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富帥們能來介紹一下戶外衝鋒衣品牌么,就例如狼爪衝鋒衣怎麼樣,屬於什麼等級,適合休閑還是真正的戶外?
感覺百度上都是瞎說,來大神給介紹一下,漲漲姿勢
我來拋磚引玉吧,本人身處美帝,熱愛戶外,北美幾大戶外品牌的衝鋒衣基本都穿過,從入門級的北面venture防水雨衣,到其summit series的Gore-tex active的硬殼,到Patagonia的Piolet,再到marmot的NeoShell 防水軟殼Nabu,再到現在的始祖鳥Alpha SV,個人覺得對待這些品牌的衝鋒衣還是有些經驗的。
我現在分幾個方面綜合談談感受:
專業性:宣傳搞得好的不一定就是最專業的,典型例子美國駱駝,專業性據驢友普遍反映不如探路者。衝鋒衣的專業性40%在於面料,30%在於設計,30%在於做工(加工工藝)。好的面料基本決定了一半左右的性能,Gore-tex面料衝鋒衣普遍比其他面料的衝鋒衣貴一大半也是這個原因,從防水性上來說大牌們的衣服都能保證面料本生不漏水(接縫漏水是工藝問題,下面再細說),但是透氣性上各有千秋,個人感受在悶熱潮濕條件下event和Gore-tex並木有太大區別,基本上稍微一動就悶氣;但是在寒冷條件下個人覺得Gore-tex還是在防風與透氣的均衡性上做的更好,而且更耐用。我的那件Nabu雖然是軟殼,但是其防水科技還是event,每次天冷起大風,我總感覺有種稍微被吹透的趕腳,不知道是不是漏風了。而穿著那件SV去滑雪,大風呼嘯,一點沒有進風的感覺,同時裡面還能保持乾爽。所以高性能衝鋒衣選Gore-tex一般不會有太大問題。再就是設計了,設計其實主要是剪綵與款式是否好看,本人實用主義,對款式無感,只在乎運動的時候身體會不會有限制感,這點不得不說始祖鳥的立體剪裁了,基本完爆所以其他品牌,其他牌子也會有所謂的立體剪裁,但是本質上只是在身體曲線較大的部位添加了額外的布料以防止劇烈運動約束感的出現,而鳥基本上是沿著身體曲線剪的,你把鳥衣掛起來可以感覺衣服如果充上氣就跟真人身體一樣線條明顯。鳥的帽子與領子的過渡更是杠杠的,拉起拉鏈就跟一防風圍脖一樣,在保證防風的同時還兼顧寬廣的視野,這個並不是每個牌子都能做到的。最後就是工藝了,主要是壓膠,走線,縫合,拉鏈之類的,我只能說鳥是這些方面的標杆,基本上是超過行業標準製造的,唯一在工藝上可以與鳥比一比的只有Patagonia了。所以總的來說,專業性上鳥好於Patagonia好於北面或者marmot。
品牌與市場
好的產品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最能滿足消費者需求的,這點北面做的最好,產品線全,下有20刀左右棉質休閑Tshirt,上有500刀左右連體高山羽絨服,滿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在高端專業產品線上比如summit series上賺足噱頭,贊助各類極限探險運動,各類優秀運動員,營造品牌高大上的氛圍。然後利用這種高大上,專業的形像促進低端產品線的熱賣,收割最廣大消費群體的口袋,滿足大部分人穿上北面後感覺自己也和那些探險運動員一樣屌的意淫感,同時也間接裝逼自己健康向上的生活節操,即便大部分人都大腹便便,基本不運動,更不戶外了。所以總結一下北面,就是國際大廠,大而全,款式靚,更新速度快,出貨量大,有點像時裝界的AF,深受年輕人喜愛。再說說Patagonia,綜合起來看是我覺得最會裝逼的牌子了,裝的最多的逼就是環保了,而且是花式裝逼,簡直把環保的噱頭玩爛了,從什麼1%地球稅,可回收塑料瓶,有機棉花,有機羊毛,人性化工資等等等,這個牌子一半的時間精力都花在這些跟產品本身沒有太大毛線關係的噱頭上。然而這些噱頭卻正好抓住了美國中產白人的心裡需求,可謂定位準而狠。在美國,一個中產家庭年收入二十萬美刀左右(全新寶馬X5稅前6萬刀),物質上的裝逼已經很難裝出新意了,所以精神上,品質上的裝逼就顯得格外重要,很多中產美國白人都想顯的自己很decent,很熱衷環保,很有愛心,只吃organic的食物,低碳生活,對全人類的死活都很 care,捐錢給非洲兒童,所以我買Patagonia就是我很care地球的表現,雖然貴一點,但是我給全人類做了貢獻,我是不是很gentleman?然後這些中產白人就沉浸在這種互相吹牛意淫裝逼的氛圍里非Patagonia不買,然後買的起Patagonia的人也就自然收入很高,所以我們就是一個階級的人啦,我們都是gentleman啦,從而實現身份地位的認同感。當然這一切都要有個基礎,就是質量必須好,否者自己的逼格一下就被拉低了。Patagonia也很明白,所以產品質量控制的很嚴,我覺得和始祖鳥不相上下,有的做的比鳥還好,總體而言,Patagonia就像戶外界的gucci,承載了功與名,然怪也有美國人叫Patagonia patagucci。最後就是最不會裝逼,最不會賣噱頭同時也最不會營銷的始祖鳥了,大家可知道始祖鳥這個加拿大品牌在美國目前好像只有兩家實體店,而且還是最近才開的,大部分商品都是網購賣出去的,90%的美國人不知道這個牌子,我基本沒見過始祖鳥的電視廣告,始祖鳥官方進入淘寶貌似是去年的事,之前要麼三夫要沒海淘。這樣一個牌子,即便他家幾乎所有產品都比北面,Patagonia貴的情況下,利潤不及北面和Patagonia的零頭,更別提佔有率了。原因很簡單,出貨量少,大部分消費者並不是專業戶外人士,更不會花650刀去買一件雨衣。然而買的起或者要買始祖鳥的消費者都是鳥的忠實粉絲,或者有一定造詣的戶外人士。這點有點像dota,雖然用戶群沒LOL大,但都是核心用戶,不輕易放棄。這也就造就了始祖鳥的一個潛在優勢,擁有一個普遍專業度較高的消費者群體,而且這部群體影響力很大,極具蠱惑性,很容易帶動其他用戶轉投始祖鳥。鳥也意識到這一點了,各種延伸產品線,轉移生產地以降低成本(始祖鳥很早以前基本上都是加拿大原產,直到現在某些專業性很高的衝鋒衣依舊加拿大原產以保證品質),竟然開始賣鞋了。但這些增加出貨量的做法也會影響到品牌定位和品質控制,極易重複當年北面的老路(當年北面可是極度專業的品牌,基本無休閑款)。但遠始祖鳥能堅守自己的一些個性,保留一些自己的特點。
一不小心聊了太多,敲手機手指都快斷了,一直有想法聊聊戶外品牌的一些故事與感受,今天借這個回答小侃一下下,望題主見諒
%---------Update information on Mar 4 2017--------------
今天看見鳥家官網有人留言,小哥挺帥的,
我手癢,逗比的寫了個評論,然後收到了回復
然後因為逗逼被要求重寫了。。。
祝大家周末愉快,keke
真正的有錢有想法有能力的可以看看登山家喬治 馬洛里。將近百年前就花大價錢組建了一個大團隊。幾次套著棉質線,大頭靴還有自製的氧氣瓶去征服世界之巔。這才能叫高富帥探險家啊。可惜和他一起上去的助手現在屍體都沒找到。。
圖為1923年紐約時報。
紐約時報記者問到喬治馬洛里為什麼要去登珠穆朗瑪峰的時候。
他是這麼回答的:Because it"s there.因為它就在那裡。
這句話理所應當的成了判斷呢過珠穆朗瑪峰最聞名遐邇的回答。
幾件衝鋒衣就提高富帥其實算不上。
而且除了高山或者極為惡劣的中低溫環境根本用不到衝鋒衣。。。
正常徒步軟殼就行。其實就是jacket。防風即可。
厚一點的運動服都是挺不錯的選擇的。
玩ultralight的有買皮膚型的全防水衝鋒衣,真心輕,當然,耐用度和價格也很可觀。
不過戶外的確開銷不低。。。
咱們來算一筆賬。
阿爾卑斯式的小團隊技術攀登。
無贊助情況下單人最基礎的費用估算,很粗略,也沒算天數,沒有算帳篷和睡袋等露營裝備,gps定位設備,衛星電話等費用,也忽略吃飯喝水撓痒痒等人體活動(其實專業登山家,運動員都是有贊助的,自費的也不少):
衝鋒衣 2000-4500
衝鋒褲 1500-3500
速干內衣套裝 700-2000
抓絨/羽絨中間層(看有多冷) 1000-10000+
高山靴(帶雪套版) 3000-8000
冰爪 1000-2000
安全帶(半身) 400-1000
主鎖快掛冰錐岩塞等一套基礎裝備(根據高度判斷每10米根據錨點數量在基礎上增加600-4000) 純岩石(機械塞)3500 純冰面(長釘加快掛) 4000
上升器制動器下降器扁帶等一系列上升下降設備 1500-3000+
技術包 500-2000
喪心病狂的消耗品靜動力繩子(每70米)800-2500
頭燈 300-800
小冰鎬 1300-3500
頭盔400-1500
高山鏡400-2000
手套400-1500
差不多全都買最次的大概多少錢呢?
2萬差一點。這些價格還都是水貨倒爺代購之類的價格。(商業攀登全租裝備的話價格可以壓到幾千塊的)
行貨直接翻一倍算。這個所謂的最低成本在今天的中國還是相當高的。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先從登山學校開始。
或者從簡單的雪山試著參加商業登山。
都是可行的。
隨便說說吧。談點主流一些的。
硬軟殼設計面料什麼就不提了。不然文不對題。
很多都共通。
乾脆就直接跳到品牌上來說。
一流:
什麼是一流?
直接看各國職業登山家用的是什麼裝備即可。
不過老實說,現在很多沒簽約品牌的職業登山家基本都是混搭。
即便簽了,可能冰鎬還是用的BD petzl。高山靴依舊是最屌的la sportiva。
1.始祖鳥
做工,技術都是一流的。
價格也不貴。但比較坑。
坑的就是國行的價格。
翻個一倍多賣你眼都不眨一下。
這個溢價水平硬是把戶外用品賣成了奢侈品。
所以基本都是在國外買或者海淘代購等搞定。
畢竟現在出個國挺方便容易的。
至於保修嘛。
有些終身保修的產品也可以寄回去修。
就是時間會比較久。
現在大家都有錢了。始祖鳥還是很常見的。自駕路虎豐田穿的很多都是始祖鳥
哥倫比亞這些相當出名的品牌。城市裡也很常見如商務系列,24小時系列,以及一些其他羽絨,軟殼等的始祖鳥款式。
SV老司機基本人手都有一件。攀岩alpha軟殼也是很多很常見。
衝鋒衣的確是一流,不過在高山方面真心不怎麼樣。
高山靴試水也比較失敗。
2.猛獁象
著名的吳彥祖同款軟殼。
老規矩行貨3800.
和始祖鳥同級的。但涉獵高山攀登,在高山這級別就不是始祖鳥可以比的。
也有很多包很有質樸低調的感覺。
所以小包被拿來通勤的比較多。
手頭猛獁象的衝鋒衣褲不多就一套。
還有一款技術包和一雙高山靴(無雪套版),
用著感覺不錯。
略微有點緊身。
3.火柴棍
第一次看到是在前年吉隆坡機場。
一個去蘇梅島攀岩的小哥背著。
用蹩腳的英語尷尬的聊了幾句。
後來回來就有留意過這個牌子。
買了一件排骨。做的不錯。
衝鋒衣就沒有摸過了。不過頂級衝鋒衣都是大同小異。
如果面料沒有區別。就只有些小細節不同。
那麼拿來討論品牌就沒有多大意義。
4.北臉
高山界老大。
玩命贊助各種登山活動滑雪活動。
高山極限羽絨服基本無敵。
贊助過的登山家數不勝數。
電影《攀登梅魯峰》簡直就是北臉的無形廣告。
低端產品也還不錯。
可惜假貨太多。
多到傷感情的地步了。
當然也可能和一些國人買假說真的行為有關係。。。
沒啥好說,買過羽絨服,睡袋,衝鋒衣,還有和某潮牌的合作款,沒毛病。
5.巴塔哥尼亞
羽絨內衣都是超級棒。
我也有巴塔的頂級衝鋒衣。
比鳥sv的多了兩條拉鏈口袋在胸口。
但相應的四個外口袋的容量都有所降低。
內衣基本可以無腦pata。
而且環保的我都不好意思不買。。
環保的逼格和北極狐一樣一樣的。
6.山浩
專業品牌。
被美帝大土豪企業哥倫比亞收購。
一直都很專業。
不過被收購以後一直沒有什麼特別有影響力的產品了。
7.土撥鼠
價格最和諧的高端品牌。
逼裝的少了,咱們做朋友吧。
最近軟殼開始玩neoshell了。
最透氣的防水軟殼料子,土撥先嘗一波鮮。
有一款超低價GTX衝鋒衣性價比爆棚。
可惜此款包袋的設計有點問題。
不過影響不了高端迪卡儂的地位。。。。
棒棒噠。
8.攀山鼠
我一直懷疑這個牌子是做時尚出身的。
各種美各種潮。面料也是千奇百怪。
我一直不知道他的軟殼是怎麼做到防水不吸水超薄還透氣的。
摸著感覺像砂紙但是穿起來又感覺不到。。。
拉鏈從來不好好用在衣服上。永遠是歪的。
但就是好看。。。
背包感覺是攀山鼠的精華所在。
太陽馬老實說真的是我玩過最帥的重裝包了。
沒有之一。
9.對了還有Rab,也是羽絨服大牛。很不錯
其他的一流二流如貝豪斯,westcomb,沃德,BD,哥倫等等等等就不提了。
喜歡衝鋒衣阿迪達斯有幾款GTX也是很帥的。就是不知道還買不買得到現在。
衝鋒衣不適合把玩。戶外鞋類和背包才是真正最值得收藏研究的東西。
頂級衝鋒衣相似的地方很多。而且除了高山別的地方很少用上。
不要太看重衝鋒衣,買多了來也是吃灰。GTXPRO,DRY.Q之類還好能保存就一些。
EVENT這種雖然透氣但是真的是碰油就廢。GTX也是怕油。
所以大家戶外一定要少吃油膩食品。
以上
最後羅列一些我覺得比較好看的衝鋒衣。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KLATTERMUSEN GLASER JACKET 3k出頭
沒用過但是真的挺喜歡的。
SV 挺出名的。銷量也挺高。圖片是女款。
3k出頭,感覺不太適合技術攀登,用來高山穿越不錯。
這件衣服淘寶找不到,是我的Patagonia Men"s Triolet Gortex Jacket
用的美國亞馬遜的圖,和SV一樣3k出頭。總覺得包不夠大呀。
土撥的neoshell軟殼
這真心是最防水最透氣的軟殼了。
這面料感覺未來一定會成為主流。
賭五毛。
就是土撥鼠這個牌子的版型啊。有點蛋疼。
總之還是不要糾結衝鋒衣咯。
對了漏了狼爪,狼爪還是可以的。徒步穿越夠用了。上山神馬的就算了。不夠用。
但是質量不錯,挺耐用。
短板就是假貨太多太多了。
和北臉哥倫一起合體叫戶外假貨三巨頭。
就近2年的勢頭。
始祖鳥有望加入三巨頭成為假貨的第四大巨頭。
不邀自來,說說哥倫比亞吧:
想必很多人都知道有一句話是形容坑爹的——「戶外界的 Columbia ,奢侈品中的 Prada」,所以今天和大家說說哥倫比亞這個牌子坑爹在哪裡。
哥倫比亞這個牌子最早是一對德國移民夫婦閑著沒事跑去美國賣雨衣雨帽起家的,後來估計是覺得來錢來慢,就擴大到各種類型的戶外衣物及配飾,包括T恤、襯衫、風衣、功能褲、 背包、運動鞋及滑雪服等,變成了一個戶外品牌,現在基本說起戶外裝備大家都會想到哥倫比亞。
1982年的時候哥倫比亞 率先提出了三合一的服裝設計理念 ,在86年的時候其標誌性三合一衝鋒衣Bugaboo的誕生,這個品牌才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創新故事。
這個設計理念就是現在國內各種大火的三合一款型,內里和外套各自獨立,可以分開單穿,合體又是一件完整的衣服 ▼
啊!聽起來是不是就像愛情一樣完美!
但其實這種設計對於戶外運動來說是非常累贅的 ,因為兩件衣服的連接是需要靠拉鏈來維繫的,多一條拉鏈就等於多一份重量,真正的戶外大牌幾乎都不會有這種配備,因為他們對於每一處地方的重量都會吹毛求疵。
像始祖鳥對於拉鏈的極致追求已經持續了18年,力求精簡結構、減輕重量,比如他們家的RS?拉鏈 ▼
後來哥倫比亞越做越大了就開始搞事情,擁有了自己獨家的奧米技術,還研發了獨家專利布料Omni-Tech、Omni-Dry,各種防風防水透氣以及速干 ,這個跟他們賣雨具起家的背景還是很貼合的,乍一聽還真是很專業呢又是專利又是各種功能大雜燴的 ▼
但其實說到戶外防水這件事,最牛嗶的應該還是杜邦公司的 GTX ,幾乎全球頂尖的戶外品牌都使用了 GTX ,甚至可以說不用 GTX 的都不是技術強,只是單純的為了追求利潤而已。
而獨家這件事,講道理很多戶外大眾品牌像始祖鳥、猛獁象這種翹楚,或者說是北臉這種面廣高中低端都有涉及的,甚至一些其他品牌都是有某些單品擁有獨家技術的。
退一萬步說!像海瀾之家也有通過陽光集團拿到了獨家防水面料啊,優衣庫也有自己的東麗防水啊,然鵝你並不會驚嘆「卧槽厲害了」。
為了能夠更好的了解這個品牌我專程選了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去了哥倫比亞的店裡實地考察一下!
一進店裡,我彷彿感受到了過年的氣息!各種大紅大紫的喜慶感撲面而來!▼
要說他們家算不算貴,按品質來說的話,算!但是如果硬要說上性價比,可能休閑旅遊的話就算還行吧。
而且他們家好像常年每家店都!在!打!折!永遠都是六、七折,老闆跟小姨子這一跑也跑太久了吧!
店員一直滿懷熱情的跟我介紹著他們家那款引以為傲的奧米技術熱能反射外套,就是說可以反射皮膚的熱量然後存在那兒,就相當於可以根據體溫調節溫度,而且還有各種吸濕透氣又排汗的功能 ▼
聽起來真得很厲害啊!但是我去詢問了一下身邊的戶外資深愛好者,得到的答案是:
「我反正是絕對不會穿的!」
因為其實每件衣服都有每件衣服的作用,比如透氣是內衣來做的,保暖是中間層做的,而外套需要做的就是防水耐操就好了,如果越俎代庖了細想起來,一衣多穿其實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綜合了所有並不代表就是一件好事起碼對於專業的戶外愛好者來說肯定不是個很好的選擇,雖然每一塊都涉及到了但全部綜合起來只能勉強得過且過。
比如你卸妝要用卸妝油,洗臉要用洗面奶,洗頭用洗髮水,洗澡用沐浴露,而酒店那種三合一的沐浴露你敢用?▼
所以說看起來哥倫比亞其實並不是一個做得很專業的戶外品牌,甚至不太能稱得上是戶外,因為首先他就沒有用戶外的標準去要求自己,而且他本身自己的定位就是休閑戶外 。
就像雖然哥倫比亞在美帝算是很大的滑雪服製造商,也曾經拿過銷量冠軍,然而你有看過任何專業選手穿他們家的牌子嗎?
哥倫比亞在中國的代理權是歸太古集團所有的,然而太古集團旗下並沒有戶外這個分支。但是因為他們衣服的性能,國內很多人會很自然的把機能性服飾當作是戶外,所以其實哥倫比亞更應該算是一種城市機能服飾,更適合在城市裡穿。
所以哥倫比亞的產品線可以看出來沒有什麼是跟極限戶外相關的,雖然收購了做帳篷做的很老卵的頂尖品牌 MOUNTAIN HARD WARE ,並且進入國內後華麗轉身為中高端身份,但是產品都中規中矩,沒有什麼很大的亮點。
哥倫比亞一直把環保當作他們的企業責任,對於回收以及循環再利用這一塊做的那叫一個用心,經常用折扣的方式鼓勵消費者將他們家的舊衣物和鞋子回收。可以再穿的就放入二手市場,不可再利用的就拿去被再循環成再生原料,像是做成纖維作為新衣服的原料。
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過多的重心都在環保上面,沒有很多的關注產品本身,還是原料真的都用了用舊衣物再生出來的,對哥倫比亞聽過最多的評價一個是不夠專業,還有一個就是成本極低,質量非常一般,無法滿足真正的戶外需求。
我有個朋友曾經在年少無知對戶外品牌還相當是一個處男水準的時候,就買過哥倫比亞他們家的一個包,用了大概半年,承重就伐來賽了,然後他扭頭就丟了毅然決然的去買了Osprey家的包 ▼
後來再說起哥倫比亞他也只有一個字:
「滾!」
身邊很多戶外愛好者,他們通常也都不會選擇哥倫比亞,比專業性比不上始祖鳥,比好看又比不上 AIGLE ,比質量,中高低端都涉足的北臉甩他也很遠,要說性價比,迪卡儂都不會答應!就覺得哥倫比亞就郊遊穿穿挺好的因為穿啥都無所謂…
說白了,其實哥倫比亞就是一個不能稱得上是戶外的品牌,他們就是把戶外這個光鮮亮麗的犀利外殼,包裝在了一些相對有些功能性的服飾上,通過相對較低的價格得到了市場和口碑,但是絕對談不上是專業。
而且主要是他們自己就把自己定位在休閑旅遊,加上國內對硬殼又非常推崇,就正好順應了市場,所以去旅遊郊遊的話…
還是可以穿一穿的科科。
牌子代表做工,是工藝和設計的方面,還要看材料,材料才是性能的保證。具體講材料的可以參見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783323
講得算是詳細。歡迎批評和交流哈
---------------------分割一下-----------------------
本人戶外算起來也三年了,有些切身體會放在這裡,和大家交流一下哈。不當之處,敬請指教。
本身,衝鋒衣的定義就有疑義,按服裝本身設計目的,外層可以分為軟殼和硬殼兩種。(近期疑似出現個別介於兩者之間的產物。。。沒用過,不做評論)按照戶外最為經典的三層穿衣準則,外層的功能在於防雨,防風,透氣,將使用者盡量與外界隔離開,以達到保暖,乾燥的體驗。也就衍生出了硬殼(Hardshell Jacket),本人入手兩件都是大螺母的(Mountain Hardware)一方面,便宜;另一方面,功能性夠用。兩件硬殼上衣,一個是
Plasmic輕量級衝鋒衣,沒有腋下拉練,沒有內襯,真真就是個雨衣。。。不過經歷過鰲太的雪(十一),太白北南的大雨(夏天)的考驗,基本上算是及格。關鍵在於輕量化。
另一件剛剛入的Exposure,準備冬天去雪線時用。兩款衣服材料都是大螺母自己的材料Dry.Q Elite,只是厚度不同。防護性不同。對了,還有褲子,硬殼褲子是Marmot 的一條GTX褲子,這個材料一貫的穩定,中規中矩。
但,硬殼雖好,其實更偏向雨衣,主要應對雨雪天氣,其實戶外不一定都是這種天的,大太陽出著,再好的硬殼透氣也夠嗆,暴雨里再好的硬殼也撐不住的。。。外面大雨裡面小雨。。。後來,為了更好適應好天氣,出現了軟殼(Softshell Jacket),一方面增加舒服性(硬殼,真真很硬),還有就是弱化防雨,保留防風並增強透氣性,很好的滿足好天氣下的戶外活動。我的軟殼就是攢銀子收的大象Ultimate hoody 14款,不得不說,大廠出品就是過硬。鰲太上的大風大霧中依舊紮實的保護著我。這款軟殼的材料用的是windstopper,也算是軟殼中的頂級材料之一。軟殼褲子是15年收的凱樂石的一條軟殼,材料都記不得了,內襯一層絨,秋冬季戶外足夠了。
總結下來,入坑即將三年,基本上還是剛剛入門,雖說走了兩三條重裝中長線(韭菜嶺,鰲太,太白北南),但從各個方面看還只是入門。選裝備上,一直堅持夠用即可。一方面是,省銀子,這是現實;另一方面,不浪費,不浪費衣服的功能。一般根據大概要去的地方,什麼季節去,大概的天氣和溫度狀況,運動強度來考察或更新自己的裝備。戶外(Outdoor)其實是個泛稱,種類繁多,選擇裝備還是要根據自己的現實需求和活動強度來選擇衣服,現在大公司的戶外產品也種類繁多,主要也是為了適應不同運動來設計的。不可能有萬能的衣服,所以,裝備還是個坑。。。
也玩了十幾年戶外了,以下都是個人看法,如有偏差不負責任。
首先題主考慮下是真要在戶外使用衝鋒衣嗎?使用環境如何?還是只想在城市裝裝B?預算多少?
真要是戶外使用,請記住我們用不起便宜貨,在惡劣天氣時一件好的衝鋒衣提供的是防水,防風,飽暖,非常重要。在天氣正常的情況下,衝鋒衣最重要的性能就是透氣性,在長時間徒步時把身上的水汽盡量排出,保持乾爽。
如果是城市使用,找個便宜點的大牌,如狼爪,始祖鳥,北臉就好。再不行國內的凱樂石,探路者,法國的迪卡龍也能穿穿。很多戶外品牌大眾也不知道,穿給誰看呢?
狼爪是德國的品牌,戶外使用完全沒問題,定位應該是中檔偏上,個人覺得市場做的太好,導致性價比偏低,同等價位巴塔哥尼亞更合適。
國際大牌戶外衝鋒衣,中檔推薦mountain hardware,marmot,the north face,rei。高端推薦patagonia,mammut,火柴棍,始祖鳥。另類點的可以試試攀山鼠,la sportiva。不太建議買太便宜的,戶外還是安全更重要。
實在很難把高富帥和衝鋒衣聯想在一起~
搬運工,自己看就完了
衝鋒衣選購攻略作為一個爬過武功山 爬過太白山 爬過九華山 爬過清涼峰 爬過白馬尖等等的初級驢友 來告訴你
衝鋒衣真的沒啥用反而會成為你的累贅 你只要不爬 超過4000米的的山 衝鋒衣 這個東西一點用都沒有~而且衝鋒衣三大品牌 :始祖鳥 猛獁象 土撥鼠 最便宜至少2000+其他品牌都是垃圾跟雨衣沒區別(包括狼爪)
首先是你戶外的難度定義 決定你的裝備是什麼
如果你就爬個2000米的山 你走個40公里山路?
那我個人建議 你先考慮鞋子和背包的問題
我個人覺得 你只要在海拔3000米以下 迪卡儂(已經可以滿足你的全部)
4000米以上海拔以上,你在考慮衝鋒衣 的問題?
而且你還要考慮的問題是 你口袋裡的鈔票夠不夠!4000米以上你還要考慮的就是你的生存問題了
買過三件鳥的衣服,軟殼gamma系列春秋天穿真的很好,也有型,而且下點小雨也不怕,其實中雨也沒事...然後滑雪的時候被鳥的雪線whiteline maicai系列種了草....狠心買下,確實很舒適滑雪方便平時穿也可以...無意間看內兜里有一行小字:內置雪崩信號反射器,不用電池永久有效......看來真是為了救命用的..
不壕,但怕被打入壕門,低調的匿了。
先裝逼:因為入坑就是跟著登山教練的,所以基本沒怎麼穿過休閑款的衝鋒衣(除了兩件實在太騷的,一件極簡一件北面,好吧,其實那件也就是偏運動風的雨衣),所以不是太了解城市戶外和休閑戶外的行情,想到哪說到哪吧。
╮(﹀_﹀)╭
浪過的只有麥金利和什麼五嶽,阿爾卑斯啊黃山啊什麼的(說多了就被認出來了),買的衣服倒不少,所以想要答一波,不要讓後來人走無謂的彎路。
入門的時候買的一件衝鋒衣是有大佬指導買的,Patagonia的一件橙紅色,型號沒印象了,因為穿了很久,也有些不太好修的損傷就收起來了。之後陸續買了一些它的功能性衣物,比如抓絨的保暖層,內層的速乾和衝鋒褲什麼的。簡單講,這個牌子的品控做的好,雖然談不上什麼售後(好吧,基本戶外的牌子的售後都╮(﹀_﹀)╭有印象的就是有個免費換一輩子鞋底,穿壞包換的忘了是啥了)但是,等衣服出現問題的時候,往往整體戶外服裝的科技噱頭已經換了一大圈了,性價比還好,一次投入相對較高,但是整體的單期負擔其實是小一點的,看題主的好像是要走休閑風騷路線的,我就推薦這個了。
休閑戶外其實就是功能性時裝,前幾年巴黎時尚圈好像比較火,但我一直沒跟著潮流走,諸位有興趣可以研究一下。
功能性的話,哥倫比亞裝載熱反射技術的衝鋒衣的透氣和衣物摩擦有一點不適應,個人感覺性價比還可以,架不住出了一個妹子喜歡的顏色,也就剁了。
然後就是對北面的吐槽了,不喜左上角回見。
設計真的有腦洞啊,經典款和pro的還好,新款式慎入,慎入,慎入……有一件騷一點的(前文)因為太騷了,穿了一個月沒發現我的這件少了一條拉鏈。
先呵呵一個,然後就也沒在意,也不是穿著去沖k2的(現在這身體也沖不上去)直到有一天,那個沒有拉鏈的兜擴大、擴大再擴大╭∩╮( ̄▽ ̄)╭∩╮變成了一件斗篷……
但是,我喜歡這個轉折:北面用於裝逼足夠了,話說我還是道格拉斯的路人粉來著。
狼爪……沒穿過但是都說做工紮實,不知道是不是對德國的刻板印象,逼格近年有些下降,水平還是在線的。
始祖鳥,專業運動級裝備,24hours什麼的還不錯,但最好的是硬殼sv,但是一般人無法發揮它的性能,最近看見不少土豪穿著這玩意逛公園,心裡還是有點遺憾的:穿你的奢侈品多好。(這玩意很少會打折)
簡單講(其實是現在懶得寫了)戶外這塊,整體是,值四千塊錢的東西它會給你打九折,偶爾也有大折扣,但是很難出現兩百塊能買走的情況。除了小部分品牌溢價過高和坑外行之外,還是一分價錢一分貨。
畢竟,是可能用來保命的東西
我來說說Patagonia。差不多十年前去鹽湖城,有個地方有個Patagonia的工廠店還是什麼的?反正賣一些略有瑕疵的貨,比一般店裡便宜很多。我買了一條速干褲,兩件貼身layer,一頂太陽帽。一點也不貴。
由於挺喜歡的這幾樣東西,六年前我咬牙買了一件正價的Patagonia抓絨衫。
抓絨衫也挺喜歡,五年前我買了一件可能打了一點點折的Patagonia的羽絨服,的確是不便宜(實際上比什麼加拿大鵝便宜太多了)。後來還買了一件羽絨背心。
毫不誇張的說,這些東西到目前為止全部都在服役期。它們跟著我爬了落基山脈幾十座山峰,滑了十年雪。去了很多很多地方。厚Layer的確保暖,薄的那件layer的確透氣(但是防蚊子)。我只要不是去城市旅遊,基本都帶著。速干褲由於我幾乎爬每座山都穿,現在屁股那兒有個洞,我用一種專門的補丁補起來,完全不影響使用。羽絨服由於我滑雪爬山有時候會被石頭刮到,所以左袖口也有個補丁(話說這個專門的補丁真的好用啊)。剩下的羽絨背心,抓絨衫,和帽子,都差不多跟新的一樣(我發誓我幾乎只要是去戶外,都穿著)。
而我有另一條columbia的速干褲,貪便宜買的。有點透。要是內褲顏色不對穿不出去。更早的時候有一件columbia的滑雪服,摔多了會濕。倒是也穿了很多年,後來還是淘汰了。
補充一下,題目說的衝鋒衣,我的倒不是Patagonia。是marmot,也是可能有八年了,完好如初。
以上這些幾乎是我所有的戶外衣物(好吧,寫下這句話以後想到還是有一些雜七雜八的別的)。實際上根本沒必要嘗試什麼所有的品牌。
其實我最幸運的就是十年前發現了那家打折店。-------------------------------------------------
更新:居然還有人覺得我在寫軟文。。。恩,要是有人找我寫,我估計還挺高興。老實說那家店我都快忘了在哪裡了,鹽湖城多半人也去不了。。。
關於補丁,我倒是真的挺推的。本身很便宜,可以拯救很多戶外的衣物。有機會的話,值得買!
補丁叫Tenacious Tape, 透明的(也有各種顏色的),剪一塊,如下面那一小塊,貼在衣服上。
就像我這個袖子上就有兩個補丁(請忽略衣服實在有點臟)。補丁貼上去非常牢,衣服還可以繼續洗。我洗過n次,絕對不會掉。這個補丁我在REI買的,幾塊美金而已,可以用很久很久。
一個很簡單的辦法,你找幾個牌子去問你們公司稍微時尚點的小媳婦們,她們都知道的牌子,不管質量怎麼樣,絕大多數都能算是走戶外風格日常衣物路線的牌子了。
買這類牌子想要滿足專業戶外需要的功能性,就要支付更多品牌營銷等等方面的與功能需求無關的溢價,這樣相對來說性價比稍差。
說到衝鋒衣防水的問題,前面答主很專業講了面料做工都有關係,我要說的是在你不是很了解這些東西的時候,認準gore-tex買就好,工藝這種事情,正規品牌基本問題不很大。我多年以前小白的時候買過一件阿珂姆的覆膜三合一,這麼多年秋冬都把外皮當風衣和雨衣來穿,也都是滾筒機洗,到現在不管大小雨仍然也不漏水。阿珂姆這牌子玩戶外的也都知道並不高大上。
至於款型,如果不是特別在意當做日常衣物穿用,就買件大點的好了,寬鬆一些在戶外加保暖層反而更方便,天氣熱的時候寬鬆些也有利於透氣,衝鋒衣袖口下擺之類的地方都有抽繩魔術貼,即使肥一些擋風遮雨問題也不大。國內的狼爪和北面高仿居多,穿者不知繁幾,低端市場佔有率很高,當然高端千元+的也有,但這個價位不如買其他的品牌,比如始祖鳥(arcteryx),巴塔哥尼亞(patagonia),老鼠(marmot),螺母(mountain hardwear),大象(mammut)等。
嗯,這個問題也蠻典型的。盡量實在的解答下。首先問題本身挺有意思,我挨個說說。
高富帥們能來介紹一下戶外衝鋒衣品牌么,就例如狼爪衝鋒衣怎麼樣,屬於什麼等級,適合休閑還是真正的戶外?
首先戶外不是高富帥穿的,是銱絲穿的,高富帥么,什麼阿瑪尼什麼的我也不懂了。
然後狼爪么,確實名氣很大,也有不錯的東西,但是近幾年,風格妥協流行時尚,基本上他們的東西我不太看得上了,另外街上太多顯的有點俗氣,相對來說,同樣庸俗的北臉,有些款型還能保持些戶外的原味更加是我的選擇。那麼既然選擇戶外,就是選擇戶外精神,怎麼能穿個時裝戶外四處晃呢,貽笑大方。所以很負責的在這裡給推薦些,就我的體會挨個說說。
1、土撥鼠,MARMOT,很招人喜歡的品牌,真正拿出手的其實也不多,但是不管怎麼說看上去要比狼北「更戶外」,和狼北是同檔次的東西,價格也差不多吧,土衣服挺全,軟殼,羽絨,衝鋒衣,自己店裡看看風格樣子喜不喜歡吧。土有名的是M1 M2 M3系列軟殼,還有神衣等,說羽絨也不錯。
2、猛獁象,應該比以上三個高那麼一點點,價格也高些,東西么,確實更專業。專業的有點不趨附流行,所以買這個牌子的東西一定要試試,看看合不合身,這個有名又酷帥的,吳彥祖竊聽風雲同款軟殼(就是扔進垃圾箱那個&>_&<)那衣服確實,外面材質可以,厚度適中,裡面紋花走秀,相當帶感,只不過,沒有吳那樣身材的朋友,還是適適再下手吧。。。。。
3、巴塔哥尼亞,美國牌子,很不錯,價格不是很貴東西倒是很好,基本上件件都有點意思,自己找喜歡的款穿吧。此牌有名的是R系列抓絨,R1 R2 R3號稱地表最強。
4、始祖鳥,嗯 如果說高富帥的話,這個還粘邊,價格挺不親民的,東西確實不錯,貴又好。
買這個,錢夠可以。在下咬牙多時,弄了個T,感覺確實非常不錯,有型,有性能,看著還上檔次。
5、其他還有什麼山浩,沒太接觸過不容易看到實物。還有一些名字。如探路者,凱樂石,奧索卡等可能樓主也聽過但是那些比我之上說的要差一截,銀子到位不建議看。不過奧索卡么,東西其實是可以的,有特價時很實在。
綜上所述,等級的話,探路者,凱樂石,奧索卡《狼,北,鼠《象,巴塔《鳥
接下來是樓主的最後一個問題。這句話很有意思,真正的戶外,我要先反問一句,什麼是真正的戶外,真正到哪個等級&>_&<,以前看個貼子很有趣,是講土撥鼠神衣的,傳說,這衣服穿上以後,像裸奔一樣透氣,像棉被一樣保暖,這簡直是火靈單阿。接下來的回復則更神,說:登山愛好者爬雪山,一身裝備,藏民嚮導身穿棉服腳踩布鞋走在前面。所以說,裝備不是最重要的,瓤子才是重要的。如果您只是爬下家門口的郊外小山,探路者也夠了,如果您穿越強度較大,狼北起。休閑,狼北鼠,追求更專業,象以上。
我就說說狼爪吧!本人偶爾去戶外爬爬山,在去年購買了自己的第一件衝鋒衣,當時考慮到性價比問題(折扣價/吊牌價 來計算的性價比,哈哈),就在北面和狼爪之中選擇了狼爪這一件,個人偏好是marmot,低調一點!不過預算不夠,尷尬。
我買的是下圖這一件,顏色很亮。
經過一個冬天,出去了幾次(無非就是爬爬山而已),不是驢友,感覺是夠用了。下面講一講我個人的感受吧!
1.防水方面:測試的時候,直接往衣服上倒水,是不會有沾水的,防水效果很明顯;不過在一次早上有大霧時,我騎車出去辦事,後面到了目的地,發現衣服上面沾了一些水珠,表層面料也有濕的痕迹,很快能幹,裡面是絕對不得濕的,哈哈,濕了的話,我一定是穿的假的衝鋒衣;
2.防風方面:這個方面可以略過不講了,衝鋒衣不防風,一定是假衝鋒衣,哈哈!
3.透氣方面:給我直觀的感受,這一款的透氣性能還真不錯,過年期間跟一個部隊的朋友去爬劍門關,除了鳥道之類的地方,我們兩上山都是用邊走邊跑的,身上出了很多汗,最裡面的衣服會濕一點,但是不會感覺到悶,休息一會就沒有熱氣了,透氣性能還可以。
4.保暖方面:爬四姑娘山時,零下5度左右,我裡面穿了一件緊身衣,一件保暖,再加衝鋒衣,一點都不冷,保暖只能說還行(內膽是一件軟殼),我覺得裡面如果是加絨或者羽絨的內膽更加保暖一些。如果是一些極端環境的話,絕對凍成狗。
5.實用性方面:最真實的感覺是,一般的徒步登山之類的(海拔4000以下),夠用了,要去惡劣的環境裡面,還是得專業的裝備。不過狼爪,真的是爛大街了,我穿著這件衣服都撞衫了三四次,大寫的尷尬,如果再給我一次選擇的機會,我會選擇gere面料的衝鋒衣,哈哈!
以下是一些參數,淘寶查的。
不專業的答案,隨意扯扯
一件2010年買的哥倫比亞,應該200不到點。11年徒搭西藏大半圈,12年北疆純徒,13年騎318,14年鰲太,15年狼塔。這幾年冬天基本上1/5時間在穿他或者直接穿他的內膽。去年被我媽扔掉了
身邊走難度更大、海拔更高線路、在南極跑步的小夥伴,穿哥倫比亞、北臉的都有,偶爾有錢的時候也會有穿鳥啊山啊pata啊什麼的
沒上過6k海拔,至少在6k以下,什麼衣服都無所謂,根據經濟能力、購買時的心情而定就行
在路上走,更需要的是科學的訓練、行走方式
和你的內心
按照性價比來說,我覺得土撥鼠就不錯,東北的冬天他家的GRAVITY軟殼基本不虛,春秋季穿的話,猛獁象ULTIMATE JACKET和始祖鳥GAMMA LT薄一些的也是不錯的選擇
狼爪不知道的人感覺很高端 營銷很好 但其實東西很一般 廣告語也是 at home outdoor 專業市場畢竟人少 不登山攀爬時候還穿才能賣的多
主打的產品都是很普通的面料 打折時候買件雨衣城市裡擋雨還是夠的
狼爪穿多了掉線,還是休閑吧。
第一,你要看的是款式,畢竟好看才是你穿出去的最大動力。第二,品牌,大的品牌代表著優秀的品控和做工,不至於在特殊情況下掉鏈子。第三,也就是本質,衝鋒衣的選擇很簡單,面料goretex為第一選擇,其次大牌子的三層壓膠也不錯,相對會便宜點,盡量不要購買三合一衝鋒衣,很多衝鋒衣在面料外加了一層網活著滌綸面料,其實是因為很多都是聚氨酯塗層,這個網是為了保護塗層的,但是聚氨酯塗層透氣其實很差,所以你會發現始祖鳥之類的的衝鋒衣都會是薄薄的一層,而不是兩層的面料。
最後說下牌子,始祖鳥肯定好,大螺絲帽,火柴棍,土撥鼠都還可以,還有迪卡儂的部分高端產品也不錯,例如當年的forclaz400,299到499之間的價格堪稱神衣,這個就是三層壓膠的典範。推薦閱讀:
※冬季戶外跑步需要注意什麼?
※洞穴有哪些神奇的地方?
※男生戶外登山、徒步 持續一星期 帶帳篷 用迪卡儂70+10的包怎樣?
※登箭扣長城是怎樣一種體驗?
※登頂珠峰是種怎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