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值得推薦的觀念攝影師?


只發一個吧,Thomas Demand,我最早接觸到的當代攝影師之一。
我上一個帖子里也講到他的照片是ENSP 2014年入學考試的題目之一。

這些照片里,是大家都熟悉的日常生活工作場景,但是第一眼看這些照片時,觀看者會有容易察覺到、但很難說清楚的異樣感——這些場景太平整、太缺乏人的痕迹了。

其實這些場景都是用紙做出來的。

在今年的里昂雙年展上,有一件作品讓我立刻聯想到他的這些照片,它們像是在互相闡釋。

---------------------------------------------------------------
今天早上剛聽完Marina Gadonneix的講座,她是ENSP畢業的學生,今天來展示了一下過往的作品和正在進程中的計劃。
放她的2012年的一個系列,【Landscapes】

Fog

Circus

Nightlight

Burned ground at town"s end

Tribune on an ice field

Burning car on broken bridge

Niagara falls

這個系列題為Landscapes卻不見任何景觀,景觀只存在於標題中,而圖片中只看到抽象的藍色和綠色。
這是攝影棚中為了做特效準備的綠幕。
我很喜歡這個系列因為抽象/實體、地點/無地點、滿/空的二元對立都存在於其中

------------------------------------------------------------------------
應評論中要求再發一個。我就是這麼好說話的人。其實我是怕一個答案發太多圖、寫太長,會有點佔據版面的感覺。
值得推薦的人太多了,一個回答里怎麼也寫不完的,Andreas Gursky、Thomas Ruff、Cindy Sherman、Jeff Wall等等的大家都認識了也就不發了。

Lynne Cohen,1944年出生於美國,後來移居加拿大,2014年去世。

這些照片來自不同的系列【Occupied Territory】【No Man"s Land】等,但在她的個人網站上所有照片都是混在在一起展示的,所以我也放一起了。
【Occupied Territory】的翻書視頻在此,1987年首版的2012年的再版都是光圈出版社出品Occupied Territory by Lynne Cohen on Vimeo
這些單張照片的標題都非常簡單,都是「工廠」「實驗室」「SPA」「軍事設施」「教室」之類的,只告訴我們非常少的信息。看到這些冷靜直接的照片我的第一感覺是,這些照片太像《美麗新世界》里描述的未來場景了。她自己也說,當她發現這個世界已經如此ready-made時她很吃驚。
她講自己的靈感來源時,經常會提到兩個名字,Jacques Tati和Marcel Duchamp,所以大家也可以從這兩個角度來觀看和理解。我這裡都只是推薦啊,不做太多解讀了。如果有興趣,這些作品都有很多評論文章可以找到。


王慶松


多圖。
看到大家都提到馬良了,就不贅述他的來歷了。

最初了解到他是在12年,他搞了一個名為《移動照相館》的主題創作,大意是在中國幾十個城市進行巡遊並向各行各業的人提供免費攝影免費列印免費裝裱,再送給他們。
當時覺得很不可思議。後來了解到馬良和他的團隊非常艱辛的完成了這一壯舉。所有花銷都是馬良自費。這次活動沒有贊助

真的是各行各業。上圖短髮女性是演員吳越。
再上幾張他其他風格攝影作品。

在觀念攝影師上馬良在中國應該屬於金字塔尖的那撮人。
他的商業廣告攝影也在國內要價最高。

然而他現在轉行了。
自稱木偶藝術家。

以上是他最近在上海國際藝術節名為《爸爸的時光機》的木偶類作品。
也是個不安分的傢伙。最後送上一些馬良的語錄。
我要在你平庸無奇的回憶里,做一個閃閃發光的神經病。
從鐘錶里領養了時間並教會它殺人。
酷不酷?


樓上很多人沒有搞清楚觀念攝影的,有好多攝影師不屬於觀念攝影師,比如說的黃木經惟,觀念攝影作為嚴肅攝影的特點,大部分都是造像,不屬於純粹攝影的範疇,推薦兩個我喜歡的國內觀念攝影師 洪磊 董文勝


以重新編輯 @竹君

多圖預警。
之前沒太了解過 觀念攝影,然後去百度了。
了解了一下,看到 代表人物有 傑里·尤斯曼 拉斐爾·納瓦羅中國早期的蒙敏生

然後我發現一個人,我十分喜歡。

劉錚,我在國內網上查感覺資料不是很多。但按 秦浩然 說的還是有不少信息的,我也不太了解= =
只介紹了他是90年代來最具代表性的觀念攝影家,代表作《國人》《三界》《四美圖》等

《國人》系列1994-1996 1998-2000,從1994年開始拍攝,最初以紀實攝影的角度出發,隨著拍攝的深入,出發點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可以從圖片上看出來,他開始追求一種超乎現實的東西。最初要記錄中國人的心靈狀態,最後變成了他自己的心靈剖析。

好吧,那個《三界》和《四美圖》真不能發,但是我真的很喜歡這兩組照片,可以說我是因為這兩組照片才喜歡他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百度。
我也只能空口談談了。
《三界》1997拍的,其中他的幾個作品的名字叫《三打白骨精》《空城計》《盤絲洞》而這種從古代文學作品中提煉出來的東西,再加上攝影家自己對作品的理解並運用於當代的反映。這種帶有中華傳統的東西是十分吸引我的,從他的作品中看出他經常會拍到 京劇 的成分,而這種元素對我來說也是帶有神秘感的。因為出生不在那個年代,而又是流著炎黃子孫的血液,於是便開始偏愛這種透露出中國傳統文化風俗的作品。無論是美是丑,只有有特點和對它的思考,我認為這是對當代具有意義的。
《四美圖》也給我同樣的感覺。當然這只是我的感覺。
他還有《驚夢》《倖存者》等作品。

我所認為的觀念攝影,應該就是 更主觀的攝影。按網上的說法 觀念攝影相比普通攝影更為主觀,是以感情 思想 觀念為前提,由攝影人主觀去尋找發現經營布置而反應更深刻內涵主題的攝影。而我認為這十分符合當代藝術。

======================================================================其他的再說幾個,但不展開了。威廉·韋格曼,還記得前段時間有個答主用狗頭來回答了穿衣問題,有異曲同工之意。

辛迪·雪漫 的百變人生。 上次有個答主在 那個哪些攝影作品令人壓抑中已經提到她了,他的圖片比較多。

然後杉本博司啊古斯基啊貝歇夫婦的都算。
不上圖了很多答主都有說過。

======================================================================

專欄已更新 關於 阿諾德·紐曼 的圖片賞析文。歡迎收看
阿諾德·紐曼(圖片欣賞 篇)淺談 - 「吾道禪心「 攝影淺談 - 知乎專欄


這個問題是偽問題。因為觀念攝影這個概念根本就是錯的。

如果說此處所謂的觀念攝影是指觀念藝術的話,那麼我們回到觀念藝術的起源(孔蘇斯,莉帕德and so on)一看,會發現觀念藝術本身就是反媒介的藝術。此時硬在觀念之後加上攝影二字的話,無異於「奇的偶數」「素的豬肉」一類的東西了。

如果此處是想表達「包含某種觀念的攝影」的話,那麼請問,什麼攝影或者藝術中沒有包含某種觀念?


馬良?

馬良,1972年生於上海,曾就讀於上海大學美術學院,現從事廣告影片的美術指導和導演工作及獨立藝術創作。他擅長藉助於攝影的手段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或觀念。相機對準自己的內心世界,畫面里現實的東西不是普通的客觀再現,而是馬良的主觀製造。通過模特的扮演、道具的製造、場景的布置,創造出一個怪誕而唯美的世界。馬良出生於上海戲劇之家,父親馬科是著名京劇導演,母親是話劇演員童正維。父親以創新精神而聞名,在生活中有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童心未泯、家庭環境的影響、自己對個人未來的追求——這些造就了他自己獨有的創作風格。

他的攝影作品充滿了晦澀的戲劇性。他說:

「我有兩個身份,一個是導演,一個是攝影師。

短片導演是我的謀生的職業,所以很多職業習慣不可避免的影響到了我的另一個身份:攝影師。所以它也就成為了我作為攝影師最顯著的兩個特點:操縱感和戲劇性再現。

首先就是操縱感,這是和大多數中國攝影者把攝影作為一種記錄方式的觀念背道而馳的。我對在暗處捕捉瞬間絲毫不感興趣。我認為這樣充滿距離感的捕捉是無法展現我們的生活的真實的美的。我對被拍攝對象有強烈的操縱慾望,希望他們可以受我的影響,進入我為照片設計的規定氛圍里。 成為我的訴說的道具,成為一個象徵符號。

還有就是我的照片的另一個特點:戲劇性再現。

我一些海外的朋友評論我照片常用的一個詞:dramatic/戲劇性的,我覺得我挺喜歡這個詞的,它的出現其實也是來自與我的職業習慣。

我希望的作品的表達是更直接和更充滿目地性的,我希望這生活里的瞬間定格的一個切片,不僅僅是靜止的。畫面雖然是凝固的,但精神上的前因後果在我看來應該都是需要展現的。而我們捕捉的這一個瞬間應該是充滿了戲劇性張力的,有很強烈的訴說感。

我出生在上海,對這個城市充滿了感情,所以我的作品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大多以上海最普通的弄堂作為背景。它也是我作品的一個符號,充滿了我對生活很自我的理解。

沉默但是妖饒的上海,永遠是我的作品上演的最好舞台。」

以上摘自蜂鳥網

圖片來自百度

侵刪


- 01 -

Guy Bourdin

蓋·伯丁(Guy Bourdin)是法國著名攝影師,被公認為20世紀最視覺文化領域最大膽、最有創新力的時尚攝影師。他的風格以暗黑與超現實主義為主,在當代攝影師中獨樹一幟。

他在上世紀的五十年代中期開始為《Vogue》工作,一直持續了三十多年,並與Helmut Newton一起創造了世界最具爭議的時尚攝影。

他就是傳說中的「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有很多圖你可能一眼就會認出,哦,原作者原來是他啊。

他的圖像總是充斥著恐怖、極端、病態、暴力,大多擁有大膽的構圖,鮮明的色彩,就像一個個夢幻空間,十分具有敘述性。在他的片子里,彷彿故事才是主角,時裝倒成了其次。

他大概是我見過玩腿玩得最溜的攝影師。

據說麥當娜是他的鐵粉,甚至拍了只MV專門為了致敬他,還因此遭到了蓋·伯丁的兒子起訴,說是其中至少模仿了11件作品,比如一位穿紅色緊衣的女模特俯下身軀凝視著圓鏡中的自己,或者一個女人蹲坐在類似電視屏幕的地板上的誇張姿態……

左:蓋·伯丁 右:麥當娜

這就蛋疼了。。。

-02 -
Terry Richardson

另一個不得不提的攝影師就是傳說中的「咸濕教主」Terry Richardson,他只用傻瓜膠片機(跟博主一個樣,雖然博主是因為沒錢),還成了Sisley的御用攝影師,Lady Gaga超愛他,你們老公G-Dragon也在他面前裸過。

縱觀他的作品,大多離不開「性」與「自然」。人們對他的不滿無非是兩條,一是作品太過裸露直白,實在難登大雅之堂;二便是區區傻瓜相機,怎麼與雜誌上的數碼大片相比擬?

Tom Ford

CK

Gucci

Lee

外界的言論完全沒有阻止Terry Richardson在時尚界的發光發熱,除了Armani、Gucci、Miu Miu、Calvin Klein愛找他拍攝廣告片之外,《Vogue》、《Haper"s Bazzar》、《GQ》等宇宙知名大刊不定期就要邀請他操刀。

《Vogue》法國版

VOGUE 2009 7月專題片:Visionary

他的片子太狂野,打著擦邊球進行性暗示,還經常陷入醜聞之中,總是被模特指控。。。現在很多攝影師可能正學著他的表象,隨意的使用lighting,拍著三三倆倆一絲不掛的模特就給自己打上了新銳的標籤。

這樣的標新立異必然是很難被大眾接受的。台灣著名的攝影師許熙正這樣描述過他:「Terry Richardson就是個磕壞了葯,一進門就會把客人綁起來強姦的妓女。」

然而對於外界這樣的評價他自己給出的回答是:「重點就是要讓人注意到。平庸是這世界上最要不得的事。如果覺得我的作品粗俗,或許該做愛了吧。」

Amy與雞

也難怪最愛跟他合作的都是些性格特點極其鮮明的明星們。最經典的大概是Gaga為著名的美國街頭大牌Supreme拍的廣告片,博主實在想不出,除了她還有誰有這樣的性感與野性?

最初他只用一面白牆做背景,以至於在他鏡頭下的模特們大多擁有誇張的表情與肢體語言,這其中還包括他本人。

他不是個「花瓶」而已,他的想像力也尤為豐富,因此才有這麼大膽的風格。

事實上他還對自己有著至高標準,拒絕了與色情雜誌的合作,偏要為上流社會拍攝這種性暗示照片,事實證明他的確被接受了還混得一流。來看看經常去他的工作室串門的都是名流。

啊,還有Queen S和Queen B。

網傳Terry Richardson拍照的獨門秘技也同學們請聽好了:傻瓜機+打順光的閃光燈;背景同人盡量接近;model兩側打吸光板,製造陰影,將人物勾勒出來;大聲同其他人講:不是棚拍,不是棚拍!

- 03 -

Steven Klein

Steven Klein是紐約最著名的時尚攝影師之一,他大概是世界上最忙的時尚攝影師。

不僅同時為Calvin Klein, DG,Gucci,McQueen 和Nike 等許多著名的客戶拍攝廣告大片,還是各種時尚雜誌的常客,代表性的有W,Vogue, i-D,The Face,Numero, Arena等。

出現在他鏡頭下的名人更是不少,他幫朱莉和皮特拍了著名的「史密斯夫婦「,還掌鏡了Lady Gaga的MV《阿爾翰德羅》。他有能力說服他們擺出一些非常私密的pose,然後公開投放到主流媒體。

但即使是這樣,他還是跟女明星們打成一片了。。。各種時尚派對都有女明星們跟他勾肩搭背的照片,他還是麥當娜街拍中的常客,存在感極高哈哈。

《Vogue》的主編大魔頭Anna說:你給他一條裙子,他卻讓一個女孩穿著這裙子和一個機器人站在花園裡。這是一種機智、概念上的,而且非常的充滿詩意。

Steven的作品中無處不充斥著黑暗面,經常有性虐、裸露、死亡、暴力等主題,早在《五十度灰》之前,他就把SM帶進攝影了。

這幾年他還淫亂了DolceGabbana(杜嘉班納)的廣告大片。。。

歡迎關注公眾號CHICTRAP(ID:ssssochic)


毫無疑問馬良啊!
國內最佳,沒有之一。最近還會有專訪一下馬良老師,請期待~


沒有喜歡的觀念攝影師所以不推薦,我只想說這裡推薦的好多都不是觀念攝影師。別不負責任亂寫好嗎?


也讀過寫攝影概念性質的書,其實感覺觀念攝影是在肖像攝影增加上一些魔幻色彩,當然,表達自己的寓意是必須的。
而且本來觀念攝影這個概念是從觀念藝術衍生而來的,有些觀念藝術家的行為藝術需要影像記錄來表達,所以本身藝術行為的記錄,也就成了觀念攝影,只不過大家現在對照片都追求美感。
舉例子說我比較喜歡的,例如:貝爾納·弗孔

杉本博司,
在北京佩斯畫廊有幸見到過作品真容

其實前些年感覺觀念攝影在國內藝術市場和攝影器材市場大好的情況下,催生了一批很多為觀念攝影的人,作秀和玩概念成分很多,導致真正一說這個詞,都是玩票兒的。蠻可惜的。


你也許叫不出他的名字,但你一定見過他的作品

「 他將幻想、慾望、消費與期望大膽地誇大並予以凸顯,通過悉心設置的敘事氛圍,引領觀眾進入一個充滿魅力、歡愉、危險和焦慮的奇幻世界。」

GUY BOURDIN 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時尚攝影師.

Guy Bourdin,對!相信接觸過時尚攝影的朋友們同學們前輩們都會有聽說過他!這個被認為是二十世紀視覺文化領域最大膽、最有創新精神的藝術家之一。

高度的敏感性

使他能夠用最短暫的表達形式:時尚雜誌

來創造神奇的一刻,

並打動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

我本身並不是攝影專業的,通過其它專業老師推薦的書才開始對他有了些了解!他是一位對藝術、時尚、廣告 和生活都具有獨特視點的卓越藝術家 。他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後期 為影像領域做出了具有轉折意義的貢獻, 這被認為是他事業中最輝煌的時期。

通過他的作品展現給我的,他是一個充滿了幻想和自由想像力的人, 他通過對隱喻和現實矛盾的運用, 與生命和死亡崇高 而非理性的本質進行了深入的對話。

他是一個社會原則性極強的人, 對自己的創造自由和周圍的世界都十分警覺, 他一生都沉浸在對人類行為的好奇之中。

他用極大的熱情探索了人內在自我 發生的真正聲音和慾望的含義, 並探索了作為每個人自身存在的 最普遍特質的理想化的美、脆弱和性別元素。

20世紀70年代是蓋·伯丁創作的重要時期。 在那個社會改革,性解放,資本主義的空虛, 消費文化的過度,媒體力量的提高, 暴力充斥電視和電影里的時代里, 蓋·伯丁也到達了他工作的最巔峰的狀態。

他的構圖變得更開放,優美和煽動

完全突破了傳統時尚攝影的桎梏,

並與之形成強烈反差。

他將幻想、慾望、消費與期望

大膽地誇大並予以凸顯。

通過悉心設置的敘事氛圍, 引領觀眾進入一個充滿魅力、歡愉、 危險和焦慮的奇幻世界, 通過對隱喻和現實矛盾的運用, 與觀者形成了獨特的鏈接。

分割線---------------------------------------------------------

歡迎大家關注我的專欄去去DreamSchool讀藝術 - 知乎專欄

我會在專欄中分享更多藝術、院校、專業技能等相關知識!並不定期進行更新!


別聽他們胡說了

《出龕入龕》這本書有你想要的。


我覺得大家把觀念藝術的定義搞錯了,請自行google conceptual art的定義再回來看這個問題。
咱們大中國最牛b的艾未未 我X北京天安門,竟然沒有人提到。
還有我目前最喜歡的Mishka Henner -no man"s land
Robert Barry- inert gas series.


攝影是光與影的藝術,但只是局部的說法,真正的攝影是沒有光與影這個複雜,只是一個單純的場景,讓你心動。


其實我一直對觀念攝影這個概念表示很模糊。單從概念說觀念攝影應該是一種以攝影為媒介的觀念藝術創作。這樣的話就不難理解那攝影只是一個載體,關鍵還是在創作上。要是按照這個概念走的話,荒木經惟關於花卉的那主創作算是一種觀念了。


[圖片] 王家衛御用,杜可風。


我拍的,算觀念攝影不?


山本昌南,黃京


陳老師


推薦閱讀:

同性戀和藝術家之間到底有著什麼樣潛在的關聯?
如何評價馬克·羅斯科的藝術風格?
如何評價 wanimal 這樣的攝影師?
這張圖出自哪裡(天使惡魔圖)?
不會畫畫的前提下,怎麼看展更有意思?

TAG:藝術 | 攝影 | 攝影師 | 攝影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