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南》堆砌意象和「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種直白的意象描繪畫面感,區別在什麼地方呢?

很多藝術品和作品會運用隱喻,曲折隱晦等表達手段,那麼怎麼分辨出故弄玄虛和思想深邃呢?


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只需舉出「陌生化理論」來就行了。或者參看我之前有個答案如何把平常事寫的有詩意而不呻吟? - 寧寧子先生的回答 其實,為什麼有人覺得麻油葉先生的這首歌歌詞寫得不好,就是因為「呻吟」。

但在這裡,我想以其他的途徑來回答題主的問題。為什麼《南山南》招人詬病,而《使至塞上》卻令人稱讚呢?我們先來看看在《紅樓夢》中,香菱是如何評價的: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想來煙如何直?日自然是圓的。這『直』字似無理,『圓』字似太俗。合上書一想,倒象是見了這景的。要說再找兩個字換這兩個,竟再找不出兩個字來。」

注意這一句「竟再找不出兩個字來。」再找不出,是因為沒有比這兩個字更加準確與恰當的。所以今天我要談的第一點,是準確。


與「準確」剛好相反的是「空洞」。很多人初學寫作,多喜歡繁複的東西,大段大段的修辭,不知克制,不知取捨。這樣的文字乍看之華麗大氣,實則言之無物,不耐讀。而學習到一定地步之後,便知道要觀察事物,要懂得取捨,漸漸去掉那些多餘而模糊的修辭,此時再寫,就一個描寫一個刻畫都有模有樣,栩栩如生地立在紙上了。


就這一點來說,《南山南》的創作顯得散了點且空洞了些。


第二點,我要說的是:真正好的詩歌應該是當讀者覺得不過如此卻就該如此的。


其實這還是我上個答案所說的「陌生化」,是對上個答案的一個延伸。「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這個「直」和「圓」,就是陌生化。「『直』字似無理,『圓』字似太俗」,香菱覺得「無理」和「太俗」,就是因為陌生化,這都是「塞上」的日常景象,王維抓住這個日常的小細節,通過兩個看似「無理的字」和「俗字」進行陌生化處理,從而反使得人覺得「合上書一想,倒象是見了這景的

再反觀《南山南》,「孤島」、「喝醉了夢」、「時光」、「悲傷」……全是用爛了的詞。「不過如此」倒是占著了,「就該如此」卻是沒有佔到。


那麼《南山南》就這麼一無是處嗎?也不是。我們可以看到馬頔在寫作中的一些努力,比如他結尾的「南山有谷堆」那一段的意象喚醒,他開頭第一句的「你在南方的艷陽里大雪紛飛,我在北方的寒夜裡四季如春」通過文字的矛盾製造出的張力,都可以看出,馬頔寫這首歌詞的時候,其實是有對文字的野心的。


然而修辭學僅僅是修辭學,一首好詩、好的歌詞在修辭學上可能是出彩的,但遠遠不止於此。如果馬頔願意更加坦誠而不是通過修辭「耍花槍」的話,他可以寫得更好。


有的時候我會感嘆現代漢語和古漢語斷層之大,會困惑現代詩的語言困境該如何跨越。但有時想來,又覺得古往今來審美、語言模式雖有變化,那些真正優秀的東西,或許大抵也還是相通的。


與諸君共勉。


2015.8.19


-

因為之前在如何理解《南山南》中「南山南,北秋悲,南山有谷堆。南風喃,北海北,北海有墓碑」? - 凱常的回答這個問題裡面胡扯八道,答主被人給批判了一番,看到這個題目,所以決定正本清源地說一回,《南山南》這幾句詞到底怎樣。

題主舉出了王維《使至塞上》里的頸聯兩句。這首紀行詩,寫的是王維赴邊慰問將士時的見聞。因為大家都學習過,對詩就不展開說了,只說「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兩句。

從描寫視角上看,「大漠—孤煙—直」,從大全景推至中景再推至特寫;然後視角一轉:」長河—落日—圓「,又是大全推至中景再推至特寫。

由」大「對」長「,是造型的輝映;由」漠「對」河「,是質感的異趣;」孤「與」落「看似前靜後動,」孤煙「和」落日「卻又是前者動、後者靜。最後一個」直「,賦予」大漠孤煙「以升騰感;一個」圓「字,又讓」長河落日「顯得豐滿將墜。

結合全詩言之,看似閑閑的白描,風格洒脫造意豪邁,以移步換景的寫法,將大漠風光撲面送來。可堪應了蘇東坡那句話: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

像這麼樣的兩句詩,怎麼說也夠你玩兒一年了吧?

再說南山南。

題主提到了堆砌意象,實在不應該舉這兩句。中國古詩文中確是有堆砌意象的句子,但也要比」南山南「諸句不知道高明到哪裡去了。

比如溫庭筠的」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這兩句的特點是純用實詞,以一種充滿跳脫感的方式營造出了一副客愁困頓的景象。你可以看到,其中雖有幾種意象,卻是」連「在一起而不是」堆「在一起的,它們是很有統一感的,不僅具有畫面感,還有極豐厚的情感洋溢其間。

而南山南呢?」南山南,北秋悲。南山有谷堆。南風喃 ,北海北。北海有墓碑。「誰能告訴我它在講什麼?

有答主提到了」陌生化「。誠然,這幾句里你非要說的話,確實也算有陌生化的東西,但無疑是很失敗的。下面咱們可以看一看,成功的」陌生化處理「應該長什麼樣:

香稻啄餘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老杜《秋興八首》的第八首)

私以為陌生化處理這東西,就像是電影裡面的」跳接「。因為它是屬於挑戰習慣的處理方式,所以就很考驗作者本身的能耐。一般庸手用起來,跟戈達爾這種級別的大神用起來,那完全是兩個概念。不是說讀者賦予它這麼一個稱呼它就能高端起來了。

你非要問這幾句堆砌意象的話是什麼水平,那也不是無可奉告,不過可能要得罪馬頔的歌迷們一下——

大概跟郭敬明的《蜀綉》一個檔次吧。蜀綉是什麼檔次?我感覺就是隨便拉個念過高中的人都能來一段的檔次。要是不信,我這兒正好有:
如何評價郭敬明的《蜀綉》? - 凱常的回答


南山黛玉和北海墓碑 - 仙人撫我頂,結髮受長生 - 知乎專欄
給個知乎專欄
你不知道這首歌 就是個故事嗎?


在我看來,區別就在於有沒有很好地表達意境,從而表達思想。
我們知道意象這個東西不是單獨存在的,光堆砌意象是沒有用的,因為意象存在的目的就在於營造合適的意境和氛圍,營造意境可以說是詩歌寫作中極重要的一環。我們來比較一下兩篇作品。
先從王維的《使至塞上》說起。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是這篇詩作的名句,其中使用了大漠、孤煙、長河、落日四個意象,用這四個意象構建了一個有關邊塞的意境。
看這個的時候我們得有點想像力,你想想哈,比如你是一個邊塞的官員(不腐敗的那種),你騎著馬,帶著僕人,好不容易到了邊關,放眼望去,茫茫大漠上狼煙孤直,蜿蜒的長河浮著一輪滾滾落日,儘管是即將落山的時候,但是也有萬丈光芒,將大漠照的金黃。
大氣不大氣?
磅礴不磅礴?
這就是意境。
簡單說,古人曾說過「聖人立象以盡言」,心裡有磅礴的感情說不出來,「我好開心」「我不開心」「老子要爽死了」說出來又籠統而俗氣,怎麼辦?尋找一些物品,寄託人的感情,形成一定的意象,再將意象排列組合,最終形成一定的意境,來表達自己內心複雜的感情。這就是意境的作用。 意境這個東西,王國維看的很重,認為是詩歌寫作的根本,他說「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詞所以獨絕者在此。」「故能寫真景物、真情感者,謂之有境界。否則謂之無境界。」
尤其這後一句很能說明我們今天討論的問題,有真景物真感情的,才能叫境界,才能有意境,你看《使至塞上》,哪裡沒有真景物沒有真感情呢?是吧。
再舉幾個通俗易懂的例子,比如《天凈沙·秋思》,這個大家都熟悉。
枯藤老樹昏鴉,三個意象,一片蕭索氣息;
小橋流水人家,又是三個,反而有鄉間清新的氣息;
古道西風瘦馬,等等,有什麼奇怪的東西亂入了;
夕陽西下,蕭索;
斷腸人在天涯。
瞬間感覺到了詞人作為一名浪子孤寂地流浪於客鄉,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安定的感覺。
這就是意境啊。
總而言之,意象是為了意境而服務的,意境是為思想和感情而服務的。
耍了這麼長時間的流氓,我們終於要回到原來的問題了,堆砌意象和直抒意象到底有什麼區別?
你快說啊!!!
區別就在於有沒有形成完整而自洽的意境,表達了作者內心的真實的情感,不矯揉造作,不無病呻吟,讓讀者也能感受到作者內心的感情,從而產生共鳴,乃至移情。
《使至塞上》和《天凈沙秋思》都做到了這一點,他們心中有著無法直抒的情感但是又不得不發,於是用眼前的意象形成意境完美地替代了內心的情感,讓我們也能體會到他們的感情,心中一片歡喜。
不僅他們做到了,唐朝12300名詩人做到了,後來無數的詞人和曲作者以及小說家都做到了。所以五千年之文脈愈發茁壯。
我們再來看看《南山南》。
馬頔這個人我不熟,歌也沒聽過,那我們就詞言詞,來一個英美新批評派式的細讀研究。
你在南方的艷陽里,大雪紛飛
我在北方的寒夜裡,四季如春。
哦?
如果天黑之前來得及,我要忘了你的眼睛
窮極一生,做不完一場夢
他不再和誰談論相逢的孤島
因為心裡早已荒無人煙。
嗯……大概是失戀了吧。
做一個只對自己說謊的啞巴
他說你任何為人稱道的美麗
不及他第一次遇見你。
好純情的漢子……或女子??
時光苟延殘喘無可奈何
如果所有土地連在一起
走上一生只為擁抱你
喝醉了他的夢,晚安。
算了我們直接看最後吧。

南山南,北秋悲
南山有谷堆
南風喃 ,北海北
北海有墓碑。
這是全詞的文眼(吧?),是點睛之筆,是點活全篇的關鍵(吧?)。
我們說文言文和詩詞最好不要翻譯大白話,因為這樣會損失原有的韻味,但我也要說,好的文學作品是不怕翻譯成大白話的,因為文字對於他們來說是承載思想和情感的工具,他們對於文字的作用登峰造極,換字和翻譯只會損害韻味而不耽誤表達,而那些爛作者沒錯我說的就是古風,文字本身帶有的約定俗成的含義已經是他們表達的極限了,所以一個字都不能換的,不然就更爛了。
好了我們回歸主題。
南山南,北秋悲,南山有谷堆。
南山的南邊(然後呢?)北邊的秋天哦不是從北邊慢慢襲來的秋天令人傷悲,差不多是這個意思吧。
南山有谷堆。
哦?很富饒嘛,人間勝地啊。
南風喃 ,北海北,北海有墓碑。
看到這句的時候我才明白作者是把文字換了個位置,其實應該是這樣的:
南山南,北海北
南山喃,北海悲
南山有谷堆,北海有墓碑。
這樣就形成了一篇整齊的兒歌啊不詞作,詞作!講的大概是南山人比較富足,有吃有喝,北海人就比較慘,要啥沒啥還死人。
但是「南山喃,北海悲」,又打消了我的想法,這裡應該是一個互文的用法,指的是南山和北海都有谷堆和墓碑,悲秋寂寥,南山和北海相隔甚遠,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一秋水。
然而南山這個意象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出現多次,最為人所知的應該就是陶淵明的那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裡的南山很有可能是虛指,代表了陶潛心中的悠遠和淡然,而北海意象曾在《莊子》中出現,代表極北荒蕪之地,有人說就是今天的西伯利亞海,總之代表了不毛之地。
那這樣的話應該是第一種解釋比較合適啊,心愛的女子被留在北方死在北海,而男子悲傷地……回到了南方過上了富足的生活。
這……
我……
我我我實在是解讀不下去了。
說了這麼多,其實我們發現了隨意堆砌意象的另一個危害,也就是造成意境和思想混亂,不知所云。
在《南山南》里,我們無法分辨到底闡發的哪一種解釋,也不能確定這種解釋就是符合邏輯的,這與思想深邃看似相同實則完全不一樣,高下立判了。
那為什麼我們覺得《南山南》這首歌詞比較有韻味呢?
實際上《南山南》做到了一點,也就是陌生化的問題。陌生化相信不用多說,也就是把熟悉的意象陌生了,重寫這些意象來讓讀者產生新的感覺。然而這個寫法就我的觀察而言在網路文學作品,包括網路小說特別是耽美向的小說以及古風歌詞當中使用的很多,這是另一個問題了有空再談。
總而言之,如果我們就詞論詞的話,《南山南》的詞作大概也就是古風愛好者的水平,也就是一些喜歡古風討厭文言文的愛好者們寫作的水平,而其中堆砌意象(實際上也沒堆砌太多)導致了意境(詞里確實有)混亂不知所云。在我看來,這就是一首商業作品,沒什麼太多含義,最多也就這樣了。
以上


zhuangbility 和 niubility的區別


居然兩者之間存在可比性,是在下輸了


樓上些千言萬語,卻不過爾爾,並沒有解釋到位。

我引用對聯中的一條規則,便是上聯和下聯在語義上要有聯繫。

比如: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雲長長長長長長長消

可以理解為它描繪海水浮雲變化規律,算有聯繫。它的出彩在於重複用 朝 字和 長 字,音調變化且有規律,容易朗朗上口,所以流傳較廣。


再如:如夫人
同進士

寫得都不是最出彩的那一位,受冷落之景可以想見,也算上下聯有聯繫。

像這種似有似無的聯繫,容易製造神秘悠遠的留白感,讓人讀後有所想頭。跟問句一樣,是一種手法。

再比如:公門桃李爭榮日
法國荷蘭比利時

這一對上下聯就沒有聯繫了,縱然字字相對,整聯看下來也不知道它要表達什麼,所謂中心思想不明。是為廢句,故言 堆砌詞藻 也,意思是說,他不過是個字詞堆,偶然可連起來讀而已。


文人羞於玩這種低級幼稚。


而 南山南 是歌詞,太長,縱使兩句三句連起來讀稍可以看出說的是啥,但綜合起來看,說的是啥就好難理解了。


所謂語義混亂,編排混亂也。

另外,便是歌詞作者偷懶了,

南風喃,北海北。

南和喃同音,北和北同音,用同音字隔著寫句子,自然容易朗朗上口,卻也有 偷工減料 的嫌疑。就比如那個海水朝的對子,它除了朝字長字編得奇怪的長,它還有其他欣賞意義嗎?

接下來,看押韻:

南山南,北秋悲
南山有谷堆
南風喃 ,北海北
北海有墓碑

以最後幾句舉例,都是押 ei 的韻,最巧的是 北 和 碑 還押對韻了,還同音,聲調有差而已,妙!跟 春風十里不如你 一樣俗妙。[這句裡面的 里 你 兩字是很有搞頭的!]

韻倒是押對了。可是谷堆和墓碑縱然在字詞背後有所深意,在字面上理解卻寡淡無味,北海有墓碑,北海有海水,有區別嗎?

這樣的押韻是乏才欠修的押韻,沒水平。這樣的句子,有 字用錯地方,俗。讀過&<咬文嚼字&>的都懂。


我們來看這句: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沒有哪個字不是常用字,所以易讀。且這些常用字所組成的句子卻直指某種可以想見的意象,句子用主謂賓分析沒錯誤,真功力也!

如果句子的字面不美,縱然背後意義巨大,也不過是尋常句子,不足道好。它的字面太差,承載不了背後的意義而流傳下去。每天不知多少人說多少人寫這些尋常句子,千萬年中你算哪根蔥?

私以為這首歌流行是因為,它的曲子和演唱者的聲音都很好聽,還有 憂傷 這個流行元素。至於歌詞,不足道。


這首歌詞欠才乏修,不足以說。歌詞中其他句子就不細論了。


以馬啪啪為首的所謂民謠歌手,真特么為了押韻,什麼事都能做的出來。


滄浪詩話里說。。"夫學詩者以識為主,入門須正,立志須高,以漢魏晉盛唐為師,不作開元天寶以下人物。若自退屈,即有下劣詩魔入其肺腑之間,由立志之不高也。行有未至,可加工力;路頭一差,愈騖愈遠,由入門之不正也。故曰:學其上,僅得其中;學其中,斯為下矣。"


寫歌詞當然不比寫詩。。不過意思有相通的地方。


有可比性嗎,不是埋汰馬頔,一個是千古流傳的可以說是寫景色的最好的,短短兩句詩可以使景色躍然腦海,南山南不過就是矯情一會罷了。

沒有可比性,題主姿勢水平有待提高。


how dare u!


本沒有什麼意象,就是堆砌看起來深不可測的辭彙,然後聽眾以為很有內涵。歌詞本沒有意思,卻讓眾人自己揣測出幾百種意思。


區別在於說不說人話。
居然把這兩者拿來比較。哈哈哈。
馬頔道歉吧。


我不覺得《南山南》這首歌是單純堆砌意向。而且題主犯了個錯誤,你拿歌詞和詩詞在文本研讀價值上做對比。

對詩詞來說,文學性是其最大的價值,而對歌曲來說,尤其是現在流行音樂,其歌詞並不需要有很高的文本研讀價值。

《答案》是齊豫的一首老歌,全篇歌詞如下:

天上的星星 為何
像人群一般的擁擠呢
地上的人們 為何
又像星星一樣的疏遠

就這兩句話,翻來覆去用各種曲調,唱了三分鐘……但是聽歌的話,還是聽不錯的一首歌。
答案-f--齊豫,答案-f-在線試聽,MP3免費下載,答案-f-歌詞下載

又比如《雙截棍》……寫的什麼鬼詞。但是那麼high,是首好歌。

歌曲是有旋律的,高亢、低緩,節奏的變化都能引起人們的情緒上的變化,有時候,歌詞只是為了配合曲子而存在的。他可以完全沒有意思,甚至單純的只是呼喊聲,但都不妨礙這會是一首好歌。
視頻封面我是歌手130301林志炫 Opera沒有歌詞的歌曲視頻
其實大家可以想想你們聽法文,日文歌的時候,那些歌對我來說是沒歌詞的,但是不妨礙我覺得好聽。

//我曾經和個朋友討論過好的藝術該不該做到通俗易懂,不設門檻,後來我們發現,那是不可能的,審美是一種能力,而不是本能,他需要訓練。

我說個繪畫的例子:

這張畫的好么?

這幅畫好看么?你看,他連五官都沒有,褲子鞋子也歪歪扭扭的。背後一團亂七八糟的東西,不和你說是在海邊,你看的出來是海么?

這張呢?

這幾幅畫都是梵高畫的。而那個海邊的小人,陳丹青和劉小東都大讚其:「畫的真他媽好!」

諸位能看出那張小人,好在哪兒么?

藝術之所在,不是為了吸引大多數人投票點贊的。

//「南山南,北秋悲/南山有谷堆/南風喃,北海北/北海有墓碑」,當我們無法安撫徹骨之痛,就將它升華為死亡般的寧靜之美。

我之前寫過有關《南山南》的長答案,各位如果對這首歌背後的故事感興趣,可以去看看:如何理解《南山南》中「南山南,北秋悲,南山有谷堆。南風喃,北海北,北海有墓碑」? - 待語的回答


真。

參見人間詞話,王國維推辛棄疾那段。


一般來說,「南山南」這三個字就能騙過一部分人了,只是沒想到這個「一部分」的人數有點多(((o(*?▽?*)o)))
中國教育還要走很長的彎路啊!!


一個作者已經死了,一個作者還活著。


就像人們常說詩詞歌賦,然而賦不也就是精美辭藻的堆疊嗎。無病呻吟不一定就該被批判吧。。藝術的美感為什麼非說的那麼理性呢


借宋胖回答同理可得 馬由頁只是想裝個逼而已


南山南的詞是作者野心之下用力過猛的產物。
都是能給五六歲孩子念的東西,二十年後前者會被感慨說是童年的兒歌,後者則是一塊豐碑。


湊字。


南山南的意象是抽象的。(用堆砌一詞並不合適,它的意象們在朦朧中彼此成就,環環相扣。)

王維這詩句的意象是具體的。

前者在混沌感中有親切和惆悵,後者在清晰畫面感中感受壯美。

最近在讀李賀詩詞集注。小李詩中多次使用南山。每見一處,就不由想起南山南的旋律。

好感慨,馬頔要麼是太有文化,要麼天生是個詩人; 南山二字一出,究竟呼應著多少古人。


推薦閱讀:

《托斯卡納艷陽下》前言中「中國的詩歌描述過:用文字再現經歷,無異於生活了兩次」,這篇詩歌原文是什麼?
如何系統的背詩詞?
朋友(自己)寫的幾首詩,不知道是什麼水平?有沒有入門?
海子的詩歌《在家鄉》怎麼解讀?
精通詩歌創作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TAG:詩歌 | 鑒賞 | 文學鑒賞 | 馬頔歌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