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雙跑了500公里+的跑鞋最後變成了什麼樣?


嗯,愛燃燒上周寫過一篇關於舊跑鞋的文章,把從跑友那裡收集來7雙舊跑鞋,拍了巨多高清圖

文章題目是《這7雙跑鞋在使用500公里後變成如下慘狀》,具體如下:

你有哪些已經跑過超過500公里的鞋子,它們現在又變成了什麼樣子呢?

應該很少有人將一雙跑鞋穿到500公里以上吧。

500公里是什麼概念,5個百公里的越野比賽,接近12場全程馬拉松,如果每天跑10公里的話要跑50天。所以對於大部分初中階的跑者而言,想要將一雙鞋跑上500公里以上,其實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

所以那些被穿著跑過500+公里的跑鞋最後都變成了什麼樣子呢?我們搜羅了7雙各個品牌的跑鞋,它們的共同特點是跑步里程都超過了500公里。

Mizuno Wave Precision 13

里程:1600公里

跑者體重:60kg


雙Wave Precision
13在諸多的評價中,耐磨一直是被提及最多次的。外底使用的X10耐磨橡膠,而在1600公里的跑步之後,不僅外底橡膠的表面咬花完全被磨平,甚至前後掌
橡膠的溝壑也幾乎被磨平。而且其中一隻鞋的後掌外層已經被磨穿,還不得不重新用橡膠來粘補。

類似於這種磨損程度,外底的防滑性和抓地力已經算是基本喪失了。

使用AirMesh透氣面料的Wave Precision 13鞋面表現相當不錯,小腳趾突出位置的磨損不像其他跑鞋那樣明顯。另外ap+中底也幾乎保留了原貌,只是其內部可能並非所願。

Hoka One One rapa nui 2 trail

里程:550公里

跑者體重:69kg


歷經了2個百公里和多次的路跑之後,這雙rapa nui 2
trail也步入了退役的路程。鞋面表現比原本想像中的要很好多,多次山野間的行走也沒有在鞋面上留下什麼『軍功章』,倒是鞋面位置的包裹面料已經被磨
花,如果穿的襪子不夠高的話,能夠想像到雙腳的跟腱要經受多大的折磨。

  • 愛燃燒 | 最專業的中文跑步運動社區
  • 3年來我們為中國跑者撰寫了2800多篇關於跑步的原創高質量文章
  • 愛燃燒的知乎專欄 | 精選了200多篇原創高質量跑步運動文章

外底的表現也算是中規中矩,由於跑姿的習慣外底後掌外側的咬花被完全磨平,其他部位的咬花也變得圓潤而有光澤。雖然咬花仍然突出,但是其防滑性和抓地力較最開始已經下降了相當之多。

經歷過550公里之後的rapa nui 2 trail中底也似乎沒有什麼特別之處,由於Hoka的跑鞋中底本身厚度就很高,所以550公里對於它來說並不是一個極限。中底彈性仍然保持了一定的水準,只是較之前下降了不少。

Salomon S-Lab X-Series

里程:530公里

跑者體重:80kg

現在來看這雙小紅鞋幾乎不負當初的風采,鞋面塌陷、中底褶皺、外底磨損,530公里的里程讓這雙在2015年紅極一時的馬拉松跑鞋風光不再。

小紅鞋在推出的時候外底的抓地力表現幾乎是頂級的,不過在500公里以後外底橡膠表面的防滑咬花被磨得一乾二淨,橡膠表面變的光滑。而後掌外側邊緣的黑色橡膠也已經被磨穿,這種情況下就極易造成一邊高一邊低的問題,進而影響跑步姿態。

ASICS NIMBUS-16

里程:650公里

跑者體重:47kg

ASICS的GEL緩震膠比我想像中還要耐用,650公里之後NIMBUS-16上的GEL膠幾乎沒有什麼變化,用手去按壓的話觸感和剛剛出廠時的感覺差異並不大。不過相比而言EVA材料的變化就明顯許多,手感變硬,相比內部的氣泡也已經被壓縮到極限。

相比於剛剛的Wave Precision 13,NIMBUS-16的鞋面耐久性要差一個等級,經過650公里之後前掌鞋面的小腳趾的位置已經出現了非常的磨損情況。如果繼續穿下去,這部分鞋面不久就會被磨穿。而且後跟鞋口的包裹面料也已經被嚴重磨破。

外底依舊是磨損表現最明顯的部分,後掌邊緣的咬花齒紋已經被磨平,前掌落地部分的咬花也有一個比較明顯的磨損。不過NIMBUS-16的外底看起來似乎還能堅持更久的時間,當然這和穿這雙鞋的跑者體重較輕有很大關係。

Mizuno Wave Rider 14

里程:700公里

跑者體重:57kg

Mizuno的跑鞋在耐操級別上絕對是頂級的,泛黃塌陷的鞋面讓Rider 14看起來年代感十足。不過除此之外,Rider 14的表現看起來都是還可以繼續穿下去的節奏。

中底保存完好,雖然偏硬是不可避免的事實,但是後掌使用的Wave結構註定了它的緩衝性能仍然能夠保持一定的水準。

而X10的外底橡膠,對比剛剛那雙跑了1600公里的Precision 13,你就知道這樣的表現相當於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Saucony Shadow 9

里程:800公里

跑者體重:75kg

看到Shadow 9之後上個世紀的風格撲面而來,儘管如此在經歷800公里的路跑之後,它整體保持的還是相當不錯的,當然這僅限於外觀部分。

這雙Shadow 9的混合網面和尼龍製成的鞋面已經變得偏硬,這與800公里的路跑有關也與長時間的閑置有關。中底也已經出現了塌陷的情況,並且變得堅硬無比,就中底而言Shadow 9已經不再適合跑步穿著了。

外底的表現倒是有點出乎意料,除了邊緣部位有一些磨損之外,外底的其他部位幾乎保留了一個相當不錯的狀態。如果僅以外底的磨損程度作為判定標準,這雙Shadow 9顯然還可以再戰數百公里,然而它的中底已經不能承受緩衝和避震的任務了。

New Balance MT1010

里程:1000公里

跑者體重:75kg

歲月在這雙MT1010留下了最直接的印記,原本立體的鞋身如今已經塌陷到立不起來。小腳趾位置的鞋面也在不斷的路跑中被磨破,而勤儉節約的擁有者還特地將其縫好,之後又投入到下一輪的路跑中。

中底較之前也有一個比較明顯的塌陷情況,雖然按壓起來中底的柔軟度還在,但是其彈性幾乎為零。

即使是Vibram的橡膠大底也頂不住1000公里的使用,圓形橡膠的邊緣被磨得圓潤光滑,防滑性能可以說完全丟失,後掌外底原本與中底之間的高差也基本上被踩平。可想而知在過去的1000公里中MT1010經歷了什麼。

如果要總結跑過500公里的路跑鞋的共性,鞋面的磨損主要出現在小腳趾位置和鞋口的環抱包裹位置,這兩部分基本上整個鞋面中最容易出現磨損的地方。

而中底的表現其實並不明顯,但如果介入到顯微鏡下觀察就會發現500公里後的跑鞋大部分內部氣泡已經變形,因此也就不具備緩衝和回彈的作用了。

最後是外底,這是一雙跑鞋中磨損表現最為明顯的部分,其實橡膠外底的耐磨能力遠超我們的想像。只是由於每個人的跑姿各不相同,外底的磨損嚴重區域也就不盡相同了。但是基本上都集中在後掌外側和前掌位置,當這些位置的橡膠出現嚴重磨損之後,這雙跑鞋的壽命也就進入了倒計時。

對於跑鞋來說,400公里的路程已經是一個臨界點。EVA材料製成的中底在經歷400公里的使用後其內部的氣泡就會逐漸變形,回彈作用明顯削弱,對衝擊力的吸收也就逐漸降到最低,上腳後的感覺硬邦邦的,這意味著這雙鞋子可能不再適合跑步了。

但是決定一雙跑鞋最終壽命還是鞋面和外底,大部分跑鞋達到400公里以後鞋面和外底會出現十分嚴重地磨損。鞋面會被磨破,外底的橡膠會被磨破,失去防滑和抓地力,進而影響到跑步時的姿勢。

你有哪些已經跑過超過500公里的鞋子,它們現在又變成了什麼樣子呢?

  • 愛燃燒 | 最專業的中文跑步運動社區
  • 3年來我們為中國跑者撰寫了2800多篇關於跑步的原創高質量文章
  • 愛燃燒的知乎專欄 | 精選了200多篇原創高質量跑步運動文章

剛好手頭一雙700公里多一點

左右鞋跟部位都磨沒了,照片沒顯示出來。
五百公里,也就是一般愛好者兩三個月跑量。


我手頭有3雙過500公里的

這雙亞瑟士nimbus16還是17我給忘了,這雙鞋大概1200公里以上,陪我跑了有5個馬拉鬆了,緩震感依舊十分好(就是踩屎感),出去踩腳,不要太爽,上次去婺源寫生,每天暴走,就靠這雙鞋。 外觀 然後就是它的網面破了,這好像是n系通病,很多人都說過了一定跑量就這樣,又或者是我們跑姿的問題,這個就不這裡深究了! 鞋底 鞋底基本就是前面著地位置有磨損,可以看見那裡的紋絡磨沒了,然後基本沒什麼了。我也沒穿它跑步了,因為有點重,對我這種小體重(120斤),有點多餘

第二雙是亞瑟士天貓店買的,好像是基礎款就300多的樣子,型號我沒去記,也是跑了800公里,不過如你所見,鞋底鞋面幾乎沒什麼磨損,科科,估計還是我的體重原因吧,手動滑稽。

第三雙是亞瑟士training20,這是雙輕量偏重於速度的鞋,500多公里估計有了,你可以看到前面有小小的抓地釘,貌似也沒啥磨損。


去年雙11買的美津濃ULTIMA 7,已跑了800公里,磨損並不嚴重,看樣子跑個1500公里也沒問題。上圖:
鞋底:

前腳掌基本無損,就是腳跟處(X10的位置)有點磨損。

鞋面:也沒有明顯的磨損。

側面:只是後面型號的標識花了。

內部也沒什麼問題,緩震感(腳感)基本和新買時一樣,等到1200公里我再來發圖。


跑過900多公里的鞋子!磨損沒那麼說的那麼嚴重!


asics kayano 21
個人體重:63-69kg


1000km的時候,鞋面完好;鞋底後跟很輕微的磨損;鞋子內部,腳後跟布面大拇指大小破損;整體性能沒有感覺出損耗。
1300km的時候,突然有一天發現鞋子靠內側足弓處有點脫膠(但沒有完全脫開),其他方面幾乎和1000km時候一樣。
估計可以跑完1500km,其實我覺得如果不是脫膠,2000km沒有問題的。
只放2張脫膠處的圖:

另外還有雙亞瑟士300多的(入門款),估計跑步+步行有1500km了,感覺還能穿下去。


體重80公斤,屬於較大體重的了,開始跑步的時候隨便穿雙鞋就開跑,那時108公斤。。。但是,自從108以後,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敢上稱,姑且算最大體重108公斤吧
開始時沒什麼,大概2個月後,各種膝蓋疼,不多描述了,直到發現了它:

黑色800公里左右,緩衝型,入門級。
綠色800公里左右,穩定型,入門級。
藍色200公里左右,穩定型,入門級。
黑色的鞋面已經破了:

鞋底磨損:

現在主要擔負室內運動的樣子,深蹲,俯卧撐,立卧撐,啞鈴等。
綠色800公里左右,鞋面尚好:

鞋底磨損:

跑步已經不太合適了,8公里左右膝蓋就有不適感,主要室外遛狗,上班等輕量徒步活動。
藍色200公里左右:

目前的主力跑鞋,早上的8公里就靠它了。
鞋底磨損:

還能跑個幾百公里的樣子。
新入手的:

誰說跑步省錢。。。。


專門買來跑步的,去年四月份服役到現在。

鞋底磨損程度完全可以接受,可能是因為基本上都在塑膠跑道上跑,有沒有開膠都無所謂啦,窮學生表示還能在戰一年。不過跑到現在還是菜鳥連半馬都沒參加過,希望有機會的話下半年能體驗一下。


600 公里+ 一年的步行


K20 500出頭一點,感覺磨損很小,跑到1000覺得問題不大


目前最多一雙跑了66,等到了500我再來。


推薦閱讀:

為什麼復古跑鞋都那麼好看,但是現代的跑鞋都比較丑?
夏季有什麼適合的跑鞋推薦?
如何評價凱子曰《跑鞋裡的陰謀》這期給出的結論?
800塊左右預算,亞瑟士好還是新百倫,本人學生狗?
新買了一雙NIKE AIR MAX 360跑鞋, 很拉轟,但走路走久了會明顯感覺腳酸,這種跑鞋可以進行長距離嗎?

TAG:跑步 | 消費 | 跑步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