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曲如果想大幅度提速,應該快練還是慢練?


瀉藥。這問題有點大,都夠我寫一篇論文了。

姑且提一些建議好了。個人認為一般人可以想到的那種慢練+用節拍器一點兒一點兒加速的死磕方法,是不能徹底解決提速問題的,一般到了一個極限速度就上不去了。因為這種方法提高的只是對該段落的熟悉程度,而非自己手指的手指機能,即極限速度。如果到了極限速度還不到原速,想再提速,靠節拍器恐怕是收效甚微的。唯一的辦法就是想辦法找出自己是哪些必要的基本功欠了賬,很可能就你練習的段落來解決(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是治標不治本的,必須回歸問題的根本才能徹底解決!例如:八度彈不好,或者三度六度彈不好,都可能是因為你單音跑動就沒彈好,手指獨立性(尤其弱指)沒鍛鍊出來,要回到根子上找相應的練習做針對性訓練!而且這樣解決一個問題就可以解決很多問題!

另外還是那句話,想學精一首曲子(尤其是上了一定難度的曲子)請找專業的老師一對一指導,全靠二次元這些有限的信息是遠遠不夠的。以上。


在有些情況下慢速演奏的動作並不適合快速演奏,而且快速演奏還涉及到力量與協調性。因此想要彈快,應該在一種既保證準確性又不至於肌肉處於長期超負荷(對於既要求快又有力的技巧)的狀態下逐步提高速度。 而慢速練習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在此不再贅述


慢練的時候不僅是熟悉作品和練習準確性,更是要尋找肌肉放鬆的感覺,慢練加放鬆,用節拍器緩緩增加速度,應該可以完成提速。有時候我為了找放鬆的感覺,就把手癱在鍵盤上再靠手指瞬間發力跳起自由落體到下一個音,也不管碰錯多少個音。


如果是蕭邦二協那種,就自己死磕吧我覺得差不離了,如果是拉三這種我也不知道該怎麼磕,其實蕭邦二協難度真的已經夠大了。有多少人能彈利索的,剛才看見好像有個猛男點了個贊,我就在說一句,基本上你下功夫用力死磕每天嗑8到13小時左右,基本上還是能嗑到你要的那個速度的。還是不包括拉三這種又臭又長的


推薦閱讀:

電影《莫扎特傳》反映了莫扎特音樂創作和當時的社會背景之間怎樣的聯繫?
Vladimir Horowitz 是否過譽?
聽勃拉姆斯的室內樂全集是怎樣的體驗?
為什麼我覺得貝多芬的名曲大都不太好聽?
你是如何理解拉赫瑪尼諾夫第一鋼琴協奏曲的?

TAG:鋼琴 | 古典音樂 | 李斯特FranzLisz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