,還以為是個老姑娘。話劇版的直白表達讓她隨意的呈現自己是個豁達的小BIAO子形象。最後十分想找一下她到底之前發生了什麼事。後來覺得自己可笑。


張一曼就是最正常的女性,她在自己的大好年華盡情的消費自己的青春和愛情,她說她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個自由的地方。她不必面對大城市裡世俗的眼光盡情的和男子相愛、交歡,甚至換取利益和達到目的。她和鐵匠說對不起的時候,開始覺得她心裡有愛她是很痛苦的,後來那句無奈和聲音不大的對不起回想起來恰到好處。


有人說是個悲劇和壓抑的結尾,其實最後那一聲槍響挺好的。婚禮中的鮮花雖然沒有帶來愛情,但是扣下去的扳機給了她永恆的自由。她不是一個需要被人指指點點度過餘生的靈魂,那樣下去只是行屍走肉。

3.人是怎麼變壞的。


裴魁山做了人面獸心的斯文敗類,周鐵男變成了冷漠的軟蛋,張一曼瘋了。他們為什麼都變壞了?其實這些惡從開始的漠視驢棚被燒就已經看出了端倪,驢得水給他們帶來了寶貴的飲用水並提供了作假的資金,但是它最後得到的只是被吃的命運。


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點,有時候並不是變壞了,而是當前的光芒沒有照到陰暗的角落。想做一個好人要不就要努力不讓自己落入這步田地,要不然就要防微杜漸。其實他們都不是壞人而且都很可憐。包括逼張一曼剪頭髮的銅匠,只是Loser顯眼的表現。

4.生命的樂趣在於可能性。


銅匠真是個有意思的角色,一直好奇銅匠和張一曼之前和他媳婦都在幹嘛。但是銅匠真的通過的角色扮演變成了呂得水老師,更難得的是他牢牢的抓住了這次機會改變自己的命運。面對十萬法郎,他選擇了走出山區。他是一個不近吃苦耐勞還是個善於抓住命運的人。


反思一下,很多人活了三十多就開始把自己活死了,每天就在一個圈子裡面像齒輪一樣的旋轉。還要把這種一沉不變的氛圍渲染到生活的每個角落,一眼就看到了以後的十幾年或幾十年。有人會說銅匠沒資本所以奮力一搏。恩,是,好歹他很努力。

5.好心辦壞事。


羅斯這個人是現實中最恐怖的一種人,抱著做好事的理念天天幹壞事。尤其是前陣子聽了非洲捐助為什麼會越捐越窮的故事(軍政府超低價格賣捐贈糧食,人民種糧反而無以為繼)仔細想想這種人其實也是很多。中國的一切貧困縣,一些農戶,常年搞得我窮我有理。


羅斯想捐助中國的教育事業,但是做法只是捐錢,並不是一個從根上解決問題的辦法。就如孫校長開頭提建議獎學金,讓孩子為了獎學金來上學。都是急功近利的表現。如果真的想辦好事一個是要理性的去思考結局方案,並且不及時間精力真的的做下去。


最後電影演員都還是用話劇的表現方式,比較誇張。周申、劉露兩位導演的編劇也非常的不錯劇情內容層次豐富,嬉笑怒罵後耐人尋味的點也很多。尤其適合雅俗共賞的偽文藝青年。


結尾就不再扣題了,畢竟已經噴了半天,一部電影,看看樂樂,也不能太上綱上線是不,推薦。


我是真心希望《驢得水》票房能過10億。
(雖然我預測最後票房在3億左右)
看看資方現在都在捧些什麼電影,《爵跡》、《盜墓筆記》……為什麼?
因為「IP」,一個被國內文娛行業用噁心了的詞。
影片有了「IP」意味著這個作品曾經在某個相關領域,文學、遊戲、動漫等等有過成功的經歷。所以改編成電影還能再賺一波老粉絲的錢。
經常有人討論IP怎麼定義,什麼才是好的IP?
我給個最簡單的解釋吧,現在國內文娛界討論的IP就是指「一個作品不管做成什麼樣,都有人願意為其買單」。
小說的粉絲會去看電影,甭管電影爛成什麼樣,反正粉絲會買票去看;小鮮肉明星們也是IP,因為只要他們一露臉,甭管演技如何,用沒有文替,粉絲們就願意包場。
恩,聽起來不錯吧,風險低,收益又確定,這種東西干投資的最喜歡!
難怪熱錢都去瘋狂去炒作IP概念、天價購買所謂的頭部「IP」,好騙錢嘛。
同一個網路小說改編成電影,圈幾億票房,再換個皮改編成遊戲,改編成網劇、網路大電影,同一撥粉絲反覆地吃,從肉吃到骨頭,最後連湯都不剩。
這就是「IP」開發,影游聯動,大文娛生態系統。

可是,問題都在投資方身上嗎?
投資方拿著LP的錢,追求的是收益,但是影片拍出來之前誰也不知道能拍成什麼樣,錢怎麼投?
還不是只能看有沒有大導演、有沒有明星陣容、是不是網紅小說改編,現在的話來說,是不是有價值的IP。

看看《驢得水》吧,雖然是在話劇上演出了小名氣,可全中國話劇才有幾個人看啊(別拿北京上海的文藝青年看戲的頻率說事)。導演吧,沒幾個人聽過。演員呢,沒幾個人認識。
所以,像《驢得水》這樣渾身上下沾不到一點IP腥味的片子要是能成功,才會讓死盯著IP不放的投資人和製作人們意識到:觀眾的錢,不是那麼好忽悠的。
粉絲可以掏錢買《小時代1》《小時代2》《小時代3》,可是你再拿《爵跡》《小時代4》圈錢,可真把觀眾當傻X了。

無論是作為一個熱愛著電影的觀眾,還是影視行業的投資者,我都希望像《驢得水》這樣內容優質,踏實製作的走心作品能成為今後行業的主流水平。
影視製作人們安安心心搞創作,演員們認認真真磨演技、敲打作品;
投資方們多一些長遠的眼光考量,尊重藝術創作特性,該搞影視的搞影視,該做遊戲的做遊戲,不要玩弄觀眾,不要操作資本買票房。
細水長流,只有行業健康發展,中國電影水平真正地提高了,從業者們才能長期的賺錢。
跟好萊塢大佬們對話的時候,腰桿硬不硬不僅僅是靠440億的票房,更重要的是中國電影工業的發展水平。
不然為什麼王健林爸爸提著錢,派拉蒙也不賣?
不僅僅是錢的事。


說了真么多寄託著希望和理想,甚至是幻想的話,但回到《驢得水》影片本身,我還是對它的票房感到一絲絲擔心。幾個原因:


第一,排片不佔優勢。
發行方貓眼文化儘管有光線的背景,但還是缺少像五洲這樣背靠萬達院線的發行能力,因此與同檔期的《但丁密碼》、《機械師》相比,儘管口碑和評分明顯佔優,但排片比例仍然不及《但丁密碼》。

第二、11月檔期競爭很激烈
11月11號《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
11月18號《我不是潘金蓮》
而《驢得水》上映快一周,票房還沒過億。未來票房很堪憂。
第三、營銷不及格。
基本靠朋友圈口碑營銷。沒什麼營銷事件和話題引導。。
官方微博只有5000多粉絲:

豆瓣上有大量的水軍進行針對性地差評,口徑很一致,就是指《驢得水》照搬話劇:

最後,主題曲真的太好聽!祝好!


是人被看作一頭驢,還是驢被當作一個人,更讓人悲哀?


如果你是電影愛好者,相信一定聽過最近的一部熱門電影《驢得水》。


早在此片剛點映的時候,一位朋友看了並表示不錯。我初聽名字,覺得太搞笑了,想當然的認為,肯定是一部迎合大眾的惡搞影片。接下來的文字中你會發現,確實是我想得太當然了。


當時我問,「能不能在不劇透的情況下,一句話說下這部影片講的是什麼?」


「嗯...講的是,4個人和一頭驢的故事?」


「只有4個人呀!」


「啊!不是不是,5個人和一頭驢。」


「啊?又5個人了?」


「啊!不對,是7個人...不對不對,是8、9、10、11個人和一頭驢,啊!不對,其實還有好多人,其實驢也不只一頭,總之你去看看就知道了。」


當然,像我這樣意志堅定的人,不會因為一兩個人推薦,就去買張電影票,就去花費來回行車的時間,就去忍受一個人看電影的落寞!


那麼,到底是幾頭驢和幾個人的故事呢?

故事主要圍繞「4個人,再加4個人,和其他人,和一頭驢」展開。


孫校長:相信「有教無類」而在貧困山區開辦學校。

周鐵男:衝動,暴脾氣。

裴魁山:見風使舵,愛慕虛榮。

張一曼:生性放蕩。

孫佳:校長的女兒,對一頭拉水的黑驢特別喜愛。

特派員:欺下瞞上,徇私舞弊。

銅匠:維修銅器的當地村民。

銅匠老婆:潑婦。


我盡量在不劇透的情況下,從個人角度談談觀後的感受。雖然這是一部,即使劇透,即使再看第二遍,也絕對精彩,甚至可能因為不會在意其中穿插的笑料,而不會錯失更深的一些東西。


孫佳

雖然不算標準的主角,卻是貫穿始終,推動整部劇的發展和轉折。


她為愛驢取名「驢得水」,可能是因為每次靠這頭驢去拉水,有驢,才能得水。


而忍不住像對人一樣照顧這頭驢,把它當作朋友,一方面是感激它「得水」的價值,一方面,更是因為她的孤獨,身邊雖然有父親,有年齡相仿的老師們相伴,卻因為與周圍人三觀的格格不入,導致內心孤獨得只能以不會說話的動物為伴。


如果是幾年前,我大概會激動的認為,「就要像她這樣,這才是正確的、該被宣傳學習的行為規範。只是這個社會這樣的人越來越少了」。


可是現在,很多事不再那麼武斷,不再非黑即白。


比如劇中有一個情節:驢棚著火了,校長帶領三個老師救火失敗後,就任其自生自滅。孫佳看到後不幹了,她非要用「跑了二十多公里路、用於大家洗澡吃飯」的水救火,確實很英勇;沒有驢棚,她的驢朋友就沒地方住,確實也是重感情,確實也好像是她所說的「我打的水,我愛怎麼用就怎麼用」,那麼,她真的就對嗎?


社會本來就是一個整體,大家分工不同各負其責,她負責的是打水,但並不意味著自己有對「乾旱的當地無比珍貴的水」的生殺大權。


任自己的老父親喝不上水,就是不孝;任身邊的朋友喝不上水,就是不仁義,憑几桶水妄想滅大火,更是愚蠢。


比如她在影片里的一些堅持,像是《皇帝的新裝》里,孩童說出了大家想說卻不敢說的話「皇帝什麼也沒穿呀」,所有人都在宣揚孩童的勇敢無畏、皇帝的愚昧以及子民的懦弱,卻沒有人在意,這個故事繼續發展會是什麼樣子?孩童和孩童的父母親戚,也許因為一句話而滿門抄斬,斬首的時候得到的也許不是大家的維護,而是冷漠和看笑話。


她漂亮可愛,敢愛敢恨,敢於說出真相,同時,性子倔,不顧大局,也正因為這樣的不完美,有好有壞,才顯得有血有肉,像真實一樣真實。


周鐵男

這個角色真實演繹出了東北人的豪爽,不管對錯得支持自己敬重的人(校長)的意見,甚至不惜捐出自己的工資獎金;暴脾氣,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樣子,永遠把「怕啥啊,能咋滴」、「大不了跟他拼了」、「信不信我弄死你」、「我看誰敢動」掛在嘴邊。


然而在短短的劇中,他屈服了很多次。


聽老校長的,因為敬重曾經照顧自己的班主任,出於情義,這算是唯一發自內心的屈服;

在銅匠媳婦面前沒有辦法,潑婦無敵確實是個無解的方程;

最後,也是徹底改變的,是一把槍,或者說是,在更強大的武力面前,心甘屈服。


如果說裴魁山在大局、在三萬塊的利益驅動下,沒有衝進張一曼和銅匠纏綿的屋子,聽著心愛的女人在別人的胯下而默默離開,你也許不會驚訝;而暴脾氣的周鐵男在一聲擦身而過的子彈後,徹底改變了,對武力的低頭,幫著特派員指揮自己的隊友,甚至在特派員的隨從要強姦張一曼的時候選擇躲起來,雖然可以理解,卻還是忍不住心酸。


曾經誓要為了喜歡的女人(孫佳)遮風擋雨,在此之後,竟自己去勸服孫佳「為了大局」扮演銅匠的未婚妻,之後更接受了孫佳假戲真做嫁給銅匠的事實。


這裡沒有任何鄙視「在生死面前選擇低頭」的鐵男,這就是人性,而且是特別特別正常的人性,我們只能盼望自己和身邊愛的人一輩子不用面臨這麼重大的抉擇。


曾經有人做過一個實驗,給你1塊錢,讓你離開你的伴侶,所有人都笑說「這怎麼可能,我們的愛情是無價的」,當1塊漲到1千、1萬、10萬,大家還是笑,只是笑聲輕了、勉強了、猶豫了,如果是1千萬、一個億呢?後果不敢想了,不得不中止實驗。


所以聰明的戀人,不會追問「你會為我去死嗎?」而是珍視當下,意外來臨之前用力去愛,意外來臨之後坦然面對和接受。


銅匠

這個在片中甚至都沒有名字的角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很多人對銅匠的變化之大,認為是導演為了烘托劇情而過於誇大,其實這種變化不僅有其完全的合理性,更充斥在日常的生活中。


銅匠懦弱老實嗎?


從他著裝的破舊、頭髮的凌亂可以看出他決不是個講究的人,但當第一次校長決定找他假扮呂得水、知道大家有求於他時,要求用很多桶珍貴的熱水泡澡,不緊不慢。作為對比,衣裝整潔的老師,只是用水洗把臉就滿滿的感覺幸福,可以看出銅匠的貪婪和囂張,也可對日後的巨變窺見一二。


銅匠從一個老實人的唯唯諾諾,到威脅眾人開除張一曼,罵她、打他,強迫殺掉孫佳喜歡的驢,變化雖大,卻合情合理。


哪有天生的老實人,不是主動壓抑住脾氣,就是被動被壓迫著。


銅匠有個潑婦老婆,自己不敢大聲說話,不敢反駁,工作也只是低等的維修銅器,心理上被長期壓抑,而行房多年竟連嘴都沒親過,姿勢也沒變過,說明在生理上的性也被長期壓抑著。意外遇到這群老師,意外被重視被需要,又遇到放蕩的一曼,不僅投懷送抱,還親自授教。


長期壓抑的老實人,像進了天堂般,一曼已經不僅是他的女神,更是一種精神寄託。這種寄託,讓他勇敢,讓他開始渴望改變和提升自己,讓他努力學習,而這一切美好的幻象,在銅匠聽到一曼當面說的「我就是把你當作一牲口」時,瞬間崩塌,由極愛到極恨。


相對比,裴魁山作為知識分子,識大局、見風使舵見錢眼開,也因為對一曼由愛生恨,變得那樣刻薄、狠毒,銅匠的變化當然是完全符合常理的。


另外,銅匠殺驢泄憤後,大家享受美味的時候,孫佳傷心的給死去的驢得水燒紙,一邊哭著說「是我不好,把銅匠教壞了」。


銅匠學了知識,變成了所謂的知識分子,反而比之前愚昧無知的時候更懂得如何釋放自己的壞,更懂得如何利用自己的籌碼、如何利用對方的弱點去威脅別人、去得到自己想得到的。


真真是「本是中山驢,得水便猖狂!」


關於知識分子,特派員說過一些有意思的台詞,「我理解,知識分子是有脾氣的。」到後來說的,「我能夠容忍知識分子的脾氣,但也是有限度的!」


其中,有個小細節:一曼為了讓銅匠對自己死心、回家跟媳婦好好過日子,對銅匠說了狠話。銅匠傷心之餘,掏出珍藏許久的一曼的一縷頭髮,扔掉了。一曼在所有人離開後,慢慢的走過去,慢慢的蹲下去,慢慢的撿起自己送給銅匠的一縷青絲,慢慢的抬起頭,說了句,「對不住了,銅匠。」


......


劇中包括很多反諷,類似老校長批評其他人「私自挪用公款」,其實自己也挪用了;驢得水是驢還是人,一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個「能得到經費的概念」;上面批的教育經費10萬,層層剋扣,等發到學校只有3萬了;當大家第一次得知上面的經費有10萬時,立即相互懷疑,不動一兵一卒,頃刻間一個團隊瓦解......


以及留白的拍攝手法,一曼在精神失常後撿到一把手槍,結局的「只聞槍聲,不見其人」,留給觀者想像空間。


還有一個小感悟:三個男人,其一重大局,其一重文,其一重武,很容易構成最小的鐵三角,彼此護其腹背而無堅不摧。比如一家公司的CEO,需要有個能在幕前衝鋒陷陣的,也要有個能在幕後運籌帷幄的,這樣才能穩定,才能長久。

而摧毀鐵三角的一個極為簡單的方式,就是出現一個不屬於任何一方的適齡女人。


這確實是一部值得觀看的影片,你會找到一頭忍不住想起的驢,任何人都能從中看到自己在意的一些東西。

最後,再聊個小插曲。


一部上映近一個月的影片,在一家並不算熱鬧的影院,上座率竟超過了2/3。


我在影院看這部片子的時候,碰巧右邊坐個姑娘。前半段隨著周圍人哈哈笑著,中段就已經開始抽泣、需要紙巾了,等到最後,大燈打開,看到她淚眼婆娑,泣不成聲。


當下有太多人,只能接受簡單的動畫片,簡單的動作片、虐戀和惡搞,能把一部嚴肅的片子看成喜劇,而把這種「為了商業妥協加入幽默因素」的喜劇看得如此感動,這本身就是一件讓人感動的事。


看著她身邊的男伴,無比羨慕,得此一女,夫復何求。


《驢得水·高秘書傳》

文/子曰:誠 專欄:子曰:電影是個好東西


高秘書是知道這個秘密的。

他人很聰明,沒有明說。

要不然他也不可能活這麼久,年紀輕輕就處在這個位置上,讓人艷羨。

他有點瘦,骨架大,個子高。
卡其色西服全套,內里搭上白襯衫,條紋領帶。

再梳個斜後背頭鋥亮鋥亮的,不知道的人以為他是哪個吃過洋墨水回來的學者,溫文儒雅。

就連他的口頭禪「哎!你怎麼這樣……」,都是當上秘書後才學的。

這種聽起來老氣橫秋,不理解對方的口氣,他原來是最討厭的了。

一.

「李哥,您說我們這次去的地方,是怎麼樣的啊?」高秘書眼神誠懇的看著身邊的這個光頭中年男人問道。

「哈哈!」光頭乾笑了兩聲,接著說「這個地方啊,牛不拉車鳥不拉屎,荒郊野嶺的,聽說就5個老師搭了幾間房在教書。」

看著光頭語帶不屑,高秘書討好似的賠笑了兩聲,接著說「那能折騰啥勁啊,我擔心咱們到那沒有好的待遇,委屈了您。」

光頭看著高秘書說「沒事,這次主要是有任務呢!任務辦完就走,不多待。」

光頭突然想起什麼,打開隨身小包,拿出牛皮紙製成的文件袋檢查再三。

袋上工整的寫著「關於呂得水老師情況說明」,上批「中華民國教育部」。

光頭舒一口氣,「可別小看了這次走訪,要是成的話,我們每個月至少能多出這個收入。」

他隨即伸出一隻手,拇、食、中指相捏,其餘兩指彎曲。
皮已笑,肉未笑,雙眼眯成一條縫。

二.

十年前,當高秘書還是年輕莽撞小夥子的時候,他曾經去往南京投奔大哥。

路過成賢街,在一排高大威嚴的房子面前停下了腳步,透過大門朝里張望。

大門坐西朝東,磚石結構。
分為三孔,中間寬敞兩側稍窄。

對稱的建築在成賢街上不少,位於51號的這排房子也是。
二十三棟房鱗次櫛比,樓房之間高度對比像是音符一樣上下跳躍。

從小地方出來年紀尚輕的他,一下子就被這吸引住了。

後來才知道,這裡是國民政府教育部。
於是他默默地有了一個想來這裡上班的天真想法。

未曾想,幾年後,他真的在教育部謀得了一個職位。

不過不是在這裡,而是在重慶。

因為抗日戰爭爆發後,國民政府就暫時遷往重慶了。

三.


作為特派員的秘書,簡單來說,就是幫特派員料理好雜事。


這次來三民小學也是。


不過在路上發生了一個小插曲。


光頭李特派員剛比完數字,突然覺得一陣眩暈,接著呼吸急促起來。

高秘書立馬吩咐司機停車,幫李特派員倒了點水。


司機插了一句「恐怕特派員是高原反應了。」


「那怎麼辦?」高秘書趕忙問。


「前面一公里左右地就快到了,要不我們到那再休息?」

看著眼前特派員雙眼泛白,雙手不斷捶打前胸。


「走!」高秘書下了命令。

四.


高秘書在剛當上秘書的時候,血氣方剛,覺得任何事情都做得到。


一次,領導派他去一所小學徵收「課本費」。

他去往當地才發現,這個學校的學生壓根沒有什麼課本,只是幾個老師在牆上畫著什麼,學生跟著讀。

學生們和老師都穿的破破的,教室簡陋不堪,沒有多餘經費。


站在他們面前,他沒好意思開這口。


高秘書回來後,將自己的一部分薪水補貼進「課本費」交了上去。

事後被人舉報,領導把他叫去談了很久,工資減半。


大哥罵他不懂事,不要用自己的道德標準去逞能。

害本就不寬裕的家裡,增添更大的壓力。

大哥和母親失望的眼神深深地刺痛了他。


於是,他不再多管閑事。

五.


特派員醒了。


在三民小學何校長及一眾老師的陪同下,他們參觀了教室。

一座雨神廟改建的教室。


特派員表示想聽呂得水老師講課,何校長他們再三推託,還是不得不讓呂得水站在了講台上。


一段蒙語冒充英語念的「莎士比亞」經典獨白,聽得高秘書和特派員一愣一愣的。


高秘書讀過書,他也有過蒙古朋友。


但是他沒點破,因為特派員不動聲色,所以他也不動。

結束後,特派員上前,果不其然,假意「蒙在鼓裡」,表示要呂得水老師扛起教育的大旗。


高秘書有點痛苦,因為他看出了自己參與的,將是一個「圈錢」的教育遊戲當中。


但同時,他也是受益者,道德的另一面告訴他,要享受這個計劃。


這個計劃就是,把從美國來的慈善家羅斯先生支援基層教育家的錢,騙到每個人的口袋中。


塵埃落定,假冒呂得水老師的銅匠照完相,高秘書和特派員滿意而歸去申請資金。

天色漸晚,霞光掩瑜,池塘里的魚跳出水面,殘破的驢棚里的黑驢在焦躁的走來走去。


好戲才剛剛開始......

六.


從三民小學回來的兩個月里,高秘書可忙壞了。

在李特派員的「指導」下,寫材料,遞送材料,找翻譯。


這才有了那一筆「扶助呂得水老師」的錢,像流水一樣流到了每個人的口袋裡。


「小高啊,這次多虧你了。」李特派員扶了扶與臉極不相稱的墨鏡,緩緩說道。


「沒事!李哥,應該的,您幫了我這麼多,我也就做了點小事來回報,再說,這次我也是受益者嘛。」高秘書眼巴巴的望著特派員,心裡暗自猜測從對方口中說出的數字,自己能分到多少。


「你放心,這次不會虧待你的。」特派員略微抬起頭。


「好的好的。」高秘書答應完,卻站在原地,不肯挪動腳步。


「怎麼?還有事?」


「額…….李哥,方便問一下這次我能分到……?」一向語速流利的高秘書,這下卻打起了禿嚕。


「這個數。」特派員隨即伸出左手,食指中指無名指豎起,其它彎曲收合。


三萬?高秘書心裡頓時激動起來,面上卻還鎮得住,想說李哥真是仗義,七萬就分自己三萬。


「沒事你就先去休息吧。」特派員說完不再看他。

七.


「操蛋!」


高秘書趁特派員下車方便,小聲嘀咕著,越想越氣。


可想而知,特派員的那個手勢,肯定不是三萬。


等他坐回到車上後,高秘書又恢復了往日的笑容。


第二次來三民小學,路似乎沒有那麼漫長,這一次是陪同羅斯先生來的。

目的就是想當面見見呂得水老師,表示感謝。


不過跟上次一樣,第一次來到高原的人總是不太適應。

羅斯先生如預料般的陷入高原反應的折磨當中,只好由高秘書陪同特派員先去打個前站。


特派員當著大家的面,希望他們跟羅斯先生反饋說呂得水老師已經收到了每個月十萬元的補助。

「什麼?」眾人睜大眼睛,不敢相信自己所聽到的。

很明顯,本來十萬的補助,發到學校賬戶的只有三萬,其他七萬去向不言而喻。


其中的一個老師周鐵男表示強烈不滿,說這簡直是「坑錢」。


高秘書站了出來,「這怎麼能算是坑錢呢?這是合理優化的分配。」


鐵男往地上啐了一口,唾沫星子濺到了高秘書新買的小牛皮鞋上。


在特派員面前不好發作,高秘書只有繼續說下去。


「羅斯先生每個月贊助的十萬塊錢里,教育部要替你們交稅,還要扣去管理費,辦公費,車馬費,宣傳費等等,另外還本著自願的原則,替你們繳納了公積金,抗戰基金,保險金以及養老金。」

說出這些連他自己都不相信的話的時候,高秘書眼角快速跳動著。


後來發生的事漸漸失去控制:呂得水老師的突然出現,攪亂了大家的計劃,並揚言要大家代他「懲罰」張一曼老師,要不然就不配合演這齣戲,其中緣由有些複雜,聽說是因愛生恨。


於是在金錢的誘惑下,眾人由最初對一曼的謾罵,肢體衝突,後來甚至升級到剃頭。


要知道,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一個女人的頭髮,有時候是她的一切。


無奈情勢比人強。


高秘書看著他們,看著正被剃頭的一曼,不禁轉頭瞥向窗外。


殘破不堪的驢棚里有兩頭驢,一黑一灰。

八.


他一下看的出了神。


驢棚不大,棚頂上一半的草絮已經被燒焦,掃到一邊,太陽可以直射到黑驢的背上。


黑驢健壯,腿部肌肉發達,牙口好,看起來很健康。

灰驢則稍瘦一些,毛髮略卷,蜷縮在角落裡。


黑驢佔據了大部分位置,不時在有限的範圍走來走去,看起來像是在領地里「巡視」一樣。


過了會,灰驢站了起來,想探身前去吃草。


距離靠近,黑驢突然扭頭,嘶吼一聲,向灰驢撞去。

灰驢趕忙閃開,受了驚嚇,站了一會又乖乖回到角落裡去了。

九.


「小高!」

特派員的一叫,把高秘書心神拉回屋內。


看到剃過頭的一曼,原本濃密卷翹的頭髮,現在只剩下了稀稀疏疏的毛髮,甚至可以瞧見頭皮。

高秘書不忍再多看。


眾人鬧了一番後才散去。


當晚,特派員組織幾人在屋頂上吃驢肉。


高秘書被吩咐去找校長來。

「我自己這是怎麼了?」高秘書眉頭一皺,在院子里自言自語起來。


也難怪,在金錢的誘惑和三民小學發生的一系列荒誕事件面前,高秘書露出了久違的困惑感。


原本以為自己已經世俗的如特派員般無情的生活,又起了波瀾。


「別開槍!」


「我他媽讓你滾蛋!」


從廚房那傳來了動靜。

高秘書跑了過去。


「幹嘛呢!」高秘書走進廚房,看見這次跟隨他和特派員一起來的候警長正壓在張一曼的身上。


「特派員在上面吃飯呢,你在這幹嘛呢!」候警長趕忙爬起,高秘書怒不可遏的說。


「沒幹嘛呀。」候警長聲音怯弱。


「滾滾滾。」礙於候警長跟特派員的戰友關係,高秘書不想多生事端,打發他走。


看著地上包著頭巾,衣衫不整的張一曼,高秘書心生憐憫。


再看到角落裡蜷縮著之前態度囂張的周鐵男,心裡氣不打一處來。


這傢伙到底還是不是男人?

朝鐵男方向啐了一口,遂轉身離去。

十.


最後,聽說羅斯先生並沒有上當,還識破了他們的計劃。


事件曝光,校長和幾個老師都被處分,而特派員也在接受調查。


由於沒有確鑿證據,高秘書暫時就被晾在了一邊。


回到辦公室後,

李特派員,何校長,周鐵男,張一曼,呂得水(銅匠)……

這些名字不斷的在高秘書腦海中攪來攪去,折磨得他心神不寧。


是不是為了一己私慾,就可以濫用職權,去迫害每一個人。


還是要顧全大局,不斷隱忍直到達到目的為止。


又或者看似堅強不屈,在真正的恐怖到來時變得比誰都軟弱。


他心裡更偏向于堅持自己,不顧及他人的眼光,做事比誰都瀟洒。


總好過表面偽善,老實,實則在名利面前最先迷失方向。


他想不通,搞不懂。


遂請了幾天假,借口回家處理事情。


後面的事,大多不太清楚了,只是聽人說,他寄了封信給教育部工作人員。


從此就再也沒去上過班。


(完)

更多電影文章,請關注專欄「子曰:電影是個好東西」,謝謝


總體上來說,不是太好看,典型的用力過猛。雖然是喜劇電影,但看完之後沒有觀眾開心的走出影院,太壓抑了。
其實這部電影前半段非常好,喜劇效果出眾並帶有黑色幽默的諷刺。可是後半段急轉直下,劇情非常壓抑,尤其是當一曼剃頭的時候,情節雖然不恐怖,但勝似恐怖電影。這樣的結果就是電影前後半段脫節,像是兩部電影,前半段是喜劇後半段是悲劇。其無論是喜劇性還是諷刺性都打了折扣,電影的票房也不會太好,很可惜。
其實導演與編劇可以不用把電影后半段做的這麼的壓抑與諷刺,沒有必要為了諷刺而諷刺。好的喜劇電影就是有豐富的喜劇效果的同時穿插加入一些諷刺與批判,但主調仍然是喜劇性為主。


真的沒人覺得這裡的衝突爆發都太突兀了么?


推薦閱讀:

《驢得水》電影是否三觀不正?
電影《驢得水》給我們的啟示有哪些?
《驢得水》中的校長和特派員,誰更適合做領導?
在《驢得水》中,怎麼評價張一曼的唱功?
為什麼(驢得水)中一曼要自殺?

TAG:電影 | 電影推薦 | 影視評論 | 開心麻花 | 驢得水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