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移動醫療APP需要考慮到哪些?

我們公司最近想做一款移動醫療APP,我們有參考過丁香園、春雨醫生、好大夫之類的移動醫療app,發現好大夫的模式是病歷+醫生;春雨醫生的發展勢頭很猛,主要不同於好大夫的是它的用戶友好性,功能比較豐富,包括自我診斷、健康中心、醫療新聞,還有社區等功能。
我們想做的更加專業化,只要涉及其中幾個方面就行,雖然參考過春雨醫生、好大夫的模式,但是如果照搬的話就沒什麼意思了。
那現在我的問題是:(1)如何策劃這個移動醫療App,讓它更加體現出與好大夫、春雨醫生不同的特性;(2)如何增加用戶的粘性; (3)需要哪些的技術支持
先謝謝大家,主要是一起探討,看看有沒有好的靈感。


目前更新內容是第一部分,後面還會分兩次更新,希望對大家有用。

8.20 第二部分已更

1. 真需求與偽需求:移動醫療創業反思錄(上)

說移動醫療是雙子座的,外表火熱內心高冷。政府吹響了互聯網+的衝鋒號,每天都有企業宣布進軍移動醫療,隔幾天就有家公司冒出來說融資X千萬或者估值X億,各路投資創業大佬在大會小會免費發雞血針,號召你賣血也要買張互聯網+醫療的船票。

可要真做或者真投了移動醫療項目,你就知道真相怎麼回事:大家都是賠本賺吆喝,貼錢買用戶,連賺錢的影子還沒看見,喊了半天的醫保、商保還沒有付費的意
思;醫院和醫生不但用得少,還笑話它除了挂號和問病還能幹啥;就連患者都不怎麼買賬,幾十家糖尿病APP上真實的用戶加一塊也到不了糖尿病患者的5%。雖
說互聯網創業都是從入不敷出開始,但人家新用戶每天都蹭蹭長,移動醫療做幾個月就發現這邊增多少那邊掉多少,用戶周活躍度過5%的都沒幾家。


為什麼前途無量的移動醫療會做得這麼辛苦,核心用戶還在邊上看笑話?燒完投資人的錢,移動醫療能不能自我造血?移動醫療企業的夢幻估值能不能變成真正現實?


你我既然選擇了移動醫療這條路,只會說「醫療移不動」就沒勁了,還要拿出能做得通的招。在醫療這樣保守環境中成長十分不易,創業公司自身還有問題就更難出頭。在聊過幾十個創始人投資人並看了近百個項目之後,我想從實戰角度分三篇來談在外界環境沒有突破前,移動醫療如何走出泥潭實現夢想。

在移動醫療存在的所有問題中,第一條必須是用戶需求。很多項目上線後的萬般痛苦糾結,並非對手太強或者運營不力,根源還是出在用戶需求沒抓對。圍繞偽需求
來設計的產品和商業模式,不管融資、運營和技術多給力,走起來都千辛萬苦。要知道現在是APP過剩時代,市場不會給你時間慢慢試錯、糾錯,產品不能在第一
次打開就讓用戶心動,第二次打開的難度就大很多,第三次打開的機會就沒了!
建立在偽需求上的產品,好比建立在沙灘上的宮殿,裝修再好也免不了要倒。偽需求也是創業史上最可怕的萬人坑,在電商、社交、O2O都埋葬過不少英雄,在天
然低頻、高壁壘的醫療行業就更加有殺傷力。

創業者投資人都長得挺聰明的樣子,怎麼會有人看到偽需求也撲上去?創業必須抓用戶痛點是個常識,但醫學領域高頻、真需求的痛點實在太少了,要不就是目前技
術滿足不了。有些創業者是因為沒有實戰經驗,高估產品的用戶的利益甚至乾脆虛構產品的應用場景,誤把一廂情願當成你情我願;有些人是低估線上拉客、留客的
成本和難度,總是想隨手就做成個雙邊平台,自己坐收漁利。前面的人還算在努力,還有有些人就純屬為了圈錢,虛構新的用戶需求來跟現有產品來差異化,其實這
個需求他自己都不信,這才有各種偽需求打著強需求來招搖過市。

那真偽需求有什麼不同?真需求俗稱「痛點」,就是能讓足夠多的用戶願意改變習慣而頻繁使用或購買你產品的需求,它自然也是強需求。偽需求要麼是不能找到足夠的用戶,要麼是用戶不願頻繁使用或者買單,俗稱就是「癢點」(弱需求)或者「無痛點」(沒需求)。


偽需求並非不是用戶的需求,它只是當前不足以支撐一個商業模式。需求的真偽還取決於是哪批人群,某些人的偽需求可能是另一群人的真需求;也取決於時間,彼
時的偽需求也可能進化成真需求。以大家熟悉的打車APP為例,它在一二線城市是真需求,在四五線城市就可能是偽需求,在三年前大家習慣揚手招車,現在被不
少人更喜歡手機APP訂車。在醫療行業,多數患者的真需求可能是儘快解除病痛或花更少錢治好病,就醫環境體驗或者好壞只可能是少數人的真需求;多數醫生的
的真需求可能是增加收入和讓工作輕鬆順利,搞科研或者主動隨訪患者只是少數醫生的真需求。



那能不能快速區分真偽需求呢?可惜用戶需求並不像人民幣可以用驗鈔機來驗驗,真偽需求之間也沒有明顯界限或標準,多數需要產品運營了才知道,除非這個需求偽得太明顯。傳統用戶調研對鑒別真偽幫助不大,是因為:


用戶經常說不出或者只是拿表面需求來代替內心深處需求,比如他告訴你的需求是一把梯子,也許他內心真正的需求是上二樓,


用戶不想表達真實需求,比如他說去CHINAJOY是因為喜歡動漫,其實他只是想去看美女。



有些用戶口口聲聲說這是他的強需求,但真要買單時人就不見了,要不就是個小眾的需求完全能做不出規模,比如他想附近就有個老師能隨時教上門英文,等要為這種方便而多付錢時他又退縮了。


因為缺少付費方和公立醫院的壟斷性,醫療遠沒有市場化。在封閉環境里想弄清用戶是誰和它們需求的真偽會更加困難,因為真偽需求可能交織在一起。



口說無憑,舉例為證:

基於熟人的醫患問診隨訪,醫患線下認識然後轉到線上可以方便的諮詢和隨訪,比如杏仁醫生和青蘋果等項目。需求看著很明確,其實不然。除了腫瘤、移植等少數
高風險患者醫生有興趣隨訪,醫生對普通患者特別是慢病患者隨訪意願不強,既沒有學術價值又沒有經濟價值,靠項目燒錢補貼或者做幾次病毒營銷並不能解決其產
品的本身缺陷。所以你會看到這些產品的定位不斷漂移,從醫患隨訪到醫生工具甚至社交,未來到保險到藥品電商。看似面面俱到,實則零落無根。

病歷管理工具本來是一個很有用的工具,也解決了部分醫生的需求。可惜它們都不能跟醫院HIS系統對接直接採集數據,缺少臨床科研所需要的嚴密格式和數據
量,連結構化的電子病歷都實現不了。所以除了少數喜歡管理患者或者願意給自己行醫留點記錄的醫生外,多數醫生在醫院寫了一天病史後並不願意再花時間去這些
APP上整理一套數據。所以這些產品在嘗試之後分頭轉向患者隨訪或者醫生綜合信息服務入口。

Uber火了,醫療界模仿的人也很多,比如紫色醫療和嘀嘀醫生等都號稱自己是移動醫療的Uber。咱就算它們學得像,問題是醫生上門服務工具是真需求嗎?
先不說醫生不像私家車一樣供應量無限且質量均衡,有多少患者願意為普通醫生支付高昂的上門費呢?Heal和Pager等Uber模式在國外可行是因為國外
候診時間太長且診費巨貴,國內醫院十塊八塊看個門診完全不是一回事。再說能上門看病,診斷怎麼弄?醫療風險誰承擔?



藥品快送服務是葯給力和叮噹快葯等產品的大噱頭,可是多少患者有這種需要?現在藥店在市區遍地都是,能買的都是常用藥,慢病患者反正也不著急,那誰來承擔額外的快遞費用?郊區倒是有需求,可是你的遞送成本和時間都是大問題。


連接葯企和患者的某智慧藥箱項目,讓患者通過微信掃碼關注藥品,葯企可以藉此平台直接推送信息和折扣給患者,未來還能成為藥品的院外直銷。創業團隊因為多
年服務葯企,就想搭建這麼個完美網路平台,兩邊用戶上來後自己就可以輕鬆獲利。問題在於患者並沒有動力去關注某藥品(這該是多麼低頻的弱需求,而且市面上
用藥助手之類的產品已經很多),處方葯企業也不能直接向患者銷售或者打折。缺少用戶場景,如何能讓患者和葯企兩頭有動力呢?很多產品都想著假如平台搭好用
戶上來可以如何如何創收,關鍵是建立在偽需求上的平台永遠也搭不起來。



視頻問診自詡問診效果和用戶體驗好於文字輕問診,諸如溫暖醫生、優醫匯都是主打視頻問診,而美國的Teladoc
和MDlive視頻問診都很受歡迎。這話似乎有理,可是一操練你發現視頻並不能降低問診風險(實際看到患者對醫生診斷幫助不大,反正都是不能開處方),也
不能改善用戶體驗(畢竟看病不是看醫生長相),反而需要醫患同步在線(圖文諮詢卻可以利用醫生碎片時間)。
白白增加技術挑戰和運營成本,並不能比圖文諮詢多解決問題,所以視頻問診也不過是偽需求一枚。



糖尿病管理APP:
糖尿病患者基數大,併發症多,需要長期治療,患者亟需移動醫療提醒、教育和監測,照理說APP具有極大的需求。可是醫學要求長期治療不等於患者就必然會照
做,占患者總數95%的二型糖尿病患者目前並沒有使用APP的需求,因為不少人連定期測血糖甚至正常用藥都做不到,對他們來說移動醫療還是個偽需求。產品
上線後才知道最主要的用戶是一型糖尿病患者,因為併發症危及生命,他們早就堅持血糖監測,正好需要一個APP來方便記錄和管理。

話說到這裡,你可能在想燒錢是不是可以把偽需求變成真需求?

如果某需求只是因為需求者太少或者技術實現不了而成「偽」,未來環境變化或技術進步是可能把它變成真需求的。例如網路問診在春雨醫生下手前並不是真需求,
但春雨巧妙切出其中的皮膚科、兒科等常見小病做成輕問診,提高問診效率同時降低網路問診風險,就把這塊從偽做成真,起碼每天8萬多的真實問診量擺在那。類
似的項目還有醫生點評類,雖然目前看並不是醫患真需求,技術上也有困難,但自由執業全面放開後醫生就大有必要在患者中建立個人品牌,類似產品需求自然會從
偽到真。


反過來某需求也可能從真到偽:在移動互聯網不普及的時代,丁香園曾是各級醫生的首選醫生信息門戶。然而現代信息高度發達,各種垂直疾病領域醫學門戶和工具
都以更專業的服務來分食丁香園用戶,造成丁香園上高級別醫生活躍度越來越低,上丁香園已經不再是這個群體的真需求,當然對學生和低年資醫生去丁香園下點資
料或灌點水還是真需求。



分辨真偽需求的微妙差異和各種演變是非常困難的,說不好還會被人追打。但移動醫療創業最有價值的討論也在這裡,因為對於超牛或超壕的團隊,你可以不在意需求真偽,生生地把偽做成真。對於你我這種缺錢缺人缺技術缺運營的,最好還是從真需求入手。


一步錯,步步錯,何況咱窮人還錯不起呢。

未完待續,

敬請期待更多後續內容。

作者劉謙(健康點專欄作者,醫藥作家)

更多內容請移步→早點放棄那些讓我們激動過的偽需求吧! ——移動醫療創業反思錄(上)

----------------------------------------------------早早為後面兩章畫好分割------------------------------------------------

2.如何找到移動醫療的正確打開方式:移動醫療創業反思錄(中)

為什麼這麼多條路不走,你偏偏要做移動醫療?



上篇早點放棄那些讓我們激動過的偽需求吧!登出後有幾萬個閱讀,卻沒有等來想像中的口水四濺和板磚橫飛,被「黑」的公司不屑於發出一點兒聲音反駁,看來是文章深度不夠。有朋友熱情地來諮詢自己的創業
項目能不能成,這好比你把我拽到幼兒園大班,知道哪個孩子能背三字經或者乘法口訣表,就要我說出誰未來能上北大清華。只能說我不會算命,要知道哪個項目准
能成,我早就自己幹了,也不用寫文章來糊口。


不過,看懂中國移動醫療,先得明白是什麼人在操盤。目前做移動醫療主要有三股勢力:

1、互聯網背景,在互聯網企業做過技術、管理或運營,除了遠房親戚是醫生或家裡有人得過病,之前跟醫療關係不大。早聽說醫療市場是個大水坑,看病吃藥如何黑幕重重。本著發達自己、造福群眾的想法,按照美國模式或者O2O模式仿了一個就殺入市場。

2、醫藥背景,當醫生的、做藥品的、搞體檢的、做醫療器械的、開醫藥廣告公司的,之前跟醫療醫藥都沾邊。受做互聯網的蠱惑,要不就是看樓上做的產品太爛,或者發展太快不順眼,自己心一橫就學了魯迅先生,打算放下手術刀改用手機來拯救醫療。

3、企業,很多產業資本包括醫藥甚至房地產企業也下海創業。這裡面就數上市公司最積極,它們需要新故事來維護股價,又有用不完的錢和各種線下關係做鋪墊。

移動醫療在2014年前是沒用戶、沒流量、沒收入的三無領域,沒有多少人關注。自從去年三家移動醫療公司融了五千萬到一億美金的大資,大家一看醫療市場這
么大,移動互聯網居然還沒來插一腳。於是來撈金、戰略布局或者搶跑道等各路英雄紛紛殺入,從西醫到中醫,從看病到賣葯,從按摩到煲湯,你想得到的跟醫療保
健有關的領域都有創業項目。


在電商和O2O熏陶下,移動醫療創業者是這麼謀劃的:

找痛點——做APP——融資——地推,補貼——營銷/炒作/刷榜——再融資——用戶和流量上去——再營銷/炒作/刷榜——再融資——豬身上找點羊毛(收入)——併購或上市——套現,人生圓滿


這條路線確實造就過BAT、360和京東這些功成名就的項目,就連雕爺、馬佳佳這些耍嘴皮子的看起來都快成功了。不過醫療市場的水可是深到連杭州姓馬的富豪都會嗆到,你要想簡單重複就未免太天真了!因為移動醫療可能是互聯網+裡頭最難做的:



1、醫療是非常嚴謹複雜的行為,有很高的技術門檻。


2、疾病之間的巨大差異造成市場高度碎片化,極少有跨疾病的平台和工具。


3、跳開醫院和醫生不僅困難而且不合法;可是不跳開醫院和醫生,互聯網的作用就不大。


4、醫療還不是市場經濟為主導,醫保沒動力為治療結果買單,商保沒實力跟醫院博弈。


5、公立大醫院的壟斷性造成優質醫療資源極為稀缺,還綁住了醫生自由執業權,跟電商和O2O有大量閑置資源供互聯網來利用完全兩碼事。


6、生病是低頻行為又難以事先預測。


7、醫生天性保守,患者又多是不會手機上網的中老年人。醫患關係緊張,醫生沒有動力教育患者。


8、移動醫療創業要IT、運營、醫學三種人才具備,上哪裡湊這麼些人啊?創始人和投資人倒是一抓一大把。


對照醫療行業,你就會發現上面那條致富路線少說有五大死穴:


A、從流量到用戶數到收入的轉化困難


B、在醫保和大醫院面前互聯網是弱勢群體


C、缺少有效付費者和服務者


D、醫患用戶對互聯網賣萌、耍寶、貼錢等打法不感冒


E、醫療內部壁壘深重,難以一招打通

個人創業的玩不轉,那企業有錢有人有資源搞移動醫療是不是就容易了?你只要想想為什麼淘寶不是某百貨集團做的、計程車公司做不出嘀嘀打車就明白了。企業能
調動的資源來減少創業初期的周折,但是企業內生的創新阻力、創業人才的供應和內部創業的動力會是很大阻礙。企業搞創業不可避免會出現新舊業務博弈、甲方乙
方角色混亂、與線下對手合作困難等難題。所以不管是魚躍的大醫生,以嶺的健康商城,還是仁和的M2F+B2B+B2C+O2O,
活下來的概率並不比草根創業者大。企業號稱的資源很多不過是線下交易過的客戶或者乾脆是一份通訊錄,客戶用過你的產品不等於會跟你一起移動,模式不對有學
會或專家站台也沒用。尤其是試圖做生態圈、做超級平台把醫療藥品一網打盡的,更是凶多吉少。餅畫得大並無卵用,高調炒作本來就是實幹的大忌,再說移動醫療
的模式都還在水裡摸呢。


現在你該後悔為啥放著這麼多條路不走,偏偏要去做移動醫療了吧?


對已進場的2000多家的公司和上百億資金,後悔不解決問題。既然移動互聯網在眾多行業所向披靡,既然移動醫療在全世界都能茁壯成長,也許我們缺少的只是打開它的正確姿勢。


我建議的正確姿勢第一步是慢,心態慢而不是動作慢。

醫療無小事,對新技術和工具接受慢,更不要說移動醫療這些腦洞大開的新模式。幾乎所有知名的移動醫療項目都來自慢公司,丁香園成立比淘寶還早三年,尋醫問
葯和健康之路也差不多同期成立,梅斯醫學成立十一年,好大夫、醫脈通成立也快十年。美國的移動醫療公司也不快,剛上市的網路問診公司Teladoc成立已
經了十三年,糖尿病管理公司Welldoc成立了十一年,患者社區Patientslikeme
成立了十二年。如果流量和用戶數還可以快速用錢燒,但醫療用戶的黏性一定要慢養,這跟其他行業快魚吃慢魚不一樣。慢的另一個原因是醫療尚未真正市場化,付
費者和自由的醫療服務提供者還未出現。等醫改幾年後逐步落實,網路問診、電子病歷、慢病管理、醫藥電商、醫生品牌、醫患溝通、醫學大數據的需求才會爆炸性
的出現。所以你得等,項目得熬,成本要摳,用戶習慣得慢慢養。等大門哪天duang~的打開,你那些心浮氣躁的對手早就渴死在沙灘上,你就慢慢收割吧!


我想像中正確姿勢的第二步是重,服務重而不是營銷重。

APP對於移動醫療不過是個用戶界面,遠不如對於社交和電商那麼重要,核心競爭力還在於APP背後的服務能力。APP的設計和功能可以被抄襲,但背後的服
務很難模仿到位。除了大姨嗎等健康類產品外,醫療用戶最大的痛點在於解決疾病問題,獎勵、社交、遊戲等運營手段只能是錦上添花。你覺得做個網路問診平台不
難,但Teladoc.的系統支持多媒體每天億次訪問的同時,還滿足極高的患者隱私保護標準,並跟所有保險公司系統對接,顯然不容易被模
仿;Welldoc能被FDA批准作為首個享受處方葯待遇的APP,強大的硬體支持能力、耗巨資的臨床試驗、專人上門服務等重行為都功不可沒。丁香園為什
么花巨資出書購買海外版權,梅斯醫學為什麼要維持幾十名碩士博士的團隊,做陪診就診服務的就診通為什麼要下力氣優化診前諮詢,都是想通過重服務來打造產品
護城河。即使像春雨這樣的輕公司,也在開線下門診、做人工智慧、健康病歷等重服務道路上一路狂奔。沒有強大的可穿戴硬體支持,尤其是無創血糖監測技術,糖
尿病APP使用黏性很難真正建立。未來沒有結構化資料庫、人工智慧和演算法的移動醫療產品,我真替它們捉急。


我推薦正確姿勢的第三步是深,深紮根而不是廣布局。

為了好融資,很多產品都宣稱打造醫療服務診前、診中和診後閉環,有些乾脆宣布實現跨醫療、藥品、保險、電商等信息、交易和服務的多重閉環嵌套。這種理論可
行但實現難度極大的事,也就是騰訊和阿里集團能交得起學費(百度也別逞能了)。如果你是去年才開始做的項目,也就千萬美金級別融資,就別來蹚這渾水了,比
如號稱能做醫+葯閉環的「XX樹」。要知道還有不少跨界大鱷正等著大家燒錢把市場教育出來,然後它們入場笑納戰果。想想中國移動做手機問診、YY做視頻問
診、銀聯做挂號支付、順豐做上門醫療服務和藥品電商、小米電視做醫療入口、萬科做醫療和養老,還有醫院自己做掌上醫院或隨訪的畫面吧!像嘀嘀快的花50億
教會大家用手機叫車,然後神州和Uber順勢殺入利潤最厚的專車市場的事會不會重演呢?鑒於醫療的碎片化,中小團隊最合適的還是尋找垂直細分領域,通過深
紮根來做重服務。以常見的慢病管理APP為例,不必一窩蜂做糖尿病、高血壓。我見過做早產兒出院後的移動管理項目,每年三百多萬的早產兒市場,用戶黏性很
大又可以往母嬰電商導流,做鼾症和慢性腎病管理等類似「冷門」項目含金量都很高。


我想像中正確姿勢的第四步是近,近收入而不是近理想。

平地構建一個新診療模式看上去很美,也更具有顛覆性,但難度會大到沒朋友,培養用戶習慣能把多數項目熬死。燒風投的錢其實就是燒自己,即使項目能成,最後
自己的控股權也燒沒了。研究一下移動醫療中少數真正有利潤的項目如尋醫問葯、更美、骨科在線的盈利模式,就知道該如何離錢離交易近。好多新上項目的朋友都
愛說自己的東西跟現在產品如何如何不同,其實最關鍵的是你的東西能不能在一年後帶來現金流,不然還是難逃一死。

話說做醫療創業,不光需要產品和模式,還需要幾分情懷。算計著套現退出前,先想想自己產品能不能幫別人解除病痛,能不能幫患者節省銀兩,能不能改善醫患關
系,能不能降低醫生壓力。移動醫療真正賺錢的場景也許就像醫藥行業一句名言所說:藥品旨在救人,不在求利;只要記住這一點,利潤反而會滾滾而來。


作者劉謙:健康點專欄作者,醫藥作家
更多內容請移步→什麼是打開移動醫療的正確姿勢?——移動醫療創業反思錄(中)

-------------------------------------------------我是第二個分割線------------------------------------------------------------

3.在APP過剩的時代,如何熬到春暖花開? ——移動醫療創業反思錄(下)

移動醫療公司似乎壽命就比較長,成立上十年的丁香園、好大夫之類的公司似乎剛進入青春期。

移動醫療創業反思錄的前兩篇登出後除了收穫點贊,還賺了很多感嘆:哎喲媽呀,移動醫療到處是坑,不好做!



那是自然,世界經濟都在走下坡路,能有什麼好做的留給草根老百姓呢?不過你要是被嚇住了,那就中了我的計,就是要嚇走幾個革命意志不堅定的投機分子!


如果跟電商、遊戲、社交或者打車產品相比,移動醫療確實不好做。前面那些的創業英雄好多也就是20好幾,苦幹巧幹加蠻幹了3、4年就身價若干億。做移動醫
療的基本是30歲+,50多的也不稀奇,博士碩士隨手抓,行業里最頂尖的個別公司也就勉強做個「獨角獸」(十億美金估值)。



但是這都是表象,電商和社交這些干翻過無數傳統產業的明星,其實自己沒風光幾年就老態頻現,攜程打死了線下旅行社,卻又被更年輕的去哪兒和同程、途牛之類追得氣喘吁吁,即
使如日中天的淘寶也在被唯品會、聚美和各種海淘圍剿。不要說新一代互聯網、物聯網技術出現,像虛擬現實、人工智慧、網格計算、5G什麼,就連室內定位、無
人機、大容量鋰電等成熟技術有點進步就會把不少公司給迭代掉。可是移動醫療公司似乎壽命就比較長,成立上十年的丁香園、好大夫之類的公司似乎剛進入青春期。


在移動醫療創業的好處絕不止這麼一些,中國其實比美國更需要移動醫療。中國醫療資源分布極為不均,基層和中西部地區在數量和質量上都落後於平均,投入巨資
也沒有解決問題;中國患者健康意識普遍不足,分級診療體系又不是三五年能健全的;中國醫學信息化薄弱,醫院效率整體偏低,醫患信任如冬蟲夏草般稀少;更要
命的是中國的醫療成本上升比GDP和就業快,慢性病負擔已經超日趕美,未富先老的中國不可能靠擴建醫院、擴招醫生來解決問題。移動互聯網之於中國醫療好比
乾柴遇到烈火,高效、低廉、廣覆蓋、信息流、超體驗,這都是移動醫療的優勢,怎麼會沒錢圖?我們在吃喝玩樂上基本趕上美國,但人均醫療支出不過美國的
1/24,人均醫護資源不到美國1/3, 你說該在中國做移動醫療還是去美國做呢?



但在中國做移動醫療要有清醒認識,現體制留給移動醫療們的商機不會太大。移動醫療的金礦必然是零散而且深埋的。儘管錢景遙遠但淘金者已經聞風而至,不少人還想著一夜暴富。對於眾多2014年後起步的中小創業項目,在APP過剩的時代首先要生存下來。

做得早的公司雖然當年缺資金缺人才,但有足夠的時間犯錯、改正,沒有風投催著做大,沒有抄襲者包抄緊追,最大紅利在於客戶幾乎沒得選擇,只能陪你慢慢成長。

不過現在的創業環境已經完全不同了。


1、信息透明。朋友圈一篇文章或者線下一個會議可以讓產品和運營秘訣在一日之內傳遍全國,做地推、做病毒營銷、做社區、遊戲化,沒什麼咱學不會。


2、抄襲成風。同類產品在產品設計、運營方式甚至技術特色上都互相抄襲,沒有著作權和專利保護,構建護城河非常困難,典型的例子就是糖尿病管理的APP,界面、功能和打法幾乎都如出一轍,估計創始人不看名字都分不出自己的孩子。


3、狼多肉少。目前真用移動醫療的用戶數量就這麼多,同類產品卻源源不斷。過去免費給醫院做挂號支付就行,現在免
費給做還要交介面費;醫院做APP的代表比做葯的還多,醫學會議上人頭攢動的必然是下APP發禮品的地方。有人敢補貼醫生100,有人就敢補200,有人
索性就自己招醫生回答問題。現在用戶就像皇帝,APP就像他後宮的妃子。雖然被下載已經運氣不錯,實際能打開的也就幾個。


4、巨頭市場。
在移動醫療公司體量不大,互相的競爭感不強。等幾家大公司天量融資到位,我們可以預計在幾個大領域,如挂號、網路問診、醫藥電商、醫患溝通隨訪等,接下來
會有血腥的戰鬥。最簡單的戰術就是用錢把對方燒死,自己做得好壞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大戰之後還活著。這套戰術已經在團購、打車和O2O中上演多次,幾千家
公司最後就剩下幾家巨無霸,雖然也盈利無期但成就了巨無霸幾百億的估值。風投早熟悉這類打法,在早期廣撒網之後就開始對有苗頭的項目重金投入,為殘酷的絞
殺戰提供源源不斷的彈藥。不要問為什麼XX網和XX醫生能值十億美金?因為有金主願意押它們。


5、資本壓力。現在APP推廣效率不比以前,讓用戶活躍也是耗資不菲,最後都要靠VC出錢。燒VC錢多了,VC的話語權就不斷上升,開始改變創始人的布局,最後就是創始人出局。



此前我根據醫療的特點提出移動醫療的「正確姿勢」在於「慢、深、重、近」四個原則但實踐還需要另外的「五步劍法」,即從市場需求、產品邏輯、技術實現、產品運營和商業合作等角度來操練。這五招看似稀鬆平常,但是我看過的上百個項目中好多都過不了五招。

第一招是「找需求」,雖然每個創業項目都自稱找到了千年一遇的需求,或者痛徹心扉的痛點。但絕大多數的需求不過是創
始團隊從自己的資源和長處出發臆想出來的用戶需求,不是實現不了就是需求非常小眾,要不就是類似產品已經爛大街了你還不知道。真偽需求的差別第一篇已經說
過,需要創業團隊到夠多的真實用戶那裡去實測,一般說如挂號、問診、醫患溝通隨訪等大領域已經沒有多少真需求存在。但是眾多垂直疾病領域雖然每個就幾十萬
上百萬人群,卻有非常強的APP使用需求,比如I型患者只佔糖尿病患者不到10%,但APP用戶里卻能佔30%強,為I型患者度身定做產品也許更能存活。
在純醫療的大門緊閉時,離錢近的像政府買單的健康管理項目、大公司的集團採購、醫學美容和牙科、母嬰和生育等有人付費的項目存在的真需求較多。雖說偽需求
也可以用錢花時間燒成真需求,但APP過剩的時代,這麼干更像腦殘而不是天才。

第二步是「寫場景」,很多產品並沒有明確的用戶或者使用場景,或者臆想的場景並不存在。每個產品都應該能明確說得出自己的場景而且得到用戶認可,在現有環境下能真實發生的,比如套用下面的公式:

XX產品是給____________人群在____________場合解決______________問題的。

第三步是「磨產品」。APP對移動醫療其實沒那麼重要,它更像是一個用戶界面,真正的價值來自它提供的服務。靠
APP得天下已經不再可能,APP背後的硬體、演算法、醫患社區、線下服務才是關鍵。一個常見爭議是產品是該把一個小功能做到極致還是把功能越擴越多,照理
說前者更符合互聯網精神,現實中更常見的是一些產品從熟人醫患或者醫生工具擴到陌生人醫患再擴到醫生交流和學習和慢病管理。這跟前者需要工匠精神去鑽研,
後者只需要抄抄改改就可以上線有關吧。


第四步是「強運營」。運營的重要性從未低估,醫生又忙又內向,患者情況五花八門,醫療APP運營比其它APP要難也
正常。問題是很多公司盲目學習互聯網TMT的打法,用新奇搞怪甚至軟「性」擦邊球,或者在APP內嵌入與核心功能無關的新聞、計步器、遊戲、社交等玩法。
看似用戶活躍度高漲,但用戶在裡面玩醫療不相干的東西反而會沖淡產品定位和科學性,未必值得提倡。


第五步是「求合作」。移動醫療都在探索,環境惡劣下單打獨鬥肯定生存困難。不同類型的移動醫療產品存在大量合作機
會,如醫患產品和醫醫或者患患產品合作都可以共贏,或者跟民營醫院集團和保險公司合作,甚至乾脆抱BAT大腿,抱不上BAT也可以抱春雨基金或者丁香園基
金的小腿。跟葯企的合作是把雙刃劍,雖然能早收到錢,但過早商業化也會影響用戶體驗。


因為移動醫療都在探索生存模式,很少會提到團隊和內部管理。股權清晰、能力互補的團隊自然勝出機會大,當不少移動醫療公司膨脹到500人以上時,內部管理
和創始人風格就開始發揮巨大作用。然而不管你打算做什麼,產品價值都要以用戶的真實獲益來判斷,而不是你融到了多少錢。融資跟你的運氣有關,而沒有價值的
東西靠融資也運營不起來。


移動醫療有沒有進入下半場?在醫改沒有突破前,只有不多的幾個領域APP可以發揮作用。這些領域已經大佬雲集的下半場,廝殺之後將誕生一兩個個王者。但是
在眾多的垂直領域,大佬不屑一顧或者無法通吃,還存在大量的創業機會。儘管未來成長空間不一定大,但生存應該無虞,所以談不上進入下半場。


謝謝大家的關注和鼓勵,移動醫療創業反思錄已經寫到第三篇。過去半年的創業實踐和交流既讓我困惑迷茫,又讓我堅信未來,文章膚淺卻是自己的真實思考。移動
醫療創業是一場馬拉松,比賽才開始還難言誰將勝出,更談不上有模式能註定成功,任何嘗試都可能找到出口,任何努力都會有回報。就算如很多人斷言的移動醫療
90%項目最終都會死,這也不會阻礙你在乏味的拜金世界裡收穫到探險和創造的樂趣。



人生苦短,創業趁早!

作者劉謙:健康點專欄作者,醫藥作家
更多內容請移步→在APP過剩的時代,如何熬到春暖花開? ——移動醫療創業反思錄(下)

如果想跟作者本人交流移動醫療相關話題的話.....

歡迎加入Health One群聊。

But,由於群規模已經過大,受技術限制,掃描二維碼已經不能直接入群了。

大家可以搜索關注健康點微信公眾號回復:入群+姓名+職務 會有小編拉你進來地

更多信息請戳:http://zhuanlan.zhihu.com/healthpoint/20172819 (點開鏈接如果你不想看第二遍直接拉倒文末找入群方式我不介意)


真棒!你大概是說:我們公司想做移動醫療,現在就差個idea了!
如果還在這個階段,我覺得你們切入移動醫療的最好方式是買層辦公樓,然後租給做移動醫療的公司。


現階段看移動醫療是個燒錢的事,一般公司做不來,創業的話考驗的完全是toVC的能力,模式大同小異,能做好PR比較關鍵,這樣才能從一堆移動醫療公司中被VC發現。講完這個,再說說所謂的模式,好大夫春雨已經略顯過時了,能在這個大的利益聯合體中,尋找一個領域建立一個可生長擴散的生態閉環才是立足之本,所謂的模式都是騙大眾騙VC,講故事的


謝邀
現在的確移動醫療很火爆,但也有很多尷尬的地方。

1:初期創業醫療項目,必須準確的定位,到底專註於哪一項?有糖尿病的,有三高的,有腫瘤的,有婦科的,兒科的,你到底要做什麼分類?
需要更細緻的專業分類,專,精,到一個點上.........你說要玩專業化的!

2:你說的幾個移動醫療,請的大多是三線城市的三線醫生,一線專家根本沒時間陪你玩,你也雇不起。但你要超越其它APP就必須有行業專家,較大的資金投入,不是幾個醫學生就能搞定的。

3:專業性本身就可以增加客戶粘度,加互動,交流,專家諮詢,遠程教學,健康講座,相關產品銷售,線下服務,會診,陪診,挂號,等等,全面細緻的服務項目。

4:大家已經意識到移動醫療局限性太大,必須有足夠的,優秀的線下服務,才能有利於競爭和搶佔客戶。資金又會大大增加了不少。

5:所以APP的網路公司,技術上差不多,界面都不複雜,簡單便於操作,客戶會很喜歡,醫療APP體現的不是網路技術,你需要更多的是醫學人才,懂得醫療營運的人。

6:我個人不喜歡只是發發科普性,常識性文章,圖片的APP,不能產生實質意義,吸引關注也是暫時的。而現在的盈利方式也很不夠,有償諮詢,保健品,營養品,醫療器材銷售,不就成了電商購物網站了嗎?
日後線上只是推廣宣傳,積攢人氣,主要還是線下產生更激烈的競爭,吸引客戶,留住客戶,打造口碑。

就像不少健康類健身類APP,感覺做個平台,招教練就行,一點都不懂健身房,工作室,教練的行業,營運,管理,肯定會做死。做好一個APP沒有那麼簡單,不是有幾個程序員就行。在行業營運,顧問,行業策劃,業內專家,線下合作商,都是必不可少的。


很想請樓主回來分享下進展,希望消息不會太壞~~~~~~~~~~~~~~~


不要讓我們幫你找切入點了,我們自己還在找呢


先說說你的盈利模式是什麼?


看樓主對好大夫和春雨的模式理解,個人建議好好重新做一下產品調研再討論新模式?


今天看到一個專業人士寫的做移動醫療APP的心路歷程,可能對你有幫助!

《如何做一個有用、好玩的移動端醫者門戶?(上):高頻帶低頻,聚合低頻變高頻,用「大而全」反向重構!》

這是我首度完整地公開醫庫(珍立拍)最核心的戰略部分和自己在做企業中的心路歷程,作為移動醫療行業內最早的公眾公司之一,所有重大決策都要公開透明,符合公司治理規範,當然本文會以招股說明書和指定網站上披露的最新進展為準,如有其他疑問可與我司董秘鄒婷聯絡。


「反向重構」的雙輪驅動戰略


其實戰略這種東西就算十萬個人知道又怎麼樣,就是要光明正大布局,堂堂正正進攻,告訴市場,以形成明確預期。而故意搞得神神秘秘,遮遮掩掩想突然放個大招是信心不足的表現,如果不是為了營銷,那毫無價值。


所以從第一天在行業內發聲,我就從不諱言我們的戰略方向是直接做平台,未來構一個小生態。但是第一步就跨越做平台非常艱難,通常路徑是:工具—社區—平台—生態,不斷演變。不過絕大多數人根本不敢這麼想,都被精益創業洗了腦,有了必須「先如何,再如何」才是正確的套路,這在我們商業學術上稱之為「路徑依賴」,但正因為如此,走的人非常少,反而對手不多。既然要干,就干最大的,否則生活還有什麼趣味?所以我們的戰略思路就是一步直接做平台,然後嘗試用「大而全」反向重構,即逆向不斷補齊產品,內容和運營的短板,夯實內生性增長基礎,拓展外延式併購或投資的布局,雙輪驅動!因此我們生來就和大多數同行不一樣,是個「不走尋常路」的另類,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無論死或生都註定轟轟烈烈,不可能平凡度過!


醫庫誕生


醫庫產品雛形的誕生是在2012年初,那時我還在瑞士留學。在洛桑學聯組織的馬賽旅遊中,小偷趁我們上山看教堂的時候洗劫了我們團的大巴車,我新買的電腦和iPad被偷。這些東西只是錢的損失而已,但是裡面的臨床數據,是我六個月的工作積累。所以被重創之後的我,回來放下了所有的工作(至今愧對我的瑞士導師),給老婆打電話讓她匯五十萬,開始籌備做這個app。我的初心是,針對臨床科研病例,拍好就可以整理好,設定規則後別人可以幫忙二次整理,工作分解,團隊協作以及保存多媒體資料。所以病例工具是一個核心,尤其適合以皮膚科整形科骨科眼科為代表的「形態學」科室。可是單純的病例工具、學術文獻和指南路徑等都是一些低頻的應用,大多數醫生並不那麼愛學習搞科研。


如何解決低頻難題?

1. 設計路線圖:引進多數醫生喜聞樂見的內容,構建流量入口,以資訊和視頻為例。

資訊

如醫科、專業學術、醫藥信息類和社會評論類的資訊,我們和他們逐家談合作,並且在文章開頭就註明來源,同時主動在新聞下方加入他們的廣告、鏈接、二維碼,協助引流,增加他們的品牌曝光率,依次引入了個人認為行業中最好的醫學媒體(除丁香園和掌上醫訊等以外),不斷進行聚合。在一個去北京千尋咖啡蹭吃蹭喝的夜晚,春雨醫生的張銳兄給我起名「醫訊頭條」,沿用至今。

視頻

同樣路線開始聚合視頻內容,現在有白天使、醫脈通、MedSci、醫客、NPN Media、珍立拍和醫瘤助手等。隨後會不斷加入新的視頻源,包括我們定製的一些教學和手術視頻。雙贏推廣,互相增加曝光,如果免費那大夥都免費,如果內容方收費我們就按7:3來分成,這個工作進展非常順利,也得到了行業內很多大佬的支持,我們的直播平台和授課平台將於6月底上線,也歡迎各種資源方與我們洽談合作。

2. 關係鏈沉澱

這是社群經濟中非常重要的基石,師生、同學、同事、同一地區、科室等各種關係鏈,在你平台形成沉澱,新老用戶相互牽引,就會不斷帶來增量,增量再帶來增量,逐漸活躍。為此,我們就圍繞醫務工作者的醫教科研,工作、生活、休閑、娛樂,求職招聘和多點執業等開始逐漸上內容。用高頻帶低頻,持續活躍,只要有一兩個版塊對他們有用或者有趣,就可以讓他們不刪除app,為我們大量低頻應用不斷做紮實、內容做精深贏得了寶貴的時間,逐步完成多個低頻應用聚合成高頻的過程。

3. 完成交易

交易並不一定是買賣關係,用戶上論壇、上病例討論,構了群在那裡聊天,被點贊和評論,下載了文獻和指南,做醫學試題等等,都叫完成了交易。而設計積分系統也非常重要,用戶可以通過發帖、邀請、參加活動、互動調查等很多行為獲得積分,還有包括兌換、做題,簽到和設計的任務,讓用戶自然地完成了對軟體的熟悉,本質上也是完成了交易。


在這兩年中有大批「二百五」經歷過過度補貼推廣,用人造數據To完VC後跟我們比比劃劃。這些企業大部分都已經不知所終了,可是一直到死他們都還在那裡胡亂總結,根本不知道自己「因何而亡」?OK,從理論上我們先思考一下,「打車軟體補貼」和「拉一個醫生上平台就給100塊」,兩者有何不同?打車應用,是司機和用戶在平台上完成了交易,提供了服務後,才進行的補貼,他創造了價值,為用戶帶來了方便。因此司機、用戶和平台方形成了一個「環形牽引」,重構了關係。「上平台就給錢」這種暴力推廣行為,會導致出現大批殭屍用戶或者地推人員為了完成任務硬拉上來的死用戶,這些用戶既沒有關係鏈沉澱,也沒有完成交易,平台對他們也沒有太大吸引力。所以說,要補就補交易行為,入口補貼是最愚蠢的,而這種過度補貼不僅是浪費錢那麼簡單,甚至會阻礙未來的業務發展,帶來的副作用非常大。


1)這會誘導人性中的惡,導致不少用戶和平台之間事實上建立了欺騙關係,我知道你們騙我,但我去騙VC,然後平台補貼一下降或者人力投放減少,那麼用戶的活躍會下降更快,飲鳩止渴。


2)一些新用戶被老用戶介紹來平台後,如果發現補貼比原來老用戶少了很多,他們就會產生一種不平衡心理,拿完錢或禮品乾脆就不來了。


3)再比如原來發帖有補貼,我也拿了不少,現在減少或沒有了,那我就算想發也不發了,要不然你是不是以為我傻啊?


人性其實是非常醜陋的,哪能經得起考驗呢?很多人都以為「補貼致死」只是因為錢不夠而已,其實這裡面有深層次的原因,後面我還會講到,大眾應用會有一個先入為主的效應,補貼容易上規模,但是專業人士完全不一樣,他們會挑選和比較,根本邏輯不同。


重服務的殺手應用與平台合作


我們的圖文識別、語音識別和醫學資料庫優化是不斷在做的;接著是人臉識別,用藥助手永久免費,信息開源等。我們還向行業內的中小型團隊從程序代碼、資源、內容最後到用戶進行開源導流,完成了從平台向生態演化的一個商業模式進展。在這過程中還可以交換大量傳媒和內容資源,在平台上聚合、持續交互,為用戶創造價值。


醫庫平台針對各科醫生和移動醫療同行以及醫藥廠商開展E-marketing活動,為用戶帶來補貼,為公司廠家帶來曝光,也增加平台的牽引力。未來還會和很多第三方公司合作,如醫脈通,Medsci,博扶公司和linklab等,這些行業內最好的醫學專業服務公司在我們平台開入口,為醫生提供重度的,以職稱、學術為導向的深度服務,構建「互補型」的平台、用戶與內容方的關係。


醫庫還與春雨醫生,尋醫問葯網,華康醫客,名醫主刀,益體康和掌上藥店等進行戰略合作,為各自平台的用戶都創造了價值。特別是跟行業內最好的學術公司萬方醫學和最大的媒體健康報的重要合作,不但解決了連丁香園都最困擾的版權問題,同時可以圍繞萬方和健康報的大戰略,跟隨更大格局的人或公司做更大的事業,找准我們的定位,提供核心價值,這樣不是更好嗎?


我們同時還在做:醫考題庫,3D圖譜,傳媒製作,人臉識別,病例隨訪,尤其是團隊協作,還有VR技術在醫學繼續教育和患者健康教育應用,分診機器人和陪護機器人,臨床智能決策系統和大數據分析能力。只有對技術永不疲倦地投入和追求,才是我們移動醫療行業持續做強的大方向。移動醫療的核心在「移動」,是在創新技術驅動下誕生的行業,最終的目的是要重構醫療組織方式、醫患溝通方式和生產關係,如果和大多數老百姓思維一樣,只做一個傳統醫療的附庸,那能創造多少價值?又能值幾個錢呢?而且醫療本身也從來都是技術驅動型,不斷跨越式發展的!


有趣,好玩很重要!


隨著用戶的活躍增加,我們又產生了新的業務。我們增加新的平台交互,比如和視頻網站、團購、打車、外賣、汽車服務和網上購葯等導流合作,向其他平台持續輸入輸出交易行為,合作補貼共同為用戶帶來實惠,不斷的交易行為也能鞏固了我們的平台優勢。我們是整個行業中和其它移動醫療同行合作最多的公司,超過20多家,因為無論是「醫醫」還是「醫患」,亦或是智能硬體還是醫藥電商,大夥都需要醫生端的流量支持。而類似丁香園還有杏仁醫生等絕大多數應用都是強調閉環,走的是從前的「京東模式」,把自己應用內的用戶看得牢牢的,生怕別人搶去,從不和同行合作導流,但是市場一定還需要一家「淘寶」,可以為各同行公司提供服務,誰又會嫌自己用戶太多呢?所以這是歷史的使命,看來目前落在了我們身上。同時我們還和美團外賣,Uber打車進行過直接合作,積累了非常多的推廣經驗,也提高了技術實施能力,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吃百家飯,合作共贏開放才能更快地突破天花板,而且這樣很好玩!


交互補貼可以一方面降低我們的推廣成本,平台導流後用戶得到更多實惠,促成更多交易,類似於平台嵌套,會使活躍和牽引能力更強,並且可以設計很多病毒分享機制,用戶實現台階增長。在傳播內容上,一定要做的有趣有料,這一點上丁香園、醫學界、杏仁醫生還有青蘋果等都做了很多非常好的實戰傳播案例,特別值得學習。因為太嚴肅,太死板、太迂腐的東西我們自己都不會喜歡看,即使內容似乎很有價值。


在社區中,我們決定把護士引進來,是因為我發現沒有女人的社區是不會活躍的。當然我們會設定很多嚴肅的規則和審核機制,主打嚴肅社交和實名社交,這樣可以有效避免很多問題。


關於「醫生社交」的偽命題之爭


有很多醫生端公司認為移動醫療商業模式不清,醫生社交是個偽需求,因為他們都很忙,沒時間和動力社交,所以就不斷轉型等等。其實移動醫療的商業模式從來都很清楚,從來也沒有不清楚過,核心要看你真實有效的用戶體量夠不夠和規模化交易後成本控制的能力,如果用戶不夠(刷的數據),水平不夠就不要用其他理由來解釋,那是弱者的呻吟。


但在這裡我可能要說一下,以圖片社交和病例社交為核心的業務,copy美國figure 1模式的幾家公司都會遭遇重大困難,代表性的有醫聯、輕盈醫學、醫圖和雲醫,還有很多垂直類的產品就不一一詳述了,這是因為他們想當然地盲目抄襲,進行類比並講了這個故事,但是中國和美歐完全不一樣的國情被他們忽略了。


在美國和歐洲的很多國家,由於總人口比中國少了一到兩個數量級(在瑞士留學的時候,我跟導師看了半天門診後,他說,塗,咱們去coffee break一下吧,我累壞了,今天上午看了4個病人哎!!!),又有全科醫生守門人,所以每個醫生看到的有價值的專科患者相對數量少,而且他們的患者資料採集非常詳細,是非常好的學習材料,所以同行之間真實交流需求迫切,無論是學術界還是醫藥企業都願意為此支付更多,也就是每個有效病例的ARPU值非常高。


但是到了中國還有印度等地,由於基層醫生數量眾多,人口眾多,因此最不缺的就是病例,動不動就能搜集成百上千,因此每個case的價值大幅下降。那麼在單位「產值」下降的背景下,如何能提高總價值呢?必然是大幅提高產量,通過補貼等方式誘導醫生大量上傳病例,並以此干預後的數據 「如獲至寶」地去to VC。可是在大量同質化病例不斷充斥應用之後,就會由於信息過載和枯燥無趣而導致很多用戶逃離,甚至來來回回就那幾個鐵杆或者托在不停地刷,一旦補貼下降,趨勢就會更加顯著。


醫聯「喜刷刷」的故事我後面會寫單獨的調研報告,今天我以自稱行業領先的輕盈醫學為例,不拉太長遠的數據,用的是昨天的一些數據。2016年5月3日直到凌晨,用戶崔XX「愛上寂寞」,連續上傳了四十幾個病例(如下圖,暫截四張,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自行驗證),並且每個病例里參與討論的用戶來來回回就是那些(當然這也有可能和輕盈邀請回答的機制有關)。

那麼這種刷屏的後果是什麼,真正的用戶會如何考慮呢?——其他人發的帖子會越發沉下去沒人看,形成一個「奧爾森」困境,也就是用戶越多,創造的價值會逐漸下降,同樣他們公司的人越多成本越高,越不出活,用一個成語概括就是「三個和尚沒水吃」。


所以在「一個和尚挑水吃」的階段,數據曲線完美。


融資後進入「兩個和尚擔水吃」的階段,數據達到最高峰,如圖所示:

當你在該app的展示選項中選擇「最熱」、「評論最多」或「收藏最多」時,你會發現幾乎大部分的最熱帖都是在2015年9、10和11月份出現的,由此我推斷,融資應該是那個時候完成的。在這時間段,他們會以為掌握了規律,招來更多的小弟,用更多的地推和網路投放覆蓋,隨著成本不斷上升,卻出現了巨大的平台期「流量黑洞」。也就是說,無論怎麼他們增加努力,數據就是不能上台階,但是推廣力度一弱,數據馬上大幅下滑,我估計他們也是「百思不得解」,還在繼續加大努力,沖數據開始融資,然後動作越大,用戶流失越快,進入「接觸抑制」階段,每一步都無比正確地走向死亡。


上文獻檢索,面臨版權問題已經被鎖定,只是量太少不值得出手。做知識庫,又面臨成本和人力黑洞。因此如果不想出重要突破口,就會陷入「西西弗里斯」困境,明知無望而無益的事情,每天不停機械重複,這就是精益創業在移動醫療領域創業的巨大風險,單點突不破怎麼辦?其餘幾家也面臨同樣的困境,醫聯錢多人多,所以到此境界走得比其他公司都快,也許你以為只是下面執行不力或者是戰術有問題,自己是雄才大略的,但卻渾然不知可能是根本戰略的問題。從理論上做「沙盤推演」就能發現的情況,一定要花幾千萬去驗證一下,不然就渾身不舒服。由此可見理論學習是很重要的,其實書上都有哦。


而我們目前最重要的戰略就是把大部分資源都投入到「版權與IP」和重大項目的建設上,不能再弄一些打游擊的項目,掙點小錢,那些沒有意義。關於我們的核心競爭優勢,以及我們的外延式併購與投資布局邏輯,我將在下一篇文章與大夥討論,敬請多批評指正!


前幾天參加CHC(中國心臟大會),有一場會是專門談及移動設備、互聯網與醫療的。阜外的楊進剛老師的演講非常棒,抓住了移動互聯網醫療的短板,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一下。楊老師說:現在的醫生已經都這麼忙了,根本沒時間來各種APP或是網站上去診治病人。(這裡主要針對三甲醫院的醫生)健康教育很重要,醫療知識需要科普,為什麼大家都願意相信張悟本,而不願意相信真正的科學,是我們需要再醫學科普上下功夫。

以本人之見,我覺得移動互聯網最大的作用是信息公開共享,從而達到醫療資源合理配置,滿足各方群眾的需求,所以互聯網醫療的出路在於:

1.優化患者看病的體驗。
排隊挂號,醫院內無線網,院內地圖導航,繳費流程的簡化,檢查結果及病歷的在線查閱,出院後的隨訪等等,這些方面都可以發揮互聯網的優點,大大提高患者就醫的效率,減少醫患糾紛。

2.醫療資源的合理配置。
對某些疑難雜症,小醫院解決不了的可以及時轉診到三甲醫院或專科醫院,病歷資料等一併可以在網路上查閱。而三甲醫院也可將病情不嚴重的病人轉診到下級醫院或是方便患者就醫的醫院。另外,通過網路可以很方便的會診,甚至可以請外院的專家會診。

3.醫學知識的科普。
現在很多人生病都會網上查一查,但是有時候網上的信息魚龍混雜,非專業人士容易偏聽偏信反倒有可能耽誤治療。所以面向大眾的,簡單易懂卻又不失真實的醫學知識是很有必要推廣的。

4.移動可穿戴設備與醫院鏈接
比如高血壓的患者血壓控制的如何,就可以讓社區的患者配備電子血壓計,測量結果上傳給社區醫生,這樣應該可以提高高血壓的控制率與治療率。當然這樣的APP也有,比如安貞醫院和蘋果推出的測試帕金森病的軟體。

PS:我想說一點,近幾年來國內傷醫事件頻發,就說明改善醫患關係刻不容緩。大的環境是時代發展太快,每個人都壓力山大,彷彿每個人都有很重的戾氣,得病的人本來心情就不好,戾氣發作就殃及無辜。移動醫療在這個上的用途只能指標不治本,關鍵還是要出台對抗傷醫的法律,還有提高國民的醫療素質和教養。經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好好的一個人送到醫院就不行了,呵呵,真想吐槽一句,好好的幹嘛送醫院啊!

手機碼字,渣排版和錯別字請見諒


輕問診是偽需求


回答一個問題:
你這個項目想解決誰的什麼問題
切記答案不能是解決醫生的xxx問題,這種就意味著你的用戶是全部的醫生和全部的患者,換言之就是14億中國人,一定不能做這種網路衛計委的項目。
不同科別的醫生需求是不同的,同一個科室不同級別的醫生需求是不同的,定位要準確。
患者需求同理


看到很多答案都是一年以前了,2016已經快要過去,大家是不是回來總結一下,各自的模式是否有突破?我先來拋磚引玉一下。

醫療行業其實離互聯網還遠,醫生群體對互聯網產品也並不期待,他們更喜歡面對面交流,但是病患對於互聯網醫療產品的期待卻是越來越高,他們期望互聯網能夠帶給他們信息對稱,高效,廉價的醫療服務。

各種模式分析就不寫了,大家都已經寫很多了。直接上結論。

我認為醫療互聯網產品,無法作為單獨盈利業務出現,必須要做為實體醫療服務的線上觸角存在。由於自己也在做這個,我給自己思索了一條可能能夠走通的路徑。雖然身處情況不一樣,這條路徑可能不具有複製性,但是我認為不失為一個參考。

我手裡有某種微創手術技術,設備有自有品牌,專用器械有相關專利,該種流派手術方法有幾個業內還比較認可的醫生作為核心專家組,經過幾年的學術推廣,使用這個技術的醫生有上百人了,全部是經過我們培訓的,目前形成了一個鬆散的技術聯盟,彼此之間有一定的傳承關係維繫。通過這個圈子,目前已經做到了技術輸出,也就是專家外派。這種狀態下我想引入互聯網產品,加強這個鬆散技術聯盟的聯繫,形成具有知識交流,培訓傳承的醫生集團。另外由於手術設備改造升級後,我天然擁有所有的手術影像記錄,互聯網平台可以承擔一些影像分享,醫療質量分析,評估,教學的功能,強化了我技術輸出的可控性。為創造醫療技術品牌提供了可能性。醫生在互聯網上的聚集加上我固定手術種類的特性,天然就適合做患者交流康復平台,有利於我向c端傳播品牌價值。對後續形成專科醫療實體有巨大幫助。

在整個路徑下,互聯網產品是重要的品牌營銷工具,也是關鍵的質控,內部強化工具。它或許不能做到直接盈利,但是絕對是整體運營的一個必要工具。我認為軟硬結合,線上線下結合會是未來。設備,數據,醫生,患者,廠家都通過互聯網產品產生高效溝通,質控成本更低,培訓成本更低,營銷效果更好將是顯而易見的好處,但是其開銷,必須通過傳統業務賺取。


做醫療領域的互聯網產品都是野心家乾的事。
首先醫療領域太寬,可細分的模塊太多,如果什麼都想插一腳意味著時間資金和人力成本的大幅增加,風險也會難以掌控。
又想做這一塊業務卻連問題都問的如此簡單草率,恐怕知乎也沒有提問者想要的答案。


醫院app軟體開發公司億點時代專家稱,移動醫療APP軟體出現,打造了全新的醫療健康管理服務平台,為用戶提供診前、診中、診後各個環節的貼心服務。不僅為患者就醫帶來了更多便利,而且拉近了醫生與患者之間的距離,維護良好的醫患關係。

醫院app軟體開發能夠帶來什麼?

診前

1、預約挂號智能匹配

用戶能夠通過APP進行在線預約看病服務,同時完善就醫預約信息,系統就能夠智能為用戶匹配相關的專業醫生進行就診。

2、實時在線諮詢

用戶在出現疑難雜症的時候,能夠通過在線選擇專科醫生進行諮詢,及時獲得專業的就醫指導。

診中

1、電子處方,一目了然

通過網路醫院APP開發,用戶能夠實時在線查看電子藥方,以及用藥指導,包括用藥頻率、用藥禁忌等。

2、手機支付,節省時間

網路醫院APP可支付挂號費、藥費、檢查費等各類費用,免排隊當然省時省心省力!

診後

1.電子病歷,隨時管理

用戶在就診的過程中,為用戶記錄門診病歷、體檢報告、醫生診斷、檢查報告、監測數據等內容,為用戶隨時病歷檔案查詢,方便醫生及時了解患者的狀況。

2、用藥提醒,貼心服務

網路醫院APP開發提供用藥提醒、複診提醒等功能,及時跟蹤用戶的用藥、複診情況。

3、健康諮詢,實時互動

用戶可通過APP與看診的專家進行實時交流,也可留言諮詢。

文章來源:北京app開發公司億點時代 http://www.yidiantime.com/app-102/ ?


樓上很多人在說,開發一款移動醫療APP首先要考慮用戶需求,確實沒錯,但作為一個在移動醫療創業公司經歷了,研究半年用戶需求,最後APP開發被叫停的運營狗,忍不住過來簡單粗暴的要說幾句:
1、手上必須要有醫療資源 沒有也去拉著有 前提也是關鍵
跟你講個笑話,你可別哭啊~
我們團隊就是沒有資源空談理想抱負的典型例子,前三個月揣測用戶需求,然後抱著偽需求談合作,結果就不說了,接下來的三個月就是重新定位產品、研究用戶需求(我們團隊也算是移動醫療界的泥石流了吧,呵呵)
2、確定功能前調研是否為剛需
少做無用功,不要止步於自己衚衕里打轉~
前期可以拉上幾個目標用戶,挖掘需求,而不是團隊的「我認為」。後期可以把這些用戶作為種子用戶培養。


想想就行了,你們主業做什麼的?


現在大部分移動醫療產品最大的問題是不醫療,不解決問題

春雨醫生遠程問診有幾個人敢真正遠程問診啊,醫生都沒見過你,只憑隻言片語,怎麼診斷。。

所以醫療產品首先得醫療,要麼老老實實基於現有的醫療體系做各種的效率提升,要麼就是技術流,做大規模的數據分析,服務科研/保險/藥品

其他都是扯


各行各業首先都要考慮用戶需求。


1,總人口 * 平均個人發病率 = a
2,a * 使用移動醫療app的人數百分比 = b
3,b *絕對可確診的病症 = c
4,c *市場份額 = d

不容樂觀的人數,但還是有機會的
參考360人工服務,還是主做能自檢的有公式的病,給解決方案下面加個贊同,反對,評論就行
,評論不好就是公式太廣泛了。
另一個功能就是健康知識推薦,根據不同地區,時節,事件,進行推薦。
也可以加些專題,嬰兒病症什麼的

我對這個市場不清楚,完全瞎比比。


推薦閱讀:

你電腦桌面上最常用最喜歡的 5 個客戶端軟體是?
創業時如何將想法保密並找到靠譜的投資人?
什麼樣的情緒能激發用戶使用 app 內的分享功能?
開發一款 Android 3D live wallpaper 應用的時間和成本大概是什麼?有哪家公司做這個比較牛?
有沒有App幫助異地情侶能一邊視頻一邊同步看電影?

TAG:應用程序Application | app製作開發 | 移動醫療 |